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后唐风云(原创正史小说,长篇连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后唐风云(原创正史小说,长篇连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后唐风云
回望关山 著



前言

中国古代悠久的封建社会历史中有唐和宋两个盛世皇朝:一个拥有着太多的文治武功,一个创造了璀璨的社会文明。属于这两个朝代特征的名词有唐宗宋祖、唐诗宋词、贞观之治、开元盛世、靖康之耻、崖山海战……也许,没有人关注:在唐和宋之间还有一段承前启后的历史,这就是五代十国。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97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中最后一个大分裂、大割据的时代(其它几个分别是春秋战国、汉末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是指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在中原地区依次更替的五个中央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十国是指同时期中原地区之外先后存在过的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割据政权,十国基本上都以中原王朝为正朔。
后唐是五代中第二个朝代,也是占有极其重要地位的一个朝代,不仅因为它与后梁有着太多的兵戈相见、利益纠葛;还因为后唐以中兴唐祚为号召,用唐天佑年号,复唐立国,且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皆出自后唐河东集团。同时,后唐也是五代十国时期统治疆域最广的朝代,“五代领域,无盛于此者”。
本书就是描写从后唐武皇李克用(生卒:公元856-908),历庄宗李存勖(生卒:公元885-926)、明宗李嗣源(生卒:公元867-933 )、闵帝李从厚(生卒:公元914-934),至末帝李从珂(生卒:公元885-936)的那段历史;亦即从公元856年到公元936年,从武皇李克用出生到末帝李从珂身死国灭的那段往事,历时80年。
本书的定位是一部正史战争小说,资料来源于24史中的《旧五代史》、《新五代史》以及北宋名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本书以基本历史事实为依据,通过详实的故事情节描写和生动的战争场面刻划,还原了当年的历史场面,再现了后唐帝国那段尘封的往事。在叙述过程中以后唐帝国为中心、以年代时间为主线、以后唐五位帝王的征战史为脉络,情节紧凑、内容连贯。本书尤其采用了中国古典兵学中的兵法、阵法来诠释那一场场浴血厮杀背后的未战先算、正合奇胜、谋形造势、避实击虚,让我们有机会再一次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也许,读这段历史,我们能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也许,读这段历史,可以让我们重温那个金戈铁马、气吞万里、运筹帷幄、奇谋迭出的时代。
也许,读这段历史,我们可以深切地体会身处乱世中的那些英雄豪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激荡情怀。
也许,读这段历史,我们仅仅是想“古今多少事,尽付笑谈中。”
也许,…………
俱往矣,后唐帝国已经离开我们1000多年了,当我们这些后世的人们背着行囊、奋力前行的时候,也许还真有必要再回首望一望那个帝国模糊的背影、望一望那些曾经烽火连天的关山、用心灵去探索那些渺如尘烟的过往、用心灵去追寻华夏儿女的根与魂,因为我们民族的祖先曾经生活在那个纷纷扰扰的时代,曾经苦难过、悲伤过、辉煌过、屈辱过……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这是一部正史小说,在这部书里,你不会看到不按史实、不着边际的戏说和穿越,也不会看到照本宣科式的简单复述,你会近距离地感受历史人物的爱与恨、情与仇、成与败、得与失。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一章 童年李克用

【沙陀族的前世今生】
沙陀族为中国北方少数民族,原名处月,西突厥别部。
因为后唐的历代帝王都是沙陀族人,而沙陀族无疑又在五代十国这部历史大剧中充当了头号主演(后唐、后晋、后汉都是沙陀族建立的,后周又是从后汉分离出的),为了让大家清楚这个主演的前世今生,在今天这部历史大剧开幕前,有必要先聊一聊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沙陀的过去:
史书上对这一段描写的非常繁琐,也显得有点乱,但这也怪不得写史书的古人,因为沙陀族在那段历史中的表现实在是太活跃了。为了让大家能够对此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提前归纳了一下:
1、沙陀族是西突厥的一个分支,原来居住在新疆一带,曾经是地地道道的草原民族。
2、沙陀族很能打,先是帮大唐打过铁勒,后又帮吐蕃打大唐,最后又和吐蕃干了一仗并成功摆脱了吐蕃的控制,投归了大唐。这还不算完,又先后帮大唐对外打吐蕃、党项、回鹘,对内打击各地割据藩镇(就是军阀)、镇压各地士兵起义和农民起义。说的有点绕,总之一句话,沙陀的战斗力那是相当的强!
