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附录 2-5-15 《三朝北盟会编》所载五马山寨陷落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七

五马山寨自靖康元年冬武翼大夫赵邦杰聚众起之,至真定陷,又得保州路廉访使马扩同主之。邦杰等请信王榛总制诸山寨,遣马扩诣行在,投表乞师请命。
扩行,寨中有亡归贼者,告于真定同知韩庆和女真副都统韶合。二人陈于东路元帅府,恐扩得兵南来,故大会贼众,力破诸寨,以绝扩之内应,以夺扩之归心。
诸寨多无井取水,汲之于涧,汲道为贼所断,遂至陷没,信王不知所在。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附录 2-5-16 《金史*宗翰传》所载完颜粘罕主用兵陕西

太宗下诏伐康王。
河北诸将欲罢陕西兵,并力南伐。
河东诸将不可,曰:“陕西与西夏为邻,事重体大,兵不可罢。”
宗翰曰:“初与夏约夹攻宋人,而夏人弗应。而耶律大石在西北,交通西夏。吾舍陕西而会师河北,彼必谓我有急难。河北不足虞,宜先事陕西,略定五路,既弱西夏,然后取宋。”宗翰盖有意于夏人也。
议久不决,奏请于上,上曰:“康王构当穷其所往而追之。俟平宋,当立籓辅如张邦昌者。陕右之地,亦未可置而不取。”
于是娄室、蒲察帅师,绳果、婆卢火监战,平陕西。银术可守太原,耶律余睹留西京。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附录 2-5-17 《三朝北盟会编》所载宋派遣使者抚谕西夏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十八
先是春初,夏人谍知鄜延无备,有可乘之机,宥州监军司忽移文本路称:“大金以鄜延割隶本国,须当理索,若敢违拒,当发大兵诛讨。”
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王庶即口占檄词曰:“金人初犯本朝,尝以金肃、河清畀尔,今谁守之?国家奸臣贪得不恤邻好,以至如此,贪利之臣,何国蔑有?(不意)夏国躬蹈覆辙。比闻金人欲自泾原径捣寿兴、灵,方切为之寒心,不图尚欲乘人之急!幕府虽士卒单寡,然类皆节制之师,左支右吾,尚堪一战!果能办此,何用多言?”
径檄兴中府,因遣谍间其用事臣李遇,虏主乃谋移檄贺兰司,忽亦缩甲不敢复言。故朝廷议遣人夏国,乃诏主客司员外郎谢亮往抚谕夏国,以继旧好。
亮至陕西,庶又移书于亮曰:“春秋之义,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专之可也。夏国为患至小而缓,金人为患至大而速,方黠虏挫锐于熙河,奔北于本路,子女玉帛不知纪极,占据同、华,畏暑休兵。阁下能仗节督诸兵将协同义举,漕臣应给粮饷,争先并进,虽未能洗雪前耻,而亦可以驱迫渡河,全秦奠枕,徐图恢复。夏人秋稼未登,饥饿疲羸,何暇兴兵?庶可保其无他。”
亮不听,亮自环庆人夏国,使还,夏人随之以兵掩取定边,而鄜延无警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附录 2-5-18 《三朝北盟会编》所载赵构君臣商议第四次派遣使者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二十

汪伯彦《时政记》曰:是日,内殿早朝奏事毕。上语宰执曰:“第四次祈请大国金信使副李邺、周望、宋彦通、吴德休宜早令进发,与定发日,使邺辈知之。”
朱胜非曰:“奉使须得赐金帛,方能办私觌,李邺、周望已见辞免所进官职,耻更自乞支赐,恐未能便行。”
上曰:“于格合得,自请何伤?”
黄潜善曰:“朝廷当为检举,只合行下。”
上曰:“朕奉使时,当京城扰攘,受命出都门,不曾请支赐。朕于王府自出随行起发之费,约支钱五万余贯。如士大夫之贫,如何可办?令邺等依格支赐外,仍优加其数。国家爱惜财物,正为收积以待当用之时,今遣使议和,事若遂成,二圣得归,朕岂吝金帛之数?”
潜善曰:“第二、第三次奉使刘诲、杨可辅、王贶归自军前,皆云:‘金人受私觌物,又非昔比,更无回答。虽贪食者众,不敢少忤其意,恐生事造语,有害和议。’遣使支赐加数,甚善!”
上又曰:“卿等今日往寿宁寺奉安会圣宫御容罢,早归私第,便与撰了大金元帅书,令邺等早行。”
潜善曰:“与元帅书自来只是平文,不用四六。”
上云:“潜善早来所撰《与大金皇帝通问书》其词语甚精,能写朕欲言之意,如此足矣,不必须四六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附录 2-5-19 《三朝北盟会编》所载韩世忠败淮阳、退宿迁、奔沭阳、弃军而逃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二十

