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关天茶舍 >  转发:佛陀的启示(转载)

转发:佛陀的启示(转载)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生死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大神秘。佛教徒对这问题是素不挂怀的。”这里也需要说明白,小乘认为了生死(涅槃)就足够了。大乘认为应该成佛(般若+涅槃)。这并不没问题,矛盾之处是现在的大乘太过于追求般若,而忽视了涅槃。甚至有一些人把佛教当成哲学来弄了,十分可惜。

举例,现在很推崇《金刚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我们看看金刚经的参与者,都是大比丘(阿罗汉)。这是佛对已经涅槃了生死的阿罗汉说的法,要让他们懂得佛的智慧(般若)。但是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要有次第,里面说“法尚应舍”,阿罗汉证我空,还有法执。一般大众还是应该从基本修法开始学。

一定要选择一个法门,不要什么都读,什么都做。禅宗开始可以打坐参话头。净土宗踏踏实实念佛。天台宗修六妙门开始。密宗听上师的念咒。不要执迷于所谓看空放下,当你修行到一定成就的时候自然就会放下,而不是通过放下后有成就。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后面的问题,大乘与文章并没有冲突,就不解释了。到此功德圆满,也该离开天涯了。奉劝诸位修行人,天涯到处争执我满,于心清静有大危害,趁早走开。所谓度化终生,就交给法师们吧。阿弥陀佛,祝法喜充满,幸福安康。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前日和一陈姓人聊天,无意聊到了佛教,多说几句发现他非常感兴趣,和他以为的迷信完全不一样。回后深思,又有多少人因迷信而拒绝接触佛教呢。本来已经设立了这个帖子,完成了之前的发愿。但是深思极恐,我修的是大乘啊,六度为本,所谓度,度化也,闭门造车又如何向上呢?所以从这里开始写一些随笔,水平有限,只是把一些东西和大家一起分享,因为是随笔不会经常更新,同时也不会积极回应有所回复的人。难入老参法眼,算是抛砖引玉吧。

我们探讨一个“大东西”的时候,总是要分为世界观和方法论。佛教也不例外,他的方法论就是佛法,具体说就是南传、汉传(八大宗派)、藏传佛教,暂且不表。至于世界观分为两套,一个是五蕴属于小乘,另一个是唯识属于大乘。请注意大乘是没有五蕴的,如果一定说有,也只能把唯识说成五蕴里的识的拓展(五变成八)。但是通过唯识这两个字就能看到大乘否认了色的存在,其核心是纯粹的唯心,唯心到极点,一切都是法身,也可以说成极致的唯物。这里额外提一下,大乘是小乘的发展,比如上面小乘五蕴发展为大乘唯识,还有小乘因缘发展为大乘般若(空性)等。

继续说五蕴,色、受、想、行、识。下面分别解释一下,注意这里只采用小乘的解释,与大家所学的大乘不一样。色就是外在物质世界,物质如宇宙微尘,思想如科学哲学,无不是色。受就是根据自身的五根,眼、耳、鼻、舌、身(触觉)感受色的时候所产生的感觉。想就是认识和分别上面的感觉,注意这三个都是被动的。下面的行是主动的,它是意志活动,无论善恶,他也是做业的根源,先有了决意,再开始行动。识最复杂他是受想行的综合,是认知、分别的过程,他其实就是你的一生。

很难理解这个概念,想想自己的一生,是不是就是中间三蕴的综合体。比如每天早上起来,吃早点,因为肚子饿这是胃部的触觉,然后思维加工明白该吃东西了,最后开始行,包含起念头,和行动(驱动色身)。再比如排泄,尿液是色,影响到膀胱触觉,想应该撒尿,开始动念行动。人生中的一切都可以套用以上理论,我们的人生就是一个识接着一个识。比较难理解的是牵扯思想的部分,比如我们学英文,因为接触过或听过没有英文难找工作,所以开始想应该学,之后行动。其实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这部分很抽象。

佛教认为五蕴里是没有我的,相反是五蕴把我给遮盖起来了。五蕴老翻译是五阴,所谓阴尽管翻译不完整,但是也突出了遮盖的意思,真我在哪里牵扯大乘唯识后面再讨论。先说五蕴的分类,色、受、想、行、识都对应五根,也就是眼、耳、鼻、舌、身,他不会单独存在。比如吃东西对应舌头,看电影对应眼睛,听歌对应耳朵,做爱对应触觉等(也就是大乘唯识的前五识)。但他并不是一一对应,也可以交叉对应。比如吃东西也对应胃部触觉,做爱也对应眼睛。

理解了上面我们就能开始讨论佛教的人生观。修佛人总说五蕴皆空,但是具体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根本原因是他把小乘的五蕴和大乘唯识混乱了,更多人一个也没明白。这里的人生观不牵扯方法论也就是修行的部分。举例子,比如最近很红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如果用佛教来理解就有很大问题,到底是我想去看看还是我的眼睛想要去看看?再比如最近大家都谈笑承认“我是吃货”,到底是我是吃货,还是我的舌头是吃货?以上如果再加上分别就更厉害了,看本国还不够,还要去法国。吃肉还不够,还要吃鲍鱼鱼翅。

概括说,人的一生为了衣食住行奔波,还有人为了更好的衣食住行奋力奔波。到底是为了他的五根还是他自己?我们对自己太狠了,对自己的眼睛、耳朵什么的又太好了。并不是说不应该善待五根,毕竟我们需要维持活命,这是后面一切的前提。但是不是有点舍本逐末呢?佛教的本质就是让你找到真正的我,同时善待真正的我。这其实并不是佛教的特色,也是所有宗教的特色,后面会举例基督教、道教、科学来说明,并进行一个简单的对比。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先说基督教,这里指的是泛基督教包含天主教,基督教,新教等。很奇怪大部分中国人都对基督教承一种否定或者鄙视的态度。可能是我国唯物主义泛滥,也可能是简单的排斥外来品,但是基督教远没有那么简单。基督教的根本是上帝创造了一切,从神说要有光,到神创造了人。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结果,就是至少基督教信众都很谦虚。比如假设乔布斯是基督教徒,不会说我们伟大我的艰辛等。因为我只是一个辛运儿,之所以有苹果公司,只是上帝借由我的来创造苹果公司,与我没有太大关系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一切荣耀属于上帝!单说这一点基督教就比很多别的宗教强多了,当然如果他们没有异教徒的观点更好。

其实基督教也是有严格的戒律的。只不过随着宗教改革逐步放宽,他的前身犹太教现在都要求教徒做买卖的时候不能获取超额利润(有点讽刺)和严格诚信,这也是犹太人发迹的根本原因。比如当我们读《威尼斯商人》的时候,不是老板不慈悲要杀人,而是他们严格遵守合约,同理当无法履行合约的时候也就放弃了对应的金钱。当犹太教发展为天主教的时候,也还是有一些戒的,比如不能离婚,这对女人是一种严格的保护。但是也导致英国国王因为没有办法另结新欢,创立了英国国教,开启了再一次的宗教改革。这次大致就和现在一样了,只要相信上帝。但是现在也有摩西十诫的说法,其中有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等。看看是不是和佛教很像呢?(其戒律放宽的过程也值得佛教引以为鉴)

基督教徒的一生是净化的一生,因为人带有原罪。这也体现了上帝的慈悲(神爱世人),给罪恶的人一次机会,如果抓不住再跑去地狱就怨不得别人了。至今还记得,阿甘正传里他母亲临死的时候说的话,“It's my destiny.(这是我的命运)”人的一生就是按照上帝的安排走完净化的一生。这同时也导致他们的慈善,比如比尔盖茨、扎克伯格等裸捐。如果说这个还有别的原因,举另一个例子,北京协和医院(中国最好的医院)有谁知道他是1921年由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捐建的呢?基督教解决了五蕴的问题,他们设定了灵魂这一概念,把他列为我。在他们看来灵魂才是根本,不是眼睛、舌头享福。最终救赎的办法就是回归上帝的怀抱。(很多所谓佛教徒拜佛,却一点慈善都没有,唉)

人们否认基督教通常的说法是“上帝能不能造出一块自己搬不起来的石头?”这是一种哲学上的悖论,严格讲起来是不存在的,因为人永远不能理解神的境界。这里给出一个有意义的解释,阿西莫夫《最后的问题》这部小说。人类从不久的将来一直发展到世界的尽头,每一个时代都有人向超级智能体问那个终极问题,熵(科学部分会解释)可以被逆转么?从人类发展出人工智能,到人类站满了银河的每一个角落。最后人类已经抛弃了肉体的限制,融入到集体意识,这个问题的答案一直都是资料不足,无可奉告,然而最后宇宙死寂之时,问题终于有了解答。全体人类和超级智能合一存在,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也是大乘佛教的一个可能结局)

我们概括一下他们最终求取的是解脱或者永恒,通过的方法是借助外在上帝。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与基督教相反的是道教,他们和佛教有一些相近。所谓相近都是一种内修法,他们的修行并不借助神仙之流,请不要把道教和小说或者电视上的那些道士相提并论。真正的道士是很难遇到了,他们往往隐居于山林或者偏僻地方,也没有所谓红尘的概念,确切的说他们很“自私”,除了和自己有关的人或者为了自己的道统传承,否则不喜欢和外在打交道。更没有所谓斩妖除魔之流的东西,清静随性是最好形容他们的词汇。其实他们崇拜的是道,并不是神或者祖师爷,最终目标是成仙或者成神。这是他们的解脱方法,具体方式和佛教其实一样,都是定。

道教没有过多的戒律,这也和他们不如红尘有关,很多佛教的戒律对他们来说是不必要的。这里借用邓板桥的原句“酒能养性,仙家饮之。酒能乱性,佛家戒之。”这里能看到很多东西,首先道教与佛教都是最求所谓的“性”,只不过定义不同。同时,修行方法也有一些具体出入。这也是和他们最终的结果是有关系的,道家毕竟求的是长生吗。不过这也导致他们没有什么存在感,最近反倒是被网络小说什么的宣传的乱七八糟,希望他们奋起一点,至少重整视听一下吧,别老逍遥自在了,整完再自在不迟。

概括一下道教最终求的是解脱或者永恒,通过的方法是凭靠自己修行。

与道教又相反的是科学。先大致介绍一下科学,别看天天说你还真未必懂。科学遵守的是一套化约论,他认为事物很复杂无法理解,所以需要把它切割,变成比较小的部分去理解。小的部分还是很难,就再把它切割,如此下去。比如一棵草,我们先把他切割成细胞,然后切割成分子,再切割成原子,再切割成夸克,最后变成超弦。当我们知道了,所有组成事物的最近本结构,也就知道了他的整体。从上,我们可以看到科学是借助外在工具,进行深入(切割)研究的一个方法,或者也可以叫“宗教”。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他的根本并不是永生,而是了解真相、真理。

