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陈毅传奇

陈毅传奇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第一回 持枪推枕猛起坐 宛似鏖兵在战场
诗云:
走石飞沙大地狂,
空山夜静忽闻狼。
持枪推枕猛起坐,
宛似鏖兵在战场。
我们这回说的人是陈毅,1901年8月26日,陈毅生于四川乐至复兴场张安井村。民间传说陈毅祖坟形如七星伴月、白虎带镰刀,折射出陈毅授钺将兵的地位。大江旁侍,也使得陈氏祖坟气势大增,凸显陈毅的韬略、眼光和气魄非常人可比。张安井村四周山丘环绕,流泉低唱,环境十分僻静而优美。村头的正沟湾,古柏青葱浓郁,薄雾随风轻飘,民间传说是药师王菩萨炼过丹的地方,于是,人们便把张安井村叫做药师湾。
陈毅原名世俊,字仲弘。他是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书法家和诗人;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 ,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 ,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 。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毅幼时长得虎头虎脑,十分惹人喜爱。他在同辈的叔伯兄弟中排行老五,因此小伙伴们都戏称他“陈老五”。四、五岁时,陈毅就和药师湾那些光着屁股的农家小孩交上了朋友,他们一起到田边的浅沟渠中抠黄鳝;一起到村头低矮树丛中构鸟巢;一起到杂草丛生的田埂上挖野菜。春天,他们一起在空旷的田野上放风筝;夏天,他们一起到村头的浅河湾中游泳戏水;秋天,他们一起挎着小篮,到已经收割过的田野里拾稻穗;冬天,他们一起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就这样,他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和那些贫穷的农家小孩一起尽情地玩耍,变得调皮,粗犷,浑身充满了野气。
陈毅和小伙伴在一起的时候,最喜欢玩的游戏是“官兵捉强盗”。每次,陈毅总是自告奋勇地担任“强盗”的角色。按游戏规则,强盗必须东奔西跑,东躲西藏,一旦被官兵捉住,必须无条件投降,不得反抗。但是,陈毅每次都要违反游戏的规则:一旦他被一个“官兵”抓住,他就奋力地把威风凛凛的“官兵”摔倒在地上,直到倒地的“官兵”提出“抗议”,他才摸一摸留着小辫子的圆滚滚的脑壳,得意地哈哈大笑,把压在他身子下面的“官兵”拖起来。尽管如此,小伙伴们还是喜欢找陈毅一起玩耍。他们似乎感到,没有陈毅在一起玩,往往不够过瘾,没有味儿。每次,当陈毅浑身沾满泥巴,带着疲倦的神色回到药师院的时候,他的父亲总是给他一顿训斥;而他的母亲黄培善,则爱怜地端来一盆热水,给他浑身上下洗擦干净;他的老祖父陈荣盛,则几乎每次都站出来给他解围,说:“小时候野点儿没关系,小江江,是我药师院里的一匹小野马呀!”
陈毅五岁那年,父亲让他跟着兄长孟熙,一起到邻村大财主杨达三专为杨姓子弟所办的私塾去念书。他学习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同学们都称他“小神童”。 杨姓私塾的塾师毛崇芝,是个老秀才。他学问渊博,教学严谨。学童如果不守纪律,不完成课业,他责罚极为严厉,因此学童们见了他有点害怕。但令人奇怪的是,小野马似的陈毅却并不畏惧这位严师的管教,他对那些极为难懂的文言诗书似乎有着特别的爱好,而且他似乎有着一般儿童所没有的超常的记忆力。老塾师所数的子曰、诗云,他只要回家读三遍,就能琅琅背出。老祖父见陈毅如此聪慧,便常常给点儿小奖励。这样,陈毅对念书、背书更感兴趣,他常常把那些要背的篇目背得滚瓜烂熟为止。
在私塾里,每到背书的时候,常常有不少学童因背不出而受到塾师打手心的惩罚。然而陈毅却从来未尝过打手心的滋味,因为别的学童背不出的,他都能从容而流利地背出来。于是,老塾师就对那些背不出的学童说:“你们要好好向陈毅学学,他年纪比你们小,背得这样熟,你们年龄比他大,却背不出,难道不难为情吗?”就在这所私塾里,陈毅念了一年多的书,读完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虽然他并不理解这些篇章的意义,但为他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由于他聪慧好学,成绩出类拔萃。
一天,毛老师来到陈毅家,看到他正在灶前一边烧火,一边看书,因为他看书入了迷,火烧得太旺了,从锅里透出糊味儿。妈妈刚好从井边洗菜回来,发现米饭烧糊了,气得火冒三丈,抄起刷子,就往灶前冲去。 “不要打孩子!”毛老师连忙劝阻,“饭烧糊了可以将就吃,这孩子专心用功,我就喜欢。”说着,毛老师又亲切地对陈毅说:“以后做事要多多留心!”陈毅点点头。
毛老师从陈毅手里拿过书一看,原来是一篇还没教过的课文,他已经用笔在上面画了许多圈圈点点。毛老师惊奇地问:“这些符号是什么意思?”陈毅回答说:“打圈圈的,是懂得的;打半圈圈的,不太明白,等老师讲明白了,再打圈圈;打黑点的是生字。”原来陈毅每次听课前,总要把新课先预习一下,把生字和不懂的词句划出来。听课时,他格外留心,再有不懂的地方,便直接向老师提出问题。毛老师十分高兴地称赞道:“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总算发现了你学习成绩好的‘秘诀’。人们称赞你是‘神童’,说你聪明,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勤奋,你真正懂得了‘学问学问,多学多问’的道理!”
陈毅虽然聪慧好学,但家境清贫,没有钱买当时价格昂贵的纸,父母为此犯了愁。
而学堂要求学生练字临帖。此外,陈毅还给自己规定,每天除老师布置的作业之外,还要加练1000个大字,1000个小字。陈毅让父亲给自己买了一些价格便宜的草纸,沾着米汤在草纸上写字,写完后拿出去晒干,第二天再写。如此循环往复,寒暑不息。老师对于陈毅书包里有一大叠草纸感到很奇怪,通过问陈毅方才知道其中原委。用秤一称,足有一斤多重!他说:“这纸里的字不仅是米汤写的,更是凝聚着他的心血啊!