韩世忠屯于淮阳,将会山东诸寇以拒金人。
金人粘罕方图维扬,大举兵自京东入寇,至滕县,闻世忠扼淮阳,恐稽师期,分东南道都统兵一万,先至扬州,以议事为名,使上不得出扬州,然后大兵继至。(或谓肃王在军中同行,其事未详。)
粘罕以大军进逼世忠,世忠不能当,夜退于宿迁县。未晓,至宿迁,不虞金人踵袭其后,质明,觉之,奔于沭阳。

《遗史》曰:韩世忠在沐阳,夜寝不安,与其帐下乘夜大潮渡水,弃其军北沙路,走盐城。翌旦,诸军方觉知,以主帅既去,遂皆溃散。后军管队官李彦先率本队四十七人得二舟,入海聚众。自此,辅逵聚众于涟水,李在据高邮,皆世忠之兵也,其余收散卒自为徒党者不胜计。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附录 2-5-20 《维扬巡幸记》所载黄潜善留赵构于扬州

建炎戊申冬,自郓、濮相继陷破之后,金人横行山东,加以李成诸寇乘乱为孽,不可悉数。是时,黄潜善滥秉大政,汪伯彦谬居枢管,裁处无术,探谍不明,未尝得诸酋要领,亦恬不介意,致胡寇奄至,无以应敌。
十二月十九日黄潜善迁左仆射,卢益知枢密院事。当是时,泗州屡有警报,而朝廷诸公谓小盗易殄灭,或曰:“李成余党,无足畏也。”
先是,李成后军在宿州叛去,成以追奔为名,遂以俱合。朝廷遣刘光世出军讨贼,光世既至山东,与成接战,王师屡至败绩。赖统制苗傅力战得免,成军遂溃,擒败将数人。而成一军俱走,光世不能得,但以所擒之人归行在。光世复加检校少傅,而李成之衅未能除也。
及是宿泗之报,人皆指为败亡之余。番寇知朝廷此意,亦多伪称李成之党,以缓我师,而执政无知,果堕其计。
至正月十三日夜,得泗州报:至( 十骑诈为汉装,见已杀退,乃以所得泗州首级、器具俱来。是夜,朝廷愈仓皇,内廷所有通夕般挈,早驾舟河岸。居人惶怖,罔知所为。
上欲即时南去,而潜善力劝云:“且俟探报得实,渡江未晚也。”
上然之。少顷,又传只是阎仅自反,已即枭首讫。然仅之反也,本由遇番贼,其师不利,遂有此事。而番人闻仅之反,罔有为己抗者,故乘势而来。更无迎敌之师,长驱抵淮口。
是日行在遣兵自西门出,赴淮口御敌,以刘光世统之,然事出仓卒,皆风闻而遁。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六 穷海飞龙

“初怪上都闻战马,岂知穷海看飞龙。”
建炎三年冬,金军第五次大举南侵,十一月,四皇子完颜兀术风卷铁骑,挥师渡江,喊出了“搜山检海擒赵构”的口号。
宰相吕颐浩建议赵构下海逃难,将朝廷中侍从以下的官员暂时解散(“各从便而去”)。
赵构道:“士大夫当知义理,岂不可随驾扈从?如果文武官员各自散去,朕在海上,岂不形同盗寇?”
然而,皇帝的圣旨此时已经没有了威严,朝廷“侍从百官皆散”,只有吕颐浩等少数臣僚还跟随着赵构。
建炎四年的春节,赵构是在茫茫东海之上渡过的。赵构欲乘北风南下,可大年初一,海上却刮起了强劲的南风,赵构的船队只得在海中下碇停泊。
完颜兀术的骑兵正沿着海岸追赶。
好在不久风向稍北,赵构的船队在近海南航至了台州港。一天,有两艘船被风吹到禁卫船队前。护卫军士上前查问,原来是贩运柑子的商人。
赵构下了一道命令:“将柑子全部买下,分给禁卫军士食用。”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这天,赵构命人在柑皮中贮油点灯,放入海中。当时正值风平浪静,万点柑灯随着潮退,荧荧出没于沦溟之间。
有史学家读史至此,颇为感慨:赵构并无处变不惊、从容镇定的气质,然而在仓皇逃亡之际,却不乏及时行乐的志趣。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2

