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历史随笔]残阳如血 照在权谋家的刀上 《资治通鉴》要这样读

[历史随笔]残阳如血 照在权谋家的刀上 《资治通鉴》要这样读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一一六】从仓鼠到厕鼠

(前208年)于是赵高侍二世方燕乐,妇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闲,可奏事。”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闲日,丞相不来;吾方燕私,丞相辄来请事!丞相岂少我哉,且固我哉?”……,欲案丞相;恐其不审,乃先使人按验三川守与盗通状。
……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资治通鉴》卷八 秦纪三

我们再讨论一下李斯。
李斯是战国时期著名学者荀况的学生。荀况,后人尊称他为荀子,与孔子、孟子的待遇一样,都是“子”,荀子其实我们都很熟悉,他的《劝学篇》一直收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这是每个中国人都背过的。荀子现在被划为儒家,但和孟子不同,主张“法后王”、主张“性恶论”,欣赏“法”、“术”,所以,也有人认为他是法家。我第一次知道荀子,就是在文革批林批孔运动中,当时中央文件,林彪的罪行之一是“尊儒反法,攻击秦始皇”,一下子,连我们的老师都傻了,因为在1973年前后,大家都是史盲,老师念得稀里糊涂,学生听得晕晕乎乎,随后,我记得我们的语文课加了几篇活页课文,讲秦始皇年轻有为,也有韩非的寓言,加上报纸杂志包括小人书都是连篇累牍地宣传儒法斗争史,中国历史上的思想家都是那个时代通过那种方式认识的。“批林批孔”客观上起到了普及历史知识的作用。呵呵。
荀子是法家,主要是他的两个著名的学生都是法家,一个是韩非,一个就是李斯。我看过一本讲韩非的小人书,当时我看到他被李斯害死,当时就有“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一类的感慨,现在知道,儒家杀儒家,法家砍法家,朋友害朋友,自己人整自己人,那是相当正常的。
阅读中国历史,后世的阅读者都有心理定势,比如,对李斯这样的,经过名师教导的,我们把他归纳于读书人行列,他参加政治活动具备了充分的正当性,而对于赵高,因为他是阉人,我们在心理上就不接受他,毫无疑问地把他判定为“小人”,孔夫子“君子”、“小人”的二分法,其实对我们影响至深,用这一套看历史,历史就很简单,忠臣孝子,奸佞小人,阵线分明,正邪立判。可是人是复杂的,历史的每一步,都是人在推动,有所谓的规律性,也有很多偶然性,充满戏剧的张力,让我们好奇,让我们感慨,让我们着迷。

李斯之所以能引起我们的争论,是因为我们都替他有些不服气,他的学识、才华和对秦帝国的功绩,都是赵高不能比拟,从内心我们不愿意看到他被赵高修理成这样,认为他死的冤。为古人平冤,是读书人自己给自己加码的义务。
李斯得到大家的好感,主要是因为《谏逐客书》,这篇文章不仅写的文采斐然,关键是道出了读书人个个皆有的情怀,就是希望帝王家广纳贤才,而自己已经把缺省值定为贤才了。李斯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仅此一文,足以让大家对他其他的行为都愿意宽恕,比如参与焚书坑儒的策划,这项罪责大家更愿意加在秦始皇身上,秦帝国的一切恶,都放在秦始皇这个筐里,李斯可以被摘出来,作为读书人致仕的成功者之一,摆在那里,激励后人。
李斯的一生,是从仓鼠到厕鼠的一生。司马迁善于用细节展示人的性格,性格则又决定了人的命运。李斯从老鼠在谷仓和茅厕的不同境遇,确立了自己的人生观,就是谋取好的位置,保住好的位置。这与儒家“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的人格修养距之甚远,作为常人,对环境斤斤计较,幸福指数不会高,作为政治家,对此耿耿于怀,不免进退失据。就象一般的庸手,对几个子过于计较,肯定丢失大局,李斯在政治斗争中没有基本立场,一切以是不是还处在仓鼠的位置为指针,结果被政敌欺之以方,李斯之败,与他这种爱计较的性格有关。
在沙丘,胡亥取扶苏而代之,这是违背秦始皇本人的遗愿的,在中国皇朝更迭,先皇的遗愿就是合法性和正当性,李斯在这个关节点上没有坚持,而没有坚持有原因又完全是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就让他失去了前朝元老的合法性,失去了与赵高斗争的政治资本。
李斯在一开始,可能以为自己参与策划、实施了政变,有拥立之功,自己也是二世的控制人之一,甚至是主要控制人,这是他接受赵高方案的重要因素,扶苏继位,他会失去控制的地位。后来,李斯发现了赵高对二世的控制十分严密,自己根本插不上嘴,分不到羹,转而想调整策略,想让傀儡皇帝变成独立自主的皇帝,自己仅施加影响力,他在继对赵高之狠没有正确判断之后,对二世胡亥之昏也没有做出正确判断。他向二世写举报信,揭发赵高,说赵高专擅大权,贪图私利,有谋反的野心。而赵高在二世胡亥心目中接近完美了:“夫高,故宦人也;然不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洁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朕实贤之;而君疑之,何也?”
李斯仓促之间的反击,反而陷自己于不义的境地,误判形势,对关键人物二世胡亥到底怎么想,也没揣摩清楚,这一回合李斯虽然先出招,但这样的臭招数只会加速自己的灭亡。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一一七】从仓鼠到厕鼠(续)

(前208年)是时,盗贼益多,而关中卒发东击盗者无已。右丞相冯去疾、左丞相李斯、将军冯劫进谏曰:“……请且止阿房宫作者,减省四边戌、转。”二世曰:“……今朕即位,二年之间,群盗并起,君不能禁,又欲罢先帝之所为,是上无以报先帝,次不为朕尽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责他罪。去疾、劫自杀;独李斯就狱。二世以属赵高治之,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赵高治斯,榜掠千余,不胜痛,自诬服。
斯所以不死者,自负其辩,有功,实无反心,欲上书自陈,幸二世寤而赦之。
赵高使其客十馀辈诈为御史、谒者、侍中,更往覆讯斯,斯更以其实对,辄使人复榜之。后二世使人验斯,斯以为如前,终不敢更言。辞服,奏当上。二世喜曰:“微赵君,几为丞相所卖!”……遂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赵高为丞相,事无大小皆决焉。
——《资治通鉴》卷八 秦纪三

