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心学,各种民科进来,一起来讨论

心学,各种民科进来,一起来讨论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最近突然对心学产生兴趣,找了些视频和书看了看,但是觉得理解不够深入。
准备在这里发个帖子,跟各位有志之士一起讨论下。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我想,要搞明白心学,先要搞明白心学产生文化环境,也就朱子理学昌盛。
要搞明白朱子理学,先要大致了解宋明理学。
要了解宋明理学,先要大致知晓中国哲学。
要知晓中国哲学,先要基本理解哲学这个概念。

所以,我们一层一层地来分析。

作为一个哲学民科,哲学就是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就是本体论。也就是世界观。
第二,基于前一个问题的回答,人应该怎么做?就是认识论。也就是人生观。

我们大致学习过哲学,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哲学回答第一个问题,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基于此认识,人们应该尊重客观的规律。
唯心主义哲学回答第一个问题,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识或精神的。基于此认识,就可以做到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上面,是西方哲学。
我们中国的哲学,主要是儒、佛、道这三家。

道家从《老子》开始,就直接回答了哲学的两个基本问题。他们认为世界的本质是“道”或则“无”。世界万物或者“有”,都是从这个本质中变生出来的。
基于此认识,道家认为人应该“法自然”,应该学习“水”的特性,上善若水。就是要顺应自然的千变万化,使人与宇宙一体,从而达到得道升天的人生目的。

佛家也是从一开始就说,“空”是世界的本质。一切“有为”的”色“,都是表象。
基于此认识,人们应该放弃追逐表象的各种物质享受和欲望,而应该寻求其本质的”空“,从而得道成佛。

可是,我们的儒家就比较复杂。
从孔子开始,儒家跳开了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而直接去回答哲学的第二个问题”人们应该怎么做“。
儒家告诉告诉我们忠孝仁义。这些都只回答了”怎么做“的问题。
可以说,在宋明理学产生之前,儒家一直没有能正式地回答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世界是什么“。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儒学/禅学、道教,这两家哲学发展到北宋,已经非常完备了。他们的理论深入人心,从上层精英到底层百姓,都耳熟能详。

这让以学术正统自命的儒学相形见绌。
儒学家们经过唐宋几百年的殚精竭虑,终于发展出一套自己的理论,来回答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世界是什么”,并且以此出发,进一步推进了第二个问题“人应该怎么做”的答案。这,就是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有不同的流派。
比如,张载的气学。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气”。这个“气”的聚散变化,是一切万事万物产生和变化、人类的生与死的根本原因。

但是,宋明理学占统治地位的,是朱熹的理学。
朱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并且这个”理“是客观存在的,也可以称为”天理“。

按照民科的解释,朱熹的这个”理“,就是一堆定理。就象牛顿的万有引力、相对论的定理、量子论的测不准定理一样的,是一堆公式。
当然,朱熹不是物理学家,他是伦理学家。因此,他从四书五经里总结出”三纲五常“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样的一堆定律或公式。然后,他说,世界的本质就是这一堆定理/公式。
打个比喻,就象物理学家认为,世界的本质就是万有引力定律、相对论定律。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那么,王阳明的心学又是怎么回答哲学的本体论的问题的呢?

首先,王阳明接受朱子的理学,承认世界的本质是三纲五常这堆”定理“。
但是,王阳明认为,只有人们真正掌握和运用的”定理“,才是有效的,才是世界真正的本质。

比如说,朱子那里有一百条定理。可是,人们只掌握了三十条定理。其他的定理,存在与否与我们这个世界无关。因为它们不会指导我们的活动,因而可以忽略。
所以,王阳明的”心“,就是人们已经掌握的这些”定理“。这些”定理“之外的其他定理,可以当它们不存在。也就是”心外无物“。