赵构真的是在寻欢作乐吗?
几年以后,赵构曾说:“在航海流亡的时候,朕想给金人下跪,可是连下跪的机会都没有啊!”
显然,赵构已经是彻彻底底被金国打怕了,胆都吓破了,一个胆都吓破了的人在这种时候还有寻欢作乐的心情吗?
似乎不太可能。
那么,这海上的万点灯火究竟表示赵构当时什么样的心理呢?
还有,金军就真的有那么强大,强大到了不可战胜的程度吗?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忆。
建炎四年六月,岳飞写下了这样一段话:
“近来中原板荡,金贼长驱直入,如入无人境地;本朝将帅无能,不能成为捍卫国家的长城。
“我发愤起自河朔,自从二十岁从军以来,虽然未能远征夷境,扫荡敌国巢穴,但经历了大大小小二百余次战斗,聊可快国仇于万一。
“现在提领一支孤军,振起于宜兴,一举收复建康,迫使金贼退过长江、仓惶而遁。但深以为恨的是——未能使金贼匹马不还!
“今日正休整士卒,蓄精养锐以待敌。如果能得到朝廷关怀,赐给器甲,使我军装备完善;论功颁赏,使将士蒙恩。我定当深入虏境,擒杀贼主,使之蹀血马前;尽屠夷种,迎二圣复还东京;收复故地,使之重归大宋版图。
“他年过此,勒功金石,岂不快哉!
“此心一发,天知地知,知我者知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徐兆玮 8645楼
“此心一发,天知地知,知我者知之!”
-----------------------------
此心一发,决定了岳飞此后的人生道路。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3

同样是面对金军,为什么赵构被彻底摧毁抵抗意志,而岳飞却被激发出必将其殄灭的信心和决心?
一个是心惊胆裂,一个是气吞骄虏。
在金军第五次南侵中,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

一、为避敌用心良苦

建炎二年闰八月一日,赵构下了一道询问诏书:
“敌人正不停地追逐逼迫,朕应当定居于建康,还是移驾鄂州、岳州?两地山川形势、地利人情,孰安孰危,孰利孰害?三省可将此问题传达给各职事、管兵官员,让他们详细分析、写成奏折呈报。”
赵构前不久还口口声声说要坚守建康,现在却又下了这样一份诏书。
朝廷的文武官员心里都明白,皇帝要收买人心的时候当然会高喊几声,但哪里真有和金兵对垒的胆量,这是想避敌求自保,但又不愿意也不敢再次出尔反尔,失大信于天下,所以向群臣发出了一个信号。
赵构希望群臣做的,是一起力请离开建康,好让他“不得不从百官之请”,这样就不至于由他一个人来背弃国土、弃百姓的骂名。


是肯定的,现在就看往哪里避了。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3文字有误,更正如下——

同样是面对金军,为什么赵构被彻底摧毁抵抗意志,而岳飞却被激发出必将其殄灭的信心和决心?
一个是心惊胆裂,一个是气吞骄虏。
在金军第五次南侵中,他们到底有着怎样的经历?

