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重读小时候背过的唐诗

重读小时候背过的唐诗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清明节快到了,读两首和清明有关的诗。


在古代,清明节前一、两天,是寒食节。


关于寒食节的来历,唐代诗人卢象的《寒食》里讲的非常清楚:


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

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

深冤何用道,峻迹古无邻。

魂魄山河气,风雷御宇神。

光烟榆柳灭,怨曲龙蛇新。

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相传春秋时晋国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在外逃亡19年,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在最艰难的时候,介子推曾割股为文公充饥。文公复国后召他出山,介子推坚辞,与母亲归隐绵山。文公求人心切,火烧绵山,逼他出山,但介子推坚决不出山,和母亲一起抱树而死。诗中的“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就是讲这个典故。


文公万分内疚,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就是诗中讲的“四海同寒食,千秋为一人”、“可叹文公霸,平生负此臣。”


由于寒食节和清明节离得很近,渐渐的人们把两个节日等同起来,寒食节就淡出了人们的生活。


说到清明,大家最熟悉的唐诗莫过于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千家诗》这样解释这首诗:“此清明遇雨而作也。游人遇雨,巾履沾湿,行倦而兴败矣。神魂散乱,思入酒家暂息而未能也。故见牧童而问酒家,遥望杏花深处而指示之也。”


关于这首诗大家都太熟悉了,背过、读过不知多少遍,但每次细细读来,还是能体会出其中一些不同的感受。


第一句,“清明时节”,点出了写诗的时间,就是清明到谷雨这十五天时间,并非单指清明节这一天。


这一句的重点在“纷纷”二字上。这一日正是清明时节,在路上赶路的诗人遭遇了一场春雨。这雨给了他特别的感受,那就是“纷纷”。


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如工笔线描,在读者面前描绘出一幅清明遇雨图。


这时节的雨,如丝如缕,绵绵密密,在天幕上随风而来,悄无声息,却也是铺天盖地,无边无际。这样的雨,落在人身上,不仅春衫渐渐洇湿,恐怕心也渐渐寒凉。


所以才有了第二句的“欲断魂”。


踽踽独行的诗人被这“纷纷”细雨点点滴滴淋个透湿,万分沮丧之际,愁绪顿生。“断魂”是极言惆怅伤感的心情,也是对这个节气的感受——真的是冻得发抖。


我们现在的清明时节已经二十八、九度的气温,大街上穿短袖的人比比皆是。那时候地球气候还没有变暖,即便是在南方地区大概也至少需要穿着夹衣。如果再遇上一场“纷纷”的清明雨,那感受可不就是“欲断魂”了。


其实就算是在我小的时候,北方的清明时节也是需要穿棉袄、棉裤和毛衣、毛裤的。难怪霍金预言地球在不久的将来会热的爆炸了。


正因为冻得魂儿都快掉了,所以才有了第三句——急于想找个酒家歇歇脚、避避雨,再来个两三盅小酒,暖和暖和、驱驱寒气、散散愁绪。于是,向路人问路。


被问的人是一个小牧童,他骑在牛背上,向远处树林那边一指。


诗人顺着牧童指点的方向望去,一面酒旗隐约闪现在远处——一片朦朦胧胧的杏花春雨里。


这首诗的好处全在明白如话,又鲜活如画。


微雨、行人、牧童、杏花、隐约的酒旗和朦胧的小酒家,再加上强烈的喝酒的欲望——又一次印证了唐人的诗酒情怀。


有人曾把这首诗改作: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遥指杏花村。


还自诩比杜牧简洁,殊不知把那个遥指酒家的牧童去掉,顿时索然无味,就只剩下一个酒鬼在找酒喝而已了。


说到酒,我们都知道,唐人的生命之魂与诗酒之魂是浑然一体的。


李白爱酒,他说:“古来圣贤多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他又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爱酒,他说:“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他又说:“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白居易爱酒,他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他又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李白喝的是豪放、狂傲的酒,杜甫喝的是烦闷、伤感的酒,白居易喝的是闲情逸致的酒。那么杜牧这里喝的是什么样的酒呢?


他还没喝到,他在找酒喝,他要找的是一个村边的小酒家,他要喝的是暖心解忧的酒。


李白、杜甫、白居易喝的酒不是寻常百姓能消受的。


但杜牧要找的这杏花丛中小酒家却是寻常百姓常进的,他要喝的这暖身、暖胃、暖心的酒也是寻常百姓常喝的。


也许这就是这首看似普通的诗能够流传千古的原因吧。


在绯红杏花的掩映之下,在清明淋漓的雨幕之后,我们和杜牧一起寻觅,我们仿佛看到了一个温暖心灵的所在。


酒是唐诗的精气神,而雨是唐诗别样的灵魂。


这清明时节的雨、这清明时节的酒给我们带来了别样的情致。


马上清明节就到了,朋友们是怎么计划的?要不要像古人那样,很古典的去踏青、去步雨、去看云?


也许你也会遇到一个别样的清明。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刚看完诗词大赛,很美,很享受~~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继续读诗~~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今天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制度,让出身寒微的读书人有了比前朝更多的做官的可能。而做官的人“宦游”他乡是常态。

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正是这样的背景。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先来说题目,元二是作者的好朋友,在兄弟中行二,故称“元二”。

我们前面说过,这种用家中的排行来称呼人的方法是唐人的习惯,在唐诗中很常见,如,白二十二、刘二十八、刘十九等等。

安西就是唐朝时著名的安西都护府。

王维是从长安赶到渭城、专程来送元二出使安西的,足见二人感情深厚。

第一二句“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朦胧的烟雨让清晨的渭城一洗如新,青砖碧瓦的客店鳞次栉比,在丝丝绿柳的掩映下明丽如画。

从送别的地点、时间写起,本是送别诗的惯常写法,但普通的小城景物在王维笔下显得那么清新、别致。

正所谓“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只有在外游历的人,每每看到风物、气候的变化,才惊觉身在异乡、季节更迭、时光荏苒。





