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红楼‘梦’已完 —— 《红楼梦》影射终极大揭秘

红楼‘梦’已完 —— 《红楼梦》影射终极大揭秘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藕官烧纸:谁告的密?

在敝人博客里,将“藕官烧纸被人告密”这事,也认作是薛宝钗腹黑的证据,朋友说比较牵强,我就不把这条当作宝钗腹黑的证据了。

但藕官烧纸的事,到底是谁告的密?显然与 薛宝钗和她母亲薛姨妈都有莫大关系——当时薛姨妈已经住进了林黛玉的潇湘馆,名义上是照顾黛玉,实际上更像是监控和下药(下面马上讲这一节)。而藕官正是林黛玉房里的丫头,薛姨妈刚刚住进来,藕官烧纸偷祭的事情就被人发现了,这不能不令人怀疑。

虽然薛家母女有重大嫌疑,但依然是没有直接证据,所以就舍弃了这一条。但是我还是将它贴出来,不是为了凑数,而是这个故事直接进了回目的,作者费了大笔墨写的,批书人也一直很疑惑,这是书中的悬案之一,也是从来被红学研究所忽略的悬案,我们不妨看一看,了解下这个悬案。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宝钗干的。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

《红楼梦》里被遗忘的悬案:藕官烧纸被谁告密?

*****************************

(图左边是藕官烧纸钱的情景)

故事发生在第五十八回,《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故事梗概】:清明节藕官在园子里烧纸,私自祭奠死去的菂官,要被恶婆子抓走,幸亏宝玉半是圆谎半是呵斥地,替藕官解了围。

问题是恶婆子怎么知道藕官在偷偷烧纸?

到底是谁告的密?

书中说 贾宝玉很纳闷,批书人也说很纳闷,最后也没写明到底是谁告密,这事也成了红楼梦里小小的悬案。

或许你会说,是恶婆子碰巧遇见的,宝玉不也是碰巧的吗? 但显然恶婆子是得到消息来的。请看书中文字:
----------------------------------
忽见一婆子恶恨恨走来拉藕官,口内说道:“我已经回了奶奶们了,奶奶气的了不得。”藕官听了,终是孩气,怕辱没了没脸,便不肯去。 婆子道:“我说你们别太兴头过余了,如今还比你们在外头随心乱闹呢。这是尺寸地方儿。” 指宝玉道:“连我们的爷还守规矩呢,你是什么阿物儿,跑来胡闹。怕也不中用,跟我快走罢!” 宝玉忙道:“他并没烧纸錢,原是林妹妹叫他来烧那烂字纸的。你没看真,反错告了他。”藕官正没了主意,见了宝玉,也正添了畏惧,忽听他反掩饰,心内转忧成喜,也便硬着口说道:“你很看真是纸錢了么?我烧的是林姑娘写坏了的字纸!” 那婆子听如此,亦发狠起来,便弯腰向纸灰中拣那不曾化尽的遗纸,拣了两点在手内,说道:“你还嘴硬,有据有证在这里。我只和你厅上讲去!”说着,拉了袖子,就拽着要走。
------------------------------------------
从文本可以看出:

1)恶婆子是得了消息 直接来抓人的,并且说已经回了奶奶们,奶奶气的不得了。

2)恶婆子已经知道是烧纸钱,而不是烧林妹妹的烂字纸。

3)罪名都定了:不守规矩、胡闹,这种事连宝玉都不能做的,你算什么阿物儿?

也就是说恶婆子是充分掌握了证据、罪名都拟好了,相当于是警察拿着逮捕令直接来抓人的。要不是有宝玉为她百般辩解,藕官这事的后果很严重。

那恶婆子是怎么知道藕官在烧纸钱?显然是奶奶们打发她来的。

那奶奶们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请看前面一段:

正胡思间,忽见一股火光从山石那边发出,将雀儿惊飞。宝玉吃一大惊,又听那边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弄些纸錢进来烧?我回去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宝玉听了,益发疑惑起来。

我们可以说 是前面这个人告诉奶奶们,奶奶们让恶婆子来抓人。

那这个人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是她碰巧遇见的吗?

但仔细琢磨她那句话——“藕官,你要死,怎弄些纸錢进来烧?我回去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而且一口气说完,压根不给藕官分辨解释的机会。

A. 大呼 ‘藕官’ 其名,让周围的人都听见了。

B. 明显知道藕官在烧“纸钱”,而不是烂字画。

C. 要回去告诉奶奶们。(而且很可能去告状了,因为恶婆子很快来了)

如果说这个人是偶尔撞见藕官烧纸的,那绝不会一口气说出这么信息量大的一段话来。 我们可以模拟这个场景,如果当你黑夜里看到火光,走过来看究竟,大体会有这样的对话:

“谁?”

“是你!”

“你在烧什么啊?”

“你竟然在园子里烧纸钱啊?”


—— 这还是跟藕官关系不怎么样的人,如果恰好碰到会有这样的反应。 但如果是 跟藕官关系好的,见到这事,首先绝不会大呼小叫,暴露其名,其次压低声音看看周围,再来询问藕官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从前面那人的那段话看出:

一、她跟藕官关系不好,所以唯恐大家不知道是藕官干的,大呼其名,并且直接就去告状了。

二、她不是恰好撞见,而是事先得到了消息,一抓到现行,立马大喇叭广播,并且马上去告状。她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惊讶,也不给藕官丝毫辩解的机会。


所以最后的问题变成了,是谁告诉了前面这个人的?

这件事原本有几个人知道?且看 藕官是怎么说的。

藕官因方才护庇之情感激于衷,便知他是自已一流的人物,便含泪说道:“我这事,除了你屋里的芳官并宝姑娘的蕊官,并没第三个人知道。今日被你遇见,又有这段意思,少不得也告诉了你,只不许再对人言讲。”又哭道:“我也不便和你面说,你只回去背人悄问芳官就知道了。”说毕,佯常而去。

宝玉听了,心下纳闷,〖庚双夹:连观书者亦纳闷。〗

也就是说,藕官在园子里烧纸的事,只有芳官和蕊官知道。

宝玉觉得很纳闷,因为他认为芳官、蕊官不至于出卖藕官。 首先看芳官,从性格上看,芳官可谓是这批女官中的女汉子,不像是做这种勾当的人。二来芳官要告密,也是先告诉宝玉,犯不着去告诉奶奶们,她也不是袭人那种会讨奶奶们欢心的人。 更主要是芳官是藕官最好的朋友,最信任的朋友,她的全部心事,芳官都知道。 芳官怎么会出卖藕官?

事后宝玉终于跟芳官问起了这事,芳官说了 藕官烧纸的原因,是为了祭奠死去的相好菂官。 且看那段话:

芳官笑道:“你说他祭的是谁?祭的是死了的菂【dì】官。”

宝玉道:“这是友谊,也应当的。”

芳官笑道:“那里是友谊?他竟是疯傻的想头,说他自己是小生,菂官是小旦,常做夫妻,虽说是假的,每日那些曲文排场,皆是真正温存体贴之事,故此二人就疯了,虽不做戏,寻常饮食起坐,两个人竟是你恩我爱。菂官一死,他哭的死去活来,至今不忘,所以每节烧纸。后来补了蕊官,我们见他一般的温柔体贴,也曾问他得新弃旧的。…………

(笔者按:菂,古代指莲子。菂官和藕官,真可谓是一家。 红楼梦的每一个人名,都大有机心)

这话有两个细节:

1)每节烧纸。 菂官死后,每逢过节,藕官都有烧纸,但以前都没出过事。

2)后来补了蕊官。 结果这次出事了,被人抓了现行。

由此看来,蕊官是有告密的重大嫌疑。但后来的文本,发现蕊官和藕官其实关系很好啊。蕊官经常找机会去林黛玉那里找藕官玩。 到后来更是“三个人寻死觅活,只要剪了头发做尼姑去”。 (根据癸酉本93回,她们三个确实做了尼姑,但不在一个庵子里:芳官跟了水月庵的智通,蕊官藕官二人跟了地藏庵的圆心)

所以 蕊官 也不会出卖藕官。

但不主动出卖,不代表没有无意中泄露啊?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续上)

蕊官给了宝钗当丫鬟,在蘅芜苑,她跟谁的关系最好?是莺儿。蕊官也是很佩服莺儿的,花篮编的那么好。 那有没有可能蕊官无意中说起了藕官偷偷烧纸祭奠的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最后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莺儿就将这事告诉了宝钗,宝钗再安排个人去抓现行,然后去告诉奶奶们。 这样一来,藕官怎么也搞不清谁是真正的告密者了。