还有一次,他正在看书时,妈妈端来一盘饼和一碗芝麻酱,叫他蘸着吃。陈毅的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因为每天都要用,所以墨盒经常是开着的。陈毅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不知不觉中,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还挺香的。妈妈走进屋里,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起来:“你在吃什么?”这时,陈毅才发现自己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得拉他去漱口。陈毅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啊!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了呢!”就这样,陈毅凭着自己的勤奋学习、刻苦努力,长大后成为一个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中国的革命者。在这所私塾里,还有值得一记的是—次大财主杨达三想看看杨氏子弟将来哪一个最有出息,请了一个看相的来到私塾中为学童们算命。当时,私塾中绝大部分都是杨姓子弟,陈毅等几个外姓学童十分好奇,便也混在杨氏子弟中间,想听听算命先生对自己未来命运的判决。那位看相的“预言家”,煞有介事地仔细地审视着一个又一个站到他面前的学童,给绝大部分的娃娃都下了“平平”的断语。
当轮到陈毅时,算命先生在陈毅头上东摸模,西摸摸,然后装模作样地眯起眼睛,摆弄了一下指头,大声地向杨达三道喜说:“老爷,这个娃娃面相好,贵不可言!你看,虎头虎脑,天庭饱满,地角方圆,将来中个贡爷嘛,那是不在话下的!至于究竟能做到多大,我看朝廷三品命官,那是最起码的了!”杨达三和陈毅的祖父十分相知,当天便到陈毅家中来报喜。陈毅的祖父听了,十分高兴。陈毅的父母听了,也十分高兴。在当时的年代里,他们并不认为看相算命是江湖术士欺世骗人之语,而十分虔诚地信以为真。陈毅的祖、父辈,似乎在陈毅的身上看到了复兴祖业的希望。
陈家生活虽苦,但读书的传统却代代沿袭下来,很重视对下一代的培养教育。陈毅的父亲很有学问,最喜爱读书。受父亲影响,陈毅稍稍懂事的时候,就开始模仿父亲学习。父亲读书,他就在一旁“咿咿呀呀”跟着念,虽然还弄不懂念的是什么,却也记住了“子曰诗云”。父亲练习书法时,他也伸出手,在桌子上比比画画。父亲见儿子聪明好学,便开始教他认一些简单的字。日积月累,到5岁上学时,他已经学会了一百多个字,还能背诵一些浅显的诗文。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第二回 猛将少年侠义胆 击鼓为民鸣冤屈
诗云:
闽赣路千里,
春花笑吐红。
铁军真是铁,
一鼓下汀龙。
1908年,陈毅7岁时,家住乐至县凉水铺三尖山的外祖父黄福钦捐200两银子,得了个湖北省利川县建南司“巡检”的九品小官。黄福钦赴任以后,需要一个帮手,他自己的儿子不成器,便找女婿,陈毅的父亲去当文书,并嘱咐带一个外孙去。于是陈毅随父亲到了外祖父的任上。陈毅刚到时,外祖父很高兴,吩咐手下人对外孙要以“孙少爷”相称,还派了一个叫周恒的跟班衙役教他官场礼仪,并带他到当地豪绅家去走动,拜老庚,认干亲,结识当地的权贵。
巡检司专司“捕盗贼,诘奸宄”的职责。衙门里三天两头审案子,经常动刑拷打“犯人”,非将被告苦打成招不可。有一天,周恒对陈毅说:“今天老爷审一个案子,犯人誓死不招,非动大刑不可,但又不能打死,若打死就没有苦主,所以要你出去求个情。”周恒领他到了屏风后面,果见一个犯人已被打得血肉模糊,气息奄奄,老爷还在发怒。周恒将他一拍,他急急奔出去,双膝跪下,大声高叫:“求老爷看在孙儿的面上免打!”老爷马上接过去说:“照准,免打。”这场戏演得很好。退堂以后,黄福钦拈着胡须夸奖说:“你能做点事了,很好。”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有一天陈毅正在窗下写作文,忽然听到衙门口隐约传来一阵阵凄凉的哭泣声,还夹杂着衙役粗野的叫骂声。陈毅不由自主地急步跑出院去,想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来到衙门口,只见一个60来岁的老头,满脸血迹,衣服撕破了好几处,他两只手有气无力地捶打着胸口,嘴里一声接一声地呼叫:“大老爷救命啊,在老爷救命啊!”在老头的身边,坐着一个鬓发斑白的女人,她垂着头,泣不成声,怀里还抱着一个泪痕满面的小女孩。衙役一面凶恶地挥着手,驱赶看热闹的人群,一面对告状的老头大声斥责:“给你说过多少遍了,老爷今天有紧急公事,不在家,你还不走!”
那老头苦苦哀求说:“人命关天的事,怎么等得?请大哥多多包涵,帮我传呼一声。”那位老人姓贺,住家离镇子不远,是一个忠厚老实的农民。他家有个媳妇,相貌生得很俊,被一个很霸道的地主看中了。今天,趁他儿子不家,那狗地主带了几个帮凶,突然闯进他家,硬把他儿媳抢去抵债。他和老伴不依,竟被毒打了一顿,实在无法,指气愤不过,老俩口带着孙女就直奔衙门告状来了。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陈毅听着老人悲惨的叙述,看着老人一家痛苦的情景,这时,他把拳头握得紧紧的,牙齿咬得格格响,走到老人面前,斩钉截铁地说:“我外公在看戏,走,我引你去!”大庭广众这中,突然冒出这样一个见义勇为的小孩子,大家都非常惊奇。衙役上前和蔼地对陈毅说:“小少爷,不要理他,今天老爷早有吩咐,不办公事的。”接着又讨好地问她:“你、你不去看戏了吗,几时回来的?”陈毅不理那个衙役,只顾拉着老人的手喊道:“走吧,我们走吧!”陈毅见老人犹豫不决,不相信自己,眉头一皱,手一挥,对老人家说道:“好,你不去,我帮你去喊我外公。”说完,转身就跑。众人称赞说这个小孩子懂事,真还有正义感呢!
