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元首的逻辑——二战时希特勒的决策历程

元首的逻辑——二战时希特勒的决策历程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一篇 民族是什么?


发生在1992年4月5日至1996年2月29日萨拉热窝围城战,是被认为既二战列宁格勒围城战之后最残酷的围城战。在围城战中,塞尔维亚军队表现令人震惊的冷酷无情,守候在高山上的狙击手会故意射击大街上平民的非要害部位,以便继续射杀前来营救受伤者的亲友。很难想象,为什么有着同样血统,操着同样语言的人会如此冷酷无情的互相对待——难道他们不是一个民族吗?如果不是那么民族到底是什么东西?

自由主义者说民族是虚构出来的东西,不存在民族,只存在一个个的个人。说这种话的人要么是可以从中获得利益,要么就是瞎子、聋子、傻子、疯子。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都可以看出,民族是一种真实存在,并且很可能是人类社会中最有活力的东西。那么什么是民族?民族是那种在血统和文化有共性一群人的集合体吗?恐怕未必,如果民族是这种概念,那么说德语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就不会心向法兰西,那么穿裙子说爱尔兰语的苏格兰高地人就不会和英语的苏格兰低地人联合起来反抗英格兰的侵略。

在19世纪后期民族国家崛起的时候,有一句名言叫“当你们的说的话,别人一句也听不懂的时候,那么你们就是一个民族。”。乍看起来,这个论断似乎很有道理,因为他符合对现实的观察。但是从历史上考证则道理并不充分,在中世纪,法国东南部的语言和北方的巴黎盆地相差径庭,不会比南面的意大利语之间的差距更小。现代民族语言是随着国境线的巩固,海关机构,国民文化教育的普及而产生的。在19世纪70年代,意大利刚统一时,大臣们仍然为到底应该采取“撒丁方言”作为意大利语,还是佛罗伦萨方言作为意大利语而争论不休——不过感谢但丁,佛罗伦萨语最后赢了。

为什么南斯拉夫不能成为一个民族?如果考察这些南斯拉夫人历史就知道,穆斯林的改宗者是几百年来一直在为奥斯曼人作战,他们是土耳其军队的主力部队之一、还是苏丹亲兵的重要来源,并产生过好几位大维齐尔(相当于土耳其帝国的宰相)。而克罗地亚人一直是西欧天主教世界的前哨站,几百年来克罗地亚山地步兵一直抵御奥斯曼土耳其的中坚力量,无论是罗马教皇还是哈布斯堡的皇帝都引以为干城。而改宗者和克罗地亚人做互相作战之余,也不忘去镇压一下不愿意纳贡的塞尔维亚农夫们。直到19世纪,这些塞尔维亚人才找到了愿意支援他们的俄国沙皇作为后援。这三伙人本来就是仇深似海的,如果能被捏合成一个民族才怪。

血缘和文化,不能成为构成一个民族的主因,现存的血缘和文化相似性,往往是长期居住在一起,并且相互交融而产生的。他们不是产生民族的原因,而仅仅是一个结果。那么民族是怎么产生的?美国曾经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两队童子军在没有通知他们还有另一队人的情况下,安排在一个宿营区里露营。当天晚上他们打了起来,第二天在两伙人正打不可开交时,通知他们有一个虚构的规模更大的童子军组织也要来这个宿营区。结果当天下午他们就和好了,并且一起建筑工事用来防御新来的童子军组织偷袭。

在工业社会之前,绝大多数民族的规模超过了当时的生产需求的合理单位,而在工业化之后,绝大多数民族的规模又小于经济发展的需求,所以民族也不是经济社会的产物。民族更可能是一个军事单位,是为了保卫共同领地的人的集合体,根据地理位置的不同,有不同的大小规模——共同对敌的军事经验和同仇敌忾产生民族和民族精神。这个解释符合大部分的民族的起源,并且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本来不和睦的苏格兰高地人和低地人会变成一个民族——源于共同对抗英格兰人入侵的经验。同样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说德语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心向法兰西。

同样近代资产阶级没办法把南斯拉夫捏合成为一个民族,因为在他们之前,三个互相敌对的集团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民族,这种民族通过长期的军事经验而变得牢不可破。也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捷克和斯洛伐克两个最接近的民族总是分分合合,因为他们几乎没有共同对敌的经验,所以基本上没有同属于一个民族的情感联系。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二十四 张伯伦的新对策

希特勒占领捷克的剩余部分,建立了一个“保护国”。这件事做的简单的就像一个小孩在自家的后院推到了一座沙子城堡,然后又垒起一座新的一样。但是却在国际引起轩然大波,因为希特勒撕毁了《慕尼黑协定》,并且他侵占的是一块非德意志人土地,他找不到任何理由为这个事件进行辩解。

这件事情等于狠狠打了英国人和法国人一记耳光。英国舆论汹汹,所有张伯伦的反对派都兴风作浪,要求政府履行在《慕尼黑协定》中对捷克斯洛伐克领土的保障,对德国宣战。但是张伯伦借口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内部的发生了变化,斯洛伐克独立,原有的缔约的捷克斯洛伐克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英法对原捷克斯洛伐克的领土保障就自动解除。

张伯伦像一位狡猾的律师一样,再次为英国摆脱了一次军事义务,但是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了。因为英国舆论对他非常不利,这给了他的反对者们巨大的能量。左右两翼的自由派们都反对他,他们认为希特勒是自由主义者最大的敌人,无论是左翼还是右翼都是如此。原来追随他的保守主义者们也感到脸上难堪,不得不和张伯伦的绥靖政策划清界限——其中包括内阁中最得力的伙伴外交大臣哈利法克斯勋爵。

希特勒的行动让张伯伦在英国变得孤立无援,舆论反对他,议会反对他,连内阁的同僚们也反对他。在舆论、议会和内阁同僚的压力下,1939年3月31日,张伯伦在国会讲话中被迫承诺了对波兰的领土的保障,这个议案迅速被下院通过。

4月1日愚人节。全世界都在聚焦这份英国政府的新政策,波兰人毫不犹豫的就接受了英国的保障条约。4月明媚春光中,华沙城内一片乐观景象,甚至有人在讨论如何进军柏林的问题。

但是张伯伦并不想去真的去承当这个军事义务,这个义务太沉重,会压垮整个大英帝国,这个狡猾的老狐狸希望把问题转嫁给斯大林,他希望有英法俄波联合进行活动,让苏联承担主要的军事义务,但是波兰人拒绝接受和俄国之间任何协议——张伯伦只好越过波兰直接和苏联人谈判。

尽管苏联人礼数周全,但是斯大林明显是一个比希特勒更难打交道的人。斯大林询问,在开战第一个月英国可以投入多少个师的兵力,英国代表在支支吾吾半天之后,说他们只能投入3个师。斯大林嘲弄道,你们知道我们会投入多少个师吗?300个。在接下来的谈判中,俄国人极尽讹诈之能,他们要求英国必须允许他们在东欧自由行动。英国代表请求他们解释这个“自由行动”的内容,俄国人回答,因为是“自由”行动,所以就没法解释。

英苏两国的谈判缓慢由毫无进展,英国无法接受俄国人的“自由行动”,如果他们可以接受的话,为什么不干脆让希特勒在东欧自由行动?德国人看到了机会,他们也开始和斯大林展开对话——对话的基础就是“自由行动”,德俄将在东欧划定一条势力范围,双方都可以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自由行动”——也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二十五 元首一生最大的错误(上)

从1939年初到战争爆发前的半年时间内,是决定后来整个世界历史走向的最关键时期。毫无疑问的是,希特勒在这个半年关键的窗口期内处于中心位置,并掌握着几乎全部的主动权,然而正是这个半年内出现的严重失误,导致最后他所有的计划都的面目全非。这个失误远远大于在莫斯科、斯大林格勒和诺曼底的失误,它使德国人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和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他不仅毁灭了德意志民族,而且摧毁了整个欧洲,导致了世界权力的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俄两国。

各国的历史宣传学都孜孜不倦的把二战的爆发定义为希特勒刻意发动的一场反对全世界的战争。但是这完全不符合事实,是的,元首希望用一场战争来为德国赢得“生存空间”,但是这个目标是指向俄国,而不是英法。如果按照原定的计划,那么就没有一场世界大战,只有一场苏德战争。

希特勒甚至最初没有打算对横亘在他夺取生存空间道路上的波兰动武,在1939年三月的时候,当德波关于但泽和波兰走廊问题谈判破裂,希特勒仍然对自己的很多主要助手,如最高统帅部长官凯乐尔将军说,他不打算对波兰动武。进攻波兰的白色方案是在1939年4月3日才开始制定的,这时候的波兰因为得到了英法虚无缥缈的军事保证,而变得完全不可理喻起来。

当1939年4月1日,英国外交政策逆转的消息传来的时候,希特勒表现是错愕,如果不是考虑到这是一份外交公报,他甚至应当怀疑这是张伯伦的愚人节恶作剧。因为保卫波兰对于英国来说是毫无利益可得的,而且在技术上不可行,英国没有能力威胁德国西线的兵力,更没有能力向波兰投送援军。唯一的可行方法就是依靠于红色俄国人,但是斯大林一定会开出很高的价码。难道英国人宁愿把东欧交给红色帝国,也不愿意把这片土地的主导权交给德国吗?那他们为什么在慕尼黑选择了撤出?

