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泪痕漫评隋唐的历史 那段被英雄传奇模糊的历史

泪痕漫评隋唐的历史 那段被英雄传奇模糊的历史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杨坚地位不断上升。
是源于众多可遇不可求的原因。
周武帝543年出生;杨坚541年出生。换而言之,周武帝比杨坚还要小两岁。
周武帝36岁死的时候,杨坚38岁了。
如果周武帝能多活二十年,估计就没有杨坚啥事了。反过来说,如果杨坚也36岁死了,肯定也没有杨坚什么事了。

周武帝这样年青就死了;让杨坚的权力得以顺势上升一步。
周武帝死后,杨坚就不是太子的岳父,而是皇帝的岳父了。

至于周宣帝,22岁就死了。
如果周宣帝能活到他老爸的年龄,很有可能也没有杨坚啥事了。问题是,他老爸死的早,他死得死早。
周宣帝死的时候,他的儿子7岁;而太后还是杨坚的女儿。这样一来,杨坚的地位就更高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杨坚敢不敢站在这个位置上,并且借机不断扩大这种优势?
这对杨坚是一种考验。

当时的杨坚有上中下三策。
上策,自然就是逮住机会,赶紧扩张权力,让自己这种优势不断扩大,然后找个机会一举爬上皇位。
这种选择,可能获得利益最大,但它的风险就是,好好一锅肉,你想一个人独吞,你不怕大家把你打死?

遥想当年,晋武帝司马炎死后。杨骏作为杨太后的父亲,那是一心想独揽大权。结果呢?受到排挤的大佬们很快达成默契,于是杨骏分分钟钟就让淘汰出局了。
因为,帝国往小了说,那就是当今皇帝的天下,往大了说,那就是整个皇族的天下。再往大了说,那就是众多豪门大佬共有的天下;再往大了说,那就是天下人的天下。
老皇帝信任你,把儿子托付给你,你就想把整个天下搬回你家里。你不该死,谁该死呢?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杨坚可以选择的下策,就让一个有威望的皇族亲王、几个德高望重的大佬,与自己共同辅政。
这种选择,相对安全,处于人臣顶端的人,很多都是这样玩的。

最经典的就是宇文护生前,一直就是这样玩的啊!
总的来说,好好一锅肉,你得和大家一块吃啊。你想吃独食,你考虑过别人的感受没有?
宇文护没有吃独食,所以大家都愿意尊重他执政官的地位。

但这种选择,也只是相对安全,因为你的权力太大,影响力太大,小皇帝年龄稍大时,会不会想着把你干掉呢?
最经典的就是,宇文护生前一直都这样玩。结果呢,小皇帝长大后,抓住机会,一刀捅死他,他当时就家破人亡了。
因为在这种布局下,执政官拥有的权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杨坚可以选择的中策,就是在上下两策之间玩个折衷。
说得具体点,杨坚会找人和自己一块辅政,表明自己没有独吞这一锅汤的意思;但是与杨坚共同辅政的人,只能是一些没能力、没实力的政治花瓶,这样一来,就可以保证杨坚的实力。
这种玩法,其实多少是有些自欺人的意味,只会把上中二策的风险全部承担。

所以周宣帝死后,杨坚的内心也非常非常矛盾。毕竟,这是惊天大豪赌,赢了你就大小吞吃;输了,你只拿出自己的脑袋,就应该可以含笑九泉了。因为你输了,通常是需要交出全家人脑袋的!
如果现在有这样一个赌局,你是选择进入了呢?还是选择远离呢?这个实在难说的很。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但是当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那就是周宣帝生前最信任的两个高级助理,愿意帮助杨坚向皇位冲刺最后一程。
这个机会出现,难免会让杨坚怦然心动,于是他终于决定选择中策,后来更直接换成了上策。
而且杨坚嫡系也是蠢蠢欲动,总而言之,狼胆大虎胆小,一个千载难逢的大牛市摆在眼前,你却不敢大胆的把所有的资本投进去,许多年以后,你肯定会后悔死的!
问题是,赔了呢?在这种时候,人们常常会低估它的风险。