李斯给二世上书揭发赵高,李赵之间的矛盾激化,这种情况在中国历史上极其普遍,朝中有两党、两派或两个巨头,彼此不和,互相攻讦。这时,皇帝居其间,有皆听之妙,有操控之柄,当然,皇帝必须是所谓“明君”,如果是昏君,要么误杀误判,要么两派争吵不休,朝政长期处于混乱之中。不管什么情况,皇权在政争中的裁判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裁判存在并有权威,政治就仍在轨道上运行;裁判不公,政治就会走向偏狭,最后导致危机;如果裁判的连地位都不保,就是政局混乱,就会有乱臣贼子或野心家逐鹿问鼎,寻求裁判的位置。

李斯、赵高、胡亥正是处在这常见的三角逐力中。
李斯给二世上书,二世胡亥居然担心李斯杀掉赵高,这就很值得推敲:一是情况是李斯在这个时间确实有“清君侧”的力量;二是胡亥发昏,对李、赵的实力的判断正好颠倒了。如果李斯有力量干掉赵高,那么为什么他只使用“批判的武器”而不动用“武器的批判”,为什么光揭发而没有行动,看来李斯此时已没有操纵军、警的能力了。如果是第二种情形,那么赵高这个人就太深了,他在二世面前一直示弱,雌伏不发,一发即中。

李斯下狱,是因为和右丞相冯去疾一起劝谏二世停止重点工程,修正劳民伤财政策。二世这次明确地翻了脸。从通鉴的历史文本看,赵高并没有在期间下药。有意思的是,赵高当时对二世能最后杀掉李斯并没有百分百信心,反而一直担心二世对李斯网开一面。于是赵高派了好几拨人到狱中,冒充二世的代表看望李斯,李斯自然要申冤,结果是更加严厉的审讯,直到李斯住嘴。这时,真正的二世的代表戏剧性地出现了,是不是赵高拿捏准了,故意出这个主意,让二世派个信得过的人去探问李斯?李斯面对皇帝的使者,果然不敢做声了。腰斩咸阳市的决策清晰地下达了。

李斯是被二世抛弃还是被赵高算计,或者两者皆备,已经不重要了。
政治人物在大的关节上还是要站稳立场。这样,即使失败,也能得到敌人的尊重。
对于二世,失去李斯,赵高就没有制衡了。这一点,做皇帝的杀重臣前一定要想透。
对于赵高,我们无话可说,这样的狠角色,最好别在人生当中碰到。
对于李斯,我们只能致以同情。李斯入仕前以仓鼠为榜样,临死前想到是“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李斯是上蔡人,在上蔡的日子,在李斯心目中,或许是做“厕鼠”,今天以仓鼠挨一刀,比在老家做厕鼠何如?
司马迁状李斯,以鼠始,以犬终,岂是闲来之笔!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下面的文章转致博客“遗失的角落http://37736116.blog.sohu.com/”
写的不错。

