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74

绍兴元年六月,赵构下诏给张俊,要他继续扫平盗贼,首先要讨伐的就是那个曾在南薰门和岳飞对过阵的张用。
自从被杜充赶出东京之后,张用和王善分了手,带着他的结义兄弟曹成、李宏率领人马在京西路和淮南西路抢掠。后来,他们结义兄弟之间又产生了猜忌,终于分道扬镳,张用带着自己所部向南流窜。
张俊、岳飞击破李成后,张用正从咸宁县(今湖北咸宁)流窜到了江州瑞昌县(今江西瑞昌)和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修水)一带。
张俊得到探报:张用勇力绝群,有个绰号叫“张莽荡”,他的妻子自号“一丈青”,武艺犹在张用之上,现在手下共有五万人马。张俊觉得:这伙盗贼看来也不是容易对付的。于是他召来岳飞,对岳飞道:“要平定张用,非得你去不可,派别人恐怕不行。”他怕岳飞推辞,不等岳飞回答就直接往下问:“你需要多少兵马?”
岳飞却是胸有成竹:“我带本部人马去就行了。”
“不行!不行!”张俊连连摇头:“你就一万人马,张用可是有五万之众呀。”
岳飞却根本没把张用当回事:“张太尉不须担心,岳飞可以徒手将此贼生擒。”
张俊哪里敢相信,硬是给岳飞又增派了三千步兵。

——————————————————————
附录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相州人张用勇力绝群,号张莽荡。其妻勇在用右,带甲上马,敌千人,自号一丈青。以兵五万寇江西。
俊召先臣,语曰:“非公无可遣者。”问:“用兵几何?”先臣日:“以飞自行,此贼可徒手擒。”俊固以步兵三千益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75

岳飞率师出征了,心里没底的张俊等待着岳飞的战报。他自然是希望岳飞能够一战成功,但是,张用毕竟兵力数倍于岳飞,岳飞能制得住他吗?
岳飞这一次出师有些与众不同,刚刚行军至鄂州(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的金牛镇,就命令部队暂时停止前进,先派一名士兵给张用送去了一封信:
“我与你本是同乡,所以有一句忠言必须告诉你:三年前的南薰门、铁路步之战,当时的一切你应该都还记得。现在我率兵在此,如果你想战就只管出战,如果不想战就赶快投降。投降了可蒙国家录用,各受宠荣;如若不降,要么是陨命疆场,要么是遭擒而被绑赴朝廷,到那时就是后悔莫及……”
张用和妻子此前在东京留守司宗泽麾下时,和岳飞当过一段时间的战友,他们对岳飞的勇武和义气是相当了解的。夫妻二人看了岳飞的信,当下一商量,让送信人回去禀报岳飞——我们解甲投诚。
岳飞兵不血刃收服张用的喜讯很快就报到了张俊那里。张俊惊喜不已,对身边的幕僚、将佐感叹道:“岳飞的勇略,我和你们是远远不及啊!”
张俊向朝廷报捷,以岳飞战功为第一。

——————————————————————
附录 《鄂王行实编年》卷二
先臣至金牛,顿兵,遣一卒持书谕之曰:“吾与汝同里人,忠以告汝,南薰门、铁路步之战,皆汝所悉也。今吾自将在此,汝欲战则出战,不欲战则降。降则国家录用,各受宠荣。不降则身陨锋镝,或系累归朝廷,虽悔不可及矣。”
用与其妻得书,拜使者曰:“果吾父也,敢不降!”遂俱解甲,先臣受之以归。俊谓诸僚佐曰:“岳观察之勇略,吾与汝曹俱不及也。”
继又招降马进余党之溃者数万,先臣汰其老弱,得精兵万余人以归俊。俊奏功,先臣第一。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76

