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4)
高皇后,大名正仪,小名滔滔,曹皇后妹妹的女儿。
可以说,高滔滔还是来自曹家。作为曹家第二位皇后,高滔滔对北宋朝局的深远影响,甚至远远超过了她的姨妈。
其祖上,也有故事。
曾祖父高琼,少时以无赖凶狠闻名,后沦为强盗被官府捉拿,要问死罪,后乘雨夜打破枷锁越狱而逃。其时,正值五代十国,天下大乱,他无处可去,便投了军。
这样的人,到了军中如鱼得水。因为作战勇猛,被赵光义收为贴身侍卫。赵光义登基后,高琼作为潜邸旧臣颇受重视,仕途渐长。高粱河一战,赵光义大败,坐着驴车逃命,所有扈从卫队都被冲散,高琼冒死最先带人前去护驾,立下了大功。
真宗朝,高琼身为殿前都指挥使,是军中的实力派人物。到澶渊之盟时,他强烈主战。时人称,文有寇准、武有高琼,都立下汗马功劳。
高琼的长子高继勋也是名将。高继勋的三子高遵甫就是高滔滔的父亲。曹、高两家,同为军事世家,相交甚好。高遵甫娶了曹彬的孙女,曹皇后的妹妹,生下了高滔滔。
可惜的是,滔滔的母亲早亡。滔滔成了没妈的孩子。曹皇后见侄女可怜,便接到宫中抚养。这改变了高滔滔的一生。
说起来,曹皇后抱养侄女,或许也有私心。当时,仁宗无子,宫中嫔妃多有领养义女的,想着有朝一日献给仁宗,希望能生下个皇子。据说,待滔滔少有长成,颇有姿色,曹皇后便有意将其引荐给仁宗。不知为何,仁宗婉拒了皇后的好意。
可能是因为宫中的传言。
滔滔入宫时,还是个小女孩,天真烂漫的年纪。她和宫中唯一的小男孩,成为了最好的玩伴。这个小男孩就是赵宗实,后来的英宗。前文说过,赵宗实进宫后,便由曹皇后抚养。
换句话说,高滔滔、赵宗实,一个是曹皇后的养女、一个是曹皇后的养子。巧的是,滔滔、宗实还同龄。两人同在皇宫,又同在一个屋檐下,自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宫中人都说,他们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就连仁宗也觉得,这俩孩子确实是一对儿。如此一来,他又怎么好意思笑纳滔滔呢?毕竟,唐玄宗强娶儿媳妇的勇气和脸皮,不是谁都能有的。
十五岁那年,仁宗和曹皇后做主,将滔滔嫁给宗实为妻。当时有人戏称,这是天子娶媳、皇后嫁女。虽说,当时宗实并未封为皇子,只是团练使的官职,但毕竟身份特殊,作为潜在的帝国接班人,他的婚事也备受瞩目。
婚礼在春天举行,这是东京城最大的盛事。
那日,春光明媚,十五岁的少年赵宗实,一身红色的锦袍,骑着高头大马,带着长长的迎亲队伍,沿着御街,一路来到宣德楼下,静候他的新娘。微风拂面,饶是阳光柔和,他的额头还是渗出了一层细汗。少年有些紧张,或者说,是期待。
吉时一到,鼓乐齐鸣,十五岁的如花少女,一身凤冠霞帔,在万千瞩目下来到宫门前。最好的车驾、最好的礼乐、最好的陪嫁,仁宗和皇后给了高滔滔所有最好的东西。
正是最好的年纪、最好的时节,高滔滔在帝国最隆重的婚礼上,嫁给了天下最有前途的男人。即便是最爱做梦的女孩,最好的梦,也不过如此。
宣德楼前,御街两旁,看热闹东京百姓,早已围挤得水泄不通。人们喝彩、人们欢呼,是祝福,是羡慕。也有庆幸,庆幸恭逢盛世,庆幸见证人间佳话。
十多年前,那对不谙世事的孩子,曾无数次玩过娶亲的游戏。如今,游戏成真,儿时的玩伴,终成眷属。
这就是缘分,天注定的。
所谓梦幻人生,不过如此。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5)
更梦幻的是,她的丈夫,如愿以偿登上了帝位。
而她,成为了皇后。
看似水到渠成,其实这中间,并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要知道,英宗登基是在他们大婚十八年之后。十八年能发生多少事?对于一个花心的男人,可能用不了十八个月,都已经万水千山。
英宗,却实是个纯爱的好男人。
这十八年里,作为帝国最有潜力的男人,他始终只有高滔滔一个女人。这几乎是奇迹。而奇迹的例证,就是四男、四女,八个孩子。全是高滔滔所生。
所以,和那些前任们不同,高滔滔是自信满满、甚至有些骄傲地,带着儿子们登上皇后之位的。有着英宗的独宠,有着儿子们作为基石,高滔滔的皇后大位稳如泰山。何况,姨妈曹太皇太后,现在也成了她的婆婆了。
姨妈兼婆婆,对高滔滔也是百依百顺。唯独一点,老太太提出了异议。那就是,英宗贵为皇帝,总不能后宫只有她一人吧?高滔滔,则大不以为然。她说,我当年嫁的是团练使,不是皇太子。眼下之意,英宗有她就足够了,也该知足了。
老太太被顶的无话可说。毕竟,高滔滔已经有了四个儿子。所以,江山社稷、帝业永续这个理由就说不出口了。
好在,英宗似乎很满意,并没有提出异议。当然,也有人说英宗是妻管严。但这种事,还是愿打愿挨。皇帝富有四海,想要女色,又岂是皇后能看住的。当年独孤皇后把杨坚看的那么紧,也没耽误老杨背后搞小动作。
我们还是要相信爱情、相信真爱。尽管,把这些词用在皇帝的身上,多少显得有些荒诞。但至少,两宋有宋英宗,明朝还有明孝宗。
从这件事上,多少也能看出些高滔滔的性格。
每个人的行为方式,都深受过去人生经历的影响。高滔滔,除了幼年丧母,几乎是完美的人生赢家。养母是皇后,丈夫是皇帝。不仅有儿子,而且是四个,想想他的前任们,比如刘娥、曹皇后,为了当上皇后、坐稳后位,付出了怎样的艰辛,为了生下皇子,又是怎样的处心积虑、费尽心机。而这一切,对高滔滔来说,不过是水到渠成、举手之劳。
人生真的是没法比。你穷尽一生所求,人家唾手可得。
也正因为如此,高滔滔有后来的种种表现,也就不奇怪了。
和婆婆一样,高滔滔也是极力反对神宗和王安石的变法;不过,她一样选择了保持沉默。或许,出于对婆婆的尊重,毕竟老太太当家都没说话;或许,神宗是成年继位,不那么容易干预,她也就不想自讨没趣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6)
宋神宗,原名赵仲鍼,宗实和滔滔的长子,出生在父母大婚的次年。如果父亲不是皇帝的备胎,那他不过大宋数以千计的宗室之一,而且血缘疏离的闲散宗室,注定将寂寂无名一生。
十五岁时,父亲终于登上了帝位。他们从王府搬入了皇宫,一步登天。他也从千百人中,瞬间鹤立鸡群,成为了那万众瞩目的唯一。毕竟,他是新皇帝的嫡子,而且是嫡长子。
可以想象,在过去岁月里,这对父子应该没少彻夜长谈。而他们话题的中心,自然不会少了皇位,也自然包括如何去治理这个国家。后来那些惊天动地的事,种子可能就是这时种下的。只是,局势不明、前途未卜,父子俩的谈话,往往是满怀希望地开始,忧心忡忡地结束。
昨日纸上谈兵,今日画猫成虎。
父亲如愿登基时,赵仲鍼有着怎样的表现,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这有些令人遗憾。要知道,他已经十五岁了,又是生在帝王家,远比一般人政治上要早熟。更重要的,作为嫡长子,他是皇位的完美接班人。
这么些年,他许的愿望应该是买一送一,只要父亲能顺利继位,他的皇位几乎就是赠品。梦想成真时,他是感谢上天,还是相信天命所归呢?是满心窃喜,还是跃跃欲试呢?毕竟,父子俩曾经彻夜长谈的话题,终于有了大展身手的舞台。
当然,他需要掩饰,无论出于孝道,还是政治安全,他都需要把自己隐藏起来。对他来说,正青春年少,只需要让时光静静流逝,等待就好。舞台就在那里。没想到的是,仅仅四年之后,他就改名赵顼,登上了舞台正中央。
计划虽然提前,但毕竟心中已有腹稿。所以,神宗的变法,虽然略显仓促,但也是胸有成竹、步伐坚定。更关键的是,这其中应该是父子两代人的意志。而且,父亲的英年早逝,只能让神宗的意志更加坚定。
之所以要变法革新,除了要富国强兵,英宗、神宗父子,还有个难以对外说明的原因。皇位的合法性。
毕竟,他们的皇位是过继来的。
那么多宗室子弟,那么多龙子风孙,他们父子只不过是被好运选中的。对外的理由多么无论冠冕堂皇,甚至神乎其神。他们内心依然是虚弱的。都是太祖太宗子孙,他们又何德何能可以捷足先登呢?