细胞、分子、原子、夸克基本没有问题,中学都有学。主要说超弦,这套理论认为我们的世界其实不是三维的,最高可以达到十维,十维的震动的弦也就是构成这个世界的最基本元素。基督教那里提到了熵的概念,熵是可能性,比如抛硬币可能这个面也可能反面着地,这就是可能性。纬度的每一次上升就是一种可能性的增加。光说很难理解,这里附带一个视频连接,请先看视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YzNzQ4OTY0/v.swf 一般认为,熵是不可逆的,也就是我们可以轻松把一个杯子打破,但是很难造一个杯子。也就是宇宙最后肯定会归于混沌。(不是瞎引用,都方便理解大乘佛教)

概括一下科学追求的是真相或者真理,通过的方法是借助外在的科学仪器。

最后浅谈一下佛教,他的修行方法与道教类似都是借助定,追求的结果与科学类似都是了解真相。这只是大致情况,并不否认佛教不借助感应,也不否认佛教也有涅槃(最求永恒)。下面列一个表格: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以上四种宗教都可以说脱离五蕴,尽管科学有一点争议,备注一篇文章 http://www.zhibeifw.com/fjgc/fjykx_list.php?id=13853(下半部分自己找)。但是,之后呢?基督教的灵魂归结于上帝,道教可以自己逍遥自在,科学自己死了也做实验,只有佛教在探索求证真正的自己。作为佛教徒,我们并不否认另外三种宗教存在的意义,只不过大家追求的不同罢了。如果按照一切法都是佛法来理解,他们都是佛法,也都在一定程度与佛教高度一致。佛教也有基督教的上帝、天使,就是佛菩萨。佛教也有道教的定法,就是四禅八定。佛教也有科学的外在仪器,就是借助定来观世界。

换一个角度,其他三个也可以说和佛教有类似之处,只不过是立场不同罢了。这里着重提醒佛教徒不要自视清高,宣扬与众不同,那你就是在否认一切法都是佛法,同时也是一种不尊重(做人的基本原则)的表现。但也不用借助另外三个来修行,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当你选择了一个就请“一门深入”吧,毕竟一生时间是有限的。这里谈一谈,还有一种东西“伪”脱离了五蕴,那就是儒家,还可以解释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非常有意思,我们也经常把他和佛教混淆。

首先谈论一个不是为了满足五根(眼耳鼻舌身)的行为,责任。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东西,这里偏重对父母,妻子,孩子的责任。我们不能说为他们奋斗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五根,以上四个宗教也都没有否认应该承担责任,责任是为他的。我们没有办法回避这个问题,这就是作为人的悲哀,注意这个人字。无论怎么来看这都还是在追求五根的满足,尽管是别人的五根,但是不做就不不能称之为一个人。也有极端的例子,比如近代虚云法师,偷偷出家,背弃对父亲应有的赡养责任,耽误新婚的两房妻子的一生,但是我们注意虚云法师曾经“三步一拜朝五台,三年报母恩”,最后还是一句报不完,更何况还有两房妻子。修佛人可以把他看成苦,加深求生极乐世界,那里莲花做身,没有性别。

再谈一个很矛盾的责任,利他的行为。也就是儒家所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一种很奇怪的东西,不能说他不超脱,但是他又没有跳出五蕴的范围,他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历史上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近代也有焦裕禄、雷锋这样的同志,我们习惯称他们为圣人。每次读到这里也总有一种内心深处的震撼。但是震撼这个词,本来就与佛教相冲突,或者至少是对于没有定力的人。换一个角度所谓圣人,是不是和大乘菩萨行很相似?这也是最容易引起混淆的地方。所谓菩萨行是六度,注意这个度,佛教讲的是“同体大悲”至善。当开始追求这种善的外相的时候,就已经是舍本逐末了。

大乘菩萨道讲求的是让大家都明白五蕴皆空,一起享受涅槃的快乐。但是有的时候又会与善的外相有冲突,不能不度化,也不能显得很冷血,如何取舍就需要极强的关照了。当然也有一些伪教徒,没有至善,也没有善的外相不在此列。其实这也是目前我国佛教程序解决的一个问题,很多人以为佛教就是劝人向善,但是这真的不是度。很奇怪为什么借助外在的基督教与科学没有这个问题,反倒是自身修行的道教与佛教有。道教不在乎这个问题,佛教尤其是大乘可很在乎。也许佛教有些方面需要向基督教学习坚定信仰(佛教就是修行),有些方面需要向科学学习条理清晰(把修行的次第讲清楚)。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继续说世界观,先谈大乘小乘的共同之处,有时间再谈论不一样的地方。他们都认为世界是假的,理解这个概念,需要上文提到的视频: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TYzNzQ4OTY0/v.swf 请至少把这个视频先看明白,再看下面的内容。我会通过科学的角度来讲解一些佛教的基本观念。请老同修注意,这里只是方便说法,所有括弧()内的数字均为视频当时的截图,因为引用太多懒得截图了。

首先,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三维世界,而事实上还存在着四维等更多世界。先观察二维世界,也就是纸张上的世界。假如有一个蚂蚁(2:09),如视频中演示的那样,在二维世界里直线行走,那么当我们把纸张扭曲的时候(2:18),就可以让蚂蚁下一刻存在于任何纸张上的地点。到这里可以理解-空间对佛陀没有意义-,因为如果佛陀有,毕竟是存在于超过三维的世界中的。下面继续说,(4:24)这里二维世界的J,沿着一条没有尽头的路行走,假使我们反观三围世界,那么我们也是在没有尽头的时间道路上行走,2001、2002、2003、2004年复一年。但是对于三围世界的我们来说,可以看到他只是在绕圈而已。同理,对于更高维度的佛陀来说,-时间也没有意义-(尽管时间的形状对于佛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圈的图像)。

到这里,我们明白了,我们的时间和空间对于佛陀来说都没有意义,可以轻易扭曲。我们有一个东西和佛陀的境界是一样的,那就是阿赖耶识(在这篇介绍文章里,一定程度类似于基督教灵魂的概念)。阿赖耶识使我们的本体,他是存在于更高维度世界的东西。继续看二维世界,(1:45)这里介绍了一个三围世界的人,在二维世界的显示,请注意他是逐步透过二维世界的,那么上升到三围世界,就是我们从小变老的过程(3:24)。这里上升一下,继续看二维世界(1:45),当三维世界的我们穿过纸张的时候逐步变化,如果纸张不是一张,而是一本书呢?人的本体不断穿梭过二维世界的纸张。回到三围世界(3:24),如果我们的本体,阿赖耶识(粗理解为灵魂)不断穿越于三维世界,开启一生又一生,这是佛教的什么?轮回!

这里牵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阿赖耶种子(粗理解为灵魂的染污)。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回到视频的二维世界(1:45),假使二维世界的我们身体的投影,被上了涂料,变了颜色。假使二维世界不只是这张纸而是一本书,在他投影到下一页的时候是不是要受到影响,依然变色?同理,三围世界(3:24),当我们在今生做无论善恶的事情(业)的时候,是不是会影响到下一生?所以佛教有六道轮回。做善的升天道,作恶的三恶道,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应该谨慎此生才是。

第二个问题什么是修行。我们知道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但是这还是不究竟,应该在此生尽力修行,不要再在这个三围世界的假象里或者下一生的假象里待着了。到这里,窥破一开始的概念,我们目前的世界,和我们自己都是假的!我们的本体并不存在、或者涵盖范围超过了我们处在的这个世界、或者这个世界的这一段时间节点。请仔细读并且理解上面的这句话尽管有点拗口,因为以后的随记默认已经懂得了这句话。所谓修行的第一个目的就是让我们认识并亲眼见到真正的自己,大乘禅宗叫明心见性。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就是真实的面目。

修行还有第二个目的,就是变回自己。上面的随记五蕴部分已经介绍了,我们以为现在的我,其实是色受想行识中的识(小乘的五蕴,如果忘记请再去看一遍),是本体阿赖耶在这个三维世界这个时间段的投影,或者说分身。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这里会导致很多人感觉到害怕,因为我会消失。这个帖子里前面转述的文章,也有对应的说法(第16楼开始往下看)。这里引用大乘地藏经一句话,“尔时,诸世界分身地藏菩萨,共复一形,涕泪哀恋,白其佛言:我从久远劫来,蒙佛接引,使获不可思议神力,具大智慧。”阿赖耶与三维世界的分身关系就是如上的,不用害怕,更应该感到光荣。

如果上面的都看懂了,那也就初步理解了,大小乘关于世界是假的部分的观点(相同部分)。所以佛教也是以假证真,通过假的我(投影)进行修行,以提高本体的境界(甚至第一次开始修行),有的人也可以说发现自己的本体是谁,有的人是菩萨再来的(报身)。但是倒过来,所谓三维世界是真假么?一方面,我们可以修行,在大乘这叫空中妙有,是可以证到本体的,另一方面,万一没有证到,也是宿世善根。一定不要进入断灭空,觉得一切都没有意义。至于直接回答三围世界是什么东西什么样子,需要我们达到一定境界才能知道。不过佛经里也有说明,有情众生是有阿赖耶(粗理解为灵魂)的,那无情终生(花草、石头等)呢?归根到底修行才是一切硬道理,善在其中是不入三恶道的保障。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说了半天世界观,理论部分。但方法论,实修才是正理。修所以下面介绍一下小乘以及大乘空宗的起步修行法门,安那般那数息法。对小乘来说,《清净道论》“在一切诸佛、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业处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对大乘来说他是目前禅宗,和天台宗的修行开始。尤其是天台宗智者大师指出的六秒门的法门,数息法更是根本。但是大小乘数息法后面的修法有区别,这两个方法我都修过,所以尽量说具体一些。

佛家作为一个存在了2500年的宗教,不可能只是理论的,那样也就不可能一直存在了。而且只要按照任何一个宗门,无论大小乘、藏传,每到一个次第结束都是有境界(外相)的,这样也能逐步增加我们的信心。因为牵扯实修,如果有同修发现说法中的不妥之处,请尽量指正。未接触佛教或者从未修行过的人,读到这里如果对上面的说法没有问题,请按照这个法门修行试试,非常简单,见效也非常快。这也是修佛人破除佛教是迷信,或者信心退转的根本。

