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论语》开启智慧

《论语》开启智慧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为什么我说《论语》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论语》人人都知道,但真正读过的人不多,真正读懂的人更不多。如果真正读懂《论语》,便可知我所言不虚。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论语》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前言
一、君子之学
二、君子思维
三、圣人
四、史上最昂贵的广告位置
五、扭转思维
六、信与义
七、心得体会
八、武学秘籍
九、《弟子规》与《论语》
十、君子不器
十一、年轻的孔子
十二、志于学
十三、恒心与改过
十四、看人与交友
十五、如何提升修为
十六、什么是仁者
十七、君子与小人行事的区别
十八、拜访老子
十九、孔子去齐国
二十、春秋霸主晋文公
二一、春秋霸主齐桓公
二二、孔子点评管仲
二三、三月不知肉味
二四、诗歌
二五、老戏骨齐景公
二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
二七、孔子的日常生活
二八、祭祀的重要性
二九、子不语
三十、孔子出仕
三一、易经
三二、一以贯之
三三、中庸
三四、叩其两端而竭焉
三五、无为而治
三六、人能弘道
三七、内圣外王
三八、孔子与女子
三九、孔子在朝廷
四十、孔子在乡党
四一、孔子讲领导力
四二、孔子点评鲁国名臣
四三、夹谷会盟
四四、诛杀少正卯
四五、墮三都
四六、孔子离开鲁国
四七、开始周游列国
四八、孔子论直
四九、孔子点评卫国名人
五十、宋国
五一、郑国
五二、过蒲适卫
五三、卫国的隐士
五四、归与!归与!
五五、叶公
五六、隐士们
五七、在陈绝粮
五八、楚狂人
五九、真正的隐士
六十、名不正言不顺
六一、回归鲁国
六二、圣人逝世
六三、孔子的学生们
六四、宰我问丧
六五、爱提问的樊迟
六七、井里有仁,该不该跳
六八、朽木不可雕也
六九、宰我的归宿
七十、辞达而已矣
七一、儒商之祖子贡
七二、子贡心目中的孔子
七三、子贡的修行
七四、瑚琏
七五、超级学霸颜回
七六、君子谋道不谋食
七七、复圣颜子之死
七八、德行科
七九、南面冉雍
八十、政事第一冉有
八一、勇者子路
八二、让人哭笑不得的子路
八三、君子死而冠不免
八四、文学第一子游
八五、文学第二子夏
八六、师也辟
八七、子张之儒
八八、宗圣曾子
八九、孔子挑女婿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前言

为什么我说《论语》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论语》人人都知道,但真正读过的人不多,真正读懂的人更不多。如果真正读懂《论语》,便可知我所言不虚。
读《论语》不是读里面的知识,而是通过书中的内容来感悟其背后的智慧。通常我们学习都是从知识开始,知识是什么?广泛的理解就是一切所知道的东西。也就是说知道这东西并且认识这东西了,这东西就成为了你的知识,但成为你的知识,不代表你就会运用这个知识。
知识就好比一把刀,学到了知识,就等于拥有了这把刀,而如何运用这把刀,那是智慧在起作用,而运用这把刀去切菜还是杀人,那是仁德在起作用。
一个人读书读到博士,他知识很高,但如果这个人智慧不够,他学来的那些知识运用不了,那知识对于他来说,也只是懂一个概念而已。如果他能够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运用于各行各业,那他的智慧足以运用他的知识。如果这个博士利用他的化学知识去制毒,那就是他的智慧足够运用他的知识,但仁德不足,这种就是小人智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聪明,不是大智慧。大智慧是什么?是君子智慧,是有仁德辅助的智慧。而《论语》所要帮你打开的智慧之门就是君子智慧之门,非小人智慧之门。
要打开君子智慧之门,首先这个思维模式就得改变,得从小人的思维模式转变成君子的思维模式,你才能慢慢摸索到君子智慧的大门。现在社会上大部分人的思维模式还是停留在小人思维模式以下,连小人的思维都赶不上,更不用说君子思维了。
《论语》带给你的智慧,是直接将你提拔到君子思维的高度,只要把《论语》读懂,君子智慧之门打开,那你就会感觉眼前一亮,很多从前想不明白,感觉模糊的问题,豁然开朗。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我们读书也是如此,要读人类文化中最高智慧的经典,读懂悟透,这个时候你再去看别的书,就犹如看自己的手掌一样简单。
黑格尔读《论语》后,说《论语》不过是处世格言,毫无亮点,他并未从《论语》中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甚至还说:“为了保持孔子的名声,假使他的书从来不曾有过翻译,那倒是更好的事。”
黑格尔这些酸不溜秋的言语,就是典型的以西方哲学思维来解读中华最高深的智慧,其结果自然是看不懂《论语》,看不懂还乱哈拉,那就是自以为是。什么是中庸?什么是大智若愚?中国人的道是什么?黑格尔不明白,所以他不仅读不懂《论语》,恐怕连《论语》的门都还没能进入,更别说读懂《论语》背后的智慧了。
不过反过来说,我们现在有些人读黑格尔、读康德、读尼采这些西方哲学,也可能读不太懂。但是没关系,你只要读懂了《论语》,你再回过头去看,你就懂了。为什么?因为登泰山而小天下。
《论语》就放在泰山之巅,你登上泰山,拿到《论语》,就能明白什么是“君子不器”,什么是一通百通的智慧。
圣人智慧高远。
太史公感叹:“《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子贡感叹:“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颜回感叹:“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孔子、老子、佛陀都是站在智慧巅峰的人,你如果了解了他们的思想,再回过头往山下看,黑格尔在哪里一目了然。
如果把泰山比作智慧的巅峰,那么孔子、老子、佛陀就是坐在巅峰上喝茶的人,其他的高人,有的在来泰山的路上,有的在山脚下,有的在半山腰,有的差不多要到山顶了,而儒、释、道三位大佬已经在那喝茶老半天了。
如果一个人有机会接触到泰山之巅的三位大佬,再以三位大佬的智慧为坐标,俯身往山下看去时,你就知道其他高人的坐标差不多到哪里了。当然,你接触到泰山之颠的大佬,并不代表你就拥有了大佬那个智慧,但是你仰望过,领会过,攀登过,那你就等于是迈进了智慧的大门。至于迈进后能走多远,那就得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本书已完稿!全书共三十二万字。首发于公众号“火大茶馆”。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一、君子之学

那是一个寒冬的夜晚,我漫无目的地走在街上,走着走着天上突然下起了雪,我看到前面有一家茶馆,便走了进去,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服务员拿了菜单过来,我点了壶普洱茶及一小碟花生米,这时,手机响了,是公司的老李打来的,我接起电话,说不到几句就已经不耐烦,我已经交代地非常清楚了,为什么他们还不能理解的我想法?无法做到我想到的效果?我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这时馆主拿了普洱茶过来,轻声的说了一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句话一下子触动到了我,也让我的声音轻了下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人不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就是君子吗?
我告诉老李明天回公司再讨论吧,于是挂了电话,再回过头细细品味着这句出自《论语》开篇第一章中的话。
这句话我是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可我扪心自问,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却从来没有运用到过。我再仔细回想了一下近来为何总是那么容易生气,就是因为心急于公司的发展,很多规划手下人却跟不上节奏,而很多时候他们来找我讨论,我总是很难有耐心将事情讲清楚,总是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们应该懂了。就如刚才老李打电话来问了我一下工作上的事,说不到几句我就不耐烦,我心里想的全都是:这些不都是老李你应该去了解的吗?这么简单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我解释那么多遍?现在回过头想想,我确实是急躁了。
在茶馆静静坐了一个多钟头,心情似乎好了许多,离开时,我向馆主致了谢,馆主笑着说:“谢什么啊,我只不过是随口说了句《论语》中的话,你能运用得到,那是你的本事,以后有时间常来喝茶。”
回到家,躺在床上,我又想起了《论语》这部书,上学的时候我通读过一遍,觉得里面的很多内容就是一种常识道德,我并没有从里面获得过多少能运用于生活中的知识。可今天仅仅一句话,就让我有了很多感触,也许是我把《论语》读得肤浅了,恍恍惚惚中,我睡着了。
第二天回到公司,我找了老李好好聊了下,说来也奇怪,这次聊天过程中我一感到不耐烦时,“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就在我脑海里蹦出来,就好像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一样,在遇到不安或者某些突发情况时,嘴巴里自然而然就会念出“南无阿弥陀佛”这句话来。“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一浮现,心中刚要升起的烦燥之火就熄灭了,于是整个讨论的过程就变得很和谐,问题也就越聊越顺。事后老李很开心地说:“好久没有像今天这样讨论得如此愉快了。”
接下来的几天,开了几次会,气氛也都非常好,“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在我脑海里浮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少,少不是说这句话不见了,而是慢慢融入了自身,使我自然而然显现出了“人不知而不愠”的状态。
沟通和谐,进展就顺利,之前很多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也慢慢解决了,也很成功的拿下了之前一直拿不下的项目。开庆功会的时候,老李跟我说:“兄弟,你最近怎么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人佛系了很多。”
我笑着说:“这是好事是坏事?”
老李说:“这当然是好事。”所有人都应和着老李,说但愿我能一直这样下去就更好了。
我哈哈一笑,这时我想起了那个茶馆老板,如果那天我没有去喝茶,没有听到茶馆老板说的这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现在是不是还是那个糟糕的状态呢?想到这里,我突然有种强烈想去找那个茶馆老板聊一聊的冲动。
于是我告诉老李让他们自己玩着,我就先走了。老李问我要去哪?我说去喝茶啊。
老李大笑:“兄弟,有酒不喝,反而要去喝茶,你可真的是越来越佛系了。”
我微微一笑,他哪里知道我是要去求学问道,问《论语》里面的道。
来到茶馆,推开门,看到馆主正在喝茶,我赶忙走过去,笑道:“馆主,可还认得我?”
馆主说:“怎么会不认得,人不知而不愠嘛,来,坐下喝茶。”
坐下后,我开门见山地说:“馆主,我看您定是熟读《论语》之人,有些问题要来向您请教。”
馆主说:“请教不敢当,互相讨论讨论。”
我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您对这句话怎么理解?”
馆主说:“这句话是《论语》开篇第一段话中的最后一句,不能单独理解,要三句话一起理解,方不失其本意。开篇如果理解错了,那整部《论语》也就读歪了。”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我说:“第一句说学习很喜悦,这没什么可说的啊,人一生下来不就是要不断学习嘛,如果能用喜悦的心情去学习,那更好。第二句朋友相聚很快乐,这也没啥好说的。倒是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对我有所启发。”
馆主听后笑了笑,说:“你这样理解也不是说不可以,只不过太肤浅了些。”
我问:“那如何理解才不肤浅呢?”
馆主说:“学而时习之。学是学什么?习是习什么?”
我说:“学,就是学知识,习,就是把学来的知识不断温习,复习。”
馆主说:“学你理解为学知识也没错,但人若不正,将学来的知识用于坏事上,那学得再好,学得再多,也无益于社会。《论语》中的学问,重点不在于提供多少知识给你学,而在于让你学了后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孔子所提倡的学,是先学做人,先把方向给你抓正了,人正为先,学为后。这与我们现在很多人印象中的学习是不一样的,很多人学习只是为谋求一份事业。而孔子提倡的是‘谋道不谋食’。”
我说:“在学校读书学习,最后不都是为了谋求一份事业吗?这没有什么不对啊。”
馆主说:“这确实没有什么不对,但除了谋求事业,难道就没有别的了吗?”
我问:“学习不为了赚钱,那还要学习干什么呢?”
馆主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赚钱没有错,但必须符合道义的钱才能赚,如何才能知道这钱符不符合道义,那么首先你要成为君子。我们看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不亦君子乎’,其重点就在‘君子’二字上,也就是说《论语》开篇所说的这个‘学’指的就是‘君子之学’。”
我说:“君子之学?这我倒是第一次听说,还请您再详细说说。”
馆主说:“我们先来看看这个‘习’字,‘习’不仅仅是温习,复习之意,更为重要的是生活中实践之意。《说文解字》曰:‘ ,鸟数飞也。’ 字上面的‘羽’就是表示小鸟,小鸟跟着妈妈在晴天里练习飞行,这就是在实践,习到最后终于会飞了。
那么怎么学做君子呢?就是学《论语》,看孔子在面对不同问题时,他怎么处理,我们效法他,然后再将学来的知识适时的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达到学以致用,这就是‘不亦说乎’,‘说’就是‘悦’,就是小鸟学会飞的那种喜悦的感觉。
‘学而时习之’中的‘时’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把‘学而时习之’的‘时’理解为时常,经常,学习知识后要经常实践,这也没错,但这仅仅是‘时’的第一层面,更深层次的‘时’是‘适时’的意思,在某个时机下,正好你学的知识对应上,便自然而然的运用出来,适时而动,恰到好处。那么学的知识在什么时间点用在什么地方,时机的把握是否恰到好处,这就需要通过‘思’来转化了。”
《为政第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而无所得,思考而不学习那就等于是空想,等于做无用功,其结果就是啥也没落着,完蛋。”
学习的目的是学以致用,只有去用了,学才牢固,那么怎么用呢?这就是动脑子思考的时候了,把学习到的东西用脑子思考后付诸于行动上,行动的过程也要不断思考调整。如果不思考,那有可能听到很多道理,都觉得很有道理,脑子一热就都想去做,这样往往是什么都想做,最后却什么都做不成。
所以,什么道理运用在什么事情上,什么时候做什么事,这个道理在别人身上适用,在你身上是否适用?这些都要通过思考之后去实践,才能不迷惘,即使做错也知道错在哪里,能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那么反过来,一味思考而不学,自己瞎琢磨行不行?那其结果就是脑子会堵住,也是完蛋。
《卫灵公十五》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孔子说:“我曾经尝试过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把所有时间都用来思考,却啥也没思考出来,无益,还不如把时间花在学习上。”
这就是典型的想得太多,书读得太少。这种“想得太多”的思考是缺乏“学”这个基础的,学习必须要先“学”再“思”然后“习”。
馆主说:“如果不思,不习,仅仅停留在学的层面,那也只是停留在知道有这么一回事的层面上,顶多就是多了一点谈资,可供你打打嘴战过过瘾而已,很多道理你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事来却一事无成。这就是只学,不思,不习的结果,所以学与思与习是不可分割的。现在我们对学的理解是很表面的,经常能听到有人问你学到了什么啊?学到了什么如果没有加上思和习,那说实话,没有什么用处。”
我思考了一下后,问:“关于‘习’这个层面,如果像鸟儿学习飞翔这种比较机械性的,不需要怎么动脑子的,只需要跟着做就行,是否就可跳过‘思’这一层面。而像比较高深的学问,才需要先通过‘思’,再进行‘习’?”
馆主说:“鸟儿学习飞翔,也少不了‘思’,懂得‘思’的鸟儿,它就会思考在逆风时我怎么飞比较好?在顺风时我怎么飞比较好?这样在进行长距离飞行的时候,是否就比不思考而只一味做机械动作的鸟儿省力。”
我说:“确实如此,是我想得肤浅了。这个‘思’字确实重要。”我想了想后,又说:“好比在学校的时候,班里总会有那么一两个学霸,他们平时也不怎么努力,可考试时总是能考出很好的成绩。而有些人非常努力,甚至比别人多付出许多时间用在学习上,却总也追赶不上学霸,这其中差别可能就是在一个‘思’字上。”
馆主说:“没错,学霸的‘思’就是在思考这些题的重点在哪,将重点提出来解决掉,然后一通百通,而不是找一大堆相似的题来做大量的练习。但是还有一点也要注意,就是悟性的高低,如果悟性低,思无所得,那就还是得回过头再去学习,只不过学习的重点要尽量往‘思’上靠,就是独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所以有时候悟性低的人做大量练习,也没有错,但要通过练习来找到‘思’。”
我说:“确实如此,这就好比背诵一篇文章,悟性高的人理解通透后,不用背也自然会背。而未能将文章理解通透,也就只能靠死记硬背才能背诵下来。”
馆主说:“没错,悟性高的人就是他的‘思’比较高,能理解后去背诵课文,那么背诵的过程是循着你的思路下来的,这个过程你是有‘思’的,而不是不假思索习惯性的背诵,其过程说不定又会有新的感悟。这里又可以用《论语》里另外一句话得到印证。”
《为政第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段话很多人有误解,认为“温习旧的知识而能得到新的知识,就可以当老师了。”这其实只能说明你当初学的那些旧知识没学好,如果学得好,那根本不需要温习。这就好比你上复习课的时候,学到了特别多的新知识,那请问,你上新课的时候你在干嘛?
这种情况就是把“故”字理解错了。“故”的古字写法和现代一样,左边“古”代表古代的故事;右边的“攵”古同“攴”,代表拿着木棍击打的样子;“故”字就可理解为古代和战争有关的事。古人的历史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记录战争,所以“故”字可理解为过去的历史。
所谓“以古鉴今”,历史事件是多变的,但人性不变,人在历史中犯过的错,如今还是会周而复始的重犯。“温故而知新”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从历史中找到事情的规律,人若能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视野就会更加广阔更加长远,历史就犹如一个大数据,如果你脑子里的数据够大,那么在应对事情时,大数据提供给你的选项就够多,而如何从这些选项中选择一个最好的,那就是智慧在起作用了。温习历史从中找到一个新的选项,这个过程就是你提升智慧的过程。
“温故”并不是把简单的把历史重复一遍就可以的。“温”繁体字是“溫”,“囚”代表一个人在大水盆里洗澡,洗着洗着水凉了,就要用器皿装点热水加进来,而且要重复加,所以“温”就是重复加热的意思。
“温故”是打磨工夫,是重新理解历史,重新架构历史,同一个历史事件背后隐藏着无数的解释,你要按照自己的理解,抓出这个历史事件的规律。这个重复打磨的过程就是提升你智慧的过程,能从历史中探求得古人智慧从而运用到实际,就是“温故而知新”的真谛。
“故”字再理解得广泛一点,那除了历史以为,古人智慧凝聚而成的“经典”也可称之为“故”,“经典”提供给你的重点是智慧不是知识,同样“历史”提供给你的重点也是“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只是工具,“智慧”才是真谛。
当然,有些人还未能悟透怎么将“知识”转化成“智慧”这个概念,没有关系,人随着阅历的不断增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会不断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感悟“温故”两个字,那早晚就会找到“知新”的感觉。特别是经典,不是看一遍就能明白的,年轻时候看不明白,或者似懂非懂,等到达一定年纪再返回去看,说不定就焕然大悟了,这种感觉也是“温故而知新”。
学、思、习、温,四条做齐,可达到师的层次,也就是不用别人教你怎么学习了,这个学习方法就是终极学习方法。学习任何东西最后都是要回归于实际运用上,你只要遵循学、思、习、温这个方法,所学东西没有不会运用的。如果不会运用,要么就是第一关‘学’不牢固,没学好,没学懂;如果是懂了之后还不能运用,那有可能就是卡在‘思’这一关;要不然就是‘习’不到位;最后能不能融会贯通、推陈出新,那就是‘温’的问题了。所以我们学习不好,就要反复对照这四点进行反思。
《阳货十七》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孔子说:“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由于后天习性的不同而差距变得越来越远。”
我们看在学校时期,同学之间层次差距不是很大,但毕业一两年后差距就慢慢出来了,再过个三五年差距就大了,不到十年,可能就会出现天壤之别的差距,什么原因呢?就是‘习相远’之故。
《阳货十七》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孔子说:“整天吃饱了饭,什么心思也不用,真是灾难啊!不是还有下棋的游戏吗?干这个,也比闲着好啊。”
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就取决于你下班后的时间在干什么,有人下班后打游戏逛街,有人下班后利用时间学习,即使不学习,也是做一些有益身心的事。例如下棋益智,运动健身,旅游开阔视野,听音乐陶冶情操,干啥都行,就是不要吃饱饭没事做,脑子一片空白,什么事都不思考。这与孔子所说的“性相近,习相远”差不多。
下班后的那一点时间干一些什么事,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只要时间足够长,差距就足够长。每天下班后拿出一点时间学习,天天坚持,坚持一年,结果会怎么样呢?
网络上有人做了一条公式,那就是1.01的365次方等于37.8。每天下班后把时间放在吃喝玩乐上浪费掉,那就是0.99的365次方等于0.03。所以,看到没有,差距是1260倍,如果你每天都把学习的时间加上一倍,1.02的365是1377.4,那差距就天壤之别了。当然,这条公式是死的,也不能说明什么,但至少有一点是不能忽视的,就是每天多做一点总比少做一点好。
西方有句格言说得好:小心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语言;小心你的语言,它会变成你的行动;小心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小心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它会变成你的命运。
一条规律就出来了,所以看一个人利用下班后的那点时间干什么事,也是能推断出这个人往后的生活,这不就是算命了吗?所谓善《易》者不占,就是这个道理。
馆主又说:“学、思、习、温,四条做齐之后是否就完成学习了呢?还没有,这就要看接来下这一句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你刚刚说你的理解是朋友相聚很快乐,那么我问你,为什么而快乐呢?”
经过馆主对‘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分析,我已经本能的意识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句话应该没有那么简单。我思考了一下后说:“确实我的理解肤浅了,这段话现在理解起来,应该是和前面所说的学习有关。”
馆主笑了笑,说:“请你分析一下看看。”
我思考了一下后说:“照着刚才的思路,这句话应该就是说朋友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个人学习状态的好坏。如果周围的朋友都是不爱学习的人,来找你不是喝酒就是吹牛打麻将,这样虽然也有一些乐趣,但无所得,转眼大半天过去,除了消耗掉自己的精力,最终确实是无所得。”
馆主说:“没错,这样的无效社交,有时甚至还会将你带入那种厌倦学习的状态中去,这样你还能学而时习之吗?恐怕连学的时间都没有,无学何以思?何以习?何以温?何以得?而好的朋友圈则不同,大家都是‘学而时习之’之人,凑到一起彼此影响来影响去,就算你不怎么爱学习,在这个氛围的影响下,你可能慢慢的也会爱学习起来。当然,你如果能去影响身边的朋友,让朋友变成爱学习的人,那就更好了,毕竟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身边不爱学习的朋友还是居多的,如果生活在这种朋友圈中,难道我们就不交朋友了吗?那也不现实。所以我们还是要自己先“学而时习之”,再带动身边的朋友‘学而时习之’。”
我问:“人是安逸的动物,一旦习惯了不爱学习,那么想带动改变他们就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如果带动不了身边的朋友怎么办?”
馆主说:“带动不了也没关系,朋友圈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战国策》中有一句话叫作‘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如果你自己是个爱学习之人,自然‘有朋自远方来’。”
我似有所悟,微微点头。
馆主又说:“‘有朋自远方来’这个‘有’字也通‘友’字,同道曰友,同门曰朋,‘朋’两个‘月’字同等高低,并肩而立,也是层次相当之意,友朋就是志同道合,所学同门,层次相当之人,这样的人来找你可不是为了玩乐,而是彼此学习讨论,切磋促进,如此才是真正的‘乐’。”
我问:“这里为什么要用‘乐’字,而不用‘悦’字呢?乐和悦有什么不同吗?”
馆主说:“前面我们说了,自己学习后领悟到了一些东西,学会了一些东西,这种由内而外的感觉就是悦。而朋友凑到一起学习讨论,所学可相互印证,这种由外而内的感觉就是乐。”
原来如此。
听到这里,我突然又有个疑问:“孔子为什么要特别指出‘远方来’呢,是不是住得近的朋友来找你学习讨论就不那么快乐了?”
馆主笑了笑说:“非也非也,这里我们就要注意《论语》这部书的特点了,其实也是所有古之经典的特点,就是惜墨如金,何况《论语》还是刻在竹简上的,那就更不能啰嗦。这里面的意思是住得近的朋友来找自己学习讨论就已经是很快乐的事,更何况还是远方来的呢?所以这句话同样也包含了住的近的朋友,只不过是孔老夫子捡重点说了下。而且孔老夫子那个年代,可不像现在交通这么便利,远道而来的朋友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且远道而来的朋友带着他那个地方的所见所闻来和你分享,你再把你的所见所闻分享给你的朋友,彼此学到的不就更多了吗?那岂不是就更快乐了吗?再有就是“远”也不只是指空间,时间也可以,比如远古圣贤的智慧。”
我焕然大悟,“我明白了,就如读历史书,看到某位人物传记,观其所作所为而有所感悟,温故而知新。”
馆主:“没错,历史人物从书中走出来了,自远方来,你与之神交,有所得,不亦乐乎。”
接着馆主又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也是紧跟前面两句话而说的,这里用了‘人’字而不是‘朋’字,就是说人不一定是和你层次相当之人,也不一定是和你志同道合之人,那么这种‘人’在‘不知’的情况下,你怎么办呢?你要不‘愠’。愠,左边一个心,右边日、皿,皿就是古人用来盛食物的器具,类似于盘子,盘子上面盛着一个太阳,这种情景表示什么?表示心里有火升起来了,燥热,不冷静了。孔子为什么要用这个‘愠’字呢,就是说你心里的火哪怕刚刚起来也不可取,你不要有这个念头,要冷静,这才是君子。‘人不知’所对应的是什么?就是你要‘知’。”
我问:“这里的‘知’字应该怎么理解呢?”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二、君子思维