一、为避敌用心良苦

建炎三年闰八月一日,赵构下了一道询问诏书:
“敌人正在不停地追逐逼迫。朕应当定居于建康,还是移驾鄂州、岳州?两地山川形势、地利人情,孰安孰危,孰利孰害?三省可将此问题传达给各职事、管兵官员,让他们详细分析、写成奏折呈报。”
赵构前不久还口口声声说要坚守建康,现在却又下了这样一份诏书。
朝廷的文武官员大多数人心里明白,皇帝要收买人心的时候当然会高喊几声,但哪里真有和金兵对垒的胆量。这是想避敌求自保,但又不愿意也不敢再次出尔反尔,失大信于天下,所以向群臣发出了一个信号。
赵构希望群臣做的,是一起力请乘舆离开建康,好让他“不得不从百官之请”,这样就不至于由他一个人来背负弃国土、弃百姓的骂名。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4

移驾武昌,其实是张浚最先提出来的,宰相吕颐浩也表示赞同。本来已经就这么决定了,但张浚走后,江浙的士大夫们又议论纷纷起来,吕颐浩于是也改变了初衷。
这一天,随驾的百官及诸军的统治官一起到都堂议事,一直商议到晚上,官员们写的奏章有厚厚的一摞,吕颐浩把奏折汇集起来连夜送到了赵构处。
第二天早朝,赵构却对宰执们说还没看这些奏章,他一脸忧戚地对吕颐浩道:“只怕这些奏章中众说纷纭、意见不一啊!昔日真宗澶渊之役,陈尧叟是四川人,于是劝真宗入蜀;王钦若是南方人,于是劝真宗去金陵;只有寇准决策亲征。人臣若不为自己谋私,凡事为国家着想,国家也就无不安利了啊!”
这句话表现出赵构复杂而矛盾的心理——再次逃跑吧,他担心会使本来就已经异常严重的政治危机更加严重,类似苗刘兵变的事可能还会重演;不逃吧,朝廷的文臣大多为自己打算盘,武将和士兵又没几个肯用命,他担心留在建康会重蹈赵桓的覆辙。
赵构还担心众论纷纭,导致此事久议不决,耽误了时间。现在已经是中秋了,再拖延不做准备,只怕想走都来不及了——总不能再像扬州出逃时那样仓皇狂奔吧!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5


吕颐浩“领会了圣意”,当下奏道:“臣看过百官的奏折,大多都是说鄂州、岳州路途遥远,恐粮饷难以运送,又担心圣驾一动,江北群盗乘虚过江,则东南之地将非我有。”
就这样,朝廷最后的决定当天就出来了——还是去杭州。
还有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留谁下来镇守建康。大臣们是一大堆“贼精”,都想跟着皇帝避敌,把这个建康知府的乌纱帽栽到别人头上。
王綯向赵构推荐了徽猷阁待制、知庐州胡舜陟,推荐理由是胡舜陟曾说过,他要专治军旅,迎敌抵抗,挡住金兵,保卫建康。王綯说:“胡舜陟有这等豪言壮语,似乎可把方面之任托付给他。”
赵构觉得这个推荐理由实在是太勉强:“言未可信,还是要看他行事的能力。”
王綯马上对胡舜陟做出了极高的评价:“自兵兴以来,淮西八郡尽被群盗攻掠蹂躏,惨不忍睹,只有胡舜陟镇守的庐州,二年多来,岿然不动。庐州百姓无不对胡舜陟感恩戴德啊!”
就这样,胡舜陟被任命为建康知府。
早朝之后,赵构又特别召见御营司的几员大将,问他们的意见。御前右军统制张俊、御营都统制辛企宗都说应该先去鄂州、岳州,然后继续往南去长沙。
赵构闻言不禁心中一凉,他们这是怯战啊!觉得鄂州、岳州还太近,想再躲远一点。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6

韩世忠来得稍晚,他提出了反对意见:“已经丢了河北、丢了山东,现在又要丢掉江、淮,国家更有何地!”
听韩世忠的语气,是想请赵构坚守建康,这也是赵构万万不愿意的。赵构没再说什么,让这几员大将去都堂再仔细商量一下。
这一天,一直到了晚上,赵构一点东西也没吃,愁眉不展,长吁短叹。
夜里,他又召来吕颐浩等宰执,对他们说:“张俊、辛企宗畏敌不敢战,想躲避到湖南。朕原来认为金人所仗的是骑兵,到了江南水乡,骑兵虽众,不能驰骋。现在看来,只要人心一摇,就是逃到四川、广东又有何用?只怕朕到哪里,敌骑就会到哪里啊!走到哪里,哪里就会成为敌国的地盘了……”
吕颐浩道:“金人之谋,乃是穷追陛下,陛下现在只能且战且走。臣等愿尽死力奉陛下于万全之地,臣愿留在常州、润州死守!”
赵构摇了摇头:“朕之左右岂可无宰相?
周望奏道:“臣见翟兴、李彦仙之辈,集合溃卒盗贼,尚敢与金兵对垒,据守陕、洛。臣等位居宰执,若不能死战以守,他日有何颜面见李彦仙辈?臣等实在觉得羞耻!”
赵构道:“张守倒是建议让杜充不要过江,把他留下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7

