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心学,各种民科进来,一起来讨论

心学,各种民科进来,一起来讨论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后面反儒的,请另外开贴。这里讨论心学。
有兴趣的来,没兴趣的另外开贴自己讨论区。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或问:“晦庵先生曰:‘人之所以为学者,心与理而已。’此语如
何?”
曰:“心即性,性即理,下一‘与’字,恐未免为二。此在学者善
观之。”

【民科评论】
我们再把朱熹理学与王阳明心学的概念重构一下:

万事万物=》天=》理=》三纲五常=》去人欲=》行
﹍所有人=》人=》心=》﹍知﹍﹍=》致良知=》行

朱熹理学研究天(全部世界),王阳明心学仅研究人。
天与人相对应,理与心相对应。中间以"性"关联起来。

天和人都有"性";
天的性,称为天性,天性也就是理;
人的性,称为人性,人性也就是心。

因为"天=人",所以"天性=人性"。
因为"天性=理"+"人性=心",所以"理=心"。

上面,就是王阳明对理、性、心相等一的逻辑推导。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或曰:“人皆有是心,心即理。何以有为善,有为不善?”
先生曰:“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民科评论】

概念结构:

万事万物-->天-->理-->三纲五常-->去人欲-->行
﹍所有人-->人-->心-->﹍知﹍﹍-->致良知-->行

朱熹理学的本体论"天理",引申出的世界观是"三纲五常";
王阳明心学本体论"人心",引申出的世界观是”知“。

善人的人心充满的"知";恶人的人心缺乏"知"。也就是王阳明所说”恶人之心失其本体“。

以朱熹理学来说,就是:
善人遵循天理,他的世界观崇尚三纲五常;
恶人违背天理,他的世界观背弃三纲五常。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
此言如何?”
先生曰:“恐亦未尽。此理岂容分析?又何须凑合得?圣人说‘精
一’,自是尽。”

【民科评论】

还是用概念结构来解释:

万事万物-->天-->理:事物发展的规律
﹍所有人-->人-->心:仁义礼智信

朱熹理学研究天(全部世界),所以本体论是天理。天理就是事物发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
所以,人们研究事物的时候,总是先将事物分解,逐个研究;然后再将各个部分研究归纳,总结形成对该事务的总体看法。
这是一般人处理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今天人们依然用这个方法进行科学研究。
打个比方,人们发现一具外星人的尸体。为了研究外星人,科学家先将尸体解剖,分别研究它的躯干、肌肉、内脏、头脑等等。在这些部分研究完成后,再综合起来,形成这个外星人总体的研究结果。

王阳明心学与之不同,他研究的是抽象的"人",是人的灵魂和精神世界,所包括的是儒家的基本概念,比如仁、义、礼、智、信。
这些基本概念都是原子级的,是不可再拆分的。所以他反对朱熹的分解、归纳、总结的方法。

可能对心学有深入理解的人,对这段有自己的解释。民科只是概念结构上,进行比较,不做更多分析。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存养是无事时省察。”

【民科评论】
这句该与前一段一起讨论,讲的是认识事物的方法,是认识论的问题。

前一段里,王阳明否定了朱熹理学的分解、归纳、总结的认识论方法。
这一段,王阳明提出了心学的认识论方法,就是省察和存养。

打个比方,一个木匠能做很好的桌子,外观很美,只是容易散架。
木匠在反省和审查后,知道榫卯结构不合理导致桌子腿容易掉落。
他改进了桌子的榫卯结构,并增加了油漆效果,使得他做的桌子更加光彩和牢固。

木匠改进工艺的这个过程,就是王阳明的省察和存养的方法。
这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对自我修养的不断提高和升华。

后人学 阳明的心学,可能会忘记这个方法的作用对象,仅仅是人心,是学问,是个人修养。
当后人将省察存养的方法运用到人的所有活动中的时候,就产生了副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内卷化,缺乏对外界的主动性。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澄尝问象山在人情事变上做工夫之说。
先生曰:“除了人情事变,则无事矣。喜怒哀乐,非人情乎?自视、
听、言、动以至富贵、贫贱、患难、死生,皆事变也。事变亦只在人情
里,其要只在‘致中和’,‘致中和’只在‘谨独’。”