馆主说:“‘知’在这里可理解为知人,要知人你首先得有智慧,所以这里‘知’也通‘智’,这里的‘智’是广大的智,不是小智。你有了‘知’,你才能明白别人为什么‘不知’。不知是因为认知的层次低,认知层次低才会导致固执,认知层次高了,纠结的事就迎刃而解,你明白了这其中的因果,那么你自然‘不愠’。其实说白了,层次不同的人,很多问题是无法达成共识的,就比如你和一个小学生谈论大学的内容,他能听得懂吗?他听不懂是正常的,可你还生气,那是不是你的问题。你若能明白这个道理,你也就不会执着,也不必多费口舌。”
我说:“那如果是层次相当,而我表达的事情对方不认可呢?”
馆主说:“层次相当而对方不认可你,那你就要再回过头看看这事情哪里不对,才会不被对方认可了。那这个时候就更要‘不愠’,更要冷静,才能解决问题。而解决这种问题更智慧的方法,则是孔子的另外一句话。”
《子路十三》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和而不同”就是说意见可以不统一,但能够在不统一中寻找到一种中和,让不同的意见融合到一块,且不会唐突,还能让事情做得恰到好处。
“和”是一种非常高深的智慧,这就好比炒菜,把醋和辣椒两种不同味道的东西放一起,通过君子之手,就能炒出一盘很好吃的酸辣菜来。而如果是“小人同而不和”,一味要求别人要和自己观点一致,那就得争吵得面红耳赤,或者嘴上认同你的观点,心里却不认同,表面上看是同了,却不和。让小人炒一盘醋和辣椒的菜,可能他直接扔掉了辣椒,或者随便一炒,不懂得调整比例做中和。
我说:“有道理,层次相当的可以‘和而不同’,照此推断,若对方层次比我高,不认可我,那我就更该‘不愠’,更该虚心学习。所以不管人层次低于我或是与我相当或是高于我,‘不愠’永远都是最适合的应对方式,而之所以‘不愠’,就是懂得了‘人不知’背后的规律。”
馆主说:“不错,现实生活中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基本都可以在‘知’上面解决,要像一个智者那样洞察若明,不急不躁,淡然一笑。事物的规律本来就是如此,你即了解了,又何来的火可发。所以说人不知我,无所谓,我知不知人,那才是最重要的。”
《宪问十四》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没有能力。”
《卫灵公十五》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孔子说:“君子担忧自己没有能力,不担忧别人不了解自己。”
《里仁第四》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职位,担心的是自己有没有能力坐在这个职位上;不担心别人不知道自己,担心的是自己有什么能力可让人知道。”
三段话反复强调的都是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别人的问题。这就是君子与小人思维方式的差别了。君子要知人,则首先自己得有知人的能力,自己的修为得先上来,你才有能力去知人,自己修为若上不来,那你不可能知人。知人要先知己,能力上不来,己尚未知,又如何知人。
《卫灵公十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说:“君子要求的是自己,小人要求的是别人。”
君子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为,所以君子的思维方式就是凡事先从自身找问题,小人的思维方式则刚好相反,凡事第一时间先想着别人有什么问题。现实社会中,这样的人极多,稍微不如意,就怨天尤人,埋怨别人不理解自己,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而从不想想自己能力如何,这类人按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小人。
《宪问十四》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孔子说:“古代的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为,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算计别人。”
“学者为人”就是说学习之后为了算计别人;或者为了炫耀知识给别人看,或者看到别人学了这个能谋利,自己也去学;这些都属于“学者为人”的范围。孔子那个时代便已是“学者为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更是如此。
那么什么是“学者为己”呢?有人就将“为己”理解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例如“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话怎么理解?大部分人都理解为人做什么事都要为自己的利益着想,不然老天就要诛灭你。进而还延伸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座右铭来,为了满足欲望不惜舍身。
实际上“为己”指的是提升自己的修为,让自己的行为合于天道,合于天道则有德,有德才能长久。不为己则是不着力于提升自己的修为,那么行为必然偏离天道,偏离天道则无德,无德天自然诛灭之。
如果我们把天道比喻成道路,车子开在道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偏离轨道则安全无事;不遵守交通规则偏离了轨道,那就危险了。而‘为己’就是要努力控制好车子,遵守规则不离轨道,‘不为己’就是任意而为,想怎么开就怎么开,那出事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所以说学者要“为己”,着力点在自己身上,能不能改掉自己的一些坏毛病?能不能提升自己的修为?这就是君子,也就是古之学者所考虑的事。而“为人”则是小人的思维模式,小人思考任何东西其着力点都在别人身上,怎么做才能让别人的钱流到我的口袋?怎么做才能把这些利益分到我这来?
我问:“追求利益难道不对吗?商业不就是把别人的钱赚到自己口袋吗?”
馆主说:“商业是通过创造价值给别人带来利益,之后才给自己带来利益,这个创造价值是第一位,和君子修为自己一个意思。如果是小人思维,那他不会将创造价值放在第一位,东西有没有价值他不管,他只会通手段,让你觉得这东西有价值,从而算计你的钱袋。这是两种思维模式,如果我们都能以君子的思维模式看待问题,那很多事情都会不一样。君子的思维方式是什么?就是凡事从己出发,从内出发。其实说白了,君子之学就是不断提升自己修为的学问。”
《里仁第四》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伸张大义,小人只知谋取私利。”
馆主说:“这段话有些人肤浅的认为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好像君子就不懂得利似的。这就是不懂君子思维的人以小人思维来说君子,这段话有点绕口,不过事实确实如此。不懂君子思维的人无法评价君子,他们所谓的君子,只不过是伪君子,蠢君子。而真正的君子不仅懂得义,更懂得利,但君子的利是长远的利,不是眼前的蝇头小利。利只有与义结合才是长远的利,追求利益本就无可厚非,但必须以义为前提。如果不以义为前提,只知唯利是图,则不长远,且容易招致怨恨,更会迷失自己本性。”
《里仁第四》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一切依照自己的利益来行事,大多时候会招致怨恨。”
大公则无私,若以私谋利,则必然处事不公,不公自然多怨。
《卫灵公十五》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孔子说:“厚责自己,薄责他人,则可远离怨恨。”
厚责己,薄责人,实际就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遇到什么不顺的事,首先检讨自己,不要第一时间就怪别人,这样别人也容易听你说话,不会对你产生怨恨。君子永远都是严格要求自己,而对别人则采取宽容的态度,这也就是“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这些话让我不断反思我之前的状态,确实陷入了小人的思维模式中,顿时汗颜。
馆主说:“君子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让自己的修为提升上来,自己的修为提升上来后,才有智慧去知人。”
《学而第一》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
君子患不知人,若为领导者而不知人,则不知如何用人,纵然你自身修为再高,也只是孤家寡人;若交朋友而不知人,则有可能交到损友,而交不到益友;求学若不知人,则有高人在前,亦不知其人,则错失良师。故君子即要知己,也要知人,知己与知人是相互相成,不可分割的。
也就是说别人知不知我,无所谓;我知不知己,很重要;我知不知人,也很重要。这就是《孙子兵法》所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馆主又说:“这个‘知’字,我们还可以再深入展开探讨一下。前面我们说了,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是由于后天所习不同而差距变得越来越远。可是有两种人不受这条规律的限制。”
我忙问:“哪两种人?”
《阳货十七》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孔子说:“只有两种人不会因为后天的习染而改变,就是上知与下愚之人不会改变。”
“上知”就是生来就知道要学习的人,他这个习惯会伴随他终身,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中断,比如孔子、毛泽东都属于“上知”,终身学习不断,不管病痛、贫穷、困苦都没法中断他这个习惯,即使在生命最后一刻也都还在学习。
“下愚”就是生来就不知道要学习、厌恶学习的人,他这个习惯也会伴随他终身,即使遇到困难,他也不会想到通过学习而做出改变,只会怨天尤人,这种人只要一学习,一思考,脑子就犯晕。
上知和下愚不是智商问题,是开悟与不开悟的问题了。开悟的人会不断朝上走,不开悟的人,你怎么强迫他学习都没用,而不学习就只会越走越下。
《季氏十六》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孔子说:“生来就拥有智慧的人是上等人,通过学习而拥有智慧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是再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去学习的,这种人就是最下等的人,也就是下愚之人。”
馆主说:“生来就拥有上等智慧的人就是开悟了的人,这种人以学习为乐,学而不厌,终身不断。这种人的智慧也是属于金字塔尖的,你说这种人去和金字塔底层的下愚之人聊天,能聊到一块去吗?”
我说:“似乎不能。”
馆主说:“能,也不能。为什么呢?所谓能,就是上知之人不要和下愚之人讨论学习,一些高深学问也不要讨论,就谈一谈下愚之人能懂、感兴趣的东西,那就能聊到一块。如果聊上等学问,那肯定是聊不到一块去的。但如果总是聊下等话题,对于智慧之人来说也是一种煎熬,而且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智慧之人也不想和愚蠢之人有过多的交集。”
《卫灵公十五》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孔子说:“遇到事情从来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对他也真的不知怎么办才好。”
馆主说:“不曰‘如之何、如之何’的人就是‘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之人,这种人一遇到事情就只会怨天尤人,只会埋怨自己倒霉,埋怨这,埋怨那,从来不会想想该怎么解决问题,从来不敢直面问题。这种人,就连孔老夫子也拿他们没办法,没法教,无可奈何。”
我说:“这话倒是让我想起了一个段子,说是有个年轻人向一位老和尚请教什么是快乐的秘诀?
老和尚说:‘快乐的秘诀就是不要和愚蠢之人争论。’
年轻人说:‘大师,我完全不同意这就是秘诀。’
老和尚说:‘是的,你是对的。’”
馆主听后哈哈大笑,“老和尚是个智者啊,在《论语》其他篇中,孔子也有相似言论。”
《雍也第六》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孔子说:“资质中等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资质中等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学问。”
所以“知之者”与“不知者”聊天,也要分层次的聊,太高深的学问你即使说了,他也难懂。君子就是要反观自己所说的话,别人不理解了,是不是自己把别人层次抬高了,如果是,那么你就要调低一下你的频道,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宪问十四》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效法天地,永远不断的前进,上达至天道。就是说君子是从‘困而学之’,再到‘学而知之’这样一路不断往上走,而且君子所学都是正道,是长久之道;而小人则是相反,小人不是下愚之人,小人也学习,只不过小人学习的是歪门邪道,尽想着怎么钻漏洞,怎么走捷径,怎么算计别人,怎么占别人便宜,这与君子之学正好相反,歪门邪道非长久之道,故而越学只会越被自己的欲望无知左右,只会越来越低下。
《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天道的运行是最健朗的,君子通过效法天道运行的规律,使自己变得强大,生生不息。地的气势是向下运动的,下陷就不能承载,君子应该不断积厚自己的道德,道德越厚所承载之物就越多。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三、圣人

