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后唐风云(原创正史小说,长篇连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后唐风云(原创正史小说,长篇连载,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中央突破】
李克用这次的目标比较简单明确:击败黄巢的中军。
他首先下达命令:要求所部骑兵在前进时不必排成整齐的阵型,只需做到便于冲锋即可,在李克用的率领下,一万多骑兵手执马槊、长枪,呐喊着向黄巢的中军扑来。眼见李克用的骑兵已经发起冲锋,黄巢的中军士兵全都紧张起来,尤其站在前几排的士兵都紧紧地握着长枪,注视着对面的敌人,后面的弓箭手也拈弓搭箭,只等敌人进入一箭射程之内,就开始放箭。
可是,当李克用的大队骑兵冲到黄巢阵前还有150步的时候,突然停住了,李克用命令所有人收好长枪,拿出弓箭,一起向黄巢的阵中放箭。
在这里,需要先向大家交代一下:步,是中国古代的计量单位,与现代一步的概念不同,它是左脚迈一步、右脚迈一步,合起来才算一步,在唐代,一步等于5尺,约合现代的1.5米左右,150步,也就是现代的200多米,这正是沙陀骑兵所用长弓的有效射程。但是,这个距离对于黄巢的弓箭手来说,却是十分尴尬的,原因是他们用的是普通弓,有效射程一般只有50步,即便是个别力气比较大、比较生猛的士兵,充其量也射不过100步,这就意味着,双方在相距150步的时候,李克用这边的箭可以射到黄巢,黄巢那边的箭却射不到李克用,这就是武器的差别在战争中的作用。
黄巢这边发现对方在自己的射程之外放箭,立即命令前排士兵竖起事先准备好的大盾,在阵前形成了一堵盾墙,没多久,李克用就觉察到自己这边的箭除了能射到敌人的大盾上以外,根本就无法伤到盾后面的敌军士兵。
看到这招不能奏效,李克用正在焦急之中,突然灵机一动:既然我的箭从正面射不到你们,那我就从天上射你们,他立即传令全体将士由瞄准射击改为冲黄巢中军的方向斜向上射击。
射过箭的人都知道,当你斜向上往天空射击的时候,箭矢的运行轨迹是按抛物线形的,当它上升到最高点的时候,其垂直速度为0,然后由于重力的作用,箭矢将加速向下运行,等到落到地面的时候,由于速度的作用,箭矢所形成的巨大冲力,能击穿一切盔甲。
在历史上,这种射击方法,李克用肯定不是第一次使用,当然也绝不是最后一次使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索姆河战役中,德军的重机枪不是向进攻英军做直瞄射击,而是向其军队上方的空域做斜向上射击,然后子弹像雨点一样从空中砸向了底下士兵的血肉之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士兵采取常规的卧倒动作根本就无法躲避子弹,还会因为增加承受面积而徒增伤亡,也就是说此刻只要你在底下,无论采用哪种办法,都是无处可躲,结果在这种射击战术面前,仅有一天时间就带给了英军6万人的伤亡。
经过上述分析,此种斜射战术所能带给黄巢部下士兵的伤亡就可想而知了。一万沙陀骑兵的每一轮齐射,天空中就像多了一大片由箭矢编成的乌云,等这片云飘到黄巢的中军头顶以后,又变成了箭雨,倾泻而下。几轮齐射过后,排成密集队型的黄巢中军死伤惨重、一片狼藉。
黄巢被这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就在片刻之间,自己的中军就损失了三成兵力,恍惚中,他突然意识到:再拖延一会儿,队伍就全垮了。可还没等他来得及下令部队由密阵改为疏阵,以躲避敌人的密集射击,他手下的士兵已经全都自发地向两侧奔跑,齐整的阵型顿时变得混乱起来。
这边发生的所有变化,站在150步外的李克用都看得清清楚楚,发觉敌人已经疏散,再采用斜射方式已经对其构不成太大的威胁,不过,眼下敌人的疏阵尽管能躲避箭矢,却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再也挡不住我方的铁骑冲击。
兵法上讲究“因敌制胜”,既然敌情已经发生变化,那就索性“以变制变”,用变化的方法去对付变化的敌人。李克用随即传令部下收起弓箭,改为拿起长枪,一声令下,万匹战马如猛虎下山,向已经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中军扑了过去。
现在大家应该明白,为什么尽管黄巢的弓箭手只能射50步左右,而李克用却让部队停在150步之外的原因了:他不仅需要用弓箭的射程差来打击敌人,他更希望为自己的骑兵提前留足冲锋的距离。
疏散了的步兵阵型根本无法抵挡沙陀铁骑的集团冲锋,很快就被对方截成了几段,黄巢的中军崩溃了。侥幸没死的士兵纷纷转过身来,拼命往身后的渭桥上逃跑,为了躲避沙陀骑兵的追杀,有的人慌不择路,直接跳进了渭河,绝望的喊声很快就被水流声吞没。危急关头,黄巢率领残兵,骑马跑过渭桥,向长安方向夺路而逃。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败走蓝田关】
再说黄巢的左、右两翼部队,正在与藩镇联军杀得难解难分,看到这边中军崩溃,沙陀骑兵已经越过渭河,由于担心自己的后路被断,也军心大乱,他们丢下阵前的扁厢车和军需辎重,调头向东、西渭桥上逃跑。可是,眼瞅着等待已久的吃肉机会来了,联军士兵哪肯放过,他们一边收获着战利品、一边尾随追击。
