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后唐风云(原创正史小说,长篇连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后唐风云(原创正史小说,长篇连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红颜知己与红颜祸水】
像曹姑娘这样的红颜知己,是男人人生中一道美丽的风景,风景如画只为君,她将是你一生中最可贵,最难得,也最梦寐以求的存在。这样的女人心地善良、志向高洁,她心有灵犀般地懂你,她用她的爱和智慧来完善你、来帮助你,她用她那只温存的手来安慰你、鼓励你。她时而近在咫尺,时而在水一方,男人有了她,人生才变得精彩,红颜知己才是旷世的绝代佳人。
如妺喜、妲己这些贻误国家、祸患百姓的红颜才是祸水,她们空有美丽的红颜,而纵情声色、恣意享受,与国家无益、与百姓苍生无益、小则毁家、大则祸国,这样的红颜是有毒的罂粟,是十足的祸水。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论聪明贤惠】
红颜知己,一定是聪明贤惠的,她能与你相知相爱、同甘共苦。自古以来,无论是英雄豪杰还是平民百姓,都以娶到这样一位女子为人生中的最大成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直都是无数英雄豪杰毕生追求的目标,而无数的历史事例证明了只有娶到一位聪明贤惠的女人,才能家庭和睦、妻贤子孝,也才能做到“齐家”。
如果大家读过《倚天屠龙记》,书中有周芷若、小昭、殷离、赵敏四位姑娘,都是倾国倾城的美女,而为什么作者金庸老先生最后安排赵敏与主人公张无忌情定终身、白头偕老。如果细细分析,就会发现:安排这个结局,正是金庸老先生秉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大家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只有聪明贤惠的女子才是最珍贵的。
读过全书,你会发现周芷若聪明有余,但贤惠不足;小昭、殷离均是贤惠有余,而聪明不足;只有赵敏精灵俊秀、雄才大略,为爱情甘愿放弃郡主身份和荣华富贵,追随张无忌退隐江湖,赵敏才是那个既聪明又贤惠的姑娘!
历史的长河不仅记下了王侯将相的丰功伟业,也留下了红颜伊人的淡淡幽香,这才是真实的历史。我们要感谢一千多年前的史书作者,正是他们的笔为历史记载下了一位聪明贤惠的曹姑娘,她其实比女皇武则天、孝庄皇太后更应该获得后世的传颂,让她留名千古的,是她的善良,是她的聪慧,是她人格的魅力。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奇正2019 2019-10-20 22:50:36
咋记得上源驿处置危情的是李存勖不喜欢的刘夫人,曹夫人是李存勖的母亲,曹夫人和刘夫人情同姐妹,可能是我记错了
-----------------------------
多谢关注!历史上李克用有两位著名的夫人:刘夫人聪明而贤惠,曹夫人贤惠而聪明,此二人均深明大义,情同姐妹,皆是李克用难得的红颜知己。为保证情节紧凑,突出主要故事情节,本作品已对两位夫人进行戏剧化合并处理。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十一章 福兮祸兮

自从朝廷册封李国昌为振武节度使、李克用为云州牙将后,李国昌在振武道统领沙陀部众镇守一方,李克用则作为一名督边将领率领士兵巡守大同道的北部边界,防御北方契丹等部族的袭扰。按照隶属关系,此时的李克用并不在父亲李国昌的手下,而是归大同道节度使段文楚统领。好在振武道和大同道距离并不远,一个在今天的晋西北、一个在今天的晋东北,父子两人还可以经常见面。
由于这些年北方契丹等游牧民族还处于分崩离析、相互攻伐的混乱之中,尚未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对大唐的边界没有构成太大威胁,再加上李国昌父子俩都能恪尽职守,边境上大体比较平静。
此时的青年将军李克用,是十分惬意的,他十四五岁就在战场上取得了剿灭庞勋的胜利,年纪轻轻就成为统领五千士卒的将军,而且身边还有曹姑娘这样的红颜知己陪伴,真正是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
但到了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平静的局面被打破了。
