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台湾风云 >  政府和媒体是否报道底层劳工,可看成良心的底线

政府和媒体是否报道底层劳工,可看成良心的底线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虽然有报道不一定什么都很好,比起从不报道的多少心里装着底层劳工多些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城市建设者:我们的城,他们的汗

作者:朱霖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早出晚归,风雨兼程,工程到哪里,他们就住在哪里吃在哪里;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垒起了高墙,建起了大楼,无缘居住其中,却也无怨无悔;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来自他乡,常年在外奔波,只得逢年过节才能与一家老小共吃一顿团圆饭。他们是城市的建设者,万丈高楼的钢筋水泥里混进的是他们的泪与汗。他们是一群再普通不过的平凡人,却也是国家发展、城市发展必不可缺的功臣。
图片由上海报业集团工会提供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龙应台说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怎么从来不呼吁重视劳工?再好的下水道也是劳工建的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昨天发过这个贴被隐了,今天再发一次,岛友可否贴几份岛内对底层劳工的报道让我们比较一下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中时:蔡英文称,劳工无法加班、是她“心中的痛”。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中国国民党2020参选人、高雄市长韩国瑜17日下午5点10分出席劳工后援会成立大会,为了跟劳工朋友搏感情,韩国瑜诉说北农担任总经理时期带员工的故事,最后还一起同唱“爱拚才会赢”。
————————————————
看起来有劳工了,实际是选前利用劳工,而不是平时关心劳工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拆迁贴不敢回复,劳工贴也不敢回复,某岛讳莫如深的不少啊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台湾包工头写书替工人发声:劳动者值得被尊重
台湾作家林立青,同时也是名工人。
他大学毕业后在工地做包工头,
10年来,看尽底层社会的百态,
无法忍受外界总是嘲讽工人,
“没文化才会去搬砖”,
于是他写下一篇又一篇工地见闻。
从工人本身的故事,
到工地环境与生活结构,
透过第一线的观察,
揭露劳工的心酸与待遇,
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2017年他的发文集结成册,
《做工的人》获奖无数,
林立青也被诚品书店
选为年度最受期待的在地作家。
“我是从工地长出来的人,
而我相信总有一天,
人们会肯定劳动者的价值。”
自述 | 林立青 编辑 | 白汶平



我叫林立青,1985年生,我是个包工头,也是个作家。从小我就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跟着我父母摆摊啊、在市场转,大学我念了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其实也没什么选择,相比其他薪水更低、待遇更差的工作,我决定进入工地。

在工地里我是个包工头,带着一组一组的工人,分配他们工作,属于管理层,我一待就待了10年,我觉得我是个从工地长出来的人,误打误撞开始写作,即便我现在身兼作家,但我的过去造就现在的我。

我在2017年、2018年各出一本书,分别是《做工的人》和《如此人生》,两本都是描写底层社会的无奈。
当初会写书也是很意外,2016年我因为妈妈生病,请假在家照顾她,空闲时发现网上很多“键盘侠”在嘲讽工人,“没读书就去做工啦”、“工人就是没文化”这种,我看了很生气,我回呛他们:做工的人很认真好不好。

久了之后,我觉得和这些“键盘侠”吵架是没意义的,一定要写点有内容的东西,于是我开始从身边取材,写我带的工人的故事,写工地周边的槟榔摊、工人的家庭等等。
渐渐地有人发现,这些文章真的是由一名“工人”写出来的,开始关注了我,后来出版社找上门,我就这样踏上了写作之路。

《做工的人》整本书都在讲劳工,里面提到的人我平均都认识5年了,跟他们关系都不错。我在写作时,特意换掉他们的名字,可是我不管怎换,很多工地的朋友看到,都觉得我在写他们。

如有雷同,请哀矜勿喜,如果你看了这本书,知道我在写谁,或是你觉得这故事和谁谁谁很像,请不要因此窃喜,每个人的人生都不是光明的,但都该被尊重。

▍一天到晚借钱的阿国
阿国是个半路出师的工人,泥做、水电都不强,只能四处打杂。其实他以前是做纺织厂设备的,赚非常多钱,日子过得很舒服。直到公司出现危机,货出口到孟加拉,因为电压规格不同跳电,设备都烧坏了。他为了挽救公司,透过各种渠道借钱,重新再造一批,把所有希望都压在上面,没想到设备送当地,还是不能用,阿国瞬间破产,四处躲债。

为了生活他出来打零工,踏进工地的时候已经50岁了,也学不了什么东西,阿国一天到晚在工地跟我们借钱,前阵子过年他也跟我借啊,我都会借他。
我觉得可贵的是他的心态,即使面对这样窘迫的环境,他还是每天笑嘻嘻的,我把他的故事写出来,他还跟我说,你干嘛不写我的真名,我不在意被人知道我现在变成这样。

▍染上恶习的兄弟
阿钦、阿祈这对兄弟,他们以前就在自己的家乡,帮人修修铁网、补围墙,可是随着这样的工作慢慢饱和,他们不得不到外地接活,有些人去了外地会不适应、压力大这很正常,就像为什么有些人会去抽烟,也是为了寻求释放压力的管道,这对兄弟也一样,但他们不小心染上恶习,而且需求越来越大,几乎把钱都花在这上面,甚至还去借钱......

