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是假冒伪劣产品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是假冒伪劣产品

楼主:一介匹夫629  时间:2019-11-14 03:22:02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是假冒伪劣产品
我,野鄙村夫([email protected]),五十年前,因为上山下乡,与数以万计的年龄差不多的人一起,得了一个“知识青年”的荣誉称号,除此之外,再也没有值得夸耀的事了。如今气息奄奄,苟延残喘,写下几句,算作留给后人的遗言吧。
汉语中文,乃是天下公器,它不应由一个、一群、甚至是全部的权威决定它应当怎样,它只能是社会的共识。并且符合历史的真实和传统。
孩子,是我们的未来,课本,是汉语中文的规范。我们的课本里,就有若干错误,使这些课本成了假冒伪劣产品,亵渎了我们的汉语中文,侵犯了我“知识青年”的荣誉。
教育部审定、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2016年7月第1版)有错误如下:
1. 课本封面,版权页“人民教育出版社”名称错误,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竟然以课本的出版者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不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为由,拒绝承担课本上标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法律责任。这是一个以简称和全称所指不是同一个法人的借口逃避法律责任的不诚实的经营行为。
2. 课本第58页《江南》一课是古文,解释缺失,据《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一课中“田田”二字的解释,是“挤挤挨挨”、“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此处说荷叶非常茂密”、“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达得淋漓尽致”(见第148页)。解释完全是错误的,说明编写者根本不知道“田田”二字说的只是“圆圆”。田田是叠词,解释结果也应当符合叠词的形式,再者,课文七分之五的篇幅说的都是观鱼,是在田田的莲叶状态下的观鱼,田田说的是一片或者几片莲叶的状况,与“茂密”没有任何关系,田田还必须保证莲叶处在一种四周有空隙的状态,以方便观鱼,茂密的莲叶一片连一片,一层压一层,怎么观鱼?所有与圆字无关的解释用语都是多余的,说得越多,错误越多,过犹不及,说的就是这种错误。同一本书的第60页,说说到了“荷叶圆圆”,也可做为旁证。
3. 课本第67页《画》一课是古文,解释缺失,课文的插图也是不伦不类;据《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上册》166页、168页、170页、171页的内容,说它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底 画 ”、“这首谜语诗的谜底是画”、“这是一幅山水画”、“远看山无色”以及插图将山水花鸟共作一处的表述,说明编写者不具备常识,完全不懂这一首诗,以不懂冒充懂,在传播知识这一点上,是欺骗行为。这一首诗,说的是画者的技法高超,画者画了许多的画,虽然风格情趣各有不同,但是每一幅画都可以乱真,让人佩服。诗之于谜语,等级相差甚远,举例来说,可比之于玉石和砖瓦,玉石可以以砖瓦的形式砌进墙体,但是砖瓦却绝无可能以宝物的身份与玉石同居于储宝库。诗是文学的顶极作品,谜语只是俚俗的顺口溜,怎能把诗的身份无端地贬低至谜语的程度呢?即便说它是谜语,谜底也不是“画”而是“画得太好了”,这是又一个错误。“远看山无色”则完全无视事实,“日照香 炉”说的是山色紫,“远上寒山”说的是山色白和红,近来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绿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一句之中,山就有了四种颜色,怎么说“山无色”呢?课文中说“山有色”是说自然中山该有什么色,在画中山就有什么色,一样也不缺,课本的插图将山水花鸟共作一处,把不能同处的内容混在一起,违背了文理,违背了画理,也违背了常识,山水画追求的是淡泊高远,花鸟画表达的是富贵奢华,怎么共处?比如某家生了一个孩子,是男就男,是女就女,不可以亦男亦女,不男不女,与自然规律不合。把山水花鸟画硬称为“这是一幅山水画”,也是一种没有常识的错误,最起码会受到花鸟画作者们的反对,课文中说及的画也不是一幅,是多幅。
4. 课本第72页《日月明》一课关于男、尘的说法不合常识,课文的“一人不成众”一句讲理不力,末一句“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也不合常识;.《日月明》一课据《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说法,是介绍会意字,“体验古人造字的智慧”(第182页),“男”是“田”和“耒”的构成,而不是“田”和“力”的构成,持耒到田劳作,训为“男”,在田里出力劳作的人不止是男,女,也是田间的劳力,《对花》中唱道“撒下一颗籽呀,发了一棵芽啊”,说的是劳动妇女在田里进行播种劳动,董永唱道“我挑水来你浇园”,说的是劳动妇女在田里进行灌溉劳动,人类社会的原始状态有一种叫做“母系氏族社会”,就是因为妇女进行农业劳动能得到比男人们进行的渔猎劳动更多更稳定的收获,而得到了氏族的领导权的结果,说明妇女也是田里劳动者的 一部分,还应当是田间劳动的开创者,还有一点,“力”字是从“耒”字异写而来,“力”成为“男”的一部分,是男字出现以后异写的演变结果,而不是造字的初始状态。“小土尘”也与“古人造字”的说法相违背,古人造字起码有几千年的历史,尘字却只是在1956年由国务院颁发的《简化字总表》才出现的,因此不具有“古人造字”的资格,“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一句说的不是字理,与课文的主旨不合,再者下定义不宜用否定句式,一人不成众,二人成众吗?七人众吗?八人众吗?我们万众一心,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万人众吗?