由于渭桥距离长安城仅有20里,转眼就到,败退入城的黄巢军队甚至连城门都来不及关上,李克用率领骑兵就已跟着冲进了长安北面的光泰门。光泰门是长安禁苑的北门,占领此门,就可以进而控制龙首原上的大明宫,大明宫是全城的制高点,也是黄巢部队的指挥中心,占领大明宫,黄巢就无法再守住长安城。混乱中,李克用率军与起义军在大明宫升阳殿展开巷战,黄巢军抵挡不住,再次败退,见长安城已经守不住了,黄巢军队放弃长安,从南门逃出、向蓝田关方向退却。
在撤退中,黄巢军队把辎重珍货遗弃于道路两旁,趁着官军在路上争相捡拾财物的机会,黄巢才稍稍得到了一丝喘息。随后,他们一路狂奔经蓝田关进入了商山(今陕西商县东),又辗转进入到河南境内。
渭桥大战,彻底终结了黄巢的大齐皇帝梦。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陇上斜阳 2019-11-23 11:29:08
周末好。
-----------------------------
你好!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21】伴随着黄巢的逃走,都城长安被唐军收复,此时还远在蜀地避难的唐僖宗,也终于可以结束流浪生活,该回家看看了。在这场收复长安的战役中,李克用军功居首,唐僖宗没有吝惜封赏,他颁下诏书正式任命李克用为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河东节度使。
如果说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一堆官衔都是虚的,那河东节度使的官职可是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河东道是一个大镇,它的管辖范围主要是今山西中部,治所在晋阳(今太原)。
凭借着不世之功,李克用一举获得了高官显爵,这一年,他年仅28岁。在来勤王的各地节度使中间,李克用是年纪最轻的,但他的战功最大,其属下军队的战斗力也最强,众人皆对他又惧又妒,通俗点说,就是有些羡慕嫉妒恨,这也并不奇怪,因为自古以来,就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山西是中国的内陆地区,位于黄河中游东岸,华北平原西面的黄土高原上,疆域轮廓呈东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边形,东西间距窄、南北间距长。它东以太行山为界,与河北为邻,西、南隔黄河分别与陕西、河南相望,北面以外长城为界与内蒙毗连,其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而河东道,由于控制着山西中部的广大地区,无疑又是山西这块战略要地的核心,其北面有振武道和大同道,南面是河中道和昭义道,像河东道这种四通八达的军事要地,自然是众多藩镇眼中的肥肉,东西虽好,但也要分给谁,如果把它交给能力一般的人,那是守不住的,可对于雄才大略的李克用来说,这块四战之地,却正好为他提供了施展抱负的舞台。
收复了长安、打败了黄巢,也对有功的将领进行了封赏,唐僖宗自以为高枕无忧了,此时,他和当初的黄巢一样、也犯了一个同类的错误:没有乘胜追击敌人。
唐僖宗天真地以为黄巢已经被彻底打垮了,即便是逃出去,也掀不起什么大浪,顶多是让一两个节度使就能解决的问题,因此他遣散了各路勤王军队,基本原则是哪来哪去、各回各家,因为现在长安城已经闹起了饥荒,粮食极其短缺,根本就没有条件供大家在这里吃喝。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22】
李克用本想请命继续追击黄巢,但既然皇帝已经下达了逐客令,也不敢不识抬举,人家官也给你封了、地盘也给你赏了,你还想要啥?况且几次大战下来,自己的军队也损失很大、急需休整。于是,李克用带着胜利之师返回了山西河东道。
回到河东以后,抚恤士卒、任命官吏这些事情做得都很顺利,但衣锦还乡的喜悦还没有维持多久,就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摆到了李克用的面前:由于当初在晋北围剿李国昌、李克用父子的战役,河东道的许多将校都作为官军参加过。这次李克用被任命为河东道节度使,大家都害怕遭到报复,所以人心惶惶。李克用此时表现出了一个大将的风度,他认为当年河东将校参加围剿自己的战役,那是遵照朝廷的旨意行事,算是奉旨行事,责任不在他们,现在不应再去计较对错,于是命人到处张贴告示,安慰官军和百姓说:“不要再思虑过去的事情,应各自安置家口操持旧业。”看到李克用能有如此胸怀,众人都心悦诚服,人心大定。
要想在乱世中成就一番霸业,依靠的是什么?当然是人才,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李克用对于人才的选用,采取了“英雄不问出处”的宽容态度,不分沙陀族还是汉族,也不管出身高低贵贱,只要有才干,就可以获得提拔重用。
没多久,李克用的身边已经是文臣武将、人才济济。