这年关东(潼关以东)出现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而唐朝官吏依旧强行征收赋税和强制徭役,使得百姓更加困苦不堪。时间一久,走投无路的百姓终于忍受不了了,濮洲人王仙芝趁机在濮州(今河南濮阳西南)揭竿而起,为了鼓舞人心,他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四方苦于苛征暴敛的百姓以及散居民间的庞勋旧部纷纷前来投奔,义军很快就发展到了数万人。
王仙芝将义军进行整编,使部队的战斗力大为提升,连下曹州(今山东曹县)、濮州等多个州县。同年六月,冤句(今山东菏泽)人黄巢也起义响应,率众数千会师曹州,义军声势更加浩大。一时间,中原大乱、战火再起,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王仙芝、黄巢起义。
就在朝廷调兵遣将镇压起义的时候,蝴蝶效应显现出来了,当中原大乱的消息传到了塞北边疆,一些人也开始不安分起来。要知道,在乱世之中,局势极其敏感和复杂,只要一个小火星,就可能燃起冲天大火。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云州兵变】
大唐乾符三年(公元876年),由于粮草供应不足,大同节度使段文楚稍稍减少了一下所属将士的军粮供应,立刻招致了士兵的怨恨。由于段文楚平素不得军心,借着这个由头,云州军校盖寓、薛铁山、康君立等人首先发难,暗中筹划将其武力驱逐。
这些人经过一番商量,一致认为要想成大事,就得先找一个领头人,而这个领头人还必须是德高望重之人。思来想去,他们想到了曾经在平叛战争中立下大功、素有威名的督边将领李克用。我推算了一下,李克用那年虚岁才二十一,要搁现在还上大学呢,可人家都已经德高望重、素有威名了。唉,啥也别说了,看来出名要趁早啊。
盖寓等人很快将兵变计划透露给李克用,李克用这些年处处受段文楚的节制,早就心怀不满,看到有这么多人推举自己,也是毫不含糊,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咱也弄个节度使干干。
一天夜里,李克用和盖寓、薛铁山等人突然发动兵变,率军占据云州城,并擒杀了大同节度使段文楚。兵变成功以后,李克用自称大同留后(代理节度使),并将盖寓、薛铁山等人任命为将军,尤其是盖寓被任命为都押牙,相当于部队的军师,成了李克用的重要助手。
接下来,他迅速派出了两拨信使:一拨信使去振武军向他的父亲通报兵变结果,让李国昌也好有个准备;一拨信使飞马到都城长安,向朝廷禀报云州的情况变化,请求朝廷正式任命他为大同军节度使。
李国昌接到通报后,是又惊又气,惊的是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云州就发生了如此大的祸乱;气的是你说这熊孩子这么大事也不提前跟我商量一下,就敢擅自行事。
可眼下木已成舟,也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因为在封建社会讲究的是连坐制,父子俩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李克用惹的祸就相当于是自己惹的祸,二者根本就没有区别。大同道暂时是被儿子控制住了,可这到底是沙陀族一次扩大地盘的机遇、还是一次能招致亡族灭种的挑战,是福是祸,却难以预料。想到这,李国昌忧心忡忡。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阴谋】
李国昌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当朝廷中那些执政大臣获知云州兵变的消息后,异常震怒,你李克用随随便便不打招呼就敢把皇帝任命的节度使给杀了,这不就是明目张胆的叛乱吗?
经过大臣和皇帝的一番紧急磋商,定下了决心:这么大的事情,绝不能置之不理,具体的处置措施就是武力讨伐!
但至于怎么讨伐,却一个伤脑筋的事情。考虑到李家父子几年前在徐州战场上的神勇表现,武力讨伐可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得从长计议。
于是,黑暗中一个严密的讨伐计划正在悄悄地酝酿。而这一切,李克用和父亲李国昌都蒙在鼓里、浑然不知。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十二章 天涯何处是归途?

