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满汉恩仇录——见证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满汉恩仇录——见证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前言

作为一个中国人,笔者无比挚爱着自己伟大的祖国。那源远流长的中华历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每一个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而每一个中华儿女身上,又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标签,即伟大中华民族的一份子。那什么是中华民族哪?抛开繁琐难懂的学术套话,让笔者用最为简练的话来描述。中华民族就是,汉族+已经汉化的民族+正在汉化的民族集合。汉族无疑是中华民族的核心,自古以来,汉族先进的社会制度、繁荣昌盛的经济、辉煌灿烂的文化,向周边的少数民族地区,辐射出巨大的吸引力。这种强大的吸引力,把周边的少数民族紧紧吸附到汉族周围。虽不免民族冲突的发生,但历经民族交往、民族交流,直至民族融合。周边的少数民族,最终,逐次,逐批地融入到汉族之中,并同汉族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民族共同体。这个不断融合、发展的民族共同体,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汉族和众多少数民族共同缔造得。但在中华历史的舞台上,众多少数民族往往只能充当配角。而能够入主中原,跟强大的汉族并驾齐驱的,却并没有几个。至于,能够建立全国统一政权的少数民族,更是凤毛麟角,只有区区两个,其中一个,就是满族。在中国历史上,满族要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满族全称满洲族,满族及其前身女真族,曾两次成功入主中原,满族更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
很多人非常反感,中国历史上,曾与汉族激烈冲突的少数民族政权,包括,女真族的金朝和满族的清朝。其实,这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这些少数民族政权的存在,并不改变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汉族的核心地位和作用。反倒是,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尽都被汉族的璀璨夺目的文化所陶醉、征服,并甘心情愿效忠于汉人雄浑磅礴,而又博大精深的文明。即便,有所挣扎,也改变不了逐步融入中华民族的最终命运。须知,中华民族可是以汉族为核心得。这不也证明了汉人,除了拥有汉唐那样强悍的硬实力,更有这无形阴柔的软实力吗?
再者说,历经五千年的民族大融合。中华各族儿女,早就血脉交融相通,是名副其实的民族兄弟。有哪个汉族兄弟,敢说祖上没有一点少数民族血统!又有哪个少数民族同胞,敢说自己毫无一丝汉族血脉哪!更何况,经过密切的融合和发展,中华各族儿女信奉同一文明,传承同一文化。正因如此,中华各族儿女,才会被共称为炎黄子孙。所以说,中国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的冲突。只能算是,发生在现今中华儿女共同祖先之间的内战,是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兄弟之争。抛开历史上的不幸,今日,中华各族儿女情如手足,相亲相爱,如同一家。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心协力,努力拼搏,共同奋斗,这才是最重要的!
中华历史,浩浩汤汤。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车轮,也永往直前,总不停歇。而纵观满洲民族的起源、形成与发展。以及该过程中,同汉族的交往、摩擦、冲突与融合。恰好是,中华民族不断演变发展的最为真实、客观写照。透过中国历史上,满汉两族之间的恩恩怨怨,我们所见证的,尽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威武和传奇。笔者有着满族血统和汉族血统,这也让笔者能用更为客观、公正的视角,去看待满汉之间的历史。就请允许笔者带领各位读者,一同探究这份跨越数千年的恩怨情仇,一起领略中华民族的蓬勃英气和雄浑壮丽。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多谢天涯煮酒的各位版主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第一卷:满洲民族的形成

第一章、民族起源
一、
我国东北地区,东临浩瀚大海,北靠西伯利亚荒原,西邻蒙古大草原,南接祖国内地。在塞外风雪的砥砺下,刺骨严寒的沁染下,千万年腐殖质的滋润下。这片东西、南北各绵延三千余里的沃野黑土,处处散发着泥土芬芳的气息,和坚毅与果敢的气魄,也养育着中华各族儿女。悠悠五千载,中华各族儿女在这片白山黑水,共同繁衍,一起生息,互相不断融合。这种历史积淀,注定了东北地区,自古就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中,不可分割的神圣组成。
东北地区大体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少部分在寒温带和暖温带。又因纬度高,相比于内地,东北地区的冬季寒冷漫长,积雪冻土期长,夏季温暖而短促。由于地理跨度大,使得东北地区的南北气候差异较大,经济模式也有较大区别。在古代社会,东北地区的南部,即今辽宁一带,气候较为温润适合农耕。而东北地区的中部和北部,即今吉林、黑龙江,和外黑龙江(现俄罗斯远东)地区,自然环境要严寒酷烈得多。受限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有限,东北地区的中部、北部,是很难进行农业开发得。只能以渔猎经济为主,辅以游牧经济及非常有限的农耕经济。低效的经济模式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却让东北大地成为了渔猎民族的摇篮和天堂。历史上,很多叱咤风云的征服民族,如:鲜卑、女真、蒙古、满洲,都是由这片神奇的白山黑水间孕育而生。东北地区也和蒙古高原并成为,北方强胡悍虏源源而出的两个大本营。
但东北地区的南部,因受气候温润,适合农耕,且毗邻内地,方便迁徙等影响。很早便有古汉人从中原向北迁徙至此,并勤恳耕耘生息。虽然生活方式与渔猎、游牧相异,却不妨碍以农耕为生的古汉人,在东北地区的土著民族中,占据一席之地。至夏商周时期,东北地区便已形成了古汉人、东胡、肃慎、秽貊四大古族。狭义上,汉人将其聚居的东北地区南部,即今辽宁一带,称为辽东,意指辽河以东地区。广义上,辽东又可泛指整个东北地区,包括被俄国割占的外东北,以及朝鲜半岛大同江以北地区。本书中的辽东一词,皆引其狭义本意。
我们知道,民族的性格与其生存的环境,是有着密切关系得。为了在严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东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必须要适应穿山越岭、跋涉林海、转徙江河、驰骋草原的生活。同时,为了争夺宝贵的资源与领地,掠夺额外的财富和奴隶,他们还要进行长期、激烈的军事斗争。在严酷环境的塑造下,频频战火的洗礼下,古代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养成了精于骑射弓马、勇武彪悍的民族性格,以及吃苦耐劳、不畏艰险、果敢顽强的民族精神。
对于东北地区各土著族众的剽悍性格与顽强精神,史籍文献多有明载。《后汉书》记载,扶余“其人粗大强勇而谨厚”,沃沮人“性质直强勇,便持矛步战”,高句丽人“性凶急,有气力,习战斗,好寇钞”;《北风扬沙录》记载,女真人“耐寒忍饥、不惮辛苦,食生物,勇悍不畏死……善骑,上下崖壁如飞。济江不用舟楫,浮马而渡”;《扈从东巡日录》亦记载,东北土著“勇悍善骑射,喜渔猎,而耐饥寒辛苦,骑上下崖壁如飞”,尽显雄浑苍劲、阳刚强健之色。就连从古自今,生活于东北地区的汉人,也都传承了古代东北少数民族勇鸷无羁、粗犷豪放的民族性格。时至今日,好勇斗狠仍是现代东北人群的整体性格之一。
经过不断的兼并、融合和迁徙,除了东北地区南部的古汉人保持不变外。东胡族先后演变出鲜卑、乌桓、室韦、契丹、蒙古等族。并在演变的过程中,不断向蒙古高原、内地迁徙。秽貊族选择留在了东北地区,其族裔在后世,演变出扶余、高句丽等族。至于,同样留在东北地区的古族肃慎,则先后演化出挹娄、靺鞨、渤海、女真、满洲等族。其中,渤海国曾称雄于东北一隅。女真则灭辽朝,亡北宋,建立金朝,雄踞北方中国。满洲更是扫清寰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清朝。可以说,肃慎的后裔们,各个声威赫赫,举足轻重。并在中国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诗篇章。
据考证,早在舜、禹时代,肃慎古族便与中原建立了联系。史载,舜时,“息慎(即肃慎)氏朝,贡弓矢”。禹时“海之外肃慎”来服。及至商汤、周文王时,“海外肃慎”亦皆来服。武王灭纣时,“肃慎来献楛矢、石砮”。不断的交往,密切了肃慎同中原的关系。尤其,周武王、周成王、周康王时,肃慎频频向西周朝贡。成王为嘉许肃慎来朝,命大臣荣伯作“锡肃慎氏命”,即册命肃慎,这都标志着肃慎已经臣服西周。事实上,西周也对肃慎的宾服非常满意,周武王还将肃慎进贡的楛矢、石砮,分给异姓诸侯,希望他们都能像肃慎那样,对周朝忠心耿耿。周景王在列举其疆土时,更是直言道:“肃慎、燕、亳,吾北土也”。
到了秦汉时期,肃慎古族又易族名为挹娄。至于挹娄族名的由来,主要有两种说法:其一、挹娄是肃慎的同名异译。学者认为,肃慎、挹娄、女真的古音相似。系东夷人自称,即东人之意;其二、挹娄是肃慎的一个部族。因最为强大,而广为人知。中原王朝遂以挹娄,称呼原先的肃慎。随着族名由肃慎转变为挹娄,满洲先民的演变、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当东北地区的东胡、秽貊、肃慎等古族不断演变、发展时,东北地区南部的汉人也在积极经营、建设。史载,商人的先祖曾居于东北的辽西地区,并与当地的戎狄部族相互联姻。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夏家店文化,就与商人有着直接联系。商代,封于辽西地区的诸侯国孤竹国,就与商朝王室同宗同姓。周初,箕子率部分商朝遗族,迁入辽西,后东走朝鲜,建立了箕子朝鲜。到了战国时期,燕昭王击破东胡,“东胡却千余里”。燕国大将秦开又渡辽水,攻箕子朝鲜,直达满番汗(今朝鲜博陵古城),箕子朝鲜遂弱。燕国则拓地两千余里,得据整个辽东,及半岛部分地区。而后,燕国于河北地区北部、辽东地区,“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并“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同时,燕民开始大量涌入东北地区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燕国灭亡后,燕人卫满于西汉初年,率众千余,投奔箕子朝鲜。推翻了业已衰落的箕子朝鲜后,卫满又建立了卫满朝鲜,内地的流民则继续涌入朝鲜。
秦朝建立后,原属燕国的辽东地区,并入秦朝版图。秦朝也继承了燕国的设置,在东北地区南部,设立了辽东、辽西、右北平三郡。秦亡后,西汉又继续在东北地区南部统治。凭借强盛的国力,汉武帝继位后,数次出兵漠北,给匈奴以沉重打击。同时,还在各个方向,不断开疆拓土。在东北方向,元朔元年(前128年)秋,“东夷秽君南闾等口二十八万人”,向汉朝归降。为切断卫满朝鲜同匈奴之间的联系,汉武帝趁机在秽貊地区设立沧海郡。这是汉朝首次在东北民族地区,设置郡一级行政建置。然而,仅仅两年后,沧海郡便被废黜。