绍兴元年七月,朝廷将岳飞一军的军号定名为神武右副军,岳飞的差遣也由已经有名无实的通、泰镇抚使改为神武右副军统制。(当时,韩世忠所部称神武左军,张俊所部称神武右军,辛企宗所部称神武副军,王(左王右爕)所部称神武前军,陈思恭所部称神武后军。)

就在张俊、岳飞等征战于江西、淮西的时候,朝廷又接到了一个探报:
原辽国贵族耶律大石等逃走后,穿越沙漠,到达了原辽朝北疆重镇——西北路招讨司驻地可敦城(在今蒙古国乔巴山市西)。耶律大石在可敦城召集七州、十八部的首领和部众,号召重建辽朝,并很快组织起了一支一万余人的军队。
完颜粘罕见辽国的残余势力有死灰复燃之势,对其不敢小视。如果让耶律大石养成了气候,他势必会煽动金国统治区内的辽人发动叛乱,而一旦形成这种状况,人口数量极少的女真族将难以控制原辽国偌大的疆土。完颜粘罕认为应该将威胁消灭于萌芽之中,因此决定派兵远征可敦城。
然而,完颜粘罕面临着两个困难:一是派谁为远征军的主将,二是如何运送粮草。
可敦城在漠北,距云中(今山西大同)有三千余里之遥,女真将领中没有人熟悉那里的情况。

——————————————————————
附录 《辽史*本纪第三十*天祚皇帝四》
(耶律大石)西至可敦城,驻北庭都护府,会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柴河、驼等七州及大黄室韦、敌刺、王纪刺、茶赤刺、也喜、鼻古德、尼刺、达刺乖、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纍而毕十八部王众,谕曰:“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闯心疾首。我今伏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宇。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兵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77

在军事后勤方面,这次远征与攻宋大不相同,中原富庶,人口稠密,进攻宋朝可以一路抢掠,因粮于敌;而远征可敦城要跨越人烟极其稀少的荒凉沙漠,不得不三千里馈粮。
完颜粘罕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决定命右都监耶律余睹带兵征讨。耶律余睹是辽国本土人,对可敦城和沿途的道路了如指掌,派他去进攻耶律大石,是“以辽人灭辽人”。但耶律余睹毕竟是辽国降将,完颜粘罕对他并不放心,故而下令把耶律余睹所部留在云中,另派女真正兵和燕云一带的汉儿军共二万骑兵随他出证。同时,为了确保耶律余睹对自己的同族痛下杀手,完颜粘罕将他的妻子家属扣留下来当人质。耶律余睹虽然心中愤恨,却也无可奈何,降将总是难以得到信任的,他也只得接受这项使命。
完颜粘罕是不会让女真人去运送粮草的,他知道穿越几千里沙漠意味着什么,大多数人都将有去无回。女真人口太少,经不起损失,这种事当然是由宋人来干。完颜粘罕下令大量征调山西、河北的民夫,让他们去走这死亡之旅。
统兵的是辽国降臣,运粮的是宋朝民夫,完颜粘罕的算盘真可谓是打得精到无比。

——————————————————————
附录 《大金国志》卷七
可敦城自云中由猫儿庄、银瓮口北去,地约三千余里,尽沙漠无人之境。是行也,三路之夫,死不胜计,车牛十无一二得还。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sincere32 14777楼 2013-07-07 12:41:24
从放归的手续,是明纵,但从控制和明确任务的角度看,任务不明,相互利用。只是南宋愿意给秦地位,秦才对金有用。只有秦对金有用,他才能在南宋获得地位,最终,他才能对金有大用——不只是杀一个岳飞,包括全面打击抗金力量,打击南宋的法制,还有基础——贪腐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至于秦是或不是金的间谍,这个反而不好判断了。
-----------------------------
从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看,秦桧不是间谍,但令完颜粘罕、完颜挞懒没想到的是——他起的作用比间谍还大。
敬请关注下文!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凉热春秋 14782楼 2013-07-07 19:18:44
你到底是在说书呢还是在断“疑案”?你把线装书翻来覆去啃,整天叽哩咕噜吐脓痰,忽悠你那些茶客酒徒,哪有断“疑案”样子?
指点你一下,既然是断疑案,是将不明的案子叙述出来,再提出你找到的证据,谈你的看到的真相,做出正确的判断。
-----------------------------
哈哈!你还能指点别人?你脑子不够用,记忆力极差,分析判断能力低下,看不出事件之间的联系。