自从派往朝廷的信使走了以后,李克用一直坐卧不安,他在观察朝廷的反应。李克用并不是仅会逞匹夫之勇的莽夫,关于当前形势他不敢过于乐观,也已经想好了两种结果:最好的结果是朝廷答应自己的请求,顺势任命自己为大同节度使;最坏的结果是朝廷调集兵马来讨伐自己。
可等了很长时间,朝廷那边就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过一样,一点动静都没有。朝廷的态度是难以捉摸的,也是可怕的,就像在日常生活中,你不小心冒犯了一个人,而这个人既不发怒、也不微笑,只是一言不发,漠然地看着你,这时候除非你明知道面前这人是个傻子,否则你的心里肯定发毛。
此时无声胜有声。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朝廷既不承认这次兵变结果,直接授予李克用大同节度使的官职,也不降罪下来、派兵征讨李克用,这种不战不和的结果是李克用未曾料到的,他有点发蒙:“你到是要打呢,还是……打呢?”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可很快,烦心事就来了,由于山西北部和陕西北部隔黄河为界,盘踞在黄河以西、今陕西北部的一支少数民族武装党项族过去一直都相安无事。可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像是喝了什么兴奋剂,不断地出兵骚扰振武军的地盘,今天派人马过来抢走你100只羊,明天过来点火烧着你50座房子,然后还从不恋战,骚扰完就走,你说这不是成心来捣乱的吗?
一段时间过后,振武军节度使李国昌感到实在是忍无可忍、无需再忍了,决定采取一次短、平、快的自卫还击,狠狠教训一下党项族武装。一番调兵遣将过后,他率城中的主力骑兵,向西渡过黄河,准备寻找敌人,给党项族来一次致命的打击。
可党项族像是提前得到了消息,李国昌几次都扑了空,任凭沙陀军队在陕北怎么忙活,就是不肯出来与其决战。正当李国昌寻敌不成之际,他收到了从振武军传来的紧急战报。
原来,李国昌他们前脚刚离开振武军, 吐谷浑首领赫连铎就带着自己的人马向振武扑来,并一直等到李国昌率军渡过了黄河,就是听到消息回救也来不及的时候,赫连铎才开始攻城。结果由于城中都是老弱病残,没用多长时间,振武军被攻破,城中的粮草、辎重全被夺去,大多数留守将士被杀。听到这个消息,李国昌差点气背过气去,立即命令回师。
等到李国昌来到振武军城下,发现赫连铎早已攻下了城池,现在城上防守严密、戒备森严。鞍马劳顿的沙陀军队,光黄河就来回渡过了两回,现在早已是疲惫不堪了。更要命的是:这次本来是想去报复一下党项部族,准备打一场打完就跑的运动战,而不是攻坚战,所以根本就没携带攻城器具,如今要在没有攻城器具的情况下,拿下振武军这座坚城,就算是名将李国昌,也是无计可施。
现在攻城,除了徒增伤亡外,根本就不会有什么结果,没有把握的仗是不能打的,李国昌身经百战,怎么会不明白这个道理。他向城头望去,发现赫连铎站在城墙垛口边,也正得意洋洋地看着他,两个不共戴天的仇家四目相对了很久,到最后,李国昌咬了咬牙,无奈地对身后的将士说了句:“撤!”
说要撤,可是往哪撤啊?李国昌想了一会儿,如今除了去投奔儿子李克用,也实在是没有其他的选择了。于是,他派信使快马前往云州,通报了这边的情况,并要求李克用率军到大同道的边境,接应他们到云州。
李克用得知振武军的情况后,大吃一惊,并深为父亲的安危担忧,立刻带着几百精锐骑兵向振武军方向而来,在定边军这个地方,接到了李国昌等人。父子俩见面后商量了一番,决定先一同回云州,等整顿好人马和武器,然后再去找赫连铎算账。
当他们一行人赶到云州城下时,愣住了,竟然享受到了和在振武军城下一样的待遇:城门紧闭,不许进入!