他一气跑到唱戏的地方,直往里闯,可是,里面看戏的人太多,拥挤得水泄不通,无法进去。他想到可以去台口叫出外公,就绕到了台后,台后靠墙壁处,有一架楼梯。陈毅心急如火,一个劲往上爬。谁知楼梯在离台口缺了一根横档,加之光线暗淡,陈毅没有看清。只听“扑通”一声,他重重地摔到了地上。陈毅躺在地上,一边“哎哟哎哟”地呻吟,一边不停地叫喊着:“外公快来!外公快来!”看戏的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时乱了起来。当他外公和父亲闻讯赶到的时候,他忍住疼痛,急促地说:“衙门口有人喊冤,外公,你快回去审案。”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他外公十分疼爱陈毅,当他发现陈毅的右腿已被摔断时,急得大汗直冒,要立即亲自送他到一位医生家去治疗。陈毅坚持要外公先回衙门,见外公迟迟不走,就着急地哭着说:“我是来喊你才摔倒的,你不回去办案,我也不去医治。”陈毅的外公见他这样认真,只好交代陈毅的爸爸将他快快送到医院去治疗,自己回衙门去了。后来,陈毅从爸爸那里知道那桩案子了结的情况,他外公回到衙门,把守衙的衙役骂了一通,还下令把那个财主抓了起来,那告状的老人冤情得到了申诉,儿媳得救回家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这以后,陈毅仗义相助的事到处传颂。
后来,陈毅从父亲和周恒那里了解到,外祖父抓打的“犯人”多半是交不起租谷的穷苦百姓,有的还是劫富济贫的英雄好汉。于是,有时老爷未示意,陈毅也主动去求情。大约年余,黄福钦不愿给当文书的女婿薪金,翁婿之间发生矛盾。陈毅的父亲愤然离职回川。从此,外祖父也不再喜欢陈毅,满口称赞变成了经常咒骂,总是说陈家的子孙都是败家子,吃我黄家的。陈毅气不过,也和外祖父闹起别扭来。
最后,终于闹到无法在巡检衙门住下去了。于是,父亲专程从家中赶来,把陈毅接回去。在外祖父任上两年的生活,给陈毅幼小的心灵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后来回忆道:“这两年的生活,给了我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印象很深。特别是看到劳动人民的苦难,自发地同情劳动人民。”1910年春,陈毅跟着父亲到了成都。原来,陈家已在1909年将50亩祖传的土地抵押了2000两银子,举家搬迁到成都东门外上河心居住。种的地和住的房子,都是从一个外号叫林四顽子的地主那里租来的。陈家搬迁的动因,是由于大伯父不甘心僻处山乡,要搬到大城市去,以便送子侄辈进大学堂读书,求取长远发达,重振家业。陈毅到成都后,和胞兄陈孟熙等一起进了锦官驿初等小学学习。这所小学既注重旧学根底,也讲究新派教育,课程除国文外,还有算术、体操等。祖父望孙成龙,令陈昌礼为陈毅等找一个私塾老师,以能在放学后从其学《诗经》及唐诗宋词。
1911年开春不久,“保路风潮”席卷四川全省。成都各大中小学校纷纷举行罢课,组织学生军参加斗争。10岁的陈毅虽然没有参加学生军,但他和胞兄陈孟熙等也走出学校,涌上街头,整天跟在保路同志军的宣传队后面看热闹,壮声威。后来,他在给罗生特的信中说:“我当时还不懂得革命的政治意义,但是暴动的事实为我所亲见,在我童稚的心灵中激起了共鸣。”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胞兄陈孟熙被母亲送回乐至乡下三尖山外婆家寄读,进了青海寺脚下杨家大院的塾馆。塾师陈玉堂精通文墨,思想开明,为清末民初乐至的名士。他颇器重陈毅,专门向他传授一些诗词音韵方面的知识,教作对联,写诗词。陈毅自己讲,他写诗是从三尖山开始的,在那里打下了基础。1911年年初,母亲带着陈毅和孟熙回到了成都,恢复在锦官驿小学的学业。这一年,因前几年川西大旱歉收,而地主林四顽子仍逼陈家交租。大伯陈昌仁和林四顽子争吵时,打了林四顽子家人的耳光,惹出了一场官司。林四顽子贿赂官府,陈家败诉。陈毅亲眼看见差役用铁链将大伯父锁走。在官府和地主的逼迫下,祖父耗尽他所有的财产,才偿清欠债,搬离上河心,到法华寺附近的邝家老院子去住。不久,祖父连气带病,与世长辞。
少年陈毅疾恶如仇、刚直不阿的鲜明个性,与他成人后的性格,真是一脉相承。9岁时,陈毅和胞兄陈孟熙到成都锦官驿初等小学学习。家里还为陈毅兄弟请了私塾老师,在放学后教他们《诗经》及唐诗宋词。10岁时,陈毅和陈孟熙被母亲送回乐至乡下外婆家寄读,塾师陈玉堂为当地清末民初的名士。他专门向陈毅传授诗词音韵方面的知识,并教习对联、诗词,这便是陈毅日后能够出口成章的缘由。
12岁时,陈毅在锦官驿初等小学毕业后,考入华阳县德胜乡高等小学。校长冯湛恩是成都有名的古文学家,人称“冯刷板”,意即其作文像油印刷子刷制得一样快捷端正。在学生中倡导古文的学习,在此期间,陈毅读了《古文观止》、《古文辞类纂》、《千家诗》、《唐诗集解》以及《西游记》、《封神榜》等书籍。陈毅学习格外努力,作文进步很快。有一次作文比赛时,他将同样的题目连作7篇,荣获全校第一名,冯校长高兴地夸他是“陈刷板”。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第三回 为留学大家拼命 麦浪号抵达法国
诗云:
敌垒穿空雁阵开,
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
万载梅关著劫灰。
15岁时,陈毅考入了成都省立甲种工业学校,不到半年退学。后去报考四川靖国军总司令熊克武办的讲武堂,但数学考试不利,名落孙山。两年后,陈毅转入赴法勤工俭学补习班学习。1912年,吴玉章、蔡元培、李石曾等在北京发起成立留法俭学会,提倡青年学生自费赴法,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1915年6月,他们又在法国成立勤工俭学会,以“勤于做工、俭以求学”为宗旨。在他们的倡导下,1918年,中国留法勤工俭学总会在成都设立分会,成立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吴玉章担任名誉校长。1919年,又在重庆开设预备学校,积极组织青年学生赴法留学。仅在成、渝两地,就先后招收学生380人(备取生未包括在内),四川成为当时全国留法勤工俭学学生最多的省份。