基于上述的回答,朱子理学和心学回答哲学的第二个问题”怎么做“,就完全不同了。

朱子理学认为”理“是客观存在的,是”天理“。他的那一堆定理,是摆在那里的。因此,人们应该通过不断地学习四书五经,从而全部地掌握这些定理。最终达到成仁成圣的地步。

可是,心学认为,光知道这些定理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们运用那些定理、实践那些定理,才能让那些定理起作用。而只有起作用的定理,才是有效的。
这就是“知行合一”。

怎样才能更好地让我们掌握的定理起作用呢?心学进一步告诉我们,要“致良知”。注意,这里的重点在“致”,而不在“良知”。因为良知是人人本来就有的东西,只不过被蒙蔽住了。我们要通过不断地实践,从而让良知表现出来。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一百年前,严复第一次接触西方哲学,对于那些陌生的概念,他不得不用理学和心学的词汇的来解释。

当理学心学昌盛的时候,每个中国的读书人都对四书五经烂熟于胸。对于建立于其上的程朱理学,便是不想看,也不可能的。

一百年以后,我们却不得不反过来。今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学过一些西方哲学。而对于理学、心学,却不知所以然。我们不得不用西方哲学的词汇,来理解我们自己的哲学。

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百年前,我们将自己的落后,归因于我们的文化,特别是四书五经之上的理学。我们将之砸烂、撕碎、烧毁、抛弃。

其实,是不是这个原因呢?
不是的。
我们落后,是因为我们固步自封、闭关锁国。
我们闭关锁国,是因为我们完满无缺。
乾隆对英国使者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不单物质上如此,文化上也是一样。儒释道三家一体,已臻完善。又何必思虑烦恼去追寻其他?

倘若不是这样。
倘若我们有所缺憾,必然有所企求。
我们有所企求,必然有人去追逐谋划。
有人追逐谋划,必然有标新立异者。
有标新立异者,必有创新与进步。

所以,老子说,”大成若缺, 其 用不弊。“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民科就是好,大放厥词一通,不知所云。
这样思维跳跃,也许真能走出樊篱。
正规学过哲学的,不是马列,就是康德黑格尔,无法真正理解国学。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赣鄱春秋 2019-08-04 11:24:29
心学不提陆九渊你还谈啥?知行合一这是心学?这是方法论
-----------------------------

陆九渊的原书,没有看过。相关的书太多,看不过来。我们还要看电视、上网、各种娱乐。没有办法。
但是我只看了看关于他的简介,所以简单说下自己的印象。

理学从二程那里发起来。
二程处于北宋时期,当时儒学仍然在努力回答“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当时的学者提出的概念,都比较笼统抽象。比如,"气“、”理“,这些概念都没有特指,都与”空“、”无“相似,没有明确说明到底是什么样的”理“。

到了南宋,朱熹就明确了。这个”理“就是一堆定理,是四书五经里面提炼出来的三纲五常。也就是说,朱熹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三纲五常这些”定理“。

陆九渊也是理学一门里的人,也没有跳出这个窠臼。他也认为世界的本质是一堆“定理”。不过,他与朱熹有不同。
朱熹认为“理”是客观的,是“天理”,是外在存在的。
而陆九渊认为“理”是人内在的,就是”心即是理“、”吾心即宇宙“。也就是说,人们本身就包含有”三纲五常“这些定理,不需要外求。

这个可以对比禅宗六祖的神秀与慧能。神秀认为佛理是外在的,需要人去追求。而慧能认为佛理是人内在的,只要在恰当的时机就可以幡然醒悟。所谓”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王阳明也执一样的看法。
比如他说”且如事父,不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理。“
也就是说,”忠孝仁义“都是人内在的,不能去外面寻求“孝、忠、友“。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垄上烟寒客 2019-08-03 15:13:44
一百年前,严复第一次接触西方哲学,对于那些陌生的概念,他不得不用理学和心学的词汇的来解释。
当理学心学昌盛的时候,每个中国的读书人都对四书五经烂熟于胸。对于建立于其上的程朱理学,便是不想看,也不可能的。
一百年以后,我们却不得不反过来。今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学过一些西方哲学。而对于理学、心学,却不知所以然。我们不得不用西方哲学的词汇,来理解我们自己的哲学。
为什么会这样呢?
......
-----------------------------
@春秋分 2019-08-03 20:12:32
中国历史进程最糟糕的就是楼主所说的这些。从脉络来说,心学、理学来自于孔孟之道,既然有《四书》又何必搞心学、理学?
明清时代,有一些有志之士言称:书不读秦汉之下。所谓世风日下,即是此心学、理学。
-----------------------------

