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真相背后的真理——岳飞、秦桧、赵构二十大疑案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19167楼 2014-03-29 16:49:11
顾吉辰那篇论文网上就有,里面内容都是说不采纳的这个人如何如何好,是抗金的,他不采纳就是对这个史料的怀疑和否定,臆测的成分太多了,熊克采纳这个史料,但对此不负责
-----------------------------
看此文的论证方法,总而言之,谁的书里没有就是谁对这个史料的怀疑和否定,未收录=否定,收录=不负责。
这是强盗逻辑。
尤其是说李焘的著作中无“莫须有”之事,所以说李焘“不采纳此说”,极为可笑。让他去李焘的著作中找找,看看是不是连赵构南渡之事都没有,是不是可以据此判定李焘“不采纳建炎南渡之说”?是不是可以据此判定李焘怀疑和否定南宋的存在?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19165楼 2014-03-29 15:41:59
三朝北盟汇编为何没有,我都糊涂了,而且赵雄碑文来源于哪里,宋史韩世忠传说语详秦桧传,可为何秦桧传没有这段话,而且所有记载这件事的典籍除了个别用词不一样外,几乎雷同呢,视其内容,行文,程式,均说明是互相辗转抄录,有的在文字稍作增删,有的一字不改,全文抄录,徐自明的《宋宰辅编年录》,和佚名的《皇宋中兴记事本末》,则将莫须有改为必须有,但将“有王辅者投书于秦桧”句,抄脱一王字。是证各人在转抄此段史料时,也是不够审慎的,结果造成后人对莫须有的岐解,其毛病均由宋人在转抄时,出于各人的政治需要,而擅自增删所致。
-----------------------------
不要上当。也许其目的就是要把人弄糊涂。
一边说“所有记载这件事的典籍除了个别用词不一样外,几乎雷同”,一边说“宋人在转抄时,出于各人的政治需要,而擅自增删”,这两句话能同时成立吗?
这不像是学者的论文,而像是黑岳派的胡说八道。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19167楼 2014-03-29 16:49:11
顾吉辰那篇论文网上就有,里面内容都是说不采纳的这个人如何如何好,是抗金的,他不采纳就是对这个史料的怀疑和否定,臆测的成分太多了,熊克采纳这个史料,但对此不负责,其他人都是晚辈,并说野史的作者是根据传闻自己编的,是为了表达自己抗金反对秦桧的意思,是政治需要,还隐去自己的姓名是无名氏,从而否定这段史料,大致意思就是这样
-----------------------------
这种观点暴露了作者对这段历史所知甚少。
1、“韩忠武王世忠中兴佐命定国元勋之碑”立于1176年,碑文由礼部尚书赵雄撰写,而熊克的《中兴小记》成书在1178年之后。说赵雄是熊克的“晚辈”显然错谬,熊克著此书时,忠武王碑已将“莫须有”之事昭告天下。
2、《野史》一书已亡佚,“论文”作者对《野史》作者的叙述纯属猜测,不足为据。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 争夺襄阳 正文 4—10—144

军队到京西北路作战,而想从千里之外的江西、湖南运粮来保障供给,凭南宋当时的后勤能力是根本无法办到的。对于李成来说,只要跨过了无人区,他们的困难就降低了很多,而对于岳飞来说,不恢复荆襄的经济,北伐将是残民之举。
《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给我们勾勒的是这样一幅图画——岳飞站在黄鹤楼上,遥望北方,脑海中浮现的是荆襄一带的城郭荒凉、村庄寥落的悲惨景象。他内心深知:皇帝只是在以战求和,辅国重臣亦无战略远见,自己想恢复荆襄的农耕却难以得到朝廷的支持,必将困难重重。所以他在词中发问——“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虽然赵构表面上提出了“归还黄河以南之地”,但这只是先把条件提得比底线高一些,留一点讨价还价的余地。如果完颜粘罕同意按现状划分伪齐和南宋的疆界,赵构是肯定会同意的,则岳飞收复中原的素志将付诸东流。
与赵构相反,刘豫灭宋的决心之坚定不在完颜粘罕之下,他已经认识到——只有宋金处于战争状态,伪齐才有存在的价值;只有擒杀了赵构,自己才有不被擒杀的可能。他必须阻止宋金之间达成和议,避免因失去利用价值而被抛弃,成为丧家之犬……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1