1918年3月,陈毅和哥哥陈孟熙一同考进了中国留法勤工俭学总会成都分会预备学校。1919年4月,经过考试,陈毅兄弟俩双双考入前30名,取得四川省政府旅费津贴400元官费赴法的资格。6月初,陈毅等60名赴法勤工俭学学生从成都出发,由重庆乘船东下,7月初抵达上海。为节省开支,陈毅兄弟俩和几个贫穷的同学住进了法租界靠外滩的一家破旧旅馆。在这里,他们要等候一个多月才能乘船赴法。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上海被誉为“东方巴黎”,然而,陈毅看到的却是一幅幅令人心碎的画面。黄浦江上到处游弋着外国的商船、兵舰,五花八门的万国旗给人一种置身外国土地的感觉。在租界里,他们到处可见外国人欺压中国人的情景。一群群喝醉了酒的外国水兵在大街上招摇过市,极其傲慢无礼。而平民百姓则在又脏又挤的里弄里挣扎着生活,凄苦之情一目了然。有一天,陈毅和几个同学到英租界买衣服,看见印度巡捕在洋人的指使下,正在殴打几个中国工人,并强行搜身。一到外滩,公园门口“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赫然在目,陈毅他们感到莫大的耻辱,有一位姓李的同学主张砸掉木牌,陈毅说:“这不是砸掉木牌就能解决的问题。”
当时的上海,广大工人和市民声援五四运动的高潮方兴未艾。北京的学生纷纷南下,上海的大街上,到处是听演讲的人群。在上海学联的邀请下,陈毅等赴法学生多次参加了在上海南洋公学操场上举行的一些集会和示威游行。在这期间,陈毅读到了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听到了社会主义、唯物史观的介绍。反帝反封建和讲科学、争民主的思想深深地印在了陈毅的脑海里,他被这全新的事物吸引住了。在上海这个“中国资本主义的中心”,陈毅“经历了思想上第一次的动荡”。他觉得“世界变了、中国也要变”,但究竟怎样变,此时的他在思想上并不清晰。他们乘坐的“麦浪号”改自货船,正经用途乃是法国政府用来运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战俘的,另外还有一些在上海法租界当巡捕的安南(越南)兵。陈毅他们被安置在船尾的四等舱,留学生与德国俘虏住在一起。船舱唯一的光线来自几个圆形的小舷窗,头顶上则是装载牲口的货舱,舱内又暗又臭。四等舱的伙食均为战俘标准:粗硬的面包,怪味豆汤,膻味奇重的烧牛肉,日日如此。而早餐则充斥着浓重的咖啡焦糊味,饼干是生了虫子的仓库陈货。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饮食差,加上风浪大导致船身颠簸得很厉害,很多人呕吐起来。腥膻味弥漫了整个船舱,致使更多人吐了起来。陈毅也未能幸免,后来干脆病倒了,四肢乏力、站立不稳,上厕所都得有人扶着。一天,隔壁船舱的安南兵死了一个,夜色中被偷偷抛尸大海。有同学哭了起来:“巴黎就是天堂,也不去了。”等船进入孟加拉湾,暑热难当,情况更为危机,很多人出了毒疮、水肿。陈毅又染上了脚气病,脚背和小腿都肿了起来,并逐步发展到大腿、腹部。尽管如此,陈毅还不忘安慰病中的同乡,“前面就是苏伊士运河了,过了苏伊士,进入地中海,天气变凉,我们的病就没啥可怕了。”
1919年10月10日,“麦浪号”抵达法国马赛,陈毅被背下了船,和其他几个生病的同学一起被送去了军队医院。去医院的途中,马赛市看起来市容整洁、车水马龙、路人精神饱满。“刚到法国,觉得是到了天国一样,社会秩序安定,城市清洁繁荣,对法国文明佩服得五体投地。”在军队医院住了一个星期后,陈毅等人被转移到了殖民地医院,这里由于华工多,也被称为华工医院。在那里,吃黑面包,喝凉水,医疗条件极为恶劣,两个月后陈毅才得以康复。他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的孱弱,中国人在海外不受重视。”陈昊苏说。而这期间,华工们还告诉陈毅,他们在法国根本没有基本的人权和生活保障,干最苦、最危险的活,拿最低的报酬,稍有反抗,还会遭受到当局的野蛮刑罚。而法国的普通工人家庭同样遭受着倾轧,这个国家同样存在着男盗女娼。
出了医院,乘车来到华美的巴黎,陈毅等人住进了华侨协会的地下室。尽管那里昏暗潮湿、拥挤不堪,但没能减损年轻人的兴奋之情。1920年新年之际,他们畅游了巴黎,访问了巴黎圣母院,登上了埃菲尔铁塔。很快,陈毅和兄长被安排去了距离巴黎百公里之遥的蒙塔日公立中学补习法语。对此陈毅极为珍惜,逮着机会就找法国人聊天练口语。这期间他还从中译本读起,阅读了大量的法国文学名著。
在中国学生合租的校外的房子里,课余时间有人针砭时弊、也有人无聊八卦,但别人再怎么吵闹,陈毅也能静心读书。在蒙塔日中学,陈毅还结识了随后到来的蔡和森,两人成了好朋友。与蔡和森的交往也使陈毅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专事法语学习、课余讨论国是的日子持续了三个月后,勤工俭学的学生们终于得到了工作。陈毅等人兴冲冲地去了巴黎近郊施耐德公司下属的工厂。但岗位是全厂最低级的杂工,甚至连工人都可以对他们呼来喝去,装卸、搬运、清理,什么脏什么累就干什么,工资一天十法郎。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为这十法郎,陈毅每天累得腰酸腿疼,一下班就一头钻进出租房,把自己丢到床铺上。“几天以后,就感到难以忍受,当了工人,听人使唤,不甘心长此下去,决心还是要搞一点积蓄再去读书。”1956年8月20日,陈毅对陈昊苏回忆早年经历时的谈话,或许更贴近他当时的心境。1921年7月10日,陈毅曾以《我两年来旅法的痛苦》为题对工厂做工时的心情予以了描述:“我学无根底,又无求学经费,我受的痛苦,就是不能求学的痛苦,工余之暇,便煮饭吃,与洗缝等事,至少要费三句钟(小时)。一天又作八句钟的工,及入厂归店一句钟,一天差不多作了十二句钟的工了。除睡眠而外,余下只有两句钟,再治休息整理通信诸事,二句钟当然算了。所以工余求学,是梦想了。”
