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天涯杂谈 >  救救孔学

救救孔学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9誓道如川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9.17》)

杨伯峻:孔子在河边,叹道:“消逝的时光像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钱穆:先生在川水之上,說:“去的就像這樣呀!它不捨晝夜地向前。”

详解:

相信当你第一次看到这一章时,往往望文生义,仿佛看到一个中年男子站在河边,眼睛里充满迷茫和忧伤,嘴里在吟诵着诗句:“青春在时光的隧道里已经褪去令人羡慕的光芒,就像这滔滔江水一样,不舍昼夜,逝去远方……”

这个男子汉就是孔子,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充满小资情调的多愁善感的诗人。这就是望文生义的结果,所以,对古文最忌这样,对古文应该神会,有智慧的神会。只有神会,才可以开悟。

有人说:“这个我不管,我是以书为证,只要大多数人相信,我就跟着相信!”

你说他没脑子呢,他又长着个脑袋——不过是脑袋进水了而已。

如何判断某个论点是否正确,理论上是以实践来检验。但是有人却以书本为标准,离开书本,他就无法判断,这种人称为书蠹[dù];要不他凡事就看大多数人的态度,叫做随众心态,俗称随大流;这样,他自己的脑袋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

当然,个人的判断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能力就靠各人的天赋和修行了。

其实,对现代文也不能一味地望文生义,例如,方便,就包含大便小便,如“去方便一下”,因此看到“方便”二字,就会联想到大小二便,但是,如果依靠望文生义,当你看到“方便面”,你又会联想到什么呢?

回头再看看杨、钱俩大师所描绘的孔子,甚至连小资情调也没有了:先生在川水之上,說:“去的就像這樣呀!它不捨晝夜地向前。”——简直就是一个枯燥乏味的糟老头,腐儒眼中的孔子基本如此,这就是朱熹精心塑造的孔子形象。

如果将这一章与前面几章联系起来,将意思贯通起来,就不难理解了。这一章承着上一章《终身行道》的脉络,孔子依然说的是坚持圣人之道的理念,这就叫做融会贯通。

这一章与1.5章《持道始终》“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主题思想基本相通,但是更加浪漫,更加形象,更有艺术,也就更具感染力。——这就是将篇章重新排序的好处,可以加深原文思想的深度和说理的顺畅,这叫做一脉相承,又称为一以贯之。

子在川上曰

——闻圣人之道,“朝闻道夕死,可矣”地承担,即从闻知、熟悉圣人之道后,就要开始见学行圣人之道。对于这个承担的开始,子在“川上”发出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

——其他语录,都是简单的“子曰”,为什么这里偏偏多了“在川上”?因为“川上”即“上川”,是指河的上游、源头,这里引申为承担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这个“川上”是比喻。

——万事开头难,闻圣人之道,就是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源头,“上川”比喻“闻圣人之道”这个源头。有了源头,就有发展和壮大,然后就有波涛翻滚,再后就形成万马奔腾之势,因此才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这“在川上”,无论是否实指孔子真的站在某条江河的源头,都更重要地指向承担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这里,既是孔子的自我感慨,也是对决心开始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的忠告。

——“在川上”突出了闻道开始的重要性,所以这里要加上“在川上”,以突出闻道这个源头,这才真正反映了孔子的阳刚风貌,以此与腐儒笔下的孔糟老头对比,立马判若云泥。

两千多年来,孔子就是这样被人误解、贬抑和糟蹋的。腐儒糟蹋孔子,是受了帝*王的指使,可悲的是吃瓜群众也跟着瞎起哄。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几乎所有人都把这句解释成“消逝的一切都如同这河水一样不分昼夜”之类的玩意儿,这就是朱熹《四书集注》误导的结果,这种解释是完全错误的。

——关键在“逝”字。逝:通誓, 表决心之词。逝者:就是誓者,就是闻道后决心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开始,就如同每条河的源头,最终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像大河东流归于大海一样。

——这个目标就是成就圣人之道,成就一个不愠(智慧)的世界。

——如:像……样;斯:代指这一条“江河(可真也可虚拟)”;夫:语气助词,加强语气,含强调意义。舍:去声,古文意为废止、停止、止息的意思,如:舍我穑事(《书·汤誓》),释文:"舍,废也。"又如:舍药物可也(《左传·昭公九年》),注:"舍,止也。"不舍,不停歇;

——昼夜:比喻修辞方式,相当于“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朝夕,不舍昼夜:也相当于至死不变。

——逝对誓的通假这种用法并不是孤例:《诗经》里就有“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发誓从此离开你,到那理想新乐土)”,其中逝就是誓的通假。

以前的人解释《论语》,都是一章章分裂开来,所以被川字一迷惑,当然就会把逝解释成流逝之类的意思。

但只要真正理解《论语》的精神,将其放在1.8《终身行道》章后面就明白:这话是和孔子强调的以道一以贯之的阳刚精神相一致的,和《易经》里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即道,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世,也应像天一样,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相呼应的。

本章可以概括为“誓道如川”——发誓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要像滔滔江水一样一以贯之,永不停歇。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白话文:

孔子站在江河的源头,自告且忠告有担当的君子说:“发誓立志于道的君子,就要像这江水一样,从闻其道的源头开始,一以贯之,永不停歇。”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0道必遵行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论语•雍也6.17》)

杨伯峻:孔子说:“谁能够走出屋外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行走呢?”

钱穆:先生:“誰能出外不從門戶呀?但為何沒有人肯從人生大道而行呢?”

详解:

道,分为体和用两方面。关于道之体,最早由9700年前的伏羲发现,由孔子和老子继承。孔子和老子的观点基本上是一致的,都认为道是自然的规律。

然而,对于道之用,两个人的观点产生了分歧:老子将道引向玄妙深远的纯理论,一般人无法理解,于是导致道家主张出世,由少数人坐而论道,玄而又玄,奇奥无穷,或者逍遥自在,优哉悠哉,哪管老百姓水深火热,度日如年。

与老子不同的是,孔子将道之用引向社会现实,面向普罗大众,直面担当,注重实践,使普通百姓都能明白道,于是导致孔学主张入世,当仁不让,脚踏实地,为造福人类承担己任,做出表率,躹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子的话往往针对人的弱点,拳拳到肉,刀刀见血,直接拷问良心,没有一点鸡汤味道。但是有人像前面说的网友看了《于丹论语心得》,觉得很鸡汤的,就以为《论语》也是鸡汤,或是做鸡汤的材料,这真是太荒谬了。

——难道你把饭烧糊了,就怪罪大米了?

其实于丹迎合某些人的需要,或故意曲解《论语》,将鲜活阳刚的《论语》扼杀了,然后加进自己炮制的佐料,再经高温长期煲煮,熬成温温吞吞的鸡汤,使人喝了迷迷糊糊。

且看看于丹的鸡汤做得如何——于丹说:“孔夫子能够教给我们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你内心的安宁。”

——孔子要求我们去承担,有所担当,有所建树,担当和建树才是快乐之源,而内心的安宁,只要做做祷告就行了。

于丹又说:“二十一世纪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把你的名字变成钱。”这就一语道破了于丹内心的秘密。

——她做鸡汤的目的就是为了卖钱,哪管孔子是如何说道不道的。

可以说,于丹走的是极右的极端,而孔子主张的是:“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从此可见,于丹的鸡汤与孔子一毛钱的关系也没有。

——这就跟有人看到周正龙翻拍的老虎年画照片,就说看到真老虎一样。雞不雞湯關鍵看其有沒有實踐性。于丹的雞湯是閉門造車,沒有絲毫實踐,而我所注解的《論語》,處處充滿實踐,緊接地氣。

然而,现在还真有一个周正龙式的人物,是一个叫黎鸣的老乌鸦。这老乌鸦走的是另一个极端,极左的极端。

他几乎天天在翻拍文哥时反孔的旧资料,连篇累牍地反孔批孔,甚至鼓吹说秦始皇焚烧书籍、坑埋孔学者、滥杀无辜、草菅人命的暴政是“反潮流”——细思极恐。

他还口口声声说中國人愚蠢。如果他是中國人,就是說他自己,與別人無關,如果他不是中國人,他就是从外國野回来的。

又看看乌鸦有些什么奇谈怪论——乌鸦说:“礼樂滅國,道德救國”——孔子主张的礼,是指符合社会整体最高利益的行为规范,包括礼貌、礼仪、礼节、礼让、规章制度、法律条文等等,是道对社会的约束机制,是社会运行的秩序。

孔子主张的乐,是指将道融化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娱乐中,通过优美的艺术对民众起到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而乌鸦却污蔑为“礼乐灭国”。但他又胡说“道德救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原来,乌鸦的道德就是秦始皇的道德。

乌鸦又说:“國人的愚蠢,源於永遠的本末倒置……我真是不想再說什麼了,讓他們自然死去吧”。好像整個中國只有一只烏鴉應該繼續生存下去似的。

至于乌鸦大罵中國人的污言穢語比比皆是,聽來頗感耳熟,原來烏鴉是拜漢 奸魯 迅為師,拾的是魯 迅牙慧。

如果说于丹的是鸡汤,那么黎鸣的就是毒药。

不过,对于这只被文哥洗脑洗昏了头的老乌鸦,大家也不要往心里去——他只不过是文哥的沉渣泛起而已,这么大的一场浩劫,难道就没有一点余沫吗?