小乘《清净道论》“在一切诸佛、某些辟支佛及声闻弟子藉以获得成就与当下乐住的基本法门中,安般念是最主要的。”大乘《六妙法门》“六妙门者,盖是内行之根本,三乘得道之要径……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因为南穿说的更明白,而且次第清晰,所以先原文引用一下帕奥禅师的开示。

首先解释静坐时的方法。静坐时臀部最好稍微垫高,自己调整坐垫的高度,以能够坐得舒适、自然、正直为原则。不习惯盘腿的人可以将两脚并排,平放在地上,而不必将一脚压在另一脚上。轻轻地前后摆动上半身,感觉一下那个位置最端正,使身体既不向前倾,也不向后弯。然后轻轻地左右调整上半身,保持在端正的位置,不使身体歪向任何一边,同时注意肩膀平正,自然下垂。下颚微微向内收,使头部、颈部乃至整条脊柱成一直线,并且要保持自然、放松、舒适,不要用力。

身体坐正之后,就保持不动。接着从头到脚一部份一部份地放松身体,不要让身上有任何一块肌肉绷紧。全身都放松之后,轻轻地闭上眼睛。内心告诉自己,在静坐的时刻里都要保持身体不动,眼睛不睁开。立下如此的决心之后,就将身体忘掉,犹如身体不存在一般。接着将心情放轻松,不要想着自己正在静坐修行,而要想像自己正在让身心休息。把肩上的一切负担暂时卸下,心里的所有挂碍暂时抛开,让纷扰的思虑与杂想都沉淀下去,内心犹如清水一般澄净。

将心安放在鼻孔与上嘴唇之间的四方形区域里,轻轻地留意正在经过这区域的呼吸气息。《清净道论》以守门人作为例子来说明觉知气息的方法:看守城门的人只留心正在经过城门的行人,而不去理会已经走入城里或走出城外的人;同样地,修行安般念者只留心正在经过鼻孔出口处的气息,而不去理会已经进入体内或出去体外的气息。在鼻孔下方的四方形区域里,有些部位的气息很明显,有些部位的气息不明显,禅修者可以只留意明显的气息。

禅修者应该像旁观者一样,依照气息自然的样子静静地欣赏它,而不要去干涉它。气息会有时粗,有时细,有时长,有时短,有时呈现各种不同的状态,这些都是自然的现象。禅修者要做的只是保持正念,单纯地知道气息而已。有时心会被妄念拉走,忘了觉知气息。一察觉到这种情况,就要立刻回到气息,不要去理会妄念。妄念愈常生起时,不要因此而烦躁,而是愈要将心情放松,保持单纯的正念,轻轻地觉知气息。

对于如此勤于保持正念,时常能有片刻时间安心于气息的人,就可以继续如此保持下去,让正念持续的时间渐渐加长,由一、两分钟,进而持续五分钟、十分钟、半小时乃至一小时以上。对于依然妄念纷飞,不能有片刻时间安心于气息的人,可以尝试用数息的方法来帮助摄心。数息的时候仍然要保持身心宽松舒坦,在察觉吸气的气息时心中了知“吸”,在察觉呼气的气息时心中了知“呼”,呼气将近结束时,心中默数“一”。以同样的方式,在第二次呼气将近结束时心中默数“二”……如此从一数到八,然后再从一数到八,一再重复下去。心中勉励自己,在每一组八个呼吸当中都不让心攀缘其他念头,而只是一心觉察气息。数息时注意力的重点仍然在气息,而不在数字,因为数字只是辅助摄心的工具而已。持续不断地数息,直到心情平静,妄念很少,能够安心于气息时,就可以停止数息,而只是单纯地觉知气息。如果妄念再度汹涌而来,就再度以数息法来帮助摄心。

觉知气息时只需要单纯地察觉气息本身,以整体的概念去认识它,而不去注意气息里的个别特性,例如气息的冷、热、硬、软、推动、流动、涩、滑等等。就好像看见一个人时只是单纯地知道那是人,而不去分别他的肤色、发型、体态等等。事实上,冷、热、推动等个别特性是气息里四大的相。如果去注意这些相,就变成在观察四大,而不是在修行安般念了。这些相总合起来就是气息,因此修行安般念时只需要将气息本身当作一个整体概念,轻轻地对它保持觉知即可。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佛陀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 Sutta)中教导初学安般念者要了知气息的长短。意思是在练习觉知气息的过程中,有时候可以附带地知道气息是长或短。这里所谓的“长短”是指呼气从开始到结束、吸气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时间的长度,而不是指距离的长短。呼吸速度慢的时候,经历的时间就长;呼吸速度快的时候,经历的时间就短。了知呼吸时间长短的目的只在于帮助维持正念于气息,因此只需要大略地知道即可,不必刻意讲究时间多长才称为长,多短才称为短,也不必要求自己对每一次呼吸都要判决出它是长或短。有时单纯地觉知气息,有时附带地了知气息是长或短,如此即可使正念持续的时间逐渐延长。正念持续愈久时,定力自然就愈深。

当禅修者觉得自己的专注力变得强而且稳定时,就可以进一步要求自己持续不断地觉知气息,即在同一个地方觉知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这就是《大念处经》中提到的“觉知息的全身”。由于气息必定都会经过接触部位,禅修者将心安住于接触部位里的一处,觉知一开始吸气时经过那里的气息、吸气中间经过那里的气息及吸气最后经过那里的气息;呼气时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此觉知息的全身(全息)使禅修者的心更加专注。

有时气息会变得很微弱,禅修者甚至察觉不到气息。事实上气息仍然存在,并未停止,只是心不够仔细,正念不够清明,所以才觉察不到。这时要保持镇定,以平静的心继续安住在气息原本出现的地方,内心了解气息仍然一直在经过那里。让身心保持宽松舒坦而且保持警觉心,如此有助于觉察微细的气息。保持沉着、耐心与细心地守候着,渐渐就能体验到若有若无的微细气息。能觉知这种微细气息对培育深度定力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能渐渐习惯于觉知它。千万不要刻意去改变呼吸,企图使气息变得明显!那样做会使你的定力减退,因而丧失了培育深厚定力的好机会,同时也可能造成身体不舒服。应当继续保持自然的呼吸,并且对自己能觉察到若有若无的微细气息感到满意;感到满意时心就会安定;心安定时正念就会更清晰,也就能更轻易地觉察微细的气息。一再地尝试与练习,使这种良性循环维持下去。渐渐地就会熟练,心会随着愈来愈微细的气息而变得愈来愈平静,定力也会愈来愈深。

修行每一种法门都要平衡五根与七觉支,修行安般念当然不例外。五根当中,信根与慧根必须平衡,精进根与定根必须平衡,念根则处在中间调和它们。在这里,信根是指深信修行安般念能使人提升定力,证得禅那。信根强对培育定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如果信根太强而慧根太弱,则变成不理智的盲目相信,无法因此而得到高度的修行成果。这里的慧根是指认识正确的修行方法;如果慧根太强而信根太弱,则会整天高谈阔论、批判评议,而无心亲身实修,当然得不到真实的利益。精进根是努力促使心专注于气息;如果精进根太强而定根太弱,心则倾向于掉举不安。有不少人误以为用很强的心力来专注就能迅速地提升定力;事实上他们将精进根与定根的作用混淆了:定是使心专一于气息,精进则是背后推动策励的力量。不必花费很强的精进力就足以保持专一;保持专一的时间愈久,定力自然愈深,这是五根平衡开展的结果,不能单靠强力的精进来达成。多余的精进力不但无助于摄心,白费力气,导致疲劳,而且使心浮躁不安,反而障碍了定力的开展。反过来说,当定根强而精进根弱时,由于缺乏持续精进的推动,所以心会倾向于懈怠与昏沉。平衡五根的作法就是以正念来调和这两组:既要了解正确的修行方法,也要充满信心地去实际练习;以适度的精进力,保持觉知气息就够了;如此勤于练习,将觉知的状态维持下去。觉知气息的正念持续愈久,定力就愈深,这时必须继续保持适度的精进,使正念相续不断,如此五根就能达到平衡。

要如何平衡七觉支呢?七觉支可分为相对立的两组: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是一组;轻安、定、舍这三觉支是另一组;而念觉支则处在中间来调和这两组。择法觉支即是以善巧方法 [1],清楚地了知气息;精进觉支即是努力于觉知气息;喜觉支即是对气息感到兴趣与欢喜。当内心倾向于懈怠或昏沉时,正念要立刻觉察,并且加强择法、精进、喜这三觉支,以便将不活跃的心策励起来。轻安觉支即内心保持宽松舒坦;定觉支即一心专注于气息;舍觉支即平等中道,不忧不喜,不执着得失。当内心倾向于掉举或浮躁时,正念要立刻觉察,并且加强轻安、定、舍这三觉支,以便将太活跃的心抑制下去。当这两组觉支达到平衡时,心调整到恰好,不浮也不沉,能够稳定地向前进展。正念觉察到这种情况,此时既不需要策励心,也不需要抑制心,只要不干涉地旁观而已。如此平衡五根与七觉支时,就能排除五盖,顺利地提升定力。

定力提升到相当程度时,禅修者往往会经验到各式各样的光明,甚至感到自己的定力受到光明的干扰。这些光明是修定过程的自然现象,只要不去理会它们,一心只专注于气息,渐渐就会习惯。习惯之后,不但不会再受到干扰,而且由于光明的缘故,禅修者能更清楚地觉知气息。

如果禅修者的定力达到相当稳定的程度,每支香都能持续不断地专注于气息至少一小时,如此连续维持三天以上,通常禅相不久就会出现。所谓的“禅相”就是修行禅定时内心专注的对象。安般念的禅相是由气息转变成的。当气息转变成白色或光亮时,那就是禅相;但是还不要去注意禅相,而应继续专注于气息,因为刚开始的禅相通常还不稳定。当气息转变成光亮的禅相而且稳定,禅修者专注于气息时自然而然就专注在禅相上,这时就让心继续专注于禅相,而不再去注意气息。刚开始专注于禅相时,禅相可能持续不久。当禅相变得暗淡无光时,就再度专注于气息,培育定力。当定力提升,气息再度转变成光亮的禅相而且心自动地专注于禅相时,就让心继续专注于禅相,不再理会气息。如此一再地练习,使专注于禅相的时间愈来愈长。在此过程中,有时心与禅相融合为一,一心只有禅相,没有第二念,那就是安止定。进一步应当练习入于安止定中愈久愈好。