陈昊苏对《环球》杂志说,陈毅当时“满怀着幻想,到了国外要上学,读个学位,以后也好找工作”,但陈毅自己也说,“两年时间也没上什么学,实际上就是个工人”。“因为感受到了无产阶级的痛苦,不少人自己组织起来学习马克思主义。”陈毅也曾对陈昊苏回忆,“我们这个地区鼓吹马克思主义最力者是蔡和森。我们在一起讨论问题,我很赞成他的主张,并开始读了《共产党宣言》。”1920年的五一劳动节,陈毅和同学们甚至加入了法国工人的罢工游行队伍。
到工厂三个月后,陈毅被提为技术工,工资也增加了,没有什么额外的负担,开始有了点积蓄。然而好景不长。一战后法国经济萧条,导致很多工厂大量裁员,外国工人首当其冲。有的留法学生遭到解雇,有的在化工厂中毒身亡,也有人堕落丧乱。那时,已经当上了钳工,工资提高到每天18法郎,依然怀着博士梦的陈毅,也因勤工俭学群体的遭遇而备受打击。恰恰此时,陈毅父亲又写来一封家书,告诉他妹妹要出嫁,让他寄点钱回去给妹妹办嫁妆。陈毅原本攒下来准备读大学的积蓄,转眼又没了,没钱寸步难行。为了生存,1920年冬,陈毅加入了蔡和森等组织的勤工俭学青年互助团体“工学世界社”。该组织实际上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的社会主义青年团的预备组织,当时的具体奋斗目标就是推动北洋政府对勤工俭学学生的窘境予以解决。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弹铗纵歌 2016-02-17 23:12:39
怎么没有了?全部贴出来吧
-----------------------------
在这里要慢慢地贴啊,不然有倾销嫌疑。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爱在天亮时 2016-02-18 02:24:31
陈是不是一直是饶的副手?
-----------------------------
饶大多时间是新四军的政委,也不能算是陈毅的上级,两人大多时间配合的还不错,至于矛盾,肯定有,但不是主要方面。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第四回 为生存争取权利 闹学潮遣送回国
诗云: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崔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1921年1月2日,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抵达巴黎,却对勤工俭学群体的困境无能无力,只好躲着学生们。陈毅曾三次登门,还给蔡元培留了封信,均无果而终。2月,陈毅作为四川学生代表参加争取勤工俭学生“吃饭权、工作权、求学权”的“二•二八”运动。被工厂解雇。斗争成功后,为解决勤工俭学问题,中法当局经过交涉成立了“留法青年监护处”,双方各自拨付了一些经费,给不少同学安排了工作或学校。陈毅去了巴黎圣•日耳曼中学读书。6月至8月为反对北洋政府向法国出卖筑路权的秘密借款,与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等一起,发动和领导了留法学生的爱国运动,取得胜利。后来法国政府效法美国用“庚子赔款”办清华大学的模式,筹办了里昂中法大学。该校计划1921年9月份开学,然而学生们却不是这些已经在法的勤工俭学学生,因为国内重新招收的几百名学生已经启程赴法。
在法留学生再次组织起来,发起了“争回里大”运动。在新招收学生即将于9月24日入校的消息传来之后,学生们紧急决定于24日当晚行动,进驻里大。蔡和森、陈毅等30余人作为前期代表开赴里昂,最终,从各地赶到的学生汇集在一起,人数过百。学生进驻里大之后,校方很快通知了法国警察。学生们被困在校园之内,与外界的联络被切断,随后更是被警方骗走了居住证。意识到形势不妙之后,陈毅立刻牵头起草制作了一批传单。25日下午,6辆卡车运来了二三百名警察,迅速将学生们押离了学校。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卡车经过里昂市区时,陈毅等人将制作好的传单从车厢缝隙里塞了出去。里昂《进步报》就曾根据传单内容对此事做过报道。一百多名学生被关押进了一个军营,期间学生们还于10月10日-12日进行了为期3天的绝食斗争。13日下午,他们被押上了遣返的归程,罪名是“布尔什维克罪”。“这是一次失败了的青年人的造反运动。”对于“进驻里大”一事,陈昊苏如此评价。1921年10月14日,押送学生们的“波尔特加”号从马赛启程,于同年11月23日抵达上海。至此,陈毅结束了他的两年旅法生活。