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因不满卫满朝鲜招揽汉朝亡人,阻碍其它小国向汉朝进贡,并杀害汉朝辽东东部都尉涉何。汉武帝发兵五万,进攻朝鲜,两年后,卫满朝鲜灭亡。而后,汉武帝在卫满朝鲜故地,即现今朝鲜半岛的北部和中部,设立了乐浪郡、玄菟郡、真番郡、临屯郡,合称为汉四郡。这也是汉朝在东北民族地区,第二次设立郡级建置。由于,箕子、卫满朝鲜时,汉人不断移民半岛,带来的先进文化,大大促进了当地社会的发展。到汉武帝吞灭卫满朝鲜时,朝鲜的社会发展水平,已与内地相近。照理说,汉武帝将内地的郡县制,照搬至朝鲜,是不应存在适应障碍得。但卫满朝鲜故地,还有很多附属部族,即史书提及的“秽貉、句骊夷”或“真番旁众国”。这些部族的社会发展水平,非常原始、落后,不能适应机构繁琐的封建官府统辖。而汉朝也发现,原本基于内地农耕经济的行政体制,无法有效管制边疆地方的番部夷虏。史载,那些“秽貉、句骊夷”不断武力反抗汉朝官府的统治。以致,临屯、真番二郡因不堪“夷貊所侵”而省并,玄菟郡也由沃沮地,迁到邻近辽东郡的句骊夷地,后又迁入原辽东郡境内。只有乐浪郡,因其辖地原为卫满朝鲜的核心区域,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属于礼数冠带之地。设于当地的各级郡县,方才统治得最为稳固和长久。
内地的郡县制在边疆民族地区的具体实施中,统治效果非常差。受此影响,汉朝转而尝试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能适应其民族及社会特色的新体制。汉昭帝继位后,省并了临屯郡、真番郡,内迁玄菟郡。那些原属三郡统辖,且不服管制、桀骜难驯的各部夷虏,则被分置为七县,并入乐浪郡。汉朝特设东部都尉一职,专门管辖七县所属的夷虏。同时,汉朝允许当地沃沮、秽貊等土著部族的首领、头目,担任各县的官长及下属各级官吏。据《三国志》记载,即“其后皆以其县中渠帅为县侯,不耐、华丽、沃沮诸县皆为侯国”,“功曹、主簿诸曹,皆秽民作之”,“诸邑落渠帅,皆自称三老”。通过对各部首领、头目的政治拉拢,将其化为朝廷的中间代理人。汉朝不仅重新确立了在当地的统治,并保持了长期的社会稳定。
自此之后,尝到甜头的汉朝遂于民族地区,频频设置这种具有民族自治性质的行政管理机构及官职。主要包括:属国、西域都护府、护羌校尉、护乌桓校尉、护匈奴中郎将等。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二、
属国是汉朝为安置归附的匈奴、羌、夷等少数族,而设置的行政建制。据《汉书》记载,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昆邪王杀休屠王,并将其众合四万余人来降”,汉武帝“置五属国以处之”。从此,汉朝对于降附或内属的少数民族,多在其聚居地设属国,予以安置。依照汉制,属国与郡同级,属国允许保留国号,即“凡言属国者,存其国号而属汉朝”。亦可延留其部族风俗,即“因其故俗为属国”。为确保对属国的统治,汉朝会在属国,派驻属国都尉,秩比二千石,掌管属国的军政大权。稍有不同的是,西汉时,属国都尉以下,还设有“丞、候、千人属官,九译令”等职。而东汉时,属国都尉以下,则另设属国长史一职,专以“职统戎马”。此外,属国的各级官职,多由朝廷任命的汉族官吏担任,一些较低的官职,可由属国的部族首领担任。至于,属国各族的部族武装,则须归属国官员统领,称为属国骑或属国胡骑,又称属国玄军(玄军即铁军)。史载,窦融为张掖属国都尉时,其麾下就有精兵万骑。东汉末年,军阀公孙瓒亦曾任辽东属国长史,统领辽东属国的部族武装。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朝攻取河西走廊,设立了河西四郡。由此,打通了内地通往西域的陆路交通,汉朝的势力开始向西域扩张。元丰三年(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发兵,击姑师、降楼兰,抚师千里,广树威德。太初三年(前102年),汉武帝派贰师将军远征大宛取胜,自此“西域震恐,都遣使来贡献”。汉朝为确保与西域诸国的陆路通畅,特在敦煌到盐泽之间,设立交通亭站。并于轮台和渠犁等处,派驻戍卒屯田。同时,汉朝还设置使者校尉,代表朝廷处理西域事务,兼司驻防及屯田事宜。由此,天山以南为汉朝控制。此后匈奴内乱,神爵二年(前60年),匈奴统领西域各属国的日逐王先贤掸,率数万众向汉朝投降,汉宣帝封其为归德侯。至此,天山以北亦归属汉朝,匈奴在西域的统治全面结束。
夺取整个西域后,神爵二年(前60年),汉朝正式建立西域都护府,并任命原护鄯善以西南道使者郑吉,为首任西域都护。自后,西汉时期,前后任西域都护者十八人。东汉时期,前后任西域都护者,又有四人。依照汉制,西域都护级别相当于郡守,俸禄两千石。其属官有副校尉、丞各一人;司马、侯、千人各二人。除以上属官外,汉朝还在西域派驻有伊循校尉、戊己校尉。伊循校尉负责伊循地区的驻军统领和屯田管理,而戊己校尉主管屯田事宜,协助都护安辑诸国,维护地方治安。为维护自身的统治,汉朝在西域派驻有军队,并积极屯垦。西汉时期,派驻西域的官吏、戍卒最多时,约有两万,开垦耕地五十多万亩。东汉时期,西域屯垦的规模要小很多,驻军及屯垦的人数也较少,但据学者估计,起码也有五千左右。
作为汉朝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西域都护的职责广泛,包括:统辖西域诸国,管理驻军、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还要发兵征讨。至于,都护所统辖的西域诸国,其君主可以称国王,但须接受汉朝册封,其统治地位方可算为合法。除国王外,各国主要官员也要由汉朝任命,且国王、官员,皆须佩戴汉朝赐予的印绶。据《汉书》记载,西域诸国“自译长、城长、君、监、吏、大禄、百工、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共计有376人。西域诸国可以自理其政,但前提是听命于汉朝,汉朝的政令也通行西域,史称,“汉之号令班西域矣”。西域诸国还允许保留军队,但要听命于汉朝的指挥、调遣。“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就是以朝廷的名义调用西域都护府各部族的军队,斩杀了北匈奴郅支单于。总之,西域都护府设立后,整个西域都被纳入到汉朝的统治中。
随着,汉朝在西域设立都护府,派官、驻军、推行政令,行使国家主权。这也正式标志着,西域(新疆)从此投入中华民族的怀抱,并成为我们伟大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国土。
为镇压羌人部落叛乱,隔绝西羌与匈奴的交通。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置护羌校尉,持节领护西羌,掌管西羌事务,秩比二千石。史载,护羌校尉的职责包括:绥扶诸羌,巡行理事;监管诸羌,保护交通;统兵备边,兼理屯田。由于羌人屡屡造反,尤其东汉时期。故而,各任护羌校尉往往统领重兵,并能指挥地方郡守、都尉。据学者考证,护羌校尉麾下,直属将屯兵近二千,湟中义从胡有二三千骑,总数达五千左右。遇有战事,还可征发属国中归附的羌胡,兵力可达万骑。以及,边郡太守所领驻军,各近万骑。另有,周边屯田的戍卒亦可调遣。一旦西羌生乱,护羌校尉即可第一时间,调集数万兵马,予以镇压。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袭破匈奴左地”,匈奴败退漠北。汉朝将原居乌桓山的乌桓人,迁徙五郡塞外。史载,为管制这些乌桓人,汉武帝始置护乌桓校尉,“拥节监领之(乌桓),使不得与匈奴交通”。此后,内附汉朝的鲜卑人,也被划归护乌桓校尉管辖。依照汉制,护乌桓校尉秩二千石,其下设有长史一人,司马一人。护乌桓校尉统辖下的乌桓、鲜卑的渠帅、大人,也都为朝廷封授“侯、王、长、都尉”等称号,并颁以印绶。在具体职责上,护乌桓校尉主要负责三方面:其一、代表朝廷同乌桓、鲜卑联络,协调诸部之间关系,处理诸部所遇疾苦,即“持节领护,理其怨结,岁时循行,问所疾苦”。其二、掌管朝廷对乌桓和鲜卑的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等事宜,即“领鲜卑赏赐、质子,岁时互市焉”。其三、负责监领乌桓诸部为汉朝侦察匈奴动静,阻击匈奴侵扰汉朝边郡。东汉中后期,塞外鲜卑取代北匈奴,称雄漠北,并屡屡寇抄汉朝边郡。护乌桓校尉又率领内附的鲜卑、乌桓突骑,配合汉军,打击入寇的塞外敌虏,即“遂为汉侦候,助击匈奴、鲜卑”。
汉代,护乌桓校尉在乌桓、鲜卑诸部中,享有极高的权威。这一点,在当代学者对内蒙古和林格尔的东汉古墓墓壁画考古中,得到了有力应证。该古墓墓主正是东汉王朝所委任,负责管辖内附鲜卑、乌桓的高级官员——护乌桓校尉。墓壁画《官邸宴饮图》中,护乌桓校尉在官府宴饮看戏,周边簇拥着众多髨发的鲜卑人、乌桓人。这些鲜卑人、乌桓人结队鱼贯出入,并极逞趋炎臣附之形色。在墓壁画《幕府图》中,护乌桓校尉威严端坐于校尉府正堂中央,门前侍卫林立,正堂阶下谦恭跪拜着鲜卑、乌桓各部的大人、渠帅。而另一组墓壁画《出巡图》,则生动再现了护乌桓校尉巡视鲜卑、乌桓诸部时的宏大场景。护乌桓校尉乘于车上,在众多随从及鲜卑、乌桓首领的护拥下,奔驰在山岭草地之间。通过以上几组墓壁画,我们足以探知,东汉时期,护乌桓校尉对内附的鲜卑、乌桓各部,有着绝对的统领权。
东汉时期,南匈奴归附汉朝。为此,汉朝又特设护匈奴中郎将一职,秩比二千石,拥节。其主要职责为监护南匈奴及其单于,并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其地位当在度辽将军、乌桓校尉之上,行督率之责。其下置从事二人,有事随事增之,掾随事为员。
进入三国时代后,雄踞中原的曹魏政权,继续以强硬手腕,镇抚北方各少数民族。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率军于白狼山大破三郡乌桓,阵斩乌桓单于蹋顿,收胡汉降众二十余万,所获降众悉迁关内。此战,曹操基本控制了乌桓各部。同时,又择选乌桓精壮编入己方骑兵。从此,乌桓骑兵成为曹魏政权的重要军事力量。《三国志》记载,“由是,三郡乌丸为天下名骑”。黄巾之乱后,东汉一度失去了对南匈奴的控制。后来,曹操派遣司隶校尉钟繇,困南匈奴单于呼厨泉于平阳。呼厨泉单于降服后,南匈奴男丁被编为义勇,服役打仗。南匈奴的老幼妇孺,则被迁至邺城,作为人质。很多南匈奴部众不肯就范,横遭曹魏的残酷镇压。据《三国志》记载,“(南匈奴)其不从命者,兴兵致讨,斩首千数,降附者万计”。鉴于南匈奴曾屡屡叛乱,曹操以荐举至幕府任职为由,将南匈奴贵族监视起来。建安二十一年(公元216年),曹操拘留南匈奴末代单于呼厨泉,并分南匈奴为五部。各部“立其中贵者为帅”,并“选汉人司马以监督之”。南匈奴各部中,汉人司马掌握有实权。太和五年(公元231年),魏明帝又复置护匈奴中郎将,一般由并州刺史兼任,管辖南匈奴。
黄初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增设护鲜卑校尉,处置鲜卑各部事务。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幽州刺史王雄遣人刺杀了鲜卑首领轲比能。此后,鲜卑“种落离散,互相侵伐,强者远遁,弱者请服。由是,边陲差安,漠南少事”。为补充军力,曹魏又将“鲜卑数万”散居雍、梁二州,防范蜀汉。正始五年(公元241年),曹魏复设辽东属国,安置归附的东部鲜卑诸部。对于氐、羌两族,曹魏一面封官赐爵,予以拉拢。一面,设护西戎校尉于长安,管理关中氐、羌及杂胡事务。并派汉人司马、安夷护军、抚夷护军等,对氐、羌严加监督。
为强化对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的管理,曹魏初年,于襄平设立护东夷校尉。东夷校尉统帅辽东、昌黎、玄菟、带方、乐浪五郡,并兼管扶余、高句丽、沃沮、挹娄、寇谩汗等少数民族的各项事务。护东夷校尉肩负着,保护、扶持臣服朝廷的地方民族政权,打击袭扰边疆的敌对部族势力,维护中原王朝在东北民族地区统治秩序的重要职责。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鲜卑慕容廆灭了扶余国。身为晋朝护东夷校尉的鲜于婴,按兵不救,未予干预。晋武帝撤免了失职的鲜于婴,改任何龛为护东夷校尉。何龛上任不久,便“遂复扶余之国”。
汉魏晋时期,为有效管理内地或内附的诸多少数民族,中原王朝不断摸索、创新统治模式。依据“因俗而治”的原则,设立一批适合民族地区统治的行政机构和官职。除了上文提及的机构及官职,汉魏晋时期,还陆续设立南蛮校尉、护氐校尉等等,不一而足。也正是汉魏晋时期,中原王朝对民族地区统治模式的持续探索与改进。为唐代,民族地区羁縻州府制度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大力促进了我国多民族社会的融合和发展。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三、
话再说回满族的先人挹娄,汉魏晋时期,由于,东北地区的扶余和高句丽先后崛起。势力尚很单薄的挹娄,饱受扶余、高句丽的欺凌和压迫。扶余人是由我国东北地区的古族秽貊,演变而来的民族。约公元前2世纪左右,建立了奴隶制政权。这也是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秦朝末年,扶余开始不断向周边扩张。而毗邻扶余的挹娄,首当其冲,受到攻击。到西汉初年,挹娄已经臣属于扶余,并被迫缴纳极为繁重的税赋。根据《三国志》记载,因不堪扶余贵族“责其租赋重”,挹娄部民屡屡聚众反抗,扶余也多次调兵镇压。至曹魏初年,不肯屈服的挹娄,几经抗争,始才摆脱了扶余的统治。为求得曹魏政权的支持,曹魏青龙四年(公元236年),挹娄正式归附曹魏,并遣使向曹魏“献楛矢”,曹魏则将其划归辽东郡管辖。这也是继春秋时期的肃慎以后,挹娄民族第一次与中原王朝直接来往。此后,挹娄长期同中原王朝,保持着融洽的臣属关系,并多次向曹魏、西晋、东晋朝贡。