3、在武皇李克用出生前的历代首领如果用流程表示,朱耶金山(克用的先祖)-朱耶尽忠(克用的曾祖父)-朱耶执宜(克用的祖父)-朱耶赤心(克用的父亲,后因功勋卓著被大唐授予国姓,并赐名李国昌)-李克用。
沙陀的现在:
略。因为我们马上就要开始讲了。
沙陀的将来:
随着沙陀三王朝的结束,沙陀人在历史上消失了,再无出现过。我们现在全国56个民族中,并没有沙陀族,这又是为什么?
现代历史学者比较统一的观点和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尽管几代政权的皇族是沙陀人,但辅佐他们的文臣武将及后妃却绝大部分都是汉族人,通过逐渐接受中原文化并大量地与汉族人通婚,到后来大多数沙陀人被汉族同化了,融入到了我华夏汉族之中。当然,由于其他种种原因,应该也有一少部分沙陀人融入到了其他少数民族。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童年】
唐大中十年(公元856年)丙子岁九月二十二日,沙陀族首领李国昌和他的妻子秦氏迎来了他们的儿子李克用。一般在正统史书中大凡开国皇帝或英雄人物出场,那场景都是与众不同的,这次也不例外。
据史书记载,他是在母亲怀胎十三个月以后出生的,而且出生时金鼓齐鸣、人喊马嘶。另外还出现了一系列奇异景象:红光满屋,庭院里弥漫着白雾,就连院子里的井水也像趵突泉似的向上喷射。也许有人会说,这场面描写明显违反人类生理常识和自然科学常识。其实,我们对此不必太当真,因为在那个“君权神授”的封建社会里,你如果把皇帝的出生场面整的跟平常人一样,谁还信你啊?所以,尽管史书上李克用的出生场面惊天动地,但我们仍然有理由相信他当时的主要工作肯定还是躲在妈妈的怀里认真地吃奶。
父亲李国昌是部族首领,李克用的童年都是在军营中度过的。上文已经介绍,这时期沙陀军队几乎成了大唐最能打的消防队员,哪里燃起了战火,哪里就有他们紧张忙碌的身影。在这种环境中,小克用每天见到的都是兵戈如林剑如虹,全是些少儿不宜的暴力场面,同龄人相互比较的肯定也绝不是谁的四书五经读得好,谁的书法写的漂亮,比的是谁的骑射功夫好、谁的刀法娴熟、谁的膂力过人。
克用在儿童时期,就喜欢学着说军中的号令,并且对骑射的技能领悟和学习都非常快,在同龄人中出类拔萃。李国昌家族尽管曾经是草原民族,却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家族和睦、父慈子孝。李国昌十分喜爱这个儿子,但他深知这个孩子将来肯定也要走从军这条路,在残酷无情、刀剑无眼的战场上,能活命的关键终究还是他自己,只有武艺超群、箭法高超,才能多一分胜利和生存的希望,于是他对克用的训练极为严格、甚至近乎苛刻。李国昌明白:只有这样做,才恰恰是对儿子最大的爱。
正所谓:父爱如山!
也许,当多年以后李克用在战场上一次次身陷重围、濒临绝境,而又能一次次凭借自身过硬的格斗本领杀出重围、绝地逢生时,他一定深深地感谢他的父亲,感谢他当年对自己的教诲!