正文 3—8—4

由此出现了一系列的疑问:
1、赵立、岳飞浴血奋战尚且不能抵挡完颜挞懒,为什么盗贼张荣不仅能够将其击败,并且还使其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损失?
2、在完颜粘罕的战略计划中,淮南是必争之地,为什么与一战失利之后,完颜挞懒没有继续争夺,而是轻易地退过了淮河?
3、张荣收复淮东,为什么对秦桧没有丝毫触动?他为什么还是坚持议和?
4、秦桧初归之时就提出了“南人自南,北人自北”, 当时赵构虽然没有直接评价此议,但他自己说因为得到了秦桧这样一位佳士而“喜而不寐”, 为什么后来却对其人其议一律予以严厉谴责?他到底如何看待“南人自南,北人自北”?
5、完颜粘罕、完颜挞懒纵归秦桧,其目的是让他促使赵构放弃对淮南的争夺,重新寄希望于议和。秦桧回到南宋朝廷后力主解仇议和,他倒是非常卖力,但金国方面为什么没有呼应?
6、既会慷慨说事,又颇有心计的秦桧,为什么在内斗中败得如此之惨?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骤起骤落?

疑案早就摆出来了,现在正通过史实分析第5个问题——金国方面为什么对秦桧的议和请求没有做出回应?
以你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些事件实在是太复杂了。你不用劝我什么,还是想办法让自己少出点丑吧!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78

在分兵二万骑远征漠北的同时,完颜粘罕也在按原定计划对西线的川陕用兵。
宋军自从富平之战大败,陕西的鄜延、环庆、秦凤、泾源、熙和、永兴军六路也随之几乎尽失,到了绍兴元年初,就只剩下防州、成州、岷州、凤州、洮州和凤翔府境内的和尚原、陇州境内的方山原这两个军事要地还控制在手中。
张浚的宣抚司一路退却到了阆州(今四川阆中)。采取这种与溃逃没有多大差别的退却方式是极其危险的,但不懂军事的张浚早已慌了手脚,顾不得那么多了。宣抚司干办公事郭奕气得写诗对其讥讽嘲骂:
秦山未尽蜀山来,日照关门两扇开。刺史莫嫌迎候远,相公新送陕西回。
(后来,郭奕弃官而去,跑到普州去卖蒸饼。)
正所谓“时难见雄杰”, 在宋军一溃千里之时,深知兵法的吴玠誓死不退,主动承担起了驻守和尚原的重任。
和尚原在宝鸡南,与大散关同为控扼川、陕交通的要地。如果金兵占据了和尚原,接下来就可以直下汉中、四川;而宋军守住了这个隘口,就扼住了从关中越秦岭而入汉中的一条重要通道的咽喉,不仅能阻挡金军继续南下,也是为将来反攻关中保住了一个立足点。

——————————————————————
附录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五
张浚置司阆州,五路陷没。刘惟辅疏其罪而罚之。秦凤路统领官关师古收余兵保岷、巩,刘锡屯阶城。金人自熙河东还,残阶城而去。
浚入散关,过漫天坡。郭奕为诗曰:“大漫天是小漫天,小漫天是大漫天。只因大小漫天后,遂使生灵入四川。”又有诗曰:“秦山未尽蜀山来,日照关门两扇开。刺史莫嫌迎候远,相公新送陕西回。”后奕罢宣司干官,与通判不协,不赴任,寓普州卖蒸饼为生,晏如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79