莺儿 这丫头,看似不显山露水的,但却是宝钗得力的耳目。大家印象最深的,当然是在说起宝钗项圈上字(金玉良缘的宣传策划),就是莺儿全力配合宝钗,主仆二人一唱一和,将金玉良缘的宣传,做得天衣无缝。 平时,宝钗隔三差五地派莺儿去林黛玉的房里,名义上是嘘寒问暖、问药送汤的,实际上是随时打探情敌的动静。 也难怪 每次黛玉和宝玉在一起时,宝钗总能及时地又不合时宜地出现。

另外再捎带多说莺儿一点,莺儿有个很奇怪的姓名,叫 黄金莺 (又是个 带金 的)。有的古本里,还有段莺儿的秘闻。在同样是在58回,在说到贾母将剩下的十二官中几人,分别分配给了宝玉、宝钗、黛玉等人,然后特别提到了 龄官的下落,说贾蔷将龄官包养起来,跟茗烟母子住一屋子。 我摘出与莺儿相关的文字来:

原来宁府遣放大丫头出来择配,茗烟便求了宝玉,向贾珍将万儿讨出来。那叶妈本想讨娶莺儿作媳妇,黄妈也愿意,只是茗烟不肯。莺儿又一时不能放出来,那黄妈还着实心中不自在呢,倒底把茗烟给他做干儿子,才罢了。

【茗烟是宝玉的小厮,莺儿是宝钗的丫鬟,茗烟不愿意娶莺儿,宝玉何尝愿意娶宝钗?】


(莺儿和蕊官编花篮)

除了莺儿和蕊官有嫌疑,还有一个人有更大嫌疑,那就是薛宝钗的母亲薛姨妈。原来清明节期间,贾府的贾母王夫人等都去京城为老太妃守孝去了,于是把薛姨妈请进园子照顾孩子们,薛姨妈住在哪呢?恰恰住在林黛玉的潇湘馆里。而藕官是林黛玉房里的丫鬟,她夜里偷偷出去烧纸,保不定就被薛姨妈看见了,然后派个自己的小丫鬟去告诉恶婆子。 (当然这也是我的臆测,反正这对薛家母女一靠近林黛玉,林黛玉就有麻烦,后面的事也印证了)

​​扯远了,再收回来。如果说这事是薛宝钗或者薛姨妈干的,那她的动机是什么? 藕官只是个戏子、丫鬟,跟宝钗、薛姨妈无冤无仇,犯得着跟她过不去?

藕官是跟宝钗没仇没怨的,但错就错在她是林黛玉房里的丫鬟。王夫人如果因为这事整治藕官,藕官无非是被打一顿,再拉出去配小子。但这事会影响林黛玉啊!

藕官这么没规矩,在园子里偷偷烧纸钱摆道场祭祀,这是任何大户人家都不能容忍的。事情闹出来,林黛玉也下不了台,因为藕官是你的丫鬟,你是怎么教导下人的?任由下人做出这事来?

因此,黛玉首先就要担个管教不严之罪。在封建社会,这可不是小事。如果连个小丫头都管教不好,以后怎么做 宝二奶奶?

其次,丫鬟做错事,小姐 也会跟着名声受辱,从后面 司棋的事、惜春撵入画的事,都可以看出来。 就算王夫人等不因为藕官的事而责怪黛玉,但黛玉也觉得面子上无光。

要说动机,薛宝钗做这事的动机:借藕官这事来抹黑情敌林黛玉。

试想,如果没有贾宝玉恰好将这事圆过去,那王夫人将怎么看林黛玉?

原本贾宝玉任由芳官、晴雯一群‘骚鞑子’‘狐狸精’胡作非为,已经够让王夫人担心的了,如今林黛玉对丫鬟也是疏于管教,这两人要是结婚了,那这个家还成什么样?

这事虽然这么糊弄过去了,但后遗症其实还在。

第二天,夏婆子就将这事抖落给了赵姨娘。“连昨日这个地方他们私自烧纸錢,宝玉还拦到头里。人家还没拿进个什么儿来,就说使不得,不干不净的忌讳。这烧纸倒不忌讳?……”

芳官后来被王夫人撵走,这事也多少算个引子。(现在也基本认定了,那个来抓藕官的恶婆子,就是这个夏婆子)

更要命的是,这件事之后,王夫人对林黛玉的态度急转直下。在这之前,王夫人多少表现出对林黛玉的关心,比如二十八回主动问起林黛玉吃药问题,到抄检大观园时,骂晴雯骂的毫不留情,什么水蛇腰、削肩膀、病西施,偏偏又说晴雯眉眼像黛玉,这不等于摆明了是骂黛玉吗?

虽然藕官烧纸这事就这样过去了,并没有给藕官带来实际性的灾难,黛玉也全蒙在鼓里,王夫人等会不会因为这事对黛玉新生恶感,作者是写得云山雾罩,我们也只能小人之心做个推测。

薛宝钗的这一计谋,说到底没有成功,当然也不算失败,她也知道要扳倒这个情敌,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事还得从长计议。

前面扑蝶嫁祸,就算是碰巧遇见情急之下的反应吧; 这烧纸告密,则是直接向黛玉身边的丫鬟开刀。已经明显算是升级了。可效果依然不明显,那只有出大杀招了。林妹妹,你准备好咗未?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

薛宝钗“美人心计”之:燕窝杀手

-----------------------------------

故事起始是在第四十五回《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風雨夕闷制風雨词》,但整个事件跨度好几回。


(黛玉完全在宝钗掌握中)

先看事情起因(书中原文):

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今秋又遇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所以总不出门,只在自己房中将养。……
宝钗来望他因说起这病症来。宝钗道:这里走的几个太医虽都还好,只是你吃他们的药总不见效,不如再请一个高明的人来瞧一瞧,治好了岂不好?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又不小,成什么?不是个常法。
----------------------------------
首先我们看黛玉病症的实际情况:

1)每年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
2)今年因为玩过头了,觉得比往年病重些。

但在宝钗的嘴里,黛玉的病完全是另一副摸样了:

A. 吃几个太医的药总不见效。 (何以见得不见效?其实是为自己推销燕窝打埋伏)
B. 要另请高明的人来瞧病。 (这不是为难黛玉吗?黛玉寄人篱下,想吃燕窝都难,怎么还能随便换医生?)
C. 每年间闹一春一夏,又不老不小。(意思是你年纪轻轻成了病秧子,从心理上击垮黛玉)

果然,一听薛宝钗这话,可怜的林妹妹就彻底悲观绝望了,黛玉道:“不中用。我知道我这样病是不能好的了。且别说病,只论好的日子我是怎么形景,就可知了。”

薛宝钗趁机再补一刀:“可正是这话。古人说:‘食谷者生。’你素日吃的竟不能添养精神气血,也不是好事。”
意思是,别人吃五谷能长生,你天天吃竟然不能养精神气血,言下之意,你吃的东西都跑哪去了啊?

人家黛玉生病,本来就够悲情的了,宝姐姐还这样劝人。那是劝吗?是安慰吗?分明是句句如刀往黛玉心窝子里捅啊。哪怕市井俗妇也知道说一句:“古人说得好,‘哪有吃五谷不生病的’,你这病也就是春寒秋燥的时候容易咳嗽,没什么大不了。” 可宝钗说的什么话?说什么“古人说:‘食谷者生。’”,意思是唯独你林黛玉“食谷不生”。 宝姐姐不是世事洞明、人情练达,最会说话宽慰人的吗?为什么要这样打击病人原本脆弱的心灵?

显然,薛宝钗是故意的! 她是先让黛玉彻底绝望,然后再丢下一根救命稻草。果然,林妹妹轻轻松松就上当了。黛玉叹道:“‘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的。今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了些似的。” 林妹妹已经彻底绝望,表现出悲观厌世之态了。
这时,宝钗终于亮出她的真实目的了——献药方。

宝钗道:“昨儿我看你那药方上,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錢,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先否定药方不对,然后自己开了一个药方——冰糖燕窝粥。

林妹妹在绝望中看到救命稻草,岂能不感激?