李斯的成功,有着如此夺目的光辉。但李斯在历史上最引人注目之处,却不是他的成功,而是他的失败。
李斯的失败,两千年之后,还令人浩叹。
他是当时最有名的政治哲学家荀子的高徒,也算是在当代大师那里拿到了政治哲学博士学位,但最后却败于一个宦官之手。
作为一个外国人,不远千里,来到秦国,他奋斗达到了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地位。如果秦始皇因为统一六国而被称为“千古一帝”的话,李斯被称为“千古一相”也毫无愧色。秦始皇对他基本是言听计从。就君臣际遇和取得的成就来说,可算得国史第一。功高而未震主,秦始皇直到死都没有怀疑过他,对他的信任可以说是无以复加了。李斯对少主还有拥立之功,但二世皇帝居然会怀疑他谋反,最后居然相信他谋反,少主继位一年,拥立的功臣就身败族夷,也是史上罕见。
李斯是法家的代表人物,算得上是一个大政治家,但很多时候,他的作为又跟最无耻的政客差不多。
李斯的才学、手腕,都是历史上第一流的,他的没有好下场,也在历史上有其特别的代表性。
李斯为什么会败于赵高?如果我们了解了以下几点,对这个问题就不再会感到不可理解。
第一, 李斯没有把赵高作为敌手,而赵高把李斯当做了敌手。
第二, 赵高掌握了跟皇帝的联络权,李斯想见皇帝一面都难,更谈不上在皇帝面前剖白自己,揭发别人了。
第三, 还有一个不是那么不重要的原因:赵高用威逼利诱的方式很快建立了自己的势力集团,而李斯始终没有自己的势力集团。
先说第一点。
在始皇时期,李斯的地位已经达到了最高一级,不可能再升高了。而赵高,虽然身份是宦官,品质是小人,也怀有升官掌权直至位极人臣的心思。这也不能说是错误。李斯要保,赵高要争,要斗,这个李斯是知道的。李斯不知道的是,赵高的野心,并不像李斯估计的那样小。也就是说,李斯低估了赵高。赵高的最终目的,至少是独揽朝廷大权。这样子的赵高,李斯根本就没有想到。李斯“知己不知彼”。
李斯之所以在沙丘与赵高合作,是信服了赵高的分析。他把蒙恬作为最重要的对手,联合赵高,矫诏除掉扶苏与蒙恬。这样,李斯就以为,在大秦帝国政界,自己就没有分量足够的对手了。
李斯肯定自以为这个想法不错。表面上看确实是这样。功劳和才能,还有谁比自己更强呢?至于皇帝,是自己矫诏拥立的,肯定会感谢自己、信任自己、倚靠自己。长保富贵,似乎没有任何问题。
但李斯恰恰错了,而且错得很彻底。
在政治上,昨天的盟友很可能是今天的敌手。赵高跟李斯结盟,拥立二世成功之后,马上就把李斯当成了最大的敌手。
从李斯这边来说,秦始皇在沙丘死去的时候,如果他主动想到了赵高劝说他的那些理由,为自身长保富贵打算,最好的办法当然就是联合赵高,矫诏拥立胡亥。拥立胡亥成功之后,应该立即着手剪除赵高的势力,甚至在肉体上消灭赵高。但李斯没有这样做,也没有这样想。
他在被动中接受了赵高的阴谋。历史不是“李斯联合赵高,发动沙丘之变”,恰恰相反,历史是“赵高联合李斯,发动沙丘之变”。从此之后,李斯就一直处于被动的位置,没有主动做过一件大事。
李斯知道自己已然跟赵高成为最主要的政治敌手之后,仍然小看赵高。他觉得自己以丞相之尊兼有拥立之功,对付个把赵高,是绰绰有余,根本就没把对方放在眼里。以至于一次次错失机会,直到最后局面再也无法逆转,事情已无法收拾的时候,他才跟皇帝说赵高要谋反。其实这也是诬告,李斯并没有掌握任何赵高谋反的证据。
李斯这也是急了乱咬。如果他脑筋还清醒的话,就知道这么说根本就没用。
原因无他,就是我们下面说的第二点。
第二点:赵高独占了跟皇帝的联络权。
当初在沙丘的时候,赵高问李斯:“如果扶苏继位的话,跟新皇帝的关系,您与蒙恬相比如何?”李斯说:“不如。”
李斯未曾细想:“胡亥继位之后,跟新皇帝的关系,自己与赵高相比如何?”
二世继位之后,长期不见群臣,他几乎就只从赵高那里获得关于国家局势的报告。赵高也极力撺掇二世荒唐游幸。
有拥立大功的李斯,反而见不到皇帝。
这个情况,李斯都知道。
那李斯怎么能指望,通过一份书面报告,说赵高谋反,皇帝就会相信自己呢?
皇帝接到报告,可能会这样想:
“赵高先说你谋反,你后说赵高谋反。你的话不能信。”
“赵高,我天天都见,他的建议,都是让我高兴的事情,怎么可能谋反?”
李斯当初在荀子那里学的是帝王之学,在他跟秦始皇的关系中,他获得了成功,他得到了秦始皇的信任。在二世手下,他的帝王学基本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李斯对秦二世几乎没有影响。
我们知道,凡是跟皇帝关系密切的人,接近权力中心的人,相对于其他人,在权力斗争中占有优势。也因此,历代想要固宠的人,无不想方设法打听皇帝的爱好,揣摩皇帝的心思,不惜重金打通与皇帝的联络渠道。但李斯却不此之图,在与皇帝的联络中,居然借助自己的敌手!敌手怎么会给他这样的好机会呢?
第三点:政治斗争需要自己的班子。
李斯贵为丞相,百官之首,但没有自己的私人势力集团。这也许是秦始皇没有怀疑他的原因。在始皇帝活着的时候,靠着皇帝的完全欣赏与信任,李斯的地位是牢固的,韩非出现的时候,李斯略施小计就去除了这个威胁,李斯不需要结党。
始皇帝活着的时候,李斯也不能结党,如果被皇帝发现,李斯将无以自辩。
但始皇帝死了。新皇帝最信任的人不是李斯自己。这一点,李斯很长时间以来都没有认真考虑。即使认真考虑了,也没有认真采取行动。
赵高已经成为自己政治上最大的敌手,在赵高的势力还没有膨胀的时候,立即建立自己的势力集团,以李斯的地位,他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虽然法律规定皇帝拥有最高权力,李斯知道,这个权力的“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二世初登大宝,没有经验,如果李斯有心的话,完全可以组建自己的班子,把持朝政。
但李斯没有做这些。
他的敌手赵高很快利用自己的特殊地位,胁迫一些朝臣。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真心投靠的朝臣,很快建立了一个与李斯相对的集团。等到这个集团实力坐大,李斯想要反击的时候,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李斯为什么没有建立自己的集团?据分析,可能跟吕不韦的命运有关。
吕不韦在秦国建立了自己庞大的政治势力集团,李斯初到秦国,就参加了这个集团。但始皇帝亲政之后,很快就摧毁了这个集团,李斯作为集团一份子,受到牵连。李斯亲眼看见了吕不韦集团的败亡,可能他会暗暗地想:以后我坐到吕不韦那个位子,绝对不能像他这样干。
我们有了这些认识之后,再来详细考察李斯的一生,就会有更深的感悟。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一一八】“抢一个共产党领路向前”

(此篇应在《【一一五】权阉标本》之前,现补写。俟以后整理时调整顺序,锐圆记。)

(前208年)梁闻陈王定死,召诸别将会薛计事,沛公亦往焉。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计,往说项梁曰:“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后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起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后也。”于是项梁然其言,乃求得楚怀王孙心于民间,为人牧羊。夏,六月,立以为楚怀王,从民望也。陈婴为上柱国,封五县,与怀王都盱眙。项梁自号为武信君。
——《资治通鉴》卷八 秦纪三

