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心学,各种民科进来,一起来讨论

心学,各种民科进来,一起来讨论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又曰:“如‘素富贵,行乎富贵。素患难,行乎患难’,皆是‘不器’。此惟养得心体正者能之。”

【民科评论】

我们将《中庸》里完整的段落列下来: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
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我们先分析孔子的话: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应该是孔子有感而发。事情没做好,应该从自身检讨;不要拉不出屎怪茅坑。
孔子述而不作,都是遇到某件事情,发一声感叹。

荀子就不同了,他是洋洋洒洒地写下一大通的道理来。
所谓不怨天尤人,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你要是有钱人,就做老板;你要是没钱,就打工。老老实实、本本份份地做人。
同时,你不是消极处事、逆来顺受,而是要"居易以俟命"。这里的"易"也就是易经的易,就是你在勤勤恳恳干活的时候,保持清醒的头脑、雪亮的眼睛,随时观察周围事物的变化,抓住改变命运的机会,突破现状,提升自我。
荀子是思想家,他写出了人性论的一大堆原理,但是,没有系统化。

现在王阳明引用中庸的这段话,进行心学的表述。

本 ---> 体 ---> 用

本:人心
体:富贵人、患难人
用:行乎富贵、行乎患难

也就是"体-->用",相适合。什么样的体,就做什么样的用。有钱就做老板,没钱就打工。
而且,更重要的,在于"本-->体"。人的本体"心"通过自我修养,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使得外在自我的个体达到"和"的境界。
从而,自我成为"不器"的个体,也就是不单单擅长某件事情,而是无所不能的全才。因为你已经通达了世界的天理,对一切技能都了然于胸。

到这里,王阳明将本、体、用全部讲述完毕。

民科做一些延申思考。

天理是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消亡的规律。
那么数理化里面的定理、公式,也是天理的一部分。
因此,人们学习定理、公式,也是在追求天理。
所以,如果宋明理学将天理的内涵扩充下,不要将眼界限定在伦理学范围内,那么,理学完全是一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的哲学体系。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与其为数顷无源之塘水,不若为数尺有源之井水,生意不穷。”
时先生在塘边坐,旁有井,故以之喻学云。

【民科评论】

这段的上下文语境明确,意义显著。民科不强行做过多解译。

朱熹有一首诗,几乎一样意思。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世道日降,太古时气象如何复见得?”
先生曰:“一日便是一元。人平旦时起坐,未与物接,此心清明景象,便如在伏羲时游一般。”

【民科评论】

这段又是老生常谈。

前面说过,心学关于人的终极状态,称为圣人。
那么,人类社会的终极状态,或者说最理想的人类社会,是什么呢?
这段就说,是"太古时气象"。

按照《史记》记载,从黄帝、五帝、夏商周三代,都是明确记载的信史。
在新文化运动的疑古派出现之前,几千年来所有中国知识份子都是这么认为的。
从黄帝到西周,可以称为古代。黄帝之前的时代,被称为太古时代。

尧帝时有人作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尧帝作为明君圣主的典范,他统治的时代,政治清明,人民安定,是少有的盛世。
即使如此,仍然有缺憾。这首歌词就对"帝力"有所不满。
也就是说,尧帝虽然好,但是这个时代还是君臣,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所以这个时代不是人类社会的最佳状态。

只有在还没有出现君臣的太古时代,才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状态。
那时候是神农时代,是部落时代,是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的时代。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说法,就是原始共产主义时代。

《礼记·礼运》说: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脩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与,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这就是孔子的大同时代,与现在所说的共产主义社会不谋而合,都是人类社会的终极状态。

同时,儒家也极推崇上古时代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状态。那时候人人平等,没有君臣上下,没有人偷懒,也没有贪污受贿。
孔颖达《礼记·礼运》疏的解释:“‘是谓大同’者,率土皆然,故曰‘大同’.”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心要逐物,如何则可?”
先生曰:“人君端拱清穆,六卿分职,天下乃治。心统五官,亦要如此。
今眼要视时,心便逐在色上;耳要听时,心便逐在声上。
如人君要选官时,便自去坐在吏部;要调军时,便自去坐在兵部。
如此,岂惟失却君体,六卿亦皆不得其职。”