最后哥哥阿钦已经过世了,我印象最深的是,他是个很顾家的人,他外出赚钱,就是希望给家人过上好日子,可是他走之前,却觉得自己是家人的负担,至于弟弟我现在也不知道他去哪了,已经断了联系。

▍被支配的阿忠
阿忠他是轻度智障,讲话结巴、动作缓慢的人,妈妈过世后,由他的兄嫂负责照顾他,他的钱也都是兄嫂在管,做工十几年,其实阿忠的经验和实作能力很强,可是他的师傅看他不懂,就压榨他,给他的工资也很少。
后来他换了工地工作,收入好些了,存了点钱,他的兄嫂也不问他想要什么,就执意帮他找对象,请了中介去大陆偏乡,花了一万五人民币给阿忠“带回”一个老婆。

阿忠的老婆来到台湾后,整天在家做家务,生活也被阿忠的兄嫂控管,他们一直要她帮阿忠生孩子,女方当然不要啊,后来就跑了。
她走之前跟阿忠说了句“我恨你”,阿忠一直记在心里,婚姻的失败对他打击很大,何况这根本不是他想要的东西。

阿忠回工地工作后,其实我也会担心和他合作,因为他个人条件的关系吧,样貌啊、动作不灵活啊,常常会出篓子,所以我有案子也没找他了,阿忠婚姻、事业都不顺利。
再一次收到他的消息是接到他的死讯,我很内疚,后悔当时没有给他多一点关心。



▍工地大嫂
工地里是很阳刚的地方,但在工地也有女人的,像周边的槟榔摊、茶水摊,几乎是女性在经营。
我特别佩服“工地大嫂”,她们通常比较早婚,跟着老公来到工地,负责接案调度,不但要照顾老公、老公的学徒,还要和承包商接洽,在工地里奔走,甚至在施工前期,还要学会一些专业技能,所以我就觉得她们像人际关系处理的专家一样,懂得四处周旋、把每个人都安排得好好的。

劳动者最可贵的就是真实,说话很直接、想法很单纯,我观察很多劳工的家庭,他们对孩子也很自由,孩子想做什么就让他们去做,比起一般家庭会给孩子定目标、要求孩子上什么学校啊、考第几名啊,看似有安排,实际上是设下了框架。

这些都是我身边的见闻,在工地里你会看到很多人生百态,更多的可能是无奈,而“无奈”都是来自社会制度不完善和大众歧视的眼光。
以前这些工人很多都是四处打工,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出了意外断手断脚,都要自己承担。



工地里的粉尘、灰渣特别多,工人的肺比较容易坏掉;焊接时的强光,久了会让工人的视力受损;搬运重物会造成膝盖、腰、关节的损害,更别提高楼需要爬上爬下,都是高危险的工作,我们的薪水就是用生命去换来的。
很多人会觉得工人很脏,这我们自己也知道,我们也怕打扰别人,进超商的时候我们会在外面的地毯把脚上的灰尘泥土抹掉,避免把店里的抛光磁砖给弄脏;用餐的时候,我们会避掉看起来有装修的餐厅,或是宁愿买个盒饭蹲坐在路边吃,即便别人愿意尊重工人,但工人心里还是会自卑。

《做工的人》出版后,被金石堂选为“十大影响力好书”、诚品阅读职人大赏之“最想卖”的书,我被选为诚品年度最期待的在地作家,人民文学期刊也把我写进去,我觉得我很幸运。
其实我现在收入来源已经不是做工赚来的,而是靠写书、演讲这些,但我彷徨,对自己未来的方向反而开始模糊。

我到底要做专职的作家,还是继续做工?
我还没想好,但我两者都会继续努力地做,这样双重的身份,可以让我更贴近在地生活,我也希望透过写作,把没人关注的劳工的一面,呈现给大众。



一个好的工人,他的设备、衣着、样子,会让人觉得他是认真对待自己工作的,这需要所有劳动者一起投入,一起扭转外界加诸的刻板印象。

我希望接下来有更多像挖掘机司机、卡车司机等等,用行动告诉大家,我们工作价值的尊严为何,这样社会上的人才知道,该怎么去尊重我们。
好的东西是慢慢留下来的,它会胜过死亡,或许不是现在,但人们终究有一天会重新认识到劳动者的价值。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从林立青的话中可见当局不管,媒体讽刺,最终自己出书为劳工正名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哈哈,刚发了个揭露台当局用画饼忽悠劳工的帖子,就被隐藏了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看到没有,台湾的媒体只有在劳工问题成为选举筹码的时候,才会在新闻中出现劳工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楼主:godson2888  时间:2019-11-30 11:31:29
“煤河”疏浚人的一天
新华每日电讯2019-07-31
作者:向清凯、姜锦铭
仲夏时节,桑干河畔的王家湾在重载列车的汽笛声中迎来新的一天。