英国政府的新政策在逻辑上是荒谬的,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在此后几个月中,希特勒的全部外交都在对英国指明这一点。他首先开始破坏英俄之间的军事谈判,然后在5月22日和意大利签订了《钢铁盟约》,这份盟约规定:

(1)缔约国一方的安全或重大利益受到外来威胁时,另一方将给予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支持;
(2)如果一方卷入战争,另一方则给予陆海空军事支援;
(3)一旦共同参与战争,任何一国都不能单独停战或媾和;
(4)成立组成常设委员会以加强互相协调。

毫无疑问,这份盟约是进攻性质,而不是通常的防守性质。这份气势汹汹的盟约达成后,德国进行了大势的宣传,但是德国的将领们却给希特勒泼冷水,说意大利人无论是部队的素质,还是军备水平都不值一提。对此希特勒也是清楚的,但是这份盟约更多的是在虚张声势。墨索里尼在签约之前曾经抱有疑虑,因为他担心被卷入到德国和波兰的战争中去,进而引发和英法的大战。但是希特勒却让他相信,未来三年之内,他们和英法之间根本就不会发生战争。

希特勒相信,他破坏了英俄之间的协约,并且和意大利一起虚张声势后,英国人家就会头脑清醒起来。从理性上来看,保卫波兰无利可图,而且一旦卷入和德国的战争,那么英国就必须集中全部的军事力量,这样意大利就会在地中海的肥肉上狠狠的咬一口。从技术上说,英国没有苏联的帮助,也根本没有在东欧保护波兰人的能力,那么他们为什么要费力不讨好的做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所以希特勒相信,英国不会对德国作战,在入侵波兰的前夜,他和他的助手们谈话时,还说,因为英国人的民族性格是天生冷静,感情受到头脑的控制,不会一时冲动做出傻事。但是恰恰相反,英国人做了一件傻事,而且把整个世界推入大战。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二十六 元首一生最大的错误(下)

为什么英国政府会为了毫无利益的事情对德国宣战?实际上到了最后,以张伯伦为首的英国内阁仍然渴求和德国达成某种妥协,随着苏联的谈判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可能了之后,张伯伦的在战前的最后几个月的政策又变回了“绥靖”方针,他努力压服波兰与德国达成协议,希望导演一次新的“慕尼黑协定”,但是这一次他的政府已经太虚弱了,无力做到这一点。如果他拒绝对波兰承担那根本就承担不起的义务,那么议会就会通过不信任案,把他的政府赶下台。

最后当德国军队越过边境线,英国对德宣战之后,议会内外所有自由派们都额手称庆,他们高兴极了,因为总算可以对希特勒进行战争了。他们不担心英国或者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会损失什么,只要能够消灭希特勒,消灭希特勒主义,因为希特勒是所有自由主义者的敌人,他在德国的成功不仅仅建造了一个反自由主义的中欧帝国,而且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催生了了一大批纳粹粉丝。

1936年奥运会开幕式上,大批非德国非日耳曼裔的运动员在通过主席台时用纳粹礼对这位中欧伟人致敬。当1938年德奥合并时,英国作家萧伯纳说,“我真希望英国也有一个希特勒。”,于此同时整个欧洲都有纳粹化的趋势,在法国和比利时,纳粹主义者已经在政坛崛起,正要摩拳擦掌的效仿希特勒,在东欧所有的国家即便没有纳粹化也法西斯化了。

希特勒主义不仅在社会下层赢得了大批支持者,而且在社会的最顶层最富裕的那个阶层中也不乏同情。已经为了一个美人而退位的爱德华八世也是一位纳粹同情者,赞成绥靖政策。哈利法克斯勋爵用羡慕的语气谈论希特勒的成功,说“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但是我并不觉得他是不自然或者不道德的……”

如果从一场单纯为了反对希特勒而进行战争的话,那么英国的宣战就是完全理性的。如果不宣战那么希特勒和希特勒主义早晚会把所有的自由主义者都消灭掉。英国没有能力去保卫波兰——这有什么问题,自由主义没有义务去保卫一个法西斯国家,只要能和希特勒打起来就好了。英国有可能战败——这也没问题,因为只要打起来,那么美国参战只是时间问题。大英帝国在这场战争中必然瓦解——这也没问题,我们都是自由主义者,我们没有国家,没有民族,我们是国际公民,大英帝国没了,我们还可做美国人,亦或是把英国变成美国的第五十一个州也可以。

二战的爆发本质上是一场阶级和意识形态的战争,就像丘吉尔所说的,最核心的目的是“保卫自由世界”,为了这个目的,大英帝国是可以牺牲的。所以希特勒做了最错误的选择是,通过外交对抗来强化英国的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反而让张伯伦政府更加脆弱,让英国政坛的自由主义者更有论据来鼓吹德国的威胁。

后来在反省这段错误的过程中,元首认为是国际犹太人发动了世界大战。如果我们把国际犹太人等同于国际自由主义者的话,那么元首的这个逻辑并非没有道理,而且是非常有道理。当然犹太人并不能等同于国际自由主义者,所以这个理论是有偏差,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也纯粹是为了发泄德国濒临战败时的愤怒而已(这个后面再谈)。

毫无疑问,如果没有英国政坛上下的自由主义者在兴奋作浪,第二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但是从根本上来说,到底是谁给了这些自由主义者能量?要知道在1938年的时候,以张伯伦为首的“绥靖派”仍然控制着政府,而最后搞垮了他们的恰恰是希特勒自己。张伯伦对希特勒的要求并不多,就像《英德联合宣言》里面所写的,即便英法势力已经撤出了中东欧之后,凡事也要英德两国互相磋商,遵守国际秩序,给英国留有面子。

但是希特勒赤裸裸的践踏了《慕尼黑协定》,并且举动越来越肆无忌惮,对梅梅尔地区的收复就简直粗暴至极——对立陶宛直接发出最后通牒,要么把梅梅尔交出来,要么我们用武力占领。这样一次次的打脸,把大英帝国的面子放在脚下踩呀踩,让所有的英国人脸上无光,让绥靖派名声扫地,让自由派振振有词,最后结果只能是这样。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二十七 战争临近(上)

1939年逐渐进入下半年,天气又盛夏进入初秋。元首的耐心已经被邪恶的波兰人消耗殆尽,他不能在等下去了,因为一旦过了10月份,那么就进入雨季(东欧地区秋末下雨,和我们这里不太一样),到时候地面将变得泥泞不堪,德国的摩托化部队将没法前进。而一旦过了雨季,就又进入不适宜作战的冬天。所以如果不能在9月份采取军事行动,那么愚蠢波兰人就可以继续嘲弄德国人笑到40年的春天。

国内的形式对元首非常不利,1939年德国的经济开始出现下滑,这固然是在29年美国股市崩盘后的大萧条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世界经济依然低迷并且起伏不定,依赖于出口的德国受到新的一轮世界经济下滑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希特勒的“四年计划”中“进口替代”政策的副作用。

在1936年开始执行“四年计划”之前,德国外贸模式是依有“巫师”之称的前任经济部长兼帝国银行行长沙赫特博士制定的。外贸政策的核心叫做“双边货物交易协定”。德国资源匮乏,除了煤炭之外,几乎什么都需要进口很多原料和农副产品,比如铁矿、石油、橡胶、小麦、牛肉等等,但是希特勒接管的德国却囊空如洗,既没有硬通货又没有外汇。怎么办?沙赫特这个老巫师玩出了令人叫绝的方法。

经济危机之后,全球大宗原料和农副产品暴跌,以农业和矿业为主的国家都苦于没有市场,这时候沙赫特领着德国代表蹦出来,说要大手笔的采购各种原料和农产品,各国自然趋之若鹜。不过等等,沙赫特又说,我们要采购,但是我们没有钱,所以我们的签订一个“易货”协定。德国买你们的原料和农产品,但是不付钱,只记账。为了平衡账目,你们要购买德国的工业制成品,这样一进一出,账目就互相抵消了。原料供应国,越是卖出更多的原料,那么德国欠他们的钱就越多,所以就的更多的买进德国的产品,而不买其他国家的产品,不然欠款就收不回来。

靠着这种方法,沙赫特和四十多个国家(那个时代亚非拉还没解放,国家数量比现在少得多)签订了这种协议,德国不仅在穷的一分钱都没有的状态下,获得了稳定的原料供应,而且还在世界一片贸易保护主义氛围下,为德国产品打开了市场。看得英美都张目结舌,原来世界贸易还可以这么玩的。

英国人玩世界贸易的方法是如果有人拒绝“自由贸易”,那么约翰牛就开出军舰和海军陆战队,用舰炮强迫你加入“国际大家庭”。美国人的玩法是,想方设法让你欠美帝的钱,然后如果你拒绝“门户开放”,那么美国人就要收账,让你发生金融危机。而德国的玩法是,欠钱的是大爷,你如果不想让德国跳票,那么就赶快多买进德国的商品。

但是从1936年底开始,德国开始实行“四年计划”,让德国完成战争准备。其中一项叫做“进口替代”,用本土的产品取代进口产品,这样如果一旦和英法发生战争,或者遭到贸易制裁,外汇枯竭,或者海路被封锁,那么德国经济可以自给自足。为了这个目的,德国开始削减原料和农副产品进口。

德国把所有可以找到的地皮都种上农作物,种不了小麦的,就种植土豆。然后从煤炭中提取出燃油,合成橡胶,甚至是咖啡——这种策略既不经济,因为生产成本非常高,而且也造成了外国对德国工业产品需求的减少,造成出口下滑。加上全球经济的波动,在1939年时,德国经济开始进入一个困难的时期,工人工资停滞,物价却在上涨,民众开始有怨言,而且他们不喜欢希特勒给他们提供的土豆,想要吃阿根廷的小麦和牛肉。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二十八 战争临近(中)

对波兰亲善的政策又是希特勒的外交失误之一,他没有体谅到北方德国人,尤其是柏林人和东普鲁士人的情感,这些人仇视波兰的存在。在但泽危机之后,两国都民族情绪高涨,在得到英法的军事保证之后,波兰政府开始肆无忌惮的纵容民间的民族主义,对境内的德意志人的迫害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潮,其中包括连续发生了6起骇人听闻的德意志人遭到私刑阉割的事件。而这些波兰境内德意志人的悲惨遭遇又被戈培尔的宣传机构添枝加叶的在德国国内宣传。