原来,云州城内的守将早就被赫连铎提前收买,等李克用带人出了城门,就没打算让他再回来。
父子俩恍然大悟,这回算是彻底上了赫连铎的当了,回顾连日来发生的事情:赫连铎先是唆使党项部族连续袭扰李国昌的振武军,以此来激怒李国昌,并使他下定决心亲自带队去报复党项人,从而达到调虎离山之目的,这是第一步。
第二步利用振武军城内的间谍随时通报李国昌的一举一动,待得知其已离开城池以后,立即率军向东而来,并抓住李国昌刚渡过黄河、来不及回援的时机,迅速攻破了振武军。
第三步则是提前算到李国昌要去投奔儿子李克用,而李克用念父心切,必然要亲自离开云州去接应,这时候再动用早就收买了的云州将领拒李克用于门外。
此计策步步紧逼、环环相扣,赫连铎心思之缜密、用心之险恶,可见一斑。
等李克用想明白这一切,真是后悔莫及,“父亲,都怪儿子虑事不周。”
“这不能怪你,为父也中了他的调虎离山之计了。孩子,胜败兵家事不期,记住这次教训吧。”李国昌平静地看着儿子。
话虽然这么说,但戎马了一生,身经百战、熟读兵书,临了竟然成全了赫连铎,让他兵不血刃、不战而胜,李国昌气血上涌,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可眼下,只能坚持,在儿子面前,他要做个榜样。
李克用望着父亲那坚毅的脸庞,猛然间发现父亲的两鬓已经斑白,常年的征战、无尽的拼杀渐渐催老了容颜,克用心中不觉一酸:父亲真的老了。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前路茫茫】
几天前,李国昌父子俩还占据振武和大同两个道、数个州的地盘,雄踞塞北。短短几天过后,除了手下的几千人马,已经是一无所有,数十年以命相博换来的城池和土地,一朝间烟消云散。
下一步该怎么办?何处才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地?李国昌父子环顾宇内,一时茫然无措。
再说吐谷浑首领赫连铎没费一刀一枪就得到了大片的土地,他欣喜若狂,兵书上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也不过如此吧。李国昌父子的沙陀军队这些年建功立业、东挡西杀,其战斗力一直远在吐谷浑军队之上,可这次没了辎重和粮草、没了根据地,就如同雄鹰被折断了翅膀,就算他们有再大的雄心,恐怕也飞不起来了。
赫连铎是一个危险的敌人,他的处事原则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将对手斩尽杀绝是他一贯的作风。尽管已经得到了李国昌父子的地盘,但他并不想就此罢休。
接下来,他还想要李国昌父子的命!灭掉沙陀部族,吐谷浑就可以取而代之,称霸塞北!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十三章 大漠黄沙逃亡路

为了生存,无处可归的李国昌父子总要先寻一个安身立命的地方。经过对周边军事态势进行判断,他们定下了首攻目标,率军先后袭击了蔚州(今河北蔚县)和朔州(今山西朔县),由李国昌进驻蔚州而守,李克用回军占据朔州。这样一来,父子两人各自占据一地,形成了互相应援的犄角之势,从而达到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的目的。
父子两人好不容易找到个落脚的地方,刚准备安顿下来休息一会儿。可连气儿还没喘匀呢,热情好客的赫连铎就率军跟踪而至,招呼也不打一声,直接将朔州团团包围。他此行的目的有且仅有一个:帮助李克用搬家!啥,不走?那就强搬!赫连铎这个搬迁队队长当的绝对是实至名归,其工作效率之高令人咋舌。
李克用看到赫连铎,那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立即组织部下登城防守。赫连铎这次是有备而来,为了让李克用把家搬得彻底一些,把他能带出来的部队都带来了,同时还准备了保障部队通过城外护城河的壕桥、登城用的云梯等大型攻城器具。
赫连铎仗着部队人数多,采用的是四面围攻的战术,士兵在将军们的驱使下,推着云梯,像潮水般地涌到城下。李克用让盖寓、李存璋、薛铁山、康君立各带一队人马分别到朔州城的四面拼死抵抗,他自己带200精骑作为预备队,哪个方向有危险就到哪个方向增援。此时城下喊杀震天、城上箭如飞蝗,战鼓声、呐喊声、兵器的碰撞声、士兵的惨叫声响成了一片,城上的军队刚打退一拨登城的士兵,还没等喘息一下,另一拨士兵就又冲上来了。
