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故国晚秋-两宋繁华往事(第一部 最爱东京)我用心写 你认真读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87)
郭皇后的遭遇,真是让人唏嘘。不过,又很难真正同情她。
性格决定命运。皇宫里更是如此。
美女是种资源。但,对于皇宫这种美女集中的地方、对于皇帝这样拥有无数美女的人,颜值从来都不是核心竞争力。颜值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宠幸,但却无法长久地保持恩宠。毕竟,容颜易老,色衰而爱驰。即便驻颜有术,也架不住男人的喜新厌旧。
喜新厌旧,男人本色。
皇帝,作为男人中的极端特例,手握无限的权力,也将人性中的喜新厌旧,放大到了极致。这无可指责。即便指责,也改变不了。人性如此。最高权力下的人性更是如此。
正因为这点,真宗对年老色衰的刘娥不离不弃,才显的难得。仁宗对幽居冷宫的郭氏还留有温情,才显的难得。郭氏,或许只看到了刘娥人生的辉煌,却没有看到刘娥的隐忍、对于真宗的顺从、对于孤独寂寞的坚守、对于嫉妒之心的压制。
说起来,人生的路上,容貌、出生、门第等等,或许只是入门的钥匙。而想要活的长,过的好,最终比拼的永远是脑子、是智慧,是智商、更是情商,是对人生的认知、对人性的把握。
皇宫,也是女人们的战场。
战场,就有敌我。想要最终取胜,除了自身的实力,还得有同盟,还得分化对手。原则就是,同盟越多越好,对手越少越好。看看刘娥,即便大权在握,她也只是重点清除几个人而已,她最终没登上帝位,也是不敢站在群臣的对立面。
郭氏,在后宫,几乎是孤家寡人,在朝廷,甚至连宰相都是死敌。皇帝不宠、后宫不宁、外朝无援,清高自傲、性格刚烈、不懂迂回,郭氏的悲剧,几乎是注定的。
人真的就怕比。比起来,优劣、高下立现。刘娥,郭氏自然难以望其项背,而她的后任,她同样难以企及。说实话,做人就怕这样,被夹在了中间。前人有、后人有,唯独你没有。
她的继任者,就很不一般。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88)
刘太后不在了,郭皇后也废了,仁宗以为自己可以做主了。他想立宠爱的张氏为后。可惜,依然没能如愿。这次,站在他对面的是大臣们,他们选中的是曹家的女儿。最终,仁宗迎立的便是曹皇后。
曹皇后,大有来头。她是曹彬的孙女。
我们需要花点时间,来熟悉下曹家的历史和辉煌,这会让我们更好的了解曹皇后,对于她的性格和行为,也会找到更合理的解释。
先从曹彬说起。
曹彬,北宋名将、开国功臣。
这个人,非常值得多说几句。他的姑姑是后周太祖郭威的贵妃,这样算起来,曹彬在后周就是皇亲国戚。大宋建立后,他追随赵匡胤平定天下、立下赫赫战功。他为人谦和,礼贤下士,朝廷上下,德高望重。他病重时,真宗不仅多次上门探视,还亲自为他煎药。对臣子来说,这是何等的荣耀?再考虑其武将的身份,这在崇文抑武的宋代,就更不简单。
更牛的是,配享太祖太庙,文臣是赵普,武将便是曹彬。
毕竟,生逢乱世,大开大合,建功立业的人很多;功成之后能够保住晚节,生前、身后都有贤名的,却很少。曹彬,却做到了生前有功、身后有名。这里面,既是性格使然,更是智慧使然。
据说,在后周时,曹彬管理宫廷御酒,赵匡胤有意拉拢结交他,经常开玩笑的找他要酒喝。曹彬以国家有制度、宫中有禁令为由,一口回绝、毫不通融。不过,转身他就会自掏腰包买上好酒,托人送到赵匡胤的府上。
于公伤了面子,于私马上又给补上。真是高明。
曹彬曾与潘美一起攻打北汉,眼看就要攻破太原城,胜利在望,曹彬却力主撤兵,这让潘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事后回京奏报,赵匡胤虎着脸问,为何没能拿下太原?曹彬答,陛下英明神武,尚不能攻克太原,我辈岂能取得胜利。赵匡胤曾经折戟太原城下。赵匡胤听完,若有所思,不再追问。
后来,曹彬领兵进攻南唐。行前,赵匡胤说,只要他平灭了南唐,回来就封他为宰相。潘美听闻,就提前过来恭贺。曹彬却不动声色,只说了一句,北汉还在呢。潘美听了有些莫名其妙。果然,曹彬马到功成,灭了南唐。这是灭国之功,天大的功劳。他却轻描淡写地向赵匡胤报告,微臣南方办事回来了。
庆功宴上,赵匡胤对曹彬说,本来是要封你为宰相的,只是北汉还在,只好暂且委屈你一下了。一旁的潘美听完,大为折服。
这能说明什么?曹彬的所思所想,还是个赳赳武夫吗?非也。他绝不是,只会使蛮力、耍枪弄棒、只知道打打杀杀的武将。相反,他有着文臣一样细腻的心思,一样聪明的对朝局的认识,一样智慧的对人性的把握。
说起来,智慧不分男人、女人,也不分文臣、武将,只分聪明人、蠢人。曹彬,就是有智慧的人。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89)
正是靠着过人的智慧和刻意的低调,曹彬作为前朝的皇亲国戚,成功地过渡到新朝的核心层。他不仅手握重兵、战功赫赫,还非常罕见地得到了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天子的信任,长期担任枢密使,也就是最高军事长官。作为武将,这在北宋,非常不同寻常。
更难得是,不仅皇帝信任他,文官们也很推崇曹彬。要知道,北宋的文官们,在皇帝的刻意的尊崇下,普遍看不上武将。不过,他们对曹彬却都高看一眼。说到底,还是曹彬做得好。
据说,曹彬即便官居枢密使,出门时都非常低调,不仅没有排场,而且遇到文官,不管官职大小,都主动礼让。这对经历过五代武人跋扈的文官们来说,无疑是一股清流。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曹彬的仁义。
曹彬领军攻南唐,一路摧枯拉朽。眼看就要拿下南唐都城金陵,曹彬却病倒了。领军大将们纷纷来营中探望。大家看到曹彬卧于榻上,面色红润、声音洪亮,不禁有些诧异,又不便发问。曹彬解释说,他这是心病,只要大军入城后秋毫无犯,他的病就无大碍。众将恍然大悟。
