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转发:佛陀的启示(转载)

转发:佛陀的启示(转载)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注释:

一:见一九二二年阿陆葛玛版人品第四页以次各页以及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一六七页以次各页。

二:见下文详解。

三: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三集第六十三页,同版《杂部经》第二集第二十八、九十五等页。该式如以现代形式表现,则成下式:

甲存在则乙存在,甲生起则乙生起;

甲不存在则乙不存在,甲消灭则乙消灭。

四:见巴利文学会版《清净道论》第五一七页。

五:因受篇幅限制,在本书内无法讨论此一极为重要之教义。著者现正撰写另一佛教哲学著作,其中对此一课题将有较详尽之评议及比较研究。

六: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觉音疏第二章第七十七页。

七:见《大乘庄严经论》第十八章第九十二节。

八:见一九五二年二月份中道季刊第一五四页葛拉生纳普氏H. von Glasenapp所著‘吠檀多与佛教’一文中有关无我问题之议论。

九:指现已逝世之瑞斯·戴维兹夫人Mrs. Rhys Davids及其他学者。见瑞斯·戴维兹夫人所著‘乔答摩其人’、‘释迦、佛教之起源’、‘佛教手册’、‘什么是原始佛教’等著。

十: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一三六、一三七页。

十一: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觉音疏第二集第一一二页曾引用此语。

十二:乌德瓦氏 F.L. Woodward在‘佛的功德之路’(一九二九年玛德拉斯出版)一书中(见第六十九页),将‘法’字译为‘一切复合的事物’,是很错误的。‘一切复合的事物’只是行,不是法。

十三:五蕴中的行蕴,是指‘心的造作’或‘心志的活动’,能产生业果。但此处的文字,乃指一切缘成的或复合的事物,包括所有五个蕴在内。所以,‘行’字在不同的章句,有不同的释义。

十四:参照比较‘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两句。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二、八页及《杂部经》第二集第一三二、一三三两页。

十五: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一三七页。

十六: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一三八页。谈到这一段文字的时候,罗达吉须南氏S. Radhakrishnan说:‘佛所破斥的,乃是闹轰轰地要求小我永久续存的妄见。’(见该氏所著一九四零年伦敦出版之“印度之哲学”一书第四八五页)我们对这话不能同意。相反的,佛实际上破斥的神我(亦称灵魂)。前一段文中刚刚说明,佛并不接受任何我见,不分大小。他的见地是:所有神我的理论,都是虚妄的、心造的影像。

十七:葛拉生纳普在他所著‘吠檀多与佛教’一文中(一九五七年三月份中道季刊),

对此点曾有详晰之阐释。

十八:巴利文《法句经》注称中说:‘Natho ti patittha一句中natho为支援义(依怙、救助、保护)’(见《法句经》觉音疏第二章第一四八页。巴利文学会版)。古锡兰文‘法句经规矩’中,将natho一字代以pihita vaneya‘乃一支柱(依怙、救助)’字样。(见一九二六年哥仑坡出版之Dhammapada puranasannaya第七十七页。)如果我们研究 natho的反义字anatha,这意义就更为确定。Anatha的意义不是‘没有一个主宰’或‘无主’,而是‘无助’、‘无支应’、‘无保护’、‘贫乏’。甚至巴利文学会版之巴利文字典中,亦将 natho释为‘保护者’、‘皈依处’、‘救助’,不作‘主宰’。但该字典中将 Lokanatho一字译为‘世间之救主’,以通俗之基督教名词用在此处,实属未尽恰当,因为佛并不是救主。这一称号的实际意义,乃是‘世间的皈依处’。

十九: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长部经》第二集第六十二页。

二十:见瑞斯·戴维兹英译《长部经》第二集第一零八页:‘应自作明灯,应自作皈依,勿向身外觅皈依处。’

二十一:Dipa一字在此不作灯解,实作洲(岛)解。《长部经》注解中(见《长部经》觉音疏第三八零页)论dipa一字时说:‘应将自己作为一个岛屿,一个休息处而安住,犹如大洋中的一个岛一样。’相续不断的生死,通常都以大海作譬,所谓生死大海。而在海中求安全,要找的应该是岛屿、一片坚实的土地,而不是一盏灯。

二十二: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长部经》第二集第六十一、六十二两页。只有最后一句是按字义翻译的。故事的其余部份,是根据《大般涅槃经》所作的简略叙述。

二十三: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长部经》第二集第六十二页。关于四念处,请参阅本书第七章‘修习:心智的培育’。

二十四:见一九二九年阿陆葛玛版大品第二十一、二十二两页。

二十五:另有一次,佛曾面告这同一个婆嗟种:如来没有任何理由,因为他已亲身证知一切事物的本性。(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四八六页)。在这方面,他也不愿意和任何理论家发生关系。

二十六: Sae dhamma anatta一语(与巴利文《法句经》第二十章第七偈第一句全同。该偈前文已论及),乌德瓦氏将它译成‘一切事物皆是无常’(见英译《杂部经》第四集第二八二页)是完全错了;但也许是由于疏忽。可是这错误甚为严重。关于佛的缄默,会有这么多闲话,也许这也是原因之一。因为在这一句中,最重要的一个anatta‘无我’被译成‘无常’了。英译巴利文佛典中,颇有不少这类大大小小的错误——有些是由于粗心疏忽,有些是因为对原文中的文字不够熟谙。对从事这项工作的那些伟大创业者,我十分敬仰。但是不论原因若何,都有必要申明:这些错误已使无法阅读原文的人,对佛教产生了偏见。因此,据悉巴利文学会的秘书(译者按:现已升任会长)荷纳小姐Miss I.b. Horner现已计画出版修正的新译本,实在是一桩好消息。

二十七:事实上,在另一次机缘中(显然在此次之前),佛阐释某一深奥的问题——关于阿罗汉死后如何的问题之后,婆嗟种道:‘可敬的乔答摩啊!这一下我变傻了,我搅糊涂了。在刚同可敬的乔答摩讨论这一问题时,我尚具有的一点点信心,现在也统统消失了。’(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四八七页)。因此,佛不愿再把他搅糊涂。

二十八:此处作者虽用Atman,(大写的A)但pali文根本无Capital,亦无Punctuation所以并不一定指的是神我或大我。此处是佛以幽默的口吻说的,此处之我,只是泛指的我而已。——张澄基识

二十九: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四集第四零零、四零一两页。

三十:佛的这一智力,叫做根上下智力。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七十页及同版《清净道论》第三四零页。

三十一: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增支部经》第二一六页。

三十二:例如,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四集第三九三、三九五页及同版《中部经》第一集第四八四页。

三十三:见注廿七。

三十四:例如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三集第二五七——二六三页;第四集第三九一页以次,三九五页以次,三九八页以次,以及第四零零页;《中部经》第一集第四八一页以次,四八三页以次,四八九页以次各页;《增支部经》第五集第一九三页。

三十五:因为,过了一段时间,婆嗟种又来见佛。但这次他来,并没有和往常一样的问问题。只是说:‘我和可敬的乔答摩已多时未晤谈了。如果可敬的乔答摩能为我简单地说说善不善法,那就太好了。’佛说他将为婆嗟种亦详亦略的解说善不善法,接著就照办了。最后婆嗟种成了佛弟子,依教奉行,得罗汉果,证见真理、涅槃,而不再为神我以及其他问题所蛊惑。见《中部经》第一集第四八九页起。

三十六: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二集第九十四页。有人以为大乘佛教中的阿赖耶识(藏识、如来藏)与‘我’相似。但是《入楞伽经》中曾斩钉截铁地说明它不是神我。见东京一九二三年南条文雄订正《入楞伽经》第七十八、七十九两页。

三十七: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三集第一二六页以次各页。

三十八:即使在今日,多数人对于‘我’仍然作此说法。

三十九: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三集第十九页;《杂部经》第三集第一零三页。

四十:见《阿毗达摩集论》第卅一页。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第七章 修习:心智的培育

佛说:‘比丘们!病有两种。那两种呢?肉体的病和心智的病。有人可以一年、两年、甚至一百年、一百多年肉体都不生病。但是,比丘们啊!世间除了心无染著的人(就是说,除了阿罗汉以外[注一],心智方面能有片刻不生病的的人,都是稀有难得的啊!’