约5世纪前后,挹娄改族名为勿吉。作为挹娄的延续,勿吉延续了同扶余之间的民族仇怨和战争。只是,百余年间,经过慕容鲜卑、高句丽的接连打击,扶余早已不复当年之盛。西晋太康六年(公元285年),扶余一度被鲜卑慕容廆亡国,扶余王自杀。第二年,在西晋的大力扶持下,扶余得以复国。但受此打击,扶余已元气大伤。东晋永和二年(公元346年),燕王慕容皝派长子慕容儁、四子慕容恪,率一万七千余骑,猛进攻扶余,俘其王玄及部众五万余人,扶余被纳入前燕的统治。前燕灭亡后,扶余又改属于前秦和后燕。当时,中原各割据政权为逐鹿天下,征战不止,厮杀不休,根本无暇他顾。而国力正值鼎盛的邻国高句丽,也开始不断扩张。失去了中原方面的有力支援,扶余面临着高句丽的严峻威胁。东晋义熙六年(公元410年),高句丽好太王进攻扶余,攻克其64座城池,1400个村庄。此战后,扶余被完全纳入到高句丽的势力范围。此时的扶余了无生气、苟延残喘,真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勿吉趁机灭掉了扶余,扶余王则于第二年,降于高句丽。
扶余灭亡后,勿吉的散布地向南扩展至吉林各地。其与中原王朝的交往,也更为密切了。史籍记载,勿吉与北魏、北齐的交往,前后有37次之多。频繁的交往中,勿吉继续吸收着内地的先进文化和工艺,加速自身的社会发展。尤其是,包括:铁削、铁锛、铁镰、铁带卡、銎铁锛等大量铁质农具,被引入到勿吉社会,大大促进了勿吉社会的农业生产进步。又据《魏书•勿吉传》记载:“勿吉国,其人劲悍,于东夷最强”,这说明,勿吉已经成为东北地区,一支举足轻重的地方势力。然而,即便勿吉灭掉了,曾经强盛一时的扶余,但在当时的东北地区,勿吉仍算不得最强。紧邻勿吉的南部,就有一个远比勿吉强大许多的政权——高句丽。
高句丽的创立者姓高,名朱蒙,本是扶余的一个王子。因与其他王子不和,朱蒙率领部分部众,逃离至卒本川。西汉末年的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称王建国,国号高句丽。这也是继扶余之后,秽貊古族的后裔,所建立的第二个王国政权。建国之初,高句丽人口不过几万。经过对邻近同族诸部的不断吞并和扩张,高句丽逐渐壮大起来。并开始逐渐蚕食,汉朝位于东北地区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的疆土。扩张领土的同时,在原有部众的基础上,不断吸收、融合当地的汉人、卫满朝鲜人、扶余人、秽貊人。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东北亚民族高句丽人。再至曹魏时期,高句丽政权已颇具规模,一度拥人口二十万,精兵两万。
自建国后,高句丽便与汉朝建立了藩属关系,成为汉朝治下的侯国。依制,高句丽须接受汉朝颁发的印缓,还负有奉诏从征的义务。王莽讨伐匈奴的时候,就曾调高句丽兵从征。但因高句丽历代君王,向来奉行对外扩张疆土,掳掠人口。尤其,意欲染指汉朝人口稠密、物产富饶的辽东地区。基于此,高句丽也成为此后数代中原王朝,最不规矩、最不老实的藩属。高句丽也因“时叛时服”,屡屡“寇钞”辽东、乐浪、玄菟等边郡,而受到新朝、东汉、曹魏的多次讨伐。一种说法,认为高句丽的开国君主高朱蒙,即为新朝将领严尤诛杀。每遭打击,高句丽都会规规矩矩地老实一段时间,乞求内属,朝贡、听命。可只待实力稍有恢复,记吃不记打的高句丽总会故态复萌,再度对中原王朝的边疆州郡,蠢蠢欲动起来。汉魏晋时期,对高句丽的讨伐中,属曹魏的征讨,对高句丽的打击最为沉重,以致高句丽几乎亡国。
曹魏消灭了割据辽东的公孙渊后,高句丽君主东川王不知死活,竟欲取代公孙氏,称霸辽东,高句丽的野心激怒了曹魏。曹魏正始五年(公元244年),曹魏大将毋丘俭统万人步骑,征讨高句丽。魏军所向披靡,高句丽两万精兵被斩杀了一万八,残兵“一千余骑奔鸭绿原”。而后,毋丘俭又统兵攻取了高句丽国都丸都山城。据《三国志》记载,破城后,魏兵“屠丸都”。正始六年(公元245年),毌丘俭再征高句丽,东川王逃奔买沟。毌丘俭亲于丸都一带坐镇,派玄菟太守王颀继续追击东川王,又派乐浪太守刘茂、带方太守弓遵为另一路人马,攻打曾依附于高句丽的不耐等濊貊种落。紧咬东川王不放的王颀,率部追至竹岭时,再度大破东川王余部。东川王狼狈逃入北沃沮境内,王颀军继续追击,直至今黑龙江境内的牡丹江流域乃返。东川王则在逃亡中,抑郁死去。曹魏两次征讨,给予了高句丽毁灭性打击,高句丽几乎亡国。只因,魏军误以为高句丽已经灭亡,毌丘俭等将刻石纪功后,便很快撤军而去,高句丽这才侥幸苟活下来。此后七十年,高句丽小心翼翼、休养生息,再不敢生事。
魏晋时期,笔者最为敬佩曹魏政权。别看仅拥半壁天下,曹魏的武功赫赫,却不亚于两汉。拆南匈奴为五部、灭乌桓、肢解鲜卑、平定羌氐,还差点剿灭了高句丽。就连毛 他老人家,都忍不住赞叹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可惜,强悍的曹魏政权,竟为西晋取代。在诸胡眼中,以奸佞诡诈篡夺江山的司马氏,显然不及真刀真枪打天下的曹氏有威慑力。西晋建立伊始,那些被曹魏降服的诸胡便渐生不臣之心。司马氏也忒不争气,统治奢靡腐败,百姓民不聊生,朝堂危机四伏,宗室互相残杀。继“八王之乱”后,西晋内外的诸胡势力,又纷纷发难。一时间,胡骑骤起,神州陆沉,衣冠南渡,这便是让汉人刻骨铭心的“五胡乱华”。此后,曾经统一的内地,彻底陷入到五胡十六国的血腥混战,以及南北朝的长期对峙中。经历了两个半世纪的大分裂,直到隋朝建立,内地方才恢复统一。
眼见,西晋迅速腐朽没落,已经缓过气来的高句丽,遂再无忌惮,大肆侵夺辽东、乐浪和玄菟等边郡。西晋永嘉七年(公元313年),高句丽君主美川王吞并了,原汉四郡的最后一郡乐浪郡,整个朝鲜半岛北部落入高句丽囊中。此后,高句丽发展一度又遇险阻,鲜卑慕容部成了高句丽称雄一方的劲敌。在同慕容鲜卑的长期较量中,高句丽曾数度惨败。仅举一例,东晋咸康八年(公元342年),前燕的慕容皝就从丸都城掳走五万人。幸亏永嘉之乱(即五胡乱华)后,内地各方割据势力,主要注意力都放在了逐鹿中原。这使得高句丽每陷危境后,总得获喘息之机,继而死灰复燃,重又振作起来。此后,趁着慕容氏后燕政权内忧外患,北魏天赐二年、后燕光始四年(公元404年),高句丽好太王又攻占了朝思暮想的辽东地区。
进入南北朝后,得益于交好中原王朝,高句丽迎来了一段飞速发展的黄金期。到北魏太武帝时期,高句丽已拥精兵五万,人口五十万。南北朝结束后,唐高宗初年,高句丽已经发展至“一百七十六城,户六十九万七千”,人口约三百五十万之巨。当时的高句丽人力和物力丰沛,国力和军力强盛,即是东北地区的最为强盛的地方政权,也是令中原王朝寝食难安的一方劲敌。此后的隋唐两朝,皆与高句丽进行了长期,而又艰难的战争。隋文帝遣兵三十万,征讨高句丽。但因时逢雨季,粮草不济,军中疾疫,尚未开打,隋军死者便已十分之八、九。好大喜功的隋炀帝,又调集一百一十三万大军,三次征讨高句丽。为了保障大军东征,隋炀帝征发全国民夫几百万,服各种徭役。由于,出征规模太过浩大,严重透支了国力,直接动摇了国本。三次东征,高句丽未灭,反倒国内民怨沸腾,天下大乱,隋朝因此而灭亡。
以高句丽之强,隋朝尚且无可奈何,小小的勿吉,自然也不是对手。其实,勿吉能够灭亡扶余,那是捡了高句丽的漏。扶余的国本,更多是高句丽侵蚀、消灭掉得。扶余灭亡后,勿吉各部逐渐向扶余故地扩散。而高句丽则继续向北开拓,欲吞并原属扶余国的剩余领土。双方很快便相遇,并发生冲突,最先与高句丽冲突的,就是勿吉族的粟末部。据考证,勿吉各部向东南迁徙时,一些部族迁入至现今吉林省第二松花江地区。因第二松花江又名粟末水(或速末水),故而,该地勿吉部族号为粟末部。由于,双方体量相差太大,在对扶余故土的争夺中,高句丽强占了绝大多数。北魏太延元年(公元435年),魏使臣李敖出使高句丽时,就发现高句丽疆界已“北至旧扶余”。然而,仅据部分扶余故地的粟末部不肯退让,为争夺宝贵的居住地,粟末部不惜与高句丽连年征战。《魏书•勿吉传》记载,延兴年间,赴北魏朝贡的粟末部使者乙力支曾称:“其国先破高句丽十落,密共百济谋从水道并力取高句丽”。《北史》、《隋书》亦明文记载,粟末部“每寇高丽”。只是,粟末部再骁勇剽悍,也不敌高句丽国力的整体优势。经过长期较量,粟末部渐渐处于下风,最后,败于高句丽手下。
至隋朝一统大江南北,结束内地近三个世纪的大分裂时。东北大地的勿吉,又改族名为靺鞨。至于族名的由来,一些学者认为,靺鞨本字应作“靺羯”,是由“勿吉”音转而来。据《隋书》记载,隋初,靺鞨数十个部落,最为著名的,共有七部。分别是:粟末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黑山部、白山部。七部中,伯咄部人口最多拥“胜兵七千”,粟末部“胜兵数千,多骁勇”,安车骨、拂涅、号室、黑山、白山诸部“胜兵并不过三千”,“而黑水部尤为劲健”。根据以上资料,学者推算,隋代,靺鞨诸部“胜兵”合计两万五千,总人口约十二万五千。其实,区区十几万的人口,相比于生活在东北大地的其他族群,实在少得可怜。且不说,数量众多的汉人、高句丽人,两晋时期的扶余人,就达四十万。从大兴安岭地区迁出的鲜卑拓跋,部众也有十六万。除了人口稀少,靺鞨民族还呈分裂状态,各部自立,互不统属。而且,靺鞨各部还非常不幸地,被夹在突厥、高句丽、隋朝三强之间。以当时的视角,应该没有人会看好,看似无足轻重的靺鞨。神奇的是,在上苍的眷顾下,势单力薄的靺鞨非但没有像扶余那样消亡,反倒在白山黑水间,顽强地生存并逐渐发展起来。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四、
隋代,靺鞨各部大都受到高句丽的挤压和奴役,包括与高句丽交战不胜的粟末靺鞨。开皇年间(公元581年—公元600年),部分粟末靺鞨不愿受制于高句丽,南下归附隋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粟末靺鞨酋长突地稽与其兄瞒咄,率领所属的厥稽、忽赐来、窟突始、悦稽蒙、越羽、步护赖、破奚、步步括利八部,共“胜兵千余人”。自扶余城(今吉林农安)西北,举部南下,投奔隋朝,后被安置于营州一带。唐朝建立后,武德年间,又有一批粟末靺鞨,遣使进贡并内附。唐朝将请求内附的粟末靺鞨,统统划给突地稽统辖。突地稽因此成为,隋末唐初,内附中原的粟末靺鞨族众首领。入侍唐朝后,突地稽恪尽职守,履建功勋,先后荣任燕州总管、蓍国公、右卫将军等职,成为了唐朝引以为重的一方封疆重臣。
至于,那些没有南迁,留在故地的粟末靺鞨,则与白山、伯咄、安车骨、号室诸部靺鞨,先后沦为了高句丽的附庸。此前,北魏天赐二年、后燕光始四年(公元404年),高句丽击败了,正值昏君慕容熙主政的后燕,攻占了辽东地区。辽东自古乃汉人世居之地,属于汉人的传统势力范围。高句丽侵夺辽东之举,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彻底激怒了,以华夏正统自居的中原王朝。大分裂时代结束后,完成统一的隋唐两朝,为了夺回辽东,都曾不留余力地发动了,讨伐高句丽的战争。本属同族血脉的靺鞨各部,也被划分到中原王朝、高句丽两个不同阵营中。此后,在隋唐对高句丽的战争中,可怜的靺鞨人非常不幸地沦为,敌对双方共同驱使的马前卒和炮灰。尤其,高句丽“常以靺鞨锐兵居前”或“每战,靺鞨常居前”。史载,开皇十七年(公元597年),高句丽婴阳王联合粟末靺鞨,攻击隋朝冀州道的军事驻地。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高句丽婴阳王又率“靺鞨之众万余骑寇辽西”,但被隋营州总管韦冲击退。而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时,粟末靺鞨酋长突地稽亦率本部兵马,随隋军参战。
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励精图治。对外攻灭东突厥、薛延陀,降服西域,设立安西四镇,为北方各族共尊为“天可汗”。对内,劝课农桑、休养生息,使得国泰民安,开创了“贞观之治”。一番作为,为此后唐朝的百年盛世,奠定了坚实基础。然而,即便缔造了如此丰功伟绩,唐太宗心中仍就念念不忘着,尚为高句丽窃据的辽东地区。待扫平其它方向的威胁后,唐太宗决意再征辽东。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七月,唐太宗特命幽州、营州二都督发州兵,以及契丹、奚、靺鞨部众出击辽东,以为试探。又经充分准备,唐太宗正式以高句丽占据的“辽东”为“旧中国之有”,今“九瀛大定,唯此一隅”为由,下诏征讨高句丽。