革命样板戏《杜鹃山》里面,雷刚有句唱词非常经典:“抢一个共产党领路向前。”
陈胜死了以后,反秦的革命阵线看来确面临一个举什么旗的问题,但凡革命,有两件大事:一是旗帜,二是刀把子,旗帜就是纲领,是用来号召和动员民众的,刀把子是军权,是用来和内外敌人拼杀的。孔夫子讲,名不正则言不顺,从秦末的大动乱来看,确实让老夫子说中了。
这时候,反秦实力最强的是项梁,要我说,项梁干脆称王或者称帝就算了,他如果称帝,先把“名”正起来,即使战死,侄儿项羽顺理成章继任皇帝,那样,刘邦就不是和项羽楚汉“相争”了,而反叛朝庭,这样项羽即使不能玩个大逆转,刘邦要夺取最后胜利恐怕要更艰难许多。
结果项梁听从一个叫范增的老伯伯的建议,和雷刚一样,找出来一个放羊娃领导革命。这个放羊娃姓芈(音:米)名心,是窝囊废楚怀王的孙子,老楚怀王让秦王和张仪欺负得不成人样,所以,范增认为“楚人忴之致今”,可以打悲情牌,得同情票,而且别有用心地将芈心也立为“楚怀王”,目的是“从民望也”。
项梁给芈心最初的定位很清晰,说好听点是虚位领袖,革命象征,说难听说点就是一个傀儡。捏个泥胎,仅供参拜使用。没想到后来这尊泥胎得了灵气,还真没把自己当傀儡,拿起架子号令群雄了。
在群雄无首的情况下,找个名义上的“共主”也不失为一种策略,起码可以获得暂时的团结,保证结盟不致马上崩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有利于结成更广泛的统一战线。
但是仍然有个问题:当是时,已经有陈胜称王,后来有赵王、齐王,张良游说项梁,把韩国的遗族韩成也封为了韩王。当时的革命阵营,出于对秦始皇的痛恨,不愿意或不屑侵犯始皇帝的知识产权,对“皇帝”两个字视而不见。楚怀王后来封魏豹为魏王,霸王更是大封诸王,后来的汉王刘邦也可以封韩信为齐王,“王封王”一时蔚为大观,整个乱套。
这种乱套绝不是官爵级别搞不清这么简单,而是革命家们对新秩序缺乏描述能力导致的一种混乱。到了后世,谋反的、造反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大家心里门清,最后的终极目标就是登基称帝。
有意思的是,项梁、项羽叔侄都不大注重视名位,项梁已经有权力封别人为王,自己只得到个“武信君”的封号,项梁战死后,楚怀王马上封一个什么魏豹为魏王,而只封项羽为长安侯,号为鲁公,封刘邦为武安侯,离王还差一截。项梁是自己打天下,在人群里把个姓芈的“狗狗”、“摆渡”出来,自己扶植的傀儡,给自己的待遇这么差,难道项氏真的不在意吗?你看人家曹氏和司马氏,做的是汉家、魏家的官,都是“封王”、“加九锡”、“奏事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待遇那是相当地高。
项梁死后,楚怀王从虚位的天下“共主”,好像变成一个掌实权的领袖了,他开始扶植其他势力,如封魏豹为魏王,任命宋义为上将军,位在项羽之上,明目张胆地削弱对他有恩的项家的势力。看来,这位放羊娃血管里还是有王者的DNA。
立怀王,始作俑者是范增伯伯,这位老爷子,在高皇帝的评述中,是和张良、萧何、韩信一流的人物,也是超级男生,但这个策划险些让项氏沦入不复,后来项羽不大听他的计策,恐怕也和这事有关。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一一九】先进咸阳为皇上?

(前208年)初,楚怀王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之杀项梁,奋愿与沛公西入关。怀王诸老将皆曰:“项羽为人,悍猾贼,尝攻襄城,襄城无遗类,皆坑之;诸所过无不残灭。且楚数进取,前陈王、项梁皆败,不如更遣长者,扶义而西,告谕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诚得长者往,无侵暴,宜可下。项羽不可遣;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怀王乃不许项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陈王、项梁散卒以伐秦。
——《资治通鉴》卷八 秦纪三

麒麟童周信芳演的萧何十分传神,《追韩信》有段唱,回顾革命历史的:
我主爷起义在芒砀,
拔剑斩蛇天下扬。
遵奉王约圣旨降,
两路分兵进咸阳。
先进咸阳为皇上,
后进咸阳扶保在朝纲。
也是我主洪福广,
一路上得遇陆贾郦生与张良。
一路上秋毫无犯军威壮,
我也曾约法定过三章。
项羽不遵怀王约,
反将我主贬汉王。
今日里萧何荐良将,
但愿得言听计从重整汉家邦,
一同回故乡。
撩袍端带我把金殿上,
扬尘舞蹈见大王。
京剧,现代人感觉着古雅,真正对历史了解的,对古文法了解的,就会发现,京剧里“戏说”的情况很多,“破坏汉语纯洁性”的情况也很多。真如京剧里的萧何唱得那样:“先进咸阳为皇上,后进咸阳保驾在朝纲”,皇位岂不是成了赛跑比赛的奖励品。这算不算恶搞呢?
怀王芈心与众将约,先进咸阳为关中王,不是戏文里的“皇上”,并安排刘邦拣这个便宜,这完全是出于孤立项羽的目的,同时,也埋下刘项纷争的伏笔,决定这件事情的时候,怀王身边已经有了“诸老将”,看来翅膀确实硬起来了。

怀王芈心的问题,就是傀儡出身,没有自己独立的武装力量,没有子弟兵。所以,他后来的策略就是借“共主”的地位,培植自己的力量,分化项氏的力量,如果不是项羽够强够狠,怀王的这一策略也许就成功了。
所以,有了红旗还不行,还要有枪杆子。老人家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诚哉斯言。
现在标准的历史书都这么讲,“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其实,也是别人把革命成果强行贡献给他的,最多也是种瓜得瓜,种彼瓜得此瓜。他之所以“领导革命”,因为他也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到今天两岸都还举着,举旗的时候心里怎么想那是另外一回事。孙中山有旗帜,干脆自己就是旗帜,但没有刀把子、枪杆子,反袁护法,折腾了N多年,没有什么效果,在南京国民政府神化他之前,政坛上的实力派都把他叫做“孙大炮”,这门大炮,虽然够响,但在角逐中,不如来福枪。后来,在苏联人帮助下,国民党有了枪杆子,说话才有了声音。
和怀王芈心先生相类的近代人物,还有黎元洪。怀王后来被实力派人物项羽推举为“义帝”,黎哥哥后来也被实力派人物袁世凯封为“武义亲王”。黎元洪有名份,无实力,没有自己的队伍,所以在政治斗争中占不到实际便宜。不过他处的时代,比芈心先生所处的时代毕竟文明了许多,否则,这类没有实力只有名份的大人物,犹如婴孩怀抱黄金置诸闹市,危险得很。