《论语》开篇三句话为全书总纲,起到画龙点睛之作用,这三句话搞明白了,《论语》这条龙也就活了。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君子之道,通过学、思、习、温而有所得,心中能不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找自己探讨君子之道,互有所得,读书时,亦能从古人智慧中学有所得,这种感觉不也很快乐吗?学了君子之道,我纵然不是生而知之者,也应当是学而知之者。既是学而知之者,便要知人,知人则必知‘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那么在与‘中人以下’交流,其人不知,我何愠之有?如此,方为君子。”
馆主做了总结后问我:“你对‘君子’二字怎么看?除了我们刚刚讨论的学习这方面,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可称之为君子?”
我说:“君子应该就是那些有道德的人吧。”
馆主说:“道德,何为道?何为德?你怎么理解?”
我说:“道德不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正面吗?就是说这个人有素质,做的事正面。莫非道德二字还得拆开理解?”
馆主说:“道德本是指宇宙间的真理,而现在多用于人伦琐事,实则是被庸俗化了。”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道?
道就是万物之宗,万事万物的源头,在宇宙尚未形成之前,道便已存在,道不生不灭,不增不减,不垢不净,没有相对,没有统一,可以理解为“空”状态。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这其实不能怪老子说得玄乎,因为“道”确实没法形容,我们姑且用万物之宗、万物的本源来形容他。
万物都是从道那里来的,那么道如何作用在万物之上呢?这就是“德”了。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里“道生一”的“一”就是德,德也是看不见摸不着,无质无物的存在,是道作用在万物之上才产生了德。所以说道生一,这个“一”是要滋养在万物之上的,但万物必须走在道上,才能得到滋养,也就是有德的滋养。有德的滋养才能长久,如偏离了道,则无德,无德滋养则不能长久,则亡。
“一”这个概念和道一样,是没有对立面的,没有好坏、善恶、美丑、大小、时间、空间等等的分别,是无私、无欲、无我的。德看起来和道很相似,但又不是道,是道起了作用之后,才有了德这个概念。但有这个概念,没有东西让道来产生作用,那这个概念也等于不存在。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来理解“一生二”是怎么回事了,只有理解了“一生二”,才能更好的理解“一”这个概念。
“一生二”的“二”为阴阳,就是开始有对立面了,但对立中又有统一,统一中又有对立。“阴阳”是同时出现的,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和阳不可能单独出现的,总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阴阳达到最和谐的状态时,就是“二生三”的时候了。
“二生三”的“三”即为阴阳相合,阴阳在不断对立统一中产生了万物。转换成数学公式就是:阴 + 阳 + 合 = 三,阴阳相合等于三。
“三生万物”的“万”是代表一个无限大的数字,不仅仅是万那么简单,是包含了宇宙所有东西。而在我们这个地球,阴阳最大的表现即为天地,所以我们从地球的角度看,“二生三,三生万物”也可理解为是天地相合,然后产生了地球上的万物。
上面这些概念如果你能理解,那么你也就能理解“德”的重要性了。不管是“二生三”还是“三生万物”,都必须有德的作用,才能生,才能长久,所以“德”是“一”。
“道”这个概念非常广大深远,是整个宇宙的本源,可以说整个宇宙都是在遵循着道的规则行走的。这话题太过广大,我们还是把镜头拉近一点,只拉到我们的地球,把道的范围缩小到地球范围,那么这里的“道”就要加多一个字来区别于本源的道了,可称之为“天道”。
天道也就是天地法则,地球上的万物只有遵循天地的法则,天道才会有德作用在万物之上,有德的滋养,万物才能生长,才能长久,反之,则不长久。
地球上万物这个话题也太广大,我们就再把镜头拉近一点,只拉到人类这一物种上,那么这里的“道”又要换一个词了,叫作“人道”。人道是圣人效法天道所制立出来的道,是人与人之间的道。按照次第关系,就是道 > 天道 > 人道,这三者关系可以理解为:人以天为本,天以道为本。
这也就是老子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如此一来,我们就能更深层次的理解“道德”是什么了?从“一”到“二”到“三”,“德”会越来越少,原因就是离“道”越来越远。这就像一颗大树,如果道是根的话,那离道越近,得到德的滋养就越多,离得越远,获取德的滋养就越少,一直到树的末梢,已是道德败坏,那就意味着随时走向死亡,风轻轻一吹,就成了枯枝败叶。
我说:“原来如此,难怪老一辈人经常说做人要积德,这所谓的积德,是否就是说做事合乎于天道,不要偏离天道,如此才有德生,有德生才能积德,积的德越多,就越能长久。”
馆主说:“没错,《道德经》曰:‘重积德则无不克。’做事合乎天道称之为‘德’,而做事合乎于人道,可不可以称之为‘德’呢?前面我们说了,人道是人与人之间的道,还未上升到天的高度,所以这个‘德’字就要转换一下,转换成了‘仁’字。‘仁’字的左边是个“人”字,右边是个‘二’字,二的上一横代表天,下一横代表地,也就是说人们在天地之间的所作所为符合于道,则有仁,此即为‘仁者’。但话又说回来,人道效法的是天道,故而符合人道的事,基本上也是不违背天道,那么也是有‘德’的,所以有时候‘仁德’二字也用在一起。”
我问:“君子、仁者、圣人,这三者的关系又应该怎么理解呢?”
馆主说:“这三者关系简单点说就是圣人 > 仁者 > 君子。圣人是达到天道高度的,仁者则是人道最高度。也就是说要成为圣人,首先要通过君子考验,成为君子后,你还得成为仁者,最后才能达到圣人境界。我们说‘学而时习之’的‘学’是学怎么做君子,还不是特别准确,准确的说应该是先学做君子,然后仁者,进而再达到圣人境界。因为圣人境界是无法学的,学做君子只是一个开端,成为君子后还要达到仁者境界,一步一步从“知道”、“信道”、“悟道”、“行道”到达最后“得道”,仁德兼备方可为圣人。”
馆主这句话说完,我震惊了,圣人之境界,我读《论语》可从来没有想过还有这么高大上的读法,我反复品味着馆主这句话,确实意义深远,我问:“圣人之境界是怎么样的?”问完之后我又有点后悔了,刚刚说过‘道可道,非常道’。这圣人境界,恐怕也不是言语能完全表达的清楚的吧,谁知馆主笑了笑说:“孔子虽然是后世之人推他为圣人,但他确实也是达到了圣人之境界。关于圣人之境界,《孔子家语》以及《黄帝内经》等古籍中都有记载,可作为参考印证。”
《孔子家语•五仪解》记载:孔子曰:“所谓圣人者,德合于天地,变通无方,穷万事之终始,协庶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情性。明并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识其邻。此谓圣人也。”
孔子说:“所谓的圣人,他们的德行和天地相和谐,行为处事灵活多变,能探究万事万物的终始,协调而使万事万物符合自然法则,推广自然大道而使万民情志畅达。光明如日月,像神明一样教化万民。普通老百姓不知道他的德行,看到他的人也不知道他就在身边。这样的人就是圣人。”
随后馆主又从书架上拿了一本《黄帝内经》,翻开后指着一段文字让我看。
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圣人,“处天地之和”,就是处于天地和谐之处,顺天时而选择适合自己的住处,这就有点风水学在里面了。这种天地和谐的地方起码要四季分明,像冰寒地带,沙漠地带,寸草不生之地,圣人肯定是不去的,除此之外,“从八风之理”,就是地理环境怎样,天地之和重点在天,八风之理就是看这地方风气,风俗如何,根据风气的变化选择适合的居所,不去那种犯冲的地方呆着。“危邦不居,乱邦不入”。如果一个地方打战打得乱七八糟,圣人不去。
“适嗜欲于世俗之间。”生活在世俗之中,有自己的小爱好,不用刻意压制自己的欲,却也能不违背天地规则,这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无恚嗔之心。”这其实和前面说的“不愠”差不多,恚嗔,心里有怒火要烧起来了,有时候我们以为怒火会伤人,其实伤的是自己。你发怒就是因为你想不通,不通才会生气,圣人之境界万事通达,是无恚嗔之心的,此境界不是想不明白而压制自己,不是强调自己要不愠,而是高境界直接碾压低境界,对所有事物了如指掌,一看便明,一看便通,知道其规律如此,自然而然的不愠。
“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圣人能和老百姓们一块生活工作,也能入乡随俗,遵守世俗中一切规则制度,但是圣人境界和老百姓还是不同的,所以虽在世俗却也不俗,但也不会去炫耀自己的不俗,所以看上去圣人还是挺俗,所谓是俗非俗,非俗是俗,比高人隐于市境界还高,因为他看起来就是个俗人,而非高人。
“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于外不会因为某件事而把自己的身体搞得很累,于内不会有任何思想负担。
“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以安静、愉快为目的,以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他的形体不衰惫,精神不耗散,寿命可达到百岁之数。
馆主分析完这段对于圣人的描述,我就有个疑问了,“既然孔子是圣人,为何只活了七十三岁,没能过百岁?”
馆主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在《论语》中。”
我说:“您直接告诉我答案不行吗?”
馆主说:“如果你不能全面理解《论语》,不能全面理解孔子,我告诉你答案,也只是表面答案,不得其全貌。”
我想了想后,说:“《孔子家语》与《论语》有一定的关系,对照着看可以理解,但拿《黄帝内经》与《论语》这两部内容完全不同的书混为一谈,这似乎就有点不太靠谱了吧?”
馆主说:“你觉的两部书没有一点关系吗?”
我说:“这《黄帝内经》是医书,《论语》是儒家经典,两个方向不一样吧。”
馆主说:“最终的道是一样的,只不过阐述的方法不同而已。而且《黄帝内经》里阐述的圣人境界,也只是作为一个参考,只是一个方面,并非全面。同样,《孔子家语》中对圣人的描述,也仅仅是一个方面。就比如说‘道’,你可以拿任何事物来推演,但也仅仅是从一个面去看,非全面。我们如果把道比做一棵大树,那么《黄帝内经》、《论语》都是其分支,从任何一个分支往里走,最后都能走到这棵大树的根上。”
我说:“那照您这么说,《道德经》、《易经》也是如此了。”
馆主说:“没错,《道德经》和《易经》都是直接阐述天道的,而《论语》是阐述人道,进而入天道,所以一般人读《道德经》、《易经》会觉得里面内容比较深奥,而读《论语》,虽然也没怎么读透,但至少里面很多内容还能运用于实际生活中。《道德经》以及《易经》这类经典是隐而难,而《论语》是显而难,但是你只要明白最终的道是一样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一以贯之’,那么就能读懂《论语》,《论语》的根本就是人道,人道的根本就是天道,天道的根本就是道。《金刚经》里有句话说的好:‘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说的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四、史上最昂贵的广告位置

馆主前面所说的话内容太过丰富,我得好好消化一下,我静静思考着,馆主也没有打扰我,只慢慢煮水泡茶。
品过几杯茶后,我问:“《论语》之难读就在于其篇幅段落比较混乱,就连篇名也只能用每篇文章开头的两三个字,而且很多时候句与句之间根本没有任何关联,还总是时不时就跳出一两句前言不搭后语的话来,让人读得一头雾水。”
馆主说:“你说的不错,所以读《论语》还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对什么人说的这个话,为什么要这么说?不能仅仅只是看到一句话,便望文生义。除此之外,还要看到这句话背后的智慧。”
我说:“我知道《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或者弟子的弟子们整理的,只是为何整理时,不将时间顺序排一排呢?或者像馆主您解读第一段话时那样,把相关语句排在一起,岂不就更容易读一点。而且即使弟子们不排,那么后世那么多大家读《论语》、注《论语》,他们为何也不排一排?”
馆主说:“《汉书》里记载:‘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这句话中‘弟子各有所记’为重点,你想想看,老师讲课,然后每个弟子都自己记有笔记,等到孔子逝世后,弟子们把笔记拿出来对照,你一言我一语,说出来,没错,你记载的这几条夫子有说过,可入《论语》,他记载的这几条夫子也有说过,也可入《论语》,如此一来,没有了时间顺序是必然的。而后来之古人纵然想将顺序调整,又怕乱了各人所记之意,毕竟经典不可随意改动。你想想看,如果有某位大师将《论语》按时间顺序调整了一下,过个一百多年,又有一位大师觉得调整得不到位,又一调整,如此不出千年,《论语》恐怕就要调整得面目全非了。再者就算是有调整,也不能成为主流流传,毕竟经典之流传久远矣。
其实你如若读透了《论语》,那么按不按时间顺序,或者按不按句子意思相近的排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你想想看,古人有些还能倒背如流呢,读透了,随便看到哪一句,你也明白在说什么。”
我若有所思,说:“这话也对,就像您解读第一段话时就用了《论语》中好多句其他篇章的话来印对,可以说是信手拈来。这种情况倒有点像是一位武林高手已将招式融会贯通后,敌人不管出什么招式,你都能以最相应的一招应对,而且是招式中含有招式,招中有招,最后甚至还能无招胜有招。”
馆主说:“没错,那么怎么样才能读透《论语》呢?其方法在第一句话中就已经透露了。”
“哈哈,没错。”我似乎又有点领悟了,便再请教,如果不重新排的话,那么《论语》中第一篇《学而》的第二段就是: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姓有名若,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少孔子四十三岁,那么从年龄上看,有若则是孔子晚年收的一个学生,在孔子那么多优秀的学生中,有若实在算不上是很突出的一位,为何他的语录会被放在第二条呢?
馆主听后哈哈大笑,“好,问得好。古今多少读《论语》者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可以说是极少,而你却能注意到这个问题,可谓渐入《论语》之门了。有若这段话,你先说说看你是怎么理解的?”
我说:“这段话大概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生活中孝顺父母,尊敬爱护兄弟姐妹,那么这个人喜欢犯上的概率就很低。不好犯上的人而喜欢捣乱、叛乱,这种事从来没有发生过。君子必须做好自己的根本,根本做好了自然产生道,孝悌便是仁道的根本。”
馆主说:“意思大概如此,但这句话有若是对什么人说的,你可理解?是对自己的要求?还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是说对领导者说的?他背后有什么含义?”
我说:“孝悌应该是对每一个人的要求吧。至于后面的不犯上作乱,应该也是对所有人说的,对学生则要求他们孝悌,不犯上作乱,对领导者则说明孝悌之人不会犯上作乱,是做下属的首选人物。”
馆主说:“孝悌与犯上作乱有必然联系吗?”
我说:“似乎没有非常必然的联系,但也不能说毫无联系,按有子这话理解,应该是说在家孝悌的人自然会养成仁爱之本,这样的人他不管和谁相处,都能相处得很好。在家对父母好那么他去到单位或者公司,也自然就能和领导相处好,他把领导也当成长辈对待;在家对兄弟姐妹好,在外面也能和朋友、同事相处得好,年龄长的是哥哥姐姐,他懂得尊敬,年龄小的是弟弟妹妹,他懂得爱护。所以,具有“孝悌”精神的人,在待人处世上多怀有深厚的情感,这样的人,是不喜欢冒犯上司,也不愿祸害同事的,那么自然而然也可推断出这人绝对不会作乱。”
馆主说:“我告诉你,孝悌和犯上作乱没有任何必然关系,如果提倡孝悌是为了让人变成不犯上作乱的人,那和培养奴才有何分别?领导好我们不犯上作乱那是因为什么?因为孝悌吗?不对,是因为领导有道,我们跟随着他走,能走入正道。如果领导无道,我们要不要犯上,领导有错误了,你提出意见,据理力争,这是不是犯上?难道因为孝悌,而即使领导犯错,你也要将错就错下去?历史上多少次农民起义,其中难道没有孝悌之人吗?从统治阶层的角度说就是犯上作乱,从农民的角度说就是起义革命。你想想是不是。”
我又一次震惊了。
馆主又说:“不犯上作乱当然是好事,但是我认为不犯上作乱的主要原因应该放在领导者身上,而不是靠手下人是个孝子。领导有方,人人安居乐业,谁还会想犯上作乱?就算有人想犯上作乱,百姓也不会随他。而且就孔子本人来说,犯上并不是他百分百要制止的,在他与学生子路的一段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态度。”
《宪问十四》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子路问怎么侍奉君主,孔子说:“不要阳奉阴违地欺骗君主,君主如有错,便要敢于冒犯他,指出他的错误。”
馆主说:“我们还可以再用历史上一些名人的事迹来做做印证。比如唐朝的魏征,你说他算不算犯上之人?”
我想说他不算吧,他确实屡屡犯上,气得李世民差点都要杀了他了,要说他算吧,他似乎又不是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犯上之人,这问题倒是让我有点淬不及防。
馆主又问:“魏征算不算忠臣呢?”
我陷入思考,馆主见我没有回答,便又问:“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位忠臣岳飞,他算不算孝悌之人?”
这次我不假思索了,“岳飞自然是孝悌之人,而且还是精忠报国的大英雄。”
馆主说:“精忠报国没错,但忠的是国,报的是国,而非赵家。你觉得不犯上作乱的岳飞,其下场如何?”
我一时竟无言以对。
馆主说:“如果有若提倡的不犯上作乱是对的,那么为何魏征犯上没事,岳飞没有犯上却死得如此悲惨?”
被馆主几个问题连续轰炸,我思绪有点乱了。岳飞没犯上死了,魏征犯上没死,这问题的重点确实都在领导者身上。
有子这句话到底是对谁说的?其背后有什么深意吗?
我想了许久方说道:“你这话有道理,难怪古时候的统治阶层那么喜欢儒家学说,从而强调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还有什么犯上作乱罪大恶极。”
馆主说:“你这么说就掉入陷阱里了。这些话根本就不是儒家的思想,只不过被人利用了《论语》中某些词句,再别有用意的解释出来,倒也糊弄了不少人。《论语》里孔子多少话被曲解,这个我们暂且不说,就先说说有若这段话,注意了,这段话不是孔子说的,也依然被统治阶层利用。要明白有若这段话,我们首先要对有若这个人有个了解。在《论语》里称‘子’的一般只有孔子,而孔子的学生中就连他最看重的弟子,最能传承孔子学说的颜回也没有称‘子’,而《学而》篇这里称有若为‘有子’,以及第四句中称曾参为‘曾子’,那么显而易见,编汇《论语》这部书的人大部分应该就是有若和曾参的弟子,弟子称老师为‘子’,那就很正常了。好,我们再看看《史记》怎么记载有若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既没,弟子思慕,有若状似孔子,弟子相与共立为师,师之如夫子时也。
他日,弟子进问曰:“昔夫子当行,使弟子持雨具,已而果雨。弟子问曰:‘夫子何以知之?’夫子曰:‘诗不云乎?‘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昨暮月不宿毕乎?’他日,月宿毕,竟不雨。
商瞿年长无子,其母为取室。孔子使之齐,瞿母请之。孔子曰:‘无忧,瞿年四十後当有五丈夫子。’已而果然。问夫子何以知此?”
有若默然无以应。
弟子起曰:“有子避之,此非子之座也!”
孔子死后,弟子们非常怀念孔子,有若长得很像孔子,弟子们就像对待老师一样对待他。我们知道孔子的弟子很多,有三千之众,而且孔子收取学生的年龄跨度非常大,从比自己小3岁到比自己小50岁的都有,所以这里说弟子们把有若当老师,也不一定就是所有弟子都这样,可能是一些和有若差不多年纪,甚至比他年龄还小的弟子,同时这里可能也有孔子弟子的弟子,当然这些就要算孔子的徒孙了。
有一天,弟子们问有若,说从前孔夫子出门时,天气晴朗,可他却要求弟子带上雨具,之后天果然下起了大雨。弟子就问孔夫子是怎么知道天会下雨的呢?孔夫子就回答说:“《诗经》不是说‘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意思就是说,月亮靠近毕星,和毕星的位置很近时,这就是要下滂沱大雨的征兆。昨天晚上老夫夜观星象,那月亮不就是靠近在毕星附近吗。”
次日,弟子夜观星象,看到月亮停留在了毕星附近,以为明天又要下雨,可实际却没有下雨,这是咋回事呢?
有若被问得一愣一愣,回答不上来。说这个问题暂且搁下,先讨论下一个问题。
弟子们就又问了,商瞿年长而无子,他的母亲想为其另娶妻室,孔夫子就让商瞿去齐国办事,商瞿老母就找孔夫子,说商瞿还没传宗接代呢,你怎么就要让他出远门,这不合适吧。孔夫子说:“别担心,我给商瞿算过命了,他四十岁以后,将会有五个儿子。”后来果然这样,请问孔夫子是怎么算出商瞿有五个儿子的?
商瞿也是孔子的学生,字子木,比孔子小二十九岁。商瞿是孔子的学生里面对《易》研究最深入的一位,这可能也跟他四十岁以后有了五个儿子这事有关,这是孔子明言用《易》算出来的,此事准确度如此之高,让商瞿不得不信命,从而对《易》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心,那么他学习起来自然也就动力十足,好学不倦。所以说孔子读《易》读到韦编三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随便算一卦就折服了一位学生,并改变了他的命运,让他成为了易学大家。
有若对《易》的研究可就没有孔子那么深入了,他自然也就回答不上来。这时坐在下面的弟子有些人就坐不住了,站起来起哄说:“有子,您还是下去吧,孔夫子的位子不是你能坐的。”



