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旅游休闲 >  探访李白仙逝之地——又幽又野的马鞍山

探访李白仙逝之地——又幽又野的马鞍山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端午安康抢红包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隔楼~)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继续更新~)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太白楼西边方向濒临长江,择一条小道而去,路过一片小树林。林中有一小屋,乌瓦翘檐,白墙简洁,门窗直白,形似齐天大圣遭二郎真君追撵不得已化作的玲珑庙宇。树林中隐匿的小屋往往使人带有一丝神秘的幻想。


林木蓊郁,芳草萋萋,入口至太白楼的幽意到这里即将收尾。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燃犀亭旁,终于见着了传说中李白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地方。


但是很失望,只是江边一块凸出的岩石而已,如果不是「捉月台」的石牌提示,没人会将多余的目光瞥向它。


因为前方,长江的磅礴之气已展露一角。更多游客会迫不及待加快脚步,去临崖绝壁的三元洞与古栈道一睹大自然的气吞虹蜺之姿。


著名学者裴斐教授《李白的传奇与史实》指出:“根据现有文献,采石江边先有一个李白坟,然后才出现下水捉月以至骑鲸飞升之说。”


这种观点是绝对清醒的。连死因都成谜,怎么能精确到诗仙跳江是站在哪块石头呢?


即便是虚构,自唐以来,老百姓刻意对「谪仙人」传奇色彩的浓妆涂抹,却是蛮符合李白在世人心目中留下的浪漫印象。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岸边前行一段距离,浩浩荡荡的长江便无遮挡地呈现眼前。画风突变,这是采石矶的另一面:「幽」到了尽头,「野」风风火火地登场了。


光线太阴柔,若不是江对岸那一道绵延的依稀树影,水的色泽和天色完全区分不来。粗犷辽远,浑浑噩噩。


站于高处俯瞰,三元洞的亭台楼阁像只睁开的眼睛,炯炯有神,镶嵌在绝壁上。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我家就住长江边,对这条母亲河或多或少有几分了解。歌词里唱:「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实则大多地段的江水未必滚滚,也未必掀起惊涛骇浪,水色雄浑,视野开阔,至少是平静的。


平静的表象下,暗流涌动,仅凭肉眼无法洞穿它的狂野与力量。


小时候很流行野泳,水边的人水性都不错,常有人挑战横渡长江。深水区域最怕什么?一是突发抽筋,二是暗流漩涡——游着游着人不见了。我亲眼目睹的打捞至少五起以上。明明是在这儿溺亡的,遗体却在几里外。


家附近有个水上训练基地,常见那些划着皮筏艇的学员。有一次,我上午出门还看见他们在水面训练,打完酱油回来见岸边围了一圈摇头惋惜的人。风和日丽的天气,两艘皮筏艇同时侧翻,一男一女两位深谙水性的年轻学员双双遇难。大人们都说:“准保是撞着水下的漩涡了!”


凡事不能看表象。自然如此,生活如此,人亦如此。阳光灿烂里莞尔一笑的恬静姑娘,很有可能在深夜捧着面目歇斯底里抽泣;风度翩翩出入商务写字楼的正人君子,西装笔挺,健步稳重,心里骂着麻蛋老子要去女儿国裸奔!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三元洞本身不吸引人,但它临崖悬空的地理位置是观赏长江的绝佳平台。


采石矶一共有五个天然石洞,三元洞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因洞建阁。想要一观石洞原貌,得从上下两层的狭窄阶梯走下去。这个通道空间极小,角度陡直,腿脚不灵便的游客须分外小心。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从密道一样的台阶通道出来,空间就敞亮多了,可以舒展筋骨伸个懒腰。


阁中供奉着石矶娘娘以及天、地、水三元水府神位,略过。阁楼内部靠山体的一面,找到了那个黑漆漆的洞口。


进去几步,清晰可见「三元洞」的红漆石雕字样。俯首朝下望,大概几米的落差,伸手不见五指,隐约听见浪花撞击洞内岩石的哗哗声响。


江面看似风平浪静,洞里却惊涛拍岸,可见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长江一刻也没歇息。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只要是景点,就一定会有几个传说。有的可信,有的未知。也许那传说就是昨夜开会讨论完新鲜出炉的。


好多年前,某某山上开了个动物园,那次兴致勃勃和朋友掏了门票去看奇珍异兽。进去就傻眼了,动物稀少,连鸡鸭猫狗都有,还分别建了专门的观赏区域圈起来,一群人伸着脖子隔着栅栏看几只啄米的鸡。旁边农村来的大爷就不干啦,说我掏了门票你给我看这玩意,我们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比这还多。工作人员就指指栅栏边立着的牌子,嗬!还真有绘声绘色的介绍。除了鸡的驯化历史和肉质成分解析,末尾还附带一个传说故事,强调这几只鸡不是夜里从山下五百米之远的菜市场采购来的。(回想全无憎恨,只觉相当有趣。)


三元洞也叫三官洞,出了阁楼就是浮雕壁画,把洞名的来历解释得清清楚楚。民间传说曰:湖南三秀才乘船赴京会考,途经采石忽遇狂风骤雨,幸得神仙保佑,方才化险为夷。后三人皆金榜题名,为官一方,为报神仙救命之恩,捐资就洞筑楼,改名三官洞。


