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从“金牛”到“金马”——甘孜、阿坝之行随感

从“金牛”到“金马”——甘孜、阿坝之行随感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从“金牛”到“金马”——甘孜、阿坝之行随感

世界就像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沉浸在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中而不自知。旅行,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在这世界上所“扮演”的“角色”的暂时的逃离。当旅行者来到“舞台”的另一角、惊讶地看见他人“扮演”的“角色”并沉浸其中时,旅行者便由于获得了一个超然的视角而忽然地发现了自身所扮演的角色的意义。世界又像是一块五色的“布”、由许多的“经线”与“纬线”织成。人的存在就是被“编织”的过程、而人对此浑然不觉。直到有一天,旅行把人带到其存在的外围,并旁观到他者被“编织”,人就获得了一个理解自身存在的批判性维度,这就是旅行的意义。

一:缘起

上个月(也就是7月),车行驶在晚霞中红原大草地的公路上,车上的我瞭望着远方苍茫的巍峨的群山,有人指点着远山说,那山的背后就是有名的色达县。我心里便萌生了一个去那边看个究竟的念头。一周前,这个被扔在了一边的念头被另一个朋友的相关提议激活,这提议驱使着、我背上行囊,踏上了去那里的路。

出发点是成都茶店子汽车站。目的地是色达县。出发点所在的地方附近有一个金牛的雕像,目的地有一个金马的雕像。虽然风牛马不相及,但一个“金”字,把这二者联系了起来。这是一个拜金的世界,不同的文化、信仰、生活方式在横扫一切的“金”的面前,正在丧失它们之间的差异、并被镀上了一层黄橙橙的颜色。

二:途经汶川县

我们一行四人(翁师、小邓、余姐、我。仿佛去西天取经的人数),决定把第一天行程的目的地定在阿坝州首府马尔康。在车站,我们遇到了两个认识的恰好也赶往同一个目的地的人,一男一女,男的是一位来自台湾的藏学博士。精通藏语,对藏地的情况有丰富的知识。途中,当我们得知此时我们最终目的地的温度只有4度的时候,吓了一跳。我们为我们可能遭遇到的严寒而担忧起来。大巴车厢的一头的显示屏播放着某嘉绒藏族歌舞团的歌舞节目,配着刺耳而机械的现代电子音乐,这种组合让人想起了城乡结合部那种草台班子提供的伪时髦的节目表演、犹如电动砂轮一般打磨着我们的审美神经。这类文艺节目有着一种极力想迎合城市口味的倾向,却不知,城市口味已经悄然转向而开始推崇纯粹的自然风味。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总存在着某种时间上的错位。车经过汶川县,也就是唐代维州的所在地。我对同行的旅伴说:倘若唐朝完全取得了维州的控制权并有所进取的话,作为吐蕃入侵者后裔的今天的嘉绒藏族的民族归属问题恐怕就是另外一种说法了。今天我们看到的一切,皆是“历史”这位造型师的作品。到达马尔康已经下午三点过,安排好住宿后,还剩下一些时间。在藏学博士的提议下,我们决定去看位于马尔康附近的藏地几大圣地之一的“毗卢遮那圣窟”。

三:圣窟与神通

传说莲花生大师的弟子“毗卢遮那”的流放地的“圣窟”位于公路上方的山腰上,并不为外人熟知。租车可以到达靠近“圣窟”的地方。守护“圣窟”的喇嘛似乎不太懂汉语,藏学博士便用藏语和那喇嘛交流起来,并当起了翻译。“圣窟”是一个很大的山洞,洞口是寺庙建筑,这里保留着一些神通的遗迹,比如印在石头上的手印、指印、鼻印等,还有一根粗大的白檀木,据说是“毗卢遮那”用神通运来的手杖。这些手印、指印、鼻印皆大于常人手、指与鼻子。对于现代的富有科学精神的头脑而言,相信它们出于“神通”是比较困难的。然而“神通”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许多人对宗教的信心就源自这些“神通”。 富有科学精神的头脑只好不去碰它。我却认为:其实“神通”并不神秘,它只是一种常人不具备的能力而已,而动物们常常具有常人不具备的能力,我们不把动物们具有的超人能力视为“神通”,仅仅是我们认识上的误区而已。比如,人能像鸟一样飞(不借助外力)是“神通”吗?这样的提问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问题的实质是:如果人克服了地心引力,这对人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人的身体结构会发生重大的改变,而这种重大的身体结构的改变又将决定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从而人将演化为另外一种物种。当人演化为另外一种物种,人就消灭了。绝大多数人之所以不能像鸟一样飞,乃是由于那样重大的演化所带来的人的消灭是现阶段的人类不愿选择与承受不起的。“神通”并不神秘,普通人不具有“神通”,恰恰是为我们普通人所接受的社会关系以及生存现状赖以持续的基础。 (待续)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四:遭遇事故