馆主说:“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有若此人学问根本达不到孔夫子的层次,但是好为人师,那有时候就要闹笑话了。当然,我们也不是说有若没本事,只是说他境界没有孔子那么高,如果对比其他人,那他的学问也算是厉害的了。
这就好比《六祖坛经》里的神秀与慧能,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们都知道慧能说的这段话境界比神秀说的这段话境界高,但你不能说神秀的这段话境界就不高。对于我们凡夫俗子,能做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那境界就已经很高了。当然,我这里只是打个比方,也不是说有若境界和神秀一样,要是这样理解,那按佛家所说就是着相了。”
我问:“关于毕星这个问题,您能不能再详细解说一下。”
馆主说:“孔子对星象的研究也是很深入的,这个毕星,就是毕宿,属于二十八宿之一,西方白虎七宿第五宿。”
《风俗通•礼典•雨师》:“《周礼》‘以槱燎祀雨师。’雨师者,毕星也。”所以毕星也叫雨师。
我们再看看《论衡•卷十五•明雩篇》的记载:
孔子出,使子路赍雨具。有顷,天果大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昨暮月离於毕。”後日,月复离毕。孔子出,子路请赍雨具,孔子不听,出果无雨。子路问其故,孔子曰:“昔日,月离其阴,故雨。昨暮,月离其阳,故不雨。”
孔子在这里回答了这个问题,说:“虽然都是月离于毕,但前天是月亮靠近毕宿之阴,故而有雨,昨天是月亮靠近毕宿之阳,故而无雨。”至于何为毕宿之阴,何为毕宿之阳,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有兴趣的话可以学习了解一下星象学。
我们再说回有若这个人,他的学问没有孔子高这一点我们是肯定的,甚至很多方面也比不上孔子的其他学生,至少比不上颜回,颜回是唯一一个得到孔子认可能传他道的人,可惜就是死得早,但即使是死得早,也有不少言语留下,却也没能排入第二段话。用咱们现在的话来说,《论语》这部书流传如此之广,第一段文字用孔子他老人家的话这是必须的,而这第二段文字的位置如果不是孔子他老人家的话,那么这就是史上最昂贵的广告位置了,谁能在这个位置留上一句话,则必流传千古。你想想看,千百年来的读书人都要读《论语》,但凡是读《论语》者就没能逃开这段话,自然也就记住了有若这个人。
好,我们再来推敲有若这句话,孝悌对不对?那太对了。这就是高明之人说话的高明之处,首先我们都认可孝悌是对的,而且还有孔子大力提倡孝悌的加持,那么潜移默化,我们就认为有若这段话后面也必须是对的,这样你脑子里即使觉得哪里不对劲,你也不会深入去思考,思想会麻痹。如此就给后面的“不犯上”打下了基础,而且“不犯上”他还不给你个肯定的语气,只是说“鲜有”,读到这里你就算怀疑,你也无法反驳他,他只是跟你说“鲜有”,并不是跟你说肯定没有,一般人在这里就陷进去了,这样后面的话即使肯定,那也就顺理成章了。“不犯上”那肯定不会“作乱”咯,你要是反驳他说“不犯上”的人他也可能“作乱”,他就可以直接回答你都“作乱”了还“不犯上”吗?你要反驳说领导做错我不能“犯上”啊,他就骂你是不忠不孝之人,你要是还想反驳,他就回答你这是《论语》里提到的,难道圣人的经典你也敢质疑。这个逻辑一下来,你就懵圈了吧。
我说:“难怪了,现在看社会上有些人说话,你明明觉得哪里不对劲或者哪里不合逻辑,却又很难反驳。这是话里有话,先以无法反驳的道理开头,中间再埋伏进其他有意为之的话,最后再以一个大道理结尾,这可真是把语言玩到了极致,一般人真不是对手。不过话又说回来,现在一些大师与有若比起来却又差了好几个档次,因为他们说的话虽然也能自圆其说,但至少听后还是有所疑虑,不像有若这话,我压根就没怀疑过什么,觉得就是正确的推断。”
我喝了一杯茶后,又说:“我想起了一个段子,说是黄鼠狼在养鸡场的山崖边上立了块碑,上面写着:‘抛弃传统的禁锢,不勇敢地跳下去,你怎么知道自己不是一只鹰?’接下来黄鼠狼就每天都在山崖底等着吃摔下来的鸡。”
馆主说:“这就是‘学而不思则罔’。”
我说:“我渐渐有点明白有若那段话的意思了,那么有若能抢到这么好一个广告位置,是否与他长得和孔子很像有关。”
馆主说:“有一点关系,但也不全然。首先孝悌是孔子一直提倡的,那么《论语》第二句话以孝悌开头也无可厚非,学生们自然也同意。我们知道在编汇《论语》时,有若和曾参两人的弟子有可能是最多的,那么曾参为什么不抢这第二的位置呢?”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五、扭转思维

曾子,也就是曾参,字子舆,比孔子小46岁。孔子临终将其孙(孔鲤之遗孤)孔伋托付于曾参。
孔伋字子思,被尊称为子思子,孟子则曾在子思的门人处学习,这里面的传承关系就是:孔子—曾参—子思—孟子。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里面的《大学》就是曾参所著。《中庸》是《礼记》的篇目之一,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相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
也就是说:孔子《论语》—曾参《大学》—子思《中庸》—孟子《孟子》。四部书包揽了整个儒家思想。有时间的话,这四部书都要好好读一读。
我说:“难怪我曾看过一个笑话,孔鲤对孔子说,你儿子不如我儿子。孔鲤对子思说,你父亲不如我父亲。”
馆主说:“这则笑话倒也是实情。只不过孔鲤却是没有机会说这样的话了,因为子思生的那一年刚好也是孔鲤死的那一年。孔鲤算是非常的晚婚晚育,死的那一年50岁,当时孔子69岁。”
馆主说完,接着进入正题:
在《孟子•滕文公上》中记载: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孔子事之,强曾子。曾子曰:“不可。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皜皜乎不可尚已!”
啥意思呢?就是说:在孔子死后,子夏、子张、子游这三个孔子的学生,看到有若有孔子之风貌,就想推举有若为老师,但曾参对此表示不接受,三个人就轮番上阵,试图说服曾参,要他勉强同意。曾参说:“不可,夫子的道让我们如同在江汉之水中洗濯过,又好似在盛夏骄阳下曝晒过,夫子那种光明高大的境界,我们谁也无法达到。”言下之意就是说有若和孔夫子比起来,那是差远了,境界相差如此之高,怎么能当老师。
在《礼记•檀弓》中有一段记载曾参教训子夏的故事。
子夏其子而丧其明。曾子吊之,曰:“吾闻之也:朋友丧明,则哭之。”曾子哭,子夏亦哭,曰:“天乎!予之无罪也!”曾子怒曰:“商!女何无罪也?吾与女事夫子于洙泗之间,退而老于西河之上,使西河之民疑女于夫子,尔罪一也。丧尔亲,使民未有闻焉,尔罪二也。丧尔子,丧尔明,尔罪三也。”而曰:“女何无罪与?”子夏投其杖而拜曰:“吾过矣!吾过矣!吾离群而索居。亦已久矣!”
子夏因为老年丧子,日日痛哭而哭瞎了眼睛。曾子去他家安慰他说:“我听说:朋友失明了就要为他哭泣。”说着说着,曾子就哭了,子夏也哭,并边哭边埋怨:“天啊!我没有什么罪过啊!为什么让我承受丧子失明之痛!”
曾子发怒道:“卜商!你怎么没有罪过?我和你一起侍奉老师于洙泗之间,老师死了,你退而老于西河之上,让西河的老百姓把你当成了老师,这是你的第一条罪过;你父母去世,你守丧期间并无什么表现让民众称道,这是你的第二条罪过;死了儿子,你不能节哀顺变,竟至于哭瞎眼睛弄残自己,这是你的第三条罪过!”曾子说完长叹了一口气,说:“你告诉我,你怎么无罪?”
子夏扔掉拐杖,拱拜曾子,老泪纵横,一连声地说:“我错了!我错了!我离开同学们独自居住,孤陋寡闻也太久了!”
由此可见子夏年老之后,个人学习意识渐渐消退,不能自强不息,和同学们经常在一起,就能互相督促进步,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懈怠了。从这点也可看出他在孔子死后,为什么要推举有若为老师了,其实他的重点还是想同学们能时常聚在一起,孔子不在了,如果有一个像孔子且学问也还说得过去的人做主导,那么大家也有一个主心骨,再时常聚在一起讨论孔子的学说,那岂不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可惜的是孔子走了就是走了,有若并不能扛起这杆大旗,唉,如果颜回不是早死,那么也许他可以。
我问:“曾参可不可以扛起孔子传承这杆大旗呢?”
馆主说:“能,也不能。曾子这个人有能力,但他本分,懂礼,所以他不会僭越。我们先来看看《论语》的第三、四句话。”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馆主说:“孔子这句‘巧言令色,鲜矣仁!’我们先不解,先看看曾参的话,曾参说他每天都在反省,反省自己为人处世的三个方面,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守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有去实践?
看出什么没有?那就是曾参的境界和有若的境界截然不同,曾参他是很谦虚的说自己每天都反省,这是‘求诸己’,而有若一上来就教导别人要孝悌,不犯上作乱,这是‘求诸人’。
前面我们说了有若比孔子小43岁,也就是说有若比曾参大3岁,孔子对礼是很看重的,曾参也传承了这一点,那么曾参礼让一下比自己大3岁的有若,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再者就是有若因为有像孔子的优势,必然也得到过类似子夏、子张、子游这些人的肯定,那么第二段话的位置给他也没人提出异议。
好,第一段话和第二段话都有着落了,那么就该第三段话了,第三段话还必须得是老师的话,这样大家没意见吧。都没意见的话,那就要看看用哪句了,有若老师,您的话结尾是:‘其为仁之本与。’既然提到了‘仁’,那么好,我们也就用老师关于‘仁’的话来和你做一下衔接,就用 ‘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言令色,鲜矣仁!’这句话在后面篇章还有重复出现,这也证明了孔夫子说这句话时是很多学生听到过并记录下来的,那么自然大家也都没意见了。
这句话用得很巧妙,一方面衔接了有若那段话结尾的‘仁’字,一方面又隐藏了说有若‘巧言令色,鲜矣仁!’。潜台词就是,有若你口若悬河的说了那么一大堆话,要让孔夫子来评价,就是‘巧言令色,鲜矣仁!’然后孔夫子评价完了,曾参再站起来,很谦虚的说:‘吾日三省吾身。’这画面感是不是就出来了。”
我惊叹道:“想不到短短的四句话,背后竟能解出如此多的细节来,真是尔虞我诈,处处是坑,即使圣人门下,也不能幸免。”
馆主哈哈一笑,“你看看,我这样带着你的思路下来,你又入坑了吧。其实上面那个场景是我瞎掰的。”
我说:“馆主,你这……”
馆主说:“学、思、习、温。‘思’字要划重点了啊。”
我说:“看来我是陷入‘学而不思则罔’的困局了,思维一时扭转不过来,是该划重点,您再深入的解释一下吧。”
馆主说:“其实有若此人还是很有学问的,而且孔老夫子这句‘巧言令色’也不是说他,‘巧言令色’现在大多数人就只是很表面的解释为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虽然解释得很白开水,但我还是想问问,这种行为有什么不好?有人就说了,巧言令色的人不真诚,不是真心待人,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做出的此种行为。那我问你,如果是很真诚的巧言令色呢?”
我说:“馆主,你思维不要跳跃太快,我都有点跟不上你了。如果说待人真诚,那就没必要巧言令色了吧,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就可以了。”
馆主说:“如果是这样,那么套用一句网络用语来说,就是直男癌。所谓的巧言,就是有技巧的说话,也就是口才好,我们说一个人口才好,这是夸他还是骂他?”
我说:“这个,按照我的理解,应该是夸他。”
馆主:“好,那我们再来说说‘令色’这个词,其实就是看别人的态度在哪个频道,再把自己的态度调到和他同个频道来和他对接,层次高的‘令色’就是察言观色,这是需要一定境界的,也不用降低自己而取悦他人,看别人显示出什么相,便用什么相应对,彼此和谐。层次低的‘令色’则是降低自己而取悦他人,这就要看是对什么人用了,如果是对父母长辈,那适当降低一下自己的位置也未尝不可,只不过这个度就要把握得好,度在哪里,度就在礼中。”
我思考了一会儿后,问:“照您这么说的话,那巧言令色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馆主说:“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是看这个度在哪里,过度则不好,适度则好。况且孔老夫子也没有跟你说好与不好,他只是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就是说这种行为少仁,少不是说绝对没有,只是说达到仁的境界,很少再需要巧言令色了。而且这句话也不是从表面理解那么简单,其中还有深意,以后再来分析,我们还是先把有若这位神似孔子的先生说完。”
有若在《学而》篇中还有两段话:
《学而第一》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馆主说:“这两段话是被太史公司马迁载入《史记》的,而有若的第一段话太史公却没有载入,这也可以间接说明有若第一段话远没有这两段话的含金量高。我们先来看看第一段话,你说说看你是怎么理解的?”
我说:“这一段话的意思应该就是说:有先生说:‘礼的作用,以和为贵。古时候圣明的君王治理国家,就是以此为美。大小事情都可以此解决。如果有行不通的时候,那就是为了和而求和,不用礼来节制,这就违背了礼,那也是不可行的。’”
馆主说:“有若这里提到‘以礼节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度的把握。”
我说:“这个礼我知道肯定不止礼貌礼节那么简单,您能否详细说说?”
馆主说:“礼这个字要讨论起来,那可就长篇大论了,一时也很难说得清楚。礼简单一点来说,就是古之圣贤依据人的性情来制定合于人道的规则,我们前面说过,走在天道的规则上则有德;那么走在人道的规则上则有仁,而人道的规则大部分可总结为礼,做事合乎礼,则有仁。我们现在说一个人没道德,实际应该是说这个人无礼,当然无礼之人自然无仁无德,所以说没道德也对,只不过更准确一点说,应该是说无礼。
懂礼的人处理任何事情都会有个度,都能做到恰到好处。就拿‘和’一事来说,前面我们说过‘君子和而不同’,‘和’就是将各种“不同”融合,使它们和谐。这就是‘礼’发生作用后达到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运用人道规则做事情时,达到的最好状态就是‘和’,所以‘礼之用,和为贵’。‘和’虽然‘贵’,但如果‘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就是说为了达到‘和’,反而忽略礼,本末倒置,不以礼作为节制,那这种‘和’最后有可能就是一方降低了自己而顺应对方,这是不平等的和,不自然的和。如果是建立在礼节上的和,那才是自然的和,包容的和,彼此都不用降低标准的和,共赢的和。”
我想了想后说:“降低标准求得的和亦不长久,有时候说不定比不和损失还大,所以如和不成,则先礼后兵。”
馆主说:“‘和’这个境界非常高,不是什么人都能达到,可立为一个目标,如实在达不到,也只能如你所说。”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近日是二十四节气的小雪

小雪飘飘,把船摇;来到岸边,将酒烧。几只螃蟹,一盘烤肉,烦恼全抛。管他天寒还是地冻,躲进船仓,又是一场美梦。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六、信与义