此次出征,唐太宗以“天可汗”之尊,号令新罗、百济、奚、契丹,分道进击高句丽,又命兰、河二州的归降胡人,随军出征。在唐朝征调的众多少数民族仆从武装中,笔者认为,奉唐太宗之命,出击辽东的靺鞨兵马,数量不会很多。起码,没有唐军中的突厥、契丹、奚族兵马多。而且,在唐朝的少数民族仆从武装中,靺鞨兵马也算不得主力。但对高句丽而言,情况却不是这样。精于射骑的靺鞨士卒,可是高句丽军事力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亲统十万唐军精锐,分从水陆,两向杀来。高句丽即驱使治下的泊咄、安车骨、白山等部靺鞨,前来驰援,抵抗唐军。其中,最为积极的当属白山靺鞨。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也是有其深层原因得。相比于其他靺鞨诸部,白山靺鞨居于长白山地区,在地理上,距离高句丽最近。地理的靠近,即加深了高句丽同白山靺鞨的交往,同时,也密切了双方的政治联系。史载,白山靺鞨“素附于高丽”。六月,高句丽北部傉萨(相当于唐朝的都督)高延寿和南部傉萨高惠真,统率十五万(一说二十五万)高句丽、靺鞨联军,驰援正被唐军围困的安市。而高句丽、靺鞨联军当面的唐军,却只有六万众。但在唐太宗君臣的杰出指挥下,唐军表现极为神勇,硬把占据兵力优势的高句丽、靺鞨联军,杀得死伤过半。仅二十二日的交战,高句丽军就被斩首两万余级,另有四万余部被唐军围困。二十三日,见突围无望,高句丽援军主将高延寿、高惠真,率士卒三万六千八百人投降。
唐太宗对投降的高句丽俘虏,非常的宽宏大度。俘虏中,“简耨萨已下酋长三千五百人,授以戎秩”,而后,虏往中原。其余人等悉数释放,“使还平壤”。但对于俘获的靺鞨士兵,素以豁达著称的唐太宗,却变得异常残酷决绝。太宗皇帝竟下令,将白山、泊咄、安车骨三部靺鞨兵“三千三百人”,尽数坑杀。要知道,当时,各部靺鞨没多少人。据《北史》记载,白山靺鞨“胜兵并不过三千”。再考虑到,除了被残忍活埋的三千三百靺鞨俘虏,还有很多靺鞨士兵,已经阵亡于两军厮杀。高句丽治下的靺鞨各部,尤其是白山靺鞨,为了这场本与靺鞨毫无干系的战争,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而这也正是,不幸沦为炮灰的最可悲之处。
说道这里,问题就来了,堂堂天可汗为何不肯放过,可怜的靺鞨俘虏那!究其原因有二:
其一、靺鞨士兵在高句丽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太宗皇帝不愿放虎归山。正如前文所提,靺鞨士卒精于弓马骑射,且逞勇好斗。凭借娴熟的骑射和高昂的士气,靺鞨士卒每战,必为高句丽军先锋。北魏皇兴二年(公元468年),高句丽曾征调靺鞨兵一万,攻取了新罗悉直州城。可见,靺鞨士兵确是高句丽战争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唐朝对高句丽的战争中,高句丽军的靺鞨骑兵,常使唐军腹背受敌,屡遭袭扰。据《资治通鉴》记载,当高延寿、高惠真统大军驰援安市时,唐太宗曾与群臣分析,“今为延寿策有三:引兵直前,连安市城为垒,据高山之险,食城中之粟,纵靺鞨掠吾牛马,攻之不可猝下,欲归则泥潦为阻,坐困吾军,上策也;拔城中之众,与之宵遁,中策也;不度智能,来与吾战,下策也。卿曹观之,彼必出下策,成擒在吾目中矣!”由此可知,唐太宗最为忌惮得,就是靺鞨骑兵对唐军的不断袭扰,尤其,对唐军后勤补给的威胁。平时,想要消灭这些靺鞨骑兵,非常不容易。现在,俘获如此多的靺鞨骑兵,唐太宗又怎么会放虎归山。斩草除根,永绝后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其二、太宗皇帝要借靺鞨俘虏,杀鸡儆猴、敲山震虎。靺鞨士兵就是再骁勇善战,仍不过是唐朝、高句丽双方手中的一个棋子。他们的生与死,只在双方君主的喜怒哀乐之间。说实话,唐太宗跟这些靺鞨战俘,并无深仇大恨,完全可以不杀他们。如果不想释放他们,完全可以把他们掳至内地,或者,编入到唐军的靺鞨部队中。但作为一个政治家,太宗皇帝需要考虑更多的事情。当时,唐军顿兵于安市城下,攻城毫无进展。为解困局,唐太宗既想用铁血手腕,震撼高句丽上下的抵抗意志。又想以怀柔手法,收服高句丽的人心,令其感恩怀德。同时,他还不想激起高句丽同仇敌太的情绪,以及誓死不降的决心。故此,太宗皇帝才会在安市城下,宽宏大度地赦免高延寿、高惠真等降将,并释放高句丽俘虏。只为感化民心,让高句丽民众知晓,若降必受优待,可保性命无虞。同时,唐太宗又无情地活埋了全部靺鞨战俘,就是要瓦解高句丽的抵抗意志,让敌众明白,抵抗唐军,断无生路。白山靺鞨等部只是高句丽的附属、仆从,并非高句丽本族百姓。即便杀光了靺鞨战俘,高句丽人也不至有丧亲之痛,太宗也不用担心,会激起敌众的反抗情绪。只是,太宗此举,确有欺软怕硬之嫌,让人多有不耻!可谁叫,在唐朝、高句丽两雄相争的格局中,寄人篱下的靺鞨人,毫无地位可言那!可怜的靺鞨战俘,就成了大国博弈的牺牲品,一只供唐朝杀掉儆猴的倒霉鸡。
可惜,太宗皇帝敲山震虎、杀鸡儆猴的伎俩,只成功了一半。唐军于安市城下,覆灭高句丽援军,尽屠靺鞨俘虏后,“高丽举国大骇,后黄城、银城皆自拔遁去,数百里无复人烟”。但坚守安市的城主(后世朝鲜小说中,定名为杨万春),并没有被唐太宗的恩威并施吓倒,依旧殊死抵抗,唐军也久攻而不下。此后,深秋将至,辽东一带早寒,草枯水冻,军粮将尽。九月十八日,太宗皇帝被迫下令,班师还朝。虽未能攻克安市,唐太宗却由衷敬佩着安市城主。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军班师时,“乃耀兵于安市城下而旋,城中皆屏迹不出。城主登城拜辞,上嘉其固守,赐缣百匹,以励事君”。这大概就是,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吧!四年后,太宗皇帝病逝,一代千古帝王,含憾而去。可唐朝与高句丽的战争,却没有就此停止。
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冬十月,高句丽再次驱使靺鞨兵,进犯辽西地区的契丹人。此时的契丹人,已经归附唐朝,隶属松漠都督府管辖。高句丽胆敢侵犯唐朝治下的契丹人,说白了,就是在公然地挑衅唐朝。但不成想,凶悍的契丹人,一点都不好惹!在松漠都督李窟哥的统领下,契丹人憋足了劲,在新城大败靺鞨兵。据《新唐书》记载,“(高句丽王高藏)藏以靺鞨兵攻契丹,战新城,大风,矢皆还激,为契丹所乘,大败。契丹火野复战,人死相藉,积尸而冢之”。战后,契丹遣使向朝廷告捷,唐高宗大为兴奋,“露布于朝”。
第二年,靺鞨又被高句丽裹挟,会同百济,侵扰新罗。新罗不敌,危在旦夕,唐朝见状,急忙派遣营州都督程名振、左卫中郎将苏定方发兵征讨高句丽。由此,唐朝灭亡高句丽、百济之战的帷幕,正式拉开。此后,唐高宗先后数次对高句丽用兵。其中,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唐高宗再遣契苾何力、苏定方等率十万军,进攻高句丽。此战,靺鞨兵又被高句丽推到抵御唐军的最前沿。据《旧唐书》记载,高句丽统帅渊盖苏文“请高句丽兵十五万屯辽水”,又“引靺鞨数万据南苏城”。但靺鞨士兵据守的南苏城,很快就被唐将契芯何力“奋击破之,斩首万级”。笔者认为,《旧唐书》对靺鞨士兵的数量,未免夸大了。以当时的靺鞨族群总人口而论,靺鞨兵无论如何,达不到数万之众,除非是算上老幼妇孺的全体部众。但有一点可信,那就是南苏城破后,作为高句丽的炮灰,靺鞨人再度遭到了唐军的无情屠戮。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句丽权臣渊盖苏文去世。渊盖苏文诸子不和,并导致高句丽内乱,这就给了唐朝绝佳的可乘之机。渊盖苏文长子泉男生,不满弟弟泉男建夺权,转而向唐朝投诚求援。唐高宗立派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领兵救援泉男生。而后,各路唐军齐头并进,讨伐高句丽。至总章元年(公元668年),唐朝终于灭了东北地区的强国高句丽。而后,唐朝将其境划分为九都督府、四十二州、一百县,并于平壤设安东都护府以统之,任命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检校安东都护,领兵两万镇守高句丽故地。
高句丽灭亡后,唐朝最为头疼的,当属如何防止高句丽遗民造反。当时,高句丽故地的民心不服,屡屡叛乱。咸亨四年(公元673年),高句丽余众起事反叛,大批忠于高句丽的靺鞨人,也参与其中。唐朝特派燕山道总管、右领军大将李谨行(粟末靺鞨首领突地稽之子),前往平叛。显然,高句丽故土的靺鞨人,对李谨行的粟末靺鞨出身不感冒。李谨行刚于瓠芦河(今朝鲜洛江中游)之西,大破高丽叛众。很快,“高丽引靺鞨”之众,便又猛攻李谨行妻刘氏所在的奴城(今平壤西北)。为了安抚高句丽故土的遗民及靺鞨人,仪凤二年(公元677年),唐高宗册封,时已虏至内地,任工部尚书的高句丽末代君主高藏,为辽东都督,命其重返高句丽。寄望高藏重返故土后,能安抚当地民众,稳定局势。哪知高藏返回高句丽后,竟暗自勾结靺鞨人谋反。最终,事泄而谋不成,高藏被唐朝流放至四川邛州,后死于贬所。
为彻底杜绝高句丽遗民的反抗,被激怒的唐朝开始大规模,向外迁徙高句丽遗民。原高句丽统治民族高句丽人,则是重点迁徙对象。上至高句丽王公大臣、商旅名流,下至百姓中身强力壮者,皆被强制迁往内地,唯有“弱窭者留安东”。学者考证,高句丽国内生活着,高句丽人、汉人、靺鞨人,还要少量契丹人、突厥人、新罗人、百济人。对唐战争中,高句丽军至少战殁20万。高句丽灭亡后,高句丽总人口仍有69.7万户,约350万口。其中,高句丽人约100万(亦说为110万)。至于被掳往内地的高句丽人,学术界认为,少则34.5万,多则50余万。随着新罗向半岛北部的不断扩张,高句丽南方的小部分人口,成了新罗属民,数量约有19万。剩余的高句丽人中,流入突厥至少10万,流入靺鞨及后来的渤海国,亦不少于15万。另有不到2000人,流入日本。能够留居故地的高句丽人,则仅存万余人。
就这样,随着高句丽政权的国灭政熄,高句丽人作为一个民族,彻底淡出了历史舞台。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五、
介于靺鞨人长期效命于高句丽,并积极参与高句丽遗民的反叛。唐朝特将靺鞨人中,那些具有反唐倾向的激进分子,共约数万人,一并掳至内地。虽不是举族皆迁,但靺鞨各部的上层首领、酋长,俱在迁徙之列。由于群龙无首,那些留在故土的靺鞨部众,就成了一盘散沙,只得乖乖臣服于唐朝的安东都护府,为唐朝效命。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唐朝名将刘仁轨征讨新罗,破其众于七重城,期间,刘仁轨曾“以靺鞨兵浮海略南境,斩获甚众”。这些为唐朝驱使,同新罗厮杀的“靺鞨”,就应是原属高句丽,后归附唐朝的的靺鞨部众。
作为第三批内迁的靺鞨人,粟末靺鞨、白山靺鞨都曾臣属于高句丽。但白山靺鞨同高句丽的关系更为密切,算得上是高句丽的忠心爪牙。故而,白山靺鞨成了唐朝重点防范及迁徙的对象。据《旧唐书》记载,“白山部素附于高丽,因收平壤之后,部众多入中国”。除了粟末靺鞨、白山靺鞨外,“泊咄、安居(车)骨、(号)室等部亦因高丽破灭后,奔散微弱,后无闻焉”。依往前惯例,第三批内迁的靺鞨人,照旧被唐朝安置于营州。这样,靺鞨族群最重要的两个部落粟末部、白山部便聚于一地。又因此前,粟末靺鞨最先迁入营州,且数量至少有四、五万之众。相比于后来的白山靺鞨,先入为主的粟末靺鞨明显占有主导优势。于是,白山部逐渐融入粟末部中,成为广义粟末靺鞨的一部分。机缘之下,粟末靺鞨越发壮大。
当时,营州是唐朝为控制东北地区的契丹、奚、突厥等部族,大力打造的地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军事重镇。为强化管理,唐朝特于营州,设立营州都督府。随着大量靺鞨部众的不断涌入,营州也成了靺鞨人最为集中的聚居地。到武则天时期,营州地区的靺鞨人高达十万以上。可居于营州的少数民族,不止靺鞨一支民族。尤其,在唐朝“复置东夷都护府于营州,兼统松漠、饶乐地,置东夷校尉”后,营州的管辖范围扩大至契丹、奚两番。同时,契丹、奚两番在营州的地位,也逐渐压过靺鞨。学者推测,不计奚人,营州所辖的契丹大贺氏联盟,就有八个部族,二十万人口,兵甲四万余。若以两番合计,其人数更是大大超过了靺鞨。受此影响,营州城内的靺鞨人被迫抱成一团,早先内属的靺鞨人与新内迁的靺鞨人加速融合。但在另一方面,营州城内的靺鞨人,也开始对当地日益强大的契丹集团产生依赖。
武周革唐命后,刚愎自用的营州都督赵文翙肆意凌辱治下百姓,激起了包括契丹、靺鞨在内的各族民众强烈不满。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营州所辖的契丹地区发生饥荒,广大百姓生活无著,穷困潦倒。而营州都督赵文翙不仅不加赈给,还“视酋长如奴仆”,加之,赵文翙曾多次侵侮契丹部属,引得契丹民怨沸腾。五月十二日,契丹首领李尽忠、孙万荣趁机发动叛乱,攻陷营州,杀了营州都督赵文刿,史称,营州之乱。表面上看,营州之乱是由营州都督赵文翙的个人原因引起得。但实际上,仅凭赵文翙的个人因素,不可能造成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所谓“契丹饥,不加赈给”,“视酋长如奴仆”等,只是叛乱的诱因和导火索。
营州之乱爆发的深层原因,实为北方少数民族对武周政权的不满和对李唐正朔的怀念。
