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曾记----读书的日子

曾记----读书的日子

楼主:曾记ABC  时间:2019-08-28 04:47:01
几年前在愚园路附近上班,每天午饭过后,肚子撑饱闲着没事,我就喜欢在马路上胡乱溜达。这种暂时从写字楼中逃离的感觉,哪怕只是晃晃悠悠于放空当中,也好过那种被无形的绳索与他人捆缚在一起时的身不由已。记不起来是哪一天开始,愚园路安西路的路口忽然多了一间叫“好久不读”的书店。第一次迷迷糊糊闯进去的时候,我就知道我那闲荡的游魂儿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安置片刻的场所。

我一直疑心这家书店的名字是不是受陈奕迅的那首《好久不见》的启发,因为歌词中”我会带着笑脸,挥手寒暄,和你坐着聊聊天“的情形,倒还真很契合我在书店看书时的那种心境。书店不大,只有两三百平米,曲线的书架上摆放着老板用心挑选出来的书籍,营造出一种雅致又不失亲切的氛围。每次走进书店,翻开书页,那些喧闹烦扰似乎很快就被隔绝在外。毛姆说阅读是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在我,这个书店更象是一个精神补给站。书架上那些伟大的心灵是我最真诚的朋友,他们毫无保留地向我坦诚心声,诉说他们所理解的一切。于谦有诗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对于我来说,在“好久不读”午间半小时的坐地神游,就是我和这些故交们分享快乐和忧愁的美妙时光,它们滋养了我的灵魂,也培养了我的阅读习惯。

后来,我从公司离开,也就再也没有去过这家书店,连书也愈发摸的少了。几年来,为稻粱谋,兜兜转转,领略到些许精彩和无奈滋味,更多的日子则是按部就班,不咸不淡。重复的忙碌和琐碎变成了生活本身,仅此而已。加缪在《西绪福斯的神话》里有一段话, “起床、电车、四小时办公室或工厂里的工作、吃饭、电车、 四小时的工作、 吃饭、 睡觉、 星期一二三四五六, 总是一个节奏, 大部分时间里都轻易地循着这条路走下去。 仅仅有一天, 产生了‘为什么’的 疑问, 于是, 在这种带有惊讶色彩的厌倦中一切就开始了。 ” 说句实在话,我也有这样的一种厌倦和疑感,好象心灵的间隙总是少了点什么,让人浑身不自在。

前些天路过中山公园,想起了附近的这家书店,忽然有种去见老朋友的感觉。我踅回愚园路,却发现当初那个静静伫立在街角的”好久不读”已经毫无踪影,取而代之的是新开的一家创意小店。打听下来,才知道原来书店年初已经歇业关门了。看着周边整齐和谐的“垃圾分类你我他,扫黑打恶保平安”的标语,忽然有种在这大而无当的城市中无处可去的感觉。哎,罢了,罢了,这个曾经被我视为精神角落的一方天地,承载着唯我独知的小小所在,还有那段在阅读中纯乎取悦自己的时光,或许就像《追忆逝水年华》中所描述的那样,惟一幸福的岁月是失去的岁月,惟一真实的乐园是失去的乐园吧。

回来的路上,心里说不出的失落,也许我寻找的不是这家书店,而是要寻找从前沉浸在“好久不读”的好时光吧。这些年来,已经习惯于在面无表情的人群中赶地铁上班,在工作群里复读机般回复”收到!“,像工蜂一样囿于钢筋水泥的蜂巢一格劳作,仿佛一切只是为了跟上时代呼啸前行的步伐。而当初那种在书本中观照到自我的那种愉快心境却渐远渐逝,至渺至茫了!生活变成了存在,自我已被异化,我那向往自由的游魂儿又变得居无定所了,呜呼哀哉!

普鲁斯特说,“我们只有在自身感受到的快乐中才能引出智慧和痛苦。永远努力记得在你的生活之上保留一份天空”。我想,我也该记录点什么,只为那简单而纯粹的快乐。毕竟,这短暂的人生还是需要尽兴,别的,或许并不那么重要。

楼主:曾记ABC  时间:2019-08-28 04:47:01
@绿竹安安 2019-08-12 16:17:12
把加缪的书放在桌上一个星期了,还没读。
-----------------------------
和我一样,不知道看哪本书好,结果就变成了拖延。。。
楼主:曾记ABC  时间:2019-08-28 04:47:01
发现陀思妥耶夫斯基
(微信公众号:曾记)