到了这时候,德波两国的外交政策已经被民族主义推动着出现了无法刹车的局面。希特勒如果在经济困难时期,在外交上继续减分,让波兰人嘲笑德国一个冬天,那么对于他的威信将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所以最后只有两个选项,要么再来次一新的“慕尼黑”,要么就必须在年内采取军事行动。

德国对但泽走廊问题的解决方案是这样的——

但泽必须归属德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波兰可以保留他们在但泽旁边新建的港口格丁尼亚。

在波兰走廊进行居民公投,通过民族自决的方式来决定这一带的归属,但是无论走廊地带最后是属于德国,还是还是波兰,对方都有权利在走廊建造拥有治外法权的一条铁路和两条公路。

应该说,即便用今天的眼观来看,这个解决方案也是公平合理的,因为但泽从来不是波兰领土,它曾经是国际联盟的托管城市,然后被波兰强行占领,所以最后回归德国是理所当然的。而格丁尼亚在一战前只是但泽境内的一个小渔村,是十几年间靠人为移民制造出来的城市,德国允许波兰保留格丁尼亚实属宽宏大量。

通过投票来决定争议领土归属,也属于一战以来解决领土纷争的主要手段。为了保证双方在外贸出口上都不受制于人,所以在走廊地带归属对方后,对方有权建造带有治外法权的公路和铁路,也是很好的建议。

但是对于这样的建议,英法政府都表示赞成,波兰人毫不理会,甚至连派出全权的谈判代表也拒绝。而英国没办法对波兰施加更大压力,因为一旦这样做,下议院里就有人叫嚣着说张伯伦的政府正在搞一次新的“慕尼黑阴谋”。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后决定动武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选项。1939年8月23日,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飞往莫斯科,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通过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一切纷争,不参加任何以反对另一方的军事同盟。不过最关键的是它未公布的秘密条款——双方划定了一条势力范围,以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的立陶宛北部边界、波兰的那累夫河、维斯瓦河和散河为分界线,苏德两方在各自的势力范围内都可以自由行动。按照这个势力范围,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波兰东部都属于俄国的势力范围。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二十九 战争临近(下)

1939年,8月22日,当里宾特洛甫启程前往苏联的时候,希特勒在阿尔卑斯山麓召集帝国将领和纳粹高层做最后的部署,地点选在海拔1881米“鹰巢”——这个献给他五十岁生日的礼物,他并不十分喜欢,一生只到过十次。然而之所以要选择这个地方,是因为元首是一个历史浪漫主义者,相传一千多年前霍亨斯陶芬王朝巴巴罗萨,在远征意大利前夕,在为德意志历史上建立第一个帝国的前夜,也是在阿尔卑斯山的雪峰之处聆听神的呼唤。

现在他正处于德意志民族最关键的时刻,正在准备为德意志民族再次建造一个帝国,德意志历史上的第三帝国,而且是一个千年帝国。他明白这个过程是要冒风险的,但是要成就伟大的事业,没有不承担风险的。就如汉尼拔在卡纳,腓特烈大王在洛伊特恩,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在坦南堡,都承受了巨大的风险——他对他手下的文武官员们这样解释说。但是他相信,在这场赌博中,他赢得层面要大得多,因为他相信英法不会宣战,他已经完全看穿了他们的底牌,他们没有做好战争的准备,而且唯一可以依赖的王牌——来自红色俄国的合作,已经被他成功的打掉了。

希特勒签署了攻击命令,白色计划将在8月26日凌晨4点30分开始,德军将越过边境线,对波兰进行打击。然而这次高度绝密的会议,马上就发生了严重的泄密,不出24小时,载有希特勒的讲话内容和攻击命令的情报就出现在张伯伦的办公桌上。这次泄密可能好好几个源头,包括很多害怕大战爆发的德国贵族将领,但是唯一能做到如此效率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帝国谍报局长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在西班牙内战期间,他的工作受到希特勒的高度赞赏,因而赢得了几乎无限度的信任。这个人是帝国内部进行颠覆活动的“黑色乐队”的总指挥,正是这个人在第三帝国内部的无情破坏,成为导致德国战败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德国官方宣布里宾特洛甫将赴苏联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时候,英国政府就知道,这很可能是希特勒即将动武的前兆,英国内阁认为必须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他们吸收了一战爆发时的教训,他们认为在1914年的时候,如果英国政府给出明确表态,证明一旦大战爆发,他们会立即参加俄法对德国的作战,那么德国人很可能就不会铤而走险。而正是英国模棱两可的表态,成为导致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由于英国没有及时表示参战的决心,让德国误以为英国会保持中立,这样他们只需要对付俄法就可以了。

所以张伯伦决定明确的通知德国政府,他在23日他通过外交照会和自己亲笔写给希特勒的信件双重信息通知德国——《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并不会改变英国履行《英波互助条约》军事义务的决心,但泽问题必须通过政治解决,如果德国对波兰动武,那么英法两国必然履行军事义务——对德国宣战。

接到英国的外交照会之后,希特勒暴跳如雷,他对英国大使说,他不害怕战争,他是一名上过前线的老兵,他了解战争,并知道如何赢得战争,如果1914年他是第二帝国的首相的话,德国根本就不会战败。波兰在现在会变得如此顽固不化,完全是因为英国为他们提供了军事保护的原因,是英国搞坏了局面。他已经50岁了,如果要打仗现在就打,不要等到他55岁。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三十 英德同盟?


到了25日的时候,希特勒终于从狂怒中冷静下来,他决定做一次前所未有的外交努力去挽回和英国的关系。在这一天的中午,在帝国总理府,他召见了英国大使汉德逊。这是元首一生中罕有的在外交场合真情流露的时刻,他对汉德逊大使说,他是一个经历一次大战的老兵,他了解战争的恐怖,他不想打仗,尤其是不想和英国打仗。他本质来说是一个艺术家,而是一个政治家,他希望有一天能够放弃政治重新做回一个艺术家,但是现在他不能舍弃对德意志民族的责任,他不能容忍日耳曼人在其他民族国家内被作为二等公民迫害。如果英国能在波兰问题上置身事外,那么德国和英国之间将达成一个前所未有的条约——

德国愿意做英国的盟友,德国将在一切情况下,保障大英帝国的存在;无论在任何情况下,只要英国需要,那么德国都将在一切战争中支援英国,和她并肩作战。

同时他又在对波兰的调门上让了一步,他又退回到1938年冬天的要求,德国只要波兰归还但泽,并且允许在波兰走廊建立一条有治外法权的公路和铁路,不在对整个走廊和上西里西亚提出任何领土要求。

那天下午的外交会面是完全反常规的,希特勒几乎在一场尔虞我诈,互相恐吓的国际游戏中,揭开了自己全部的底牌,他希望能用这种坦诚打动英国首相张伯伦。在那次会面之后,总理府的工作人员发现希特勒似乎变得异常镇定和开朗,仿佛某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当天晚上的时候,他在白色计划生效前前的几个小时下令推迟计划进行,以便英国有足够的时间考虑他的建议。在大军行进到边界地带的时候,被生生硬硬的停止住了。一些小规模的部队由于没有及时接到命令,已经闯入了波兰境内,发生一系列的小型交火。事后,波兰政府居然得意洋洋的宣布,击败了一批由德国正规军化妆的德国匪徒的对边境的袭扰。他们不知道的是,在26日早晨的时候,他们已经和亡国的命运刚刚擦肩而过。

接到希特勒的条件,张伯伦百感交集,这份协议就是他这么多年来不懈努力的目标。甚至来说,这不仅是他个人的目标,而且是张伯伦家族从一次大战之前至今两代人的目标。张伯伦家族是政治世家,历史上出过很多议员、海军高级将领和大臣,他的父亲,约瑟夫·张伯伦,他的兄长奥斯丁·张伯伦都曾经担任内阁大臣,他们都敏锐的认识到,美国人和日本人才是帝国真正威胁。他们都反对对德的战争,主张英德达成妥协。

现在这个目标已经近在咫尺,却远如天涯。他是在代议制度下的政府首脑,他领导的是一个不稳定的联合政府,他没有权利却达成这个协议,他只好庄重的回复希特勒:“他同样不希望和德国在任何情况下发生战争,但是英王的政府不能因为别人给予好处的缘故,就放弃自己的承诺的义务,英国政府无法放弃《英波互助条约》。”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三十一 家族使命

尼维尔·张伯伦出生于一个显赫的世家,他和他的家族属于维多利亚时代掌控大英帝国的那一小撮子精英阶级中的一员。他的父亲约瑟夫·张伯伦1936年出生于英国工业中心伯明翰,这座城市在中世纪时就号称拥有“一千种行业”。张伯伦家族在制鞋业和金属加工业中都有成功的投资经历,约瑟夫·张伯伦后来成为一名成功的金属制造商人,家族企业在他的管理下达到鼎盛,生产的金属螺丝占英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二,被认为是当时英国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富N代中的翘楚。

约瑟夫·张伯伦在政治上也极其活跃,1873年,张伯伦竞选成为伯明翰市长。此后几年,张伯伦大兴市政建设,改善伯明翰的道路、照明,解决下层人民的生活问题,建立市属企业扩大就业。将一个脏乱差的重工业城市变成了英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但更重要的是,张伯伦的改革在自由放任思想一统天下的年代,开创了政府干预经济、建设福利社会的实践。

