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未知学院 >  夏老师教你如何取名,那些出自诗词经典中的名字,姓名玄机,古今姓名解读

夏老师教你如何取名,那些出自诗词经典中的名字,姓名玄机,古今姓名解读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起名须知

1 八字方面,以八字格局,命主原局喜忌为基础,适当补益喜用五行,避免带入忌神五行属性的汉字。

2 数理格局方面,即姓名数理~天数 人数 地数 和数 应避免一些不吉的数理组合 。 (并非简单的三才五格数理)

根据八字情况,于数理格局趋避之。

3 名字之音律方面,运用汉语音韵规律,协调名字音律,以期达到,音意皆美,琅琅上口的效果。

4 名字之形义方面:

字形避免头重脚轻,字形结构不协调。避免伤残字,女孩避免伤官字,孤独字等不利婚姻的字入名。

字义,注重名字内涵意蕴 避免不吉之谐音及联想。避免滥大街的俗字,丑字入名。

5 名字风格: 本人曾接受古汉语,古代文学专业学习,且坚持阅读经典,故有一定古典文史之积淀。 因此,在考虑八字五行的前提下, 所给出的名字多少会含有古韵古风。

6 取名者需提供之信息~~避讳家族长辈(父母直系亲属)的某些字眼. 姓氏,性别,父母或配偶属相(避免名字与父母,配偶相冲)

注~~取名者须提供名主的出生年月日时及出生地(北京时间)。

(需注明公历或农历 孩子的出生地点。需精确到地级市一级。国外出生的孩子,请注明详细出生地)

7 本人会遴选15个左右的名字供其选择。

8 凡有取名需求者,务必注意与楼主有效联系。如果只提供出生信息,而不再联系确认者,楼主无法为其取名。

再重申一次,不少涯友留言求楼主取名,但是并不进行有效联系。楼主几次私信回复均未见回音。

楼主猜测可能没有诚意,或者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试探一下。

对于这种情况,楼主爱莫能助。

此外,本人接受打赏,有取名咨询者可于本贴主页页面打赏,因取名涉及名主众多隐私,不便透露,故而本贴主页不做取名推荐。有需要者务必站内短信,或其它方式与楼主进行有限之沟通。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起名须知

1 八字方面,以八字格局,命主原局喜忌为基础,适当补益喜用五行,避免带入忌神五行属性的汉字。

2 数理格局方面,即姓名数理~天数 人数 地数 和数 应避免一些不吉的数理组合 。 (并非简单的三才五格数理)

根据八字情况,于数理格局趋避之。

3 名字之音律方面,运用汉语音韵规律,协调名字音律,以期达到,音意皆美,琅琅上口的效果。

4 名字之形义方面:

字形避免头重脚轻,字形结构不协调。避免伤残字,女孩避免伤官字,孤独字等不利婚姻的字入名。

字义,注重名字内涵意蕴 避免不吉之谐音及联想。避免滥大街的俗字,丑字入名。

5 名字风格: 本人曾接受古汉语,古代文学专业学习,且坚持阅读经典,故有一定古典文史之积淀。 因此,在考虑八字五行的前提下, 所给出的名字多少会含有古韵古风。

6 取名者需提供之信息~~避讳家族长辈(父母直系亲属)的某些字眼. 姓氏,性别,父母或配偶属相(避免名字与父母,配偶相冲)

注~~取名者须提供名主的出生年月日时及出生地(北京时间)。

(需注明公历或农历 孩子的出生地点。需精确到地级市一级。国外出生的孩子,请注明详细出生地)

7 本人会遴选15个左右的名字供其选择。

8 凡有取名需求者,务必注意与楼主有效联系。如果只提供出生信息,而不再联系确认者,楼主无法为其取名。

再重申一次,不少涯友留言求楼主取名,但是并不进行有效联系。楼主几次私信回复均未见回音。

楼主猜测可能没有诚意,或者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试探一下。

对于这种情况,楼主爱莫能助。

此外,本人接受打赏,有取名咨询者可于本贴主页页面打赏,因取名涉及名主众多隐私,不便透露,故而本贴主页不做取名推荐。有需要者务必站内短信,或其它方式与楼主进行有限之沟通。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从十二辟卦看立秋