佛的教诲,尤其是他所教的修习方法,其目的在培养健康、均衡和宁静的心理,使臻完美。不幸的是:佛教中几乎没有什么法门,像‘修习’那样被教徒及非教徒所误解。只要一提到‘修习’,马上就使人想到逃避日常生活,摆起某种姿势,像石窟里或寺院佛堂中的塑像一般,在远离尘嚣的处所,以从事某种秘密或神秘的冥想,或专住于神游。真正佛教的修习,完全不是这种的逃避。佛在这一主题方面所教的内容,大大的被误解或极少的被了解。以致到了后世,修习方法变质败坏,竟成为一种仪式,其手续繁杂几乎成为专门学问了。[注二]

大多数的人对于修习(或称瑜伽)有兴趣,其目的乃在获得若干精神或秘密的力量,诸如为旁人所无的‘第三只眼’等。若干年前,就曾有一位印度佛教尼师,想练成以耳视物的神通。而当时她的视力极好,并未丧失。这种念头无他,只是精神颠倒而已;所以仍然只是渴求权力的贪欲在作祟。

英文中所用以代表巴利原文 bhavana (修习)的 meditation (沉思、冥索)一词,十分不妥。Bhavana 的意义是培育、发展,尤指心智的培育与发展。肯定点说,佛教中的修习,正是百分之百的心智培育的意思。它的目的,在涤荡淫欲、憎恚、怠惰、焦虑、不安、疑惑等心智方面的骚乱不净,一方面又培育集中的注意力、清明的心智、知识、意志力、精进力、分析力、自信、欢喜心、宁静的心境等优良品性,以冀最后导致如实知见一切事物本性的最高智慧,而证入最后的真理、涅槃。

修习有两种。一种是发展注意力使能集中,所谓心一境性(亦称奢摩他、三摩地、止等)。经中有许多方法,修之可达到最高的神秘境界如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等。这些境界,跟据佛说,都是心造心生的、是缘成的(有为法)。它们与实相、真理、涅槃无关。这一种的修习,在佛世以前已经有了。因此,它不是纯粹佛教的,但是佛教也并未将它从佛教的修习方法中剔除。可是这种方法并不是证入涅槃的要件。佛在自己证正觉以前,就曾在不同的师门下,学过这种瑜伽法门,而达到了最高的神秘境界。可是,他并不以之为满足,因为它们并不能予他以彻底的解脱,也不能使他亲见最终的实相。他认为这种神秘境界只是‘此生中愉快的生活’或‘平静的生活’,如此而已。[注三]

因此,他发明了另一种的修习,叫做毗婆舍那(观),深刻地察照万物的本性,以导致心灵的完全解脱,而证入最终的真理、涅槃。这才是主要的佛教的修习的方法、佛教的心智培育法。它是跟据观察、警觉、洞照与忆念而作的一种分析法。

在区区数页短纸中,要详论这一广泛的议题,是不可能的。以下只是一个简单粗浅的尝试,以略明真正的佛教修习——心智的培育或心智的发展——其实用的方法为如何而已。

佛所说的法中,有关心智发展(修习)的最重要的一部经,叫做《念住经》(巴利文《长部第二十二经》或《中部第十经》)。这部经传统上极受尊敬。不但在寺院中经常定时背诵,在佛教家庭中亦复如是,而尤家人团坐虔诚聆听。比丘们亦常在垂死人的病榻边读诵此经,以净化临终者最后的念头。

这经中所创导的修习方法,既不离世亦不遁世。相反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日常的活动、我们的忧悲喜乐、我们的语言思想、我们所从事的道德与理性的活动,靡不相关。

这部经共分四大部份:第一部分是关于身体的,第二部分关于感觉与感受,第三部分关于心智,第四部分则关于各种道德的与理性的课题(法)。

这里有一事必须明白牢记:不论修习什么方法,要紧的是念念分明,忆持不忘,并须注意观察。

有一个最为人所熟知、喜好而又是最实用的修习法门,叫做‘忆念出入息法(数息观)’。这是与身体有关的。只有在修习这一法门时,才需要采取一种经中指定的特别姿势。经里所指示的其他修习方法,就无此限制,无论行住坐卧都可随意为之。但修习数息观则必须跟据经典趺跏而坐,保持身躯端直而心念警觉。趺跏而坐不易实行,非一切国家人士(尤其是西方人士)所能清轻易办到。因此,趺跏坐有困难的人,可以坐在椅子上,只要身体端直,心神警觉就行。这项修习中,端坐极为重要,但不是僵坐。两手须很舒适地搁在膝上。如此坐定后,可将两眼闭合,或凝视鼻端,随各人方便为之。

每人日夜呼吸不停,但自己丝毫不觉,因为从未有人以分秒的时间,将心神贯注在呼吸上。而如今要做的,正是这个。(方法是)照平时一样的一呼一吸,丝毫不要用力。只将精神集中于这呼出吸入上,凝神观察这吸进呼出的动作,保持对这呼吸的警觉,使时刻都了了分明于这一动态。你呼吸时,有时深,有时浅。这并不打紧,只顾自自然然的呼吸去。惟一的一点是你在深呼吸时,心中须有数这些是深呼吸,如此这般。换言之,你的心力须集中在呼吸上,使你对于它的动作变化,无不了然于心。忘掉你的周围环境以及其他一切事物,不可抬眼视物,这样的试练五至十分钟。

开头的时候,你会发觉全神灌注在呼吸上,非常的不容易。你会奇怪你的心这么这样会跑,它就是不肯停下来。你想东想西,耳中只听到外面的声音。你的脑筋混乱、思绪纷飞。你也会觉得沮丧失望。但是如果你继续不停的练习,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五至十分钟,慢慢的,你的心就会集中在呼吸上了。过了一段时间,你就会经验到一刹那(的定境),你的心神全部灌注在呼吸上,连近身的声音也都充耳不闻,一时间外境俱泯。这一短时间的(定境),是一种了不起的经验,充满了喜悦与宁静。你但愿能继续保持它,但是这时你还作不到这一点。不过只要你经常不停的练习,这种经验可以一次又一次的发生,而每次定的时间也会逐渐加长。这就是你系心於呼吸上至忘我之境的时候了。只要你老觉得有你自己存在,你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于任何别的东西。

这个念念不离呼吸的修习法,是最简单、最容易的一种。其目的在发展注意力,以达到非常高的禅定境界。此外,集中注意力(定力),对于任何深刻的了解、深透的内观,以洞察万物的本性包括体证涅槃,都是不可或缺的。

除了这些,呼吸的练习更有立竿见影的效验。它对你健康上大有裨益;能增进你的安眠,松弛紧张的身心,增进日常工作的效率。它能使你宁静安详。即令在你精神紧张或兴奋的时候,如果练习几分钟的数息,你就会马上觉得安静平定了下来,好像在一段休息之后刚刚觉醒一般。

另一种非常重要、实用而有益的修习方法(心智的发展)是:不论在做什么事情的时候,动手也好,日常起居也好,从事公私工作也好,要时刻念兹在兹了了分明于你的每一举动。你或卧或立或坐或行,或安眠,或曲臂伸腿,回顾前瞻,穿衣吃饭,言谈静默,大小便利,凡此一切以及其他种种活动,你必须时时刻刻了了分明于你所作的每一动作。也就是说,你必须生活在当前的瞬间中、现在的行为中。这并不是说你不应想到过去未来。相反的,你在与眼前的时刻行为有关的方面,一样可以想到过去未来。