1880年,他以自由党的身份首次进入内阁担任贸易大臣。后来他由于政见和自由党不同,逐渐转向保守党。他反对当时英国执行的自由贸易政策,当时所有的工业国家如美国、德国、法国都执行严密的保护主义政策,他认为英国继续这种自由放任的政策就是自寻死路。他主张在英国实行保护主义,同时改组大英帝国,在帝国内部实行一种“关税特惠”,并逐渐组建一个像德国那样的“关税同盟”,最终要把这个松散的大英帝国改造一个严密的“联邦制帝国”,当时他认为是维多利亚晚期不列颠新帝国主义在政治上的领军人物。

但是曲高和寡的张伯伦在1906年竞选首相失败后,退出政坛。他有三次婚姻和7个孩子,其中第三次婚姻娶的是美国克利夫兰总统的战争部长威廉·恩迪科特的女儿。此后他的两个儿子奥斯丁·张伯伦和尼维尔·张伯伦都在政治上极为活跃。

“捍卫帝国”被看作是张伯伦家族的政治使命,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以下这些措施。

首先,是要解决英国穷人的生计问题,弥合阶级裂痕,保障英国内部的团结。

第二,建立德国式国民的义务教育体系,提高英国普通民众的教育水平,这一方面可以弥合阶级裂痕,另一方面提高了英国的在工业科技方面的发展能力,凭借更高的国民教育水平,在化工、电气等新式工业方面,德国已经把老迈英国甩开了。

第三,是要结束自由放任的贸易政策,向美国、德国那样实行保护主义。

第四,是要实行“帝国特惠关税”,在大英帝国内的各成员中互相实行低关税,而对外国如美国日本的商品实行高关税。并最终在大英帝国内部形成一个“关税同盟”(大致你可以参考现在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因为英国本土人口和市场都太小,未来肯定没法和拥有庞大国内市场的美国人竞争。后来在尼维尔·张伯伦推动下,1932年的渥太华会议上,英国和帝国内的11个自治领签订了互惠协议,初步达成了老张伯伦的当年的雄心。不过后来在二战后,在美国的压力下,这个关税互惠体系被解散。

第五,就是要改善和德国的关系,停止海军军备竞赛,因为和德国的战争必然导致英帝国的土崩瓦解。

第六,就是要在关税同盟的基础上,彻底改组大英帝国,建立一个“英联邦”,成立一个帝国的联邦政府,全面整合英国的经济和军事资源,在列强林立的新时代里捍卫大英帝国的存在。当然1926年成立了一个英联邦,但是这个英联邦和老张伯伦设想中的完全不同。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篇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第一次一战爆发的原因(1)

礼记有云,“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后来不知道那个好事之徒,有把他改为“杀父之仇,夺妻之恨,不共戴天。”但是这句话显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因为事实具在。夺妻之恨无非是一时血气上脑,来个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只要当时有人拉开,日后两位靴兄靴弟找个小酒馆点上两个小菜,喝上几口小酒,也就是一笑泯恩仇了。

所以目前这句话已经基本被社会所淘汰,而“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句古话却是至理名言,至今流传不息。

1871年普法战争结束时,有政治家预言这将是最后一场大国之间的战争,因为随着战争在现代化和规模化的扩大,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所成承受的极限。当然这个断言毫无预见性,因为你如果不去试试就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在此后的时间里,任何一个列强都明白,大国之间的战争是后果严重的,都在竭力避免列强间直接交战,在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爆发前的半个世纪里,所进行的都是列强与小国之间战争,或者代理人战争。

既然所有的列强都在小心翼翼,那么为什么第一次世界大战会爆发?有人说一次大战是主要是由于英德矛盾引起的,但是从微观上讲恰恰相反,一次大战是由于德奥同盟和法俄同盟之间的矛盾引起的,英国在战争爆发前夕还不太清楚法俄同盟的秘密条款中到底有些什么,德国在史蒂芬计划时还在幻想英国能保持中立。

为什么英德之间最后走上了战争之路,那么这就是一个“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的故事。

18世纪40年代,在全球第一个完成了工业革命之后,英国人志得意满的结束了长达200年的最严密贸易保护政策之后,开始宣传所谓自由贸易的好处。对此,德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嘲弄道,“当一个人已登上了高峰以后,就会把他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

按照我们的教科书的说法,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因为帝国主义因为对于国际市场和原料的竞争达到不可调和的阶段的必然产物,但是这句话说得并不准确,对于市场的竞争仍然可以调和,但是对于原料的竞争却是不可调和。就连秉承自由贸易的大英帝国,也对殖民地的矿山和土地视为禁脔,严禁外国资本涉足,确保所有的矿产和农副产品都为大英帝国服务。

从生理上来说,我们和5万年前的智人祖先已经几乎没有任何区别,从社会和心理上说也很相近。那就是除了在个别技术飞跃的时代,可利用的自然资源永远低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需要,对于自然资源的竞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命题。在狩猎采集时代,在温带平原,平均每5平方公里土地才能养活一个人,部落人口增加就需要靠战争去解决问题,从人类完成进化,到农业产生,这个过程持续了4万多年。

到了1万年的时候,开始出现农业,土地的承载能力大大提高,平均每5公顷土地就能供养一个人。但是很快这个世界再次被人类住满,又是长达几千年的农业时代的就是强势国家和民族不断扩大自己生存空间,把失败民族挤到山地和丛林的历史。元首认为,每一个民族都要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去战斗,从原则上来说,一点错都没有——他搞错的只是这种战斗的强度和方法。

到了19世纪后半期,欧美列强纷纷完成工业化,对全球原材料的竞争就达到白热化的地步,甚至为了一小块鸟不拉屎的非洲土地,都争得头破血流。1899开始的布尔战争是英德的关系的转折点,英国打掉了德国占有重要商业利益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两个布尔人国家,在战争中,英国军舰以支援布尔人为名,强行扣押德国商船,极大的刺激了德国人的民族情绪。德国海军部长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将军领导的民族主义运动给议会施加了极大的压力,导致了1900年《海军法》的出台,德国决心要建造一支可以挑战英国海权的庞大“公海舰队”。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篇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第一次一战爆发的原因(2)


提尔皮茨虽然决心挑战英国海权,但是并不打算战争。按照提尔皮茨的“风险理论”,英国拥有全球化的海外利益,为了保卫这些利益,庞大英国的舰队就必须分散在世界各地,而是德军若将强大的战斗舰队集结于北海将可和海军兵力分散于帝国各处的皇家海军达到均势,使后者将不会与德国海军发生冲突,以免导致其自身海军核心实力的衰落。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战而屈人兵的手段,不使用战争手段,也可以逐渐把海权从英国的独霸状态,转变为列强分享。

但是这个理论最大的缺点就是——他把英国人当做死人吗?只要他是活人就不会被尿憋死,他一定要想出办法来。1902年布尔战争结束,英国在这座战争泥潭中消耗5亿英镑,相当于中日甲午战争赔款的8倍——从此大英帝国开始走入了下坡路。一个走下坡路的帝国面对德国的挑战,选择的道路叫做收缩。在布尔战争不久,英美达成协议,英国允许美国在中美地峡建造一条运河(也就是现在的巴拿马运河),并且有权利在运河驻军。在门罗主义宣布了近一个世纪之后,美帝的手终于如愿以偿的把手伸到了拉美地区。

如果英美的运河协议是在纵虎归山的话,那么在东亚的“英日同盟”则是养虎为患。甲午战争之后,日本已经成为东亚的新兴海军强国,英国通过拉拢日本,不仅可以制衡俄国对中国利益的挑战,而且可以通过日本舰队来补充和支援英国在东亚和东南亚的海军存在。通过和美日达成的协议,这样英国就可以减少加勒比海、南美、东南亚和东亚的舰队规模,把更多的舰船撤回到距离本土更近的基地来。可以说,德国的建造的庞大公海舰队第一受益人不是自己,而是日本和美国。

对于德国来说,和英国的海军竞赛不仅给别人做了嫁衣,而且在陆地上他也面临极其不利的局面。这个局面的首要问题是来自法国的仇恨,由于在普法战争中占领的阿尔萨斯和洛林,来自这个两个地区居民被迫害的消息始终无休无止的折磨着两国关系,变得“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种说法认为,德国割取阿尔萨斯和洛林是个愚蠢的决定,当年俾斯麦反对这个政策是对的。这种说法是用来满足典型的猎奇型读者的小说笔法——从前有位智者叫俾斯麦呀俾斯麦,铁血宰相统一了德国呀统一了德国,但是德国人不听智者的建议,最后打了打败仗呀打了打败仗。

实际上从经济角度来讲,吞并阿尔萨斯-洛林对德国日后经济的崛起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科书上管鲁尔区叫做煤铁复合体型经济区,鲁尔区产煤,但是不产铁,那么铁矿石从哪里来?从瑞典进口,还是从巴西进口?那就不叫煤铁复合体经济区。阿尔萨斯-洛林本身就是鲁尔区的一部分,有了那里的铁矿,鲁尔区才能成为德意志经济崛起的引擎。如果任何一个人站在当时的角度上都不可能放弃这个历史性机遇——把鲁尔的煤和洛林的铁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复制英国的工业的成功经验,从而奋起直追。单凭这一点,就是值得德国为之付出代价。俾斯麦之所以反对是因为这个东普鲁士的容克地主不太懂经济的原因。

由于吞并了阿尔萨斯-洛林,所以就要承受法国的仇恨。但是法国根本不是高速崛起的德国的对手,唯一的办法就是需要找到一个夹击德国的盟友,这个盟友要么是奥地利要么是俄罗斯。所以俾斯麦急忙搞了一个“三皇同盟”,把德国、沙俄和奥匈帝国三家联合起来,绝了法国人的奢望。

但是“三皇同盟”最大的问题是,俄国和奥匈都把手伸到巴尔干地区,双方在巴尔干的矛盾尖锐,俾斯麦不得不一次又一次的和稀泥,最后这摊稀泥实在和不下去了,德国必须做出一个选择,要么选奥匈,要么选沙俄,他不可能脚踏两条船到永久。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篇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3)

为什么德国选择了奥地利而不是俄罗斯呢?

