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奇点生成宇宙论

奇点生成宇宙论

楼主:老头子2018  时间:2019-11-22 13:19:23
仰望星空,浩繁的宇宙穷极人们想象,宇宙有多大?它是怎么来的?无论耄耄老人,还是幼齿小孩,无论过往的哲人,还是负有盛名的科学家,都存在这个问题。有许多人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宇宙的认识暂时做了一些解读。各种解释站在特定立场看,似乎都有一定道理,但是难以让人满意。


在浩渺的宇宙中,我们人类多么渺小;在宇宙的长河里,人类生命是多么的短暂。人是有寿命的,万物都是有寿命的,故而宇宙也是有寿命的。宇宙寿命主流认为超过几百亿年,究竟对不对就无从得知了。


宇宙没有诞生前是什么状态?是一无所有,无边无际的一无所有。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无边无际。这里可以展开翅膀想像,无边无际的黑暗,无边无际的寒冷,无边无际的了无生气,无边无际的永无希望,无边无际的死寂,无边无际的永远......宇宙之前的状态,我把它叫做虚空。


在这样的无穷无尽的虚空中,空间赋予无限大以物理意义。空间无穷无尽,这样的空间,从亘古而来,往遥远而去。它自始至终既是如此的,虚无、空泛就是宇宙前的状态。


宇宙前状态,只有三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是虚空,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多远,因为一无所有,所以无穷无尽。虚空是时间无穷、空间无穷,物质为零,能量为零的四位一体的状态。
第二个概念是空间,虚空的最重要属性就是空间,空间空无,固然空间无穷无尽。
第三个概念便是亘古时间,这种时间无来无始,永远存在,永远流逝。


就在这样毫无希望的虚空中存在无穷无尽的毫无意义的点,这些点中有个极特别的点,它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变得神奇。它经历了无穷无尽的年代,也承受过无穷无尽的寒冷,这些经历的沉淀让这个点丰富起来,它把时间和经历杂糅起来,生了第一个物体,这个物体叫做物质。


第一个物质的大小或许渺如灰尘,或许有乒乓球大,或许如操场大,或许如月球大,总之第一个物质的诞生标志着宇宙的诞生,一无所有的虚空变为有极个别物质的虚空。


生出第一个物质的点叫做奇点,它生出物质之后,和其余的点没有什么差别,转瞬便消失在茫茫虚空之中。
而第一个物质孤独的经历过漫长的年代也死去了,它寿终正寝之后和它的母亲一样也变成了奇点。虚空又回到一无所有状态,唯一不同的是,虚空中有了两个奇点。这两个奇点又过了很久很久,终于再次生成物质;物质继续死去,虚空中则有了四个奇点。


就这样,宇宙生生死死不知多少代,虚空中的奇点越来越多,它们轮番活跃起来,经历过漫长的年代,宇宙中物质越来越多。宇宙变大了,变得复杂了。宇宙和万物没什么不同,随着时间而长大。到今天宇宙依旧在生长之中。


奇点生成的物质星体,或许由“上帝粒子”组成的星体,或者是中微子星体,或者是夸克星体,它们获取了能量,则发展成中子星体,中子星再获取能量则发展为一般物质星体。
把这个过程反过来,物质星体能量丧失,会塌缩中子星,中子星能量丧失,会进一步塌缩为夸克星体或者中微子星体,再进一步丧失能量,则塌缩为奇点。


所谓奇点,它的质量极大,体积无穷小,能量无穷小。奇点不可能有能量的,因此不存在奇点爆炸的问题。能量是依附于物质之上的东西,物质先于能量,宇宙所有的物质死亡后,能量没有依托的载体,能量则被凭空消灭。


