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心学,各种民科进来,一起来讨论

心学,各种民科进来,一起来讨论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曰:“ 然则 所谓 冲 漠 无 朕, 而 万象 森 然 已 具 者, 其言 何如?” 曰:“ 是说 本 自 好, 只 不善 看, 亦 便有 病痛。”
“义 理 无定 在, 无穷尽。 吾 与 子 言, 不可以 少有 所得, 而 遂 谓 止 此 也。 再 言之 十年、 二十年、 五十 年, 未有 止 也。” 他日 又 曰:“ 圣 如 尧、 舜, 在 尧、 舜 之上 善 无尽; 恶 如 桀、 纣, 然 桀、 纣 之下 恶 无尽。 使 桀、 纣 未 死, 恶 字 止 此 乎? 使 善 有 尽 时, 文 王 何以 望 道 而未 之见?”

【民科评论】
冲漠无朕,而万象森然已具。
这是佛道的宏大气势,大意在使自我融入浩瀚的宇宙中,忘却本身,进入涅槃状态,又是所谓物我两忘的境界。
只有如此方才体会世界之广大无垠,变化之森然有序,才是踏足佛家的彼岸、成就道家的升天。

理学在北宋二程那时,才方兴未艾,所以也有着自己的韵场。

到明朝中期,儒家讲求现实世界,关注日常人际关系的细微,不愿做如此虚无的联想。所以王阳明只说这句话虽然听起来很好,但是如果不能真正体会其中奥妙,反倒误入歧途,走火入魔。
心学只要人关注自我的内心教条,倘若滑得太远,反倒不妙。
所以,凡人只当紧紧握住眼前的义理,钻研四书五经,体会仁义礼智信,便可以了。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问:“ 静 时 亦 觉 意思 好, 才 遇事 使不 同, 如何?” 先 曰:“ 是 徒 如 静养, 而 不用 克己 工夫 也。 如此, 临 事 便 要 倾倒。 人 须在 事上 磨, 方 立 得住, 方能 静 亦 定, 动 亦 定。”

【民科评论】
“克己”,在很多文化中都有这个提法。但是,我们当知道人家说这个话时的语境。

比如,一个吃得太多的胖子,经常说:人应当节食,看见好吃的东西,也该忍一忍。
如果旁边饿了几天的乞丐听他这么说,也觉得有道理,要去身体力行。那就错了。

“事上磨”这被所有研究心学的人,当作王阳明知行合一的铁证。
虽然这样说,但是民科不想将这句话抬得太高。
比如,一个年轻人新参加工作,虽然学校里教他许多理论,临到真的去应用、去做的时候,手忙脚乱总是出错。
这时,旁边的老师傅就说,要多多磨练,熟能生巧就没事了。
我想,这样的说法,在王阳明之前,也是很平常的,大多数人都知道。
所以,知行合一并不是王阳明发明的,是早就人人皆知的道理。只是之前没人意识到,没人说出来。而王阳明将这个道理书写下来,传播出去。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其次,今天说国学复兴,不是要恢复一统天下、一家独大的局面。
国学说到底仅是方法论、认识论、人性论。学好国学,可以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可以端正为人处世的态度。但国学,特别是儒学,一向强调入世哲学,反对脱离现实生活的宗教方式。
因此,今天学了国学,有了一个好的人生态度。还需要去学其他学问,才能安身立命。比如学工程,可以修桥筑路; 学医学,可以治病救人。
国学和儒学不是宗教,不教人为了一门学问,放弃整个人生。
国学复兴,是要在现代学术的万花丛中,争取一席之地。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问上 达 工夫。 先生 曰:“ 后 儒教 人, 才 涉 精微, 便 谓 上达 未 当 学, 且说 下 学。 是 分 下 学 上达 为 二 也。 夫 目 可 得见, 耳 可得 闻, 口 可得 言, 心 可得 思 者, 皆 下 学 也; 耳不 可得 闻 口号 不 可得 言, 心不 可得 思 者, 上达 也。 如 木 之 栽培 灌溉, 是 下 学 也; 至于 日夜 之所 息, 条 达 畅 茂, 乃是 上达。 人 安能 预 其 力 哉? 故 凡可 用功, 可 告语 者, 皆 下 学。 上达 只 在下 学 里。 凡 圣人 所说, 虽 极 精微, 俱 是 下 学。 学者 只 从下 学 里 用功, 自然 上达 去, 不必 别 寻 个 上达 的 工夫。”