【民科评论】

我们平时总能听到人说:人情世故皆学问。当人们说这句话的时候,总是有感而发。大半更是酒桌上的调侃。
这句话大概从来就有人说了的,至少南宋时陆九渊就讨论过。

历代儒者对这样的调侃论调,应对是不同的。

如果有人对孔子这么说,孔子只是“哂之”而已。
如果遇到汉儒、唐儒,他会一巴掌打过来,接着一通臭骂:你小子不学好,自甘下流,说出这种下贱的话来。
如果有人问朱熹,他顿一顿,顾左右而言他。
只有到王阳明的时代,儒者才会一本正经地去体会这样的民间俚语。

为什么会有这种区别呢?

孔子时代,百家争鸣,儒家只是一家之言。人们的言论,都还有很多空间。孔子是个放达的人,不在自己范围内的事情,并不计较。就如小儿辩日,孔子不顾而走一样。儒学作为一门手艺,做到明哲保身就可以了。

汉唐时代依然有贵贱的分别,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儒学是阳春白雪,不去干涉下层民众的生活言语。正统儒士也不接受民间调侃。而更深层次的 原因,是儒学还不是一门完整的哲学,没有建立起真正的本体论,无法回答很多“为什么”的问题。

南宋朱熹时代,儒学已臻完善,本体论也建立起来。但是,由本体论引申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人性论等等还没有全部铺开来。还要等后来的学者去补充。朱熹一个人是管不过来这么多学问的。他只能假装没有听到。

到王阳明的明代中叶,世家大族早被彻底打倒。科举制度打开了社会上下层流动的渠道。所谓富不过三代、鸡窝里飞出凤凰。这时候人们将贵贱看得轻了。
社会结构的变化,使得儒学向下渗透。这时候出现了“书呆子”这个词,说明儒者已经在普通民众中间了。
同时,民间的一些习俗和思想也反馈进儒学的圈子里。即使是王阳明这样的大儒家,也不得不老老实实地回答酒桌上的调侃:人情世故皆是学问。
他用《中庸》里的中和、慎独这些抽象概念,来解释世间百态。其实显得有些无奈。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澄问:“仁、义、礼、智之名,因已发而有?”
曰:“然。”
他日澄曰:“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性之表德邪?”
曰:“仁、义、礼、智也是表德。性一而已,自其形体也谓之天,
主宰也谓之帝,流行也谓之命,赋于人也谓之性,主于身也谓之心。心
之发也,遇父便谓之孝,遇君便谓之忠。自此以往,名至于无穷,只一
性而已。犹人一而已,对父谓之子,对子谓之父,自引以往,至于无穷,
只一人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看得一性字分明,即万理灿然。”

【民科评论】

前面说过有这样的对应关系:

天<----------->人
理<----性---->心

朱熹理学研究天,因此本体论是理。
阳明心学研究人,因此本体论是心。
天人同一,因此理和心也同一,中间通过"性"来关联。就是"心即性,性即理"。所谓天性即人性。

那么,什么是人性呢?仁、义、礼、智,还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因为人性就是"心",因此,王阳明的"心"也就是这些东西。

以现代哲学来说,人的本体是"心",本体"心"的现象就是人性,就是仁、义、礼、智,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
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
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
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
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耳听着。才有一念
萌动,即与克去。斩钉截铁,不可姑容,与他方便。不可窝藏,不可放
他出路,方是真实用功。方能扫除廓清,到得无私可克,自有端拱时在。
虽曰‘何思何虑’,非初学时事。初学必须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诚,只
思一个天理,到得天理纯全,便是‘何思何虑’矣。”

【民科评论】

这段再次讨论做学问、修身的方法,也就是认识论中认识事物的方法。

前面,王阳明提出"省察存养"的方法,他否定了朱熹理学“分解、归纳、总结”的认识论方法。这段他提出的所谓"省察克治",就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心学版本。

王阳明年轻时候学习朱熹理学的"格物致知",他在竹林里呆坐了半个月,说是要"格竹子",要从竹子里明白天理。
这是很奇怪的一种研究事物的方法。

今天的人,如果让他去研究竹子,他会将竹子拔出来,分解竹子的根、茎、叶子。然后观察竹子的形态、生长过程等等。或者,到全国各地去收集不同种类的竹子,归纳、总结,写本关于竹子的书。

