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观音玄义》笔记

《观音玄义》笔记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觀音玄義》筆記
◇ 春风秋水

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hinese Buddhist Electronic Text Association,CBETA)所刊《大正新脩大藏經》第三十四册之《觀音玄義》(共二卷)文本,只有简单句读,今不揣谫陋,试为之标点。该文位于《中华大藏经》第九十六册第五六七至五九五页(“校勘记”显示其所用底本为明永乐北藏本,每页二十行,没有任何句读。)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中华大藏经》之《观音玄义》图片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觀音玄義[1]
隋·智顗[2]說,灌頂[3]記

觀音玄義卷上
隋天台智者大師說 門人灌頂記

夫法界[4]圓融[5],像無所像;真如[6]清淨[7],化無所化。雖像無所像,無所而不像;化無所化,無所而不化,故無在無不在,化應九道[8]之身;處有不永,寂入不二之旨[9]。是以三業[10]致請,蒙脫苦涯;四弘為誓[11],使霑[12]上樂。故娑婆世界[13]受無畏[14]之名,寶藏[15]佛所稟觀音之目。已成種覺[16],號正法明[17];次當補處[18],稱為普光功德。其本迹[19]若此,寧[20]可測知?方便隨緣,趣舉一名耳。今言“觀世音”者,西土正音名阿耶婆婁吉低輸[21]。此言觀世音,能所[22]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也;世音者,是所觀之境也。萬像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菩薩[23]弘慈,一時普救,皆令解脫,故曰“觀世音”。此即境智[24]雙舉,能所合標。經者,由義,文理表發,織成行者之心,故曰經[25]。普門者,普是遍義,門曰能通。用一實相[26],開十普門,無所障閡[27],故稱“普門”。品者,類也,義類相從,故名為“品”也。大部既有五章明義[28],今品例為此釋。五意者,一、釋名,二、出體,三、明宗,四、辯用,五、教相。
釋名為二:一、通釋,二、別釋。通者,人法合明;別者,人法各辯。何故爾?緣有利鈍,說有廣略。今就通釋為四:一、列名,二、次第,三、解釋,四、料簡。
一、列名者,十義以為通釋,所以者何?至理清淨,無名無相,非法非人。過諸數量,非一二三。但妙理虛通,無名相中假名相說,故立無名之名,假稱人法。雖非數量,亦論數量。故《大論》[29]云,般若是一法,佛說種種名。[30]隨諸眾生類,為之立異字。今處中說,略用十義以釋通意也。十義者,一、人法,二、慈悲,三、福慧,四、真應,五、藥珠,六、冥顯,七、權實,八、本迹,九、緣了,十、智斷。
第二、次第者,此有兩意:一、約觀明次第,二、約教明次第。約觀則總初、中、後心[31]因圓果滿,約教則該括漸頓[32]小大諸經。約觀以人法為初者,欲明觀行,必有其人,人必秉法。譬如人受一期果報[33],攬陰[34]成人。雖具無量德行,必先標名字。故以人法居初,意亦例此。人法居九義之初可爾,何意乘以人法為次耶?此須據經。《經》云,“以是因緣,名觀世音。”即前辯人。後云方便之力、普門示現,即却論於法、人能秉法,故言人法也。
二、次慈悲者,良由觀音之人觀於實相普門之法,達於非人非法實相之理。一切眾生亦復如是,故《華嚴》[35]云,“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36]此理圓足,無有缺減。云何眾生理具情迷、顛倒苦惱?既觀是已,即起慈悲,誓拔苦與樂,是故明慈悲也。
復次,若就言說為便,初慈後悲,亦是就菩薩本懷,欲大慈與樂,既不得樂,次大悲拔苦,故初慈後悲。若從用次第者,初以大悲拔苦,後方以大慈與樂。又,就行者先脫苦、後蒙樂,故先悲後慈。今從前義次第也。
三、福慧者,初則人法相成,此據其信;次則慈悲與拔者,此明其願。欲滿此願,必須修行,修行不出福慧,慧即般若,福即五度[37]。互相資導,以行順願,事理圓足。若智慧增明則大悲誓滿拔苦義成,若福德深厚則大慈誓滿與樂義成,故福慧居三也。
復次,言說為便,先福後慧。若化他本意先欲實慧利益,如其不堪,方示福德。又資故,先福導,故先慧。
四、真應者,若智慧轉明則契於法性。法性即實相名,為法身。法身既顯,能從真起應。真顯應起,只由福慧開發。故次第四也。又,若就方便化物,先用應、後用真。今從前義,為次第也。
五、明藥珠二身者,先明真應。直語證得,未涉利人;今明兩身,俱能益物。真身破取,相諭如藥;應身對萬,機類於珠。就兩字明次第者,與慈悲相似也。
六、明冥顯者,前明二身道理,即能顯益;今辯被緣,得冥益或得顯益。故次二身後明也。
七、明權實者,前緣得益,何意不同?良由權巧無方,赴機允當,不失其宜,二智之力,故以此為次也。先權後實者,此就淺深為次也。若依文者,先以實益,次以權度。此隨物為次。若就佛本意,先只為一大事因緣[38],先顯實益。眾生未堪,後用權度。
八、明本迹者,雖復益物,權實之巧,而巧有優降,必是上、中、下智本迹之殊。權實略而且橫。今欲細判高下以明次位。若其本高,所作權實之迹則妙。是故次總略之後辯其細妙之能也。非本無以垂迹,故先明本;非迹無以顯本,應先迹也。
九、明了因緣,因者,上來行人發心修行,從因剋果,化他利物,深淺不同。從人法至真應,是自行次第;藥珠至本迹,是化他次第。此乃順論,未是却討根本。今原其性德種子,若觀智之人悲心誓願,智慧莊嚴,顯出真身,皆是了因為種子。若是普門之法慈心誓願,福德莊嚴、顯出應身者,皆是緣因為種子。故次第九也。
十、明智斷者,前明緣了,是却討因源;今明智斷,是順論究竟。始則起自了因,終則菩提大智;始則起自緣因,終則涅槃斷德。若入涅槃,眾行休息,故居第十也。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二、約諸教明次第者,又為通別。通義可解,別今當說。如華嚴頓教,教名“大方廣佛華嚴”。依題,初明人法。此人秉法,必具慈悲。菩薩修因,居然福慧。既入地位[39],必證真應。既能利物,則辯藥珠。物得其益,有冥有顯,而未得別論權實、本迹、緣了、智斷者,通義則有,別意則無。何故爾?佛一期化物,明於頓漸。頓教雖說,漸教未彰,故不明四意也。所以不明者,彼經明小隔於大,如聾如瘂。覆於此權,未顯其實。故云“久默斯要,不務速說。”[40]故言無權實也。言無本迹者,彼《經》未發王宮生身之迹、寂滅道場法身之迹,未彈指謦欬[41]、發久遠所得生法二身之本,故言無本迹。言無緣了、智斷者,不明小乘根性及有心之者,本自有常住之因,當剋智斷菩提本果,故言無也。
次約三藏教[42],但明人法、慈悲、福慧三義,無真應等七種。何故爾?二乘教中但明灰身滅智[43],那得從真起應。既無真應,將何益物?私難,通論備十,別語但三。此三若約真諦則隨通義,乃具十意。何止但三?若言是別,別應約中道。既得有中道人法三種,何意無七?私答,通論十意,此約三乘。別語三科,的據菩薩。三藏菩薩得有慈悲、福慧、伏惑之義。既伏而不斷,故無真應七法。師云,齊教止三。若約方等教[44],對小明大,得有中道大乘人法至冥顯兩益等六意,然猶帶方便,調熟眾生,故不得說權實等四意。若明般若教,雖未會小乘之人,已會小法,皆是摩訶衍[45]。但明人法等六意,亦帶方便,未明權實等也。若約法華教,則會小乘之人。汝實我子,我實汝父。[46]汝等所行,是菩薩道,[47]開權顯實[48],發本顯迹。了義決定,不相疑難。故知《法華》得明中道人法至本迹八意。前諸教所不明,《法華》方說,故云“未曾向人說如此事”[49],今所說者,即是今當為汝說最實事[50]也。三世諸佛調熟眾生,大事因緣究竟圓滿,備在《法華》,故二萬燈明但說《法華》[51],息化[52]入滅[53]。迦葉[54]、如來[55],亦復如是。若約涅槃,即有二種,所謂利鈍。如身子[56]之流,皆於《法華》悟入。八義具足,不待涅槃。若鈍根弟子,於《法華》未悟者,更為此人却討源由,廣說緣了,明三佛性[57]。若論性德了因種子,修德即成般若,究竟即成智德菩提。性德緣因種子修德成解脫、斷德涅槃。若性德非緣非了即是正因,若修德成就,則是不縱不橫三點法身[58]。故知涅槃所明,却說八法之始,終成智斷,十義具足。此歷五味[59]、論十法次第,約四教[60]則可解。故知十法收束觀教,結撮始終。商略大意,何觀而不攝、何教而不收?意氣宏遠、義味深邃。前後有次第,麁[61]細不相違。以釋生起意也。
問:《法華》前教同有六意,云何為異?