他们必须证明自己,证明确是天命所归。
所以,要变法,要政绩,要天下大治,要建立不一样的功勋。惟有如此,才能更好地证明他们确实是上天所选,才能让那些愤愤不平、又虎视眈眈地宗室们心服口服。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7)
这一切,高滔滔心知肚明,其中利害关系,了然于胸。
所以,她不支持但也不公然反对变法,就显得合乎逻辑了。毕竟,她的合法性,与这父子二人是一体的。
不过,这一切在神宗去世后,发生了变化。
神宗在位18年,驾崩。此时,太皇太后曹氏已去世多年,53岁的高滔滔作为皇太后,已是后宫无可争议的唯一权威。
早在神宗病危时,所有人已将目光都投向了高太后。
因为皇位。
神宗未立太子,且几个皇子最大的不过九岁。这原本也没有太大问题,有皇子就好,总好过身后无人。问题的关键是,神宗两个弟弟正年富力强。
高滔滔生了四个儿子,除了老三早夭,其余三个都长大成人。高太后也很有意思,她最宠爱的既不是老大神宗,也不是小儿子,而是皇次子赵颢。宠爱到什么程度,三十多岁的皇子,还一直住在皇宫里。这很不正常。
按照皇家规矩,一般皇子十多岁,就要搬出皇宫,到了明朝以后,更是必须离京到封地就藩。不要说继续住在皇宫,没有皇帝诏令,有生之年可能都回不了京城。
朝中大臣多次向高太后谏言,要求将赵颢搬出皇宫。太后是个明白人,但偏偏在这个问题上,非常固执,谏言的大臣也多遭贬谪。眼见情况如此,神宗即便不高兴,也无可奈何。
仗着老妈的恩宠,赵颢难免得意忘形。据说,有次太后、神宗、赵颢,母子三人论及王安石变法。太后坚决反对,赵颢也顺势在一旁帮腔,肆无忌惮地批评新法。神宗一忍再忍、忍无可忍,终于说了句,我败坏天下,汝自当之。
这话不仅很重,还有典故。
当年,赵光义就对太祖的儿子赵德昭说过此话。德昭惊惧不已,回府后就拔剑自刎了。赵颢有母后撑腰,自不至于寻死。不过,他受到了警告、也感到了威胁,便上书神宗请求搬出皇宫。
正合神宗心意。不过,为了皇家兄友弟恭的脸面,神宗自然驳回了所请。这不过是个程序性的驳回。按理说,赵颢应该再上书的,可是赵颢不按套路出牌,就没再提这个茬了。神宗只能徒呼奈何。当然了,说到底,还是高太后袒护。神宗自然明白老妈的心思,也就不再较真。
所以,当神宗病重,口不能言时,宫里面的男人,除了神宗的儿子们,还有两个年富力强、虎视眈眈的弟弟。
皇位之争,在所难免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8)
这也考验着高滔滔。
以皇太后的权威,皇位就在她的一念之间。
儿子,还是孙子。这是个问题。
选儿子,兄终弟及,宋朝有过先例。太宗就是这样继位的。而且,国赖长君,这条理由也是摆得上台面的。
选孙子,父死子继,更符合儒家礼法。顺天应人,无可辩驳、无可非议。
似乎都一样。实际上却大不同。
选儿子,她还是皇太后,虽然从情感上得偿所愿,但面对三十多岁的皇帝,她只能继续相对安静的待在后宫,想干预朝政,似乎说不过去。
选孙子,她是太皇太后,内心可能有些别扭,但神宗之子年幼,她临朝听政,大权独揽,则是理所当然。
亲情或者权力。她需要抉择。
她应该是有过犹豫和纠结的。在神宗弥留阶段,朝廷中那股暗流,以及赵颢小动作不断、顾盼自雄的表现,都是例证。
据说,神宗驾崩前几日,赵颢天天围在皇兄榻前,看上去满脸悲切,眼神里却闪烁着掩藏不住的兴奋和期待。神宗身不能动,口不能言,只能用眼神死死瞪着弟弟,又转而泪流满面地看着太后和皇子们。
这一切,让一旁的大臣们不忍直视。高太后,自然也看在眼里。或许,这让高滔滔动了恻隐之心。当然,面对最高的皇权,所谓恻隐之心,不过是稍纵即逝的思绪。
最终,她还是选择了让孙子继位。就是宋哲宗。
她放下了泛滥的母爱,做出了理性的选择。一举三得。
更加有合法性。大权独揽。享有盛名。
这是,政治家的选择。
这个选择,直接决定了北宋之后的历史。正如前文所说,后面纷纷扰扰的政局,激烈而残酷的新旧斗党争,就此拉开了大幕。
高滔滔临朝听政,前后八年。
自此,作为无可置疑的最高权威,她独揽朝政、手握乾坤,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治理着这个庞大的帝国。对小皇帝哲宗来说,除了年号是他的,几乎没有任何存在感。
八年后,高太后去世,终年62岁。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9)
高滔滔,被称为女中尧舜。
这是个非常惊人的称赞。尧舜是帝王的最高楷模,她被称为女中尧舜,那就是无以复加了。不过,考虑到当时党争的无底线,作为她所支持的保守派给她的加冕,这样的称谓多少有些水份。
虽然有水分,但实绩也是有的。尽管,她几乎连根拔起了神宗和王安石费尽心血的新法,残酷而决绝的打压新党,但不可否认,这段时间整个国家的治理还是井井有条的,在内政外交上,也是颇有建树。
沉寂后宫多年,一出手,高滔滔就展示了治国才华。
这么说起来,她选择让孙子继位、选择临朝摄政、选择废除新法,应该并非是意气之选,更不仅仅是为了一己之私,她有着自己的政治考量和治国方略。而她,也几乎成功了。
几乎,就是还没有。
因为,她最终还是没能驯服那个孩子,她的孙子,哲宗皇帝。
自登上皇位那天,小皇帝就生活在祖母的影子里。祖母安排了他所有的一切,甚至就连晚上就寝,也得在祖母的眼皮底下。
这是爱,也是一种控制。死死的控制。
这是个控制欲很强的女人。丈夫英宗,儿子神宗,几乎都难逃她的手掌心。对这个黄口小儿,她应该也是信心满满。
可惜,直到高滔滔病入膏肓,这个看起来唯唯诺诺的少年,眼神里依然有着坚定不屈。这让高滔滔有些不安。
硬撑着每况愈下的病体,高滔滔最后召见了心腹大臣范纯仁、吕防等。这些人,都是她的左右手,帮她扫清了神宗和王安石的一切。高滔滔伤感地说,她已来日无多,就要去见先帝了。她劝这些心腹们抓紧时间离开朝堂,如此或许还能够善终。
一代女主,潸然泪下。君臣最后惜别,哭声一片。
这个一辈子自信满满、无往不利的女人,此刻就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所有的雄心壮志、繁华往事,都如同一场春梦。
她没有说错。
