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盛唐那点事(二):救时宰相姚崇

盛唐那点事(二):救时宰相姚崇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唐朝政变极其频繁。仅仅从公元705年到713年这八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大唐王朝就发生了七次政变。这些政变,唐玄宗李隆基大多经历过,有两次主要的政变还是他亲自发动的。所以,李隆基对政变有深刻的体会,他把时局的动荡归结于“女祸”,即女人干政造成的。终其一生,李隆基都没有让女人插手政治。即使是让他神魂颠倒的杨贵妃,在政治上也只是一只沉默的羔羊。
先天政变之后,李隆基大权在握。那些威胁皇权的女人,如韦皇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太平公主都让他宰了。李隆基踌躇满志,希望像曾祖父李世民一样,再为大唐开创一个太平盛世。可这样一个宏大的理想显然不是皇帝一个人就能完成的,“房玄龄在哪呢?”
先天政变之前,太平公主控制政府,“七位宰相,五出其门”。政变后,这五个宰相死了四个,另一位宰相陆象先被贬。陆象先离开朝廷后,李隆基提拔了两位宰相:张说和刘幽求。
这两人都是他的心腹,都是政变功臣,但不是他要找的“房玄龄”。
先说刘幽求,有才能,但不是治国的才能,而是阴谋诡计。这样的人搞政变、搞政治斗争还可以,但治国,真的不行。如果不是遇到李隆基,刘幽求一辈子可能只是一个小小的县尉。这固然有社会的因素,但跟他的性格也不无关系。比如在阆中尉的任上,因为领导说了他几句,刘幽求一气之下竟辞官回家了。这样的人,怎么能重用?
王琚、钟绍京、崔日用等功臣与刘幽求一样,都是因政变骤然挤入帝国的政治中枢,治国经验和能力都付之阙如。
张说倒是行政经验丰富,能力出众,可他的缺点也不少,比如脾气暴躁、与很多同僚的关系处理不好,关键是他与几位政变功臣刘幽求、郭元振、崔日用的关系很铁。

如何安置功臣历来是皇帝们的难题。在这方面有三种方案可供李隆基同学选择:
一是杀。最典型的例子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功臣几乎被他杀光了,以致于建文帝朱允炆面对叔叔朱棣的靖难之役无将可用。汉高祖刘邦也是采用这种方案的一个例子。
二是养,就是让功臣们每天悠哉悠哉安享富贵,什么事情都不用做。最著名的例子是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故事流传千古。在李隆基之前,也有一位皇帝采用这种方案,他就是光武帝刘秀。
三是用,即与功臣一起打天下,一起治天下。代表性人物是李隆基同学的曾祖父李世民。房玄龄、长孙无忌、李靖、李勣等功臣为大唐建国出生入死,建国后又成为治世之能臣。
李隆基同学面对的问题与上面这些大伽们都不一样。他不是开国皇帝,刘幽求等功臣靠政变起家,功勋与开国功臣不可同日而语。对李隆基来说,他们是功臣,但换个角度来看,他们就是小人,是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这批人难养,也难用。后面我们将会看到,李隆基对政变功臣们采用的是另外一种方案:贬。
环顾朝野上下,一个人的形象开始浮现于李隆基的脑海之中。李隆基觉得这个人就是他要找的“房玄龄”。他就是老臣姚崇。