李克用依靠他的宽容与大度,笼络了河东人心,也聚集了大批人才,为他能在今后的乱世中成就赫赫霸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23】
地盘有了,人才有了,李克用放眼周边,心里盘算着:是时候该做点什么了。
上文说了,河东道是个四战之地,周边是强敌环伺,北面的振武道和大同道自从前些年被吐谷浑首领赫连铎用计夺去以后,一直都属于他的势力范围,南面是河中道和昭义道,节度使分别是王重荣和孟方立。在乱世之中,安全是最重要的,因为丛林法则的特点是:即便你不想打别人,别人也会想打你,李克用要想使自己的河东道长治久安,就得先解决好周边的邻里关系。
赫连铎就不用说了,此人不仅鸠占鹊巢,夺了李国昌父子的地盘,还收买鞑靼人,差点将沙陀族赶尽杀绝,李克用与他有着不共戴天的世仇。在巨大的仇恨面前,李克用是不会宽容的,他做梦都想灭了赫连铎,了断这段世仇,但赫连铎的实力已是今非昔比,这几年他掌握着两个道的人力物力,如今兵强马壮,而且此人还和太行山东面的邻居幽州节度使李匡威结成了同盟,这边一有风吹草动,李匡威的援兵就能迅速穿过太行山加入战斗。李克用深知自己的羽翼才刚刚丰满,还不具备灭掉赫连铎的条件,对于北面,眼下只能先维持现状。
西南方向的邻居是河中节度使王重荣,在前段时间的收复长安之战中,李克用和他算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尽管当时王重荣也并不厚道,他仅仅是抱着跟在后面吃肉的想法去配合作战的,但如果没有他河中道的军队牵制住了黄巢的两翼骑兵,李克用就没法放手去进攻黄巢的中军,更不会取得渭桥大捷,从这件事情来说,李克用还是非常感激王重荣的,既然曾经是战友,作为讲义气的人,那就不能打他的主意。
赫连铎打不了,王重荣又不能打,李克用只好把目光投到东南方向的昭义道了,昭义道的管辖范围包括今天的晋东南和冀西南一带,在晋东南和冀西南之间是太行山,如此一来,昭义道就被太行山分隔成了东、西两部分,尤其它的西半部分包括潞州和泽州,也就是今天的长治和晋城,在战国时期这一片地方统归上党郡管辖,战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大战—长平之战就发生在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令李克用兴奋的是,昭义道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但节度使孟方立却实力不强,和自己也没什么交情,因此从这里开刀也就顺理成章。
时隔不久,机会来了,昭义道的治所本来在潞州,可孟方立认为潞州人曾经闹过兵变,为了削弱潞州的本土势力,他自作聪明地玩了一招调虎离山,要求潞州的将领和富人举家迁到太行山以东的三个州,背井离乡的滋味是不好受的,此事很快激起了许多人的不满。昭义道的监军祁审诲是个宦官,由于平时争权,他和孟方立的关系本来就不和,看到潞州人对此事不满,决定利用这个机会驱逐孟方立,他写密信给河东节度使李克用,请求他出面干涉。
李克用正愁没机会插手昭义道的事务呢,接到密信后,李克用高兴地一蹦多高,即刻派其弟李克修攻打昭义节度使孟方立,由于有内应帮忙,十分顺利地夺下了泽、潞二州,晋东南就此落入李克用的手里。孟方立抵挡不住,只好败走太行山以东,以冀西南的邢、洺、 磁三州军队和地盘重组昭义道。
如此一来,一场规模不大的仗,硬是把一个昭义道给分成了两半,晋东南有一个昭义道,冀西南也有一个昭义道,历史上在这一时期就同时有两个昭义道存在。
李克用趁着孟方立内部不稳的时机,没费多大力气就兼并了半个昭义,扩大了地盘,而好处还不仅如此,因为泽、潞二州的南部与中原腹地隔黄河相望,这就相当于获得了一块进入中原的跳板,为下一步逐鹿中原准备了条件。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24】
山西这边,自从李克用兼并了晋东南以后,各地还算基本平静,但中原一带想太平无事可就难了,因为大齐皇帝黄巢的御驾到了。
话说黄巢在长安城下勉强摆脱了追兵,辗转千里,历经千辛万苦,总算是进入了河南地界,收拢了一下残兵败将,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士兵人数竟然还有十万挂零。回头一看,李克用这帮猛人没跟上来,再环顾一下四周,中原一带各道的节度使,大多都是自己的手下败将,黄巢乐了。
黄巢可能是在长安城当皇帝已经当上了瘾,既然在关中当不下去了,看看中原也还不错,索性这次就在中原当皇帝,继续过皇帝瘾。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25】
公元883年五月,黄巢派骁将孟楷率万人奔袭蔡州(今河南汝南),蔡州节度使秦宗权迎战败北,遂归顺了义军。接着孟楷又进攻陈州(今河南淮阳),陈州刺史赵犨是一个有远见的人,当听说黄巢已经在关中屡战屡败、被官军围困的时候,他就判断:要是黄巢没败死关中,必会退入中原,因此早有防备,当孟楷来进攻时,提前布置伏兵将其袭杀了。
连天险潼关、都城长安这样的地方都被我拿下来过,一个兵微将寡的陈州竟然如此不给面子,黄巢被彻底激怒了,他与秦宗权开始合兵围攻陈州,10万大军进攻一个弹丸之地,其规模是空前的,史书记载“掘堑五重,百道攻之”,也就是在陈州周围开挖了层层密布的五层堑壕,从上百个道路向陈州发起进攻,小小的陈州城就像大海里的一叶扁舟,随时都要葬身于这惊涛骇浪之中。