从宇宙生成第一个物质开始,到宇宙最后一个物质消亡所消耗的时间称为宇宙时间。宇宙时间对于物质才是有意义的时间段,它位于亘古时间的某个区间。


物质在诞生之初本没有任何能量;物质由粒子组成,粒子的运动让物质凭空生成了一定的能量,随着时间变化,物质的能量愈来愈高,粒子运动也越来越频繁,当能量积累到到一定程度,物质形态就会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好比冰获取了能量变成水;水获取了能量变成气一般;这是质的变化。中子星变为一般物质星体也是能量到了一定程度发生了质的改变。把这个过程反过来,物质能量丢失到一定程度,就会质变为中子星体;中子星体如果能量进一步丢失,会质变为夸克星体,最终会质变为奇点。


物质生成了能量,随着能量增加,对虚空的影响力范围会越来越大。这种范围的边缘,基本是球状的,和磁场类似,虽不可见但是存在。能量和虚空的零能量形成了压力差,能量越大,物质的影响力范围就越大。我们把这种物质的影响力范围称为以太。以太和磁场不尽相同,以太要求均匀且范围广大。


每一个物质都有以太,人概莫能外。宇宙的以太在宇宙的边缘;太阳系的以太在柯伊伯带和奥尔特星云之间;地球的以太就是你、我、他和万物的以太之和。


以太和物质如影随形,以太是物质的重要属性,然而以太,我们目前对之了解甚少。我们不知道物质究竟能影响多远。在太空中以太的范围和物质的质量和温度关系密切。质量和温度的数值越大,以太的范围则越大。


以太,我们通常理解为空间;其实以太是与空间重合的;空间历来就在,只有以太才是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变化的事物。以太球体是柔性的,它会随着压力而伸张或者压缩。以太相对于物质,好比一只带着气泡飞行的虫子,虫子是物质核心,气泡则是以太。


空间仅仅是个维度,无论多么剧烈的爆炸,无论多么可怕的负真空,不能影响到空间一丝一毫。空间只能量化事物,任何运动不能改变空间。空间不能改变,源于虚空不能改变;无论多么密实的事物,它能占有空间,不能挤兑空间;无论多么虚无庞大的事物,能把它能压缩为一团,它的体积变化了,空间依旧一丝一毫没有改变。


宇宙中的一切星系的边缘,以星系以太球边为界,挤挤挨挨布满了宇宙;我们看起来空空荡荡的宇宙的实质是密实的,分配均匀的。没有一丝罅隙。这种状态好比杯子里的大大小小的玻璃珠子,排列的密密麻麻,所有的间隙都被填满了。


这些珠子会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变大或者缩小,珠子的边缘就是以太球边。至此,我们一整套三位一体的空间观算是完成了。空间的实质是物质、影响力范围(以太)、和虚空维度的综合体。


人类周围密密实实的存在着事物,我们感觉到空无的实质是一种错觉。每一种事物的空间感觉都不相同。在密实的宇宙里,鱼可能感觉不到水,水才是它的空间;人感觉不到大气,大气才是人类的空间;光能在玻璃中穿越,玻璃是光的空间;电子能在金属中游走,金属是电子的空间;或许蚯蚓会认为泥土是它的空间。星球在太空中行走,太空是它的空间。如果星球进入虚空呢?虚空无边无尽,会瞬间抽干星球的能量,而让星球处于停滞状态,因此星体在虚空中举步维艰。这也意味着,物质在虚空中,好比碰到了铜墙铁壁,难以通过。


人为何有空无感呢?理解有和无,需要了解意识这个概念,是意识(俗称唯心)生成了有和无。物质能够克服的、感觉不到的被称为无;物质能够具体触摸的,能通过眼观、耳听、手摸、鼻子闻、嘴巴尝得到的东西称为有。无论是有和无的结论,我们要认识到我们居于存在之间,既要知道意识的对立,又要懂得物质的统一。