一人不成众与七人众、八人众、万人众怎么一致起来呢?“独木不成林”句也是一样的错误,独木不成林,多少棵木才成林呢?50棵?300棵?2000棵?这个问题用“独木不成林”一句解释得清楚吗?构字和自然事实怎样地一致起来正是课文应该说清楚的道理。当讲不讲,不当讲啰嗦起来没完,完全不合文理。团结协作与会意字并不完全相关,没有必要议论与会意字字理没有严格关联关系的团结协作问题,以文理而论,这是多余,“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一句问题更加严重,据《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183页的说法,是“让学生体会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在一起可以创造财富的道理”的意思,据被告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向法庭提交的证据,这一句俗语出自“只要我们齐心,紧紧抱成一团,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那就摔不乱,打不碎。”(伍杰《山路崎岖》)仅从这句来分析,这就是一个说理不清的句子,金,摔不摔得乱,打不打得碎,还与金的自然物理形态相关,如果它是砂粒状、粉末状,即使它的化学性质是金,仍然是一摔就乱,一打就碎,立论完全不能成立,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一句怎么就能创造财富也丝毫没有论述,课本怎么就总结出“创造财 富”这个意义来?这一句话,只能归在错误和拙劣的范围里,课本的编写者不辨对错,把它引进课本再作更进一步的错误理解和解释,对读者进行“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能创造财富”的教育,完全不能达到目的,事实上只能起到反作用。团结与会意字字理并不严格相关,《日月明》一课完全没有必要论述团结问题,团结也要讲原则,不是所有的团结都有积极的促进进步的作用,市本无虎,三人乃成,曾参贤良,三告投杼,这都是团结做坏事,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首段文字所写的团结,就是共产党的敌对势力,“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从字面上来理解,它说的就是“众人一条心,都把手中持有的黄土说成金,那它就成了金”,可以与“团结就能创造财富”相关联,可惜的是它完全是诈骗团伙的信条,危害社会。
5. 课本第78页《拔萝卜》一课“老公公种了一个萝卜。”句错误,种的时候必不是一个萝卜,而是一棵萝卜秧,甚至只是一粒萝卜籽;在菜市场、饭店,萝卜论“个”,对种萝卜的农民,萝卜论“行”、“棵”、“株”。用量词得要分清身份和场合。
6. 课本第87页《雨点儿》一课“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句错误,“飘”一字不妥。想来“飘”和“雨”之间,只有“牛毛细雨”勉强有点联系,可是课文中说的却是“小雨点”和“大雨点”“飘落下来”,这就违背了我们的语文习惯了。
7. 课本后记“小学语文室全体同仁始终是……”句中的“同仁”一词使用不当,于礼有违。“仁”是敬辞,礼貌的原则是:在公开场合,敬辞不自用,对于非编者的读者,“仁”一词就有羞辱意义。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2016年11月第1版)有错误如下:
1. 课本封面、版权页及内页多处“ 人民教育出版社”名称过简错误;逃避法律责任。
2. 课本第12页“祖国多么广大”,“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祖国广大,搭配不当;这是一个可以简单判断的主语缺失的病句。
3. 课本第19页“升旗仪式非常壮观”,仪式壮观不合语言习惯;到处可见的景象不称“壮观”,天天可见的仪式,也不称“壮观”,一个壮观的仪式自然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天天都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国家和社会都会承受不了的。
4. 课本第27页“日积月累”所给出的“春晓”一诗是古文,据《教师教学用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64页所说是:雨后清晨的美丽春光,常识告诉我们,一首诗绝不会浅薄到如此的程度,编写者昏昏噩噩,对诗中所说的事、所言的情完全不懂,把自己不懂的文章编进课本,是不负责任的欺诈行为,并且可能会对学生、读者和社会造成不可预知的坏影响。年轻的朋友,你读到这里,我就问问你,你,知道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吗?
5. 课本第33页“他们又叽叽喳喳地一起飞回窝里,安安静静地睡觉了。”从“叽叽喳喳”到“安安静静”,少了过渡,不合文理;
6. 课本第63页“有饭能吃饱”,饱字中只有“食”字,并不见“饭”字;“食”和“饭”两个字书写、读音、释义都不相同,怎么能将此作彼,混为一谈呢?
7. 课本第103页“青蛙跳来了。……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句混乱不堪;是青蛙不能跳到地里?是蚜虫不是害虫?是青蛙在地里也不捉害虫?“田”和“地”这两个可以模糊使用很难严格区别的词,怎么才能认真严格地区别开来呢?让读者无法得知,这都是课文的混乱叙述造成的后果。
8. 课本后记“小学语文室全体同仁始终是……”句中的“同仁”一词使用不当,于礼有违。这一个错误如上册的错误分析。
我以一已之力,对抗课本的错误。错误是假知识、冒充科学、不懂伪装懂、行文拙劣。课本文字的差错率允许值是多少?不超过万分之零点二五,做得到吗?(见《中小学国家课程教材审定审查工作细则》)法院和检察院却都不支持我关于课本里存在错误的主张。我只能回归社会,痴痴傻傻地向每一个行人说说这件事。
我看过的别的课本,也是假冒伪劣产品。
教育部、出版署、市场监督管理、公安局、消费者协会、传媒乃至于纪检反腐,都应当站出来负责的,可是他们都失声了。每一个公民都应当说上一句话的,你,说了吗?
野鄙村夫说句话,学生课本错误大,一个一个瞎聋哑,国人不配有文化。
常识还未完全泯灭的人,或者还有,救救我们的汉语中文。

