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元首的逻辑——二战时希特勒的决策历程

元首的逻辑——二战时希特勒的决策历程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第四源头 社会主义

一种观点认为,世界上不存在国家、社会、集体这种东西,所有的一切都是由个体的人构成的一种虚幻的假象,人类社会的基础是个人和个人主义,个人的幸福高于一切。这样就推出了两个结论,第一关于什么爱国、荣誉、民族等概念都骗傻瓜的玩意。第二结论就是,富人没有必要对养育他的国家以及这个国家的穷人有任何责任和义务,因为人与人之间不相关的个体,国家也无非是承载个人的容器。

另一种观点认为,必须以一个整体的方式看待社会,强调人类社会有共同的利益,并且相互依存,社会可以通过干预和规划而运行的更公平合理,我们称之为社会主义,它和个人主义正好是一个对立的观念。为了达到社会主义主要通过两种手段,一个是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和人的社会化。

纳粹党章——
第十一条,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废除利息奴隶制。
第十三条,我们要求将一切托拉斯收归国有。
第十四条,我们要求分配大企业的利润。
第十六条,我们要求建立并维持一个健全的中产阶级。我们要求立即将大百货商店收归国有,廉价租赁给小工商业者,要求国家或各邦在收购货物时特别要照顾一切小工商业者。
第十七条,我们要求一种适合民族需要的土地改革制度,要求制定一项为了公益而无代价的没收土地的法令,要求废除地租,要求制止一切土地投机活动。

都是关于生产资料的社会化的体现,但是这个《纳粹25条》是当年希特勒和几个上了年纪的愤青们在慕尼黑一个啤酒馆里捣鼓出来的,这个时候他们正在准备暴力革命。当1925年希特勒决定从事选举之后,就很大变化,因为他们基本上都是穷人,没什么钱,而选举需要大笔的金钱打广告、造势和供养一批领薪水的党务人员,希特勒光靠讲演的收入不够供养这么大的组织,所以必须有赞助人。吃人嘴短拿人手短,纳粹党必须重视他们的赞助人们的意见,这些人都是大型企业主,所以纳粹不能把生产资料社会化的主张实际化。

1930年纳粹党在选举中实现大突破之后,德国工业协会的巨头们和希特勒进行了一系列的绝密会议,会后工业巨头们决定全力支持希特勒。在这之前他们只是零零碎碎的给了他一点小钱,因为当时在还有很多其他的保守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政党,比如民族人民党之类,他们比纳粹党的成分类似,但是态度要温和,而且大多都由绅士们领导,但是最后实践证明只有这个由草根愤青们领导的极端党派才最有干劲,而且最能抓住底层百姓的心理。

双方达成了什么协议,我们不得而知,因为这些会议都没有留下任何纪要,但是从后来的德国体制上能看出一些端倪。工业巨头放弃的权利是承认国家的宏观调控,不得解雇工人;纳粹党放弃的主张是把25条里所有有关生产资料国有化或者社会化的主张全部束之高阁。然后工业巨头的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纳粹党,希特勒不仅用这些资金供养了一个庞大的竞选机器,而且还有一支领津贴的冲锋队,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在1930年和1932年之间,德国政府和总统兴登堡一直在讨论对纳粹党进行军事镇压,但最后都被否决了,因为10国防军未必对付的了50万冲锋队和他们的政治盟友钢盔团。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如果不能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化,那么纳粹只能在人的社会化上做文章,用希特勒的话来说,“建立一个没有阶级的社会。”“一个民族共同体。”在纳粹统治下,普通人的生活水平前所未有的提高了,工人阶级第一次可以像富人一样在阿尔卑斯山滑雪和波罗的海度假,普通国民的健康水平大幅度的提高(这一点很多当时的记者都能清楚的看到,前线德国士兵各个高大挺拔,和英法士兵则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比如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义务教育水平。

另一方面社会阶级的墙壁被推到了,纳粹的国家体制努力为所有有才能的人打开向上攀升通道,这一点从德国军队的将领名字就能看出,最早的一批元帅和大将们都是的名字带有“冯”来自“另一个德国”的贵族,后期的除了曼施坦因之外,都是平民出身。

不过最有创造力的是经济利润的管制方式,这一点的灵感很可能来源希特勒所崇拜的古斯巴达社会的模式——虽然没有平均财富,但是却削弱了富人享受自己财富的能力。在纳粹德国的经济体系中,对企业红利和出售企业的行为征收重税,而对企业盈利的再投资征收的税率则要低的多。这样的话,食利阶层就变得无利可图,因为如果你把企业盈利作为分红拿回家,那么绝大部分就被政府征收了,如果你想卖掉企业换钱去卖跑车和别墅,找个超模去加勒比海度假,那么抱歉,你的9成的钱会被政府拿走。这样企业主只好老老实实,亲力亲为的经营企业(因为分红很少,或者干脆没有,所以企业主亲自经营可以给自己开工资),并把绝大部分盈利用于技术研发或者投资扩大生产,这样德国的技术就会不断发展,就业岗位不断增多。这就完美的实现了25条纲领中的第十条,“每个德意志公民的首要职责是从事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个人的活动不许损害全体的利益,而应受全体的制约并对所有人有利。”第十一条,“取缔不劳而获的收入,废除利息奴隶制。”工人的工作是劳动,技术人员的工作是搞技术,企业主的工作是经营好企业,靠股息利润过活或者搞投机经营的资本家让他们饿死——这就是元首所要看到的德国社会,一个为了民族共同繁荣,每个人都必须从事工作,没有人可以不劳而获。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到今天,这套当年制定的办法依然在延续,只是没有当年那么极端,有国人高度推崇德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说什么一个家族连续好几十年兢兢业业的经营家族企业,制造出世界最好的产品,——狗屁,那是德国税收制度限制他们只能用这种方式才能利益最大化,中国如果这么改革的话,也会培养出一大批企业家。兢兢业业的企业家家族、受到良好培训和教育的产业工人,对技术研发的大比例投入,这些让德国经济长期繁荣的关键事物实际上都是上个世纪30年代的十年中,由一个“波西米亚下士”所留下的遗产。二战之后,以阿登纳为首的天主教中央党(今天默克尔的基民盟的前身)把德国繁荣的所有果实都当做自己头顶上的光环,实际就目前来看,如果刨除对犹太人财富的有计划掠夺外,德国的成功之处大多数都是来自于那个人的创造。

我们不妨举一个反例——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这家当年由爱迪生创建的公司曾经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公司,但是现在他头上的光环都已经一一掉落,上世纪70年代时,通用电气是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集团之一,但是80年代一个叫韦尔奇的人当政,他把大刀阔斧的裁员和卖企业,砍掉大部分研发项目,只留下一小部分高利润的业务,并把钱投入一些可以赚取块钱的行业,什么银行、金融、保险、房地产、开办对冲基金,还收购了美国最大的广播电网NBC,在他执掌通用电气期间,企业几乎所有的制造业业务,除了军工之外都萎缩了,其中包括通用电气引以为傲的电气设备。但是他给股东带来每年超过20%的股息回报,所以当年他被美国资产阶级捧上了天。现在GE又提出了一个回归工业制造,实现回归工业制造的方式就是收购韩国企业——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制造商在用收购二流企业方式来回归制造业,多可笑的事情——说白了,通用电气所谓的回归制造业无非是个噱头,和当年的韦尔奇一样,今天的CEO也无非是秉承股东们的圣旨办事,当年股东说制造业不赚钱,韦尔奇就卖掉工厂开办金融,进军传媒业。2009年金融业大亏损,股东又说现在还是制造业保险,于是又开始卖金融资产买企业,不过手法更加拙劣,当年韦尔奇收购的是第一流的金融企业,现在的通用电气在收购第二流的制造业企业。这家公司的命运已经被决定了,在未来十年内,它肯定会彻底衰败,然后反复重组,最后被分割出售,它又是一家被贪婪的股东们害死的大公司。这样的过程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让美国制造业全面衰败下去,让美国的产业工人成片成片的失业。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第四源头 保守主义

什么是保守主义?它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各种意识形态的聚集体,大体上说,保守主义反对激进的社会变革,讴歌传统的社会运行模式。保守主义对立面是自由主义,它往往和私有财产观念、经验主义、传统精神、等级观念有联系,他的倡导者大多数都是社会上的既得利益集团。