黛玉叹道:“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笔者按:黛卿,你的第一感觉是对的】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竟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 (楼主按:你早信任她,你早完蛋了)

然后黛玉说到了自己是寄人篱下,平时吃药已经够麻烦贾府的了,怎么敢为了燕窝粥又劳师动众。
对此薛宝钗显然早已料到。立马说:“你才说的也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我明日家去和妈妈说了,只怕我们家里还有,与你送几两,每日叫丫头们就熬了,又便宜,又不惊师动众的。”

于是日后给黛玉送燕窝粥,就显得名正言顺,顺理成章。

黛玉的病 真的让人那么绝望吗?其实未必,接到了宝钗的“救命稻草”,黛玉的心情大好,又是看书,又是起身写了一篇长长的《秋窗風雨夕》。宝玉一身渔翁打扮前来,她还开起了宝玉的玩笑,又说自己是渔婆,一高兴,连自己也取笑了。 心情一好,病也好了许多。她自己也对宝玉说:“我也好了许多,谢你一天来几次瞧我,……”

宝玉就问起了黛玉想吃什么,叫人做了送来。

黛玉刚承了宝钗送燕窝的情,当然不会跟宝玉说出想吃燕窝的事。只叹宝玉来晚了,早点来,听了宝钗的药方,然后让贾府为黛玉准备燕窝粥,就什么事都没了。
当然,要是宝玉在,薛宝钗还会说出她的 燕窝方 吗?
退一步说,宝钗如果真有心为黛玉好,那她完全可以事后将这个 燕窝方 告诉 宝玉啊。
显然,宝钗没有这么做,她要的就是,让黛玉吃她薛家的“燕窝粥”!

很多人都感叹薛宝钗无愧是红楼梦里最博学的,一眼能看出黛玉吃的药有问题,而推荐了燕窝方。 但就算再博学,纵然是懂得一些医理,也不能随随便便就否定好几个太医的方子,而自己开个药方吧?红楼梦里的庸医虽然多,但宝钗就真的比太医们都强?而且既不评脉也不诊断表里阴阳,一上来就先否定先前的药方,直接就让吃燕窝。言下之意,让黛玉停了以前的药,专心吃她薛家的燕窝粥。 平时里宝钗是何等懂规矩的人,怎么连看病开方起码的规矩都不懂了?

是真不懂耶,还是装不懂乎?

总之,她这样的伎俩对付中通外直的芙蓉仙子林妹妹是绰绰有余。如果这招用来王熙凤身上试试?王熙凤轻则一声奚落:宝姑娘几时当起太医来了?重则心里冷笑:无事献殷勤,安的什么心。

献完燕窝方,接着便是送燕窝了。

贾宝玉刚前脚一走,薛宝钗就打发婆子打着雨伞灯笼,连夜送燕窝冰糖片来了。才说了燕窝的方子,立马连夜送来了燕窝,像是早已准备好了一样。表面上是热心得到家了,实际上体现了急不可耐。

也是活该出事,要是宝钗的婆子早一点到,就能被宝玉遇见,那宝玉就能早一点知道燕窝的事。那宝钗的阴谋也就无疾而终了。

且慢,还有古怪,送来的好像不是冰糖,而是洋糖!

我们不妨看看原文:

【就有蘅芜苑的一个婆子,也打着伞提着灯,送了一大包上等燕窝来,还有一包子洁粉梅片雪花洋糖。】

没错,是 洋糖,不是冰糖!不是说好冰糖燕窝吗?怎么送洋糖!

两者有什么区别吗?笔者不是郎中,不好评说,只是觉得古怪。就好比你明明要的是人参,别人却送来西洋参,你会怎么想?

但林黛玉不会怀疑,因为药方是宝钗开的、她送来什么就是什么。。

冰糖和洋糖肯定有所不同的,我们知道冰糖和白砂糖在医学上的效果都大不同,何况是洋糖? 有人说冰糖和洋糖的药性完全相反,如果是这样,那黛玉吃了这燕窝汤不但不能补阴生津,反而还会旺火生热。 (接下来的事正好印证了)

或许你会说我是小人之心度君子,宝钗完全是一片好心,宝钗自己也吃燕窝,觉得好,才推荐给林妹妹,有什么错呢?反正林妹妹那个样子,就当死马当活马医咯。

当然我也只是根据文本来分析,来点出宝钗行为的可疑之处:

1)宝钗不该草率否定以前的药方,而自己下药方。
2)若真的觉得燕窝药方好,可以事后告诉贾宝玉,让贾府多准备一副。
3)说的是冰糖,送来的却是洋糖。

“献燕窝”的阴谋,不只是我一人“小人之心”,网上也有很多人有如此洞见,这还不算,就连书中的宝哥哥也怀疑了呢。 请听下回分解。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燕窝案:宝哥哥也怀疑宝姐姐了

其实不只是我觉得宝钗可疑,连向来不谙世事的贾宝玉,也怀疑起薛宝钗来。

一) 在第四十九回:宝玉素习深知黛玉有些小性儿,且尚不知近日黛玉和宝钗之事,正恐贾母疼宝琴他心中不自在,今见湘云如此说了,宝钗又如此答,再审度黛玉声色亦不似往时,果然与宝钗之说相符,心中闷闷不乐。因想:“他两个素日不是这样的好,今看来竟更比他人好十倍。”

宝玉见钗、黛相好,为什么反而“闷闷不乐”呢? 这原本是宝玉所希望而又办不到的事。两人真和好了,宝玉反而不高兴了。难道是宝玉喜欢女人为了他争风吃醋?宝玉显然不是这种世俗的男子。 更有意思的是,前面写到 黛玉和宝钗 关系好了,他是闷闷不乐; 后面紧跟着写 黛玉和宝琴关系好,他则是暗暗纳罕。(宝琴其中又见林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便更与黛玉亲敬异常。宝玉看着只是暗暗的纳罕。)

为什么宝钗和黛玉关系好了,贾宝玉反而不高兴?而宝琴和黛玉打得火热,贾宝玉没有丝毫的担心,只是暗暗觉得有些奇怪(毕竟林黛玉向来是小性子的,宝琴那么受宠,她怎么不羡慕嫉妒恨呢)。

显然,在宝玉的心里,宝琴对黛玉是毫无威胁的,因为她是个“年轻心热”的人;而宝钗,恰恰是个面热心冷的,吃的是冷香丸,住的屋子跟“雪洞”一样,又是圆滑世故,最善笼络人心的。林黛玉这样的实心肠子,跟宝钗走得近、打得火热,岂不危险?所以才 闷闷不乐。

二)宝玉当然不敢怠慢,借《西厢记》的“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来问黛玉与宝钗究竟是怎么回事。(楼主按:孟光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妻,举案齐眉的典故,就是出自梁鸿和孟光夫妻。按理说孟光是举案齐眉,丈夫梁鸿来接案,怎么是孟光反而接丈夫举过来的案? 其实是问黛玉,你不向来和宝钗有点斗气使性吗?怎么两人好上了呢?)

黛玉说出了原委,“谁知他竟真是个好人,我素日只当他藏奸。”因把说错了酒令起,连送燕窝病中所谈之事,细细告诉了宝玉。

黛玉还很自责,觉得自己以前错怪了宝钗。但宝玉虽然解开了疑惑,但也是话里有话:“我说呢,正纳闷‘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原来是从‘小孩儿口没遮拦’就接了案了。” 虽然是引用《西厢记》的话,但其实在委婉地提醒:你啊,太单纯了,像小孩子一样,没遮拦地就接了宝钗的“案”了。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接着宝玉说出了自己最大的疑惑:“你又自寻烦恼了。你瞧瞧,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你还不保养。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寻烦恼,……”


(插图:宝黛读西厢)

【注意1】:今年比旧年越发瘦了。

黛玉拭泪道:“近来我只觉心酸,眼泪却象比旧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泪却不多。”宝玉道:“这是你哭惯了心里疑的,岂有眼泪会少的!”

【注意2】:一个说眼泪比往年少了;一个说眼泪哪会少的?

宝玉的眼里:黛玉变得更瘦了。

黛玉的感觉:眼泪更少了。

黛玉不是天天吃宝钗差人送来的燕窝吗?怎么效果更差了? 竟然更瘦了?眼泪更少了? 按宝钗的说法燕窝是养阴补气的,养阴就会生津,生津怎么眼泪反倒少了呢? 津液少了,才会显得越瘦。长得不够丰润水灵嘛。 明显是没有养阴,反倒生内火了,所以才津液少,觉得烦躁失眠。失眠的事下面再说。

【注意3】:这事发生在五十回,离宝钗献燕窝有多久了?具体多久不知道,怎么说也要好几个月了,因为现在是 冬末了,下雪了,这一回是《芦雪庵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宝钗献燕窝时,还正值秋雨时分。 林黛玉已经吃了宝钗好几个月的燕窝了,结果却是这种效果!