天津 塘沽 新城家园 张连起 2019年9月

楼主:一介匹夫629  时间:2019-11-14 03:22:02
二月8(?)日,看电视,诗词大会。主持人出题: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主持人和嘉宾都将“萋萋”和同一首诗的“离离”释作“茂盛”。满场默然赞许。

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请您把“离离”和“萋萋”都换成“茂盛”看看成了什么?你用脚趾头想一想,都知道这两个词绝不会是“茂盛”,我们能要求央视出来道歉吗?他们知道这两个词该怎么解释吗?
课本里怎么解释的“离离”和”萋萋“,有哪一位老师能给说一下吗?您,又是怎么给学生讲解的呢?

离离萋萋义亦易 通解茂盛称权威 忍看神奇化腐朽 江州司马青衫湿

《草》是一首咏物诗,情景交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这首诗的大意是:原野上那茂盛的野草,到秋天枯萎,但第二年春天又会长得十分繁茂,年年循环,生生不已。不管野火怎样无情地焚烧也不能把它烧尽,只要春风一吹,小草又会蓬勃生长。

上面是教师教学用书 见https://www.szxuexiao.com/keben/html/3765.html
茂盛二字赫然在目。您如果依照这个来教授学生,则误人太甚了。
楼主:一介匹夫629  时间:2019-11-14 03:22:02

作为全国上亿学子的通用课本,中小学语文教材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尤其近年教改的主题之一就是“语文为王”。2017年9月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义务教育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科教材在全国推广,今年秋季新学期起这三科全国都是用统一部编教材。参与编写的很多专家都提到“工匠精神”,统编小学语文教材执行主编陈先云更强调:“要让孩子们喜欢学习,要让孩子们喜欢这套新的教材,我们就要做到规范、精准和严谨。”《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也说“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专家们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包括插图”。


然而事实如何呢?