由于过多消耗体力与从低地到高原的温差,我照例地被高原反应给袭击了。好在头痛并没有持续到第二天,翌日,我们如期地踏上了行程。不知道是不是我们把我们的头痛传染给了长途客车,客车在行到一个转角处的时候发出了一声爆响,一侧的玻璃全然崩碎,全车的人给震懵了,不知发生了什么,默然地听任降临在他们身上的命运。车很快停了下来,我们同行的朋友翁师喊了一声:“看有没有人受伤”,人们方从懵然中起身离座,抖落满身的玻璃茬子、下车查看究竟出了什么事。我看见坐在我前排的一个长得胖胖的藏族妇女的脸上现出一种节日般的笑容来,并愉快地说着什么。仿佛我们经历的不是一次危险的事故,而是好玩的游戏一般。事故缘于汽车转弯角度不当挂到了一侧的岩石,乘客中只有一位喇嘛受了一点轻伤,这让我们不得不暗中感谢神佛的保佑。

五:作为“经线”之一的援建干部

车停到一处就餐的地方,饭后,车一侧的窗架被蒙上了一层塑料布后开始继续它的行程。在我座位的另一侧,是一个汉族的中年人,从搭白中,我了解到他是一位援建干部,他被安排到色达县援建三年,由于里面气候实在严峻,他不时地外出修养。他说他被要求必须要认七户牧民做“亲戚”并对他们展开帮扶,而看“亲戚”送的礼常常是自己掏腰包。看一次“亲戚”要花上千元钱,而他们这些援建人员只每月补贴三百元。我不知道他的出于道德觉悟而自愿到这严酷的地方来做“活雷锋”、还是因为组织上“提干”的许诺而奋不顾身,总之,他为此付出了很多常人忍受不了的代价。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我们此次藏区之行中遇到的第一个与政府意图相关的人,他也是一条被编织进藏区这个大舞台的一条“经线”,他代表着来自政府的施加善意的意图。在近年来藏区不宁的局势下,不知道这种不断加大的善意的力度多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人心的向背。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六:美木

车来到一个叫翁达的地方后稍事停留。这里是高原农区与高原牧区的分界点,这里的民居建筑形式十分特别,上大下小的一幢幢土木结构的房屋犹如一个个城堡。房屋的上半部皆围上一圈护栏,护栏上晾晒着谷物或草料。四周山上几乎见不到树,是一片高原草甸。路边则生长着稀疏的树木。在与来自大自然严酷的折磨的搏斗中,树木粗壮刚倔、不屈不挠而又姿态婆娑。听说省上将投资4个亿改造这段公路,我不禁为为这些可敬的树木担忧起来。美观的树木,就像人中的俊彦,是大可宝贵的。我们的时代是一个效率与速度压倒一切的时代,效率与速度残酷地摧毁着对人类而言最可宝贵的东西,而唯我独尊的效率与速度最终又给人类带来了什么呢?只是焦虑而已。

七:佛学院印象

当我们的车经过几个小时的跋涉来到那著名的佛学院的门口,已经是下午三点过。佛学院的门口并不像传说中的戒备森严,包车上山顶的宾馆每人只需要几元钱。当佛学院一映入眼帘,我们就被由密密麻麻的小木屋组成建筑群给惊呆了。与其说这是一个佛学院,不如说这是一个城市,只不过,这“城市”街上走着的居民,全是僧侣而已。这“城市”看起来正在修建中,路边被喷绘着风景的围板遮住,不时有拖拉机在往上面运送者建筑材料。路上是戴着簸箕状的帽子的僧侣多半是女性,她们被叫做“觉母”。个别“觉母”相貌姣好,一看就是汉人。我不知道她们放弃大城市时髦女郎的身份而来到这个佛国而成为“觉母”的理由,但我感到,这里仿佛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它以它超强的能量吸附着靠近它的灵魂们。