【民科评论】

先秦原始儒学只包含方法论、认识论、人性论等哲学,没有本体论。
因此,一些儒者在讲解经典时候,所说的“上达”就是本体论。因为原始儒学没有这部分,他就无法讲述,也就不讲了。而他们这种回避,其实是给后学者以联想创造的空间。后学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体会,在原始典籍上构建自己的本体论哲学。

然而,二程、朱熹、王阳明为代表的宋明理学家已经构建了以天理为本体的世界本体论。朱熹又将天理具体化为三纲五常。

因此,王阳明认为儒学典籍的解义已经十全十美,没有更多“精微”,已经全部是“下学”了。他认为儒者唯一需要的,是身体力行理学的经义。儒者体会践行经义的行为,才是“上达”。
王阳明的这种说法,扼杀了后学者的理论创造动力,也就造成了他之后儒学发展的停滞。

宋明理学在明清以科举唯一教材的方式,与政治相结合,牢牢地掌握了宋元明清的思想体系。在这种情形下,没有革命或者外来哲学的冲击,是无法打破这种格局的。
这种情况并非只有中国才有,西方的基督教神学,同样因为被完备解义,形成一个内封闭的理论体系以后,压制了欧洲一千年的中世界黑暗时代。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持 志 如 心痛, 一心 在 痛 上, 岂 有 工夫 说闲话, 管闲事?”

【民科评论】
这句话不作过多阐述了,无非讲要持之以恒地努力于所做的事业。
然而,心学家的王阳明的“志”,不是我们民科的“志”。

我们平常人立志,无非幼时要成为科学家、工程师。成人后,无非立志戒烟戒酒、减肥健身之类。

然而王阳明“志”不在此。
因为理学在原始儒学典籍上建立的本体论,又以此本体论出发,进一步阐释方法论、认识论、人性论等一系列理论。
而众多后学者,又在朱熹、王阳明的理学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深入到每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伦理价值等等具体问题。
因此,在明中后期以及整个清朝,理学不再是一门哲学,而是深入社会各个层次、触及每个人灵魂的一套行为思想准则。

所以,王阳明的“志”,就是要让自己的日常行为、思想,符合这套行为准则,并且要坚持不懈、不即不离地遵守。

我们看,原始儒学是非常开放的,他们的理论相当散漫自由,从来不限制个人的行动。
孔子的因材施教,绝无强迫人改变的意思,只是顺势而为地引导学生做正确的事情。
孟子虽然叨叨不休地与人辩论理论,也从来不会为人所难。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哲学是关于学问的学问。哲学家应该让牧羊人自去放羊,让渔夫自去捕鱼。自己只躺在山顶仰望云飞,坐在溪头俯察水流。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
非惟精之外复有惟一也。精字从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春簸筛拣惟精之工,则不能纯然洁白也。春簸筛拣是惟精之功,然亦不过要此米到纯然洁白而已。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者,皆所以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约礼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功。无二说也。”

【民科评论】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这里,大禹告诫臣属后辈,为人做事当小心谨慎、兢兢业业。
打个比方,某个大老板退休了,要把企业交给儿子。大老板告诫儿子说:“这份产业来之不易,你以后要谨谨慎慎地管理,凡事要三思而后行。人心难测,时事易变。你要努力啊!“。
其实大禹和大老板说的是同一个道理。

所以,惟精惟一就是小心翼翼、勤勤恳恳的意思。

王阳明的解义,用到了许多四书里的典故。这在当时,是每个学习者的基本知识。而在今天,就要费很多口舌,要一个一个词汇地去解释了。这样就难了。我们民科没那个功夫去体会他的讲义。

这里顺带说下《尚书》这本书。自清朝以来,就有人反复称其为伪书。而其中一个证据,就是先秦百家的书里,没人提到这本书。
但是,民科觉得这本书确实是汉以后的人整理的。但是,先秦的时候,应该有《尧典》、《禹贡》这些书。然后尚书的作者,从这些古书里摘取重要章节,合成一本书,叫做《尚书》。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知者 行 之 始, 行者 知 之 成。 圣 学 只 一个 工夫, 知 行不 可 分作 两 事。


【民科评论】
这段,一般又被作为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的重要论述。

我们回顾下前面的理学和心学的概念结构:

万事万物=》天=》理 =》三纲五常=》人欲
身 =》心=》知 =》良知 =》行

朱熹理学认为万事万物抽象称为天,天的本体是理,理的具体化为三纲五常,理的现象为人欲。
朱熹从研究世界,归结到人伦。

王阳明的心学认为身抽象为心,心的本体是知,知的具体化为良知,知的现象为行。
王阳明只研究人。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用现代哲学概念就是本体与现象统一。
这与佛家、道家的哲学一致。并且他很可能是受到佛道的启发,而形成知行合一这一概念的。

佛家说空即是色、色即是空。本体即现象,现象即本体。

道家说有无相生、玄之又玄。
如果将无作为本体、有作为现象,那么本体与现象相生。
如果将玄作为本体,那么有和无就是两种哲学状态,玄是这两种状态间的无穷转换。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变化不定的。
因此,“变化不定”这个属性,是世界的本体。有和无两种哲学状态,是世界现象。
玄之又玄,就是本体即现象。

好了,王阳明收到佛道的启发,将本体的知,与现象的行,统一起来,形成了知行合一的著名理论。
但是,我们前面也举例过。知行合一并不是王阳明发明的。我们传统中早就有这样的概念,要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所以,王阳明是发现了这个概念。

然而,王阳明在本体与现象统一的这个概念上,做的不够彻底。
”知者行之始, 行者知之成。“
也就是说,知与行,是有先后的。知在行之先。知然后行。也就是说,本体与现象虽然统一,但是有先后。
虽然这是普通常识,也易于常人去理解。
但是从哲学高度看,这种说法相比佛家和道家,不够圆满。佛道是彻底的本体与现象统一、同一了的。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垄上烟寒客 2019-09-14 19:13:50
【原文】
知者 行 之 始, 行者 知 之 成。 圣 学 只 一个 工夫, 知 行不 可 分作 两 事。
【民科评论】
这段,一般又被作为王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的重要论述。
我们回顾下前面的理学和心学的概念结构:
万事万物=》天=》理 =》三纲五常=》人欲
身 =》心=》知 =》良知 =》行
朱熹理学认为万事万物抽象称为天,天的本体是理,理的具体化为三纲五常,理的现象为人欲。
朱......
-----------------------------

那么,民科认为,知行合一更圆满的解释,就是知行的彻底同一。
简单说,就是理论与实践是同一的,不分先后。不必有了理论才去实践。我们也可以先实践,再产生理论。
这样,才是彻底的知行合一。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漆雕开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说之。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曾点言志,夫子许之。
圣人之意可见矣。”

【民科评论】
这是《论语》里的三个典故。
王阳明欲言又止,意思是说:孔子其实想做学问,不想做官。
注意,这仅仅是王阳明的理解。民科对这三个典故,有不同解释。

中国人在宋朝以前做官,实行的是承包制。官员有多少能耐,就能把那个地方治理多好;有多少手段,就捞多少钱,完全凭他的良心。
到明清朝,做官施行员工制,只是给皇家打工,在体制内按照章程办事,领的是工资钱。
所以明清文人做官,一边勾心斗角地想着爬上高位,一边满心想着归隐田园,做个自由人。

王阳明对于论语的解义,就是在此语境下做的。
而今天民科吃完饭,望望南天的白云,坐在电脑前也要解义这三个论语的典故。

其实这三个典故完全完全没有联系,所发生的时间地点都不同,孔子所应对的学生也不同。所以,孔子所言亦是不同的。
如果一定要在这三个典故中寻找共同点,那么,孔子的意思是:
人要保持谦逊,要清醒地认识自我,要有自知之明。特别是在做官、做事业这样的事情上,不要自大,更不要狂妄。那样会引火烧身,也会残害别人和百姓。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未必能循理。”

【民科评论】
这段,民科要好好比较宋明理学的方法论与先秦原始儒学的方法论的差别了。

“存天理、去人欲”,这是宋明理学的方法论,也是百年来理学被诟病、批判、打倒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要存天理、去人欲呢?因为宋明理学将天理作为世界本体。因此,人们应该直接寻求事物的本质“天理”,而不应该纠缠在事物的现象”人欲“之中。
所以,宋明儒者是基于理学的本体论,提出存天理去人欲的方法论的。
注意,这里是”去人欲“,不是”灭人欲“。佛家才是灭人欲。
将”去人欲“误解为”灭人欲“,是理学走上末路的主要原因。