与此同时,黄巢还在陈州附近建立了临时行宫,兵马依仗依旧按大齐皇帝的标准办理,做好了长期围困准备。听说黄巢又恢复了元气,正在围攻陈州,朝廷再也不敢怠慢了,不断整合陈州周边的军队,用以围剿义军。
命前期归顺朝廷的原黄巢部将朱温为宣武节度使,加东面招讨使,管辖范围在河南汴州、宋州一带;命感化军节度使时溥为东面兵马都统,驻军徐州、泗州;驻军许州的忠武节度使周岌也在摩拳擦掌,准备向黄巢用兵。随着陈州被围困日久,朱温、时溥、周岌等人皆率兵前来救援 ,朱温等人来救陈州并不是他们具有着“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国际奉献主义精神,而是因为他们的领地都在中原一带,谁都不愿意看到黄巢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做大做强,如果让黄巢在中原站稳脚跟,自己的日子就不会好过,陈州城一旦被攻破,黄巢的那把带血的屠刀保不准啥时候就会架到自己的脖子上。
所以,朱温他们心里明白,就算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也要救援陈州。
但救援归救援,能不能成功,那是由不得自己的,还要看黄巢肯不肯答应。尽管长安城外的渭桥一战,黄巢已经由大齐皇帝被打成了地方军阀,实力已经大为削弱,以他现在的条件,让他跟顶级武林高手李克用对阵那不是对手,但收拾像朱温、时溥这类二流高手,还是绰绰有余。几番殊死的大战下来,朱温等诸路救兵皆被黄巢打败,不得不一起向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求救。
李克用这些日子在河东招兵买马、训练军队,忙的是不亦乐乎,正憋足了劲没处使呢,接到朱温等三位节度使的求救信,他果断答应下来。
建功立业、正在此时!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26】
公元884年二月,李克用率河东军五万从晋阳出发,经昭义道的南岸渡过黄河,进入中原战场。
黄巢围城数百天,却始终未能攻克,双方杀得筋疲力尽,此时的陈州战场也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这时李克用率军会同朱温等各道军马向陈州进发,他们一路扫荡,先击败了驻守陈州以北的尚让军,又击败了陈州以西的黄邺军,然后又调转方向,直奔黄巢本人所在的陈州东南方杀来。
黄巢本来还有些不甘心,他撤除了陈州城的包围,集中兵力准备和官军再来一次对决。可一连几天都下起了大雨,平地水深达三尺,黄巢军营也被洪水所淹,粮草和辎重损失惨重,黄巢见天时、地利都不在自己这边,遂率军向汴州方向撤退。
上次在长安城没有彻底消灭黄巢的主力,李克用一直耿耿于怀,见黄巢又要开溜,怎肯放过,他留下步兵,亲率主力骑兵在后面穷追不舍。
经过多年的战场磨砺,李克用的追击战术已经被用的炉火纯青,他的战术秘诀只有一个字:快。他充分发挥了骑兵的速度优势,使黄巢来不及逃跑、来不及喘息、来不及阻击、来不及收集散兵、来不及调整战术,一切的军事行动都让对手措手不及。每当追上黄巢的军队,李克用都会给对手来一顿快如闪电的猛打、猛冲、猛追,三板斧下去,黄巢除了继续逃跑以外,没有其他任何选择。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当武功的速度达到极致的时候,根本就不需要复杂的招式,快速的进攻,能让对方只能疲于招架、而毫无还手之力,没来得及反应就被击中,所谓“拳打人不知”。
当黄巢军从中牟北面的汴河王满渡口渡河时,李克用乘势袭击,义军大败、四散奔逃,黄巢手下第一大将尚让率其部下投降了感化军节度使时溥,部将李谠等人则投降了朱温。
其余残兵随黄巢向东北方向逃去,李克用又追杀到封丘,这时又遇大雨,黄巢是叫苦不迭,勉强收集起散兵近千人,冒雨东奔兖州。
李克用一天一夜奔驰200余里,再次追上了黄巢,一顿猛打过后,李克用俘获了黄巢的幼子,缴获了黄巢乘坐的车马和他的器具、服装、符节和印章,黄巢带了几十人再次逃脱。
连续不停歇的快速追击战术,其实是把双刃剑,对被追击者是一场恶梦,对追击者来说,也是苦不堪言。一路追击下来,李克用所部的士兵和马匹已是疲惫不堪,粮食断绝、物资辎重也消耗殆尽,李克用深通兵法、毕竟不是鲁莽之人,他明白消灭敌人的前提是保存自己,担心自己的部队再这样疲惫地追下去,难保会被哪路节度使来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几年以前赫连铎的那次暗算仍然心有余悸。想到这,李克用决定先停下来,准备暂时退到朱温据守的汴州,等补充完粮食给养后再行追击。
也许是天命使然,彻底击败黄巢的是李克用的河东军,但最终将黄巢推上绝路的却是另有其人。
六月十五日,感化军节度使时溥的部将李师悦与降将尚让追至山东兖州,黄巢与唐军殊死作战、其部众伤亡殆尽,最后逃至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今山东莱芜西南)。