后来,宋军入金陵,果然军纪严明,不枉杀一人,街市照常营业,百姓安然自得。想想历史上灭国之战的血流成河,曹彬此举真是天大的功德,怎么称颂都不过分。
而曹彬的仁爱之心,也让后世之人大为拜服,并作为榜样。
数百年后,蒙古铁骑席卷天下。忽必烈进攻大理前,有位汉人官员便向他讲述了曹彬平南唐的故事。据说,忽必烈听完,感慨不已,钦佩万分。结果,在大理杀了蒙古使者的情况下,忽必烈依然下令不得滥杀一人,保住了大理国数百万生灵。
又过了数十年,忽必烈派丞相伯颜灭南宋。行前,他将曹彬的故事又原原本本地讲给伯颜听。伯颜同样听进了心里,南宋的数千万生灵,也因此躲过了蒙古人的屠刀。
前有南唐,后有南宋。天道轮回,有因有果。
一个人的道德,或者说一个人的仁义,正是体现在他有能力做恶、甚至拥有完全正当理由作恶的时候,他选择了良知。不为名、不为利,甚至不为求得感激,仅仅是顺从内心的善。
仁义,就是回归人性的善。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0)
仁者爱人。
作为赳赳武夫,曹彬得到了北宋文官们心照不宣、又众口一词的推崇,他们甚至有些迫切地将曹彬立为楷模,成为天下武人的榜样。说起来,文官们心里也藏着小心思。
而文官的小心思,与皇帝的心思又是不谋而合的,而且统一于一项国策,崇文抑武。这项国策,影响深远,后世争议不断。
如果想更好地理解宋人的国策,还得回到历史的现场。
五代时期,武人跋扈,有兵就是草头王,动辄起兵叛乱,天下百姓悬于武人刀口之上。天下人苦之久矣。
赵匡胤就是武将出身,对武人之恶,自然是感同身受。可以说,对武人的忌惮和骨子里的不信任,是赵匡胤制定国策最大的心里基础。太宗和太祖的心思是一致的。太宗两次伐辽失败,统一战争基本结束,治国之策更是全面转向文治。整个社会弥漫着重视文人、重用文官的风气,而武人则被刻意地打压。
从结果上来说,崇文抑武至少有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方面是北宋的灿烂文治,文化发达、名家辈出,可谓华夏文明的一座高峰;另一方面则是军力废弛,将不识兵、兵不识将,外战外行、丧师辱国,直至亡国。
除了这些直接的后果,还有很多后续的影响。
比如,自宋之后,武将在朝堂上便彻底失去了一言九鼎的位置,也再无武将篡国的现象,类似五代之乱再无发生。文官领兵,出将入相,反倒成了一种常态。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是典型。
如果上面算是积极的影响,那负面的影响,就更多更广了。比如,因为军力羸弱,两宋屡败于辽、夏、金、元,更两次亡于胡虏。而南宋之亡,更是亡天下。甚至有人说,两宋的崇文抑武,让汉人自此失去了勇武血性之气,华夏文明更因此被腰斩。
孰是孰非,莫能辨别。
这些论调,当然有其合理之处,但更多的还是后人的眼光。不错,后人的视角,能让我们看到历史的纵深,但也容易脱离时代的背景。而任何有关人和事的评论,离开了特定的历史背景,都会有失偏颇。
想想,北宋初立之时,太祖、太宗作为开国者,他们从五代的硝烟处走过来,最大的考虑,就是不能让悲剧重演,确保宋朝国祚绵长。崇文抑武,正是太祖、太宗汲取前朝教训、总结自身经验,所能采取的自然的国策。
如此国策,受惠者不仅是赵宋天子,饱受战乱之苦的老百姓,厌乱思治,自然也是欢迎的。当然,最欢迎的或许还是士大夫。
北宋的士大夫,在崇文抑武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他们凭借着与君王共治天下的便利,建立了与之配套的、空前的文官治理体系,武人被牢牢控制在这套治理体系之中,再也没有了骄横跋扈、犯上作乱的空间。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制度设计。如果放在历史的纵深处去比较,北宋的文官体系,应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最文明的国家治理体系。这应该不是过誉的评价。
很显然,将武人置于国家治理体系之中,这是制度设计的胜利。即便千年之后,这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基本原则。而宋人,在千年前,就能有此制度设计。
岂不让人叹为观止?岂能有错?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1)
如果有错,那就是时代之错。
毕竟,历史经常会惩罚两种人,走到时代前面的人和丢在时代后面的人。宋人,太超前了。
千年前,北宋帝国,靠着制度上、国家治理上的优越性,文化灿烂、繁荣锦绣,鹤立鸡群于东亚乃至世界舞台之上。
再来看看北宋的邻居们,无论大辽、西夏、吐蕃、大理,还是后来的金,他们在政治制度、国家治理上,都远远落后于宋,而且差的不是一个维度。
人与人之间,但凡维度上有差异,就注定不可能有真正的交流和理解。国与国也是如此。你和他谈诗歌,他对你亮马刀;你和他谈建筑,他对你亮马刀;你和谈礼法,他对你亮马刀。
这些邻居们,羡慕北宋的文化,但更垂涎北宋的富有。在他们眼中,北宋就是只大肥羊,而且羊圈扎的还不牢。北宋越富有、武力越孱弱,他们就越垂涎欲滴、跃跃欲试。
历史就是这样。谦谦君子,斗不过无赖泼皮;诗词歌赋,敌不过弯刀利刃。落后文明屠灭先进文明的例子,比比皆是。这样的事情不仅经常发生,还会被涂抹的光鲜靓丽。没办法,历史总是由胜利者书写。不过,史实就在那里,不会改变、也不曾改变。
作为后来人,我们不能因为先进文明被屠灭,就否定其文明的先进性。那样不仅颠倒黑白,也有失厚道和公允。
当然,再好的制度设计,也需要不断的纠正完善。制度终究还是要服务现实的。崇文抑武的国策,让北宋走出五代的魔咒,开启了国家安定繁荣的大幕。但历经百年后,这项制度已经千疮百孔了,在对辽、西夏战争中,不断地丧师辱国,就是例证。
北宋朝堂之上,也有明白人。无论是仁宗的改革,还是神宗的新法,都是试图对制度进行调整、完善,无奈都功败垂成,错过了让制度再优化、再发展的机会。