现在还是说回正题吧。杨师将“何莫由斯道也?”解释为“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行走呢?”

钱师解释也差不多。

显然二师解释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因为在孔子时代不可能没有人走孔子提倡的道,起码他的学生颜渊就是孔子学说的传人。

联系前文,孔子显然不是在感叹没有人走正道,而是指出道是正常人生必经之道,只有走这条道才能有光明前途,因而劝喻人们应该选择正道来作为自己唯一的人生道路。

当然,还会有很多人不愿意走正道,甚至走歪门邪道,例如不从房子门口出来,而是在墙上打个窟窿走出来,这就是想走小径走极端。他们宁愿像乌鸦那样迷信秦始皇,听信其忽悠,视正道为畏途,以奸詐作手段,寧願不仁不義,少廉寡恥,作奸犯科,胡作非為,害國害民。
其实,这除了被秦始皇长期忽悠外,还由于自己心魔在作怪。

古人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意谓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却容易高过正气。“学好三年,学坏眼前”,归因于自己的心力被魔力牵引而走上歧途。

魔力就是花花世界里灯红酒绿金钱美色的诱惑力。如果自己内心修持的力量还没有达到孔子的要求,或者干脆抗拒孔子的教导,听信老帽鲁 迅之流,搞什么反孔批孔,或认为孔子那套无用,有正道不走,偏喜欢走极端,任由自己的私欲膨胀,放浪形骸,失去对自己的节制,那么必然踏上不归路。

当然,除了乌鸦之流为虎作伥外,大部分吃瓜群众还是可以教化的,所以孔子说:“有教无类”。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谁能出不由户”是“谁不由户能出”的倒装句式。能:可以;出:从房子里走出来;由:经过;户,单扇门,用于房间,房间一般只有一个门口;何:难道;莫:不;由:从,循;斯:这;道:专有名词,指自然规律;也:吗。

在这章,孔子用房门是唯一出路来比喻道,指出道必遵行。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

白话文:

孔子说:“有谁不经过门口可以从房间里走出来?这正如道是正常人生必经之路一样,难道你们可以不循这自然规律之道而行吗?”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1道四要素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论语•卫灵公15.33》)

杨伯峻:孔子说:“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不能保持它;就是得到,一定会丧失。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它,不用严肃态度来治理百姓,百姓也不会认真[地生活和工作]。聪明才智足以得到它,仁德能保持它,能用严肃的态度来治理百姓,假若不合理合法地动员百姓,是不够好的。”

钱穆:先生說:“一個在上位者,他的知足以知到此道了,若其心之仁不足以守,則雖知得了,仍然必失去。知得了,其心之仁也足以守之不失了,但不能莊敬以臨涖其民,則其民仍將慢其上而不敬。知得了,其心之仁又足以守,又能莊敬以臨涖其民,但鼓動興作,運使其民時,若沒有了禮,仍還是未善。”

详解:

欧洲的封 建制一直延袭到1688年的英国光荣革 命,比我国多了近两千年。

经过这次和平方式的革 命,英国封 建王朝转变成为君主立宪制,从而过渡到民 主憲 政。

可见,欧洲的憲 政民 主来源于封 建制。

因为封 建制的【權】力是分散的,更有利于制约【權】力,封 建制为憲 政准备了充分的条件。中【國】的封 建制却牺牲在个人【獨】裁的秦始皇手里。
秦始皇通过【暴】力手段【殺】人如麻,在累累白 骨上建立了大一【統】的中【央集權】,【權】力完全集中在他一个人手里。

秦朝滅 亡后,两千多年来行的仍然是秦 政 制。朝代几经变遷,苟延殘喘到现代,错过了历史发展期,这就是中g的宿命。

然而,在中【國】历史上曾经有过这么一个人,他看到当时中【國】封 建制将沦陷为个人【獨】裁制,極为痛心,为了避免“礼崩乐坏”导致的【帝】制暴【政】,曾周游列国,奔走呼号,极力提倡克己复礼,力挽狂澜——这个人就是孔子。

文 革以来,人们集中攻击的就是孔子的克己复礼。他们认为,中【國封】建制的崩溃是历史的进步,孔子力图挽救就是复 辟倒退。

殊不知中【國封】建制崩溃的不是时候:如果像欧洲那样崩溃在工业化兴起的时候,生产力打破了家族局限,发展成为社會性大工厂生产,民众有了集体协作意识,产生了民【主】思 想的萌芽,中郭的封 建制就会像英【國】那样自然地走进民【主憲政】。

但是中【國】的封 建制崩溃在农业发展盛期,生产仍以家庭为单位,民众只有自私的农民意识——农民最显著的思想是:“各人只顾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因而民【主憲政】条件不成熟,那么就必然沦落为个人【獨】裁的d王制。

这样就极大地压抑了广大民众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可见,中/國封/建制的崩溃实际上是曆史的退步。

孔子的”克己复礼”正是为了挽救历史的倒退,为了避免中/【國】由【仁政】走进【暴/政】的深渊。克己复礼的“礼”是指封/建制下周朝的仁【政】:分散而有节制的【權】/力,轻薄而仁慈的赋【税】,自【由】而有序的环境,愉快而富足的充满“礼乐”的生活——那是多么令人留恋。

知(智慧)、仁、庄、礼四者是道的四要素。本章说的就是克己复礼中如何处理道与知、仁、庄、礼四者关系的问题。

一般人对这一章理解为治 理百姓的方法,其实是不对的。

孔子强调对民众重在教化而不是治 理,这是孔子主张仁【政】的一贯原则,所以这章说的仍然是教化问题。

本章关键是“之”字。杨师不作任何解释,显然不知所谓;钱师说是指“此道”,“此道”显然是指治理之道,因为他说的是“上位者”——即【統治】者,摆明是说孔子在为統【治者】出谋献策,这就为反孔恶棍提供了口实。

其实,按照孔子一以贯之的原则,这里所有的“之”字都是指“圣人之道”。

圣人之道是天道,天是指自然,道是指规律,天道就是自然规律。

孔子在这里强调,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对圣人之道必须做到知、仁、庄、礼——智慧、仁德、庄重、合礼,,以圣人之道教化民众。

知及之
——知:智慧;及:抓住,掌握;之:代指圣人之道;
——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

仁不能守之
——仁:仁德;守:守护,保持;
——如果内心仁德修养不够就不能保住它。

虽得之:必失之
——虽然得到它,还是会失去它。

知及之,仁能守之
——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仁德也能守住它。

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
——庄:庄重;莅,视也(《尔雅》);引申为看待,对待;则:那么……就;民:民众;敬:内心敬服;
——但不能庄重地对待它,那么民众内心也不会对它敬服。

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动:实行;以:用,这里指符合;礼:礼法;未:没有;善:完美。

本章孔子就这样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将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知仁庄礼”四个步骤阐述得滴水不漏,丝丝入扣,令人印象深刻,心悦诚服,从而提出道的四大要素——智仁庄礼,这也是教化的最好方式。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白话文:

孔子说:“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如果内心仁德修养不够就不能保住它,虽然得到它,还是会失去它;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内心仁德修养也能够保住它,但是不能庄重地对待它,那么民众内心也不会敬服它;依靠聪明才智掌握了圣人之道,内心仁德修养能够保住它,也能够庄重地对待它,但是在实行的时候不符合礼法,仍然是不完美的。”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2不器为道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2.12》)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不像器皿,[只有一定的用途]

钱穆:先生说:君子不像一件器具(只供某一种特定的使用)。

详解:

我常常感叹猫眼的伟大,因为猫眼盛产奇葩——有魯 迅漢 奸的铁粉“塞外”,在铁的事实面前,仍然说是谣言;有反孔的文盲“南粤”,只记得上世纪文哥大批判会上听到的故事,现在拿出来对着孔子喋喋不休;有逻辑症患者“周期发作”,为了找到事物的反面,他在吃饭时总要将饭与屎作比较,否则就是没有逻辑。

最近又冒了个宵小出来,居然怀疑孔子不懂自然规律。不知道这位二兄是如何理解自然规律的?其实,甚至任何一个农民都懂得基本的自然规律,他们都知道按照节气进行农事耕作。

早在9700年前,伏羲通过观察候鸟的生活习性,结合气候变化,就懂得了自然规律,用八卦图形和象形文在龟甲上写出中国第一部哲学著作《周易》。《周易》的周,是周期,易,是变化;周易就是周期变化规律。

伏羲就是用《周易》指导当时民众进行各种生产活动和制定生活风俗习惯的,所以,在9700年前中國人就懂得自然規律了,說明中國文明的歷史是多麼悠久。以後可以大聲地說,中國有9700年文明史。

中國古代就有很多关于遵守或违反自然规律的成语故事。例如:因地制宜、见风使舵、因材施教、拔苗助长、刻舟求剑、缘木求鱼、守株待兔……其中因材施教就是孔子在教育事业上对自然规律的运用和发展,直到今天在教育事业上仍然闪耀着孔子思想的光辉,怎么能说孔子先哲不懂自然规律?