1922年1月下旬,作为四川籍学生的代表,陈毅回到了重庆。和陈毅同行的有另两位代表黎纯一、喻正衡以及周钦岳等一部分同学。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四川的军政巨头更迭频繁。这时,总节四川军政事务的头儿是大军阀刘湘。刘湘和第二军军长杨森都住在重庆。陈毅等到达重庆后,立即设法面见了刘湘和杨森,陈述了一切,要求川省当局解决川籍学生的学习和经费问题。大出陈毅等意料,刘湘、杨森都表现得热情积极,表示责任所在,无论如何要为他们谋一根本解决办法。他们告诉陈毅等人,归国同学在上海发的各种函电、通启、宣言等,川省均已收到。他们已责令各县筹款接济,并已致电驻法公使勿再迫令川生归国。他们并决定从路款(即曾引起过“保路风潮”的那笔铁路款项)中拨出一部分来解决在法的川籍学生求学问题。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然而,只闻雷鸣,并无雨下。时间一天天过去,陈毅等并没有得到一点具体结果。原来,刘湘等既想出面解决以博令名,又不愿自己出钱,而且,当时刘、杨的势力实际只控制川东一隅,统治不稳。因此,与掌握路款的代表推来推去,延宕不决。其间,却由杨森出面聘请陈毅等到他们军队当“秘书”。陈毅断然谢绝。陈毅还想继续争取,军阀混战又开始了。刘湘战败下野,杨森被赶出重庆,成都的刘成勋宣布就任了四川省长兼总司令。为了寻找新的当权者解决问题,陈毅在重庆奔波将近半年之后,赶到成都。成都的当权者们此时正忙于打仗。陈毅等在成都又奔走了几个月,只见过刘成勋一面,毫无结果。黎纯一等怅然别去,最后只剩下陈毅一个。希望破碎了。这使陈毅又一次看到,依靠个人的努力,推动或迫使任何一个封建政权或资产阶级政权来做有益于人民的事,都是徒劳。好在这时他已开始为中共发行刊物,就是由蔡和森主编的中共中央的刊物《向导周报》。上海别后,他一直和蔡和森保持联系。他把回川后的情形及时写信告诉他,他则把该发行的《向导周报》和其他宣传小册子寄给陈毅。学习了这些东西,十月革命道路之应用于中国,在陈毅的心中更加明确起来。
1922年初秋,陈毅形单影只地回到乐至乡下。在陈毅留法的两年中,陈家更已败落不堪。陈毅的二伯已经冻饿而死。大伯、四叔、么叔和陈毅的母亲,都已将家产变卖罄尽,在成都无法谋生,先后回到乐至老家合住在祠堂里,租种10来亩田为生。陈家已完全沦为赤贫。陈家的这种变化,在当时农村世俗眼光里最被鄙视。而今,陈毅兄弟出洋留学,不是“衣锦荣归”,却是被押解回国,连个职业都没有,更叫乡人瞧不起。为了谋一个适当的职业,陈毅在成都和回乐至后都询问过许多地方。但是,“找不到。比较理想的,人家不肯给,说是我这个小庙容不下你这个大菩萨;人家愿意给的,我又嫌低了,不肯俯就”。他在家乡到处受到歧视,使他感到周围有一股窒人的可怖的力量——封建的愚昧的社会心理,最难改变的旧势力。这时,陈毅对中国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切的了解和认识了。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从中国到法国,又从法国到中国,陈毅进一步看到,不是那种新的极其强大的力量,即他已经认识到的新兴的无产阶级和它的政党共产党,去摧毁这陈旧的一切,中国是很少有什么希望了。个人奋斗是软弱无力的,只有参加到组织中去,才能有所作为,有所贡献。他给蔡和森写了申请加入组织的信,至此,陈毅的思想已在根本上完成了从资产阶级到无产阶级的转化。1922年秋,蔡和森给陈毅写了回信。“就这样,经蔡和森通信介绍,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这一年过年时,陈毅的心情大不一样。除夕之夜,陈毅给陈家祠堂写了副春联:“年难过,年难过,年年难过年年过;事不成,事不成,事事不成事事成。”横披是:“春待来年。”
1923年春,陈毅回到重庆,应聘担任了重庆《新蜀报》的主笔。《新蜀报》为了标榜自己的民主精神,允许在报上刊登一些不直接损害军阀根本利益的反映社会现实的文章。陈毅回川后在为勤工俭学生奔走中写的许多富有现实感的文章,也被刊用了。这些文章的见解和文采,正是他被聘用的主要原因。担任主笔,陈毅找到了一个为共产党工作同时又可以施展自己文学才华的天地, 1923年,陈毅的好友周钦岳已任重庆《新蜀报》总编辑,陈毅受邀到《新蜀报》任主笔,期间陈毅写了大量文章,抨击当时黑暗的军阀政治。杨森再次拉拢不成,恼怒之下,要求将陈毅“礼送出境”。 10月,陈毅到北京中法大学学习。 11月经颜昌颐、肖振声介绍,由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年底任中共北京西部区中法大学党支部书记。
1924年陈毅受李大钊之命,担任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执委。同时担任学生总会共产党书记,领导学生运动。1926年初毕业后,参加领导了“三一八”爱国运动。1926年3月12日,日本制造了炮击国民军的大沽口事件,消息传到北京,一时群情激愤,纷纷抗议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日本帝国主义十分恼怒,纠集英美等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陈毅和国民党等民意团体作出了18日在天安门集会及会后游行示威并推举陈毅安体诚等分赴国务院外交部请愿的决定。
17日下午,陈毅等67名代表赴国务院请愿,陈毅等四名代表被准入内,要求见段祺瑞和总理贾德耀,其余代表被卫队拦在门外,不幸,卫队与代表发生了冲突,代表被刺刀刺伤数十人,陈毅等发出要求严惩凶手的声明。并要求段政府驳回八国通牒不自绝于民众。18日反对八国通牒的集会在天安门举行,会后举行游行示威。当游行队伍行到国务院门前,遭到了执政府卫队的开枪射击。死伤200多人,其中就有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三名北师大的女生。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三一八惨案。3月22日,陈毅主持了北大红楼广场的三一八死难烈士追悼大会。