吕颐浩道“臣曾于王綯、周望、韩世忠商议,也是这个意见。”
赵构思来想去之后,对宰执们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让韩世忠守镇江府,刘光世守太平军、池州。这其实是让两军放弃淮南,退保长江。
自古兵家有言:守江必守淮。不懂军事的赵构很难真正意识到这其中的道理。他看到张俊、辛企宗畏敌怯战,担心把军队放在江北,又会出现类似扬州之难时刘光世半路兵溃的狼狈之事。
赵构现在不敢指望三军用命,只能指望长江了。如果御营军依托着长江天险,可能还不至于丧失最起码的抵抗意志吧?
吕颐浩等宰执大臣也认为赵构所虑甚有道理,原本商议的守淮计划就这样变成了守江。
闰八月三日,赵构下诏:吕颐浩由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章事升任左仆射(左相)、同知枢密院事杜充升任右仆射、同平章事、兼御营使。
杜充从建炎二年接任东京留守以来,可谓“官运亨通”,而且是“名望日重”。虽然他全部的抗金行动就只是掘开黄河而已,但他率军撤到江淮后,朝廷的文武百官依然是对他做出了无比崇高的评价。
七月里,杜充升任同知枢密院事时,朝廷发出的升官制词里完全是一副称赞旷世英杰的口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8

“杜充刚明不挠,沉絷有谋。徇国忘家,得烈丈夫之勇;临机料敌,有古名将之风。比守两京,备经百战。夷夏闻名而褫气,兵民矢死而一心。与其统方面而谋国都,孰若委腹心而还之廊庙?庶仲尼既用,国人悉反于侵疆;随会来归,晋国永无于贼盗。”
(随会:史称范武子、随武子,先秦时代贤良的典范。公元前594年,随会在晋国执政,改革政治,将缉盗科条尽行删除,专以教民劝化为务,益求典礼之制,晋之国法为之一新。)
虽然升官制词总免不了有夸赞过誉之辞,但这份制词实在是离谱。说他“得烈丈夫之勇,有古名将之风”,已经是把他抬到了天上;至于说他守卫东京、北京时身经百战,让金贼闻风丧胆,这更是不顾事实黑说胡吹;后面还要把他德比孔子、才比随会,写制词的人的确要无耻到家才下得了这种笔。
如此名利双收,如果放在平时,杜充肯定会心花怒放,但现在,他却是一肚子说不出来的愤懑。他知道这是皇帝和朝廷文武在给自己戴高帽子,而戴高帽子用意是要自己去“送死”。
杜充是河北相州人,宋金战争爆发前,他在河北沧州当知州。赵构即位后,任命他留守北京大名府。所以,杜充和此时朝中的大臣们没什么交情,与江浙的士大夫们更是素无往来,算是个“外人”。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9

朝廷里的这帮人凭着关系相互提携,苦差事当然最好是栽给“外人”。这帮“贼精’们早有打算,他们平日争权夺利时少不了要你倾我轧,相互贬低攻击,现在在对杜充的评价上却达到了空前一致——
文官说:杜相公有孔孟之风,德高望重,我等十分景仰;
武将说:杜相公文武全才,威震敌胆,我等万分钦佩!
如此赞誉,无非是在预先做一种铺垫,到了皇帝要避敌的时候,大家可以异口同声地道:“留守建康,非杜相公不可!”
杜充接到升官的任命后,马上就声称自己中风了,已经不能视事,往家里一躺不出来,,让人不断往朝廷里递辞免枢密的奏章。
赵构只得温言抚慰,在不允辞免的诏书中,赵构说道:“卿资兼文武,洞识古今,现在朕交付给卿统兵之任,正如孟子所说的,国人皆曰贤,然后用之者也!”
杜充虽然狂妄自大,但最起码的自我认识能力还是有的,国人皆曰贤?北方军民有多少人对自己切齿唾骂,杜充心里有数,这种迷魂汤也灌得太过了。
杜充继续上章辞免。
赵构仍旧不允:“卿负天下之奇才,明古今之大略,镇守北京、东京,功绩卓著,四海皆知!卿之才识,天下公认!卿若为军事统帅抵御外敌,可以稍宽朕之忧心,卿又何须谦让推辞?”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10