三)到这个时候,贾宝玉已经直接怀疑燕窝的问题了。这事在五十二回。

贾宝玉一面下了阶矶,低头正欲迈步,复又忙回身问道:“如今的夜越发长了,你一夜咳嗽几遍?醒几次?” 黛玉道:“昨儿夜里好了,只嗽两遍,却只睡了四更一个更次,就再不能睡了。”宝玉又笑道:“正是有句要紧的话,这会子才想起来。”一面说,一面便挨过身来,悄悄道:“【我想宝姐姐送你的燕窝──】”一语未了,只见赵姨娘走了进来瞧黛玉。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我们拆分一下:

a. 宝玉走了走了又返回来,不放心,总觉得黛玉的病有古怪。他也知道黛玉的病是没到春分秋分之后有咳嗽的旧毛病,但现在是大冬天怎么还病者?还比以前更瘦了,眼泪更少了?

b. 黛玉说则说自己不但夜里咳嗽,而且还失眠了,只睡了一个更次。 睡觉是养身的最好方子,如今黛玉连觉都睡不好了,问题是极其严重了。

c. 宝玉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疑惑,直接提宝姐姐的燕窝。 请注意,他是挨过身来,悄悄地说的。

d. 谁知那该死的赵姨娘跑来,打断了这个关键的话题。

四) 宝二爷知道不能再耽搁了,直接出手,用自己家里的燕窝替代了薛家的燕窝。这事发生在五十七回里。

除了宝玉,还有一个人也对燕窝起疑心了,那就是紫鹃。 紫鹃听说贾宝玉在桃花底下生气发呆,忙来找他,表面上是安慰他,但一开口就是问燕窝的事:“……正是前日你和他才说了一句‘燕窝’就歇住了,总没提起,我正想着问你。”

紫鹃真是个好丫头,她敏锐地察觉到宝玉是话里有话。

但宝玉又怎么可能对一个丫头说出自己的怀疑? 何况自己也没有真凭实据,就算明知道燕窝有问题,也不能跟紫鹃说出来啊,只能将燕窝换掉,然后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就行了。

宝玉说:“我想着宝姐姐也是客中,既吃燕窝,又不可间断,若只管和他要,也太托实。虽不便和太太要,我已经在老太太跟前略露了个風声,只怕老太太和凤姐姐说了。”

谁说宝玉是个腹内草莽的纨绔公子呢?你看他这事做得多漂亮! 他不将这事跟王夫人说,他也发觉了王夫人对林黛玉态度并不好,再说王夫人知道了,那也等于薛姨妈和薛宝钗知道了。 他直接跟贾母和凤姐说。贾母是何等疼自己的外孙女啊。立马就让人送燕窝来了。

但这样就真的没事了吗?

不但没有,接下来的事情,反而更加凶险。

因为薛家并没死心,而是采取了更加主动的战略:直接打入情敌内部,潜伏在情敌身边。

请看下一回《干娘的诱惑》。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

薛宝钗‘美人心计’之:干娘的诱惑

*********************************************

故事同样发生在五十七回《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前面刚写到了宝玉换掉了薛家的燕窝。结果因为紫鹃一句“要回苏州去”的玩笑话,害得宝玉犯了呆病。闹出一场风波。接着又是给说宝琴、邢蚰烟的婚事,然后又是薛姨妈的生日,忙了几日。也就是大概半个月过去了,恐怕所有人都忘了燕窝的事了,但薛家母女可没忘,这不,她们心有灵犀、不约而同地来看林妹妹了。

(薛家母女拿黛玉开涮,可怜的林妹妹被玩弄于股掌间)

宝钗就往潇湘馆来。正值他母亲也来瞧黛玉,正说闲话呢。宝钗笑道:“妈多早晚来的?我竟不知道。” (正巧啊,原来你也在这里。是真巧么?一笑。)

薛家母女俩跟黛玉聊天,扯到了邢蚰烟的姻缘,薛姨妈是何等老练的人物,马上就扯到黛玉身上:“……比如你姐妹两个的婚姻,此刻也不知在眼前,也不知在山南海北呢”。接着宝钗又故意在黛玉面前扑在薛姨妈怀里撒娇,惹得黛玉眼热伤心。薛姨妈便借机示好,说其实我“心里很疼你的,只是外头不好带出来”,何况“你这里人多口杂,说好话的人少,说歹话的人多,” (听听,黛玉身边才有几个人啊,谁说歹话了)。

就这样几句话,黛玉就被彻底感动了,唉,没爹妈的孩子,别人对他稍微好点,她就感动得稀里哗啦,便没心没肺地就要认薛姨妈做干娘。不是说干娘的诱惑有多大,而是林黛玉太渴望亲情友情了。 这正和薛姨妈心意。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何尝不是如此,其母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被自己父亲逼死了,连葬在哪里都不知道(崇祯母亲我们后面会说到),其父亲在万历皇帝和郑贵妃的冷落下做了几十年的‘小媳妇’太子,结果刚做皇帝一个月就死了。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十七岁被迫登基,玩了七年又死了。崇祯十六岁上台,举目望去,自己是无父无母无兄弟,孤家寡人一个,面对满朝各怀心思的官员、暗地算计的宦官,怎能不心感孤独与悲凉? 崇祯朱由检虽然贵为皇帝,想必也有林黛玉那种孤独感。】

薛宝钗则趁机开了林黛玉一个龌龊的玩笑 —— 让林黛玉嫁给她那个混蛋哥哥薛蟠!

虽然只是个玩笑,但这玩笑也真够毒的!

想想林黛玉这么神仙样的人物,要落入呆霸王薛蟠之手……真让人不寒而栗。在二十五回,薛蟠第一次见到林黛玉,什么反应?——“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风流婉转,已酥倒在那里”。

我想在家里薛蟠肯定也跟薛宝钗问起过林黛玉,薛宝钗很可能也逗过他:想不想要林妹妹做老婆啊? 或许正是在家里有过这样的玩笑,今儿又故意这样开林黛玉的玩笑。何况贾宝玉的呆病刚好,怎么又开这种玩笑?贾宝玉要是听了这话,估计又得气癫狂了。

接着薛姨妈也开了个玩笑——说要把林黛玉说给宝兄弟。 母女俩轮番开玩笑取笑林黛玉,拿林妹妹开帅,这确实也太欺负人了。 连旁边的紫鹃都看不下去了,她当然看出了薛姨妈的口是心非,于是借势将一军:“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 (紫鹃多厉害啊,你既然有这想法,就去跟太太说啊,紫鹃也知道 王夫人的态度才是最关键的。 你不跟王夫人,说明你是口是心非嘛)

最后的事,不用想都知道,薛姨妈不可能去跟王夫人说宝玉黛玉的亲事。之所以这样说笑,一则是拿林黛玉开涮;二则又能体现自己是多么慈爱,彻底打消林黛玉对她们薛家母女的防备心。

经过这一番铺垫,到五十八回薛姨妈正式入住潇湘馆,潜伏在林黛玉身边就顺理成章了。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书中交代了原因:恰好那位老太妃已薨(一个老太妃去世了,用得着这么大动静?又不是皇太后! 老太妃的秘密后面再说),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 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前后得一个月光景。两府无人,整个大观园出现了管理真空,所以让薛姨妈入园子。因为其他地方都没空了,所以住到了潇湘馆。

书中写道“贾母又千叮咛万嘱咐托他(薛姨妈)照管林黛玉,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他的,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和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

【好怕怕,又是药饵饮食!】

本来是让薛姨妈来是照看代管大观园的,但薛姨妈是“一应家中大小事务也不肯多口”,只是一心照看林妹妹的“药饵饮食”。

就这样,虽然燕窝已经换成贾母给的,但你贾母派人送来的燕窝,依然要经过薛姨妈的手! 可笑你贾母、贾宝玉千算万算、千防万防,依然逃不出薛家母女的算计。

这一个月下来,林黛玉 被薛姨妈照顾得十分经心,前前后后不知道吃了多少经过薛姨妈之手的“燕窝粥”。

同时,也就是在薛姨妈住到黛玉这里不久,黛玉的丫头藕官出事了 —— 偷偷在园子里烧纸钱,被抓了个正着。 我们前面说了,到底是谁告密的,或者说是谁发现的,一直是个悬案。 前面我们推测很可能是 蕊官无意中说给了莺儿,莺儿说给了宝钗。 如今看来,薛姨妈也是有嫌疑,她住在潇湘馆,又是代管大观园,藕官出去烧纸,很可能被她察觉。她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87版红楼剧照:薛姨妈)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晴雯:小感冒被治成了‘女儿痨’】

关于林黛玉生病吃药的事,作者是拿晴雯生病吃药来对着写的。林黛玉吃“燕窝粥”是慢性中毒,而晴雯遭遇胡庸医的虎狼药,病情越来越重。 历来很少有人注意到这一点。晴雯那边是什么情况呢?