一般的人,并不生活在他们眼前的生活中,他们都生活在过去或未来里。虽然看外表他们似乎是在此时此地做著些什么,实际上,他们是生活在他们思想中的另一世界里,生活在虚构的问题与苦闷里。通常他们是活在过去的记忆中,或对未来的欲望与悬揣之中。因此,他们并不生活在他们目前在做的工作里,也不乐于这工作。所以,他们就对现况不满、不开心,而自然而然的不能对当前像是在做的工作,献出全部的身心了。

有时你在餐馆里,看见有人一边吃饭一边阅读,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事。他给你的印象是一个大忙人,连吃东西都没有时间。你不知道他到底是在吃东西,还是在阅读。你也许可以说他正两事一起做,而实际上,他那样也没做,也那样都做得没味道。他的心神不宁而紧张,不乐意做目前正在做的事,不生活在眼前的瞬间,却不知不觉地、愚蠢地想要逃避人生。(这意思却不是说在吃饭的时候不可以和朋友谈天)。

不论你想什么办法,你都无法逃避人生。只要你活著,不管是在村镇里,还是在岩窟里,你必须面对人生而生活。真正的生活,是眼前的瞬间,不是已经死掉而消逝了的过去回忆,也不是尚未出生的未来梦想。一个生活在眼前的瞬间中的人,所过的才是真正的人生,而他也是最快乐的人。

有人问佛,为什么他的弟子们过著简单平静的生活,每天只吃一餐,却如此精神焕发?佛说:‘他们不悔既往,不瞑索将来。他们生活在现前的时间中,因此他们都神采奕奕。愚蠢的人,又冥索未来,又追悔过去,就像碧绿的芦苇在骄阳中被刈断一般,一下子就枯萎了。’[注四]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修习念住法,并不是要你想或是觉得‘我在做这个’、‘我在做那个’。不对!恰正相反。你一想到‘我再做这个’,你就觉得有个自己而不能生活在你的行为中了。你是生活在‘我存在’的意念里,而你的工作也就糟蹋了。你应当完全忘了自己,而全心全意的浸润在工作中。一个演讲者一自觉到‘我对听众演讲’,他的讲话就混乱了,思绪也不连贯了。但是如果他一心讲演他的题目,整个地忘了自己,他的表现才是最好的。他一定讲得很精彩,解释的很明白。一切伟大的杰构,艺术的、诗歌的、智识的、心灵的,都是在它们的创作人完全浸润在工作中的时候所产生的,在他们完全忘我而不自觉的时候所产生。

这个佛所传授的,在一切时中都要念念分明(的念住法),也就是要生活在眼前的一瞬间里,生活在眼前的活动里。(禅宗的方法,也是脱胎于此项教导。)在这一种修习法门里,你无须实施某种特定的活动才能发展念念分明的能力。你只须随时了知你所做的一切事,你不必专为特定的修习方法花费一秒钟的宝贵时间。你只要养成经常警觉的习惯,不分昼夜,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活动上,时刻都了了分明就可以了。上述两种修习方法,都与我们的身体有关。

还有一种发展心智的方法,是关系我们的一切感受的;愉快的、不愉快的、既非愉快亦非不愉快的。举一个例子:比方你正经验到一种不快乐而悲哀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你的头脑模糊不清,情绪低落。有时候,你甚至于不明白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快的情绪。第一,你得先训练自己不为不快的情绪而不快,不要为了烦恼而益增烦恼。而须设法清楚的看到为什么会有不快、烦恼或悲哀的情绪或感觉。设法审察它如何生起,生起的原因,以及如何消失,如何止息。要以一种置身事外的态度去观察审度它,不要有丝毫主观的反应;须像科学家观察事物一样。在这里,你也不可以‘我的感觉’、‘我的情绪’的主观态度来看它,而只应客观地视之为‘一种感觉’、‘一种情绪’。你又得忘掉‘我’的虚妄观念。你一旦看出它的本质,它如何生起,如何消失,你心中对这情绪就渐渐的变得冷静淡漠,无动于中,而成为超脱自在。对于一切感受与情绪都是如此。

现在来谈谈有关心的修习。在你的情感热烈奔放或泰然自若的时候,心中充满嗔恚、嫉妒或是柔情、慈悲的时候,头脑昏迷惶惑或是清楚明了的时候,凡此等等的时候,你对这种种情况都须完全有数。我们必须承认,我们常常不敢或羞于观察自心;所以,我们宁愿逃避它。我们应当勇敢诚恳的去正视自己的心念,就像在镜中看自己的脸一样。[注五]

这时,我们的态度,不是批评裁判,也不是分辨是非善恶,只是单纯的观察、侦视、审度。你不是一位法官,而是一位科学家。你观察你的心,清清楚楚地看到它的真实性质时,你就不再会对它的情感、情绪与各种状态产生意象。这一来你就变得超脱自在,而能够如实了知万物的本来面目了。

举一个例来说:比方你真的生气了。气愤与憎恨心理使你失去了理性。奇怪而矛盾的是:一个生气的人,并不真正的知道他在生气。一旦他察觉这一心境,看到自己在生气,他的怒火就好像变得不好意思,似乎自知其可耻而开始平息。你应当审察它的性质,如何生起?如何消失?这时你又须切记:不可想‘我在生气’或想到‘我的怒火’。你只须明白了知你生气的心情,以客观的态度去观察它、审查它。对一切情绪、情感与心境,都应采取这一态度。

另外,还有一种对于伦理、心灵与理性方面问题的修习。我们对这类课题所做的一切研究、阅读、商讨、谈论、思索,都包括在这类修习之内。阅读本书并对书内所讨论的题目作深刻的思考,都是一种修习。在前面,我们已经看到差摩迦与一群比丘的一席话曾导致全体共证涅槃。这也是一种修习。

因此,用这一种的修习方法,你可以研究、思量、审度下列的五盖:

(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法。

这五盖就是防碍任何明觉,事实上也就是防碍任何进步的五种障碍。一个人如果被这五盖所覆蔽而不知怎样去袪除它们,他就不能分辨是非善恶。

你也可以修习七觉支,就是:

(一)念觉支:无论在从事精神或肉体活动的时候,随时保持念念分明,如前文所述。

(二)择法觉支:钻研探究各种有关教义的问题。这包括一切宗教、伦理、以及哲学的学习、阅读、研究、讨论、交谈、和参考有关教义的专题演讲等。

(三)精进觉支:以坚定的决心,努力不懈,以底于成。

(四)喜觉支:与消极、忧郁、悲愁、适正相反的心里状态。

(五)轻安觉支:身心的松弛,勿令身心僵硬呆滞。

(六)定觉支:前文已论及。

(七)行舍觉支:以宁静安详、不惧不乱的心情,应付人生一切变故。

要培育这些德性,最重要的事,是要有一个真正的誓愿,立定一个百折不挠的志向。至于发展上述每一种品性所必须具备的物质以及精神条件,本书中另有叙述。

你也可以用五蕴做修习的题目,如参究‘何为众生?’‘叫做我的是什么?’等问题。也可以用四谛,如前文所论。参究这些问题,就构成第四种的修习方法(即法念住),以导致最高真理的亲证。

除了在这里所讨论者以外,尚有许多修习的题目。照传统说共有四十种之多。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四无量心的修习。(一)慈心无量:将无限量的慈心,普爱一切众生,不分轩轾,犹如慈母钟爱独子,一般无二。(二)悲心无量:对一切在灾难痛苦中的众生,普遍以悲心护持被覆。(三)喜心无量:对他人的成功、福祉及快乐,寄以无限同情的喜悦。(四)舍心无量:对人生一切变迁泰然自若。

注释:

一: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增支部经》第二七六页。

二:锡兰十八世纪时的一本著作‘瑜珈行者手册’(一八九六年伦敦.戴维兹氏校订本),证明当时的修习内容已败坏到成为一个诵经燃烛的仪式而已。关于此点,并请参阅本书著者所著‘锡兰佛教史’(一九五六年哥仑坡版)第十二章‘苦行主义’第一九九页起各段。