我想你仍然没有明白”宋明理学“产生的根源,就是之前的儒学,一直没有能正面回答”世界的本质是什么“这个哲学命题。
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不回答这个问题,一门学问就不能称为哲学。
而与之相比,佛学、道家都一开始就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比如南北朝,佛学初到中国。当时道家的分支”玄学“正盛。佛学家与玄学家就经常辩论比赛。其中一个主题,就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佛道的这个辩论一直持续,到唐朝,发生数次”毁佛“、”毁道“的事件,影响深远。

我们正统的儒学家,看着人家辩论的那么起劲,自己却无处使力,惘然不知所措。这很没面子。
韩愈是非常反对佛学的。可是他绞劲脑汁,却无法回到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北宋欧阳修也是一样,一生反佛,却不得不给儿子起个佛学相关的小名。

一直到宋明理学,儒学家终于能够回答”世界是什么“这个问题了。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退而求其辞 2019-08-04 01:00:29
楼主现代书看的太多了,说话算是教科书语言了,看起来不错,实际问题很大。概念太多,体悟没有,甚至概念都有错。
论语,算是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算是孔子的生活状态,思想。楼主你可以自己试试,你有思想知识想法,然而回忆下自己每天干的是啥,结合一下,
再想想孔子和尧舜这些圣人们伟大在哪。
-----------------------------

首先,孔子从来没有教人们去做”圣人“。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孔子自己也觉得不是圣人。

其次,孔子说有始有恒,便可以了。
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林浦老者2018 2019-08-04 03:18:53
外国的文科类的什么哲学就不要学了,在中国都能找出比外国更先进的,中国传统文化是称霸世界的,但国人都以为哲理落后外国,其实都搞错了。。。要说中国的失败,就是理工科, 科技几乎近百年才起步,现在追赶得不错,要领先世界要文武双全。。。。。。
-----------------------------

科技有落后和先进。
文化没有。所谓先进文化、落后文化,那是种族主义者的论调。

但是,文化有差异。就像每个人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有不同。如果一个人死抱着自己的文化,不肯学习,那就是死脑经、井底蛙。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教育吕建忠 2019-08-05 15:58:12
-  楼主现代书看的太多了,说话算是教科书语言了,看起来不错,实际问题很大。概念太多,体悟没有,甚至概念都有错。  心学不提陆九渊你还谈啥?知行合一这是心学?这是方法论
-----------------------------

你的另一个id已经说过完全同样的话。已经回复过。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hzcjt863 2019-08-05 16:57:05
扯那么多,关键问题没有讲。世界是怎样的,这是观点,为什么是这样的,必须去寻找可靠证据。能过寻证关,那就可能转变为现代学科,如果没有过这一关,那只能是空谈。
所谓宇宙中有此定理,问题是言者无法给我们找到具体记载该理论的宇宙法典。人人心中如何如何,问题说者也不知道在明朝的时候西方还有个只敬上帝不敬父母的基督教文化。所谓知行合一,也就是把身边一个小圈子的行为模式归纳起来,然后宣称自己已经知道了......
-----------------------------

不是“世界是怎么样的”,是“世界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哲学本体论。是一门哲学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

维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
唯心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精神的。
佛学:世界的本质是”空“。
道家:世界的本质是”道“。
玄学:世界的本质是”无“。
基督教:世界的本质是神的意志。
伊斯兰教:世界的本质是安拉的教诲。