【民科评论】

本 ---> 体 ---> 用

本:心
体:五官
用:色、声、香、味、触

佛教的《金刚经》提到"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这样的提法,在先秦和两汉的诸子百家经典中,是没有的。
但是到明朝时,这样的提法已经完全融入中国人的心目中。

前面讲了"体--->用",就是人的身体的秉性要与所从事的活动相适合,这才能取得更好的结果。

这段讲"本--->体"。
作为"本"的心,应该主宰作为"体"的五官,不能让心受五官牵制,不能让心代替五官行事。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者,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民科评论】

这句继续上段,以本、体、用分析人。

本:人心
体:善念,恶念
用:知,充,遏

本、体、用这套分析方法,不单用于有形的身体和行动;人的精神世界的思维也可以分析。

念这个词被佛教应用后,产生了它特定的含义。就像今天"上帝"这个词被天主教使用后,产生歧义一样。
善念、恶念,作为思维的一个形体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
而对善恶的思维行动,可以有知悉、遏制、使之发扬充沛等。

对思维行动的指挥权,是作为"本"的人心。形式上,就是志。

这段再次以圣人举例。圣人的"本"的人心,已经达到天然的知悉万事万物的状态,因此,无需"志"。
只有普通人,才需要"志"。

以上是民科强行对王阳明的话进行形式化解释。
其实,这句话很直白,就是人要向善,要去除恶念。
有时做太多解释,反倒不美。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澄曰:“好色、好利、好名等心,固是私欲,如闲思杂虑,如何亦谓之私欲?”
先生曰:“毕竟从好色、好利、好名等根上起,自寻其根便见。
如汝心中决知是无有做劫盗的思虑,何也?以汝元无是心也。
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灭了,
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
此便是‘寂然不动’,便是‘未发之中’,便是‘廓然大公’。
自然‘感而遂通’,自然‘发而中节’,自然‘物来顺应’。”


【民科评论】

民科以为这段是王阳明心学的反动之处。这段所说的消灭私欲的方法论,不是儒学的,而是来自佛教禅宗。

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可见,孔子是个直爽的人,人性是天然的,不必克服这、克服那的;率性而为,并没有什么不对。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可见,孟子以为人欲是正当的,并不违反天条。只是在必要时候有取舍而已,而取舍的条件,也是看那边更有用。

即使二程和朱熹,也不要人"寂然不动",只要向着天理就好了。

去除一切杂念,光光一个本我。这是佛教的修行的方法。
而中国佛教则学的是印度人的方法。

印度人以为精神世界比现实世界更重要。因此,他们发明了苦修这种方法;就是企图通过对身体的极限生理压迫,从而打开精神世界的大门,一窥其中究竟。
一些有过死亡经历的人,都谈到在濒死的一刻,看到一束光,或者一个通道。因此,有人就认为那是通往精神世界的征兆。
于是印度的苦修者就主动让自己进入濒死的状态,就可以让自己进入精神世界的大门。
佛祖释迦摩尼就曾在不饮不食七天后,突然领悟真理而得道。今天印度依然有许多上年纪的人离家出走,成为苦修者。

佛教传入中国后,这种极限生理压迫的苦修方法,被介绍进来。但是中国人无法接受通过自残而得道的方法。
所以,中国的佛教徒生搬硬套学习佛教的这种方法,但是又没有全学,形成坐禅的方法。
他们只是静坐在那里,摒除杂虑,从而让自我的精神得到暂时的升华。但他们依然起卧饮食如常。

道教也将这种方法引入进来,成为导气运周天的修炼手法。

这种方法应用在宗教当中并没有错。但是当王阳明将它导入到儒学中来时,就摧毁了原始儒学的实践性、现实性,是非常有害的。

因此,民科以为今天的我们应该批判王阳明的这段说法。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志至气次。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
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
故如此夹持说。”