三:见《中部经》第八 Sullekha Sutta。

四: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一集第五页。

五:见同版《中部经》第一集第一○○页。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第八章 佛的教诫与今日世界

有些人相信,佛学体系极其崇高卓绝,非一般生活在碌碌尘世里的男女所能实践;假使他想做一个真正的佛教徒的话,必须要离世弃俗,住到寺院里或是其他僻静的处所去。

这是一个可悲的错误观念,显然是对佛的教诫缺乏了解所致。达到这种轻率而错误结论的人,都因为只是偶然听到或读到某些佛教的读物,而这些读物的著者本身对佛教的面面观并没有充分了解,因此他所发表的见地也是片面而偏差的。佛的教诫,不仅是为了寺院中的僧众而设,也是为了住在家庭中的普通男女。代表佛教生活方式的八正道,是为了一切的人而设,没有任何分野。

这世间绝大多数的人,不能出家做和尚,或住到山林洞窟中去。不论佛教是多么纯净而高尚,如果广大的群众不能在今日世界的日常生活里受持奉行它,它就将一无用处

。可是,如果你能正确的了解佛教的精神(而不囿于它的文字),你自能一面过著普通人的生活,一面遵行其教诫。

也许有若干人会觉得住在边远之处与世隔绝,比较易于接受佛法。但也有些人也许会觉得这种离世的生活,会使得他们整个身心都变得沈郁滞钝,不利于发展他们的精神与理智的生活。

真正的出离,并不就是将此身离开尘世。佛的大弟子舍利弗就说过:一个人可以住在林间修苦行,心中仍然充满了染污不净的思想。另一个人住在乡镇里,也不修苦行,可是他心境澄朗,了无微瑕。两者之中,舍利弗说,在乡镇中过清净生活的人,远胜于住在林间的人,也要比后者为伟大。﹝注一﹞

一般相信遵奉佛教必须离世,是一项错误的观念。这实际上是为不愿实行佛教而作的一项下意识的辩护。在佛教典籍中,有无数的事例,证明过著普通正常家庭生活的人,都能够很成功地实行佛的教诫,证入涅槃。游方者婆嗟种(在无我章里已经介绍过的)有一次直截了当地问佛,过著家庭生活的男女居士,有没有实行佛教而成功地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佛毫不含糊地说,像这种居家的男女成功地遵行佛教而达到很高的精神境界,不止是一个两个,一百个两百个,甚至五百个,而是比五百个还要多出多多。﹝注二﹞

对于某些人,远离尘嚣到一处清净的地方,去过绝世的生活也许合适。可是能与众人共处,实行佛教,为众服务,施以济度,自然更是勇敢而值得赞美。但在某些情形下,也许隐居一时,先将心胸性格陶冶一番,作一番道德、精神与理智方面的初步磨炼,到力量充实之后再出山度人,也未尝不好。可是一个人如果终生独居,只顾到自己的快乐与解脱,不关心余人的疾苦,这就和佛的教诫决不相符了。因为佛教是建立于友爱、慈悲、与为人服务的基础上。

有人也许要问:如果常人可以过在家的生活,而仍能修习佛法,为什么佛要创立和合僧团呢?殊不知僧伽是专为了某些志愿献身的人而设的。这些人不但要发展自己的精神及心智,而且立志要为人类服务。一个有家有室的居士,不能期望他将一生整个地奉献出来为人群服务。和尚因为没有家室之累,也没有其它俗务的羁绊,可以根据佛诫将全部身心贡献于“增进多数人的福祉,增进多数人的快乐”。在历史过程中,佛教寺院不仅成为宗教中心,也成为学术文化的中心,其起因就是这样的。

佛是何等重视居士的生活以及他家庭与社会关系,从《善生经》(巴利文《长部经》第卅一经)中可以看得出来。

一个名叫善生的男子,一向都遵守他父亲临终时的遗命,礼拜虚空的六方——东、西、南、北、上、下。佛告诉他说,在佛教圣律中的六方,与他的不同。根据佛的圣律,那六方是:东方——父母,南方——师长,西方——妻儿,北方——亲友邻居,下方——奴隶佣工,上方——宗教信徒。

‘应当礼拜这六方,’佛说。这里,‘礼拜’一词意义重大。因为,人所礼拜的,一定是神圣的、值得尊重敬仰的东西。上述六类家庭和社会份子,在佛教中就是被视为神圣的、值得尊崇礼拜的了。可是怎样礼拜法呢?佛说,只有对他们敦伦尽分,才算是礼拜。这些职分在《佛说善生经》中都有解释。

第一:父母是神圣的。佛说:‘父母就叫做梵摩。’‘梵摩’这一名词在印度人的心目中,代表的是最高、最神圣的观念,而佛却将双亲也包括在这里面。因此,在现今良好的佛教家庭中,儿童们对于家长每天朝夕都要各礼拜乙次。他们必须根据圣律对双亲尽某些职分,诸如:在双亲年老时负起扶养之责;代表双亲尽他们应尽的本分;保持家庭传统于不坠而且光大门楣;守护双亲辛苦积聚的财富勿令散失;于他们死后遵礼成服,妥为殡殓。轮到了父母,他们对子女也有某种责任:应避免子女堕入恶道,教令从事有益的活动,予以良好之教育,为他们从良好的家庭中择配,并于适当时机以家财付与。

第二:师弟关系。弟子对师长必须恭敬服从,师有所需必须设法供应,并应努力学习。另一方面,老师必须善为训练弟子,使成良好模范;应当谆谆善诱,并为他介绍朋友;卒业之后更应为他谋职,以保障他生活的安定。

第三:夫妇关系。夫妇之爱,也被视为几乎是宗教性而神圣的,这种关系,叫做‘神圣的家庭生活(居家梵行)’。

这里面‘梵’字的意义又是值得注意的;就是说,这种关系也是应当付予最高敬意的。夫妇应当彼此忠实、互敬互谅,向对方尽其应尽之义务。丈夫应当礼遇其妻,决不可对她不敬。他应当爱她,对她忠实,巩固她的地位,使她安适,并赠以衣饰珠宝,以博取她的欢心。(佛甚至不忘提醒丈夫应以礼物赠与妻子,足见他对凡夫的情感是何等了解、同情而具有人情味。)轮到妻子的时候,她应当照顾家务,接待宾客、亲友和受雇的佣工;对丈夫爱护、忠实、守护他的收入,并在一切活动中保持机智与精勤。

第四:亲邻关系。对于亲友邻居彼此之间均应殷勤款待,宽大慈惠。交谈时应当态度愉快,谈吐优雅。应为彼此之福祉而努力,并应平等相待,不可诤论。遇有所需,应互为周济,危难不相背弃。

第五:主仆关系。主人或雇主对他的雇工或奴仆也有好几种义务:应视其人的能力才干,分配工作及给以适量之工资;应提供医药服务,并应随时酌发奖金。雇工奴仆应勤勿惰,诚实服从,不可欺主。尤其应该忠于所事。

第六:僧俗关系(也就是沙门梵志等出家人与在家居士间的关系)。在家众应当敬爱出家众及供养他们的物质需要。出家人应以慈心教在家众,以智识学问灌输给他们,引导他们远离邪恶走向善道。

由此可见,居士的家庭和社会关系,已包括在圣律之中,而为佛教生活方式结构之一部,佛盖早已有见于此了。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因此,在最古老的巴利文原典之一的《杂部经》中,诸天之王——帝释,就曾宣称他不但尊奉有德的高僧,也尊奉广修善行以正道持家的有德居士。﹝注三﹞如果有人想做佛教徒,也可以毋须举行任何入教仪式(或洗礼)(但要成为僧伽的一员——比丘,则必须接受一段很长时间戒律方面的训练和教育),只要他对佛的教诫能够了解,也深信佛所教的是正道而尽力遵行,他也就可以算是一个佛教徒了。但在佛教国度里,依照历代相传不绝的传统,他尚须皈依佛、法(佛的教诫)、僧(比丘团体)——统称三宝,遵守五戒——居士所应尽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本分,和读诵经偈。这样才能被承认为一个佛教徒。这五戒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遇到宗教节日或法会等,佛教徒们常聚集一处,由一位比丘领著大众,共诵经赞。