孔子没有回答这个问题。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后面还是就着《传习录》,慢慢分析看看。

古人研究经典,就在抠字眼,一个字一个字地揣摩,希望从每一句话里,琢磨出一番大道理来。
这种方法也不是不对。比如西汉初年,大家都对着《春秋》抠字眼,结果形成了一门大学问。只是《春秋》这部书太厚,做教科书的话,光写个提纲就比整个《论语》还多。所以明清科举,就摒弃了《春秋》这门学问。

《传习录》其实也是抠字眼的学问,就着四书五经,逐字逐句地条理比较。
因为王阳明的学问,就是从“格物致知”四个字里抠出来的。
而宋明理学家们都对“格物致知”四个字特别在意。原因在于《大学》里的这句: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作为一个儒者,最终梦想就是能平天下。而按照上面的逻辑,最后归结在“格物致知”上。

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格物致知。

上面的一句,翻过来又强调一遍:

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所以,“格物致知”是立身的根本,是做一切事情的的出发点。

王阳明也是这么想的。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爱 问:“ 在亲民, 朱子谓当作新民, 后章作新民之 文, 似 亦 有据。 先生 以 为宜 从 旧 本 作 亲 民, 亦 有所 据 否?” 先生 曰:“ 作 新民, 之 新 是 自新 之 民, 与 在 新民 之 新 不同, 此 岂 足 为 据? 作 字 却 与 亲 字 相对, 然 非 新 字义。 下面 治国 平 天 下处, 皆 于 新 字 无 发明。 如云 君子 贤 其 贤 而 亲 其 亲, 小人 乐 其乐 而 利 其 利、 如 保 赤子、 民 之所 好好 之, 民 之所 恶 恶 之, 此 之 谓 民 之父 母 之类, 皆是 亲 字 意。 亲 民 犹如《 孟子》 亲亲 仁 民 之 谓, 亲 之 即 仁 之 也。 百姓 不亲, 舜 使 契 为 司徒, 敬 敷 五 教, 所以 亲 之 也。《 尧 典》 克 明 峻 德 使 是 明 明德, 以 亲 九族 至 平 章、 协和 便是 亲 民, 便是 明 明德 于 天下。 又如 孔子 言 修 己 以 安 百姓, 修 己 便是 明 明德, 安 百姓 便是 亲 民。 说亲 民 便是 兼 教养 意, 说 新民 便 觉 偏了。”

【民科评论】
朱熹的"作新民”,是客观的描述。就是百姓们自新自强。
王阳明的“作亲民”,则突出主观意愿。是统治者与百姓亲切仁爱。

三纲五常中的“君为臣纲”。朱熹以为是客观的,外在的。所以,百姓要自新自强,以追求这个客观的“天理”。他要求的是百姓做到“君为臣纲”。

王阳明以为,“君为臣纲”,是出于本心,是君臣内在的相处关系,并不需要强迫彼此去做到这点。他要求君王去做到”君为臣纲“。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爱 问:“ 知 止 而后 有 定, 朱 子 以为 事事 物物 皆有 定理, 似 与 先生 之 说 相 戾。” 先生 曰:“ 于事 事 物物 上 求 至善, 却是 义 外 也。 至善 是 心 之 本体, 只是 明 明德 到 至 精 至 一处 便是。 然 亦 未尝 离 却 事物。 本 注 所谓 尽 夫 天理 之极, 而无 一毫 人欲 之 私 者 得 之。” 爱 问:“ 至善 只求 诸 心, 恐 於 天下 事理, 有 不能 尽。”
先生 曰:“ 心 即 理 也。 天下 又 有心 外 之事, 心 外 之理 乎?”