立秋,按照传统历法的说法就是进入申月。尽管还处于阳历八月上旬,溽暑犹在,但秋意已悄然现身。也就是说,阴气已经上升到一定程度。

《易经》卦气说显示了这一阴阳气息的变化,亦即把十二个月对应十二消息卦:坤(亥)、复(子)、临(丑)、泰(寅)、大壮(卯)、夬(辰)、乾(巳)、姤(午)、遯(未)、否(申)、观(酉)、剥(戌)。



[imgend
这表明,立秋所对应的卦为否卦。

否卦,主卦,内卦是坤,外卦是乾,也就是说坤阴主事,凉意渐渐生起。阴凉之气已入主位,炎暑只是外在,并且阴冷之气有逐渐上升,最终取代阳气的趋势。

我们看否卦,卦辞,彖辞。

否之卦辞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为何说,否卦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因否卦乾在上,坤在下,

而就卦气而言,乾阳主升、坤阴主降。

主升的乾卦与主降的坤卦正好相背而行,未尝相遇交接,处于封闭状态。

又从卦象来看,乾为首,坤为身,外卦上升,内卦下沉,则为,身与首的分离。

也即是阴阳各行其道,相分离,预示着万物凋零,陨落。

生命趋于归隐、收藏状态。

拓展之,否卦好比一个社会之阶层,阶级固化,底层阶级缺乏上升渠道,上层阶级权贵世袭。于是底层看不到希望,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辈子的命运。

上层呢,则天生注定为剥削阶级,甚至不劳而获!

如此,上下层不能有所交流,接替,则天下大乱,崩裂之象逐渐形成。

历朝历代莫不是如此,大历史观来看专制势必被更合理的制度代替,即是如此。

这就是,彖辞“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

从十二辟卦来看,其实也就是渐渐要变成了剥卦。

那么何谓,否之匪人?匪人即是,非人,小人。也就是与小人为伍,必将有损正道,加速社会的恶化!

因此告诫“君子贞”,君子在此时要保持特立独行之风格,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社会经否而泰,就是靠这股力量。这也是地雷复的初九,“天地之心”山地剥的上九。“硕果不食”。 “硕果不食”在农业化时代,果实的收集是个重大的农业活动,硕果的形成也是“秋季”的一个符号,硕果累累,予生物以种的延续,其意义莫大,自然界四季更替,从秋到冬,从冬到春,如此循环不息,孔子赞叹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否极泰来的哲理蕴藏其中。
]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从十二辟卦看立秋

立秋,按照传统历法的说法就是进入申月。尽管还处于阳历八月上旬,溽暑犹在,但秋意已悄然现身。也就是说,阴气已经上升到一定程度。

《易经》卦气说显示了这一阴阳气息的变化,亦即把十二个月对应十二消息卦:坤(亥)、复(子)、临(丑)、泰(寅)、大壮(卯)、夬(辰)、乾(巳)、姤(午)、遯(未)、否(申)、观(酉)、剥(戌)。




这表明,立秋所对应的卦为否卦。

否卦,主卦,内卦是坤,外卦是乾,也就是说坤阴主事,凉意渐渐生起。阴凉之气已入主位,炎暑只是外在,并且阴冷之气有逐渐上升,最终取代阳气的趋势。

我们看否卦,卦辞,彖辞。

否之卦辞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彖》曰:“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内阴而外阳,内柔而外刚,内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也。《象》曰:天地不交,“否”。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为何说,否卦 “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

因否卦乾在上,坤在下,

而就卦气而言,乾阳主升、坤阴主降。

主升的乾卦与主降的坤卦正好相背而行,未尝相遇交接,处于封闭状态。

又从卦象来看,乾为首,坤为身,外卦上升,内卦下沉,则为,身与首的分离。

也即是阴阳各行其道,相分离,预示着万物凋零,陨落。

生命趋于归隐、收藏状态。

拓展之,否卦好比一个社会之阶层,阶级固化,底层阶级缺乏上升渠道,上层阶级权贵世袭。于是底层看不到希望,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这辈子的命运。

上层呢,则天生注定为剥削阶级,甚至不劳而获!