寒来暑往,小克用已经记不清在训练中到底有多少次从马背上重重地摔下,也记不清有多少次在格斗中伤了手脚、断了肋骨。终于有一天,他稳稳地骑在马背上在原野中驰骋,风在耳边呼呼地吹,蓝天、草原、湖泊在他的眼前掠过,他陶醉了,他憧憬着有一天能从这里出发,去仗剑走天涯。
克用十三岁那年,有一次正和众人练习骑射,忽然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鸟翱翔,他拈弓搭箭,瞅准时机,在两只鸟重叠交汇的瞬间一箭就将两只鸟射落。这“一箭双雕”的如神箭法,立即引起轰动,小伙伴们都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李克用“一箭成名”!
就这样,童年李克用在父辈的精心培养下,在军营大环境的熏陶下,这个血管里有着沙陀族尚武基因并且天赋异禀、骨骼惊奇的孩子,快速地增长着各类搏杀本领和治军才能,并最终完成了一名武将的基础教育,成绩极为优秀。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山雨欲来】
此时的时代背景:大唐王朝经过200多年的风风雨雨,经过了安史之乱那场惊天骇地的血火洗礼,这时早已不复贞观之治的雄风、开元盛世的繁华了。唐王朝内部藩镇割据、宦官当政、政治混乱、经济萧条、民变不断,社会危机空前激化。
时势造英雄!天才战将李克用如果生活在和平年代,最多也就是承袭父亲的职位,当一个中级武官而终老一生。但生活在唐末那个风云际会的李克用必然要凭借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武力东挡西杀、纵横捭阖,成就了自己的英雄霸业,左右了唐末历史的走向。
历史造就了英雄,而英雄又反过来影响了历史,一幕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正在徐徐地展开。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二章 桂州兵变

【桂州兵变】
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年)七月的一天,唐懿宗正在宫中宴乐,美酒美人、歌舞升平。突然接到广西地方官送来的加急奏报,内容很简单但很严重:桂州发生兵变。
原来,为抵御南诏边患,朝廷曾经在徐州地区招募了2000名士兵,其中的800人屯戍在桂州(今广西桂林)。最初约定每3年轮换一批,可是这些士兵已经在这里待了整整6年,还未能返乡。
返乡需要得到这些士兵所属家乡的最高军事长官徐泗观察使崔彦曾的命令,尽管士兵屡次请求轮换回乡,但崔长官的拒绝理由简单干脆:暂时没有轮换费用,等有钱时再说。这种朝廷失信于士兵的行为是不明智的,后果是严重的!
戍边生活是非常艰苦的,各种水土不服、思念亲人,尤其是随时都有可能因为突发的战事而丢掉性命,正所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本来已经忍无可忍的士兵,在得到崔彦曾无情加无耻的命令后,如同一堆干草,立即燃起了冲天大火,兵变发生了。
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可士兵造反,确是顷刻而成的,因为这些人手里都握着造反的家伙(武器)。造反的首要人物都虞候(据考证相当于近代的军法官)许诘,军校赵可立、姚周、张行实迅速作了3件事:一是杀死都将王仲甫;二是推举粮料判官庞勋为主帅;三是抢劫军用仓库武器,武装起来组队北还。这是一次有组织、有目的的兵变!
兵变士兵一路向北、一路抢劫。
朝廷得到消息后,反应非常反常,他们没有立刻派兵征剿,而是派遣宦官来宣布赦免他们罪行的圣旨,并且承诺由沿途州府资助他们回归徐州。
此时的朝廷到底是什么打算,是真的从此既往不咎?还是权宜之计,要等这些戍卒回乡分散之后再伺机捕杀?尽管大多史书均没有描述当时朝廷的真实用意,但拨开历史的迷雾,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还是能够发现一些隐藏的历史的。要知道,无论在哪个朝代,造反都是杀头的重罪,朝廷的反应如此反常,只能说后一种可能性更大,而后来发生的事也印证了这一推论。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最后的摊牌】
同年九月,庞勋等人千里迢迢到达泗州(今江苏淮安),此地距徐州只有4个驿程(古时里程单位,1驿程30里),他们突然停下了,并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会议议题:下一步怎么办?