就在朔州城危在旦夕的关键时刻,忽然城东方向尘土飞扬、喊声大作,原来是李国昌在蔚州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率兵来救了。李国昌不愧是久经沙场的老将,进入战场后,他没有首先去攻击攻城的部队,而是直接进攻赫连铎的中军。这招实在厉害,这叫“擒贼先擒王”,先打乱他的指挥系统,失去指挥的部队自然瓦解。这种战术搁现在有一个时髦的名称,叫做“斩首行动”。
这次该轮到赫连铎措手不及了,在李国昌像旋风一样冲来的骑兵攻击下,他的中军崩溃了。赫连铎眼见再不及时撤离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急忙下令让攻城的部队立刻撤退。看到援军到来,李克用趁势打开城门,率军在后面掩杀。赫连铎仗着自己的部队大多也都是骑兵,逃跑的速度比较快,勉强算是逃掉了,不过此战也损失惨重,其带来攻城的步兵全部覆没,所有攻城器械也成了李家父子的战利品,粮草、物资损失殆尽。
赫连铎真是欲哭无泪,搬迁队长没当成,反倒给人家结结实实地当了一回运输队队长。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致命的背叛】
经过朔州一战,赫连铎算是彻底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单纯靠自己的力量,消灭不了勇猛善战的沙陀军队。既然正面强攻不是李国昌父子的对手,那还得使阴招,于是上奏朝廷,请朝廷调兵征讨,准备来个借刀杀人。
这时候原来的唐朝皇帝唐懿宗已经驾崩,接替他的是其儿子唐僖宗。他生于深宫之中,长在宦官之手,十二岁就继承皇位,这位小皇帝其实是很聪明的,但就是没有把才智用在正地方,他的人生追求非常简单明确,那就是两个字:玩、乐。他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据说包括斗鸡、赌鹅、骑射、剑槊、法算、音乐、围棋、赌博等等,凡是玩的项目,他是无所不精,唯独有一样他不喜欢,那就是治国理政,不过这也不难,他把所有政务全交给了大宦官田令孜来全权处理。如果清楚了这个时期朝廷的所有重大决策其实都是由田公公—一个死太监作出的,那么出点昏招、败招也就不难理解了。
按理说,李国昌父子也曾经是对朝廷立下过大功的人,行为是简单粗暴了点,但还不至于非得采用剿灭这一种手段。况且,就算剿灭了李国昌的沙陀族,形成的政治真空和权力真空必然要被赫连铎的吐谷浑部族所填充,到时候吐谷浑势力在塞北一家独大,再如何处理?我估计,这一点田令孜是不可能考虑到的,他的视野和能力决定了他处理事情的原则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哪都痛,那就一起报销。
接到赫连铎诬告李氏父子的奏折,田公公非常生气,后果是非常严重,他心想:这李国昌父子简直是没有王法了,刚用计谋把他们的地盘剥夺,竟然还敢如此嚣张,必须得给他们点厉害瞧瞧。未与其他人商量,他就 “毅然”决定:任命节度使李涿为代北招讨使,率军10000名屯驻在朔州东南方向百里之外的代州,会同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大同节度使赫连铎,三路大军从南、北、东三个方向同时出击,准备共讨沙陀。
面对朝廷的三路进攻,李国昌父子也不敢掉以轻心,这是一次决定生死存亡的关键一仗,必须慎重对待。由于对方的兵力远远高于自己,如果采用常规战法肯定无法取胜,必须采取特殊战法才有希望克敌制胜,经过认真谋划,李国昌父子的作战部署是:
1、李国昌的堂弟李友金,率军2000防守朔州。
2、李国昌亲自率军2000,防守蔚州。
3、剩余的全部军队作为主力机动兵团,由李克用统领,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首先击破东边的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将敌人的三面来袭先掰掉一面,再回过头来寻机击破赫连铎和李涿。