站立时的修行方法与静坐时差不多,都是保持宽松舒坦,觉知气息。行禅时最好先站立在经行道的起点,闭上眼睛,觉知气息。等到心平静下来,能觉知气息之后,才微微睁开眼睛,开始起步慢慢地向前走,同时继续觉知气息。走到经行道的另一端时,站立在那里觉知气息一会儿,然后慢慢地转身,同时继续觉知气息……如此来回地行禅。躺卧时也是保持宽松舒坦,觉知气息。如此,不只是在静坐时培育对气息的觉知而已,而是在行、住、坐、卧等一切威仪中,从清晨醒来到晚间入睡之间的所有时刻里都尽量练习觉知气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若能如此掌握正确的要领,勤修不懈,大家就很可能证得禅那,乃至达到更高的成就。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首先请大家明白上面的修行方法不牵扯中国古代所谓的气,丹田啊,任督二脉什么的,也没牵扯到任何观的内容,所以是非常安全的。这里南穿因为一直关注鼻息,所以会出现禅相,这是南穿法门的特殊之处。修行安般念所产生的禅相并非人人相同,它是因人而异的。对于有些人,禅相是柔和的,例如:棉花、抽开的棉花、气流、似晨星的亮光、明亮的红宝石或宝玉、明亮的珍珠。对于有些人,它粗糙得有如棉花树干或尖木。对于有些人,它则呈现有如:长绳或细绳、花环、烟团、张开的蜘蛛网、薄雾、莲花、月亮、太阳、灯光或日光灯。

像棉花一样纯白色的禅相大多数是取相,因为取相通常是不透明、不光亮的。当禅相像晨星一般明亮、光耀和透明时,那就是似相。当禅相像红宝石或宝玉而不明亮时,那是取相;当它明亮和发光时,那就是似相。其它形状与颜色的禅相可以运用同样的方法去了解。不同的人会生起不同形态的禅相,因为禅相从「想」而生。在禅相出现之前,由于不同禅修者有不同的想,即产生不同的禅相。虽然所修的业处相同,都是安般念,但却因人而异地产生不同的禅相。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比如“红宝石”这个名字太害人了,我的禅相就是这个,红宝石是一只发光的红色的眼睛有点可怕,所以有些禅相需要做好心理准备。可以参考,大乘《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就按照字面解释就行了。

达到这阶段时,很重要的是不要玩弄禅相、不要让禅相消失、也不要故意改变它的形状或外观。若那样做,你的定力将停滞且无法继续提升,禅相也可能因此而消失。所以,当禅相首次出现时,不要把专注力从气息转移到禅相;如果那么做,禅相将会消失。然而,如果发现禅相已经稳定,而且心自动地紧系于禅相,那时就让心专注于它。如果强迫心离开它,你可能会失去定力。若禅相出现在你面前远处,则不要注意它,因为它可能会消失。如果不去注意它,而只是继续专注于经过接触点的气息,禅相会自动移近并停留在接触点上。若禅相在接触点出现并保持稳定,而且似乎禅相就是气息,气息就是禅相,这时就可以忘记气息,而只专注于禅相。如此将注意力从气息转移到禅相,你将会更进步。保持注意力专注于禅相时,禅相变得越来越白,当它白得像棉花时,这便是取相。

你应下定决心,保持平静地专注于那白色的取相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或更久。如果能专注于取相持续一或二小时,你会发现它变得清澈、明亮及光耀,这就是似相。你应下定决心及练习保持心专注于似相一小时、二小时或三小时,直到成功。在这阶段,你将达到近行定或安止定。近行定是(在进入禅那之前)非常接近禅那的定;安止定是禅那。这两种定都以似相为对象,二者的差别在于:近行定的诸禅支尚未开展到完全强而有力。由于这缘故,在近行定时「有分心」还能够生起,而禅修者可能会落入有分心。经验到这现象的禅修者会说一切都停止了,甚至会以为这就是涅盘。事实上心还未停止,只是禅修者没有足够的能力察觉它而已,因为有分心非常微细。

再说大乘六妙门(又名小止观)是天台宗修证菩提道果之简要法门,也是十念法中的念安那般那的一种。一下引用南怀瑾的解释。六妙法门包括一数、二随、三止、四观、五还、六净:

数:数息为六妙门之第一步。所谓息.即是一呼一吸之间,叫一息,也叫一念。数.息就是听自己的呼吸,计算其次数。数息的。目的在于去除妄想,因为凡夫一念之间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数息等于是打鱼拉网,慢慢收,心收拢之后,一到心无散乱时就不要数。如果再数,则是头上按头,多此一举。不用数之后即须随息,若强再计数,便是自增妄想。至于计数的方法,大致分为下例三种:1、由一数至十,再由十倒数至一.如此反复,做到呼吸时只有数字没有其他杂念。(1、2、3……10、9、8……2、1…)。2、由一、二、三…按次计数下去,数到最后,这中间并没有杂念妄想,数字并没有差错,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1、2、3、4……99、100)。如果在数息中同,岔入其他妄想,又须再来从头数起。3、数息分两种即数入与数出。数人乃按呼吸之吸时计数。数出乃接呼吸之呼时计数。体弱多病者宜修数人息。血气旺盛,欲望多者宜修数出息。
数的过程呼吸对于风大的感受分别为风→气→息三个层次。开始时,呼吸粗,称之为风,静定后,呼吸较细,称之为气。再进一步,身心宁静,只有感觉自己内在呼吸,却听不到呼吸声音,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数了,即进入随。静坐数息时,呼吸自然,身体在放软,不要练气功(此非佛法的心行法门),耳朵回转昕自己呼吸。如在闹处修,昕不到呼吸声,便用感觉来听。此时至少有三处用心,一为感觉不好或好,二则听呼吸出入息.三于计数出入息时,须注意如有妄想则重新计数。因此一念之问,具有八万四千烦恼。此言不虚,例如拿笔写文章,半天未落笔前,不知多少念头妄想产生。然而一旦灵感来时,则运笔如神。光速尽管快,还是不如念速快。西方极乐净土,固然离我们那么遥远但一念之间,屈伸臂顷,即到莲池。庄子讲静坐。如表面像似静静的坐在那里,事实上,内部心念,在开运动会、讨论会,此即所谓"坐驰"。真正的禅定功夫,必须达于"坐忘"。即忘了身体,忘了一切.才是定。数息过程中,身心会有变化,常会发现病症,这些疾病潜伏在体内,经由修持才发觉。数息功夫好,自然却病延年,身心康乐。

随:数到了息就不要数,于是进入随的情况。此时即如后世道家所说"心息相一"。心念与气息如同盐与面粉结合成一体。心念仿佛是探照灯,气息如飞机-飞机飞到那里,探照灯就照到那里。如庄子所说:"常人之息于喉,至人之息于踵。'此时心息相依.气息~吸即到足,产生轻快之感,不想下坐。但还未到掸定之境。即身上.快感升起,对于发大财,做皇帝,男女之欲似乎已不再需求。然还未能达到如《楞严经》所描述的乐化天对于男女性欲事"于横陈时.味同嚼蜡"之境地。

止:息灭之后即止,如密宗的宝瓶气。息也灭了,杂念也停了,称之为止。。止通四禅八定与九次第定。定于掸学里为共法,因此学佛的人,必须做到"外道会的我会,我会的外道不会"。如此才能方便度众。此门修法可以却病延年,此身虽为四大假相.但无它也不能证道。因此对四大的调和非常重要.如麦克风必须用电,才会产生扩大传声之作用。止为定之母,功夫到了止.下去就是四弹、八定与九次第定。则神通自然具有。因通由定发,但如《法华经》中所说:"父母所生眼,能观十方界"。"静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不是少定小神通之境界。

观:观,即观察妄惑,达观真理。到了止,不修观.则与外道相同。佛法之异于外道者.在于般若慧。慧从何来?从起观与修观而得。如何起观与修观?必须研究慧学.如"唯识"学所讲述的,即属于最高智慧的观待道理和证成道理。

还:观之后为还,还,就是回转之意。回转到法身,般若,解脱。法身,乃心念清净的属体。般若,是圆满无瑕的属相。解脱,为千百亿化身的属用。"法身、般若、解脱"三样平等具足,即称之为还。例如对人、对事、对物的执着,则非解脱。如白痴虽然形似解脱,但却绝无慧知。如非白痴,于得失,是非,人我之际,了无挂碍,如人辱我,欺我,不因此而生气,反生悯慈之心.即渐接近般若解脱,清净法身的境地。

净:还之后为净。此是真正的净土。即如净土宗的唯心净土,清净法身。以上六项,简略说明天台宗的六妙法门。若已做到了止观双运,定慧等持,则可一念之间具足六妙法门。止为定之母.定为止之果。观为慧之母。慧为观之果。六妙门中前三步,一数、二随、三止属于定学。后三步,四观、五还、六净,则属于慧学领域。一般以为数息做好之后才随息,随意而后才止息,其实不然。如一上座,一念之间即同时具备数、随、止、观、还、净程序。望善自参证之。六妙门之中,如上所述并非一一顺序修习。适合哪一门因人而异,应反复斟酌试炼,如发觉某一门入静入定最快,可择其门勇猛精进,如发觉停滞不前可改择其他门入道,此门停滞再择一门。如是六妙门,不止于门,门门相通,定慧双修。

本来想详细解释一下,发现这两个老师的著作已经标注的非常清楚了,就这样吧。总而言之,数息法之后对应的就是四禅八定。不要以为这些都是假的,试一试就知道了,佛教不是迷信。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继续说世界观,很是犹豫如何说大乘佛法,或者说汉传和藏传佛法。此楼主要起到一个成小向大的作用,关于大小乘现在主流有两种观点。第一种主要是宗教方面的,大乘佛法起源于龙树菩萨(Nāgārjuna bodhisattva)在龙宫中,取得的真经,尤其是华严经。另一种说法来自学术上,也就是大乘佛法是小乘佛法发展起来的,持这个观点的代表是近代禅宗圣严法师。大小之分太过于敏感,网上小乘说大乘非佛法,理由比如很多咒语很多菩萨等等。大乘又说小乘是自了汉,没有菩萨道。这两种说法归根到底都是犯戒口业,在小乘来说佛在很多经典里表示尊重外道更何况大乘佛法?在大乘来说,大藏经里四部阿含经难道都是伪经么?另外怎么看难传佛教都是普渡众生的。下面根据上面大乘两种来源分别说明。