会议内容:我们大家犯的都是杀头灭族的重罪,朝廷不会放过我们,大丈夫与其自投罗网、为天下笑,不如齐心协力、赴汤蹈火干一番大事业!
会议结论:彻底反了!
会后工作:将赵武等12名不想造反的士卒斩首。
……
与此同时,徐州城内观察使崔彦曾组织全体文武官员也召开了一次会议。
会议议题:如何处置兵变士兵?
会议内容:如果放纵他们进入徐州,随后必然造反作乱。不如趁他们远道而来精力疲惫,调集兵力、以逸待劳、一举歼灭!
会议结论:武力镇压!
会后工作:命都虞候元密率精兵3000名,前往徐州城外的任山,伺机消灭庞勋等人。
图穷匕首见,摊牌的时间到了。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三章 兵临城下

【计划落空】
元密率军从徐州鼓城出发,鼓号齐鸣、声势浩大。当部队到达徐州城外的任山附近时,停止前进,元密开始和众将商讨歼灭叛军的具体方案。为了能够达到出其不意,他们计划在夜间、当叛军进入任山附近的驿站休息时,举火为号,纵兵冲进驿站进行斩杀,一个活口不留!为了能够随时掌握叛军的动向,元密还派出一些士兵化装成樵夫,在驿馆周围负责侦查监视。
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在真实的战场上要想做到隐蔽自己、欺骗敌人,绝非易事。元密等人的企图能否实现,接下来就看叛军肯不肯往埋伏圈里进了。
太阳落山时,庞勋等人果然来到任山驿站,准备休息。但周围的情况很快就引起了他们的怀疑,因为驿站里空无一人、连正常供应的茶水米饭都没有,而在驿馆周围还发现了大批砍柴人。疑惑之余,庞勋命人偷偷地抓来几个砍柴人,稍一审问,完了,官军的计划全部泄露。
要知道,庞勋这些人可都是在桂州前线与南诏国打了许多年仗的老兵油子,战场经验十分丰富,论战术素养和单兵技能都远远高于从徐州来的官军。他们识破了官军的计谋后,决定将计就计,立即制作了许多假人,披挂上戍卒的衣帽,排列在驿馆周围,用以迷惑官军,然后全部潜逃而去。
由于庞勋等人行动隐秘,只偷偷抓了近处几个伪装砍柴的官军,其余的官军都浑然不知。等到夜深时,官军惊奇地发现有许多戍卒一直站在驿馆旁边一动不动,感觉不合常理,待冲到近前,方才发觉上当。
客观地讲,元密等人关门捉贼的想法确实不错,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是漏洞百出,既然想把叛军诓到驿馆,那也得装的像一点啊,人家诸葛亮摆空城计还在城门口安排20个老兵打扫卫生哪,这倒好,一个人没有,糊弄鬼哪?同时也可看出庞勋等人绝非等闲之辈,他们的战术素养比官军高出了不仅是一个档次,他们除了保持高度警惕以外,还能做到将计就计、金蝉脱壳。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三战三捷】
就在官军忙活了大半夜在驿馆周围瞎折腾的时候,叛军已经在庞勋的带领下离开任山,向南运动,来到了宿州城外。宿州守将焦璐率500士兵出城抵抗,结果叛军一个冲锋,官军是望风而逃。此时,宿州城内已无兵把守,叛军攻城,城陷,焦璐逃跑。
攻破宿州以后,叛军将城中财物全部堆集在州府门前,通知老百姓随意来取,听到这个好消息,城里城外四面八方的百姓都赶来了。叛军先把财物分给百姓,大家是欢天喜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接下来叛军将这些人中的青壮年强行扣留,要求其入伙。
如果你说我上有老下有小,不想入伙,对不起,立即推出去斩首!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这样叛军通过欺诈手段又增加了几千兵力,总数已超过5000人。庞勋随后命令制作守城器具,分兵把守城池。
第二天晚上,元密才得到宿州陷落的消息,率领官军赶来。可这时叛军的守备已经很严密了,一时无法攻取,为稳妥起见,元密指挥军队将宿州包围,并就地扎营,营地的后方是一条河—汴水。