其一、得国不正。唐太宗时,唐朝以意气风发、恢弘磅礴的天朝气势,及“爱华夷如一”的开明民族政策,赢得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尊崇。唐太宗也被北方少数民族,尊奉为“天可汗”。被迁徙至营州的契丹、奚、靺鞨人,亦因受到唐朝的优抚,而感恩戴德。换言之,唐朝在北方少数民族心目中的威信和地位,是真刀真枪打出来得,诚心相待交出来得。可篡权夺政而来的武周政权,因先天不足,缺乏相应的威信和地位。故此,北方少数民族对武周政权,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蔑视和反感。后东突厥汗国的默啜可汗曾向武周请求通婚,武则天命淮阳王武延秀前往突厥,娶默啜女为妃。默啜可汗得知,和亲者非李氏皇族,当即拘留迎亲的武延秀,怒曰:“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邪!此岂天子之子乎!”。又曰:“我突厥世受李氏恩,闻李氏尽灭,唯两儿在,我今将兵辅立之”。随后,默啜可汗打着“奉唐伐周”的旗号,大举入寇。武周命庐陵王李显统军十万迎战,闻李显亲来,默啜可汗遂退军北还。
其二、民族政策失当。“得国不正,致诸胡不服”,是武周政权与生俱来的缺欠。照理说,女皇武则天当扬长避短,尽力不要去刺激那些心存不敬的少数民族。可事实是,武则天更多依赖白色恐怖,来维系自身统治。而且,这种极端,很快蔓延至民族关系上。大批少数民族出身的李唐旧臣,因被武周视为异己,而遭到一干酷吏的疯狂迫害。西番酋长大将军阿史那斛瑟罗,险被酷吏来俊臣害死。一代名将黑齿常之,竟遭酷吏周兴污蔑而含冤自尽。上行下效,有了朝廷的政策导向,地方自然跟随成风。营州都督赵文翙肆意妄为、欺凌营州治下的诸胡,也就不足为怪了!正因武则天的政策失当,完全有悖于唐朝素来奉行的“华夷一体”、“恩惠抚和为主”的民族友好政策,进一步加深了北方少数民族对武周政权的敌视。
其三、人才凋零。武则天统治期间,杀人如麻,唐朝宗室几乎被屠戮殆尽!至于被杀害的文武大臣、州牧刺史更是不计其数。程务挺、黑齿常之、王方翼、李孝逸等一大批能征善战的武将,惨死于武则天之手。以裴行俭为代表的一批精于国事的文臣,也在武周的打压下,或抑郁而终,或潜于府邸不问世事。失去了这些名臣宿将,武周军队的战斗力,跌到了唐朝开国以来的冰点。这也是后突厥终能独立复国,李尽忠、孙万荣敢于公然叛乱的重要原因。
受以上三点的影响,营州之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李尽忠自号“无上可汗”,这即是契丹人首次称汗。而汗号中的“无上”二字,也充满了对武周政权的极大蔑视。叛军首领孙万荣围在给朝廷的檄文中,还公然提出“何不归我庐陵王?(唐中宗李显)”的旗号。
有人认为契丹叛众,既然打出“何不还我庐陵王”的政治旗号,表明了此次叛乱的政治目的,就是要恢复唐朝。对此,笔者不敢认同。西晋末年,五胡乱华时,匈奴刘渊还打着兴复汉朝的旗帜那!刘渊特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但这一切,只是为了笼络人心,事实上,刘渊并没有拥立汉皇后裔为帝,反倒,自行坐上帝位,建立了汉赵政权。同理,契丹人打出的政治口号,未必能和其真实的政治目标相对应。不过,在对周边各族部众的争取上,契丹叛众的政治口号,确实取得了显著效果。一句“何不归我庐陵王?”立即唤起了各族百姓,对唐朝的无尽怀念与向往。早就不屑,也不堪武周统治的营州各族百姓群起响应。在民众的支持下,短短十日间,营州叛众便激增至数万。
叛军占据营州后,斗志高昂,李尽忠以孙万荣为前锋,不断攻城略地,所向披靡。见营州乱起,武周政权全力镇压,但李尽忠确实智谋过人,而武周派来讨伐的将领,又多为泛泛之辈,不敌李尽忠。于是,战事出现了,有利于契丹叛众的一边倒态势。八月,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等二十八将与契丹战于硖石谷。武周几乎全军覆没,曹仁师、张玄遇、麻仁节被契丹叛众俘获。只因,营州叛众竟敢打出中兴唐朝的政治口号,彻底激怒了女皇武则天。
即便遭遇如此惨败,武则天执意不肯妥协,坚持以武力平定叛乱。九月,武则天接连下令,“天下囚犯及官民家奴有勇力的,官府给钱赎出,发往前线进攻契丹”。崤山以东靠近边地各州设置武骑团兵。任命同州刺史建安王武攸宜,为右武威卫大将军,充任清边道行军大总管,以右拾遗陈子昂为总管府参谋,讨伐契丹。还是九月,发动营州之乱的契丹酋长李尽忠病死了,另一首领孙万荣接替他的位置。孙万荣是李尽忠妻弟,其先祖孙敖曹原为契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唐初,孙敖曹及其部众附唐,为唐高祖李渊安置在营州城傍边,并授孙敖曹为云麾将军,行辽州总管。武则天时,继任部落酋长的孙万荣被授予右玉钤卫将军、归诚州刺史,封永乐县公。早年,孙万荣曾为侍子入朝做人质,深知武周虚实。见武周内忧外患,孙万荣便与姐夫李尽忠共同商议,敲定了举兵大计。继承李尽忠之位后,同样极具军事才华的孙万荣尽展其凶悍、狡黠之能。神功元年(公元697年)三月十二日,清边道总管王孝杰、左羽林将军苏宏晖等领兵十七万与契丹叛众战于东硖石谷。主将王孝杰及所部精兵孤军深入,被孙万荣诱至悬崖绝境,在契丹叛军的围逼下,王孝杰坠崖身死,所率将士几乎全部战死。
其实,唐朝是中国历史上,将星最为璀璨的时代。即便武周时期,擅统兵者也比比皆是,可武周政权出于忌惮,就是不敢启用。武则天委以重任的,都是武氏子弟,各个烂泥不扶上墙。这等无能之辈,哪能敌得过如狼似虎的契丹叛众。武攸宜率军进至渔阳,听说王孝杰所部覆没,军中震惊,不敢前进。契丹叛众则乘胜侵扰幽州,攻陷城池,劫掠官吏、百姓。武攸宜派兵前往救援,又被契丹叛众击败。四月十八日,武则天又命武懿宗为神兵道行军大总管,与何迦密领兵进攻契丹。五月初八,再命娄师德为清边道副大总管,与沙吒忠义领兵二十万进攻契丹。听说契丹将领骆务整引数千骑将到冀州,领兵进至赵州的武懿宗,当即被吓破了胆,执意南逃。部下劝谏,敌人没有辎重,靠抢掠作给养,我们若屯兵拒守,他们势必瓦解,然后乘机进击,可获得成功。可武懿宗哪里肯听,仓皇退守相州,丢弃军用物资和武器甚多。正是武周军的怯懦、无能,大大助长了契丹叛众的嚣张气焰,以及对武周政权的无比蔑视。为继续威吓武周,区区几千契丹兵在赵州城,肆无忌惮地屠戮百姓,只为竖威。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第二章、渤海建国

一、
女皇武则天原本想,借平定营州之乱的机会,让武氏子弟建功立业、积蓄资历,好为日后,立为嗣君铺平道路。可武氏子弟的庸劣怯懦、碌碌无能,实在让人大失所望,同时,也被天下耻为笑柄。武则天意识到,武氏子弟才智平庸,不足托以后事。而唐朝依旧人心所向,天下各族百姓,犹对李氏皇统望盼不止。受此影响,武则天的立嗣态度,发生转变。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武则天决意顺从民心,还皇统于李氏,重立庐陵王李显为皇太子。
但对那些公然对抗自己,并宣称要恢复唐朝正朔的契丹叛众。武则天发誓,定要将其彻底歼灭。任凭叛众肆意残杀,竖威对抗,铁血、冷酷的武则天也绝不会被吓住。面对己方的节节失利,武则天并未乱了阵脚,而是继续以钢铁般的意志,调配全国力量,进剿平叛。为了平定叛乱,一向心高气傲的武则天不惜放低姿态,求助于突厥人。原来,突厥人叛乱后,重据漠北,建立后东突厥汗国,但一直不得武周承认。为了换取后东突厥汗国的相助,武则天甘愿承认后东突厥汗国的复国,并向其移交河曲六州突厥降户,以及谷种四万斛,杂彩五万段,农器三千件等物资。此外,为了孤立、分化契丹叛众,武则天又着力拉拢,同样参与叛乱的营州靺鞨人。就这样,因着历史的机缘,营州之乱中,原本是配角的靺鞨人,被推到了历史的前台。与此同时,纷飞的战火中,一个崭新的民族,也从营州的靺鞨人中悄然诞生。
营州之乱爆发后,营州的靺鞨人参与了叛乱,并分为两部,各由乞乞仲象与乞四比羽统领。乞乞仲象所部,主要是高句丽灭亡后内迁至营州的靺鞨人。虽以粟末靺鞨为主,但融合了白山靺鞨等其他靺鞨部族。所以《旧唐书》标明其靺鞨族属的同时,又称其为“高丽别种”,而《新唐书》亦将其称为“高丽余种”。自高句丽灭亡后,乞乞仲象所部靺鞨迁至营州已近三十年,但新旧唐书并没有将其笼统地称为靺鞨。就是为了将这些被称为“高丽别种”的粟末、白山靺鞨,和乞四比羽率领的另一部靺鞨分别开来。因为,在唐朝,以及新旧唐书的作者看来,乞四比羽率领的靺鞨部众,才是营州靺鞨,根正苗红的正统主流。他们是,自唐初以来,主动归附唐朝的粟末靺鞨部众。为示区别,新旧唐书特将其简称为靺鞨、靺鞨酋。
营州之乱爆发后,靺鞨酋长乞四比羽和乞乞仲象分率所部靺鞨,亡命“东奔”,渡过辽水,并在不远的奥娄河(今牡丹江上游,又称忽汗河)地区,“阻奥娄河,树壁自固”。其实,乞四比羽、乞乞仲象两部,是在割据自保,静观时局变化。受孙万荣“何不还我庐陵王”的感召,两部靺鞨俱都附和,参加了叛乱,乞乞仲象还被叛军授大舍利衔。别看,营州的契丹、奚两番,还有靺鞨部众都参与了营州之乱,但契丹叛众才是叛乱的核心兼骨干,靺鞨不过帮凶而已。正因如此,为了分化敌人,武则天罕见地采取了怀柔政策,赦免了营州靺鞨的附逆之罪,并册封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然而,靺鞨酋长乞四比羽出于对唐朝正朔的情感,拒不受命,坚决站在武周的对立面上。而靺鞨酋长乞乞仲象或是因为没有决定权,或是因为态度暧昧,也没有做出明确表态。不想,他这一丝犹豫,就惹来大祸。
神功元年(公元697年),武周联合后东突厥汗国,平定了营州之乱。叛军首领孙万荣无处可逃,被部下所杀。平叛后,武周政权对曾参与叛乱的各族百姓,残酷屠戮、疯狂报复。狠毒至极的武懿宗,竟将被叛军胁从的各族百姓“生剐取其胆”,并奏请朝廷,“(凡)河北百姓从贼者尽(灭)族之”。面对反攻倒算,营州靺鞨自知难免其祸,立即开逃。乞乞仲象、乞四比羽二人各率所部,分别东奔。武周哪肯轻易放过,这些曾打出“反武”旗号的靺鞨叛众。在宰相狄仁杰的建议下,武则天大胆启用投降的原契丹叛军将领,李楷固和骆务整。不仅免其死罪,反“授其官爵,委以专征”,令二将率军,追缴叛众余孽。李楷固、骆务整感激涕零,立誓报效朝廷。果不负女皇所望,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右武威卫将军骆务整,很快便将契丹余党“悉平之”,并“献俘于含枢殿”。武则天喜出望外,特赐李楷固姓武氏。
当时,营州城的粟末靺鞨已经东渡辽水,正向东北方向狂奔。急于再表忠心的李楷固,又向武则天请命,清剿曾依附契丹叛众的营州靺鞨。武则天当即允之,李楷固遂与中郎将索仇引军追剿。一面,李楷固仅仅追杀不放,一面,靺鞨酋长乞乞仲象在奔亡中病故。当此危急时刻,乞乞仲象之子大柞荣接任首领,率部众继续东逃。于是,便出现了《旧唐书•渤海靺鞨列传》所记载的一幕,“祚荣与靺鞨乞四比羽各领亡命东奔”。由于,大祚荣、乞四比羽各率部众,分头逃亡,且两部距离也不算太远。李楷固引兵追至后,决意集中兵力,将两部逐个消灭。又因靺鞨酋长乞四比羽,曾顽固地坚持“拥唐反武”,李楷固便将乞四比羽,列为首先剿灭的目标。李楷固不愧是一员虎将,出兵不到一个月,便击溃了乞四比羽的部众,斩杀了乞四比羽,献其首级于朝廷。至于,乞四比羽的剩余部众,则投奔了大祚荣。
消灭乞四比羽后,李楷固马不停蹄,率兵又杀向了大祚荣。一路的顺风顺水,多少让李楷固有些大意,觉得一鼓作气,消灭大祚荣,理应不是问题。李多祚没有想到,与他对战的大祚荣,竟是一个十分厉害的对手。别看,初掌部族大权的大祚荣尚很年轻,却有着超过自身年龄的沉稳、干练,而且,非常善于用兵。大祚荣深知,部众已经疲于奔命,如果继续一味逃亡,只会自取死路,只有打退追击的武周军,才能真正脱离险境。况且,兼并乞四比羽的部众后,大祚荣的实力得到一定提升,这也让大祚荣下定决心,迎战咄咄逼人的李楷固。
据《旧唐书》记载,“祚荣合高丽、靺鞨之众以拒楷固”。这里的“高丽”指的是,乞乞仲象、大祚荣父子所统领,原属高句丽的各部靺鞨,又称“高丽别种”。而“靺鞨”则指,原由乞四比羽统领,历来效忠于唐朝,算是根正苗红的正统靺鞨。部分学者认为,此处的“高丽”当指高句丽遗民,笔者对此不敢认同。因为,不同于只聚居于营州的靺鞨。唐朝为了打散高句丽遗民的势力,将其内迁后,特意分散于各地。文献中,关于高句丽人徙入营州的记载,有且仅有一次。故而,居于营州的高句丽遗民,绝不会比营州的靺鞨人多。可以肯定,即便,营州的高句丽遗民,随大祚荣一起出逃,其人数及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小得。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为反击李楷固的追杀,大祚荣于武周军必经之路天门岭(今辉发河与浑江的分水岭),精心设伏。骄纵、大意的李楷固未有防备,突遭埋伏。武周军试图反击,但天门岭地形复杂,大祚荣组织部众据险而攻。处于劣势的武周军终究不敌,几乎全军覆没,武周军主将李楷固仅以身免,仓皇逃回。天门岭之战的胜利,即让大祚荣及其部众摆脱了遭歼灭的厄运,同时,也让大祚荣获得了,原唐属靺鞨和原高句丽属靺鞨的共同拥戴和认可,奠定了其统领粟末靺鞨的执政地位。除此之外,后东突厥汗国复与武周政权反目。一时间,突厥兵再度大举入寇,攻城陷地,一度占据了妫州、檀州、定州、赵州等地。刚被武周镇压下去的契丹族、奚两番,乘机投靠了后东突厥汗国。受此影响,武周政权北部边疆的形势骤然紧张,而且,由内地通往东北地区的陆路交通,也被阻绝。因“王师道绝,不克讨”,武周政权就是有心再战,也无法出兵进讨了,大祚荣则“率其众东保桂娄之故地”。
