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记忆与往事里的史铁生

记忆与往事里的史铁生

楼主:独庸生  时间:2020-03-11 09:52:33
读史铁生的《记忆与往事》,很喜欢。

在我的阅读中,给我明显影响的,具体说就是读了之后,能启发或触动我写出文章的(不是书评读感一类)有三个人,汪曾祺、史铁生和余光中。再具体说,这三个人都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我对往事的回忆,深情回忆那种。前几年,我还能说出哪些是读谁谁时受影响写的,现在时间久了,就有些模糊了。也想不起三人,读的先后次序。查看书评,若写的时间和接触先后也是一致的话,那么史铁生比汪曾祺要早,可我现在还明确记得是受余光中影响写的那篇却是回忆类最早的,所以,我也糊涂了。当然,这并不重要,只是想起来有些好奇罢了。现在想来,估计差不多同一时间吧,总之相差都不会太远。

三人中,汪曾祺我最喜欢,有七八本他的书,一直在读。余光中我有他一套文集,九大本,也时不时就要翻翻。史铁生的书相对来说就少得多了,只有一本选集和一本《务虚笔记》,之外就是《病隙随笔》。惭愧得很,后两本我都没怎么读。小说《务虚笔记》先且不说,《病隙》可是史铁生后期最重要的散文随笔,谈的似乎是关于生死信仰一类的大问题,差不多是史铁生一生的思想总结吧(猜的)。我还没活到那个境界,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暂时还是走不进。不必焦急,好多事就如酿酒,是要时间积累和岁月历练的。更不必强求,哪怕是最喜欢的作家,也不可能喜欢他所有的作品。但说起来,真有好长时间没读史铁生了。

史铁生有两篇作品,我印象极深。说来倒也奇怪,我不太喜欢看小说,史铁生给我印象最深两篇作品,却都是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命若弦琴》。他的散文代表作《我与地坛》,印象反而不如前它这两篇小说。真要说散文,印象最深也是《秋天的怀想》和《合欢树》,不是《我与地坛》。总的说来,史铁生作品,是小说对我影响更深。尤其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一直是当成散文来读(其实他好多小说我都当散文读),那时候,我读书不多,这样朴素有感的小说,是从未接触过,感觉不像是小说,是饱满深情,对那段生活的动人回忆,文笔朴实,感情真挚,内容真实。还曾“研究”过题目,为什么叫“我的遥远的清平湾”,要连用两个的字呢,删一个不是更简洁?可“我遥远的清平湾”,读起来是简洁了,可那种一唱三咏,那满含深情又稍带优伤,悠长而惆怅的滋味却没有了。你念念,仿佛很遥远,却又象近在眼前,仿佛在眼前,却确实已成过去,感情复杂丰富,滋味很以难言说。这是深情之作,也是心血之作,我相信。就算是史铁生自己,好像也没能多写,稍稍近似的是《奶奶的星星》,但这篇我当时没有读到,只是看过一些片段,十年后才读到,总觉得滋味比《清平湾》略淡。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是史铁生很早期的作品,也应是他的成名作。好多人以为少作不好,我反而觉得少作最为清纯和浓郁,比方我们最难忘的都是儿时印象,越往后记忆就越模糊。其实,这种现象也不少见,许多有名作家的成名作,都是少作,而且有不少都是巅峰之作,例子就不举例了。文学艺术,首重感情感觉,初期在技术上或有清涩,却如在山之泉水,清且沏,而且刚写不久,喷薄而出的往往是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感的,也是最真挚的,而之后随着经验的增长,熟练的是技巧与心智,而失去的是最初的纯然初心。正如爱情,初恋是最难忘的也是真纯情最真挚的,之后已是出山泉水,总是少了那份刻骨铭心。也扯一点题外话,为什么我最深印象的散文是《怀想》与《合欢树》而不是《我与地坛》?我现在想了想,前两篇都是写母亲的,主题集中,感情浓郁而真挚,每读虽不是必泪目,总是为之再三感动,甚至是有些感同身受(说不清楚为什么,我母亲可是很健康)。《我与地坛》也和母亲相关,却不仅仅是母亲,更象是史铁生在思考人的命运,凡和地坛有关,无所不包,范围更宽广,我最深印象就是那个长跑者,他的命运实在让人叹息,那有那对兄弟妹,妹妹长得漂亮,却不幸是个弱智者,这些,都让人十分感慨。能说什么呢,也许这就是命吧?