如此,上下层不能有所交流,接替,则天下大乱,崩裂之象逐渐形成。

历朝历代莫不是如此,大历史观来看专制势必被更合理的制度代替,即是如此。

这就是,彖辞“则是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

从十二辟卦来看,其实也就是渐渐要变成了剥卦。

那么何谓,否之匪人?匪人即是,非人,小人。也就是与小人为伍,必将有损正道,加速社会的恶化!

因此告诫“君子贞”,君子在此时要保持特立独行之风格,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社会经否而泰,就是靠这股力量。这也是地雷复的初九,“天地之心”山地剥的上九。“硕果不食”。 “硕果不食”在农业化时代,果实的收集是个重大的农业活动,硕果的形成也是“秋季”的一个符号,硕果累累,予生物以种的延续,其意义莫大,自然界四季更替,从秋到冬,从冬到春,如此循环不息,孔子赞叹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否极泰来的哲理蕴藏其中。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马姓如何取名

马姓起源于战国时期马服君赵奢,邯郸即是中华马姓的祖源地,赵奢的子孙后代便以“马服”为姓,后演化为”马“。

取名原则,网络上有论述很多,笔者也有写专栏文章论述过这些原则。比如八字喜忌,数理格局,汉字音形意等等。但是好名字如何取出来,有以上基础还不够,所谓,“功夫在诗外”




取名者必须熟谙古今词汇,典故,然后还要有过硬的古诗文创作能力。方才能施展出裁云缝月之功夫,将“字字珠玑”连缀成名。

当然借鉴古今人名,做一番释读也是有必要的,这里笔者仅就马姓古今名人之名字,做一番解读。

马援字文渊,号伏波将军 东汉开国功臣其名言有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方今乌桓、匈奴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孟冀回答:“谅!为烈士当如是矣!”

穷且益坚,老当益壮,马革裹尸同出自一人,可见其人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位置了。

然其名何解?按援与文渊之联系,乃在于同音假借,援“源”两字同一音部,古音都属“元”部。班固《典引》“与之乎斟酌道德之渊源”是渊源同见之一例。

又其心塞渊。——《诗·邶风·燕燕》毛传:“渊,深也”而援者乃有“取,引之意”按,不援其所不及。――《礼记·缁衣》如此即是将“其心所塞之渊者”“引而取之也”文渊者,文为修饰字。




其次看其从孙,扶风马融。马融乃是东汉经学大师。

马融字季长。扶风茂陵人。东汉时期著名经学家,东汉名将马援的从孙。。历任校书郎、郡功曹、议郎、大将军从事中郎及武都、南郡太守等职。

马融字季长何解?按《尔雅 释诂》“融,长也” 有个词,融裔(形容声调悠长)就是出于此意。

季乃是其排行,伯仲叔季,古来有以此命名之传统,因此马融字季长可以说是同义相协的名字法。

再看伏波将军后人,三国蜀汉五虎将之马超,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人。

按 超字《說文》跳也。《揚子·方言》超,遠也。《博雅》渡也。《釋名》超,卓也。舉脚有所卓越也。《玉篇》出前也。《左傳·僖三十三年》超乗者三百乗。《孟子》挾太山以超北海。

跳跃者,起也,故以起应超,同义相协。孟为兄弟姊妹排行最大,如孟孙。是故马超字孟起。




再看三国时期“马氏三长,白眉最亮”之马良,马良字季常,又是以伯仲叔季名字之一例。季乃是兄弟中最小者,按《诗经·邶风·日月 》“日居月诸,出自东方。乃如之人兮,德音无良。胡能有定?俾也可忘”毛传“良,善也”《道德经河上公注》“是谓习常,常者不易也”以常应“良”言其不变易其善也。是故,马良字季常。

马武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字子张,同马援一个时代的开国功臣。

出自《尚书·泰誓》:“今朕必往,我武惟扬,侵于之疆,取彼凶残,杀伐用张,于汤有光。”扬《增韻》發也,顯也。《廣韻》舉也。皆有“张”之意,故字子张。以应“武”,子乃男子之美称也。