做佛教徒,毋须举行任何仪式。佛教是一种生活方式,主要的是要遵守八正道。当然在所有佛教国度里,都有在法会时举行简单而优美的仪式。寺院里也有供奉佛像的佛龛、塔和菩提树,以供教徒瞻拜、献花、点灯、烧香。这种仪式,却不能与神教的祈祷相比。它只是为纪念一位指示迷津的导师所表示的仰幕之忱而已。这些传统的仪式,虽然是不必要的,却也有其价值。它能满足若干心智能力较低的人们宗教情绪方面的需要,而逐渐诱掖他们走上佛法的大道。

以为佛教是只注重崇高的理想,高深的道德与哲学思维,而不顾人民的社会与经济利益的人是错了。佛是很关心人类的快乐。可是他也很知道,如果物质社会环境不佳,想过这样的日子是困难的。

佛教并不认为使物质生活舒适,就是人生的目的。它只是达到一个更崇高的目的的条件。但是这条件却是不可缺少的。要想为了人类的幸福,达成更高的目标,这条件是少不了的。因此佛教承认,即使一个和尚在僻静的地方独自修习禅定止观,要想修习成功,最低限度的物质环境仍是必需的。﹝注四﹞

佛并不将人生与它社会经济背景的关系剥离。他将它视为一个整体,顾到它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每一面。他有关伦理、精神与哲学问题的教诫,知道的人不少。可是关于他在社会、经济与政治方面的教诲,就少有人知了。这情形尤以在西方国家为然。但这方面的经典,散见于古佛籍中为数极多。现在试举几个例子如次:

《巴利藏长部经第二十六经》(Cakkavattisihanada Sutta)中明明白白地说贫穷是一切非义与罪行之源。诸如偷盗、妄语、暴行、憎恚、残酷等,莫不由此而生。古代的帝王,和现代的政府一样,尽力想以惩罚来抑止暴行。同在这《长部经》里的另一经Kutadanta Sutta中已说明这种方法是何等的徒然。它说这种方法绝不能成功。反之,佛倡议要芟除罪恶,必须改善人民的经济状况:应当为农人提供稻谷种子和农具,为商贾提供资金,对雇工给予适当工资。人民都有了能够赚到足够收入的机会,就会感到心满意足,无有恐怖忧虑,结果就国泰民安、罪行绝迹了。﹝注五﹞

因为这缘故,佛就告诉在家众,改进经济的状况是非常的重要。但这并不是说他赞成屯积财富,贪求执著。那是和他的基本教诫大相迳庭的。他也不是对每一种的谋生方式都同意。有几种营生如制造贩卖军火等,他就严词斥责,认为是邪恶的生计。这在前文已经讲过。

有一个叫做长生的人,有一次在拜访佛时说道:‘世尊啊!我们只是普通的居士,与妻子儿女一起过著家庭生活。可否请世尊教我们一些佛法,能使我们在今生后世都享有快乐?’

佛即告诉他有四件事可使他现生得到快乐。第一:不论他从事那种职业,必须求精求效,诚恳努力,并熟谙其业务。第二:对于以其本身血汗换来的收益,必须善加守护(此处所指的是要将财物妥为收藏,以免为宵小所觊觎等。这些观念必须与当时的时代背景一起考虑。)第三:须亲近忠实、博学、有德、宽大、有智而能协助他远离邪途、走入正道的善知识。第四:用钱必须合理而与收入成比例,不可靡费,亦不可悭吝。意即不可贪心积聚财富,亦不可奢侈挥霍。换言之,应当量入为出。

接著,佛又解说四种可以导致在家众身后快乐的德行。(一)信:他应当坚信道德精神与理性的各种价值。(二)戒:他应当克制自己,不毁伤、杀害生物,不偷盗、欺诈,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三)施:他应当奉行慈惠,对于财富无所贪著。(四)慧:他应当发展能够导致彻底灭苦、证入涅槃的智慧。﹝注六﹞

有时候,佛甚至于谈到如何用钱、如何储蓄的细则。比方说,他告诉善生童子,应当以他收入的四分之一作为日常费用,把一半投资在事业上,再把四分之一存起来以备急需。﹝注七﹞

有一次佛告诉他的一位最忠诚的在家弟子,也就是为佛在舍卫国兴建有名的祇园精舍的大富长者给孤独说:过著普通家庭生活的居士,有四种乐趣。第一:能享受以正当方法获得足够的财富与经济上的安全感。第二:能以此财富慷慨的用于自己、家人及亲友身上,并以之作种种善行。第三:无负债之苦。第四:可度清净无过而不造身口意三恶业的生活。此中可注意的是:四项中倒有三项是经济的。可是,最后佛还是提醒那位富翁,物质与经济方面的乐趣,比起由善良无过失的生活所生起的精神乐趣来,尚不及后者的十六分之一。﹝注八﹞

从以上所举几个例子看来,可见佛认为,经济的福利对人生的乐趣是有其必要的。可是,他不承认仅是物质而没有精神与道德基础的进步是真正的进步。佛教虽然鼓励物质方面的进步,但其重心永远是放在精神与道德的开展方面,以谋求快乐、和平而知足的社会。

佛对于政治、战争与和平,也同样的清楚。佛教提倡宣扬和平非暴,并以之为救世的福音。他不赞成任何形式的暴力与杀生,这是人所共知的事,毋须在这里,多所辞费。佛教里没有任何可以称为‘正义之战’的东西。这只是一个制造出来的虚伪名目,再加以宣传,使成为憎恨、残酷、暴虐与大规模屠杀的借口与理由而已。谁来决定正义与不正义?强大的胜利者就是正义,弱小的失败者就是不义。我们的战争永远是正义的,而你们的战争就永远是不义的了。佛教并不接受这样的论点。

佛不仅教导和平非暴,更曾亲赴战场劝阻战事之发生。释迦族与拘梨耶族因争卢呬尼河水,而准备诉之干戈的时候,佛出面阻止,即为一例。有一次,也是由于他的一言阻止了阿阇世王攻略跋耆国。

佛世和今天一样,也有不以正义治理国家的元首。人民受到压榨、掠夺、虐待与迫害、苛捐杂税、酷刑峻法。佛对这种不人道的措施,深感悲悯。《法句经》觉音疏中记载著说,他因此转而研究开明政府的问题。他的见地,必须与当时的社会经济与政治背景一起考虑,才能体会其意义。他使人了解一个政府的首脑人物们——君主、部长以及行政官吏们——如果腐败不公,则整个国家亦随之腐化堕落而失去快乐。一个快乐的国家,必须有一个公正的政府。这样一个公正廉明的政府如何能实现,在《佛本生经》﹝注九﹞里的十王法(国王的十种职责)经Dasa-raja-dhamma Sutta中,佛曾作过解释。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当然,古代的‘国王’一词,在今天应当用‘政府’一词来代替。因此,‘十王法’可适用于今日的一切政府官员,例如国家的元首、部长、政界领袖、立法及行政官吏等。