《学而第一》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馆主说:“我们先说说‘信’,信就是人言,讲话没有信用,那就不是人说的话。信是人立身处世的根本,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威。”
《为政第二》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那真是不知道他还可以有什么用,还能有什么作为。这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輗: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軏: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古代车辆以横木套住牛马,横木链接的关键部位称之为輗和軏,孔子把信比喻成大车的輗和小车的軏,如果没有了輗和軏,车就无法行走。这话如果转换成现在的话说,就是“信”犹如汽车的方向盘,没有方向盘,你车还能开吗?有人说没方向盘怎么就不能开,找条没人的道,照样开。行啊,你别和人接触啊,只要别和人接触,那你讲不讲信用无所谓。
人在社会上行走,就是与各种形形色色的人接触,人与人之间如果没有了信,那就如汽车没有了方向盘,寸步难行。所以守信不仅是人自小就要培养的品德,也是君子处事的基本原则。
一个人讲信用是最基本的,就如开车要有方向盘,但光有方向盘,没有方向也不行,所谓的“义”就是方向。也就是说讲信用做事还要贴近道义,知道正确的方向在哪,说的话才能兑现。为什么呢?因为一个人如果只是片面的守信,而不清楚答应之事的具体内容,假如在许诺之后才发现事情的内容不符合道义,也就是方向错了,那你还会努力践行诺言吗?如果不践行,那就是无信,如果践行,一条道走到黑,那就是无义,早晚出事。
所以在讲信之前,首先要明白这件事情符不符合道义,不符合道义则不要轻易许诺,轻易许诺而又办不到,那就是大言不惭。或者办到了,却又失了道义,那也是悲剧。
我们可以引用《论语》第十四篇中孔子另外一句话来做印证。
《宪问十四》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
“怍”就是惭愧的意思。
孔子说:“说话如果大言不惭,那么实现这些话就很困难了。”
大言不惭之人做事都不靠谱,你看现在社会上多少这样的人,不管啥事,张口就答应,也不想想自己能不能办成,总觉得这样做很霸气,很有面子,似乎世界上就没有自己摆不平的事。然而事实上呢?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十件事就有八九件事是难办的,不要随便答应,要量力而行,答应了就要做到,不要假大空,浮夸风。
我们可以再看看《论语》其他篇章中,孔子还有其他的话可以来印证。
《里仁第四》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做事则要敏捷。”
这个“讷”字就是迟钝的意思,很多人翻译这段话时,直接就把迟钝代用进去了,迟钝是指反应慢,不灵活,这显然不是君子要学习的,君子之学要是提倡让人说话迟钝,那就悲剧了。君子之学提倡的是让人说话谨慎,不要不经大脑就乱哈拉,而且行动要做在前,行动要敏捷,不要光说不练。
《宪问十四》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孔子说:“君子耻于说得多而做得少。”
《里仁第四》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耻。”
你看,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已经将这些道理说得明明白白,可直到现在,人们还是依然这样周而复始的犯着这些错误,你说《论语》过时了吗?这些道理所传达的智慧永远都不过时,要温故而知新。
我说:“毛 将他的两个女儿取名为李敏、李讷,想必也是有感而发。”
馆主说:“由此你也可以看出《论语》这部书对我们中国人的影响有多大,你只要稍微注意观察,就能看到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论语》的身影。你看,人名:苏有朋,有朋自远方来;任贤齐,见贤思齐。书名:《传习录》、《子不语》。学校:辅仁大学。书店:里仁书局。成语、诗词、散文引用自《论语》的更是数不胜数。”
我说:“这么一想,确实《论语》已经融入到我们的血液里去了。不过,我反思了一下,就目前来说,自己并没有达到君子那个境界,如果在没有达到君子那个境界时,有朋友来请我帮忙,而这个事以我现在的境界来看,又很难定义是否符合道义,那么我是要答应去做呢?还是不答应去做呢?如果答应去做,而中途才发现这件事不符合道义,那又该怎么收场?孔夫子是否有言语留下教我?”
馆主说:“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可以看看《论语》的第十二篇。”
《颜渊十二》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促成别人的好事,不助长别人的恶。小人则与此相反。”
馆主说:“如果你不能判断这事符不符合道义,那么你就先分析一下这个事是否有助于你朋友,且又不伤着你自己,都没问题的话,那你就成人之美。但是如果中途你发现这事不对劲了,不符合道义,那你就要赶紧停止。我们可以再看看《论语》第十五篇。”
《卫灵公十五》子曰:“君子贞而不谅。”
孔子说:“君子固守正道,而不拘泥于小信。”
“贞”就是固守于正道;“谅”就是不理是非,一味固守于信。
君子做事,是固守于正道,而不固守于死理,死理就是不辨是非道义,只一味准守于信,一头撞到底。比如古惑仔说我要砍死你全家,然后他讲信用,真把人全家砍死了,这是不是信?
这也是信,只不过是脑残变态的信,真正的信,永远都要搭配义。
《孟子》的《离娄章句下》中还有一段记载也可相互印证。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
孟子说:“通达之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做事不一定非有结果不可,只要合乎道义就行。”
再看看《史记•孔子世家》的一段记载:
过蒲,会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车五乘从孔子。其为人长贤,有勇力,谓曰:“吾昔从夫子遇难于匡,今又遇难于此,命也已。吾与夫子再罹难,宁斗而死。”斗甚疾。蒲人惧,谓孔子曰:“苟毋适卫,吾出子。”与之盟,出孔子东门。孔子遂适卫。子贡曰:“盟可负邪?”孔子曰:“要盟也,神不听。”
说孔子周游列国时,经过蒲乡,正巧遇上公叔氏占据蒲乡反叛,蒲人包围了孔子。孔子有个叫公良孺的学生,带着五辆车子随从孔子。这人身材高大,贤能有勇力,就对孔子说:“我昔日跟随老师在匡地遭遇危难,如今又在这里遭遇危难,这难道是命中注定这么倒霉的吗?既然老天要我与老师再次蒙难,那我就杀他个痛快,就算战死也无所谓。”
公良孺说完就带着人杀了出去,战斗是相当的激烈,杀得蒲乡人胆战心惊,于是公叔氏就派人喊话:“别打了,孔老二,我们也不是真的要打你,你只要答应我们不去帮助卫国,我们就放你走。”
孔子说:“你们围住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怎么不早说,打这半天,真他妈脑子进水啊。”
公叔氏:“您要是答应,那您就过来和我们盟誓。”
孔子于是就和他们盟誓,公叔氏便将孔子放出东门去。孔子出门后就招呼弟子们头也不回的往卫国去了。
学生子贡就纳闷了,心想老师不是一直强调做人要讲信用吗?怎么一到自己这就出尔反尔了,于是问老师:“这盟誓难道还可以背弃吗?”
孔子说:“子贡啊,老师我这是在被要挟的情况下才和他们盟誓,不得已而为之,神是不会理睬的。”
说完以上的话,馆主问:“你觉得孔子这种行为是不是出尔反尔?似乎不像君子,反倒像小人了。”
我思考了一下后,说:“这才是君子之道,不拘泥于一言一语,当以义为先,通权达变。”
馆主笑道:“不错,不错,你已渐渐把握到了诀窍。人说君子斗不过小人,这只是一些不懂君子之学的迂腐之人所说,以他们的眼界,连小人的境界都达不到,更何况是君子之境界。”
我说:“确实如此,现在一说到君子,很多人都会觉得做君子没用,憋屈,总是吃亏,还不如做一个小人来得痛快。”
馆主说:“这就是典型的以小人思维来思考君子思维。”
我说:“如果我没有经过您前面那些讲解,那么对于您说的这句话肯定是觉得有些难懂,但现在我倒是能听进心里去了。不过话又说回来,孔老夫子所谓的‘义’应该怎么理解呢?现在社会中所谓的讲义气,是不是义的一种表现?”
馆主说:“‘义’的繁体字是‘義’,上面一个羊字,下面一个我字。羊是古代祭祀的三牲之一,是最重要的祭品,‘義’就是表示在向天或神献祭,这是古代人很重视的一件事情,属于应做之事。献祭也有和神灵签订契约的意思,这就是江湖义气的由来。混江湖的都讲究义气,但讲义气也要看怎么讲,如果是古惑仔要去砍人,因为讲义气,你和他一块去了,这种行为不符合正义,但符合江湖的契约精神,是比较片面的‘义’。这和前面我们说孔子和蒲乡人盟誓的意思差不多,就是一种契约精神,但不符合真正的‘义’,所以孔子不做。
那如何才算符合正义呢?我们还是以古惑仔为例。如果是你的兄弟没有做恶事,而被人攻击,你去帮他,那这是正义的表现。再往大了说,国家有难,你挺身而出,这就是正义的表现,就是舍生取义。
应该做的事去做了就是义,不应该做的事你为了信用或者契约去做,那算不上义。那么什么事是应该做的呢?就是看这件事符不符合天理,或者说符不符合我们的良心,天理良心都能符合,然后去做就是义。比如说赡养老人是子女应尽的义务;关心爱护残疾人是社会各界人士义不容辞的责任;再比如说为援助受灾地区的人民,文艺界组织了多场义演。这里面的“义”字都是一种合理、正面的举动,符合人道准则,所以又称道义,是君子应行之事,如果整天聚在一起,而言不及义,那是会被孔夫子骂的。”
《卫灵公十五》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孔子说:“整天聚在一块,说的话丝毫不涉及道义,喜欢耍小聪明,这种人真是难矣哉!”
“群居终日”的人,如果谈论的内容不涉及道义,皆是一些耍小聪明,钻空子的话,那这群人“难矣哉”。“难”就是灾难、祸害。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群居终日”一群人聚在一起,整天游手好闲,这是不上进的表现;“言不及义”聊的都不是什么正事,这是心思不正的表现;“好行小慧”喜好耍小聪明,已经达到“好”的程度,那就表示不止一次做一些钻空子、占人便宜的事,做完这些事还以为别人不知道而沾沾自喜,此类人按孔子的话说就是小人。小人不懂道义,小人思维本身就是一种祸害,那么发生灾难也是早晚的事。
《里仁第四》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事于天下,无所排距,无所贪慕,完全与道义并肩而行。”
这段话更加体现出“义”的重要性,君子做事“无适也,无莫也”,不会排距任何看起来困难低贱的事,也不会贪慕任何看起来光荣高贵的事,没有固定的厚薄亲疏,一切都是依据义为准则去做。
《卫灵公十五》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孔子说:“君子用义来修养自己的品质,按照礼来行事,用谦逊的态度来讲话,用诚实取得成功,这就是君子啊!”
义做为本质,就是我们的德行,其表现在外的行为就是礼,将礼当作执行义的标准。义是本质,礼是行为规范,那么怎么用言语表达呢?不能张牙舞爪,要谦逊,这就是“孙以出之”。那么怎么维护呢?靠的就是信,所以“信以成之”,这也就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馆主说:“我们接着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的下一句‘恭近于礼,远耻辱也。’恭敬的态度贴近于礼,便可远离耻辱。对人恭敬是好事,但也要有个度,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还是要以礼为行为标准了,否则一旦过度,那么恭敬就会变成阿谀奉承或者讽刺了,如此就会给自己带来耻辱。所以你看,礼的重要性又出来了,做什么事都要以礼为标准,才能把握好度。”
我说:“这个度还真是不太好把握,看来我真是太不知礼了。”
馆主笑道:“确实是不太好把握,因为我们现在的教育,并没有将礼作为教学课程,所以现在的人不知礼也是正常的。礼在孔子那个年代,那可是作为主要教学课程之一,是所有知识分子必学的课程。恭与礼的结合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彬彬有礼。”
馆主说完又接着解释下一段:“‘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这段话解释起来比较费劲,我们先说说因是什么?因就是说因为做到前面这两点,也就是说依靠‘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那么与你亲近的人,自然也都是有道义且知礼之人,没有道义且不知礼的人在这两句话的作用下,就已经被你淘汰了,首先他找你帮忙做不义的事,他就已是无义且不知礼的人,知礼之人不会找你做不义之事,这是相辅相成的。你依据义,不答应做这事,那你们这关系是不是就疏远了。好,既然亲近你的人都是有义且知礼的人,那就不会只是一时亲近,而是可以彼此长久依靠互助的,不会因为利益,明天就翻脸不认人的,这就叫‘不失其亲’。那么‘亦可宗也’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样形成的正面影响是长久的,义、礼的作用就如同传宗接代一般,代代相传。”
我说:“如此细想起来,有若这两段话还是相当高明的,与他最开始说的那段话似乎不在一个档次。”
馆主说:“我们先把《论语》中有关有若的话看完,再做分析。《论语》中有若最后还有一段与鲁哀公的对话。”
《颜渊十二》: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馆主说:“发现没有,这一段话里,有子变成有若了,直接称名道姓了。”
我说:“确实如此,这是不是说明了这段话不是有若的弟子记载的。”
馆主说:“这也不一定,我们还要看谈话的场景和整体的内容。这段话是有若与国君的谈话,属于比较官方的谈话,流传应该也是比较广,而有若不像孔子声望那么高,孔子是社会上大部分人遵从他老师地位,有若就不一定了,所以流传比较广的,称其姓名而不称其为老师也是合理的事。这里的国君是鲁哀公,鲁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当时鲁国恰逢饥荒之年,收成不好,国家钱财不够,鲁哀公就问有若怎么办?有若说‘盍彻乎’,这三个字啥意思?”
我说:“这三个字都认识,可组合在一起我就不知道啥意思了。”
馆主说:“‘盍’就是何不的意思,‘彻’就是通的意思,天下通用的税收法,当时西周所用的田税制度是收取百分之十。‘盍彻乎’的意思就是说,何不实行西周的田税制度。鲁哀公听了后就大叫,我现在收取百分之二十都还嫌少,你说收取百分之十,那能顶个啥用?
有若就说:‘百姓要是富足了,君王还会不富足吗?百姓要是没钱,君王能有钱吗?’鲁哀公被有若一句话给怼了回去,他是啥反应,我们无从得知,但从这一段记载看,有若还是很为老百姓着想的。”
在《礼记•檀弓下》中有一段记载: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贡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见到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天喊地,孔子用手扶着车轼侧耳倾听,听不出个所以然,就让子贡前去询问:“这位大姐,听您这哭声,就像是有好几件伤心事连着一块发生似的。”
妇人说:“那可不是嘛,以前我公公被老虎咬死了,然后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如今我的儿子也死于虎口。你说,我能不伤心吗?唉!我真是太难了我。”
孔子这时也在旁边听了,就说:“那你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
妇人回答:“这里没有苛政啊。”
孔子听了后摇了摇头,长叹一声,对子贡说:“你要好好记住,苛政真他娘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从上面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当时齐鲁地区的苛捐杂税有多重,有若挺身而出,怒怼鲁哀公,为民请命,也算是大义凌然了。
在《说苑•政理篇》中也记载了一段鲁哀公向孔子问政的文章。
鲁哀公问政于孔子,对曰:“政有使民富且寿。”
哀公曰:“何谓也?”
孔子曰:“薄赋敛则民富,无事则远罪,远罪则民寿。”
公曰:“若是则寡人贫矣。”
孔子曰:“诗云:‘凯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
鲁哀公向孔子询问治理国家的事,孔子说:“呐!治理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使老百姓富足且长寿咯。”
鲁哀公问:“具体应该咋操作呢?”
孔子说:“你税收搞低一点,老百姓就能富足,老百姓富足了就不会生事,不生事那就远离犯罪,远离了犯罪那人不也就能长寿了么。”
鲁哀公说:“哇靠,要是这样,那寡人不就穷个响叮当了?”
孔子摇了摇头,念了《诗经》里的一句诗:“凯悌君子,民之父母。”
和乐平易的君子,老百姓的父母。孔子认为,为政的最佳状态,就是将君民关系转换成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不知道鲁哀公听不听得懂,孔子就再继续说道:“咱还没见过子女富有了而父母还穷个响叮当的。人民要是富了,您怎么还会穷。”
孔老夫子这话和有若如出一辙,可惜鲁哀公这个榆木脑袋,真是圣人都无法点化。他的思维方式就是典型的小人思维方式,要我少收税,那人民是富了,可我少收,我照样穷。
我若有所思,“与民争利,反而无利,不争反而有利。”
馆主说:“你这话对了,这才是君子思维,小人思维是有利必争,不争则无利,可他却不明白不争才是真正的争,你不争利,让大家得利,大家必然拥戴你,也愿意跟着你;你争利,将大家的利都抢走,大家跟着你是越来越穷,那谁还会跟着你,不起来推翻你就不错了。这就是不争是争。如果用武侠小说做比喻,那么鲁哀公也就只能学学一些简单的武学招式,像‘不争’这种比较高深的武功,他参悟不透。”
我哈哈一笑:“鲁哀公若能参透‘不争’这种高深武功,那施展开来,也不会有泰山妇人苛政猛于虎之说了。有子也是无可奈何,也许只能用一些简单点的武学来教化他。”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有子那段讨论孝悌之人不犯上作乱之话,原来如此,我说:“如此说来,有子第一段话所提倡的孝悌之人不犯上作乱,极有可能是对鲁哀公这个榆木脑袋说的了。”
馆主大笑:“不错,不错,你已渐入佳境。”
我说:“在这样的语境之下,这段话倒也符合逻辑,鲁哀公这人的思维方式,很难跟他解释清楚事情的因果,不如直接给他个答案。”
馆主说:“所以说同样一段话,你放在哪里用,其效果就完全不同。这才是读《论语》的妙处所在,不要拘泥于一段话,而应看到这段话背后的智慧。”
我说:“《论语》果然是越品越觉内涵丰富,妙趣横生。看来有子能名列孔门七十二贤,也绝非浪得虚名。”
馆主说:“是也,是也。在《礼记•檀弓》有一段记载:有若之丧,悼公吊焉,子游摈,由左。
就是说有若死后,鲁悼公还去吊丧,子游作为丧礼中的司仪,由左方上下。鲁悼公就是那个榆木脑袋鲁哀公的儿子,这也说明有若在当时是很有名望的,能让国君都去吊丧的之人,级别会低么。”
我豁然开朗,说:“今晚和您这一聊,我感觉我之前读的《论语》真是白读了。”
馆主说:“话不能这么说,经典就是常读常新,温故而知新嘛。”
不知不觉中,和馆主已聊到了深夜,我起身告辞,馆主笑道:“今晚这情景,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么。”
我说道:“应该说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是整晚都在向您学习。”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七、心得体会

从茶馆出来,回到家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找出了一本《史记》,翻开《孔子世家》读了起来,当我读到:
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我反复品味着这段话:“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弟子很多,自远方而来,没有不向孔子求学的。
这不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学习了君子之道,有所得,又有志同道合者自远方寻来请教,乐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
馆主刚刚离别之时和我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似乎也有此意在里面。
妙!妙!真是妙不可言。
今晚我真是学习到了很多东西,脑子不停的思索,我得赶紧把现在一些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迟了我怕忘记了。我赶紧拿出一本笔记本子,将能想到的都记录了下来。
1、看书不能只看表面,要心领神会,旁征博引,特别是经典,不要图快,看到不懂的地方,要多思考,多用心去体会。有的人即使看了上百本书,还不如完全投入身心去研究一本经典收获多。
2、除了自己学习外,还要与喜欢学习的人多交流,这样也是在印证自己所学,相互促进。如此也能形成一个好的朋友圈,朋友不在于量,而在于质。朋友多也并不表示人脉就广,要想获得优质人脉,那自己首先得足够优质,说到底,就是自己的高度决定了圈子的高度,并不是你认识了牛逼的人,你就会牛逼,而是你首先要在牛逼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你才会认识牛逼的人,牛逼的人也自然会朝你靠拢。如果你自己傻逼,那么认识再多的人,那也只能是认识更多的傻逼而已。所以,要多与高人来往,勤与能人共事,常与福人相处。
引用一句话:“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
3、不要看对方说了什么,而是要思考他为什么这么说。
就在我写下这句话时,手机突然响了,是老妈在微信家庭群里发了个红包,我随手按了下,刚要回一句谢谢,老妈就私信一条信息过来,写着“早睡的危害,想知道吗?”我心想,现在的网络竟然胡说八道到这个地步了啊,早睡还能有危害?这尼玛是要坑我妈啊。
我赶紧回:“老妈,您别相信这些,早睡早起才是王道。”
老妈回了句:“原来你知道啊,那怎么还不睡。”
我一下愣住了,原来是我被我妈坑了,赶紧回了句:“马上睡,马上睡,晚安。”
再拿起笔来要继续写的时候,脑子却是一片空白了,再看回第三条,这尼玛刚写下的话,转眼就被我妈坑了。她发那条信息,我是不是应该先思考她为什么要这么发,而不是第一反应就回复。不对,从刚开始那个红包,我这个思维就应该换成她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在群里发这个红包。思维模式固化了啊,想改变确实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是要学而时习之,于是我又提笔写下了第四点。
4、真正习得道理,是需要一个人改变他多年以来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然而用了多年的思维早已经成为习惯,想要立即改变是难之又难的,那么就需要不断实践,不断调整,不断反省,最后才能真正做到这个道理中所说的状态。
5、从知道一个道理,到实行这个道理,也就是知行合一。“知”和“行”看起来好像只是从一跨到二,然而事实却没那么简单,从“知”到“行”中间可能隔着一百步都不止。这就好像从“学”到“习”一样,不是跨一步就到的。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八、武学秘籍