两天后,其外甥林言见大势已去,惧怕被官军追上后难逃一死,于是便乘机杀了黄巢及其兄弟妻子,持黄巢等人首级欲向节度使时溥献功。在路上却迎面遇上了时溥的骑兵,他们就地杀了林言,并将林言及黄巢等人首级一同献于时溥。
黄巢灭亡以后,黄巢的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号称“浪荡军”,昭宗天复初年,当他们进攻湖南时,为湘阴土豪邓进思所伏杀,唐末那场轰轰烈烈地席卷了大半个中国的黄巢起义到此结束。
黄巢为什么会败亡,原因是很复杂的,单从战略上分析:他前期坚持以运动战为主,成功了;后期抛弃了运动战,止步长安、踌躇不前,顿兵陈州、损兵折将,最后被官军有时间、有机会调兵遣将,四面合围。最终,李克用采用迅疾如风的追击战术,使黄巢根本就没有喘息时间,直到穷途末路。
高手过招,没有花拳绣腿,没有虚张声势,千里追击,一剑封喉。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27】
公元884年5月14日,李克用率领饥饿疲惫的河东军到达汴州,在城外安营扎寨,节度使朱温坚持请李克用进入城内,并在上源驿为李克用设立馆舍。出于对朱温的盛情难却,况且李克用也认为自己帮朱温打跑了黄巢,救他于危难之中,喝他一顿酒,也算不得什么,于是欣然赴约。
喝酒是一件喜事,但队伍也不能不管,赴约前,李克用还是做了一些安排,他让自己最信任的军师盖寓及少数将校留守大营,暂时掌管帅印,以防万一。布置完以后,李克用和监军陈景思带领军中的大部分将校进入汴州,前去赴宴。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28】
朱温在上源驿为李克用置办酒席招待,有精彩的歌舞音乐、丰盛的美食佳肴,礼数都十分周到。席间,李克用等人乘着酒兴大吵大闹,朱温表面上没有发作,但心里愤愤不平。李克用到底说了什么话刺激了朱温,史书上没讲,但我估计当时李克用刚刚打败了黄巢,而朱温曾经是黄巢的部将,李克用很有可能说了幸亏你投降过来了、否则我连你一块打之类的话。从后来的历史看,朱温也是一代枭雄,具体说也是一个脾气暴躁、杀人不眨眼的枭雄,他怎能咽下这口气。
酒宴还在继续,但气氛却变得阴森恐怖起来,朱温望着还在尽情豪饮的李克用等人,脸上露出了可怕的狞笑。
正应了那句话:酒是好酒,宴是好宴,但人不是好人。
到了深夜,酒宴结束,李克用和主要随从人员都喝的酩酊大醉,留在上源驿休息,其身边只有史敬思、李嗣源等十几个亲信将校没有饮酒,担任警卫。
此时,朱温正与手下亲信将领杨彦洪暗中谋划,他准备一不做、二不休,趁此天赐良机,做掉李克用。如果事情办的成功,既可以解除自己的心头之恨,又可以消灭一个将来的敌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至于能否成功,朱温还是有把握的:自己的军队如果在战场上与李克用的河东军正面对决,肯定不是对手,但现在李克用的几万军队都在城外扎营,一旦动起手来,远水解不了近渴;城内只有李克用和他手下的几百名将校,而且已经基本喝醉,自己只要调集绝对优势兵力包围上源驿,保管他们插翅难逃。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29】
在中国天文学中有一个术语叫月相,在月相中:每月的十五是月圆之时,叫做“满月”,而它的前一天叫“小望月”。 这天是五月十四,应该是小望月,按理说今天的夜色,即便不是皓月当空,也应该是月明星稀,但比较诡异的是这天夜里乌云密布、天昏地暗,还伴随着狂风肆虐,所有的天象都预示着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在漆黑的夜色中,朱温的军队已经悄悄地包围了上源驿,呼啸的风声湮没了他们发出的声响。
月黑杀人夜,风高放火天。
负责杀人的是杨彦洪率领的1000名精兵,他们各个手执一长一短两件兵器,任务是冲进驿馆,见人就杀、一个不留。
除此之外,为了不给李克用任何逃脱的机会,朱温他们还在围绕上源驿周围的道路上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一道木栅栏,后面密布着弓箭手,只要看到有人从驿馆里逃出来,立刻射杀;第二道防线由扁厢车相互联结,后面是手执长枪的士兵,谁要是靠近这条防线,就立马在他身上打个标记—戳上几个窟窿;第三道防线是朱温亲自率领的骑兵,一旦发现有人侥幸不死,就冲上去砍杀。
当一切都部署停当以后,朱温发出了攻击信号。作为打头阵的杨彦洪,是一个颇有心计的人,他自信的认为:只要部署得当,单凭自己这1000人就足以杀光驿馆里的人,不需要外面的几道防线。
他采用偷袭的方法,带着人进入庭院、又悄悄地向驿馆的门口接近,刚想往里冲,里面突然冲出来十几个人,不由分说,挥刀就砍。原来,史敬思、李嗣源等十几个亲信将校一直把守在驿馆门口负责警卫,他们看到大批士兵手执武器向这边过来,感觉事态不对,随即投入战斗。由于这十几个人都是将校级的人物,各个武艺高强,竟然把杨彦洪等人打了个措手不及,被赶出了庭院。
杨彦洪一看偷袭不成,立即改变方案,他们纷纷用火把、火箭向驿馆里投射,希望用火攻的方法,将李克用等人都困到火海中,活活烧死。
那个年代的房屋多为砖木结构,哪能扛得住这么烧,一会儿功夫,整个驿馆都笼罩在浓烟烈焰之中。史敬思等人一边拼命抵抗、一边大声疾呼:“火!火!”