晴雯第一次生病在第五十一回《薛小妹新编怀古诗,胡庸医乱用虎狼药》。是因为出门感了风寒,回来又暖被窝烤火,“晴雯因方才一冷,如今又一暖,不觉打了两个喷嚏”。也就是感冒了。结果胡庸医却开了虎狼药。


胡庸医开的药连宝玉都看不过去,请来了王太医,说的也跟胡庸医差不多,开的药稍微好一点。
(这里还有点古怪。 袭人当时被贾宝玉误踢了一脚,结果袭人直接说请王太医来看。 如今轮到晴雯病了,却请来了一个连病人是男是女都分不清的 胡庸医!)

第五十二回时,晴雯的病进一步加重,出现了高烧:“脸面烧的飞红”“身上也是火烧”。服了药,“夜间虽有些汗,还未见效,仍是发烧,头疼鼻塞声重。”“次日,王太医又来诊视,另加减汤剂,虽然稍减了烧,仍是头疼。”

偏偏后来又发生“勇晴雯病补雀金裘”,晴雯是彻底病倒了。

到后来在王夫人的眼里,晴雯完全成了“多愁多灾的病西施模样”了,被王夫人毫不留情地撵了出去!而贾母是喜欢晴雯的,问起晴雯,王夫人公然撒谎:第七十八回,王夫人说“前日又病倒了十几天,叫大夫瞧,说是女儿痨,所以我就赶着叫他(晴雯)下去了”。

可怜的晴雯,就这样“俏丫鬟抱屈夭风流”,明明是感冒发烧,硬是被治成了“女儿痨”。

林黛玉何尝不是如此?

晴雯在得病的那段时间,林黛玉恰恰也在得病,秋季嘛,黛玉咳嗽的老毛病犯了,而且也是那几天玩得过头了。也写晴雯得病的起因,也是恶作剧吓唬出门的麝月,“仗着素日比别人气壮,不畏寒冷,也不披衣,只穿着小袄,便蹑手蹑脚的下了熏笼,随后出来”。结果一阵阴风袭来,伤风感冒了。

也就是
(1) 林黛玉和晴雯得病的起因有相似之处。都有贪玩招致的因素。原本不值得大惊小怪的,

(2)偏偏胡庸医给晴雯开了虎狼药;薛宝钗给黛玉送来了毒燕窝和洋糖。

(3)后来病情的发展,两人也类似:晴雯发烧;黛玉身体燥睡不着。两个人都越来越瘦弱,活脱脱地病西施。 以至于 王夫人一眼就看出晴雯眉眼像黛玉,接着骂 晴雯是“水蛇腰、削肩膀、病西施”。

我们都知道,晴雯是黛玉之副,写晴雯的事,也是为黛玉的事传影。 晴雯得病了,黛玉也得病了;晴雯吃了庸医的虎狼药,黛玉在吃宝钗的毒燕窝。 只不过一个是明写,一个是暗写。

袭人是宝钗之副,同样写袭人的地方,也是写宝钗的地方。 写袭人多么“温柔和顺”,也是写宝姐姐多么贤良淑德。 明写袭人偷偷告密,实际也是暗写宝钗也有暗地告密。

虽然有薛姨妈对林黛玉的“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经心”,但这种慢性毒药依然是来得太慢。何况有了紫鹃一句玩笑就差点让贾宝玉急疯了的事,薛家母女也不敢一下子置黛玉于死地,因为黛玉要是突然死了,贾宝玉绝对好不了。 到那时,薛家依然得不到这个姑爷。 那怎么办呢?事情已经拖不起了,万一贾母哪一天直接指婚,薛家一切算盘都落空了。

所以得加快步伐了。虽然不能直接把黛玉弄死,但完全可以把黛玉的‘影子’弄死,先弄死黛玉的‘影子“,来试探下贾宝玉的反应。 如果贾宝玉能接受黛玉‘影子’的死去,那以后也能慢慢接受黛玉的死去。

大家都知道了,黛玉的“影子”,就是 俏丫头 晴雯!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一篇。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许媳妇的秘密】


前面说到老太妃薨了,贾母、邢、王、尤、许婆媳祖孙等皆每日入朝随祭,前后得一个月光景。显然“贾母、邢、王、尤、许”都是贾家的媳妇们,其中邢夫人、王夫人,都是儿媳妇;尤氏是孙媳妇,如果秦可卿不死,也会出现在这,是重孙媳妇。那这个“许”呢?也许是孙媳妇,也许是重孙媳妇,反正排在尤氏后面,不可能是贾府的儿媳妇。 莫非是秦可卿死后,贾蓉又娶了个媳妇姓许? 但后面说得很清楚,贾蓉娶的媳妇姓胡。

这个‘许媳妇’就在这里出现了一次,各个版本后面都没有再出现,包括癸酉本里后28回也没有。作者突然写一个‘许氏’是何用意?难道仅仅用来凑数?

如果再结合死去的秦氏 秦可卿,那就是‘贾母、邢、王、秦、尤、许婆媳祖孙等’,

秦、尤、许……

熟读《百家姓》的朋友会想到什么?

冯 陈 褚 卫, 蒋 沈 韩 杨, 朱 秦 尤 许, 何 吕 施 张,……

没错, 朱 秦 尤 许!

《红楼梦》里没有姓朱的,是写“贾”家的故事。贾家的孙媳妇重孙媳妇,是有秦氏、尤氏、许氏,那就是 【贾 秦 尤 许】。

作者之所以在尤氏后面,写一个许氏,难道就是为了 引出 【贾 秦 尤 许】?

而【贾 秦 尤 许】,必然会让读者想到“朱、秦、尤、许”,那岂不是暗示“贾”就是“朱”,‘贾家’就是‘朱家’?就是‘朱明’?

想想看,是不是有这份暗示?否则为什么后面突然多出一个‘许媳妇’,这人后面又再也没出现。

红楼梦的人物用百家姓来取姓名,也不是这里突然出现的,早在秦可卿出殡时,很多王孙公子都来了,其中就有 冯子英、陈也俊、卫若兰,这不是百家姓里的‘冯、陈、褚、卫’吗? 作者故意将“褚”公子 隐去,实则欲盖弥彰。就如同,在尤氏后面,故意加一个许氏一样。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没人顶,也没人吐槽,每天也就稀稀拉拉一百来个点击,这帖子越写心里越没底啊??~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不弃更,今天先看球赛!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球赛是意料之中的结果,虽没有惊喜,但也无所谓失望。 一切仍将继续…………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红楼梦最大的悬案:绣春囊事件】

前面我们说到了藕官烧纸被人告密而被抓了个现行,书中一直没交代是谁发现的,是谁告密的。总之薛家母女最有嫌疑,因为她们最有作案条件和作案动机。

这个案件是不了了之,以后没再提起,甚至连藕官、蕊官等十二官,在通行本后40回里都不再出现,但在癸酉本后28回,藕官和蕊官一同去做了尼姑,而芳官、龄官等后面还有精彩戏份。

藕官烧纸被告密只是《红楼梦》诸多悬案中的一个,要说书中最大的悬案,当属傻大姐捡到的那个“绣春囊”案件。 因为这个事件引发了抄检大观园,撵走了入画、司棋、芳官和四儿等,间接逼死了晴雯,整个大观园从此由胜而衰、由乐生悲。也是后果最严重的悬案。同时案子正在调查时,已经到了第80回,而三百年来,80回之后的故事,一直‘迷失无稿’,通行本后40回,也不再提绣春囊案件,就将此案栽在了司棋头上。事实上,司棋是冤枉的!

本章我将换一种活泼点的表述方式,来揭秘这桩悬案。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绣春囊案】:为司棋辩护记 (上)

****************************************

在第七十三回《痴丫头误拾绣春囊》发生了红楼梦里最大的悬案:绣春囊案。就是傻大姐捡到的那个五彩绣春囊,到底是谁丢下的呢?

