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论语,一本关乎心灵与智慧的书(长篇连载,每日更新)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 冯道与管仲

同样是诚恳厚道,尽心做事,但后世对管仲和冯道有着截然不同的评价。究其原因,或许管仲身后有孔子,而冯道身后只有欧阳修与司马光。更确切地说,孔子及其弟子眼中的“忠”与后世封建社会所提倡的“忠”有所不同。

孔子及其弟子提倡的“忠”是“忠”的本义:心态中正、诚恳厚道、尽力做事、以敬己心。封建社会所提倡的“忠”则是“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荀子·《劝学》)、“正女不从二夫,忠臣不事二君”“君有过则强谏力争,国败亡则竭节致死”(司马光·《资治通鉴》卷第二百九十一)。

触发司马光有此感概的人,是冯道。他早年曾效力于燕王刘守光,历仕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于后唐庄宗等十位皇帝,期间还向辽太宗称臣,始终担任将相、三公、三师之位。冯道在任期间,为人清静俭朴,宽容大度,事亲济民、提携贤良,并创官刻书籍之始;在五代时期有“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的声望。然而,仅仅因为他历仕四朝,便被司马光斥为“奸臣之尤”,而欧阳修更骂其“不知廉耻”,不如断臂守节的妇人。

我想,如果按荀子的“事两君者不容”的标准来评价孔子,那么其品行恐怕还不如冯道。冯道历仕四朝尚有客观原因;孔子周游列国,则大多系主观所为,如:“齐人归女乐,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18·3)、“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15·1)。况且,当子路和子贡问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管仲是不是“未仁乎”“非仁者与”?孔子给予了肯定回答,“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14·17)。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 信:

诚实守信。“信”和“忠”一样,亦需尽心竭力地做事,要么不许诺,一许诺,除不可抗因素外,说到就得做到,且保质保量,不敷衍了事、华而不实。所不同的是,“忠”的对象,是人家所托之事;“信”的对象,则是自己许诺之事。

因此,我个人认为,“忠”“信”本身就含谨慎的成分,做出应承和许诺前,一定需慎重:一方面,既要考虑这件事是否违义、乱德、害仁;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这件事自己是否有能力做得到、做得好。

● 传:
“传不习乎”,可有两种说法。一、老师传于自己的学问;二、自己将学问传于他人。

鉴于曾子不可能每天都在传道授业,但可以每天都会温习老师教授的东西,即便老师去世,亦可对照老师的教诲,反省自己的言行;故,取第一说。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伯峻先生: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己反省:替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往来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呢?”

昆X: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从三方面来反省自己。为他人做事,是否已尽心竭力;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诚实守信;老师教授的东西,是否得到温习践行。”

看来本章主要是“三”上有所分歧。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年终事多,尤其办公室。刚下班,晚上散散步好了。明天在更新去。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大米大大米米大面 2018-02-08 00:24:22
老外吗
说的比较中肯
孔子不实际,不好好做文章也不是孔子了,对吧
但是,这里的这个智,好像翻译上不太对
你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个就不是纯文学
可以三十六维的用
站着说说能说,走着说说能说
自己说说,会客说说
活着说,死了也能说,对吧
哪里都能拿来说说
当然了,这个我看功就不在孔子了
因为太大,这个要是穿越了接接,人家也不是个贪得无厌的......
-----------------------------
小时候,我看论语,也是大失所望,看了译注,有些不是废话吗?直到一些机缘巧合,开始深入了解它,才发现它的好处。我的性格平时比较平静,就怕人家有所误会,记得6岁那年,我和邻家小孩在楼下玩沙子。不知何故,他哭了,他妈到阳台来看,他就说是我打的。我解释,他妈就是不听,或许也是自己脑瘫的缘故,吐词不清吧,总之多次解释后,他妈都不相信我。我的脾气一下爆发,当的他妈的面,就是啪的一耳光。从那以后,这个突然爆发的毛病想改却改不了。直到阅读论语,慢慢让心归于平静,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还有一句,同样喜欢,不迁怒,不贰过。所以对于孔子,对于论语,有种说不出的感激吧。论语,在我看来,确实是一本可以平和心灵、提升智慧的书。当然,并非自己有意拔高。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今天继续,不过明天还得扶贫,不能睡得太晚,争取更新两章好了。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0105 节用而爱人:孔子是为万众代言,还是仅为官员代言?