答:《華嚴》六意,於利人成醍醐,於鈍人成乳;三藏中三意,於利人密去,於鈍人成酪;方等六意,於利人成醍醐,於鈍人成生酥;般若六意,約利人成醍醐,於鈍人成熟酥;若《法華》八意,於鈍人成醍醐。
第三、解釋者,人即假名所成之人也,法即五陰[62]能成之法。此之人法,通於凡聖。若色、受、想、行、識,是凡鄙法。攬此法,能成生死之人;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63],是出世法,攬此成出世聖人。故《大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法無上者涅槃是。雖通凡聖,不無差別。上、中、下惡,即成三途[64]之人法;上、中、下善,即成三善道[65]之人法,故有六趣[66]階差。若更細論百千萬品,聖人人法,亦復不同。若三藏有門[67],觀眾生、我、人如龜毛兔角[68],畢竟不可得,但有五陰之法,此即人空法不空。觀此法無常、生滅不住,發生煖、頂等位[69]。即是攬方便之法,成似道賢人。若發真成聖、生方便有餘土[70],攬法性色識等,成彼土行人。若空門明有實法之體,攬此實法,得有假名之人[71]。觀三假[72]浮虛、會入空平。煖頂即攬方便法,成似道賢人。若發真成無學[73]、生方便土,攬法性五陰,成彼土行人。餘兩門人法,例此可知。摩訶衍中明人法者,亦不言人空法不空,亦不言體有假用;但觀假名、陰、入等性本自空。故《大品》[74]云,色性如我性,我性如色性。始從初心[75],終于後心[76]。常觀人法俱空。[77]故《大論》云,菩薩常觀涅槃行道。以觀人空,即是了因種子者。《論》云,眾生無上者佛是。佛者,即覺;覺是智慧,始覺人空,終覺法空。故知觀人空是了因種也,觀法空是緣因種者。《大論》云,法無上者涅槃是,以生死陰斷、涅槃陰興。《大經》[78]云,因滅是色,獲得常色,[79]乃至識亦如是。《大品》云,菩薩行般若時得無等等色、無等等受想行識[80]。當知涅槃是無上法也。攬此法成無上之眾生,號之為佛。故知觀法空是緣因種也。以觀人法空,即識三種佛性。故《大經》云,眾生佛性,不即六法,不離六法。[81]不即者,此明正因佛性非陰非我,非陰故非法,非我故非人,非人故非了,非陰故非緣,故言不即六法也。不離六法者,不離眾生空而有了因,不離陰空而有緣因,故言不離六法也。佛從初發心觀人法空,修三佛性,歷六即位[82]、成六即人法。今觀世音未是究竟之人法,即是分證之人法。前一番問答[83]是分釋無上之人稱觀世音,後一番問答[84]分釋攬無上之法故稱普門。當知人法因緣故,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二、釋慈悲者,悲名愍[85]傷,慈名愛念。愍故拔苦,念故與樂。菩薩若但起慈悲,心不牢固,故須發弘誓,加持使堅。譬如工匠造物,節廨[86]雖復相應,若無膠漆,則有零落。誓願如膠,亦復如是。悲心愍傷,拔於世間苦集因果,興兩誓願——所謂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量誓願斷。此兩誓願,從大悲心起,以慈愛故。欲與道滅,出世因果之樂,興兩誓願——所謂法門無邊誓願知,無上佛道誓願成。此兩誓願,從大慈心起。但前明人法,凡聖不同;今辯慈悲,大小亦異。若三藏行人觀分段生老病死八苦[87]即起誓願,眾生無邊誓願度;若觀分段顛倒[88]結業[89]而起誓願,煩惱無量誓願斷;欲令眾生觀此因果無常生滅、念念流動、修於道品即起誓願,法門無量誓願知;若觀真諦無為之理即起誓願,無上佛道誓願成。如此慈悲,緣有作四諦[90]所起也。
復次,通教[91]觀老死八苦如幻如化,眾生顛倒謂為真實,即起誓願;貪恚癡[92]等如幻如化,眾生顛倒為之受惱,即起誓願。觀即色是空、即識是空、即貪癡等是空,非色滅空,色性自空,[93]空亦不可得,[94]而眾生不能即色是空,即起誓願。又,觀涅槃若有一法,過涅槃者[95]我亦說如幻化,而眾生謂有佛道可求,即起誓願,是約無生四諦[96]起慈悲誓願也。別教[97]觀假名之法森羅萬象,應須分別導利眾生,那得沈空取證?觀此苦果非止一種即起誓願,無量之苦由無量集,集既無量,治亦無量,滅亦無量。如此誓願,緣界內外苦集因果、無量四諦[98]而起誓願也。圓教[99]觀法界圓融,本非違非順、非明非闇[100],無明闇故則違,違之則有苦集因果;智慧明故則順,順之則有道滅因果。緣此違順因果而起慈悲,譬如磁石不作心想,任運吸鐵。今此慈悲不作眾生及以法想,任運拔苦與樂,故名無緣慈悲[101]也。菩薩從初發心修無緣慈悲、歷六即位。今此觀音是分證慈悲。若前一番問答,明無緣大悲拔苦。一心稱名,即得解脫。後一番問答,從無緣大慈普門與樂,皆令得度。故知以大慈大悲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三、釋福慧者,亦名定慧。定名靜愛,慧名觀策。《大論》云,定愛慧策,寂照之智無幽不朗,如明鏡高堂。福德禪定,純厚資發,如明燈淨油。亦稱為目足備[102],得入清涼池。池即涅槃,涅槃稱為二種莊嚴[103]莊嚴法身。釋此定慧,自有多種。三藏以無常觀理為慧,以事中諸禪定為福,以定資慧、發真無漏天然之理,名為法身。若通教,但以體法異於析法爾。若別教,以緣修智慧與諸禪定,助開中道法身也。圓教以實相觀為慧,實相寂定為福,共顯非定非慧之理,名實相法身。今圓教菩薩從初發心修此不二定慧、歷於六即。觀音所以用智光照苦者,苦是顛倒迷惑所致。智慧是破惑之法,故智慧能拔苦。《華嚴》云,又放光明名智慧,又放光明名無惱。《思益》[105]亦然。《請觀音》[106]云,“普放淨光明,滅除癡闇瞑。”[107]故知前問答應機拔苦,是從慧莊嚴以得名;後問答住首楞嚴[108]、普現色身,不起滅定,現此威儀,安禪千偈[109],讚諸法王[110]。故知普門示現從福德受名,良以福慧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四、釋真應者,真名不偽不動,應名稱適根緣。集藏名身,若契實相不偽不動之理,即能稱機而應,譬如攬鏡像對即形。此之真應不得相離。苦[111]外道[112]作意修通,雖能變化,譬如瓦石光影不現,豈可以此為應?尚未破四住[113],顯偏真理,那忽[114]有中道真應?若二乘變化修通所得,此亦非應。譬如圖畫作意乃成,了不相似。大乘不爾,得實相真,譬得明鏡,不須作意,法界色像,即對即應,如鏡寫像,與真不殊。是時乃名真寂身應。菩薩從初發心歷於六即。今《經》前問答明於真寂而不動法界大益,觀音從真身得名;後問答明隨機廣利、出沒多端,普門是從應身得名。良以真應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五、釋藥樹王[115]身、如意珠王身者,藥王療治苦患,出《柰女經》[116]。珠是如意之寶,廣歷諸教,明治病得寶。今約圓教明者,如《華嚴》云,有上藥樹,其根深入、枝葉四布。根莖枝葉,皆能愈病。聞香觸身,無不得益。菩薩亦如是,大悲熏身,形聲利物,名大藥王身。又如如意珠,能雨大千珍寶,隨意而不窮不盡,菩薩大慈熏身,與眾生樂,名如意珠王身。此亦約六即判位。就前問答,遍救幽厄苦難,此從藥王身以得名;從後問答,稱適所求,雨實相雨,得涅槃樂,此從如意珠王身以得名。故知二身因緣,名“觀世音普門”也。