她刚离世,哲宗马上就召回了章惇,这是他反攻的利剑。高滔滔所做的一切,都被颠覆。是的,她几乎是被清算了,就连身后名,都差点没保住。
高滔滔,这个一生如意的女人,几乎完美的人生赢家,刚刚闭上了眼睛,就差点被剥夺了一切。更一度被指为“老奸擅国”。
好在,哲宗守住了最后的底线。也好在,哲宗去世的早,皇位又交到了徽宗手里。毕竟没有哲宗的切肤之痛,毕竟是嫡亲祖母,在徽宗时期,高滔滔的形象慢慢地复原了,又渐渐地高大了起来。从擅国的老奸,成了女中尧舜。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圣人与小人,咫尺之间。
高滔滔,最终与英宗合葬永厚陵。
那个同龄的小男孩、儿时的玩伴、少年的夫妻,后来的大宋皇帝,已经躺在那里26年了。走过一生风风雨雨,他们终于又在一起了。这次,是真正的长相厮守,永不分离了。
剥去政治外壳,这对有情人经历了富贵和权力的考验,坚贞不渝、历久弥新的爱情,更让人动容。
遥望近一个甲子前,两个三岁的娃娃,初见于曹皇后的寝宫。两人打量着对方,有些怯生生地、摇摇晃晃地走向彼此,一个手里拿着木剑、一个手里拿着玩偶。很快,两只小手牵在了一起。
人生,就此注定。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0)
说完了大宋皇宫里那些女人们的往事,让我们再回到公元1118年的集英殿。
徽宗依然没有出现。
王贵妃,饶是那么有耐心,也多少有些坐立不安了。柔福公主,更是借着更衣的机会,干脆离开了坐席。
大殿上的朝臣们,也开始议论了起来,开始是悄悄的,渐渐地声音大了起来。以至于几乎不用侧耳,王贵妃就听能听清他们在谈论宫中的地道。
关于那条地道,她是听说过的。说的有鼻子有眼睛,但是她宁愿选择过滤掉这条信息。她不想去了解细节,更不想去证实真伪。徒增烦恼而已。
眼看朝臣们人心浮动、有些散漫了,张贵妃将求助的眼光看向了蔡京,当朝的宰相。这是个厉害角色。果然,收到了张贵妃的眼神,蔡京只是轻轻的干咳了几声,大殿内便又恢复了秩序。
不是每个宰相,都有这般威严的。尤其是在北宋朝堂,大臣们多少都有些自由散漫。蔡京不同。他有着不一样的威严。这份威严,来源于他的出生,他的经历,他的权力,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和当今皇帝的关系。
徽宗和蔡京的关系,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亦师亦友。如果用六个字来形容,亦师亦友亦亲。是的,他们还是儿女亲家。
正因为如此,身为宰相,蔡京原本没有必要亲自来贺公主的生日。或者说,以他的权势,普天之下,除了皇帝、皇后和太子,其他任何人的生辰,他都不需要亲自来贺。但,这件事正是由他而起。
前些年,每到柔福生日,徽宗必去其母王贵妃寝宫庆祝。说起来,这也是宫中成例。在皇子、公主生日,皇帝一般都会去其母妃宫中,一家人吃顿团圆饭。
这是皇帝的家事,原本与宰相不相干。对于这种事,大臣需要做什么,皇帝也不便明说,需要大臣自己去揣度。
蔡京揣摩的很深、想的很远。他读出了柔福以及王贵妃在徽宗心中的分量,也读出了皇帝的期望,便主动前去恭贺并送上重礼。身为宰相,他的一言一行就是风向标,他这么做了,群臣们便争先恐后前去祝贺,唯恐慢了手脚、误了前程。
从此,柔福生日宴会的级别和规模逐年提升,这便从寝宫到了集英殿,由皇家私人饭局,变成了国宴,近两年连外邦也正式遣使来贺,遂成了国家大典。
上有所好,下必甚至焉。
蔡京,是个洞察人心的高手,俗称人精。
但,我们几乎无法以此来苛责蔡京。毕竟,在皇权之下,官员们所有的举动,都是对皇帝喜好的解读和放大。揣摩皇帝心思,是位于金字塔尖的最高官僚们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这份揣摩,与百姓无关,也社稷无关,只关乎他们自己的权力和富贵。
官员们的行为,则是对上意揣摩的延伸。一言一行,传递的都是上意的喜好。如果往东,那是他们认为皇帝希望往东;如果往西,那是他们认为皇帝希望往西。在这其中,没有他们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最高权力的影子。
那些下层的官员们,苦于无缘睹得天颜,只能从上面官员的言行中再去揣摩、再去投机。如此,层层而下、层层传导,继而再向上无节制、无节操的刻意逢迎。
只是如此这般,对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来说,却也未必是好事。当全天下人都在揣摩他心思的时候,他便失去了眼睛、失去了耳朵,看不到实情、听不见真话,失去对是非的判断,也失去了安全感,注定孤独、高处不胜寒了。
所以,皇帝们只能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把自己搞的深不可测,忽东忽西、忽左忽右。而,所有这些举动,不过是为了藏住内心那点小心思。
只是,这样东躲西藏到最后,他们必然会迷失自己,继而人格分裂。古往今来的帝王们,又有几人不是如此呢?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1)
看来,传闻可能是真的。宫中真的有地道。
作为大宋国最有权势的官员,蔡京对帝国上下,几乎所有的问题都了然于胸,唯独这皇宫,他选择性部分地屏蔽,他不想知道太多。这里面,有太多是非。
眼看徽宗迟迟不至,他心中已明白大半,叫来跟班一番耳语,来人领命而去。前前后后,已经派出去几拨人,都没有徽宗的消息。他知道,这次多半能找到徽宗。
眼看几位番邦使节,面露愠色,作为宰相,他不得不走上前去安抚一下。辽国等番邦的使节,倒是好说话;唯独西夏的使节,有点不识趣,并不给蔡京面子,嘴里面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在蔡京看来,这个西夏使节和他们的国家一样,是个不安分、又不好惹的角色。这么些年了,不仅他本人,就是大宋朝,也是不堪其扰。
西夏,困扰了宋人百余年,是个老大难问题了。
既然,还需要继续等徽宗皇帝,那我们就再来说说西夏。
这是怎样一个国家,有着怎样的一群人,又有着怎样动人和精彩的故事呢?