《满江红?写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是千古传诵的名篇,其深远的社会影响力几乎没有哪首词能与之相比。每当国难当头,这首词就会唱彻神州,激起仁人志士前仆后继地英勇斗争。抗日战争时期,在《满江红》低沉雄壮的歌音中,千千万万的中华儿女义无反顾地走上杀敌的战场。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2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没有人怀疑过这首词是岳飞的作品。1954年,著名学者余嘉锡先生对《满江红*写怀》提出了质疑,引出了一场公案,大陆、港、台、海外华人学者都先后参与了辩论。由于此词本身的非凡成就和巨大影响力,使这场争论受到高度关注。
余嘉锡先生提出的质疑理由有两个——
1、岳珂的《鄂国金佗粹编》没有收录此词。岳珂搜访岳飞的遗稿是不遗余力的,但从嘉泰三年(公元1203年)他为《岳王家集》作序到端平元年(公元1234年)重刊此书,历时三十一年,仍未收录这首词。
2、此词不见于宋、元人的著述,却突然出现在明中叶之后。这首词最早见于明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徐阶所编的《岳武穆遗文》,乃是据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收录。而赵宽未说明出处,因而来历不明;并且赵宽碑记中提及的岳飞另一首诗《送紫岩张先生北伐》,经明人考证是伪作,故而此词也深为可疑。
鉴于此,余嘉锡先生怀疑《满江红*写怀》是明人伪托。当时,很多人在感情上无法接受,但又难以回答余嘉锡先生的质疑。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19183楼 2014-03-30 08:15:58
楼主'余嘉锡不是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的吗?不是在1954年
-----------------------------
余嘉锡对《满江红》的质疑出自他的《四库提要辨证》,著此书用了50余年的时间,30年代曾出版未完稿十二卷,此书定稿于1954年,为二十四卷本。1955年余嘉锡辞世。
十二卷本我没见过,本文所述据二十四卷本。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19167楼 2014-03-29 16:49:11
楼主,我还想问一下,熊克还采用过野史的其他内容吗?
-----------------------------
在我的记忆中,除“莫须有”之外,熊克采用过《野史》的其它内容,但一时记不起来具体在哪个章节。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19187楼 2014-03-30 11:23:11
可那篇文章应是在上世纪30年代就完成的吧。
-----------------------------
@智者_2013 19189楼 2014-03-30 11:43:02
-----------------------------
从邓广铭先生的文章里看,余嘉锡在30年代就已提出质疑;郭光先生则采用了全书定稿时间。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mkopmn 19191楼 2014-03-30 12:21:21
明白了
-----------------------------
本文相关叙述亦可改为——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前,没有人怀疑过这首词是岳飞的作品,直至著名学者余嘉锡先生在他的《四库提要辨证》中对《满江红*写怀》提出了质疑①

注:①此据邓广铭《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3

余嘉锡先生的观点为学术界中很多人所接受。1961年,词学家夏承焘先生写了一篇《岳飞〈满江红〉词考辨》,除了赞同“明人伪托说”外,还进一步作出论断,认为《满江红*写怀》的作者“可能是王越一辈有文学修养的将帅”,“或者是边防幕府里的文士”。
夏承焘先生的论述围绕词中那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展开——
1、岳飞的目标是“直捣黄龙府”, 而“黄龙府”在今吉林省境内,贺兰山却在今内蒙古河套之西,南宋时属西夏,离“黄龙府”有数千里之遥。
2、唐、宋时人们以贺兰山入诗,都是实指,直至明代中叶以后仍是如此。如果词中的贺兰山不是泛称,则不应是出自岳飞之手。
3、明代汉族在贺兰山抵抗鞑靼族,弘治十一年(1498),明将王越在贺兰山打了一个大胜仗,因此“踏破贺兰山缺”在明代中叶肯定是抗战口号,在南宋则决不可能。所以,《满江红》不可能写于宋代,而是作于明代。
4、此词刻在杭州岳庙中的时候,正值明朝打败鞑靼五六年之后。王越是进士及第,才兼文武,《满江红》若非王越所作,则应是出自他幕府中文士之手。
这是继余嘉锡之后又一篇认为《满江红*写怀》是伪作的的文章。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4