如果这么说,你可能要问,保守主义和等级观念有直接联系,那么是不是和国家社会主义中的“民族共同体”“无阶级社会”相矛盾?确实如此,但是保守主义虽然社会上的既得利益者有联系,但是保守主义往往和精英主义有很大不同,而自由主义者却更加坚信精英主义的正确性,这一点在今天的和18世纪晚期都一样。自由主义往往代表新兴的精英阶级,而保守主义往往代表旧的精英阶级。在18世纪自由主义者往往是新兴工业化的代表,而保守主义往往以旧的地主和教会为代表,后者和社会中下层经过长期的共生,往往关系更加融洽,他们畏惧贫民暴动,重视个人的声誉,这样这些旧绅士们看起来更温和和好说话,也愿意对平民做出更多经济上的实质让步。而新精英的暴发户们则相信一种庸俗社会达尔文主义,认为自己在生物学上具有优势,口头高喊自由,却认为平民是应该淘汰的失败者。

在18世纪到19世纪初,英国由于工业革命造成的大失业过程中,旧绅士在地方政府自动沿用中世纪的“斯平汉姆兰”制度进行济贫,而新精英们反对一切济贫,认为违反经济学原理,不符合自然规律,建议给穷人节育,防止劣等人过度繁殖。(后来英国政府根据自由主义者的建议,在伦敦伯明翰等城市的济贫所进行强制劳役,并且严格禁止男女来往,以防止贫民繁殖)。两者对比,你就明白,为什么今天的美国为什么,民粹主义和保守主义变成了同盟,而自由主义和精英主义融为一体。

平民阶层畏惧变革,热爱传统,因为他们拥有的资源太少,经不起折腾。比尔盖茨和扎克伯格可以大学辍学去创业,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人生是没有风险这种东西的,如果生意失败,家里给他们写几封推荐信,他们又可以开启一段新的事业。这样在大多数时候,平民阶级除了一些不谙世事的小青年之外,绝大多数人在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竞争中,都站在保守主义一边,就像1848年欧洲大革命时,农民们成功的帮助政府镇压了声势浩大的资产阶级革命。

我这么说,你也就理解了,为什么保守主义会缠绕在民族主义、工团主义、社会主义这些东西上,因为他们主体都是社会中下层,因为他们是天生的保守主义者。平民政治天生就和保守主义有一种天然的联系,而保守主义最后再这里面会占有什么样的分量,和社会的经济结构有关系,确切的说和赞助商有联系。

在西班牙现代化大工业很少,民族主义、工团主义、社会主义最终都要靠保守的地主和教会去赞助,所以比如要容忍保守主义的诉求,西班牙法西斯主义等级森严,把维护社会等级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而在德国,绝大多数赞助者都是工业巨头,他们才不管你是不是要建立无阶级社会,只要你不把生产资料国有化,那么他们财富就是最大的堡垒,即便社会的阶级拉平了,也是从十个阶级变成两个阶级,他们不在意聘用的经理们是出身贵族还是出身农民。以德国的为一个极端,他的社会主义占上风,要求拉平社会等级,而以西班牙为一个极端,他们最后选出的领导人是一个大地主出身的旧军官弗朗哥,其余的匈牙利、罗马尼亚、波兰、意大利逐渐保守主义的影响递减,最后是德国。

最后它还和运动的领导人个人有关系——这个领导人是否是一个“不可腐蚀”的人。每个人都知道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很快乐,有一大堆拍马屁的人员很得意,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运动的领导阶层都会面临腐化,这一点无论从意大利的法西斯党还是德国的纳粹党都可以看到这一点。他们之间的速度有很多不同,如果最高领导人是希特勒那样的不可腐蚀的人,那么他就对整个组织有一种约束作用,如果他是墨索里尼的那样的享乐主义者——罗马花花世界里的的快乐王子——那么这个组织堕落的速度就要多快有多快,很快就被保守主义拉下水了。

奥地利的陶尔斐斯—许士尼格政权之所以如此脆弱,就是因为奥地利是一个先进的工业国,他们的保守主义等级化的法西斯政权不受欢迎,所以随便一推就倒台了。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zhaoyu10271:需要回复的内容太多,所以只好另起一层。关于这种制度也不是没有缺陷,而且缺陷非常明显,实际上战后德国和日本经济腾飞是都是采取这种制度,只不过没有当年元首的那么极端而已。

它最大的问题是在一些固有的产业里深耕非常有优势,比如德国的汽车、化工、机械、电气都是独步全球。但是从旧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资本则非常缓慢,所以德国在半导体行业几乎翻了船,后来德国政府在上世纪末紧急通过一系列的半导体产业政策才有了今天的英飞凌。但是即便今天,德国半导体行业比照主要对手美国明显落后,甚至比韩国,台湾也没什么优势。而在美国则非常容易,因为资本已经从旧产业里作为股东利润抽出来了,可以自由的投资新兴产业,所以硅谷的IT业能够崛起,因为一大批有钱人拿着钱等着做天使投资和风险投资。

所以这种制度必须依靠政府产业政策的前瞻性指导工作,日本战后产业政策一度非常成功,但是到70年代后期就不行了,因为过去是在追赶阶段,有别人的发展经验做参考,该怎么做,该注意什么都有数,但是现在处于领先阶段,下一步怎么走,需要很高的智慧,还需要一些运气。所以这种制度开始容易,但是越往后走越艰难。

第二个问题是,这种制度抑制了消费,最后为了平衡经济,政府必须充当最终消费者的角色,也就是政府需要决定怎么花钱。当年德国的方式是国防、基础设施、国民教育和健康,供给民众休闲和运动的各种公共建筑。这些钱都花的很好,很有价值,普惠整个社会大众。

这种制度要想持续运行下去对领导人的智力和意志力都有极高的要求。所以这种政府的领导集团不可能是通过代议制度选举上来的,因为代议制度本身就是合法的寻租场所。也不可能是通过官僚体系爬上了,因为他们肯定把钱都花在自己周围的人身上。他们必须来自人民大众,通过某种特殊的机遇突然间越上权力的顶峰。但是又和普通民众有所不同,他们必须拥有前所未的远大抱负。

最后,即便产生了这样的人,最终他们也没法逃避人性本身的弱点,那就经不起享乐主义和时间的侵蚀,他们可以维持自己的智力和意志力多久,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十二 黑色裂变——苏台德(上)

捷克——当年奥匈帝国的工业明珠,几乎承载着当年世界第七强国的全部工业骄傲。独立后的捷克斯洛克并没有像其他奥匈帝国分离出来的小国那样陷入经济问题,反而因为甩掉了一大批穷亲戚而愈加显得出类拔萃。从二十年的到三十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富饶稳定,就连1929年席卷整个世界的经济危机似乎对这个中欧工业小巨人都影响甚微。

然而当1933年,希特勒在德国登台开始,厄运开始席卷而来。经济危机不是放过了捷克人,仅仅是对这片富饶美丽的中欧谷底光临的步伐慢了一点。银行破产、工厂倒闭、民众失业。紧跟着德国在希特勒的带领下开始从危机中挣扎出来,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促进出口的政策,德国产品的竞争让同样依赖出口的捷克工业复兴乏力,在危机中无法自拔。接着捷克人惊恐的看到德国开始重新武装,希特勒把手伸向了苏台德,1935年在德国的秘密资金资助下,一个叫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极端政党赢得了124万张选票。

德国人和捷克人是一对世仇,捷克就像镶嵌在日耳曼人版图上的一块斯拉夫飞地,在公元500到600年时,在浩浩荡荡的民族大迁徙的尾巴阶段,几支西斯拉夫人部落从这块富饶的谷底赶走了日耳曼人居住在这里。在谷底外围苏台德地区的山地和森林里埋藏着大量的贵金属、煤矿和其他矿产资源,历代捷克统治者都热衷于招揽能吃苦又善于开矿的德国移民来开发这里的资源,这项政策让捷克政府的财政上成为中欧的翘楚,但却是一项引狼入室的举动——就像当年墨西哥人招揽美国人开发加利福尼亚和德克萨斯一样,当这些移民在国境线的另一面有着一批经济和军事上更强大,而且侵略成性的同胞时,你永远也不能希望他们成为顺从的归化者,只能成为一系列噩梦的开端。


希特勒认为,一个国家最好是单一民族国家,一个国家的领土应该尽可能的和民族的居住地相重合。这种理论过去被认为是引发战争和动乱的种族主义,然而今天从伊拉克动乱、乌克兰内战、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公投、美国黑人、到欧洲穆斯林移民都证明了这一论断的真实性——一个多民族或者多元化的国家和社会带来种种社会问题,无论经济、政治、宗教、社会机遇等任何问题,在单一民族国家可以用和平手段协商解决的问题,在这里都会演变为激烈的民族或者种族冲突,进而导致暴力和动乱。