六、釋冥顯兩益者,冥是冥密,顯是彰露。大聖恒以二益利安一切,而眾生及以下地[117],日用不知。譬如日月照世,盲雖不見,實荷深恩。故“藥草喻”[118]云,而諸草木不覺不知,只同是一地。下品不知上品,冥顯兩益。如文殊不知妙音神力所作,[119]以不知故,名為冥益。此亦約六即判位。若就前問答,不見形聲,密荷深祐,名為冥益。聖人之益,雖不可知。聖欲使知蜫蟲[120]能知,如後問答親覩色身、得聞說法。視聽彰灼,法利顯然,故知觀音從冥益得名,普門從顯益得名。以冥顯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七、釋權實者,權是暫用,實非暫用。略言權實,則有三種:一、自行論權實,自觀中道為實,二觀為權。二、就化他論權實,他根性不同,或說權為實,說實為權,不可定判,但約他意以明權實也。三、自行化他合明權實者,若自觀三諦有權有實,皆名為實;化他隨緣亦有權有實,皆名為權。用此三義歷四教,復就自行權實明六即判位。尋此品意,是明自行化他論權實。前問答從自行化他之實智益物,後問答從自行化他之權以益物。故知權實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八釋本迹者,本名實得,迹名應現。若通途作本迹者,世智凡夫,本意難測;乃至別教本迹。若圓教無始發心,初破無明所得法身者,名之為本。垂形百億,高下不定,稱之為迹。若一往判真應,多用上地為真、為本,下地為應、為迹。地地傳作此判。真本唯據於高,應迹唯指於下。此義不可。今細明本迹,則與真應異。本是實得,始坐道場及初住所得法身,即是其本;迹為上地之佛及作上地菩薩,悉名為迹。不可以上地高故,稱之為本;始得初住,目之為迹。何以故?實不得上地,上地非本;實得下地,下地非迹。故《壽量》云,隨自意、隨他意。是本迹意也。就本迹明六即。就前問答,不可說示,但冥祐前人,從本地得名。後問答,殊形異狀,應現度脫,從迹地得名。故知本迹因緣,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九、釋了因、緣因者,了是顯發,緣是資助。資助於了,顯發法身。了者即是般若觀智,亦名慧行正道智慧莊嚴。緣者即是解脫。行行助道,福德莊嚴。《大論》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種。種喻於緣,耘喻於了。通論教教,[121]皆具緣了義。今正明圓教二種莊嚴之因,佛具二種莊嚴之果,原此因果根本,即是性德緣了也。此之性德,本自有之,非適今也。《大經》云,一切諸法,本性自空,[122]亦用菩薩修 空故,見諸法空。即了因種子本自有之。又云,一切眾生,皆有初地味禪。[123]《思益》云,一切眾生即滅盡定。[124]此即緣因種子本自有之。以此二種方便,修 漸漸增長,起於毫末,得成修得合抱大樹。摩訶般若首楞嚴定,此一科不論六即,但就根本性德義爾。前問答,從了種受名;後問答,從緣種受名。故知了因緣因,故名“觀世音普門”也。
十、釋智斷者,通途意智,即有為功德滿,亦名圓淨涅槃。言有為功德者,即是因時智慧,有照用修成之義,故稱有為。因雖無常,而果是常。將因來名果,故言有為功德滿也。斷即無為功德滿,亦名解脫,亦名方便淨涅槃。言無為者,若小乘,但取煩惱滅無為斷,但離虛妄名為解脫,其實未得一切解脫,此乃無體之斷德也。大乘是有體之斷,不取滅無為斷,但取隨所調伏眾生之處,惡不能染,縱任自在,無有累縛,名為斷德。指此名無為功德。故《淨名》[125]云,不斷癡愛,起諸明脫。[126]又云,於諸見不動而修三十七品。[127]愛見[128]為侍,亦名如來種。乃至五無間[129],皆生解脫。無所染礙,名為一切解脫,即是斷德無為也。寂而常照,即智德也。小乘灰身滅智,既其無身,將何入生死而論調伏無礙無染?滅智何所照寂?如此智斷圓極,故法身顯著,即是三種佛性義圓也。法身滿足,即是非因非果正因滿,故云隱名如來藏[130]、顯名法身。雖非是因而名為正因,雖非是果而名為法身。《大經》云,非因非果名佛性者,[131]即是此正因佛性也。又云,是因非果名為佛性者。[132]此據性德緣了,皆名為因也。又云,是果非因,名佛性者。此據修德緣了,皆滿了轉,名般若緣轉,名解脫,亦名菩提果,亦名大涅槃果。果皆稱為果也。佛性通於因果,不縱不橫。性德時三因不縱不橫,果滿時名三德。故《普賢觀》[133]云,大乘因者,諸法實相;[134]大乘果者,亦諸法實相。智德既滿,湛然常照。隨機即應,一時解脫。斷德處處調伏,皆令得度。前問答,從智德分滿受名;後問答,從斷德分滿受名,故知以智斷因緣,名“觀世音普門”也。
問:此十義名字出餘經,那得用釋此品?
答:大乘義通,眾經共用。若不許此者,佛性[135]出《涅槃》,五住[136]、二死[137]出《勝鬘》[138]。諸師那得浪用通眾經耶?此品在文,雖無十名。總將二問答,帖十義意,宛然可解。今已如前。今更別點,句句來證十義者,如文云,“以何因緣名觀世音?”又云,“以是因緣,名觀世音”,即是據人名也。後文云普門示現,即是明法也。“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即慈也,“愍諸四眾”,即悲也。欲知智在,說十九“說法”,[139]即智慧也。“一時禮拜”,得無量無邊福德之利,[140]即福德也。“自在之業”[141],即法身也。何故爾?法身於一切得自在,智慧契此,故名為業。《壽量》[142]云,慧光照無量,久修業所得,[143]“威神之力巍巍如是。”[144]如是,滿足之名,即是真身也。“普門示現神通力”,即應身也。“遊諸國土,度脫眾生”,即藥樹王身也;“於怖畏急難之中能施無畏”,即如意珠王身也。“福不唐捐”,即冥益也;三十三身[145],即顯益也。現佛身即實智也,現餘身即權智也。觀音身即本,餘身即迹也。又,大威神力是本,方便力是迹。聞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若有聞是品者,即證了因;“功德不少”,即緣因。“不肯受”,常捨行故,及“即時觀其音聲”,觀即智,“皆得解脫”,種種調伏眾生。八萬四千發心[146]等,是利益即斷也。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第四、料簡[147]者。
問:人對觀音、法對普門者,方等有普門法王子標於人名,此義云何同?
答:此應作四句分別,人非法、法非人,人即法、法即人。若約華嚴次第意,地前生死行人,未是實相之法。此法亦非彼人。若作不次第意者,人即實相、實相即人,人法不二也。若三藏有門,明無假人,但實法,此法非人;若空門,攬實法,成假人,人法兩異。若其不離人論法,不離法論人。此乃是二諦意,非中道之人法也。若方等對小明大論人法者,明小同三藏,明大同華嚴。般若、涅槃等例爾。今方等中明普門者,即大乘意。今明普門是法,何得有法無人?彼明普門是人,何得但人無法?此則人法互舉。彼經標人,此處標法爾。例如小乘明身子智慧第一,餘弟子各就餘法門論第一。本以智慧斷惑、發真無漏,餘人無慧那得入道?既得道果,果知有慧。但各舉其初門,別稱第一。譬如刀刃斷物,必藉於背,方有利用。諸數如刀背,慧數如刀刃,今普門義亦爾。但以因緣之法,當普門之名,何得無了因之人耶?若併從觀音標名者,此則通漫。欲使世諦[148]不亂,互舉別名。如身具六根[149],但稱為淨眼淨意,豈得無餘根耶?
料簡慈悲者。
問:若大悲拔苦,苦除即是得樂;大慈與樂,樂至即是拔苦。何意兩分?
答:通論如此,別則不然。譬如拔罪於獄,未施五塵[150],身雖免痛,根情未娛。此但拔苦,未名與樂。又如施五塵於獄,耳眼雖悅,不名拔苦。為從別義,各顯一邊,故別說爾。
問:此中何意不論喜捨[151]?
答:四無量心[152],名雖有四,但是三義。《大經》云,憂畢叉[153]。畢叉名捨;捨者,兩捨也。即是非慈非悲不二之意。不二而二,即是慈悲。喜者,從樂生喜,初欲與樂。眾生苦重,不能得樂,則無所可喜。若拔苦竟,即能得樂。還遂本懷,故樂後加喜。苦後無此,故不開喜。如阿輸加王[154]七日應死。雖有五欲[155]之樂,憂苦切心。又如一身少許痛惱,能奪一身之樂。故知苦重不得樂也。
問:禪支[156]明喜在前、樂支在後,復云何?
答:禪支就從麁入細。此中慶彼得樂,故喜心在後也。
復次,外道修四無量,自證禪定,作想虛運,彼無實益,不能令他拔苦得樂。雖自獲定,虛妄世法,報盡還墮,不免於苦,自他俱無利益。若二乘修四無量,但自拔苦,於他無益,自拔分段,未免變易,灰身滅智,非究竟樂。今菩薩不爾,非凡夫行、非賢聖行。非凡夫者,不同自受禪樂;非賢聖者,不同自拔於苦。不同自受樂故,即與他樂;不同自拔苦故,即拔他苦。亦是即拔苦,是即與樂。即與樂,亦即是拔苦。但分別說之,誓願相對。前明拔苦,後明與樂爾。
料簡福慧者。
問:觀音對智稱之而拔苦,普門對福見之而得樂,何也?
答:智是光明,正治闇惑。惑是生死苦惱。若治闇惑之苦,豈不用智解之光?故稱智慧人名,即拔苦也。法是法門,門名能通,通至涅槃安樂之處。初 此法,是得樂因;後證此法,是得樂果。故對此普門明其與樂也。
問:福慧相須,本不相離。若定而無慧者,此定名癡定。譬如盲兒騎瞎馬,必墮坑落塹而無疑也。若慧而無定者,此慧名狂慧。譬如風中然燈搖颺,搖颺照物不了。故知福慧相資、二輪平等,堪能運載也。若爾,何意以智慧拔苦、福德與樂耶?