很多时候,制度本身没有对与错。关键是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去完善革新。当然,再好的制度,也要人去执行。说到人,这里面更多的就是历史的偶然性。不同的人去做,或许就会有不同的历史。这也是历史无奈之处。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2)
据说,曹彬临终前,宋真宗问他谁堪大任,曹彬推荐了儿子曹璨、曹玮。举贤不避亲,真是光明磊落之人。而他举荐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响当当的人物。
单说曹玮。
曹彬第四子,沉勇有谋,喜读书,加上自幼随父亲征战四方,可谓将门虎子。他前后戍守西北近四十年,是北宋前期最出色的西北主将。他所制定的修筑寨城、疏浚堑壕、招募弓箭手、屯田备边等御敌之施,一直为后代沿用。可以说,北宋对西北的军事战略和战术手段,基本都是沿用曹玮的战略思路。
早在太宗年间,李继迁袭边,太宗问朝臣谁可领兵退敌,曹彬便推荐了曹玮。太宗大喜,让曹玮领兵出征,正是19岁的少年将军。自从,曹玮常年征战西北、为国戍边,西夏李继迁、李德明父子两代人杰,都没在他这里占到太多便宜。
曹玮,不仅军事了得,也颇有智谋。据说,他在主政西北时,有一次部下来报,说有几十名士兵叛逃西夏。曹玮正在与客人下棋,便没有理会。见那军士还在陈说,他假意怒斥道,士兵们是奉我命令去的,你喋喋不休,是想将事情公开吗?消息传到西夏,夏人果然上当,以为降兵是曹玮派来诈降的,将他们全都处斩。
好一招借刀杀人。
曹彬死后,谥号“武惠”。曹玮去世,谥号“武穆”。他是北宋的武穆,南宋还有个岳武穆,岳飞。
近二百年后,南宋理宗年间,朝廷确定二十四名功臣,画像挂在昭勋阁,史称昭勋阁二十四功臣。这24人中,北宋16人,南宋8人。文臣19人,武将仅有5人。而这5人中,就有曹彬、曹玮父子。
这是何等的勋荣。尤其是身为武将,身在两宋。
曹家,声名显赫、威名远扬。如此家族,该有着怎样的荣耀;如此家族,又该有着怎样的家风。
曹皇后,就来自这样的赫赫家族。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3)
曹氏的男人风光,女人也不简单。
曹彬的女儿,是真宗的曹贤妃。所以,曹彬还是真宗的岳父。不过,曹氏女人中更大的荣耀,还在于后来人。比如,曹皇后。
可惜,她的荣耀之路无比艰辛。如果,她在19岁被立为皇后时,能够预知后面的人生将会经历什么,不知道她还愿不愿做这个皇后?
当然,对曹氏来说,她没得选。以她的家族之盛,嫁入皇宫,位列中宫,在大臣们看来,再合适不过了。
对于仁宗的心结,她更是无能无力。
当年,迎立郭氏为后,是太后刘娥做主,仁宗就很不情愿。今日,迎立曹氏为后,是大臣们力荐,他更不情愿。当年太后临朝,他迫不得已,如今已亲政,依然迫不得已。憋屈,更加憋屈。
原本,强扭的瓜就不甜。何况,曹氏还姿色平平。
后世史书,对曹氏赞不绝口,但都不讳言其姿色一般。可见其应该确实很一般。再考虑古人为尊者讳的传统,实际上可能就是相貌丑陋了。仁宗心结在前,曹氏相貌丑陋在后,这就注定是条艰难的路。
尽管,曹后端庄大方、熟读经史,善飞白书,性情慈爱,生性节俭,处事谨慎又不失敢作敢为。飞白书,是书法的一种,据说是在书写时,让笔头不完全出墨,出现枯笔,使得笔划中留有拖丝或留白的现象。字看起来有飞动之感,故称飞白。
可惜,所有的这些,仁宗都看不上。
人与人之间,无论发生多少在旁人看来不合逻辑的事,最强悍的解释,三个字足矣。我喜欢。反之,四个字足矣。我不喜欢。
仁宗对曹皇后,即是如此。有例为证。
一日,宫中忽有卫士作乱,他们乘着夜色,直奔仁宗的寝宫。当时,曹皇后正侍奉在侧。仁宗想出去看情况,被皇后劝阻。电光火石间,她下令做了做三件事。派人通知禁军火速入宫平叛;派宦官手提水桶跟在乱兵后面,叛兵点火、随即扑灭;派出去的宦官,都剪去头发,作为论功行赏的证据。叛兵迅速被平。
真是,将门虎女。逢大事,有静气,有韬略。
都说,眼见为实。这些事,就发生在仁宗的眼皮底下。如此,仁宗该对皇后另眼相看了吧。恰恰相反。他固执地觉得,这一切都是曹皇后在背后策划捣鬼,是为了邀功而故意设的局。不仅没有封赏,还要废掉皇后之位。
这真是让人无语啊。
什么是心结?这就是心结。普天之下,最难解的结。
后来,还是靠着大臣们的力劝,而仁宗又确实拿不出证据,只好悻悻作罢。不过,他仍不甘心,还是借这个机会,把心爱的张美人,晋封为贵妃。这就是不讲理了。
仁宗绝非昏庸之人。而这些所有的不合逻辑,或许只有用爱情来解释了。爱情就是不讲理。
爱情面前,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天壤之别。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4)
那就说说,仁宗爱的人吧。张贵妃。
张氏八岁进宫,长成之后,美艳动人、姿容出众、舞姿优美。仁宗为之倾倒,只是刘太后当政,没能立为皇后。郭后被废,仁宗念兹在兹的,就是立张氏为后,又被大臣所阻。
或许,正是出于对爱人的补偿心理。仁宗对张氏,真是百依百顺,恩宠无以复加。
皇帝追封皇后、贵妃的家人,是为皇家成例。但仁宗追封张氏先人,却是追赠三世,前所未有。不但张氏父亲的祖上,连母亲的祖上,也一并追赠。
即便如此,张氏犹不满意。她还想给伯父争个高官。一日,仁宗上朝,张氏小鸟依人般送到寝宫门前,一边轻抚其背、一边撒娇,要仁宗不要忘了伯父之事。仁宗心都化了,连连称是。
可惜,这次遇到了大钉子。
包拯。铁面无私、不惧权贵的包青天。
仁宗刚起个头,包拯就滔滔不绝说了起来,旁敲侧击、引经据典,横竖就两个字,不行。话到激动处,吐沫都飞到了仁宗脸上。仁宗默默地擦干脸,把后面的话生生地咽了下去。这可能,是仁宗唯一没替张氏办成的事。
包拯,实在惹不起。曹皇后,就随便“欺负”了。
一日,张氏再提要求。正值春光明媚,她想出城踏青。仁宗一听,好啊,举双手赞成。不过,张氏想借皇后的车驾出行。
这个要求,简直离谱,换个人,直接杀头都不过分。
仁宗,居然同意了。而且,让张氏自己去和皇后借。
得意洋洋的张贵妃,直奔皇后寝宫。
曹皇后,会怎么做?