这种“多民族陷阱”,在经济遭遇困难时,格外容易引发矛盾。当经济危机来临,产业更加依赖出口的苏台德地区遭遇的困境更为严重,失业人数高达80万。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原来小的矛盾开始引发大问题,捷克斯洛克独立之后,为了强化统治,在在政府部门,教育体系、公共事业企业进行“语言测试”,只有精通捷克语的人才能赢得岗位,在德意志人看来,这是一种种族歧视,是在过去似乎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抗情绪。

在经济危机之后,这种语言测试更加严苛,以此淘汰德裔员工,给捷克人腾出就业机会——这种行为很可能并不是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高层的指使的,而是源于一些低级官僚的行为,它加剧了原本就不是互相很信任的德捷两个种族间的紧张气氛。按照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的说法,1933一1935年间,德意志人仅在邮政部门就被解雇了7800人,以给捷克人腾出位置。

不公正的待遇,自然引起了苏台德人的反抗。面对反抗,捷克民族主义情绪也日益高涨,一些民间的民族主义组织对德国后裔进行迫害(如果有很多年富力强的人的失业的话,那么搞这种“业余活动”的人就自然很多)——这些迫害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捷克政府的纵容,其中包括捷克总统爱德华·贝奈斯在内的政治家认为,这样可以削减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德意志人,捷克境内的德意志人实在太多了,——当时的德裔占捷克斯洛伐克人口的23%,是仅次于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斯拉夫民族的第三民族——如果注定这些日耳曼人不能同化于斯拉夫国家内部,那么就必须削减他们的数量,他们希望失业加迫害可以赶走德国人,让他们移民到国境线的另一面。

从长远来看,则未必不是一条解决问题的出入,但是却并不符合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所处的国际形势,这项危险策略的第一个后果是是引起了国际舆论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的不信任,捷克政府对德意志人的迫害成为国际新闻上的常客,1935年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代表团访英,受到热情接待,英国民众普遍对苏台德德意志人持同情态度,这种同情又转化为英国政府内部“绥靖”派的政治力量。

另一个后果导致苏台德德意志人的彻底离心,过去大部分德意志人对独立持保留态度,因为来自德国企业的竞争是继经济危机、捷克人迫害之外,导致苏台德地区的苦难的第三条原因。即便是最亲纳粹的苏台德德意志人党,也无非是和德国互相利用的关系,他们需要希特勒的资金支持,还需要德国的外交恐吓,来提高他们和捷克斯洛伐克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但是现在,苏台德德意志人开始铁了心要从捷克独立出去,投向“大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十三 黑色裂变——苏台德(下)


1936年3月7日,德军开入莱茵河非军事区,英法两国没有进行任何有效的行动来阻止希特勒。这对捷克斯洛伐克是一项巨大的打击,他们吃惊的发现,过去一直引以为依凭的英法军事联盟竟然如此的不稳固,德国在马奇诺的对面构筑自己的齐格菲防线,英法波兰捷克四国合围德国的计划变得越来越不可信。以捷克斯洛伐克为首小协约国开始解体了,罗马尼亚正在向德国靠拢。波兰也在向德国靠拢,他们在瓜分前奥匈帝国遗产时产生了领土纠纷,互相敌视。斯洛伐克境内的匈牙利人也像苏台德地区的德国人一样,热切的期待他们国境线另一面的同胞能够来解救他们——过去匈牙利人是斯洛伐克的统治民族,而现在他们是二等公民。

1936年之后,捷克斯洛伐克的地缘形势急剧恶化了,他们被德国、奥地利、匈牙利和波兰四个怀有敌意的国家包围着,英法的军事支持是遥远的,不可靠的,并且被正在施工中的齐格菲防线隔开。捷克人该怎么办?一些左派政党寄希望于俄国人,但是苏联的军事支持也是遥远的,对俄国充满敌意的波兰人和罗马尼亚人不可能让苏联红军过境,仅仅能援助他们一些空军。想来想去,捷克人最后得出结论——需要通过取悦德国的元首,来祈求双方可以和睦相处。

1938年3月11日,当德军越过德奥边境时,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本来有能力阻止接下来的事情发生,并且为英法解决问题赢得时间,但是捷克人作壁上观,静待德奥合为一体,结果为自己的灭亡挖好了墓坑——这是史学界的一种观点,但是很不值得推敲。就当时的国际形势来看,英国人明显想和德国达成某种共识,没有英国支持,法国不敢和德国开战,而奥地利、匈牙利和意大利在之前是形成了一个保守派法西斯联盟,这个联盟是反对以捷克斯洛伐克为首的,包括南斯拉夫、罗马尼亚的小协约国而存在的。捷克人既没有热情去保卫自己敌人的独立,也没有勇气去挑战德国,更对英法的军事支持怀有疑虑,在这种局面下,任何政府都会进退失据,只能寄期望于希特勒的善意。

为了能够和德国和平相处,从1937年起捷克政府提出了对境内德意志人新的建议:在政府公共事业雇员按照不同民族的人口比例采取配额制;在苏台德地区的扩大了政府开支,以改善当地经济;在苏台德德意志人占优势的地区,实行双官方语音制度,德语和捷克语一起列为官方语音。但是这些建议已经为时已晚,捷克人不可能挽回德意志人要求分离出去的决心,苏台德德意志人党的领导人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跑到柏林去倾听他们的金主的指示,希特勒的意见是:“要求更多,直到对方没法满足你们。”

一个政府可以统治,可以控制社会,依赖的不仅仅是军队、警察、法庭和特工,他还需要一种无形的权威作为支撑。当一个政府陷入困境的时候,那么它的权威就会下降,对社会的控制能力就会下降。尽管捷克政府已经易弦更张,但是民间的民族主义组织对德意志人的迫害仍然在进行,政府已经把他们鼓动起来,想要平复他们就很难,捷克政府既没办法和苏台德德意志党人达成政治上的妥协,又没法制止民间冲突的继续,这些都给希特勒决定采取行动赢得了口实。

在结束了德奥合并的庆祝活动之后,希特勒就开始研究如何吞并捷克斯洛伐克了。军事行动必须在四天之内取得决定性的效果,这个四日原则是从进军奥地利的行动中得出的经验,英法政府必须通过四天拖沓之后,才能采取有效行动,如果军事行动能在这之前就能达成效果,那么对方就只好接受既成事实。

但是一番研究下来,结果令人丧气——对奥地利进军和对捷克进军的难度完全没有办法相提并论。在对奥地利进军的时候,德奥边境几乎是不设防的,而且奥地利国防部长是纳粹党人,军队中的军官也大多亲纳粹,所以在奥地利的军事行动,几乎没有受到什么阻碍。而在德捷边境地区,是地形复杂山脉地段,修筑有号称“东方马奇诺”的苏台德防线(小日本当年把建筑在东北的工事也自夸“东方马奇诺”,那就纯属笑话,但是这个苏台德防线确实非同凡响,很多建筑都是仿照并且达到马奇诺的等级,后来德国还在这里演练如何攻击马奇诺的要塞)。

奥匈帝国解体之后,捷克继承了帝国的大部分军事工业遗产,捷克是世界上的主要武器出口国,拥有35个装备精良的师,绝对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而在边境地带,德国只有12个师可以动用,为了实现入侵计划,德国必须大规模的调动部队,而这种规模的调动,根本就不可能瞒过英法情报部门的眼睛。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十四 五月危机


1938年5月19日,德国莱比锡一家报纸突然登出了一则消息,说德军正在大规模调动。立即一石激起千层浪。接着捷克斯洛克政府照会德国方面,质问德军在捷克边境集结的目的。然后在20日发布动员令,动员了大批军队,并进驻边境的苏台德防线。一时间和平了20年的欧洲局势立即战云密布,各国媒体哗然。

几天之后,法国政府在舆论的压力下表态,如果德国进攻捷克,那么法国将不得不履行对捷克斯洛克的军事义务。英国也照会德国,由于法国对捷克有军事义务,而英国对法国有军事义务,这样如果希特勒坚持“玩火”的话,英国政府“一旦欧洲发生战事,英国在形势所迫下,很难置身事外”。俄国的斯大林更是高调作秀,说如果德国进攻捷克的话,那么苏联将全力援助。

在大国表态之后,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在外交压力下也不得不表态,如果法国参战,那么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也不得不履行小协约国之间的军事义务——如果匈牙利参战攻击捷克斯洛伐克,那么他们将在后方攻击匈牙利。接着匈牙利只好对柏林方面解释,因为小协约国依然能发挥效力,所以匈牙利不能在捷克斯洛伐克问题上帮忙。波兰表示因为,波兰和法国是传统盟友,同时互相有军事义务,如果法国参战,波兰不仅不能帮德国的忙,而且保持中立亦有难度。

法国经营多年的集体防御铠甲,虽然在希特勒的不懈侵蚀下,已经破损不堪,但是还是能够发挥作用。面对几乎所有国家的反对,希特勒不得不退缩,对外宣布,报纸刊载的信息纯属误报,德国既没有大规模调动军队,仅仅是进行了一次规模有限的演习,也没有进攻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

希特勒经历了这次挫折之后,在贝希特斯加登山间别墅里,连续生了几天的闷气。接着在28日重返柏林,在总理府召集高级将领和外交官员,冷酷而坚定的通知他们——从现在开始重新制定针对捷克的计划,“把捷克斯洛伐克从地图上抹掉,是他不可动摇的意志”。

为什么希特勒面对几乎整个欧洲的反对,仍然有自信继续冒险干下去,他有什么底气在支撑他?

