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9-09-07 10:18:56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映霞赴印尼廖内端本学校乃散心说试解


富春江上神仙侣
郁达夫(1896~1945)与王映霞(1907~2000)两人之间那段感情纠葛,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他们之间的交往,生活和情感历程,显然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而细致的再现。当年郁达夫在沪上友人家中,初识杭州美女王映霞,惊鸿一瞥,惊为天人,遂展开强烈、真挚而又执着的攻势。王映霞绰号“荸荠白”,寓意像是春天里让人垂涎的荸荠(即马蹄那雪白润泽的样子)。1928年2月,郁达夫的热情,终于打动了王映霞,被视为那个时代,自由恋爱与自主婚姻的明星式人物,诗人柳亚子更拔高一呼,誉之为"富春江上神仙侣”。但后来的《毁家诗记》,却让这一场风花雪月,不敌人间烟火,灰烬尘散。

《毁家诗纪》
《毁家诗纪》刊登于香港《大风》旬刊第三十期(1939年3月5日),共二十首,是郁达夫于1936年春至1938年冬,陆续写成,经多次修改,后加上注文,详细记述了他与妻子王映霞婚变的过程。同情者说诗词情辞哀婉,凄恻动人;持异议者则认为用词尖刻,不留余地,让对方品格扫地。王映霞气得七窍生烟,也以《一封长信的开始》和《请看事实》相回应,互揭疮疤,彼此心中都留下不能愈合的伤口,其实这些蜚短流长的八卦,又有谁说得清楚。在报纸的推波助澜下,王映霞与郁达夫最终在1940年3月1日达成离异声明。 郁达夫于1940年5月31日在香港《星岛日报》登出《郁达夫启事》 表明三月已和王映霞“脱离关系”。王映霞也在1940年6月5日及6日在重庆的《中央日报》刊登了《离婚启事》。

《毁家诗纪》事件,显然是引爆火线而导致双方日后签署正式离婚协议。但这之后,王映霞是去了那里避难以逃离同居一室的尴尬?期间究竟又发生了什么事故,酿成“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以致王映霞斩钉截铁,不愿再多逗留,坚决立即离开新加坡回中国去?

根据新加坡郁达夫研究学者姚梦桐在其《王映霞在新加坡》一文提到“婚变发生后,王映霞的第一个行动上的反应,便是在1939年4月到5月间,暂时离开新加坡只身到廖内,以减轻在精神上的困扰。原来她有一位杭州女师的旧同学李佩芬女士,当时跟其夫婿吴仲青在廖内的端本小学执教。…… 据李佩芬女士的回忆:“我们经常来星洲,又经常在郁达夫家中做客,见到他们夫妇感情不睦,所以邀请王映霞到廖内散散心。一个多月后,她便回返星洲。”

而王映霞在晚年写的《我与郁达夫婚变内情》(参阅2016年的《新文学史料》杂志)则透露:“自从在1939年的春季,我读了郁达夫的毁家诗以后…… 我终日在考虑着的,是怎么样才能够和他分开,怎么样我才能够回中国去。不久,我到距新加坡80里的一个叫廖内的地方去教书,我有一个同学,他和她的丈夫在那边办了一所学校。廖内又名廖岛,地方清洁安静,很少能听到汽车的喇叭声,我这个姓李的同学,她们两夫妇在这个岛上居住了多年了。他们知道我的家事,便邀我到他们学校里去教书,藉此可以散散闷。我去了不到一个月,郁达夫写了一封百般污蔑我的信,寄给这个学校的校长,因为校长,是不明白我们家庭里的纠纷的。这是郁达夫爱做的事情,他总喜欢在不知道我,不明我们家庭的内幕的人面前乱说,我考虑到学校影响,只能重返星洲。我回新加坡之后,思之再三,觉得郁的神经或许有问题,若长此以往,我又怎么能受得了?不如各走各来得痛快,我就向他提出了无条件离婚,他说,我不答应。我只好请朋友劝说,请报馆的同事劝说,总算答应了签字离婚。”

这系列事件过程发生的先后次序和时间点,相关方凭借过久的记忆,或交叉使用阳历与阴历的习惯,而有不同的说法,造成一定的解读困扰。比如王映霞离开新加坡的时间。

(1)1940年5月23日饯别说。
郁达夫在其《南天酒楼饯别映霞诗》(原载于1940年5月29日新加坡《星洲日报》)题注:“五月廿三日别王氏于星洲,夜饮南天酒楼,是初来时投宿处“。诗云:“自剔银灯照酒卮,旗亭风月惹相思。忍抛白首盟山约,来谱黄衫小玉词。南国固多红豆子,沈园差似习家池。山公大醉高阳夜,可是伤春为柳枝”。