一场宫廷狗血戏,眼看就要上演。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5)
结果却是,风轻云淡。
听完张贵妃所请,曹皇后二话没说,当即同意。临别之际,她不仅亲自送出门外,还殷殷嘱托张氏,外出注意安全。
什么叫屈辱?什么叫修养?什么叫忍耐?
有时候,弱女子比大男人,反而更有体会,也做得更好。
算起来,曹皇后不过年长张贵妃8岁。论门第、论学识、论涵养,论人生的修炼,她们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说到修炼,曹皇后有个弟弟,据说就是八仙过海里“曹国舅”的原型。
难怪如此,这胸怀、格局、忍耐,岂是常人所能修炼的。
张贵妃,是修不了仙的,她短命,30岁便去世了。
仁宗宠了她大半辈子。这最后的恩宠,更甚。他为张氏辍朝七日、自制挽词,更直接追封她为皇后,身着皇后冠服、以皇后礼仪下葬。要知道,宫中还有曹皇后,这显然与礼制大大不符。
仁宗是不管不顾了。他追封张氏父亲为王。而张氏的伯父,也最终拿下了包拯所拦下的高官。
能给的,仁宗都给了;不能给的,仁宗也争下来给了。
单从女人的角度,张氏几乎拿到想要的一切。就连皇后的位子,她也在阴间坐上了。可以说,人生无憾。
如果只论仁宗和张氏两人,他们情投意合,心心相印,让人艳羡。可是,他们生前死后,所有秀出的恩爱,都如一把利刃,狠狠地刺向了一个人。曹皇后。
而曹氏,选择了承受,承受了所有的这一切。
曹皇后令人尊敬。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6)
张贵妃死了。曹皇后似乎少了个对手。可她无意争宠,表面上依旧过着风轻云淡的日子。而内心里,她则整日忧心忡忡。
因为,仁宗已年过四旬,却依旧膝下无子。
帝国传承,江山万年,继承人是重中之重。身为后宫之主,曹氏自然责无旁贷,又焉能不心烦?
说起来,她也有个养子。赵宗实。
在高氏被立为皇后次年,3岁的赵宗实就被接入宫中,由她抚养。之所以如此,还是因为江山社稷。
当时,仁宗已25岁,有过三个皇子,却都先后夭折。仁宗有点没信心了,便找来个备胎。
赵宗实,真宗四弟的孙子,仁宗堂兄的儿子。
因为是备胎,赵宗实并没有名分。过了几年,在仁宗又生下亲儿子后,赵宗实便又回到了父亲的王府。在这几年里,曹氏把所有的爱和希望,都寄托在赵宗实身上。母子二人,也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可惜,没过几年,亲儿子再度夭折,仁宗再度无子。此后二十多年,尽管仁宗始终没放弃、一直在努力,但除了女儿,他再无收获。虽然,仁宗还不死心,但大臣们不干了,天天劝诫。于是,30岁的赵宗实终于又回到了皇宫,被正式立为皇子,并改名赵曙。
次年,仁宗驾崩。赵曙继位,是为宋英宗。
曹氏被尊为皇太后。时年48岁。距离她19岁被立为皇后,时光已过去近30年。
在旁人看来,这是母仪天下、荣华富贵的30年。可,只有她自己知道,这些年她是怎么过来的。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熬”;如果是两个字,那就是“苦熬”。
人前,仪态万千、母仪天下;人后,独守空房、郁郁寡欢。这是“苦”。终日,如履薄冰、战战兢兢;被挑衅,被羞辱,被栽赃。一忍再忍。这是“熬”。
好在,她终于过来了。不过,再回头想想,她与仁宗这几十年的夫妻,总让人觉得心里堵得慌。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7)
仁宗是个好皇帝,千古传颂。
关于他的评价,从来都充满了溢美之词,加上他治下的大宋,繁华似锦,名臣辈出,几乎创造了让后世沉迷的神话。在很多人心中,宋仁宗就是好皇帝的典型代表。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他对曹皇后的寡情。仁宗把“仁爱”几乎给了所有的人,唯独漏掉了曹皇后。即便,他亲手废了郭氏的皇后名位,但后来还是温情脉脉。唯独对曹皇后,这个陪伴他近30年的女人,他一生刻薄。
难道,仅仅是因为曹皇后相貌平平?作为皇帝,他不缺绝色,也更应该知道,皇后是天下女子的榜样,岂能仅以容貌来论?这解释不通。
翻遍史书,有个历史的细节,或许能提供一种解释。
据说,仁宗晚年曾患重病,在神志不清时,竟大喊曹皇后和张茂则要谋害朕。
张茂则,宫中宦官。世人传闻,曹皇后和张茂则有私情。
张茂则听到消息后,第一反应就是找地方悬梁自尽。被人劝阻。劝他的人说,你若死了,不仅是畏罪自杀,还将置皇后于绝地?张茂则恍然大悟。
那么,仁宗是确实掌握了什么,还仅仅是病中的胡话?没有答案。我们只知道,事后仁宗并没有追究曹皇后和张茂则。
那么,曹皇后和张茂则究竟有无私情?