● 道千乘之国:
道:这里作动词解,引导、治理。
乘:辆,指战车。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三人,车下步卒七十二人,后勤人员二十五人,共计一千人。
“千乘之国”,便是指拥有一千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礼制大致这样:天子六军,每军千乘,共六千乘;大国三军;中国两军;小国一军。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一般为中等规模的诸侯国。

●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
敬事:认真、谨慎地处理国家事务。
信:诚信无欺,具有公信力。
节用:节约用度;往往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税率处在一个较为合理的区间,至少不会与民争利。
人:可有三种说法。一、如杨伯峻先生所说,“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二、如《论语诠解》,“诠释”部分的“人”是指士大夫以上阶层的人,“解读”部分的“人”则是指百姓;三、如李泽厚先生所说,泛指“人民”。
钱穆先生说“爱人”,即“以爱人为念”,良是。因为“以爱人为念”可以道出孔子深切的人文情怀:以人为本、物比人轻。“厩焚,子退朝日:‘伤人乎?’不问马”(10·15),在孔子所处的时代,马比马倌珍贵、地位要高,“爱物胜于爱人”的现象相当普遍,奴隶甚至仍可用来殉葬。故,取第三说。
那么何谓“爱物胜于爱人”呢?正如《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只因卷帘大将打坏了御用的琉璃盏、西海龙王三太子烧坏了御赐的夜明珠、凤仙郡太守打翻了贡品,便将他们贬妖的贬妖、受刑的受刑;这便是典型“爱物胜于爱人”。《西游记》虽是小说,然而亦是现实的写照;早在两千年前的孔子,却已提出“爱人”的思想,实在是了不起。

● 使民以时:
征用民力应选择农闲的时候,以不违农时、不夺农时。
确保粮食安全,现代仍是国家的第一号战略,就在前几天,农业部余欣荣副部长在春耕春产视频会议,便好几次提到粮食安全问题;在古代农业社会里,“使民以时”,保证粮食安全,便显得更为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国之命脉。
当然,“使民以时”,亦暗含有轻徭役的主张。因为如果徭役重的话,管他闲时还是农时,照征不误。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原文】
1·5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译文】
伯峻先生的:
孔子说:“治理具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肃认真地对待工作,
信实无欺,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
昆X的:
孔子说:“引导千乘之国,应当认真谨慎地处理国家事务,诚信无欺,具有公信力;节约用度,并以爱人为念;征用民力时,则应选择农闲的时候,以不违农时。”

本章分歧之处便是“节用而爱人”。“人”到底指大众,还是仅指官员?大家怎么看哦。期待您的讨论。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0106 为“先行后文”的教育理念点赞

孔子其实并不那么看重“文”,至少不似部分人想象中那样看重“文”。这点,可从1·6章中,管窥一豹。本章主要讲的是个人的修身之道。

● 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弟子”,可有两种说法。一、学生;二、为人弟者与为人子者,泛指年轻人。在下取第二说,自然亦包括孔子的弟子。杨伯峻先生据杨遇夫先生的《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卷一,将“谨”解说为“寡言”,我则根据《说文》:“谨,慎也”,作“谨慎恭敬”解。

“亲仁”,同样可有两种说法。一、亲近有仁德的人;二、亲近于仁,使自己拥有“仁”的心境。鉴于“泛爱众”,其“众”便已包括有仁德的人。况且,“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行仁靠自己、而非他人;也就是说,孔子并不认为亲近有仁德的人,便一定能够行仁。故,自己取第二说。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文”,可作“文艺”解。古时推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艺”。“文”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点缀人的生活;故,孔子说“游于艺”(7·6)。在孔子心目中,“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等“行”是排在“礼”“乐”“射”“御”“书”“数”等“文”之前的;也就是说,“行”重于“文”:如果“行”不及格,那么即使“文”学得再好,亦是要不得的,属本末倒置。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六艺”的科目虽少,但亦算比较全面、均衡。在下试着将“六艺”粗略地分类了下,便大致可归为三类,即:“文事”类(书、数)、“武事”类(射、御)和“公共”类(礼、乐)。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原文】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
伯峻先生:
孔子说:“后生小子,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离开自己房子,便敬爱兄长;寡言少语,说则诚实可信,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力量,就再去学习文献。”
昆X:
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面前,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要敬重兄长,谨慎恭敬且诚实守信,广泛地友爱众人,这样便可亲近于仁。做到这些后,如仍有余力的话,再去学习“礼”“乐”“射”等文艺知识。”