虽然有险要的地势可以利用,但吴玠仍然面临一系列的困难——兵士已经被打散了,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抵抗意志刚刚遭到重创,士气沮丧;张浚退到了数百里之外,吴玠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支孤军;军中粮草还没有着落,防御工事也只能就地开始修建。
吴玠知道,金军不会给自己多少时间,他们只要一腾出手来,就会立即出兵争夺这个战略要地。吴玠和其弟吴璘一面收集溃散的军队,一面想方设法搜集、积蓄粮草,一面指挥士兵不分昼夜地搭建栅寨。
金军果然很快就来了。三月,金将没立率领一部金军向和尚原作了一次试探性进攻,吴玠率领士兵血战,将其击败。没立见宋军已有防备,退了回去。
吴玠料定这只是暂时的退却,用不了多久,金军就会卷土重来,而一旦卷土重来,就肯定会有数万铁骑……

绍兴元年五月,经过认真筹划的金军兵分两路发起了进攻。一路由没立率领,从凤翔南出于吴玠的正面;一路由乌鲁、折合率领,绕道阶州、成州,再出大散关,从侧后进攻吴玠。金军意在对宋军形成两路夹击之势,他们已经约好了在和尚原会师的日期。
数万铁骑猛扑而来,但吴玠此时还只收集到了几千溃散的士兵,他要打的将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恶仗。

——————————————————————
附录 《三朝北盟会编》卷一百四十五
十四日辛亥,金人没立攻和尚原,吴玠御退之。
没立攻和尚原吴玠击败之,加忠州防御使兼帅泾原。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四
忠州防御使、秦凤经略使吴玠及金人乌噜珠赫战于和尚原之北,败之。时金主晟之从侄摩哩与乌噜、珠赫以数万骑分两道入犯,摩哩自凤翔,二将由阶、成,约日会和尚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heqin92 14719楼 2013-07-03 21:31:35
有几个小疑问向楼主请教:
1.岳飞可以开三石弓,为什么刘过的词里说“弓两石“?只是为了避免和下面的“剑三尺”重复么?
-----------------------------
这个不敢下定论。给一则《梦溪笔谈》作参考——
挽蹶弓弩,古人以钧石率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heqin92 14719楼 2013-07-03 21:31:35
2.杨再兴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代?我以前看到过说法是杨再兴是湖南人;
-----------------------------
杨再兴不是杨家将的后代。说杨再兴是湖南人则不知依据何在,《宋史*杨再兴传》未记载他的籍贯。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heqin92 14719楼 2013-07-03 21:31:35
3.楼主好像说过要在今年年底写完,现在写了一年才写了不到一半,不知道能按时完成么?
-----------------------------
原计划年底完稿,现在改成了文史对照版,要多花一点时间了,可能年底不能完稿。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sincere32 14796楼 2013-07-08 19:18:41
岳飞好象先后十多次派人去接母妻子,后来接到了母和子,妻跑了。这个接人的行为应该与报国不矛盾的,至少当时家属是随军的。
-----------------------------
靖康元年冬,岳飞离家投军,此后就与家人失去了联系。他自己不能擅自离开军队,应该是一直在托人打听。这种找亲人、接亲人的行为当然与报国不矛盾。即使是不允许家属随军,寻找失散亲人的下落、设法妥善安置亲人也是天经地义的。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sincere32 14796楼 2013-07-08 19:18:41
我是猜不到为什么十多次接人这么困难,想来是音讯难通,居无定所,而妇孺也难以长途从敌占区到达较易找的南方,若是好走,则如带信人一样就能见到岳飞了。
-----------------------------
首先能找到就很不容易,岳母是在敌占区,建炎年间金兵肆虐、盗贼横行,岳母一家肯定是东逃西躲,到处流离。
从岳珂的记载来看,最后是有熟人到南方时,岳母托他们去打听岳飞的下落,而岳飞已经有了一定的地位和名气,相对好找。岳母所托的人找到岳飞后,把岳母的消息告诉了岳飞,岳飞这才知道在哪里去接。
在不知岳飞下落的前提下,岳母是不敢到南方的。她们是家无余财的贫民,在路上可能会饿死、冻死,还可能被金兵杀、被盗贼杀,即便能够活着到达南方,如果一时找不到岳飞,就只能乞讨,那年头,靠乞讨是九死一生……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80