有个案例,或许能提供一些解释。
早年间,曹皇后有个侍女和宫中卫士私通。曹氏获悉后,欲治宫女死罪。宫女便跑去张贵妃那里哭诉求情。张贵妃面子大,仁宗居然同意放过宫女。曹氏得知后,身着皇后盛装拜见仁宗,坚持要仁宗按法度严办宫女、维护宫中制度,否则长跪不起。仁宗最终被曹氏折服,赐死了宫女。
一个对宫中制度如此坚守的皇后,会与宦官有私情吗?
逻辑上说不通。
那么,仁宗的那句没头没脑的话,又做何解释?很大的可能,还是有人对皇后的诋毁。而仁宗,居然听进去了。他之所以没有追究,还是没有实据。
不过,男女之间,这种事情只要听进去了,就会在心里留下阴影。仁宗对曹氏的寡情,多少与此有关。
反过来说,曹氏18岁入宫,19岁为后,正是如花似玉的好年华,却始终得不到仁宗的好脸色。她心中苦闷,或与身边宦官有些情感上的交流,岂不又是人之常情?
人,终究是需要情感寄托的。无论多么崇高的说辞,都不能否认或者回避这人性最基本的需求。
仁宗无情,曹氏有义。作为皇后,作为妻子,曹氏都无愧于仁宗。倒是这个千古仁宗皇帝,有些愧对曹皇后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8)
仁宗的寡情,让曹氏近30年皇后生涯,坎坷难熬。不过,成了太后,她终于苦尽甘来。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早年的养育之情,让英宗对曹氏极为孝顺。
可惜,好景不长。
英宗继位不久,就病了。而且,病的很重,以至于完全无法理政。曹太后,被推到了前台,临朝听政。她成为刘娥之后,大宋第二位临朝听政的太后。
不过,虽然经历过刘娥权倾天下的时代,见证过刘娥无限的风光,曹太后却丝毫没有效仿之意。如果说,刘娥是真正的女主,那曹太后更似一种皇家的象征。
曹氏坚持将临朝听政的地方,设在皇宫的一处偏殿。对朝中大小奏报,她也很少发表看法,多是尊重大臣们的意见。英宗病情略有好转,她便马上撤帘归政,毫不犹豫,没有一丝恋栈。
她和刘娥,截然不同。
是她没有政治能力、缺乏政治手腕吗?以她的家世、学识,包括前文所说的关键时刻的决断力,她完全有能力。她所缺的,欲望和野心而已。
一个人,站在了权力的最巅峰,却选择急流勇退。何其难也。很多人可能不以为然,觉得这没什么。说句不客气的,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掌握过权力,没有真正品尝过权力的滋味。都说毒品让人欲罢不能,与权力比起来,毒品就是棒棒糖。权力,才是人世间最大的毒品。
权力是什么?权力,就是对他人身体、时间,意志、精神的掌控,权力越大,掌控的人越多、掌控度越强。权力的巅峰,就是掌握天下人。一言一行,都让天下人侧目;一举一动,都是天下人的方向。最高权力,是一种终极的主宰。
曹太后,面对最高权力,说走就走、毫不留恋。后人称赞她高风亮节,也绝非溢美之词。
虽然归政英宗,但曹太后并没有就此安心。因为英宗的身体时好时坏。很多人心里都清楚,英宗或许难保长久。知子莫如母,哪怕是养母。曹太后知道,英宗这些年的病根所在。
那究竟是什么,让三十多岁,正当盛年的英宗衰弱如此?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199)
英宗得的是心病。
心病来源于皇位。天下人都知道,英宗的皇位来的有些侥幸。
正如前文所说,宋真宗是宋太宗第三子,英宗的祖父是宋太宗的第四子,也就是真宗的四弟。英宗的父亲赵允让是祖父的第三子。在父亲生的22个儿子中,英宗不过排行十三。这么算下来,我们就知道英宗离皇位有多远,他能当上皇帝又是多幸运。
很多人都认为,英宗是被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中了的。不过,他们要是知道这馅饼有多大,砸在身上有多疼,就未必会羡慕了。
算起来,英宗的皇位之路,从他父亲赵允让就起步了。当年,真宗也是在位多年,膝下无子,在大臣们的劝诫下,为了江山社稷,就把侄儿赵允让接到宫中抚养,算是备胎。民间的说法叫做招弟。
赵允让不负重托。在刘娥的移花接木下,真宗终于有了唯一的亲儿子,就是宋仁宗。弟弟招来了,备胎就没用了。据说,赵允让被叔父宋真宗,鼓乐齐鸣、风风光光地送回了王府。也就是说,英宗的父亲,曾经与皇位就差一个身位,擦肩而过。
仁宗继位后,对曾经的备胎、堂兄赵允让,又是封官、又是加爵,很是恩宠。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羡慕。他不仅儿子稀少,还全部夭折,而堂兄则生了22个儿子,能不羡慕?
或许,在仁宗的心里,还有一丝疑问,莫非赵允让才是天命所归,而他不过是打酱油的?要不如何解释生儿子的问题呢?
正因为有父亲当年的经验,仁宗有学有样,也要选备胎。或许考虑到了堂兄的备胎经历,仁宗将赵允让的众多儿子们作为了备选对象。
赵允让兴奋异常,内心翻江倒海,难以平静。当年擦肩而过的帝位,竟然又有了重新回来的可能。他提前做足了功课,对宠爱的几个儿子还开了小灶,各种注意事项反复叮嘱。
那日,王府正厅,赵允让的儿子们排成一长排,接受命运的选择。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砰砰跳,虽然只是备胎,但毕竟有机会登上皇位,能不激动?