关键是,杨坚现在远离这个赌局,就一定能保证自己资产不会缩水吗?就一定能保证,所以有资产不会一风吹光吗?也实在未必。
关键是,处于绝顶的权力舞台上,你永远就抱着安全第一的念头,你恐怕就是待宰的肥猪。遥想当年,曹爽面对需要狂赌时,只是想着安全第一,结果还是死了全家。关键是,他这样死了全家,只会让人感觉,他就是猪一样的人。

既然如此,杨坚终于决定放手狂赌一把了。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 百尺竿头奋力向上爬

待续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致远悠扬、源之典、夜相当美、Cfmeng1234、围炉煮酒话桑麻、大有行 、左道正门 、英式船长、ty_郑鹤271828 、dtan、我是一皮狼98 、大众暖男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五节 百尺竿头奋力向上爬

经过周宣帝的一系列清洗,杨坚在帝国中央政府的地位,那是越来越重要了。
周宣帝快死的时候,已不会说话了。他的几个亲信一看,这可真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因为这意味着,周宣帝的遗诏,就由他们写了。
谁拥有了这种机会,也难免会呯然心动的。因为从理论上,他们可以颁布一份对自己有利的遗诏。
甚至而言,他们还可以通过封锁周宣帝死亡的消息,利用这个空档颁布一系列对自己有利的圣旨。

在这种背景下,周宣帝的几个亲信,马上就把杨坚叫过来。总而言之,皇帝马上就要死呀;现在只有我们几个人知道这个消息。
杨坚一听这个话,肯定也是呯然心动。
这些人对杨坚表达的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只要你点点头,我们现在就可以颁布一系列对你有利的圣旨;起草一份对你最有利的遗诏。当然了,我们这样做。一方面是因为您老人家德高望重、忠君之心可表天地,大周帝国以后由您掌舵,肯定会长治久安、繁荣昌胜的。另一方面嘛,朋友是互相利用的(如果你嫌这难听,我们就说朋友是互相帮助的);总而言之,您成为帝国的舵手后,一定不要忘了我们。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于是,周宣帝刚死,周宣帝的几个亲信就和杨坚达成共识。
首先,他们封锁了周宣帝死亡的消息,然后颁布一道对杨坚非常有利的圣旨。
总而言之,病危中的周宣帝任命杨坚为帝国最高军事统帅。
要知道,这是一道彻头彻尾的伪诏,因为周宣帝现在已死了。他们还以周宣帝国的名义颁布圣旨,而且是一道如此重要的人事任命。

但是,这道圣旨的真实性,目前是没有人敢怀疑的。

首先,周宣帝的死讯,现在只有他的几个亲信知道。
比较有政治影响力的几个亲信(内廷核心成员),已达成共识,要利用这个空档,干一票大生意,所以他们自然不会说周宣帝已死了。
缺乏政治影响力的亲信(宫女太监),绝不敢在这种问题上多嘴的,因为杨坚一伙,现在干的事,是随时可能死全家的事;你敢在这种问题上多嘴,杨坚一伙肯定会杀你全家的,对此,你千万不要报有什么侥幸。

其次,以杨坚的身份、地位,突然得到人事任命,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因为在过去的许多年里,皇帝临死前,把帝国主要军事大权托付给外戚,就不是什么稀罕的事。

至于说到玉玺大印,这就是现成的,因为玉玺大印,现在就是由周宣帝的几个亲信掌握着。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点波折,因为有一个叫颜之仪的亲信,拒绝在上面签字。而这个颜之仪,还是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因为兵符印玺,就是由他保管着。甚至当杨坚一伙向他要兵符玉玺时,颜之仪公然拒绝了。
当然了,这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因为颜之仪之所以这样做,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颜之仪处于两难之中。因为他们现在的所作所为,成功自然啥也好说,失败了,交出自己的脑袋都是小事。
尤其是颜之仪,皇帝让他保管符玺,他乖乖配合乱臣贼子做伪诏。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因为诚信呢!诚信呢?先帝这样信任你,你却这样对待先帝。以后,人们会怎么看你呢?乱臣贼子上位后,会怎么对你呢?

