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君可知隋朝之大隋崛起 【连载】

君可知隋朝之大隋崛起 【连载】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北齐武士装束: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黄龙12011 2019-06-01 23:42:31
宇文护应该只是一个权臣,和西汉霍光一样。
-----------------------------
@回青山 2019-06-02 06:53:23
不过霍光并未毒杀皇帝,只是废了海昏侯。并且也是善终。
-----------------------------
@黄龙12011 2019-06-02 09:53:12
汉昭帝刚到亲政年龄就突然死亡,年龄21岁,之前又没有任何病状,这又怎么解释。
-----------------------------
霍光被怀疑很正常,无法证明,也只能留给后人猜想了。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回青山 2019-06-02 08:35:00
有么有朋友认识下面是哪个城的遗址?

-----------------------------
@黄龙12011 2019-06-02 10:11:26
应该是交河故城或高昌故城遗址吧。
-----------------------------
因为年代久远,确实不容易辨认,看起来都差不多。
不过,交河故城,从地上往下挖,更像沙盘雕塑。
高昌更有意思了,玄奘就是跟高昌国王结拜的兄弟。
这个是吐谷浑的伏俟城。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高欢死后,他的儿子高洋于武定八年(550),废孝静帝,自立为帝,国号为齐,建都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起初东魏兵力强盛,经常攻打西魏。宇文泰改革之后,两国逐渐处于僵持阶段,虽然都想吞并对方,但是也都奈何不了对方。但到北齐武成帝高湛时期,两国的实力的对比,已经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从下面的一件事上就能看出来:
之前每年冬季北周都会派士兵守在黄河边,只要冻冰就将冰砸破,生怕北齐趁机渡河攻打过来。结果高湛当上皇帝后,北齐的士兵接管了河对岸北周兄弟的工作,每到冬天就冻得瑟瑟发抖的守在黄河边破冰,这活真他妈不好干。
真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啊!
北齐从欺负北周到变为被欺负,有很多原因,但主要原因还是民族关系搞的不好,内部矛盾很大,没能充分调动汉人的积极性。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话说高欢做丞相时,丞相府置有两曹:骑兵曹和外兵曹。
骑兵曹掌管骑兵,主要由鲜卑人组成,基地在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骑兵自然是国家的宝贝,很受高家重视。
外兵曹掌管步兵,主要是从汉人中选拔有力气的人组成的,主要是给鲜卑人打辅助。
北齐取代东魏之后,依旧沿袭这个制度,只不过将称谓改为:骑兵省、外兵省,并且各置省主掌管。
可以看出高欢作为领导很重视利用汉人,但是他手下那些鲜卑人的想法却并非如此。
《资治通鉴》里有这样一句话:时鲜卑共轻华人,唯惮高敖曹。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高敖曹是高欢手下的汉人将领,深受高欢重视,高欢号令将士经常用鲜卑语,只要高敖曹在,他就改用汉语讲话,可见高敖曹的实力。不过,很明显高敖曹只是个例,高欢手下的鲜卑人从内心上根本看不起汉人。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高敖曹和鲜卑将领刘贵坐在一起,有人过来禀告黄河的役夫被淹死很多,刘贵以为是什么大事呢,很不屑的说:“一钱汉,随之死”。意思是:他们的命也就值一钱(连狗都不如),死了就死了,没啥大不了。
高敖曹一听,火冒三丈,拔起刀就要砍刘贵,刘贵吓得立马跑回了军营。
后来北齐的皇帝虽然也会重用某些汉人,但是鲜卑群体对汉人的态度一直没有转变。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先说一个观点:‘综合国力’和‘对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影响国家作战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著名军事战略家蒋百里先生也曾说过“经济力即是战斗力。”打仗烧钱,最终靠的还是家底。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话说古时候两个村庄有世仇,王家庄和李家庄族祖上立下规矩,两庄不得通婚,老死不相往来。王家庄田好水肥也乐于生孩子,人口繁衍很快。李家庄,土地贫瘠又缺水,导致孩子生的少,大家又吃不饱。
原本祖上两庄人口差不多,都是五十几户人口。可是几代之后,王家庄已有八百多户,而李家庄只有五百多户,并且李家庄内部因为分地不和,分成了两个派系,一派靠近王家庄,另一派离王家庄远,基本各占一半人口。