当探报传回金国二路大军已在实施分进合击的消息时,吴玠军中顿时人心摇摇——凭着这几千人承受得住数万金军铁骑的雷霆一击吗?
这天晚上,吴玠军中的幕客陈远猷突然深夜造访,密告吴玠:“有将士正商议要擒住你们你们兄弟二人,献给金军。”
这个消息应该不会让吴玠太感到意外。刚刚经历惨败的将士还惊魂未定,金兵又是以几万对几千,在常人看来,这是不折不扣的巨石压卵。再则,吴玠军中的士卒在溃败时是仓惶而逃,许多人的家属还留在陕西没能带出来。所以他们想把吴玠、吴璘当成见面礼,以谋求保全自己和家人的性命。
人心恐惧动摇,军队必将不战自溃;有人图谋降敌,军队必将不战自乱。
此时,如果吴玠选择后退,没有人能够追究他任何责任,毕竟众寡如此悬殊,内部又是千疮百孔。但是,吴玠更清楚:只要自己退一步,整个战局很可能瞬间崩盘,宋军会再次一溃千里,金军必将横扫汉中,直下四川。
吴玠沉吟了半晌,决心豁出性命一赌。
他命人即刻请诸将前来议事。诸将到齐后,吴玠告诉他们:我们现在扼守的是入蜀的咽喉,和尚原一旦失守,四川危矣!四川失守,国家危矣!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四
玠与其弟统领官武翼郎、閤门宣赞舍人璘以散卒数千人驻原上,朝问隔绝,军储匮乏,将士家属往往陷敌,人无固志,有谋劫玠兄弟北去者。幕客陈远猷夜入告玠。遽召诸将,励以忠义,歃血而誓。诸将感泣,为备益力。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正文 3—8—81

然后吴玠当众宣布:已经知道有人在谋划劫持自己,投降金军。现在,请众将就此做一个决定——要么做此不忠不义之事,杀了我兄弟二人,叛国投敌;要么与我同心协力,以死报国。进退存亡,生死荣辱,在此一决!
诸将一下沉默了。
让吴玠感到欣慰的是:他们一个个很快就选择了忠义。
吴玠、吴璘与众将歃血盟誓。随后他们抱定必死之志,齐心协力进入了紧张的战前准备。
五月八日,乌鲁、折合的军队先行到达,在和尚原以北扎下了营寨。他们显然没有把吴玠这几千人放在眼里,不等没立率师赶到,他们就摆开了进攻的架势。
乌鲁、折合的骄傲轻敌,给了吴玠一个机会。
和尚原山谷险峻,地上遍布乱石,在这种地形作战,金军的骑兵发挥不出速度和突击力的优势。吴玠把战场选在乱石堆中,金军发起进攻之后,马上发现战马在这里无法驰骋,于是下马步战。这一下,他们的优势就丧失殆尽了。
宋军最畏惧的是金国铁骑雷霆万钧的冲锋,往往是弓弩还未及两、三发,金国骑兵就冲到了面前,一下把宋军的阵型冲得七零八落。但现在金兵不仅不能用马,而且在乱石堆中步行前进的速度也很慢,如此一来,他们就无法迅速靠近宋军,双方主要靠远距离箭战。