那么,王阳明傻坐在竹林里,望着竹子,他在研究的不是面前的、外在的竹子,而是他自己内心里的竹子。

外在的竹子,地面下有弯曲的根。春天时,竹子长出竹笋,随着春雨竹笋越长越高,竹茎变硬变深色,枝叶茂盛,成为竹林里一根成年的竹子。过几年,这根竹子老化枯萎,碎裂倒地,完成竹子的一生。

王阳明内心的竹子,那是梅竹鹤三友,是王维的"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是竹林七贤。
如果王阳明是个文学家,那么他的这个格物的结果,就是一本关于竹子的诗集汇总。
可是他没有那么做,他企图直接从外在事务中,提炼出哲学的"理"。这是不可能的。

我们说哲学是关于学问的学问,也就是哲学是建立在其他学问之上的,是二级的学问。
比如物理、天文、化学是一级学问,是直接研究外在事物的学问。比如诗歌、绘画、小说也是一级学问,是对事物过程及人类情感的学问。
哲学,必须建立在这些一级学问之上,从这些学问里提炼出哲理来,归纳出各种理论来。这才是哲学的研究方法。
比如,四书五经是一级学问。朱熹在之上,建立了自己的理学体系。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垄上烟寒客 2019-10-16 19:09:22
【原文】
一日,论为学工夫。先生曰:“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
猿意马,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
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
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
无事时,将好色、好货、好名等私欲逐一追究搜寻出来,定要拔去病根,
永不复起,方始为快。常如猫之捕鼠,一眼看着,一......
-----------------------------

朱熹理学之与王阳明心学,很有对比佛学之与禅宗。

普通佛学的修行方法,也是基于研读佛家经典,循序渐进而明白达于涅槃,以至于成佛。

禅宗则抛开经典佛经,所谓不立文字;通过顿悟,实现自我超脱,以至于直接到达灵魂的彼岸。

唐朝最是流行举行"斗禅"集会。有钱有势的世家大族,或者公主王孙,会出钱举行佛学大会,邀请几个著名的禅师来讲学。有兴趣的人,不论贵贱,都可以来听讲。
比如,大会当天先到的禅师来到讲台上,一本正经地开讲佛经。下面的听众可以举手提问,也可以辩论经典的不同理解。
这时,另外一个禅师也到达会场。他直接走上讲台,一脚踢翻桌子。
原来讲经的禅师霍地站起来,一把扯下那个禅师的外衣,将他的衣服扯碎,扔在地方。
双方的一系列动作都很是暴力而激烈。由于两个禅师都是名震天下的大人物,他们的这些动作,把下面的观众都看傻了,不知所措。
然而,两个禅师做完这些,平静地对视一笑,然后分别从讲台两侧走下讲台。
这样就算做完了一次斗禅的表演节目。下面的观众,也学习了一个禅学的案例。有人因此领悟了禅学的哲理。

我们看,禅宗是直接有外在的行为过程,直接领悟到内在的哲学真理。这里没有经过其他学问或者环节。

与此类似,心学抛开朱熹理学的循序渐进的"格物致知"的治学方法,他讲究内心的顿悟。王阳明认为人可以由自我的"省察存养"、"省察克治"而领悟天理。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澄问:“有人夜怕鬼者,奈何?”
先生曰:“只是平日不能‘集义’,而必有所谦,故怕。若素行合
于神明,何怕之有?”
子莘曰:“正直之鬼不须怕,恐邪鬼不管人善恶,故未免怕?”
先生曰:“岂有邪鬼能迷正人乎?只此一怕,即是心邪,故有迷之
者。非鬼迷也,心自迷耳。如人好色,即是色鬼迷;好货,即是货鬼迷;
怒所不当怒,是怒鬼迷;惧所不当惧,是惧鬼迷也。”


【民科评论】

人们分析事物,有两个不同的方向。

一个由外而内地分析:
外在->鬼->心->内在->恐惧
这个分析方法,强调外在事物。


另外一个方向由内而外地分析:
内在->邪->恐惧->心->鬼->外在
这个分析方法强调内在自我。

王阳明采用第二个分析方法,突出内在的修养。
他的单一分析方法,似乎有些偏颇。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