浥,湿润的意思。

这个“浥”字用的恰到好处,体现了“朝雨”的特点,一场细细绵绵的小雨,刚好把万物打湿,就停了。眼前的景物是湿润的、朦胧的,也是清新的、洁净的。

“客舍”是旅者、“宦游人”暂时的落脚处,而“柳色”又暗示着离别。

“朝雨”、“轻尘”、“青青”、“柳色”,这些字眼,读着读着,我们好像走进了一幅湿漉漉的水墨画里,读着读着,我们的心上也好像袭上了和作者一样的淡淡的离愁。
这两句是写景,而景中有情,看似强烈的清新感中透出的是丝丝凉意,是作者心境的凄清和冷落。

这冷落是双重的——送别者和被送别者,他们是一样的心情,或许送别者比被送者有更多的孤寂感,这才引出下两句。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再喝一杯吧,待到你西出阳关,就离了故土,再往西走,就是更远的边陲塞外,再想见到老朋友就不知在何年何月了。

即便有酒喝,也是你一个人面对漫漫黄沙,引杯独酌了。

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这两句写喝酒、写临别嘱咐,好像是诗人对送别时情景的直白描述,但读者诸君一定注意到了这两句的变化——时间和空间在诗人的笔下并没有停留——从小小的渭城,诗人想到了友人西出阳关后的山长水远、千里万里;从此刻这个烟雨迷蒙的清晨,诗人想到了友人离别后的日日夜夜、年年岁岁。

此时,假如有第三个人从远处望过来,垂柳丝丝,客舍窗内,两人正举杯话别,那不正是一幅以窗户为画框的画吗?





孟浩然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也是把窗户当成一幅画,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更是此类“画境”的模板。

孟夫子的“画境”色彩浓烈而朴实,杜工部的“画境”意蕴悠远又磅礴。是一望就可知的。

但是我们在观赏王维笔下的这幅“画”时,似乎就无法“一言以蔽之”,会生出些别样的感觉,会觉得画里的意蕴特别意犹未尽、值得品味。

按照常理,诗人接下来应该再抒发几句情怀,比如类似“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之类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或者是“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情感流露,但王维同学在这关键的时刻戛然而止,就像是在泪水即将奔涌而出时,本能地表现出的矜持和节制。

正可谓“发乎情止乎礼”。

令旁观者愁肠百转,又浮想联翩。

那矜持和节制里饱含了什么呢?

你或许会从这一句“更尽一杯酒”,想到李白笔下的:“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又或许会从这一句“西出阳关”想到高适的:“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或许会从这一句“渭城朝雨”、“客舍青青”想到贺铸的:“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或许还会想到中国人都会唱的《送别》:“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再或许会想到更近一点的,林夕《再见二丁目》的歌词:“如能忘掉渴望,岁月长,衣裳薄。”

总之,金句一出,驷马难追。

你不由得叹服、钦佩,也不由得感谢,是王维,用他的别样的诗句,让我们站在了这样一幅内涵丰富的画作前,一睹那一场被人吟哦千年,令人荡气回肠的送别。

难怪这首诗被后人誉之为唐诗的“压卷之作”。

看似普通的四句诗,不太讲究音韵、对仗,也没有气势滂沱的情感宣泄,但细细品读,就会觉得别有洞天,韵味悠长。

这首诗后来还编入乐府,成为著名的古曲之一——《阳关三叠》。





读这首诗,我们还记住了两个地名——渭城和阳关。

这两个地名虽然在此前和此后无数次出现在很多著名的诗句中,但我们不得不说正是因为王维的这首《送元二使安西》,给这两个地名打上更明确的情感烙印。

一座城记忆着一场人生。

一座关辉映着一个时代。

且听听一代代诗人们的吟诵。

李白:“斗酒渭城边,垆头醉不眠。”

韩翃:“渭城寒食罢,送客归远道。”

杨凝:“漂漂东去客,一宿渭城边。”

苏辙:“不堪未别一杯酒,长听佳人泣渭城。”

黄庭坚:“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陆游:“此生无复阳关梦,不怕樽前唱渭城。”

苏轼:“使君莫忘霅溪女,还作阳关肠断声。”

李清照:“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水又断,萧萧微雨闻孤馆。”

辛弃疾:“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今天,虽然我们已无法辨认出当年的渭城,阳关也只剩下一片遗址废墟,但经过这一代代诗人一次次点染、着墨,当我们提到渭城和阳关时,那浓浓的离愁别绪,深深的悲凉哀怨,再也挥之不去。

(图片均来自网络)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这首诗之前读过,最近又进行了修改,改动比较大,所以又发一次~~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好久没来打理自己的小楼了~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大家都好吗?继续读诗~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白居易的半个童年

“人的一生有一个半童年,一个童年在自己小时候,而半个童年在自己孩子的小时候。”
——余光中

唐诗里有很多描写儿童的诗,充满童真、童趣,也有很多父亲写给自己孩子的诗,充满慈爱、怜惜。

六一儿童节来了,so?

所以,今天我们来读几首白居易的诗,是白大诗人在自己女儿小时候写的,也许我们能从这些或美丽、或忧伤的诗句中,体会白居易和孩子在一起时的喜和忧、苦与乐,窥探到白居易的那半个童年。

《金銮子晬日》 白居易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
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
惭非达者怀,未免俗情怜。
从此累身外,徒云慰目前。
若无夭折患,则有婚嫁牵。
使我归山计,应迟十五年。

先来看题目。金銮子,白居易女儿的名字。晬日,周岁生日。晬,读最,指婴儿百天或周岁。

“行年欲四十,有女曰金銮。”

我快四十岁的时候才有了这个女儿,取名叫金銮。

从名字看就知道他有多爱这个女儿。

金銮,本是指金銮殿或金銮门,金銮殿是翰林学士待诏的地方,金銮门通向翰林院,所以金銮,是借指翰林学士的美称。

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里,赞美白居易的母亲教子有方,生的儿子都太优秀了,他赞到:“仲则金鑾之英,季则蓬山之选。”从政的是金銮殿上的精英,隐居的(不做官的)是蓬莱仙山里的高士。