这时的李克用和绝大多数人都已经醉得不省人事,正在呼呼大睡,贴身侍卫怎么都喊不醒李克用,没办法只好扑灭蜡烛,将他拖到床下,用凉水浇李克用的脸。李克用这才勉强睁开眼睛,得知眼前发生的一切后,连惊带吓酒醒了一半,急忙招呼手下人赶快起来迎战,他自己也拿出弓箭还击,接连射倒了几名冲过来的乱军。
李克用在驿馆里的部下一共有300多人,刚才我们说了除那十几个担任警卫的人没喝酒以外,其余的人都处于醉酒状态。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每个人都不是白给的,如果在平时,别看外面杨彦洪那1000人,还真不一定够打的,但今天不一样,那场致命的夜宴过后,这些人都变得东倒西歪,战斗力大打折扣。
在李克用的指挥下,驿馆里的人先后向外冲了几次,均被敌人的乱箭射回。眼见火越烧越大,绝望的哀嚎声响彻夜空。
此时的李克用心里什么都明白,自己今天是中了朱温的奸计了,这场夜宴从一开始就是人家精心设计的圈套。他心想,如果现在冲出去,会被乱箭射死;如果继续待在驿馆里坚守,将会被活活烧死。“横竖都逃不过一死”,李克用仰望着漆黑的夜空,一声长叹,追悔莫及。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欢乐海岸TY 2019-12-31 14:34:04
马克
-----------------------------
前进!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欢乐海岸TY 2019-12-31 14:34:04
马克
-----------------------------
前进!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30】
就在李克用山穷水尽之时,也许是上天注定:他命不该绝,阴云密布的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大火竟然很快就被浇灭了。这个故事情节往往是在神话故事或者评书小说里容易出现,但在真实的历史中,它确实发生了,只能说:真正的历史其实比小说中的情节更精彩!
见大火被浇灭,李克用总算缓了一口气,他收拢了一下驿馆里的人员,除去刚才被火烧死和被箭射死的,还有200人。判断了一下周边形势,他认为敌人的人数太多,包围圈也太严密,如果分散突围,可能谁都跑不出去,眼下只有集中兵力拼命向一个方向冲,或许还有一线希望。
拿定主意以后,李克用命令大家带好武器、准备突围。他首先安排一部分人向对方集中放箭,这些将校本来都精于骑射,一旦被唤醒斗志,立刻瞄准目标,几乎箭无虚发。杨彦洪的弓箭手没想到对方到这个时候还能组织起如此顽强的抵抗,一时被射的抬不起头来。
李克用瞅准时机,一跃而起,带领大家向对面冲去,经过一番血肉横飞的短兵相接,终于杀开了一条血路。白天李克用他们进城赴宴的时候,都是骑着马来的,但这时再看马厩里的马匹,不是被射死了、就是被烧死了,已经所剩无几,大家只好步行突围。
杨彦洪看到李克用想要逃脱,慌乱之中立刻翻身上马,提着大刀在后面追击,可他还没跑出几步,就被一阵乱箭连人带马射翻在地。原来,他和朱温在发动攻击前,曾经商量好,李克用他们受到攻击,必然要骑马逃跑,我们见到骑马的人便射他。刚才杨彦洪在冲杀中没能拦住李克用,他担心朱温回头会怪罪自己,所以想都没想就上马追击,这样一来,原本应该骑马的没有骑马、不该骑马的却骑上了马。距离他们不远处,就是朱温设置的第一道防线,在黑暗之中,站在木栅后的弓箭手根本看不清是自己人还是敌人,发现有人骑马向这边奔跑,按照原来约定立刻放箭,杨彦洪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射死了。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31】
