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那些被我们误解的国学

那些被我们误解的国学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当今社会,或者说一直以来,关于国学传统文化,一直以讹传讹。以致我们产生了误解和偏见,严重的对其产生怀疑,认为是糟粕。有鉴于此,我准备将一些比较为人所熟知的一些内容,做一个解读,以期待有抛砖引玉的作用。有错误之处也可能在所难免,还请海涵并给予指正。也欢迎朋友们关注并交流切磋,共同进步。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正确解释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论语》卫灵公篇中,子贡问孔子说,有没有一句话是可以一生都可以照着来做的?孔子说有啊,就是恕字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

按原文来说,这句话是比较容易懂的。但后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单摘出来,那意思就变了很多,名家各有注解,千奇百怪了。

什么自己不要的,不要给别人啦。什么自己不喜欢的不要给别人啦。什么自己不乐意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啦。
恕,是什么?应该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现在话讲,是宽恕饶恕他人的意思,宽以待人,现代的解释已经少了一半。

欲,是欲望。己所不欲,是自己不要欲望,克制欲望膨胀。这是修身修心的重要体现,说白了,便是严于律己。

勿施于人,意思是不要想着别人也这样做。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好为人师】,这个词,有够熟悉了吧?现在都成了贬义词,说人都喜欢当老师?
好为人师,竟然会被解释为喜欢当老师,实在可悲可叹之至!

《道德经》有言:师之所处,荆棘丛生。

这是说,军队所到之处,打打杀杀,这里就没什么人来耕作了,所以什么乱七八糟的草木都长出来。

《道德经》又言: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这是指有道德之人,是不大会管理军队的,也不见得他有多精良的军队,不需要嘛。

孟子后来也说过“人之患在好为人师”,他的意思也是老子一样的意思。他说,人所最为担心的祸患就是大家都在热衷建立强大军队。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建立强大军队,就是打战用的,打战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苦不堪言啊,兴师动众啊,要多少精壮劳力去当兵?还要多少物资来供养军队?打起来,还死伤无数......所以,孟子是排斥打战的,所以讲“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简单的这一段开头,能够读懂的人,也是少之又少了。
这一段话,是孔子在讲他的学生们学习了治国为民的知识之后。
学了之后,不代表就结束了,后面是要去发挥运用的。学习之后,开始,自己并不能够就可以用了,因为没有平台。那在一些时机之下,社会上发生一些事情了,自己作为一个旁观者,是可以结合自己所学,进行模拟辩论的。
这就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注意,这里不需要通假字!不需要通假字!不需要通假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这里的乐,不是什么悦,直接就是乐。因为朋是什么?志同道合者就是朋,志同道合者为什么自远方来?那是知道有自己这么个人,有学识有本事,自然是伯乐啦,求贤来的。
我们知道,人们不管是高中,或者是升官上任,在古时候都是怎么做?那就是奏乐唱戏等。即使是在我们今天,遇到这样的事情,都也是唱歌跳舞请客,以示庆贺。
所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意思是,有志同道合的人知道自己,来请自己一起去共事了,这是值得庆贺的。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假如呢,自己一直怀才不遇,没有志同道合的人看的上自己。那自己也不必要郁闷苦恼,这丝毫不影响自己的君子品德。
为什么不影响呢?因为孔子认为,君子不器,不可以被人当枪使,不是人家要自己,自己就无节操的去帮忙。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希望有想交流的朋友,可以互相交流探讨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说到“君子不器”,也是值得说一说的。
现在解释器,为器皿之类,不是很合理。器,应该是工具。
身为工具的时候,自己是没有思想的,就是被利用而已。不管是一把刀,或者是一个杯子一个碗,莫不如此。
拥有一个美好的外表也是器,拥有某一项技艺技术,也是器。
孔子说易中,讲过一句话: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子贡是很有能力的一个人,也算有担当。孔子都说他只是器而已,并非胡说。子贡问是什么器呢?孔子讲子贡就和瑚琏一样。
查解释,瑚琏是什么东西?说是祭祀的时候装祭祀品的贵重剩器。那我们该如何来理解孔子对子贡的评价呢?
子贡是一个学识非常丰富的人,可以说是孔子得意门生了。并且这个人是个帅哥,还很有钱。所以,孔子传道过程,也是受到他很大帮助的。
子贡,等于说也算德高望重的人了,是个出得厅堂之人。所以,孔子用瑚琏来比喻,也是恰当的。
虽然孔子讲君子不器,实际上,严格来说,人人都是器而已,没什么人可以形而上,那是相当少的,包括孔子在内,也只是器的一种。
或者,孔子心中有一个人选在器之上,那就是老子。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说起老子,老子一生著作不多,小小的五千言《道德经》经典中的经典。可是,如何读懂《道德经》呢?
刚好,昨天,我看到有网友在问这个问题,于是我作了回答。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读懂《道德经》原来只需这么简单就行》
如何读懂《道德经》,确实是个问题。