宋朝梅尧臣《送白鹇与永叔依韵和公仪》也有:“玉兔精神怜已久,金鑾人物世无双。”

总之从这名字就知道,这女孩儿在白大学士心目中简直举世无双。

自从白大学士得了这个爱女,就经常给她写诗,金銮子也因此出了名,以至于后世文人常常用“金銮子”来借指幼女。

“生来始周岁,学坐未能言。”

生下来到现在一周岁了,刚刚学着坐,还不会说话。
像不像今天在朋友圈里晒孩子的爸妈——今天学会坐了,明天会叫妈了。

“惭非达者怀,未免俗情怜。”

很惭愧啊,我不是什么圣人,世俗的惜子之情、舐犊之心一样不少——要是有手机有微信,我肯定天天给孩子拍抖音。

“从此累身外,徒云慰目前。”

自从有了这个女儿,就有了身外的拖累和牵挂啊,唉,只能说眼前还有些许安慰罢了。

好像是在说:“唉,带孩子好累、好烦啊”,可画外音分明是在说“老白我其实是累并快乐着~~~”。

“若无夭折患,则有婚嫁牵。”

盼着你安安稳稳、健健康康地长大,没有病没有灾。可是终有一天你是要嫁人的呀,谁知道会嫁个什么人家,日子能不能过得好。

这样一想我就得重新安排的我人生了——

“使我归山计,应迟十五年。”

本来我想早早归隐山林享享清福的,现在看来为了你,我的计划要推迟十五年了。

这也是个典故,典出汉末仲长统,他早就想到山林中隐居,但没办法,因为还有女儿没出嫁,等到女儿大了,出嫁了,他就立刻隐居山林,从此再没出现在世上。

白居易没有隐居思想,不过借此说自己不能过悠闲的日子罢了——女儿是身外的“拖累。”

读完这首诗,你是不是有点惊讶,在“重男轻女”的古代,在深受传统文化浸淫的古代文人心中,女儿的身份、地位难道不是应该很低下吗?

《诗经·小雅》里就有这样的诗句:“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褐,载弄之瓦。”

意思是,如果生了男孩,让他睡在床上,给他穿一套衣裳,让他玩礼器玉璋;如果生了女孩,让她睡在地上,给她一幅襁褓,让她玩瓦器纺轮。

生男生女是所谓“弄璋之喜”和“弄瓦之喜”的区别呀。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惊讶的发现,事实并不完全是那样的。

至少在白居易这里,不仅没有丝毫嫌弃这个女儿,还公然宣称,为了给女儿攒嫁妆,我要坚守好来之不易的高级白领打工岗位——“在岗一分钟,敬业六十秒”,并主动推迟退休十五年,怎么也得工作到女儿出嫁。

妥妥一个“暖男+好爸爸”的代言人啊。

然而,这万千宠爱集于一身的可爱女儿,三岁时得病夭折了。

对于白居易而言,是天塌一般的灾难,就算位高权重,就算挣得金山银山,又有什么用啊。

他在《自觉二首》中悲叹:“四十未为老,忧伤早衰恶。前岁二毛生,今年一齿落。形骸日损耗,心事同萧索。夜寝与朝餐,其间味亦薄。……朝哭心所爱,暮哭心所亲。……所以年四十,心如七十人。”

因为这一年失去了爱女,四十岁的他早早生了白发,还掉了一颗牙齿,形骸日损,心情萧索,夜不能寐,食不知味。想起“心所爱”早也伤心,想起“心所亲”晚也落泪,四十岁的人,心却如七十岁一般苍老,心如死灰,全无活力。

那真是“纵有繁华三千,不如有你在身边。”

事实上,白居易一生经历了四次失子之痛,他共有五个孩子,四个夭折——痛彻心扉啊。

看来白居易的半个童年里悲情的成分有点大呢。

幸亏还保住了一个女儿,取名叫阿罗。

对这个女儿白居易自然是倍加珍惜,看看阿罗七岁时白居易给她写的诗吧。

《吾雏》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
嗟吾不才子,怜汝无弟兄。
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
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
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
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
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吾雏字阿罗,阿罗才七龄。嗟吾不才子,怜汝无弟兄。”

我的这个宝贝小女儿小字阿罗,今年才刚满七岁。感叹我虽有过儿子却未能长大成人,可怜你孤孤单单没有弟兄姐妹。

“抚养虽骄呆,性识颇聪明。学母画眉样,效吾咏诗声。”

养育你有些宠溺娇惯。古人认为娇生惯养的孩子容易变得愚蠢,所以用“呆”字。

但你的确是生性聪明伶俐——基因好没办法,怎么宠也宠不“呆”。

早起学着母亲的样子画眉深浅,也常常模仿老爸我诵读诗书的声音——可爱又调皮。

“我齿今欲堕,汝齿昨始生。我头发尽落,汝顶髻初成。”

可是爸爸好担心啊——

老爸牙都快掉了,你的乳牙昨天刚冒出来。老爸的头发都快掉光了,你才刚开始把头发梳到头顶扎成小抓髻。

“老幼不相待,父衰汝孩婴。缅想古人心,慈爱亦不轻。”

老爸衰老了,你却还是个孩子,时光不等人,我一定要好好呵护你。怀想古代的人,对女儿的慈爱、呵护也一样情深义重。

“蔡邕念文姬,于公叹缇萦。”

就像大名鼎鼎的东汉名儒泰斗蔡邕(读拥),他也没有儿子,把一切希望、一切慈爱都寄托在女儿文姬身上,文姬后来成长为一代才女,光耀千秋。

又好比西汉时著名的医生淳于意,只有五个女儿,但在父亲面临生死关头时,最小的女儿缇萦却能救父于水火。

“敢求得汝力?但未忘父情。”

不敢奢望你像文姬、缇萦那样有出息,那样孝顺,成为家族的荣耀。只求不要忘记老爸的这一份殷殷希望和拳拳期冀呀。

这里提到两个人物,一个是蔡文姬,一个是缇萦。

蔡文姬,东汉大儒蔡邕的女儿,她小时候就聪明绝顶,据说六岁时,一天她正在玩耍,听父亲在房中弹琴,弹断了一根弦,当即说:“第二根弦断了。”父亲以为碰巧,又故意拨断第四弦,文姬又答:“第四根弦断了。”