所以,颜之仪拒绝在这个重要的文件上签名,就有人出来替他签字了。
当然了,颜之仪拒绝主动交出兵符玉玺,杨坚稍用点武力,就把兵符玉玺夺了过来。
现在的颜之仪,只要不对外宣扬这些事,或是无法对外宣扬这些事,一切就好说。而这个非常好解决!

当然了,颜之仪这样公然拒绝配合杨坚。并不影响他的江湖地位,因为杨坚上位后,还得重用颜之仪。首先,颜氏家族也是名门;其次,颜之仪的行为,在皇权时代本身就应该受到表彰。否则,皇权的神圣性更荡然无存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在这种背景下,周宣帝5月11日就死了,直到5月23日,中央政府才公开周宣帝的死讯。
这么一段时间里,因为有周宣帝的亲信支持,所以杨坚完成了一系列对自己有利的布置。

周宣帝最重要的亲信有两个,一个叫郑译、一个叫刘昉。

郑译的老爸官拜司空;郑译的干妈是平阳公主(宇文泰妻子的妹妹)。关键是,郑氏家族是标准的豪门家族。
刘昉的老爸,是刺史级的官员;级别相对低一些,但他一直是周宣帝最主要的助手。

这两个人愿意支持杨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想和杨坚一块辅政。
但是,一个叫李德林的人,却是告诉杨坚,现在已经走到了这一步,您绝不可以让别人分享辅政的权力。
因为您既然走出这一 步,中央地方的军政大佬,马上就需要重新站队了。您现在态度模糊,人们在站队时,就难免会摇摆不定。

杨坚这样一玩。郑译、刘昉当时就傻了。
因为他们多少有些低估杨坚的野心了。
但是,看着杨坚穷凶极恶的样子,他们却不敢多说什么;只能陪着杨坚继续向前走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杨坚现在的权势,说大,自然非常大;说小,其实也非常小。在这种背景下,杨坚竟然是想一举夺取大周帝国的天下。这不是疯了吗?

现在的杨坚,只是控制了中央政府。
在中央政府内部,杨坚似乎说一不二了。但是在地方政府呢?杨坚的影响力,那是非常有限的!
最简单而言,帝国最影响力的几大军区内,有几个司令员,是杨坚的亲信呢?好像一个也没有啊!

要知道,现在的大周帝国,还处于军事贵族政治阶段。各大军区的司令员,通常都是坐镇一方的大佬级人物。
这些人的资历、地位、家族背景,绝不比杨坚差多少。甚至在周宣帝活着的时候,并州军区主管李穆、相州军区主管尉迟迥,在中央委员的名单里,都在杨坚前面。

如果这些人看到杨坚一副穷凶极恶,明目张胆要夺取大周天下的样子,都打着勤王的旗号讨伐杨坚,杨坚一定能挡住?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当杨坚对着文武百官宣布,以后的正阳宫,就是丞相府时;大家已惊呆了。
当杨坚对文武百官宣布,希望大家以后就到正阳宫(丞相府)上班时,大家更惊呆了。
因为这叫什么事呢?
杨坚的态度很简单,跟着我干,保证你们吃香的喝辣的。问题是,这事毕竟有些耸人听闻。关键是,杨坚的吃相,也未免太难看了。所以许多人一时惊疑不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在这种背景下,卢贲率禁军出现了。总而言之,希望大家都跟着丞相到新丞相府上班。
杨坚已够穷凶极恶了,全副武装的卢贲就更穷凶极恶了。现在的文武百官自然知道,如果敢拒绝杨坚,肯定当场就会被喀嚓掉的。于是就都跟着杨坚到新丞相府上班去了。