每年,两庄都会因为田地分界、浇水等问题干仗。
原先两庄基本势均力敌,可是现在李家庄已经明显处于下风,每次都吃亏,被王家庄打的鼻青脸
肿。道理很简单,人口本来就没人家多,火拼的时候,李家庄能调动的人又只有一半,不输才怪。
同学们都耳熟能详一句话:“有种放别别走,校门口等着!谁走谁是小狗儿!”
话说 胖同学就对着隔壁班的瘦瘦的唐小二同学吼了这么一句。 胖也是不知天高地厚,放
学后带着弟弟 两人在校门口等着唐小二干仗。“一个小瘦子,还敢跟我找事,我们两兄弟干死
他。”
谁知,不过多久,唐小二带着班里的全部男生如约来到了地点:“是谁要打啊?!”
胖两兄弟骨头也是真硬,话不多说,抄家伙就干。结果,三下五除二就被干趴下了,最后还
是被朋友背回了家。
唐小二虽然自身实力偏弱,但是能充分调动身边的资源,这才是真实力!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东魏人面兽,与其他朝代差异很大: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西魏国宝级文物,菩萨处胎经:
可惜现在被日本收藏,堪称书法精品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我们再来看国家对比的假设:
假如甲国与乙国是陆地邻国,要打长期、大规模的战争,综合国力相差不是很悬殊。
甲国的综合国力指数是7,乙国的综合国力指数是10。两国都很注重国家军队建设,军队实力相差不是很大,并且排除其它因素影响(什么皇帝昏庸啊、邻国援助啊、自然灾害啊等)。
如果作战时甲国能调动的指数是6,乙国能调动的只有4,那么甲国战胜的概率就比乙高。
如果作战时甲国能调动的指数是6,乙国能调动的指数是8,那么乙国战胜的概率就比甲高。
这样的案例虽然现实中不存在,但是可以让我们看到问题的本质:一个国家对本国资源的调动能力对作战至关重要。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中国抗美援朝,主要以一国之力,硬战联合国军并最终胜利,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际例子。
看一组真实数据:
1950 年中国人口总数约为5亿左右,联合国军中印度、美国人口最多,分别为3.7亿,1.5亿,加上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总人口约为7亿。
GDP则相差巨大,根据他国统计数据,中国当时GDP约为200亿美元,单美国GDP约为1456亿美元左右,是中国的7倍,更别提加上其他国家GDP总和——英国:348亿,印度222亿,法国220亿。
但是中国对国内资源的调度以及对人员作战积极性的调度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硬是在数字上看来占有巨大弱势的情况下赢得了胜利。
堪称世界级作战教科书。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回青山 2019-06-02 12:59:33
先说一个观点:‘综合国力’和‘对资源的调动能力’是影响国家作战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著名军事战略家蒋百里先生也曾说过“经济力即是战斗力。”打仗烧钱,最终靠的还是家底。
举几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
话说古时候两个村庄有世仇,王家庄和李家庄族祖上立下规矩,两庄不得通婚,老死不相往来。王家庄田好水肥也乐于生孩子,人口繁衍很快。李家庄,土地贫瘠又缺水,导致孩子生的少,大家又吃不饱。
原本......
-----------------------------
突然发现字被删了,读着特别扭。那我干脆把唐小二的名字也换了。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我们接着聊北齐和北周,北齐的综合国力是明显高于北周的,无论最初的东西两魏,还是到北齐、北周末年,高家统治的人口和军力都是宇文家的两倍左右。但是在对“汉人”这个重要资源的积极性的调动上明显低于北周。而北齐的鲜卑人数也远低于汉人,但是北齐一直没能充分调动汉人,逐渐使自己落后于北周。
落后就要挨打!
北周这边,宇文护组织大家开会,准备北上联合突厥攻打北齐。
大家的一致意见是:齐国国富兵强,如果走北道从漠北迂回进攻,十分险阻。并且北齐还有猛将斛律明月,如果真要打,没有步骑十万是打不了的。
斛律明月是何许人也,居然能抵十万大军?
斛律光,字明月。从小就善于骑射,十七岁西征时就曾活捉宇文泰的长史莫者晖。斛律明月还有一个响亮的称号:落雕都督。这个称号是这么来的,一次斛律明月陪皇帝狩猎,看见有只大鸟正飞翔于天空,于是引弓射箭,正中其颈,只见大鸟旋转而落,落地一看居然是只大雕,从此“落雕都督”就广为流传,这才是真正的射雕英雄。此前斛律光跟周人作战从未败过,并且还抢了北周的很多地盘,北周将领害怕他也很正常。
看完资料你会感觉北周将领分析的确实很有道理,但是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杨忠站出来说:打胜仗靠的是“和”,不是什么数量的多少(又不是打群架),一万骑兵足够!