如果对于一个颇通音律的演奏家来说,这也许不算什么,毕竟七弦琴,每根弦之间的区别还是挺大的。但对于一个六岁的孩子来说,就必须说是天资超群了。

长大后的文姬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文学、音乐、书法都颇有造诣。

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文姬:“文姬才欲压文君,《悲愤》长篇洵大文。老杜固宗曹七步,瓣香可也及钗裙。”

意思是说,蔡文姬的才华压倒了汉代才女卓文君,杜甫和曹植的五言体诗也是受到蔡文姬《悲愤诗》的影响。

明清人认为唐诗是学习汉末五言诗的,汉末魏晋的五言诗无人可及,但真正五言诗的大家还是蔡邕和他的女儿蔡文姬。

其实蔡邕的诗也没流传下来几首,而蔡文姬的长诗《悲愤诗》可真是了不起的大作。

瓣香,佛家敬一炷香称瓣香。后来也把拜师、跟谁学习称“瓣香”。所以这句诗的意思就是,曹杜都师从文姬,可他能追得上那位了不起的女诗人吗?

再来说说缇萦。

缇萦是西汉文帝时名医淳于意的女儿,淳于意被人告发(一说是诬陷)获罪,当地的官吏判处他“肉刑”——斩断肢体。

把他押往长安受刑时,五个女儿跟在囚车后哭泣。淳于意悲叹: “生子不生男,缓急无可使者!”

意思是,生了这么多孩子,却没有一个儿子,危急时刻没有能帮忙的人。

最小的女儿缇萦悲愤交加,她随父亲西去长安,上书汉文帝:“我的父亲曾在齐地(山东一带)做官,当地人都说他清廉正直。现在他犯法获罪受刑。但我却为那些受了肉刑的人感到悲哀,肢体斩断不能再生,即使想改过自新,但已经成了废人,又有什么用呢。我愿意收入官府为奴,来赎父亲的罪过,让他能有改过自新的机会。”汉文帝看后顿生恻隐之心,感叹:“何其刑之痛而不德也!”当年就废除了肉刑。

为此班固曾有诗云:“百男何愤愤,不如一缇萦!”

看出来了吧,白居易是把自己的阿罗放在和文姬、缇萦一样的起跑线上来培养的呀。

同时代的文人是不是都像白居易这样开明呢?当然不是。

白居易的好友元稹也没有儿子,他将自己的诗稿编订成集后,想到没人继承自己的衣钵,深以为憾。写诗向白居易发牢骚:“天谴两家无嗣子,欲将文字付谁人?”

他把没有儿子提升到遭“天谴”的“高度”,就是类似地震、洪水、龙卷风、天打五雷轰之类的上天的责罚。

白居易是怎么回答他的呢:“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余尘。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文姬就是蔡文姬了,通子是谁呢?是陶潜的小儿子。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怎么样呢,陶渊明曾作《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读到“不识六与七”和“但觅梨与栗”,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乐喷了。

陶渊明呀,你知不知道你的诗都是传世之作啊,你这样写自己儿子,让他们情何以堪。

这不,白居易就拿来当反面教材了。他提到的通子,就是这个已经九岁了,却整天只知道找梨子和栗子吃的混小子。

陶渊明气得只能“且进杯中物”——借酒浇愁愁更愁了。

王粲又是谁呢,王粲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首,太尉王龚之曾孙、司空王畅之孙。

少年时就颇有才名,深为蔡邕赏识。相传他登门拜谒蔡邕,蔡邕"倒履迎之",激动的来不及穿好鞋,就跑出去迎接人家。并宣称“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予之”。

蔡邕死后,就真的履行了他的诺言,将其藏书数车六千余卷赠与王粲。

搞清楚了这几个人,白居易的这几句诗的意思就明白了:

没有儿子也许应该庆幸,万一不成器,像陶渊明的通子那样,岂不糟心。更该庆幸的是我们的女儿像文姬一样聪慧可人,未来正可期待。遗憾的是蔡邕当年因为没有儿子,把宝贵的藏书全部赠给了不相干的王粲,现在看来与其传给外人,何如传给自己的亲生女儿好呢。

白居易对自己的女儿绝对是真爱啊。

阿罗长大后嫁到一户姓谈的人家,婚后也生了一个女孩——为白居易添了外孙女。

白居易依然是那么开心,他欢天喜地地在外孙女满月时为她起名字,还赋诗贺喜。

《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

今旦夫妻喜,他人岂得知。
自嗟生女晚,敢讶见孙迟。
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
新年逢吉日,满月乞名时。
桂燎熏花果,兰汤洗玉肌。
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

这首诗读到最后一句,才知道白居易真正要说什么——“怀中有可抱,何必是男儿。”

也就理解了为什么说“今旦夫妻喜,他人岂得知。”——养育女儿的甜蜜美好,岂是外人知道的。

也终于知道了“物以稀为贵”典出哪里了。

想象白居易怀抱花骨朵一样的小外孙女,喜上眉梢的样子,是不是乐的像个孩子?

写到这里怎么觉得这篇文章不像是写给儿童节的,倒像是写给父亲节的。

但不管怎样,儿童节来了,让我们那颗早已潜入生命深层的童心,随着这些美丽的诗句再次“蠢蠢”动起来吧。

不管你是父亲还是母亲,到孩子身边去吧,和孩子一起同乐,去寻找你的半个童年。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责子诗》里的“行志学”出自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行志学,有两解,一是快要(行将)到十五岁了,一解是已经十五岁了。我更倾向于前一解。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继续读诗~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登科记(一)


这些天大家的朋友圈都被高考满分作文刷屏了,关于高考的记忆也被再一次唤起。


忘不了当年的我们,在一根看不见的指挥棒下团团转,顽强应对着应试教育的残酷,默默忍受着学业巨大的压力。


现在回想起来,那一切或许只会在谈笑间湮灭,可对于一幅十七、八岁的肩膀来说,它真的太沉重了。


由此想到一千多年前的“高考”,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样子的呢?压力是不是更大?有没有满分作文?