两者有些小歧义吧:如对“仁”的解释,另外就是“而”,伯峻先生认为“而”是并列关系;自己则认为“而”乃因果关系。也不知谁给出的译文会更接近孔子的意思些?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大米大大米米大面 2018-02-08 00:24:22
老外吗
说的比较中肯
孔子不实际,不好好做文章也不是孔子了,对吧
但是,这里的这个智,好像翻译上不太对
你比如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这个就不是纯文学
可以三十六维的用
站着说说能说,走着说说能说
自己说说,会客说说
活着说,死了也能说,对吧
哪里都能拿来说说
当然了,这个我看功就不在孔子了
因为太大,这个要是穿越了接接,人家也不是个贪得无厌的......
-----------------------------
@昆X 2018-02-09 21:55:00
小时候,我看论语,也是大失所望,看了译注,有些不是废话吗?直到一些机缘巧合,开始深入了解它,才发现它的好处。我的性格平时比较平静,就怕人家有所误会,记得6岁那年,我和邻家小孩在楼下玩沙子。不知何故,他哭了,他妈到阳台来看,他就说是我打的。我解释,他妈就是不听,或许也是自己脑瘫的缘故,吐词不清吧,总之多次解释后,他妈都不相信我。我的脾气一下爆发,当的他妈的面,就是啪的一耳光。从那以后,这个突然......
-----------------------------
@大米大大米米大面 2018-02-10 19:59:43
听来啊,是这个,呵呵
我这种对于孔子却好像跟风了
不过呢
可能关于孔子的学术氛围还是差了些
好比说,我一个普通民众
最关心的还真不是孔子
倒是,论语故事的感应力
我感觉,很新颖
并不是教育系统给予我们的那种古代的感觉
你觉得呢
但是,没白话
似乎,这个体系,也不敢保证孔子的故事是否就是一个独立的单元
当然了,文革洗了洗
还是将个课题,留了......
-----------------------------
其实在论语中,孔子也讨论过类似的课题:“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李零先生解读该句时,认为“反对时髦是孔子的特点”。因为“紫色”是时髦的颜色,“郑声”是时髦的音乐,而“利口”则是时髦的政治;然而,就实质而言,便会发现孔子所恶的三事,乃是在折射文化领域里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该种文化现象至今仍有存在。如:不少优秀的严肃文学作家其人气抵不过网络作家、鸡汤作家,高评分的文艺片其票房收入往往不如差口碑的商业烂片。
好在作学问不是为人而是为已,聊以自慰吧。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0107 重学力而非学历的子夏

“贤贤易色”,一般的解释是:“用尊贵优秀品德的心来交换(或者改变)爱好美色的心。”照这种解释,这句话的意义就比较空泛。陈祖范的《经咫》、宋翔凤的《朴学斋札记》等书却说,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那么,“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一种人事关系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把夫妻间关系看得极重,认为是“人伦之始”和“王化之基”,这里开始便谈到它,是不足为奇的。

然而,伯峻先生的这种解读,当真是对的吗?在下试着作出自己的分析,以供抛砖引玉。不过在分析之前,请允许在下简要地介绍下子夏。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子夏:
姓卜名商,孔子的学生,小孔子四十四岁。子夏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作过鲁国太宰。孔子死后,他来到魏国的西河(今山西河津)讲学。授徒三百,当时的名流李克、吴起、田子方、李悝、段干木、公羊高等都是他的学生,连魏文侯亦“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史称“西河设教”。子夏修习经典,擅长发掘经文的微言大义,曾作《诗大序》;擅长易理,今传孔子《易传》很可能便出于子夏的传述,即《子夏易传》,并撰有《丧服传》。

贤贤易色:
“贤贤”,可有三种说法。一、见到贤人,脸上显示出恭敬的神色;二、用好色之心好贤;三、注重内在美而非外在美。在下取第三说。“色”,可有两种说法。一、专指女色;二、泛指各种外在美。伯峻先生自然是取第一说,甚至认为此“色”特指妻色。然而,在下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取克服这种“爱美”的天性,不以颜值取人而是以贤取人,便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因此,这里从众,取第二说,即:泛指各种外在美,如皮肤好、五官漂亮、身材苗条、装扮靓丽及显赫的家世背景等。