皇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给杜充的高帽子已经高到了屋顶上,杜相公实在是无话可说了,只能继续装病,想办法赖过去吧!
赵构和宰执大臣们一商议,使出了最后一招——直接拜杜充为右相。
任命杜充为宰相的诏书下达之后,杜充知道赖是赖不过去了,四天后,他的“中风”痊愈,开始正常“上班”了。

眼看赵构又准备避敌,朝中为数不多的有识之士不禁忧心忡忡,这样下去,国家中兴还有何望?起居郎胡寅终于按捺不住,给赵构上了一封疏:
“臣为陛下谋划七策,作为中兴之术:
“一、罢和议而修战略:只有在两国军事力量能够相敌,战与和利害相当之时,才有讲和的可能;如果双方强弱悬殊,绝不能指望议和成功。靖康之初,议和之策出自耿南仲,而耿南仲不过是听了李邦彦的那套说辞。李邦彦一介谐谑小人,胸无远虑,只知道分朋植党,在谋权夺利中争胜。当时朝廷中主张抵抗者,只有李纲、种师道二人而已,他们屡被掣肘,导致痛失良机。其后国家议论纷然,耿南仲又中制河东之师,必使其陷没,以向金国表示割地议和的诚意,终于导致二帝宗族尽皆北迁,中原生灵涂炭,至今国势仍然是愈来愈危急。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11

如果金国愿意与大宋议和,那么办什么以渊圣皇帝(赵桓)的诚意,不但没有达成和议,反而导致了靖康之祸?现在陛下卑辞厚礼,避地称臣,也总应该能使金军稍微缓一缓出师吧,为什么几年来毫无成效?
有人以强弱悬殊为议和的理由,岂不知自古以来有多少帝王都是奋起而争天下之时,都是徒有双手,无尺寸之地。
臣伏望陛下洞察利害的根源,罢绝和议,刻意用兵讲武,将贡奉给金人的钱财转而用来养兵。臣愿陛下果断行之!敌国若知本朝有含怒必斗之志,则二圣还有可能回来,否则,陛下只能偏安于东南一隅之地、万事不竸。
再则,论纳贡献财,天下何地比东京还富?然而当时竭尽东京之金银尚不能填金虏之贪欲;论出押人质,现在已经是将二帝作为人质了,还有比此更重的人质吗?论供奉美女,天下又有何处的佳丽比中原还多?论派遣使节,还有什么人的级别高得过东京之宰辅。如此委曲求全,而强敌之来仍然是日甚一日。陛下对此要深思长虑啊!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2-6-12

“二、置行台以区别缓急之务:陛下可于建康、南昌、江陵之中审慎选择一处,安置太后、六宫、百司。任命老成谙练的大臣总领台务,侍从以下的从事官不必轻易换任,把那些虚名无实、徒费国用的机构,全部予以精简、罢除。
陛下则不必有定居之所,可广治天下军旅,提兵按行,与敌周旋;
陛下只须把侍从臣僚、帅臣监司、要害守牧带在身边,以明察其才能,进贤能之士而退不肖之徒;
陛下可效仿汉高祖之用萧何,将粮饷之权专门委托给宰相负责,如果用得其人,假以时日,量入为主,何患无财!
宰相之任,代天理物、扶颠持危,其责任何其重大,不是一定要早晚朝见,也不是只坐在政事堂中,弊弊然于文案之上,整天纠缠于无益于国家之细末小事,更不是要煞费心机地升降官员,济其私欲。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