杨彦洪这一死,他手下的人群龙无首,很快就陷入混乱,有人高喊:“射到自己人了!”弓箭手们愣住了,一时无法判断面前冲过来的步兵到底是哪一方的。趁着这个空档,李克用等人已经冲到木栅前,一顿乱刀就劈开了木栅。木栅后面的弓箭手论近身肉搏哪里是这些人的对手,很快就四散奔逃,朱温精心设置的第一道防线就这样瓦解了。
冲过了木栅,李克用等人还没跑出几步,就发现前方已经被扁厢战车和手执长枪的大队士兵拦住了去路。这种阵势对于李克用来讲,并不陌生,去年渭桥大战中黄巢用的就是这种排成密集队型的长枪阵,尽管那是野战、这是巷战,但破解这种阵型的原理都是一样的:最好的办法不是硬冲,而是先用箭射乱敌人。
随着李克用一声令下,上百支利箭如骤雨般飞向了对面的长枪兵,由于道路狭窄,敌人又过于密集,顷刻间有几十人被射中,队伍发生了一阵骚动。没等敌人缓过神来,李克用已经将手中的马槊举过头顶、奋力掷进了敌群,众人也纷纷效仿,将手中的长兵器投向敌群。
敌阵中有许多士兵被投掷过来的长枪、马槊洞穿了身体,发出了绝望的嚎叫。李克用等人早已跳上战车,然后手持短刀、纵身跃入敌群,双方随即展开了一场血战。由于敌人实在太多,刚杀退一层、就又围上来一层,众人都簇拥在李克用周围,拼命保护着他往外冲,等好不容易冲出来时,李克用的身边只剩下了几十人,已是浑身是伤、筋疲力尽。
可接下来的一幕,让大家彻底绝望了,只见一队骑兵手执兵器、呼啸着掩杀过来,为首的正是朱温。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32】
从小长到大,在战斗中李克用向来都是骑在马上追击别人,今天却是自己在马下、人家在马上,而再看看手中只剩下了不足三尺长的短刀,因为马槊已经被他刚才当标枪扔出去了。步兵对骑兵,短刀对长枪,形势对我极其不利,取胜的唯一希望就是首先要躲过敌人刺过来的第一枪,然后贴上去,和敌人打近战。
此时的李克用已经彻底豁出去了,是生是死,就看能不能逃过眼前这一劫了。看到一名敌骑手执长枪向自己刺来,他抬手一刀用力磕开对方的枪头,然后顺势抓住了枪杆,正想向前挥刀,旁边的李嗣源一跃而起,钢刀已经刺进了敌人的胸膛。随着用力一拉,敌人翻身落下马去,李克用则趁机上马疾奔。
紧接着,史敬思、李嗣源等几人也在拼杀中夺过敌人的战马,跟着杀出重围。但余下的人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他们已经被敌人的骑兵团团包围。为了能让主帅逃脱,直到最后一刻,他们都在死死地拖住敌人,最后皆死于阵中。
在雷电交加的滂沱大雨中,李克用等人勉强冲出了包围圈,飞马来到汴州城的尉氏门,发现城门附近有敌人的重兵把守,根本不可能冲出去,只好沿梯道冲上城墙,准备缒城而出。
所谓缒城而出,说的直白点,就是将绳子的一端系在城墙垛口的矮墙上,绳子搭在城墙上,想要逃跑的人抓住绳子缘城墙一点点地顺下去,练过攀岩和爬过山的人对这种方法都不会陌生。
但是由于逃跑的如此狼狈,谁会在出来时带一根绳子啊?没绳子就无法缒城,总不能让人从几丈高的城墙上直接蹦下去吧?毕竟在那个年代,绝世轻功“凌波微步”还尚未普及。
要不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危急关头,李克用等人急中生智,他们想到了每个人腰间系盔甲的腰带,这种腰带非常坚韧,有点像近代士兵腰间的武装带,绑在腰间,一来可以用来约束衣甲,同时也可方便士兵行动。
大家把腰带首尾相连、绑在一起,做成了一条简易的绳索,唯一的缺点就是这条简易绳索的长度不足,离地面还差一两丈的距离。李克用第一个缒城而下,已经顺到绳子的端头了,身体却还悬在半空中,望着脚底下的漆黑一片,听到城头上敌人的追兵越来越近,李克用把眼睛一闭、心一横,纵身跳了下去。
接下来,李嗣源等人也缒城而下。大将史敬思则率领几名将校在城上浴血拼杀,以掩护李克用他们突围,远点的用箭射,近处的用刀砍。随着大队敌兵蜂拥而至,史敬思已无力抵抗,当数十把敌人的利刃刺入自己身体的那一刻,他跪在城头,发出了绝望的呼喊:“大哥,来生再见!”