【民科评论】

孟子: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 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提问的学生再次钻牛角尖。因为这段的字面意思显然是有顺序的:志 ---> 气。
但是王阳明回答说:志 = 气。

今天我们所说的"志气"二字,就是来自孟子这段话。
孟子所谓的志,是人的信心;他所谓的气,是人的勇气。

但是,宋明理学中的气学派,他们认为世界的本体是"气"。气的隐显变换才形成万事万物的发生、发展和消亡。
他们的"气"来自黄帝内经,与孟子的"气"并不同。

黄帝内经:
五脏者,所以藏精神魂魄者也;六腑者,所以受水谷而行化物者也。
其气内干五脏,而外络肢节。其浮气之不循经者,为卫气;其精气之行于经者,为营气。
阴阳相随,外内相贯,如环之无端。亭亭淳淳乎,孰能窃之。

虽然这里讲的是人体,但是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天人合一的认识。
所以,气相对于人的作用,跟气对于天地世界的作用,是一样的。

因此, 这段其实是在讨论气学派的问题。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最近几段解译,民科引用了太多的其他经典。
这有点不太民科。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先儒曰:‘圣人之道,必降而自卑。贤人之言,则引而自高。’如何?”
先生曰:“不然。如此却乃伪也。圣人如天,无往而非天,三光之上天也,九地之下亦天也。
天何尝有降而自卑?此所谓大而化之也。贤人如山岳,守其高而已。
然百仞者不能引而为千仞,千仞者不能引而为万仞。
是贤人未尝引而自高也。引而自高则伪矣。”

【民科评论】

由于时代的变化,这段的讨论在今天已经失去意义。

在心学的范畴里,圣人是人生的极致。
与之相对应的,是佛教的佛,道教的仙,天主教的神,伊斯兰教的先知,印度教的各位大神。
在今天的语境里,人们很难找出与之对应的概念。这是很可惜的。人们不再尊崇谁,也不再崇尚什么。这很可悲。
哪天中国人重新谈论圣人的时候,也许才真的文化复兴了。

贤人,在古人的概念里,是有德有能力的人。不单儒家有,其他诸子百家也有这样的概念。
一定要与今天的概念对应,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有钱人、成功者。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澄问:“喜、怒、哀、乐之中和,其全体常人固不能有,如一件小事当喜怒者,平时无有喜怒之心,至其临时,亦能中节,亦可谓之中和乎?”
先生曰:“在一时一事,固亦可谓之中和。然未可谓之大本、达道。人性皆善。中、和是人原有的,岂可谓无?但常人之心既有所昏蔽,则其本体虽亦时时发见,终是暂时暂灭,非其全体大用矣。无所不中,然后谓之大本;无所不和,然后谓之达道。
惟天下之至诚,然后能立天下之大本。”

【民科评论】

这段将心学的核心概念"中、和",与传统哲学中的本、体、用,相结合起来讨论。

首先,人心有所蒙蔽。这是佛家禅宗的"菩提、尘埃"概念的借鉴。

其次,中、和的概念,来自于中庸。但是,在中庸里不过是很平常的一段话。王阳明将之提炼出来,升到哲学高度,将之定义为心学的核心概念。

再次,本、体、用的哲学分析方法,同样来自佛学。原始儒家思想中,并没有这样的方法。

按照本体用的分析方法,有下面的解释:

本:心=大本=道
体:中、和
用:喜怒也能中节

心学的"本"是心,也就是这段所谓的"大本"、道。
心学的"体"是中、和。就是人们修炼心学所结成的宝珠。
心学的"用"是人们的喜怒哀乐也能与天理相一致,也就是"中节"。但是,人们的心常常被外在事物蒙蔽,这样的"中节"有时候有,有时候又没有。