姚崇历事四朝,两任宰相,长期担任兵部尚书,在多地做过刺史,政治经验异常丰富。而且姚崇是个皇权主义者,政治立场可靠。当初他就是为了维护李隆基,才被贬到地方当刺史的。
这样的人不用,还用何人?
张说敏感地察觉到李隆基准备启用姚崇的意图。两个人都才兼文武,出将入相,性格方面有几分相似,“尚气节、重然诺”,可关系却一直不融洽。为什么不融洽呢?史书上没有说,估计跟两人都会玩弄权术、搞小动作有关。小动作搞多了,也就伤害到了对方。
姚、张二人斗了一辈子,他们之间的矛盾无关道德,可斗争依然是残酷的。总的来说,基本上是张说被姚崇整,而且整得好惨。可就是这样,临死之前,姚崇还希望他死后的墓志铭由张说来写。这有两个原因:一、张说乃一代辞宗,能够得到他撰写的墓志绝对是一大荣耀;二、如果张说在墓志中对姚崇赞赏有加,他以后就不好秋后算帐,去挑姚崇生前的毛病。
问题是张说愿意吗?姚崇想了一计,对他的三个儿子说:“我为相多年,所言所行,颇有可述,死后墓志,一定要文辞大家来写。当今文章宗师,首推张说。我与张说向来不睦,你们去求他写墓志,他必然推辞。但我两人同朝为官多年,我死之后,他必来吊唁。你们可在我灵前陈设珠宝珍玩,如果张说看都不看,说明他仍然记念前仇,很是可忧,你等速速辞官返乡。如果他有爱慕之意,你们可传我遗命,把珠宝珍玩悉数奉上,求他为我写一碑铭。待他碑文写好,你们立即刻石,并呈皇上御览。”
果如姚崇所料,姚崇死后,张说前来吊唁,对陈列在灵堂前厅的古玩字画爱不释手。见此情况,姚崇的几个儿子立即上前,说:“先父有遗言,同僚中如有人肯为先父作碑文,就将这些古玩字画送给他。张相您是文辞大家,就请您为先父写一篇碑文吧。”
张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当日就将碑文写好送到姚府。碑文高度赞扬了姚崇的丰功伟绩和崇高品质。姚崇的儿子立即命工匠将碑文刻好,并将底稿呈奏给皇帝李隆基。李隆基看后大加赞扬,说:“如此贤相,不可无此文称扬。”
张说为姚崇写墓志的消息瞬间就在长安城传开了。张说冷静下来后,后悔了,心想我被姚崇整得如此惨,还去赞扬他,这不是犯贱吗?他以碑文有错误,需要修改为由,派人去姚府想把碑文索回来。这种情况早在姚崇意料之中。姚崇的几个儿子领张说的人去看已经刻好的石碑,告诉他碑文底稿已经呈奏给皇上。
直到此时,张说才醒悟过来,知道被姚崇算计,不禁顿足长叹:“死姚崇还能算计生张说,看来我是真不如他啊。”