说来话长。
西夏,党项人建立的王朝。党项,一个古老的民族,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汉代西羌人。千年来,他们世代生活在青藏高原和青海湖以南黄河附近的山地,与吐蕃人、突厥人、汉人等混杂而居。这里地势险峻、生产落后,气候多变、霜雪期长,狂风肆虐、黄沙满地,生存环境极其恶劣。
环境塑造性格。
党项人,普遍身材高大、擅长骑射,既彪悍好斗,又信守承诺。他们有句口口相传的谚语,“宁射苍鹰不射兔,宁捕猛虎不不捕狐”,充分表明了他们顽强的战斗精神。特别需要说的是,党项女人同样身强体壮、勇悍好斗。这种尚武、血性的民族精神,成为了后来西夏立国的根本。
不过,早期的党项族,只是个松散的部落联盟,直到拓跋部的脱颖而出。拓跋是个高贵的姓氏,他们的先祖曾经建立了南北朝的北魏帝国。
至于,党项的拓跋和北魏的拓跋有着怎样的渊源,是一脉相承,还是党项人为自己贴金?史书语焉不详。没人说得清。
隋唐时期,党项人纷纷内迁,归附中原王朝,他们的首领,也开始接受唐朝的册封,并被赐姓李。考虑到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大唐对于周边民族多有封赐,党项的受赏,或许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直到唐朝末年,黄巢攻破长安,天下大乱。
乱世,是英雄的舞台。
对民族来说,战争也是崛起的良机。而民族的崛起,多是由英雄来领导的。风起云涌,党项的英雄是拓跋思恭。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向各位致歉。
因为网络原因,无法上传更新。
明日继续。
再次感谢。
晚安。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0)
说完了大宋皇宫里那些女人们的往事,让我们再回到公元1118年的集英殿。
徽宗依然没有出现。
王贵妃,饶是那么有耐心,也多少有些坐立不安了。柔福公主,更是借着更衣的机会,干脆离开了坐席。
大殿上的朝臣们,也开始议论了起来,开始是悄悄的,渐渐地声音大了起来。以至于几乎不用侧耳,王贵妃就听能听清他们在谈论宫中的地道。
关于那条地道,她是听说过的。说的有鼻子有眼睛,但是她宁愿选择过滤掉这条信息。她不想去了解细节,更不想去证实真伪。徒增烦恼而已。
眼看朝臣们人心浮动、有些散漫了,张贵妃将求助的眼光看向了蔡京,当朝的宰相。这是个厉害角色。果然,收到了张贵妃的眼神,蔡京只是轻轻的干咳了几声,大殿内便又恢复了秩序。
不是每个宰相,都有这般威严的。尤其是在北宋朝堂,大臣们多少都有些自由散漫。蔡京不同。他有着不一样的威严。这份威严,来源于他的出生,他的经历,他的权力,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和当今皇帝的关系。
徽宗和蔡京的关系,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亦师亦友。如果用六个字来形容,亦师亦友亦亲。是的,他们还是儿女亲家。
正因为如此,身为宰相,蔡京原本没有必要亲自来贺公主的生日。或者说,以他的权势,普天之下,除了皇帝、皇后和太子,其他任何人的生辰,他都不需要亲自来贺。但,这件事正是由他而起。
前些年,每到柔福生日,徽宗必去其母王贵妃寝宫庆祝。说起来,这也是宫中成例。在皇子、公主生日,皇帝一般都会去其母妃宫中,一家人吃顿团圆饭。
这是皇帝的家事,原本与宰相不相干。对于这种事,大臣需要做什么,皇帝也不便明说,需要大臣自己去揣度。
蔡京揣摩的很深、想的很远。他读出了柔福以及王贵妃在徽宗心中的分量,也读出了皇帝的期望,便主动前去恭贺并送上重礼。身为宰相,他的一言一行就是风向标,他这么做了,群臣们便争先恐后前去祝贺,唯恐慢了手脚、误了前程。
从此,柔福生日宴会的级别和规模逐年提升,这便从寝宫到了集英殿,由皇家私人饭局,变成了国宴,近两年连外邦也正式遣使来贺,遂成了国家大典。
上有所好,下必甚至焉。
蔡京,是个洞察人心的高手,俗称人精。
但,我们几乎无法以此来苛责蔡京。毕竟,在皇权之下,官员们所有的举动,都是对皇帝喜好的解读和放大。揣摩皇帝心思,是位于金字塔尖的最高官僚们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这份揣摩,与百姓无关,也社稷无关,只关乎他们自己的权力和富贵。
官员们的行为,则是对上意揣摩的延伸。一言一行,传递的都是上意的喜好。如果往东,那是他们认为皇帝希望往东;如果往西,那是他们认为皇帝希望往西。在这其中,没有他们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最高权力的影子。
那些下层的官员们,苦于无缘睹得天颜,只能从上面官员的言行中再去揣摩、再去投机。如此,层层而下、层层传导,继而再向上无节制、无节操的刻意逢迎。
只是如此这般,对于权力顶峰的皇帝来说,却也未必是好事。当全天下人都在揣摩他心思的时候,他便失去了眼睛、失去了耳朵,看不到实情、听不见真话,失去对是非的判断,也失去了安全感,注定孤独、高处不胜寒了。
所以,皇帝们只能装神弄鬼、故弄玄虚,把自己搞的深不可测,忽东忽西、忽左忽右。而,所有这些举动,不过是为了藏住内心那点小心思。
只是,这样东躲西藏到最后,他们必然会迷失自己,继而人格分裂。古往今来的帝王们,又有几人不是如此呢?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2)
很抱歉,历史没有告诉我们这位英雄的出生年月。我们不知道,这场巨大的变故来临时,他到底年方几何?这也更让我们确定,他和他的民族,在此之前,都是不太入流的小角色。
大唐皇帝在逃离长安的时候,传檄天下军队勤王。
拓跋思恭也得到了消息。作为西北一个弱小部落的酋长,天子的诏书,是不会直接发给他的。更大的可能,是经过了唐王朝官僚系统的层层传递。通知他的,或许就是某个边关的小吏。
这是个机会。至少,是去长安的机会。
他向往长安。向往为皇帝陛下建功立业。当然,更向往的是借着乱世,建功立业,甚至恢复祖先拓跋氏的荣光。长安、洛阳,正是他的先祖们,称孤道寡的地方。
他是酋长,但没有擅自出兵的权力。他召集部落长老们开会。
会议有着激烈的争锋。主张的出兵有,反对出兵的更有。有人希望火中取栗,更有人担心引火烧身。
我们不知道,他是如何说服了部落里的长老,又是如何激励党项的男儿,去为千里之外的大唐皇帝效命。或许,还是依托先祖的荣光吧。
为了师出有名,拓跋思恭郑重地给唐朝皇帝上书,请求率兵前往长安协助平叛。逃跑的皇帝,接到这样的奏表,感动的一塌糊涂。或许,他都搞不清楚这个小小的部落身在何方,御笔一挥,嘉奖拓跋思恭并赐名定难军。
皇命在手,师出有名。拓跋思恭,率领八千党项男儿,向长安开拔。这是一场赌博。拓跋思恭的队伍,几乎是党项人的全部精华所在。当时黄巢起义军,正如日中天。天下大势,正未可知也。如果战败,党项或许就将不复存在。
可身在乱世,不争行吗,不赌行吗?