自古以来,大家都认可一件事,就是读《道德经》的人很多,真正读懂的人,凤毛麟角,屈指可数。

那我们也看到了,非常多的人,不管是名人,非名人,热衷于解读《道德经》,甚至都很有自己的想法,能写出长篇大论。那我们可不可以这样认为,他们中绝大部分解读也不会是正确的,或者只是部分内容正确?

基于这个角度,开始读经的人呢,就不大可以去参考他们说的,以免先入为主继续错下去。这个时候,就要自己先读熟悉了,自己思考。过程中,一些字词不懂,适当参考字典解释,这样就可以了。不怕讲,我也是这样的方法去读《道德经》,然后我发现,非常有趣。

简单说一个内容,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治大国若烹小鲜。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好了,这个解释多了去了。什么把鲜字大卸八块,什么羊啊,鱼啊,大鱼小鱼,怎么烹饪煎炒......等等等等,众家解释各有其长。那我会认为,他们没有读懂。

《道德经》本就是讲道的,道呢,大道至简。用得着什么食物那么讲究?用得着烹饪煎炒各种技巧?那岂不是违背了老子前面所讲的“五味令人口爽”?自相矛盾了?

追根揭底,老子意思很简单,管理一个大国家若家常便饭。这就是老子的意思,老子会这么说,就是无为,这样也才轻松,轻轻松松的就把大国管理的很好。这是老子的理想国度,然后如此轻松的管理国家,人民又可以安居乐业,多好啊!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如何才可以做到这样,就需要继续学习老子的五千言了。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举了这个例子,就是为了说明。说明大师们专家们的解读未必可靠,还是要我们自己用正确的方式来认真学习,才是。说话有点刻薄,得罪人了,在此表示歉意。