本人受司棋姑娘委托,化身为辩方律师,来为她辩护。我话刚说完,

控方律师:(连忙起身)反对!绣春囊事件已经水落石出,辩方故意混淆概念,将其定义为悬案。绣春囊根本就是司棋和她的相好表弟潘又安偷情时不小心丢下,证据确凿,不容置疑!

法官:反对有效,请辩方律师提供新的证据。

本人(辩方律师):法官大人,各位陪审,在座的各位观众,我当事人与其表弟潘又安私会、私传表记是事实,但潘又安送给我当事人的东西里并不包含绣春囊。先让我们先简单回顾下这个案件。

*** 绣春囊事件 ***

【证物】:五彩绣春囊:上面绣的是“妖精打架”的少儿不宜画面,其实就是春宫图。

【背景】:众婆子天天聚赌,大观园安管混乱,引发贾母震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竟然发生了更严重的绣春囊事件。
【时间】:农历八月下旬某天,白天 (司棋偷情后,潘又安逃走四五天后)
【地点】:在山石背后的山石上。 (邢夫人…忙问:“你是那里得的?”傻大姐道:“我掏促织儿在山石上拣的。”)
【人物】:傻大姐(贾母身边干粗活的小丫头,心性愚顽,一无知识)
邢夫人(碰巧遇到,随后叫人交给王夫人)
王熙凤:(王夫人气冲冲来找凤姐,凤姐带头抄检大观园)

【影响】:引发抄检大观园,司棋被逐,继而恶人污蔑晴雯,导致晴雯芳官四儿被逐。从此整个大观园的氛围急转直下,一直到最后家亡人散各奔腾,“好一似食进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绣春囊事件是整个大观园悲欢命运的转折点、分水岭。

****************************

我们先看此案的第一个嫌疑人,便是王熙凤! 王夫人第一个想到的,也是她。结果王熙凤一番声泪俱下的哭诉,不但为自己洗清了嫌疑,而且还指定了嫌疑人可能是哪些人:

四则除我常在园里之外,还有那边太太常带过几个小姨娘来,如嫣红翠云等人,皆系年轻侍妾,他们更该有这个了。还有那边珍大嫂子,他不算甚老外,他也常带过佩凤等人来,焉知又不是他们的?五则园内丫头太多,保的住个个都是正经的不成?也有年纪大些的知道了人事,或者一时半刻人查问不到偷着出去,或借着因由同二门上小幺儿们打牙犯嘴,外头得了来的,也未可知。

控方律师:王熙凤不可能随身佩戴这样的玩意,那边太太的小姨娘、以及珍大嫂子的亲戚们,作为亲戚,即使来逛园子,也不可能身上放着这个东西,即使身上放了这个不小心落下,也早有跟在后面的丫鬟发现,怎么还会等着被傻大姐捡到? 绣春囊是在山石背后捡到的,司棋和潘又安在山石那里私会,两人很可能拿出上面画有春宫的绣春囊来助兴。

我:(连忙站起)反对!我反对控方律师凭空揣测我当事人的心理和行为。

法官:反对无效!

控方律师:(趁热打铁)法官大人,我请求传唤我的证人上场。

法官:批准。

证人鸳鸯被带上进来。

控方律师:鸳鸯姑娘,请问请你将那天在山石那里所见到的人和事,在法庭上述说一遍。

鸳鸯:(红着脸,声音细细地)我……那晚突然要小解,就下了甬路,找一个草树多的地方,我就来到一湖山石后大桂树阴下,结果刚转过石后,就听见衣衫响,我吓了一跳,趁着月色,我发现两个人影,其中一个是司棋。我一说话,她们两个都吓得出来了,原来是司棋和她表弟潘又安在私会,还让我替他们保密。

我:请问鸳鸯姑娘,当天晚上的月色如何?

鸳鸯:月光不是很好。

我:那在湖山石后、大桂树下,月光更加不好了?是不是。

鸳鸯:是……

我:那好,我请问各位,一对匆忙私会的小情人,早已是干柴烈火,还用得着用绣春囊上的春宫来助兴?一见面抱抱亲亲还来不及呢,哪还有那功夫看春宫图? (法庭内一阵哄笑) 就算我当事人有这个癖好,但在那样光线昏暗的条件下,一个小小的绣春囊上的春宫画,能看得清吗?

控方律师:绣春囊只是潘又安给司棋的信物,未必是当时就看。

我:再问鸳鸯姑娘,这事发生之后,你和司棋还有再次接触吗?

鸳鸯:后来潘又安逃走了,司棋病重了,我还去看望过她,特地叫她放心,我没有对任何人说出她们的秘密。

我:傻大姐捡到绣春囊,离那个晚上有多久了?

鸳鸯:那时候离潘又安逃走,都有四五天了。

我:(手举绣春囊)各位,这么个敏感的东西,如果真是潘又安送给我当事人的,我当事人定为小心保管,怎么会轻易遗失?就算是遗失了,怎么可能四五天也不着急?也不返回现场去寻找?

控方律师:或许她根本不知道已经丢了。

我:就算如此,这么个东西,怎么可能放在那里四五天了,都还没人看到,一直到傻大姐出现才看到?大观园里好几百人,湖山石那一片就离角门不远的地方,大观园内外的人,出入角门,只要下了甬道都能看到这里,怎么会那么长时间都没人发现?

控方律师:反对!在山石背后树荫之下,经过的人没发现也是有的,傻大姐也是在山石后掏促织,才无意中发现的,如果不是掏促织,谁会去那种地方?

法官:反对有效。

我:(面向另一位证人)我想请问傻大姐……

傻大姐:(认真地)叔叔,俺不姓傻,俺今年才十四岁,叔叔怎么叫俺大姐?

(法庭内再次哄笑)

我:(笑道)谁说你傻了?你比某些人聪明多了。(故意看一眼控方律师)姑娘,你告诉我,这个东西在哪捡到的?

傻大姐:我掏促织儿在山石上拣的。

我:东西是在山石上面?而不是在地上?或者草丛间?

傻大姐:在一个山石上面放着的。

我:(朝她竖个大拇指)很好。法官大人,我的话问完了。

控方律师:(冷笑地)我不知道辩方律师这个问话是什么意思,绣春囊是掉在地上也好,还是掉在山石上也罢,这丝毫不改变是司棋偷情时丢下的事实。

我:(白了他一眼)所以说某些人的智商还不如傻大姐。 司棋和潘又安在湖山石后大桂树下偷情,两人搂搂抱抱,东西掉出来也不奇怪,只是奇怪的是,东西怎么可能会掉到山石上面去呢?难道还会飞不成?或者是,他们俩是站在山石上卿卿我我的?

控方律师:(涨红了脸)或许是被风刮上去的。

我:风能把绣春囊从地上刮到山石上去,为什么过了四五天,竟然没有风把它刮走?另外,这春囊要是掉在地上,一直没有被人发现,还情有可原;但在山石上,则显眼的多,为什么这么多天了,单单是傻大姐看到?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绣春囊案件】:为司棋辩护记 (下)

*********************************************

控方律师:我想提醒辩方,不要老是突出绣春囊的概念来误导陪审团。绣春囊,本来是叫什锦春意香袋,其实就是香袋。我这里有潘又安写给被告人司棋的一张字帖,上面写得明明白白:“若园内可以相见,你可托张妈给一信息。若得在园内一见,倒比来家得说话。千万,千万。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特寄香珠一串,略表我心。千万收好。表弟潘又安拜具。” (说着得意地将字帖交给了陪审团)

我:没错,绣春囊其实就是香袋,但香袋并不等于是绣春囊。香袋在红楼梦里随处可见,元妃娘娘赏赐给大奶奶、二奶奶的,也有两个香袋;林妹妹给宝二爷也曾做过一个香袋;薛宝钗薛蟠搬家的行李里也有香袋。古代男女,佩香袋戴玉石,这跟我们现在手机、钥匙链一样,是标配,没什么稀奇。

控方律师:香袋是不稀奇,但上面有春宫的香袋,就稀奇了。潘又安经常在外面厮混,当然能买到这样的玩意,送给自己的情人司棋。

我:哦,是潘又安送给司棋的?

控方律师:再所赐香袋二个,今已查收外……上面写得明明白白!

我:谁所赐?谁查收?

控方律师:当然是潘又安所赐,司棋查收……(感觉不对,顿时,擦了擦汗)

我:(冷笑一声,大声说)上面写得明明白白,是我的当事人送给了潘又安两个香袋,而不是潘又安从外面弄了什么春宫香袋给我当事人!