在翁师女友小邓的安排下,我们将在这晚留宿于佛学院。我们下榻的剌荣宾馆位于山顶坛城的一侧,在这里可以俯瞰佛学院的全貌。我们遇到一位来自上海的居士,他建议我们晚上去听索达吉堪布讲法。由于这里的海拔已经超过海拔4000米,同行的朋友翁师已经感受到严重的高原反应的症状。这让我们外出逛街的行动变得极其迟缓。坛城四周的长廊布满了转经筒,并涌动着来转经的藏族群众。夕阳给每个人的脸上镀上了一层黄金的颜色。我也加入了这转经的人群,并念起了莲花生大师心咒。一个藏族的老太婆看着我,面带微笑。我也报之以微笑。心想,让人产生认同感的,未必是那些深奥复杂的思想价值体系,有时候,一句咒语就够了。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八:辩经

当我们来到大经堂,天已薄暮。经堂里,尚有两堆喇嘛在那里激动地辩经。虽然我们一句也听不懂,但这样的场景立即让人联想到了古希腊的雅典与战国时代的稷下或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北大清华。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提倡“不争论”的时代。对于今天的中国人而言,争论真理的是与非远不如“闷声发大财”要紧。一小部分人因此发了财,一部分人等待着发财的机会。然而更多的人发现,他们发财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了,不仅如此,他们已有的财富在被莫名其妙地给吸走。他们想知道为什么,他们想找人辩论辩论这一切是否合理,但他们所拥有的辩论的权利并不比这里的喇嘛们多。因此上,一种日趋极端思想开始在他们心中酝酿,并聚集为一种社会土壤,并等待着播种与生出蒺藜的机会。其实,辩论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公平的辩论能让那些个偏颇而极端的东西因曝露而耗泄能量、公平的辩论能让那些个不可名状的恶因为被说明而不再成为集体无意识的操纵者。如果辩论成了一种禁忌,则取代批判的武器的,就只有武器的批判了。所以,辩论万岁!

九:佛学院之夜

在经堂里,我们没有看到讲法的活动,天色已经很黑,整个佛学院渐渐被暮色吞噬了。上方的坛城亮起了闪烁的霓虹灯,在夜色中分外的耀眼。坛城此刻看起来不像是神秘的宗教建筑,倒像是某个大城市的光彩工程。我不知道人们为什么这么地崇拜光彩,我不知道为什么密宗的坛城也被搞得如同夜上海,我忽然想起了《金刚经》中“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见如来”的话。心想:这坛城如果不是那么地亮的话,或许更接近佛想告诉我们的东西。

我们向宾馆方向折返。沿途有许多小商店,商品应有尽有。拍了一些照,我们就回房歇息、以积蓄第二天的精力。

由于高原反应,我一夜没有睡好。坛城的灯光彻夜亮着,并放大了我的失眠。眼中没有幻像,念头像马一样在脑子里跑着,并“踩踏”着我每一根神经,并牵动着疼痛的感觉。我想:所谓地狱中的感受,莫过于此———灵魂已不在场,情境化为黑暗,思想遭到窒息,剩下的,唯有疼痛。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十:小木屋与日常生活

翌日的阳光早早的洒进了我们居住的房间,也挥走了一夜的痛苦。我们决定用上午的时间参观佛学院的小巷、中午去看传说中的天葬台。出门不久,小邓带给我们一个好消息,一位游客愿意让我们乘坐她的车去天葬台,这让我们可以省却一百元的包车费。

佛学院的小木屋与我事先的想象有一定差距。它们不算太简陋,相互紧挨着,很有一种生活的气息。不过它们因为过去密集,而又缺乏水源,令人不免有防火的担忧。一条土路穿过木屋群而延伸向另一个山头,路边是低矮的树林。路上,一些觉母带着温水瓶坐在路边谈论着什么。乌鸦与老鹰在湛蓝的天空中盘旋着。时间在这里有了全新的意义,它不再用来挣钱,而只是用来修行和讨论佛法。这里的狗似乎特别地懒,整日的躺在阳光下睡觉,见人靠近,理也不理。一座白色的塔状建筑正在修建之中,十分耀眼,它让人想起了南欧式的修道院的钟楼。建筑下方的空地上放着一些垃圾桶,一头牛和一只乌鸦在争吃着地上的垃圾。乌鸦争不过牛,飞走了。空地的下方是一片碧绿的河谷,河流的这里蜿蜒地伸向远方。对面的山全然为草甸所覆盖,微风吹送着白云留下的阴影,快速地变换着河谷的色彩。眼前的景色尽管十分迷人,我们也不得不抓紧时间准备中午的行程。