首先,从地缘上将,奥地利距离德国的经济核心区更近,军事上没有任何缓冲余地,一旦奥地利变成敌人后果不堪设想。

其次,德奥同属一个民族,与俄国结盟反对奥地利不受国民欢迎。

第三,奥匈帝国横跨南欧、中欧、东欧和巴尔干,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一旦奥匈帝国崩溃,将在欧洲地缘政治版图上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后的产生难预料的后果,这是正背负着法国仇恨的德国不愿意应对的复杂局面。

最后一点非常重要的是,德国本身也对巴尔干产生了野心。到了19世纪晚期,巴尔干已经成为德国工业产品的重要市场,和德国重要的矿产资源供应地,并在积极开拓土耳其的市场。尤其是罗马尼亚的国王卡罗尔一世是德国霍亨索伦家族的一员,在80年代开始的罗马尼亚工业化进程中非常倚重德国资本和企业,尤其是罗马尼亚的油田属于德国的生命线。这样德国必须保卫巴尔干,而在巴尔干问题上,俄国处于攻势,奥匈帝国出于守势,只要求保护自己在斯洛文尼亚、波黑和克罗地亚的领地,并且保证帝国内的斯拉夫人不受俄国宣传的泛斯拉夫主义的鼓动。

但是即便选择了强化德奥同盟,但是也未必一定要和俄罗斯走向对立,最终导致俄法同盟的成立又是另一桩“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的故事。

话说19世纪80年代之后,普鲁士的容克地主阶级在经济上开始衰落,他们的经营的农业在廉价的外国粮食竞争下无利可图。当时经常有笑话讽刺没落的普鲁士贵族,比如说一个普鲁士伯爵夫人去柏林购买圣诞礼物时,居然吝啬到做三等车厢,为了防止车厢内的波兰人的性骚扰,随身带着针来防身。

然而容克阶层却牢牢控制着德国的军队,一半的军官出身于这个集团,并且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高级军官位置。军官退役后又会进入政府部门工作,有占据了政府高级官员中的相当数额,成为左右德国政策的重要因素。一个阶级经济上如此衰落,但是在政治上却如此强势,那么肯定就要惹出事端——这个问题一直到希特勒上台前夕,都是德国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容克地主们要求大幅度提高农产品关税,以保护国内农业,于是他们的要求得到了满足。但是德国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就是俄罗斯,而俄国的农产品生产也是把持在贵族手里,这支贵族同样是控制着俄国军队的中坚,沙皇不可能不照顾他们的利益。好!你对我的农产品征税,那我就对你的化工和机电产品征税,于是一场关税大战在德俄之间爆发了起来,并且时断时续的持续了近30年。双方贵族都是在政治上极有权势的人物,都觉得对方杀了他们爹娘,只好不共戴天。1992年德俄“再保险条约”无法续约,和1993年法俄同盟的形成,都有双方贵族鼓动。

法俄同盟最初也如同德奥同盟一样是防御性的。但是防御都无法满足双方的需求,法国需要对德国复仇,而俄国在巴尔干要对付奥匈,中亚和东亚要对付英国。同时英法在殖民地上也摩擦巨大,最后法俄同盟就几经修改就变成了进攻性同盟,关于这个同盟的细节和秘籍条款,都是对协约国的另一个成员英国保密的。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篇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4)

法俄同盟是近代现代史上一对少有的坚固同盟,法国和沙俄之间几乎没有任何经济和政治上的冲突,而且有很多共同敌人。沙俄是是世界主要的大宗农产品和矿产出口国。法国则是出口工业品和手工业奢侈品,法国农业很发达,但是主要是高附加值的园艺产业。俄国需要有人购买他们的政府国债,为他们国内的工业发展投资,而法国是世界上仅次于英国的资本输出国。法国和俄国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英国,法国有一个单独的敌人德国,俄国有一个单独的敌人奥匈,但是德国和奥匈肯定要在战争中互相支持,所以等于是两国的共同敌人。

由于这个异常巩固的法俄同盟的存在,德国总参谋部在冥思苦想后,最后得出的结论就是惊世骇俗的史蒂芬计划。当然在最初的时候,国际的外交形式对德国还是很有利的,他们成功的拉到了意大利来加盟,他们和法国在地中海和突尼斯问题上有矛盾,不过意大利始终若即若离,因为他们和奥匈在的里雅斯特上也有领土冲突。而英国和俄国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国的问题上都有摩擦,所以也很有希望拉来英国。但是在19世纪最后的十年里,本来亲密的英德关系却急速的降温了,这又是一个“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的故事。

到19世纪最后的而是年里,以电气化工为代表的新的一轮技术革命开始结出累累果实,作为老牌工业强国在这方面英国起步是很早的,法拉第、麦克斯韦都是英国人,现代电动力学基本上上都是在英国奠基的。但是英国缺少国民教育体系成为一种致命伤,应为新的一轮工业产业需要受过更高教育水平的产业工人,而英国恰恰缺少这样的工人队伍。

一个人只要不呆傻痴苶,随便训练一下就能成为纺织工、矿工,但是要适应更高水平的工业就需要从小进行大量的教育和培训。英国精英阶级在过去普遍相信一种庸俗版本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和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他们认为一个人贫穷就证明了他是社会竞争的被淘汰者,社会应该尽可能的限制他们的繁殖和发展,这样可以改善粮食供给,降低社会动乱的风险。按照这种英国理论,对普通大众提供义务教育是完全荒谬和反智的行为,而且这需要花很多钱,需要扩大征税,不符合亚当斯密和李嘉图政府应当充当卑微守夜人的论点。

在新的电气和化工行业,一个国家的国民教育水平显得极其重要,德国遥遥领先,另一个拥有国民教育体系的法国紧随其后,美国凭借广阔并且被高关税严密保护的市场而没有被拉下,英国在主要工业国中最落后,由于坚持零关税或者低关税,还成为德国产品的倾销市场。

面对这种局面,英国的资本家们自然怒不可遏。其中一派以张伯伦父子为代表,希望学德国,先建立一个关税保护把本土市场,最好是整个大英帝国市场先围起来,保护幼稚工业。然后补短板,提高国民的健康和教育水平。但是这一派在精英阶级中不受欢迎,曼彻斯特的纺织工业反对关税保护,这时候他们还没受到日本纺织业的竞争,他们担心关税保护会引起其他国家的贸易报复。大部分的富人都反对国民教育体系,因为这需要对他们征收更多的税款。

另一派则大受欢迎,既然大英帝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去遏制德国的发展呢?于是这又是一起“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的故事,先是德国人通过新式工业断了英国人的财路,然后英国又希望用自己的政治和军事优势来断德国人的俄财路,最后的在布尔战争中,英国强行扣押德国商船之后,双方的矛盾终于彻底引爆——你杀了我爹娘,我和你不共戴天。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篇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5)

20世纪初的英德反目,实际上已经客观的证伪了这样一个命题——因为中美之间经济联系密切,贸易量巨大,所以中美之间不可能发生战争。同样20世纪初时英德之间也经济联系密切,贸易量巨大,但是一样发生战争。就如当年德国搞了西起汉堡、经过柏林、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直抵波斯湾的大铁路,中国也搞了一个一带一路。德国搞了一个公海舰队,中国也像下饺子一样下水新的军舰——这些都会让老美抓狂。

唯一不同于当年的德国,中国目前还无需承受一个陆地大国的敌视,德国则和法国的关系无论如何都难以安定。幸运的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英国和俄法同盟之间也有深刻的矛盾,两者无法联合起来一起对付德国,然而这个局面在1905年被打破了。

在英日同盟签订的第二个年头,日本海军拿出他们看家本领“不宣而战”,一举重创了俄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此后的一年多的战争中,日本人在英美的支持下,好像小宇宙大爆发一样把老迈的沙皇俄国打得满地找牙。

日俄战争中,俄国的惨败导致了德国外交形式的逆转。在1903年之后,英德关系全面交恶,德国开始执行反英政策,德国开始鼓励俄国东进,以恶化英德关系,防止英法俄联起手来。但是日俄战争之后,北极熊开始躲在自己的巢穴里舔舐伤口,让英俄之间的矛盾迅速降温,法国也趁机和英国在殖民地问题上达成一些列妥协,最终导致了德国被英法俄三国孤立起来,现在除了墙头草的意大利,只有烂泥扶不上墙的奥匈站在他们一边。

在这种恶劣的局面下,德国只能依靠自己,经过反复讨论,最终得出的结论就是——一旦发生战争,就必须采用史蒂芬计划。尽管这个计划还有很多缺陷,但是就像小毛奇给德皇威廉二世的答复一样——没有可以替代它的方案。

战败也刺激了俄国的内部,俄国发生了革命、武装暴动、沙皇统治岌岌可危。为了挽救局面,斯托雷平为首的强硬改革派上台。斯托雷平的改革至今褒贬不一,他的带领下俄国进行了一些列大大阔斧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彻底的扫清了障碍,但是也让俄国的社会矛盾彻底激化,最终导致了沙皇政权的崩溃。

最著名的要数他对俄国村社制度的彻底破坏。旧俄国的农村被作为采邑分封给贵族们的,贵族拥有村社土地的一部分,并且拥有使用村民劳动力为自己耕种的特权,沙皇的赋税按照村社为单位进行摊派。1861年改革虽然废除了农奴的人身依附制,但是并没有碰触到村社的集体所有制,用现在的话说,俄国仍然没有完成联产承包制,仍然在吃大锅饭。

为了提高农业效率,斯托雷平决心废除村社集体所有制。但是农民们反对,除非让他们免费分得村社的集体土地。贵族们反对,因为这等于废除了他们的特权。“既然父亲和小儿子们都反对分家,那么就让长子来分。”这是斯托雷平的逻辑,那就是要利用富农阶级。土地除了农民们的有限份地之外,其余土地要付钱向村社购买,但是除了富农们没有人有钱购买土地。分家之后,普通农民失去了免费村社土地的权力,很快破产。

