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读书杂感

读书杂感

楼主:松鸣a  时间:2020-04-20 19:33:11
很多人认为明朝亡于党争,那些网络上的明末历史穿越小说也都把主要责任归咎于东林党。日本著名中国学学者小野和子的《明季党社考》则反对这一观点,字里行间反而对之有所褒扬。“它以明代万历年间到清初晚明政权覆灭的政治史为背景,围绕这期间的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比较具体地考察了被称为东林派或东林党以及其后继者复社的形成过程,主要成员、主要见解,组织和人际关系。虽说题名为“党社考”,但本书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考证”之作,而是夹叙夹议,可谓一部从党争角度描述的晚明史。”论述精湛,文笔引人入胜,可读性很强。





楼主:松鸣a  时间:2020-04-20 19:33:11



美国汉学家伊沛霞的《内闱》是海外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读了此书对李清照的某些想法和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不过本书对很多问题大都泛泛而谈,研究的不够深入。


楼主:松鸣a  时间:2020-04-20 19:33:11
@松鸣a 2020-04-04 12:09:02

美国汉学家伊沛霞的《内闱》是海外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读了此书对李清照的某些想法和行为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不过本书对很多问题大都泛泛而谈,研究的不够深入。
-----------------------------


楼主:松鸣a  时间:2020-04-20 19:33:11




“本书通过考察乔伊斯、普鲁斯特、托马斯•曼、劳伦斯、福克纳及其他作家的作品,分析文学体裁的叙事本质。作为引领叙事研究的常青树,《叙事的本质》为叙事和叙事理论提供了独特而赋有价值的历史书写。《叙事的本质》在过去的四十年来,一直属于文学专业学生的核心书目,同时也是众多教师、作家及学者们的重要参考文献。本书的作者斯科尔斯和凯洛格将古典时期以来直至20世纪的叙事作品纳入研究视野,为读者梳理出一条令人信服的叙事发展史。他们的主要目的在于描述并分析叙事本质中所包含的重要元素:意义、人物、情节及视角。”这是本杰出的著作,才华横溢,灵感四射,阅读的过程令人十分享受。

楼主:松鸣a  时间:2020-04-20 19:33:11



罗兰•巴特是我最佩服的现代散文家,初读他的《恋人絮语》就被他那不同寻常的文章结构、飞扬的文采和对恋人心理万花筒般的神奇描叙迷住了,这种把思想性和文学性巧妙地融于一炉的别出心裁的写法,隽永而深邃,令人叹为观止。

《恋人絮语》是罗兰•巴特于1975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开设了一门讨论课。这门课以德国大文豪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为分析对象,和青年学子们探讨恋爱百态。浪漫的爱情故事在这本书里被罗兰•巴特拆解成各种情境:嫉妒、疯狂、困惑、焦灼、无解、绝望、相思难耐、旧病复发、轻生之念……这门谈情说爱的讨论课,聚焦点不是文学名著本身,而是其中恋人的倾诉方式和喃喃自语。两年后,巴特将自己的情感轨迹和心路历程融入到这种分析里,发展成一种新的文体,1977年付梓成书随即风靡西方,被译成近三十种语言,并搬上舞台演出,成为一代思想家罗兰•巴特流传最广、最为人所知的著作。
楼主:松鸣a  时间:2020-04-20 19:33:11



一本内容详实、引证丰富、观点中肯的佳作,对晚明小品的优点和缺陷剖析得让人信服。文笔流丽晓畅,读来趣味盎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楼主:松鸣a  时间:2020-04-20 19:33:11


楼主:松鸣a  时间:2020-04-20 19:33:11



读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是一种奇妙的享受,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说里那种运用到极致的反讽手法。反讽的含义比较复杂,而且某些方面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种手法在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和博尔赫斯的小说中非常突出,昆德拉说现当代文学的最重要特征就是反讽,它与嘲讽和讽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比较微妙,甚至在小说中单凭语言上的反讽手法就能推动叙述,并带来审美的愉快。抄一段网上的话供参考:“反讽最显著的特征:即言非所指,也就是一个陈述的实际内涵与它表面意义相互矛盾,而从诗学角度看,则正如瑞恰兹所说,反讽来自于"对立物的均衡",即通常互相冲突,互相排斥,互相抵消的方面,在诗中结合为一种平衡状态,反讽的这种诗学特征,最终还是依赖语境的作用而完成。 诗歌中的反讽首先是一种语言技巧,从语言技巧运用的角度反讽的类型可分为夸大叙述、正话反说、诗论等。 在诗歌的文本解读中,还有主题层面形成的反讽:即本文复杂的主题意义出现相反相成的两重或多重表现,形成强烈的反讽意味。”


读读《洛丽塔》这一段,就很突出运用了反讽的手法。

第5节

我年轻的日子,当我回首时,象苍白的反覆出现的残片,一陈风似地都飞去了,就象火车旅客在清晨见到的一阵废卫生纸的风雪跟在了望车尾后盘旋。就我和女人正常的关系而言,我是实际的、幽默的、轻快的。作为一个大学生,在伦敦和巴黎,雇佣女子对我足够了。我的学习过于琐细,非常紧张,尽管并不特别有成绩。最初,我计划象好多落魄才子那样,拿个精神病学的学位;但我比这还落魄;我被压抑过度,医生,一种特殊的疲惫出现了;于是我转向英语文学,这科里许多失败的诗人最后都成了穿苏格兰呢、抽烟袋的教师。巴黎适合我。我和流亡者大谈苏联电影。我和铀矿学家—起坐在“第二人像”里。我在偏僻的小报上发表歪歪扭扭的小品文。我还创作模仿他人风格的打油诗:

……冯.库尔普小姐

或许会扭转身,她的手在门上;我不会跟随她。也不跟随弗莱斯卡。

亦不跟那只鸟仔。

我的一篇题为“济慈致本杰明·贝利信中的普鲁斯特式主题”的论文,六位还是七位学者读了,都咯咯笑起来。我为一家著名出版公司完成了《英国诗歌的历史缩影》,然后着手为英美学生编写法国文学手册,这项工作占去我四十岁至四十九岁之间的全部时间——我被捕时,最后一卷就即将出版了。
楼主:松鸣a  时间:2020-04-20 19:33:11



保罗•亨利•朗 的《西方文明中的音乐》1941年用英语初版于纽约,随即被公认为美国音乐学成熟的里程碑著作。该书已经成为音乐史学领域的大师级经典著作,至少在英语世界里,尚无任何著作与之匹敌。在把音乐艺术与时代背景尤其是人文思潮结合起来阐述这方面极为出色,那种高屋建瓴的气势和优美灵动的文笔令人陶醉。全书没有一个谱例,很适合业余音乐爱好者阅读,观点虽稍有些陈旧,但仍是一本极有价值的音乐史著作。

楼主:松鸣a

字数:8512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4-02 01:29:14

更新时间:2020-04-20 19:33:11

评论数:52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