我们再来看原始儒学的方法论,《中庸》的第一段: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段民科意译:
做人不要为难自己,该吃吃,该喝喝,该开心时候开心,该哭的时候放开来哭;喜欢什么就做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但是要有节制,不要过度。开开心心过一辈子,无灾无难的,岂不是很逍遥快乐。

由于先秦原始儒学没有本体论,所以这段方法论是在没有前提条件下直接表述出来的。如果有人问”为什么?为什么应该这样?“,原始儒家是不屑回答的,也没法回答的。

所以,在原始儒学的方法论下,人性是无拘无束的、浪漫奔放的。它没有被任何本体论束缚。

理学的方法论存天理去人欲,其实也是诠释中庸的这段而得出的,本身并没有新开一面。但是,理学的本体论象乌云一样沉沉地盖在天上,它的方法论就必然显得阴郁压抑。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垄上烟寒客 2019-09-18 19:09:00
【原文】
问:“宁静存心时,可为未发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气。当其宁静时,亦只是气宁静、不可以为未发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静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动时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宁静不宁静。若靠那宁静,不惟渐有喜静厌动之弊,中间许多病痛,只有潜伏在,终不能绝去,遇事依旧滋长。以循理为主,何尝不宁静?以宁静为主......
-----------------------------


关于中庸的论点,需要再多说明下。前面我们将中、和的意思用非常实际的例子解释了。但是,实际中庸的观点非常抽象,有人写1000页的书,也没全说明全中庸的意思。

简单来说,《中庸》第一段的意思是:
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是有其内在规律的。人的行为应该顺应事物的规律,不即不离地随着事物发展而实现人的自我超越。
这里分为两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人被动地跟随事物的规律一起变化发展,这就是“未发之中”。没有让自己的能动性发挥出来。
第二层境界,人与事物变化的规律完全同步,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人的一举一动自然地与事物发展规律重合,仿佛事物是随着人的行为变化而变化的。这就是“和”。

我们从产生这种思想的原因,具体深入解释其含义。

在所有古文明中,中国是唯一一个四季变化鲜明的国度。春暖、夏热、秋凉、冬冷,循环往复、无穷无尽。
古人即使智力还未开化,对天气的感受是一样敏感的。
冬天最冷的时候,人需要将所有的衣服穿起来。不管是裘皮,还是草席葛布,都穿在身上保暖。
开春以后,天气慢慢变暖。人也需要随着气温的变化,一步一步地逐渐脱下身上的衣服。到最热的夏天时,人就光着膀子在河里游泳了。
入秋以后,天气慢慢变冷。人也随着气温变化,一件一件地将衣服穿到身上。一直到最冷的冬天,所有衣服都穿上了。

所以,一年四季的天气是逐步变化的,这就是事物的内在规律。人的行为,应该随着这个规律逐步变化,不紧不慢地与天地一同变化,添减衣服。这样的行为就是“未发之中”。粗略地说,就是人的坏脾气没有爆发出来,平静地跟随天气冷暖穿衣吃饭。

人通过经验掌握和知识学习,将自己的修养训练最高层度时,人就不需要在意自我的秉性和外在事物的变化规律了。两者完全合一了。就象天气变化和穿衣吃饭一样,人已经无需看天气预报,就能添减衣服。而且,人添减衣服也意味着天气冷暖变化,仿佛不是人随着天气增减衣服,而是天气随着人的行为而变化一样。
这就是“和”。人与天气合二为一,不分彼此。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为什么莫名其妙回帖消失?是系统出问题,还是版主随意删除?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孔门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礼乐,多少实用。及
曾皙说来,却似耍的事,圣人却许他,是意如何?”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边,能此未必能彼。曾点之
意思却无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
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矣。’三子所谓‘汝器也’,曾点便
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无实者,故夫子
亦皆许之。”

【民科评论】
这里用了论语的三个典故。这三个典故在论语里彼此独立,完全不相干,所讲述的对象与所说的语境也不同。
王阳明用后二个典故来解析前一个典故,进行哲学解剖,是历来没有的创意。但是,民科以为,略显牵强。