当然有。


还是读诗,边读边聊。


《终南望余雪》 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先来看题目。终南,就是终南山,雄踞于古都长安之南。《终南望余雪》,就是从长安城里遥望终南山顶上的残雪。


这题目读起来特别小清新,似乎是作者在某一个倦意浓浓的傍晚,读书读累了,于案旁抬头举目的瞬间,极目遥望“窗含南岭”,倏忽间一个念头随晚风不期而至。


错,这其实是一场唐代科举考试应试诗的命题。而这首诗正是祖咏同学应试时的答卷。


我们来看看他的这一篇“高考作文”能得几分。


“终南阴岭秀”,终南山在长安城的南边,从长安城遥望终南山当然只能看到山的北侧,也就是“阴岭”。


这个“秀”字用的妙。有个成语叫“秀外慧中”,还有“秀色可餐”,那么,什么是“秀外”?什么又是“秀色”?虽然每个人心里有不同的理解,但绝对涵盖一切你能想象的美好。


这里的“秀”,可以有白到发蓝几乎融入蓝天的山顶余雪,可以有黑黝黝的剪影一般的松柏树林,可以有衬托在终南山背后的蓝天,和蓝天上漂浮的白云、翱翔的苍鹰……


总之,“秀”字,看似简单,却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


“积雪浮云端。”刚才的想象,在这一句落到实处,同时押题目中的“余雪”。


终南山壁立千仞,所以山被云掩映着,山顶的余雪好像是浮在云朵里,随着云层的变幻、漂浮,若隐若现,给人感觉,积雪也好像浮动起来。


“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霁色”,此时雪后初晴,太阳出来了。而“暮寒”,又说明正是傍晚时分。


终南山高耸入云,正可以独占渐渐退去的斜阳的最后一抹余晖。那一抹阳光像神来之笔,给山顶树林的林梢涂上了一层明亮的霞光。而在这一抹“霁色”的衬托下,长安城在越来越凝重的暮色中显得愈加暗淡、寒冷。


林表:林梢。霁色:雨雪后的阳光。


唐代科举考试的要求是必须写出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长律。祖咏同学显然没有按要求完成,他只写出这四句就搁笔了。


《全唐诗》在此诗题下有这样的注:“有司试此题,咏赋四句即纳,或诘之,曰‘意尽'。”


意思是考场上祖咏同学只写了一首五言绝句就交卷了,有个监考老师反问他:“你不知道吗?高考作文至少800字呀。”


祖咏同学淡定地说:“意尽”了——这四句已经足以完整表达我所理解的《终南望余雪》。


不按要求回答问题,考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又错了,祖咏及第登科了。


清人王士禛在他的《渔洋诗话》里,把这首诗和陶潜的“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王维的“洒空深巷静,积素广庭宽”并列,称之为咏雪的“最佳”作。


那一年的主考官大约也是这么认为的吧,所以祖咏同学被破格录取了。


是不是觉得他任性又帅气,这首诗大概也算是唐朝的“新概念”满分作文了。


记得老舍先生说:“生活是一种律动,须有光有影,有左有右,有晴有雨,滋味就含在这变而不猛的曲折里。微微暗些,再明起来,则暗得有趣,而明乃更明。”


这“阴岭秀”“浮云端”“明霁色”“增暮寒”不就是这样“变而不猛”的一种律动,一种滋味吗?


的确是好诗。


祖咏无疑是幸运的,十二句诗只写了四句就考上了。但绝大多数考生却没这么幸运,大多都经历了长期的、甚至是一生的艰苦卓绝的奋斗。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登科记(二)

据记载,那时的“高考”科目繁多,最多的时候达到十七、八科,还有过童子科,类似今天的科技大少年班,后来因为改年龄作弊太严重就取消了。


常规的科目有六科,而人们最看重的是进士科。每年进士科录取人数在三十人左右,占参考人数的百分之二、三,比我们今天压力大多了。


为了增加及第的成功率,当时盛行“行卷”之风。


考生们除了要参加科举考试,承受一次次应试以及屡试不第的巨大压力外,还必须做“行卷”这一件重要的事情——考试前,把自己最好的作品誊写成卷轴,硬起头皮到处拜访达官贵人、王公贵族,当然最好是主考官——求推荐、求点赞、求关注、求分享、求转发,以提高知名度,为考试及第打好基础。


来看看秘书省校书郎朱庆余当年在考前给主考官张籍“行卷”时写的诗吧(一说是考试后写的,试探是否录取,但从题目看,我更倾向于考前写的):


《近试上张水部》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翻译成白话就是——昨夜洞房红烛彻夜明亮,早早起来拜见公婆准备去往前堂,精心打扮好悄悄怯怯问夫婿新郎,画眉浓淡看着可合时尚?


舅姑,公婆。


如果不知道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你一定以为又是一篇“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的《新嫁娘词》。


其实这是朱庆余给主考官送出的一捆“秋天的菠菜”——“高考”迫在眉睫、倒计时了,小生就像新媳妇要见公婆心中忐忑不安,现向水部大人呈上诗作,您看看可还入得法眼。


张水部即主考官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


真够含蓄的。


据说朱庆余向张籍呈献26篇诗文,张阅后极是赞赏,还回复了他一首:


《酬朱庆余》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


水部大人的酬诗也作的巧妙——既然你把自己比作女娇娥,那我也就不把你当作男儿郎喽。


“越女新妆出镜心”,美丽的越州姑娘精心装扮后,划着一叶扁舟荡漾在镜湖湖心。


越州多出美女,最著名的当是西施了,而镜湖则是当地的名胜。这山光水色映衬着越女新妆,那真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你的文章美不胜收啊。