不行。
历史反复证明,乱世之中,与其苟且偷生,不如奋而一搏。只要能挤上台去,就有演出的机会。即便不是主演,能混个脸熟,也是收获。
唐末,就是个巨大的舞台。
在舞台上亮相的,都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大角色,黄巢、朱温、李克用等等。这些人,都是改变中国历史的大角色。拓跋思恭,靠着主动争取,甚至是豪赌民族命运,赢得了与这些大人物同台演出的机会。重要的是,他站对了位置。不仅博到了名声,还让他和他的民族青史留名,也得到了壮大的良机。
经过惨烈的战斗,拓跋思恭带着他的党项子弟先败后胜,最终与唐朝联军一起赶跑了黄巢、攻入了长安。
站在断壁残垣的朱雀大街,他望着远处大明宫的熊熊烈火,曾经梦中的长安,彻底地崩塌。或许,正是在这一刻,中原王朝、真龙天子,让他失去了敬畏之心。自此,这种心理,代代相传,成为他子孙后代的固有的基因。
收复长安,自是天大的功劳。皇帝封拓跋思恭为定难军节度使,管辖银、夏、绥、宥、静五州之地,位于今陕西、甘肃一带。党项人,拥有了更大的根据地和更富庶的大本营。
其后,拓跋思恭继续为唐王朝征战四方。当黄巢最终被击败时,这位党项英雄,被朝廷任命为夏州节度使,兼太子太傅,封夏国公,赐姓李。
拓跋思恭,党项民族和西夏政权的奠基人。没有他,就没有后来党项人的辉煌,也就没有那个灿烂的西夏王朝。
自此,党项人,雄视西北,裂土成藩,俨然一国。拓跋氏,未建国而王其土,成为了夏州这片土地的实际统治者。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拓跋思恭,或者说是李思恭去世八年后,朱温篡唐建梁,开启了五代十国的乱世。自从,中原打成了一锅粥,王朝更迭,几家称王、几家称帝,历经53年,终归于赵宋。
这半个多世纪,靠着李思恭打下的基业,党项人安居西北一隅,在中原王朝和契丹人建立的辽国之间左右逢源,守着祖宗之地,保持相对割据的位置,代代相传。
具体的传承是这样的。李思恭死后,由弟弟思谏继位,思谏之后,是思恭的孙子李彝昌继位。彝昌死后,由他的族叔李仁福继位。仁福死后,儿子李彝超继位。彝超死后,弟弟彝殷继位。北宋建立时,党项的掌权者正是李彝殷。
这其中,李仁福是关键性的节点人物。
他的身份是个迷。关于他的身世,有三种说法,李思恭的儿子、李思恭弟弟思敬的儿子、族侄。在权力的继承中,血统就是合法性,血缘越近,合法性越强,反之,则越弱。
他的继位也是迷。他是血腥政变的受益者。
当时,李彝昌刚继位一年,就被部将暗杀。而且,叛将很快就被搞定,砍了脑袋。这时候,按照正常的逻辑,党项的新继承人主要有两个方向、多个选择。
第一个方向,由李思恭的直系血统继位。其一,李彝昌的儿子,父死子继,天经地义。其二,李彝昌的兄弟,兄终弟及,也符合边疆民族的习惯。其三,李思恭其他的儿子和孙子。
另一个方向,就是由思谏的子、孙继位。如果思恭是太祖,思谏就是太宗,他的儿孙们同样也有继承权。
问题的关键是,李仁福到底是不是思恭的儿子?
可能性不大。
古人讲究为尊者讳。正常来说,李仁福作为非正常权力交接的收益者,特别需要证明血统纯正来增强合法性。而且,他的后世子孙们还登上了帝位。尽管如此,在西夏的记载中,他的身世依然语焉不详。或许,实在是无法自圆其说。
另外,当夏州发生政变、李彝昌被杀时,李仁福远在边关,且不过是一员长期戍边的偏将,职位并不高。这个角色,似乎不符合他思恭儿子的身份。
如何不是思恭的儿子,那他何德何能在旧主被杀后,被众人迎立作为新主继位?这很可疑。
而且,对于这场政变,记载的也是语焉不详。
再说,新主刚继位一年,正是人心不稳、基石不牢之时,暗杀就不期而至,是不是有些诡异?而且,叛将又很快被杀,接着就是李仁福被迎立继位。如果说,这是一个先里应外合、再杀人灭口、后拥立上位的阴谋,是不是更符合逻辑呢?
历史,曾有过事实,但今日我们却没有答案。
只能拷问遍地黄沙。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4)
好在,李仁福是个厉害角色。
站在党项民族的角度,选择李仁福,无疑是正确的。因为,党项人割据以来,最大的危机接踵而至。
危机,来自强邻。
当时,在党项割据之外,还有朱温的后梁雄踞中原,晋王李存勖割据河东,岐王李茂贞割据陕西等等。
后梁,正是李仁福紧抱不放的大腿。
晋王、岐王,则是朱温的死敌。
眼见党项有内讧,晋王、岐王便合兵来攻。图谋夺取党项之地,断了后梁朱温的臂膀。一石二鸟。
李茂贞、李存勖,都是一代枭雄。他们虽未亲征,但其麾下铁骑也是百战之师。五万大军,势如破竹,很快就就深入党项腹地,将夏州城围的水泄不通。夏州,党项人的大本营。
数百年来,党项人第一次面临可能的灭顶之灾。
李仁福,总是天纵英雄,这时也只有两个办法。
一是,请求外援。快马加鞭,派信使火速赶往汴梁请朱温发兵。这么多年,党项人小心翼翼、恭恭敬敬地臣服后梁,就是为了应对可能的危局。
二是,固守夏州城。由夏州去汴梁,山高水长,后梁即便出兵,何时能至也是未知数。所以,固守夏州,才是根本之策,至少要坚持到援军到来。
那么,夏州能守住吗?