第一个典故“孔门言志”,在前文说过的。民科有两种解释:一种说孔子意在学术、懒于官场;一种说为人要谦逊,尤其为官、做事业要时时自省。

在这段文中,王阳明以哲学高度,抽象地解义孔门言志,意思是说:认识事物时应该不带成见,应该采用灵活而全面的态度。
因为这个典故里讲的是“志”,也就是没有实现的某种意愿。当人们形成这种意愿以后,为人做事难免会执着于一边,而轻视或放弃其他方面。所以,只有曾点那样不拘泥于某种观点,才能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首先,王阳明解析论语,只是一家之说,是在论语之上,建了一层阁楼。
然后,我们现在解析王阳明的说法,便又在他的阁楼上,建了第二层。
民科以为,大家还是去看论语,自己去体会其中含义,不要在各自的阁楼里争吵不休。

这段的第二个典故,“子贡’汝器也'”。
民科也以直白之意解析为:孔子说子贡是个人才。
仅此而已。

第三个典故,君子不器。
因为论语里这句话没有上下文语境,也不知道说话的对象是谁。所以不管大家怎么解义,都是对的。
先秦原始诸子百家的典籍都是如此,其的优点也就在此,不会告诉你结论,让你自己去体会。个人所得,完全凭自己的修养了。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知识不长进,如何?”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
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
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
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
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
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
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又曰:“立志
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
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
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民科评论】
古人学艺,都是拜师学徒,跟着师傅做事。师傅可能讲解,更可能只顾低头干自己的事情。学生便在旁边打下手。这样子学生看着师傅干三年,就算满徒了,可以出去自立门户。
孔子授徒,大概也是这个套路。
我们历史上至少在宋之前,做学问或者学手艺,也都是这样子,师徒手把手相授。

今天的学校,是一级一级教的,小学、中学、大学,步步导入。这里面有个循序渐进的规则。
历史上宋朝之后,书院大盛。书院里也如今天学校一般,要分门别类,逐步教授。

为什么宋明书院会突然昌盛起来呢?
只因为儒学被体系化,从本体论到方法论、认识论这些东西,已经完备了。所以老师们教课时候,就有了提纲,可以按部就班地来。
这样的体系,在宋明理学发生之前,是没有的。儒学是一堆松散的典籍,无法分清那本书先学、那本书后学,只是抓起一本书来看、读,便是了。

所以,从儒学的发展看,宋明理学的确促进了知识的普及,使儒学为大多数人了解,并进一步光大发扬。

王阳明这里所说,无非这个意思。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渔来渔乐 2019-09-28 21:28:06
首先, 佛学, 那是一个逻辑自洽的哲学体系, 2500年前这样
道, 也是一个哲学体系。不能算逻辑自洽,偏神秘主义一点点。 也就是有些解释不过去的地方就打哈哈, 天机不可泄露这种
儒学, 一开始,在孔子哪里是礼, 也就是社会伦理学。
到汉董仲舒,融入加入了很多阴阳学,五行这类学说,才形成一个体系。但并不是完备的。
逻辑矛盾还是太多
到宋,理学,开始刷刷上档次, 开始剔除互相矛盾。整理......
-----------------------------

不错。佛、道从一开始就是完整的哲学,能回答关于世界和人的所有问题,包括了本体论等全部哲学论题。
而先秦原始儒学,是不完整。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二小儿辩日,孔子不知可否。这些都是孔子回避或者无法回答的问题。因为原始儒学没有包括甚至拒绝讨论本体论。

宋明理学在原始儒学的基础上,结合佛、道,完善的儒学的哲学体系,加入了“天理”的概念,形成哲学本体论。所以,宋明理学是一套完整的哲学,能够回答所有哲学问题。

但是,广义的宋明理学,包括了朱熹的理学、陆九渊和王阳明的心学。
王阳明一生学习四书五经和朱子家语,所有他的学生和追随者,也都是理学者。他们没有跳出朱熹的理学范畴,只是将理学进行了一定的革新。如果对比西方神学,心学就像路德的新教,只是挑战既有的权威,并没有推倒天主教的神。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看书不能明,如何?”
先生曰:“此只是在文义上穿求,故不明。如此,又不如为旧时学
问。他到看得多,解得去。只是他为学虽极解得明晓,亦终身无得。须
于心体上用功。凡明不得,行不去,须反在自心上体当,即可通。盖四
书、五经不过说这心体,这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是道明,更无
工。此是为学头脑处。”