如果我们回顾整个事件的发生的话,就会发现,其中很值得推敲。为什么一家德国报纸会突然爆料——不了解历史的人可能把这件事看得轻描淡写——报纸就爆料的场所,不爆料怎么增加发行量,西方报纸不是隔三差五就爆点猛料,吸引一下读者的眼球。但是在上世纪30年代的德国这可不是普通事情,所有的德国报纸都受到政府的严格监视,由宣传部长戈培尔对重要问题的宣传基调进行指示。一个报纸敢擅自泄露国家机密,那么这个报纸马上就会被查封,报纸的编辑是外面的逍遥日子过腻歪了,打算去集中营参加劳动改造。

这家报纸敢这么做,肯定背后有人指使。那么谁在指使?那么就要看谁在受益。答案呼之欲出——捷克政府。如果一家报纸,或者是捷克斯洛伐克的情报机构能够得知德军的调动,那么更强大的英法情报机构可定也能知道消息。但是为什么英法都在装聋作哑?唯一的答案是,他们根本就不想履行军事义务,如果希特勒真的在四天内就把捷克干趴下了,那么剩下的也就是英法接受既成事实。所以捷克只能自救,自己炒作,制造舆论给英法施压。

尽管集体防御发挥了最后一次作用,但是其中破绽依然存在,而且越来越大。英国根本不想和德国发生冲突,希望用牺牲东欧小国来满足希特勒,你从他发给德国照会中的遣词造句就看得一清二楚,什么“一旦”、“形势所迫”“很难”——求你了兄弟,别这么折腾,不然我会为了面子问题不得不和你打仗,只要做的有技巧一点,给我留点面子,我就可以置身事外。

而法国没有英国援助,就没有能力和德国进行对抗,而没有法国的援助,法国的东欧小伙伴就没有能力抗拒德国的吞并。而英国的态度已经非常清楚了,希望希特勒能够吃下法国的东欧小伙伴来填饱自己的胃口。而且这些东欧小伙伴们之间也矛盾重重,波兰明显是想跟着德国对捷克进行趁火打劫,罗马尼亚和德国经济交往密切,希望能够摆脱自己的军事义务。最后齐格菲防线在日益扩展,比利时退出了同盟,两侧夹击德国的意图就很难实现,所以最终法国的选择已经确定,跟着英国的道路走,通过牺牲东欧的小伙伴来满足希特勒。实际上,在当时英法已经在对捷克施压,要求他们妥善处理苏台德的问题。

而苏联斯大林,无疑是在玩浑水摸鱼的游戏,希望把所有的事情都搅乱,因为如果按照希特勒和张伯伦的意图持续发展下去,那么早晚有一天,希特勒会找上俄国,所以斯大林巴不得现在就打一场大战,把英法都拉下水,但是如果英法不参加,那么俄国也不会参加。1938年中期的捷克斯洛伐克,看似有很多盟友,但是没有一个靠得住,他实际上是孤立无援,只能任凭德国人宰割。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十五 走向慕尼黑(上)

当1938年的夏季来临的时候,德军再次开始大规模调动,这时希特勒已经不管来自各国的外交压力,坚持一定要解决苏台德问题。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德国开动了所有的资源,用来对付捷克斯洛伐克。它鼓动斯洛伐克人要求自治,联络波兰和匈牙利,告诉他们要想吃午餐,就必须来帮厨。然后用大量资金鼓动捷克境内的德意志人闹事,在遭到捷克政府镇压之后,就立即大做文章,制造舆论,德国国内民族情绪高涨,现在全欧洲都知道这个中欧强国已经因为在苏台德的同胞受到的压迫出离愤怒了,这种愤怒使他们不惜一切代价。

接着希特勒狡猾的对国际舆论和各国政府说,德国没有吞并苏台德的企图,只是要求捷克政府必须停止对境内德意志人的迫害,不然他只好派军队进入苏台德。不希望和德国发生战争的英法,只好向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施压,要求进一步满足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的要求,但是后者要求实行自治,但是这个条件超越了捷克人的底线,无论英法如何施压,捷克拒绝进一步让步。

在各方在谈判桌上持续冗长而没有成效的谈判时,民间的形式进一步恶化了。9月7日,一名捷克宪兵杀死两名苏台德平民,这件事情立即引起了大规模骚动,一些地区的德意志人企图赶走捷克官员和警察,捷克政府认为这已经是公开叛乱了,派出大批军警进入苏台德地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并宣布戒严。苏台德德意志人党被为非法政党,逃往柏林,对希特勒宣誓——苏台德地区脱离捷克加入大德意志是已经唯一的选择。

事件的发展已经到了军事摊牌的阶段,德国和捷克都下达了动员令,随时可能开战。英法两国政府都极度恐惧,因为根据签订的协议,法国对捷克抱有直接军事义务,英国对法国抱有军事义务,因而对捷克间接抱有军事义务,所以一旦德捷两国开战,那么他们都必须对德国宣战。

在一片战云密布下,英国首相张伯伦开始了他“荆棘丛中摘回一朵和平的玫瑰”的艰苦旅程。9月15日的时候,这位69岁的老绅士乘坐了7个小时的飞机飞往德国慕尼黑——张伯伦有恐飞症,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坐飞机,然后换乘汽车前往贝希特斯加登,在希特勒的山间别墅,两个人举行了会谈。

希特勒按照自己的习惯,先是发表了一阵独角戏似的演说,说什么捷克这样一个二等民族在过去二十年里一直在压迫过去一千年里一直是中欧最强大的日耳曼民族,这种情况决不能容忍,又说自己的决心如何如何,德国军队有多么强大。最后极有涵养的老绅士也实在忍不住了,他在年近70岁的时候,克服了自己恐飞症,连续飞行了7个小时,又在山间公路上颠簸了3个小时,不是来专程听希特勒的演说的,他又不是希特勒的脑残粉。他只好打断希特勒的自我陶醉式,“如果元首执意用武力解决问题,根本不想开展以下我们的讨论,那么这次是我来错了。”

看到张伯伦不悦,希特勒也软化下来,接着双方的谈判异常顺利,希特勒抛出一个提议:苏台德地区将按照民族自决的方式,进行一次公投来决定归属——毫无疑问,这个结果在那里摆着呢——苏台德会决定归属德国。张伯伦欣然允诺,说他个人接受这个建议,但需要和内阁的成员商议,并取得英国下院的批准,同时还要和法国政府达成一致——请注意,这个过程,张伯伦重来没有提到过捷克斯洛伐克的意见,因为他知道捷克人肯定要反对。当后来面对这种反对时,张伯伦变得极其冷酷无情,他对捷克斯洛伐克政府陈述了他的意见:

第一,根据英法两国军事部门的意见,英法目前的军备情况没办法和德国进行正面作战,法国总参谋部的建议是坐在马奇诺防线的后面,而英国只能向大陆派出两个师。所以一旦开战,即便英法宣战,在战争开始的额一段时间内也没办法支援捷克,他们只能独自面对德军——毫无疑问,他们肯定会灭亡。

第二,即便最后英法战胜了德国,捷克得到复国,英法也不会再把苏台德地区交给捷克,因为在1919年,捷克占领苏台德本身既不合法,又不符合民族自决的原则。既然反正苏台德也不属于捷克了,那么为什么捷克人还要为他流血,所以最好捷克接受这个协议。