控方律师:这更加解释了潘又安那晚不小心掉下的。正因为掉下了一只绣春囊,所以他才会事后逃走。

我:你的意思是,那上面的春宫图是我当事人司棋绣上去的。

控方律师:对!

我:对你个大头鬼! (台下喧哗)

法官:(敲了敲木槌)肃静。请辩方注意你的言辞。

我:不好意思,我太激动了,我没法不激动!我当事人,只是个未婚的小姑娘,竟然会绣春宫图?你以为她是唐伯虎的妹妹?她去哪弄底图来?就算她是无师自通,她日夜服侍迎春小姐,旁边还有绣桔等丫鬟婆子,她能众目睽睽之下绣这玩意?

法庭内一片寂静,旁听席有人纷纷点头。

控方律师:我想问另一位证人,王熙凤女士,当天是你审问的司棋,在你看来,司棋的香囊,是不是就是你们要抄检的绣春囊等淫秽之物?

王熙凤:太太拿着什锦香袋来质问我,我只好带病去抄检,目的也是想找出和绣春囊类似不雅的东西,结果在司棋那里,找出来很多男人的东西,还有这封帖子。所以我们都认定绣春囊一定也是司棋的。

控方律师:(得意地)我的话问完了。

我:请问王女士,因为绣春囊而抄检大观园,这事有多少人知道?

王熙凤:只有大太太(邢夫人)、太太(王夫人)和我知道,如果都知道了,那些小姐们怎么可能让我们搜查?林妹妹、探春、惜春她们,早就闹翻天了,这不是侮辱人吗?除了我们三人,别人都不知道,我们也是以园子里丢了东西的名义去搜查的。

我:你还记得搜查司棋的物品时,司棋是怎样的反应?

王熙凤:说来也怪,周瑞家的将几样男人的东西搜出来,证据确凿,王善宝家的都臊的打自己的脸,但司棋那丫头,竟然像没事一样,只是“低头不语,也并无畏惧惭愧之意”,我倒“倒觉可异”。

我:为什么觉得可异?

王熙凤:要是她真有绣春囊的话,只凭这一样,就能先打她个半死,然后撵出去。绣春囊真是她的的话,她不可能还那么淡定,既不畏惧,也不惭愧,所以我才觉得奇怪。

我:原因很简单,因为绣春囊不是我当事人的,我当事人根本就不知道有绣春囊这个东西,更不知道你们是因为绣春囊来抄检大观园。你们是以有东西被偷的名义来搜查的,我当事人箱子里,没有任何赃物,当然是不担心也不惭愧。

控方律师:反对!被告是之所以无畏惧惭愧,那是她已无羞耻心,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法官:反对无效。

我:我当事人不但不感到畏惧惭愧,相反她还天真地认为,不能因为她和潘又安互传表记,就被撵出去。所以她还向迎春、向宝玉求情。

王熙凤:要是没有绣春囊这事,司棋估计是被责罚一顿,未必会撵出去。惜春的丫头入画,私传财物进园子,罪行不比司棋私传情物的小,我都没想将入画撵出去。只是四姑娘说什么也不肯留她。丫鬟小厮们偷偷摸摸私会的事历来都有的,也不稀奇,大不了就成全他们嘛,生下的后代,还不是咱贾府的家养奴才嘛。那个鸳鸯,不也是个家养奴才。只是赶巧遇到了绣春囊这样的事,大奶奶(邢夫人)指使她的人王善保家的,想借此事向太太(王夫人)发难。谁知道意外查出了司棋的私情,司棋是王善保家的的外孙女,王善保家的是大太太的陪房,这事弄得大太太都没面子。周瑞家的是太太(王夫人)的陪房,哪里肯放过司棋,就这么着,司棋被撵出去了。

我:那你们后来为什么认定绣春囊是司棋的?

王熙凤:其实也没认定绣春囊就是司棋的,只是这次抄检大观园,闹得鸡飞狗跳,司棋、入画被撵了,后来王善保家的又告晴雯黑状,害得晴雯、芳官、四儿一干人被撵,所以这绣春囊的事就不能再查下去了,否则还不知道要牵扯多少人,就将罪名定在司棋一人头上完事了。

法庭内一阵哗然。

法官:现在请辩方结案陈词。

我:尊敬的法官,各位陪审,对于此案我总结四点:

第一,我当事人送给潘又安的是两个香袋,绣春囊是香袋,但香袋未必是绣春囊,作为未出嫁的女子,我当事人不可能也不具备在香袋上绣春宫图的条件。

第二,绣春囊是傻大姐在山石上捡到的,如果是潘又安落下,应该是在他们私会的大桂树下的地上或草丛上才对,而不会是在山石上。

第三,如果是司棋他们落下的,没有理由在山石上放了四五天都没人看到。

第四,我当事人压根不知道什么绣春囊,所以即使是被搜出了潘又安的送给她的私物,也是无所畏惧和惭愧,我的当事人承认了与潘又安的私情,从未承认绣春囊之事。她最后被撵,那是她成了邢夫人和王夫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她是觉得很委屈的。而将绣春囊也强加在她身上,是屈上加屈。 因此,我肯定法官大人和陪审团,还我当事人清白。

台下响起鼓掌欢呼声。我的脑海里,仿佛出现了司棋那满是泪痕的笑脸。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布 告】


化身律师,只是分析了绣春囊案件,还了司棋的清白,但要彻底破案,这不是律师的活的。 所以,今晚,楼主将化身名侦探柯南,为大家彻底还原绣春囊案的真相,找出谁是幕后真正的黑手,敬请期待。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名侦探柯南【番外篇】: 绣春囊之秘密嫁祸事件 (上)


我的名字叫做江户川柯南,原本是个名侦探,在阿笠博士的时空穿越实验中,我如愿穿越到了中国小说红楼梦的场景里,身体虽然穿越到了古代,头脑还是一样的好。无论如何,我相信,真相只有一个!

中国的红楼梦,是一部淫者见淫、智者见智的伟大小说,中国人都说:少不读红楼,因为里面有很多少儿不宜的内容。但你别忘了,我原本是高中生侦探:工藤新一! 另外小兰这家伙也跟着穿越来了,她见我来到了佳丽如云、侍婢成群的大观园,醋瓶子早就打翻了。不过也好,有空手道高手小兰姐姐在身边保护,我也可以放心地研究案子了。

上一集绣春囊案件,法庭已经还了司棋迟到的清白,但案子还是不了了之。作为一名侦探,绝不能这样虎头蛇尾,今天我们继续深入研究,我一定要找出幕后真正的黑手!

字幕:名侦探柯南

【 绣春囊之秘密嫁祸事件 】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柯南一直盯着绣春囊,大脑在飞速地运转。小兰走过来,很奇怪地看了看,结果脸一下子红了)

小兰:柯南,你在看什么东西呀?这、这东西你怎么能看?

柯南:小兰姐姐,这是中国古代的香囊,当时的年轻男女几乎人人佩戴,里面放上香料,比现在的香水还好用哦。

小兰:我不是说这些,我是说你怎么可以看这种东西?

柯南:这、这只是个香囊啊。(还闻了闻)嗯,好香呢,小兰姐姐你闻闻看。

小兰:(咆哮)我才不要呢!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香囊,分明是、是、是一个有R级画面、超级邪恶恶心的东西!(心里想)还是无码的,中国的古代人还真会玩呢,只是柯南当着我的面看这玩意,我就感觉自己也像没穿衣服被他在看一样,哎呀,羞死人了。

小兰突然感到有双手在她身上摸索,身子不由得一颤,那感觉好奇妙,忍不住呓语:不要嘛,好痒呢。

柯南:小兰姐姐,我在帮你把香囊佩戴起来。

小兰:(顿时醒悟吼道)我才不要佩戴这样邪恶的东西!

柯南:对哦,谁会把这样的东西佩挂在衣服呢?君子佩玉,这里是挂玉的地方,香囊嘛,一定是藏在内衣里面、挂在胸口、紧贴着皮肤,这样就像是身体发出的香味一样。来,我帮你把它藏到衣服里面……

小兰:(推开他)柯南,你不知道中国古代人是男女授受不亲的吗?

柯南:不会啊,你看宝二爷跟那些姐姐们经常在一起打闹厮玩呢,还吃金钏姐姐嘴上的胭脂……

小兰:我就知道,来到这种地方男人就不会学好……好了好了,我自己挂,上面没有带子,怎么挂嘛。(把手伸进怀里)咦,衣服里有内袋,放在里面好了。

柯南:那会不会掉出来?