党项人信心满满。因为,这是夏州,曾经的统万城。
这时候,李仁福和所有的党项将士,都万分感激先祖们取得的这座坚城。当然,他们更应该感激的,是五百年前的筑城人,大夏皇帝赫连勃勃。
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匈奴人,东晋十六国时胡夏国的建立者。其父曾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部族,后被北魏所灭。刘勃勃侥幸逃脱,跑到后秦避难。后秦国主见他身材魁伟,姿容秀丽,很是喜欢,就让手下一位酋长收留了他。还委任他为安北将军,配以鲜卑族两万余户,镇守朔方。酋长也很喜欢勃勃,把女儿嫁给他为妻。
不过,没几年,贪暴无情的刘勃勃就杀掉老丈人,并领其众,自称大夏天王,自立为国。当了国主之后,勃勃改姓为赫连,意思是他的家族显赫,与天相连。他率军攻入长安,堆积数万人头为京观,号为“骷髅台”。随后,赫连勃勃称帝。
豪气冲天的皇帝,自然看不上已成废墟的长安,他征发10万民众,新建属于新帝国的新都城。为确保城墙坚固,筑城之士皆要蒸熟。城墙完工一段,就以铁锥试验,扎进一寸,就立杀筑墙匠人并把尸体筑进墙内,再换工匠重筑。反之,如果铁锥无法扎进城墙,就杀死铸造铁锥的匠人,同样埋入墙中。如此反复。
这是用累累白骨在筑城。
历经五年,都城竣工。城墙基厚30步,上宽10步,高6丈余。城郭立四门,东曰“招魏门”、南曰“朝晋门”、西曰“服凉门”、北曰“平朔门”。城内宫墙高3丈余,也用蒸熟土筑成。宫中台榭高大,殿阁雄伟,装饰极其侈丽。
新都启用那天,赫赫勃勃登高望远,万千臣民匍匐在脚下,万岁之声响彻云天。这一刻,他似乎主宰了天地万物,也自以为能与日月同辉。遂取“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义,将新都城命名为“统万”,史称统万城。
尽管城池坚固无比,名字大气豪迈,但世事却没有顺遂皇帝的心愿。建城7年后,赫连勃勃驾崩。再6年后,北魏攻灭大夏国。所谓统万,一统万年,不过13年而已。
这些残暴的独裁者,总是自作多情地与天比高,与地比厚,满心以为帝国天长地久,功业传承千秋,殊不知世间有沧海桑田,漫漫黄沙。千百年后,尘归尘、土归土。所谓功业,踪迹全无。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座坚城,倒是历经风雨,直到李仁福时代,依然坚固无比,成了党项人最后的依靠。
当年,北魏灭了大夏。北魏拓跋,正是党项拓跋的先祖。500年后,敌人留下的城池,倒成了子孙后代最后的庇护所。
天道轮回。历史真有意思。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5)
果然,岐王和晋王的联军,虽然将夏州城围的水泄不通,但却也对这座坚城无计可施。加之,李仁福带领的党项将士,众志成城、同仇敌忾,战局陷入了胶着。
随着,后梁援军到来,围城月余的联军主动撤退,夏州转危为安。党项人,有惊无险,度过了一次生死劫。
李仁福,向后梁进贡500匹良马作为酬谢。后梁,则赐予李仁福更高官职,直至加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陇西郡王。
这是党项首领,封王的开始。
如果就这样幸福下去,对党项人也挺好的。奈何,中原又换了王朝。李存勖灭了后梁,建立后唐。
李存勖,正是前几年发兵攻夏州的晋王。
此一时、彼一时。即便曾经刀枪相见,时移世易,眼见李存勖已是皇帝,李仁福马上遣使,向后唐称臣。李仁福机灵,李存勖自然也就顺水推舟,封他检校太师、兼中书令,朔方王。
继续封王。无论中原朝代更迭,党项首领的王爵算是固定下来了。几年后,李仁福病故。后唐朝廷追封他为虢王,赠韩王。
李仁福,以迷一般的出生,谜一般的继位,登上了党项人政治舞台的核心。其时正值中原大乱,天下嚣嚣、弱肉强食,他能带领族人抗击大军入侵,守住祖宗之地,已实属不易。在中原王朝更迭之际,不以个人恩怨为羁绊,及时转向,继续称臣,让族人休养生息,为自己争来王爵,福泽子孙后代,不愧为一代英豪。
李仁福去世,儿子彝超继位。
按照惯例,李彝超请求后唐皇帝册封。原本就是个走程序的事,这次却出了点意外。后唐皇帝有了新想法。
或许是忌惮党项人盘踞夏州数百年,惟恐尾大不掉,又或许是对于当年联军进攻不利的秋后算账;或者,干脆就是欺负李彝超新主继位,想一举解决问题。
皇帝封他为节度使,不过是延州节度使。延州,就是今天的陕西延安。同时,把延州节度使改封为夏州节度使。简单地说,就是要把老李家调离老巢,把党项势力连根拔起。
想继续高官厚禄。可以。去延州接着当节度使。
不想挪地方。也可以。圣旨说的清楚,诛灭全族。
党项人,再次面临生死时速。
圣谕煌煌,后唐延州节度使,带领五万唐军,前来接任。李彝超拒不交防。两军对峙于夏州城下。
坚固的夏州城,再次成为党项人最后的堡垒。围城三个月,架云梯强攻、挖地道智取,唐军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夏州城坚如铁石,依然巍峨挺立。唐军力竭,被迫撤兵。
撤兵就是转机。李彝超迅速抓住机会,向后唐上表认错,言辞恳切,极尽谦卑。比起父亲,彝超硬的更硬,软的更软。眼看兵败,皇帝还能说什么,只好就坡下驴了事,封赐依旧。
党项人,再次守住了祖宗之地。
李彝超向朝廷献马50匹。
与父亲相比,他搞定了更大的危机,却只献了50匹马,只是仁福所献的十分之一。这里面至少有两层意思。李彝超更有手腕,更会花小钱办大事;是更重要的是,党项实力已今非昔比。
有实力,说话才硬气。自古亦然。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6)
后唐末年,李彝超病逝,遗命弟弟李彝殷继位。
很快,后唐变后晋。
随着中原王朝的更迭,无力也无瑕它顾,党项人正好修养生息。而且,每更迭一次,李彝殷获赐的官位就上升一次。如此,倒也不错。
可惜,无外患,有内乱。
作乱的是李彝殷的弟弟。这次不是宫廷政变,而是弟弟拉开大旗与哥哥争夺党项最高统治权。倒也光明正大。可惜的是,叛乱这种事,手段如何,公开还是隐蔽,都不重要的。成败是关键。否则,即便有骆宾王那般檄文万古流芳,叛乱本身也是一场笑话。
党项叛乱就是如此。乱兵很快被击溃,并逃向了后晋的延州。从叛兵行为来说,或许后晋才是这场叛乱的幕后总策划。
内部矛盾,眼看变成了国际纠纷。
这时,摆在李彝殷面前两条路。要么忍气吞声,接受事实,毕竟也平了叛;要么,公开向后晋要人。
自拓跋思恭以来,党项人面对中原天子,从来都是卑躬屈膝,只要守住一亩三分地,话怎么谦卑怎么说,事怎么屈膝怎么办。即便中原天子们经常背后捅刀子,党项首领们也都是选择性遗忘。
挺直腰板,向中原天子要人。这就是变相的问罪。前所未有。
这次,李彝殷决定不走寻常路。他向皇帝上书,虽然口气一如既往的谦卑,但要求很明确,必须把叛将送回党项。
李彝殷并没有头脑发热,丢了祖宗的谋略,他是看准时机的。此时,后晋天子石重贵刚刚继位,根基不稳,还有北方强大的契丹虎视在侧。
果然,石重贵咽下恶气,下令将叛将送还党项。
手起刀落,200多颗人头落地,党项最大的叛乱被平定,包括几名弟弟在内,参与叛乱的族人全部斩立决。铁血李彝殷,锋利如刀。
或许,这正是石重贵作为中原天子,向偏远部落酋长示弱的原因。他需要利用李彝殷这把利刃,来应付更大的危机、对付更危险的敌人。契丹人。
说起来,党项人和契丹人打交道也有年头了。契丹人建立大辽之后,锐不可当。附近的小部落,纷纷依附,这其中就包括一部分党项人。这让党项首领们,非常的忌惮,害怕整个民族被吞噬。这也是,他们始终要追求中原王朝册封的重要原因,就是要用于平衡和抵制契丹的力量。
这些年来,他们与契丹之间,并没有太多官方的接触,还是以保持距离为主。尽管如此,中原天子并不放心,他们总是担心党项和契丹联手,造成腹背受敌。到了石重贵的年代,因为他对契丹的强硬政策,直接导致了契丹大军压境。