“自知明艳更沉吟”,她当然明了自己长得有多明丽娇艳,但正因为太美貌了,反而有点拿不准——你的诗文写的很好的,不要这样呆萌好嘛,自信点。


沉吟,暗自揣度。


“齐纨未足时人贵”,其他地方的姑娘身穿齐地出产的贵重丝绸,珠光宝气,雍容华贵。但真正懂得欣赏美的人不会觉得那有多美、有多值得看重。


齐纨,齐地出产的丝绸。


反倒是那清丽可人的越女“一曲菱歌敌万金”——越女歌喉一展,有如天籁,那才是真正的美,抵得上万两黄金啊——知道自己的价值了吧。


不用说,张籍在同僚中大力宣传朱庆余,转发朋友圈、公众号、微博,一时间朱庆余声名鹊起。


后来在科举考试中果然一举及第。


类似的故事有很多。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登科记(三)

唐朝张固的《幽闲鼓吹》里记载:“白尚书应举,初至京,以诗谒著作顾况,顾睹姓名,熟视白公曰:‘米价方贵,居亦弗易。’及披卷,首篇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却嗟赏曰:‘得道个语,居亦易矣。’因为之延誉,名声大振。”

说的是白居易当年到京城来应试,向顾况大人“行卷”,那时他还是一个真正的“小白”,顾况大人还没听说过他的名头,先看了他呈递上来的名帖——白居易,再上下打量了一番在一旁战战兢兢的小白,戏言道:“京城米价正涨的厉害,你不仅居易,你还想白居,搞笑吧。”

待到打开卷轴,第一篇就是《赋得古原草送别》,顾大人一读:“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登时就惊呆了,继而被深深折服,赞赏道:“能写出这么了不起的诗句,这样有才,想来在京城里不仅能居易,白居也是可能的。”

从此惺惺相惜,替他广为宣传,白居易名声大振。

现在知道了吧,《欢乐颂》里樊胜美蹙起两弯柳叶眉说的那句“上海居大不易”,就是从“长安居大不易”这里化来的呀。

传说杜牧也以《阿房宫赋》“行卷”,当然也是红极一时,而《阿房宫赋》也得以成为千古名篇。

南宋时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唐以诗取士,多专门之学,我朝之诗所以不及也。”

说的不错,唐代科举以诗赋取士,使得崇尚读书、创作诗歌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唐诗也因此走上中华文化的巅峰。

“行卷”之后,当然还得参加真正的“高考”

登第的新科进士是什么样子呢?

孟郊的《登科后》无疑是最真实的写照: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从前的种种不堪、困顿再也不值一提,今天金榜题名,心胸豁然开朗,思绪天马行空,好不畅快。意气风发、策马扬鞭在春光无限的长安大道上,马蹄格外轻快,不知不觉中已踏遍长街,繁花看尽。

龌龊,处境的困顿和内心的局促。放荡,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孟郊曾经两次落第,四十六岁才终于进士及第,真切的体会了“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冰与火的洗礼。

此刻他脖子一扬:“我骄傲”——他再也不想含蓄了。

当然这些只是那幸运的百分之二、三,绝大多数、百分之九十八的考生,除了一部分人本身文字功底欠缺没有脱颖而出外,很多颇有才华的诗人、学子,只是因为没有门路、关系,缺乏经济基础,没能做好“行卷”的工作,一次次名落孙山。

很多著名的诗人、学者、政治家年轻时都经历过惨重的落第之痛。

韩愈在回忆当年屡试不第、困居长安时,曾感叹:“当时行之不觉也,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那种无法言说的绝望、痛苦、悲哀、欲说无泪,今天回忆起来,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挺过来的啊——知道“痛定思痛”这个成语的出处了吧。

还有一个叫公乘亿的书生,据记载:“以辞赋著名,垂三十举矣。尝大病,乡人误传已死。其妻自河北来迎丧,会亿送客至坡下,遇其妻。始夫妻阔别积十余岁。”

公乘亿考了快三十次也未及第,有一次得了一场大病,乡人误传他已经死了。他的妻子赴京迎丧,路上正赶上公乘亿送客人,二人就这样意外的重逢了,而此时他们夫妻分别已经十余年了。

不难想象,公乘亿在这期间经历了怎样的悲哀、痛苦,一定是无数次的诅咒科举、怀疑人生。

后来呢?还好,后来公乘亿总算在咸通十二年进士及第。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里也叹道:“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想当年老杜还是“小杜”,只有二十四岁,就在乡试中脱颖而出来到帝都,也算得上是观光的贵宾。那时候他读熟万卷诗书,写起文章来,下笔敏捷如有神助。如今十余年过去回忆起来还很值得骄傲。

“观国宾”是个典故,语出《周易·观卦·象辞》:“观国之光尚宾也”。

然而这又如何呢?还不是得——

“骑驴十三载,旅食京华春。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骑着小毛驴在帝都来来去去已经十三年了,一年一度在这繁华的长安城里始终是个寄人篱下的异乡人,曾经在一大早去敲过豪富家的门环,夜幕降临还追随达官显贵们的肥马灰尘扑面,喝过别人的剩酒剩汤,吃过别人的残羹冷炙,个中深深的悲凉、艰辛只有自己知道——是真正的吃土、吃土、吃土。

投靠无门的诗人、学子迫不得已到处找门路、拉关系,攀附之风成为常态。

连wuli老杜同志也未能免俗,就曾和一个在长安大理寺任评事的小王同志攀亲戚,还送给人家一首长诗——

《送重表侄王评事》,“重表侄”,指高祖、曾祖以来的亲戚中的侄子,重,读众。

“我之曾老姑,尔之高祖母。尔祖未显时,归为尚书妇。隋朝大业末,房杜俱交友。……上云天下乱,宜与英俊厚。……子等成大名,皆因此人手。下云风云合,龙虎一吟吼。……。秦王时在坐,真气惊户牖。及乎贞观初,尚书践台斗。夫人常肩與,上殿称万寿。至尊均嫂叔,盛事垂不朽。”