只有圣人,才能无所不中、无所不和。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曰:“澄于中字之义尚未明。”
曰:“此须自心体认出来,非言语所能喻。中只是天理。”
曰:“何者为天理?”
曰:“去得人欲,便识天理。”
曰:“天理何以谓之中?”
曰:“无所偏倚。”
曰:“无所偏倚是何等气象?”
曰:“如明镜然,全体莹彻,略无纤尘染著。”
曰:“偏倚是有所染著,如著在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上,方见得偏倚。若未发时,美色、名、利皆未相著,何以便知其有所偏倚?”
曰:“虽未相著,然平日好色、好利、好名之心原未尝无,既未尝无,即谓之有,即谓之有,则亦不可谓无偏倚。
譬之病疟之人,虽有时不发,而病根原不曾除,则亦不得谓之无病之人矣。须是平日好色、好利、好名等项一应私心扫除荡涤,无复纤毫留滞,而此心全然廓然,纯是天理,方可谓之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方是天下之大本。”

【民科评论】

这段将"中和"这个概念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的方法论相统一。

中=无所偏倚
这是儒家的观点。

中=明镜、无纤染
这是佛家的观点。

心学中引入的佛家方法论,大多起消极作用。

儒释道三家中,佛家最难掌握。
只有最聪明的人和最愚笨的人,才适合学习佛学。
最聪明的人,才能参透佛学中深奥的妙义,才不会迷茫。
最愚笨的人,盲目地听从佛家教义,行善积德,做个好人。
可是大多数普通智力的人,却不适合学习佛学。因为普通人既不肯盲从,又无法领会到佛学最高层的精妙。他们只在佛学的中低层理论里徘徊。这样的人很容易迷失,也就是走火入魔。

儒释道三家中,先秦原始儒家是最适合普通大众的哲学。
儒学教大家走光明大道,要走在大路中间,不要跑偏了。这就是"中"。
普通人只要遵循儒家的教义,就可以做个好人,不会象修行佛学那样误入歧途。
但是,最聪明的人不喜欢儒学。因为儒学太平淡浅显。聪明人再怎么研究,也没有出人意料的高级货。

道家是哲学里的零食,适合所有人。但是,道家无法成为哲学的主菜。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颜子没而圣学亡’,此语不能无疑。”
先生曰:“见圣道之全者惟颜子。观喟然一叹可见。其谓‘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是见破后如此说。博文、约礼如何是善诱人?学者须思之。道之全体,圣人亦难以语人,须是学者自修自悟。颜子‘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即文王‘望道未见’意。望道未见,乃是真见。颜子没而圣学之正派遂不尽传矣。”

【民科评论】

这段有两个典故。

论语: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这个典故,在民科看来,不过是颜渊称颂孔夫子的学问高深,和教人育才的技巧。
然而,聪明人却不愿意就这样理解而止步,这样的理解太过平淡浅显了,毫无意趣。于是,他们会问:"孔子的高深学问,到底是什么呢?"
王阳明是世间最聪明的人之一了。所以,他说:孔子的高深学问,就是心学。注意,这是王阳明说的,颜渊没有那么说。
这样,原始儒学论语里平淡浅显的典籍,就被加入了奥妙而高深的哲学议题。世间最聪明的人,也就可以在儒学的幌子下,辨味各种奇妙的思想和学问。

民科不爱动脑子,更喜欢直爽地去理解原始儒学典籍。

第二个典故:
《孟子·离娄下》:“ 文王 视民如伤,望道而未之见。” 赵岐 注:“视民如伤者,雍容不动扰也。” 孙奭 疏:“言 文王 常有恤民之心,故视下民常若有所伤,而不敢以横役扰动之。”

这个典故,民科以为是说周文王爱惜百姓,尽一切可能不扰动百姓的生活。
王阳明以这句中的"道",理解为心学概念的道。这样,孟子里的这句话,就意味无穷,聪明人可以反复玩味了。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身之主为心,心之灵明是知,知之发动是意,意之所著为物,
是如此否?”
先生曰:“亦是。”