政府提供贷款把一部分无地农民迁往西伯利亚,但是当地环境恶劣,在长满原始森林的冻土上,政府提供的贷款太少,根本没法完成基础,迁徙去的农民们在死亡线上挣扎,一些人不得不跑回来,这些流民在农村和城市偶尔从事零工,不过这就是斯托雷平想要的,为资本主义的工业和农业提供廉价的劳动力。用斯托雷平的话来说,过去的村社制度是“抑强扶弱”,而他的制度是“让强者取胜”,他希望培养出一个新的农业资产阶级来效忠和支持沙皇政府。

但是相反,一个人富了还想更富,炒起的房子的会骂的调控政策,办得起企业的会骂税负太高,沙皇的政府没办法给他们提供进一步致富的渠道,所以沙皇不仅没有收获一个感恩戴德的新阶级,而是产生了一群欲求不满的新敌人。最重要的是,被摧毁的村社制度是沙俄军队的基础。贵族是军官,农民是士兵,这个两个阶级都被伤害了。大部分农民破产了,大部分中小贵族属于是非世袭的,他们只有村社的使用权,所以只有世袭大贵族才能从出售村社土地的获利中分得利益,日益没落的中小贵族们充满了仇恨。

“让强者取胜”,也是斯托雷平其他经济领域改革的指导思想。但是在一个没有很深商业习俗背景的社会里,在一个很腐败的官僚体系中,真正能从新的经济模式中打开局面的必然是旧的权势阶级,而且他们获益水平和旧有的权势基本上成一种正相关。很多人富裕起来,但是当看到身边有比自己更富有的,而且这种富有和一个人的能力、智力和道德水平任何联系,完全是依赖于旧有的特殊权利和社会关系而取得的,那么这个社会就充满了仇恨,每个人都不满足。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篇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6)

一战爆发实际上是一个很有趣的悖论,按照历史宣传学的通用说法,是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在巴尔干的竞争引爆了战争。但是到了19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都在巴尔干呈现一种收缩和防守的姿态,都在忙于自己内部的问题。但是这种收缩和防守反而让问题更容易出现脱线——因为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巴尔干的小国家们反而飞扬跋扈起来。对他们来说老宗主国奥斯曼土耳其已经衰落,管不了他们。新老板奥匈和沙俄都在忙自己家里事,一时管不到他们。英法德还管不住他们。

在这群猴子里,最活跃的莫过于塞尔维亚。它是1910年和1912年两次巴尔干战争的主角,成功的吞并了马其顿和科索沃。他们渴望建立一个包括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塞哥维那、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的“大塞尔维亚”。这个计划是奥匈帝国绝对不能允许的,它不仅侵犯了奥匈固有的势力范围,而且会激发帝国内部的泛斯拉夫主义情绪,在捷克、斯洛伐克人中引起新的动乱,实际上塞尔维亚已经逐渐成为庇护各种反奥匈统治激进分子的活动的基地。

所以1908年,奥匈帝国把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正式并入帝国——这两块地从1878年就被奥匈帝国所实际控制,并驻扎军队,所以说奥匈吞并波黑实际上是一场战略防守,但是它却大大刺激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情绪,双方紧张的局势一直维持着。接着就该我们的最佳那主角登场了。

1889年当奥匈帝国皇太子由于精神病而自杀之后,约瑟夫一世的侄子弗朗茨·斐迪南成为奥匈帝国皇储。这个奇奇怪怪的人的有着奇奇怪怪的一生经历,他到未来岳母家做客时,看上了一位侍女并甩了未婚妻,在维也纳宫廷里引起轩然大波。他是一位自然人文主义者,热衷于打猎和保护自然环境,有一种不现实的悲天悯人情绪。在政见上他也是奇奇怪怪的,他的身边围绕着一批不切实际空想家,建议把奥地利-匈牙利二元帝国改为多民族的联邦国家,这个奇特的政见根本就不会被帝国内部处于统治地位的德意志人和匈牙利人同意。

1914年6月28日,是费迪南和他的侍女老婆的婚姻纪念日,他出身卑微的老婆的在维也纳宫廷内备受冷落,他希望到外省的萨拉热窝的访问来满足于一下妻子的虚荣心。但是如此蹊跷的是这一天也是当年塞尔维亚的“圣维特日”,1389年的这一天,奥斯曼帝国的军队在科索沃战役中击败了塞尔维亚,开始了对他们长达四百多年的残酷统治。尤其是奥匈帝国军队刚刚举行过一次以塞尔维亚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完全有理由把这个皇储的访问看作一次个人的挑衅行为。

尽管当天的防卫安排有疏漏,尽管为了满足妻子的虚荣心,大公坚持乘坐敞篷汽车在大街上接受人群欢呼,但是杀手们仍然没有得手。正当杀手们准备放弃刺杀行动时,大公的汽车却不小心拐上了一个错误的道路。由于当时的汽车没有倒挡,所以只好在一条不算很宽的街道上以非常低的速度向前走,恰巧经过一名杀手的面前。在萨拉热窝街头的两声枪响之后,大公和他妻子一起倒在了血泊中。

对这个蹩脚皇位继承人的死来说,老皇帝约瑟夫一世一点也没有悲伤,而是希望能利用这次“倒霉侄子之死事件”为借口,一举铲除泛斯拉夫主义和大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奥匈以战争为威胁,要求塞尔维亚必须驱逐所有的极端组织,罢免所有参与庇护极端分子和从事反奥匈帝国宣传的政府官员,并且逮捕策划刺杀的组织成员后,交由一个由奥匈帝国专员和塞尔维亚法官组成的联合法庭审理。

塞尔维亚王国拒绝了奥匈帝国的要求,并且向他们的斯拉夫兄弟沙皇俄国求援,奥匈为了防止俄国干涉也对德国求援。德国知道沙皇政权已经进入了风雨飘摇的困难时期,他认为俄国现在的政治状况根本就不适合对外干涉,于是大方的给了奥匈保证,一旦俄国参战,德国将援助。

但是他们不了解的是,沙俄政权不仅没有把它看做一次危机,而是看做一次挽救政权的契机。如果他们能把泛斯拉夫主义的民族情绪玩弄到一个恰到好处的水平——既能民族情绪高涨,又不引发战争,那么就让政权重新获得民众的认同。

面对德国对奥匈帝国的保证,俄国决定进行一次局部动员——沙皇的顾问们相信这一个恰到好处的反应,既体现了俄国的强硬,又不至于引发俄德两国的战争。但是他们不了解德国的史蒂芬计划,这份计划就是要在俄国进行动员之前就要采取军事行动。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篇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7)

德国施里芬计划是一份危险的时间差游戏,它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不同于德法这种现代化国家,俄国是一个军事体制和交通都都非常落后的国家,它的动员速度要远远慢于德法。如果一旦开战德国能够通过一次大胆的战术安排,在西线迅速击败法国,那么德国就有足够的时间军队重新部署在东线,以应对动员缓慢的俄军。但是施里芬计划的前提是挑战来自西线,而俄国没有完成动员。但是现在的却面对新的情况,威胁来自东线,俄国要先发起动员。

面对俄国的动员,德国也开始相应的进行局部动员,而无论是因为现实来自德国动员的威胁,还是俄法盟约的军事义务,法国也必须动员。但是一旦法国和俄国完成动员,那么两线作战的德国必然陷入极为被动的局面,导致施里芬计划的全面破产。

当俄国进行了一次局部动员之后,沙皇的政府认为这是一次有限的示威行动,但是德国为了应对威胁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动员。为了不再已经被挑动起来的民族主义面前示弱,俄国也进行了更大规模的动员,他们相信这是一次比试胆量的“看谁先眨眼睛的”的游戏。

到了这个时候,德国总参谋部已经认为德国的命运已经进入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旦俄法完成动员,那么德国在军事上将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所以立即建议德皇威廉二世进行总动员,并准备实施施里芬计划。1914年7月30日,德国下达总动员令,仅仅用了三天时间,德国军队就已经全部在铁路线旁整装待发。德国对俄法和比利时发出最后通牒。

对俄国的最后通牒是,他们必须立即停止动员,否则就意味着战争。对法国的通牒是,他们必须保证一旦德法发生军事冲突,法国必须宣布中立,不然就意味着德法将进行战争。对比利时的通牒是,如果德国和法国发生战争,德国要求通过他们的领土,并使用他们的运河和铁路线。同时德国还明确的告知英国,他们已经准备和俄法作战,希望英国能表明他们在战争中的态度。

到了这个时候,俄国人才明白,他们彻底把德国惹毛了。德国战争通牒在英法俄比政府内部带了的一片混乱,四国政府几乎全部停摆。但是无论怎么混乱,所有的政治家都明白这样一个事实,任何一个政府如果接受了德国这样粗野的战争恐吓,那么这个政府就不用继续混了,都会被自己的国民推翻,所以法俄比对德国的回答一律是“No”。

唯一的例外是英国的表态相对模糊,因为在协约国内他并不像俄法两国互相抱有绝对的军事义务。他不是俄法盟约的一员,而只是通过英法协定和英俄协定抱有一些有限的军事义务——其中包括保卫法国北海和大西洋沿海的海上安全。而法国则对英国在地中海的安全抱有同样的军事义务,这样英国就把原本地中海的大部分主力舰驶回北海,而法国则把大西洋沿岸的战列舰开往地中海。通过这个协议,英国把军舰更集中的部署在北海,以对付德国公海舰队的威胁。除此之外,英国不对法国抱有任何陆地上的军事义务。

对于各国的反应,德国是完全有准备的,剩下的只有一个方案——实行施里芬计划,接下来是长达四年血腥的厮杀和1000万士兵的死亡。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有的国家都认为自己没有责任,所有的措施的防御性或者预防性。英法认为是德国发动了战争,奥匈和塞尔维亚开战是始作俑者,俄国人的军事动员是造成局势恶化的根本原因。德国认为俄法的动员是导致他们采取行动的动因,任何一个国家处于多面受敌的情况,都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奥匈帝国认为自己只是在防御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对自己的威胁。

对于第一个进行动员导致局势恶化的俄国来说,他们觉得自己比窦娥还冤,俄国一直致力于世界和平,“倒霉侄子之死”事件发生后他们一直致力于调停,并且给塞尔维亚政府秘密施压,要他们进一步满足奥匈的要求。奥匈帝国军队逼近贝尔格莱德时,俄国还建议塞尔维亚放弃首都,然后交给大国之间谈判解决问题。至于动员预备役问题,完全是为了在国内人民面前摆出一个强硬的pose,他们还特意对和德国接壤的三个军区不进行动员,如果德国人善解人意的话应该明白俄国的意思,难道在自己家里摆pose也有错吗?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外篇 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8)

既然所有的政府都不想打仗,那么为什么最后还是打了起来?