自有福德是智慧,智慧是福德;自有福德非智慧,智慧非福德。大、小乘皆備四句,如六度[157]菩薩修般若,分閻浮提[158]為七分。此是世智,不能斷惑。此猶屬福德攝,即名此福是智故。此智是福,不斷惑故。若聲聞人智慧能斷,若名智慧非福德。如餓羅漢也。若福德非世智,亦非出世智者。如白象也。若大乘四句者。別教地前三十心,行行名福德,慧行名智慧。此慧不能破無明,此慧還屬福德攝,不破無明故。此福是智慧方便,治取相故。若地前皆名福德,地上皆名智慧。此智慧非福德、福德非智慧。方等、般若,帶小明大。若帶小福慧,如前四句;明大福慧,如向四句。今此普門名福慧者,福即是慧,慧即是福,福慧不二。故《大論》云,“如是尊妙人,則能見般若。”[159]此慧那得無定?得首楞嚴定,何曾無慧?《論》云,健相三昧能破彊敵。[160]《大經》云,佛性者,有五種名,[161]亦名般若,亦名師子吼[162],亦名首楞嚴,亦名金剛、佛性等,即是定慧具足之名也。非禪不慧,非慧不禪,禪慧不二,不二而二。分門別說,作定慧二解。故釋《論》解般若明十八空[163],解禪定明百八三昧[164]。此是二說,二即不二。
料簡真應者,亦有四句之殊:非真非應,應而非真,真而非應,亦真亦應。若非真非應,此就理可解。又,就凡夫,不見理故,非真無用,故非應。此亦可解應而非真者。外道亦得五通[165],同他施化。通論亦得是應而不得名真。真而非應者,二乘人入真斷結,灰身滅智,不能起應。此亦是通論其真爾。亦真亦應者,此則別顯中道為真,即真而論用為應,真應不二。不二而二者,故言真應爾。今依文互舉,一往言其真應。前番問答,明真身常益;後番問答,明應身間益。常間不得相離,二鳥俱游。二往為論真身亦恒亦不恒,應身亦間亦不間。若小乘明義,例如善吉[166]石窟觀空見佛法身,蓮華尼[167]則不見。此豈非小乘中真身恒益不恒益義?丈六[168]之應,亦有見不見。此豈非應身有間有不間義?大乘法身亦爾,於理為恒益,於情為不恒益;應身亦爾。此緣滅彼緣興、無有斷絕是不間義;同質異見,是其間義。而今分別,一往前問答屬恒益,後問答屬不恒益也。
料簡藥珠二身者,藥有差[169]病拔苦之功,亦有全身增命致寶之用。故《經》云,“若全身命,便為已得玩好之具”也。如意珠王非但雨寶,亦能除病。大施太子[170]入海得珠,還治父母眼。《大品》云,若人眼痛,[171]珠著身上,病即除愈,故知通具二義。若別據一邊,約除患以譬藥,證樂以況珠爾。
料簡冥顯兩益,凡有三十六句。
料簡權實二智者,前問答實智照真而眾生得脫,權智照假而眾生得度。度為度權,亦度於實;脫為脫真,亦脫於假。答此亦具四句:或因真智解脫於權,七難[172]消除,二求願滿[173]是也;或因真智解脫於實,三毒皆離是也;或因權智得度於實,三十三身得度是也;或因權智得度於權,於怖畏急難之中得無畏是也。或二俱度脫,或二俱不度不脫。今依文判,互出一邊。前文脫權,後文度實。
料簡本迹者,通論本迹,俱能拔苦與樂。故《壽量》云,聞佛壽無量,得清淨無漏無量之果報。[174]即是從本得樂。《請觀音》云,或遊戲地獄,大悲代受苦。此是從迹拔苦。眾生不達本源後流轉苦惱,若識本理,即於苦而得解脫也。眾生若不見迹中施化,不能三業種福,則無功德之因,焉致樂果?非本無以垂迹,非迹無以顯本。前問答是明迹本,後問答是明本迹。
問:本迹與真應云何異?
答:真應就一世橫辯,如諸經所明;本迹就三世豎論,如《壽量》所說。
料簡緣了者。
問:緣了既有性德善,亦有性德惡否?
答:具。
問:闡提[175]與佛,斷何等善惡?
答:闡提斷修善盡,但性善在;佛斷修惡盡,但性惡在。
問:性德善惡,何不可斷?
答:性之善惡,但是善惡之法門。性不可改,歷三世,無誰能毀。復不可斷壞,譬如魔雖燒經,何能令性善法門盡?縱令佛燒惡譜,亦不能令惡法門盡,如秦焚典坑儒,豈能令善惡斷盡耶?
問:闡提不斷性善,還能令修善起;佛不斷性惡,還令修惡起耶?
答:闡提既不達性善,以不達故,還為善所染,修善得起,廣治諸惡。佛雖不斷性惡而能達於惡,以達惡故,於惡自在,故不為惡所染,修惡不得起,故佛永無復惡。以自在故,廣用諸惡法門化度眾生。終日用之,終日不染。不染,故不起。那得以闡提為例耶?若闡提能達此善惡,則不復名為一闡提也。若依他人明闡提斷善盡為阿梨耶識[176]所熏更能起善,梨耶即是無記無明[177]。善惡依持,為一切種子。闡提不斷無明無記,故還生善。佛斷無記無明盡,無所可熏,故惡不復還生。若欲以惡化物,但作神通,變現度眾生爾。
問:若佛地斷惡盡、作神通以惡化物者,此作意方能起惡。如人畫諸色像,非是任運。如明鏡不動,色像自形。可是不可思議理能應惡。若作意者,與外道何異?
今明闡提不斷性德之善,遇緣善發;佛亦不斷性惡,機緣所激、慈力所熏。入阿鼻,同一切惡事化眾生。以有性惡,故名不斷。無復修惡,名不常。若修性俱盡則是斷,不得為不斷不常。闡提亦爾。性善不斷,還生善根。如來性惡不斷,還能起惡。雖起於惡,而是解心無染。通達惡際,即是實際。能以五逆[178]相而得解脫,亦不縛不脫、行於非道,通達佛道。闡提染而不達,與此為異也。
料簡智斷者,此是一法異名,不得相離,如人一體。何故從智拔苦、從斷與樂?然而慧解之心稱智,無縛礙身稱斷。譬如人被縛,運力屬智,肅然附外屬斷,運力屬心,故名智慧莊嚴;附斷體散屬色身,名福德莊嚴。今經文言說,不得一時。故互舉智斷,若深得此十義意者,解一千從。廣釋“觀世音普門”義則不可盡也。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第二、別釋名者為二,先明“觀世音”,次明“普門”。“以何因緣名觀世音?”通釋如前。別者則以境智因緣,故名觀世音。云何境智?境智有二:一、思議境智,二、不思議境智。思議境智又二:一、約理外,二、約理內。理外為四:一、天然境智。只問此境為當,由境故境,由智故境;此智為當,由智故智,由境故智。若由境故,境此境是境,境即自生境;若智由智故,智亦是自生智。自生名性自爾,非佛天人所作。照與不照,恒是境智,故名天然境智。二、明相待者。若境、不自境因智故境,智、不自智因境故智,此即他生義。何故爾?境自生境,既稱為自。以境望智,智即是他。今境從智生,豈非他境?智亦如是,故名相待。次、明因緣境智者。若境不由智故境,亦不由境故境,智境因緣故境;智亦如是。此即境智因緣共生義。共生有二過,墮自他性中。次、絕待明境智者。非境非智而說境智。此即離境離智無因緣而辯境智者。此是無因緣絕待,從因緣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緣?一往謂絕理而窮之不成絕待,並是理外行心妄想推計。故《中論》[179]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180]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那得如前四種?計執是實餘妄語。性實之執見愛生,著九十八使[181]。苦集浩然,流轉不息。云何執此而生苦集?隨執一種境智,謂以為是。隨順讚歎,心則愛著而生歡喜,即是貪使。若人違逆責毀,心則忿怒而生瞋恚,即是瞋使。貪恚既起,豈非癡使?我解此境智,他所不解,以其所執,矜傲於人,豈非慢使?既執此為是,今雖無疑,後當大疑,豈非疑使?我知解此法,法中計我,豈非身見[182]?六十二見[183]隨墮一邊,豈非邊見[184]?如此妄執,不當道理,豈非邪見?執此是實,計為涅槃,豈非見取果盜?謂此為道,依之進行,豈非戒取因盜?十使宛然,皆從所執境智上起。將此歷三界四諦,則有八十八使;就思惟歷三界,則有九十八使。此則集諦結業,顛倒浩然。方招苦果,生死不絕。於其境智,不識苦集,何處有道滅?既不識四諦,則破世間出世間因果,無世出世法,故無法寶;不識出世果,無佛寶;不識出世因,無僧寶。賢聖之義,一切俱失。若作如此執自生境智者,只是結構生死,增長結業,過患甚多。若非理外境智,更將何等為理外耶?故《大論》云,凡夫三種語,見、慢、名字;[185]聖人但一種語,名字。今凡夫見慢取著,謬用佛語。介爾取著,乖理成諍。雖傍經論、引證文字,如蟲蝕木,偶得成字。尋其內心,實不能解,是字非字。口言境智,不解境智。以不解故,如服甘露。則以境智起見,傷命早夭,故為龍樹所破。今不取此為境智以釋觀世音。自生境智既爾,餘三句亦然。二、明思議理內境智者,亦作上四門。名字雖同觀智,淳熟不生執見。畢故不造新,成方便道。發生煖頂,乃至十六心[186]眼智明覺,豁然得悟,破諸見惑,與理相應。譬如盲人金錍[187]抉膜[188],灼然[189]不謬。此之真觀,名之為智;所照之理,名之為境。以發無漏故,稱理內境智。雖見此理,終是作意入真,故名思議境智也。今明觀世音亦不從此境智因緣得名也。
次、明不思議境智者。若自、他、共、無因等四句,俱非境智者。
今諸經論所明,或從自生、他生、共生、無因等。若不爾者,云何辯境智耶?