到了正阳宫。杨坚宣布,正阳宫以后就是新丞相府!
听到杨坚这种命令,正阳宫的禁军也惊呆了。因为这叫什么事?
于是卢贲再次玩命冲上前,总而言之,丞相有令,不服命令者,军法从事。
正阳宫的禁军一看这情形,也马上拉稀了,于是杨坚得以成功控制了中央政府。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总的来说,富贵险中求。
卢贲在关键时候,这样替杨坚冲锋在前,于是就成了丞相府的军事主管。而现在的杨坚,已控制了中央政府,他就相当于禁军主管了。
而李德林呢,在关键时候,鼓动杨坚玩命向前冲,于是就成了杨坚的首席智囊。因为李德林的战略布局,多少有些穷凶极恶,恐怕别人还真无法驾驭的。
而郑译、刘昉呢,就成了丞相府的司马、长史。司马、长史,这是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因为杨坚现在已控制了中央政府 ,他们就相当于帝国的左右丞相了。
但是,郑译、刘昉显然非常痛恨李德林,因为李德林在关键时候横插一杠子,打破了他们的战略构想。
杨坚现在的玩法,就是摆明了要赌命啊!如果胜了,自然啥也好说,如果输了,他们肯定都会死全家的。他们在最开始,就没有计划玩的这样大啊!

李德林的战略构想很简单,那就是杨坚表现出强硬的态度,让大家赶紧站队。
总而言之,我杨坚就要改天换日了,有心和我一块改天换日的人,就积极向我靠拢。只要我成功了,站在我身后的利润有多大?不用我多说吧!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杨坚现在的玩法很简单,那就是愿意站在我身后的人,就赶紧到丞相府报道;那就是愿意站在我身后的人,就赶紧向丞相府发贺电。

杨坚的这样做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把投票箱摆在家门口,等着大家给他投票呢!

而太多的人,也都发现,这是一个投资的好机会。因为现在的杨坚,肯定非常希望有人支持他,如果你在这种时候支持他,他肯定会感激你的,这样一来,只要杨坚胜利了,你的政治资产,肯定会翻着倍的增值。
这种利益诱惑,本身就会让许多人愿意站在杨坚身后,玩命向前冲的。

在这种站队的过程中,按左中右分析。
左派,自然就是这种前面说的那种人,他们希望通过支持杨坚上位,换取更多的政治利益。
右派呢?就是试图打着保卫大周帝国旗号,攫取更多的政治利益的人。
这两派,严格的说,都也没有多少人。因为更多的人,恐怕都是墙头草的选择,总而言之,哪头风大,就朝哪头倒,绝不轻易把身家性命押在某一方。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总的来说,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四百年的洗礼,大家对谁当皇帝,真心说,并不会太当回事的。
事实上,这才是李德林敢怂恿杨坚孤注一掷的主要原因;当然了,这也是杨坚愿意孤注一掷的主要原因。

总而言之,不就是想篡个位吗?有什么好扭扭捏捏的?
你扭扭捏捏的样子,只会让人觉得你信心不足,只会让人觉得底气不足。所以,你应该大大方方把这个意思表达出来。
你直白的、大胆的表达出来,人们反而会觉得,你信心满满,更会觉得你底气十足。当然了,关键的地方,还得遮掩一下。所以,虽然大家都知道你是要篡位了,但你还得做出一副忠于皇帝的样子。

除了宇文皇族,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宇文氏当皇帝,还是杨氏当皇帝,真心说,并没有多大差别。
而宇文皇族呢,经过周武帝、周宣帝两代人的砍削,早已衰弱不堪了。
如果乐观的考虑,真正反对杨坚的力量,并不会有多大。

当然了,悲观一些的考虑,有可能反对杨坚的力量,却是实在太大了!
因为整个帝国,资历、地位、权力与杨坚可以相提并论的人,实在太多了。
我还是前面的话,许多人放在历史书上,也就是就是大佬甲、大佬乙、大佬丙的符号,但是在当时,他们却是一言一行可以左右大局的人。
这些人听到杨坚一心要篡位的消息后,会怎么做呢?

欢迎大家关注下一节:那些可以和杨坚相提并论的大佬

待续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感谢诸位网友支持,感谢英式船长、大有行、致远悠扬、左道正门、围炉煮酒话桑麻、雁小驴1 、ty_郑鹤271828 的打赏,再更新一节。


第六节 那些可以和杨坚相提并论的大佬


现在的杨坚,在大周帝国的总体实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

如果把当时的北周帝国比作股份公司,杨坚能占据多少股份呢?毫不夸张的说,最多也就是占据10%。
更可怕的还在于,股权和杨坚类似的大佬,有多少呢?至少有五六个!