接到天子诏书的李彝殷,再度犯难。是出兵勤王,还是置之不理?思虑再三。党项人出兵东渡黄河,进入了契丹领土,但并没有与契丹正面对抗,而是选择了观望。
这是个中性的选择。
结果,契丹攻破后晋国都开封,俘虏了石重贵,后晋亡。党项人悄悄地撤兵回家。既不负君命,又保全了自己。
设想下,如果党项直接与契丹开战。以两家当时的实力对比,契丹可以轻松屠灭党项。想到这点,李彝殷的后背应该是阵阵凉风袭过。好险。
要知道,党项人这次出兵是4万。近半个世纪前,他的先祖拓跋思恭,搜集党项全部尖锐不过8千人。如今,兵力已翻数倍。或许,正是这点给了李彝殷勇气。对于弱者来说,过早的暴露实力,终究不是好事。
李彝殷赶紧收回獠牙,捡起祖宗的谋略,继续韬光养晦。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7)
不过,中原的政局,又给李彝殷出了难题。
超级短命的后汉之后,出现了两个死对头国家,北汉和后周。这该如何是好,抱哪条腿呢?说起来,北汉是后汉的延续,李彝殷还受过后汉的册封。不过,北汉偏居一隅,国小势弱。后周则不然,国都开封,雄踞中原腹地。
在思考和观察阶段,李彝殷是两不得罪,两边下注、两边押宝。拿定主意后,便一头倒向了后周。后周皇帝也很大度,既往不咎,重重有赏,册封李彝殷为陇西郡王,后又加封西平王。
这下,可把北汉彻底得罪了。
北汉夹在辽、宋、党项之间,身处四战之地,原本生存的焦虑感就很强,又被党项背叛,更是怒不可遏。当然,更重要的政治考量,还是为了拓展生存空间,辽、宋两个方向没戏,只能拿党项开刀。不过,北汉终究还是雷声大、雨点小,加上党项有后周的撑腰,最后也只能吞下恶气。不过,梁子是结下了。
时间来到到960年,赵匡胤建立大宋。
观察了两年,李彝殷派族侄李光俨为使来到开封。向新朝、新皇帝请求封赐。使者还带来了国礼,300匹战马。呵呵,他父亲当年献给后梁是500匹,他哥哥献给后唐是50匹,他献给大宋是300匹。数字,很能说明问题啊。
核心的问题是国力。李彝殷看到了大宋蒸蒸日上,朝气蓬勃,他必须有所表示,非重礼不可以表忠心,但同时,党项也不可同日而语,今日300匹的分量,或许低过父亲当年的千匹良驹。
称臣、求封之外,李彝殷还向皇帝奏明,他改名了,改彝殷为彝兴。避赵匡胤父亲赵弘殷的名讳。如此乖巧,让有些憨厚的宋太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最后,党项人还有个请求,请大宋出兵灭北汉。
赵匡胤一听,更加笑容可掬,连声对使节表示,好说好说。一统天下,原本就是太祖心愿。实现自己的心愿,别人还给你送礼,这等好事,天下难找啊。
只不过,因为“先南后北”的战略,北宋不想马上和北汉背后的主子契丹人撕破脸,灭亡北汉的时间被延期了。
这一延期,李彝殷就看不到了。直到他去世12年后,宋太宗才发兵灭了北汉。或许是为了弥补他的遗憾,得到彝殷的死讯,太祖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夏王。彝殷距离皇帝,也不过一步之遥了。宋太祖,就是厚道。
李彝殷中途接哥哥班,前后主政32年,是拓跋思恭之后,党项在位时间最长的首领。这32年,他历经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北方还有契丹和北汉。
他与石敬瑭、刘知远、郭威、柴荣、耶律德光、赵匡胤等数位强人同台演出,虽非主角,但是纵横捭阖、合纵连横,丝毫不落下风。不仅如此,他还以铁腕平定内乱,凝聚力量,带领党项人穿过最混乱黑暗、最弱肉强食的五代十国,让党项民族以更加强大的姿态,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李彝殷,不愧一代雄主。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8)
李彝殷去世,儿子李光叡继位。
这位守成之主,非常机灵,眼看宋太宗继位,立即上表改名为李克叡,避太宗赵光义的名讳。如此识趣,太宗自然少不了封赐。后面的日子,无惊无险、大体安然。
光叡主政11年,去世后儿子李继筠继位。可惜,继筠短命,一年多后就随父亲而去。大名鼎鼎的李继捧终于登上历史舞台。他是李继筠的弟弟。
值得一提的是,党项数代首领,李继捧是首位有明确生卒年份记载的。他的先祖们多数只知卒年,不知生年。所以,我们知道,李继捧继位时,年方十八,正是青春年华。
可惜,政治讲究实力,而不是颜值。
李继捧虽然根红苗正,但依然得不到族人的支持。这背后,牵扯到对新的天下大势的判断,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路线之争。
当时,宋太祖已去世,太宗在位。北宋经过近二十年的征伐,已基本平定天下,就连契丹人力保的北汉都已灰飞烟灭。一个强大而统一的宋帝国,出现在党项人面前。这是唐末以来,历史所没有过的。
生存经验告诉党项人,统一而强大的中原王朝,绝非是他们的福气。这样,他们就失去了合纵连横的空间,甚至作为牵制力量的必要性都大大减弱。就如同一场街头混战,眼见周围的人纷纷倒下,即便对方还未向你拔刀。你也会深感恐惧,不知道那把刀什么时候落到自己头上。
生存的焦虑感,紧紧地包围了党项人。
面对新的形势,有人主张全面臣服于大宋,不再玩猫捉老鼠的游戏。彻底臣服,就是不给大宋拔刀的机会,以此求得党项民族的生存。比如,李继捧。当然,这未必就出自本心,只不过是形势所迫,出于理性的政治选择而已。
另一群人,包括李继捧的弟弟和叔叔们,则主张保持割据局面,静观其便。万一中原又四分五裂、改朝换代了呢?毕竟,五代十国的故事刚刚闭幕。另外,台上还有一个大块头,契丹人的辽国,党项人依然有腾挪的空间。只不过,以前是在一帮国家里面玩,现在只能陪两个大家伙玩。
站在历史的现场,两种观点几乎没有对与错。
所谓的英明神武,多是后人的牵强附会,成王败寇罢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19)
李继捧虽然占了名位,但实力不济,眼看不仅无法说服亲族们,还有被轰下台的危险。为免祸起萧墙,遭遇不测,李继捧来了一招惊人之举。
他入朝了。带着妻儿老小。
自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以来,地方节度使入朝觐见天子,这还是头一回。再考虑到他的外族身份,就更少见了。以至于,宋太宗听到消息,反复追问了几遍,才敢确认。
太宗大喜。
他这个人啊,一辈子都在跟哥哥比。比文治、比武功,比人缘,比学问,比功业、比子嗣。边疆治理,当然也得比。饶你太祖神武,人家不也就是献了几匹马嘛。到他这,夷酋畏服天威举家来投。真是天大的面子啊。
太宗召集文武,在集英殿设宴,盛情款待李继捧一家。
君臣坐定。
继捧开始表演。无论言辞,无论举止,所有的一切,都是围绕两个字,那就是“吹捧”。别看继捧小小年纪,时年不过20岁,把早已年过四旬、戎马半生的太宗哄得特别高兴。
说起来,这几乎是中原天子的通病。虽然表面上、嘴巴上,看不上蛮夷,但是往往又最在意蛮夷的吹捧。似乎他们说一句,胜过汉人说千句万句。唐之李隆基、宋之赵光义,都可谓汉人皇帝的佼佼者,依然架不住安禄山、李继捧之流的吹捧。
这是种病。令人遗憾的是,这病千年难治。
宴会的高潮,是继捧献图册,他将夏、绥、银、宥、静五州之地的山川地理、人口住户,当众敬献给太宗。
不费一兵一卒,就拿到党项人百年割据之地,实现了五代至今几代君王的夙愿。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吗?这点,哥哥也未做到啊。太宗高兴,赏赐继捧白金千两、帛千匹、钱百万。还在东京城,赏赐他了一套豪宅,保证子子孙孙安享荣华富贵。
看上去,一切都很美好。似乎就是故事的完美结局了。
眼看太宗兴致特别高,李继捧讲了他一点小小的担忧。那就是,他来之前与族人们有过争议,或许有人会因此捣乱,阻止朝廷接受五州之地。
太宗一听,放下酒盅,大手一挥,天兵所至,谁人敢挡?