答:經中所明,皆是四悉檀[190]赴緣、假名字說,無四性執。若人樂聞自生境智,即說境是自境、智是自智,以赴其欣欲之心。或時宜聞自境自智,聞必生善。或時對治,說自生境智,說必破惑。有時說此,令即悟道。若無四悉檀益,諸佛如來不空說法。雖作四說,無四種執。無執故,無見愛。眾生聞者,如快馬見鞭影,即破惑入道,故名為智。此智所照,名之為境。如是通達,則識苦、集、道、滅。三寶、四諦,宛然具足。若以智照境,入空取證,成真諦理內思議境智。如前說。若不以果為證,知此境智但有名字,名為境智。是字不在內外中間,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無所有故。雖作四句明境智,實不分別四句境智;雖作四句聞境智,實不得四句境智;雖體達四句境智,實不作四句思量境智。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四句,思惟圖度,故名不思議境智。《金光明》[191]云,不思議智照不思議智境,此具如大本《玄義》[192]“境、智妙”[193]中廣說。龍樹先破一異時方,然後釋“如是我聞”等義。今類此,先破理外境智,後明不思議四悉檀。悉檀義,如大本《玄義》。夫依名字為便,應先明觀智,次辯世境之音;若解義為便,前明世境,次辯觀智。如先有境,可得論觀;若未有境,何所可觀?譬如境鼓後、方映擊。今從義便,先明世音,後論觀智也。世者為三[194]:一、五陰世間[195],二、眾生世間[196],三、國土世間[197]。既有實法,即有假人。假實正成,即有依報,故名三種世間也。世是隔別,即十法界[198]之世,亦是十種五陰、十種假名、十種依報[199]。隔別不同,故名為世也。間是間差,三十種世間差別不相謬亂,故名為間。各各有因,各各有果,故名為法。各各有界畔分齊,故名為界。今就一法界復有十法,所謂如是相性究竟等。十界即有百法,十界相互,則有千法。如是等法,皆是因緣生法。六道是惑因緣法,四聖[200]是解因緣法。《大經》云,無漏[201]亦有因緣,因滅無明,即是三菩提燈。[202]是諸因緣法,即是三諦。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203]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故明十種法界、三十種世間,即是所觀之境也。此境復為二:所謂自、他。他者,謂眾生佛;自者,即心而具。如《華嚴》云,心如工畫師,造種種五陰。[204]一切世間中,莫不由心造。
問:自他那得各具十法界?
答:觀身實相,觀佛亦然。《華嚴》云,心然佛亦然。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豈不各各具三諦境耶?音者即十法界口業之機也。界既不同,音亦有異。
問:眾生各有三業,何意但觀音?
然通論皆得。常念恭敬,得離三毒,即是觀世音;禮拜供養,所求願滿,即是觀世身。而今但言觀世音者,舊釋此義為六:一、趣立者。諸名不可累出,舉一趣以標名。若稱為觀世身者,已復還問此言——何意不名觀世音?此則非問。二、隨俗者。釋迦所說以音聲為佛事,故言觀世音。若遊諸國土,隨彼所宜。三、互舉者。能觀所觀,所觀即眾生色心也。今從能觀,故但言觀。能聞所聞,能聞是聖人耳識,所聞是眾生音聲。今取所聞之音聲,舉所聞得能聞,舉能觀得所觀。從此為名,故言“觀世音”。舊問:能所既爾,何不取所觀之色心、能聞之耳識以標名稱為聞色心菩薩耶?舊答云:菩薩一觀於色心,此是應廣;眾生之一音,此是機狹。若從難者則機有兩字,應但一字。便是應狹機廣,故不如所難。今更作難。此語應從義理,那得逐字?菩薩以能觀色心,何意不能觀音聲?眾生何意但以聲感、色心不能感耶?若其俱感俱應,此逐字為。觀則感應,齊等若為,判其廣狹。今不作此,明互舉凡聖,感應皆通三業。而聖人與意,凡夫與聲,故言“觀世音”爾。四、義攝者。如發聲必先假意氣、觸脣口,其音能出。口業若成,則攝得身意。若觀於口業,亦攝得身意。觀餘不爾,故言義攝。五、隱顯者。身雖禮拜,意雖存想,未知歸趣何等,故名隱;若口音宣暢,事義則彰,故名顯。舉顯沒隱,故言“觀世音”。六、難易者。臨危在厄,意則十念,難成身則,拜跪遲鈍,口唱為急,故成機,從易受名也。又,第六為有緣。觀音昔為凡夫,居茲忍界,見苦發誓。今生西方,多還此土。既有誓緣,急須稱名。今明,若如前六義,皆遍有所舉。若依釋論,其義即圓。何以故?出入息是身行,覺觀是口行,受為心行。心覺觀故,尚具三業,何況發音成聲而不備三業耶?但舉一觀,即備三應;但舉一音,即備三機。而凡情謂聲彊智利,逐物標名。圓義往推,悉皆具足。

觀音玄義卷上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笔记】
[1]《观音玄义》:是隋代智顗对后秦鸠摩罗什所译《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的解释。此书是天台宗实际创立者智顗所作“天台五小部”(《金光明经玄义》二卷、《金光明经文句》六卷、《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和《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五小部皆有四明知礼为之“记”)之一。北宋天禧五年(1021年)知礼作《观音玄义记》四卷。
天台解释诸经,先于文前绪论五重之深义,题为“玄义”。如《法华经玄义》、《金光明经玄义》等。《法华玄义》卷十下曰:“我以五章略谭玄义,非能申文外之妙,特是粗述所怀。”《金光明玄义拾遗记》卷上曰:“玄谓幽微难见也,义谓理趣深有所以也,其幽微义而有五重。(中略)大师搜抉如是五义解释一题,欲令学者豫知经旨然后寻文,使于文文成智行故。斯是道场,特因静发。称会佛旨,演兹奥旨。故不可以暗证者及寻文者同日而语也。幽微所以,岂虚名哉?”