从这个小故事里面,我们可以看出张说有另外一个毛病——贪财。当时的大唐腐化成风,李隆基想为朝野上下注入一股清新的廉洁之风,这也是他不愿意重用张说的原因之一。
张说察觉到李隆基启用姚崇的意图后,授意御史大夫赵彦昭弹劾姚崇。估计赵彦昭说的都是一些空穴来风的空话,没有掌握实质性证据。李隆基对他的弹劾不予理睬。
张说不甘心,想了一计,游说另一政变功臣、殿中监姜皎共同阻挡姚崇。姜皎找了个机会,对李隆基说:“陛下不是在物色合适的河东总管吗?我倒有一个人选。”
“谁?”李隆基问。
“姚崇文武全才,最为合适。”
“这必然是张说之意,你竟敢当面欺君,罪该万死。”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骊山讲武
张说机关算尽,结果反倒加快了姚崇回朝的步伐。
先天二年(713年)十月,李隆基在骊山举行了一次盛大的阅兵活动(古代称阅兵为讲武),参加阅兵的队伍有二十多万人,旌旗连绵五十余里。
宰相、兵部尚书郭元振是这次阅兵活动的总指挥。正当大家兴致勃勃地观看阅兵仪式时,皇帝李隆基突然眉头紧蹙,怒气冲冲,说:“军容不整,把总指挥郭元振给我带过来。”
阅兵进行到一半,总指挥众目睽睽之下被五花大绑押到军旗下。李隆基下令将他就地斩首。
面对从天而降的罪名,郭元振惊骇莫名,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三军将士面面相觑,举措失次。刘幽求和张说立即跪下为郭元振求情,说他立了大功,不可杀。
李隆基并非真的想杀郭元振,只是想借此在军中树立自己的权威。他就坡下驴,免郭元振一死,将他流放新州(今广东新兴县)。没多久,李隆基又起用郭元振为饶州司马。但郭元振经此一事,郁郁寡欢,在前往饶州途中病逝,享年五十八岁。
处罚了郭元振,李隆基还不解气,下令将礼仪官唐绍斩首。
唐绍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没有人为他求情。不仅没有人求情,金吾卫将军李邈接到命令后,还精神抖擞、志气昂扬地向李隆基行了个军礼,喊道:“遵旨。”
李隆基其实也不想杀唐绍,可君无戏言,只能眼睁睁地看作唐绍被押上刑台,被处斩。事后,李隆基找借口免去李邈的全部官职,打发他回家种地,下令永不叙用。
李邈与唐绍并没有仇,他只是想在皇帝面前献殷勤,拍拍皇帝的马屁,没想到拍在了马腿上,被踢废了。
树立军威只是李隆基骊山阅兵的一个目的,他的另一个目的是召见姚崇。当时姚崇为同州刺史,离骊山只有几十里路。按照规定,天子巡幸,方园三百里的牧守都要前来拜见。

李隆基如此大费周章地召见姚崇,说明他对此次召见异常重视。这次见面,将决定姚崇的未来,也将给帝国带来巨大的变化。
阅兵的第二天,即先天二年(713年)十月十四日,李隆基前往骊山脚下的渭川打猎,此时姚崇恰恰赶到。他被太监引到了皇帝面前。
李隆基问姚崇:“爱卿你会打猎吗?”
“当然。微臣年轻时热衷于此。二十岁前,微臣居住在广成泽,每天呼鹰放犬,以骑马打猎为乐。后来遇到张憬藏(当时的一个术士),他劝微臣多读书,不要自暴自弃,微臣因此发奋读书,以致待罪将相。如今虽老,骑马打猎还不成问题。”
李隆基很高兴,让姚崇上马,君臣两人一边打猎,一边讨论国家大事。两人配合默契,话越说越投机,李隆基坚定了拜姚崇为相的决心,于是说:“爱卿你应当入朝为相,辅佐朕。”
话说完,身后却没有反应。李隆基很奇怪,这个姚崇是怎么了?天大的好事落到他头上,他竟然无动于衷,不叩头谢恩。
正当李隆基疑惑不解时,姚崇翻身下马,跪地启奏:“臣先跟陛下说十件事,陛下觉得不可行,请允许臣拒绝陛下的好意。”
升官还提要求,而且一提就是十件,这样的事太稀奇了。“你说说看。”李隆基回答。
“自垂拱以来,朝廷一直严刑峻法,臣请实行仁政,可乎?”
“可。”
“朝廷屡次丧师青海。臣望陛下不幸边功,可乎?”
“可。”
“近年佞臣犯法,皆以宠自解。臣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可乎?”
“可。”
“女主临朝,宦官上传下达,为祸不小。臣请自今宦官不得干政,可乎?”
“可。”
“臣请自今租赋之外,禁绝一切贡献,可乎?”
“可。”
“臣请外戚不得任台省要职,可乎?”
“可。“
“臣请陛下接大臣以礼,可乎?“
“可。“
“臣请自以今以后群臣能直言进谏,批逆鳞,犯忌讳,可乎?”
“可。”
“臣请禁止营造佛寺道观,可乎?”
“可。”
“自汉代以来,外戚专权,扰乱天下,我朝尤甚。臣请陛下以此为戒,永为万代之法,可乎?”
“可。”
这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十要事说”,也是开元盛世的执政纲领。
见李隆基答应了自己的要求,姚崇拜了三拜,同意入朝为相。当天,李隆基任命姚崇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这个职位,正是前一天郭元振空出来的。