毛姆在一篇读书随笔中曾说,“世上再没有比陀思妥耶夫斯基更伟大的作家了”。

那时,我不认识陀氏,只是好奇从毛姆那张爱吐槽的刀子嘴中,居然会对一个俄国作家给出这样至高的评价,真是难得。

然而毛姆不是孤例。

自负的尼采说,“惟有陀思妥耶夫斯基,教我学到了一点心理学。在我,发现陀氏,比发现司汤达更为重要。”

孤僻的卡夫卡说,陀思妥耶夫斯基与自己有文学血缘关系。

甚至连爱因斯坦也宣称,“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比任何科学家都多,比高斯还要多。”

大师们不吝把最高意义上的赞词送给陀氏,着实也让我感兴趣。我在想,陀氏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能被这些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们如此敬仰和感激?

大师们不遗余力地为陀思妥耶夫斯背书站台,也鼓励了我走进陀思妥耶夫的世界。

起初,我半带好奇地开始了阅读《罪与罚》的征程。结果没有一点点防备,我就栽进了陀氏为我营造的一个又一个深坑,从此不能自拔。

几年来我陆陆续续地看了陀氏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白痴 》《白夜》《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地下室手记》等作品。其间的阅读体验一言难尽,只能说痛并快乐着。而搜集关于陀氏的一切传记和故事,也变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乐事。

我甚至带着朝拜的心情去往陀思妥耶夫斯基生活过的地方,妄想在追忆中寻找他留下过的某些踪影。陀氏说,“彼得堡有许多人在走路的时候都喃喃地自言自语。这是一座半疯子的城市” 。当我徜徉在彼得堡的白夜,徘徊于涅瓦河畔时,感受他沉郁的气质时,我也恰如其中一个失魂落魄的痴人,我觉得我大概是中了他的毒。

谈谈陀氏的书吧。

陀氏是个出了名的话唠。书中经常有一群神神叨叨的人,还有疯疯癫癫的各种内心戏,加上那变幻莫测的像火车一样长的俄国名字,没有一点耐心恐怕难以坚持。书中弥漫的绝望、死亡、贫穷、苦难、灵魂、疾病、良心的字眼,更是让人觉得沉重压抑,远远没有休闲读物或畅销小说带来的轻松舒适。

然则,为什么我们还要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苏珊·桑塔格给出过一个答案:爱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爱文学。

而文学,想必就是对人生的回答。我们需要了解人,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生活。这不正是陀氏要给予我们的吗?

“每个人都是一个深渊,我们俯身去看的时候都会禁不住头晕目眩”。而作为灵魂拷问者的陀氏正带着他笔下的那些人物----

《罪与罚》里要当拿破仑杀人的大学生,

《白痴》的基督形象----梅诗金公爵,

《死屋手记》中那群渴望自由的苦役犯们,

《地下室手记》里疯言乱语的多余人,

《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理性与基督交锋的兄弟们,

引领着我们下到深渊的灵魂最深处,去洞悉人们内心的隐秘和挣扎,在精神危机的来临时刻告诫我们,“我只担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自己的苦难。”

最后,引法国作家纪德说过的一句话,“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

与你共勉。







楼主:曾记ABC  时间:2019-08-28 04:47:01
开始看第三遍的《罪与罚》了。。。。。
楼主:曾记ABC  时间:2019-08-28 04:47:01
我要做拿破仑,所以我杀人

微信公众号:曾记 (every_moment123)

-----

一位前同事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道德、法律、规则都是给善良人戴的枷锁”。

另一位同事在下面评论,“有时想想要是能够突破该多爽,但是再想想如果都突破了那社会该多危险。”

看过之后,离会心处不远,随手便点了个赞。前些日子第三遍看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那些关于罪与罚的念头还一直在我脑海里模糊地搅动,让人心绪难安,似乎要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方能作罢。

而这个普通的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对话场景,忽然像个巧合一样出现,大概这就是陀氏笔下劫数难逃的偶然性吧。而我则不得不在这召唤下写点什么,这是一个作为《罪与罚》的普通读者的义务。

1866年,陀思妥耶夫斯基根据一桩震惊全俄的凶杀案,创作了《罪与罚》。从事法律研究的大学生拉斯科尔尼科夫,为生计所迫,举起斧头,砍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和她无辜的妹妹。

杀人夺取财物后,他却陷入了无名震惊。他震惊于自己杀人后对财物竟然没有丝毫的兴趣。他开始怀疑自己的犯罪动机:

"我杀人的时候,我需要的主要不是金钱,而是别的东西。当时我要知道,要快些知道,我同大家一样只是只虱子呢,还是一个人?我能越过,还是不能越过?我敢于俯身去拾取权力呢,还是不敢?我是只发抖的畜牲呢,还是我有权利......"