徐州总管韦孝宽;相州总管尉迟迥;并州总管李穆;益州总管王谦;幽州总管于翼;徐州总管韦孝宽;郧州总管司马消难;这几个大佬的实力,并不比杨坚差多少。

这些大佬振臂一呼,都也可以拉出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大军。
如果这些大佬都反对杨坚,杨坚肯定分分钟钟就会玩完的。

我之所以说,杨坚当时是在赌命,就是因为这些大佬,都也没有一定要站在杨坚身后的理由;也没有一定要反对的杨坚的理由。
换而言之,他们有可能会站在杨坚身后,也有可能站在杨坚的对立面;一切就看他们对时局怎么分析了。

总的来说,杨坚能不能成功,并不在于他的实力有多大、能力有多强,一切就看这些大佬们会怎么选择。
就如当年的宇文泰,可以爬坐在头把交椅;绝不是因为宇文泰的实力非常大,能力非常强,而是因为大佬们都支持他。
至于宇文泰的儿子可以当皇帝,更因为大佬们都支持他。因为从实力上、能力上,宇文泰的儿子,都缺乏当皇帝的机会。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这些大佬,看到杨坚图穷匕现要篡位时,会是什么样的态度?
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
因为这些大佬,从前与杨坚并无任何臣属关系;而且从资历、地位、家族背景都不逊色于杨坚。
更主要的是,韦孝宽、尉迟迥、李穆司马消难都是杨坚父辈的大佬;而于氏家族家族在北周时代,一度是仅次于皇族的第一大家族。

现在,杨坚与这几个大佬的江湖地位,大约就相当于西魏开国时的八大贵族。
当然了,杨坚与这几个大佬的关系,大约也相当于西魏开国时八大贵族的关系。

当杨坚明显流露出要当皇帝的意思时,这些大佬会怎么想呢?单就力量本身分析,肯定都会笑杨坚自不量力。但是从利害关系上考虑,就是另一回事了!
这就好像,宇文泰死后,坐在前排的大佬,都也看不起坐在首席上的宇文护。问题是,于谨却是愿意屈居于宇文护之后,就让整个局势逆转了。
于谨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他的江湖地位、家族地位迅速上升了。

杨坚明显流露出要当皇帝的意思后。
极具传奇色彩的大佬韦孝宽,明确表示支持杨坚。这一块筹码足以改变他们的力量对比。
虽然说杨氏、独孤氏、韦氏三个人的股权加在一起,也绝不会超过20%;问题是,在大佬众多的背景下,一个人能控制20%的股权,本身就是拥有压倒性的优势。
更主要的还在于,基于最多数人的利益,谁也不希望帝国因为这种事打得崩盘了;在这种背景下,他们只要感觉支持杨坚有利于帝国稳定,而且不会触及自己的根本利益,自然不会拿着身家性命去反对杨坚。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接下来,我们盘点一下,与杨坚江湖地位当的几个大佬。

第一个,当然是说韦孝宽了。

韦孝宽当时的头衔是大司空、上柱国、郧国公、徐州总管。这些头衔加在一起,绝不比杨坚的地位低。

关键是,韦孝宽这个人极具传奇色彩;韦孝宽虽然以军事才能著称于世,但是永远一副儒雅风流的样子;更主要的是,韦孝宽在战争中,不但阴险狡猾、更冷血残酷,是一个让所有对手都惊恐不已的对手;但是远离战场,他又是一个处处为别人着想的好朋友,好长辈。

此时的韦孝宽,已71岁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时代里,韦孝宽绝对是元老级的人物。

韦孝宽祖父、父亲,都是北魏高级官员。
因为有着不可低估的家族背景,所以韦孝宽在23岁时,就已是郡守级的官员了;当年30岁的独孤信(杨坚的岳父)也是郡守级的官员;因为他们两个人的辖区相邻,所以交往密切,而且私交很好。

韦孝宽的一生,真称得上战功卓著。
在宇文泰时代,韦孝宽领衔的玉璧之战,是东西魏最重要的战争之一。
在周武帝统一北方的时候,他是周武帝最重要的助手。
而在周宣帝时代,韦孝宽更率军把陈朝长江以北地区全部夺取了。

当时的韦孝宽已71岁了,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年代里,这个年龄足以熬倒大部分排在自己前面的人。所以杨坚篡位时,韦孝宽在军政各界的地位,已很少有人能相比了。

韦孝宽愿意坚定的站在杨坚身后,从某种意义上,就如当年于谨愿意坚定的站在宇文护身后。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第二个要的说的大佬是尉迟迥,看看他有没有资格与杨坚相提并论?