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君”,据《说文》“君,尊也”,可以推断,“君”是对他人的尊称,而不一定特指君主。不过,据传统注解,“君”即特指国君或者君上;“致其身”亦被理解成牺牲生命(伯峻先生认为“致”有“委弃”、“献纳”等意义,故用“豁出生命”来译它)。
这便意味着当忠孝不能两全时,需选其“忠”而舍其“孝”。因为“事父母”只要“竭其力”、尽力就好,“事君”则要“致其身”、牺牲生命。既然连生命都可牺牲,那么“孝”自然要让位于“忠”。然而,孔子说:“邦无道”则“免于刑戮”(5·2)、“隐”(8·13)、“卷而怀之”(15·7);由此可见,在孔子的观念里,即便对于君主,亦无需绝对效忠和服从。因此,子夏所讲的“致其身”亦不一定便是指要牺牲生命,而是同“竭其力”,能够尽心竭力即好。故,在下认为,“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很可能为互文修辞。
此外,父母和君是长辈、尊者,贵在尽心竭力;朋友是平级,则贵在言而有信,言行诚实守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此句不难理解,即: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亦一定会说他已经学习过。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子夏的这种“轻学历、重学力”观念,本身便是“贤贤易色”,重内涵而轻表象。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原文】
1·7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
伯峻先生:
子夏说:“对妻子,重品德,不重容貌;侍奉爹娘,能尽心竭力;服事君上,能豁出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守信。这种人,虽说没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昆X:
子夏说:“能够看重他人的内在美而非外在美;能够尽心竭力服事父母和尊者;与朋友交往,言行能够诚实守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亦一定会说他已经学习过。”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0108 孔子是鲁迅先生口中的“势利眼”么?

● 君子不重则不威:

此句比较好理解:“重”,自重,指的是谨言慎行,重视自己的人格;“威”,即威严。确实如此。试想,一位君子,如果连自己都不自重,不重视自己的人格,又怎么指望可以获得他人的真心尊重,自然也就无法在他人面前树立威严。

● 学则不固:

此句中,“固”比较有争议,可有三种说法:一、稳固,牢固;二、固陋;三、固执。在下认为,第二说,学了自然便会不固陋、不寡闻;不过如此浅显的道理,孔子又何必要特意强调。第三说,不固执已见,若用来指学术要博采众长而非一家之言,倒也说得通;然而,《论语》中“学”并非指狭义上的学术,而指广义上的学问,兼具“行”与“文”,且“行”优于“文”,如此理解恐怕亦不妥之。

故,在下主张取第一说。这样,既可在逻辑上讲得通:君子如果不自重,则心浮气躁,在这种心态下,很难做出来真正稳固的学问;同时亦能符合孔子的观点:“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7·26)、“守死善道”(8·13)、“唯上知和下愚不移”(17·3),“恒”“守死”“不移”均有“稳固”之意。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 主忠信:

“主”亦可有两种说法:一、“以……为主”;二、如何新先生所译“守持”。鉴于“守持”比“以……为主”在翻译12·10章“主忠信、徙义,崇德也”时,无论从训诂而言还是语意来讲上,均胜一筹;且既然“以忠信为主”,则意味着可以有“不以忠信为主”的时候。那么什么时候该忠信,什么时候又不该忠信呢?当然,伯峻先生将此句译为“要以忠和信两种道德为主”,这自然可备一说。不过,在下觉得,取第二说,至少从语法上,会更胜一筹,即:“主忠信”与“徙义”均为动宾结构,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 无友不如己者:

本句历来众说纷纭,最主流的有两种说法。

◆ 第一说: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

鲁迅先生在其《杂忆》中写到:“孔老先生说过‘毋友不如己者。’其实这样的势利眼睛,现在的世界上还多得很。”势不势利,姑且不说,只不过在下以为,《论语》中才说要“泛爱众”(1·6)、友爱众人,现在却又说要“无友不如己者”、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孔子到底是什么意思?难道“友”作动词时,无“爱、亲近”之义,又或者所谓“众”便是指全部的胜己者?况且,鲁迅先生分析得没错,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的确有那么点势利。

李零先生在《丧家狗--我读论语》一书中却坚持认为:“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如果不如己者不配交朋友,那胜己者也不应该和你交朋友,顺推行,逆推不行”“交友也讲经济学”。