十王法中的第一法条是豪爽、慷慨、慈善。执政的人,不可贪著财产,应当为了人民的福利而散财。

第二:须有高尚的道德品性。绝不可杀生、欺诈、偷盗、剥削他人、邪淫、妄语及饮酒。也就是说,他最低限度必须能严守居士的五戒。

第三: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准备放弃一切个人的安乐、名声,乃至生命。

第四:诚实正直。执行职务的时候,必须不畏强梁,不徇私情,正心诚意,对人民无惘无欺。

第五:仁慈温厚,性情和煦。

第六:习惯节约,生活简单,不耽奢华,克己端严。

第七:无嗔无恚,亦无怨毒。不怀芥蒂,不念旧恶。

第八:不尚暴力。不但本身不肯伤害他人,并应尽力提倡和平,阻遏战争以及一切运用暴力毁伤生命之举措。

第九:忍耐、自制、宽容、谅解。必须能够忍受困苦艰辛、讥刺横辱,不生嗔怒。

第十:不为反逆梗阻之事。就是说,不做违反人民意愿之事,不梗阻任何有利人民的措施。换言之,治理人民,应与人民和谐相处。﹝注十﹞

一国当政之人,如果具备有上述的德性,不用说,这国家一定是快乐的。但是这并不是一个乌托邦,因为在印度过去的时代中,就曾有过如阿输迦(阿育王)的国王,完全以前开的法条为其立国之本。

今天的世界,经常处于恐怖、猜疑、紧张之中。科学所产生的武器,足以造成不可想像的毁灭。强国们挥舞著这种新式的死亡的工具,互相威胁挑衅,厚颜地互相夸耀各自的能力可以比对方造成更巨大的破坏与痛苦。

他们沿著这条疯狂之路前进,已到了一个地段,只要再向前迈进一步,其结果除了互相消灭并连带将全人类一齐毁掉之外,别无他途。

人类对于自己所造成的情况,深感恐惧。亟想找一条出路,谋求某种解决办法。但是除了佛所指示的以外,再没有别的方法。佛的福音就是非暴、和平、友爱、慈悲、容忍、谅解、求真理、求智慧、尊重一切生命、不自私、不憎恨、不逞强。

佛说:‘仇恨永不能化解仇恨,只有仁爱可以化解仇恨,这是永恒的至理。’﹝注十一﹞又说:‘应以慈惠战胜嫉忿,以善胜恶,以布施胜自私,以真实胜虚诳。’﹝注十二﹞

只要人类一天渴想征服他的同胞,人间就一天不会有和平快乐。如佛所说:‘战胜者滋长仇恨,战败者于哀痛中倒下。胜败俱泯的人才是快乐而和平的。’﹝注十三﹞唯一能带来和平与快乐的征服是自我的征服。‘有人能在战阵中征服百万雄师,但是征服他自己的人,虽然只征服了一个人,却是一切战胜者中最伟大的。’﹝注十四﹞

你要说这一切都很美、很高尚、很超绝,但是不切实际。互相憎恨就切实际吗?互相杀伐,像生存在丛林里的野兽一样终朝战战兢兢猜疑恐惧,是不是这样更切实际更安逸?曾有仇恨因仇恨而消解的吗?曾有邪恶被邪恶所战胜吗?可是却至少有若干个别的例子证明仇恨可因爱与慈惠而化解,邪恶为善良所战胜。你要说,也许这是事实,而在个人情形中也是可行的。但要应用到国家与国际事务上去,那是一定行不通的。人常为政治宣传所习用的术语如‘国’、‘邦’、‘国际’等所炫惑,心理迷蒙,盲目受骗。国家是什么?还不是一大群个人的集团?国与邦并不能有行动,有行动的就是个人。个人所想所做的,就是邦国所想所做的,能适用于个人的,就能适用于邦国。个人规模的仇恨,可以用爱与慈惠来化解,国家以及国际规模的仇恨化解,一定也同样地可以实现。就在个人方面,要用慈惠来对付仇恨,也须有极大的勇气以及对道义力量的信念、胆识与坚心。以国际事务而言,所需要的这一切自然更多。假如‘不切实际’一语的意义是‘不容易’,那倒是对的。这事决不容易,可是仍应勉力一试。你可以说这种尝试是冒险的,但决不会比尝试一场原子战争所冒的险更大。

今日想起来,在过去曾有一位历史上著名的伟大统治者,他有勇气、有信心、有远见,敢于实施这倡导非暴、和平与友爱的教诲,将它们应用于治理一个广袤帝国的内外事务上,实在令人不胜忭慰之至。这位西元前三世纪顷的伟大佛教帝王阿输迦,曾被称为‘天人所敬爱者’。

起先他完全步他父亲宾头沙罗王以及祖父旃陀菊多王的后尘,想要完成征服整个印度半岛的伟业。他侵入并征服了迦陵迦国,予以兼并。在这次战役中,杀伤掳获惨遭酷刑的人多达数十万众。但是他后来成了佛教徒,就完全改变作风,被佛的教诫所感化,前后判若两人。在他刻在岩石上的一道有名诰文(现在叫做第十三号诰文,原文至今尚在)中,他提到征伐迦陵迦之战。这位大帝公开表示忏悔,并说想到那次大屠杀,他感到极度的悲痛。他公开宣称,他将永远不再为任何征战而拔剑,而‘愿一切众生废除暴力,克己自制,实践沉静温和之教。’这当然是‘天人所敬爱者’(也就是阿输迦王)最大的胜利——以德服人的胜利。他不但自己摒弃战争,而且表示他要‘我的子子孙孙也不可认为新的征服是值得发动的······他们只许以德服人。’

这是人类历史上惟一的例子。一位胜利的征服者,在他声威显赫、日丽中天的时候尽有余力继续扩充他的强域,却放弃了战争与暴力,转向和平与非暴。

这是给今日世界的一项教训。一个帝国的统治者,公开的背弃战争与暴力,而遵奉和平与非暴的福音。并没有任何历史上的事迹足以证明有任何邻国的国王,因为阿育王修德而乘机以军力来攻击他,或是在他在世之日,他的帝国内部有任何叛逆的情事发生。反之,当时全境都充满和平,甚至他强域之外的国家,似乎也都接受了他仁慈的领导。

高唱以列强的均势或以核子吓阻的威胁来维护和平的人,实在是愚蠢之极。军备的力量,只能产生恐怖,不能产生和平。靠恐怖是不可能有真正而永久的和平的。随恐怖而来的,只有憎恨,不善欲与敌忾。这些心理也许一时可以压抑得住,但随时都可以爆发而成为暴动。只有在友爱、亲善、无怖、无疑、安全无险的气氛中,真正的和平方能抬头。

佛教的目的在创造一个社会。这社会摒斥毁灭性的权力之争,远离胜负之见而为和平与安宁所盘踞。在这里,迫害无辜必受严谴;能够克己自律的人比以军事及经济力量征服成百万众的人更受尊敬;仇恨被仁慈所征服,恶被善所征服;人心清净,不为仇恨、嫉妒、不善、贪欲所感染;慈悲是一切行为的原动力;一切众生,包括最微小的生命在内,都受到公平、体谅与慈爱的待遇。这社会里的生活平安而和谐,物质供应亦能令人满足。它最崇高最圣洁的目标是亲证最终的真理——涅槃。

注释:

一: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卅、卅一两页。

二: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第一集第四九零页以次各页。

三:见巴利文学会版《杂部经》第一集第二三四页。

四:见巴利文学会版《中部经》觉音疏第一集第二九零页‘佛教僧侣,亦即僧伽之一员,应不得拥有私产,但准予持有公产。’

五: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第一集第一零一页。

六: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增支部经》第七八六页以次各页。

七:见同版《长部经》第三集第一一五页。

八:见一九二九年哥仑坡版《增支部经》第二三二、二三三两页。

九:见巴利文《本生经》第一集二六零及三九九页、第二集第四零零页,第三集第二七

四及三二零页,第五集第一一九及三七八页。

十:印度之外交政策亦有五原则,与该国之伟大佛教帝王阿输迦在西元前三世纪时所拟

以治理其政府的佛教原则,完全相符。这五原则称为Panca Sila,与佛教梵语之‘五戒’二字也完全相同。

十一:见巴利文《法句经》第一章第五节。

十二:见同书第十七章第三节。

十三:见同书第十五章第五节。

十四:见巴利文《法句经》第八章第四节。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评论:佛陀传略章节