第一种来源,龙树菩萨从龙宫取来。作为一个现代人,乱七八糟的东西很难相信,但是请先承认这个假说,分析一下。他的生平德业非常奇特,原来是修外道的,非常聪慧,由于感觉到世间的贪欲之苦,就发心出家。发心出家之后,他在很短的时间就把地球上所有的经典全都读完,外道的经典也一切通达。这个人智慧不得了了。所以当他读完了所有经典之后,就生起了一念的傲慢之心,就觉得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个教主啊?他自己要创教,做教主。那这样,大龙菩萨,就是一个龙王,是菩萨示现的龙王,大龙菩萨知道他的傲慢心起来了,如果不加以劝诫、导引,他可能会走向不好的方向。所以大龙菩萨悲悯龙树,就把他接到龙宫里面去。龙宫就有藏经,打开藏经一看,龙树菩萨傲慢心就下来了。经典太多了,就谈这个《华严经》就有三本。

就此来说,龙树菩萨是在把地球上的佛经都读完了,并且通了之后产生大我满(骄傲、自满)才被龙王善巧方便度化的。这里有一个问题,龙树菩萨学完并通了所有经典后为什么还会有大我满?确实有一些说不通,因为阿罗汉确实没有傲慢的。所谓阿罗汉,声闻极果视戒律为生命,如何产生的我满?暂且不理这个问题,至少有一个关系要明白,龙树菩萨通了地球一切佛经后龙王才来指引他的,也就是没有小乘的一定功底,学不了大乘。宗教学上大乘另一部分唯识学是天亲菩萨定中深入弥勒菩萨内院学来的,然后于世间讲法并普及开来。这也有一个前提,就是没有定力怎么去弥勒内院学法。近代高僧虚云法师在云门法难被打后,也有定中神游弥勒内院的说法。

另一种来源,大乘是小乘佛法发展而来的,这也是近代考古学所证明的观点。因为早起确实没有大乘的经纶,如果是狂信徒可能无法接受这个观点,但是事实确实是这样,一切不尊重科学的说法最后只能被扫进垃圾堆,这是这个时代的根本。其实核心在于我们到底是在乎佛经是不是佛说呢,还是在乎佛经是否有效?我们到底是迷信还是修持?如果是修行,那么凡是比我们等级高的成就者的话都应该相信,都应该照着做才能有成就。佛陀在世的时候,派遣比丘四处传法,他们到底是怎么传的呢?佛陀说法49年,当他还没有说后面的法的时候,比丘会传下面的法么?佛灭度后第一次佛经集结的时候,有500阿罗汉共同汇集佛经,所以所有佛经前面都有如是我闻的说法,代表这是阿难尊者口述的,那其他没有参加500集结的佛弟子说的法呢?

所以无论怎么说这都是一笔糊涂账很难说清楚。其实中国古代天台宗创立者智者大师,有判佛经有五时八教的说法。五时就是:一是佛初成道时,为上根菩萨说华严时;二是为小乘根机说阿含时;三是会小向大说方等时;四是荡相遣执说般若时;五是会权归实,授记三乘人及一切众生都可成佛,说法华、涅槃时。如果说大乘,严格按照这个顺序去看就可以了。但是这里也能看出来,佛是先说小乘的,后说大乘的,这还是对于出生于佛陀在世时候的人,我们现在的福报难道比他们还大?到这里说了这么多,并不是为了说明哪个对那个错。而是希望大家先研究小乘经典,然后再看大乘经典,否则很难真正正确理解大乘的说法,下面举一个例子。

《金刚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我们看一下这是这本经的开头,说的很清楚,佛与大比丘众1250人在一起,这本经的参与者都是大比丘,也就是证果的圣人。我们凡夫想要了解这本经,跳过了整个证果的过程,又怎么可能真正理解?就像让一个小学生去看相对论,不是不可能,但是成功率?但是就导致了很多人的迷茫,然后信心退转。基本的逻辑一定要清晰,学佛是有次第的,不要好高骛远。

这都是理论,现在举个例子,看看好高骛远的结果。学佛的根本是信,小乘佛法修37道品,其中基础的五根信根第一。大乘佛法菩萨道有52地,最基础的就是十信位。如何才能真正产生信心?不是靠所谓的听经参访之类的而是打坐,身心上有一些另类的体验。有效果有受用才能谈得上信不是么,光说有什么用?现在的佛教越来越变成一种心灵鸡汤或者劝人向善。心灵鸡汤有人信么,而且也越来越审美疲劳了。劝人向善,八荣八耻还不够么?说一千到一万,等你开了天眼看到鬼道地狱道的众生苦难的时候还会作恶么?甚至都不需要开天眼,打坐到了境界真的体会到法喜的时候那种乐的感觉,女人那是什么?此楼主要是说明顺序,下面具体说大乘。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前几天是梦参老和尚102岁生日。梦老是位善知识,早年也亲近过弘一法师,虚云法师等大德,现在这样的法师真的没几个了。很难得他老人家说了几句真话,也许会颠覆很多人对于佛法的一些看法,请大家自己看吧。也可以百度梦参法师了生死。同时说一下,梦老主要弘扬华严经,这是一本大经,他的观点与哪怕是一般的大乘经典都不一样。

<embed original="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UxOTM0NTQ0/v.swf" allowFullScreen="true" quality="high" width="480" height="400"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

为什么用这个视频,因为佛教归根到底是要先了生死的。如果说法华经或者涅槃经的境界,就有点太高了。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要说大乘不能跳过“天上天下,为我独尊”这句话,按照大乘佛教的说法,这是释迦摩尼佛出生后说的第一句话。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最基本的理解佛陀很不谦虚,这首先是一个令人反感的说法。说句不客气的,如果这句话是真的,还好他没生在中国或者西方,否则直接被打死,因为这是妖怪,那印度的?下面按照佛教的理论来解释一下这句话。因为哪怕是按照小乘佛教来说,已经证得了无我的人,为什么说出唯我独尊这句话?所以他们并不承认这个传说。大乘佛教也一样,所以解释说这里的我是人的意思,人是天地之灵。但是这样不就说明人和终生不平等么?所以根本说,这是顿教。

换到《金刚经》里说明这点。“时长老须菩提。在大众中……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这里须菩提,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解空第一。他问佛陀,佛弟子们如何降服自己的心呢?佛陀说很好很好,须菩提你提出这个问题,佛弟子们应该这样降服自己的心。须菩提说,好的世尊我们认真听。

这里须菩提落入下乘了,因为佛陀已经答复完他了,就是这样降服自己的心,这样是什么样?禅宗五祖忍传法要求大众写一下自己的境界。神秀法师写了一首“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须菩提啊,既然你已经发现自己的心没有被降服了,问佛如何降服。这不是就已经开始降服了么?时时勤拂拭啊。佛教总说回光返照,这里并不是说病人临死的时候突然满面红光的状态,而是说常常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是《心经》里观音菩萨说的,照见五蕴皆空里的照见,换句话关照。都是一个意思,顿教就这么麻烦,所以说需要参或者说要悟。

降生时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一个意思的。佛陀也传完法了,唯我独尊吗。怎么个唯我独尊法?后面佛陀一生弘法,告诉我们世界上都是缘起性空的,也就是变化不断。但是我们发现时间在变化的那个东西本身没有变化《楞严经》,换句话关照不空。天上天下都是变化的虚幻的,只有我的这一念关照才是真,所以唯我独尊!这也是大乘的解脱法,比如当你身患绝症,浑身疼痛,哎呦痛的叫妈妈。你真痛么?为什么你还能叫妈妈!你能叫妈妈这一念头本身并不痛苦。一念回机便得解脱,就是这个意思。再通俗一点,禅宗说心,有的时候是注意力(Focus)的意思,注意那个不苦的啊!

为什么从这里开始说大乘,因为很多时候我们把大乘当作迷信,这很可怕。很多人发挥这句话把佛变成神了。就好像基督教,基督是上帝的儿子,所以后面基督可以在水面上行走,可以治疗很多生病的人,基督被神话了。但是根本来说我们也是上帝的儿子啊,为什么基督能做到的我们做不到,因为我们认为自己做不到。人和神本来就是对立的,人就是低一级的东西,一定要崇拜神。这是基督教的问题,其实佛教也一样。释迦摩尼佛成佛的时候悟到的东西就是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如果你一定把佛神话,那我们所有人本来就都是神。神就是人,人就是神,这就是佛教。

大乘的经典很多都是混乱的,千万不要被他们左右,确切说祖师大的已经在帮我们删除很多经典了。但是不可否认,现在整部大藏经里依然有很多伪经,因为我国传统文化,尊重古大德,认为古人比现代人聪明很多,精明很多。所以限制了很多后代人的发挥,确切说我们身上背着很多东西,无论是好的坏的。法眼文益,禅宗五宗之一法眼宗开山祖师,到处参学拜访到了罗汉桂琛。桂琛问他,你总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那门口的石头是在你的心内还是心外呢?法眼说在我的心内,桂琛说你这位行脚僧为什么把一块石口背在身上呢。

关于佛经真伪非常敏感,《楞严经》争论就不说了,说一个冷门的经典《佛遗教经》。我们平时说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出自这本经,去看看《指月录》,早就有成就者谈论这本经。什么是善,分别是么?归根到底,给一个建议,严格按照智者大师的五时叛教来看经典,一切就会清晰很多了。同时不要光说不干,佛教归根到底是要修证的,不是说出来的。虚云法师的弟子净慧法师曾经开示“虚云老和尚临终前告诉他的弟子,我几十年的功夫都在修塔造庙上空过,最后我在终南山住茅棚入定,知道这才是我出家人应该做的事情,几十年空过但毕竟最终明白静坐重要。”

按照大乘佛教的戒律,我没有出家,不能谈论太多东西,只能是引用法师或者是佛经里的东西。戒律太敏感了,这里最后说一句,是非公论请自己参究。大乘佛法禁止谈论这个禁止谈论那个,结果正法500年,在社会上被认为是迷信。小乘佛法一切都不禁止,结果正法5000年,在泰国甚至还成了佛教,宪法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你说我想要表明什么?不知道啊。如何是分别,如何是不分别?也不知道啊。此楼说了太多东西了,阿弥陀佛。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大乘佛法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中观思想,一部分是唯识思想。虽然说是思想,也就是世界观的东西,但是还是有修法的。大致说中观讲性(空),唯识讲相(有)。这是两个认知世界的角度。分别说一下,中观创立人为龙树菩萨,其核心是空。所谓的空并不是没有,而是空性,所谓缘起性空。一切东西都是变化无常的,也就是缘起,当因缘变化的时候,事物也跟着改变。比如我们吃米饭,这是大米做的。大米也不是无中生有的,是米的种子经过光合作用(阳光雨露)而产生的。然后阳光雨露又是那里的呢?这么一步一步的分析,最后也没有一个尽头。我们的世界也是这样,一切都是缘起的,所谓缘起就是依托别的东西而存在,并没有一个真实独立存在的东西。