或许是太重视了,太在意结果了,孩子们动作变形、笑容僵硬、答非所问,表现的都很一般。欲速则不达啊。选人的宦官不停地摇头,眼看天色已晚,只能准备空手而归了。
这时候,宦官的心里也是忐忑的,毕竟没有完成任务。赵允让,则在一旁不停地念叨,看看吧、再看看吧。越说声音越小、越说底气越不足、越说越落寞。
这时候,隔壁房间传来了孩子的声音。莫非还有孩子没看到?一旁的赵允让,也似乎想起了啥,赶紧向宦官抱歉,还真忘了一个。两人来到隔壁,屏风后面,一个孩子正坐在地上玩泥巴。就一眼,宦官便相中了这孩子。
这孩子,就是赵宗实、后来的宋英宗。
当然,赵宗实是后来仁宗赐的名字,至于这孩子当时叫啥,根本不可考。悲观地估计,赵允让那么多儿子,选备胎这么重要的事居然能给这孩子忘了,估计他在王府也是无足轻重。包括赵宗实的生母,历史压根就没有记载。
什么是命?这就是命!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0)
什么是贵人?未必都是高高在上之人。贵人之贵,不在于他本身,而在于他对你命运改变之大。
这个宦官,就是赵宗实的贵人。这也是个小角色,历史也没有记载他的名字。这件事,成为了这个小角色一生最高光的时刻。他逢人就说,当年是如何看出这孩子多么与众不同、多么有帝王之像。那些听众,也是不断地点头称是。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三岁的孩子,能看出什么呢?或许,他只是赶在最后,抱一个孩子回去交差罢了。
历史,充满偶然。
很多所谓的必然,不过后人的说辞罢了。
就这样,赵宗实被送到宫中养育。所以说,赵宗实和父亲是两代备胎。只不过,父亲没结果,而他转正了。
只不过,转正之路,实在过于艰辛了。
入宫没几年,仁宗就生出了亲儿子,赵宗实也被风风光光地送回了王府,与真宗当年的旧事,几乎一模一样。不同的是,没过几年,仁宗这个亲儿子又夭折了。
后来的故事,就变成了皇帝和大臣们的攻防战。大臣们反复劝仁宗把赵宗实接回宫里,封皇子、甚至是太子,仁宗则是找各种理由拖延。双方互不相让,反复的拉锯。赵宗实就是他们拉锯的焦点。
赵宗实,就这样被希望反复地刺激、被失望反复地打击,来回交替很多年、很多次。可以想见,他的备胎生涯是如何的艰难。除此之外,甚至还有恐惧。历史上有先例的。
据说,当年刘备无子,便立了刘封为养子。后来生下了刘禅,他忌惮刘封文武双全,怕刘禅难以驾驭,便在诸葛亮的建议下,找个借口赐死了刘封。既然有先例,谁能保证仁宗不循先例呢?
何况,还有个秘密,一直压着赵宗实喘不上气。
据说,仁宗有次突发重病、气若游丝,朝中以宰相为首的大臣便准备拥立赵宗实继位,甚至连诏书都准备好了。只是,仁宗又缓过来了,此事作罢。但此事非同小可,实与谋反无异。虽然,仁宗并未追究此事,但赵宗实却不敢释怀,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
人世间有一种痛苦,叫做似乎触手可及,却又远隔万里。
几十年的渴望、紧张,焦虑、恐惧,让赵宗实活的狼狈不堪。他苦苦支撑着。在这些年难熬的时光里,他一定有过抱怨,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尽管在外人看来,那是莫大的机遇和荣耀,毕竟是皇帝的备胎。
正应了那句话,风光的背后,不是肮脏就是沧桑。赵宗实没有肮脏,只有沧桑。
当仁宗真的驾崩,大臣们拥立他登基的时候,他变得言行失措,举止乖张。甚至有人悄悄说,莫非太子疯了。不是疯了,而是错乱了。他先是难辨真假,不知仁宗这次是否还能活过来?等真的确认无疑后,压在他心头几十年的巨石消失了,紧绷的神经瞬间放松了下来,他又无法适应这种变化。
人的精神也是会被体制化的,一旦接受了长期的紧张状态,瞬间解压反而觉得受不了,至少会觉得很不真实。英宗就是这样。这巨大的反差,让英宗的精神出了大问题。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1)
精神的问题,可以缓解,很难根治。
眼看病情有所缓解,曹太后还政,英宗亲政。亲政不久,他又提出了个小问题,但却让曹太后和大臣们很为难。
这件事,后来被称为濮议之争。
问题很简单。英宗问大臣们,他该怎样称呼他的生父赵允让。
在很多人看来,这几乎是个白痴问题。既是生父,当然就称呼父亲了。比如欧阳修、韩琦等。
既然如此,那儿子做了皇帝,父亲只是王爷是不是不妥、是不是该追封父亲为皇帝?看上去,逻辑也说得通。
但这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这简直就是离经叛道,甚至是大逆不道。比如,司马光、范纯仁等。他们认为,英宗既已过继给仁宗为子。他就该称呼仁宗为父亲,而原来的生父濮安懿王赵允让,则只能称呼为伯父。所以,更不可能有追封皇帝的事。
要知道,无论欧阳修、韩琦,还是司马光、范纯仁,他们都是一代大儒,都有学富五车之才,很多人还出将入相,都是国家栋梁。但是他们对这件事的看法,却是泾渭分明。
对立的双方,一方从人的角度,一方从礼的角度。相持不下。
偏偏英宗在这个问题,毫不让步,坚持要追封自己的生父。
问题的最终裁决权,交到了曹太后这里。
这让曹太后很为难。
虽然从情感上,她可能对仁宗对自己的刻薄有所怨恨,但毕竟三十多年的夫妻。更重要的,她是皇后,有皇帝才有皇后。如果没有了仁宗,她就什么都不是了。
如果追封赵允让为皇帝,就相当于承认英宗的皇位承继于生父。那仁宗就等于绝嗣了。千秋万代之后,仁宗的香火或许都没人供奉了。那她的位置,又会在哪里呢?