——————————————————————
附录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四十四
是日,二将以劲骑先期而至,阵于原北。玠击之,四战皆捷,山谷中路狭而多石,马不能行,敌弃马,遂败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叽叽喳喳侃大山 14805楼 2013-07-09 01:50:26
螺蛳 啊,你不过是个复读机啊。
-----------------------------
叙述史实必须有根有据,决不能“发明”、“创作”。哈哈!看看你“创作”的淮阳军与郾城、颖昌的距离,还有那个“岳飞北伐时间表”,不觉得可笑吗?
史实胜于雄辩,你那半年“创作”的20万字,没有史实依据支撑,哈哈!全是白写。出名发财尚未成功,黑岳仍须努力。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jlflyfox 14814楼 2013-07-09 15:02:17
叽叽喳喳和凉热比较蠢的就是凭空想象了淮阳军与郾城、颖昌的距离,哈哈!
真是两头蠢猪,噢,对不起,我又侮辱猪了。
马上就要写吴阶的铁血了,铁马秋风大散关和小商河的杨再兴,我当年每次读到都感慨万千,顶下!
-----------------------------
呵呵!“叽叽喳喳”由此得出了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诸如岳飞“假北伐,真逃跑”之类,眼看翻案有望,出名有望,发财有望,结果被戳穿了。哈哈!他气得睡不着觉,天天半夜在这楼里骂街。
现在写到绍兴元年五月,蜀口大战刚刚拉开序幕。下文会陆续写到再战和尚原时的万箭齐发、饶风关的浴血奋战、仙人关的誓死对决。
本来,吴玠不是本文主角,原计划是略写。现在发现黑岳派天天叫嚷着“金兵神圣不可战胜论”,哈哈!那就把金军的三次惨败场景还原出来,让他们开开窍。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背景知识链接 3—8—81—1 宋军在远距离箭战中的优势

金军的弓弩一般只有七斗之力,其有效射程在一百步之内,而宋军却装备有多种强弓硬弩,尤其是神臂弓,不仅射击精准度高,并且在二、三百步的射程内能够贯穿铁甲。因此,神臂弓在远距离箭战中的威力,远不是金兵的弓弩可以匹敌的。
弓弩有效射程的差异,使双方在箭战时会形成一个“单向杀伤带”——在双方在距离在一百步以外三百步以内时,宋兵的弓弩能够杀伤金兵,而金兵却射不到宋兵。金兵必须冲锋到双方距离一百步之内,才能形成双向杀伤。



骑兵借助战马可以迅速冲过“单向杀伤带”,但步兵需要的时间就长得多,也就是说,必须付出更大的伤亡代价;而如果凭借前仆后继的冲锋仍然闯不过“单向杀伤带”,则意味着除了伤亡,不会有别的结果。
据《阅微草堂笔记》称:宋朝军法规定神臂弓一副都不许遗失,如果战败时不能携带,则必须将其砸碎、毁掉,以防止敌军得到神臂弓的机轮进行仿制。

——————————————————————
附录 《阅微草堂笔记》
宋代有神臂弓,实巨弩也。立于地而踏其机,可三百步外贯铁甲,亦曰克敌弓,洪容斋试词科有《克敌弓铭》是也。宋军拒金,多倚此为器,军法不得遗失一具,或败不能携,则宁碎之,防敌得其机轮仿制也。
《梦溪笔谈》
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札,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五鲤鱼 14827楼 2013-07-10 00:30:17
以骑兵为主的金国士兵,即便配备神臂弓也不方便使用。毕竟要用脚协助,腰部使劲才能拉开吧。
-----------------------------
是的。骑兵在马上是难以使用踏张弩的,即便是步兵,也无法一边前进一边张弩。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Chandler_M_Bing 14826楼 2013-07-09 23:33:45
湖东老师,请教一个问题。京师以外的战略要地所驻扎的禁兵出战由率臣统领,那他们日常管理和训练又是由谁负责的呢?是三衙的官员和率臣混杂的吗?
-----------------------------
日常管理和训练一般也是由率臣负责。不过宋朝军制有一个特点,就是士兵一般每二、三年就要“更戍”(更换驻地),使“将不得专其兵”,故意造成“兵将分离”,这对士兵训练有负面影响。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