这里关于佛陀的姓名,争论比较多,乔达摩又译“瞿昙”,义为“纯淑”、“地最胜”。传统上认为这是他的族姓;也有认为是其母族姓,其姨母是拘利族瞿昙姓之女,此外舍利子、满慈子、迦旃延子等都以母之姓来称呼,说明当时有名字包含母亲姓名的习俗。佛的堂弟提婆达多也曾自称和佛都是“母族成就”;季羡林认为“乔达摩”不是姓氏,而是古印度贵族依照习惯从婆罗门氏族借用来的。

悉达多又作“悉达”、“悉陀”、“悉多頞他”等,义译有“财吉”、“成利”、“一切义成”等。 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在俗家时的本名;也有认为是后人的假托。《佛所行赞》说,其父净饭王发愿“一切达成,国富力强”,因此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关于“拘尸那罗”这里现在有佛陀入灭(不要说成涅槃)时候的纪念佛像。起先佛教并没有佛像,或者说整个东方都没有塑造佛像的渊源。后来印度受到西方入侵,融入了希腊以及罗马相关的文化,开始塑造佛像求得心理慰藉。一开始的佛像是没有佛陀的形象的,是一个轮子,代表法-轮-常转(不是人民币上乱画的那个),后来逐步发展为现在的佛像。

存在即合理,不必纠结。所有的佛像都是表法的,比如上面的图片,就是藏传的
如意卧,都是一些法门的表现。但是必须要明白拜佛拜的是释迦摩尼佛传法的慈悲心,观佛像观的是他的姿态,一般佛像是毗卢遮那佛的七支坐法,这是修数息的标准坐法。所以佛教并不是迷信,和拜上帝不是一个意思。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评论:佛教的宗教态度章节

这里说的一点都没有错,佛是人,不是神。说文解字,单看汉字佛,左边一个人字旁代表他的属性是人,右面弗,代表发音。所以人人都可以成佛,基督教没有这个说法。再看神字,左边一个示字旁,表示指示,右边一个申,是田字的变形,田代表土地,上面下面各出一个头,代表上天入地。合起来能上天入地的就是神,成神也是中国道教的目标。

提到佛字右边的弗不得不说我国历史变迁,自从秦始皇统一中国,汉朝北却匈奴八百余里之后,我国经历多次人口转移。一般佛经是汉朝至唐朝翻译的,经文读音无所谓,但是咒语读音就有很大问题,现代普通话是北京音,融合了满族的一些发音标准。比如楞严咒,属于楞严经是唐朝翻译的,那时候以唐朝普通话(类似广东话)为基准,现在读必须按照相关注音读。

再比如阿弥陀佛的阿,它确实念a,并不念e。a是梵文的第一个字母,形状类似阿拉伯数字31上面再加一个横杠,表示无量。如果读普通经文比如金刚经,无所谓,如果是类似咒语,求瑜伽(感应)不可随意学,最好有“明”师。本人深有体验,勿谓言之不预。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人应当自作皈依,还有谁可以作他的皈依呢”,这里不得不提到大乘的“四依”了。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其他还好说,主要是第二个,严格来讲应该说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佛经有很多,但是并不是都是了义的。这里主要指了生死。比如“金刚经”,意理之深刻,言辞之精美难出其右,难怪古人这么推崇。但是他不了生死。

金刚经通篇概括离一切相,修一切善,但是于生死无补。也没有提到具体修行法门。确切说他是大乘大般若经的一部分,每天念诵可以开智慧。很重要,更重要的是涅槃。就好像这篇文章后面会提到,去有智慧,去了解宇宙真相,还没了解完毕你就死了。入胎一迷,一切皆空,又开始不断的轮回。万万重视这条,了义的比如楞严经就不错,或者无量寿经佛力加持求生净土。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你们的怀疑、你们的迷茫是正当的”这里太精彩了。我个人就有这个经历,佛教和其他宗教最大的区别就是可以疑。不能疑的叫迷信,有一些法师说法,总说深信不疑,如何深信却没有说明白。那就是证,你要切实的去看到到底是什么样子,才能信。如果不修(证),把佛教当成普通宗教来理解也没问题,但是你确认以后能如何都不回心退转么?

小乘还好说,大乘有人问如何是证?比如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这里,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就是修证,然后你才能发现五蕴皆空。如果你直接信五蕴皆空,不说别的,只能说五蕴是什么你都没有理解。此篇文章下文有介绍。总结来说戒定慧三学,定就是修。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而且心甘情愿地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这里表达的是佛家的宽容。有道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去了解别的宗教或者科学,又怎么能知道人家是错的,自己是对的呢?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吗。佛教属于内修法门,与之对立的是外道。如何是内修此文章后面会详细介绍,暂不多谈。主要说另一个方面,气量。

有佛弟子说,那是外道,你要信我的。话说就这个语气,如何让人家信你的呢?且不谈佛教就说礼貌,就不符合要求。缘何学佛学的连作为人最基本的互相尊重都没有了呢?外人一看原来学佛的都是这个样子,却之门外,好心做坏事啊。具体来说,不要经常提口业地狱之流。无有是处,人家压根就不信,只以为你在咒骂他。

不知何时,我国佛教界变成了这个样子。原因也许是多方面的,文-革的打倒牛鬼蛇神,到改革开放的经济建设为中心。整体看中国的佛教界在世界属于末流,这是西方人的观点。苹果公司的乔布斯喜欢禅,宁可去日本拜师。写武侠的金庸由基督教改信佛教,居然因为英文佛经。不只是僧宝,佛弟子也有很大的责任。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佛说不能给没有衣钵的人受戒”。与大乘佛教讲的衣钵是相反的意思,一般大乘都是讲法脉,比如禅宗达摩祖师继承于佛陀时代的迦叶,来东土之后,经过二祖慧可,再之后五祖忍和尚,到六祖慧能。你说我学习的是禅宗,皈依那个寺院法脉那里?这是出于一种保护,免得为不如法的僧侣欺骗。

但是对于南传,这句经文说明学佛是可以自己学的,只要以戒为师。这里的衣钵主要是托衣持钵乞食,不自己做饭,更不可持金钱。每个人立场不同,你认为谁更如法都可以,关键是你要去做。无论大小乘,得到各自的衣钵之后都要开始修行了,不修行者无有是处。

不过现在大乘有一种倾向,是从来太虚法师那里开始的。有一种观点,不要区分大乘小乘,也不要区分什么天台,唯识。把所有佛教宗派,思想汇集成一体,设定成最适合的形态。也许等他的理念成为现实了,我们也就不用区分两种衣钵了。毕竟修行时间都不够,哪里用来分别。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佛教到底是宗教呢?还是哲学?”这句话问的很有意思,也是大多数人忽略的一点。其实他什么都是,有什么都不是,按照金刚经的说法,佛教不是佛教只是叫佛教。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宗教家说佛教是宗教,而且是一种多神的二等宗教(泛指大乘)。哲学家说佛教是唯心哲学,同时又是一种诡辩术(黑格尔)。修行人认为佛教是解脱的方法,释迦摩尼佛修甚深的禅定,达到了比一般外道更高深的地步发现了一些东西。

他们说的都对,只不过是盲人摸象。每个人都发现了一部分,没有发现完整的真理。佛教归根到底是追求真相,追求真理。从这个角度来说,就可以理解“一切法都是佛法”。佛教追求般若和涅槃,也就是最上等智慧和究竟了生死。不过怎么理解都可以从佛教中受益这也是佛教最伟大的一点。目前看来,佛教有哲学(金刚经),医学(佛为难陀所说入胎经),信仰(佛说无量寿经),天文地理学(法华经),物理学(楞严经),逐一枚举不胜其烦。