如果不同意英宗的请求,母子情深,她又担心英宗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谁都知道,精神病人最怕的就是受刺激。而且这件事,反反复复折腾了近三年了,很多大臣都因此被贬谪。
最后,曹太后还是顺从了英宗的想法,同意尊称赵允让为皇考,但是追封皇帝的事被搁置了。算是打折同意了。在这件事上,曹太后再次显示了她的政治智慧。
毕竟,政治是妥协的艺术。总不能为了一件事,而闹得天下大乱。虽说礼不可废,但朝廷安定、天下太平永远是第一位的。这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政治现实感。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2)
濮议之争,似乎耗尽了英宗的心血。在曹太后打折同意一年后,英宗驾崩。前后在位仅4年。而他追封皇考为帝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完。几百年后的大明朝,嘉靖皇帝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只是,他的手法比英宗要强硬的多。更有很多人因此家破人亡。英宗,是个厚道人。
比如,在对司马光的问题上。在濮议事件中,司马光是坚定的反对者。如果换了嘉靖,司马光早就被屁股打烂而死。英宗却爱惜其才华,不仅不以为忤,还用人所长,让司马光去编书,并且给予了从人员到资金等最大的支持。虽然,他没有看到《资治通鉴》成书的那一天,但无疑他是有大功劳的。
英宗不仅厚道,还是个有为之主。尽管在位仅4年,但却是有开创性的四年。如果要划分北宋的历史,英宗应该是个分界点。
从血统上来说,真宗、仁宗绝嗣,没有后代传世。北宋的皇统,从英宗开始,就转到了太宗的第四子这一脉。
从治国上来说,自英宗之后,无论是神宗、哲宗,甚至是徽宗、钦宗,他们走的都是英宗的路线。简单地说,就是更加积极地对外对内政策。更加强调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对辽、对西夏,也从真宗、仁宗的保守被动中,趋向于积极地对抗。
有意思的是,宫里的女人们,却没有和英宗及其后代们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她们更加保守,更加恪守祖宗的成法。
曹太后就是如此。英宗驾崩,长子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曹太后,成为了太皇太后。
神宗继承父志,重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太皇太后曹氏,自始至终,都是新法的坚定反对者。尽管反对,但她并没有横加阻拦。
这么些年了,她早已习惯了风轻云淡。又或者是年事已高,不愿意再操心了。还有可能,神宗不是她的亲孙子,虽然侍奉她极孝,但毕竟差了一层。所以,尽管神宗和王安石的新法弄的天下沸腾,高氏却几乎如隐身一般。直到一件事。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变法导致了新旧派势同水火,新党抓住了机会,准备用苏东坡祭旗、杀一儆百。一时间,神宗似乎也动了杀心。
此时的太皇太后曹氏,已病入膏肓。她自知大限将至,便让人请来了神宗。祖孙两人,一个躺着、一个跪着,相顾无言,泪流满面。
许久,曹氏说,当年仁宗曾兴奋地对她说过,他为子孙们发现了两个宰相之才。说的正是苏轼、苏辙兄弟。如今,为了几首诗,就要杀了苏轼,是不是太过分了?
神宗无语。苏轼逃出升天。
这是曹氏,曾经的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留在历史中最后的背影。一个长者、一个恕者、一个仁者的形象。
数日后,曹氏去世,终年64岁。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2)
濮议之争,似乎耗尽了英宗的心血。在曹太后打折同意一年后,英宗驾崩。前后在位仅4年。而他追封皇考为帝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完。几百年后的大明朝,嘉靖皇帝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只是,他的手法比英宗要强硬的多。更有很多人因此家破人亡。英宗,是个厚道人。
比如,在对司马光的问题上。在濮议事件中,司马光是坚定的反对者。如果换了嘉靖,司马光早就被屁股打烂而死。英宗却爱惜其才华,不仅不以为忤,还用人所长,让司马光去编书,并且给予了从人员到资金等最大的支持。虽然,他没有看到《资治通鉴》成书的那一天,但无疑他是有大功劳的。
英宗不仅厚道,还是个有为之主。尽管在位仅4年,但却是有开创性的四年。如果要划分北宋的历史,英宗应该是个分界点。
从血统上来说,真宗、仁宗绝嗣,没有后代传世。北宋的皇统,从英宗开始,就转到了太宗的第四子这一脉。
从治国上来说,自英宗之后,无论是神宗、哲宗,甚至是徽宗、钦宗,他们走的都是英宗的路线。简单地说,就是更加积极地对外对内政策。更加强调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对辽、对西夏,也从真宗、仁宗的保守被动中,趋向于积极地对抗。
有意思的是,宫里的女人们,却没有和英宗及其后代们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她们更加保守,更加恪守祖宗的成法。
曹太后就是如此。英宗驾崩,长子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曹太后,成为了太皇太后。
神宗继承父志,重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太皇太后曹氏,自始至终,都是新法的坚定反对者。尽管反对,但她并没有横加阻拦。
这么些年了,她早已习惯了风轻云淡。又或者是年事已高,不愿意再操心了。还有可能,神宗不是她的亲孙子,虽然侍奉她极孝,但毕竟差了一层。所以,尽管神宗和王安石的新法弄的天下沸腾,高氏却几乎如隐身一般。直到一件事。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变法导致了新旧派势同水火,新党抓住了机会,准备用苏东坡祭旗、杀一儆百。一时间,神宗似乎也动了杀心。
此时的太皇太后曹氏,已病入膏肓。她自知大限将至,便让人请来了神宗。祖孙两人,一个躺着、一个跪着,相顾无言,泪流满面。
许久,曹氏说,当年仁宗曾兴奋地对她说过,他为子孙们发现了两个宰相之才。说的正是苏轼、苏辙兄弟。如今,为了几首诗,就要杀了苏轼,是不是太过分了?