《命若弦琴》肯定不是史铁生的人生经历,很明显是虚构的小说,因为史铁生不是盲人。这是个很感人的故事,不以真实感人,感人以哲理,是那让人心酸却不得不坚持的信念。当然故事本身也很感人,哲理也是表现在故事中,表现得天衣无缝。一对盲人师徒,师傅的师傅就传下若弹断一千条弦,眼睛就能看到东西。为了看到东西,这是盲人们活下去的希望。但我们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不可为而为之,悲怆之外也有着悲壮。我为这小说写过一个读后感,这里就不多说了。不过,对我影响大的还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弦琴》我只是记住了这样一样感人的故事。

开头先说《记忆与往事》结果却拉扯了这么多,也没所谓了,想哪是哪,反正都有点关联,都和史铁生有关,回忆,也是很迷人的。《记忆和往事》前二篇《轻轻的走与轻轻地来》、《消逝的钟声》,我是好多年前就读到,印象很深刻,是我喜欢的史铁生最有特色,或说最本色的写作。一直以来,我最喜欢就是史铁生把感情与思考融于字里行间的本领,不,说本领太技术化了,是深情。我们常说笔端要常带感情,我觉得史铁生的文字已不能仅仅为感情所囿,更多是带着他的思考,甚至是他的生命。简单说,史铁生活在自己的文字里,他在文字里思考、生活、回忆,展望,日日夜夜,悲悲喜喜,他把自己如盆托出,他最大的魅力就是把自己写成了文学本身。这样说似乎有点别扭,但我嘴笨,找不到合适的表达,虽然大部分作家的文字里多少都有自己,象史铁生这样深与浓,文字就是他的血肉,到密不可分的程度实不多见,至少我就没见个几个。要不是没他真,就是没他浓,或没他诚,没他深,没他朴。史铁生是能让人看到他所思所感的作家。

《消逝的钟声》马上迷住了我,我仿佛找到了初读《清平湾》感觉,一种深入灵魂的触动,触动我对自己生命的一再回眸。两者其实很不相同,《清》内容充实,而《钟声》更多是作者感情中的真实。但我就是喜欢,喜欢作者能凭一种感觉,一个片断,把往事、把故事、把人物描绘得如些立体丰富且感人。那时文章下还有副题叫《记忆和往事》,我就猜想,这多般是一个系列,应不止这两篇,可是我一直没有读到后面的篇章。慢慢就谈忘了,好长一段时间没再读史铁生,忙着看别的作家去了。今天,才终于得见其余的篇章,感觉依旧,还是极喜欢,唯恐读之易尽。这是目前我读过的史铁生所有作品中,最喜欢的第三个作品。史铁生回忆他的幼儿园老师,二姥姥,姥爷,姥姥,舅舅,老家等,这些人的故事与命运,真是深深打动了我,大时代下小人物的命运,无法说对错,也无法让人释怀,也许正是这样,才会有这些文字和篇章。史铁生对他们的经历其实所知不多,有的甚至不过少时候见过数面,可写的真不多,在这样有限的材料下,仍能把一个人写活,写出极深的感情,甚至还写出了当时的社会与人心(大部分都发生在文革),不刻意煸情,文字朴实而却多思,仿佛有着十倍的内容般深深地打动着人,至少,是把我深深打动,这是怎样的深情,化成深沉的回味?

老毛病又犯了,遇到极钟情的书,都想拥有一本。多捉鱼有,还很便宜,才十元,加运费也就十六元。钱不多,却有点犹豫,以前喜欢看纸页书,现在慢慢觉得看手机更方便,犹犹豫再三,先且不买,让自己保持一种渴望,也许更好。
2020-3-7

楼主:独庸生

字数:2875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3-08 22:03:18

更新时间:2020-03-11 09:52:33

评论数:2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