刚刚从地上爬起来的李克用,听到城头史敬思那凄厉的喊声,他明白,史敬思这位从儿时就忠心耿耿地追随着自己的兄弟,为了救自己而舍弃了生命,“士为知己者死”,这样的兄弟是何等珍贵!李克用只觉得眼前发黑,泪水夺眶而出,放声痛哭:“兄弟……”。
出城以后,李克用的身边只剩下了李嗣源等数人,其余的包括监军陈景思、大将史敬思在内的300余人全部死于城中。由于尚未脱离险境,他们不敢片刻停留,继续向己方军营方向亡命而逃。
这几人之中的李嗣源,需要多交代几句:他当时还不到二十岁,后来被李克用收为义子,40年后,他成为了后唐帝国的第三位皇帝。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33】
等到拂晓时分,李克用等人总算逃回军营。大营中的盖寓和曹夫人昨夜见汴州城内火光冲天,感觉情况不对,立即派人去打探消息,可连续派出了几波人都没有探回消息,此时正在焦急万分,等看到李克用几人披头散发、满脸血污地跑回来,真是又惊又喜。当克用将昨夜上源驿的经过讲完,一想到三百多将校全都惨死在城中,大家是抱头痛哭。
哭过之后,李克用要立即率领所部官兵攻打朱温。曹夫人却不赞成这样贸然行动,她苦苦相劝:“你正在为国家讨伐贼寇,今天朱温一伙人不仁,阴谋加害于你,应当去向朝廷申辩。如果擅自攻打,朱温有可能反咬一口,到时候天下人忠奸莫辨。”
见李克用停了下来,盖寓又跟他仔细分析:我军在前段时间追击黄巢的过程中损耗极大,粮食几乎用尽、武器辎重也残缺不全,已经是一支地地道道的饥疲之军,正亟待休整。而昨天进城赴宴的300人都是军中的各级将校,这次几乎全部死在了上源驿,现在军中失去了各级将校,已经人心不稳,如果再马上与朱温开战,没有了中间层级的指挥,部队必将混乱,到那时不仅仇报不了,还有可能在此全军覆没。
听了曹夫人和盖寓的一席话,李克用如梦方醒。兵法中常告诫:主不可怒而兴师,将不可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当前的处境没有一条对自己有利,如战必败。
是非之地,不可久留,他赶紧带领军队向西而去。
在路上,李克用和朱温打起了文字官司,他先写信责备朱温,朱温回信说:昨天晚上的变乱,我实在不知道,是朝廷使臣和杨彦洪他们谋划的,杨彦洪已经伏罪处死,只有请你体察原谅了。
李克用心想:昨天晚上骑在马上追我的不就是你吗?难道我撞见鬼了不成?不过,他虽然明知道朱温这是睁着眼睛说瞎话,但也无可奈何。
大军一路疾行,很快北渡黄河、回到晋阳。李克用首先抚恤在与黄巢作战中牺牲的和死在上源驿乱军之中的将士家属,同时对有功将士进行提拔奖励。作完这些以后,李克用的心情仍然无法平静,一想到死在上源驿的300名将校都是这些年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兄弟,尤其是监军陈景思对他曾有过知遇之恩,这次都这样不明不白地冤死,李克用悲痛万分。他暗下决心,誓报此仇!
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要想了断李克用与朱温两人之间的恩怨,仅仅用十年时间是不够的,事实上这个仇足足影响了两代人、持续了整整四十年!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34】
李克用的想法很直接也很单纯,他认为朱温这种残害友军的行为实际上就是叛乱,若把这件事上奏朝廷,朝廷肯定会召集各路藩镇讨伐朱温。
李克用准备来个双管齐下,他一面传令下去:补充兵员、粮草、修整盔甲武器,为出征讨伐朱温做准备;一面派人向唐僖宗进呈表文,在表文中申诉了朱温在上源驿的恶行,请求皇帝秉公办理,处置朱温,并且承诺只要皇帝下令,他愿意首当其冲,率领河东道的部队前去讨伐,而且粮草和军饷供应不必由朝廷负担,全部由自己解决。
要说李克用的要求并不高,他只希望朝廷给他一个讨伐朱温的名义,其它的都由自己负责。
但此时的唐僖宗和田令孜已经被变乱吓破了胆,他们害怕讨伐朱温再次讨出乱子来,于是采取了息事宁人的态度,不管李克用如何申诉,就是不同意讨伐,让他不要冲动、要以大局为重。
李克用失望了,朝廷这种不辨是非的态度彻底伤了他的心,也为他后来对抗朝廷埋下了祸根。同时,其他藩镇也看到了朝廷的昏庸与软弱,开始藐视朝廷的权威。
大家都奉你为天下共主,是希望你能扶弱抑强、主持公道,可你现在啥事不管,我们为何还要供奉你?打这以后,各藩镇不再畏惧朝廷,开始走上了互相攻伐、互相兼并的道路,一个持续近百年的乱世开始了!
楼主:回望关山  时间:2020-03-20 07:56:32
【35】
唐末及五代,天下大乱,由于人性的自私和贪婪,争夺土地和财富的战争此起彼伏,几乎是无日不战。但要仔细研究这段历史,就会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当时的北方各路军阀进行的是争夺统治权的战争,也就是争夺中央政权的战争;而南方各路军阀进行的是封建割据的战争,争夺的目的是扩大地盘、增加财富。所谓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是建立在北方,具体说都城都建在汴州(今开封)或者洛阳;而十国除了一个北汉是由后汉的残余势力建立在北方以外,其它的九国都建在南方。
按照辩证法的思想,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就能基本上掌握事物发展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那么搞清楚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也就是发生在北方争夺中央统治权的战争,也就能弄清楚那个时代发展的主体脉络。
当时北方的战事主要发生在山西、河北、河南、山东、陕西一带,前面我们已经说了那时候的行政单位是道—州—县三级管理体制,而一个节度使正常的管辖范围就是一个道,而一个节度使实际上就是一个军阀,这样一来,道已经成为那个时代军事政治斗争的一个最主要的行政单位。
现在介绍一下各省的情况,山西的北方有振武道、大同道、中部是河东道、西南是河中道、东南是昭义道(原昭义道的西半部分);河北北方是幽州道,中部是义武道和成德道,西南是昭义道(原昭义道的东半部分),东南部是魏博道;河南和山东后期主要都被宣武节度使朱温逐渐占据,所以不再细分;陕西境内战事主要发生在关中一带,自西向东分别是凤翔道、邠宁道、华州道。为方便记忆,读者只要记住山西的5个道,河北的5个道,陕西关中的3个道就可以了。

楼主:回望关山

字数:5840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0-15 00:06:47

更新时间:2020-03-20 07:56:32

评论数:90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