我家里的两个孩子刚好也在读小学,为了辅导他们功课,每学期开学之初,我会先通读一下他们的课本。很遗憾的是,这些小学语文课本上的似是而非的错误其实仍然不少,有的甚至是专家们信誓旦旦确认为正确的,也是存疑乃至错误的。这些瑕疵,大抵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类,即文字性的记述错误,以及配图错误。

文字性的记述错误

上海原先使用上海教育出版社的课本(“沪教版”),现在则用全国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课本,“人教版”),这两种课本我都参照读过,其中有些课文是交叉重叠的。

首先必须要承认的是,这次全国统编教材(“人教版”)确实订正了一些细小的失误。例如沪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赵州桥》这一课,写明这座桥梁“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1300多年了”,这明显是较早前的表述,因为它始建于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元年(公元595-605年),因而这次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收入同一篇时,就更改为“一千四百多年了”。

不过,这样的表述仍然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赵州桥从古保留至今;而实际上,现在的赵州桥只是“因名而古”,它在1950年代曾大规模重修过,使用了古代不存在的的水泥砂浆技术砌筑,并更换了大部分石料。现在的课本无法让孩子了解到这些。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本上的另一篇《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提到《清明上河图》“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同样没有引导、鼓励孩子去了解更多信息。因为关于这幅画作上究竟有多少人物,也是历来有争议的。五百多人的数字,是白寿彝《中国通史》上提到过的约数,原本就并不精确,而仔细研究这幅画的学者所给出的数字要多得多:据日本斋藤谦《拙堂文话》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动物208头/只(转引自曹星原《同舟共济:<清明上河图>与北宋社会的冲突妥协》)。

另有一些表述,其实已经过时或不准确。例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的一课《日月潭》: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日月潭很深,湖水碧绿。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小岛把湖水分成两半,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这短短几句话中,至少有三处是值得商榷的:首先,台湾最大的湖其实是曾文水库(17.14平方千米)而非日月潭(7.73平方千米),日月潭只能说是全岛最大的(半)天然湖——它原先是天然湖,但后来又建造了水库堤坝和水电站,故而算是半天然湖;其次,湖中小岛本名珠屿,“光华岛”一名在1945年台湾光复之后曾使用过,但1999年之后已经按当地原住民语言改称“拉鲁岛”;最后,这里日月潭名称来历的解释,可追溯至晚清曹士桂《宦海日记》的记载:“山南水圆如日,山北水弯如半月,询社人,潭名日月。”但现在考证发现,最早记载日月潭的是清道光元年(1821)升任台湾府北路理番同知邓传安所著《蠡测汇抄》一书,而其中明确记载:“水分丹、碧二色,故名日月潭。”也即并非由形状如日月得名,而因水色不同得名。

有些课文,是从历史记载改写而来的故事,但在改写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有所添加、删改,由此出现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句子。例如沪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苏武牧羊》:



“匈奴王……派早已投降的汉使卫律去劝降。苏武不等卫律说完,怒目圆睁,手举旌节大声喝道:‘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汉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

卫律确实被派去向苏武劝降了,但他其实并非“汉人的儿子”,也谈不上“背叛了父母”,因为他自己的出身就是胡人,只是从小在长安附近长水(浐水支流)一带长大,故既深受汉化,又通胡语,《汉书·苏武传》中的原文是“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重点是斥责他“不顾恩义”,课本突出他道德上背叛,但略去了“为降虏于蛮夷”。此外,这样的表述容易让人以为,他是以“汉使”的身份投降的,但其实只是他一度被举荐出使匈奴,回国后发现举荐他的李延年被抄家,他担心被株连才逃亡匈奴的。(《汉书·李广苏建传》:“卫律者,父本长水胡人。律生长汉,善协律都尉李延年,延年荐言律使匈奴。使还,会延年家收,律惧并诛,亡还降匈奴。”)

涉及到国外历史故事的,往往还夹杂着某种中国式的错误想像。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的《智烧敌舰》,讲到阿基米德的故事,但随后就是这样几句:



“那时候,邻国之间经常打仗。希腊这个国家很小,许多年轻力壮的男人牺牲了,留下的尽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有一年,罗马帝国乘虚而入,派军舰侵略希腊。那时,军舰都是木头做的,舰上还竖着桅杆,桅杆上挂着很大的布帆。”