中观思想是小乘佛教的直接发展。从理论来说,小乘佛教认为我们的世界是姻缘和合的,也就是金刚经里的“一合相”。比如一棵树,小乘佛教或者说原始佛教并不认为他是一棵树,而是一大串因缘。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世界是由色子构成的。可以粗略理解为原子,这个色子拥有地水火风四种特性。而因缘就是约束这些色子,使他们表现为一个形状的东西。所以树木并不是树木,而是一大串约束色子的因缘。同样比如我们抬起胳膊这个动作,并不是胳膊真正产生了位移,而是在原来的位置,约束胳膊成型的因缘没有了,胳膊直接消失。而在新的位置,因缘出现,约束色子重新生出一个胳膊。这也就是缘起的来源,或者现在很火的“见山不是山”。

原始佛教《杂阿含经》卷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观色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观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则为正观。正观者。则生厌离。厌离者。喜贪尽。喜贪尽者。说心解脱。如是。比丘。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如观无常。苦.空.非我亦复如是。时。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这里的色无常,就是之前说的色子总是变化的,受因缘的影响。之前介绍智者大师五时判教,现在我们把这个说法换个角度,看看后面的经典如何产生。这段是五时判教第二步说阿含时。

最原始的中观思想《中论》,第一卷是破因缘品。龙树菩萨这里说“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在这里龙树菩萨用因缘来界定空,所谓一切法空,这里的法就是外在的物质,比如桌子板凳,“一切法皆是因缘生”后面说“亦为是假名”这是说并没有任何独立实有的东西。后面“亦是中道义”这是龙树菩萨的发挥,所谓中道是针对有和无说的,一方面否认独立实有,另一方面也否认断灭空见。所以说中道,这是《中论》的核心思想。所谓缘起性空,缘起就是有,性空就是无。一切的东西都是即无既有的中道。《中论》继续发展就变成了般若的思想,也就是大乘的般若部,尤其是《大般若经》。智者大师五时判教的第三部说般若时。

空就是不可得,也就是空性。从这个角度去破相,破是中观的核心,执着什么就破什么。我国古代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其中有一首诗,“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这就很符合中观思想,一切都是不可得的。人一出生就在抓,抓这个抓那个,想要拥有,但是死后什么都没有,恰如秦始皇当年修建长城,但是并没有保佑他的帝国千秋万代。所以一切不可能执着,相对原始佛教的思想,他进一步发挥,提出八不中道。“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看一下最后一句话,对比一下《金刚经》(属于《大般若经》)“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

最后结果来说,龙树菩萨《中论》得出了,“无得亦无至,不断亦不常,不生亦不灭,是说名涅槃”的结论。这就是前面《杂阿含经》“心解脱者。若欲自证。则能自证。”也就是涅槃思想。“受诸因缘故,轮转生死中,不受诸因缘,是名为涅槃”。在《心经》(属于《大般若经》)里,“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呃”这里的本体是照见,在《中论》中涅槃是本体涅槃。也就是这个照见,禅宗说的不昧因果。《心经》里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以无所得故”等和这段一开始的结论都是相同的。归根到底,也许读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大般若经》到底是谁说的?如果先有《大般若经》龙树菩萨为什么还要写一部《中论》呢?

不要纠结这些问题,我们最后追求的毕竟是解脱吗。中观的修法就是原始佛教中的八正道,尤其是正思维,不要小看这点,可以证果的。下面还有般若的中国化,前面天台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将龙树《中论》归纳为“空、假、中”三谛,提出一心三观,作为修行方法,而终归于圆顿止观。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大乘佛教另一部分,唯识。中观思想是讲破,破一切相,最后破不了的就是那个“空”了。唯识不一样,它一开始就告诉你那个破不了的东西是什么,就是“识”。中观有点类似于唯物思想,他是从原始佛教直接发展出来的,原始佛教的典型特点就是朴实,做到朴实就必须从唯物这里出发,也就是之前介绍的色子的概念。对于中观来说,他承认有地水火风,唯识就不一样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所谓地水火风都是众生业力感召的,全都是唯心。唯识的师祖是弥勒菩萨,相传是天亲菩萨于定中深入兜率天弥勒内院学来的。近代来说,研究唯识最好的是民国四大法师之一的太虚法师。

继续原始佛教或者说小乘佛教的五蕴的学说。之前说五蕴是色受想行识,那么唯识就是他的发展,尤其是五蕴里的识,现在很多法师强行把五蕴学说和唯识学套用,最后会得到一个莫名其妙的东西,这是两套理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爱因斯坦相对论是从牛顿经典力学发展起来的,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运动情况下的特殊情况。同理唯识学也是从五蕴说法发展起来的,五蕴说法是唯识学在声闻乘阿罗汉果之前的方便说法。确切说,当达到菩萨乘的时候,在用五蕴皆空就有点不合时宜了。必须牵扯唯识学,转八识为四智的角度才可以最终成佛。阿罗汉与佛请参考《法华经》,不说了。

八识者,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前六个和与他相对应的六根、六尘合起来就是佛教所谓的十八界。这是俱舍论提出来的,俱舍论的作者是天亲菩萨的弟弟世亲菩萨写的,这是一个后面被认定为小乘的思想,比较可惜。如果没有分别心理,可以看一下,对于藏传佛教来说,俱舍论到现在也是必须学的东西。举例说眼识,这里要区分眼根和眼尘。所谓眼尘就是外在的各种能看不能看的东西。眼根就是眼睛本身,也就是这个玻璃体。眼识就是能看的那个东西(可以粗略解释在于脑部),比如一个瞎子,他的眼根是坏的,但是眼识没有坏,他所能看到的就是黑暗。

前五个都没有问题,就是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吗,第六个就有问题了。这是思考本身,或许我们打个比方。假想有这么一台电脑,前五识就是五个传感器,鼠标、键盘、扫描仪、摄像头、麦克风什么的。第六识就是CPU,运算的部分,他负责加工处理问题。眼识只是一个摄像头的功能,它并不处理东西,只是负责拍照。加入第六识之后我们就知道了,这是凤姐那是林志玲。同时还产生了一个林志玲比凤姐好看的感觉。这个好看的感觉,在佛教里叫做分别。后面还有一个第七识末那识,这个末那就是我想要和林志玲上床的这个我,佛教里叫做执着。

还说电脑的比喻,这个末那识就是电脑的软件。他是电脑运行的基本条件,没有他的命令第六识也就是CPU就不知道该如何计算,更不会去命令机器人也好或者是传感器去运动。换到真实世界,这就是造业的根本。第八识阿赖耶识,这个阿赖耶有两个意思,一个是仓库,我们人或者一切众生,一生所做的所有事情导致的业都在阿赖耶识里储存着,所以佛教有“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的说法。另一个说法,这个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的本体,也就是宇宙的真实相,这个下段讲。这两种关于阿赖耶识的说法本质并不矛盾,所谓实相不就被我们各自的行为改变了么,种子说法就是记录这种改变。

为了介绍阿赖耶识是宇宙实相的说法,我们借助全息投影概念来说明。全息投影的底片是一个平面上面有很多的水波纹。一旦有激光照射在这个平面上,就会形成立体的影像效果。宇宙本体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这个东西实际上就像照片上的这些波浪条纹一样,可以在这里头储存很多信息。大脑是一种翻译器,它把全息摄影的信号还原成原来的图像,就使你看到了物质世界的万事万物了。不只是万事万物,这是空间概念,还包含时间。我们所引以为傲的自由,其实都是注定的,并没有什么了不起。这就是宿命论的来源,也是所有众生现代将来毕竟成佛的证据。

《金刚经》“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何以故。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里为什么说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都知道呢?可以理解为如来知道如何破解阿赖耶识这个密码,他在入定的状态见到了过去未来一切的东西,最后说了一句三心不可得。众生也不是众生了,而是那些水波纹。

全息投影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你把底片撕成很小的碎片,每一个碎片都包含整体的所有信息。同样的道理,如来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关于我们的大脑是如何识别出“底片”的,如果大家感兴趣去看玄奘法师的《唯识规矩诵》吧,里面介绍的很清楚。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现在介绍了中观和唯识,分别留下点东西没说,中观里没有说摩诃止观,唯识里没有说规矩诵。这两个东西就是具体的修法。加上之前介绍小乘五蕴,解释了“我”的来源,也就是一个识跟着一个识的假象。整个佛法的世界观差不多都说完了。现在补全最后一点东西,也就是密宗。整个佛教的发展,大致是小乘时期——大乘时期——密教时期。道理整体来说是越来越明白,但是实修是越来越少了。我们有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总喜欢把别人知道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佛经说了很多,祖师大德说了很多,问题是那不是我们的啊。还是需要打坐开始,认真修行。

根本来说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化身。这里的法身佛叫做毗卢遮那佛,翻译过来大日如来。这个密宗很讨厌,他们喜欢起名字,比如普贤菩萨他们叫金刚萨埵,文殊菩萨他们叫妙吉祥。对于密宗来说,大日如来是根本,这也是整个佛教修行的最后一个阶段。对于密宗的塑像来说,我们修行最后是脚踩着毗卢遮那佛的脑袋成就的。前面说唯识学,阿赖耶识好比是那个底片,这个底片就是法身佛也就是毗卢遮那佛。唯识学有一点消极,但是也有积极的,就是密宗的这最后一步,真正摆脱这个世界的影响,形象化踩着毗卢遮那佛的脑袋成就。

这最后一步换到禅宗(显教),就是《法华经》龙女献珠的故事。大致是娑婆世界龙宫里有一位龙女,被文殊菩萨发现了,带到了法华会上。这位龙女有一个价值三千大千世界的宝珠,她把宝珠献给了佛,结果自己就成佛了。带到禅宗去,就是六祖“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倒过来,《法华经》就是显教的秘密,智者大师叛教说他是“会权归实,授记三乘人及一切众生都可成佛”。不过话说回来,别太好高骛远,好像我们都懂了,其实都没有懂。还是踏踏实实的一步一步修吧,佛陀和祖师大德们也不能代我们成佛。

至于报身佛,叫卢舍那佛;化身佛就是释迦摩尼了。他们关系如下:《梵网经》心地品“是诸佛子,谛听!善思修行。我已百阿僧只劫修行心地,以之为因初舍凡夫,成等正觉,号为卢舍那,住莲华台藏世界海。其台周徧有千叶,一叶一世界,为千世界。我化为千释迦,据千世界。后就一叶世界,复有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百亿四天下,百亿南阎浮提,百亿菩萨释迦,坐百亿菩提树下,各说汝所问菩提萨埵心地。其余九百九十九释迦,各各现千百亿释迦,亦复如是。千叶上佛,是吾化身。千百亿释迦,是千释迦化身。吾以为本源,名为卢舍那佛。”