【民科评论】

这里再次提出天理即是人心。
推导如下:
天的本体是理,人的本体是心;
天=人;
天理=人心。

所谓定、动、静,都是一种状态。不管是世界万物还是芸芸众人,都会处于一种状态,或者在这几种状态间变化。

强调事物变化不定,是儒、释、道三家一致的观点。

佛家以轮回、因果来解释世界的循环变化,最后归结到"空"。
因为事物所处的当前状态都无法长久保持,所以一切都不过是暂时存在。佛家的空,不是空虚,而是说不存在永久的东西,或者说,想长长久久的期望都会落空。
就象说,永恒的爱是不存在的,一切都将消逝。

道家以有无相生来描述一切过程,最后归结到"玄"或者无。
与佛家只强调空不同,道家同时强调无和有两种状态。道家重点在有和无之间的转换的过程。
所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世事不过如此。

儒家从易经和太极图出发,表述事物变化的过程,最后归结到"理"。也就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人们所行所为的道理。
所以,儒家要求人"中和",做事做人要有理有节,过犹不及。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孔子正名,先儒说上告天子,下告方伯,废辄立郢。此意如
何?”
先生曰:“恐难如此。岂有一人致敬尽礼,待我而为政,我就先去
废他,岂人情天理?孔子既肯与辄为政,必已是他能倾心委国而听。圣
人盛德至诚,必已感化卫辄,使知无父之不可以为人。必将痛哭奔走,
往迎其父。父子之爱,本于天性。辄能悔痛真切如此,蒯聩岂不感动底
豫?蒯聩既还,辄乃致国请戮。聩已见化于子,又有夫子至诚调和其间,
当亦决不肯受,仍以命辄。群臣百姓又必欲得辄为君。辄乃自暴其罪恶,
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而必欲致国于父。聩与群臣百姓亦皆表辄悔
悟仁孝之美,请于天子,告于方伯诸侯,必欲得辄而为之君。于是集命
于辄,使之复君卫国。辄不得已,乃如后世上皇故事,率群臣百姓尊聩
为太公,备物致养。而始退复其位焉。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名
正言顺,一举而为政于天下矣。孔子正名,或是如此。”

【民科评论】

这段用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乱国这个典故,说明论语里的"名正则言顺"。
关于这两个典故,民科不作解释了。

我们依然用天理人心来论证为什么"名正则言顺"。

所谓名正,就是做事情有道理,符合天理。
所谓言顺,就是让人心服口服,契合人心。
因为"天理=人心",所以"名正=言顺"。

这样的逻辑,只有在王阳明的心学以后,才能这么通顺。

在汉唐时代,如果有爱思考的小学生问老师:为什么名正则言顺啊?
老师瞪眼望望天,回答:名不正,则言不顺。
学生又问:为什么名不正则言不顺啊?
老师焦躁地回答:因为名正则言顺!
这个老师不是糊弄学生,实在当时的儒学没法回答这个"为什么"。汉儒、唐儒,都不是完整的哲学。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澄在鸿胪寺仓居,忽家信至,言儿病危,澄心甚忧闷,不能堪。
先生曰:“此时正宜用功,若此时放过,闲时讲学何用?人正要在
此等时磨练。父之爱子,自是至情,然天理亦自有个中和处,过即是私
意。人于此处多认做天理当优,则一向忧苦,不知已是‘有所忧患不得
其正’。大抵七情所感,多只是过,少不及者。才过,便非心之本体,
必须调停适中始得。就如父母之表,人子岂不欲一哭便死,方快于心?
然却曰‘毁不灭性’。非圣人强制之也,天理本体自有分限,不可过也。
人但要识得心体,自然增减分毫不得。”

【民科评论】
朋友家孩子生重病,一般人会从两个不同角度安慰朋友:
从事情本身来安慰人:找好医生给他看病,总会好起来的,不用太担心。
从自我本身来安慰人:你担心又有什么用呢?自己也要注意身体。

作为哲学家的王阳明,从天理人心的角度来安慰人。

前面说过"天理=人心",这容易引起错误理解,以为自己所思所想就是人心,所以自己的所行所为就是天经地义的。
比如,小学生不喜欢上学,这是人心。因此就认为不用上学是天理吗?
或者,女生爱上男生,可是人家不喜欢她;她因此要自杀。这是人心。难道也是天理吗?
在比如,官渡之战的时候,袁绍的小儿子生重病,袁绍因此把打仗都置之度外。这是人心。但是,这是天理吗?
上面的例子,显然不是的。天理人心,不可以这么理解。