背水而阵、兵家大忌。
夜半,西北风起,叛军趁势用火箭(就是箭头包裹一层油布的箭,此火箭非彼火箭也)射击城外的茅草屋,大火迅速蔓延到了官军的营帐。官军立时陷入困境:前进要冒城上投下的箭石,后退要遭到河水和大火的阻隔。叛军趁机出城攻击,杀死官军300多人。
黎明时分,叛军趁官军一夜未睡、疲惫不堪之机,命城中妇人击鼓打更、迷惑官军,庞勋率主力掠夺城中300艘大船,装满军资粮食,顺汴水而下,再次逃遁。
等官军再次发现上当时,主将元密怒不可遏,他下达了不吃早饭、立即追击的命令。这个命令无疑是错误的,大家可以想象一支刚刚遭受重创、士气低落,而且一夜未睡、饿着肚子的饥疲之军追击敌人时的景象吗?史书上用“狼狈追之”来描述。
至此,在与叛军的几次较量中,元密统领的官军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战场主动权则牢牢地掌握在庞勋叛军手里,主动权既已丢失,焉能不败。
到了中午,官军终于追上了叛军,此时的官军疲劳与饥饿已经到了顶点。怎么办?那就赶快埋锅造饭,或者休息半个时辰再战……不可能!因为这里是战场,是生死相搏的战场!
庞勋叛军等的就是这个时机,他们将船停靠在河堤边,并在船上埋伏了1000名精锐士兵,其余人则在堤外列阵,故意示弱对方。等元密率军冲上来时,堤外叛军让出了堤坝、退至旁边浅水池泽中,元密以为叛军不敌,立刻挥军全线出击。
突然,埋伏在船中的1000名叛军锐卒蜂拥而出攻击官军的侧翼,退到池泽中的叛军也反身攻击……这一仗,从中午一直打到黄昏,官军全军覆没,元密等诸将皆被阵斩,连一个活口都没留。
好一个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我不跟你硬碰硬地正面交锋,我先把你拖疲了、累垮了、饿昏了,再打你,而且还要加上一个两面夹攻的战术手段。高!实在是高!
可见庞勋叛军绝不是简单的一群乌合之众,这是一支心狠手辣、诡计多端、具有丰富战场经验的悍军!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兵临城下】
消灭了元密,庞勋率军一路北上,往徐州进发。从地图上看,宿州到徐州的直线距离不超过150里,步行也就是一天的路程,徐州危急!
第二天中午,徐州统帅崔彦曾才知道了元密战败的消息。此前徐州城内共有士兵4300人,被元密带走了3000人,剩下的基本都是老幼病残,徐州城内一片恐慌。
崔彦曾还是有些大将气魄的,他一面命人紧急征召城内的青壮年帮助守城,一面派人向相邻的州县请求救兵,并将劝他逃走的幕僚当场杀死,以表明与城共存亡的决心。
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来不及了。当晚,叛军就兵临城下,接下来的程序直截了当:叛军攻城—官军拼死抵抗--城陷—崔彦曾被俘,徐州城内的将吏及其家人多被杀死,少数人投降庞勋,徐州陷落。
事实证明,当初劝崔将军弃城的人未必就是错的,战争艺术的精髓是因势利导,不应过分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弃地存人,还有机会卷土重来;而为存地把有生力量都拼光了,到头来人地皆失。
假设,崔彦曾听从了下属的劝告,坚壁清野、主动撤退,如同1812年俄法战争中库图佐夫之主动放弃莫斯科,或许还有机会转败为胜……
但历史的神秘之处就在于从来都没有假设,它就是这样默默地、无声地记录着昨天发生的真实的故事。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大脸喵2013 2019-10-15 18:27:19
支持楼主,顶顶顶
-----------------------------
感谢兄台的支持!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把自己宠坏2019 2019-10-15 18:52:38