《梵网经》和《法华经》可以合起来读一读,释迦摩尼佛是卢舍那佛的化身,那我们到底是什么呢?比如禅宗现在比较喜欢参话头,念佛是谁?禅宗宣化上人说,念佛的是鬼。都很有意思,看看那两部佛经,仔细参考一下我们到底是什么。不只是佛教,一切宗教最终都在回答这个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宣化上人回答说从虚无中来到虚无中去。提示一下参考一下《法华经》从地涌出品第十五。这就是佛教真正的世界观了,没有任何善巧方便的比喻,非常有意思,也很恐怖。不能说了,说了就是“邪教”了。

回顾智者大师的五时叛教,现在还没有说《华严经》和《阿弥陀经》。这两本经,《华严经》我没法说,如果想要了解这本经可以去看前面提到的梦参老和尚的讲解。这是真正大部头的佛经,是给法身大士讲的。《阿弥陀经》很有意思,阿弥陀佛到底是什么呢?寺庙里有五方佛殿,中央是毗卢遮那佛,西方是阿弥陀佛,东方是药师琉璃光佛。为什么是这个排位?作为一个修净土宗的,这个问题也不回答,请你自己念“阿弥陀佛”吧不停地念,这里感觉净空法师说的很有道理,不要想为什么,死心塌地的念,念到位了就明白了。

整体说,大乘佛教有空宗也有有宗。比如禅宗就是空宗,净土宗就是有宗,我们的任务是选择一个,认真修行,不要考虑太多。确切的说大乘佛教整体非常混乱,说什么的都有。很容易被他们牵着走,不要忘记初心。所谓初心就是佛陀当年所说的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翻译成白话就是了脱生死。如果实在混乱了不妨去小乘佛教或者说原始佛教那里去看看,万法不离其宗。有时候大乘思想尤其是一些瑜伽交感部分确实是有一些脱离本质了,或者说是好高骛远。世界观介绍完毕,后面就说方法论了。

总结一下我们的人生就好像一列火车,从始发站出生,一直开到终点站死亡,然后继续出发。这中间火车的惯性很大,世人总说佛法是善法,这并不究竟,行善相当于火车有一个方向盘,他的作用是慢慢的修改这一趟火车的终点站。也许能使我们人生的结果偏向于一个好的方面,但是,佛教的根本是扒掉铁轨永远不开了。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继续说方法论,大乘修行将就菩萨道,继续按照智者大师的叛教来看。真正菩萨道在《法华经》上,《大般若经》在修行上来看并不是大乘修法。《法华经》“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所谓大乘菩萨道,就是六度法门,俗称六波罗蜜。具体说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是一个顺序,但是我国禅宗将就倒着修,也就是“悟后起修”,这句话来源是普照禅师《修心诀》“修在悟前,虽则努力用功,不忘念念薰修,但亦着着生疑,未能无碍,如有一物碍在胸中,不安之相,常现在前。日久月深,对治功熟,则身心客尘,恰似轻安。虽复轻安,疑根未断,如石压草,犹于生死界不得自在。”故云:“修在悟前,非真修也。”翻译一下,这句话的核心是,悟在修前,虽然达到轻安,但是疑惑没有根除,不得自在。

这是祖师的说法肯定有其道理,先解释轻安。两套解释第一个《佛学大辞典》:“与善心相应而起,使心堪于其事,使身轻乐安稳之心作用也。”这一看就是大乘的解释,也就是善心相应,一个是善心,另一个是相应。第二个,轻安觉支(passaddhi),又称轻安乐、猗觉支、除觉支,佛教术语,为七觉支之一,指将要进入禅定之前身心都得到安乐的状态。这个解释很清楚达到初禅之前的一种状态。具体看那个请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普照禅师也是慈悲,他怕我们不信佛,所以想办法让我们先悟入佛的知见。但是修行不是只能这样,包含禅宗都不是所有法师都这么做。

佛的知见也就是明心见性,明白自己到底是谁。这个现代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禅宗圣严法师说法明心见性等同小乘的初果,也就是斯陀含见道位。但是斯陀含到底是什么只有斯陀含才能答复了,按照我的经历(抛砖引玉)说一下,有的时候会进入一个特殊的状态,也就是儒家说的天人合一。天地与我是一体的,确切说那个时候你根本没有意识到有身体。我就是这个天地,但是不是没有思想,换到佛教的说法,天地尽在我的心里,前面用了禅宗法眼宗祖师法眼文益的例子(石头在心内心外),可见这个状态并不究竟。但是这种状态也不是没有意义,至少一大堆佛教名词懂了一点。

回过来说悟后起修,换到《圆觉经》的意理,悟后起修相当于其中“若诸菩萨以变化力,资于寂灭,后住清净无作静虑,此菩萨者,名齐修三摩钵提禅那,后修奢摩他。”这也只是辨音菩萨问佛的25种清净定轮之一。圆觉经到了辩音菩萨这里已经是渐修了,也就是佛经中说的“依于未觉幻力修习”我的根基不够,所以只能走最笨的路线。解释一下名词,第一个三摩地(Samādhi),定、三昧。这里用的是变形三摩钵底也就是正定。第二个禅那(jhàna),禅、思惟修,在这里也叫静虑。第三个奢摩他(camatha),止、寂静、能灭,这个词与毗婆舍那也就是观并用也就是止观。

在梵文里他们的都有具体的意思,在中文翻译时参考了《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句的后半段,给他们另起了名字。但是宋儒朱子(熹)点评“止者,所当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知之,则志有定向。静,谓心不妄动。安,谓所处而安。”确实与佛家的本质有点区别,这还不算前半段也深入到佛法里了,尤其是止于至善,所以现在也有很多说佛家是善法之类的,直白说有一点偏离本质。这在上一楼最后的比喻里已经说清楚了。直白说一个偏重于道德,一个偏重于解脱(可修证)。

既然是偏重解脱修证,而且提到了奢摩他,我就举一个有意的例子玩梦。需要提醒的是有时候不灵验,尤其是玩儿坏了变成鬼梦了就赶紧念佛。比如我昨天夜里刚刚做一个梦,自己在上班然后确认是在做梦,这步最重要说明白了其实很简单,时时提起关照就行了,这也是《心境》的修法“照见”。想让梦里那么做其实就是玩儿,但是惯性(想一下业力)很大,这次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梦里的自主意识的时间与梦里其他的时间流速不一样,最后没意思干脆起床了。说出来主要是为了说明佛法的真实,但是有一点如果你也修成了,记住自己是神经病,也千万不要痴迷进去。

篇幅不够了,既然说到了梦,不得不提到佛洛依德和他的《梦的解析》,自这本书里,他介绍梦是愿望的实现,同时牵扯孩童时期的记忆等。难以启齿的还有性的因素。作为佛教徒不要着急否认,想想轮回的原因,想想《金刚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希望大家自己看看,尤其是前面梦参老法师的讲座,最后一点有时间具体探讨吧。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悟后起修就是倒着修六度。这里还有一种不是《圆觉经》的悟后起修,就是小智慧,或者说聪明。这种理由很有意思,布施也是需要智慧的,比如你有100块钱,想要布施,请问是给李嘉诚好呢还是给一个残疾人好呢。这个例子很极端,但是道理确实是这个道理。但是当你本质看这个东西的时候,不得不说这是小聪明。本质上这是分别,尽管说着布施但是其实还是贪,贪功德其实是福德。一个问题,我们想成佛是贪吗?“法门无量誓愿学”是贪么?下面讨论。另一个一个问题,功德可以衡量么?无论任何理由,一衡量就变成福德了。

这段先介绍功德,《六祖坛经》“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这段说得很清楚不评价了。再看《金刚经》里也有相同的话语“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这里最重要的一句话,菩萨不受福德。

这段再介绍福德,《地藏菩萨本愿经》“悦帝利罪女,生天以来,经今三日。云承孝顺之子。为母设供修福,布施觉华定自在王如来塔寺。非唯菩萨之母,得脱地狱。应是无间罪人,此日悉得受乐,俱同生讫。”这里说得很清楚,地藏王救母亲是靠的福德,同时福德可以赠予。再看《佛说阿弥陀经》“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这是说净土往生者不可以缺少福德。有意思的是无论地藏经还是阿弥陀经,佛都称赞地藏王与阿弥陀佛功德无量。比如阿弥陀经“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到底功德和福德有何区别,回到《法华经》“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阿逸多,其有众生、闻佛寿命长远如是,乃至能生一念信解,所得功德、无有限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于八十万亿那由他劫、行五波罗蜜、檀波罗蜜、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密、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除般若波罗蜜,以是功德比前功德,百分、千分、百千万亿分、不及其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知。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如是功德,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退者,无有是处。”这里佛告诉弥勒菩萨,如果有人看法华经佛寿命无限能收相信(段说的“深信解相”),功德无量。

所谓福德现在已经很清晰了,他有特点可以衡量比如地藏王菩萨就说福德大部分归自己,小部分归回向的人。福德说白了其实就是福报,你福报不可思议怎么可能在地狱里待着。当然就像地藏王菩萨母亲一样升天了。那功德是什么呢?往小了说没有福德就是了。往大了说整理一下,金刚经说菩萨不受福德,六祖说功德在法身中,这是空的理解,一切皆空那里来的福德?证了空不就有法身了。阿弥陀经说阿弥陀佛功德无量,法华经说相信佛寿命功德无量,这是有的理解,空的另一面不就是万有么?一切法从心想生,阿弥陀佛怎么造出极乐世界的?