还是圣历元年(公元698年),已无需担忧武周征讨的大祚荣,从容建国。为显示身份的尊贵,大祚荣自创其姓大氏,其全名亦由祚荣,改为大祚荣。又因其父乞乞仲象,曾受封为震国公,大祚荣便自号震国王。并于东牟山(今吉林敦化敖东)筑城定都,这个最初的都城,后被称为“旧国”。而这个震国政权,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海东盛国”渤海国。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二、
公元2002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牵头的东北边疆历史与现状系列研究工程(简称东北工程),正式启动。作为国家重点项目的东北工程,涉及范围广阔,包括:古代中国疆域理论研究;东北地方史研究;东北民族史研究;古朝鲜、高句丽、渤海史研究;中朝关系史研究;中国东北边疆与俄国远东地区政治、经济关系史研究;东北边疆社会稳定战略研究等等。然而,正当东北工程如火如荼地开展进行时,本属中国内务的东北工程,却莫名其妙地,遭到了韩国的激烈反对。其反对的理由竟是指责中国,将本属于韩国历史范畴的古朝鲜史、高句丽史、渤海史纳入到中国历史范畴。古朝鲜、古高句丽的归属不在本章范畴,暂且不论。单就看看,韩国学者为何顽固坚持,渤海国是由朝鲜民族的先祖建立得那?韩国人给出的理由竟是,渤海国系高句丽遗民建立的政权,即或渤海国的民族主体是粟末靺鞨,那渤海国的王族也是源自高句丽后裔。基于以上观点,韩国学者们得出了两个奇葩结论,渤海国不仅是高句丽政权的延续,并与同半岛的新罗政权,构成了朝鲜民族历史上,所谓的南北朝时期。
对于韩国学者的说法,中国学术界根本无法认同。首先,中国东北地区的古代高句丽政权,同今日的半岛民族并无多大关系。国内学者早已给出权威的论证,我们这里暂且不论。再者,渤海国缔造者大祚荣的民族出身,也只是出自原属高句丽的粟末靺鞨,并非出自高句丽民族。故此,《旧唐书》才会记载,“渤海靺鞨大祚荣者”,本“高丽别种也”。“别种”二字指明了大祚荣并非高句丽人。而《新唐书》亦记载,“渤海,本粟末靺鞨附高丽者,姓大氏”。至于,随大祚荣迁入的部众,则主要为粟末靺鞨,及少数居于营州的高句丽遗民。其中,粟末靺鞨又由三部分构成,即:原属唐朝的粟末靺鞨、属高句丽的粟末靺鞨、后融入粟末靺鞨的白山靺鞨等部。作为新融合而成的靺鞨集团,为与以往的靺鞨部族区别开。大祚荣将本部靺鞨称为渤海靺鞨,意为从营州渤海边来的靺鞨部族。渤海国建立后,当地的原高句丽“逋残”,以及伯咄、安车骨、拂涅、白山、号室等部靺鞨遗民,都归顺了渤海政权。又经长期共同生活,这些当地遗民逐渐同大祚荣的部众,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即渤海人。经学者考证,渤海民族确实混有部分汉、契丹、高句丽血统,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以粟末靺鞨为主的靺鞨族群。总之,学术界一般认为,大祚荣,还有渤海民族,都跟高句丽没什么直接关系,更与今天的半岛民族八竿子搭不上边。韩国学者针对渤海国的种种滑稽言论,未免有乱认祖宗之嫌。事实清楚地摆在这里,就是不知道韩国学者的玻璃心,能否接受。
自唐初,再至渤海建国,东北地区先后经历了,唐灭高句丽、内迁高句丽遗民、营州之乱、渤海靺鞨回迁等多个重大历史事件。东北地区民族结构及分布,也多次重新洗牌。先是强盛的高句丽民族消失了。而后,曾经的靺鞨七部逐渐演变为黑水靺鞨、渤海(粟末)靺鞨南北两大族群。至于,伯咄、安车骨、拂涅、号室等部靺鞨逐渐消亡,其部众分别流入到黑水、靺鞨两大靺鞨族群。黑水靺鞨、渤海靺鞨又各自向南、向北发展,故而,曾经的靺鞨兄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冲突。后面篇幅会提及,双方的冲突中,渤海国最终获胜,并征服了黑水靺鞨的虞娄、拂涅、铁利、越喜等部,将其纳入渤海国的直辖下。整个黑水靺鞨也被迫臣服于渤海国。但是,黑水靺鞨并没有被同化、融合掉,历经挫败,却仍顽强地生存了下去。
回头再说渤海国,刚刚建国后,渤海国势单力孤,夹在后东突厥汗国、唐朝(武周)两大巨头之间。同时,又要面对契丹、新罗的不断威胁。为了巩固新生政权,大祚荣继位伊始,便立即遣使与突厥结盟。同时,又通好于南面的新罗,巧妙地在强权林立的四邻之间斡旋。经过数年苦心经营,渤海国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其疆域南接新罗,北邻黑水靺鞨,西连契丹、突厥,所属臣民囊括了靺鞨、高句丽、汉、契丹、奚、突厥、室韦等民族,有民十余万户,胜兵数万,地方五千里(一说两千里)。曾经的营州流虏,终于在东北大地站稳了脚跟。
总体上看,大祚荣投靠突厥的决策是明智的。可投靠突厥后,大祚荣也有一肚子苦水,无处倾吐。回想聚居营州时,靺鞨部众深受唐朝优抚,部民皆享富庶安康。可自归附突厥后,渤海人就没怎么过好日子。其实,这也好理解。唐朝极其繁荣、昌明,民族政策又十分开明,唐朝不会向边疆少数民族,苛索贡赋。只要,边疆少数民族能安分守己,忠于朝廷,并象征性地进贡一些土特产,就能得到朝廷的大量赏赐和优惠的边贸待遇。反观,突厥人则不然,偏居漠北的东突厥汗国何等贫瘠,若不能在对唐朝(武周)的战争中,掳掠获利,就只能靠盘剥附庸、藩属,来缓解自身的经济压力了。既如此,寄人篱下的大祚荣自然是愤愤不已。
再加上,默啜可汗统治后期,后东突厥汗国已现颓势。作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大祚荣需要考虑渤海国的前途命运。他真不愿意把宝,只押在前途不明的后东突厥汗国身上。最重要的一点,神龙元年(公元705年),武周的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发动了神龙政变,逼迫女皇武则天退位。太子李显复辟登基,是为唐中宗,唐朝也得以重续皇统。对渤海国恨之入骨的武则天没了,让渤海(靺鞨)人魂牵梦绕的唐朝重现了。这一切,着实让大祚荣那颗沉寂许久的心,激动了起来。不谋而合的是,唐中宗复辟后,便马上着手解决,当年营州之乱的各种遗留问题。其中,就包括招抚渤海国。当时,唐朝正与北方的突厥,以及受突厥驱使的契丹、奚两番,反复拉锯,不断交锋。在唐朝看来,依照远交近攻的原则,若能成功拉拢渤海国,归附唐朝,那将有力缓解北方的边防压力。还是神龙元年,唐中宗李显特派侍御史张行岌,前往招慰渤海国。大祚荣欣然接受了朝廷招抚,并派次子大武艺入侍唐朝为质子,以示诚心归附。此举也意味着,渤海国自此臣属于唐朝。本来,唐朝打算正式册封大祚荣,但因突厥、契丹连年入寇,使得内地同渤海国的往来极不方便,最终,册封未能实现。
景元元年(公元710年)唐睿宗李旦继位,景云三年(公元712年)唐睿宗禅位于儿子李隆基,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唐玄宗。唐玄宗在统治前期,励精图治、勤于政事。在一群贤臣良将的大力辅佐下,唐朝步入开元盛世,并扭转了先前同突厥战争的被动局面。默啜可汗见唐朝复辟,先是袭唐朝衣冠,向唐称臣请婚。但默啜可汗贼性不改,又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率军围攻北庭都护府,结果被唐北庭都护郭虔罐杀得人仰马翻。默啜可汗之子同俄特勒,被唐军斩杀,突厥大将石阿失毕因,同俄战死而不敢归,携其妻投降唐朝,突厥残部则恸哭而去。大败后,为缓和同唐朝的关系,四月,默啜可汗再次遣使求婚,唐玄宗依然拒之不允。
眼见唐朝、突厥的实力对比逆转,原本依附于后东突厥汗国的西突厥各部落,先后脱离默啜可汗,归附唐朝。不甘坐以待毙的默啜可汗主动发兵,西击葛逻禄、胡禄屋、鼠尼施三姓,企图恢复期在西部的势力。唐玄宗急命北庭都护汤嘉惠、定边道大总管阿史那献等将引兵,协同已经归附唐朝的三姓部族,共抗默啜可汗。同时,唐玄宗又命薛讷为朔方道行军大总管、太仆卿吕延祚、灵州刺史杜宾客为其副,率大军进讨默啜可汗。正当唐军准备大举进攻之时,默啜可汗已被拔曳固将领颉质略袭杀。默啜可汗的项上人头,也被交予紧追来的唐朝将领郝灵荃。默啜可汗死后,谁都知道后东突厥汗国的强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随着突厥势力的不断衰落,契丹失去了靠山,再无力阻绝陆路通道。眼见形势不好,契丹、奚两蕃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随突厥颉利发伊健啜归附唐朝。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唐玄宗趁势,重设松漠都督府,恢复了对契丹人的统治。并任命契丹首领李失活,为松漠都督兼松漠郡王。至此,唐朝同渤海国的陆路交通彻底打开,内地与东北地区得以畅通往来。
随着,唐朝同渤海国之间的交通恢复,招抚渤海国,再被唐玄宗提上日程。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唐玄宗派鸿胪卿崔忻前往渤海国,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又以其地置忽汗州,加授大祚荣为忽汗州都督。大柞荣欣然接受了上述册封,改国号为渤海,不再称震国,并再次派遣王子入唐朝贡。从此,渤海国正式成为唐朝的治下地方,并入唐朝版图。纵观渤海国归附唐朝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顺利。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原因有三:首先,大祚荣自幼生长于营州,深受唐朝思想文化的熏陶。故而,大祚荣在情感上,理所当然地倾向唐朝。其次,作为边疆地方政权,渤海国必须在后东突厥汗国和唐朝,两强之间做出选择。相比于投靠贫瘠、落后的后东突厥汗国,投靠富饶、昌盛的唐朝,可以获得更多的实惠利益。最后,步入开元时代的唐朝,正散发着盛世的光芒,而后东突厥汗国则国势日衰,并在窘境中苦苦挣扎。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占据上风的唐朝会笑到最后。综合以上,作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大祚荣肯会归附唐朝了,而这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三、
在中韩两国的历史之争中,归附唐朝后的渤海国,到底算是唐朝治下地方,还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也是中韩学者争论的一个焦点。韩国学者为声索渤海国的归属权,坚持认为渤海国拥有自己的政府和军队,就应算作主权独立的国家。在韩国学者看来,渤海国与半岛的新罗政权,共同构成了朝鲜民族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所以,渤海国怎么可能,怎么可以,会是唐朝治下地方那!即便,渤海国和新罗政权都曾接受过唐朝册封,君主也都接受过唐朝委任的官职。那也只是当时小国侍大国,所采取的一种很普遍外交策略,根本说明不了什么。
在笔者看来,无论韩国人如何自圆其说,都难掩其言论的荒谬至极。唐代,新罗使臣崔志远曾在《谢不许北国居上表》中,痛斥渤海国为异族“粟末小蕃”、“疣赘部落”。崔志远说得明明白白,渤海、新罗民族族属相异,且互为仇雠,绝非什么兄弟之邦,又何谈什么南北朝关系。再说渤海国同唐朝的政治隶属关系,韩国人更是大错特错。在唐朝看来,渤海国绝非等同新罗一类的外藩属国,而是,唐朝治下的地方,是唐朝法理国土的一部分。依据是唐朝确实对渤海国,实行过统治。只不过,统治的形式较为宽松,被称作羁縻统治。
至于羁縻统治制度的由来,还得从唐初说起。唐朝初年,唐太宗以恢宏气势,削平四宇,气吞八方,唐朝的疆域也迅速向外扩展到少数民族地区。如何统治广阔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就成了一个困扰唐朝的政治难题。其实,历代中原王朝,都愿意以内地的郡县、州府模式,去统治边疆地区。怎奈,受制于农耕文明与游牧、渔猎文明的差异,内地的统治模式,难以复制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但只要条件许可,历代中原王朝会采取强制移民、民族同化、纳入国家编户等各种措施,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转变为,同于内地的州府。这样,更有利于中原王朝,对该地区的控制。唐设立于高昌的西州(现今新疆吐鲁番),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别看高昌地处西域,但其居民大多是,汉魏以来,屯戍、经商于当地的汉人后裔。其余,则为昭武九姓的粟特人,以及一些西突厥部族。由于,高昌胡汉混杂的民族结构,有利于推行内地统治模式。故而,唐朝灭麴氏高昌后,特在其地置西州(天宝﹑至德时改名交河郡),领高昌﹑柳中﹑交河﹑蒲昌﹑天山五县,并在西州大力推行均田制﹑租庸调﹑府兵制﹑兴建学校等。无论政治﹑军事,还是经济、文化各方面,西州皆与内地相同。西州也成为唐朝所设,地处最西部的正式州县。同时,也是唐朝经营、统治西域的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