首先,德国在战前的最后十年里,地缘形式急剧恶化了,他们被完全孤立起来,所有的大国都是他直接和潜在的敌人,在这种情况下,德国人的神经变得极其敏感,容易做出过激的举动。

其次,奥匈帝国和沙皇俄国都面临严重的国内问题,奥匈帝国国内民族矛盾尖锐,捷克人和斯洛伐克等斯拉夫人的独立运动已经威胁到了帝国完整,他们急于扑灭所有斯拉夫民族主义。沙皇政权更是处于崩溃的边缘,所以即便眼前有一条毒蛇,他也会像溺水者一样伸出手去抓它。

即便以上几点,一战也未必会如现实发生的如此残酷。德国的施里芬计划虽然没有完成预定目标,但是大体上是成功的,它占领了法国北部的大量重工业区和主要的煤炭产区,极大的重创了法国的军事工业能力。在这一年中,德国还占东线连续在坦南堡、马祖里湖区、波兰中部、罗斯多次重创俄军,俄军损失近二百万。如果没有英国的参战,德国在开战后12到18个月内,就能彻底打垮俄国,并且强迫法国坐到谈判桌上。正是因为英国的参战,对法国的经济支持,对德国的海上封锁,才使一战变成一场残酷的消耗战和饥饿战。

而当1914年7月,德军越过比利时边境时,英国政府仍然对是否参战犹豫不决,英国内阁甚至有人提议搞一个全民公投来决定是否参战。但是后来认为这个建议已经没有必要了,因为所有英国人都群情激昂的要教训德国人。同样的是德国人也非常热衷于狠揍一下英国佬。

在一次大战前的最后十年里英德两国的民族主义运动都把目标指向了对方,因为“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他们都觉得互相不共戴天。这也是为什么一次又一次两国海军裁军谈判都破裂的重要原因,每次两国的舆论都在全力以赴的制造麻烦,破坏任何可以达成的协议。

德国的统治集团完全明白如果能够停止海军竞赛,那么英国就不会缔结1912年的英法协约,德国就不会陷入后来的绝对孤立局面。而英国精英们也知道,像他们这样一个老大帝国和德国这样年青小伙子对抗是一件危险的举动,双方都有达成妥协,停止海军竞赛的愿望,并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在另一面却在两国的精英集团却不断煽动国内的民族情绪去仇视对方,这种两面派的作法是最终导致英德两国走上战争道路。

为什么双方要采用这种自相矛盾的作法?从20世纪初的时候,随着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便利,在英德这样的发达国家里,普通民众的眼界大开的同时,也要求更多非分享社会权利和经济果实。但是各国的精英阶层并不想对民众做出让步,巩固自己统治的一个有效办法就是——精英们把现在的国家治理的很好,没有必要改变社会架构。

所以英国在面对德国的挑战时,这样对自己的国民说——大英帝国非常强大,想灭谁就就灭谁,不信你们看,我们明天就灭了德国人。而德国人面对英国的遏制的时候,这样对自己的国民说——德国正在蒸蒸日上,英国正在衰退,德国干掉英国已经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其实两国精英阶级都非常清楚,一旦英德开战后果不堪设想。但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他们有必须这么做——通过鼓励和放任无知民众那贫瘠心灵里的狂野想象力,来满足巩固统治的需要。最后他们反而被自己鼓动起来的民族主义绑住了手脚,无法进行正确的外交行动。

最后五个大国的之间基于所谓“理性”的可以预料和控制的竞争和博弈,却往往因为一些小国的举动而失去控制,东亚的日本和巴尔干的塞尔维亚都不满足于做列强的小兄弟,要满足自己的野心。地球实在太小——容纳不了这么多民族的雄心壮志。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三十二 和平大门的关闭

在元首的“表白”被英国人拒绝之后,他变得焦躁不安,眼看着八月份最后几个白天日益逝去。欧洲大陆的雨季就要到来了,留给军事行动时间没有多少了。希特勒已经知道,他正面临着他这一生,同时也是第三帝国,甚至整个德意志民族最重要的选择。战还是不战?

最后给了他动力的是一份情报机构的报告,报告近一段时间在波兰境内的德意志人遭到迫害的情况。在其中一个纳粹情报官把死难者的人数后面加擅自了一个“零”之后,这份报告以一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呈现在希特勒办公桌上。希特勒看后勃然大怒,他说他根本就不相信这个数字,要立即展开调查,给他一个准确的数字。

面对顶头上司的怒火,元首的情报副官无可奈何,因为过去一段时间内德国的情报系统一直在关于波兰迫害德意志人的情报中添油加醋,这样可以在和英国人周旋的的时候,占有更多的道义优势。这种事情希特勒是知道的,并且一直在鼓励这种行为。但是现在他却要求得到准确数字,然而一个份报告从原始材料最后到形成报告到达希特勒的办公桌,需要好几个层级,谁知道到底是哪个部分出了问题?最后,情报副官只好哄骗的希特勒说,这份情报肯定是有水分的,但是即便有所夸大,也不会距离真实数据不会太远。

希特勒相信了这个解释,他认为事情的发展已经无法继续容忍和等待下去,作为德意志人民的领导者,他必须做出一个元首应该做出的决断——白色计划被确定在9月1日凌晨4点30分开始。

在1939年8月的最后几天里,张伯伦的政府依然为了实现德波两国的和平拼尽全力的奔走,希望双方能够做到谈判桌上来。希特勒的回答是波兰必须在8月30日派出一个有全权的代表到达柏林来。英国认为德国给出的时间太仓促,而且建议他们走正产的外交途径,通过波兰大使馆进行正式的外交照会,并且还要保证双方谈判期间不采取任何军事行动——对此德国全部给予拒绝,因为时间非常紧张,白色计划的进攻日期已经再也不容更改。

因此历史宣传学家们据此为依据,希特勒完全没有谈判的诚意。但是这完全不符合事实,希特勒一直渴望波兰能够成为他进攻苏联的盟友。德国给出的时间紧迫,是因为希特勒已经决定9月1日是白色方案的最后期限,已经再也无法延期。如果波兰全权代表没法在30日到达,那么就没法在31日进行谈判和签字,也没法在9月1日到来之前制止战争。

而且对波兰走廊的提议从1938年冬天开始就一直没有更改过,这份解决方案即便今天的观点来看,也是宽宏大量的。而且这份解决方案已经是德国的底线,没有太多的讨价还价余地,从这一点来说,在希特勒看来谈判不谈判根本就没多大意义,波兰只要决定签订还是拒绝就好了,所以一天时间足够。波兰人应该向双十一购物一样,争取在零点前和平大门关闭之前,抓紧时间下单,签下这份宽大的协议。

但是显然,那个时候的波兰人如果不是智力上有问题,就是心理上有问题,他们完全没有愿望抓住最后的与德国保持和平机会。波兰拒绝派出一个全权代表去柏林,他们对英国人说,他们不是愚蠢的捷克人,不会乖乖的去柏林出卖自己的主权。不过最后在英国的压力下,他们决定还是派出一个代表去应付一下。

波兰代表是8月31日下午才到达柏林的,此时距离和平的大门关闭只有几个小时。当他走进德国外交部长的大门时,德国已经知道了他会说些什么,因为波兰的全部外交无线通信都被德国情报部门破译了,这个代表没有签字的权利,只是来敷衍了事。里宾特洛甫冷淡的接待了这位波兰代表。

里宾特洛甫问“你是负有谈判使命的使者吗?”,波兰人回答,他目前的使命只是负责宣读一份波兰政府的外交声明,然后他就开始读了起来,说波兰政府“非常赞赏”元首的谈判要求,并在认真的进行考虑。读完之后,里宾特洛甫就直接让他走人了,因为他们已经没有必要继续谈下去了。

在波兰代表离开德国外交部几个小时之后,夜色笼罩下的柏林通往外界的全部民用电话电报全部被切断,作为进攻前的一种保密措施,在德波边境八十多万军队正在枕戈待旦,做好最后的进攻准备。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三十三 波兰的奇葩军事部署

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天空刚刚发白,几百架轰炸机从德国和斯洛伐克起飞,对波兰境内的军事目标进行了猛烈的轰炸。紧跟着以装甲师为先导,以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为掩护,德国分属五个集团军的五十多个师开始按照白色方案,有条不紊的发起进攻。

在他们的对面的波兰军队拥有地面部队数量基本相当于于德军,有四十多个步兵师和十个骑兵旅,其中一部分骑兵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拥有轻型坦克和装甲车,并且有庞大的未编组的后备役力量正在动员,拥有250万受过训练的后备役人员——由于德国是在1935年才开始实行义务兵役制,所以受过训练的人员数量远远少于波兰预备役。