小兰:怎么可能嘛,在最里面,贴着我的身体呢。古代人把银子藏在里面都不会掉出来,再说,这样私密的东西,怎么可能让它掉出来嘛。

柯南:(心头一震)银子都掉不出来,这绣春囊应该比银子还要私密,它的主人一定是好好收藏,怎么可能会掉出来!

小兰:你在嘀嘀咕咕什么呀?

柯南:我想到了!快跟我来!

小兰:哎,柯南!

湖山石背后。

柯南:小兰姐姐,你在这里来回走几遍,然后故意将绣春囊掉下来,看它会掉在哪里。

小兰学中国古代小姐来回踱步。

柯南:(很有诗意地念道)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

小兰:(娇羞地)哪有嘛……不过听你这么念诗,我走起路来好有感觉哟……

柯南: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小兰:哇,我感觉自己迎风飘举、就要成仙了呢。

这时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南蛮入侵!

接着传来一个女声性感地惨叫:啊。

小兰一秒坠入现实,回头一看,见柯南正在玩手机游戏,根本就没在看她。

小兰:柯南!你太过分了!

柯南:(嘿嘿笑道)我在玩中国《三国杀》游戏,很好玩呢。你要不要玩?

小兰:我不玩啦!(说完将绣春囊丢在地上,气鼓鼓地跺脚走开)

柯南:咦,绣春囊掉出来了。掉在地上,滚到了旁边的草丛里。

柯南捡起绣春囊。

柯南:奇怪,傻大姐说她是在湖山石背后的山石上捡到的。如果是掉出来的话,怎么会落在山石上?就算是小解时不小心挤出来的,那也应该掉在地上。何况谁会蹲在山石上小解?

小兰:刚才是我故意丢下的,这玩意藏在身上,怎么可能掉出来嘛。

柯南:没错!这么私密的东西,不会轻易地掉出来,就算掉了,也应该在地上,而不可能掉在位置很高的山石上。很显然,这一定是有人故意放在这里的!

小兰:故意放在这里?这、这怎么可能嘛?这种见不得人的东西,谁会放在这里嘛。

柯南:就是因为见不得人,所以有人故意将它曝光。

小兰:听你这么一说,这不是一起意外事件,而是有人精心设计的阴谋?

柯南:目前看来,很可能是这样。(手指张开捂住下巴做沉思状)我们弄清了作案的地点,是在山石上,那作案的时间呢?

小兰:时间?那谁知道是什么时候放在这里的?

柯南将绣春囊放在山石上,站远了,远远地看,然后走过来。

(待续 ...)
楼主:兰国沧海客  时间:2021-03-18 11:02:34
(续上)

柯南:绣春囊在山石上,比在地上明显得多,不可能放好几天没人看见,就算不被人捡走,也早就被风刮掉了。显然,这个人将绣春囊放在这里的时间并不长。潘又安都逃走好几天了,不可能是他和司棋丢下的。我敢断定,这绣春囊是傻大姐捡到的当天被放在这里的。

小兰:好像很有道理哦。嗯,作案地点,作案时间,接下来得是作案人了,对不对?

柯南:还没那么快。地点、时间,人物,接下来我们讨论的人物,是本案的线索人物:傻大姐。

小兰:她一个傻傻的不通事理的傻丫头,有什么好讨论的。我知道了,你该不会喜欢这种 类型的姐姐吧?没想到,你还有 痴女癖哦。

柯南:(白了她一眼)什么嘛,我有你这样一个痴女已经很头疼 了。

小兰:你太过分了!我怎么可能是痴女嘛!

柯南举起一面镜子对着她。

小兰:(一愣)原来我发怒的样子,真的很白痴 欸。

柯南:所以说嘛,女孩子不要动不动就生气,只有林妹妹生气的时候才好看,一般人生气的样子都很白痴。

小兰:不要再说了,快说说傻大姐怎么回事。

柯南:作案人故意将绣春囊放在山石上,有没有可能是故意让傻大姐捡到?

小兰:怎么可能嘛,谁不知道傻大姐是个傻姑啊,她又不认得这是什么玩意……

柯南:正因为她是傻丫头,所以才故意让她捡到,这样才能闹得大观园人人知道。要是其他人看到了,……嗯,小兰姐姐,如果你捡到这东西,你会怎么做?

小兰:要是我看到这么邪恶而又恶心的东西,我会有多远就将它丢多远!

柯南:难道你不想拿给其他的姐妹一起来观赏吗?

小兰:(火山爆发)你当我真是白痴吗?我怎么可能会拿给别人看?我说我捡着的,别人还以为就是我的东西,到时候我怎么说得清嘛!还有,要是被老太太、大太太、太太们知道了,我就立马被打回二十一世纪了!你没听邢夫人骂傻大姐?她说:幸亏人人都知道你是个傻子,要换做别人,早被打死了!

柯南:小兰姐姐你说的太好了,正常人捡到了,肯定会偷偷将它处理了,绝不会大张旗鼓的宣扬出来。要是这样的话,作案人的目的就达不到了。只有傻大姐这样智商相当于五岁小孩的人,才会以为这上面是妖精打架,还看得津津有味。

小兰:这傻丫头还想着把绣春囊拿给贾母看呢,要是贾母看到了,那就热闹咯。

柯南:没错,贾母!作案人就是要让贾母看到!小兰姐姐,谢谢你提醒我! (越说越激动)傻大姐是贾母的丫鬟,她捡到这么个玩意,肯定会拿给贾母看,如果是鸳鸯捡到,她是万万不敢这么做。作案人之所以故意让傻大姐捡到,目的就是要让贾母看到!

小兰:可是千算万算,没想到傻大姐遇到了邢夫人,邢夫人将这个案子压了下来,并没有告诉贾母,那作案人的计谋岂不是落空了?

柯南:计谋并没有落空。邢夫人虽然不敢把东西拿给贾母,但是交给了王夫人,邢夫人和王夫人一直明争暗斗,她想看看王夫人到底怎么处理。王夫人气昏了头,开始竟然怀疑是王熙凤的。凤姐知道,不抄检一番,这事不算完。邢夫人派了自己的心腹王善保家的亲自搜查,结果却从自己外孙女司棋那里,搜出了男人的东西,凤姐趁势将绣春囊栽在司棋头上,王善保家的抄家结果抄到自己人头上,邢夫人也觉得很没脸、托病不出。绣春囊案子就这样算了结了。

小兰:可其实真正黑手并没有被揪出。

柯南:那就让我把他找出来!虽然绣春囊没有传到贾母那里,没有引发雷霆之怒,但这一番抄检,引出了很多事,那个王善保家的还趁机告晴雯姐姐的黑状,最后,司棋被逐,入画被逐,芳官 、四儿被逐,最可怜的是晴雯姐姐,在病中就被拖了出去,最后还含冤而死,从那以后,大观园的氛围彻底变了,再也回不到从前的热闹景象,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因为这个绣春囊!

小兰:(叹了口气)说起来也真是耶,这个黑手到底是谁?

柯南:我相信,在书中八十回以后,一定会公开这个罪恶的黑手。但奇怪的是,绣春囊引发抄检大观园,撵的撵、走的走、死的死,贾府不再是风花雪月、温柔富贵乡,而开始变得人人自危,一副人死各奔腾的景象,故事也第一次进入了高潮,可这本书突然就中断了!为什么中断了?难道八十回后的故事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

小兰:不是后面还有四十回嘛。

柯南:后四十回是高鹗的续本,完全不符合前八十回作者的笔意。

小兰:或许作者刚写完八十回就死了呢。中国的红学家都说曹雪芹写完八十回就哭死了。

柯南:这不可能,不会那么巧,作品刚写到高潮,作者就死了。还有,前面那么多批语揭露了八十回后的情节,跟高鹗的续本完全不一样,很显然作者是写完了整个红楼梦的。但偏偏八十回后的内容失传了,这……这同样也是个阴谋!

小兰:先不要想那么多了,先说说绣春囊到底是谁丢下的吧。

柯南:到底是谁,是谁……

(这是画面突然中断)

画外音:我kao,导播这么强势地插插插入广告,也太没节操了吧。

(上集完)

楼主:兰国沧海客

字数:30203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5-12-11 14:21:00

更新时间:2021-03-18 11:02:34

评论数:667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