(2)1940年5月24日登船说。
据友人黄葆芳回忆,“那晚达夫先生约了胡浪漫、冯列山两兄和我到白燕社作方城戏,他拟通宵达旦继续下去,不肯回家,避免与映霞分别时的痛苦。可是我们翌日各有工作,不能奉陪,他在无可奈何之下买瓶白兰地酒,午夜时分到南天酒楼开房,喝得酩酊大醉,到第二天午后才起床,映霞登船时,他可能还在睡梦之中。我推测那两首诗,是他独自在南天饮酒时写的,映霞绝对不会在场”。另根据王映霞的回忆文字,南天酒楼送别是子虚乌有的事情。

(3)1940年5月份说。
他们的儿子郁飞,在回忆文字中则说:“一九四〇年五月,父亲和母亲终于离异。虽然从南来后家庭内的关系,我早已朦胧预感到裂痕难以弥补,最后结局对于我终是来得突然。一天下午母亲忽然驱车到我住读的那家美国教会学校来接我,说一切手续都已办好,明天就上船回香港,嘱我此后要会照料自己。孩子对于父母的亊又有什么说的,我默默地随她到首都电影院,看了场电影然后回家。次日清晨为赶快脱离这难堪的境地,竟沒想到该送她就匆匆回校了。”

(4)王映霞自己多次在回忆录,有时说是八月,有时反复说是九月。

再回查他们签署离婚协议的日期。一般文献说是1940年3月1日,笔者推测是农历三月初一,相对应的阳历是1940年04月08日(星期一);而非阳历1940年3月1日,相对应农历1940年正月廿三日(星期五),因为刚过华人新年春节没多久,显然有违礼俗,但确也无需拘礼不化。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940年04月08日至到5月24日,即双方正式签署离婚协议书到王映霞离开新加坡的一个月或二个多月里(按3月1日的说法),王映霞究竟去了那里度过这尴尬期?若按上述的线索按图索骥,较为符合常理的推测,是去了廖内的端本小学。至于‘散心解闷‘显然是短暂无奈之举,而’任职教学‘则是为自己寻找今后的生活寄居之所。但郁达夫写信给端本学校的校长,却极度激怒了王映霞,这件事最终就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廖内的端本学校
话说故事中的插曲,这个位于廖内群岛的民丹岛之西南角的丹绒槟榔区的端本学校,如果不是因为印尼政治时局改变,以致后来恢复华文教育,得以东山再起,并在2005年成立校友会,或以早已经随着岁月沙尘烟消云散而无迹可寻。

根据其校友会及校史介绍(参阅备注),1909年经由当地华侨热心捐款,隔年在丹绒槟榔创办端本学堂,后又获得南来先辈社会贤达的支持,扩建为端本小学,建校蓝图则由乡贤常允敏,根据福建泉州因纪念其父而建立的‘连三小学’之模式绘制建成。1942年2月20日至1945年8月15日,学校被日军占用,沦为娱乐场所,部份校舍也被占用教学日文;在日军投降之后于1946年复校,随后的一九五十年代,端本校园在社区领袖及侨界热心人士的捐助下,合并了中华学校,先后增办初中及高中,校舍计有:宏毅厅,力行斋、致远斋、迈进斋(小学部)、敬业院(初中部)、毓秀楼(高中部),成为廖内甚至印尼少有的一站式由小学至中学的教育体系。全盛时期,中、小学学生约有2200人,业绩显著,盛名远播。

但到了1966年,印尼局势风云突变,学校被下令关闭,由当局接管。在经历漫长的岁月之后,校产逐渐消失,取而代之是一座又一座矗立的商业银行高楼大厦。三十三年后的1999年,印尼华文教育开始解禁,校友们在2005年成立了端华校友会,2006年开办明丹汉语教育中心,2010年展开重建母校计划,新校舍楼高三层,设有42间教室。逾百年历史深厚底蕴的端本学校,又将迎来一个欣欣向荣的春天。