神宗无语。苏轼逃出升天。
这是曹氏,曾经的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留在历史中最后的背影。一个长者、一个恕者、一个仁者的形象。
数日后,曹氏去世,终年64岁。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2)
濮议之争,似乎耗尽了英宗的心血。在曹太后打折同意一年后,英宗驾崩。前后在位仅4年。而他追封皇考为帝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不过,这件事并没有完。几百年后的大明朝,嘉靖皇帝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只是,他的手法比英宗要强硬的多。更有很多人因此家破人亡。英宗,是个厚道人。
比如,在对司马光的问题上。在濮议事件中,司马光是坚定的反对者。如果换了嘉靖,司马光早就被屁股打烂而死。英宗却爱惜其才华,不仅不以为忤,还用人所长,让司马光去编书,并且给予了从人员到资金等最大的支持。虽然,他没有看到《资治通鉴》成书的那一天,但无疑他是有大功劳的。
英宗不仅厚道,还是个有为之主。尽管在位仅4年,但却是有开创性的四年。如果要划分北宋的历史,英宗应该是个分界点。
从血统上来说,真宗、仁宗绝嗣,没有后代传世。北宋的皇统,从英宗开始,就转到了太宗的第四子这一脉。
从治国上来说,自英宗之后,无论是神宗、哲宗,甚至是徽宗、钦宗,他们走的都是英宗的路线。简单地说,就是更加积极地对外对内政策。更加强调变法革新、富国强兵,对辽、对西夏,也从真宗、仁宗的保守被动中,趋向于积极地对抗。
有意思的是,宫里的女人们,却没有和英宗及其后代们的思想、行为保持一致。她们更加保守,更加恪守祖宗的成法。
曹太后就是如此。英宗驾崩,长子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曹太后,成为了太皇太后。
神宗继承父志,重用王安石开始变法。太皇太后曹氏,自始至终,都是新法的坚定反对者。尽管反对,但她并没有横加阻拦。
这么些年了,她早已习惯了风轻云淡。又或者是年事已高,不愿意再操心了。还有可能,神宗不是她的亲孙子,虽然侍奉她极孝,但毕竟差了一层。所以,尽管神宗和王安石的新法弄的天下沸腾,高氏却几乎如隐身一般。直到一件事。
苏东坡的乌台诗案。变法导致了新旧派势同水火,新党抓住了机会,准备用苏东坡祭旗、杀一儆百。一时间,神宗似乎也动了杀心。
此时的太皇太后曹氏,已病入膏肓。她自知大限将至,便让人请来了神宗。祖孙两人,一个躺着、一个跪着,相顾无言,泪流满面。
许久,曹氏说,当年仁宗曾兴奋地对她说过,他为子孙们发现了两个宰相之才。说的正是苏轼、苏辙兄弟。如今,为了几首诗,就要杀了苏轼,是不是太过分了?
神宗无语。苏轼逃出升天。
这是曹氏,曾经的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留在历史中最后的背影。一个长者、一个恕者、一个仁者的形象。
数日后,曹氏去世,终年64岁。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哈哈哈。抱歉,因为网络的问题,发重了。
楼主:未央0810  时间:2021-03-21 11:54:32
(203)
该怎么回顾曹氏的一生呢?
她这一生,见过了太多的人,经历了太多的事。很多人,都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无论是刘娥、寇准、欧阳修、王安石,还是司马光、苏轼、苏辙,哪个人不是千年一遇。很多事,都是惊天动地、惊心动魄,仁宗盛治、英宗继位、临朝摄政、濮议之争、王安石变法,哪件事不是影响深远。
特别是仁宗盛治,那短短的几十年,被后世很多人称为中国历史治世之最。皇帝是宋仁宗、皇后便是曹氏。所有的人,都被记住了,而她,似乎有些被忽略了。
在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上,她似乎都介入了,感觉又都浅尝辄止。她没有那么鲜明的性格,甚至有些不起眼。历史赋予了那么多闪光的时刻,她却总是主动地遮住自己的光芒。无论是面对刘娥、张贵妃,还是仁宗、英宗、神宗,以至于那些名臣们,她总是选择站在他们身后,做那个没有声音的人。
这是一个安静的人、淡泊的人、坚忍的人、克制的人。或许,走入皇宫,成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真的不是她的人生愿望。或许,她更希望嫁给普通人,年轻时比翼双飞,老来时儿孙绕膝。相夫教子之余,练习她擅长的飞白书。
真是造化弄人。
作为女人,她更多的是让人怜爱。因为,她缺爱,很缺。不仅如此,还要忍受其他女人不断地挑衅,还有对她人格的非议。她还没有自己的孩子。这对一个女人,是永远无法弥补的伤痛。
进入皇宫后,她甚至连亲情都放弃了。为了防止外戚干政,也不想落人口实,自从当了皇后,她就不再见自家的兄弟们。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她和弟弟都已年过花甲,经神宗多次劝说,她才勉强同意相见。
这日,老姐弟见面。时光荏苒,当年的妙龄少女已是垂垂老媪,翩翩少年已是白发老翁。姐弟相见,无语泪先流。见此情景,神宗想让他们多聊会,便悄悄退了出去。不料,神宗刚在殿外站定,曹氏便让弟弟也退了出去了。
这份严谨,几乎接近寡情。而这寡情的背后,又是多少的心酸和泪水,多少的思念和委屈。
这就是皇宫。这就是权力。这就是政治。
这些都是宏大的主题。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是被那些宏大的东西所吸引,甚至为之拼劲全力、不惜生命。等渐渐老去的时候才发现,所谓宏大不过是欲望的另一个名称。而欲望之路,可以带来荣耀、辉煌,却未必能带来幸福,更不可能带来心灵的平静。
或许,只有告别那些宏大而虚无的东西,回归生活本身,享受简单的幸福,夫妻之爱、母子之情、姐弟之谊等等,才是真正的幸福。
从这点上,曹皇后虽然没有刘娥那么耀眼,但她们殊途同归,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人,富贵之极,却依旧只是命运的奴隶。无法做真正的自己,或许是她们人生最大的遗憾。
不仅自己,就连侄女的命运,她也无法掌握。
侄女姓高,高滔滔。英宗的皇后。

楼主:未央0810

字数:58015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10 21:38:58

更新时间:2021-03-21 11:54:32

评论数:108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