【民科评论】

王阳明同意提问者的如下询问:

身 --> 心 --> 知 --> 意 --> 物

我们与前文对心学概念结构的图示相比较:

人 --> 心 --> 知 --> 致良知 --> 行

人的本体是心,心所对应的世界观是知,知所对应的方法论是致良知,致良知所作用的客体是行。

两者是一致的。

西方哲学或者印度宗教,对理论的阐释,往往会将概念抽象化。然后在这些抽象概念之上,建立一套脱离现实世界的理论体系。

我们儒学者,却一直关心现实世界,不愿意耽溺于脱离实际的抽象概念。所以说,儒学依然是一门手艺,因为它总是要处理现实问题。
心学也一样,尽管心、知这些概念是抽象于现实之外的,但是,却总要将它们联系回到现实世界的物上。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

【民科评论】

王阳明说:心即理。
也就是:人心=天理。

民科以为准确表达:人心=天理的子集。
对朱熹来说,天理是客观存在的,是理学研究的全部。
对王阳明来说,人们掌握并运用的天理才有意义,才是人心,才是心学研究的范畴。

这一段,就充分说明王阳明的意思。只有人们掌握的天理,才是有意义的,才将之视为存在的。其他人们不接触的天理,完全可以忽略,因而就没必要放在心上;也就不在"心"的范畴内。

比如,地球重力是人们时时刻刻能体会到的,这个天理就是人心的一部分。但是,宇宙大爆炸或者黑洞里面的事情,对于现实的人们没有影响,因而,这些天理虽然属于朱熹的理学范畴,却不在王阳明的心学范畴内。

我们用自然科学来解释理学和心学,也许不太恰当。但是,也可以用社会科学来解释。

比如,父慈母爱、子孝兄悌,是人人每天都能感受的。这些伦理属于朱熹的天理,也是王阳明的人心。
但是,上古母系社会,人们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女人主宰社会,男人游离于部落之外。这样的社会关系,对朱熹理学来说,也是天理,至少曾经是天理。但是,对于王阳明来说,讨论这些过去或者未来的东西没有意义。所以,它们不是人心,不在心学研究范畴内。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言语无序,亦足以见心之不存。

【民科评论】

心学概念结构:

人 --> 心 --> 知 --> 致良知 --> 行
主体-->本体-->世界观-->方法论-->现象

上述的结构中,心是本体,行是现象。
对应唯物主义哲学中,物质是本体,各种事物都是现象。

所以,现象是本体的外在表现。
一个人的言行混乱,这是现象。而内在的原因,是本体的心出了问题。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尚谦问孟子之不动心与告子异。
先生曰:“告子是硬把捉著此心,要他不动;孟子却是集义到自然不动。”
又曰:“心之本体,原自不动。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是理。性元不动,理元不动。集义是复其心之本体。”

【民科评论】

这段再次提到孟子。

孟子在汉唐时代不受重视,其地位不如荀子、子思等。儒家经典中,研究孟子这本书的汉儒唐儒不多,远不如春秋、论语等经典。

到了北宋中后期,孟子地位被急速提升,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孟子这本书,也成为仅次于论语的儒家经典。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北宋中后期理学初步形成。理学作为完整的哲学,需要回答哲学的第一个问题"世界是什么",也就是本体论的问题。
北宋理学家在孟子这本书里,找到很多本体论的素材。这在其他先秦儒家经典中,是缺乏的。

孟子这个人好争辩。别人一问他,他就着急。他一着急,就"好发大言"。
所谓的"大言",其实就是独创一些新的抽象概念。

这些抽象概念在先秦儒学中很是突兀。汉唐儒家认为这些概念不着边际,所以不很认同。

但是,北宋理学为了回答"世界的本体是什么"这个问题,同样需要突破先秦儒家框框,需要建立一套新的抽象概念系统。
他们发现孟子的那些"大言"正中下怀,就急忙接收过来。再嫁接和发挥,就很好地将理学与先秦儒学联系起来。
所以,就形成了下面的发展脉络:

先秦儒学 ==> 孟子 ==> 北宋理学 ==> 朱子理学 ==> 阳明心学

再回到王阳明的这段话。这段里提到的,是《孟子.公孙丑上》的第二章。全文比较长,只录三句如下:

--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 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有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其为气也,至 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

这三句中,就有如下的概念体系:

心 --> 志 --> 气 <-- 义/道

孟子的"心",不是阳明心学的心,只是人的精神思想的意思。
人的精神思想中,中心有志向。这个志向,支撑人的勇气和毅力。
而人的勇气与毅力,应该是围绕着仁义和天道而自发形成的。

孟子的这些思想,被王阳明转述,进行哲学解释:

心=性=理

世界本体是"心"。心是完整的、不可分割、不可变动的。
能变动的,只是外在的万事万物的现象。所以,告子将"心"理解为外在的,就错误了。

作为世界本体的"心",是从所有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也就是"集义"而成的概念。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万象森然时,亦冲漠无朕。冲漠无朕,即万象森然。
冲漠无朕者,‘一’之父;万象森然者,‘精’之母。
‘-’中有‘精’,‘精’中有‘-’。

【民科评论】

这里的两个典故,都是前面讨论过的。

第一个典故是二程遗书中的这段: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如百尺之木,自根本至枝叶,皆是一贯。不可道上面一段事,无形无兆,却待人旋安排。
引入来教入涂辙,既是涂辙,却只是一个涂辙。

由于二程遗书也是语录体,因此没有上下文,也没有语境的说明。对这段的理解,各人有不同。
民科的理解是:

天理是世界的本体。从世界的混沌初开到之后的一切时间里,天理作为本体是一贯不变的。
相当于唯物主义者说,世界是物质的。不管是宇宙大爆炸开始,还是星系生生灭灭的时候,都是一样的。

第二个典故:

《尚书·大禹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民科很不同意王阳明利用这段文字进行哲学解释。明明是长辈教训后辈谆谆教导,被强行解释做世界本体的人心,始终如一。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心外无物。如吾心发一念孝亲,即孝亲便是物。

【民科评论】

心外无物,意义为:

人心 = 天理(的子集)
朱熹的理学,世界本体为天理,是世界上一切万事万物的理。
而王阳明的心学,只关心被人掌握并应用的理,并称之为人心。人心才是世界的本体。

心学的概念结构:

人 --> 心 --> 知 --> 致良知 --> 行 --> 物
主体-->本体-->世界观-->方法论-->现象--> 客体

如果与唯物主义哲学对照:

本体 --> 现象
物质 --> 事物
人心 --> 行

可见,人心是本体,对应于外在的现象就是行为。
比如,孝亲,就是行为,就是外在的现象,就是物。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先生曰:“今为吾所谓格物之学者,尚多流于口耳。况为口耳之学者,能反于此乎?
天理人欲,其精微必时时用力省察克治,方日渐有见。
如今一说话之间,虽只讲天理,不知心中倏忽之间,已有多少私欲。
盖有窃发而不知者,虽用力察之尚不易见,况徒口讲而可得尽知乎?
今只管讲天理来顿放著不循,讲人欲来顿放著不去,岂格物致知之学?
后世之学,其极至只做得个‘义袭而取’的工夫。”

【民科评论】

这里依然讲的是"存天理灭人欲"的基本原理,和"省察克治"的治学方法。

民科依然从本体论进行理解。

人心=天理(的子集)

理学的世界本体是天理,阳明心学的世界本体是人心。
人心是人们掌握并应用的天理。因此,人心是天理的一个子集。

世界本体所对应的现象,是万事万物。北宋理学主要是这样理解的。
朱熹理学专注于人类社会。因此,"现象"主要指的是社会行为,就人们在君臣父子关系下的各种举动。
阳明心学专注于个人。因此,"现象"集中在个人日常行为和精神活动。
朱熹理学和阳明心学的"现象",很大部分是"人欲",也就是人们在私欲支配下的活动。