客观地讲,李国昌父子的作战部署无可挑剔,在包围与反包围的战役中,处于内线作战的弱势一方,采用此种“任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法是一种非常务实有效的策略,这种战法放到现在,还有一个比较专业的叫法: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敌人。明朝末年,后金首领努尔哈赤就是采用这个战术先后击破明朝的四路大军,获得了萨尔浒大战的空前胜利。
但再好的战略也要人去执行,李氏父子的计划在执行过程中还是出问题了。
李克用按计划向东进击李可举,两军正相拒于雄武军(今北京蓟县东北,属天津市)。赫连铎暗中派人去朔州劝降李友金,也不知道他到底采用了什么手段进行诱惑,到底是用高官厚禄、还是金钱美女,史书上没讲,反正最后李友金和他的2000人全部投降,朔州失守。平心而论,赫连铎也真算是个人才,他打仗不行,但是采用分化瓦解、策反劝降的手段却屡屡得手,他不应该是一个军人,应该算是个政客。
李友金的背叛是致命的,李克用的大部分粮草、辎重都放在朔州,朔州一失守,等于后路被断了。消息传来,李克用全军军心大乱,他本想回师朔州,先清理门户,结果李可举率军在后面追击,并在药儿岭这个地方大败李克用。
与此同时,赫连铎和李琢的军队又合击蔚州,李国昌寡不敌众,也被击败,蔚州陷落。多少年来,李国昌、李克用父子在战场上基本都是战必胜、攻必克,还从来没败得这么惨过。父子俩收拾一下残兵,只获得了几百人,剩下的兵将不是战死就是逃散了,唯一值得欣慰的是家属都跟着跑出来了。
父子俩回头望望蔚州城,已经是烽火连天,再看看身后这几百名将士,一个个伤痕累累、蓬头垢面,这次败得实在是太惨了!父子俩对视了许久,抱头痛哭。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远走大漠】
哭过以后,还得面对现实,眼下最要紧的是赶紧逃命。偌大的晋北,现在已经没有一块可以立足的地方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往北逃,然后进入大漠。李国昌想起,在阴山以北有一个鞑靼部落,他年轻的时候和这个部落的首领多少有些交情,眼下也只能暂时去投靠他们了。
几百人走小路,绕过云州和振武军,摆脱掉追兵,昼夜兼程的往阴山北麓而去。一路上,李克用在不断地反思自己,他明白这次的惨败,不是败在战略部署上,也不是败在兵不精、将不勇上,而是败在了用人失察、用人失误上。族叔李友金的背叛,相当于在他的后背狠狠地捅了一刀,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连锁反应。
这个世界,最复杂的是人性,最难懂的就是人心。李友金为什么要背叛?他到底想要什么?遗憾的是,历史没有给我们答案。李克用他到底知不知道答案,我们也无从知道,但我们相信,李克用从这个时候开始,他的心开始变得坚硬起来,要想在尔虞我诈、弱肉强食的战场上存活下来,并成为最终的胜者,就得明白一个道理: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言先行 2019-10-23 16:03:29
楼主写得不错。古代史都好多人看,为什么二战史看滴人少咧。。来点人看看我发的 弹幕二战全史嘛。。
-----------------------------
感谢您的支持!刚才看了您的作品,非常不错!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十四章 等待

逃亡路上人烟稀少、黄沙漫天,他们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历尽千辛万苦,一行人终于到达阴山北麓的鞑靼部落。见到鞑靼首领,李国昌向他说明了来意,希望能在这里暂避一段时间。鞑靼首领还算豪爽,他也早就听说李国昌父子的威名,英雄惜英雄,最后收留了他们。
虽然暂时是安全了,但李克用不敢有丝毫松懈,因为他知道:在不远处一定还有一个人在惦记着他,这个人就是赫连铎。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死中求活】
没错,赫连铎也在多方寻找李克用的踪迹,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几个月后,派出的人向他报告:李克用就藏在阴山北面的鞑靼部落,赫连铎立刻干起搬迁大队长的老本行,去给李克用搬家。不!这次是让李克用的脑袋搬家!