【民科评论】
这里,抠的依然是《大学》里的几句话,王阳明正式提出“心即理”。

朱熹以为“天理”在事事物物上,人要去研究。“天理”是客观存在。
朱熹的这个提法的好处,是要人按照《大学》里的说法那样去用功做,就可以明白"天理”。
这种理论的好处,是给了人家途径,也告诉人家目标,好让人家往这个方向去努力。
这大概是朱熹的理学为成为主流的原因。

而王阳明以为人多多少少早就明白这些事物的定理,也就是这些”定理“本就在人心里,无非理解的透彻程度不同而已。
后面一段他进一步举例分析。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爱 曰:“ 如 事 父 之 孝, 事 君 之 忠, 交友 之 信, 治 民 之 仁, 其间 有 许多 理 在, 恐 亦不 可不 察。” 先生 叹 曰:“ 此 说 之 蔽 久 矣, 岂 一语 所能 悟。 今 姑 就 所问 者 言之。 且 如 事 父, 不成 去 父 上 求 个 孝 的 理; 事 君, 不成 去 君 上 求 个 忠 的 理; 交友、 治 民, 不成 去 友 上、 民 上 求 个 信 与 仁 的 理。 都 只 在此 纯 乎 天理 之心, 发 之事 父 便是 孝, 发 之事 君 便是 忠, 发之 交友、 治 民 便是 信 为 仁。 只 在此 心 去 人欲、 存 天理 上用 功 便是。” 爱 曰:“ 闻 先生 如此 说, 爱 已 觉有 省悟 处。 但 旧 说 缠 于 胸中, 尚有 未 脱 然 者。 如 事 父 一事, 其间 温 清 定 省 之类, 有 许多 节目, 不 亦须 讲求 否?” 先生 曰:“ 如何 不 讲求? 只是 有个 头脑。 只是 就此 心 去 人欲、 存 天理 上 讲求。 就 如 讲求 冬温, 也 只 是要 尽 此 心 之 孝, 恐怕 有 一毫 人欲 间杂。 只是 讲求 得此 心。 此 心 若无 人欲, 纯 是 天理, 是个 诚 于 孝 亲 的 心, 冬 时 自然 思量 父 母的 寒, 便 自 要求 去 个 温 的 道理; 夏 时 自然 思量 父 母的 热, 便 自 要去 求 个 清 的 道理, 这 都是 那 诚 孝 的 心 发出 来的 条件。 却是 须 有这 诚 孝 的 心, 然后 有这 条件 发出 来。 譬 之 树木, 这 诚 孝 的 心 便是 根, 许多 条件 便是 枝叶。 须 先 有 根,然后 有 枝叶。 不是 先 寻 了 枝叶, 然后 去 种 根。《 礼 记》 言 孝子 之 有 深爱 者, 必有 和气。 有 和气 者, 必有 愉 色。 有 愉 色 者, 必有 婉 容。 须有 是个 深爱 做 根, 便 自然 如此。”

【民科评论】
这里接着上面,进一步展开“心即理”的定义。

虽然他说的是“忠孝仁信”这些大道理,其实我们也可以打个比方。
男女相爱,本来就应该出于本心。这个"爱“是发自内在的。
而不是反复强调”我应该爱她,我应该爱他“,这样才去”爱“。那样,就是去外面寻找”爱“,就失去了爱情的本义。
这也是王阳明的“心”的意思。

我们今天来看,”忠孝仁义“本来是人类的平常心,是人的内在性存在。
可是宋明理学却把”忠孝仁义“拔高到世界本质的高度,并且将其公式化成“定理”。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僵硬了、功利了。
比如“孝”,这是人人皆知的基本道理。可是被理学公式化后,就有晨昏、冬夏的省亲,变得毫无感情色彩。

我们看儒家这二千年来的发展,显示将孔子由凡人逐步提升至圣贤,进而将之超凡入圣,成为圣神、素王。
然后,将孔子的好心劝诫的原话,无限拔高,成为至高教条。让本来的亲切可爱、谆谆教导,变成清规定律,失了人性,也失了人心。