智顗于《法华经玄义》所立释名、出体、明宗、辨用、教相等五重玄义之分科,设通、别二释,就普门品之大纲及“观世音普门”五字作精细之解释。本书为现存普门品注释书中最古之著述。本书虽与《观音义疏》同为开示天台性恶法门之重要典籍,然《智者大师别传》、《大唐内典录》,及《续高僧传》中皆未言及此书为智顗所述。后世学者疑系智顗讲述《摩诃止观》前所作。
北宋四明知礼(960—1028年)《观音玄义记》卷一:“《观音玄义》,从略标之,具存应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玄义》。以其序中及以正文具明人法,故且略标。言玄义者,能释之义门也。玄者,幽微难见之称;义者,深有所以也。斯盖大师以三昧力彻法性际,深见今品人法之意也。应知名等五义,皆悉幽微;七方便,人智莫能见。卷上者,既有两轴,乃以上下而甄别。”
[2]智顗(yǐ):《说文·页部》:“顗,谨庄皃。”《尔雅·释诂》:“顗,静也。”智顗(538—597年),南朝末年至隋代初年高僧。中国天台宗实际创始人,世称“天台大师”。俗姓陈,字德安,祖颍籍川(今河南省许昌市)。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23 岁的智顗北上光州(今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大苏山,跟随慧思参学。陈宣帝太建七年(575年),智顗入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山建草庵传法。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晋王杨广(炀帝)累请东返,师鉴其诚,乃至扬州为授菩萨戒,王敕赐“智者”之号。智顗入寂后,杨广派人依其所遗图画于天台山下建寺,大业元年(605年),即位后并亲赐“国清寺”之额。后周世宗时追谥“法空宝觉尊者”。南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年),又加谥“灵慧大师”。智顗生平撰述宏富,少部分为亲自撰写,大部分由弟子灌顶随听随录、整理成书。
[3]灌顶:隋唐间高僧。灌顶(561—632年),东瓯章安(今浙江省台州临海市)人,世称“章安大师”、“章安尊者”,天台宗五祖。据《续高僧传》卷一九、《佛祖统纪》卷七载,俗姓吴,字法云,亦字非凡。原籍常州义兴(今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后迁临海章安。七岁依摄静寺慧拯出家,玄儒并骛,二十岁受具足戒。南朝陈至德元年(583年)从智顗(yǐ)出居建业瓦官寺。灌顶一生追随天台宗创始人智顗(538—597年)。灌顶在天台宗史上的贡献有三:一是编集传播智者大师思想的三大部(即《法华玄义》、《法华文句》和《摩诃止观》);二是编辑《国清百录》、《天台大师别传》等天台宗史籍;三是撰写《大涅槃玄疏》、《观心论疏》。
[4]法界: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音译“达摩驮多”。佛教认为,诸法万殊,各有分界,故名“法界”,泛指一切“存在”。有二义:有指宇宙现象界的全体,称“事法界”,此“界”即“分”义,表示事相之间的差别性;亦有指宇宙万有的精神性本体,称“理法界”、“一真法界”,此“界”即“性”义,表示事相之间的同一性。《华严法界玄镜》:“然事法名界,界则分义,无尽差别之分齐故。理法名界,界即性义,无尽事法同一性故。”大乘经论中多用以指最高实在、究极真性、成佛之因,为“法性”、“ 真如”、“ 佛性”等的同义词。《辨中边论》谓诸法空性“由圣法因说为法界,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者,即是因义。”《大般若经·显相品》谓法界“即是不虚妄性、不变异性、诸法真如。”《胜天王般若经》谓“若佛出世者不出世,性相常住,是名法界。”《瑜伽师地论》卷十谓缘起法则(十二因缘)之理为法界,意谓其为文字所表述的佛法安立之因。《佛地经论》称“清净法界”,谓为真如理、成佛之因、佛所证实性。华严宗以法界或“一真法界”为全宇宙一切法的总称,分其所具之理性为四法界。此宗与天台宗等,终归以法界为众生心性、心体。又,在十八界中,法界专指意识所缘的“法尘”。《成唯识论》卷二:“一切有情无始时来有种种界,如恶叉聚,法尔而有,界即种子差别名故。”以能生众生及各类世间的因——种子为法界。
[5]圆融:圆满融通,无所障碍。圆者周遍之义,融者融通融和之义。《楞严经》卷十七:“如来观地、水、火、风,本性圆融,周遍法界,湛然常住。”南朝陈代南岳慧思《大乘止观法门》卷第二:“若偏就分别妄执之事,即一向不融;若据心性缘起之用,即可得相摄。所谓一切众生悉于一佛身中起业招报。一切诸佛复在一众生毛孔中修行成道。”
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一:“‘法界圆融’者,色心依正,以即性故。趣指一法,遍摄一切;诸法遍摄,亦复如是。法法互遍,皆无际畔,乃以无界而为其界。此之法界无不圆融,即百界千如、百如千界也。是故得云唯色唯心、唯依唯正。若不尔者,即非圆融。观音证此以为本体,全此妙体而起应像,以法界应赴法界机,亦是以法界机感法界应。法界无二,能所自忘。感应尚忘,体用宁异?故虽设应,无应可存,故云‘像无所像’。”
[6]真如:梵文Tathata或Bhutatathata的意译。早期或译“本无”、“如真”,亦译“如”、“如如”等。意为遍及世间和出世间诸法的永恒不变的真实性质,即普遍永恒的真理。《成唯识论》卷九:“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谓此真实,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故曰真如。”真如在诸法中的存在,即名法性。《成唯识论》卷二又说,真如“是法真理,故名法性”。唐代沙门基《唯识述记》卷二末曰:“真以简妄,如以别倒。初简所执,后简依他。或真以简有漏非虚妄故,如以简无漏非有为故。真是实义,如是常义,故名真如。”唐代魏国西寺沙门法藏《华严经探玄记》卷八:“释真如义作四门。一、释名者。不坏曰真,无异曰如。前则非四相所迁,后则体无差别,此约始教。又不变曰真,顺缘称如。由前义故,与有为法非一。由后义故,与有为法非异。二义同为一法,名曰真如。”世俗认识和语言思维在根本上不能反映或表达这种真实性,故名“本无”。《道行般若经·照明品》:“其相者常住,有佛无佛,相住如故,如是住者……即是本无、如来。”其真实性只能勉强用如其本然的“如”来形容,故《维摩诘经·弟子品》僧肇注说,诸法“不离于如。如,谓本相也”。《大智度论》卷三二称“如法本相”,即是“实相”。《成唯识论述记》卷二末记《大般若经》等,“说真如名有十二种,谓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虚空界、实际、不思议界”。《法华玄义》卷八下列举十五名,所谓“实相、妙有、真善妙色、实际、毕竟空、如如、涅槃、虚空、佛性、如来藏、中实理心、非有非无中道、第一义谛、微妙、寂灭”等。
[7]清净:梵文Suddha、Visuddha或Parisud-dha的意译,略作“净”。与“不净”、“染”相对。指无有烦恼扰动、不受生死缠缚。
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一:“‘真如清净’者,《起信论》云,真如者,所谓心性不生不灭。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毕竟平等,无有变异,不可破坏。唯是一心,故名真如。又云,‘此真如体,无有可遣,以一切法悉皆真故;亦无可立,以一切法皆同如故。’既不可破立,自绝言想,则与河沙烦恼本不相应,故曰清净。”
[8]九道:即九有情居,指有情(众生)之身心,即有情所住之处所,共有九处。又称九居、九众生居、九门、九有。即:欲界之人天、梵众天、极光净天、遍净天、无想天,及四无色天等。其中,除无想天与四无色天之第四非想非非想处天二者以外,余七住处特称七识住。参见《长阿含经》卷九、《俱舍论》卷八和《大乘义章》卷八。
[9]不二之旨:不二,亦称“无二”、“离两边”。指对一切现象应“无分别”,或超越各种区别和对待。它建立在大乘关于诸法“性空”的“实相”理论基础上。“不二”即 “不异”。“不二”从性上立言,“不异”从相上立言。《大乘义章》卷一:“言不二者,无异之谓也,即是经中一实义也。一实之理,妙寂理相,如如平等,亡于彼此,故云不二。”
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一:“通以九界名之为有,以其皆有业报故也。应身虽乃处在其中,而其真智自冥极理,故云‘寂入不二之旨’。”
[10]三业:指身、口、意,即身之行动、口之言语和意识之活动。《成实论·业相品》:“是业有三种:身业、口业、意业。”东晋慧远《沙门不敬王者论》之五:“尚未酬其始誓之心,况答三业之劳乎?”《魏书•释老志》:“心去贪忿痴,身除杀淫盗,口断妄杂诸非正言。总谓之十善道。能具此,谓之三业清净。”
业,梵文Karma或巴利文Kamma的意译,音译“羯磨”。意为“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动。佛教以为人生及其周围环境,皆由自体的善恶等“业”造成。一般分三业:“身业”(行动)、“语业”( 也称口业,言语)、“意业”(思想活动)。《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一十三“业蕴第四中恶行纳息第一之二”:“三业者,谓身业、语业、意业。问:此三业云何建立?为自性故,为所依故,为等起故。若自性者,应唯一业,所谓语业,语即业故;若所依者,应一切业皆名身业,以三种业皆依身故;若等起者,应一切业皆名意业,以三皆是意等起故。答:具由三缘,建立三业。一、自性故,建立语业;二、所依故,建立身业;三、等起故,建立意业。复有说者,由三缘故,建立三业。一、依自处故,二、依他处故,三、依相应处故。依自处故,建立语业;依他处故,建立身业;依相应处故,建立意业。如是名为三业自性。已说自性,所以今当说。问:何故名业?业有何义?答:由三义故,说名为业。一、作用故,二、持法式故,三、分别果故。作用故者,谓即作用,说名为业;持法式者,谓能任持七众法式;分别果者,谓能分别爱非爱果。”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11]四弘为誓:即四弘誓愿,一切菩萨于因位时所应发起的四种广大之愿,故又称总愿,又作四弘愿、四弘行愿、四弘愿行、四弘誓、四弘。有关四弘愿之内容与解释,散见于佛教诸经论,然各经所举颇有出入。如《道行般若经》卷八“守行品”:“诸未度者悉当度之,诸未脱者悉当脱之,诸恐怖者悉当安之,诸未般泥洹者悉皆当令般泥洹。”《法华经》卷三“药草喻品”所举与《道行般若经》大致相同,惟所用文字较简:“未度者令度,未解者令解,未安者令安,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所谓四弘誓,未度苦谛令度苦谛,未解集谛令解集谛,未安道谛令安道谛,未得涅槃令得涅槃。”《心地观经》卷七曰:“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就有情、住持三宝,大海劫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摩诃止观》卷十下所举:“众生无边誓愿度,(中略)烦恼无量誓愿断,(中略)法门无尽誓愿知,(中略)无上佛道誓愿成。”