继捧眼看如此,不再言语,心里琢磨着,话既已说到,再出事,可就别怪我没提醒了。
话又说回来了。如果提醒有用,那人间该少了多少麻烦啊。
很快,宋朝君臣就麻烦上身,而且是无穷无尽的麻烦。直到北宋灭亡,这个麻烦还在,甚至愈演愈烈。
制造麻烦的人,叫李继迁。
如果说,拓跋思恭是党项民族的奠基人,那李继迁就是西夏王朝的奠基人。无可争议。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20)
李继迁,李继捧的族弟。
古人总是那么简洁。这个族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往前倒腾起来,李继迁的高祖拓跋思忠和拓跋思恭是堂兄弟。思忠,与思恭并肩同黄巢起义军作战,臂力惊人、力大无比、勇冠三军,最终因孤军深入,在长安渭桥边殉国。
按中国人的传统,他和继捧已经出了五服。不过,血统虽远,毕竟还是拓跋,又有先祖的荣耀荫及,这就够了。
公元963年,李继迁出生在银州无定河,今天陕西榆林米脂县,几百年后的闯王李自成是他的小同乡。李继迁少时即勇敢果断,以擅于骑射,富有智谋而闻名乡里。
据说,继迁12岁时,一次带领几个随从行猎,突然窜出一只猛虎。他让众人躲藏起来,自己爬上树,弯弓搭箭,正中猛虎眼睛,老虎旋即死去。族叔李光叡听到后,甚为欣喜,当即授其官位,主管少数民族部落事务。12岁而已。
当李继捧臣服大宋,在皇宫献上党项图册的时候,李继迁年方十九。人比人真得死。同样是拓跋,李继捧一把好牌,却主动认输。李继迁,除了咽口水,只能骂娘。
眼看朝廷接收人马陆续来到,李继迁急的四处奔走。他联络亲族们,希望共同举事抗宋。结果令人沮丧。那些嘴上横刀立马的糙爷们,在富贵和安稳面前,个个都成了低眉顺眼的小媳妇。
李氏的宗亲们,多数被迁往了东京城。李继迁悲愤不已,却也无力阻止。甚至他自己,也上了被迁居的名单。宋人怕夜长梦多,催的甚急。
没办法,李继迁的奠基者之路,只能从逃跑开始。
主张出自他的谋士,汉人张浦。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先离开夏州城,再去招揽党项其他各部。一句话,留的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选好日子,瞅准时机,李继迁带着张浦,还有几十名铁杆支持者,诈称乳母去世,抬着装满兵器的棺木,抹着眼泪、痛不欲生地骗过了看守,出了城。
天高任鸟飞。
李继迁在离夏州300里的地方,建立了大本营。他树起了反抗宋朝的大旗,并光荣地成为了旗手。对于党项人来说,李继迁所领导的对抗大宋的游击战争,由此拉开序幕。
这也是大宋噩梦的开始。
当然,最初宋廷并没有拿李继迁当回事。就那么几个人,几匹马,也想成事?而且,在李继迁刚刚举事不久,大本营就遭到了朝廷大军袭击,好不容易聚集的千把人的小部队,损失500多人,连母亲、老婆、弟弟都被宋军俘获。
眼看,小火苗就快熄灭了。
还是张浦读书多,讲了一番福祸相依的道理,让李继迁又重新燃起了斗志。而且,这次张浦又有了新计谋。那就是,既然李继迁夫人被俘,正好借机多娶老婆。
顶着拓跋的姓氏和百余年家族的荣耀,李继迁即便落魄流窜,对党项很多部落来说,他依然是奇货可居。而且,党项内部确实也有很多人,对李继捧完全跪低宋朝很不满意。他们从心底里,更钦佩李继迁。而且,每到一个部落,李继迁就将先祖拓跋思忠和拓跋思恭的画像悬挂出来,以拓跋正统自居。众人看到画像,无不泣涕跪拜。
隋着,接纳他的部落越来越多,李继迁娶了很多老婆,不管部落大小,来者不拒。既然结了亲家,这些部落自然也就出人出钱出力帮女婿了。很快,李继迁又聚集了一支队伍。
有了本钱,张浦再次提出建议。这次,还是娶老婆,不过档次要高很多。向辽国皇帝提亲,求娶公主。应该说,这是李继迁和张浦谋划已久的重大战略。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21)
看看天下大势,辽、宋两强并立天下。
自北汉被灭后,党项领地就已经与辽接壤。这些年来,两家虽有交往,但官方交流并不多。如今,大宋已有吞并党项之势,李继迁自然得求契丹人帮忙了。
派出使者之后,李继迁和张浦满怀期待,却又严重信心不足。虽然上奏辽天子的奏章,张浦写的文采斐然、洋洋洒洒,将李继迁更是夸成了一代豪杰、乘龙快婿。但他们心里清楚,只要契丹人稍微打听下,就能搞清楚他们的虚实。
虚张声势的人,内心总是惶恐。
辽国天子,正是圣宗皇帝。不过,他当时并未亲政,朝政大事皆决于皇太后萧绰。萧太后何其睿智。眼看,辽、宋两强相争,已不可避免,她岂能坐视宋吞并党项之地?
因此,即便知道李继迁力量不济,她也决定出手相助,希望将其培养成牵制宋朝的有生力量。就这样,李继迁不仅得到了辽国的册封,后来还真娶到了辽国公主,直至被辽封为夏国王。
这是党项首领被辽册封的开始,也可以说是辽、宋、夏三国演义的开始。从此,党项人不再只是宋人的小老弟,他们还是契丹人的女婿。乌鸡变凤凰,今非昔比了。
就这样,在宋军的强力打击下,惶惶如丧家之犬李继迁,转眼成了大辽女婿,夏国王。有着这样的金字招牌,李继迁自然身价倍涨,力量也是与日俱增。
眼看局势不妙,太宗皇帝也使出了杀手锏。他派出了在东京城内养尊处优的李继捧,让他们兄弟相互厮杀。李继捧,还被赐名赵保忠。先是姓拓跋、后来是姓李,如今又姓赵。虽说雷霆雨露,莫非天恩,但多少还是有些三姓家奴的意思。
临别之际,宋太宗在长春殿设宴,为赵保忠践行,赐袭衣、玉带、银马鞍,真是极尽笼络。希望赵保忠能为大宋尽忠。
不过,这只是太宗的如意算盘。
告别东京的安乐窝,回到党项故地,李继捧就重新找到了自己。毕竟流淌着党项先祖的血脉,他自然知道继迁的抗争对于党项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继捧和继迁,默契地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
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亦乐。然后,各自向天子表功。李继捧报告宋天子,李继迁报告辽天子。期间,还玩了几回逼真的相互诈降。说逼真,是宋太宗不仅给李继迁封了官,还赐了名,赵保吉。而辽国,也给李继捧封了官。两头押宝、两头吃。
就这样,夏州地区有了两个党项首领,一个辽国所封、一个宋国所封。都想着以夷制夷。可惜,都是一厢情愿。
对大宋来说,这哥俩是既不忠,也不吉。到后来,就是傻子,也能看出来这哥俩的猫腻。看起来打的闹热,不仅没有太大伤亡,李继迁还越打越强了。
宋太宗,被耍多年,忍无可忍。

楼主:未央0810

字数:58015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10 21:38:58

更新时间:2021-03-21 11:54:32

评论数:10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