法国政府对捷克的口吻略微温和一些,他们对自己的盟友说,他们明白捷克在这场事件中付出的代价,并表示同情,但是为了欧洲的和平,捷克必须让出苏台德地区。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十六 走向慕尼黑(中)

在得知苏台德地区将举行公投来决定归属之后,波兰和匈牙利也要求对捷克境内的波兰人和匈牙利人聚居地进行公投,斯洛伐克人也闹着要自治,捷克国家面临被肢解的危险。到了9月22日,英德两国再次在莱茵河畔的度假城市戈德斯堡再次会谈时,捷克政府用全体辞职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但是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任何方法来改变局面。

英德之间第二轮会谈开始的时候,张伯伦向希特勒略显得意的展示了自己这些天的外交成果——捷克已经放弃了抗争,允许苏台德通过一次全民公投脱离捷克斯洛伐克,加入德国。但是希特勒突然翻脸,说因为情况的发展,过去的做出的安排已经没有意义了。然后他让自己的情报副官出示一大批证据,说明在苏台德地区情况极其混乱,每天都有德意志人遭到杀害,这种情况他已经无法容忍下去。接下来元首表演了愤怒、咆哮、掀翻家具、砸碎花瓶,狂风暴雨式的个人演讲,把整个英国代表团都惊得目瞪口呆。最后,他向张伯伦说明,为了结束苏台德地区德意志人的苦难,捷克斯洛伐克必须9月28日以前从苏台德地区完全撤出军队,德军将直接占领苏台德。

张伯伦当天愤怒的拂袖而去,但是在隔天的谈判中,希特勒友善的表示愿意把捷克军队的撤军时间向后推移三天,改为10月1日,张伯伦勉强同一把一份书面文件带给捷克斯洛伐克,并与英国和法国政府讨论。但是法国政府和英国同僚都反对这种有损颜面的做法。26日法国下达了总动员令,决定履行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军事义务,伦敦开始构筑防空工事。张伯伦悲愤的在他的对全国讲话中说,“为了一个遥远的国家,我们所不了解的民族之间的争吵,我们却在这里挖壕沟,这有多么奇怪、多么荒诞、多么不可思议……”

希特勒为什么要推翻和英国达成的协议,从后来的慕尼黑协定来看,德国并没有得到比当初这份协议更多的东西,为什么希特勒要可以轻而易举而拿到的东西,冒着发生对德国非常不利的两线作战的风险。有人说元首是一个战争狂人,他天生就喜欢战争。有人说他认为英法准备不足,可以利用德国在军备上的暂时优势进行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这是两种到现在在“历史宣传界”都非常流行的说法。

从后来发生的历史来看,希特勒从来没有和英法发生战争、尤其是和英国发生战争的愿望,1939年9月3日,也就是德军越过德波边境三日后,英法对德国宣战后,希特勒情绪非常低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在战争进行到最关键的时刻,这位三军统帅竟然连续好几天没有出现在他的参谋们面前。

想先发制人也完全是一种没有根据臆测,在1938年,英法的军备水平很差,但是德国的军备水平也并不太高,德国仍然没有完成在1936年秋季开始的“四年计划”——开始大规模军备,并把德国经济转换为适应于战争状态。德国用于闪电战的三号和四号坦克仍然没有正式列装部队,西线的齐格菲防线也没有完工,所谓“先发制人”根本无从谈起。

从这个时间的,德国与波兰和匈牙利的外交信件中,希特勒对他的分赃盟友们说,德国虽然为了解决苏台德问题不惜冒引起世界大战的风险,但是他深信英法不会干涉,可见希特勒依然把解决问题的方向定在如何式英法不干涉的前提上。从当时德国的军事部署上来看,也是如此,绝大多数部队在捷克方向部署,在西线只有5个师加7个后备师。守卫西线的德国将领对元首说,这点部队根本就守不住防线——希特勒大骂“守不住的就是笨蛋”——因为他知道英法根本就不会进攻。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十七 走向慕尼黑(下)


为什么希特勒要为可以用和平手段取来的东西,冒一场世界大战的风险。战后盟军和苏军几乎完整的缴获了当时德国的各种秘密文件,在加上主要人员的口供,基本可以还原当时这段时间的各种决策细节。希特勒一开始就没有以获得苏台德作为自己的目的,而是按照自己在我的奋斗中提出的目标——要吞并整个捷克,不然捷克就成为德国版图上的一个致命的缺口,所以所有的计划都是按照这个目标进行的。

制定计划的原则就是德奥合并时的“四日原则”,也就是必须在军事行动的头四天就取得决定性的成果,这样英法只能坐下来接受既成事实。但是这个四日原则把德国总参谋部和陆军参谋部给难住了,苏台德防线是接近马奇诺级别的防线,而且建筑在复杂的山地和森林地段,被十几个师的守军守备着,德军根本没有办法可以在四日内通过——用来攻克马奇诺堡垒的卡尔和古斯塔夫巨炮仍在设计阶段,德军缺少用来攻击这种超级堡垒的装备。即便有了装备,部署这些大家伙也不是四天就能完成的,所以最后的答案只有一个——根本就不可能。

用来入侵捷克的“绿色计划”一次又一次的制定,然后一次又一次的被希特勒驳回,因为任何一个都不能满足他的四日内取得决定性成果的要求。在一次军事会议上,希特勒甚至当着总参谋长约德尔和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的面,把交上来的军事方案撕成碎片,破口大骂“全都是没用的懦夫。”——在1942年这种情况可能司空见惯,但是在1938年军官团的虎威犹存,希特勒这么做是非常出格。但是无论他如何愤怒,也改变不了结果,德国军队不可能在四日内通过苏台德防线——那么唯一的办法就只有一个——让捷克人主动让出苏台德防线。

为什么希特勒一定要捷克斯洛伐克在10月1日前撤出苏台德地区?从后来缴获的“绿色计划”的最终版本上揭示了这个秘密——因为这一天是绿色方案的进攻日。如果按照希特勒原定的计划过程应该是这样的发展的——10月1日,捷克斯洛伐克军队撤出苏台德,让出防线,德军就会立即进攻,并且不以占领苏台德为底线,而是要在四天内占领捷克全境,然后波兰也匈牙利也先后入侵,彻底肢解捷克斯洛伐克。接着,英法面对已经变成历史名词的捷克斯洛伐克,只好望天兴叹,接受事实。

不过希特勒的计划立即被张伯伦识破了,他要求希特勒必须保证德军会停在苏台德边境,并且明确告知希特勒,在越雷池一步,就意味着和英法的战争。对捷克斯洛伐克的建议是,不妨先把防线外的一些地区交给德国,以安抚希特勒,表达诚意。可见张伯伦一开始就立即猜到了希特勒的险恶用心——对一个接近70岁的老人来说,反应如此机敏是非常罕见的,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的话,张伯伦可以说是哪个时代最优秀的政治家——后来的历史通俗读物中,习惯用一种固定的,愚蠢无能的老绅士的形象来描绘张伯伦,但是在当时参与谈判的德国人的眼睛里,他却是另一幅形象——一个“冰冷的老狐狸”。

尽管张伯伦做了最大努力,但是最后谈判还是谈崩了,英国和法国政府认为这种事情简直是对两国政府的侮辱,捷克斯洛伐克因为英法态度转强,也坚定了抵抗的决心。俄国的斯大林看到有机可乘,也表示如果法国宣战,那么俄国将履行《俄法互助条约》也会对德国宣战,就在远在美洲的轮椅上的罗斯福也发表意见,认为如果希特勒引发世界大战的话,美国也会有所行动。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篇 德国后备师到底是什么东东?

在看有关二战的文章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所谓德国后备师这样的名词,这个德国后备师到底是什么东东,他们和正规师有什么区别?