余嘉锡、夏承焘两先生提出这些疑难问题之后,近二十年无人给出有说服力的回答。到了1980年,台湾学者孙述宇发表了一篇《岳飞的〈满江红〉——一个文学的质疑》,再次对词的作者提出了质疑。
1、《满江红*写怀》中所用岳飞的事迹,如“三十功名”、“八千里路云和月”等等,都是尽人皆知的,伪作者很容易写出这样一首词。
2、《满江红*写怀》词格调,与已确证为岳飞所作的《小重山》风格迥异:前者慷慨激昂、英气飒飒;后者忧愤低沉、宛转惆怅,相差太远。
据此,孙述宇认定“《满江红》是一首有事迹、有心志,但没有阅历的词”,是后人假托岳飞之名而作,十有八九不是岳飞的作品。
另外,张政烺先生在《岳飞“还我河山”拓本辨伪》一文中也指出:“《满江红*写怀》从命意和风格看,“像是一个失意文人落魄江湖的情调”。
归纳上述各家的论述,质疑《满江红*写怀》为岳飞所作的论据有——
1、岳珂的《鄂国金佗稡续编》未收录;
2、不见于宋元著述;
3、黄龙府不应以贺兰山代指;
4、从此词的风格看,不像是出自岳飞之手。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5

孙述宇的文章发表不久,香港徐著新先生也发表《不是岳飞的〈满江红〉》一文,认为孙述宇的“研析精辟”。
几十年来,学术界的观点似乎是一边倒,岳飞的著作权仿佛已经必被剥夺无疑了。但是,想要判定《满江红*写怀》是伪作,以上诸先生的论据其实并不充分。
1981年,邓广铭先生两度撰文,其中尤其是《再论岳飞的〈满江红〉词不是伪作》一文,对伪作说进行了有力的反驳——
1、针对岳珂的《鄂国金佗稡续编》未收录《满江红*写怀》,邓广铭先生举出《宾退录》中所载岳飞的绝句《题新淦萧寺壁》(雄气堂堂贯斗牛,誓将直节报君仇。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坛万户侯)为例证,此诗见于《宾退录》,但未曾为《鄂国金佗稡续编》收录。《宾退录》的作者赵与时云:“今寺废壁亡矣。其孙(岳珂)类《家集》,惜未有告之者。”邓广铭先生据此推断,岳飞的《满江红*写怀》词,应与《萧寺题诗》情况相同,是由于岳珂未见;而岳珂未见,并不能作为岳飞未曾创作《满江红*写怀》的证据。
2、针对《满江红*写怀》不见于宋元著述,邓广铭先生指出——不能因为我们不曾见到,就断言宋元人书中全未出现过这一作品。试想,在明初所修《永乐大典》当中所收录的宋元人的著述,稍后不是就有许多种散佚失传了吗?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凉热春秋 19211楼 2014-03-31 13:01:24
@湖东隐士 时间:2014-03-31 09:40:56
1、针对岳珂的《鄂国金佗稡续编》未收录《满江红*写怀》,……
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
隐士先生(看来,长期称呼你为蠹虫,你也并没有过于计较,自思亦为不妥,既然有人提出没意思,从此改口吧),邓广铭的文章中,什么地方在(满江红)后面加了《写怀》二字的?
-----------------------------
哈哈!又以为找到我的错了?我并未照引邓广铭先生的原文,加入“写怀”是为了便于读者将其与《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相区别。
邓广铭先生写那篇文章的时候,《满江红*与祝允哲述怀》尚未被发现,人们还不知道有两首《满江红》。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6

3、针对夏承焘先生所说的《满江红*写怀》始见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浙江提学副使赵宽所书岳坟词碑的说法,邓广铭先生拿出了反驳的铁证——在汤阴县的岳王庙中,直今还立着一块《满江红》词碑,全词共五行,除了末句作“朝金阙”之外,其余的字句与传世的《满江红*写怀》完全相同。在词后,明确地写有“右《满江红》词,乃宋少保岳鄂武穆王作”。并且,碑上清清楚楚地刻着此碑立于明英宗天顺二年(公元1458年)。杭州岳王庙中赵宽所书岳坟词碑乃是明孝宗弘治十一、二年(公元1498、99年)所刻,比汤阴县岳王庙的这块刻石至少晚四十年。有这一件实物作证,则完全可以推翻此词首次出现于弘治年间之说。
4、负责创建汤阴岳王庙的汤阴县学谕袁纯,在庙宇落成之后,接着又选录岳飞的部分诗文,以及后代人纪念和歌颂岳飞的诗文,编为《精忠录》一书,此书的第三卷即把岳飞的这首《满江红》词收录于内。据考证,《精忠录》编辑成书在景泰二、三年(公元1451、1452年)内。这与汤阴《满江红》词碑相较,又早了七、八年。则此词的出现,至晚应在十五世纪五十年代的初期。这远早于王越在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取得的贺兰山之捷,王越及其同僚所作之说也完全可以推翻。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8