尉迟迥是周宣帝尉迟皇后的爷爷、周太祖宇文泰的外甥。
宇文泰时代,西魏夺取蜀地时,大军统帅就是尉迟迥;而夺取蜀地后,蜀地最高军政长官就是尉迟迥。
北周开国后,尉迟迥是柱国大将军,蜀国公、食邑一万户。周宣帝上位后,尉迟迥调任为相州总管。

尉迟迥的地位,与西魏开国时代的八大贵族相比,也没有多大差别了;与杨坚相的地位相比,也未必就能差多少;甚至单纯看排名,还排在杨坚的前面。
周宣帝时代,北周帝国的权力排行榜上,皇族成员宇文盛排名第一;相州总管尉迟迥排名第二;杨坚排名第四。[注1]

而且尉迟迥的侄子,名叫尉迟勤,他是青州总管。
这叔侄两个人,一旦达成共识,马上就可以组织起几十万大军,并且让整个关东地区变色的。史书说到尉迟叔侄对抗杨坚时是说这样说的,“尉迟迥所统辖的相、卫、黎、、贝、赵、冀、瀛、沧等州,尉迟勤所统辖的青、齐、胶、光、莒等崐州,都追随他们,军队多达数十万人。”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第三个要说的大佬是李穆,看看他有没有资格与杨坚相提并论?

西魏开国之前,李穆就一直是宇文泰的头号亲信;李穆的能力非常优秀,而且对宇文泰忠心不二,并且救过宇文泰的命,所以宇文泰赐予李穆可以免死十次的特权。[注2]

在杨坚篡位前,李穆曾拥有的头衔是上柱国、大司空、太保、太傅,这些头衔其实已是人臣顶格的头衔了。

李穆的这种地位,与杨坚相比,实在相差不多。
事实上,周宣帝死前,人臣排行榜中,皇族成员宇文盛排名第一、李穆排名第三、杨坚排名第四。[注1]
而且当时的并州军区,绝对是北周精兵良马云集的地方,因为这里是对抗突厥人的前沿。
后来,杨广以晋王的身份坐镇并州;再后来,李渊也是以这里为基地进行叛乱的。

因为李穆有这样强大的实力,而且在关键时候还站在了杨坚一边,所以隋朝开国后,“李穆的子孙即使还在襁褓之中,也一律授予仪同三司。因此,李穆一门手持牙笏身居官位的多达一百余人,贵盛无比。”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2-09-06 22:02:49
第四个要说的大佬是王谦,看看他有没有资格与杨坚相提并论?

王谦的父亲在西魏时代,是12个开府将军之一;与杨坚父亲的地位相当。
王谦的父亲在北周时代,最重要的职务是太保,这地位也不逊色于杨坚的父亲。

周宣帝时代,王谦的头衔是:庸国公、柱国大将军、益州总管。
我们必须得知道,益州总管这个职务,那可是非同小可的身份,益州在普遍时候,就是一个独立的军事政治经济地区。
东汉末年,刘备得到它,就可以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西晋灭亡之后,占据四川的军阀势力、军政大佬,通常都一言一行可以决定天下的大势。

王谦作为益州总管,他的何去从,自然也可以让天下风云变色。所以王谦反对杨坚时,史书是这样说的,谦以世受国恩,将图匡复,遂举兵,署官司。所管益、潼、新、始、龙、邛、青、泸、戎、宁、汶、陵、遂、合、楚、资、眉、普十八州及嘉、渝、临、渠、蓬、隆、通、兴、武、庸十州之人多从之。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34023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7-24 03:28:12

更新时间:2022-09-06 22:02:49

评论数:927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