拿着《论语》反复研读了几天后,我又去找馆主讨论《论语》了,这次说《学而》篇的第五句:
《学而第一》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馆主问:“道千乘之国,这里的‘道’你怎么理解?”
我说:“这里的‘道’自然不是指‘天道’和‘人道’,而是指‘治理之道’。千乘就是千辆战车,在春秋时期,能拥有千辆战车的国家,就算是一个中等诸侯国了。”
馆主说:“不错,那么前面有子说‘本立而道生’,这里的‘道’又该如何理解?”
我说:“这里的‘道’应该是说‘人道’,孝悌为根本,本立住了,人道就能起步。”
馆主说:“不错,你看看,光一个‘道’字,用在什么地方,结合整句话和当时语境,其意义便有所不同,这就是文字运用的巧妙啊。不能死读书,要灵活运用。那么要怎么做才能让一个中等诸侯国治理有道呢?首先要‘敬事而信’,这里的‘敬事’就是治理的前提,对政事要敬,只有敬了,你做事才会认真,才会谨慎。这就如同你特别尊敬一个人,那这个人一旦有什么事交给你去办,你肯定是花费心思,全力以赴的做好,敬事也是这个道理。”
《卫灵公十五》子曰:“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孔子说:“事奉君主,先认真把事办好,再来领取傣禄。”
馆主说:“现在很多年轻人事办得不怎么样,但对薪资的要求倒是很高,这就是不‘敬事’的表现。再举个官场的例子,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贪官可恶,其实不‘敬事’的官更可恶。不‘敬事’的官也就是不作为的官,贪官有时候还会做事,不作为的官那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无事,在其位而不谋其政,危害有时候比贪官还严重,如果是又贪又不作为的官,那就更悲剧。
所以‘敬’是前提,‘信’是底线。要讲信用,重承诺,言必行,行必果。
你看看,我们之前还说到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现在孔子就来提倡‘信’,你会不会觉得儒家学说自相矛盾?”
我笑了笑说:“馆主,你这次可坑不了我了,此一时彼一时。”
馆主:“哈哈,不错,不错。那我们再说回这个‘信’字。这里的‘信’和前面的‘敬’是相呼应的,缺一不可,讲信用,那么贪官拿钱还会办事,不讲信用,贪官就又贪又不办事。当然,这两种都是不可取的,我们等会解读‘节用而爱人’时再说说,先说不贪的官,如果敬事又能讲信用,那么他对于敬的力度就会更强。
不讲信用,那么这件事虽然我尽力去做了,可实在做不好,我心想我都尽力了,大家也都看在眼里,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对大家有个交代了,那么事情也就过去了。
讲信用,那么这件事我尽力去做,可做不好,这样就对不起我之前的承诺,这不行,得再逼自己使把力。而且从另外一方面说,讲信用的人做事之前也会先衡量自己有没有能力把这件事做好,做不好,那让给更有能力的人去做,事情最后的结果也会更好一点。这与有子所谓的“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是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你看看,道理是不是相通。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节用而爱人’,节用就是不浪费,节约用度。这里除了说要节用钱财外,也同时包含了不可贪的意思,都节用了,难道还能贪吗?你照常用钱都不行,更别说超支了,那贪就更是下下等,连说都不用说的了。
节约用度这事是老生常谈,人人明白的道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我就说一个节约精力。
节约精力和前面那句话是相对应的,你如果能做到敬事而信,那么你处理事情时,这事你衡量下,即使尽力了,也难以做到想要的结果,那么你就要走别的路线,找更适合的人,或者请教精通此事的人,或者组建一支特别针对此事的团队,种种办法,最后做出一个更切合实际的方案,这是不是就比你自己蛮干要更节约精力?
再说说‘爱人’,懂得敬事、信、节用后,你才能懂爱人。爱人不是说对谁都好的意思,是对事不对人,不要以自己的好恶而对人。不能看到这个人长得漂亮,就对人好,看见这人长得丑,就厌恶他,这是最肤浅的。再深入一点,你还要了解每个人的能力,你才能做到爱人,这些就需要你有前面的积累,你自己首先得是个敬事、信、节用之人,你才能懂得爱人。”
《宪问十四》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孔子说:“爱这个人,能不磨练他吗?诚心待人,能不对他进行教诲吗?”
馆主说:“我们现在常常能听到,如果一个男人爱一个女人的话,就要让她过上最好的生活,不让她吃苦受累,她想要什么就给她什么,这样固然是一种爱,但这是建立在这个男人永远不倒下的前提下,如果这个男人倒下了,那这么女人要依靠什么?依靠她自己吗?她已经被这个男人宠得什么都不会做了。而父母对小孩的溺爱也是如此,他们觉得再苦不能苦孩子,孩子想要什么尽量满足他,给予他一切,最后孩子什么都不会,就只能成为一个败家子。
所以这种爱在孔子看来,就是小人思维的爱,君子思维的爱则恰恰相反,这又是两种思维方式的较量了。君子思维的爱是什么样的呢?就是要让他劳,要磨练他,要劳其心志,这样人才能成长。如果怕他劳累,什么事都不让他做,养着他,惯着他,那最后他就变成废人一个。所以要劳,不仅要劳,你如果待他以忠,忠就是诚心,诚心以待,那还要教导他。”
我说:“听您这么说,我倒是想起了一个人,千古名相诸葛亮,他本人是非常厉害,可是他在用人方面也未能做到孔老夫子所说的要求,因为诸葛亮事无巨细,手下的将领都不怎么需要动脑子,事情全给你安排得井井有条,你只需按部就班即可,如此便不能劳之诲之,最终导致 ‘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待到诸葛亮一死,蜀国无可堪大用之才,完蛋也就是早晚的事。”
馆主说:“所以为什么说《论语》是君子之学,就是首先你要不断提升自己,进而再去提升别人,如此才是一个良性循环,才能让《论语》中的招式发挥出最大的威力。‘爱人’就是一个大招,这个大招里又有许多小招,你如果能力不够,别说大招了,小招都发挥不出来,例如‘忠焉,能勿诲乎?’你若能力不够,你如何诲人?”
我默默点头,《论语》确实就像是一部武学秘籍,很多招式不是没用,而是因为自己根基不扎实,发挥不出来。
馆主说:“我们再说说‘使民以时’,你别看这句话只有短短四个字,其含义已包揽了前面的所有。时,指的就是天时,用在老百姓身上,就是根据四季变化,使老百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比如古代最重要的农耕时节,你不让老百姓去耕作,把老百姓叫去修城墙,叫去打战,最后错过了时节,等到夏天再让老百姓去播种,那老百姓就算是再辛苦,出再多的力,流再多的汗,施再多的肥,也没用了。
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二十四节气那真的是该载入到小学课本中,让每个中国人都去学习。
不能使民以时,过了时,想再挽回就难了。我们有时候说过时,就是说错过了时节,比如‘花开’或者‘播种’的时节,你看以梅花为首,自小寒起,陆续开放,人们把这个叫花信,该来的时候如期而至,这就叫‘信’,你看,人有时候还不如花守信。”
我说:“使民以时,就是顺应天时,也就是顺应天地运转时的一个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馆主说:“没错,其实大到国家,小到个人,无不如此。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很多人都喜欢熬夜,晚上工作,白天补睡他八个小时,那和晚上睡八个小时数量上是一样的,但质量上可就不一样了。四季昼夜的变化它是有规律的,人要跟着天地的节奏走,将自身调整到与天地同步,你才能省力,这也就是‘节用’,才不会消耗那么多能量。
再比如,春天十几度的时候,你走在路上,一阵风吹来,你感觉是春风拂面非常舒服。秋天十几度的时候,你走在路上,一阵风吹来,你感觉到的是寒意。同样十几度,感受却不同。同理,白天和黑夜同样睡八个小时,感受却也不同。事情也一样,在天时地利人和之时去做事,很容易成功,不在天时地利人和之时去做事,同样的人出同样的力,却不成功。
‘时’的重要性,还不仅仅作用于人,我们放眼望去,大自然到处都在遵循‘时’,动植物不看日历钟表,大雁准时南飞,公鸡准时打鸣,花儿准时开放……这就是万物与天地相通,能感知天地的变化,自然在变化之中应时而动。远古人类其实也是能与天地相通的,本能的感应到天地变化,只不过后来人与万物分开,渐渐丧失了这种能力,故而才有了历法。历史的‘历’说的就是历法,历法显示哪天是什么日子,对应什么气候,应该进行什么劳作,人遵循之,就是顺应天时。所以《黄帝内经》里面说远古之人能活两个甲子,就是因为远古之人顺天道应时做事。”
《论语》第十篇中,有一段记载:
《乡党第十》色斯举矣,翔而后集。曰:“山梁雌雉,时哉时哉!”子路共之,三嗅而作。
馆主问:“这段话你可知什么意思?”
我说:“这段话历来费解,我也曾看过一些注解,感觉都不得其意。
孔子在山谷中行走,看见一群野鸡在那儿飞,孔子神色动了一下,野鸡飞翔了一阵后落在树上。孔子说:‘这些山梁上的野鸡,得其时呀!得其时呀!’子路向他们拱拱手,野鸡便叫了几声飞走了。
这段话,老实说,我完全不明白要表达什么。”
馆主说:“‘色斯举矣,翔而后集’,就是见人颜色不善,或者是周围动静有异常,马上举身飞起;在空中回旋一阵后,感觉危险信号已解除,便又飞回木上。‘集’这个字金文就是鸟停在木上。



看到这个情景后,孔子有感而发:‘山梁上那雌雉,感觉到危险便飞起,没有危险便落下,它应时而动,对时的把握真是恰到好处,此可谓时哉时哉!’”
我问:“这里孔子为何要强调雌雉?难道这里面就没有雄雉?”
馆主说:“《本草纲目》记载:将卵时,雌避其雄而潜伏之,否则雄食其卵也。
就是说雌野鸡要产卵时,需避开雄野鸡,否则雄野鸡将会吃掉它刚产下的卵。警惕性如此之高的野鸡,非怀孕的母野鸡不可。所以子路听了孔子的话,自然心生敬意,便拱手做礼,母野鸡见状,似乎又感觉到危险,便飞走了。”
我问:“‘三嗅而作’该怎么解?”
馆主说:“这里的‘嗅’字目前比较流行的有两种解释,一、说‘嗅’字抄错了,怀疑本来是狊字,写错成臭字,后又写错成嗅。狊就是犬视的样子,意指鸟之惊视。如果按‘三狊而作’解,就是说鸟转睛三惊视,然后飞去。
二、说子路投粮以供,雉三嗅之,不敢食而起飞。
以上两种解释大同小异,不管选哪一种实际上都无关紧要,反正最后都是雌雉飞走了。这段话最重要的还是在‘时哉’两个字上面。
我们可以换位思考下,如果你是雌雉,你如何把握这个‘时’。”
我在心中默默的模拟了一下。
我雌雉怀了宝宝,没有谁可以依靠,就连宝宝的父亲都无法照顾我,我只能自食其力,找了一天的食,感觉有点累了,暂在这山梁处休息。咦!怎么感觉周围的气色不对,那里来了好几个人,我还是赶快飞走吧。在空中回望,那个身材高大的长者说:“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他的面色很温和,毫无杀气,没有危险了,我可以落下来好好歇息一下。有个大汉走过来了,他开始拱手了,是在向我敬礼吗?这大汉长得可真粗矿,有点害怕,算了,我还是飞走吧。
如果把雌雉换成人在现实社会中,雌雉怀孕举目无亲,便如人陷入困境,无人相助一般,此时人十分疲惫,往往是警惕性最差的时候,若再有打击袭来,往往就是最后一根稻草,而只有时刻警惕善于把握时机之人,方可转危为安。转危为安后又是最容易放松警惕的时候,此时纵然感觉有危险,也会被对方一些举动(如雌雉见子路拱手敬礼)麻痹而大意,只有时刻警惕善于把握时机之人,方能果断应时而动,解除危机。
所谓说时迟那时快,这里的时到底是迟还是快?其实就是不迟不快,时间点刚刚好,恰到好处的时。
说到这里,我又回想起“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对这个“时”字更多了一些感悟。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九、《弟子规》与《论语》

《学而第一》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馆主说:“这段话实际是对前面几段话的一个总结,我们先来说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同‘悌’。就是说年轻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团结兄弟姐妹,和有子那段话开头意思差不多,就是做人的根本,要孝悌。只有孝悌做好了,其他的事才能展开,如果连孝悌都做不到,那其他都免谈。”
《为政第二》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有人问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政呢?”
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啊,只有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然后用这种风气去影响当政者。’这也算是从事政治了啊,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算是从政呢?”
孔子说:“政者正也。”只要自己行得正,就是最大的政治。而自己要行得正,就要修身、齐家;只有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而修身、齐家的基础就是孝悌。
关于孝,在《里仁》篇中有三段话特别适合现在的年轻人学习。
《里仁第四》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世,不去远方游学,如果一定要外出游学,则必须告知去向。”
远游,就是去远方游学或谋职,这都是需要长时间从事的,古时候交通不便,父母在的时候,尽量能不去远游就不去,但也不是死规定说不能去,如果一定要去,那得有个方位,让父母知道你在哪里,知道你什么时候走,什么时候回,家里有事也能及时通知得到你。
当然,这段话是在孔子那个年代说的,至于现在,交通方便,通讯也方便,就不存在“父母在,不远游”一说了,但“游必有方”还是很重要的。
“游必有方”就是不要让父母操心,去哪里必须有个明确的地址,说去北京,就不要跑到上海去,要让父母随时都能联系上你,有需要时能及时赶回来。要经常和父母打电话联系。就算不远游,在家出门时,也要和父母说一声要去哪里,大概什么时候回来,有时不确定时间,太晚回来也要事先打个电话回家说一声。不要去有危险的地方,像跑去登珠穆朗玛峰,或者跑去万丈深渊旁玩自拍,或者说跑去长江游个泳,或者参加什么极限探险运动,这些都不要去,父母在,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那让父母如何是好?
当然以上说的是正常情况下,如果国家危急存亡,需要你挺身而出,那还是要去,因为没有国哪有家,次第关系要搞清楚。或者说父母已不在,你又未成家,那只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那你想要怎么折腾怎么远游,那就随便你了。
《里仁第四》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孔子说:“事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自己的意见表达了,见父母不愿听从,还是要对他们恭恭敬敬,并不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现在的年轻人自主性很强,很容易跟父母意见不合,一旦不合就会心生怨恨,觉得父母落后了,谈不到一块去,不太愿意跟父母沟通,久而久之,父母与自己便会渐行渐远。孔子在这里教导大家,与父母的相处之道,就是要“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有时候我们对待父母,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孩子做得不对的时候,你是怎么帮助他改正的?你有因为说了他不听,然后你就怨恨他,以后也不理他了吗?没有。你是“劳而不怨”,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对父母也一样,要“劳而不怨”。对待自己的孩子犯错,有些父母可能会打骂,但对父母可就不能用这招了,所以还得再加一条“又敬不违”,还是要尊敬他们,不触犯他们。其实对待孩子,最佳的方法也是不要打骂,你也要尊重孩子,慢慢开导,对于父母,沟通不果的情况下,也是要慢慢开导,这才是孝。
《里仁第四》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孔子说:“父母的年纪,不可不知道。一则为他们年纪大了还健在而开心,一则为他们年纪大了衰老且接近死亡而担忧。”
古人常感叹:“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就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的真实感叹。父母年龄多大了?父母什么时候生日?恐怕现在随口一问,能不假思索就答上来的人不多。父母给我们的爱是无私的,但这一方面也会让子女安于父母的无私给予,而忘却父母已渐渐老去,老去的父母此时反而是需要我们来给予了,但我们已经习惯了索取,当索取要转变为给予时,很多人就转不过来了,就难以适应了。所以孔子在这里提醒你,父母之年,不可不知,父母不是永远年轻的,既然知了,醒悟了,那当时的心态就是一方面欢喜,一方面又要担忧了,因为你能给予父母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少了。
馆主说:“说完孝道,我们再接着来说说‘谨而信’。所谓的‘谨而信’就是做事要谨慎,前面孔子说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的‘敬事’实际上已包含了‘谨’的意思在里面,‘信’就是讲信用,前面已经讨论过‘信’的重要性,这里就不重复了。
‘泛爱众’,其实和前面孔子说的‘爱人’差不多意思。
‘而亲仁’,亲近仁,学仁者之道,或者说是自己要时时刻刻反省自己做事符不符合仁,不能远离了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以上这些事,你都做好了,你再来谈学文的事,这就是要你先把生活中的事做好,把根本做好。根本做扎实了,还有余力,你再来学文。
这段话对于现在参加工作了的人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现在很多人参加工作后,便放纵自己,觉得只要好好赚钱就行了,很少有人还会拿起书本来学习,这就是小人思维,就是孔子说的:君子上达,小人下达。
君子之学是终身之学,不是离开学校就不用学了。当然学也不是说就不用赚钱,就只整天埋头于学习中。这是两种极端,孔子采取的是中和的办法,就是你要先把生活处理好,如果你整天忙着赚钱,心思全被工作填满,那么你是没有精力去学习的,如果你的家庭关系或者在社会上与人交往关系处理不好,你整天烦恼于这些琐事,也是没有精力去学习的。你纵然想学习,也会经常分神,神难以守住,则无法进入好的学习状态,这样你就算坐着学习一整天,可能也是无所得,所以还是要先把生活处理好,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生活处理好了,即使是有一点点余力,你也要拿来学习,这样才能改善你的生活。不能说有余力了,就放松自己,把时间拿来追电视剧,刷抖音,打麻将之类的。你以为这是在放松,实际是在消耗你的精力,不信你可以做个对比:一、刷半个小时抖音,然后去看书。二、静坐半个小时守神,然后去看书。
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而学习,特别是学习经典文献,你精力不集中,那学习起来可以说是寸步难行。
为什么有些人即使是有时间了,想坐下来看会儿书,可还没看一页就走神了,一本书看一年也可能看不完,这就是神守不住的原故,经常跑神,杂念太多。
守神如何守?首先要把生活过好,不被生活琐事牵绊,如此方能静下心,守住神,进入状态,学习方可突飞猛进,有如神助。
为什么参禅悟道的人大多都喜欢跑去山上住,就是不想被俗世的琐事牵绊住,心能静得下来,守住神参禅悟道,才有可能得道;如果心头琐事一大堆,任你再怎么参禅悟道,也无有所得。有些人心情一不好,他也喜欢跑到山上,静静坐会,心情就好很多,为什么?因为难得片刻清静,心头烦恼、世间琐事暂抛一边了。郑板桥所谓的“难得糊涂”便是如此,老外不明白这四个字的真谛,就会很奇怪,糊涂也需要难得?糊涂不是不好吗?怎么还说难得?傻子吗?一大堆问号就出来了。
儒家为什么要先讲究修身、齐家,进而才能治国、平天下?就是因为只有修身、齐家这两点做好了,心才不会被生活琐事牵绊住,进而才能治国,平天下。
如果一个人自我修为不好,欲望过多,或者不思进取,那其他免谈。修身做好了,家庭关系也要处理好,家就是一个小国,家里的事都处理不好,何谈治国。
次第关系要搞清楚,如果一个人连生活都有问题,那你就先把生活的问题处理好,有余力了,再谈学习,否则勉强学习,神守不住,也是白学。
生活的问题并不仅仅指贫穷,而是指你被生活琐事所牵绊,有些人纵然贫穷,但并不为生活琐事牵绊,那他依然能在学习中突飞猛进,但这仅仅是个别例子,贫穷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然是个生活中的大问题。因为你不是一个人,你还有父母妻小,你能忍受贫穷,父母妻小能忍受么?当然,如果只是你一个人,而你又能安贫乐道,那你依然是自由快活的。或者你是一个出家人,心无挂碍,那就更加没说的了。
其实《论语》只要掌握好了,解决贫穷这个大问题不是问题。学习好《论语》,第一,你能管理好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好;第二,你能管理好家庭,让家庭和睦兴旺;第三,你能管理好你的事业,不管你是打工还是开公司,都能让你更加成功,如果是公务员,那更可以借用《论语》来治国,让国家更好。所以不管任何阶层,都可以运用《论语》来指导自己,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好。
说到这里,我们又要回过头温习一下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了。‘学、思、习、温’这个方法的前面再加入一个‘力’字。行有余力,力就是精力,精力集中,聚精会神,然后再学。”
我说:“有道理,在心无旁骛,聚精会神的状态下学习,对比在三心两意,新欢意乱的状态下学习,那可真是天壤之别。特别是现在的年轻人,每天手机在旁,做什么事都无法专心,时不时就得看看手机,看看微信,看看抖音,如此一来,神就被分掉了,精力消耗也快,最后就什么都做不成。”
馆主说:“没错,现在社会能分神的事物太多了,即使行有余力,这个‘力’能否把握得住,也是一个考验。”
我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段话确实是经典,难怪还被清朝的一个秀才拿去做了文章,写成了《弟子规》一书,现在还有人把《弟子规》说成是《论语》的简化版,不知先生对此作何评价?”
馆主说:“说这话的人是看不懂《论语》的,《弟子规》这本书是康熙年间一个秀才李毓秀所作,原名叫做《训蒙文》,后经由贾存仁将其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这个贾存仁也是清朝人。《弟子规》能得到推广,和清朝统治阶层的一些统治目的是分不开的,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产生的书,其中是有很多封建迂腐思想在里面的。当然,这书也不是说完全不可取,还要辨别着看。所以你要说这书不好,也不是全然不好,要说这书好,那也不是全然的好,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拿《论语》来比较的话,不客气一点讲,那《弟子规》就是渣渣。”
我大笑:“哈哈,先生,您这话我喜欢。对了,这段话中孔子最后说的学文,学的是什么文呢?”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十、君子不器