-  支持楼主,顶顶顶  假设,崔彦曾听从了下属的劝告,坚壁清野、主动撤退,如同1812年俄法战争中库图佐夫之主动放弃莫斯科,或许还有机会转败为胜……
-----------------------------
1812年的俄法战争中,面对法国皇帝拿破仑60万大军的全面进攻,俄军老将库图佐夫临危受命,经过几次大战,俄军节节败退、损失惨重,他敏锐地判断出如果继续硬拼下去,俄军主力将全军覆没,到那时俄国也将亡国,所以他顶住了巨大的压力,主动放弃了莫斯科。几个月后,补给线被切断的法军主力被迫撤退,这时候俄军在后面不断袭击敌人,等到法军退出边境时只剩下了2、3万人,法国从此一蹶不振,并先后在莱比锡会战和滑铁卢战役中惨败,拿破仑本人也落得个被流放圣赫勒拿岛终老一生的厄运。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奇正2019 2019-10-15 23:10:33
继续
-----------------------------
谢谢关注!从此告别蜗速,全速前进!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四章 徐州!徐州!


庞勋攻占了徐州城以后,可谓志得意满,当初只是想回家,现在却意外赚得了这么大的一份家业。他坐在徐州观察使府邸的大堂上处置军政事务,士兵整齐地排列在大堂的两侧,文武将吏奏事前都要行跪拜礼,俨然就是一副封疆大吏的作派。
作为军人出身和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庞勋对徐州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周边形势非常清楚:徐州古称彭城,曾是汉高祖刘邦的龙兴之地,地处华北平原东南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北倚微山湖、西连萧县、东临海州(现为江苏连云港市)、南接宿州、京杭大运河从中穿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为了巩固此次反叛的成果,他站稳脚跟后,没做停留,立即采取了几项措施:
开衙办公、委任官吏。破城的第二天,他委任许佶为他的副手,亲信赵可立、刘行及、李圆、梁丕、吴逈、姚周、王弘立等人均安排了重要职务。另外,徐州城内有一个名叫周重的进士,据说很有才略,但一直没被朝廷重用,听说庞勋占据徐州,主动过来投靠,成为庞勋的谋士。
攻城略地、四处扩张。庞勋派遣刘行及率兵1500人攻取濠州(今安徽滁州市凤阳县)、梁丕带1000人攻取宿州(今安徽宿州市)、李圆领2000人攻取泗州(今江苏淮安市盱眙县),其余要害县镇均派兵驻守。同时,叛军还向徐州东、西、南、北四面扩张。
伪造表文、扩充兵力。庞勋命人伪造徐州守将崔彦曾向朝廷上奏的表文,伪造的表文中有请求杀掉所有兵变士兵、以及将徐州周围各县兵变士兵的亲属朋友全部发配为奴的内容,目的是故意激起仇恨。这还不算,他为了把这个谎言编的更加圆满,又派人伪造出了皇帝批准上奏表文的诏书。
这些伪造的表文和诏书一经公布,受到蒙骗的人们群情激愤,一个个都涕泪交加地感谢庞勋等人的救命之恩,并愿意参加叛军,帮助庞勋守城。到后来,连徐州周围州县的盗贼也都纷纷赶来投奔,这些盗贼平素就喜欢恃勇斗狠,均是亡命之徒,庞勋是来者不拒,有了这些人的加入,叛军的战力更加强悍。仅仅不到半个月时间,庞勋叛军就扩充到了十多万人,形成了以徐州为中心、方圆数百里的割据政权。
如果庞勋只做了上面这些事,那他在历史上也算得上是一个枭雄。然而,接下来他和他的军队所做的一系列事情,却完全暴露出其凶残的军阀本质。
由于军队人数急剧增多,徐州所储存的军用物资和粮草很快就枯竭了。大军云集,最重要的就是粮饷二字,没钱没粮就养不起兵,没兵就割据不了徐州,庞勋当年在桂州戍边时就是粮料判官,他对这种事情比谁都清楚。面对困境,庞勋不等不靠,用一个字就解决了问题:抢!