不到7点,身着安全服、携带防护设备的养路工整装待发。他们是中国“煤河”——大秦铁路的疏浚人。

“今天要巡检线路、整理道床,大伙把工具带齐了!”“早点名”后,阮小五开始布置任务。

阮小五是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公司大同工务段王家湾线路车间主任,在这里已工作了11年。车间位于燕山腹地,担负着大秦最偏僻路段的养护任务,管内线路82%是桥隧,还有26条曲线,且多为长大坡道,养护最难,作业环境最差,生活条件最苦。其他线路流传这样一句话,“谁不好好干,就调他去王家湾。”

两辆工程车载着18名养路工颠簸驶上简易公路。车间党总支书记李天元指着旁边的山坡对记者说,上面有5座坟茔,长眠着修筑大秦铁路时牺牲的5名铁道兵战士,“那是1984年,他们20多岁……”烈士的14名战友,1988年兵转工后留在王家湾养护大秦铁路。每一年的清明,他们都要在坟前为烈士点支烟。

半小时后,养路工到达位于赵家二号隧道和张家湾隧道之间的作业地点。大秦铁路原设计年运量1亿吨,最初通车时仅2700万吨,到2018年,年运量达到了4.51亿吨。单列运量也由5000吨增加到如今的2万吨,每列重载列车有210节车皮,从车头到车尾得走半小时。开通30年,这条“煤河”累计输送煤炭62亿多吨,贡献了全国西煤东运的40%。

2万吨列车对轨道的冲击力巨大,但轨道允许误差仅几毫米,线路养护“疏浚”责任重大。“上面万吨重,下面毫米算。”阮小五说。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工务段巡检员杨泽华(右)和工友在检查线路的轨距。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疏浚”只能在两趟列车通过的5分多钟间隙“抓空儿”进行。负责安全瞭望的4名防护员就位后,其他养路工像医生一样沿着轨道查看各种“病害”:螺丝是否松动,钢轨是否有裂纹,列车通过后砼枕受压是否正常。更多时候则是把轨道中间的石砟用大叉铲出去,或者将轨道两边的煤粉和列车制动时洒落的砂子用铁锹铲进一个袋子,抬到护网外。

“可别小看这些个小活细活,如果这些洒落的煤灰不及时清理,极易腐蚀固定轨道的螺栓,会埋下大的安全隐患。”阮小五介绍。

进入隧道,没有灯光,往里漆黑一片。阮小五说,大型养路机械目前还不能在隧道作业,养护全靠人工,外面能干5处的,里面1处都干不完。隧道里由于常年积水,会发生道床翻浆冒泥、线路软硬不匀、粉尘掩埋扣件等病害。他们通过人工作业,硬是将35公里隧道线路养护成了安全线、优质线,30多年没大修过一次。

“有车了!下道!”随着防护员王栋的指令,记者与养路工迅速走下轨道,进入避车洞。一声汽笛,车辆未到风先到,列车如同活塞一样,推着夹杂些微煤粉的风浪涌了过来,耳边充斥着列车滑过铁轨的刷刷声。2分钟后,列车驶离,轨道还是热的,养路工又迅速上道作业。

这样的作业周而复始。


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同工务段巡检员杨泽华在挑选检测工具。新华社记者曹阳摄

下午1点多回到驻地,刚好前年退休的老同事韩玉金回来了,大家高兴地拉着他问长问短。老韩是大秦铁路的筑路老兵,转业留在王家湾,儿子韩建秦也曾在王家湾养护大秦铁路。他给儿子取的名字,是为了纪念自己当铁道兵修大秦的那段岁月。

对于27岁的韩玮来说,辛苦倒不怕,远离城市多少有点孤独。不过,他也能想开,“和老一辈比,现在条件好了很多,也可以上网,我们有责任把线路零事故纪录保持下去。”

“保大秦线畅通,让重载列车多拉快跑,是王家湾人一直坚守的初心和使命。”李天元说。

太阳继续照在桑干河上,王家湾人还将继续疏浚“煤河”。养路工像燕山一样沉默坚守,像桑干河水一样依恋河床,像道钉一样钉在铁轨上,负重万吨,坚守分毫。又如那无数条枕木无数颗石砟一样,常常被忽视,却又无可替代。(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向清凯、姜锦铭)

楼主:godson2888

字数:4809

帖子分类:台湾风云

发表时间:2019-11-28 20:16:53

更新时间:2019-11-30 11:31:29

评论数:2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