从更大的局面看,真正差劲的还是秦始皇的草包儿子胡亥。不论名份,还是实力,他在各种势力中最强,拿的牌点最大(坠入网友“计划飞机”的赌局论了),反对他的势力是乌合之众,内部的间隙比比皆是,假使胡亥的智商能力在中人之上,内部不要斗得鸡飞狗跳,大家赶紧形成“稳定压倒一切”的共识,造反派最终还是可以剿灭的。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一一〇】项羽夺权

十一月,项羽晨朝上将军宋义,即其帐中斩宋义头。出令军中曰:“宋义与齐谋反楚,楚王阴令籍诛之!”当是时,诸将皆慑服,莫敢枝梧,皆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乃相与共立羽为假上将军。使人追宋义子,及之齐,杀之。使桓楚报命于怀王。怀王因使羽为上将军。
——《资治通鉴》卷八 二世皇帝下三年(甲午,前207年)

当时,有两个战场,一个是北线,秦主力章邯、王离围赵王歇;一个是西线,刘邦率部属欲入关中,攻击咸阳。这个战略部署应该是比较高明的,如果是楚怀王芈心的想法,那还真不能小瞧这位放羊娃。
宋义是怀王积极拉拢的力量,用来解脱项氏对自己的束缚。宋义率众北上救赵,采取的策略是渔翁政策,即等待章邯与赵王双方消耗得差不多了,自己在上去收拾残局。宋义于是不仅不加快救援进度,还成天喝酒高乐,至安阳,耗了四十六天仍不前进。作为次将的项羽不干了,他要求宋义赶紧引兵渡河,宋义没把项羽当回事,一般情况下,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子,不被重视也属正常。但项羽不是一般人哦,你现在坐的位置是人家叔侄拼着性命打下来的。宋义也是那种不懂得揣摩别人心理的少爷型人物,自己鸠占鹊巢,还以为人家都是雷锋,竟然大大咧咧地充长辈,教训起项羽:“夫被坚执锐,义不如公;坐运筹策,公不如义。”
项羽心下说,格老子让你看看“坐运筹策”是怎么回事。
在一个早晨,项羽哥哥直接冲宋义的大帐,一刀把宋义的人头砍下来。然后对众将说,“宋义谋反,我奉楚王密令干掉他了!”懂得诬人谋反,还知道假借王命,足见项羽还真是知道什么叫“坐运筹策”。空心大少爷宋义在麻痹中丢了小命,也辜负了怀王芈心对他的期望。宋义年龄应在中年之上,叫他“少爷”,是因为他“少不更事”,我实在找不出合适的形容词来形容他。
项羽杀掉宋义,诸将慑服,“首立楚者,将军家也;今将军诛乱。”共识很快就达成了。然后大家拥立项羽做“假上将军”,怀王听到报告,心下肯定是愀然不乐,但还是马上把正式任命书下发了。项羽的威势让怀王芈心又找到了傀儡的状态。
项羽是那种浑身上下洋溢着激情和力量的人,叔父项梁的战死,可能让他在悲痛中沉寂了一段时间,当他意识到需要自己承担责任的时候,他站出来了。
项羽杀宋义,一举两得。第一,排除了怀王和宋义结盟夺取领导权的可能性,“首立楚者,将军家也。”其他人不要再动花花肠子了。第二,他夺权以后,即可以率众出击,楚军破釜沉舟,解赵之围,重创秦军,一战扭转了战略格局。下面一段引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引自《史记/项羽本纪》,告诉大家什么叫“霸王”:
“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威震楚国,乃遣当阳君、薄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救巨鹿。战少利,绝章邯甬道,王离军乏食。陈馀复请兵。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沈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大破之,章邯引兵却。诸侯兵乃敢进击秦军,遂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军。救巨鹿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侯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霸王确实有霸气,不服不行。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王夫子《读通鉴论》:

怀王之立,非项氏之意也,范增之说,以为从民望而已。臣主之名立,而其心不相释,项氏成而怀王固不能有楚。怀王念此至悉,故一乘项梁之败而夺上将军之权以授宋义;义适遇其际而获怀王之心,故与计事而大悦。非悦其灭秦之计,悦其夺项之计也。宋义壁于安阳而项羽斩之,非愤其救赵之迟,愤其夺己之速也。义之壁安阳而不进也,非欲乘秦、赵之敝,欲得当以收项羽之兵也;其遣子相齐而送之无盐也,非不恤士卒之饥寒以自侈,为怀王树外援于齐而因以自固也。

宋义死,诸将慴然曰:“首立楚者将军家也。”羽之情见矣,义之情亦见矣,怀王之不能终安于项氏,情亦见矣。救赵则命宋义,入关则命沛公,梁死羽孤,为偏裨于宋义旌牙之下,为怀王谋项者之计得矣,而抑无以服楚人之心。幸而秦之君二世也,其相赵高也,其将章邯、王离也,无有能乘臣主之隙以閒楚耳。不然,虽沛公且无以自持,况义之浅谋、羽之徒勇者乎!

