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为人民服务(阴阳家眼里的文化)

为人民服务(阴阳家眼里的文化)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理解了“龙”是什么,就知道了孙悟空为什么要去龙王爷那里找金箍棒了,也就领会了他被称为“心猿”的由来。
理解了“龙”是什么,就该明白割掉包皮儿是件多么可怕的事情,没有包皮儿龙将失去藏身之所,它远不是卫生等问题,而是龙的贪婪和好斗全部被暴露,个人失去包皮儿缺少归属感,一个民族失去包皮儿将成为流浪的民族,他们无阴可附,最终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消失。
为什么把男人的“宝贝儿”又叫做“老二儿”呢?对个体的人来说,让“老二儿”说了算做了脑袋这个老大的主,那就是靠下半身思考的动物了,金箍棒得装在脑子里,而不是脑子装在金箍棒上;对统治者来说,在人民面前甘于做“老二儿”,国家才是一个可以随时“雄起”的人。如此也就明白“汉武帝”就是那“雄起”的“老二儿”为人民战斗一生,晚年又下“罪己诏”向人民谢罪回到他“老二儿”正常的状态。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w8连长 52楼 2017-04-15 13:12:00

谢谢楼主,学习了
—————————————————
学通了不用起卦就能预知未来。哈哈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无、欲
无,《说文》,亡也。简单的说就是没了,也可以理解为“空”。什么都没有就是无就是空,数术上叫空亡,参见对“天”字的解释。那么对于人来说,没了就是死了。活人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无”,比如专注到“忘我”,我专心思考一个问题或者专心打游戏的时候听不到旁边有人喊见不到周围的任何变化,这种状态下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只跟“问题”或“游戏”有关,长时间如此就一定能找到答案或把游戏打到登峰造极,如果把“问题”和“游戏”也忘记,那就叫“物我两忘”了,更好听的名字是“心斋坐忘”,所以“忘我”未必要表现出很忙的样子。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只要专注,无的境界随时达到。所以“无为”就是“忘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把身体忘掉,那也就没啥可怕的,也没啥做不到的。把无为理解成什么也不干或者是找个清静的地方坐着,也是极具创意的想法,它有益于身心健康。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高中有篇课文叫《与妻书》,“意映卿卿如唔,吾写此书时尚为世间一人,汝读此书时吾已为阴间一鬼……”,林觉民写完就上战场了,然后做了烈士;章太炎反清,文辞激荡鼓舞着革命者奋勇向前,七次被通缉,三次被捕,最后一次本来还可以跑掉,结果他却决定赴死(反而没死成);还有戊戌六君子等等太多人,“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啊,这种如此平静的视死如归,它是革命者的忘我,同时也是“为王者”的忘我。为王者忘我叫做上行,为官者模仿叫做下效,这就是孝的全意。儿不孝可打,官不孝可罢。在“无为(忘我)”这个词儿之前加上各种“不计个人得失的,不计个人安危的,废寝忘食的,合乎自然之道的,一心为民的……”描述,统统叫做“美言”,是月饼之外的那几层包装纸、包装盒、包装袋和广告语……,忘我就是忘我,随你怎么忘。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为王者无为(忘我),不是在视察中,就是在会议中,不是在飞机上,就是在去飞机的路上……,那么为官者就该以此为范,为官者以此为范,那为民者便以官为范,为民者以官为范,那么为子女者便以父母为范,此谓之上行下效,全了孝的本意。“吾所以知无为之有益,以此”!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欲,《说文》,贪欲也,从欠。而穆公鼎上的金文欲是 ,左为谷,右为人。哪个更合理呢?人要吃饭,这就是欲!这是天经地义无可厚非的欲。总觉得吃的不够多、占的不够全,这就是贪,就是“可欲”。人要吃饭才能活着,才能生,所以“民以食为天”。哪只狗不是到处找吃的?那一棵草不是向着太阳?谁能说这些动植物的行为是贪呢?所以,欲神不死,欲神就是求生之神。这个欲在帛书《老子》甲乙本里写作“浴”,世传本多为“谷”,谷和欲在世传本中的乱,直接可以把人玩儿傻。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人活着的时候可以做到“无欲无求”吗?可以的。而且每天都能做到,它叫做“睡觉”。重要的事情说八遍都不为多:睡觉!睡觉!睡觉!……只有睡着了才懂得什么叫做“无欲无求”,才知道恢复体力和健康的奥妙,做梦除外。醒着的时候说自己可以做到无欲无求,那就堵上他的鼻子和嘴,憋住他好了,反正他也不欲呼吸,让他去体验永远的无欲无求吧!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所以,只要睡着了,就是无欲;只要醒来,就是有欲。“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皦”,原文妙字为“眇”,是瞎了,什么也看不到的意思;皦,光明,早上太阳出来了,当然体会到“皦”了,晚上睡觉体会黑暗去无欲无求,恢复体力;白天醒来体会光明去服务社会,换点儿吃喝!就这么简单的道理,古代的道士们也都是天黑了回去睡觉,天亮了去山里采药,三清山的葛洪发现了“葛根”的好处,就推广到民间,于是人们就以他的姓来命名这种草药,这就叫做“子孙以祭祀不辍”。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寡欲”不是无欲,是保持最基本的人必须要有的欲就可以了,人民没有肉吃,我三个月不吃红烧肉也无所谓;国家富裕了,顿顿有肉吃穿的体面点儿很正常,这就属于最基本的欲望。大家都有私人飞机的时候,我买俩儿开着兜一圈无可厚非,所以欲的多寡是比较出来的,没有阴阳的对比,是无所谓多无所谓寡的。