其后,王曾瑜先生在元朝戏曲中有了新的发现——
《全元戏曲》卷十一的《岳飞破虏东窗记》,其第二出岳飞自唱道:“怒发冲冠,丹心贯日,仰天怀抱激烈。功成汗马,枕戈眠月,杀金酋伏首,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言愁绝,待把山河重整,那时朝金阙。”此段文字明显采自《满江红*写怀》而加以改编。遗憾的是据《全元戏曲》的编者分析,此剧有明朝人修改的痕迹,这段岳飞自唱是原作者所写,还是被后人修改而成,已无从查考。也就是说,此戏曲只能说明《满江红*写怀》可能在元代已有流传,但不能作为铁证。
上世纪九十年代,郭光先生的考证又大大进了一步。
1、郭光先生发现清朝沈雄《古今词话》和康熙《御选历代诗余》中所引的《藏一话腴》文字,比之通行的《豫章丛书》本,多了如下一段重要文字:“(武穆)又作《满江红》,忠愤可见。其不欲等闲白了少年头,可以明其心事。”
《藏一话腴》为南宋后期陈郁所著。显然,南宋刊行的《藏一话腴》有另一版本,其中有岳飞作《满江红》的记载。
2、清人潘永因编订的《宋稗类钞》是辑录宋代的各种笔记小说,分类编排而成。其卷三《忠义》也有如下一段文字:“武穆家谢昭雪表云:青编尘乙夜之观,白简悟壬人之谮。最工。武穆有《满江红》词云:怒发冲冠……朝天阙。”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更正——
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8中删去最后一段——
“2、清人潘永因编订的《宋稗类钞》是辑录宋代的各种笔记小说,分类编排而成。其卷三《忠义》也有如下一段文字:“武穆家谢昭雪表云:青编尘乙夜之观,白简悟壬人之谮。最工。武穆有《满江红》词云:怒发冲冠……朝天阙。”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抱歉!居然发漏了一节。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上接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6


汤阴岳王庙中的《满江红》词碑,末句作“朝金阙”。
楼主:湖东隐士  时间:2020-07-15 12:28:38
疑案十附篇 《满江红》真伪辨 4—10F—7

5、邓广铭先生认为,《满江红》词中的贺兰山与匈奴,全是泛说、泛指。他举出稍晚于岳飞的辛稼轩的词为例证,如“要挽银河仙浪,西北洗胡沙”(《水调歌头》),“袖里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补天西北”之句(《满江红》)。邓广铭先生据而指出,专就“踏破贺兰山缺”一句孤立地进行推敲,是大有问题的,因为如只就“贺兰山”句而断言其为明人所作,则势必把“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断定为“泛说”或“泛指”,而这显然是不能成立的。
邓广铭先生的论证相当有力,但还有一个问题依然存在——邓广铭先生的一系列考证,尚只能证明《满江红*写怀》在十五世纪五十年代的初期就以出现,仍无法排除在此之前的明人伪托的可能。
后来,又有学者考证出河北磁州也有一座贺兰山,并认为宋徽宗被俘北上时路过磁州贺兰山,岳飞想要表示的是沿这条路直捣黄龙,迎回二帝,是陈述自己的战略设想。然而,此说不免牵强,虽然磁州确有贺兰山,但比西北的贺兰山脉小得太多,象征意义不大,且鲜为外地人所知,似不宜入词;并且,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岳飞有从磁州贺兰山北上的战略设想。

楼主:湖东隐士

字数:2226890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2-03-31 18:36:00

更新时间:2020-07-15 12:28:38

评论数:264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