于是而知君臣之非独以名为义也,天之所秩,性之所安,情之所顺,非是则不能以终日。范增立楚之说,董公缟素之谋,不足与于兴亡久矣。
-----------------------------------------------------------------------------
拥立虚位领袖常常见诸史籍,成与败,利与弊,愿闻天涯高论!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一一〇】项羽夺权,应为 【一二〇】项羽夺权。老错,抱歉!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楚战士无不一当十,呼声动天地,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
三个“无不”,气势如虹,真好文字!!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关于怀王芈心的一些历史评论

怀王之立也,天将以兴汉乎?怀王之死也,天将以亡楚乎?夫怀王,项氏所立,此宜深德于项。今观怀王在楚,曾无丝粟之助于楚,而独属意于沛公。方其议遣入关也,(项)羽有父兄之怨于秦,所遣宜莫如羽者。顾不遣羽而遣沛公。曰,吾以其长者不杀也。沛公之帝业盖于是乎兴矣。至其与诸将约也,曰先入关者王之。沛公先入关,而羽有不平之心,使人致命于怀王,盖以为怀王为能右己也。而怀王之报命但如约而已。以草莽一时之言,而重于山河丹书之誓,羽虽欲背其约,其如负天下之不直何。是沛公之帝业又于此乎定矣。无项氏之兴,本假于亡楚之遗孽,顾迫于亚父之言,起民间牧羊子而王之。盖亦谓其易制而他。而岂料其贤能若是邪?始而为项氏之私人,而今遂为天下之义主;始以为有大造于楚,而今则视羽蔑如也。则羽此心之郁郁悔退,岂能久居人下者。自我立之,自我废之。或生或杀,羽以为此吾家事。而不知天下之英雄得执此以为辞也。故自三军缟素之义明,沛公之师始堂堂于天下,而羽始奄奄九泉下人矣。怀王之立,曾不足以重楚,而怀王之死,又适以资汉。然则范增之谋,欲为楚也,而只以为汉也。呜呼!此岂沛公智虑所能及哉?其所得为者天也,此岂范增、项羽智虑之所不及哉?其所不得为者,亦天也。
——《木锺集》卷十一。

汤武身致大业,自余小小,成立未有不由己出而可受成于人者。身不能有为而他人借之以立名,身之见杀必矣。(陈)婴母之止婴,岂独以世未尝贵,以非出于婴之身致也。楚怀王之孙曰心者,一旦安受义帝之名,曾妇人之见不若。遣沛公入关,以诸老将之言而得之,擢宋义为卿子冠军,以高陵君显之言而失之。随声迁就,何足论怀王贤否。
——《黄氏日抄》卷四六。

尹起莘评:君臣,天地之大义也,臣之事君,犹子之事父,亘古而不可易也。(项)籍世为楚将,北面事之,义帝怀王之孙,项梁立以为君,大义已定,籍何得而弑之乎。况籍起自偏裨,矫杀卿子冠军,宰割天下,率狥己私,义帝不能诛籍,而籍反弑帝,其恶可胜道哉。
——《纲鉴合编》卷五。

袁了凡评:楚怀王孙心,亡国之残孽也。项王徒以名义起牧羊而王之。一日在上,乃独运大柄,挥置诸将若素君臣然。虽羽之慓悍,且有宿德,固亡假也。入关之役,独遣沛公以宽大长者,就此一事,而知人之哲,安民之惠咸具焉。及羽入关,使人致命怀王,王乃曰如约,不以羽动也。可谓有帝王之英略矣。天命不在,卒死于贼,惜夫。
——《纲鉴合编》卷五。

(项)羽不杀义帝,沛公亦必杀之。羽为沛公代之手,而且为汉藉口,使天下义之,此羽之失也。盖韩、彭之功犹不容,况义帝名位之足以动天下者乎?纵沛公能善处帝,数年之间,反者九起,亦必有挟义帝以为名者,而帝亦不能自安于汉矣。故曰,沛公必杀之也。
——《史记疑问》卷上。

赵翼曰:《史记》不立楚怀王心传,殊为缺笔。陈涉已世家矣,项羽已本纪矣。心虽起牧羊,然汉高与项羽尝北面事之。汉高之入关,实奉其命以行;后又与诸侯共尊为义帝,而汉高之击项羽也,为之发丧,则心固当时共主。且其人亦非碌碌不足数者:因项梁败于定陶,即并项羽吕臣军自将之;因宋义识项梁之将败,即拜为上将军;因项羽残暴,即令汉高扶义而西;及汉高先入关,羽以强兵继至,亦居灭秦之功,使人报心,心仍守先入关者王之之旧约,而略不瞻徇;是其智略信义,亦有足称者,非刘圣公辈所可及也,自当专立一传。乃《史记》逸之。岂以其事附见项羽诸传中,故不复叙耶。然律以史法,究未协也。——《考证》。
诸将之奉义帝,以为名也。项氏之奉义帝,则分也,义也。君臣之分定矣,而弁髦弃之。此在他人且不可,况羽乎。初义帝约,先入关者王关中。沛公先入,羽意不悦,而恶负约,名曰:巴蜀亦关中地也。乃以沛公为汉王。羽之刚悍自用,犹 以义帝一言,不欲显背之,亦见公义之在人心矣。刚悍如羽,终身不敢称帝。羽不称帝,而作史者列之帝,岂理也哉?……向使羽知大义,一时贤将相,维持调护之,平暴乱,一海内,而归之义帝。王室治则退居西楚,如西伯之专征;乱则摄天子之事,负扆而朝诸侯。终身不失臣节,虽伊周无以加也,而岂所望于羽。
——《史见》卷一。