十一:天葬台

愿意携带我们的是来自重庆的两夫妇。我们四人带着硕大的行李勉强塞进了他们的越野车的后座。来到天葬台,离开始还有一小时的时间,我们便决定四下逛逛。天葬台正在重建,建得犹如动物园的猴山,不免令人有些失望。一个穿着黄衣的喇嘛见我们拍照,便上前阻止。他的态度很强硬,连我们在这里拍的风景与石头,也一律要求删除。据说,有一段时间这里允许拍照,但有人将天葬的场景发到网上,引起了争议,这被认为是对当地风俗习惯的一种侮辱,拍照便被禁止了。我们坐下来闲聊,身边还有两个佛学院的年轻喇嘛。,忽然,一只肥硕的动物朝我们走来,仿佛是讨要食物。他们说,这就是传说中的旱獭。我们试着喂它食物,它竟然到我们的手心取食,仿佛自家养的宠物一般,这一景象令人十分惊奇。

我们看见陆续有尸体送来,天葬开始了。人们围拢过来,但只被允许站在较远处的红线之外观看。第一具尸体是一个遭到凶杀的胖子,脸被蒙上,身着便衣的刑警在这里进行验尸。接着送来两具赤裸的遗体,脸朝下置于土坡上,有喇嘛过来将其背部、腿部用刀划开,然后走开。此时,早已盘旋而来聚集在附近的秃鹫一拥而上,遗体看不见了,看见的只有秃鹫们争抢与打斗。不时有白色的羽毛腾空而起。风朝观看者方向吹来,人们纷纷捂住了鼻子。就道理而论,天葬的习俗其实更加地文明。因为人类一辈子屠杀、吃掉动物,末了让动物给吃掉,原是很公平的事。凡事必有报应。人如果吃动物而不被动物吃,也就只有在其下一辈子变为动物而被吃、方能维护此天道好还之公理了。

观看者中有几个是外援的民警没跟我们谈起了他们所知的当地的情况。说这个地方外表看着平静,但出门必须四人以上同行,否则会遇到麻烦。他们还说有个外来的女子到这里当上了乡干部,由于不知道当地习俗贸然进了牧民的帐篷而遭到强奸。民警的说法让我们不免产生了些许的担忧。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十二:色达县印象

来自重庆的夫妇两人急于离开,我们只好搭他们的车去往二十公里外的色达县城。县城的入口处是军警设置的重重路障,尽管我们入城并没有受到检查,但也感到了一种紧张的气氛,不过这种气氛反而增加了我们的安全感。从城里赶来迎接我们的是一个藏族年轻人,与小邓认识。他是当地的公务员,他为我们安排的宾馆位于市中心,是一座专为接待领导而新建的高级宾馆,放下行李后,他带我们去城外一个叫帐篷村的地方游玩。帐篷村是一处建有许多玻璃房的地方,中间树一大竿,挂有经幡的绳子呈辐射状四垂而下。广播中不断播放着格萨尔王史诗说唱。我们来到一处玻璃房,藏族服务员端上了牛肉、酥油茶、酸奶。这位朋友看起来有些心事重重。他说,自08年以来,他们的工作压力就很大,由于今年早些时候的事端,他们被要求不准离开县城、必须坚守岗位。随即,赶来了几个年轻人,他们都是这位朋友的朋友,是当地的藏族公务员、都参加过前些年佛学院的清理整顿工作。他们跟我们聊起了当地的情况。他们的说法和我们在天葬台从遇到的民警那里听到的说法很不一样。他们说,这里的治安没有问题,闹事的都是外来人、且并不针对游客。这里的牧民很听头人与活佛的话,活佛号召戒烟戒酒,这里十多个乡就只有两个乡能买到烟酒。(我发现他们几个人并不戒除烟酒,心想,如果政府公务员也在活佛的影响力范围之内的话,这将是一件令政府不安的事。)他们说,当地牧民年收入少的就几百元,有的部落产虫草,买虫草的收益部落均分,收入就比较可观了。至于我们听到的外来女乡干部被强奸一事,他们坚决否认。他们说:这里有一种“爬墙”的习俗,类乎摩梭人的走婚。男子可以到女子家与其同居,不会遭到其父母反对。但这都是在自愿的前提之下。一旦有了孩子,男方如果不愿要的话,可以支付几头牛的价钱了事。他们说,这里解放前尚处于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过渡阶段,所以现在仍然残留了一些原始部落的遗风。对所谓“原始共产主义”,我今天总算有了一些直接的感受。