没过几天,赫连铎派出的使者就携带重金走进了鞑靼首领的大帐。使者向鞑靼首领说明了来意,如果能取了李国昌、李克用两人的首级,这堆金银就是酬劳。同时挑唆鞑靼人,李国昌父子擅长用兵,如果让他们在这呆久了,不排除要鸠占鹊巢,不如现在就除之,以绝后患。鞑靼人于是定下了择机杀掉李氏父子的决心。
警觉的李克用很快发现,鞑靼人连续几天都在调动人马,并逐渐形成了对沙陀人驻地的包围态势。而且发现最近一段时间,鞑靼人看他们父子俩的眼神也有些不对劲,那眼神似乎跟看见两个金灿灿的猪头一样兴奋。李克用从这些反常的异象判断出,鞑靼人很快就要动手了。
他赶紧跟父亲商量对策,面对着严峻的形势,父子俩没有慌张,因为知道慌张也没用,除了包围圈里这几百人,没有人会救他们。要想活命,就只能靠自己。
父子俩决定分头行动,李国昌负责组织这几百将士进行重新编组和训练,并分成几拨,轮流休息、昼夜巡逻;李克用决定去会会鞑靼首领,他要用心理战来征服眼前这个敌人。
李克用带着几名亲兵,去邀请鞑靼首领出游打猎,过程中他故意命人将马鞭、树叶甚至是悬针放在远处当靶子,然后拈弓搭箭,没有一次不中靶心,从心理上震慑鞑靼人。鞑靼人也不傻,李氏父子都称得上是当世英雄,他们手下那几百人虽然人不多,但能杀出重围跟随到这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其战斗力不可小觑,如果真动起手来,必将两败俱伤,所以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为了彻底打消鞑靼人的念头,李克用又和其首领一同饮酒,喝到兴头上时,他说:“我得罪了天子,愿为大唐效忠而没有门路,来日如果天下有变、朝廷召唤,我必将南下立功。人生短暂,谁愿意老死于沙漠之中!”
听到这些话,鞑靼人知道李氏父子终究不会久留于此,也没有要惦记他这块地盘的想法,终于打消了谋害他们的念头。
依靠实力威慑和攻心战术,李氏父子总算又逃过一劫。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等待】
说是要等朝廷召唤的那一天,可能不能来召唤、什么时候来召唤,李克用不知道,李国昌也不知道。每天,李克用都站在高岗上向南方眺望,他在等朝廷的信使。
其实人生就是这样,起起伏伏、潮起潮落。不管你是胸怀韬略的英雄,还是学富五车的智者,当你落魄之时,你顷刻之间就由当初的万人瞩目变成了无人问津的多余人,唯有闲看花开、静待花落。这里面的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个中滋味也只有自己知道。
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个月过去了,三个月过去了,朝廷的信使一直都没有到来。秋风萧瑟,天空中的大雁告别塞外,向南飞去;秋去冬来,苍茫的大地被冰雪覆盖,凛冽的寒风吹过大漠。此时,李克用的心情也逐渐由盼望变为失望,又由失望变为绝望。
“如果一辈子都等不来那一天,那就真的要老死于沙漠之中了”,想到这里,李克用心中不觉升起了一阵“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悲凉。
“克用,不必难过。”耳边传来了曹夫人温和悦耳的声音,她温存地将一件棉斗篷披在了丈夫的身上。婚后的曹夫人除了相夫教子以外,还显示出了过人的政治智慧,李克用对这位夫人是又敬又爱,每有重要的事情都要找夫人商量。
他紧紧地拉着夫人的手,听夫人为他分析天下形势,当说到黄巢大军北进、必成中原大患,到时朝廷无将可用,肯定还会启用良将时,李克用兴奋地哈哈大笑……
落日的余晖中,夫妻俩依偎在一起,他们一起在遥望远方,他们在等待,等待着那个永恒的春天。
此时是公元880年冬天,李克用夫妇所要等待的机会已经不远了。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第十五章 满城尽带黄金甲

前面咱们已经讲到,从公元874年以来,全国各地连年发生水灾、旱灾,民不聊生,到了唐僖宗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中原大地爆发了一场王仙芝、黄巢起义,这场起义主要是由于唐朝吏治腐败、赋役繁重等原因造成的。
起义军在王仙芝、黄巢的带领下,采用流动战术,先后攻陷了十几个州县,并多次打败前来镇压的官军。为了发展力量、躲避官军攻击,起义军起初几年主要在河南、山东、湖北一带进行流动作战。