先天二年(713年)十二月初一,李隆基发布诏令,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开元”,尚书左、右仆射改名为左、右丞相,中书省改名为紫微省,门下省改为黄门省。
唐朝历史上的第二个盛世——开元,就此拉开序幕。那一年,李隆基29岁,姚崇63岁。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明明更新了,为什么不见了。我还确认过。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上班时发现昨晚更新的不见了。回家后赶紧重新发。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又不见了?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不会再消失吧?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把昨天的又重新发了一遍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唉,不知道怎么回事。昨天,今天更新的都不见了。正好明天出差,没时间写,可能要停一星期。回来再更新。请大家见谅。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伴食宰相卢怀慎
唐朝宰相制度实行的是“集体制”,官员职务后面加一个尾巴“同中书门下三品”、“同平章事” 或“参知政事”,这个人就是宰相了,就可以进入政事堂商讨国家军政大事。这有点像我们现在的政治局常委。
常委很多,人数还不固定,少的时候五六人,多的时候十几人。实行集体宰相制度的最大好处是可以群策群力,广泛听取意见,还可以防止权力集中到某一两个人手里,导致皇帝大权旁落。但这样一个制度的缺陷也是显而易见的。最大的缺陷就是许多事情都得皇帝拿主意,因为人越多,意见也就越难统一,而真理又往往并不掌握在多数人手里。
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公司,集体宰相制度下的皇帝就像公司的总经理,宰相们只是某个部门经理,他们管理一个部门,开会时提提意见。采不采纳,采纳哪种意见,总经理您自己看着办。
因此,集体宰相制度下的皇帝很辛苦。像隋文帝杨坚,每天坐朝听政,都要持续到太阳西斜,晚上还要批阅奏章直到深夜,晚饭都是在办公桌上随便扒拉两口而已。唐太宗李世民同样殚精竭虑,比他的病秧儿子都少活了几年。当然也有不辛苦的,比如隋炀帝杨广、唐中宗李显,可后果大家都清楚。
唐玄宗李隆基看到了集体宰相制度问题所在。他想当个好皇帝,做一番事业,又不想太辛苦,于是对宰相制度略作改动,即减少宰相数量。同一时期,唐玄宗任命的宰相一般只有两人,一个是中书令(改名后叫紫微令),一个是侍中(黄门监),两位宰相一个起主导作用,另一个只是陪衬。
于是宰相变成了总经理,公司的一般事务都由他来决定。皇帝升格成了董事长,只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
姚崇任宰相后不久,需要擢升一批郎吏(中下级官员),于是向李隆基请示。念完提拔官员的名字后,姚崇问李隆基有什么意见,可李隆基一点反应都没有。再问一遍,还是没反应。抬头一看,姚崇发现李隆基仰着头,在看宫殿的房梁,不知道是不是在数蚂蚁。
姚崇蒙了,汗都流了下来,不知道皇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他收起名单,用衣角擦擦汗,退了出去。
罢朝后,高力士劝李隆基说:“皇上您刚刚总揽大权,宰相奏事,应该当面裁决是否可行,怎么能理都不理呢?”
李隆基回答:“我把政府交给姚崇,大事自当奏报,与我共同商议。中小官员的任命,难道也要一件一件麻烦我?”
高力士把李隆基的话转告姚崇,姚崇茅塞顿开,转忧为喜。