有老师家属回忆文章介绍(参阅备注),战前端本学校的校园原本并不很大,但随着学校的扩张,渐渐地竟占了整整一条街的长度。校内设施完善不仅有数个网球场、篮球场、排球场,还错落有致地分布着近十栋西洋风格的楼房,还有几个大小不一的花园、水井。那里参天大树随处可见,香花绿草俯拾皆是,环境非常幽美。校董事会还特别购入原为殖民者荷兰人建的俱乐部,辟为教师宿舍,取名绿荫园,这个院落是个园中园,除了正当中“凹”字形整齐的楼房,宁静优雅,还有许多芒果树、木瓜树、椰子树、杨桃树,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是孩子们的解馋佳品,课余周末学生教师与孩童的欢笑声不断。这何尝不是王映霞当年流落天涯海角,在老同学主政的宁静校园作为生活寄居之所的选择?更何况儿子郁飞还留在新加坡。

顺笔牵带一下,这个位于印尼的廖内群岛(省)民丹岛的端本学校,其实就在新加坡的对岸,曾经是著名的南洋海上贸易线交叉口。在约270年前,早期的中国潮汕移民就在这里发展甘蜜、胡椒等香料土产,后来转入新加坡,再到柔佛的陈厝港;马来半岛的《港主制度》之发展模式,在这里有迹可循。从新加坡粤海清庙与丹绒槟榔天后圣庙的沿革,可追溯两地潮人的跨境妈祖信仰形成;而丹绒槟榔武圣庙用新加坡铜山宫的门符印板等如今尚存的一些文物,也见证这段两地业缘与地缘的联系与历史。读过媒体报道2016年1月15日至23日,厦门大学一行人应印尼雅加达《印华日报》总编辑邀请赴民丹岛调研,围绕当地华人宗教与历史文化开展,主要是调研岛上华人寺庙、宗祠,华人义山、华人会馆以及华文学校。他们也参加了由东盟南洋基金会和民丹养生村在南洋大学校园联合举办的主题为“廖群岛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演变及未来发展”的讲座会。看来,与王映霞有段渊源的端本学校,也将再度从淹没的历史沙尘中苏醒鲜活过来。

而王映霞于1940年5月24日与郁达夫离异分手后,离开新加坡经香港转道至重庆。1942年与时任职于重庆华中航业局的钟贤道,在重庆举行盛大的结婚典礼。后经亲朋故旧介绍,王映霞曾先后在保育院当过保育员、军委会特检处做过秘书,外交部文书科当过科员。1957年参加市里的师资培训班,在五十岁时当上了小学教师。文革的岁月里难免浩劫,一边受审查,一边当油漆工和清洁工。1986年被聘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另在友人帮助下,搜罗了郁达夫书信四十九通,结集成册,出版了极富史料价值的《达夫书简——致王映霞》。暮齿之年,据自身的经历写了《半生自述》、《王映霞自传》,在大陆和台湾出版;另编辑她与郁达夫的散文合集《岁月留痕》等。2000年病逝于杭州终年92岁,与钟贤道合葬于杭州南山公墓。

备注:
端本学校资料参阅(1)丹绒槟榔端华校友会特刊及会讯文字。(2)重返绿荫园(《八桂侨刊》2007年第二期)。

完稿于2019年7月7日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9-09-07 10:18:56
郁达夫(1896~1945)与王映霞(1907~2000)两人之间那段感情纠葛,被认为是"现代文学史中最著名的情事"之一。他们之间的交往,生活和情感历程,显然是当时社会生活的一种真实而细致的再现。后来的《毁家诗记》,却让这一场风花雪月,不敌人间烟火,灰烬尘散。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9-09-07 10:18:56
@messiyun @关粉儿 @d3zhang1212 谢谢诸位来访,留言为记。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9-09-07 10:18:56
【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映霞赴印尼廖内端本学校乃散心说试解】是我写郁达夫研究系列十九篇文字之一,算是个偏僻的课题,意在增加大家对一代文人名士郁达夫其人其文的认识。难得有374 来访,20条回复,12人点赞送天涯分,谢谢大家的支持,点评与赏读。


楼主:薛依云  时间:2019-09-07 10:18:56
接到短讯连续通知有点赞送天涯分,甚感意外,谢谢支持。

话说故事中的插曲,这个位于印尼廖内省(群岛)的民丹岛之丹绒槟榔区的有一百年历史的端本学校,如果不是因为印尼政治时局改变,以致后来恢复华文教育,得以东山再起,并在2005年成立校友会,或许早已经随着岁月沙尘烟消云散而无迹可寻。这是文字凸显人文关怀的部分。

楼主:薛依云

字数:455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7-18 19:54:51

更新时间:2019-09-07 10:18:56

评论数:5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