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一个人研究客观世界的欲望多了,就会占用研究主观世界的欲望;前者叫做唯物主义,后者叫做唯心主义。唯心是科研的起点;唯物是科研的终点。同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均是阴阳的两面,左面多了就右面靠靠,右面多了就左面靠靠,曲线着前进,这或许就是两手都要硬吧,准确的讲这是老子说的“曲则全”。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怎么才能做到“寡欲”?老子说“不欲以静,静曰复命”,静下来就会找到“我们为什么出发”这种最根本最原始的使命,就会发现大门口那句“为人民服务”。只有找到这个最原始的使命,才会明白老子“明道若昧,进道若退”的含义,它绝不是倒退,而是又一次的瞄正了方向,去射中靶心,恢复性功能,获得人民的“和(鹤音)”。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综上,无欲,睡觉;寡欲,正常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可欲,贪污,什么都想要。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仁,《说文》,亲也。金文 ,是一个尸和一个二,尸表示身体,二表示两个相同的事物,那么仁最初的意思应包含“平等”的含义,它表示在上位的人对在下位的人应具有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从我们生下来就有了体现,这就是父母的爱。但并非所有的父母都会像人一样去诠释这种爱,比如冷血动物,如蛇、鱼类、乌龟、青蛙等,它们生完基本就不管了。那么恒温动物基本都具备“仁”的特点,这个特点的来源可以追问到太阳。但是太阳它又是升升落落南南北北的,它时刻不停的在变化,所以感情这种东西是飘忽不定的。但作为太阳本身,它是基本没变化的,它是把它的“爱”自始至终均匀的、恒速的、没有选择的撒下来的。具体谁吸收的多和少,用到哪里去了,那不是它负责的。所以荀子讲“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作为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情感始终如一的体现出来,比如爱国,爱父母,爱妻儿,那么你就是他们的太阳。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我们来看经典:《论语》“仁者,爱人”、“克己复礼,曰仁”、“天下归仁”、《礼记》“上下相亲谓之仁”、“温良者,仁之本也”、 “仁者,可以观其爱焉”……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到此,我们可以把“仁”定义为“爱”了,爱一个人可能就是个“小仁儿”了,爱全世界可能就是个“大仁”了。我们还可以观察它的作用,比如一对恋爱中的男女,这个时候他们正在“发热”或者说发情吧,看到一个老太太过马路,他们会毫不犹豫的过去搀扶,体现出他们应有的素质,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优良教养。但是等到结婚以后,尤其结婚到了第七年,面对同一个老太太过马路,可能在行为上就有了变化,事实上每天都有变化。老太太的马路还是要过的,不会把希望寄托在你们小两口儿是不是处在发热期。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我们经常说做事要合情合理。既然情是飘忽不定的,那么理呢?昨天1加1还等于2呢,今天就等于3了,这显然让人无法接受。所以理是不变的,或者说是短期无法体现它的变化的。宋朝朱熹就认识到这个问题,干脆就喊出“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的口号。这么说对吗?人欲就是最大的天理,我们尚且知道要“合情合理”,情理二合一,他却玩儿出一个男女对立来,难怪无数的后儒说他把儿媳妇的肚子搞大了。所以,情不入理谓之矫情,理不含情谓之谬论。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仁字后面的二,原来是今天的等于号,代表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事物放一起不能叫二,一个人带条狗来了,你说这是二人还是二狗呢?我们今天的二,上短下长,上少下多,它表示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它是“上”的本字。甲骨文、金文中见到二,它就是“上”字,这才符合象形文字的造字原则。仁,自从把二变成上以后,仁就表示“上人”了。但不管你是“上”了谁,还是被谁“上”了,仁“爱”的本质不能变,不能为了“上”打着爱的旗号。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所以,感性爱国是民的出发点,它要走向理性;理性治国是君的出发点,他要诠释所有人的感性;坚定不移的理性治国,才能体现感性爱国的初衷和方向。当爱国的民失去理性,那就是乱;当治国的君开始感性,那就是昏,傍晚的太阳奔着大地去了,那就叫黄昏。只有民感性的爱国,王理性的治国,情和理,民和君才能统一,才能“唯精唯一,允执厥中”,达到“上下通如一人”的无上境界。
楼主:子政2016  时间:2019-10-02 09:10:52
所以《老子》说“绝仁”、“天地不仁”、“圣人不仁”……,玩儿“仁”的是爱国青年,是出发点。等到了治的位置上,孔子马上就把大夫少正卯杀了,不再用“仁”了,甚至他本人都“罕言利与命与仁”。作为各国的卿大夫们怎么会赞成一个要自己脑袋的人管理国家呢?那就让他一辈子做个爱国青年吧,所以孔子只能“一以贯之”的去诠释“仁”了。

楼主:子政2016

字数:79082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6-10-18 17:54:00

更新时间:2019-10-02 09:10:52

评论数:54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