大意是说,我的曾曾曾老姑,是你的高高高祖母,她在你王家还没显贵时,就嫁给了你的高高高祖父。我是杜如晦的后代,你是王珪的子孙,隋朝末年他们和房玄龄都是同朝为官的好基友……。后来天下大乱,他们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哇,风风火火闯九州哇,终于为大唐江山打下坚实的基业。再后来,你们老王家官儿越做越大,……连贞观皇帝李世民都知道我这位曾曾曾老姑,也就是你的高高高祖母,曾经请她坐着肩舆到皇宫里来,她称皇帝为万岁,皇帝尊称她“嫂嫂”。这无尚荣光,这一切的一切都归因于我的这位曾曾曾老姑,也就是你的高高高祖母,是她老人家福泽深厚、盛运绵延的原因啊。

不知道这位“重表侄”王评事听了这一大串“绕口令”是什么感觉。

大概眼前一瞬间也如我一般闪过“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的尴尬表情包。

看傅璇琮先生的《唐代科举与文学》,各种科举故事不胜枚举。

当然大多数人的故事没有什么好笑的,很多人因为一次次科举考试、和“行卷”拉关系,到最后身无分文,贫病交加,死在长安城的郊外,也永远地消失在历史的烟尘里。


所以在傅先生看来,“行卷”之风极大地破坏了当时科举考试的生态,也因此埋没了一大批有才华的学子。


写到这里,想到我们的高考也到了放榜的时候。据说去年的升学率是80%多,但愿今年每个考生都得偿所愿。


高考的时候以为高考就是天,等你过了高考,等你慢慢往前走,才知道人生还会有很多考验,在很多时刻,会让你想起高考,但那时你只会觉得,高考真不算什么。


最后,真诚祝愿读文章的你或你的亲朋好友金榜题名、鱼跃龙门。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楼上的两位是要把读诗贴,变成婚恋贴吗。。。捂嘴。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时间:2018-12-23 09:52:10
蹴鞠场边万人看 骏马追风戏鞠场

仅仅二十多天不见, 三十二支劲旅在东欧平原上的捉对搏杀已经进入最后的鏖战,梅西和C罗早已经回家了。

作为一名佛系伪球迷的我,只是一直在作间歇性的壁上观。

但毕竟四年一次的激情夏日,错过和大家聊足球的机会岂不可惜。

一说世界杯,就不免要对中国队一番唏嘘。

想起N年前的一个相声,说要把曹操奉为中国足球队的代言人,理由是曹操的人生哲学和中国足球队的比赛理念出奇的一致——“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

笑话归笑话。其实,曹操还真是一个足球爱好者。

历史上有这样一段记载:“桂字叔林,天水人也。建安初,数为将军杨秋使诣太祖,太祖表拜骑都尉。太祖爱之,每在左右,出入随从。”

《魏氏春秋》又云:“桂性便辟,晓博弈、蹹鞠。”

桂,孔桂,字叔林,天水人。建安初年,杨秋降曹之前,孔桂曾多次作为杨秋将军的使者拜见曹操。

性便辟,就是性情巧于逢迎,能言善辩。

博弈,下棋。

蹹鞠,又叫蹴鞠,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

太祖,就是曹操。

有没有感觉哪里不对,孔桂到底是什么人?一个骑都尉,即便曹操再“爱之”、再欣赏他,怎么就“每在左右,出入随从”?

传说,孔桂是曹操的男宠!

我的三国时期的知识大多都来自于《三国演义》,也没有兴趣去考证这个传说的真实性,但从他被收录在《佞幸篇》、描述他的寥寥数语充满贬义来看,觉得这个传说是可能的。

不难想象曹操带兵打仗,疲累不堪,让孔桂“每在左右,出入随从”,下棋踢球,放飞心情,也算人生一件快事。不然业余时间总是“独自走下长坂坡,月光太温柔”?或者总是“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再或者总是“铜雀春深锁二乔”?

也不行啊。

班固在《汉书·艺文志》里,把一部名为《蹴鞠二十五篇》的书列为兵书。因为蹴鞠之中“有兵机。”可见当时,蹴鞠在军中已经作为军事训练的项目,是兵家练兵之法。

想来曹操爱足球,大概除了放飞心情,也是因为可以从蹴鞠的训练中得到很多军事战略方面的启发吧。

如此说来,让资深足球爱好者曹操同志做中国足球队的代言人还真合适呢,不过千万不能代言“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的理念,而是应该有“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雄心壮志。踢足球最早的国家肯定是中国,这是已经被很多史料和文物证实的。

在《史记·苏秦列传》里,苏秦游说齐宣王时这样形容临淄:“临,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踢鞠者。”其中“六博踢鞠”,就是说下六博棋和踢足球。

苏秦说这段话的时候是两千三百多年前。由此可以推断,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时候,足球已经在中国的大地上欣欣向荣,蓬勃发展了。

《西京杂记》里记载:“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切因左右问故,太公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沽酒卖饼,斗鸡蹴踘,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以不乐。高祖乃作新丰,移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

是说,刘邦称帝后,把太上皇老爸接到都城享清福,然而老爸却时常‘凄怆不乐’——不开心,刘邦询问之后才知道刘太公自幼喜好和贩夫走卒、屠夫之流为伍,以斗鸡、蹴鞠为乐。现在这些活动都没有了,所以开心不起来。于是,刘邦就照着原来沛县丰邑的规模,起了一座新城——新丰,把原来丰邑的居民全部迁过来,太上皇又能和新朋老友蹴鞠斗鸡了,这才心满意足。

西汉学者桓宽的《盐铁论》中说西汉时期“贵人之家,蹴鞠斗鸡”为乐,普通老百姓也是“康庄驰逐,穷巷蹴鞠”。

可见从战国到两汉,蹴鞠渐渐成为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就连汉高祖老爸那样的乡下老头儿都玩的很嗨。

据记载,当时已经有了专门的足球场地,叫“鞠城”。

东汉文史学家李尤还曾为足球场写过一段铭文呢。

《鞠城铭》

圆鞠方墙,仿象阴阳。

法月衡对,二六相当。

建长立平,其例有常。

不以亲疏,不有阿私。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

鞠政由然,况乎执机?!