馆主说:“文的内容非常广泛,但在这里主要指当时的文献,孔子主要提倡的文献是《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雍也第六》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在第十二篇中,有一段一模一样的文字,这就是弟子各有所记的现象。
《颜渊十二》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孔子说:“君子博学于各类文献,再以礼约束自己,就可以做到不离经叛道了。”
“博学于文”就是构建起自己的知识框架,这就好比在脑海中搭建起一座图书馆,有了这座图书馆,就可以让你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从图书馆中调出最佳应对方案。这就是“温故”的作用,“温故而知新”如何保证所知之“新”不是邪门歪道的“新”?也就是说如何保证从图书馆里调出的方案是正道,而不是歪门邪道?要靠什么来把握?那就是“约之以礼”。
君子博学,知识面广了,做事便能从各种角度去看问题,能触类旁通,一通百通,但有个前提条件,就是要约之以礼,如此方可不离经叛道。
《里仁第四》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孔子说:“以约束自己而犯过失,这种事很少见。”
这里的‘约’实际上也是在说礼,以礼约之,不会犯过失。
孔子四十多岁时在鲁国曾整理过《诗》、《书》、《礼》、《乐》,晚年又整理过《易》、《春秋》。这些经典你若是没有一定积累,你学不懂,所以“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从另一方面讲,也是要求人得有一定积累后,方能学习一些高深的学问。
文献是大六艺,需要有一定积累才学得懂。除此之外,还有小六艺,是古代的贵族教育之一,分别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教导学生便是先以小六艺为主,先把学生的基础打好。
礼,就是对礼仪的学习,各种礼仪规定人在不同场合下的自处与相互对应之道,所以对礼的学习也是一种道德教育。孔子曾说过“不学礼,无以立”。
乐,就是学习古代乐舞,其中主要以描述黄帝、尧、舜、禹、汤、周文王、周武王等历代圣王的事迹,用以陶冶教化。
射,就是射箭,射箭不仅是一种武艺,还可强身健体。
御,就是驾驶马车,古代的马车都是多匹马共拉一辆车,所以在指挥调度上有一定难度,不下一番功夫,难以熟悉掌握驾驭之术。
书,就是识字、书写、作文章。
数,就是算术之类的数学知识。



小六艺学习到一定程度,有了一定基础后,还要加入《诗》、《书》。《诗》就是《诗经》,《书》就是《尚书》,《礼》、《乐》则是小六艺和大六艺都包含的学科,是从基础的礼乐到高级的礼乐,一级一级学上去的。
礼,从礼貌开始学起,然后礼节、礼仪、周礼。一般人懂礼貌,学习一些基本的礼节也就够了,但如果是作为一个君子,那么祭祀礼仪、朝廷礼仪、周礼等这些大规模繁琐的礼,也要学习精通。
《春秋》也要学习,只不过早期的学生所学《春秋》是未经孔子整理的春秋,至于《易》,那要等到孔子晚年时候才教了,《易》可以说是孔子所教学科中最为高深莫测的,学生需要将前面所有的学科都学完,且有一定悟性,才能学习《易》,否则可能连《易》的门在哪里都不知道,又如何得入其中。
小六艺中的“射”,对于锻炼一个人的神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一个人学习不能分神,但人杂念多,不可能什么时候都能聚精会神的学习,想要聚精会神就要守得住神,这就需要训练了,而射箭恰恰就是训练守神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射箭很多人以为是要靠眼睛瞄准,实际上真正的射箭高手靠的是感觉,感觉就是用你的神去体会靶子在哪,聚精会神的感受,然后一箭射出。有些人还能连环箭,这连环箭根本就没有时间给你用眼睛瞄。而且百步穿杨,百步之远的距离,靠眼睛去瞄一个点,能看得清吗?真正的射箭,不是射死靶,是射会移动的人、马、鸟兽,那光靠眼睛更是难以射中,这其中还要考虑风向,以及目标移动的轨道,这些最终都要靠神来把握。
在《论语》中有几条记载‘射’的句子。
《八佾第三》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之间没有什么可争的,如果一定要争,那就比赛射箭。但比之前,要先相互作揖,然后才开始。比射完后,退下来,举杯对饮。这样的争,才是君子之争呀。”
这用我们现代得话来说,就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八佾第三》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孔子说:“比射箭不一定要射穿靶子,因为每个人的力气大小不一样,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
孔子这个主张就有点类似我们现在比赛中要分重量级、轻量级一样,体现了公平。



《述而第七》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用鱼竿钓鱼而不用渔网捕鱼,这是不贪的表现;不射回巢歇息的鸟,只射飞在天上的鸟,这是不乘人之危的表现,也是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孔子的射术之高明。
《礼记•射义》记载:“孔子射于矍相之圃,盖观者如堵墙。”
“矍相之圃”是什么意思?
矍相历来都被解释成一个地名,实际矍相指的是孟僖子。孟僖子就是当时三恒之一孟孙氏的领头人,姬姓,孟氏,名貜,谥僖。“貜”即“矍”的通假字,“相”在当时是对一个国家中最高官职的通称,“圃”就是菜园。
矍相之圃就是孟僖子家的菜园子。
因孟僖子与孔子关系不错,而且后来临终前还让自己的两个儿子拜孔子为师学习礼,所以孔子能在孟僖子家的菜园子里演习射礼。当时菜园子周围很多人去围观,就像围墙一样。这说明孔子射箭技术确实很牛逼,引来了大量粉丝围观,这现象和现在歌星开演唱会倒是有点相似。
射箭不仅锻炼身体,还能让君子之间相互切磋,更能锻炼守神而服务于学习,实可谓是一举多得。
我问:“我们现在的人要通过射箭来练习守神似乎比较麻烦,有没有比较简便的守神方法呢?”
馆主说:“比较简便的守神方法也是有的,如果你发现你看书的时候,或者做事的时候神守不住,时不时要走神,那你可以试试金鸡独立,就是一只脚站着,然后闭上眼睛。”



我说:“这似乎很难,站不久。”
馆主说:“刚开始肯定是站不久的,但要坚持练习下去,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就能守住神了,神守住就能站得久。或者也可以试试打坐,让心静下来,神便可守住。”
我说:“静下来,神守住,做起事来便有如神助。难怪古人常说:急中生智,静中生慧。”
馆主说:“生慧方能开悟,孔子自幼便已意识到这个问题,在《论语》中也有多处记载,很多东西孔子一学就会,甚至无人指导,他也能自己悟出道理来。”
《子罕第九》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太宰伯嚭问子贡:“孔老夫子是圣人吗?怎么那么多才多艺?啥都懂,像百科全书一样。”
子贡回答说:“呵呵,这就是上天要让我老师成为圣人啊,所以他才什么都懂。”
后来,孔子听说了这事,就说:“太宰了解我吗?我这人小时候穷得很,为了混口饭吃,倒是学会了不少鄙贱的技艺。然而真正的君子需要这么多的技艺吗?没必要这么多。”
《子罕第九》牢曰:“子云:‘吾不试,故艺。’”
牢,就是琴牢,孔子的弟子,字子开,又字子张,卫国人。他说:“孔夫子曾经说过:‘我因为不曾被国家所用,所以也就有时间学得一些技艺。”
我们知道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学到什么都懂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就算万里挑一也可能出不来一个全才,然而孔子就是这样一个全才,以至于很多人都非常奇怪,孔子哪来那么多精力学会这么多东西,而且不仅仅是学会,还精通。
孔子家贫穷,他还需要工作赚钱吃饭,他不像那些富家子弟,整天啥事都不用干,把所有精力都放在学习上就行。孔子学习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而就是这么有限的时间,他却能学会那么多东西,关键就在于孔子的悟性。
孔子的这个悟性基本接近生而知之者了,什么东西只要一看一揣摩就会,但他总是说自己非生而知之者,并多次强调自己因为年少时穷,到处打工,才学会这么多东西。孔子是看不起学来的这些东西吗?其实不是,而是因为孔子所学乃君子之学,君子之学就是一通百通的学问,所以孔子并不以学会哪种技能为荣。
《为政第二》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是器具。”
君子之学一通百通,一用百用,所以孔子说:“君子不器。”器具只能一物一用,例如杯子只能拿来装水,毛笔只能拿来写字,而君子则应当无所不用,君子在需要装水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杯子,需要写字的时候,他就是一支毛笔,他既能成为器具,又不仅仅是器具。
孔子教弟子们六艺,是希望弟子们通过六艺达到“不器”,而不是学习六艺然后“成器”。“成器”就是成为六艺之中某一项的佼佼者,专长于一项而不能通达,这是“成器”。“不器”则是通晓六艺,融会贯通,一通百通。
君子学习六艺,应当将六艺当成渡河的船,借助六艺来达到“不器”的境界。



《子罕第九》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党”就是古代的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
“达巷”是这个党的名字。
达巷党那有人说:“孔子真是牛逼啊!博学多才,但就是没有一项才能可使他树立名声。”孔子听了这话,就对弟子们说:“我哪项才能干得最好呢?是驾马车牛逼呢?还是射箭牛逼呢?我看我还是驾马车吧,安静的当个老司机。”
孔子这是反问句,反问我要是将驾车技术练到极致而出名,那也仅仅只是一个出名的老司机,这有什么意义呢?言下之意就是说:君子如果需要用某项技能很牛逼来凸显自己的名声的话,那就只能算是一个匠人,不能算是君子。
君子之学并不是在教你学会哪一项技能,而是在教你如何一通百通,教你生慧,教你开悟。如此一来,很多技能你只要接触了,就能找到要点,就能很快学会,君子之学不要求你什么都学,但你却是一学就会,这就是不学反而学,不争反而争,这就是君子之学的思维,直探源头,一以贯之。
从古至今很多学习儒学的学子,可能有个误区,以为学习仅仅是学好经典就行了,以至于人们印象中那些学子就是十年寒窗,啥事都不干就只是埋头苦读,搞到最后变成手无缚鸡之力,百无一用是书生。这实则与儒家学说是相去甚远的,君子之学一通百通,一用百用,哪里会是整天吃饱饭没事就只看书的人,哪里会是让他杀只鸡都杀不了的人。
《史记》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按春秋时期鲁尺计算约196.8cm,按汉尺计算约221.7cm,不管选哪个身高,都是高人。
孔子身材高大,又精通射箭、御车之道,真是妥妥的武林高手一个,哪里来得手无缚鸡之力,如果说学儒学学到手无缚鸡之力,那真该好好的去做做检讨。
孔子一通百通的道是哪里学来的呢?
《述而第七》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孔子说:“我不是生而知之者,而是喜好古圣先贤的智慧,敏捷地去求学而已。”
孔子的智慧哪里来的呢?其重点就在“好古”这两个字上面,“好古”实际也就是“温故而知新”。
我们现在很多老一辈的人教导后辈,总喜欢说我吃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然后再以自己所经历的一切,经验所致之感悟教导后辈。但人的一生毕竟有限,所经历也毕竟有限,而“好古”则不同,用的是历代古圣先贤的智慧,所以你看孔子经历虽多,但并不是世间万事万物他都经历了,但他却什么问题都能解,这就是他从古人那学来的智慧。
不要以为现代人就比古人更有智慧,古人的智慧是得自天道,孔子“好古”,学习继承古人智慧,故能开悟,故能一通百通。
我问:“古人的智慧如何得自天道?”
馆主说:“学习必有传承,你的学习是得自老师,老师又得自他的老师,一代一代追寻上去,直到源头。源头之前没有人教了,那么此时的人向谁去学习呢?”
我说:“这个问题我倒真是没有想过。”
馆主说:“最先的人,是向天学习的。如何学习呢?远古之人没有现在的人那么多欲望,他们是本能的感应到天地的规则,本能的遵循着天地规则而生活,这就是学习天道。他们不需要人为的来教你或者规定你要怎么生活,这个时候的人是天人合一的状态,天下也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治的状态。后来随着人们的欲望越来越多,天人合一的状态不复存在,无法自然而然的遵循天道,但人们还是需要生活、生存、生产,这时候就需要有还能感悟天道的圣人将天地法则总结归纳,再以人们能懂的形式传播开来,教化万民,这便是人道,也是孔子所学之道的源头。但到了孔子那个年代,已是礼崩乐坏,人与天越走越远,在这样一个大时代背景下,人无法感应天道,悟性极差,孔子的道就很难施展得开了。如果说远古之时的天下如白昼,那么孔子那个年代的天下便是如同黑夜,而孔子就如黑夜里的一盏明灯,所以后世有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便是如此。”
我说:“远古能感悟天道的圣人有谁呢?”
《周易•系辞下传》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馆主说:“包牺氏就是伏羲,伏羲感悟天道,掌握了天地运行的规律,并用此规律推演出了八卦。卦字左边的圭就是带刻度的圭表,也就是一根棍子,把这根带刻度的棍子插在地上,测量它在地上影子的变化,‘卜’就是影子走到哪里,就画上一个标记。伏羲便是通过卦,掌握了天地运行的规律,并以此教化万民如何掌握农时,驾驭农耕。另外还有结绳记事,所谓的结绳记事可不是说记载一些风俗传统或者生活琐事,记载的是天地运行的规律。这一切,皆是华夏文明的源头。自伏羲,三皇时代一路传承下来,至五帝、大禹、商汤、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所以,说到底,我们文化的源头实际就是得自于天道。所以我们信仰天地,侍奉天地为父母,我们尊敬天地,天地就是我们的老师,我们的一切都是天地给予,我们运用天地教给我们的一切创造价值,我们也要回馈天地,所以我们要祭祀天地,这不是迷信,而是信仰。所以孔子说‘君子上达’便是上达天道。”
我深深思考着,过了一会儿,我问:“孔子所学应该是继承于周公,周公继承于周文王,周文王继承于伏羲。孔子还曾向同时代的老子请教过。老子所学则应该是继承于黄帝,黄帝继承于伏羲,而伏羲再上去则是天道,如此说来,孔子和老子所学的源头都一样。”
馆主说:“没错,之前我就说过,所有圣贤所学之法也许有所不同,但最后的道是一样的。其实孔子他不仅向老子请教过,他的一生也曾向不少高人请教学习过,至于他最后如何得道?那就要从《论语》中去感悟了。而要从《论语》中感悟到孔子的道,那首先得读得懂《论语》。而要真正读懂《论语》,有一个问题也是绕不开的,就是你得知道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事?他是怎么成长起来的?跟随孔子的脚步,一步一步感悟。”
我默默点头,孔子的一生究竟是怎么样的呢?
不知不觉中,与馆主的这一聊又到了深夜,告辞回家后,睡梦中,我仿佛回到了孔子那个年代,坐在所有学生的最后一排,跟着大家一起聆听孔子的教诲。
第二天醒来,我心中突然有个非常强烈的想法,我得自己去追寻孔子,去探索孔子的学问,自己思考感悟,才能有所得。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我找遍了所有有关孔子的书籍,仔细研究推敲起了孔子的一生。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十一、年轻的孔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曾做过陬邑大夫,母亲叫颜徵在。
叔梁纥与正妻施氏有九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妾生了个儿子叫孟皮,因为有足疾,依当时礼仪不宜继嗣。所以叔梁纥又娶了颜徵在,当时叔梁纥已六十多岁了,而颜徵在才十五岁,虽然说叔梁纥老牛吃嫩草,但叔梁纥年轻时也是一大猛人,打战之时,曾一人将城池的千斤闸门托起,力大无穷。这桥段还经常被一些小说引用,以此来称托出人物的勇猛,可见孔子他老爹有多牛,孔子能长得那么高大,他老爹的基因也是功不可没。
孔子三岁时,叔梁纥去世,从此孔子便与母亲颜徵在相依为命。颜徵在也是一位很独立自主的女性,她带着孔子离开陬邑,迁居鲁国都城曲阜。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典型的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孔子从小在曲阜长大,受鲁国礼仪文化影响深远。所以孔子小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将祭祀用的礼器(俎豆)摆设起来,学着作祭祀时的礼仪动作,这是孔子学礼的开始。
在孔子十七岁时,母亲颜徵在积劳成疾,去世了,享年才三十二岁。
颜徵在对孔子的管教很严格,孔子也很孝顺,但颜徵在很少和孔子说起他父亲的事,以至于母亲去世后,孔子想让母亲与父亲合葬,也不知道父亲葬在何处。
但孔子毕竟是孔子,不会轻易知难而退,在尽孝这方面一点也不含糊,他先把母亲的灵柩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慎重没有马上埋葬。然后四处打听父亲的埋葬地点,最后终于在陬邑人輓父的母亲的告知下,知道了父亲的埋葬地点,然后孔子才把母亲迁去防山同父亲葬在一起。
母亲的早逝,对于青年孔子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但孔子并没有因此就一蹶不振,相反,孔子还是很积极的生活。在他守丧期间,季孙氏举行宴会款待士人,孔子便积极前往参加。
当时鲁国的政权实际是由三桓把控着,所谓三桓,即是指鲁国卿大夫季孙氏、叔孙氏和孟孙氏。这三个家族为什么被称为三桓呢,那还要从鲁桓公说起。
鲁桓公有四子,嫡长子鲁庄公继承鲁国国君;嫡次子季友(谥成,其后代称季氏),庶长子庆父(谥共,又称共仲,其后代称仲孙氏。庶子之长又称“孟”,故又称孟氏、孟孙氏)、庶次子叔牙(谥僖,其后代称叔孙氏)皆被鲁庄公封官为卿,后代皆形成了大家族,由于三家皆出自鲁桓公之后,所以称为“三桓”。
当时三桓之一的季孙氏要宴请士人。
关于“士”,在孔子之前,多指武士或者低级贵族,例如孔子父亲叔梁纥当过陬邑大夫,就是士。在孔子之后,士则从低级贵族演变为平民中的最高一层,“士农工商”士排在第一。平民子弟可以通过学习六艺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成为士,所以从另外一方面说,士也等同于读书人。
孔子一方面认为自己是陬邑大夫叔梁纥的儿子,他自然也算是士的一员,即低级贵族;一方面他认为自己通晓六艺,那自然也是士。于家世,于能力,孔子都算是士,所以孔子自然要去参加季氏的宴会。而且主要是当时各方有才能的名士大夫都去,自己去了和他们学习一下也是有好处的。结果没成想,季孙氏的家臣阳虎很粗鲁地赶走了孔子,说:“季府宴请的是士人,你小子算哪门子士人啊,赶紧麻利的扯开吧。”
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孔子知书达礼,可不是不知廉耻之人,来参加,是礼,礼到了,你不接待,那没关系,我走。这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孔子艺高人胆大,这要是换成别人,一个十七岁的毛头小子,哪里敢去参加这种上流社会的宴会,即使是去赴宴,也要战战兢兢,万一被人侮辱几句,那当时可能就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了,可人孔子呢,无所畏惧,你辱我是你不知礼,不是我不知礼,挥挥衣袖,转身离去,宠辱不惊。
孔子回去继续为母亲守丧,所谓守丧三年,实际就是二十五个月,即两年又一个月,所以孔子十七岁至十九岁这段时间,是为母守丧的时间。孔子不是有钱人,肯定不可能光守丧啥事都不干的,他也需要养活自己,但守丧就没办法稳定去干什么工作,所以孔子就去接一些为别人婚丧嫁娶充当乐器班子的活,赚取一点维持生活的费用。这种生活虽然清苦,但他依然是行有余力则学文,好古,探求君子之道。
守完丧,孔子便到季孙氏家打工去了。孔子的领悟力非常高,经他手的工作,只要一看就能抓住重点,一学就会,反倒因此学会了不少技艺。
《孟子•万章下》: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尝为乘田矣,曰:“牛羊茁壮,长而已矣。”
孔子曾做过季孙氏家管理仓库的会计,孔子每笔账目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还能总结出会计工作应遵循的规律,即“会计当而已矣”。这就是因为孔子精通六艺中的“数”的缘故。
季孙氏看孔子年纪轻轻,能力倒是不错,就又委派了第二份工作给他,乘田就是管理牧场的小官,孔子去了后又总结出一套规律,经他管理的牛羊,都能长得肥胖强壮。
孔子做事认真,一通百通,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于是名声渐渐传开了,大家都知道有一个叫孔丘的年轻人,做事灵活多变,干啥都是一把好手。
《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在十九岁这年,娶了宋人亓官氏为妻,但古人二十岁行冠礼后方可娶妻,而且十七岁至十九岁是孔子为母守丧三年之期,孔子如此懂礼的一个人,不太可能一守完丧马上就去娶妻,故孔子应当是在二十岁娶妻,然后次年有了自己的儿子。为此,鲁昭公还派人送了一条鲤鱼来作为贺礼,孔子也因此将自己的儿子取名为孔鲤,字伯鱼。
很多人将孔子所说的“三十而立”理解为成家立业的意思,你看看孔子,二十岁就已成家立业了,哪里需要到三十岁,“三十而立”实际上所说的是十五岁志于学,所学的东西到三十岁时就立住了,等于十五岁到三十岁这十五年时间是在积蓄能量,是在脑海中搭建图书馆的时候,到了三十岁时,能量积蓄完成,图书馆搭建结束,可以大展宏图了。
楼主:郑火大  时间:2020-01-18 10:00:05
十二、志于学