这一篇文章的出现,是我看到有人在提问,我于是作了回答。其实,之前我已经有在这方面讲过了,算是炒剩饭的重复吧。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老子,讲道。孔子,也讲道。孔子讲道,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朝闻道夕死可矣”。
就这一句话,把孔子害惨了。孔子怎么会说早上听闻了道,晚上就可以死了呢?关于这句话,各位名家解释还真挺多的,这里就不去重复他们的解释了。
我们直接进入正题,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读懂这句话。
原文在里仁篇,是这么说的: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当时也还说了很多话,最后,孔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这是孔子的一次讲学,讲了很多,最后,叫同学们要认真思考,自己去总结。就是告诉说他讲的话,要联系贯通起来,这样才可以明白。然后他老人家就出去了,有学生还是听不懂,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于是向比较高材生的曾子请教,曾子说老师所讲的道,总结起来就是忠恕俩个字而已啦。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这个道,是什么道,现在就弄明白了,是“忠恕”之道。这时候反过来看“朝闻道夕死可矣”就比较有认知了。
孔子说“朝闻道”,就是说今天听了这个道理。“夕死可矣”,也不是什么晚上就可以死了,而是指过去可以死,死不是人死,是过去的错误认知的死。今天听到这个道理了,以前所认知的所做的,和现在听到的道理有出入,就让以前的错误认知从此不再出现,那么就可以了嘛。
这才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正确解释,有缘看到本解释的朋友,您觉得呢?
同样是在里仁篇中,关于父母的,有俩段话也是经常被人所不理解的,或者说误解比较多。如: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为什么这么说啊?因为古时候,出门不方便,想回家一样不方便。就是托人稍寄一封信一句话,也非常不方便。能够远游的人,肯定也是成年人了,那父母岁数基本也是比较老了,都该五十岁左右了,甚至更多岁数,说句不好听的,健康要多好很难得,说不准哪一天也就走了。身为子女,怎么能不担心呢?所以,当然是尽量不远行了,免得万一有个什么事,子女不在身边,对不对?这个还好理解,难以理解的是“游必有方”,有人说是方向去处要给父母知道,有人说是方法等等莫衷一是。
究竟什么是“游必有方”呢?
方,应是方正妥当的意思。自然就是要家里妥当,解决自己的担忧,才算方正妥当啦。确实不得不远游的情况下,那么,家里一切需要担忧的,要有个好的解决方案,要安排妥当了,自己才可以出门嘛。这样呢,自己也可以出门的时候会放心。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道又来了,这里的道就很多人弄错了,可以讲,基本没人理解的正确。
三年无改,是三年都不改变,当然也可以说是大概三年,不一定需要三年整数。
我记得之前我写过关于这一句话的文章,我直接复制过来就是了,免得再次码字辛苦。
如何才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是《论语》里仁篇中的一句话,为大家所熟知。可是,就这么一句耳熟能详的话,却一直被误解很深。误解所产生的结果,就是人们认为儒家迂腐愚孝,也因此错误认知,使人不能在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没法吸收精华指导自己的人生,不能对自己起到好的促进作用。还会因此,使得学习传统文化的新人,从一开始就对传统文化产生不信任感,产生偏见。负面作用影响恶劣,因此,我才想起要对这句话,来作一个解释,希望可以为朋友做个参考。
最普遍的认知,就是“父之道”被认为是父亲所从事的工作事业,或者是父亲的思想,或者是父亲所交代的事情。三年无改,就是三年都不改变,一直贯彻执行。这样的解释,相当牵强而且肤浅,不仅你不同意,我也不同意。我想,孔子也没这么肤浅的吧?如果仅此而已,那么《论语》一书,连心灵鸡汤都不如,连唱高调都不是,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去读。有人说三年可能是泛指,可以是三年五年都可以。要我说,不管是大概还是真的三年,只要不明白父之道为何物,怎么解释都没用了。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父亲,一家之主,通常也比较严厉,古人说严父慈母,就是这个意思,这在今天也同理。那么,父亲在身边,就是一种约束管束。作为孩子的,一般自然不敢过于恣意妄为,凡事要掂量着点,还是比较听话的。这在大人眼里,就是好孩子,做个父母希望的状态的孩子,就是孝子嘛。

“父之道”,就是父亲在身边时,自己的表现。如果一个人父亲去世了,他还依然保持原来那种状态,不逾矩。而且有三年如此,不会说因为没有父亲的约束就为所欲为了,不会说有之前所被约束而隐藏起来的欲望,终于可以释放了。那么,这个人就是好子女,他是大概也不会变坏了,心性是值得父母放心的。能如此,就是大孝。

当一个人,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可以做到连续三年不逾距,保持之前的样子,这是一种自约的体现,代表自己终于长大了,值得父母信赖,父母当然也就放心了。这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肯定,代表自己理智了,心态也成熟了,不仅是家族顶梁柱,也当为社会之栋梁。是不是呢?

我想,孔子就是这个意思。他是这个意思,我佩服他的先见之明,你一定也佩服他的远见。那么,他的话,他的思想,也自然永远不会过时,我们都值得学习,以为我用。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古人为什么说“但行好事 莫问前程 不交僧道 便是好人”?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不交僧道便是好人”,很多人看了这句话,觉得朗朗上口,也很有生活智慧的样子,但也貌似有冒犯之处又有不妥。这可怎么办?

原来,这句话妥妥的,它是劝人行善的。意思是只要多多行善,少造恶业,自有上天庇佑,哪怕不去亲近僧道学佛修道,那也是好人一个。并不是说,僧道不好,不能去亲近。

这个社会上,有很多人做亏心事,然后会去结交僧道以求庇佑。看似好人一个,实则不是,都是有目的的。什么做做法事啦,画个符啦,以为这样就可以求个心安。相比那些没什么信仰但心地厚道有爱心的人,相去甚远。
当然,宗教信仰在社会上的效用,也是非常明显的。很多人本不是什么好人,但接触信仰之后,心变豁达了,人变好了,大有人在。