但大部分以少数民族为主的游牧、渔猎地区,或西部的内陆山区,并不具备西州高昌的可施行条件。这些地区地处蛮荒,发展滞后,汉人历来罕至。部分偏远闭塞地区,如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东北地区中北部,中原王朝就是想派驻军队,都十分困难。那该如何统治这些偏远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那?在吸取总结了,汉魏晋等前朝的统治经验及教训后,唐太宗决意在朝廷力有不逮,或尚不具备直接统治条件的偏远地区。依据“因其俗以为治”的原则,保持或部分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原酋长或首领,在其部族或领地的统治地位,也不干涉其内部事物。进而,换取地方酋长、首领对唐朝的忠诚,实现唐朝对偏远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间接统治。与此同时,唐朝亦会通过不断施加政治、经济和文化影响,逐渐增加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唐朝的向心力,促成边疆与内地的一体化融合。
具体实施时,唐朝会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划设行政机构,一般大者为都督府,中等为州,小的为县。并任命边疆少数民族的首领,担任当地行政机构的长官。都督府为都督,州府为刺史,县为县令,而且,“皆得世袭”。此外,唐朝还允许担任官职的少数民族首领,在本部族内称“王”、“可汗”,其所统领的部族,亦可称“国”。唐代,瀚海大都督兼回纥首领吐迷度,就被唐朝允许在瀚海都督府内称汗。唐朝征服西域后,分别于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四国,设立龟兹都督府、毗沙都督府、焉耆都督府、疏勒都督府。原四国君主被唐朝册封为都督府都督,也被允许在都督府内继续称国王。这些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州府,皆沿袭原有的部族管理方式,维持原有的部落组织习惯。只是,换以“州、县”的名义,划分属民或属部,不向朝廷承担赋役,或只象征性地缴赋。用《新唐书》的话讲,即“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然声教所暨,皆边州都督、都护所领,著于令式”。可见,这些州府的管理形式,较为松散,与朝廷直辖的“正州”有着很大的区别。又因《史记》有云:“羁,马络头也;縻,牛蚓也”,《汉宫仪》亦载:“马云羁、牛云”。故此,历代中原王朝形象地称呼,这种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非正式州府为羁縻州,寓意“四夷如牛马之受羁縻也”。而唐朝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宽松统治制度,也被称为羁縻制度。说白了,唐代的羁縻州府,就是唐朝治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为有效管理这些半自治的羁縻州府,并维护朝廷的统治权威,唐朝采取了多项措施。
首先,依照“华官参治”的原则,各羁糜府州须内置“华官”,即由朝廷派驻的汉官。根据各个羁縻州县的经济水平、民族成分、地理距离,以及同朝廷的关系等实际情况,朝廷派驻羁縻州的“华官”,又分作两类。第一类,朝廷于各羁糜州府派驻长史,监领地方政事。唐朝规定,诸王国(即羁靡州)府中,须设长史一人,统掌府僚纲纪等职。《新唐书•百官志》介绍羁縻州府的官职时,明确记载,“大都督府都督一人,从二品,长史一人,从三品,……州刺史一人,从三品,长史一人,从五品”。可见,各羁縻州府内均设有一名长史,这即是唐朝的硬性规定,也是派驻汉官监领的最低要求。又据《旧唐书•太宗诸子传》记载,长史的主要职责还包括,“王有亏违,皆遣闻奏”。可知,作为朝廷派驻的代表,羁縻州府的长史,拥有着监领地方政事的权利。事实上,长史即可充任都督、刺史的幕僚长。有时,亦能握有一定军权。而且,作为朝廷的代表,派驻羁縻州府的长史,必须要由汉人充担。第二类,朝廷于各羁縻州府派驻诸多汉官,汉官与民族首领共同治理。唐朝灭高丽后,就曾“擢酋豪有功者为都督、刺史、令,与华官参治”。归附唐朝的契丹、奚、靺鞨等族,被侨置于营州时。营州治下,也设有诸多羁縻州府,其中,皆有大量的汉官。据考证,营州治下,有史可查的十六位羁縻州官员中,就有九位为汉族官员,兼任着刺史、县令、县丞、参军等不同职务。无论哪种“华官参治”,其核心目的,就是监督地方羁縻州府,确保其忠于朝廷。
其次,唐朝会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战略要地,广泛设立都督府(又称边州都督府)和都护府,用于直接管理地方的羁縻州府。不同于普通的都督府,边州都督府内都“别置经略使”一职,专门负责处理,都督府下各羁縻州府的民族事务。需提及,也不是所有的羁縻州府都隶属于边州都督府,部分羁縻州县也会直接隶属于朝廷正设的州、道。关内道灵州都督府并非边州都督府,但也直接羁縻管辖着关内道的党项人。贞观年间,河东道的并州、忻州俱为正州,也照样羁縻管辖境内的侨置突厥县。除了都督府,为强化对边疆少数民族的控制,唐朝仿照汉代西域都护府,先后设立九个都护府。九个都护府中,最为著名的当属,安东、安北、单于、安西、北庭、安南六大都护府。唐朝规定,边州都督府可管辖治下的地方羁縻州府,而都护府则负责“掌管诸藩”,“抚慰诸藩,辑宁外寇”以及“抚慰、征讨、叙功、罚过”等重大事务。故都护府发挥的作用,要远大于边州都督府。都护府的重要性,还能从都护官阶的品级看出来。一般,都护官阶可为正三品到从二品,这要比边州都督的官阶大得多。唐朝启初常常委派宗王,遥领大都护之职。至唐代中叶,设置节度使一职后,都护职位,往往由专制一方的节度使兼任。在唐代的羁縻统治体系中,无论是边州、正州,还是边州都督府、普通都督府、都护府。羁縻州府的上级直管机关,都是由朝廷实际掌控的地方机构。这种行政体系,可以有效保证,羁縻州府始终处于唐朝的严密监视和管控之下。
再次,唐朝还在各都护府配属较强的军事力量,专以镇抚地方羁縻州府。史载,唐代,安西都护统兵二万四千,北庭都护有兵二万,唐朝名将薛仁贵任安东都护时,亦“总兵二万镇抚之”。而且,都护府辖区内,各个冲要之地,均设置有大大小小、不胜枚举的军、镇、守捉、烽戍等驻防单位,构成了一个严密的军事网络与体系。此外,各都护府还要开置屯田,自行解决部分给养,以保障军需。然而,相比于所辖管的广阔区域,都护府所配属的军力并不算多。唐朝也知道这一点,但也没有办法,受农耕经济的限制,唐朝不可能在遥远的边疆地区保持大规模驻军,国力根本无法承受。故而,唐朝便在“精”字上下足了功夫,力求驻军能够以质代量。为了弥补了驻军数量不足,唐代,朝廷允许地方羁縻州府保留本部兵马,即所谓的义军、土军、土丁等。只是,人心隔肚皮,谁能保证这些少数民族兵马,肯定不会叛变那。毕竟,都护府的驻军有限,一旦发生大规模叛乱,或遭大规模外敌入寇,而都护府又兵力不足,难以应付,那该怎么办!事态若真到这份上,唐朝就只能临时派遣行军大总管,调发大军,从内地出发征讨了。调露元年(公元679年),位于东突厥故地的单于都护府发生叛乱,突厥首领阿史那德温傅举兵反唐。单于都护府所辖二十四个羁縻州一起响应造反,叛众多达几十万。唐朝派驻单于都护府的长史萧嗣业,手中兵力有限,根本无力应对如此大规模的叛乱。无奈之下,唐高宗便诏令裴行俭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统军十八万,会合西路军的程务挺、东路军的李文暕等将,总共三十多万人马,出征漠北,好不容易方平定了叛乱。
既如此,那唐朝为何要允许地方羁縻州府保留军事武装那!笔者认为,究其原因有三:其一、少数民族尤其北方游牧、渔猎民族,受生产生活方式影响,向来军民一体。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唐朝就是有心将其军民分治,也是无法实现得。其二、游牧民族习俗尚武,皆以军事武装,为部族生存之本,并习以为常态。允许地方羁縻州府拥有本部武装,可以最大限度,对其招抚。反之,若朝廷一味强硬削武裁军,只会适得其反,逼反各部。其三、唐朝若想统治空前广阔的疆土,必需边疆少数民族武装的配合。其实,早在唐初,唐太宗君臣就已意识到这一点。据《唐李对问》记载,贞观年间,唐朝在西域设瑶池都督府时,唐太宗就问李靖,“朕置瑶池都督,以隶安西都护,番汉之兵如何处置”。李靖回答,“天之生人,本无蕃汉之别,然地远荒漠。必以射猎为生,由此常习战斗。若我恩信抚之,衣食周之,则皆汉人矣。陛下置此都护,臣请收汉卒,处之内地,减省粮馈,兵家所谓治力之法也。但择汉吏有熟蕃情者,散守堡障,此足以经久。或遇有警,则汉卒出焉”。由此可见,以少数民族武装常驻故土,保守封疆,并由朝廷派驻汉官节制。遇有紧急情况,则出动唐军征讨,以少数民族武装为辅助。这是唐朝在创设羁縻制度之初,就已定下的统治策略和军事方针。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四、
既是唐朝治下的地方,羁縻州府在享受相当程度的自治同时,必然也要肩负诸多义务。
首先,地方羁縻州的都督、刺史必须由朝廷直接任免。册封时,朝廷会赐予其“玄金鱼符”、“印章、袍带”。地方羁縻州府的都督、刺史去世,或因故不能视事时,要由朝廷“诏册立其后嗣”。未经朝廷册封、批准,各地方羁縻州的酋长首领,不能擅自立为王侯,更不能自封为都督、刺史,否则,即为悖逆、违制。此外,朝廷可直调地方羁縻州的都督、刺史,任职于内地。地方羁縻州府的都督、刺史,触犯朝廷法度时,朝廷还可对其加以惩罚。举个典型例子,唐朝曾设瀚海都督府管辖回纥诸部。唐玄宗时期,河西节度使王君彘因与回纥有怨隙,便诬陷回纥谋反。不明真相的唐玄宗竟将回纥首领,瀚海大都督承宗流放岭南瀼州(今广西上思),承宗最终死于贬所。而承宗之子伏帝难则被唐玄宗,更立为新任瀚海大都督。
其次,地方羁縻州要对朝廷负责,执行朝廷的政令。地方羁縻州的都督、刺史必须忠于唐朝,奉唐正朔,保证职贡不阙。又要定期派使朝贡,按时遣子弟入长安为质子。还要治理民众,守好各自的领地封疆,为唐朝防边守土,并执行、贯彻朝廷的各项政令。天授元年(公元690年),武则天诏令全国普建大云寺,远至西域的龟兹、疏勒、碎叶等羁縻州府,纷纷奉诏建立大云寺。由此一事,足见朝廷号令的权威。当各羁縻州府之间发生纠纷时,朝廷还会直接干预,敕令各方“整齐所部,不得交相侵掠”。为保证朝廷政令畅通,及加强对北方诸羁縻州府的管理,也便于各部酋长入长安朝觐,唐朝大力建设栈道、馆驿。灭亡东突厥、薛延陀后,在东突厥故地修筑“参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驿”。灭西突厥后,又在西突厥地“开通道路、列置馆驿”。这些栈道、馆驿的建设,也大大强化了唐朝对边疆地区的管控。
对于那些拒不履行职责,不遵朝廷政令,甚至公开叛乱者。唐朝会以“无蕃臣礼”为由,罢免其官爵,取缔其封号,并发兵征讨,“更立君长”。唐高宗时,朝廷册封的朝鲜王、辽东州都督,原高句丽末代君主高藏因谋逆未遂,被朝廷发配到西南地区的邛州,后死于贬所。显庆五年(公元660年),松漠都督府第二任大都督大贺阿卜固,勾结奚人叛乱。唐定襄都督阿史德枢宾等平定叛乱,擒获阿卜固于东都。作为惩罚,朝廷罢黜了阿卜固的官职,松漠都督之职,改授窟哥之孙李尽忠担任。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毗沙都督尉迟眺(即安西都护府治下的于阗国王)暗中勾结突厥以及西域一些蕃国,图谋反叛唐朝。安西都护杜暹探知后,立即发兵征讨,斩杀尉迟眺及其党羽五十余人,而后“更立(于阗)君长”。
再次,朝廷有权指挥征调地方各羁縻州府的军队。唐朝规定,各羁縻州府的军队必须服从朝廷调度,并负有协助配合唐军征伐、戍防的义务。为此,朝庭备有专门玉玺,称“天子信宝”,特以调遣各羁縻州府兵马。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唐朝灭鞠氏高昌时,便征调突厥、契苾部骑兵数万。唐朝灭龟兹时,又征“发铁勒十三部兵十万讨之”。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西突厥可汗贺鲁谋取唐朝的西、庭二州,唐朝征调回纥骑五万,府兵二万,合击之。显庆年间(公元656年——公元661年)初,唐朝擢苏定方为伊丽道行军大总管,督回纥婆闰等穷讨贺鲁。在唐朝集结的多族兵马合击下,阿史那贺鲁大败,西突厥也终被唐朝所灭。此外,文献中,关于唐朝征调地方羁縻州府兵马,参与戍防的记载也很多,韩愈的《乌氏庙碑铭》记载,开元年间,唐将乌承玼就曾调黑水靺鞨、室韦骑兵五千骑,助其戍守。