【民科评论】

前一段,我们将孔子儒学比作一门手艺,是以师徒手把手相授的方式教学的。

就像木匠、制陶这些手艺一样,手艺是学来谋生的,干的是体力活。
孔子的学生出去,给贵族人家管理家务财政,或者给诸侯国君主持外交言辞的应对和仪式。这些其实也是手艺。
后世的叔孙通给刘邦制定朝觐制度,也是一门手艺。刘邦因此品尝做皇帝的威严。
唐朝文人拿着自己的诗文投献权贵,以期谋取一官半职。其实这也是一门手艺。
不过儒学的手艺,从孔子的学生到唐朝,变得越来越抽象。但是,它依然不脱谋生手段的含义,干的依然是体力活。

到宋明发明理学、开设书院,儒学发展成为一门学问,不再是一门手艺了
做学问的人,可以坐在家里沉思,手不动、脚不移,干的纯粹是脑力活动。

所以有的儒生就脱离了所有体力活动,变得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成天神神叨叨地念叨之乎者也。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针对当时的这种现象,通过理论创新,想要恢复儒学的手艺的属性。
做手艺的,必须亲自动手。徒弟虽然看着师傅干活才学习知识,但是也要时时在旁边实践,要依样画葫芦地模仿师傅干活。这样干三年后,徒弟才能出师满徒,才能自立门户去独自谋生。
如果徒弟只是看,自己不动手,那他虽然心里明白、嘴上也能说出道道来,但是毕竟没有真的拿出本事来,没有体现自己真的会了。

知行合一,其实就是想说明,儒学依然是一门手艺,不能只动口,还要动手。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五四之后,我们一直反对的,是宋明理学,不是整个儒学。
宋明理学仅仅是儒学的一个流派。

将理学误解成整个儒学,是百年来许多理论和实践错误的根源。

比如,有人反对三纲五常,进而反对仁义礼智信。这就是这种误解的结果。
三纲五常是理学的纲常,是理学本体论引申出来的方法论。
而仁义礼智信才是儒学的概念。这些概念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不管你身处何地,支持何种意识形态,这些概念都是常识,都是做人的根本。

所以,今天我们要将宋明理学与整个儒学,严格地区分开来。

儒学不单包括宋明理学,还包括先秦原始儒学、汉儒、魏晋名教、唐儒等等。

原始儒学,是一门手艺。就像泥水匠、木匠手艺一样,都是谋生的手段,是生存延息的知识。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这个冷门帖子,国庆几天突然来了几个极端反儒的回帖。简单回复下。

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五千年历史的璀璨结晶,它已经渗透到每个中国人的灵魂中。
五千年来我们民族起起落落,但是始终屹立在世界东方,总能在灰烬里浴火重生。正是我们的传统文化造就了这个民族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从历史的角度看,十年、二十年,或者一百年、二百年都不是短暂的一刹。今天的艰难,正是预示光辉的明天。

传统哲学,包括心学,仍将为人所参研、学习。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民科评论】
这里再次提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注意,不是“心外无物”。

我们再次将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结构说明下。

朱熹理学,研究的是天,是整个世界,所以它的机构是:

万事万物=》天=》理 =》三纲五常=》人欲

万事万物抽象为天,民科简单解释为“世界”;
天的本体是理,又称天理;
理的方法论为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所作用的客体是人欲。

相应地,王阳明心学,研究的是人,所以它的结构如下:

身 =》心=》知 =》致良知 =》行

众人都有身体,抽象为“心”,民科简单解释为“灵魂”;
心的本体是知,民科简单解释为知识;
知的方法论为“致良知”;
致良知所作用的客体是“行”,民科简单解释为行动或行为。

由上可知:
人是万事万物之一,人类社会是世界的一个方面。所以,王阳明心学是朱熹理学的一个分支,是理学在人和社会研究方面的深入和扩展。心学专注在人和人类社会的理论创建上。
打个比方,朱熹理学是整个物理学,那么王阳明心学就是地球物理学。

另外,王阳明没有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物是唯心主义。
但王阳明只是说”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也就是他正式声明,心学只研究心里的理、心里的事;
心之外的理、心之外的事,不在心学的研究范围内。

不管是心学,还是理学,都有辩证唯物主义的倾向,都承认事物发展有其客观规律。这也是我们中华哲学历来的传统。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我的回复又被删了。
看来反儒成了政治正确。

楼主:垄上烟寒客

字数:6644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02 19:12:12

更新时间:2020-05-03 15:25:57

评论数:5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