原文中,“不交僧道”,这个交也是属于贬义的。属于目的不单纯,故意为之。只要是交了,这个心态本就不对。僧道,是老师,人生大老师。不是用来结交的,是用来亲近尊重和学习的。

当我们真用心来体会古人的智慧言语,自然是完全没有误会。此时此刻,我们也就知道,古人用字是如何考究?我们会产生误会,实际上是出于自己的无知,望文生义。说到此处,若有言辞失误,忏悔。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yfl888 2019-10-27 14:04:17
这个楼主就跟传销一样,说别人解读的不对,又说别人先入为主,然后抛出自己的一套给读者,你那一套还不是一样会让读者先入为主么,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么。
你凭什么说你自己理解就对,别人就是错的?你有根据么?你自己说的有道理,不用说别人对错,大家自会分辨,靠否定别人来抬高自己,就跟传销一样,产品吹的天花乱坠,敢放在超市里很别人的产品竞争么
-----------------------------
朋友说得不错,我老说别人不对,别人又是对的,自然打脸啦,那可丢人了哈。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yfl888 2019-10-27 14:04:17
这个楼主就跟传销一样,说别人解读的不对,又说别人先入为主,然后抛出自己的一套给读者,你那一套还不是一样会让读者先入为主么,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么。
你凭什么说你自己理解就对,别人就是错的?你有根据么?你自己说的有道理,不用说别人对错,大家自会分辨,靠否定别人来抬高自己,就跟传销一样,产品吹的天花乱坠,敢放在超市里很别人的产品竞争么
-----------------------------
朋友说得不错,我老说别人不对,别人又是对的,自然打脸啦,那可丢人了哈。所以,我传不出去的啦,放心,谁会那么笨呢?
楼主:慧眼之人生  时间:2019-10-31 21:35:23
“出生入死”原来是这个意思?
“出生入死”,很久以来,被用于经历凶险的事情,经历过生死嘛。那像上战场啊,就形容说是一起出生入死过。于是呢,就连《道德经》第五十章里的“出生入死”,也被误会了,以致后来,人们要真正读懂,就有点不容易了。今天呢,我们来重新解读“出生入死”这一篇的内容。

原文: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求生之厚。

老子这是要讲什么呢?是在形容一个人类现象给大家知道,可以说是他的发现归纳吧。他说,人们的生存状况,大概是有十分之三的人出生,就会同时有十分之三的人在死去。人的生活中呢,又有十分之三的人,是动之于死地。动之于死地,就是置身于性命攸关的环境当中。人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们求生欲望太大的缘故。

这是老子的感慨,本来,刚出生和即将死去,已经占据了人们总数的十分之六了,他们是没有生产力的不能自主的。剩下十分之四可以好好活,用有有用之身,可以自求多福吧。偏偏呢,这些人中,又占了大部分因为求生欲望太大,反倒自己在作死自己,这是很不合理很不应该的。

原文: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说,我所知道的,比较会掌控爱护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猛野兽,在军队中,也不会被武器所伤。因为有角的野兽想顶撞也没有目标可以顶撞,老虎爪很锋利,可是也没有目标可以抓,军队的那些武器呢,也没有敌人可以拼杀。这又是为何?因为比较会掌控爱护生命的人,他们不会进入这样的凶险境地,自然不会受伤乃至于失去生命。

这里重点讲的,就是“以其无死地”,才可以避免这些凶灾厄难。可是为什么有十分之三的人,非要自己置身于如此凶险境地呢?好悲哀啊,他们就是为了生存,为了活的更好,才会如此铤而走险嘛。结果就只剩下十分之一的人,比较爱护生命和善于维护自己生命的人,没有这样做,他们就活的好好的,安安全全的。

很可惜啊,活的好的人,没有性命之忧的人,仅是人类中的十分之一,这个比例太小了。我们现在的社会,这个比例,应该是有所增加了,不像老子的那个时代,动乱,民不聊生。但是呢,依然很多人,虽然未必是动之于死地,但动之于危险麻烦的境地中,给自己找难受,不能自拔,那也该有十分之三吧,怎么办呢?如何去提升这个生活质量呢?

楼主:慧眼之人生

字数:8466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19-10-24 00:37:04

更新时间:2019-10-31 21:35:23

评论数:4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