这里几乎每一句都有问题。

在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年)生活的时代,并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希腊国家”,确切地说,他出身于西西里岛的希腊殖民城邦叙拉古(今意大利锡拉库萨),这也是故事的发生地;当时城邦之间的战争也未必如这里所形容的,只有老弱妇孺留守;罗马帝国要在阿基米德时代两百年后才出现(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帝),当时还是罗马共和国;而此时地中海的舰船仍是奴隶划船的桨船或桨帆船,不太了解如何运用风力——一艘希腊三段桨船通常包含170名桨手,30名战士,极耗人力,这种排桨船在中国文明中极为罕见(划桨龙舟除外),五卷本《中华科学文明史》认为,这其中的部分原因恰是因为中国人“创制了比较先进的帆及其索具”。既然希腊罗马的舰船活动并不怎么依赖风力,因而真实的历史记载中其实也不曾提到阿基米德是用镜子聚光烧了敌船之帆,换言之,整个故事都是很难成立的传说。

配图错误

与文字表述相比,语文教材中的配图错误之多也不在少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寒号鸟》一课,将寒号鸟画成鼯鼠,这我去年已在腾讯大家撰文指出是不了解故事本源所致,“寒号鸟”当然是鸟,将它错解为鼯鼠是以讹传讹的结果。

小二上册 寒号鸟小二上册 寒号鸟

配图上,最常见的错误是时代错置,也就是图上出现了与历史背景不匹配的事物。

同样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我要的是葫芦》一课,两张图上的书生都有包裹发髻的巾帻,这是秦汉到明代流行的头巾(明代有方形“四方平定巾”)。不过,课文中他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如果这人真这么说话,那他的形象就只能是梳着清代辫子的书生了。





因为南瓜是原产于美洲的植物,直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之后,才传播开来。虽然它在明末就已传入中国,但起初因系从日本间接输入,中国人称之为“倭瓜”。“南瓜”这一名称,是直至清代中后期,南方所种植的南瓜品种沿大运河向北移栽,在山东尤其受欢迎,北方人因其来自南方,才流行称之为“南瓜”的。

在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中,有《高山流水》一课,画的是伯牙子期鼓琴相交的故事,然而画蛇添足的是,在他们的坐席之前,还有一个香炉。



焚香奏乐在后世算是常有的事,但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先秦时代,恐怕是不可能的。学界对香炉起源于何时一直有争议,但目前所出土的最早香炉只是汉代的博山炉。南宋学者赵希鹄《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爵炉则古之爵,狻猊炉则古踽足豆,香球则古之鬵,其等不一,或有新铸而象古为之者。惟博山炉乃汉太子宫所用者,香炉之制始于此。”这里说得明白:先秦时的人们相信艾草等可达神明,因而没有香炉——当时也没有“香”,而只有艾草之类的“草”。

配图错误最明显的,是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田忌赛马》一课。

课文中说齐国的王公贵族“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比赛的时候,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于是,配图上也是几个人骑马奔驰的样子。





这实在错得离谱。田忌赛马的主角孙膑生卒年不详,但这个故事大体发生在孙膑到齐国刚受重用之际,应该在他第一次用兵获胜的桂陵之战(前354年)前夕,而中国开始有骑兵始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前307年)——这是中原诸侯国首次向北方游牧部族学会骑兵作战,而像齐国这样相对保守的国家,学会得就更迟了。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九“骑”条下提出著名的“六经无骑”论,也就是中国古典最重要的“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中都找不到“骑”字,他认为这是后世在与山谷中的戎狄各族作战时,因为地形崎岖不利于战车,才“势不得不变而为骑。骑射,所以便山谷也”。

在田忌赛马那时,齐国贵族盛行的还是车战。马镫要再等五六百年才发明(一般认为是公元3世纪的鲜卑人率先使用),因而在战国初年想要骑在光溜溜的马背上急速前进,恐怕也是相当危险的。

在这个故事的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虽然确实提到“马有上、中、下辈”,但随后孙膑就明白指出,那些马其实是拉战车的,而不是骑乘的:“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所谓的“驷”,乃指四匹马牵引的马车——汉语中至今有“驷马难追”这一成语,但因为这样的马车形制早已被废除,后世都已不详其意,就像《鹿鼎记》里的韦小宝,虽然听说过“驷马难追”,但总是记不得“驷”这个字,有一次还自问:“他妈的,驷马是匹什么马,跑得这样快!”