经过一次次的自我审视,他痛苦地发现,自己之所以会突破道德和法律去犯罪,只是因为他要杀死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原则。

他的原则是,人分两类:一类是平凡的人,另一类是不平凡的人。只有不平凡的人才能成立法者,而不受法律约束,甚至有权力各种各样地犯法。而平凡的人,低级得如同虱子,服从则是他们的义务和使命。

他自信地认为:

"谁胆大妄为,谁就被认为是对的。谁对许多事物抱蔑视态度,谁就是立法者。谁比所有的人更胆大妄为,谁就比所有的人更正确。

权力只给予敢于俯身去拾取的人。这只需要一个条件,仅仅一个条件:只要胆大妄为。
过去从来没有一个人敢于,而现在也没有一个人敢于鄙视这一切荒诞的东西,敢于把这一切东西扔掉,我想显示这种魄力,所以我杀人了。

基于这个原则,拿破仑可以杀人如麻,反而成为人类的恩人,喝着血液的香槟;而那个放高利贷的老太婆仅仅是只不中用的、讨厌的、甚至有害的虱子,杀掉她,用她那笔钱,可以帮助更多善良的人们。"

拉斯科尔尼科夫想做拿破仑,于是他突破了法律和道德,为了他的原则,他举起了斧头。

拉斯科尔尼科夫犯罪了。

然而,他却是一个善良的人。他拿出身上最后一个卢比帮助不相识的一个穷困家庭,并爱上了一个出卖灵魂的妓女----基督徒索尼雅,并向她坦白自己的罪行。

书中最让人感动的部分是,一个杀人犯和一个妓女,这两位不幸而又善良的人在圣经面前灵魂的坦白。拉斯科尔尼科夫认为他没有犯罪,他只是忠于了他的原则,杀死了一只虱子。而索尼雅却反诘道,人可不是虱子,并极力劝他自首并忏悔:

"你现在就走。站在十字街头,双膝跪下,先吻你被玷污的大地,然后向全世界、向四方磕头,对所有的人同声叫喊:“我杀了人!”那么上帝又会使你新生。"

最终,拉斯科尔尼科夫在索尼雅的劝下,投案自首,流放西伯利亚。索尼雅送给拉斯科尔尼科夫一本《新约》,然而他一次都没有打开。在他的心中,或许仍然坚守着自己无罪的原则,他没有认为自己需要被救赎。

一直到书的最后结尾,陀氏也没有给出我们任何关于这场罪与罚的结论,但是他却把关于罪与罚的思索留给了读者。我们不禁要问:

什么是善与恶的标准?
什么才是真正的高尚?
是遵循现有的法律,还是内心的道德?
道德的标准究竟又是什么?
我们可否为了更大的公众的幸福而违反道德法则?

读者们无法否认,阅读《罪与罚》是一次难忘的心灵体验。陀氏用他带着神秘魔力的笔触,带着读者们来到犯罪现场,我们似乎为成那位杀人的大学生的共犯,和他一起进行犯罪心理体验。也许我们最终会忘记书中的文字和情节,但我们不会忘记我们从书中所感受到的一切。

陀氏曾说,这部关于罪犯的忏悔录将确立他的名声。

时间证实了他的自信。作为一部伟大的作品,《罪与罚》奠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世界文坛的经典地位。

十多年后,尼采在他的著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里系统地阐释了这部小说所蕴含的超越善恶的超人哲学。

而百十年来,关于罪与罚的探讨,仍回荡在世人的灵魂深渊里,经久不歇,发人深省,引人深思。
楼主:曾记ABC  时间:2019-08-28 04:47:01
公众 号:曾记 (every_moment123)

周末,去影院观看《送我上青云》。电影拍得有点意识流的感觉,一路云山雾水,让人似懂非懂。

悻悻然走出影院时,心里着实不爽。感觉看了一部虚头巴脑的寓言故事,脑海里一片云雾缭绕。当时,心里盘算着,回去网站上给它打个6分,可不能再高了。


后来看了影评,果然有人说感觉电影乱糟糟的,一片茫然云云。这些评论可谓于我心有戚戚,然而,纷乱中一个回复蓦地将我击中:

“这部片子最好的地方在于它确实是用女性的角度呈现一些事实,你觉得乱糟糟的,是因为女性承受的东西可能本来就是乱糟糟的。”

这倒让我想起《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一句话,“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

我开始反思,我之所以没有看明白这部电影的原因,或许是因为我的观影角度问题吧。

再一次,我在脑海中反刍看过的镜头。仿佛像吃橄榄般,慢慢地咂嗼出我原来未曾感受过的滋味。

影片讲述的故事其实很简单。

硕士毕业后的大龄未婚女记者盛男,罹患卵巢癌,需要手术费30万元。为了筹措这笔救命钱,她开始四处求助。

然而,原生家庭并不能给她任何支持;同事担心她没有还债能力,也不肯施以援手。

最后,盛男找到一份替暴发户企业家的父亲写传记的工作,稿酬正好就是30万。

为了这笔续命钱,盛男不得不接受这份平庸的工作,从而踏上了采访传主之路。

导演似乎特意要让这个女性角色各处不顺遂,各种对着来。

她明明是个剩女,名字却叫做盛男;

她梦想像海明威、马尔克斯、狄更斯那样成为战地记者,却不得不为手术费采访一名暴发户的父亲;

她渴望生命的激情,却听到生命无多的召唤;

她充满未竟的理想,却只能感叹此生未完成。

影片中随处飘流的棺材,充满了死亡和绝望的气息。提示着生活正在将无所怙恃,孤立无着的盛男逼上绝境。

然而,盛男是这个世界最惨的人吗?

在这一趟生命旅程中,她遇到的那些人的境遇会比她更好吗?

父母?----她的父母已经离婚,做生意的父亲不负责任出轨,对女儿不管不问;漂亮的母亲懵懂迷茫幼稚无知,连独立生活的能力都没有;

灵魂伴侣?----盛男在船上邂逅一名男子,他们畅谈灵魂、时间、自由,像极了《爱在黎明破晓前》的那对文艺青年。然而,其实他是那位暴发户的入赘女婿。自由的灵魂原来只是在想象之中,生活的枷锁下他早已唯唯诺诺得像一只被圈养的宠物;

同事?----那位色盲同事,只相信金钱能给人带来无法想象的尊重。而在成功之前,他必须放下尊严,匍匐前进,目不斜视;

企业家和他的父亲?这位暴发户为了自己扬名立万,出钱请别人为自己的父亲立传;乏善可陈的父亲却说他知道,自己的儿子就是一个傻缺。

原来生活充满了荒谬,每一个体面生存的后面,各有无法调和的不堪。

恰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的主人公,在寻找宝藏的过程中完成了对自我认知的探寻和对自我价值实现的终极追问一样,盛男也在采访传主的这一段都市剩女奇幻之旅寻找到了自我和存在的意义。

认清了生活的真相后,她终于和生活进行和解:

她不依靠父母,哪怕无所怙恃,孤立无着;

她潇洒地向落荒而逃的灵魂伴侣吻别;

她对同事说,相比于色盲,渴望成功才是绝症;

她怒怼暴发户对她嘲讽,捍卫自己的理想。

她最后还是没有拿到那笔三十万的稿酬,因为那位靠辟谷养生续命的传主提前去世,那份传记也随之迎来了它速朽的命运。

影片最后,在一片废弃的城墙上,怀揣破败理想的盛男对着一个堂吉诃德似的疯子说“我爱你!”后喊了三声“哈!哈!哈!" ,仿佛是溺毙之前再望一眼蓝天的悲壮 ,又像是迎来人生高峰体验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那一刻,盛男终于摆脱人生的困境。

那一刻,或许只有她才是真正地超拔于众人。

影片的名字借用《红楼梦》里薛宝钗吟诵柳絮一词。那轻轻飘飘,随风向上的柳絮,岂不象征着我们每一个渺小个体随风飘浮又力求向上的命运?

不管多么轻微,最终落向何处,它仍然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纵使遭逢无根无底的境遇,要超拔于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最终还是倚仗我们自己。

或许,这也是这部影片要向我们传达的一个理念吧。

而我的任务,则是要把它的评分调整为8分,不能再低了。
楼主:曾记ABC  时间:2019-08-28 04:47:01
@吕家严 2019-08-27 15:06:07
欢迎来到书话!书话是虚拟世界里的“好久不读”书店,等你好久了。: )
-----------------------------
谢谢你,说得真好!

楼主:曾记ABC

字数:6038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08-12 22:51:27

更新时间:2019-08-28 04:47:01

评论数:1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