杨钱二师的注解,都从朱熹而来。朱熹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礼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如此解释,导致其后华而不实、追求所谓通才之风大盛,却没有一门精通,致使弄虚作假,阳奉阴违,最终造成不学无术夸夸其谈哗众取宠学术腐败。

对“君子不器”的“器”,孔子在《易·系辞》里说:“形乃谓之器。”,“器”就是“形”;何谓“形”?“形”,就是“相”。何谓“君子不器”?就是“君子不相”。

“道,不同、不相为谋”。要“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君子,就要“闻、见、学、行”“不相”之谋。也就是不要被事物表象所迷惑。凡事都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不相,就是循道而行。

孔子在《易传》里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意思是,形而上的是道,是规律,是本;形而下的是物体,是循规律运行的物质,是末。

不器:要抓住道,掌握规律,即抓根本,而不要舍本逐末,纠缠于琐碎事务的细枝末节之中。

孔子提倡“君子不器”,就是告诫君子凡事要行“不相”的道之谋,首先抓住主要矛盾,提纲挈领,解决主要问题,不要迷惑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纠缠于具体事务而忘记了前进方向,这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然而,朱熹却将“器”曲解为“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的器具”,这就明显降低了孔子的格局,将孔学局限在“不像一件器具”上,而忘记了以道之谋解决主要矛盾的大局。

朱熹所谓通才,实则不通,将精力和资源花费在“通才”上,不过在自渎而已。该思维模式已经成了腐儒的一种追求与标榜。所谓一通百通之人,不过是假设世界上存在一种上帝式的方法论,只要掌握了它,人就成圣人,人就能上帝,人就一通百通了。这种弱智呻吟在宋儒之后如此流行,都离不开对“君子不器”的误解。这种弊端归根结底是从对《易经》的误解开始的。道家等的思维基本都从这种误解而来。从这种一通百通自渎模式开始,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这种一通百通自渎模式的最好写照。

如今反孔盛行,也不能全怪吃瓜群众,要怪就怪吃瓜的精英。精英们大吃其瓜,凡事只想一通百通,读书不求甚解,人云亦云,成为腐儒。既然腐儒带头吃瓜,群众吃点瓜就很“自然”了。可悲的是,有司对此无动于衷,听之任之,媒介也缺乏正确导向。

在上章《干禄之道》里孔子教育学生不要刻意追求个人的福运,只要见闻广泛且实践有智慧后,排除疑惑和危险,再遵循正道将这些智慧运用到其他各方面,努力使言行都少过错灾祸,那么福运就在其中了。

在本章,孔子告诫学生不要纠缠于表面现象,做不相之谋,而应该依循正道,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行正道,办政事。

子曰∶“君子不器。”

白话文:

孔子说:“君子要抓住道这个根本,而不要舍本逐末,纠缠于琐碎事务的细枝末节之中。”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3习分善恶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17.2》)

杨伯峻:孔子说:“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

钱穆:先生说:“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惯而相远。”

详解:

道,是由9700年前中华民族祖先伏羲发现的。道不仅是中华文化之源,也是世界文化之源,偏就有人崇拜什么子虚乌有的古希腊文明,对中华古文明熟视无睹。
那个所谓的古希腊文明,不仅没有像样的古文物凭证,甚至连像样的历史记载都没有。

但是,伏羲的道有传世的《易》为证,而且有2000多年前的《楚帛书》记载伏羲事迹:楚帛书中间八行一段,讲的就是雹戏(即伏羲)所生四子:"长曰青干,二曰朱兽,三曰翏黄难,四曰黑干",就是四个四时(四季)之神。

这样以四时之神与四方、四色相配合,原是先秦时代流行的学说和风俗。

《礼记·月令》和《吕氏春秋·十二纪》,都记载有五帝、五神和四时、四方、五色、五行、十日等配合的系统。这就足以令作为伏羲子孙的我们引以为傲了。
孔子对道的理解,认为道是自然规律。

孔子将他的学说概括为“以道一以贯之”,并且申明自己的道来自伏羲的《周易》。

孔子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學《易》,可以无大过矣。”——给我几年时间,我将五十年来实践和理论的成果与《周易》进行全面校对和验证,总结经验和教训,就不会犯大错了。

孔子以天比喻道,天至高无上,道也至高无上。道在万物之上,所以道生万物。
由于道是自然规律,所以万物循道;又由于按照规律做事就能成功,否则失败,所以道定成败。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但是,孔子并不认为道对人是不仁的,而是认为只要人遵从道,就能得到天助,事业就能更快成功,天助自助者,这就是天人相应,即人可以运用自然规律来造福人类社会。

注意,以人为主角的天人相应不是董仲舒宿命的“天人感应”——董仲舒认为人是完全被动的,天上掉下一块陨石,地上就会有大人物死去。那年吉林下了陨石雨,老帽还真信了。

孔子又将遵循民意循道而行充满仁爱的國 家称为邦有道,反之称为邦无道。

孔子将道作为做人的第一准则:“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这里,孔子对“依于仁”的理解,认为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就是仁,所以孔子反对丛林法则,也反对“道法自然”的观点,而主张“自然法道”,法:效法、遵循;因为道是最高的,自然是遵循自然规律运行的。

由于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将最高位置的道降低到自然的下面,就将自然摆到最高位置了,这样就变成了自然规律是按照自然运行的,完全本末颠倒了。

老子又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其结果,道家就认为自然高于一切,而不是作为道的自然规律高于一切。

具体表现就是:道家认为丛林法则是对的,人类也要服从它,也就是说人类社会应该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就是荀子的“性恶论”的理论根据。

虽然进化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是一条自然规律,但是它只适合禽兽而不适合人类。禽兽是野蛮的,人类是文明的。真理是有界线的,不是什么真理都是宇宙真理。

根据“性恶论”,一个人在没有做任何事的时候,就可以判断他是恶的。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提出“性恶论”,主张人性有“性”和“伪”两部分,性(本性)是恶的动物本能;“性恶论”又成为法家学派的理论基础。

丛林法则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战火不绝的原因。丛林法则是以动物本能为基础的,但是人类已经脱离了动物界,进入到文明状态,因此人类遵循丛林法则是错误的。

如果人类遵循丛林法,则将人类倒退到野兽的野蛮状态去。

另一个极端是孟子。孟子认为人类已经完全脱离了兽类,所以人的本质无论如何都是善的,而且是与生具来的,因而提出著名的“性善论”。

根据“性善论”,一个人在没有做任何事的时候,就可以判断他是善的。《三字经》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说的就是孟子观点。后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将这种“性恶论”、“性善论”的先验论命名为:“绝对理念”。这些无需实践检验的先验论显然是非常荒谬的。

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来源,而这种理论就成为陆九渊和王阳明“心学”的理论依据。

其实,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都违背了孔子的教导。孔子早就说过: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性:人性;相:发xiang4音,选择,这里引申为讨论辨别人性善恶;性相:单纯针对人性来讨论辨别其善恶;近:互相靠近,直至纠缠在一起,难分难解;也:啊;习:实践;习相:依靠实践来检验人的善恶;远:互相分离,显得一清二楚。

——单纯针对人性来讨论辨别其善恶,就会互相纠缠在一起,混沌不清啊;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善恶,那么就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了。

孔子这一正确论断,在腐儒的曲解下,将其变成孟子“性善论”的补充说明,编撰在《三字经》里:“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孔子被贬低到孟子下面,二千多年来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杨钱二师明显受了朱熹的忽悠,将“相”xiang4读成xiang1,那就没有“辨别”和“检验”的意思,而变成“互相”的意思了。

但是“近”和“远”两字本身就含有互相的意思,根本不需要前面加个“相”字。古文惜字如金,就更应该如是了。

他俩“人性情本相近,因为习染不同,便相距悬远。”“人的天性是相近的,由于习惯而相远。”的解释显然是曲解。

这一章,孔子通过对人性的正确论述,驳斥了唯心先验的性善论和性恶论,指出只有实践才能检验人的善恶——习分善恶,以实践检验人的善恶才是合乎道的。

重新断句如下: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白话文:

孔子说:“单纯针对人性来讨论辨别其善恶,就会互相纠缠在一起,混沌不清啊;只有通过实践来检验人的善恶,才可以分得一清二楚啊。”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yestody 2019-05-08 23:55:03
谁爱学学去
-----------------------------
你去荡吧。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人间不值得v 2019-05-09 01:03:59

-----------------------------
应该是你。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天南地北中2012 2019-05-09 13:37:05
国学是诸子百家,演化到近代成了儒佛道三家。三家只要有一家出了厉害人物,那个时代就很精彩。如果三家都出了非常厉害的人物,那绝对是盛世了。清朝实际上是真的没什么人才,包括曾国藩、李鸿章之徒看出生都是些不知道哪里跑出来的小啰啰。实际上厉害人物一看满清胡人那个垃圾鬼样子,是没有一人愿意出山帮忙的,都巴不得清朝早点完蛋呢!
-----------------------------
孔学总是标杆。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没来快十年了 2019-05-09 17:14:21
救啥 儒家文化害了多少国人
-----------------------------
请你看看54反孔后,国人道德日趋堕落,究竟是谁害了国人?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心远生2018 2019-05-09 01:22:39
这样做是在毁灭孔子,也在毁灭儒家学说!本来很简单的事搞得神经兮兮的,生怕别人不厌烦。孔子说:道不远人。你说的东西普通人不能理解那就不是道!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句话就是学以致用是件很快乐的事情,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玄幻色彩!比如下象棋我刚学了个飞刀,马上就有人中招了是不是很快乐?就这么简单,小孩子都有体会。传统文化都这样入门非常简单非常好理解,比如象棋围旗分分钟就可以上手。要成为高手却一......
-----------------------------
境界不同,感悟当然不同了,请你自省。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总是如此沉默 2019-05-09 00:02:31
希望看到你更多精彩的文章。
-----------------------------
谢谢鼓励!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4道致大同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13.23》)

杨伯峻:孔子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钱穆:先生说:“君子能相和,但不相同。小人只相同,但不相和。”

详解:

孔子学说是在十一世纪由“大食商人”传到阿拉伯世界的。十三世纪欧洲神权政治体系崩溃,欧洲本土思想随之崩溃。之后他们大量翻译阿拉伯文记载的历史、哲学等文献,其中发现孔学,如获至宝,这样孔学就通过阿拉伯世界传入到欧洲了,于是孔学被他们吸收利用。

那些雅典文献,什么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是一些只有口头传说,没有文字记录的神话式故事,都是后人受孔子思想启发后而补写的,其实根本不存在“古希腊”,希腊地处极寒地带,向来是蛮荒之地,不适合农业,何来古文明?

那些“维纳斯”、“大卫”雕塑都是中世纪后文艺复兴时期的伪作。你相信两千多年前希腊那高寒地方连金属工具都没有,能够雕塑出来如此精美的大理石塑像吗?这也是欧洲所谓的“文明”是伪造的证据之一。

如果没有孔学等外来知识和文明思想,那么欧洲到现在还以海盗为生呢。

但是,由于欧洲人厌恶了海盗生涯,而本土思想又因中世纪黑暗宗教的结束而完全崩溃了,出现了思想文化真空,因而十分重视外来文化,特别重视孔子学说。

孔子学说富有哲理,包含有原始的自由、民主、宪政、仁爱思想,而且浅显易懂,因而大受欢迎。

经过数个世纪的吸收、消化和发展,孔子等这些流传过去的哲学思想产生大量的衍生思想,使他们逐渐完善了自由、民主、宪政(大约就类似于我们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从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

到了17﹑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如火如荼﹐孔子思想再次广受欢迎,而此时的大清,完全背叛了孔学,处于无道状态,于是欧洲的实力也就开始超过大清了。

随着欧洲人开发北美﹐孔子也远涉重洋﹐登陆美洲﹐进入美國人的社會文化意識,使美國成為後起之秀。

1925年,世界控制鸦片会议上,中國带来的礼物是一架金丝屏风,上面写着《论语》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941年2月,重庆举行了一场华盛顿诞辰纪念活动。美国总统特使发言时,眼尖的媒体发现,他身后的壁画内容是,孔子与华盛顿在一起“捍卫着世界和平”。

孔子不仅被中國人尊崇為聖人,而且享譽世界。

孔子被美國最高法院定为立法先哲,并且将孔子塑像放置在联邦最高法院大门上面。联邦最高法院的官方介绍中说,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立法者”。

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和越南等﹐浸润在孔学文化中已逾千年。韩国、日本一直保持孔学到现在。如果要寻找孔学,可以到这两个国家。

早在1988年﹐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得主便已达成共识:“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以前的孔子那里去汲取智慧。”

2009年10月28日,美国众议院作出784号决议案,指出孔子是历史上十个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哲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哲学思想对世界各国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台湾和越南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并且继续在发挥影响力。

而我们有不少瓜民却有眼不识泰山。对伟大的孔子熟视无睹。他们不但不以孔子为荣,反而千方百计糟蹋孔子,不断往孔子身上喷粪泼脏水,对支持孔子的人进行围攻谩骂。

在上一章,有个瓜民跟帖说:“无所不能说、无所不能吹、无所不能造、无所不能编、无所不能写啊。楼主,看到这里,您还能高兴得起来不?”我对他说:“夏虫听人说雪花会飞,就觉得不可思议。”

在1.4章《唯道为大》里,孔子赞叹说:“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浩大啊!尧的胸怀就像那宽阔的大海!民众对他纷纷赞美,却无法形容他的关爱!

——在这一句诗里,孔子一方面是赞扬尧的心胸如大海般宽阔,另一方面是赞扬道的博大宽宏,将道比喻为浩瀚的海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一章,孔子又将君子的胸怀比喻为道,像道那样包罗万象——君子和而不同。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对这句话的解释,钱师太简单,几乎没有解释。杨师解释说:“君子用自己的正确意见来纠正别人的错误意见,使一切都做到恰到好处,却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只是盲从附和,却不肯表示自己的不同意见。”

——窃以为问题在于(1)如何确定自己的意见是正确的?只能凭自己的感觉?既然不能确定,那么只能与对方商榷和切磋了,到最后才能确定谁对谁错。(2)没有指出小人掩盖矛盾,最终会导致不和。

——君子:品德才能言行都合乎道的有担当的成功人士。和:心胸宽广,包容各方;而:而且;不同:有原则,不苟同;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对无论来自何方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都不轻易苟同,坚持陈明自己见解,坦诚地与对方商榷和切磋,求其究竟,并且包容不同意见,与各方和平共处。

——小人:普通民众,君子来自小人,孔子从来没有歧视小人。孔子指出小人的不足,是希望小人在这些关键点上发生转变从而成为君子。

——同:无原则,保持表面一团和气;不和: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因而常常发生勾心斗角。小人同而不和:小人附和对方,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因为没有容人之量而不和。

在本章,孔子通过循道的君子和暂时还没有循道的小人的对比,说明循道的好处和重要性——道致大同。道是唯一的,小人们都像君子一样循道而行,有了共同志向,为了人类最高的根本利益奋斗而走在一起,那么大同世界就一定会到来。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白话文:

孔子说:“君子对无论来自何方自己认为错误的观点都不轻易苟同,坚持陈明自己见解,坦诚地与对方商榷和切磋,求其究竟,并且包容不同意见,与各方和平共处;小人附和对方,表面一团和气,实际上因为没有容人之量而不和。”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5道化异端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学习研究古贤人关键在于良知,有良知就不会苛求先哲,有良知才懂得取舍,有良知就没有功利心,有良知才有感悟,有良知才能提高心胸境界。

良知就是你还能分清善和恶,良知就是你懂得去把握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有良知就是循道而行。

没有良知就意味着好坏不分,麻木不仁,甚至助纣为虐。

如何使自己有良知?靠自省,看自己有没有违反自然规律,有没有仁心,有没有对众生的爱,有没有恻隐之心,有没有慈悲胸怀,能不能做到克己复礼,能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不能扪心自问: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天地之道?

孔子在世的时候,就受到不少人反对,甚至被人谩骂攻击、栽脏陷害。孔子将这些人称为异端。如何对待异端?

有人主张攻击,有人主张不共戴天,看看网上的喷子,气势汹汹,到处寻衅惹事,侮辱谩骂,甚至喊打喊杀,结果矛盾加剧,犹如文 革中两派水火不容。

如果遇到运动,两派又会发生火拼,打个天 昏地暗,血 流漂橹,尸 堵江河。

然而,在这一章里,孔子将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体现了孔子大海般宽广的胸怀。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2.16》)

杨伯峻: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钱穆:先生說:“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

详解: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攻”和“异端”。杨师认为要“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批判的结果往往是不服批判,矛盾反而加剧,祸害不仅没有消灭,反而可能增大。

钱师的“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基本上是对的,不过不够明确——用力做什么?应该是用力攻击。

攻击异端,文 革已有两派互斗血的教训。

对《论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割裂去解释,就不能理解孔子的真实思想,因而以讹传讹,贻害无穷。

朱熹,宋朝“大儒”,他在《论语集注》里把攻当成“专治”。朱熹注: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朱熹意思是说:“专治(专门研究)异端,为害甚矣。”

攻的古字,声工,从攴(pu1)。金文攴,手持器械打击,相应攻的本义是攻打。而攻的“专治”等意思,是相当后期才出现的——是从攻打引申为加工再引申为研究才出现的。

后来“攻”一般不解释为专治,而是研究,如专攻金融,就是专门研究金融。“研究异端”,甚至是“专门研究异端”,又有什么问题?所谓一事不明,学者之耻。对异端不研究,怎么知道是异端?