存天理灭人欲,就是要人追求世界本体,而不是执着于表面现象。

民科前面说过,儒学者们竭尽脑汁地发明理学,是为了让儒家与佛、道二家争锋,从而建立起一套自己的本体论。
但是,佛、道二家经过唐朝的巨大发展,已经不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那样简单的哲理争辩,而是一套完整的神学宗教理论系统。
为了击败这样的宗教理论,理学家不得不也将儒学理论宗教化。
宗教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喊出一句直白而易懂的口号,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二十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极力批判这句话。
可是,我们今天应该明白,这是宋明理学家不得已而为之。不这样做,儒学很可能在北宋以后被佛、道二家打败,在社会生活中边缘化。
宋明儒学者为了维护儒学的意识形态主体地位,不得不委曲求全,向佛、道学习,引入"时时用力省察克治"这样苦行者一样的论调。

这样宗教式方法,自然是有害的。

按照管理学,人们对他人进行评价时,应该更多地采用正向激励,应该避免使用负向激励。
所谓正向激励,比如父母对孩子说:这次你考了八十分的成绩,很不错。要再接再厉,争取下次拿一百分。
所谓负向激励,上一例中,父母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笨啊,才考了八十分。下次不考个一百分,不给你饭吃。

先秦原始儒学采用的是正向激励。
孔子谈论仁义礼智信,鼓励学生上进。孟子要人"养浩然正气"。

但是,所有的宗教都采用的是负向激励,要求宗教徒克制自己的欲望,比如不准干这个,不准干那个。
同样,宗教化后的宋明理学,也走入这样的黑暗领域,要人"去人欲"。



楼主:垄上烟寒客  时间:2020-05-03 15:25:57
【原文】
问格物。
先生曰:“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问:“‘知止’者,知至善只在吾心,元不在外也,而后志定。”
曰:“然。”
问:“格物于动处用功否?”
先生曰:“格物无间动静,静亦物也。孟子谓‘必有事焉’,是动静皆有事。”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但正心、修身工夫亦各有用力处。修身是已发边,正心是未发边。正心则中,身修则和。”
“自‘格物’‘致知’至‘平天下’,只是一个‘明明德’,虽‘亲民’亦‘明德’事也。‘明德’是此心之德,即是仁。‘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止之,是复其本然而已。”

【民科评论】

下面是《大学》的第一段:

--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王阳明和学生反复讨论这段,使得这段文字成为心学学习的核心。

大学的这段,我们将之分为两个方法论:

方法论一:明明德 --> 亲民 --> 止于至善 --> 定 --> 静 --> 安 --> 虑 --> 得
方法论二:格物 --> 致知 --> 诚意 --> 正心 --> 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 明明德

第一个方法论从"明明德"起,到达"得"。这是关于个人内在修养的方法论。
第二个方法论从格物开始,到达"明明德"。这是外在世界的方法论。

但是,阳明心学只关心个人内在的问题,它撇开了外在理学的研究。
所以,心学将这两个方法论连接起来, 形成如下统一的方法论。:

格物 --> 致知 --> 诚意 --> 正心 --> 修身 --> 齐家 --> 治国 --> 平天下 --> 明明德 --> 亲民 --> 止于至善 --> 定 --> 静 --> 安 --> 虑 --> 得

那么,最后"得"的是什么东西呢?
王阳明认为是世界本体的"心"。具体来说,就是"仁"。
前面我们讲过,心学的"心",所涵盖的内容就是仁义礼智信。

所以,心学的学者遵循这一研究步骤,最终的追求,依然是世界本体的"心"。

这与佛教徒追求"空"、道教徒追求"道"、西方神学者追求神的意志,都是一致的。
这使得心学成为一门可与其他宗教理论并列的,完整的系统性哲学。

楼主:垄上烟寒客

字数:66446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08-02 19:12:12

更新时间:2020-05-03 15:25:57

评论数:50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