十三:关于佛学院的传闻

说到当年清理佛学院的事,他们说:曾有一段时间,佛学院人员急剧膨胀,人员组成复杂,上面命令清理。但遭遇到很大的阻力,有人因不愿离去而自杀,有的木屋头一天被强行拆除,第二天又重建起来。佛学院对外面的人仿佛有一种神秘的吸引力,曾有一些来写生的美院学生,离开时很多人留下来当了喇嘛,有些名人也是在这里出的家。(他们的话让我想起我们一行的小邓昨天在佛学院就遇到了一个劝她出家的觉母,尽管那个觉母的游说不算成功,但也让人感到某种来自佛学院的钩人的力量的存在了。)他们告诉我们,佛学院创建人晋美彭措法王圆寂前,表示不再转世,佛学院事物交由其四大弟子维持,但实际的掌控者是法王的妹妹。今年藏独活动甚炽,而对佛学院的管控反而松了许多,乃是因为其主事者信誓旦旦表示绝不支持闹事。经过清理,现在的佛学院仍有将近四万来人,法会期间甚至会达到十万。佛学院采取了给僧人发证制度,但人员往来频繁,确定身份仍属难事。那里面人员构成可谓鱼龙混杂,既有高学历的精英人物,也有潜逃的杀人犯;既有潜藏的国外的势力,也有化妆的国安人员。曾有一个“疯子”,常在佛学院门口的街上点火。后来听说,他真实身份竟然是一个国安处长。他们说,到里面抓人是很困难的,会受到围攻,除非夜里偷偷带走。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十四:佛教?还是佛法?

早在九十年代,我就听说过许多关于佛学院以及投奔佛学院的居士的传闻。据说,有一种城市妇女,对佛法并不了解,出于某种莫名其妙的宗教心理,舍弃自己的家财与生活,去五明佛学院修行,忍受着十分艰苦的生活条件。因为清理,她们消失了,不知所终。真不知她们是求到了真理,还是被某种妄想给毁了。这样的说法促使我对宗教的本质产生深深的思考。在佛学院的宾馆里,放着一本宣传藏传佛教的书,其中一页谈到了佛教与外道的根本区别,说佛教的根本立场就是“三皈依”。这一观点却与另一位藏传佛教的上师宗萨仁波切的观点大相径庭。后者认为佛教的根本立场是“四法印”。在这佛理之争的背后隐藏着非常深刻的值得探讨的信息。如果说佛教的根本立场就是“三皈依”的话,就是说对一种宗教身份的认同与归属是最重要的。如果说佛教的根本立场是“四法印”的话,就是说一种思想态度高于宗教身份。佛教徒总希望更多的人进入佛教的圈子成为佛教徒(别的宗教也一样),但作为一种思想态度,佛教却是要破除一切被认为有常的东西(包括作为“筏喻”的佛法本身)。许多人冲着一些上师而成为了佛教徒,他们把宗教这个“筏喻”和“化城”看得无比真实。他们不知道,他们一旦成为虔诚的佛教徒,就已经在和释迦牟尼及其宣扬的思想态度作对了,这无不是一种佛教的悲哀。

十五:款待

我们一下午都在往肚子里填塞食物,回到宾馆不一会儿,藏族朋友们安排的饭局又在等着我们了,我们只好又吃。他们的款待并不便宜,据说得花上千元,这令我们十分不安。我发现其中又存在着一种理解上的错位。在热情好客的当地人看来,我们这些来自大城市的人是应该用高规格来接待的。而对于我们这些准备来这里吃苦、体验边区生活的人却觉得不过是到了另一座大城市。饭间,他们谈到了成都的夜场,可谓如数家珍,并谈到他们在成都夜场一掷千金的往事。而作为成都人的我,却对这些个夜场十分陌生。并对那种一掷千金的生活方式,感到十分不理解。翁师对我说:“他们才是成都人,你才是色达人”。我连连点头称是。