异端:有人解释成“不走中道”之类的。如果说端是头、边的意思,那异于端,那不正好是中吗?其实,异端就是通常所理解的不同的另一端,即反对圣人之道的那一端。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攻击;乎:介词,相当“于”;异端:不同的另一端;攻乎异端:攻打、攻击不同思想的另一端。斯:这是;害:灾害、有害;也已:语气助词,一是表示肯定的意思,二是表示感叹;斯害也已:这是有害的呀。

因为君子的使命是要将另一端的他们从不知(没有智慧)教化成为不愠(文明),离开他们,君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孔子在上章《道致大同》里就已经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13.23》)孔子对不同意见和小人的态度是包容和团结,改变他们不是攻击,而是教化。

孔子不会强迫别人向自己看齐,也不会强硬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而是采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己的成功形象示范感化别人。

孔子认为不要攻击异端,是因为:
(1)异端不一定全是错误,自己不一定全对,异端可以提醒自已;
(2)即使自己正确,也要用事实和道理,诚心诚意苦口婆心以身作则教化反对自己的人,在教化过程中做得到有教无类、心平气和,始终尊重和保护对方说话的权利,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

异见是与己见相反相成的,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没有异见,己见也就不存在。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平民,有贵族,还有像颜渊、原宪、樊迟这样的穷人,各人的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

现在的民 主制就是根据孔子这一精神建立起来的。

如果像董仲舒那样罢黜百家,自家也会消亡:

汉武帝时期起用董仲舒,反道而行之,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果将儒术的所有异端都罢黜了,这样的儒术还属于孔学吗?显然这种儒术就是法家专制思想的代表。

可见,秦后的所谓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等,都是改头换面的法家,与孔学无关。

秦后历代執政者所谓的外儒内法,其实质就是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法家,披着孔子外衣,打着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招牌,挂羊头卖狗肉——因为法家的名声实在太臭了——干着暴 政愚 民的勾当。

2000多年来法家、儒家就这样败坏着孔子的名声。孔子一直被执政者们砌生猪肉,被腐儒们屈食死猫。可见,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坚持的依然是秦政,執政者仍然是法家代表,而历代御用腐儒实际上就是法家的代言人,例如董仲舒、朱熹等等。

自从鄙人在网上连续发表《新编<论语>详解》后,大多数吃瓜群众明白了《论语》,了解到真实的孔子是为劳动大众说话的,也就不再跟着反孔恶棍们瞎起哄了,其中一部分人反而支持孔子了。

这就说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不要攻击异端,而要耐心教化他们——道化异端——是多么远见卓识!

在本章,孔子明确指出不能攻击异见者,而应该以道化异端,和而不同,才是君子将“人不知”改造成“人不愠”的正确方法。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白话文:

孔子说:“因为别人的思想不同而攻击他,这是非常有害的。”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5道化异端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学习研究古贤人关键在于良知,有良知就不会苛求先哲,有良知才懂得取舍,有良知就没有功利心,有良知才有感悟,有良知才能提高心胸境界。

良知就是你还能分清善和恶,良知就是你懂得去把握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有良知就是循道而行。

没有良知就意味着好坏不分,麻木不仁,甚至助纣为虐。

如何使自己有良知?靠自省,看自己有没有违反自然规律,有没有仁心,有没有对众生的爱,有没有恻隐之心,有没有慈悲胸怀,能不能做到克己复礼,能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不能扪心自问: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天地之道?

孔子在世的时候,就受到不少人反对,甚至被人谩骂攻击、栽脏陷害。孔子将这些人称为异端。如何对待异端?

有人主张攻击,有人主张不共戴天,看看网上的喷子,气势汹汹,到处寻衅惹事,侮辱谩骂,甚至喊打喊杀,结果矛盾加剧,犹如文 革中两派水火不容。

如果遇到运动,两派又会发生火拼,打个天 昏地暗,血 流漂橹,尸 堵江河。

然而,在这一章里,孔子将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体现了孔子大海般宽广的胸怀。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2.16》)

杨伯峻: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钱穆:先生說:“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

详解: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攻”和“异端”。杨师认为要“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批判的结果往往是不服批判,矛盾反而加剧,祸害不仅没有消灭,反而可能增大。

钱师的“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基本上是对的,不过不够明确——用力做什么?应该是用力攻击。

攻击异端,文 革已有两派互斗血的教训。

对《论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割裂去解释,就不能理解孔子的真实思想,因而以讹传讹,贻害无穷。

朱熹,宋朝“大儒”,他在《论语集注》里把攻当成“专治”。朱熹注: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朱熹意思是说:“专治(专门研究)异端,为害甚矣。”

攻的古字,声工,从攴(pu1)。金文攴,手持器械打击,相应攻的本义是攻打。而攻的“专治”等意思,是相当后期才出现的——是从攻打引申为加工再引申为研究才出现的。

后来“攻”一般不解释为专治,而是研究,如专攻金融,就是专门研究金融。“研究异端”,甚至是“专门研究异端”,又有什么问题?所谓一事不明,学者之耻。对异端不研究,怎么知道是异端?

异端:有人解释成“不走中道”之类的。如果说端是头、边的意思,那异于端,那不正好是中吗?其实,异端就是通常所理解的不同的另一端,即反对圣人之道的那一端。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攻击;乎:介词,相当“于”;异端:不同的另一端;攻乎异端:攻打、攻击不同思想的另一端。斯:这是;害:灾害、有害;也已:语气助词,一是表示肯定的意思,二是表示感叹;斯害也已:这是有害的呀。

因为君子的使命是要将另一端的他们从不知(没有智慧)教化成为不愠(文明),离开他们,君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孔子在上章《道致大同》里就已经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13.23》)孔子对不同意见和小人的态度是包容和团结,改变他们不是攻击,而是教化。

孔子不会强迫别人向自己看齐,也不会强硬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而是采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己的成功形象示范感化别人。

孔子认为不要攻击异端,是因为:
(1)异端不一定全是错误,自己不一定全对,异端可以提醒自已;
(2)即使自己正确,也要用事实和道理,诚心诚意苦口婆心以身作则教化反对自己的人,在教化过程中做得到有教无类、心平气和,始终尊重和保护对方说话的权利,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

异见是与己见相反相成的,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没有异见,己见也就不存在。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平民,有贵族,还有像颜渊、原宪、樊迟这样的穷人,各人的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

现在的民 主制就是根据孔子这一精神建立起来的。

如果像董仲舒那样罢黜百家,自家也会消亡:

汉武帝时期起用董仲舒,反道而行之,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果将儒术的所有异端都罢黜了,这样的儒术还属于孔学吗?显然这种儒术就是法家专制思想的代表。

可见,秦后的所谓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等,都是改头换面的法家,与孔学无关。

秦后历代執政者所谓的外儒内法,其实质就是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法家,披着孔子外衣,打着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招牌,挂羊头卖狗肉——因为法家的名声实在太臭了——干着暴 政愚 民的勾当。

2000多年来法家、儒家就这样败坏着孔子的名声。孔子一直被执政者们砌生猪肉,被腐儒们屈食死猫。可见,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坚持的依然是秦政,執政者仍然是法家代表,而历代御用腐儒实际上就是法家的代言人,例如董仲舒、朱熹等等。

自从鄙人在网上连续发表《新编<论语>详解》后,大多数吃瓜群众明白了《论语》,了解到真实的孔子是为劳动大众说话的,也就不再跟着反孔恶棍们瞎起哄了,其中一部分人反而支持孔子了。

这就说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不要攻击异端,而要耐心教化他们——道化异端——是多么远见卓识!

在本章,孔子明确指出不能攻击异见者,而应该以道化异端,和而不同,才是君子将“人不知”改造成“人不愠”的正确方法。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白话文:

孔子说:“因为别人的思想不同而攻击他,这是非常有害的。”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5道化异端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学习研究古贤人关键在于良知,有良知就不会苛求先哲,有良知才懂得取舍,有良知就没有功利心,有良知才有感悟,有良知才能提高心胸境界。

良知就是你还能分清善和恶,良知就是你懂得去把握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有良知就是循道而行。

没有良知就意味着好坏不分,麻木不仁,甚至助纣为虐。

如何使自己有良知?靠自省,看自己有没有违反自然规律,有没有仁心,有没有对众生的爱,有没有恻隐之心,有没有慈悲胸怀,能不能做到克己复礼,能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不能扪心自问: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天地之道?