《为政第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段话非常有名,意思也不难理解,难理解的是话背后的东西,“十有五而志于学”是学什么?
我们通过开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已经知道“学”便是学做君子,学古圣先贤的智慧,行君子之道,进而达到圣人之境。
孔子十五岁志于学,所以后来他收学生,也是以十五岁作为一个节点。
《述而第七》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这里“束脩”二字历来都解释为一束干肉的意思,一束等于十条干肉,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孔子说:“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这语气听上去可不像是一个老师会说的话,反倒像是一个贪官在索要贿赂。这句话如此一翻译,那可真是将孔子变成了一个贪财好吃的吃货了,这是有违“有教无类”之言的,是非常不合理的。若要弟子主动送十条干肉,那穷得一箪食,一瓢饮的颜回还有机会做孔子弟子吗?
综上所述,我们就不能将“束脩”仅仅解释为十条干肉了。“束脩”有可能是当时社会约定成俗的一种拜师礼节,也就是大家拜师时都带了十条干肉去,然后慢慢演变成为一个代名词,也就是“束脩”等于拜师礼。
“自行束脩以上”就可以理解为:只要自己诚心来行拜师礼,以上这类学生,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那么‘束脩’对应的是什么年纪呢?就是志于学的年纪。古代男子十五岁束发为髻,修饰衣冠,已是成童之意。朱子《集注》讲:“古者十五而入大学,心之所至谓之志,此所谓学,即大学之道也。”在古代,八岁上小学,十五岁入大学,它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和大学。小学以学进退应对、礼仪规范为主。大学就要穷理,明白宇宙人生的道理。
所以说“束脩”就是指男子十五岁了,到了该上大学的年纪了。“束脩”也可以作为十五岁的代名词,例如你问某人今年几岁了?他说而立之年了,那他就是三十岁。如果他说已年近不惑了,那他就是年近四十了。如果说束脩,那可理解为十五岁。
整句话的意思也可理解为:孔子说:“只要达到入学的年纪而主动来向我求学者,我从来没有不教诲的。”
《卫灵公十五》子曰:“有教无类。”
孔子有教无类,不管有钱没钱,不管有没有带干肉来,不管聪明愚笨,他都不会有分别心,一视同仁,未尝无诲。
孔子虽然有教无类,但有一个条件是孔子的硬性规定,必须达到,否则孔子也是不教的。
是什么条件呢?
就是要“自行束脩”,也就是说自己要有心学习才行,有心学习也就是志于学,达到这个条件,孔子才教。如果无志于学,那孔子不教。孔子对立志是非常重视的。
《子罕第九》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说:“三军的主帅是可以被俘虏过来的,而一个人的志向却是不可以强行改变的。”
立志是由内而不由外的,也就是说外界力量无法帮助一个人立志,立志是需要人自己本身意识到这个问题,从而自己立志要做什么。
我们现在很多人可能活到三四十岁,都不一定知道立志是什么,整天浑浑噩噩,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过一天是一天。
立志有多重要?孔子打了一个比方。一支军队失去了主帅那可是致命的打击,但即使是这种致命的打击的危害,也比不过一个人没有志向的危害大,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一生是多么的至关重要,一个人没有了志向,那跟行尸走肉有何差别。
那么立志怎么立?首先你这个志向要朝好的方向走,不能违仁。如果你所立志向是违背仁的,是朝不好的方向走的,那也很麻烦。比如立志当一个黑社会头子,立志当一个如希特勒一般的独裁者,这些都是违仁,是反方向而行。
立志应以君子之学所走的方向为前提,以仁者为目标。而且立志不是空想,是要付出行动的。马云说:“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是晚上想想千条路,明天醒来走原路。”这就是光想不做。
立志以仁者为目标,这看起来似乎遥不可及,能不能不要立那么远大的志向呢?也是可以的,比如你立志当一名警察,当一名医生,做有益于社会的事,这也是不违仁的志向,只不过志向还不够远大。一个人的志向有多大,他就能走多远。
我们现在大多数人很难明白立志的重要性,也很难明白十五岁时的孔子,为何能立那么远大的志向。
那么我可以再举个例子,周恩来周总理年少时,他的老师曾在课堂上提问:“诸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光耀门楣而读书”等等……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老师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的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这就是立志,孔子立志学君子之道,君子心中有天下社稷,孔子一生也是一直致力于改变当时礼崩乐坏的局面,这和周总理之志有异曲同工之妙。
《述而第七》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这是比仁者更广大的志向了。我们前面说了,仁者乃人道之极致,那么此处的道,则是从人道再进一步到天道。这就是先学君子之道,朝仁者方向走,进而入圣人之境,最终合于天道,此志向远大矣。
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我们反过来说可能更有助于理解。运用六艺处理事情,那没有什么事情处理不了的,但前提条件是你要将六艺学习到骨子里去,能融会贯通,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六艺能娴熟运用了,还要依于仁,也就是依靠仁心来运用这些技艺,做事不违仁,能合于人道。合于人道还需据守住德,仁德兼备,方能最终合于天道。
如果换成现在的说法,就是课堂上我们学习的语文、数学、物理、历史等等这些学科,就等于是六艺,我们学习这些知识,不是为了考试,而是最终要运用于实际,这就要求你要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那么处理事情时才能游刃有余。
据于德,这里再重点说一下,现在人们都说社会普遍缺德,但人们意识到这个问题时,只是从别人的角度去说,只会说别人缺德,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缺德。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你知道别人缺德,那你自己呢?你知不知道自己也缺德?你不知道。
《卫灵公十五》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由,就是子路,孔子的学生。
孔子说:“仲由,知德的人太少了呀。”
孔子这是由衷感叹,这句话我们要反复对自己说,知道别人缺德,那自己呢?自己有没有缺德的地方?
学生立志于学之后,孔子又是怎么教学呢?六艺是基本课程,除此之外,孔子还有大量其它老师难以企及的教学方式,皆是以提高学生品德为主,这种课程外的教学,堪称为孔子的教学艺术。
《述而第七》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主要从四个方面教导学生:
一、文。
文的题目很广,包含学习历史文献,学习六艺,学习知识等等。
二、行。
知行合一,学习了文,也要会用,这具体就落实到了行上面。我们现在的教育比较缺乏的就是“行”,也就是实践。前面说的“文”能不能学得牢固?就是看你行不行得动。有些人虽然懂得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这就是因为“行”不动,没有行动,知无法与行相结合。
三、忠。
忠,上面一个中字,下面一个心字,中心,就是忠于自己的心,心要放中间,不偏不倚。那么怎么做到忠呢?就是要真诚,要尽心,不要自欺,也不要欺人,人若欺人,必先自欺。
四、信。
信就是信义,人无信不立,但信要和义结合。关于信,之前已经有大量解说,这里就不重复了。
下面再重点来说一下“文”。
《雍也第六》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说:“质朴胜过文采,就像乡野之人,流于粗俗;文采胜过质朴,就像衙门里的文书员,虽然文采飞扬,但只是记录一些文书,没有自己的东西。只有文质彬彬,也就是质与文相结合得恰到好处,才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君子。”
质是内在的,比如品德;文是表现在外的,比如说礼仪、风度、言谈举止等等。这些都是要求你学习要扎实,才能做到表里如一,这里又要复习一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如果光有内在的质,没有外在的文,那说话做事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比较粗野的行为了,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土包子,粗俗之人。有人说“话糙理不糙”这不就是一句好话吗?
这句话你要说是好话也对,但你得看好的点在哪里?是在“理不糙”这里,而不是在“话糙”这里。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说“话糙”人家没法听进去,所以才需要强调“理不糙”,如果话精细有文采,人家早听进去了,还用特别再强调“理不糙”吗?一个人如果说话粗俗,整天骂骂咧咧,那就算他内在品质再好,也难以达到君子的境界,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粗矿的好人,可发好人卡一张。
君子,是有修养的人,与君子相交如沐春风,所以,君子必须要文质彬彬。当然,喜欢说“话糙理不糙”的粗人可能转不过弯,难以苟同,没有关系,可以让子贡再给你上一课。
《颜渊十二》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
棘子成,卫国大夫,他对孔子所说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不敢苟同,提出不同意见,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文采那没用的东西干啥子哟,能他妈的当饭吃吗?”
子贡听了这话,就摇头表示遗憾了,“可惜啊!可惜!想不到棘子成先生您是这样误解君子的!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因其本质就如文采,文采就如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这就好比皮毛去掉不同的毛色,那么虎、豹的皮和犬、羊皮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这里的夫子是对大夫的尊称,所以子贡称棘子成大夫为夫子。
子贡不愧是怼人高手,几句话就把棘子成说的哑口无言,而且这比喻说得也很传神,你品质再好,没有文采,说出来的话粗俗不堪,人家听了第一句,就不想听第二句了,你再牛逼人家也当你傻逼。有花纹的虎皮才叫虎皮,你要是把虎皮的花纹去掉,然后跟人家说这是虎皮,人家不把你当傻逼才怪,说你拿了一张狗皮说是虎皮,别他妈来搞笑了,出门左转,那里有一家狗不理包子,去吃几个再来说吧您。
可以想象棘子成这样的人,是无法意识到文质彬彬的重要性的,即使意识到,估计也改变不了,因为其本质已流于粗野。
棘子成:“谁说我改变不了?我现在就开始挑战一个月不说粗话。今天是他妈的第一天……”
子贡:“行,你赢了,不用挑战了。”
所以说君子,文质彬彬,必须滴。
“文”说完,再来说说“行”。
《述而第七》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孔子说:“文,我也只是和别人差不多。但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就还没有做到。”
孔子对于文的见解,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难有出其右者,但他却说文,他也只是和别人差不多,这不是孔子的自谦,因为孔子还有后面一句“躬行君子”。这就是行比文难,文要达到一定的高度容易,但要文行合一,很难,知道一个道理容易,知道后马上去做那就难咯,如果还要求做得非常好,那更是难上加难。
孔子就是知道“行”的难度,所以他才说自己“未之有得”,这也就是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知道一个道理后,你首先要思考,通过思考悟到这个道理确确实实能给你带来好的转变,从而产生极高的信念,相信自己做这件事必定能有所改变,然后开始行,行的过程还得有恒心,志向坚定不移,不能一遇挫折就退缩,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前行,如此最终才能达到知行合一的地步。
所以你看,从知到行,不是跨一步就OK的,知、思、悟、信、行、恒……最后知行合一。数数看有多少步,而且这些步子中还含有小步子,比如“信”,不是简简单单的信这件事而已,而是已经升华到“本来就是如此”的境界。
这段话可能不太好理解,那么我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
比如你肚子饿了,我跟你说这里有一碗饭,你吃下去肚子就不饿了,你信不信?你听到这句话,可能会笑我傻冒,因为这件事已经不是信不信的问题了,而是“本来就是如此”。那么把吃饭这件事换成别的事,“兄弟,你只要坚持锻炼,大约一百天,你这身材肯定会变好,你信不信?”这个时候你是信的,但信的力度随着事情难度的增加就会减弱。你只有把信的力度提升到你吃饭肚子就不饿那种力度,也就是“本来就是如此”,那么你才会去行。而且吃饭这件事,不管有什么艰难险阻,你都会想尽办法去吃,不吃你就得饿肚子,所以你会解决一切艰难险阻,一直朝前走,这就是恒心。为什么吃饭这件事你能走到底,而别的事情就不行,就是因为推动你前行的动力不足,动力不足信的力度就不够,信的力度不够恒心就不足,恒心不足行动的力度就不足,就容易半途而废。
这么一说,大家是否就能感知出“知行合一”的不易了?这也能解释为什么有些做培训的讲师讲起道理来一套一套,非常牛逼,可你要让他做,他就没辙了,因为他也仅仅是停留在知的层面,按王阳明的说法,就是这种“知”是假知,不是真知。
孔老夫子则很坦诚,直接跟你说“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孔老夫子这么说可不是在跟你说“行”做不到就不要做,而是在跟你强调行的困难,不要以为会耍嘴皮子就很厉害,和“行”比起来,那不值一提,所以低调点,别巧言令色,着力点要放在“行”上,十分精力,九分在行,一分在知或言上即可。
其实有时候我们仔细看《论语》,就能发现孔老夫子真的是用心良苦,夫子就像个啰嗦的老头,一个道理反复述说,说一遍怕你不重视,还要说上两遍三遍,无数遍。实际经典大多如此,例如《道德经》、《金刚经》,也多有反复述说一个道理的时候,所以说大道至简,说来说去,最后都回归到一个“道”字上。
好,说完“行”,咱们再接着来说说“忠”、“信”。
《学而第一》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第九篇还有一段重复的文字。
《子罕第九》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先来说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庄重就是遇事沉着稳重,让人有安全感,可靠,就好比泰山,立在那儿,无论风吹雨打,不能动其分毫。人若能如泰山一般稳重,那人们自然而然就尊敬他,依靠他,他的威望也是自然而然的,由内而外的,不怒自威的。威严不是靠武力镇压,不是靠打骂,不是靠让人害怕你,而是依靠自身的“重”,大风大浪席卷过来,大家都落荒而逃,心惊胆颤,而你稳如泰山,大风大浪在你面前,只不过是毛毛雨,这种心里素质,堪比泰山。
毛泽东有句名言“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便是一种君子重而威的表现。
庄重的反义词是什么?轻佻。一个人轻佻,遇事毛毛躁躁,畏首畏尾,那么即使你位高权重,也难有威严?一有风吹浪打,自己就先手足无措,浪头下来,全军覆没。
所以,若无庄重威严之气魄,任你平时所学再多,一遇大事,自己便先慌得一逼,脑袋空空,啥也发挥不出来,如此有学与没学有什么分别,此便是“学则不固”。
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便是如此。一个人浑身上下充满浩然正气,和他站在一起,都能感受到他身上散发出来的那种正气凛然的能量,无形之中你也会受其感染而庄重起来。
“学则不固”也有人解释成只有学习了,人才不会固执己见。就此事我还特意去问了一下馆主。
馆主说:“‘学则不固’要结合‘君子不重则不威’来做解释。也就是说一个人内心不稳重,毛毛糙糙,看到什么有用就学什么,这样的学习就是不牢固的,这不是真正懂得学习的人,这种人学了一点东西就会觉得自己很厉害,然后被自己的一点小成就遮住了双目,眼界不够广大,那他看到不同意见,往往就会固执己见。而真正稳重的人是稳步前行的,不会毛毛糙糙,这才是君子之道所提倡的‘学’,君子和而不同,又怎么会固执己见呢?如果固执己见,那是他君子之学不牢固,特别固执己见的,那是小人同而不和,这是小人之学了。所以说到底,还是要扎根于君子之学。”
我默默思考着,确实有时候学习可不仅仅是“学习”两个字而已,其中还有很多影响因素,特别是学君子之道,想取捷径是不可能的,唯有稳步前行,踏踏实实朝前走,否则就成小人之学了。
我们接着再来说说“主忠信”。
主忠信,便是以忠信为主。学以忠信为主,忠信的重要性我们在前面已分析过,这里就不重复了。忠信之人内心必然庄重,不会漂浮不定,重则威,学则固。学习牢固,其人眼界必高,那么也就不会固执己见,整句话首尾连贯,不可分割。
《公冶长第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有些人生性醇扑,自然而然处事忠信,但不学,则不知忠信之重要性在哪?只是本性如此,率性而为,那也不行。
所谓天资易得,好学难得。有好的品质是好事,但如果不学习,那你无法领悟到好品质背后的智慧,在没有巨大诱惑之时,你可能还能遵从本性,若有巨大诱惑,或者巨大危险之时,那说不定你就迷失本性了。只有日日不断学习精进,开启了智慧之门,明白忠信的真谛,才能不迷失本性。
那么所谓的“好学”又是如何?怎么样才称得上好学?

楼主:郑火大

字数:17825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9-11-20 05:01:44

更新时间:2020-01-18 10:00:05

评论数:6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