嗯,这个传说还是古色古香的,就怕去正史翻一翻,估计查无此人。但阁楼中还张贴了一块历代状元榜,江东子弟多才俊是不争的事实。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阁楼外边是一个观景平台,近距离接触江水,极目远眺,视线开阔。


天色阴沉,倒成就了这番水天一色,愈加浑然大气,阴郁沉雄。人间四月天的秀丽春色至太白楼虽已不见,三元洞和不远处的古栈道却留给我这份磅礴的冥想。孤崖,古道,野风,浑水,船只飘过,恰如画面的留白。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幽到尽头抢红包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野意袭来抢红包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隔楼~)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继续更新~)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踏上古栈道,深度感受采石矶「野」的气质。一条从山腰凿出来的羊肠小道紧紧贴着峭壁,和长江并行。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栈道仿古而建,南起三元洞,北至蜗牛尾,全长约800余米。一路铺了水泥,坡度低缓,高度可测,崖侧有铁锁护栏,不会像黄山西海大峡谷的绝壁栈道和张家界的玻璃栈道那样使人心惊肉跳。


虽不险,凌乱的枝丫、嶙峋的岩壁和茫茫的江面,却有意无意构筑了一个荒野怀古的平台。采石矶扼据大江要冲,自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一个人于野茫茫里彳亍,冥想中踱入一片古战场的硝烟与呐喊里。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起伏蜿蜒的临江栈道沿途会经过一些铁索桥、拱桥、穿山隧洞和观景台,这儿的阶梯设计得比较人性化,走起来轻松。来回1.6公里,全无气喘吁吁;摸一把额头鼻尖,竟没有黏人的汗。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凭栏回望,是三元洞阁楼的另一侧边视角。半江雄浑半山叠翠,孤帆不见,唯见采砂船拖着沉沉的身子,伴随长江天际流。


在这里我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如同水牛喘息一般中气充沛,又带一丝公羊的尖细嘹亮,再细听,更像一个凫水的成年人将埋在水中的头探起来换气,甚至能听到鼻息间水汽纷飞嘶嘶的余响。


距离我很遥远,声音却如此清晰,像武侠小说中绝世高手的千里传音。


循声望去,一个灰不溜秋的圆脑袋露出半截于水面,喷出一口水,发出那声响;尚来不及按快门,极快又潜进水中。


正懊恼呢,不一会远处又钻出一头,甚喜,刚刚摆头瞥去,却又隐匿风波里。


然后,先前那头故伎重施,喷出声响引诱我;几秒后,另一头遥相呼应,昙花一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反复调戏着一个手扶着栈道铁索栏杆、像乌龟一样把头伸得老长的孤家寡人。


按下葫芦起来瓢,我的目光只好拆了东墙补西墙,再来点劲爆的音乐,翠螺山腰的李白以为我在江边摇头蹦迪。


此情此景,和前年在东非的奈瓦沙湖闯进河马的领域一模一样。小船荡漾在湖面,一头头隐藏浑水中的河马像小火山爆发一般露头换气,此起彼伏,机会无数,你却连一张清晰的照片都难以留下。这个时候,就得用专业的相机和三脚架蹲守了。


当下问度娘,从头的颜色、形状和声音来判断,确定这两头调戏我的生物乃江豚无疑。作为一个长江边长大的人,我见过堪称「活化石」的中华鲟,却从来没见过江豚。


这些形似海豚的生物已濒临灭绝,长江里只剩千来头。在这座以钢铁闻名的工业城市之滨,居然亲眼目睹两头,不得不说是一种惊喜。


行程接近尾声,我理解为江豚是李白赠送给我的彩蛋。我完全可以凭直觉判断,古时候的老百姓之所以传言「谪仙人」在采石矶骑鲸升天,是因为这里常有似鲸的江豚出没,人们口中的「鲸」就是江豚。


让我深感诧异的是,这么明显的联想,翻遍相关著作资料,没人提出过这种观点。而景区对于「骑鲸升天」这一说法也无深入考究,疏漏了一个值得挖掘的关键点。






楼主:丑鬼看世界  时间:2019-07-09 09:43:08
江豚在附近逗留的时间很长,我一个人凭栏在风中凌乱。内心充满了小激动,呼之欲出,周遭却无人可以分享,山水不言,尤物自欢,转身涌起一阵阵失落。


一个人旅行,可以安静,可以自由,可以远离牵强与束缚,一个人洒脱的状态能使自我沉迷;但一个人也有孤苦寂寞时分,你邂逅的所有惊喜、遭遇的所有不顺,只得统统憋在心里。这个时候就需要杜甫的诗来寻求慰藉共鸣了:「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钻进穿山隧洞,这种感受来得更强烈。黑漆漆、蜿蜒曲折的山洞,是抵达前方的必经之道,一个人也得硬着头皮上。


洞内坦荡无物,唯闻自己的呼吸与脚步。洞口尚有昏暗的光线,进去以后只能摸黑行进。头皮发麻,心跳加速,一脚叹息,一脚无奈,边走边细数着自由的代价。


等从黑暗世界出来,好了伤疤忘了疼,人迹稀少、野汁野味的独身体验就成了一道美哉风景,不由又咧嘴一笑:哇塞,一个人真好。


楼主:丑鬼看世界

字数:16852

帖子分类:旅游休闲

发表时间:2019-05-31 03:07:20

更新时间:2019-07-09 09:43:08

评论数:91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