万事万物-->天-->理-->三纲五常-->存天理去人欲-->社会关系
所有人﹍-->人-->心-->﹍知﹍﹍-->﹍致良知﹍﹍-->行

天理:万事万物的产生、发展、消亡都有其客观的规律。
引申出的世界观是三纲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等。

人心:仁、义、礼、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等等。
引申出的世界观是"知":中、和、定、静等等。

所谓父父子子,就是父亲要有父亲的样子,儿子要有儿子的样子。
儿子生病了,父亲是应该悲伤。但是不能像个老娘们,哭哭啼啼,那样就不是个父亲的样子了,也就违反了"父父子子"的世界观。
这也就是所谓"去人欲"。人的欲望感情,要有克制。这是方法论。
社会人际关系是现象,都应该按照上面的世界观、方法论来处理。
这就是理学对整个世界的描述和指导。

按照心学来讲:
所谓父慈子孝,就是父亲要爱护儿子,儿子要孝顺父亲。
儿子生病,父亲悲伤,是人之常情。但是要适中,不能过度。所谓适中,就是中庸所谓中和。这也就是"知"的世界观,是人的自我修养的掌握程度,是真正的"知识"。
这里所用的方法论,是致良知。因为儿子生病,哀毁过度,就有损良知了。
同样,因为丈夫亡故,要妻子终身守节,甚至绝食而死。这就是良知泯灭了。
上述世界观、方法论所作用的人的行为,就是心学的现象"行"。
这就是心学所描述的世界。因为心学只研究人,因此,心学的世界只有人和心相关的东西。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未发之中平常人都具有?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体用一源’,
有这个体,就有这个用。有未发之中,就有发而皆中节的和。今天的人
不能有发而皆中节的和,必须知道是他未发之中也未能完全获得。

【民科评论】

前面说的天理人心,讲的是整体,是全世界、全人类。
这段"体用一源",讲的是个体,是局部。人与人不同,但是具体某个人的内在与外在是统一的。

心学只研究人,人的本体是心。所引发的世界观是"知",就是人的知识修养。知,包括中、和等等的内容。

所谓中、和,都是《中庸》里的概念。

"中"这个词所含的意义,今天河南方言依然普遍使用。
西周初年,周公营建东都洛阳。他在登封建立一个界碑,号称天下之中。所以我们称河南为中原,战国时称河南一带的诸侯为"中国"。
大概河南人以"中"为自豪,所以会说"中"。

比如,如果我们问广东人"中午吃面吗",广东人会说"我不喜欢吃面"。这就明确表示了否定。
这就是"发而未中",我们发表了意见,可是没有中人家的意。

如果我们问陕西人"中午要吃面吗",陕西人回答说“我最爱吃面了”。这就明确表达了确定的态度。
这是“未发之中”,陕西人还没有发表意见,我们就说中了人家的心意。

我们问河南人"中午吃面,好吗?”,河南人会回答"中"。
这个"中"里面,包含很多意思;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但是,吃面就吃面。

在中庸里,"未发之中"就是个体的脾气没有爆发出来,依循着事物发展的规律行事。
比如,学生们都能遵守学校规定,按时上学、放学、做功课。这就是未发之中。学生们的坏脾气没有发挥出来。

所谓"发而皆中",就是个体的修养已经达到完美,已经与事物发展的规律完全吻合,仿佛与事物发展融合在一起。从外界来看,某人对天气的掌握如此精确,像是能呼风唤雨一般。
比如,某个学生秉性爱学习,最爱去上学,所行所为天然地符合学校规定。这就是发而皆中,这是天赋使然,没有后天雕琢。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垄上烟寒客 2019-10-29 13:32:45
【原文】
未发之中平常人都具有?当然不能这么说。因为,‘体用一源’,
有这个体,就有这个用。有未发之中,就有发而皆中节的和。今天的人
不能有发而皆中节的和,必须知道是他未发之中也未能完全获得。
【民科评论】
前面说的天理人心,讲的是整体,是全世界、全人类。
这段"体用一源",讲的是个体,是局部。人与人不同,但是具体某个人的内在与外在是统一的。
心学只研究人,人的本体是心......
-----------------------------