这个问题要从德军的征兵和军事训练体制说起,按照德国的体制,每一个团级的野战单位,在它的国内都有一个和他国内配有1个相同番号的后备营,后备营负责征兵、对新兵进行训练,并承担一些后勤警卫工作,然后野战团缺少士兵后,就立即从后备营,补充,这样确保一线作战单位的士兵都能受到高水平的训练。不过,1938年夏秋季扩军后,由于师的数量增加改为每个后备营就要负责向两个或者更多的前线步兵团供给兵员。

在二战中,德军主力部队都在国外作战或驻扎,国内的警卫工作基本上都是靠这些后备营来负责。了解了这个过程,很多问题就可以明白了,比如有人问德军的党卫军“警卫旗队师”是从希特勒的总理府警卫队升级改编而来,那么他们走了谁负责元首和总理府的警卫工作,实际上还有一个后备营留下,负责从全国各地党卫队中选拔身材高大,政治面貌良好的纳粹青年训练新兵,并且承当警卫任务。骷髅师的第一个后备营建立在达豪集中营里,从集中营看守中征召新兵。此外其他作战师都有自己后备营,为了应急,有时候也都若干个后备营临时编组为一个师,被称为后备师,上文中所谓1938年驻守西线的12个师中,大部分都是这种临时拼凑起来的师。

这些后备师和一线师战斗力有什么区别?答案是区别很大。后备师不仅训练水平很初级,而且基本都是以步兵为主,重武器很少,即便有也是淘汰的旧货。所以在诺曼底登陆时,盟军情报系统得知守卫奥马哈海滩的后备师被换成了正规师之后,盟军司令部决定不通知登陆部队,因为害怕挫伤士气,后来登陆的部队损失惨重,其中第一梯队几乎被德军352师全歼在海滩上,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盟军都对这个海滩上的真实伤亡数字进行保密——挽救大兵瑞恩的开场和游戏《荣誉勋章》里都对这段战斗进行描写。

1940年后,随着德国占领了大部分其他国家领土,每个后备营又被分为两个营,一部分在国内的负责国内警戒和新兵训练,经过初期训练后,被编入另外一部分,被派驻在占领区,如法国、荷兰等地,被遍为后备师,进行进一步训练,并且从镇压游击队中获取实战经验。后来随着战局恶化,很多这些后备师被紧急配备了少量重武器之后就直接升级为野战师。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十八 慕尼黑没有阴谋

双方谈判谈崩了,这时候通用做法是找一个有影响力并且和双方都能说得上话的第三国政治人物充当中间人。因为双方政府都放了很多狠话,又动员和调动了部队,这时候任何一个先松口示弱,都会给自己的政府威信在国内舆论上造成严重损失,所以这时候需要一个中间人——就像中印对峙时需要俄国的普金作为中间人一样。

这时候有几个合适的人选,一个是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五世,不过他忙于和国内议会之间的斗争;另一个是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三世,这个年轻的好事之徒热切的希望在欧洲外交舞台进行表演,但是各国领导人都不看好他的能力;所以最后这个中间人落在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身上,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当时随着西班牙内战局势逐渐明朗,意大利和英法的关系正在改善。

1938年9月28日,全欧洲或者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德国的慕尼黑,这时欧洲最强大的四个国家的首脑聚集在这里进行会议,来挽救世界的和平。如果某种东西是阴谋的话,那么它应该是在避开人目光的地方进行策划,在全球媒体的聚光灯下的慕尼黑显然不是一个策划阴谋的好地方。

实际上也没有什么阴谋可以策划,慕尼黑会议是一次非常符合常规的国际关系的会议,所谓“慕尼黑阴谋”是反对派们制造出的纯粹的耸人听闻的标题党。确实这次会议没有邀请捷克斯洛克代表参加,但是就当是的时代背景下,殖民时代还未完全瓦解,对于一次G4会议来说,不邀请小国参加符合过去的传统。同时从苏台德危机斡旋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英法已经放弃了征求捷克人意见的做法,因为则意味着毫无结果,最后他们只能用压力来说话——要么接受他们和德国达成的协议,要么面对军事入侵、城市遭到轰炸,而英法只能做出形式上的宣战。

对于这场谈判以墨索里尼提出的解决方案为基础,这个方案是实际上就是希特勒在一周前提出的方案——不经过公投,苏台德就直接交给德国。出乎希特勒的意料的是,英国和法国很爽快的就在主体框架下答应了下来,剩下的只是讨论细节方案。

从根本上来说,英法一开始就不想为捷克人出头,只是迫于签订的军事协议所捆绑,就像张伯伦所说的“一个遥远的国家,我们所不了解的民族之间”的事情,而放弃了东西夹击德国的法国来说,捷克也是棋盘上的一颗弃子。牺牲捷克来满足希特勒是两者巴不得的事情,唯一问题是政府的“面子”问题。以“民族自决”的方式决定苏台德问题,是为英法找回抛弃盟友的面子。如果没有这次“民族自决”,英法两国政府就没有面子,好像被希特勒恐吓了一样。现在意大利的领袖做和事老,给足了英法的面子,所以正好借坡下驴。

在细节方案中,希特勒又制造了很多麻烦,比如拒绝对捷克斯洛伐克的政府财产进行补偿,甚至决绝对被迫迁移出苏台德的捷克人的财产进行补偿,不过最后张伯伦和达拉第都满足了他,让他无话可说。

最后协议在9月30日凌晨1时30分签订,然后转交给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让他们转交给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捷克总统贝奈斯和政府要员也在整晚开会等待“判决”的到来——结果非常不幸,英法已经毫无保留的表态,他们不会为了捷克人去和德国开战,并且找到了拒绝履行军事义务的口实,俄国的斯大林也说,如果法国不参战那么他就没有义务履行条约。“我们被抛弃了,我们是孤独的。”在捷克政府致全国人民的广播讲如杜鹃啼血,但是“只能屈服。”

这次屈服是惨重的,捷克人失去了自己的堡垒防线,公路铁路和电网的完整也遭到严重破坏,一多半的钢铁、煤炭和化工工业被割让,波兰和匈牙利也趁火打劫,各自从捷克斯洛伐克割占了一块地方。捷克不仅国力大损,而且的边境已经对德国彻底的不设防,这一次德国确实可以实现在“四日”占领。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十九 慕尼黑协定——购买来的和平是否划算

9月30日晚上,年近70的老绅士张伯伦带着一身的疲惫返回了伦敦。大英帝国的首都万人空巷,迎接这位英雄归来。民众们对他欢呼,高喊“好样的尼维尔!”唱着歌“因为他是一个呱呱叫的好人”。民众们甚至自发的运动要成立一个“全国感恩基金”来酬谢张伯伦,不过被婉言谢绝了(如果是克林顿和布莱尔那样的现代政客一定会欣然笑纳吧)。

张伯伦向民众们挥舞则一份文件,这份《德法联合宣言》内容如下:

我们,德国元首兼首相与英国首相,今天进行了会谈,一致认为英德关系对于两国甚至整个欧洲都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对昨天签订的协议与英德海军协定(根据这份1935年签订的协定,德国海军总吨位不超过英国海军的35%,并严格限制攻击潜艇的数量)是两国人民再也不想互相交战的愿望的象征。

我们决心以协商的方式作为解决任何涉及到两国其他问题的方法,我们决心通力努力,消除任何引起分歧的原因,从而有利于欧洲的和平。

——这就是当时张伯伦向公众挥舞着的文件的内容,而不是一些人所说的是出卖盟友的《慕尼黑协议》,这种说法要么是出于无知,要么是出于恶意。

在唐宁街十号的阳台上,张伯伦对着人群做了简短的讲话,“在我国历史上,这是第二次从德国把光荣的和平带回唐宁街来,我相信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各国媒体也都盛赞张伯伦在慕尼黑的外交斡旋的成就,不过也有的说,这个和平是有代价的,英法两国实际上是为整整一代人“购买了和平”。

这份“我们时代的和平”的代价就是英法势力完全退出中东欧地带,把它移交给德国主宰。如果按照价码来看,这份买卖是完全划算的,相比东亚、拉美和地中海来说,东欧无非是一块价值有限,而且麻烦很多的“鸡肋”。讽刺慕尼黑协定的人是从这份交易并没有购买到和平来论事——说它是鼓励纳粹继续侵略的行动。

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无论是反对还是鼓励,希特勒解决《凡尔赛条约》遗留下来的民族和边界问题的决心是不变的,如果阻止就会引发战争的危险——这一点毫无疑问的。除非在1936年,德军开入莱茵河西岸时,法国能立即回击,牢牢“卡位”在鲁尔区的要害,才能制服纳粹德国的扩张势头。但是关键时刻,法国政治“死机”了,没有做出有效反应。

到了1938年的时候,凡尔赛体系和洛迦诺公约遗留下来的军事条约系统,已经不足以遏制德国,反而成为英法的沉重负担,他们必须想办法摆脱他们,《慕尼黑协定》不仅摆脱了大部分的条约系统,解散了小协约国,免除了法国的军事义务,而且也解除了《法苏互助条约》(签这个条约的法国人就是个不折不扣的蠢材,一心逃避战争的国家居然和一心想引发战争的国家签订同盟),使居心叵测的斯大林把手从欧洲核心事物上拿开。