孔子在世的时候,就受到不少人反对,甚至被人谩骂攻击、栽脏陷害。孔子将这些人称为异端。如何对待异端?

有人主张攻击,有人主张不共戴天,看看网上的喷子,气势汹汹,到处寻衅惹事,侮辱谩骂,甚至喊打喊杀,结果矛盾加剧,犹如文 革中两派水火不容。

如果遇到运动,两派又会发生火拼,打个天 昏地暗,血 流漂橹,尸 堵江河。

然而,在这一章里,孔子将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体现了孔子大海般宽广的胸怀。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2.16》)

杨伯峻: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钱穆:先生說:“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

详解: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攻”和“异端”。杨师认为要“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批判的结果往往是不服批判,矛盾反而加剧,祸害不仅没有消灭,反而可能增大。

钱师的“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基本上是对的,不过不够明确——用力做什么?应该是用力攻击。

攻击异端,文 革已有两派互斗血的教训。

对《论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割裂去解释,就不能理解孔子的真实思想,因而以讹传讹,贻害无穷。

朱熹,宋朝“大儒”,他在《论语集注》里把攻当成“专治”。朱熹注: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朱熹意思是说:“专治(专门研究)异端,为害甚矣。”

攻的古字,声工,从攴(pu1)。金文攴,手持器械打击,相应攻的本义是攻打。而攻的“专治”等意思,是相当后期才出现的——是从攻打引申为加工再引申为研究才出现的。

后来“攻”一般不解释为专治,而是研究,如专攻金融,就是专门研究金融。“研究异端”,甚至是“专门研究异端”,又有什么问题?所谓一事不明,学者之耻。对异端不研究,怎么知道是异端?

异端:有人解释成“不走中道”之类的。如果说端是头、边的意思,那异于端,那不正好是中吗?其实,异端就是通常所理解的不同的另一端,即反对圣人之道的那一端。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攻击;乎:介词,相当“于”;异端:不同的另一端;攻乎异端:攻打、攻击不同思想的另一端。斯:这是;害:灾害、有害;也已:语气助词,一是表示肯定的意思,二是表示感叹;斯害也已:这是有害的呀。

因为君子的使命是要将另一端的他们从不知(没有智慧)教化成为不愠(文明),离开他们,君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孔子在上章《道致大同》里就已经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13.23》)孔子对不同意见和小人的态度是包容和团结,改变他们不是攻击,而是教化。

孔子不会强迫别人向自己看齐,也不会强硬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而是采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己的成功形象示范感化别人。

孔子认为不要攻击异端,是因为:
(1)异端不一定全是错误,自己不一定全对,异端可以提醒自已;
(2)即使自己正确,也要用事实和道理,诚心诚意苦口婆心以身作则教化反对自己的人,在教化过程中做得到有教无类、心平气和,始终尊重和保护对方说话的权利,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

异见是与己见相反相成的,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没有异见,己见也就不存在。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平民,有贵族,还有像颜渊、原宪、樊迟这样的穷人,各人的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

现在的民 主制就是根据孔子这一精神建立起来的。

如果像董仲舒那样罢黜百家,自家也会消亡:

汉武帝时期起用董仲舒,反道而行之,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果将儒术的所有异端都罢黜了,这样的儒术还属于孔学吗?显然这种儒术就是法家专制思想的代表。

可见,秦后的所谓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等,都是改头换面的法家,与孔学无关。

秦后历代執政者所谓的外儒内法,其实质就是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法家,披着孔子外衣,打着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招牌,挂羊头卖狗肉——因为法家的名声实在太臭了——干着暴 政愚 民的勾当。

2000多年来法家、儒家就这样败坏着孔子的名声。孔子一直被执政者们砌生猪肉,被腐儒们屈食死猫。可见,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坚持的依然是秦政,執政者仍然是法家代表,而历代御用腐儒实际上就是法家的代言人,例如董仲舒、朱熹等等。

自从鄙人在网上连续发表《新编<论语>详解》后,大多数吃瓜群众明白了《论语》,了解到真实的孔子是为劳动大众说话的,也就不再跟着反孔恶棍们瞎起哄了,其中一部分人反而支持孔子了。

这就说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不要攻击异端,而要耐心教化他们——道化异端——是多么远见卓识!

在本章,孔子明确指出不能攻击异见者,而应该以道化异端,和而不同,才是君子将“人不知”改造成“人不愠”的正确方法。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白话文:

孔子说:“因为别人的思想不同而攻击他,这是非常有害的。”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5道化异端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学习研究古贤人关键在于良知,有良知就不会苛求先哲,有良知才懂得取舍,有良知就没有功利心,有良知才有感悟,有良知才能提高心胸境界。

良知就是你还能分清善和恶,良知就是你懂得去把握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有良知就是循道而行。

没有良知就意味着好坏不分,麻木不仁,甚至助纣为虐。

如何使自己有良知?靠自省,看自己有没有违反自然规律,有没有仁心,有没有对众生的爱,有没有恻隐之心,有没有慈悲胸怀,能不能做到克己复礼,能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不能扪心自问: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天地之道?

孔子在世的时候,就受到不少人反对,甚至被人谩骂攻击、栽脏陷害。孔子将这些人称为异端。如何对待异端?

有人主张攻击,有人主张不共戴天,看看网上的喷子,气势汹汹,到处寻衅惹事,侮辱谩骂,甚至喊打喊杀,结果矛盾加剧,犹如文 革中两派水火不容。

如果遇到运动,两派又会发生火拼,打个天 昏地暗,血 流漂橹,尸 堵江河。

然而,在这一章里,孔子将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体现了孔子大海般宽广的胸怀。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2.16》)

杨伯峻: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钱穆:先生說:“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

详解: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攻”和“异端”。杨师认为要“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批判的结果往往是不服批判,矛盾反而加剧,祸害不仅没有消灭,反而可能增大。

钱师的“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基本上是对的,不过不够明确——用力做什么?应该是用力攻击。

攻击异端,文 革已有两派互斗血的教训。

对《论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割裂去解释,就不能理解孔子的真实思想,因而以讹传讹,贻害无穷。

朱熹,宋朝“大儒”,他在《论语集注》里把攻当成“专治”。朱熹注: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朱熹意思是说:“专治(专门研究)异端,为害甚矣。”

攻的古字,声工,从攴(pu1)。金文攴,手持器械打击,相应攻的本义是攻打。而攻的“专治”等意思,是相当后期才出现的——是从攻打引申为加工再引申为研究才出现的。

后来“攻”一般不解释为专治,而是研究,如专攻金融,就是专门研究金融。“研究异端”,甚至是“专门研究异端”,又有什么问题?所谓一事不明,学者之耻。对异端不研究,怎么知道是异端?

异端:有人解释成“不走中道”之类的。如果说端是头、边的意思,那异于端,那不正好是中吗?其实,异端就是通常所理解的不同的另一端,即反对圣人之道的那一端。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攻击;乎:介词,相当“于”;异端:不同的另一端;攻乎异端:攻打、攻击不同思想的另一端。斯:这是;害:灾害、有害;也已:语气助词,一是表示肯定的意思,二是表示感叹;斯害也已:这是有害的呀。

因为君子的使命是要将另一端的他们从不知(没有智慧)教化成为不愠(文明),离开他们,君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孔子在上章《道致大同》里就已经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13.23》)孔子对不同意见和小人的态度是包容和团结,改变他们不是攻击,而是教化。

孔子不会强迫别人向自己看齐,也不会强硬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而是采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己的成功形象示范感化别人。

孔子认为不要攻击异端,是因为:
(1)异端不一定全是错误,自己不一定全对,异端可以提醒自已;
(2)即使自己正确,也要用事实和道理,诚心诚意苦口婆心以身作则教化反对自己的人,在教化过程中做得到有教无类、心平气和,始终尊重和保护对方说话的权利,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

异见是与己见相反相成的,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没有异见,己见也就不存在。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平民,有贵族,还有像颜渊、原宪、樊迟这样的穷人,各人的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

现在的民 主制就是根据孔子这一精神建立起来的。

如果像董仲舒那样罢黜百家,自家也会消亡:

汉武帝时期起用董仲舒,反道而行之,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果将儒术的所有异端都罢黜了,这样的儒术还属于孔学吗?显然这种儒术就是法家专制思想的代表。

可见,秦后的所谓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等,都是改头换面的法家,与孔学无关。

秦后历代執政者所谓的外儒内法,其实质就是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法家,披着孔子外衣,打着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招牌,挂羊头卖狗肉——因为法家的名声实在太臭了——干着暴 政愚 民的勾当。

2000多年来法家、儒家就这样败坏着孔子的名声。孔子一直被执政者们砌生猪肉,被腐儒们屈食死猫。可见,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坚持的依然是秦政,執政者仍然是法家代表,而历代御用腐儒实际上就是法家的代言人,例如董仲舒、朱熹等等。

自从鄙人在网上连续发表《新编<论语>详解》后,大多数吃瓜群众明白了《论语》,了解到真实的孔子是为劳动大众说话的,也就不再跟着反孔恶棍们瞎起哄了,其中一部分人反而支持孔子了。

这就说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不要攻击异端,而要耐心教化他们——道化异端——是多么远见卓识!