如果可以在适于防守的位置组织防御的话,那么可以有效的阻止德军的前进。在波兰领土上,奥得河和维斯瓦河以及她们数量众多的水利充沛的支流都是天然的障碍物,而河流两旁还有很多沼泽地,可以限制坦克和摩托化部队使用,任何一个理性的军事专家都不会放弃这样的屏障。

但是波兰的军事部署却非常奇葩,他们把大量兵力集中部署与边境第一线,和华沙周边地区,而把易于防守的河流地区全部让了出来。其中波兰走廊极其延伸地区部署了三分之一的兵力,而这个地区是一个典型的突出部陷阱,位于波美拉尼亚的德国第四集团军和位于东普鲁士的第三集团军,可以轻而易举把他们包饺子。

由于重兵屯于波兰走廊和华沙,其余的地带着兵力不足,而且这些兵力都紧贴着部署在边境一线,毫无遮挡的平原地带,在战争一开始就受到德军的重创。

历史宣传学家习惯性的称波兰军事上迅速的失败是由于军事思想落后,这个说法很难让人信服,如果你说法国失败是由于军事思想落后的话,还有点谱。如果说波兰的话,这就不是军事思想的问题,而是波兰人似乎根本就没有长脑袋这种东西。

如果理解当年波兰人的军事部署的意图,它可以让任何一个智力正常的人感到发愁。重兵屯与华沙似乎还可以理解一下,毕竟这是首都,而且是交通枢纽,部队既可以保卫首都,有可以沿着铁路公路迅速驰援需要救援的地方,充当战略预备队。但是重兵屯与波兰走廊,则一点理性的没有,波兰人似乎异常坚决要保卫这块本来属于德国的土地。

那么当年波兰人如何做出这样的奇葩军事部署的逻辑何在呢?当然你可能觉得这根本就没有逻辑。

首先来说,波兰几乎和所有的邻居都有领土纷争,他们认为他们是处理这些问题的“砖家”。如果和德国由于波兰走廊爆发战争,那么有可能是两种战争,一种是以波兰走廊为争夺中心的小规模战争,就像现在巴铁和印度在克什米尔发生的一样,所以应该尽可能部署足够多的部队在这一带,如果一旦争议领土被对方占领,那么以后在谈判中对方就占有优势地位。波兰认为德国会试图在战争中夺取波兰走廊,然后和英法波展开一场外交谈判,来解决问题,所以战争的一定要务就是要守住波兰走廊。

而另一种则是全面战争,波兰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与他们处理和捷克、立陶宛处理领土纷争的经验不相符。就像一个习惯了撒泼打架的妇女,认为战争就是抓头发、挠脸、偶尔一个撩阴脚就算是大手笔了。然后你对她说这个杀手虽然看起来不太冷,但是一出手就是“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她一定会笑:“少来吓唬老娘了!老娘我什么样男人没见过。”这也是为什么在对德国的威胁和谈判要求时,波兰人表现的如此有恃无恐,因为他们认为最多是一场边境的小纷争,并不会引发一场让他们亡国的大战争。

但是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学习过德国的战史,都会明白德国的军事经验和他们完全不同。从腓特烈大王开始,德国军队就是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求生存,谋发展。普鲁士-德国军事学派的传统就是利用时间差、空间差、利用运动战,发挥局部优势,德国军队不动则已,一动就会集中所有有生力量,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打垮敌人,然后重新部署部队对付另外一路敌人——施里芬计划就是这种思想的终极产物。所以德国根本就不会和波兰进行一场泼妇打架式的战争,而是一开始就会全力以赴的彻底摧毁他们。

第二点是波兰人对自己军事势力很有自信,他们认为自己打过苏联、打过立陶宛、打过捷克,是百战之师,经验丰富,步兵和炮兵的装备也勉强可以列入一流水准,数量上相当庞大。尤其是得到英法的保障之后,他们认为由于德国不得不分出大部分的部队去防御英法的进攻,所以能够用来对付自己的部队相当有限,基本爆发全面战争,也有能力应付局面。

如果一场大规模战争开始之后,波兰计划沿着边境且战且退,逐步进入易于防守的河川地带,为后续预备役部队的动员赢得时间。等到英法发动西线攻势,德军主力回撤之后,配合华沙的预备队发动反攻,夺回失地。但是面对德国的闪电战,波兰的边界的部队设法撤回到指定位置之前,就已经发行它们已经被德国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占领了,腹背受敌的波兰人就从“且战且退”,变成了“撒丫子乱跑”。而华沙周边的预备队,由于铁路桥梁遭到德国空军轰炸,也没法进行机动和支援,所以很短的时间内,波兰军队就陷入全面的混乱中。

楼主:淼水有鲸  时间:2021-04-03 03:17:26

三十四 战争开始了


1939年9月1日上午9时40分,德国军队发起进攻后的第五个小时,希特勒一身全新的制服出现在国会大厦,向议员和全体国民发表演说,陈述他对波兰开战的原因,观众欢呼雷动,然而负责整理希特勒讲演稿的秘书们事后在这次讲演中发现了远远多于过去的语法错误,说明了当时的希特勒非常紧张——脆弱又狂妄的波兰并不让他感到紧张,真正让他紧张的是英法是否会参战,确切的说是这完全取决于英国的态度,法国现在只是一个跟在英国政策后面的可怜虫而已。

开战48小时之后,德国就给了波兰人致命的打击。在北路古德里安装甲军切断了波兰走廊的守军退路,德国第三和第四集团军正在围歼这支队伍。在南路,赖歇瑙的第十集团军撕开了波兰军队防线,试图撤退的波兰军队在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的穿插下,马上变成了大溃逃,被德军像赶羊一样驱逐着。

希特勒对战事的发展非常满意,毫无疑问,波兰人在德军的新式战术面前毫无还手之力。现在是部署外交事务的时间了,希特勒按照慕尼黑的思路,希望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能充当调停人。墨索里尼明白现在的情况已经和1938年秋天完全不一样了,但是为了避免被卷入战争,只好硬着头皮去做。墨索里尼的提议再次召开四国和会来解决问题,这个建议得到法国政府的欢迎,但在英国碰了钉子,英国下议院要求希特勒必须立即把军队撤回到边境线上,否则英德之间不会有任何对话。

经过思考之后,希特勒让里宾特洛甫给伦敦去消息,他开出了条件——只要归还但泽,并且允许德国在走廊修建带有治外法权的一条铁路和两条公路,那么德国可以撤军。

接到消息的张伯伦欣喜若狂,觉得这是一个相当好的建议,在9月2日晚上7点召开的下院紧急会议上,热情的向议员们推销德国的建议,但是他得到是是一片冷漠。在冷漠之后,议会中的主战派工党代主席阿瑟·格林伍德站了起来,说“我要代表工党说几句话”。这时候保守党领袖站起来说,“请代表整个英国发言吧”,接着议会大厅能一大批人叫喊“代表整个英国!”好像他们真的可以代表五千万英国人和几亿英联邦居民一样。

接着这个工党领袖,开始叫嚣什么“整个人类文明都受到威胁!”“英国必须和法国并肩前进”“必须立即向希特勒宣战。”张伯伦不得不提醒他,法国政府比他还想避免战争,然后议员们开始叫嚣,英国应该甩开法国独立对希特勒宣战。接着有人透露了自己在美国人哪里得到的情报,罗斯福总统已经私下里许诺,只要英国对德国宣战,那么可以保证他的政府站在他们一边。“我们有美国人的帮助。”这让主战派们更加底气十足。

最后下议院得出的结论是,要么张伯伦对德国宣战,要么他们让他立即就下台。张伯伦只好给德国发出了一个48小时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无条件从波兰撤军,不过这个最后通牒的时间又被下院专横的砍到12小时。要求德国必须在9月3日上午12点之前,开始撤军,否则英国和德国自动进入战争状态。实际上这个照会是在3日上午9点钟才送达的柏林的,这时候距离最后时限已经只有3个小时,即便希特勒接受无条件撤军的无理要求,要停止正在战斗接触的军队,也是根本不可能的,除非希特勒想让德国士兵自杀。

毫无疑问,英国议员们没有任何和平的愿望,这个最后通牒完全是出于对德国和希特勒进行羞辱的目的发出的,德国政府的反应实际上已经确定。1939年9月3日11点30分,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在外交部召见了英国大使汉德逊,感谢他这些年里对英德友谊做出的贡献,然后庄重的对他说,希特勒元首已经驳回了英国的最后通牒,但是“让历史去评判究竟该谁为战争负责任。为了和平和求得对英的良好关系,谁也没像希特勒先生那样作出了如此巨大的努力。”但是元首忘记了一点,历史是由胜利者写就的。

在英国大使回到大使馆收拾行装准备离开柏林时,柏林的广播已经在向全体德国国民告知他们已经和英国进入的战争状态,从现在开始,德国的食品汽油等很快就要实行配给制,号召所有德国人要勇敢和坚毅的面对未来的苦难。当天晚上希特勒下令按照标准配给他准备晚餐,他要以身作则成为配给制度下的第一个人。

正式宣战的消息传来,英国议会欢声雷动,一个议员发表演讲认为“所有的苦难和不幸都已经结束,英国很快就会消灭希特勒。”,不过张伯伦对前景感到相当灰暗,他说“他希望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希特勒主义被从欧洲大陆消灭”,但是实际上他没有等到这一天,在第二年的冬天,已经下野的他在自己的庄园里黯然病逝,留下的是他曾经全力捍卫,但是现实中已经走到崩溃边缘的大英帝国。

楼主:淼水有鲸

字数:795103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7-09-22 20:31:16

更新时间:2021-04-03 03:17:26

评论数:14920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