肩负、轻装上阵、退出中东欧,对两个世界性的殖民大国来说,都很有必要,很有好处的事情。张伯伦已经完全把中东欧送给了希特勒,来换取一代人的和平,这个地区是圆是扁,都是德国自己说的算——唯一的条件是德国不能动武,处理问题的方式要给英法和国际社会留有面子——最后引发战争的不是利益和势力范围的问题,而是恰恰是希特勒去挑战这最后一条底线造成的,英法都不反对把波兰走廊移交给德国,孤立的波兰也没有能力面对德国的压力。如果从逻辑上和常理来考虑,驾驭德国的是一个更成熟和更有耐心的政治家的话,大战完全可能不爆发,即便爆发也仅仅是德国和俄国之间的局部战争。所以就常理来说,《慕尼黑协议》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大手笔交易,最后导致交易失败的不是原则或者价钱的问题,而纯粹是技术问题——元首把应该干的细致的活,干的很粗糙。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二十 中东欧的新霸主

希特勒从捷克获取苏台德的事件被戈培尔管理的纳粹宣传机构高调的宣传,希特勒被当做一个外交天才来吹捧,但是在内心深处,希特勒却认为自己被张伯伦打败来,因为这件事留下一个并不好处理的尾巴——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仍然存在,在大德意志版图上留下一个缺口——“一个捷克的突出部仍破坏德国的东部边界线,在战略上还需要拉直从西里西亚的南端到厄斯特马克的东北端之间的那一条线”。

按照元首原来的想法,他应该骗取捷克人退出堡垒一线,然后以一场闪电般的四日行动,在英法来不及反映之前就占领整个捷克。但是张伯伦非常冷静而细致的处理了所有的问题,让希特勒找不到任何借口。按照当时最重要的见证人德国翻译官施密特博士的记叙,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后的第二天,希特勒脸色苍白,神情阴郁。在回柏林的途中,党卫队的随从们也证明了希特勒情绪低落,并不断说,“那个家伙破坏了我占领布拉格(捷克首都)的计划。”

尽管希特勒情绪低落,但是不久之后,就让德国正式行驶中东欧的主宰者的权力。11月1日,一场国际会议在他的家乡维也纳召开,与会的包括捷克、波兰、匈牙利,希特勒以仲裁者的身份来解决各方的领土纷争。捷克斯洛伐克的切申被判给了波兰,斯洛伐克和外喀尔巴阡卢塞尼亚两省的南部匈牙利人聚居区交给匈牙利的霍尔蒂政权。匈牙利人感恩戴德,波兰人则一副贪心不足的样子——实际上,他们占领的地区比希特勒判给他们的还要多。而捷克人只能认命,服从这位新霸主的要求。

波兰人和匈牙利人无情的驱逐了占领土地上所有捷克和斯洛伐克居民,大批难民涌来让捷克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苏台德的割占让捷克的工业体系惨遭解体,制造企业和原料企业,装配线和零部件厂被分割在国境线两侧,希特勒随时可以通过提高关税让捷克工业破产。捷克只好向德国请求把他们的经济体融入德国的经济,才能苟延残喘。至此一个独立的捷克国家实际上已经不存在,在经济上,他们依赖德国;外交上,俯首帖耳;军事上,德军48小时就能占领他们全境。捷克人也很识趣的选出了一个将近七十岁的老人埃米尔·哈查,出任总统,他在政坛上一直是对德亲善友好的代表人物,现在他的主要工作是向希特勒摇尾乞怜,并把国家逐步法西斯化或者纳粹化,以适应德国元首的胃口。

不过接着厄运仍然不肯放过捷克人,希特勒接受了他的副手兼继承人、帝国空军总司令戈林的建议,把捷克斯洛伐克分割为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国家更容易控制。而且斯洛伐克一旦独立,那么德国空军就不需要遵照《慕尼黑协议》不得进入捷克斯洛伐克的条款,自由进出斯洛伐克的机场,后者的地理位置对于德国空军用来钳制东欧和巴尔干地区来说,都非常有利。

于是德国人开始竭尽全力的支持斯洛伐克人的独立运动,外喀尔巴阡的卢塞尼亚人也有样学样的在闹独立(卢塞尼亚人是东斯拉夫的一支,和乌克兰人是近亲),为了最后挽救国家,总统哈查只好同意把捷克斯洛伐克改为捷克-斯洛伐克联邦,由波西米亚-摩拉维亚、斯洛伐克和喀尔巴阡-乌克兰这三个自治邦组成。

在一面忙着在南面进一步肢解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时,希特勒则主要精力转向东方,他要收回但泽走廊和梅梅尔,实现日耳曼民族做了近二百年的梦想——让所有的德意志人生活在同一个国境线内。一旦这个梦想实现,那么他就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比铁血宰相俾斯麦还要伟大。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评论 巨浪沸腾:评论 zhaoyu10271:比如美国人援助非洲人医疗药品,等非洲人口爆炸后他们的粮食就可以很方便的卖过去,又比如中国援助非洲建工厂,这样中国的机床设备和零配件就可以卖过去。但当时的人明显是没有这种意识的。且不说德国本来就没殖民地,就算是英法这种殖民地大国,长期剥削下去也会见底

当时的人也是有这个意识的,看下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著作就知道,这是当时的英国决策者非常了解的原理。印度的铁路系统基本上都是在殖民时代建立的,孟买在之前只是不大的渔村,现在的一带一路也有人讽刺是19世纪后期英国殖民主义的翻版。

问题的关键是不是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的矛盾,而是谁来承当这些对殖民地的投资,和捍卫殖民帝国不受外来侵犯的防务费用。今天美国人给穷国援助,给盟友军事保护,对流氓国家开战,花的钱都是全体纳税人的钱,但是赚钱的却是少数富人,他们从全球化的资本自由流动和开放性市场中获利。所以美国的全球化没法持续下去,最终会出现一个特朗普。

同样大英帝国问题也是一样,18世纪晚期,英国希望北美分担帝国的防务费用,然后美国独立了,19世纪中期,希望加拿大分担帝国费用,然后加拿大也表示要效仿美国,在后来英国就再也不敢对任何一个白人殖民地提这样的要求。全部英帝国非费用都是本土和印度,以及后来的埃及负担的,所以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要求停止印度为大英帝国买单之后,英国就没法继续维持下去了。

最后,无论今天的全球化还是过去的“日不落化”,不仅要让本国的富人发财,而且也要让当地人的上层发财,这样才能降低统治成本。殖民历史上最大的争议是,到底殖民地变得更穷了,还是更富了。如果从直觉上看明显变得更穷了,在英帝国的统治下,爱尔兰因为饥荒而背井离乡,印度人被饿死,非洲在人吃人。但是从统计数据上,却是殖民地更富裕了,被英国剥削了200年之后,印度有了塔塔集团。

最终指向的结论不是殖民地变得更穷了,而是殖民地的贫富差距变得更大了。在爱尔兰闹饥荒的那些年里,爱尔兰对英国的牛肉和小麦出口创造新高,因为最好的耕地和牧场都在大地主手里,普通农民土地越来越少,最后只能在山坡地上种植一些马铃薯维持生活,当马铃薯发生病虫害时,他们就面临生存威胁。同样印度人被饿死时,还在为欧洲出口大量棉花和茶叶,非洲人在人吃人时还在为英国餐桌供应咖啡和可可——因为种植园都是属于少数人的。

无论全球化还是“日不落化”,最终的结果都是要培养出一个全球化的精英阶级,去统治全球的平民阶级。平民阶级如果不抗争,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当年的爱尔兰人、印度人和非洲人一样。民族主义的好处就是,它把原来正在融为一体的各国精英阶级割裂开,强迫他们互相对立,这样他们实行联合统治的能力就降低了。而平民阶级在民族主义的大旗下团结起来,提高了自己的话语权,所以全球化遭遇民族主义是一种人类“生态系统”的自发平衡,全球化虚伪的普师价值必须用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来平衡,如果不如此,人类社会就必然毁灭——要么人类社会在全球化的精英统治中彻底毁灭,要么在激烈的民族斗争中毁灭。

就今天来开,尽管有很多不足,但是民族主义仍然是一个好东西,因为在过去的30多年里,所谓全球化和已经走过来头,普师价值和所谓的政治正确也走过了头,民族主义不仅仅是平民阶级在自我挽救,也是挽救整个人类社会。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重发图片版的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二十二 希特勒的解决方案