[12]霑(zhān):同“沾”。《集韵·盐韵》:“霑,通作‘沾’。”本义为雨水浸润,此处指因凭借关系而得到。
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一:“佛答前问,三业显机,感乎冥应。七难二求及以三毒尽诸苦际,故云‘蒙脱苦崖’。佛答后问,三业显应,赴其冥机。三土众生,十重获益,终归秘藏,故云‘使沾上乐’。然其四誓非专与乐,虽在此明,实通上句。以上三业即能感之因,此明四誓是能应之本。上下互显,彼此无亏。”
[13]娑婆世界:娑婆,是梵文Saha的音译,亦译“索诃”、“娑诃”等,意译“堪忍”。故“娑婆世界”亦作“堪忍世界”。指释迦牟尼进行教化的大千世界。有两义:(1)认为此世界充满不堪忍受的苦难,众生罪孽深重。(2)认为佛、菩萨在这个世界“堪忍”劳累,进行教化,表明其“无畏”和“慈悲”。《法华文句》卷二:“娑婆,此翻忍,其土众生,安于十恶,不肯出离,从人名土,故称为忍。《悲华经》云:云何名娑婆?是诸众生忍受三毒及诸烦恼,故名忍土,亦名杂会,九道共居故。”《法华玄赞》卷二:“梵云索诃,此云堪忍。诸菩萨等行利乐时,多诸怨嫉众苦区恼,堪耐劳倦而忍受故,因以为名。娑婆者,讹也。(中略)是三千大千世界,号为娑婆世界。”唐代魏国西寺沙门法藏述《华严经探玄记》卷四“名号品第三”:“娑婆者,此云堪忍,《悲华经》云:此中众生,贪嗔痴等过,梵王忍之,故为名也。”《大唐西域记》卷一:“索诃世界三千大千国土,为一佛化摄也,旧曰娑婆,又曰沙诃,皆讹。”《玄应音义》卷三:“沙诃,又云娑诃楼陀,或云娑婆,皆讹也。正言索诃,此云能忍,或云堪忍,一言杂会世界。”
[14]无畏:又作无所畏。系无所怖畏之意。谓佛、菩萨说法时具有无所怖畏之自信,而勇猛安稳。佛、菩萨之无畏皆有四种,称四无畏、四无所畏。
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一:“名今堪忍土、称无畏者,此《经》两出。怨贼难中一人唱言:‘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名号。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乃至云,称其名故,即得解脱。又,劝供养中佛自叹云,‘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按,施无畏,即即拔济种种之怖畏。又作无畏舍、无畏施。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此无畏施即救度众生,为其祛除种种怖畏之意。《法华经》卷七“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谓,观世音菩萨于怖畏急难中,能施无畏,故有“施无畏者”之称。
[15]宝藏: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第一:“宝藏等者,《悲华经》云,过去散提岚界善持劫中,时有佛出,名曰宝藏。有转轮王,名无量净。第一太子,三月供佛及比丘僧,发菩提心。若有众生受三途等一切苦恼,若能念我、称我名字,为我天耳天眼闻见,不免苦者,我终不成无上菩提。宝藏佛云,汝观一切众生,欲断众苦,故今字汝为观世音。……已成等者,《千手眼大悲经》云,此菩萨不可思议威神之力,已于过去无量劫中,已作佛竟,号正法明如来。大悲愿力、安乐众生故,现作菩萨。又,《观音三昧经》云,先已成佛,号正法明如来。释迦为彼佛作苦行弟子。次,当等者,《观音授记经》云,观世音菩萨次阿弥陀后,当成正觉,名普光功德山王如来。”
按,《悲华经》,亦称《悲莲华经》。北凉昙无谶译,共十卷。“悲华”,意为“慈悲的白莲花”,是对释迦牟尼的赞誉。与净土类经典广为宣扬庄严净土相对,本经着力宣扬释迦牟尼于秽土成佛、普度众生的故事,从而突出释迦牟尼的大慈大悲。经中叙述了大量本生故事。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一》:“尔时宝藏佛寻为授记。善男子!汝观天人及三恶道一切众生,生大悲心欲断众生诸苦恼故,欲断众生诸烦恼故,欲令众生住安乐故,善男子!今当字汝为观世音。”“散提岚界善持劫中人寿八万岁,时有佛出世,号曰宝藏;有转轮圣王,名无量净,主四天下,其王太子名观世音。三月供养宝藏如来及比丘僧。以是善根故,于第二恒河沙等阿僧祇劫后分之中当得作佛,号遍出一切光明功德山王如来,世界名曰一切珍宝所成就也。”
[16]种觉:佛证一切种智而大觉圆满,故曰种觉。
[17]正法明:即正法明如来,即观世音菩萨过去已成佛时之名号。又称正法明王。据《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载,观世音菩萨,亦称观世音自在、捻索、千光眼,具有不可思议之威神力,于过去无量劫中已然成佛,名为正法明如来。然以大悲愿力,欲发起一切菩萨广度众生,而示现菩萨形。
[18]补处:前佛既灭后,成佛而补其处是名补处。即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萨也,隔一生而成佛,则谓之一生补处。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一:“补处者,犹储君之义也。”
[19]本迹:“本”与“迹”是合称的一对概念。“本”谓本体、本原,“迹”指行迹、事相。“本”的外在活动曰“迹”,“迹”的内在依据曰“本”,故二者不能相离。僧肇《注维摩诘经序》,将《维摩诘经》所说之“不思议”分为二门:所谓“权智”、“六度”、“慈悲”、“不二”等“众说,皆不思议之本也”;“至若借座灯王,请饭香土,手接大千,室包乾象,不思议之迹也”。又说:“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此实以教理为“本”,以教化为“迹”。天台宗特别发挥这一对概念,说明《法华经》义。以“三乘”为“方便说”,列为“迹门”;以一乘为“真实义”,列为“本门”。又以不灭之如来,说之为“本”;以八相成道之释迦,说之为“迹”。由此论述“除本垂迹”、“开迹显本”的道理。智顗《维摩诘经玄疏》卷六云:“本即所依之理,迹是能依之事;事理合明,故称本迹……由所依之理本,有能依之事迹;寻能依之事迹,得所依之理本。”又智顗《法华玄义》卷七列举六重“本迹”,即“理事”、“理教”、“教行”、“体用”、“实权”、“今已”(“今”指当下佛法,“已”指久远佛法),亦总称“本迹六义”。又,本迹释,为“天台四释”之一。智顗以因缘释、约教释、本迹释、观心释等四种方法解说《法华经》,称为“天台四释”。本迹释,即依本地与垂迹二门以解释法华经。多用于论述有关佛及弟子之事迹,例如解释“舍利弗等诸佛弟子”一句,若谓彼等为比丘之声闻,则系就迹门而释;若谓彼等原是菩萨,则系就本门而释。
[20]宁(nìng):副词,表反诘,相当于“岂”、“难道”。王引之《经传释词》卷六:“宁,犹岂也。”《诗经·郑风·子衿》:“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史记·陈涉世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21]西土正音名阿耶婆娄吉低输:梵文Avalokitesvara(“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的音译。宋代法云编《翻译名义集·菩萨别名篇第六》:“阿婆娄吉低输,《文句》名‘婆娄吉低税’,《别行玄》(即《观音玄义》)。……应法师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此云‘观世自在’。雪山已来经本云娑婆罗,则译为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名卢鸽楼亘,此云‘光世音’。《西域记》云,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大散音,即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世自在’,皆讹谬也。唐奘三藏云,观有不住有,观空不住空,闻名不惑于名,见相不没于相。心不能动,境不能随,动随不乱其真,可谓无碍智慧也。”
[22]能所:即“能”与“所”之并称。某一动作之主体,称为能;其动作之客体(对象),称为所。例如能见物之“眼”,称为能见;为眼所见之“物”,称为所见。又被依靠者,称所依;依靠他人者,称能依。修行者,称能行;所行之内容,称所行。而归依者,称能归;为其所归依者,称所归。教化人者,称能化;被教化者,称所化。认识之主体,称为能缘;其被认识之客体,称为所缘。以语句、文章、教法等表示意义者,称能诠;为其所表示之意义、内容者,称所诠。又,为“能知”和“所知”之简称。“能”或“能知”指认识的主体或主观,“所”或“所知”指认识的对象或客观。东晋僧肇《般若无知论》:“般若即能知也,五阴(五蕴)即所知也。”
[23]菩萨,梵文Bodhisattva(菩提萨埵)音译的略称,亦作“菩提索埵”、“冒地萨怛缚”等,意译“觉有情”、“道众生”等。《翻译名义集》卷一引僧肇释“菩提萨埵”云:“菩提,佛道名;萨埵,秦言‘大心众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萨埵。”又《佛地经论》:“具足自利利他大愿,求大菩提,利有情。”《佛地经论净名疏》卷一:“菩提名佛道,萨埵名成众生。用诸佛道成就众生,故名菩提萨埵。又,菩提是自行,萨埵是化他。自修佛道又化他,故名菩萨。”《大日经疏》卷一:“菩提萨埵,阿阇梨云:具据正义,当云‘菩提索多’,此索多者,是忍乐修行、坚持不舍义也。然声明有如是法,若论文字,其义虽正,音韵或不流便者,得取便安之。故世论师谓为‘萨埵’,传习者随顺其辞。”菩萨要比佛低一格,佛是修行至最高果位,包括:①自觉,使自己觉悟;②觉他,使众生觉悟;③觉行圆满。菩萨有自觉和他觉,而缺觉行圆满。
[24]境智:“境”与“智”之并称。境即所观之境界,智即能观之智慧。境智合一,即称境智冥合。《四念处》卷四:“如是境智,无二无异。如如之境,即如如之智;智即是境。说智及智处,皆名为般若。”
[25]故曰经: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一:“此品既已别行于世,本多题云《观世音经》,或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经》。故今叙人名后略释‘经’字。言由义者,《净名玄义》云,经由圣人心口,故称为经。悉檀致教,经由如来心口,故名经也。又云,前圣后圣,莫不经此悉檀所说之教而得成道。文理等者,取经纬义,法喻参明。文经理纬,互相表发,织成行者观智之心也。”