"发而皆中",就是"和"。
我们说"琴瑟相和",就是这个"和"。夫妻秉性融洽,彼此都没有压抑,自然而然地和谐相处。

有人说“要和谐”,这就是"未发之中"。因为"要",所以人的本性没有发挥出来。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易》之辞是‘初九,潜龙勿用’六字,《易》之象是初画,《易》
之变是值其画,《易》之占是用其辞。”

【民科评论】

这段王阳明评论易经的话,单独来看很突兀。我们不得不与上文联系着看。

心学的概念结构:

人-->心-->知-->致良知-->行

心学仅仅研究人,人的本体是心,由此引申出的世界观是知,方法论是致良知,所作用的现象客体为"行"。

心学的世界观"知",具体包括中、和、定、静等等。

上面一段我们介绍了未发之中、发而皆中(也就是"和")。

未发之中---->发而皆中(和)

初始的每个人,都能做到未发之中;经过个人的努力,修养不断提高,以致达到发而皆中的境界,也就是"和"的境界。
前面王阳明也提供了提高修养的方法,就是省察存养和省察克治。

这段就是对省察存养的具体解说。

潜在水底的龙,在做什么呢?在修炼,也就是省察存养、省察克治。这条龙修炼一千年后,修成正果成为更高境界的真龙。
这就是潜龙勿用。

我们人也一样,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修炼,才能达到"和"的境界。

小学生到学校,遵守学生守则,或者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或者学习弟子规,都是在修炼,为将来成为有用人才做准备。
有人以为要学生遵守规则是压抑性格,是奴化教育。这是多么错误的。
象文革那样的无法无天,才是毁灭人才,才是摧毁民族。

潜龙勿用,才能把一条条小龙,修炼成金光灿灿的巨龙。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夜气’是就常人说。学者能用功,则日间有事无事,皆是此气
翕聚发生处。圣人则不消说‘夜气’。”

【民科评论】

这段依然在说“省察存养、省察克治”的方法论,人应该时时自省。

圣人不需要自省,因为他已经做到“和”的境界,也就是发而皆中。

儒家修身的最终点是圣人,与之对应的佛家是成佛、道家是升仙。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澄问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此虽就常人心说,学者亦须是知
得心之本体亦元是如此,则操存功夫始没病痛。不可便谓出为亡,入为
存。若论本体,元是无出无入的。若论出入,则其思虑运用是出,然主
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无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谓‘腔子’,
亦只是天理而已。虽终日应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
斯谓之放,斯谓之亡。

【民科评论】

有时候我们能听到老年人说:“一样东西老是使用,就总在身边,不会丢失。可是要是不用它,随便放到哪里了;过一段时间就把它忘了,丢了也不知道。”

这就是孔子所说:操则存,舍则亡。
大概是孔子老了以后的感叹,很是平常。

有时候,一个经常出差的人会说:“三天两头在外面出差,都不知道家里是什么样子了。”

这就是孔子所说:出入无时,莫知其乡。
同样只是孔子对人生的一声感叹,平常不过。

孟子用孔子的这句话,来说明人性本善,但是后天环境际遇的不同,会改变人的性格。
就是三字经所谓:人之初,性本善;苟不教,性乃迁。

孟子的这个论断,与前文王阳明的“心即性,性即理”相矛盾了。
如果天理=人心,那么天理是恒定不变的,人心也该是稳定不移的。可是孟子怎么说"性乃迁"呢?
这一段王阳明就是解释这个矛盾。

心学的"心",简单可以理解为灵魂,或者精神。这是人的本体。

"心"有许多属性,比如善的、恶的;急性子、慢性子等等。
虽然本体"心"是恒定的,但是它的属性是会变化的,善恶会变,急性子慢性子也会变。

就像某个男人,他的属性是会变的。比如高矮胖瘦,健壮羸弱,这些都是会变化的。
但是男人不会变成女人。这就是他的"性"是恒定不变的。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又曰:“出入亦只是动静,动静无端,岂有乡邪?”