所以,将来如果儒家要复兴,必首先要将孔子请下圣坛,将儒学经典与家长里短摆在一起。这样,方才复原到儒者的本来面目。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郑 朝 朔 问:“ 至善 亦须 有 从 事物 上 求 者?” 先生 曰:“ 至善 只是 此 心 纯 乎 天理 之极 便是。 更 于 事物 上 怎 生 求? 且 试 说 几件 看。” 朝 朔 曰:“ 且 如 事 亲, 如何 而为 温 清 之 节, 如何 而为 奉养 之 宜, 须 求 个 是 当, 方 是 至善。 所以 有学问 思 辨 之功。” 先生 曰:“ 若 只是 温 清 之 节, 奉养 之 宜, 可 一日 二日 讲 之 而尽, 用 得 甚 学问 思 辨? 惟 于 温 清 时 也 只要 此 心 纯 乎 天理 之极, 奉养 时 也 只要 此 心 纯 乎 天理 之极, 此 则 非有 学问 思 辨 之功, 将不 免于 毫厘千里 之 缪。 所以 虽 在 圣人, 犹如 精 一 之 训。 若 只是 那些 仪 节 求得 是 当, 便 谓 至善, 即 如今 扮戏 子 扮得 许多 温情 奉养 的 仪 节 是 当, 亦可 谓之 至善 矣。”

【民科评论】
这段又在抠《大学》里的这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本来,这是勉励后学者的一种说法,让大家精益求精。
但是,明代的儒者将《大学》做为圣经,所以,里边的每一句都顶一万句。于是拼了命去详其中的意思。又将自己思忖出来的道理,作为神圣的“天理”,高高奉在天上。

王阳明不过将这个“理”从天下拿下来,送回到人的身体里。一切不过是“人心”,追求极致,亦还在人心里。

这里,我们打个比方。

一对燕子在屋檐下筑巢,含辛茹苦地抚育几只小燕子。当小燕子第一天出飞,就遇到台风暴雨,于是全部被吹走淋死了。
这时,作为观者的我们,便以为这对燕子好“可怜”。
可是,过了几日,这对燕子又在窝里产卵。不过一月,又一窝小燕子要出飞了。
这是,观者又说,这对燕子好“坚强”。

这里的“可怜”与“坚强”,不过是我们观者心里的感受。于这对燕子来说,一切不过本能。
所以,这个“可怜”与“坚强”,不过是我们自己的“心”而已。也只在我们的“心”上,而不在那对燕子身上。
倘若我们观者没有看到这窝燕子的经历与行为,那么就不会有“可怜”与“坚强”的想法。
所以,心之外,并无“可怜”与“坚强”。


上面是从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件事情。
从那对燕子的角度来看,“可怜”与“坚强”的行为,都是顺其自然地做下来的,并没有人对它们说“好可怜”、“要坚强”。
所以,这些“可怜”与“坚强”的行为,也是它们内在的,不是外界教养给它们的。
这些行为,都是燕子内在的“心”起的作用,并非来自外边的催促。

《老子》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那些不明白“天理”的人,才是真赤子。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传习录》到此,我们做个小结:

第一,王阳明也是理学家之一,因此,他也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理’”。

第二,王阳明也认为,这个”理“是儒家经典中概括出来的一系列”定理“。

第三,与主流的理学家朱熹不同,王阳明认为”理“只在人的”心里“,而不在外部,不在事事物物之中。

第三,王阳明认为,作为每个个体的人,对”理“的理解有差异。有的人对”理“知道得少,而有的人对”理“知道的多。

以上,就是对”心即理“、”心外无物“的定义。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爱 曰:“ 如 今人 尽 有知 得 父 当 孝、 兄 当 弟 者, 却 不能 孝, 却 不能 弟。 便是 知 与 行 分明 是 两件。” 先生 曰:“ 此 已被 私欲 隔断, 不是 知 行的 本体 了。 未 有知 而 不 行者。 知 而 不行, 只是 未知。 圣贤 教 人知 行, 正 是要 复 那 本体。 不是 着 你 只 恁 的 便 罢。 故《 大学》 指 个 真知 行 与人 看, 说 如 好 好色, 如 恶 恶臭。 见 好色 属 知, 好 好色 属 行。 只见 那 好色 时 已 自 好了, 不是 见了 后又 立 个 心 去 好, 闻 恶臭 属 知, 恶 恶臭 属 行。 只 闻 那 恶臭 时 已 自 恶 了, 不是 闻 了 后 别 立 个 心 去恶。 如 鼻塞 人 虽 见 恶臭 在前, 鼻中 不曾 闻得, 便 亦 不甚 恶。 亦 只是 不曾 知 臭。 就 如 称 某 人知 孝、 某 人知 弟, 必是 其人 已 曾 行 孝行 弟。 又如 知 痛, 必 已 自 痛 了, 方知 痛。 知 寒, 必 已 自 寒 了。 知 饥, 必 已 自 饥 了。 知 行 如何 分得开? 此 便是 知 行的 本体, 不曾 有 私意 隔断 的。 圣人 教人, 必要 是 如此, 方可 谓之 知。 不然, 只是 不曾 知。 此 却是 何等 紧 切 着实 的 功夫! 如今 苦苦 定要 说知 行 做 两个, 是 甚么 意? 某 要说 做 一个, 是 甚么 意? 若不 知 立言 宗旨, 只管 说 一个 两个, 亦有 甚 用?”

【民科评论】
这里开始讲”知行合一“了。
很多讲心学的人,将知行合一说得神乎其神,高尚得不得了。
其实,知行合一对今天的普通人来说,是很浅显的道理。

打个比方:
一个小学生将《学生守则》背得滚瓜烂熟,可是,他却依旧时不时地要违反学校纪律。
于是,老师们就说:”这位学生虽然能背《学生守则》,可是他真的知道这些守则了吗?他真的理解了吗?没有!他只是机械地记住了。要是他真的理解了这些守则,就 不会违反学校纪律了。“

可见,老师们很明白,真正“知”学生守则,那么,他的“行”就会遵守纪律。这也就是知性合一了。

再比如,某些领导开会时,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讲的头头是道。
可是暗地里,他却违法乱纪的事情没少做。
于是,我们就说,这个领导根本没有真正理解这些大道理。真正理解的人,怎么会做出那些龌龊之事呢?

这也是“知行合一”。

可见,经过四百年普及,知行合一已经是我们民族的人人皆知的共识,一点不神秘,一点不高大。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我们前面用逆推法,说明了知行合一是普遍真理。

那么,在王阳明的时代,他是怎么得出知行合一的呢?

因为,他借鉴了佛学和道家的理论。

《心经》说“色既是空,空既是色”。
空是世界被本质,色是世界的现象。
那么,在佛家那里,本质与现象,是统一的,一致的。

《道德经》说“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无”是世界的本质,“有”是世界的现象。“玄”是本质与现象之间的变幻。
可见,本质与现象是统一在“变幻“之中的。

那么,按照宋明理学,”理“是世界的本质,人们的行为是世界的现象。
所以,循着佛家与道家的道路,儒者的理学家们,也该得出本质与现象的统一,即”理“与”行为”是统一的。
在心学的范畴内,心即理,也就是人们学到的“理”的知识。
因此,知行就合一了。

本质与现象的统一,这是我们中国传统哲学的特色。

西方哲学里,本质与现象是对立的。
唯物主义:世界本质是物质,世界万物是现象。二者的定义明确划分。
唯心主义:世界本质是精神,万事万物是现象。二者定义分明。
天主教:世界本质是神的意志,人的所作作为是现象。二者是对立的。

同样,我们的传统哲学也将普遍性与特殊性统一起来,没有明确分离。这也是几千年来人们一直无法理解“白马非马”的坚白之说。

楼主:垄上烟寒客

字数:6644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02 19:12:12

更新时间:2020-05-03 15:25:57

评论数:5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