需要说明,唐代的羁縻州府中,确实存在极个别有名无实的情况。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新崛起的阿拉伯帝国灭亡了波斯萨珊王朝。波斯王子俾路斯远赴长安,向唐朝请求军事援助。唐高宗觉得,这是一个控制波斯的难得机会。便派使臣王名远由西域入中亚,于波斯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设立波斯都督府,并以卑路斯为都督,隶属安西都护府。后来,为了更好利用俾路斯的王室血统,唐朝又加封其为波斯王。然而,波斯都督府距阿拉伯帝国的核统治心地区太近,又离唐朝太远。唐朝就是有心相助,也鞭长莫及。况且,唐朝正忙与吐蕃征战,实在没有精力、余力去经营波斯,遏制阿拉伯势力的扩张。在阿拉伯军队的不断进逼下,没几年功夫,波斯都督府就为阿拉伯人所灭,卑路斯则沿着丝绸之路逃回长安。为安慰卑路斯,唐高宗授予他右威卫将军,又专门为他在长安修建了一座拜火寺。但从始至终,唐朝未在遥远的波斯,实施过实质性统治。波斯都督府也只是有名无实,名存有司而已。
综述以上,除极个别的情况外,在唐朝的羁縻统治体系下,广阔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确被实质性地,纳入到唐朝的疆域及统治中。既如此,作为唐朝的治下地方,羁縻州府是不可能拥有,只有独立国家才享有的主权得。但是,很多别有用心之人,借口羁縻州府拥有地方自治权,拥有军队,甚至拥有国王、可汗的称号。就妄自鼓噪,认定唐代的羁縻州府,应算作独立的国家或地区,并非唐朝国土。殊不知,此等荒谬言论,只能彰显其无知罢了。
其实,历史上的匈奴汗国、突厥汗国等北方游牧政权,也都采用类似于唐朝羁縻制度的统治方式。汉代的匈奴汗国,就将其行政区,划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单于庭,它直辖匈奴中部;二是左贤王庭,治理匈奴东部地区;三是右贤王庭,治理匈奴西部地区。左贤王、右贤王各自管辖着汗国三分之一的疆土,并有权处理辖区的大小政务。作为单于的属下,左贤王、右贤王的地位,何其位高权重!再说隋唐时期的突厥汗国,论集权程度,突厥汗国还不如匈奴汗国。实质上,突厥汗国就是一个由诸多突厥部族组成的松散政治联盟。各部酋长自领所部兵马,自辖所部内务,自主独立性强。堂堂突厥大可汗,只能算作突厥部族联盟的盟主。
内地所以能够施行中央集权统治制度,究其原因,是受内地的封建小农经济,法家集权思想,耕地对劳动力的束缚等多种因素,相互综合影响所致。再看,北方游牧社会的经济模式及社会发展水平,皆与内地有天渊之别。就算强行将内地的中央集权制度,移植到北方少数民族地区,也照样会水土不服。反倒是,宽松灵活的部族制、羁縻制更能适合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知,那些质疑羁縻制度的所谓“学者”,是否了解这些起码的政治常识。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五、
了解完唐代羁縻制度的由来,我们再回头看渤海国。韩国学者们总是强调,渤海国是独立的国家。但事实是,自归附唐朝伊始,渤海国就被纳入到唐朝的羁縻统治体系中。
其一、渤海王及大臣兼任唐朝官职。除了忽汗州都督,历代渤海王兼任过很多唐朝官职,包括:左骁卫大将军、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检校秘书监、检校司空等。一些渤海国官员也在兼任唐朝的官职,包括:大将军中郎将、果毅,左武卫将军等职,并穿用唐朝按品阶赐予的官服。所赐官服从二品以上的金鱼袋,三品以上的紫袍金带,到五品以下的徘袍银带,全然同唐朝制式官服一致。这也充分表明,渤海国官员亦属唐朝地方官吏的事实。
第二、渤海国承担宿卫和朝贡两项义务。所谓宿卫,即是唐朝地方的羁縻州或藩镇,派遣亲贵入朝充为质子。大柞荣自接受朝廷招抚,便遣子入侍为质。从此以后,渤海国王族子弟相继入朝不断,请备宿卫,履行着地方对朝廷的必尽职责。仅以前两代渤海王为例,大祚荣遣子述艺,大武艺遣弟大昌勃、世子大都利,入朝宿卫。这些充为质子的渤海王族子弟,多被皇帝视为近臣、勋庸,授予荣职,匡备皇帝左右。对巩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为了表示对朝廷的归顺,以及满足唐朝皇室的需求,渤海国还需向朝廷奉献贡物,即变相交纳实物税。据统计,唐朝治下的各个少数民族中,渤海国的朝贡次数,为最多者之一。其中确有朝贡贸易的影响,但也是渤海国积极履行政治义务的表现。
第三、唐朝在渤海国派驻长史监领。依照“华官参治”的原则,唐朝必在地方羁縻州府派驻汉官。但介于渤海国是主动归附,不同于被唐朝武力征服的诸多部族。故而,唐朝授予渤海国,较高规格的自治权。派驻渤海国的汉官,也仅参照“华官参治”的最低标准执行,即在渤海国常驻长史监押之。长史在渤海国的地位,仅次于渤海副王(即渤海王嫡长子)。通过派驻长史,朝廷不仅可以左右渤海国政,还能,随时了解渤海国的真实动向和情况。
第四、渤海国接受唐朝各级机构的节制。通常情况下,唐朝不干涉渤海国的内部事务,充分给予其自治权。但仍有诸多事务,渤海国须听命于唐朝节制。史载,渤海国存在期间,自置文武百官、京府州县,招募兵卒,拓地筑城,自立律令法规,收激租赋等等,事先均需得到朝廷默许。除了直接请示朝廷,还有很多事务,则须听命于朝廷设立的渤海经略使。渤海经略使一职,多由唐边州长官兼任,如幽州都督、平卢节度使。史籍文献中,曾兼任渤海经略使,或对渤海国进行了节制、押领,又见名于记载的唐朝官员,就有张敬忠、许钦琰、乌知义、臧怀亮、薛楚玉、王斛斯、安禄山、封常青等四十二人之多。再有,遇到其它一些重大事情,如册封任命、排解纷争等,朝廷还会直接派遣官员,亲赴渤海国,晓谕处理。
综合以上几点,自归附唐朝后,在法理上,渤海国已名副其实地,成为了唐朝治下的地方。再说,半岛的新罗政权。虽然,新罗也曾以外藩身份,接受过唐朝册封,但新罗并不接受唐朝的“华官参治”,唐朝也无针对新罗的经略使或兼押使。由此可见,渤海国、新罗政权各自与唐朝的政治关系,根本不可同日而语。至于,韩国学者妄自鼓吹,所谓,渤海国与半岛新罗政权俱为独立国家,二者还构成朝鲜民族历史上的南北朝之说,更属无稽之谈。
而且,自大祚荣接受册封,渤海国成为唐朝的羁縻州后,唐朝同渤海国经历了一段关系融洽的“蜜月期”。唐朝不费一兵一卒,便确立了对渤海国的领属关系。同时,军事上,渤海国还助了唐朝一臂之力。史载,渤海国“常屯劲兵接契丹”,正是渤海国从侧翼,对契丹的有效牵制,唐朝在东北方向的边防压力,得以大大缓解。作为回报,刚建立不久的渤海国,在归附唐朝后,不仅获得了唐朝提供的安全保障,同时,也收获了期盼许久的丰厚经济利益。
提到唐朝同渤海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就必须要提及,唐朝同渤海国之间的朝贡贸易。
其实,唐代,在对地方羁縻州府的统治中,朝廷一般不直接征收赋税。而是,要求地方羁縻州府,以“朝贡”的形式,强化同内地的经济交流。当然,唐朝也有直接对地方,征收赋税的特殊情况。安西都护府就曾在休循州(即拔汗那),“税甲马以充军用”。回纥诸部也曾,“岁贡貂皮以充租赋”。但大体上,朝廷与地方羁縻州府之间,征收赋税的情况较少见,还是以朝贡形式的交流为主。至于朝贡的物品,则主要是地方的土特产或珍奇异物。
在中国古代,朝贡有着多重含义。作为政治隶属关系的标志,朝贡具有地方赋税的性质。同时,朝贡也可以是地方同内地的经济交流。因而,朝贡又可称为朝贡贸易,渤海国的朝贡亦是如此!渤海国常以海豹皮、貂鼠皮、于文豆、海东青、昆布等土产,入贡于唐朝。唐朝则回赏以大量的农业品和手工业品。史载,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渤海大氏家族一行一百二十人赴唐朝献。朝廷向其每人赠帛三十匹,计达三千六百匹之多,且还不包括朝廷赐给渤海王的绢帛。一时间,在渤海国通往唐朝的鸭绿道上,贡使相寻,梯航万里,故而,时人称鸭绿道为朝贡道。此外,作为对朝贡贸易的补充,自大祚荣时起,渤海国还向朝廷,“请就市交易”。渤海国以名马、熟铜与内地商户市易,所易之货又都是唐朝所需之物。于是,唐朝同渤海国之间的互市贸易,也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并出现岁岁不绝交易的情景。
通过朝贡贸易和双边互市,大批内地物资输入到渤海国。其中包括大量的生活必需品,如各种纺织品、粮食、茶叶、药材、金属器物等。此外,渤海国还使用唐朝编纂的《宣明历》,指导农业生产。在先进农业技术的指导下,渤海国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出现了,许多以盛产农产品而著名的地区。如:“卢城之稻”、“栅城之豉”、“显州之布”、“龙州之釉”、“沃沮之锦”等,都是在这段时期出现得。可以说,正是内地物资及先进文化、工艺的输入,客观上,大大促进了渤海国的经济及社会发展。同时,渤海国对唐朝的依赖,也愈发严重。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哪里凉不 2019-08-03 17:42:14
你们留言速度真快
-----------------------------
感谢关注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llk11 2019-08-04 17:21:58

-----------------------------
其实,清朝的存在,同样彰显了汉人的伟大,请不要悲观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ty_一滴水珠1 2019-08-04 16:49:43
楼主这帖子让人耳目一新呀!
-----------------------------
多谢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ty_萍安715 2019-08-03 21:07:46
@折冲万里 :本土豪赏1个 赞 (100赏金)聊表敬意,对您的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我也要打赏 】
-----------------------------
感谢!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安xiao喵 2019-08-04 06:41:32
满汉的发展和演变,对历史的研究视觉独特,文字掌控,写作能力让人叹服!!!
-----------------------------
非常感谢!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程鹏88 2019-08-04 16:36:54
路过。回复楼主
-----------------------------
多谢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元史钻家 2019-08-04 19:53:42
把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概括成汉化的历史不准确,其一,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例子很多,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例子也很多;其二,针对今天来说,汉族也在西化,可以说各民族都在学习西方的文化,并驾齐驱,不分先后。
-----------------------------
是的,比如满人中的汉军八旗,就是满洲化的汉人。
楼主:折冲万里  时间:2019-08-16 15:05:28
@元史钻家 2019-08-04 19:53:42
把中华各民族的历史概括成汉化的历史不准确,其一,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例子很多,汉族学习少数民族的例子也很多;其二,针对今天来说,汉族也在西化,可以说各民族都在学习西方的文化,并驾齐驱,不分先后。
-----------------------------
汉军八旗的地位很尴尬,很多极端的观点,将其视为汉奸
但事实是,这些汉军八旗更自视为旗人、满人,而不是汉人

楼主:折冲万里

字数:8739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04 01:20:02

更新时间:2019-08-16 15:05:28

评论数:28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