与姚崇搭配的宰相名叫卢怀慎,出身于范阳名门望族卢氏,属于典型的贵族阶级。
卢怀慎有两个优点,第一是有自知之明;第二是清正廉洁。这也是李隆基选他为相的主要原因。
卢怀慎知道自己处理政务的能力不及姚崇,所以轻易不拿主意。有一次,姚崇请假十天,所有政府公文都推到了卢怀慎面前。卢怀慎看看这份,又看看那份,哪一份都不敢批,只好诚惶诚恐地去向皇帝谢罪。李隆基倒是大度,笑了笑,说:“我把天下事交给姚崇。任用你是因为你清廉端正,给天下人树立一个榜样。”
姚崇假满回朝,一个时辰就把所有堆积的公务处理完毕。他忍不住得意洋洋,问紫微舍人(中书舍人)齐澣:“我当宰相,可跟以前什么人相比?”
齐澣看他这副小人得志的模样,不想回答。姚崇不死心,又问:“与管仲、晏婴相比怎么样?”
管仲、晏婴虽然只是春秋时期列国的国相,千百年来却一直是宰相们的楷模。连诸葛亮都以能与管仲相比而自豪。
齐澣回答:“管、晏之法虽不能在后世施行,但至少能施行到他们死的那一天。您订的法令规章,随时更改,好像比不上这两个人。”
姚崇骄傲的心小小地失落了一下。他接着问齐澣:“那你看我是什么样的宰相?”
“您,只能说是个‘救时宰相’。”齐澣说。
姚崇闻言大喜,把笔往桌子上一丢,说:“‘救时宰相’,也不容易。”
姚崇号称“救时宰相”,与他相比,卢怀慎被讥讽为“伴食宰相”。
伴食宰相卢怀慎在道德品质方面是一个真正的楷模。我国古代倡导“勤俭持家”、“勤俭治国”,可当时的大唐经过唐中宗和唐睿宗两朝之后,已经奢糜成风。李隆基想改变这种状况,于是提倡克勤节俭、抑制浮竞,希望社会上出现一种“返朴还淳”的新气象。
要做到这一点,领导的带头是必不可少的。开元初年,李隆基特地搞了一次宣传活动,把皇宫里的一些珠玉锦绣堆在殿庭前,放火烧毁。金银器具熔化后,贮藏起来,以供军国之用。李隆基还颁布一道命令,规定后宫四妃以下均不得穿锦绣绸缎,佩金玉珠宝。长安和洛阳的织锦坊因此停办了。
李隆基的这次活动,声势特别大,其实只是做做样子。两年不到,他就派人去遥远的师子国(今斯里兰卡)搜罗珠翠奇宝,派人到南方抓捕鸟雀珍禽。晚年更是奢侈腐化,几乎让大唐亡了国。
节俭的生活皇帝坚持不了,只好由宰相做榜样。卢怀慎就是李隆基向世人推出的最好的榜样。
卢怀慎出身贵族,又官至三品,按理说他的生活应当比绝大多数人过得好。实际情况却是卢家一贫如洗,怀慎的妻子儿女有时还免不了饿肚子。
卢家的房子特别破旧,连最基本的遮风挡雨都困难,更不要说防盗了。有一次,卢怀慎生病,宋璟和另一位大臣卢从愿去探望。正好刮风下雨,雨顺着风嗖嗖地往堂上飘,卢怀慎的老婆只好拿一块破席子在门前遮挡。到了吃饭时间,菜端上来,就是两碟豆子,几杯(不是盘)青菜,连点油星都没有。
那卢怀慎的钱哪去了呢?就算卢家没落了,或他没有继承父亲的遗产,三品官员的工资也不低啊。
答案是,卢怀慎把大部分的钱都用来接济亲朋故旧。这样的人,让人不得不佩服。

卢怀慎以身作则,很好地完成了皇帝交给的任务。有了他,李隆基可以底气十足地训诫天下的臣民:我们的贵族宰相都这样勤苦,你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干活,不勤俭节约!
楼主:流水星晨  时间:2019-08-16 10:22:22
刚回来,先把那些不见了的补上。

楼主:流水星晨

字数:625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07 04:24:10

更新时间:2019-08-16 10:22:22

评论数:6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