在下不看还好,一看更懵:凭什么自己可以拒绝与“不如己”的人的交朋友,以免吃亏受累;胜已者,则不可以拒绝与自己交朋友,难道人家就不怕吃亏受累?假若有一天,曾经的强己者,沦为不如己者,那么该继续交往,还是该果然断交呢?况且,孔子亦不像是那种怕吃亏受累的人,“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7·29)。

因此,为了避免让孔子患上势利眼,不少注家,如傅佩荣先生,便将“如”理解成“同什么一样”,译为“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这自然可备一说,因为孔子的确说过“道不同,不相为谋”(15·40);然而,孔子亦说过“君子和而不同”(13·21)。再则,如何证明“不如己”者便是“道不同”者,尚缺乏足够的信服力。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 第二说:没有不如自己的朋友。

该说,言下之意,即: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如此,在下觉得,固然亦能让孔子远离势利眼;但是从训诂的角度来讲,有些牵强。以南怀瑾先生的解说为例,他说:“我如何来证明这个‘无友不如己者’是这样解释呢?很自然的,还是根据《论语》。如果孔子把‘无’作动词,便不用这个‘无’。比如说,下面的‘毋意’‘毋我’等等,都用这个‘毋’字。”然而,《论语》中,有不少地方,“无”同“毋”,如“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1·14),此处“无”字便明显同“毋”。

故,以上两种说法,均不从之。

● 打铁还需自身硬

那么本句该如何理解呢?在下以为,只要不将本句看作是孔子的交友观便可,即:不去友爱不如自己的行为,而非不去友爱不如自己的人。理由有二。

其一,“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既可指代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亦可指代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事物、行为。《论语》中便有,如“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4·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0),这两处的“者”均是指代其行为而非其人;故,本句中的“者”亦可认为是指代“不如己的行为”而非指代“不如己的人”。

其二,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主要是“省人”,强调的是自己不变坏、不从恶的外因;不要友爱、亲近不如己的行为,则主要是“省己”,强调的是自己不变坏、不从恶的内因。孔子自然更看重“省己”而非“省人”:“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5·27)、“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12·1)。“打铁还需自身硬”,特别是当“不如己的行为”,成为一种潜规则时,更得通过自律,才能抵挡住“不吃亏”的诱惑。正所谓“不义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7),这便恐非简单地“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能做到的。
楼主:昆X  时间:2019-01-04 23:48:00
● “性恶”与“化性起伪”

既如此,那么李零先生为何仍会坚持:“不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就是孔子的意思,很清楚,用不着拐弯抹角”呢?他列举了汉代的一种传说,即《说苑·杂言》中所说:“丘死之后,商也日益,赐也日损。商也好与贤己者处,赐也好说(悦)不若己者”。这番言论,其实在《孔子家语·六本》中亦有记载,且《六本》进一步指出:“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这其实便是荀子所倡导“化性起伪”,即: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改造人的自然本性。而荀子之所以要提倡“化性起伪”,是因为他认为,人一生下来,性便是恶的,缺乏自我改造的能力,必须借助良好的外部环境,才能茁壮成长。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人亦如此,“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不错,环境对个人的成长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但若如荀子这样,“化性起伪”,将环境视为个人成长的决定性因素,便有些过了;可谓“过犹不及”(11·16)。这就好比,一个人生下来,便布满癌细胞,且缺乏免疫能力,需要终生依赖药物。

当然,荀子之所以会兜售“性恶”“化性起伪”这样的理论,在下认为,其终极目的,还是在于推销他的“尊贤隆礼”的政治主张,以专制思想、维护统治:“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劝学》)。这便如同,那些患了癌症的病人,必须须由医生尤其是名医诊治,癌细胞才能得以控制;且不得擅自配药,如没有名医的出具的诊断书,即便癌细胞被控制地再好,仍会视为治愈无效的高危病人。同样,如果得不到名师的调教与认可,那么自己即便自学得再好、学问再高,穷极毕生,亦是不能成才,陋儒而已。这

所以,相较之下,在下更喜欢,子夏所言的“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1·7),觉得它要温馨和可爱许多。只是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呢?另外,在下如有不当或者不妥之处,还请不吝赐教才好哦,这里便先谢过了。

楼主:昆X

字数:8869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18-02-07 06:50:52

更新时间:2019-01-04 23:48:00

评论数:316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