十六:作为一条“纬线”的吉祥经院印象

翌日,我们去县城参观邓登曲灯佛塔。这座佛塔是我所亲眼见到的最大最美的佛塔。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这种撼人心魄的美好东西并没有出现在被认为更加文明的内地城市。吉祥经院位于县城的另一端,据说其现在的主人是一位汉族“佛母”。此寺住持原为“香根活佛”,拥有众多的汉族居士,其“佛母”是汉族人。膝下有二女。九十年代,活佛圆寂,肉身自然缩小,被保存于寺内。现在寺院正在修建中,当地人说,来这里的居士已经大不如从前了。还说,佛母现嫁给了原来活佛门下的居士,活佛转世灵童已经出现,但佛母与那居士拒不承认。不过灵童也拥有当地的拥护者(这让人联想到了传统的宫廷斗争),故寺庙的前途与未来,实属悬而未决。在经院的楼上,我们遇到一位相貌美丽的年轻女子,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正在打扫供养着活佛肉身的经堂。据说,这女子就是从小被北京居士养大的活佛的二女儿。小邓问她活佛的肉身是不是供了很久,她一撇嘴说:“就这样吧”。谈到她的活佛父亲,她说:“我父亲从不管我”。她似乎并不以父亲是活佛为荣。我们不敢再多说话,气氛安静得近乎诡异。我偷拍这位女子的咔嚓声打破了沉寂,大家都转脸看着我。女子开口说:“你们可以拍摄我父亲的真身,但不能告诉我妈”。我们便去拍照,然后离开。我们决定见一见佛母并讨要一本关于活佛的书。汉族佛母看起来更像藏族人,看见我们并不热情,反倒有某种戒备的意味。我们和她合影的要求被拒绝了。小邓便又跟那女子聊了一会。女子说,她在成都学习,也是刚来到这里,很不适应。
吉祥经院的见闻为我们的色达之行提供了一条来自宗教内部的“纬线”。宗教内部的维持与纠葛与乎政府显示其存在的努力共同编制着一道“政治”的风景线。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十七:东嘎寺

藏族朋友们来到经院,接我们去游览附近山上的东嘎寺。远远望去,东嘎寺金碧辉煌。一位藏族朋友介绍说,寺里的一盏水晶灯,就花了近千万元。我问:老百姓捐钱给寺庙,寺庙是否也布施财物给穷人?他说:“不,寺院只会不断扩大规模,让自己更加金碧辉煌。”听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法难”。纵观历史,教权与王权总在博弈。当宗教的势力越来越大、吸取的财富越来越多,则必然会对王权的统治构成威胁,“法难”就不可避免了。过去如此,今天也是如此。我们询问有没有未经重建的老寺庙,他们说只要有钱,寺院就会将寺庙翻新。老寺庙只有边远的乡镇才有。发现这里的人以金碧辉煌为美、并不以古朴为美,我们有些失望。

开车的朋友是一个胖子,祖籍营山县。他爷爷是留在这里养伤的红军战士,与当地人通婚并有了后代。具有汉藏双重血统的他有一汉一藏两个名字,他的身份证名字是汉名。他说,他爷爷不准他用藏名。他有一位姑爷是活佛,是属于世袭的那种活佛。在当地属于有钱有势的人。对于色达一带的活佛,一位藏族朋友评价说:“最高档的车、最豪华的房子、最美的女人都是活佛的”。我想,活佛与寺庙的利益化恐怕不能不面临一个麻烦的问题:在沉甸甸的金子的拖累下,佛教众生平等与悲悯、布施的理念还能被坚守吗?

十八:继续吃喝

下午,我们本计划赶往壤塘县去参观觉囊派寺院,因为打车费用实在太贵,只好听任藏族朋友们的安排到帐篷村继续吃喝。从他们口中,我们知道原来色达县乃是甘孜州第一休闲城市,这里茶楼林立,设施应有尽有。附近的县,则显得落后许多。那里的人把到色达县消费视为一种奢侈。这里之所以成为一个休闲、消费城市,乃是由于近年来上面视察、援建的干部增多,为满足外来干部的休闲需要,休闲、餐饮业才迅速的发展了起来。市中区的酒店以零租金招商,条件是装修要达到一定档次,因为这是接待上级领导的需要。生意则由政府安排。据说,应者不多,因为该县海拔实在太高,许多领导不肯久留。收益难以保障。其实,休闲也是累人的,陪我们耍了两天的藏族朋友们明显现出了疲态。离开帐篷村,我们去县城逛街。我来到一个裁缝店缝补纽扣,问多少钱。老板娘有些不高兴,说:“不是钱的问题”。我只好硬着头皮让他们缝补,不料,缝补完毕,他们分文不取。我不禁为这样的古风赞叹不已。县城没有高层建筑,很少民房,大多是各个单位修的的建筑。这是一个只有60来年历史的城市,60年前,这里只有草原与帐篷。城市如此年轻,也就难以奢求其有什么值得一看的文化景观了。广场上驻守着武警,一些拉客的藏族司机甚至不会说汉话。有一条街全是云南人开的首饰店,工艺平平。广场中心的金马雕像标明者“色达”一词的汉语含义。这个曾经产金子的地方现在已经不允许淘金了,说是为了把资源留给后代。看来,小地方未必没有先进的理念。