很难想像有一个东西能和这么多近代科学门类相关。对于个人来说,一身的时间是不够的,所以有“以有限生命求无限真理,殆已”的说法。别人怎么样理解佛教与修行人无关,真修行人毕竟现追求真正的涅槃,小乘阿罗汉或者大乘七地菩萨。不再有来生或者入胎迷,拥有无限的时间之后再来研究个究竟,也就是成佛。这也是学佛的必有过程。无论小乘脱世修行,还是大乘菩萨行,都只是修行的具体方法,大家的真正理念都是一样的。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佛教的信永远是知见的问题”关于信的问题。小乘,文章里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这里说大乘如何是信。确切的说如何佛教才不是迷信,也是“见”。无论修什么法门都有次第,也就是步骤。每一步骤都有表现。目前在中国盛行的是禅宗、密宗和净土宗,这里分别介绍一下,免得大家误解。

禅宗讲明心见性。就参的步骤来说他有三关:本参、重关、牢关,之后就是走出生死之流的边沿,也就是涅槃了。如果以圆教(天台)的六种即佛来衡量,禅宗破了第三的牢关,也仅同于第四相似即佛位。所以禅宗的祖师,当他们参到一个入处“黑漆桶兜底打穿”之后,往往要隐于水边林下,去“长养圣胎”。因为他们尚未进入圣阶(成佛),充其量,是走完了成佛之道的三分之一的路程而已。成佛需要的三大阿僧只劫的第一阿僧只劫届满。所以归根到底,禅宗也只是一个快速法门,方便走完成佛的第一个大阶段。但是就是这样的法门,非上上根不得入。更何况现在禅宗没落,从大慧杲禅师开始,只是参话头。总结一句话,明心见性不是成佛,是般若,是开始!

密宗,我们现在对神秘的东西有一直好奇心,这个过程也蛮有意思的,如果想要详细了解,可以查一下小乘的“意识流”说法,这里偏题了。密宗首先非大富德大果报的人不可修,这点牢记。“不成佛便入魔”,不是玩笑话。所谓神秘其实也没有什么神秘,只不过因为他们次第很森严,不证一个地步,上师不会和你说下面的修法,同时法也不广传(一对一,负责任),导致外界有一个所谓的“神秘感”。如果想要修行秘法,一定要先修显教,你看密宗的佛像,脚底踩着一个骷髅头,代表“白骨观”(天台)。所以所谓的双修法更是胡乱骗人的东西,宗喀巴大师开始已经摒弃了。

净土宗,也就是念佛的法门,其来源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无量寿经)。极乐净土的莲池之中,莲华分为九品,即使造了五逆十恶的人,若能于临命终时,至心称念阿弥陀佛,令声不绝而具足十念者,便可带业往生极乐世界下品下生的莲华之中,过了十二大劫之后,莲华开放,得见观音势至二大菩萨为之说法,开示诸法实相即缘生性空的道理(观无量寿经)。但阿弥陀经说,不可能以微少的善根之因及微少的福德之缘,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弥陀的愿力虽大,仍要依靠各自在平日的修善积福。否则,到了临命终时,恐怕连念佛的能力都没有了,那时候,阿弥陀佛虽愿伸手救济,也是爱莫能助了。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我所说的法也好像木筏一样,是用来济渡的,不是为了负荷”这也是大乘金刚经里的“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但是现在学佛的人,更多的是不如法,在这个比喻里,连木筏都没有做,问之,或言“法尚舍法,你着相了”,何其荒谬。因为对禅宗的理解不到位,只以为佛教就是看空放下,只问一句,若真是如此,心灰意冷自杀的人,岂不是都是阿罗汉?阿罗汉应供养,有人去供养心灰意冷者么?同时,看经也看全一点吗,金刚经说离一切相(不住相),还有修一切善呢(布施)。

所以这里牵扯到佛教的两个重要部分,空(般若),有(唯识)。空“好”理解,一切都是假的,一切都是方便说。但是佛家更说空中妙有,具体到这个例子,木筏是假的应该摒弃,但是它有作用,没有木筏你就不能过河。这个作用就是妙有,也说中空外用,本体是空的,不执着相,但是现实来看,依教奉行。另外还有一部分人,对于相太执着了,这已经比空的人好多了,至少能得到受用。但是他又太执着与法了,佛经怎么说就怎么做,不圆融,不切实际。比如吃肉,梵网经说破慈悲心。但是人家六祖慧能逃亡的时候还能吃肉边菜呢(坛经)?佛法是有开缘的。

归根到底,佛教是中道,不能偏空,也不能着有。道理来说都是浅,事来之时反觉迷。如果初学法,做不到两不落边,宁可有,也不能空。空就彻底完了,有还有机会。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宇宙是永恒的,还是不永恒的?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这也是一些学佛的人的通病,喜欢执着于外相(色)。佛法归根是先要解脱的(涅槃),这些道理,成佛的时候自然会明白。娑婆世界的人,寿命实在有限,最长寿也就100来年。另外如果追求神通,来了解宇宙真相,楞严经说的也很清楚,他只能通了八万劫以内的真相,之外就是“混沌”,只能说定力不够。

对于这点我个人认为有两种解决办法,观娑婆世界苦,寿命短,无法究竟。深切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到时候没有寿命的担忧,还能去亲自问问阿弥陀佛这个住世的人岂不更好?另一种就是文章说的,有智慧先放弃这个问题,踏实修证,不过有点难。

不过话倒过来说,目前近代物理有一些新发现,光的波粒二相性、量子纠缠、宇宙投影理论,都和佛经的一些说法开始相近,可以从这点开始破除一些对佛教的偏见,或者纯粹的唯物思想,对佛教产生信心,而开始研究修行也不错。归根到底,如何有利于自己修行,如何理解就行。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评价:四圣谛章

“佛教是既非悲观的,也非乐观的”这句话说的决定不虚。这篇文章已经说明白了“苦”的意思,并不是我们白话中的苦,那叫苦苦。与其说苦,不如说无常更接近原来的意思。佛发现了苦,但是有解决的办法也就是道,所以并不悲观。但是道很困难所以也不乐观,就这篇文章来理解是这样的。

到具体的事情上来说,不乐观是让我们理解前路坎坷,不悲观是让我们理解前路可期。主要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所以大乘有“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说法。

从根本意理来说,佛教是追求真理的,悲观乐观是对立的两对词语,也就注定了他不可能是真理。所以我们更多是通过体悟他们来了解更其背后更深层次的东西。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轮转飘泊的,乃是同一不变的识。”这里必须说明白,大乘与小乘对识这个问题是有差别的,前面的五蕴甚至都有一点不同。他这里说的这个识其实指的是大乘的第七末那识,而后佛告诉他并不存在,这么说也是对的。小乘佛教并不承认大乘的有的理论,大乘唯识主要是分别的细致一点,同时在上面还有一个阿赖耶。本质来说道理都是一样的,否定我的存在,小乘直接点,大乘也有最后转阿赖耶为如来藏的说法。如果你并不承认大乘的唯识学,也没问题,这里我不存在就是禅宗里讲的那个“念佛是谁”。

如果硬拿大乘解释小乘,无有是处。毕竟人家证的是五蕴皆空无我,得的是阿罗汉果。按照大乘楞严经,证到五蕴皆空的地步,破了五十种阴魔,距离成佛已经走了一大步了。这也是转发这篇文章的初衷,因为小乘任何东西解释的都很清楚,主要是他们的文化,以及是白话文翻译。所以对于要学大乘的人来说,是一种印证,具体到修行步骤也值得借鉴,人家能代代出阿罗汉,而我们大乘呢。当然如果你想要学小乘,也赞叹你,在小乘看来正法是五千年,现在还是正法时代,抓紧。

总结起来,学毕竟是好的,是更进了一步。佛家讲恒顺众生,诽谤小乘的人请注意这点。同时也请给初学佛法的人一个选择的机会,毕竟每个人根基和经历是不一样的。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楼主:u_98276580

字数:326168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6-04-16 14:03:00

更新时间:2021-03-28 21:48:33

评论数:289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