“圆鞠方墙,仿象阴阳。”是说“鞠”是圆形的,球场四周建了围墙,是方形的。它象征着天圆地方,暗合古代阴阳相对之说。

“法月衡对,二六相当。”是说参赛人数两队各六人,共十二人。这是效法一年十二个月来设置的。

“建长立平,其例有常。”长,裁判员、裁判长官。平,公平。例,惯例、制度、规则。常,长期的、规范性的。这一句是说设置裁判员,做到竞赛的公平。并制定规范的、制度性的常用规则。

“不以亲疏,不有阿私。”这一句是说裁判员的职业操守,要公平公正,不能因亲疏而徇私舞弊,吹黑哨。

“端心平意,莫怨其非。”这一句则是规定了运动员守则:要心平气和地服从裁判,不要抱怨裁判的裁决。大概也有黄牌、红牌、罚下之类的。

最后两句,“鞠政由然,况乎执机?!”体现了李尤作为正统的儒家学者,也如孔夫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一样,对治理国家有着高远而深邃的思索:蹴鞠比赛尚有如此严格的制度和秩序,执宰一个国家,更应该讲究规矩,秩序井然。

读完《鞠城铭》,感慨这位李尤先生真是有闲情逸致。之前只听说过《毛公鼎铭》、《柳子厚墓志铭》、《陋室铭》,读这篇《鞠城铭》时顺便查了一下李尤,才知道,这位才是写铭文的高手,生平最喜爱“铭”这种文体,著有一百二十首铭,时称“门阶户席,莫不有铭。”——连家里的坐垫都不放过。这不看见足球场,就写了篇《鞠城铭》。

不过,真得感谢他意趣高雅,否则我们也许永远也无法了解古代的足球场是什么样子了。

时间走到了经济最为繁荣的大唐时期,蹴鞠也发展到了顶峰,市井之中“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

其实这是上行下效的缘故,唐太宗、唐中宗、唐玄宗等等唐朝历任皇帝都热衷此道。

唐玄宗在《初入秦川路逢寒食》里描写道:“公子途中妨蹴鞠,佳人马上废秋千。”

而且唐代在制球工艺上也有很大改进,

在归仁绍的《嘲皮日休》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八片尖皮砌作球,火中弹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常在,惹踢招拳卒未休。”

“八片尖皮砌作球”,球壳是用八片尖皮缝成的圆形球壳,这和现代的足球已经很接近了。

“火中弹了水中揉”,制皮、熟皮的过程,确保皮球弹性极佳。

“一包闲气如常在”,这一句是调侃皮日休,但可见当时的足球是充气的,据说比西方的第一个充气球早了三、四百年。

“惹踢招拳卒未休”,他嘲讽、调侃皮日休的名字像鞠球一样惹踢招拳,但“卒未休”也说明当时蹴鞠是多么火爆,终日不休。

在唐朝,诗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描写“蹴鞠”的场面。

王维的《寒食城东即事》 :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题目《寒食城东即事》,就是寒食这一天诗人在长安城东的所见所闻。

“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

一道清冽的溪水蜿蜒穿过桃红李白的花树丛中,水波荡漾,冲击、滋润着岸边的绿蒲白芷。

演漾,荡漾。涵,浸润。绿蒲、白芷,均为岸边的香草。

“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

溪流边总共只有稀稀落落几户人家,树上的桃李花在这个时节有一半都开谢了,风一吹落入溪流之中,顺水东去,很美的画面感。

凡,总共,一共。

“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前面的柔美景象在这一句被青春与力量的角逐取代。明媚春光的背景下,一群青年男女登场了,不难想象,这是一副多么美丽的画面,短打扮的一次次把鞠球踢得比飞鸟还高,长衣衫的荡秋千竟然荡得超过了杨柳梢。更兼红衣绿裤、紫裙白衫、窈窕腰肢、善睐明眸……美不胜收啊。

蹴鞠,踢足球。秋千,荡秋千,打秋千。

“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诗人看到这美景,羡慕之余,不禁也替这群少男少女们盘算起来,大好的春光,大把的青春,无忧无虑地消耗吧,不用等到清明和上巳两个节日才出去游玩,把日子安排开,每天都嗨起来。

分日,安排、计划好日子。上巳,俗称三月三,古称上巳节,是纪念黄帝诞辰的节日。民间至今还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俗谚。

还有很多著名唐代诗人都曾把一腔诗情投给蹴鞠。

李白《古风》:“斗鸡金宫里,蹴鞠瑶台边。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杜甫《清明》:“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韦应物《寒食后北楼作》:“园林过新节,风花乱高阁。遥闻击鼓声,蹴鞠军中乐。”

王建《宫词》:“寒食内人长白打,库中先散与金钱。”白打,女子蹴鞠。

曹松《钟陵寒食日与同年裴颜、李先辈、郑校书郊外闲游》:“云间影过秋千女,地上声喧蹴踘儿。”

到了宋朝蹴鞠持续进入鼎盛时期。当然我们也拥有了最著名的天才“球星”高俅。

而这个时期的诗人里,陆游大约是最狂热的球迷了,多次在诗作中描写蹴鞠。

“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

“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新诗刻烛惊词客,骏马追风戏鞠场。”

在之后是元、明、清几朝,蹴鞠活动依然在民间盛行,但渐有偃旗息鼓之势。在元人散曲、杂剧、明代的绘画作品中,还能看到蹴鞠的形象。到了清代,因为老祖宗来自冰天雪地的北方,擅长“冰嘻”,所以出现了禁卫军“冰上蹴鞠”的训练形式。

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西风东渐,我们的传统蹴鞠逐渐被近代西方足球取代,蹴鞠终于销声匿迹。

2004年,国际足联确认足球起源于中国。

2006年,中国将蹴鞠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还有几个小时,就要迎来期待已久的世界杯决赛了。

你做好准备了吗。

当然,我们最期待的,还是我们的国足,有一天也能——

“举动摇白日,指挥回青天。”

楼主:山色空濛雨亦奇88

字数:127084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7-02-27 22:44:00

更新时间:2018-12-23 09:52:10

评论数:164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