领导肯定喜欢低成本高收益,就是你杨忠了!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第八章:一触即发
杨忠敢站出来这么说,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突厥已答应出兵一同攻打北齐。有突厥的骑兵相助,胜算自然多了一筹。
但是杨忠不知道,他高估了突厥的实力,或者说低估了突厥的谋略。
保定三年(563)九月,诏令杨忠帅步骑一万(被打折了),走北道,带兵联合突厥攻打北齐。之后达奚武走东道,从平阳(今山西省临汾市)进攻,最终会师晋阳。
简单介绍一下达奚武将军,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记得达奚武是西魏最早的十二大将军之一。达奚武深受宇文泰信任,曾多次参加西魏跟东魏大大小小的战役,并且屡立战功,派他打北齐是再好不过了!
大战在即!
杨忠率兵到什贲(今内蒙古抗锦旗北)、北渡黄河、之后攻下下武川(今内蒙古武川县西),连下北齐二十多镇,攻至陉岭(今山西省代县北)。
齐人在陉岭筑有长城,易守难攻,杨忠出奇兵,大败齐军。
突厥此前一直在观望,因为之前北周为了拉他们过来,就跟他们说齐国现在动乱,正是攻打的好时机,这买卖稳赚不赔。突厥对此也是将信将疑,没准你们是下葬想找垫背的呢?结果现在一看杨忠连陉岭都攻破了,突厥也就不再犹豫了,于是突厥三可汗:木杆、地头、步离(这都什么名字),率十万骑兵突破北齐长城,从恒州(今山西省大同市)兵分三路攻打北齐。
可惜天公不作美,现在已是十二月份,北齐一直在下大雪,从南到北一千多里地,雪都有好几尺厚,行军异常艰难。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山西大同博物馆保存的北魏精美文物“蓝色玻璃碗”,当时罗马人带来了技术,可能是北魏人自己制作的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黄龙12011 2019-06-03 23:44:37
杨忠的失败主要是长途奔突,又遇上大雪恶劣天气,到达晋阳时已疲惫不堪,突厥又作壁上观,南面的达奚武在观望。
-----------------------------
除了这些,北齐将领的作战水平也很高,后面会聊。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再难也得打,目标晋阳!
北齐实行两都制,晋阳被称为别都,是北齐的军事基地,虽然邺城是首都,但是国家最重要的军事机构骑兵省、外兵省都在晋阳,晋阳要是丢了,北齐基本上就可以改国号了。高湛心里自然很清楚,于是在接到消息后,他马不停蹄的从邺城往晋阳赶,刚好比杨忠早一天到。
二十九日,突厥与杨忠围逼晋阳。此时达奚武率三万骑兵,开始攻打北齐的东雍州(今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和晋州(今山西省临汾市),北齐面临双线作战。
并且由于杨忠作战太过迅速,北齐都没来得及集结兵马。高湛一看这阵势,怎么想都不是敌方对手,趁他们还没攻打,赶紧收拾收拾东西,骑上马,准备带着宫人往东跑。
国家要是没了,你还能跑哪儿去呢?
赵郡王高叡和河间王高孝琬拉着马缰,愣是不让高湛走。高孝琬请求让高叡指挥六军,这样军队必定严整!高湛缓过神来,最终答应了。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高叡是高欢的侄子,生下来一个月父亲就去世了,由于长的聪明伶俐,深受高欢喜爱,就被收养在宫中。四岁那一年,他听别人说自己还有位亲生母亲,于是就到处打听,整天闷闷不乐。高欢以为他生病了呢,赶紧找医生给他看病。高叡说自己没病,就是想见生母一面。高欢深受感动,就安排他们母子在宫中见面,高叡见母跪拜,两人抱头痛哭。但不幸的是十岁那一年他母亲也去世了,高叡因此悲伤过度,骨瘦如柴。高叡的孝顺真不是一般人能赶得上的。
孝顺的人一般也比较善良,能体会到他人的痛苦,高叡就是一个。高叡虽贵为皇族,但能体会将士的痛苦,深受大家爱戴。一次朝廷派他带军修长城,当时正值盛夏,大家都热得受不了。高叡撤掉伞盖与将士门同甘共苦。当地的官员也很有眼力见儿,一看是高叡过来了,赶紧派人把冰窖中的藏冰拉过来给领导降暑(马匹拍的很溜)。高叡愣是一口没喝,理由是:将士们都喝热水,我怎么能独自喝冰水?当地的官员是一脸的尴尬。
三军感动!
这样的人能带军严整也就不奇怪了!
不过高湛答应留下来是因为他还想起了一个人——段韶。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火骏马2017 2019-06-04 19:12:15
好文!
-----------------------------
多谢朋友支持,欢迎常来,我坚持写下去。
楼主:回青山  时间:2019-06-20 05:07:03
@终傲霜 2019-06-04 21:57:48
好文,顶楼主
-----------------------------
谢谢朋友支持,那我今晚就多更一篇。

楼主:回青山

字数:5199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6-01 03:46:05

更新时间:2019-06-20 05:07:03

评论数:66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