命令一下,叛军开始挨家挨户大肆抢掠百姓的粮食和财产,一时间,徐州城内鸡飞狗跳。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人胆敢藏匿财物,立刻就地处死,尤其是当初参加桂州兵变的那帮人,更是骄横残暴,杀人放火、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有的百姓为躲避叛军,甚至挖地洞躲藏,庞勋就派人挖地三尺。没过多久,以徐州为中心、方圆几百里范围内都成了叛军为非作歹的乐园。
被逼无奈的百姓甚至结队到附近的山上躲避抢掠,结果发生了一件人间惨剧。宋州(今河南商丘)东面有一座磨山,民众逃到山上躲藏,庞勋就派部将张玄捻率兵围山,当时正值天旱,山上的泉水枯竭,最后数万百姓全部渴死。
史书记载:会旱,山泉竭,数万口皆渴死。
想那数万个活生生的生命在当时是何等的无助与凄凉,不管是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是白发苍苍的老人,最后都化作了乱世中的冤魂,化成了史书中那并不显眼的一行字。
仅留下了一声沉重的叹息: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朝廷的战略】
徐州陷落的消息传到都城长安(今陕西西安),唐懿宗决心讨伐。他颁下诏书任命右金吾大将军康承训为义成节度使、徐州行营都招讨使、西面行营招讨使,相当于近代的前线总司令、同时兼任西方面军总指挥;任命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即北方面军总指挥;任命忌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即南方面军总指挥。
另外,朝廷征调各个藩镇的大批军队交给这三位将领指挥,还应康承训的请求、调派沙陀族首领李国昌(即李克用的父亲)率领部众前来会师,共同征讨庞勋。
朝廷的战略意图很明显,采用三面围攻的方式征剿叛军,即南北对进、西线主攻。也许有人会问,为何是西、南、北三面围攻,而不是东、西、南、北四面围攻?
大家翻开地图,不难发现徐州往东500余里就是浩瀚的黄海,那时的航海工具和航海技术还不够发达,郑和下西洋也是500年后的事情,况且即便庞勋想往海上逃跑,短时间内也造不出那么多坚固的海船,离开大陆,粮草物资供应不上,也难以持久。
故此,东面不需要派军队进攻,大海就是军队。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汉桓帝 2019-10-16 15:53:32
李存勖~~~
-----------------------------
李存勖是后唐的第二位皇帝,李克用是他父亲。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五章从征平叛

【克用从征】
接到出征命令的沙陀族首领李国昌,立刻开始忙碌起来。对于整天在贫瘠的西北吃风沙的沙陀族士兵来说,打仗本来就是家常便饭,听说要到富庶的中原、江浙一带出趟差,大家都踊跃参加,很快就组建起来一支3000人的骑兵部队。与此同时,关于此次出征所需的粮草、兵械等物资也在有条不紊地准备之中。
经过十几年的磨练,这时候的李克用已经成长为一名身体健壮、膂力过人、箭法超群的少年将军了,但还一直没有机会参加一场真正的大战,一试身手。看到父亲要带兵出征,李克用也要求一同前往。李国昌考虑到儿子虽然军事素质过硬但战场经验欠缺,让他见识一下真正的实战也是有好处的,便欣然同意。
获得父亲的允许后,李克用摩拳擦掌、兴奋异常。多年的刻苦训练和寒窗苦读,他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许多兵法与阵法,明白了在战争中如何进行攻、守、进、退,接下来的这场大战,无疑是对自己多年训练的一场最终检验。一朝成功,我就可以成为沙陀族最年轻的将军,想到这,克用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

楼主:回望关山

字数:5840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0-15 00:06:47

更新时间:2020-03-20 07:56:32

评论数:9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