物质和意识是生命奥义的根源,这两种东西为一切知识的基因,它们千变万化,共同组成了人间。人间每一个字词都富含物质和意识的信息,它的玄妙变化让宇宙玄之又玄。


宇宙里的物质越来越多,或者凝结在一起,或者分崩离析,总之宇宙里的物质随着能量增加不断的变化着;这种能量的增减会传递给以太球边;以太球边如果变大了,就能掠夺其他星系的星体;如果能量不变,就会基本保持稳定。比如太阳系的以太,整体看太阳系就是个稳定体。


以星系为基本单元,以太球体之间互相影响,你挤兑我,我挤兑你;当宇宙中充满了物质星体,就会形成宇宙压力;这种压力会作用在以太球边,推动每一个星系去运动。以太球边到物质核心的传递速度至少达到光速,可能会远远大于光速。假如有一个星系靠近银河系,瞬间整个银河系就会发生改变。星系间基本上不会发生碰撞,宇宙压力对以太的作用是个神秘的东西。


宇宙里的物质,能量大小直接体现为温度,温度越高,产生的以太就越大,宇宙压力对之作用就越强,它的运动速度就越快;温度越低,以太就越小,宇宙压力对之作用速度就越慢。


宇宙中一切事物运动不是毫无根源的,温度和速度的关系,以太和质量的关系是宇宙中基本规律,一切星体运行要符合这种规律。


生物感受宇宙能量是通过温度来触摸宇宙的,温度合适了,生命才能生存,温度不合适,则生命会躲避低温,躲避不了就会死亡。温度不仅仅对于生命意义重大,对于一切物质意义同样重大。以水为例,温度高会以气体出现,温度降低会成为液体,温度再低会成为固体,温度再低会成为中子物质,中子物质温度继续降低会成为夸克物质,最终会变为奇点。


如果说零度的水即将变为固体了,对于液体水来说,这样的温度意味着液体水即将死亡成立,那么绝对零度对于普通物质来说,也是个可怕的温度,一旦低于这个温度,物质的原子结构或许被迫改变,原子结构的改变意味着普通物质的死亡。


温度对于物质来说,是生存条件,温度越高,则活动越是剧烈,当高到一定程度,物质会被迫分解变为另一种状态。生命是物质的一种,生命感受物质的运动,这种运动烈度直接体验为“时间”。运动烈度越是大,时间就越是快。好比高温下,物质元素半衰期会加速;如果低温下,物质基本停止运动,则半衰期则会减慢;如若达到物质的绝对零度,物质的一切运动都会停止,包括衰变期也会停止。这种状态,物质视之为时间停止。


在绝对零度情况下,时间无论流逝一亿年,还是十亿年,物质是没有变化的;对于物质来说似乎睡了一觉而已。它沉寂了多久只有宇宙时间能够给它公正的判断。对于物质的感受来说,温度越是低,运动速度越是慢,时间越是慢;温度越是高,运动速度越是快,时间越是快。生命对温度条件要求非常苛刻,温度有一百度差异就会面临生死考验。


宇宙生成了有机物,一切生命在有机物这个范围里反复循环。例如植物被昆虫吃了,昆虫被鸟鱼吃了,鸟鱼被更高等的食肉动物、鲸、鲨吃了,人什么都吃,居于食物链最顶端,动、植物包括人类死后,又成了微生物的乐园,微生物死后被分解后,然后植物可以吸收它们。就这样反复循坏,才成就了地球这个生命乐园,在生命乐园里,每天都要演绎生、死,爱、恨、离、别。


我们都是生命,我们用自己的感受来约定时间的流逝的速度,我们也许会认为一百年时间很长了,对于物质来说也许是一瞬间。放射性物质从诞生那天开始衰变,一直到无法衰变成为最稳定铁元素为止。温度高衰变的速度快,我们测得物质年龄可能会偏高,温度低用衰变来推算物质年龄得到的数据会偏低。我们用衰变推算太阳年龄,太阳温度很高,实际太阳很年轻;它的温度高会导致太阳寿命变短。