3月25日,北师大举行追悼刘和珍杨德群的大会,其时鲁迅已是北师大十分有名的教授,在之前的驱杨荫榆校长的斗争中鲁迅是学生自治会的坚定支持者,而刘和珍正是北师大学生自治会六个被杨荫榆校长开除的学生代表之一。后来成为鲁迅夫人的许广平也是被开除的自治会成员之一。当时刘百昭受教育总长章士钊和北师大校长杨荫榆之命,率男女武将打手强拖学生出校,这些男女武将打手的人中间,就有一位后来找出大庆油田的新中国的石油部长李四光先生。鲁迅和其他一些有正义感的教授,曾租屋为这些被开除的学生义务授课。刘和珍就在这时才和鲁迅有面对面的接触。刘和珍是鲁迅的真实读者,曾毅然预定全年的《莽原》。在3月25日的追悼会后两个星期,即4月1日,鲁迅发表了著名的战斗檄文《记刘和珍君》,这篇极具战斗力的檄文,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段名句,并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的教材,影响了新中国的几代人。
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陈毅带领同学迎灵守灵,并写《西山埋葬》以寄哀思。4月在北京香山宋氏别墅与金满城、李嵩高成立“西山文社”。此后,创作增多,有《归来的儿子》、《十年的升沉》等。下半年在中共北京地方委员会领导下,开始从事工会工作,学生运动,统战工作;担任北京市学生联合会党团书记;经中共组织批准参加国民党北京特别市党部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兼《革命周报》编辑委员。并继续担任中法大学学生会 ,主办校刊《救国报》。年底,毕业于中法大学文学院(服尔德学院)。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第五回 旧社会革命文章 为列宁陈徐论战
诗云:
敌垒穿空雁阵开,
连天衰草月迟来。
攀藤附葛君须记,
万载梅关著劫灰。
1926年1月,正在北京从事学生运动的陈毅,“为了使列宁纪念能在善于反宣传的《晨报》上吐露一点消息”,将自己在列宁学会的一篇讲话稿《纪念列宁》寄给当时主编《晨报副刊》的诗人徐志摩。
陈毅的这篇文章是为纪念列宁逝世两周年而作。它主要阐释了列宁对世界的意义,以及其对中国(尤其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影响。文章开头指出:“列宁于一九二四一月二十一日逝世,到了现在恰两周年,值得我们纪念。”“在这一年中的中国,国内的国民革命运动一天一天的高涨扩大,五卅运动的爆发,反奉战争的胜利,全国驱张要求国民政府的普遍,广东革命政府对内肃清反革命派、对外使香港成为荒岛,这些重要事件都是列宁主义在俄国得了胜利后所影响且为所促成。
在这重要事件中尤其重要的是工农阶级表现了他的领导国内革命的力量,使一般敌人惊吓恐惧。而他自身更可称述的还在认识了他自己的党中国共产党。所以工农阶级得在中国共产党指导之下取得国民革命的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什么?那就是他的领袖列宁生前所训练所指导的第三国际党的中国支部。这支部以列宁主义为武器,这一年间在中国从满洲里到广州使帝国主义损失。明白的说帝国主义进入中国八十多年到了现在,世界革命领袖列宁逝世的第二年,才受了大打击,至少丧失了一块殖民地的地盘。”
从上述文字不难看出,陈毅这篇稿子的内容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但对于列宁在中国的意义和作用,评价还是相当充分的,尤其在20世纪20年代,有这样清醒认识的人是不多的。徐志摩收到陈毅的这篇稿子,对其中的观点并不赞同。他立即给予回应,写出一篇长文《列宁忌日———谈革命》,发表在1924年1月21日的《晨报副刊》上。徐志摩的长文以陈毅的稿子为引子,说:“我这里收到陈毅曲秋(注:曲秋为陈毅笔名)先生寄来的一篇油印的讲话稿。”“陈先生的,是一个鲜明的列宁主义信徒的论调。他肯定(一)列宁主义,或第三国际主义,是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唯一的希望,打倒帝国主义与资本主义唯一的武器;(二)中国共产党是间接受列宁孵育的;(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农工阶级的党;(四)国内国民革命运动是共产党,就是农工阶级,领袖指挥的;(五)因此,所有我们国民革命运动的成绩如上文列举的,直接是中国共产党的功劳,间接是俄国革命或列宁自身的灵感。”接着,针对陈毅的观点,徐志摩指出,中国社会需要的是“觉悟”,是“警醒”,而不是昏迷的“邪梦”。他用了西方的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认为“这是所有个人努力与民族努力唯一的最后的目标”。这就为他后面的话埋下伏笔:“但自从马克思的发现以来,最时行的意识论不再是个人,不再是民族,而是阶级了。”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应该说,对于马克思的阶级分析观点,徐志摩是有所接触的,这从他后面的陈述可以看出来:“阶级,马克思说,是人类有历史以来到处看得见的现象;阶级,按他说,往往分成压迫的被压迫的两种,这俩永远在一种战争的状态,有形或是无形。”既然是处在“战争的状态”,那么“革命”就逻辑地成为必然。而这,恰恰是徐志摩不能接受的:“革命,至少它的第一步工程,当然是牺牲。”基于此,徐志摩指出:“我个人是怀疑马克思阶级说的绝对性的。”“至于中国,我想谁都不会否认,阶级的绝对性更说不上了,纯粹经济性的阶级分野就更看不见了———至少目前还没有。”