按,《说文·糸部》:“經,織也。从糸,巠聲。”段注:“織從絲也。‘從絲’二字,依《太平御覽》卷八百二十六補。古謂橫直爲衡從。……織之從絲謂之經。必先有經而後有緯,是故三綱、五常、六藝謂之天地之常經。”“(緯),織衡絲也。衡,各本作‘橫’,今正。凡漢人用字,皆作‘從衡’。”姚文田、严可均校议:“此脱‘從絲’二字。從与縱同。”徐灏注笺:“下文云:‘織橫絲也。’则此似当有‘從絲’二字。”“经”作书名,起于战国。最早的经书是《墨经》。《墨子》有《经》上、下篇,《经说》上、下篇。《经》的文字很简单,《经说》是对《经》加以解释、说明的文字。《文心雕龙·情采》:“故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
[26]一实相:实相是梵文Dharmadhatu的意译。就词义言,指一切现象之真实不虚的相状。《持世经·初品》:“当得一切法实相,当得一切法非虚妄相。”“非虚妄相”即是“实相”。《法华经·方便品》:“惟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一实相,指真实无二之理,即真如、法性;以其无二无别,离诸虚妄,故称“一实相”。《往生要集》卷中:“诸众生妄想梦未觉,不解一实相,生是非想,轮回五道。”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一:“实相者,三千皆实,相相圆融;而言一者,不二义也。”
[27]閡(hé):阻碍,妨碍。唐代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五引《考声》:“阂,妨也。”《集韵·德韵》:“阂,碍也。”《说文·门部》段注:“有外闭则为碍。”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颐部》:“阂,与‘碍’义近。”
[28]大部既有五章明义:即《法华玄义》的“五重玄义”。
[29]《大论》:即《大智度论》之略名。《大智度论》,亦称《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大慧度经集要》、《大智度经论》、《摩诃般若释论》等,简称《智度论》、《大论》、《智论》、《释论》等。古印度龙树著,后秦鸠摩罗什译,共一百卷。系论释《大品般若经》的论书。据卷首所载僧睿序说:“论之略本有十万偈,偈有三十二字,并三百二十万言……三分除二,得此百卷。……法师以秦人好简,故裁而略之,若备译其文,将近千有馀卷。”说明汉文译本只是龙树原著的一小部分。但据近人研究,汉译本已包含梵文原本的绝大部分内容。全书结构为先列举法相的各种解释,再归结出无相实相和法性空理。引经很多,是研究大乘佛教的重要资料,并保存了大量当时流传于北印度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中国南北朝时,三论宗在南方盛行,北方讲三论者多兼习《大智度论》,时称“四论师”。唐惠均撰有《四论玄义》十卷。本论历代影响很大,为历代《大藏经》所收。敦煌遗书亦有收藏,且保留了该论较早的形态与分卷状况。(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156页)该论典注疏极多,较重要者有《大智度论》抄二十卷(慧远)、《大智度论疏》(昙影)、《大智度论疏》十四卷(僧侃)、《释论玄门》一卷(慧思)、《大智度论释》十卷(行贺)、《大智度论疏》二十四卷(慧影)等。
[30]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大智度论》卷十八“释初品中般若波罗蜜”:“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智者大师援引经论时与原本常有出入。
楼主:春风秋水  时间:2020-03-17 15:36:00
[31]初、中、后心:四明知礼《观音玄义记》卷一:“人法慈悲,初心也;福慧,中心;真应至八,皆在后心。缘了极性,示因方圆;智断究尽,明果方满。”
[32]渐顿:顿悟、渐悟或顿教、渐教的并称。隋慧远《维摩义记》卷一:“顿渐虽殊,以其当时受大受处一,是故对斯二人所说为菩萨藏,圣教虽众不出此二。”“渐”谓渐次,指修习行为需要一个过程,或分阶段完成;“顿”谓一时或一次性完成,指修习行为的时间短暂,不容中断或另有中介。唐·宗密《圆觉经略疏》下二:“既顿渐俱收,则迟速皆益。”
“顿悟”,与“渐悟”相对。指无须长期修习,一旦把握佛教真理,即可突然觉悟、速疾证得妙果;而以须经长期修行、渐次方成佛道者,名为“渐悟”。《顿悟入道要门论》曰:“云何为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首倡于东晋、南朝时的竺道生。慧达《肇论疏》引道生语:“夫称顿者,明理不可分,悟语极照。以不二之悟,符不分之理,理、智悉称。”认为佛理为一不可分的整体,故对它的觉悟,也不可分阶段实现。隋唐时期,宗派佛教发达,顿、渐之争更趋激烈。
按,吉藏《三论玄义》记载了慧观《大般涅槃经序》中的判教:“言五时者,昔《涅槃》初度江左,宋道场寺沙门慧观仍制经序。略判佛教,凡有二科:一者顿教,即《华严》之流,但为菩萨具足显理;二者始从鹿苑,终竟鹄林,自浅至深,谓之渐教。于渐教内开为五时:一者三乘别教,为声闻人说于四谛,为辟支佛演说十二因缘,为大乘人明于六度,行因各别,得果不同,谓三乘别教;二者《般若》,通化三机,谓三乘通教;三者《净名》、《思益》,赞扬菩萨,抑挫声闻,谓抑扬教;四者《法华》,会彼三乘,同归一极,谓同归教;五者《涅槃》,名常住教。自五时已后,虽复改易,属在其间。”
慧观的顿渐五时判教对后世中国佛教的判教思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1) 判《华严经》为顿教,促进华严学研究在汉地的兴起;(2)在中国判教史上,唯一将《禅经》收摄进来;(3)南北朝的判教理论无非依“言音”、“时机”或“别宗”,北方地论学派多重视“别宗”,慧观开创了以“时机”判教的滥觞,一直影响到南北朝、隋唐的判教理论;(4)“五时判教”对教义的深浅判摄,对后来佛典目录的编制具有启迪的意义。(参见赖永海主编,圣凯撰稿《中国佛教通史》第三卷,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
[33]果报:梵文Vipaka的意译,亦译“异熟”,意谓果异于因而成熟。《成唯识论》卷二:“言异熟者,或异时而熟,或变异而熟,或异类而熟。”果报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之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之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据《法华经玄义》卷二上载,习果为果,报果为报。又后生之烦恼称为习果,苦痛则称为报果;故贫富苦乐等皆为果报。《法华经·方便品》曰:“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法苑珠林》卷七七引《惟无三昧经》:“一善念者,亦得善果报;一恶念者,亦得恶果报。”
[34]阴:指色声等之有为法。其解释诸师各异。“阴”有二义:一阴者荫覆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荫覆真理也。二积聚之义,谓色声等之有为法积聚生死之苦果也。《摩诃止观》卷五上曰:“阴者,阴盖善法,此就因得名。又,阴是积聚,生死重沓,此就果得名。”《大乘义章》卷八:“积聚名阴,阴积多法故。”
[35]《华严》:即《华严经》,《大方广佛华严经》之省称,又称《杂华经》。“华严”是杂华庄严的意思,形容佛的因行果德广大圆满、无尽无碍,故本经题名《华严经》。该经有三个汉译本:①东晋佛驮跋陀罗译本,六十卷,称“旧译华严”;②唐实叉难陀译本,八十卷,称“新译华严”;③唐般若译本,四十卷,全名为《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亦称“四十华严”,为该经《入法界品》的别译。
[36]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第十六》:“尔时,如来林菩萨承佛神力、普观十方,以偈颂曰:……心佛及众生  是三无差别。诸佛悉了知,一切从心转。若能如是解,彼人见真佛。”
[37]五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
[38]一大事因缘:《妙法莲华经》卷第一“方便品第二”:“所以者何?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舍利弗!云何名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佛知见,使得清净故,出现于世;欲示众生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悟佛知见故,出现于世;欲令众生入佛知见道故,出现于世。舍利弗!是为诸佛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世亲于《法华经论》卷下详论此“开示悟入”之要义,列举佛出世之四缘由:(一)如来具足一切智,能如实了知诸法深义;如来欲以其知见开启众生,令彼等悉皆了知诸法深义,故出现于世。(二)二乘与佛之法身平等,无有差别;如来为示现此义,故出现于世。(三)二乘等不能了悟究竟一佛乘之真实处;如来为使彼等悟知,遂出现世间。(四)为使彼等更证入不退转地,获得无量之智业,如来乃出现世间。参见《法华经文句》卷四上与《法华玄论》卷五。
[39]地位:即十地位。《华严经》中有十地品,即旧译“六十华严”之第二十二品,新译“八十华严”之第二十六品。此品乃佛于第六会(他化自在天)所说十地之法,内容详述十地菩萨之修业。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据《十住毗婆沙论》,“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为: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
[40]久默斯要,不务速说:《妙法莲华经》卷第三“药草喻品第五”:“如来尊重,智慧深远,久默斯要,不务速说。”

楼主:春风秋水

字数:27270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2-12 21:57:17

更新时间:2020-03-17 15:36:00

评论数:9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