普通物质会认为绝对零度温度已经很低了,然而宇宙中绝对零度不是最低温度,还有更低的温度。虚空状态没有能量,那里才是真正意义的极度寒冷。


中子星或者其他星体变为一般物质星体前,这时会在绝对零度的基础上,继续吸收大量能量。周边能量的丢失,导致宇宙中存在极寒区域。在极寒区域,物质的一切运动停止,故而物质的时间停止了,在此区域,光都无法通过。光是一种电磁波,它借助以太的震动而传递,然而以太都固结了。人类借助仪器会观察到黑乎乎的一片,这种区域人类把它叫做黑洞。


黑洞能量极低,它的范围或许会超过一个星系。很多人会认为黑洞会吞噬物质,其实这是错误看法,黑洞区域能量极低,光的能量都被固结了。在黑洞区域,时间停止了。地球也经历过若干次冰川时期,所谓冰川时期的本质就是地球时间停止了,地球曾经要么在黑洞中心,要么在黑洞边缘。究竟这一时间有多久不得而知了。


地球未来肯定还会经历极寒区域,为了生存,为了抵抗无边的寒冷,人类要早做准备。
光速我们通常理解为最大速度,在黑洞区域光都被冻结;黑洞边缘,光会缓慢前行。由于光时快时慢,我们用光年来计算星体距离或许存在不小的偏差。


楼主:老头子2018  时间:2019-11-22 13:19:23
宇宙没有出现之前,空间和时间就有了,它们从亘古而来,往遥远而去。
宇宙即使灭亡了,时间依旧会向前流淌,永不见它流往哪里。
空间呢,宇宙的物质、能量全部灭亡,空间依旧拓展至无穷无尽。
如果否定以上理论,就会认为时间有起点,同时把爆炸的瞬间定义为时间起点;把爆炸的核心当做空间0点。
这里要解决的就是这个问题:没爆炸前,时间就没有么?没有的话以前的时间算什么?
没爆炸前,那一个点就是0点的话,0点之外是什么?
所以就明白了为什么要谈论虚空?为什么谈亘古时间?为什么谈以太?


另外空间感,文中有详细讨论,空间通常认为“有空余的地方”。
光能在玻璃中穿行,玻璃就是空间;电子能在金属中穿行,金属就是空间
但是,这种空间,人类会认可么?人类进不去,就认为没有空间。
但是都是错误的,你进不去,也不能否定是有空间的。


为何楼主认定宇宙是密实的?源于物质能够在以太里运动。如果人类无**服以太,人类就去不了太空,就会认为,宇宙只有很小的范围,周围是铜墙铁壁。
这种感觉,是错的。空间和感觉无关。空间就是维度,拓展至无穷。
楼主:老头子2018  时间:2019-11-22 13:19:23
星体爆炸的根源在于星体要质变,比如中子星要变为普通物质星体,体积会暴涨几万倍,就会看起来爆炸了。
在中子星变为普通物质星体的过程里,需要吸收大量能量,周边能量丢失,会让周边星体不再发光,人类就会观察到一片黑乎乎的区域,这种能量很低的区域,就是本文所谓的黑洞。
这种能量低的区域形成的黑洞,能量低至光也无法穿行。它的直径可达数个星系。这种黑洞不会吞噬物质,一旦经过一定时间,物质回复能量,星体照样会闪闪发光。
所以我也认为目前所谓黑洞理论,什么吸积盘之类的,把物质吸到另一个领域,都是幻想。


宇宙里,一定温度下,好比冰水混合物;中子星变为物质星体,需要吸收大量能量;物质星体变为中子星,需要释放大量能量。恒星都会塌缩为中子星。太阳也在变成中子星的路上。
变成冰需要释放能,变为水需要吸收热。固然晚上冰水混合时候感觉更加寒冷。宇宙星系也是这个道理。


楼主:老头子2018

字数:5405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9-11-20 00:30:36

更新时间:2019-11-22 13:19:23

评论数: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