很遗憾的是,我查阅了诸多涉及《田忌赛马》这一故事的教材(如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西师大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图书(新世界出版社《幼学启蒙丛书》中的《中国智谋故事》),配图所画的都是错误的。

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田忌赛马北师大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田忌赛马

这一课原先也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现在虽已被移除,但这些图却广为流传。这也意味着人们在看到“赛马”时,可能都不由自主想到的是后世那种一人一骑的“赛马”,却完全遗忘了在更早的年代里,“赛马”其实是“赛车”——在表现罗马帝国时代马拉战车比赛的电影如《宾虚》中,还能生动地看到这样的场面。



《宾虚》结尾的赛车戏

虽然这些说起来也仅是微不足道的细节,但作为小学语文教材,影响亿万学子,那最好还是做到教材编写者所说的那样,“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当然,反过来或许也可以说,这从另一方面教导我们:即使是对权威,也要敢于质疑。

【责任编辑:贾嘉】
楼主:一介匹夫629  时间:2019-11-14 03:22:02





微评教育

发布时间:06-1821:13教育达人,优质原创作者.






8岁小学生就敢于质疑语文教材的错误,并得到网友们的支持,让人深思

在老师和学生的心目中,小学教材都是经过严格的筛选和编写才发放到学校的,所以教材都是比较神圣的启蒙书,一般人都不会质疑它的权威性。这么多年过去,语文教材里面的课文,已经成为大家心目中的一种美好的回忆,即使有错误,大家都是一笑而过,没有在网上指出来。



不过,现在的小学生可不会容易被糊弄。就在前几天,福州8岁小男孩小冯对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产生了质疑,引发广大网友们的围观,甚至一度成为各大新闻媒体平台的热点新闻。

这位小男孩认为,语文课本中的《羿射九日》中的前一段刚提到“江河里的水被蒸干了”,但是在接下来的一段又提到“他蹚过九十九条大河,来到东海边”。因此,他认为这两段话是有问题的,因为“既然晒干了,那后羿是怎么蹚的?是不是课文出现了错误?”



小学生的质疑在网上引发热议后,得到广大网友们的支持。网友们认为八岁的一个小孩就敢质疑权威,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是时代的进步;也可以看出,这位小男孩的逻辑非常清晰,让人也深深的佩服。有了网络力量的支持,小学生的质疑很快就传到语文教材编写组当中。经过两天的等待,人民教育出版社终于作出回应,认为联系上下文,“蹚”字用得不恰当,小学生指出的问题确实存在,经研究后,会对课文进行适当的修改,并鼓励了小学生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精神。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小学读物没有必要较真,况且还是神话类的课文。但笔者觉得越是针对小孩的教育内容,更是应该精益求精,力求没有错误。因为小学生就是一张没有被画过的“白纸”,思想比比较单纯,如果被错误的教材引导,那么,就会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笔者也觉得小学生的这种做法体现了新时代学生的精神面貌。想当年我们在读小学的时候,只是着迷于课本的知识,并没有太多的想法,而且当时的老师也一直认为语文课本里的课文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所有即使当时我们有疑问,老师最多也会来一句“就你事多”,敷衍了事。



但是,放在今天,小学生们的质疑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发声,即使在学校里,老师不能给予答复。那么在家里或者是网络中,小学生也可以邀请家长或者是网上的相关人士进行回答,解开心中的疑惑。虽然小学生的问题比较单纯,但是老师和家长们也需要耐心地解答,不能够够扼杀小学生们的思考能力。



21世纪需要发展,就需要小学生们这种思考能力,所以这位小男孩提出的问题,才能够迅速地在网上进行传播,并引发共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这也得各位教材的编写者上了生动的一课:教材编写要有责任心和畏惧心,需要尊重基本的事实,不要让人贻笑大方。

小学语文课文还有哪些存在问题?欢迎在下面发表自己的见解。

楼主:一介匹夫629

字数:10216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19-10-27 22:38:07

更新时间:2019-11-14 03:22:02

评论数: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