转自菜九段天涯贴《楚怀王心的历史地位述略》。http://cache.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18349.shtml
不敢掠美 特致谢意!
正好有人把菜九段的贴子整排翻起,方便查阅。哈哈!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苏轼/范增论
汉用陈平计,闲楚君臣,项羽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其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疽发背死。
苏子曰:“增之去,善矣。不去,羽必杀增。独恨其不早尔。”然则当以何事去?增劝羽杀沛公,羽不听,终以此失天下,当以是去耶?曰:“否。增之欲杀沛公,人臣之分也;羽之不杀,犹有君人之度也。增曷为以此去哉?《易》曰:‘知几其神乎!’《诗》曰:‘如彼雨雪,先集为霰。’增之去,当于羽杀卿子冠军时也。”
陈涉之得民也,以项燕。项氏之兴也,以立楚怀王孙心;而诸侯之叛之也,以弑义帝。且义帝之立,增为谋主矣。义帝之存亡,岂独为楚之盛衰,亦增之所与同祸福也;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羽之杀卿子冠军也,是弑义帝之兆也。其弑义帝,则疑增之本也,岂必待陈平哉?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陈平虽智,安能闲无疑之主哉?
吾尝论义帝,天下之贤主也。独遣沛公入关,而不遣项羽;识卿子冠军于稠人之中,而擢为上将,不贤而能如是乎?羽既矫杀卿子冠军,义帝必不能堪,非羽弑帝,则帝杀羽,不待智者而后知也。增始劝项梁立义帝,诸侯以此服从。中道而弑之,非增之意也。夫岂独非其意,将必力争而不听也。不用其言,而杀其所立,羽之疑增必自此始矣。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七十,合则留,不合即去,不以此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亦人杰也哉!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君臣纲常”四个字是超强病毒,烧坏了很多古人的脑袋。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作者:达芬奇达内 回复日期:2006-11-27 17:44:56
也许到了境界后,几位大家也会有毛老人家"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感悟吧~~我才25,现在一国企上班,自己亲身经历并眼见他人遭遇,皆不出楼主分析之大略.既然不想为鱼肉,却为刀俎吧~~~

顺便请问锐圆先生,何时能编纂出书,诚心期待中~~~


作者:恋上我的左手 回复日期:2006-11-27 17:54:43
同期待先生的书!
--------------------------------------------------------------------------
工程浩大,先写着吧。目前大概只完成了5%,离成书的日子尚早。
现在天天有读者,天天有意见反馈,很有成就感。出书也不过如此。
=================
作者:天空中飞过 回复日期:2006-11-27 18:16:23
前些日子,把飞机兄、锐园兄的帖子翻出来通读了一下。飞机是管杀不管埋的,按下不表。
锐园的文字总让小弟有点不尽兴的感觉。总以为可以更加血淋淋一些。残阳如血,血吗,不能太温情了不是?

----------------------------
历史是血淋淋的,今天不妨以常情常理观之,兄弟是不是看惊悚片多了,要刀刀见血?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作者:kunt 回复日期:2006-11-27 21:28:13
呵呵,你们个个都是权谋家了
--------------------------------------------------
炼一双冷眼,看热闹世界。揣摩一下权谋家的心境,如是而已。呵呵。
做权谋家?升斗小民,没必要。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一二一】刘邦洗脚

沛公至高阳传舍,使人召郦生。郦生至,入谒。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郦生入,则长揖不拜,曰:“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诸侯破秦也?”沛公骂曰:“竖儒!天下同共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生曰:“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于是沛公辍洗,起,摄衣,延郦生上坐,谢之。……郦生常为说客,使诸侯。
——《资治通鉴》卷八 二世皇帝下三年(甲午,前207年)

项羽在巨鹿大破秦军,改变了战略格局,且不说他;张耳陈馀闹矛盾,也不说他,有兴趣看《史记/张耳陈馀列传》,这是一部关于友谊信任和仇恨的样板戏。我们掉过脸来再说刘邦。
刘邦西进的路上,没有轰轰烈烈的大战斗,只有笼络人才的小故事。当然,这都是写历史的人故意这么安排,故意这么写。历史家在撰写历史文本时,他选材不同,重点不同,所谓客观是很难做到的。我们今天读历史,其实是读描述历史的一种又一种文本,历史真实,充其量是文本真实。

刘邦北击昌邑,遇到彭越,彭越率其部属千人跟从。到了高阳,遇到了高阳酒徒郦其食。郦其食发音为“历异己”,听岔了,还以为是“里脊”。
郦生见刘邦的故事,大家应该很熟悉,一般讲到刘邦,不会不提这一段,历史书上这些带细节的故事可以看到性格。
刘邦一边让两个漂亮MM给他做足底,一边接见被客人,这种做派肯定会激怒很多人。这恐怕也是后世认为他是个流氓的佐证之一。当时的刘邦还处在发展初期,按照常理,应该礼贤下士,如此倨傲,难道不怕影响革命大业?
礼貌,首先是家教和习惯,刘邦没这个家教,项羽或许有也未可知,所以怎么舒服怎么来,不拘小节,这是第一层。及到混迹江湖,阅人无数,接人待物就不能简单以“礼貌”或“倨傲”所能概括了。此时的刘邦把当初做亭长、做基层干部的那种大大咧咧的习惯已经升格为一种做派或者作风,在外人面前故意装大老粗、没心眼,以疏阔示人,不露自己的真相,这是第二层。这类领导今天到县乡常能见到。具体到见郦生这件事,刘邦在西进路上,定有类似的儒生不断上门来建言献策,就像今天的大企业老板天天有拉赞助的上门提供“惊天动地的策划案”一样,见多了,自然不新鲜,内心也有点鄙视,但又不好拒之门外。所以态度倨傲,来者是兜售空头战略的,这个态度就挺合适,如果来者有真才实学,刘邦也好,曹操也好,这类枭雄会马上改变做派,聚精会神地听你讲,认认真真地和你讨论,恭恭敬敬地礼遇你一把,让你很快就会有受到重视的感觉,要是再上两句高屋建瓴的点评,给予你价值上的认可,你马上会有得遇明主、碰到伯乐他爹的感觉。
享受到刘邦洗脚接见的除了儒生郦生还有豪强彭越,老彭去见刘亭长,老刘又在洗脚——看电视里有请皇帝给方便面做广告,其实洗脚城请皇帝更贴切——老彭心里很不爽,但从刘邦处出来,被带到刘邦给他安排的住处,哇,和刘邦的一个级别档次,老彭马上又欢喜起来。先抑后扬,先冰浴后桑那,刘邦最会忽悠人。