对于列宁,徐志摩虽承认“他的伟大,有如耶稣的伟大,是不容否认的。他的精神竟可说弥漫在宇宙间,至少在百年内是决不会消散的。”但却表态说:“我却不希望他的主义传布。我怕他。”因为“铁不仅是他的手,他的心也是的”。徐志摩几乎与当时西方世界对列宁的判断一个腔调:“他是一个理想的党魁,有思想,有手段,有决断。他是一个制警句编口号的圣手;他的话里有魔力。这就是他的危险性。”在徐志摩看来,列宁主义也不见得就是适合中国的良药:“他的决不是万应散。在政治学上就根本没有万应散这种东西。过分相信政治学的危险,不比过分相信的宗教的危险小。”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徐志摩在文章最后以教导的口吻指出:“青年人,不要轻易讴歌俄国革命,要知道俄国革命是人类史上最惨刻苦痛的一件事实……这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不比趁热闹弄弄水弄弄火捣些小乱子是不在乎的。”陈毅对徐志摩这样的态度,这样的针锋相对,当然难以接受。他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以通信的形式,分五个部分全面而锐利地回答了徐志摩《谈革命》一文。在“引子”部分,陈毅对徐志摩的文章作出一个定性:“我寄了一篇油印稿给徐志摩先生,为的使列宁纪念能在善于反宣传的《晨报》上吐露一点消息。果然引起了徐先生一篇《谈革命》的妙文,词旨渊懿,极尽讽刺挑拨之能事。”根据徐志摩的态度,陈毅说:“他坐在研究系的报馆里,拼命宣传共产主义,染了《晨报》的恶习,他完全研究系化了。”对于自己的主张,陈毅相当自信:“今晚抽一点时间写这几句,与其说是与徐先生辩驳,毋宁说是促徐先生猛省。”
陈毅在文章第二部分“共产党与国民党”,对当时正处暖热期的国共两党合作,作了大胆预期:“中国的民族一定在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合作之下要解放,这不是我的大话,而这是历史的必然。”陈毅认为,徐志摩在文章里多引用自己强调共产党成绩的话,对于国共两党的关系,是挑拨离间。因此,他指出:“我劝一般同志们在革命工作用工夫不必管闲话。”他认为自己驳徐志摩,是“向一个不投臭味的人说空话,岂不是自讨没趣!休矣!但我为了宣传终不能说下去!”
针对徐志摩文章强调“认识你自己”,陈毅在文章第三部分就以此为题:“我要请问这‘自己’怎么认识法?平白地以浅陋的主观见解,以教训的口吻对付一个不曾相识的人,胆敢开口便骂别人为‘而是盲从一个根据不完全靠得住学理,在幻想中假设一个革命的背景。’遂骂别人为‘弄弄火捣些小乱子’的小儿。”陈毅义正辞严地指出:“我敢认识我自己,我更认识我的国我的世界,但是为了一般民众,自己完全不能沉默,尤其要完成自己不能起来奋斗。幸而有了觉悟,知道一个人不能完成了社会,决不能完成自己。”
楼主:玉案一家人  时间:2020-01-24 23:12:43
陈毅在文章第四部分以“我恭请徐先生到内地去旅行一次”为题,指出“他(注:徐志摩)能到工农中游学一次,至少会变更主张,或者共产或者不共产。”否则“眼睛不顾事实,悬想一种应该怎样办的姿态来否认由经验而得来革命教训。列宁主义是什么,不过是一部能最后解放工农阶级的理论与策略。只要有了一个工人一个农人假若他是有生存在世界上的权利,他当然应该起来图他自己生活的改进,一个如此,十人百人千人万人都如此,他们当应该联合起来干他们自己的事。我们的工作不过促他们觉醒而已。”陈毅认为徐志摩代表着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当然要反对这样的主张,因此讥讽道:“可怜的人!坐在资产阶级的坟墓上,坏了你一世的聪明。”
陈毅在文章最后部分用“列宁!纪念列宁”做标题,指出:“徐先生你不要怕他,他或者能够救你。列宁的声威虽与耶稣可以抗颜而行,但是他俩绝不相同。耶稣是一个武器权利阶级的武器,所以愚弄苦人们的。列宁也是一个武器,苦人们的武器,苦人们用以防卫自己的。”针对徐志摩对列宁的评价,陈毅说:“徐先生说他是一个制警句编口号的圣手,是千对万对的。但是你要知道口号与警句后面没有不是包含着无数的理论、策略。口号与警句发出以后便一定要引起实际革命的行动。”他批评徐志摩:“你既然懂得他是个编口号制警句的圣手,你何不去探索他的意义,参考他的行动。你既是一个不可教训的个人主义者,你当然要有你个人主义的不可屈挠的坚强,你何以怕他‘铁的手铁的心’呢?你的个人主义能在他面前低头这也许(注:疑漏‘是’字)你可以再生的好消息!你勉力罢!”
针对徐志摩的告诫,陈毅指出:“‘青年人!不要轻易诅咒俄国革命,要知道俄国革命是人类史上最惨刻苦痛的一件事实’,这个事实且因为徐先生的老板一干子东西不知道历史教训,拼命助纣为虐要造成第二回,我也不能不出马抵御。徐先生不要责备共产党人铁的心,铁的手,你且看帝国主义与军阀的宝刀,与学士文人们的刻薄的刀笔罢。不要以为做文章是好玩的,以为趁热弄弄水弄弄火捣些小乱子是不在乎的。”陈毅这里几乎全用了徐志摩的语句,但意义全然成了反讽。陈毅言辞激烈的辩驳文章,刊于1926年2月4日《京报》副刊上。陈毅与徐志摩的这次激烈论辩,距今已有近九十年时间。当初的陈毅,不过25岁;当时誉满诗坛的徐志摩,也不过30岁。但是,对于中国将往何处去的问题,他们却都是系念于心的。从社会的发展看,陈毅对于理想的追求,显然更为高远,而且他的许多见解已为历史的演进所证明。后来成为革命将领的陈毅,在给一位国际友人的信里,谈到自己早年的文字活动,其中特别列出这篇《在列宁逝世周年纪念日与徐志摩的争论》,并称“这些文字都是在党影响之下写的”,可见,陈毅是看重这篇显示自己观点和激情的文章的。

楼主:玉案一家人

字数:854182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6-02-15 21:09:00

更新时间:2020-01-24 23:12:43

评论数:145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