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波兰独裁者毕苏斯基和他的主要外交助手贝克访问了德国。毕苏斯基认为希特勒上台是一个改善德波两国的契机。因为希特勒是一个奥地利人,扩大一点说是也仅仅是南方德意志人——当是南北德国有很大的不同,北方人说低地德语,信奉路德宗,南方人说高地德语,信奉天主教。

而北方德国人,尤其是德国东北的普鲁士人,对波兰割占了但泽走廊极度仇视,因为它把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他地方分裂开,不仅影响了领土的完整,对经济发展也造成极大困难。而在魏玛政权中,掌握大权的恰恰是这些东普鲁士出身的军官们,国防军之父和共和国初期外交政策的决定者冯·西克特将军早在1922年就告诉政府,“波兰的存在是不可容忍的,与德国生存的基本条件不能并存。波兰必须消灭而且一定是会消灭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论断并没有错,希特勒比东普鲁士的军事贵族们对波兰更亲善,把波兰看作进攻苏联的最重要助力。但是一个政权的掌舵者,无论这个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怎样的,那么他都必不可少的受到民众舆论的压力。希特勒对波兰亲善的政策在德国并不得人心,尤其在解决苏台德问题之后,但泽问题就变得更加尖锐——为什么天才的元首可以收复苏台德,却拿不回小小的但泽——希特勒必须有所行动才能让德国民众感到满意。

在1938年11月,在解决苏台德问题不久,希特勒对波兰提出了最终解决两国领土纷争的一揽子方案:

第一,德国收回但泽市,但是不要求收回整个波兰走廊,波兰可以保留他们在但泽旁边新建的港口格丁尼亚;

第二,为了改善东普鲁士和德国其他地方的联系,德国要求在波兰走廊新建一条铁路和一条高速公路,德国拥有公路和铁路的治外法权。

第三,波兰要参加德国主导的由日本和意大利参加的《反共产国际协定》。

第四,德国对但泽归还后的波兰边境进行担保,不在对波兰走廊和西里西亚等地的德意志人聚居区提出进一步的领土要求。

应该说,这个一揽子方案来说是相当宽宏,如果有一个国家看到了捷克斯洛伐克现在的惨状,面对如此宽宏大度一定会一口答应下来。但是波兰偏偏是一个问题儿童,一个被迫害狂。他们毫无犹豫的就回绝了希特勒,让元首非常没有面子。波兰人说他们不要做德国的卫星国,要做独立自主的“大波兰”,所以不参加什么国际条约;他们也拒绝给任何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的“治外法权”,这是对他们主权的侵犯;他们怀疑德国在得到但泽后还会继续要求其他的德意志人聚居区,所以不如一开始就拒绝任何让步。

被波兰人如此驳了面子之后,元首居然表现出罕有的“温柔体贴”,他认为这是波兰政府担心受不了民众的压力,而不敢把但泽归还给他,于是对偷偷的波兰说,“不如我把但泽先占领了,然后你只要承认既成事实就好了。”按照元首的计划,这次占领将不出动德国正规军,而是通过武装当地人暴动的方式,这样可以给波兰人留足面子,只要他们约束好当地军警就行了。但是波兰人这次让希特勒彻底抓狂了——波兰人闻讯立即调集了两个步兵师去监视但泽。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今天更新不了了,大家都去购物吧。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二十三 但泽失火 殃及捷克

到了1939年二月份之后,随着两国谈判的崩盘,德波关系骤然紧张起来。德国决定对捷克施加强有力的军事压力,为此他们除了在德国本土和东普鲁士调动军队之外,还打算把一支地面部队派往斯洛伐克,这样就对波兰形成三面包围的局面。但是调动大军和进驻空军不一样,为了保证庞大的地面部队的调动和补给,他们必须利用这个地方的铁路交通中心布拉格。

但是《慕尼黑协定》里,捷克斯洛伐克的残余领土受到英法德三国联合保证,任何他国军队都不能进入这里,所以德国的想做的事情必然要违反《慕尼黑协定》,既然反正要违反协定,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干到底呢?不如直接把捷克剩余的土地占领了算了——这样的想法开始在纳粹高层的圈子里回荡,但是对于这样一个主意希特勒并不十分热心,虽然在慕尼黑协定后的一段时间内他曾经对冒险占领剩下的捷克土地感到跃跃欲试。

希特勒在慕尼黑协定签署的不久后,就命令最高统帅部评估入侵捷克残余部分的可能性。得到的答案是非常令他满意的,这在军事上没有任何难题——在剥离了苏台德防线之后,德军可以迅速的推进到布拉格。但是到了1939年一月后,捷克新政府的顺从,和他们经济上对德国的依赖,已经让希特勒感到对局面的满意。捷克人已经准备答应德国的全部要求的要求——解散了大部分军队;退出国际联盟;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和德国签订优惠的关贸协定;解散各种不符合纳粹胃口的左翼和右翼的自由派政党;而且捷克的工业也要向德国工业一样,受到纳粹当局的计划指导。基本上,这样之后,一个“独立”的捷克国家只不过是德国的一个自治州,唯一要做的就是把一个大州——捷克斯洛伐克,分为两个更容易控制的小州——捷克、还有斯洛伐克。

但是斯洛伐克的自治政府正在德国的鼓动下,正准备宣布独立的前夜,捷克斯洛伐克总统哈查,不知道从哪里吃了熊心豹子胆,决定为捍卫国家的完整,进行最后一搏。1939年3月6日,哈查解散了卢塞尼亚的自治政府;9日解散了斯洛伐克自治政府,并且实行国家戒严,逮捕各独立运动领导人。

希特勒为哈查的行动吃了一惊,然后是狂暴的愤怒,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个被他像面团一样揉捏的捷克人总统居然有这样大的勇气,每个人都知道,斯洛伐克独立运动是受到德国在背后支持,哈查的行动时对希特勒正面挑战。这次事件让希特勒最终接受了这样一种意见——干脆直接把捷克占领了算了。一个自治的捷克国家,无论他对德国在服从,仍然是楔入德国边境线上的一个异族国家,终究是一种隐患——就这样捷克的命运被最终决定了。

3月11日,一批德国武装人员冲入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发,救出了被囚禁的斯洛伐克独立领导人,然后在德国刺刀的保护下,在3月14日,斯洛伐克总理在议会宣布独立。

哈查知道自己闯了祸,只好请求希特勒的接见。14日晚,在柏林总理府希特勒接见了哈查,对他说现在的事态已经不允许一个独立的捷克国家继续存在了,哈查必须签订协议,把捷克国家移交给德国管理。然后他把哈查扔给他的副手戈林和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两个人像恐吓小孩子一样,恐吓哈查在文件上签字。戈林苦口婆心的劝说他,如果不签字的话,天一放亮,他的几百架轰炸机就会起飞,把他们号称中欧最美丽城市的布拉格炸成一片废墟。年近七旬的哈查因为心脏病发作昏倒了过去,希特勒的私人医生给他打了一针后醒来。他一面哭,一面同意签字,但是要求对捷克人的剩余权力与希特勒进行最后一轮讨论,希特勒同意保留了捷克人的一部分自治权——不过后来随着战争的爆发,这一部分少的可怜的自治权也被剥夺了。

3月15日凌晨,捷克总统哈查签订了协议,同意斯洛伐克独立,并把剩余的捷克国家置于德国的保护下。德国兵不血刃的开入布拉格,把原来的捷克国家改为,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

同一天,在外喀尔巴阡区域的卢塞尼亚趁着一片混乱也宣布独立,这帮不知死活的家伙,马上遭到了匈牙利和波兰的联合入侵。因为当时的卢塞尼亚人分布于斯洛伐克、匈牙利和波兰的三国交界区域(就像今天的库尔德人),无论波兰和匈牙利都不希望看到一个独立的卢塞尼亚人国家来鼓动他们国内的少数民族。

这次入侵受到了希特勒的默许,因为他担心一个独立的卢塞尼亚人国家会受到,他们的亲戚乌克兰人的支持,因而把斯大林的苏俄势力招引进来。于是匈牙利占领了外喀尔巴阡的大部分地区,波兰占领了北部的一小块,在边界匈牙利军队把一大批从波兰来帮助同胞兄弟独立的波兰籍卢塞尼亚族和乌克兰族民兵移交给波兰军队。然后波兰人把他们全部捆起来扔进河里,在这些战俘在水中挣扎的时候,波兰士兵在岸上丧心病狂的拍手大笑——这个作死的民族,在他们最后灭亡之前,继续着作死的历程。


楼主:淼水有鲸

字数:79510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9-22 20:31:16

更新时间:2021-04-03 03:17:26

评论数:149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