做领袖有时会端着架子,礼貌的要命,有时也会端另一种架子,不礼貌的要命。拿破仑就爱坐在马桶给将军们面授机宜,前些时候有部电视剧《走向共和》,其中有个场景也是袁世凯做总统后,在新式的洗手间里和亲信商量事情,一边如厕一边办公和一边洗脚一边见客一样,不能以不礼貌简单论之,这是一种成功人士的心理满足形式。所以单就这场戏,我就认为导演颇见功力。话说到这儿,也不妨提提周恩来,周也有在马桶上办公的习惯,回忆记录此事的是他的秘书,当然作者给的理由是周总理患有便秘,为了不浪费时间,每天早上周就和他的秘书班子在卫生间议事。周公待人接物非常儒雅,礼数周到,这是有公论的,他不仅对外宾和民主党派人士执礼甚恭,对待部下也常是衣冠楚楚,极为客气,唯独对秘书等身边人才如此不拘。
做个民意测验:总书记要见你,你是愿意让他穿着正装在大会堂接见你,还是愿意到家里让他一边洗脚一边见你?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俺这个70年代出生的,在这里都算年纪偏大了,人家锐圆怕是6字头还靠前的.党史对80年代这一代算是历史,对6字头的人基本就等于现实经历了.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听到喇叭里放东方红的这代人,从心理上就不愿意深入谈党史.
再者,党史是包装过多次的,很多内涵藏的太深,还不如看秦皇汉武来的直接,而且还有个最大好处,你随便评论,没锦衣卫上门.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俺这个70年代出生的,在这里都算年纪偏大了,人家锐圆怕是6字头还靠前的.党史对80年代这一代算是历史,对6字头的人基本就等于现实经历了.每天早上6点钟准时听到喇叭里放东方红的这代人,从心理上就不愿意深入谈党史.
再者,党史是包装过多次的,很多内涵藏的太深,还不如看秦皇汉武来的直接,而且还有个最大好处,你随便评论,没锦衣卫上门.
---------------
锐圆哥哥63年生人,是最后一批对文革有自己记忆有人。
我们这一代人,说话吞吞吐吐已成习惯。我们的父兄,哑巴了的,比比皆是。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非常抱歉,把英布搞成了彭越。
楼主:锐圆  时间:2021-02-07 17:26:17

【一二二】章邯的啜泣声回响千古

王离军既没,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相持未战。秦军数却,二世使人让章邯。章邯恐,使长史欣请事;至咸阳,留司马门三日,赵高不见,有不信之心。长史欣恐,还走其军,不敢出故道。赵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军,报曰:“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资治通鉴》卷八 二世皇帝下三年(甲午,前207年)
巨鹿一战,帝国和反抗者的战略格局发生根本性变化,攻守之势易也。
二世胡亥领导集团如果如能在此时改弦易辙,励精图治,君臣一体,将帅一心,或能再坚守几年,也许有翻牌的机会,因为反秦势力内部也多有间隙,不是铁打一块。
但是,秦帝国外忧未止,内患日剧,章邯孤军一支,本已不堪重圧,而中央已经大脑梗阻,油盐不浸。所谓气数已尽,盖指此也。
章邯是秦帝国最后的一根支柱。秦帝国最精锐的部队是蒙恬戍边的三十万下正规军,因主帅被政治迫害,即到陈胜起义,这支部队或改编到章邯手下,或流散,或直接变成反秦的力量也未可知。而章邯的部队因兵源不足,还编入了劳役的犯人、奴隶,尽管如此,刚开始战斗力仍然不弱,把陈胜的主力之一周文打败,继而在定陶击败项梁。直到和项羽在巨鹿接战之前,章邯所部用所向披靡形容并不为过。当是时,战事都在原楚、赵间进行,秦仍具肴函之固,关中千里,仍有可观的战争资源可供利用,但是,政治上的昏暗让前线军事上的胜利显得毫无价值,章邯内心之气苦恐岳飞、文天祥犹不及也。
总结一句,浑蛋做皇帝,忠臣很心苦。
秦帝国暴虐天下,激起民反,但国家资源仍然具备。晚清太平天国时期,清政府内忧外患,国家资源相对应该不及秦国,但是咸丰、慈禧前后主政时期,对前线镇压太平军的军队,一、政治上坚定支持,二、在一切战争资源的供给上,有银子出银子,没有银子出政策,可谓识大局,讲政治。反观秦朝当时的情况:章邯派代表返回首都汇报工作,寻求支持,得到的却是闭门羹和追杀。
二世对秦国的资产负责,形势如此危急,他即使再耽于玩乐,也应该关心一下前线的战事,应该和前方统帅保持畅通无阻的联系。在这方面,秦国肯定有完善的制度,秦灭六国,大多是秦王居咸阳,很少御驾亲征,而是派统帅出征,即使古时通讯交通再落后,中央也一定会定期通过专门的管道了解前线的状况。读高阳的小说,我们知道在清朝就有什么“六百里加急”的专门汇报制度,相当完备。二世只要过问战事,赵高尚对二世有所忌惮,前后方的信息大致可以沟通,最起码最起码,章邯能拿到个空头支票和精神鼓励,多多少少也有点心理补偿。然而没有,自己派去的汇报人员反而遭到追杀,这个时候,章邯第一反应是气晕,第二反应是气愤,气愤之余,就是报复,老子投降敌人,让你重新认识一下老子的价值。
章邯向项羽投降,“已盟,章邯见项羽而流涕,为言赵高。”一个统帅大军让敌风闻风丧胆的大将军,见到往日的对手竟然痛哭流涕,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悲哀?这是一种被小人愚弄的悲哀,是一种气苦憋屈到极点的悲哀。
英雄流血不流泪,当一腔热血毫无价值之时,也会像怨妇一样啜泣。章邯的哭声,传透千年,至今依然可闻。因为像章邯这样境遇的人,永远会有。
想一想,能和项羽这样“若妇人”的英雄泣诉衷肠,章邯也还算幸运的。很多人,直接气死了。
2006年11月28日于赴宁飞机上

楼主:锐圆

字数:1656447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6-10-27 05:39:00

更新时间:2021-02-07 17:26:17

评论数:3206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