【民科评论】

这是接上段,对孔子"出入无时,莫知其乡"这句话进行哲学演绎。

王阳明心学的一个主要方法论,是儒家经典《大学》里”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这里的"定、静、安、虑、得",是心学里的主要概念。

心学的方法论,与禅宗有很多相像,就是通过自我的反省,来提高本身的修养。
禅宗有坐禅、入定、涅槃等等概念,与心学的定、静、安、虑、得几乎一致。

从心学本身来看,这样的方法论并没有错,全部讨论的只是个人的修养提高、素质提升等等。
但是,如果将心学推广开来,应用到处理自我修身之外的问题时,就不适用了。

儒家经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是儒家学者所能做到的四个层次的事情。大多数人,没有机会治国,更没有机会平天下。但是,至少可以做到齐家和修身。也就是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也就是,按照原始儒家经典,儒者至少可以做到家庭和睦,邻里相亲,朋友忠信。
比如,朱熹有《朱子家训》,就是教人如何"齐家"。

但是,心学却只关心自我的修养,也就是心学只教人”修身“,而且到此为止了。
那么,心学的学者怎么处理"齐家、治国、平天下"呢?王阳明没有说。他只是说,一旦自我的修养达到”和“的境界,自然万事就通顺了。前面讨论"卫灵公"的案例的时候,他就是这么说的。
可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无法达到"和"这个境界,大多数人只能是”未发之中“的状态。这种状态下,不要说治国平天下,连"齐家"都不知所措。
可见,学习心学不可以偏科,不可以光学 阳明的教诲,还要广泛浏览其他书籍,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自我的修养。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王嘉秀问:“佛以出离生死诱人入道,仙以长生久视诱人入道,其
心亦不是要人做不好,穷其极至,亦是见得圣人一截。然非入道正路。
如今仕者,有由科,有由贡,有由传奉,一般做到大官,毕竟非入仕正
路,君子不由也。仙、佛到极处,与儒者略同。后世儒者,又只得圣人
下一截,分裂失真,流而为记诵、词章、功利、训诂,亦卒不免为异端。
是四家者,终身劳苦,于身心无分毫益。视彼仙、佛之徒,清心寡欲,
超然于世累之外者,反若有所不及矣。今学者不必先排仙、佛,且当笃
志为圣人之学。”
先生曰:“所论大略亦是。但谓上一截、下一截,亦是人见偏了如
此。若论圣人大中至正之道,彻上彻下,只是一贯,更有甚上一截、下
一截?‘一阴一阳之谓道’,但‘仁者见之便谓之仁,知者见之便谓之
智,百姓又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仁、智岂可不谓之道,但
见得偏了,便有弊病。”

【民科评论】

这里民科评论三点。

首先,宋明理学认为世界的本体是理,这个理是不可分割的,没有上一截、下一截。
心学认为天理与人心的等一的。所以,人心也不可分割,没有上下左右。

古代典籍中的道,不单是道家的概念,儒家和诸子百家都有这个概念。甚至佛教初期的僧人,也被称为道人。这个"道",与宋明理学的"理"是一个概念。求道就是明理。

其次,在先秦原始儒学中,圣人依然是人,是明白很多道理的人。相当于今天的富豪。
富豪们虽然拥有很多财富,可是依然要吃喝拉撒、生老病死。
先秦的圣人虽然懂得很多道理,可是一样会饥寒、劳苦。

在广义的宋明理学中,圣人是"圣"的人。他们虽然还是人,但是已经不再感受到寒苦了。

在心学里,圣人不是人,是一个神圣的概念,是心学修养达到终极目标后所处的状态。;圣人是自我修养达到"和"的人,他能"发而皆中",能呼风唤雨。

所以这段里将心学的圣人,与佛、仙并列,都是超凡脱俗、不食人间烟火的存在。

再次,我们今天说"儒释道"三教,这里的"儒"指的是宋明理学的儒学,不是其他儒学流派。
只有宋明理学(包括心学),才与佛教、道教那样,拥有完整的哲学体系,能阐述一切世间问题。它们还都有一个终极状态的神灵:佛教是佛,道教是仙,宋明理学是圣人。

原始儒学和汉儒、唐儒,都无法称为儒教,因为哲学体系不够完备,还无法回答许多"为什么"。

楼主:垄上烟寒客

字数:6644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02 19:12:12

更新时间:2020-05-03 15:25:57

评论数:5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