在本章,孔子明确指出不能攻击异见者,而应该以道化异端,和而不同,才是君子将“人不知”改造成“人不愠”的正确方法。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白话文:

孔子说:“因为别人的思想不同而攻击他,这是非常有害的。”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5道化异端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学习研究古贤人关键在于良知,有良知就不会苛求先哲,有良知才懂得取舍,有良知就没有功利心,有良知才有感悟,有良知才能提高心胸境界。

良知就是你还能分清善和恶,良知就是你懂得去把握那些事情该做那些事情不该做,有良知就是循道而行。

没有良知就意味着好坏不分,麻木不仁,甚至助纣为虐。

如何使自己有良知?靠自省,看自己有没有违反自然规律,有没有仁心,有没有对众生的爱,有没有恻隐之心,有没有慈悲胸怀,能不能做到克己复礼,能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不能扪心自问:无愧于列祖列宗,无愧于天地之道?

孔子在世的时候,就受到不少人反对,甚至被人谩骂攻击、栽脏陷害。孔子将这些人称为异端。如何对待异端?

有人主张攻击,有人主张不共戴天,看看网上的喷子,气势汹汹,到处寻衅惹事,侮辱谩骂,甚至喊打喊杀,结果矛盾加剧,犹如文 革中两派水火不容。

如果遇到运动,两派又会发生火拼,打个天 昏地暗,血 流漂橹,尸 堵江河。

然而,在这一章里,孔子将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回答,体现了孔子大海般宽广的胸怀。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论语•为政2.16》)

杨伯峻:孔子说:“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钱穆:先生說:“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

详解:

理解这句话的关键在“攻”和“异端”。杨师认为要“批判那些不正确的议论,祸害就可以消灭了。”

——批判的结果往往是不服批判,矛盾反而加剧,祸害不仅没有消灭,反而可能增大。

钱师的“專向反對的一端用力,那就有害了。”基本上是对的,不过不够明确——用力做什么?应该是用力攻击。

攻击异端,文 革已有两派互斗血的教训。

对《论语》没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割裂去解释,就不能理解孔子的真实思想,因而以讹传讹,贻害无穷。

朱熹,宋朝“大儒”,他在《论语集注》里把攻当成“专治”。朱熹注:范氏曰:“攻,专治也,故治木石金玉之工曰攻。”朱熹意思是说:“专治(专门研究)异端,为害甚矣。”

攻的古字,声工,从攴(pu1)。金文攴,手持器械打击,相应攻的本义是攻打。而攻的“专治”等意思,是相当后期才出现的——是从攻打引申为加工再引申为研究才出现的。

后来“攻”一般不解释为专治,而是研究,如专攻金融,就是专门研究金融。“研究异端”,甚至是“专门研究异端”,又有什么问题?所谓一事不明,学者之耻。对异端不研究,怎么知道是异端?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异端:有人解释成“不走中道”之类的。如果说端是头、边的意思,那异于端,那不正好是中吗?其实,异端就是通常所理解的不同的另一端,即反对圣人之道的那一端。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攻:攻击;乎:介词,相当“于”;异端:不同的另一端;攻乎异端:攻打、攻击不同思想的另一端。斯:这是;害:灾害、有害;也已:语气助词,一是表示肯定的意思,二是表示感叹;斯害也已:这是有害的呀。

因为君子的使命是要将另一端的他们从不知(没有智慧)教化成为不愠(文明),离开他们,君子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孔子在上章《道致大同》里就已经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13.23》)孔子对不同意见和小人的态度是包容和团结,改变他们不是攻击,而是教化。

孔子不会强迫别人向自己看齐,也不会强硬要求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而是采取“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态度,身教重于言教,通过自己的成功形象示范感化别人。

孔子认为不要攻击异端,是因为:
(1)异端不一定全是错误,自己不一定全对,异端可以提醒自已;
(2)即使自己正确,也要用事实和道理,诚心诚意苦口婆心以身作则教化反对自己的人,在教化过程中做得到有教无类、心平气和,始终尊重和保护对方说话的权利,这就是孔子提倡的和而不同。

异见是与己见相反相成的,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没有异见,己见也就不存在。因此孔子的学生中有平民,有贵族,还有像颜渊、原宪、樊迟这样的穷人,各人的思想观点也不尽相同。

现在的民 主制就是根据孔子这一精神建立起来的。

如果像董仲舒那样罢黜百家,自家也会消亡:

汉武帝时期起用董仲舒,反道而行之,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如果将儒术的所有异端都罢黜了,这样的儒术还属于孔学吗?显然这种儒术就是法家专制思想的代表。

可见,秦后的所谓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等,都是改头换面的法家,与孔学无关。

秦后历代執政者所谓的外儒内法,其实质就是以秦始皇为代表的法家,披着孔子外衣,打着儒术、儒家、儒学、儒教等招牌,挂羊头卖狗肉——因为法家的名声实在太臭了——干着暴 政愚 民的勾当。

2000多年来法家、儒家就这样败坏着孔子的名声。孔子一直被执政者们砌生猪肉,被腐儒们屈食死猫。可见,秦以后的历朝历代,坚持的依然是秦政,執政者仍然是法家代表,而历代御用腐儒实际上就是法家的代言人,例如董仲舒、朱熹等等。

自从鄙人在网上连续发表《新编<论语>详解》后,大多数吃瓜群众明白了《论语》,了解到真实的孔子是为劳动大众说话的,也就不再跟着反孔恶棍们瞎起哄了,其中一部分人反而支持孔子了。

这就说明孔子在两千多年前说的不要攻击异端,而要耐心教化他们——道化异端——是多么远见卓识!

在本章,孔子明确指出不能攻击异见者,而应该以道化异端,和而不同,才是君子将“人不知”改造成“人不愠”的正确方法。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白话文:

孔子说:“因为别人的思想不同而攻击他,这是非常有害的。”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6君子道四仁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5.15》)

杨伯峻:孔子评论子产,说:“他有四种行为合于君子之道:他自己的容颜态度庄严恭敬,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他教养人民有恩惠,他役使人民合于道理。

钱穆:先生说:“子产有君子之道四项,他操行极谦恭。对上位的人有敬礼。养护民众有恩惠。使唤民众有法度。”

详解:

在东汉永平年间,帝 王觉得佛教可以驯化民众,于是引入佛教,而这佛教是所谓的大乘,里面掺杂了不少儒家和道家的糟粕,改变了原来的小乘佛教的不持金钱戒,成为以攫取钱财为目标,大量敛财,而且引导信众升官发财求财求利,败坏了社会道德。

如现在的少林寺,已经办成了企业,和尚可以大量敛财,娶妻生子,甚至包养情人,哪里还有半点佛教味道?

原来的小乘“沙弥十戒”里面就有不接受钱财、佛教人士手上不要碰到钱财的诫律。现在小乘只在秦國緬甸等一些國家存在,中國“信仰”的是大乘。由于佛教被招安,所以也商业化了,上一柱香收费有上万的;你进寺庙不给香油钱就要被人翻白眼。

教 育也商业化了。商业现在是最重要的一环。唱支歌可收上十万,耍个贫嘴也上十万。这些表演正在告诉学生:你们努力方向都错了!什么鸟毛数理化,还不如人家逗乐玩儿。

孔学和科技教 育被放在最靠 边,这是乱 世的先 兆。

中 國要强盛,首先要发扬孔学,提升智慧和道德,在孔学之道指导下学好科学。
但是现在的教 育乱了套,作为教 育家的孔子任由反孔恶 棍糟 蹋,长期将反孔先锋魯 迅的文章当作必修教 材,误 人子弟,败 坏社 會道德,积 重难返。

帝 王真心反对的是孔子学说,因为孔子要求帝 王必须有道,也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以民为天,节用爱民,减轻赋 税,教人善民,胜残去杀,用道德教化民众,不要对民众严刑峻法,国际上主张和平,反对侵略,这一切,帝 王怎么会接受?