引申一点,什么是菩萨,佛是不是菩萨?狗是不是菩萨?鬼是不是菩萨?当然是菩萨。还记得前面说唯识么,他们是怎么出来的,还不是你自己变出来的。你就是造物主,一切法从心想生,造物功德无量。再直白点,菩萨本身就是功德!自性就是法身,何其自性能生万法。之前说阿弥陀佛是什么,这里回复阿弥陀佛就是我。这个世界就是我造出来的,我想要当阿弥陀佛当然就是阿弥陀佛了。就好像网络游戏一样,现在你是一个法师,想要当剑圣了,换个号不就行了。还记得一开始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这时候看还狂妄么?这就是大乘,诸法实相。

《法华经》说每个人都有一颗佛给的宝珠,只是我们贫穷的时候忘了使用,这个宝珠就是这个世界。这部经里释迦摩尼还说我们都是他的孩子,什么孩子啊不就是我们自己么。到这里我们为什么来到这个世界,同体大悲改造这个世界罢了。换过来那里有改造社会呢?所有人都是菩萨啊,都是表法给我们看的,无论善的还是恶的。回过头来,我写这个帖子干什么呢?不知道啊。又是谁在看这个帖子呢?不知道啊。境界降回来我们就像是一个演员,演出者我们自己从一个凡夫实现成佛的过程,这个宝珠就是道具,尽管我我们本身就是佛。还想演么?不想就赶紧成佛吧。

法华经佛和佛之间也问询的,还委托妙音菩萨传话。“世尊,净华宿王智佛问讯世尊,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行否,四大调和否,世事可忍否,众生易度否,无多贪欲、嗔恚、愚痴、嫉妒、悭慢否,无不孝父母、不敬沙门、邪见、不善心、不摄五情否,世尊,众生能降伏诸魔怨否,久灭度多宝如来在七宝塔中、来听法否,又问讯多宝如来,安隐、少恼,堪忍久住否。”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前文把悟后起修,也就是倒着修六度解释完毕了,拔高的东西有时间单说。现在继续说六度,这是大乘的菩萨道。《法华经》“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这里文殊师利菩萨告诉我们,佛陀为了让大家都成佛,而说了六波罗蜜法门。上楼留下一个问题,我们想要成佛是贪么?普通说,到底有没有成佛呢。佛的定义是觉者,那么换句话说到底有没有觉悟?如果按照玄之又玄说,觉悟就是没有觉悟,没有觉悟就是觉悟,这是一不是二,没错但是是废话。

为什么是废话,因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每个人都有阿赖耶、心、德相。这句话的本质就是《金刚经》“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换成《大般若经》更清晰,“如是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以自相空,观一切法,已入菩萨正性离生,乃至不见少法可得。不可得故,无所造作。无所造作故,毕竟不生。毕竟不生故,名无生法忍。由得如是无生法忍故,名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直白说,就是无生法忍。同理上文引用《法华经》佛陀闻讯,“又问讯多宝如来,安隐、少恼,堪忍久住否。”这里透露出了佛也是忍。

这就有意思了,觉悟的人尤其是多宝如来是灭度后的如来,为什么也忍呢。按照道理来说他不迷惑了啊,到底在忍什么?先往小了说一点,《大乘三聚忏悔经》“我皆劝请诸佛世尊。莫入涅槃久住于世。不思议劫不可说无有量不可称劫。为多利益安乐世间诸天人故。堪忍久住无令身心而有疲倦。”这里的意思很清晰,我们娑婆世界的特点就是堪忍,也就是能忍耐常人不能忍的东西,这里福报非常低,每个人都需要辛苦过活。对比一下极乐世界,哪里人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一个念头各种吃的自动浮现。

大了说两个角度说,第一个圆教和别教。在这里面,佛的定义完全不同。近代净土十三祖印光法师也说“真无生忍,实非小可,乃破无明证法性,最下者为圆教初住菩萨,即别教之初地也,谈何容易?”前面梦参法师的视频,再三提示大家他是研究《华严经》的,与一般的大乘都不一样。在圆教里也就是华严经的境界,前面说修心诀悟后起修,这是禅宗也就是之前圣严法师说悟到后等同于初地菩萨,但是落到圆教里,也只是刚开始的十信位而已。十信位的上一部,十住位的菩萨,就已经能在他方世界示现成佛了。

换句话,你能体会到释迦摩尼佛其实是菩萨么?这就是密宗说的化身佛。有一个典型的特点说一下,如果一个世界里面有凡夫,声闻等众生,那就是化身佛国,这个世界里是没有佛的。换成“土”的概念,地球是凡圣同居土,真正的佛永远住在常寂光土。《法华经》里有一位大通智胜如来做道场破魔军(演说《华严经》)后十劫不成佛,成佛后开始说《法华经》这就是涅盘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释迦摩尼是他的第16个儿子。还是《法华经》释迦摩尼说我们是他的儿子。到底什么是儿子?念头。

同样是《法华经》,当多宝如来出现的时候,要求释迦摩尼佛把分身聚齐,释迦摩尼佛分身聚齐后,这时候娑婆世界立刻就变清静了,“琉璃为地,宝树庄严,黄金为绳”。是不是有点眼熟,和极乐世界一样吗,这叫实报庄严土。这就是报身佛的境界了,换句话想要成就报身佛必去到极乐世界走一趟。还记得回向偈里的“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么。这才算是佛教入门,又说净土往生时候阿弥陀佛是什么,哪个是你感召来的化身佛。和上一楼说的阿弥陀佛就是我是不是冲突?

一点都不冲突,这就是第二个角度。我们学佛人很容易犯一个毛病,理事不一。比如总说明心见性见性是佛,这句话有没有问题?有,因为见性后不是佛。理上你通了(其实没通),事上还远远不足。同样说五蕴皆空,有的人可以不吃饭,有的人只是口头上来回说。都没问题,只不过第二个没有修正,换句话理事不一。这里回复一个空的问题,就是总说看空放下的人,老骗自己干什么呢?真证到空,就是万有。就好像一张白纸,你才能按照你的想法画。你没空那里能平白生出来一个阿弥陀佛呢?

回来说梦,你能在梦里点石成金么?如果可以,在现实里继续修。《楞严经》“心能转物即同如来。”老老实实打坐吧,没有其他的方便途径。打坐到了一定地步,关照救起来了。关照起来无明就清晰了,看看这两个字,为什么叫无明,不叫无知呢?佛经里世尊总是在放光啊!
楼主:u_98276580  时间:2021-03-28 21:48:33
继续说六度。有人问达摩祖师,“行六度万行,能否成佛”,祖答“不能,有得即有为”。一个净修土宗的总说禅宗的东西也很奇怪。有得即有为,很有道理的样子,《金刚经》也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吗。问题是对于我们来说真的是梦幻泡影么?达摩祖师一苇过江,他老人家可以说梦幻泡影,我们就沉底了。达摩祖师当年来中国宏法,度化的都是什么人呢?有修为的高僧,甚至还有证果的。我们一个普通人,学什么有为无为呢?直白说,有为的都没学好,还学无为?

就好像这个帖子前文引用的,佛陀说你想要了解更多,我还没说完你就死了,次第要清晰才可以。具体举例六度,《法华经》后面都是大菩萨的例子,这里说常不轻菩萨,这里偏向于忍辱。这位菩萨行菩萨道,见到人就给他们磕头礼拜,说你们都是未来佛。别人骂他你有什么资格说这话。他也不还口,继续拜。这么克服贡高我慢。这才是真正的菩萨道,真正的忍辱。倒过来菩萨道不贪而贪啊。别人冒着下地狱的风险成就我们的谦逊。等我菩萨成佛了,一定第一个到地狱去度化你。现代宣化上人每每给不好好学佛的人下跪,也是这里学的。

法华经里还有一位药王菩萨,这是偏向于布施。他之前现色身三味,于虚空中用栴檀之香供养佛。有一次这样供养后,他想我这是以神力供养佛,不如以身供养。说干就干,然后自己吞噬诸香,用香油涂身,身穿天宝衣,灌诸香油,以神通力愿自燃身体。当时光明遍照八十亿恒河沙世界,得到无数佛赞叹。现代法师很多人也是在这里学的,燃香供养,燃指供佛等等。不要以为没有用,我的师爷就是这样的人,境界不可思议。现代比较著名的燃指供佛就是大悲寺的主持妙祥法师了。

近代还有持戒的,比如台湾广钦老和尚,他的外号是水果和尚,早年自己一个人住在山上的洞里,每日与老虎为伴,山上没有吃的,就每天采摘几个果子充饥。如此长年累月,哪怕是后来宏法下山了也是只吃水果之类。有一次入定长达数月之久,没有呼吸脉搏,常人以为死了,幸得弘一法师亲自解救,使他出定。我也持戒当然比他老人家差得远,粗说一下每天严格持受八关斋戒,比如过午不食蜂蜜水也不能喝,一食也定量。有时上班没来得及吃饭就不吃,真的死不了人的,也没有营养不良,越来越精神。而且身上慢慢会散发出戒定真香,都是真的。

说这么多并不是显摆或者吓唬人,而是说明佛教真的是可以证得。但是大乘六度万行真的太可怕了,当没有信心的时候根本没有办法执行。信为道源功德母这句真是至理名言,我们信佛真的是信么?佛教最重要的是依教奉行,戒律上规定不能过午食,不只是小乘《四分律》,大乘也是一样的。禅宗百丈禅师设定百丈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僧人每天要种地。就是这样依然规定过午不食,不用自己找借口,什么身体不好我工作累,就是不信罢了。不信也没问题,我也不信,但是为什么尝试一下都不尝试呢。

理论说的再多,没有实证依然难以正确理解,也没有办法升起真正的信心。这篇文章算是与大家结缘吧,大乘六度不是那么好修的,归根到底佛教还是应该从小乘开始才对。藏传佛教更严格,我们汉地皈依必须要念上百万遍师傅咒。当地出家必须是童身,从小背诵佛经,教理通达后,才开始真正修行。按照严格的步骤,需要达到50岁才算是可以出师宏法,至于那些朝阳仁波切你看看他的岁数就能知道真伪了。如此严格神通感应不可思议,有一次和他们一起出游遇到下雨,一位师姐说等一下念个小咒语咒停雨停。

这并不是说我们要追求神通感应之流,而是至少也不能太无知吧。如果说我要正信的佛法,那你正信的佛经里佛陀都是显示神通的,难道这个世尊带头破戒?一定说这就是破戒没有问题,为什么不去看南传佛教呢?他们没有任何咒语感应之流,打坐修行一生哪怕是得一个须陀洹也是好的啊。直白说网上很多人根本就是在戏弄佛法,哪怕是只将佛教当作哲学研究,多看几本佛经也是好的啊,哲学真到了极点也会大大不一样。比如明大儒黄宗羲在《明儒学案》中记述的大儒罗近溪临终境况,这位甚至还因请求多活了一天。

最后建议大家有时间多念几句南无阿弥陀佛,少说几句乱七八糟的吧,吹牛谁不会呢,果报现前才是真考验。没有真正的修证,能体会到的理论都是假的,唯识里的第六识作用。极端说这也没问题,算是比量。就怕这也没有……共勉!

楼主:u_98276580

字数:326168

帖子分类:关天茶舍

发表时间:2016-04-16 14:03:00

更新时间:2021-03-28 21:48:33

评论数:289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