晚上的安排仍然是饭局。藏族朋友们观察到,我们这几个成都人似乎与他们接触过的成都人并不一样,似乎有些疏离、有些内向,少了些成都人常有的那种喜好忽悠的习气。最先接待我们的那个藏族朋友听说我能书法,便求我为他们写几幅字,我欣然答应,他们买来了色达县能买到的最好的笔墨纸砚,我当场挥毫。他们甚是稀奇。他们说,他们第一次看到挥毫写字的场面。我从他们的表情中,看到了些许对汉文化的倾慕之意。心想:这就是文化———不用物质的特意的拉拢,就会产生一种自然而然的向心力。

这些藏族朋友们,身份归属于政府行政系统,在藏地这个王权与教权展开博弈的舞台上,属于站在政府的立场上的人。政府让他们在物质上过上了优于当地一般人的的生活,他们的工作,就是代表政府显示其无可置疑无可替代的存在与权力。然而他们又是藏族,来自宗教的影响力不免又是他们血液中难以抹杀的组成部分。倘若教权与王权的博弈趋于激烈,则他们能否处理好他们内心的民族认同感与公务身份的关系,则或许不无是一个考验。

十九:离开色达

或许是因为汽车站与接待领导无关,与市中区的高档宾馆相比,这里显得极其破旧。是一圈破平房围成的大四合院。凌晨6点,满天的星斗,明亮极了,袭人的寒意让我们不得不拉紧领口。回返的路十分漫长,我们决定仍然把目的地设为马尔康,以便充分欣赏沿途的景致。在高原,阴晴的分界十分的明显,当我们看见前面有一片带状的烟雾,我们就知道快要进入阴天了。车到半途,天又大晴起来。到达马尔康后,所剩时间不多,我们决定去参观卓克基土司官寨。这个官寨就是小说《尘埃落定》的原型所在地。官寨不大,许多建筑材料很新,失去了文物的意义,但门票却不便宜。因为重修,我们没有能够看到毛泽东在30年代住过一星期的房间。在导游的带领下,我们看到了某个土司夫人的照片,她的确比扮演她的范冰冰漂亮与清纯许多。官寨的一旁,是一个藏寨。我们在这里看到了此行唯一遇见的古老寺庙。寺庙很小,只有一所房子,据说就上千年的历史。屋里黯淡的光线让我们看不清壁上发黑的壁画,抚摸着它饱经沧桑的木柱,如放电影一般我想象着当年中央红军经过这里的情景。

结语

在马尔康住了一夜后,我们乘上了回成都的长途客车,结束了这次从金牛道金马的旅程。这是一趟很远很远的旅程,它让我们从炎炎的夏天直接进入了凉气逼人的冬日;这又是一趟很近很近的旅程,因为近千公里以外发生的事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毗卢遮那圣窟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遭遇事故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佛学院印象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佛学院印象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佛学院印象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佛学院印象,辩论万岁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佛学院印象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佛学院印象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佛学院印象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作者:我就爱小白鼠 回复日期:2012-08-31 12:47:09  回复

是三法印吧,哪来的四法印?
+++++++++++++++++++++++++++++


诸行无常印、诸法无我印、有漏皆苦、涅槃寂静

有漏皆苦这一条极其重要,少了这一条,就少了人的处境的维度。离开人的处境的维度,则一切关于世界本质的断言都是戏论。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佛学院印象
楼主:野航  时间:2019-06-20 19:09:03


佛学院印象

楼主:野航

字数:1232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2-08-31 20:07:00

更新时间:2019-06-20 19:09:03

评论数:6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