但是在乾符五年(878年)二月,王仙芝在黄梅(今湖北黄梅)兵败被官军曾元裕部斩杀,余部奔亳州投靠黄巢,推黄巢为黄王,称“冲天大将军”。作战区域从这一时期又开始转移到黄淮流域,并进一步扩大到长江下游、东南、华南一带。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一首反诗的恩怨】
说到黄巢,我们有必要先介绍一下他的个人简历。黄巢,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人,家中世代以贩卖私盐为业,家境富足。他善于剑术,马术,箭法也不错,他粗通笔墨,小时候就有诗才,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
但凡写文章或者是领导讲话,最后一句话往往是最重要的,画龙点睛嘛!这最后一句“成年后屡试不第”说明了两个意思:一个是黄巢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二是考试的结果全都名落孙山。
据说当黄巢最后一次参加进士考试而名落孙山后,他满怀着不舍和失望离开了京城长安,并忿然赋诗一首: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这首诗的题目叫《不第后赋菊》,现收录在《全唐诗》中。他以菊花作比喻,将自己的不甘与忿恨都写进了诗中,字里行间透着逼人的杀气。
后来,黄巢果然趁着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机会,率众造反,并在攻城略地以后,大肆屠杀皇室成员和高级官僚。我们有理由相信,黄巢在写那句“满城尽带黄金甲”的时候,仇恨的种子已经深深地播下了。
假设,黄巢当年考中了进士,并做了官,他还会造反吗?也许不会。因为造反毕竟是一个被抓住就要掉脑袋的高危职业,不到山穷水尽是很少有人愿意走这条路的。他如果当初就想造反,那他就不会三番五次地去参加科举考试,非要去走“学而优则仕”的道路了。说黄巢是一个天生的造反者,并不客观,因为历史有时正是由一个个偶然的因素演变成了必然。
综上所述,黄巢起义这幕历史大剧的故事情节可不可以概括成“写反诗—埋下仇恨—造反—攻城—杀人”?如果可以,那么这部剧的名字就暂且叫做《一首反诗引发的恩怨》。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黄巢的战术】
黄巢采用的战术,和当年桂州兵变的庞勋采用的战术是截然不同的:当年庞勋采用的是坚守徐州及周围的州县,大部分时间是和官军进行一城一地的阵地战,只是在部分时间或局部地区和官军进行了有限的运动战;而黄巢则是大部分时间和官军进行流动作战,也就是运动战,只是在需要攻城略地时才和官军打阵地战。
事后证明,庞勋在官军的步步为营、稳扎稳打的进攻下,领地逐渐缩小,最后势穷力竭、身死军灭。而黄巢则不然,他前后转战山东、河南、江浙、福建、广东、湖南、湖北等十二省,往返15000余里,采用的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的运动战,在运动中寻找防守薄弱的州县,并速战速决,一旦攻破城池,补充完人员和给养后,还没等官军反应过来、完成调兵遣将进行围堵之前就迅速撤离。黄巢的这种战术确实厉害,官军被黄巢调动得疲于应付、顾此失彼,各处的州县接二连三地被攻陷,黄巢军队的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迅速增大。
黄巢在作战中似乎没有一个完整而系统的战略方案,根本就不用考虑先打哪、后打哪,而是想打哪就打哪,换句话说,就是不按套路出牌,而这又恰恰是他指挥艺术的精华所在。你想,连黄巢自己提前都不知道他下一步要打哪,官军能提前知道吗?所以在他进攻前,什么作战计划泄露啊、走漏风声啊,统统都没有,官军那边只能疲于应付、防不胜防。

楼主:回望关山

字数:5840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0-15 00:06:47

更新时间:2020-03-20 07:56:32

评论数:9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