但是,孔子在民众中的威望实在太高了,不利用又实在可惜,于是帝 王们想出妙招——封孔子很大很大的虚名,什么先圣先师大成至圣,甚至将孔子后代封为“衍圣公”……

这些都是帝 王的套路,将孔子当作羊头挂起来,然后放心地卖法儒两家的狗肉。搞得瓜民孔儒不分。再者,帝 王还可以用孔子做挡箭牌,以保护自己。这一套又一套的骗术还挺灵的,使得不少瓜民频频中招。

孔学与儒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道。孔子将道一以贯之,儒学以帝 王马首是瞻。

汉朝的董仲舒将孔子讲的道完全篡改成为法家的“大一 統”;

宋朝朱熹进一步将孔子讲的道篡改为理,搞什么“程朱理学”;

最后,明代王阳明又将理学变成“心学”……

在这些儒家的理论里,已经没有一丝孔学的影子了,怪不得历代帝 王这么喜欢儒家。

概而言之:老子论道,孔子用道。“佛”家邪道,儒家叛道,法家逆道,孔学正道。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谓:评论;子产:公孙侨,字子产,郑穆公之孙,为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有:具有;君子之道四焉:君子闻见学行圣人之道的四种优秀品行。

——其:他;行:办事;己:要求自己;也:连接词,表示肯定;恭:严肃认真严格;

——对“其事上也敬”,朱熹总是将“事上”解释为“服侍君王、上级”,将孔子贬为奴才。

——杨钱二师沿袭朱熹注解,将“其事上也敬”解释为“他对待君上负责认真、对上位的人有敬礼”,难道君主可以凌驾于道之上吗?

——孔子赞扬这样一个“卑躬屈膝媚上的奴才”,那不是说明孔子也是个“奴才”吗?这就是朱熹的“良苦用心”啊。

——上:在……之上,如上面是在此面之上,楼上,是在楼之上;在这里,“上”是代指万物之上、至高无上的“道”;事:在这里,事是指从事,行走;事上,是指在道上行走,即依道从事本职工作;敬:谨慎勤勉敬业;

——养:教养,教化;民:民众;惠:感恩、仁爱;

——对“其使民也义”的注解,朱熹是站在帝 王立场上,居高临下,对民众颐指气使,于是将“使”注解为“役使、使唤”,这与孔子遵重、仁爱民众的精神格格不入。

——许慎《说文》有说明:使,从也,这里是遵从的意思;义:本意是适宜,这里引申为符合和满足民众的利益和需求。

有个“周期发作”猫友认为孔子的话一词多义,没有确定意思,不是真理,其实他不懂孔子,在胡说八道。孔子的话只有一个意思,肯定是真理,关键在你的境界。

中 國一般人以为观音菩萨是神,还有什么山神蛇神毛神……外国人以为上帝是神,其实这些都是假神。如果有神的话,真正的神是道,道是唯一的真神。真神一出,所有假神都要销声匿迹,还有什么神可以违反自然规律这个道神吗?

这一章,孔子通过评论子产的优秀品行,将其概括为君子之道的四项仁德:行己恭,事上敬,养民惠,使民义——称为“君子道四仁”。

重新断句如下:

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白话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子产具有君子之道的四种仁德:他严格要求自己,办事严肃认真;他依道从事本职工作,做到谨慎勤勉敬业;他以感恩和仁爱心教化民众;他遵从民众意愿,千方百计做到符合和满足民众的利益和需求。”

楼主:侯衍锋  时间:2020-02-03 11:51:43
1.17道德仁艺

新编《论语》详解•一 学道
侯工 编著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7.6》)

杨伯峻:孔子说:“目标在‘道’,根据在‘德’,依靠在‘仁’,而游憩于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之中。”

钱穆:先生說:“立志在道上,據守在德上,依倚在仁上,游泳在藝上。”

详解:

最近《博客中國》的黎乌鸦正在拼命的声嘶力竭地反孔。他连篇累牍地拔高老子贬低孔子,给人造成孔子学说与老子学说互相对立的印象

他是在混淆视听,居心叵测,妄图分裂中國傳统文化,这是痴心妄想。

还有谁不知道孔子的道和老子的道都来自伏羲的《易》啊?老子孔子同源,岂能抑此扬彼?

孔子和老子两人的道共同起源于伏羲的《易》,从孔子学说的内容来看,与老子在根本上也是一致的。只是侧重不一样而已:老子侧重理论,孔子侧重实践。

孔学讲究和而不同,当然不会排斥老子。

孔子曾经与老子共同研究过《易》之道,结下深厚友谊:

第一次孔子17岁(前 535 年)时就和老子一起在鲁国的巷黨探讨道了。
第二次是在前518年 ,孔子和老子一起探讨道的地点在周都洛邑(今洛阳)。
第三次是孔子53岁时(前498年),孔子和老子一起探讨道的地点在一个叫沛的地方。
第四次在鹿邑孔子和老子一起探讨道,具体时间不详,说明孔子也曾到过老子的故里鹿邑。

有个网友居然不知道孔子是研究道并且是以道一以贯之的,他以为只有老子才研究道,那是因为他不知道孔子与老子多次在一起共同研究道的历史事实。

和而不同是指不轻易苟同,但能保留不同意见,使各门派和平共处。

有网友对我说:“先生对于‘道’的理解,十分赞同。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有何联系,有何差异?孔子与老子基本是同时代的思想家,为何您在阐述‘道’时,忽略了老子有关‘道’的论述?”

我在其他章里有讲的。老子关于道的论述有:

(1),可道也,非恒道也。——老子认为:道,是可以遵行的规律,但不是死板地遵行的。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认为道是万物之母。

(3)道法自然。——老子认为自然高于道,提倡“自然主义”。

窃以为,(1)和(2)是对的,但(3)是错误的:道是最高的,应该是自然法道。

老子的《道德经》以道字开篇,而孔子主张志于道;老子继之以德,而孔子力据于德;老子讲无为而治,而孔子讲施政依于仁;老子法自然,而孔子游于艺,以道一以贯之。

但无论如何,两者谈不到互相对立的关系。

通过这一章,读者可以发现孔子与老子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上章《君子道四仁》里,孔子通过子产的事迹宣讲了君子行道的四个具体内容:“行己恭,事上敬,养民惠,使民义。”本章承接上章,将道提升到纲的高度来阐明道的重要性。

本章是孔子制定的教育总纲,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孔子以道一以贯之思想的纲领化。

本章开头孔子就提出“志于道”。志:意为心愿所往;于:在;道:就是伏羲之道,并不像老子说的那么玄虚。孔子直接地认为,道就是天之道。

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道是通过“四时行焉,百物生焉”显示给人类的。当人类看到自然界四季更替,万物的生息繁衍,就知道宇宙运行是有规律的,这个规律就是道。

孔子又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说的是道决定成败。
孔子说“志于道”,意思是人的思想、世界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必须遵循道,也就是说要遵循自然规律:农民种植作物要依照天时,以节气作指导;军队打仗要利用气象条件,如诸葛亮指挥的火烧赤壁之战。

而人际关系、伦理道德其实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比如尊老爱幼,互爱互助,以礼相待等等。

道的最大特点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

运动就有位次,所以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要谋划不符合自然位次的政事)。”

一年四季在不停地更替;万物在生长、老化、死亡,如果四季不更替,万物不繁衍,即没有运动,那么物质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说,自然规律是自然运动的规律,运动决定物质的存在——这就说明孔子是最早确认运动是物质存在标志的哲学家。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志于道:心愿所往放在遵循自然运动规律上。

——志于道指思想方向方面。

——据:占有,坚守;德:个人品质和修养,是人对道的认识心得和传承,是道在人身的体现;

——德,不是与生俱来的。德通得,意思是个人的优秀品质是经过依道刻意修行得到的,犹如打仗时的得到的阵地,随时可能丢失,所以要刻意地坚守之。

——据于德:时刻坚守心中的道德阵地;

——坚守指坚持修养不松懈,因为环境复杂,很难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常在河边走,又要不湿鞋,这就是据于德的难处,看看贪官的数量就知道了,所以孔子特别强调这一条。

——据于德指品质修养方面。

——依:按照;仁,仁心,仁爱,良知;依于仁:按照心中仁爱的良知办事和施政,仁是行动准则,同时,仁又对德起监督作用。

——依于仁是指实践方面。

——游:游于水中,指善于游水,引申为精通;艺:本意在教学方面,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引申为业务、技能、艺术等。

——游于艺:精通技能、艺术、工艺和业务。

——孔子曾经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利其器”是喻指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

——游于艺指专业技能方面。

综上所述,孔子在本章提出培养学生“道德仁艺”四方面的标准要求,其实也是仁者在思想、品德、实践、业务四方面的具体准则。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白话文:

孔子说:“你们在思想方面心愿向往应放在遵循自然运动规律上,在修养方面时刻坚守心中的道德阵地,在实践方面按照心中仁爱的良知办事,在业务方面要精通技能并且不断钻研提高。”

楼主:侯衍锋

字数:173393

帖子分类:天涯杂谈

发表时间:2019-04-24 00:37:17

更新时间:2020-02-03 11:51:43

评论数:17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