马氏在汉代三国时期确实足够辉煌,有这么一种说法,马氏后代在西汉武帝时期从马服迁到了当时的右扶风茂陵定居下来,所以《姓谱》一书中记载说,“马”姓的发源地是扶风。(取自百度资料)

下面看看唐代之马姓名人唐太宗的大臣马周。

马周字宾王,此名字何来?周者,乃是朝代名,《论语 八佾》“周监于二代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古今以此句为名者甚多,比如近代建筑专家:“陈从周”

宾王者 出自《易 风地观》“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王弼注“居近得位,明习国仪者也,故曰利用宾于王”周文之盛,冠于三代,故最宜观其光也而宾于王庭也。

再看宋代之马姓名人。

马默北宋大臣。字处厚。

最近十几年,中国大陆用默为名者也渐多起来,比如张国立之子“张默”还有名为“默然”,“子默”的其大多数不知其意,这里就通过解读马默之名,举一反三吧!

《周易 系辞上》“君子之道 或出或处 或语或默”默者即不语也,即是“处”也,处厚者,《周易 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以“处厚”应“默”即是同义相协。可见这个默指的是厚德载物之道。并非沉默不语。

再看同是化用周易的另一个南宋马姓名人---编纂“三通”之一《文献通考》之马端临。

马端临,字贵与,其名出自《周易 杂卦传》“临观之义,或与或求”韩康伯曰:“以我临物,故曰与,物来临我,故曰求”又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是求在于我,贵其在我也,故字曰“贵与”。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小令作者,“元曲四大家”之一的马致远。

马致远,字千里。很明显其字千里马的化用,姓名浑成一体,确实高明。按千里马一词,最早见于《楚词·卜居》:“宁昂昂若千里之驹乎?”以后中国正史中多次提到千里马,如《史记·赵世家》:“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

再看明代的马士英马士英字瑶草。   《国风·郑风·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颜如舜英~毛传~英犹华也。而花草同类,故相协。比如黄庭坚.《水调歌头》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即是一例。让人不解的是大丈夫用瑶草为名字,是不是有点小家子气了。其实早在先秦时代,屈原赋里的香草意象就是志向高洁的君子。因此以此命名也是中国文化在命名中的体现。参考拙著《桃花扇底旧姓名》

再看清代马姓名人

马宗琏字器之,又字鲁陈。安徽桐城人。马瑞辰之父。桐城派“马氏”之一。熟悉近代文史的读者应该知道清代的桐城马氏,马宗琏,马奂辰,马其昶,一直到民国马振彪,马茂元。

这里就把这些马姓名人一一解读一遍!

先看马宗琏字器之,又字鲁陈。按《礼记 明堂位》“夏后氏之龙簨虡,殷之崇牙,周之璧翣。有虞氏之两敦,夏后氏之四连,殷之六瑚,周之八簋。”孔疏:“两敦,四琏,六瑚,八簋,言鲁之所得唯此尔”此为鲁公庙所陈三代礼器,故以“鲁陈”应“琏”又“子曰:‘君子不器。’”(《论语·为政》)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胡琏也’。这里是其字“器之”之字所自出。

马宗琏之子也是一位大学问家---马瑞辰,熟悉诗经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部书《毛诗传笺通释》乃是清人十三经之一,学术价值很大。此书正是嘉庆进士马瑞辰所著。马瑞辰,字元伯。

这个名字涉及到了古代天文知识,笔者在这里也简单说说。

辰,即是辰星。《楚辞•远游》:“奇 傅説 之託辰星兮,羡 韩众 之得一,形穆穆以浸远兮,离人羣而遁逸。” 王逸 注:“辰星、房星,东方之宿,苍龙之体也。”

这里就来谈谈传统天文学里的星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

按《左传•僖公五年》叙述晋献公假途伐虢,战前占卜,卜者云:“丙之晨,龙尾伏辰,均服振振,取虢之旂。鹑之贲贲,天策焞焞,火中成军,虢公其奔。”这段话中的“龙尾伏辰”指龙尾,即尾宿,“伏”为隐藏,“辰”为日月交会之意,这里是说日月都运行到尾宿。“龙尾伏辰”意思是说,由于日月都运行到尾宿,光芒强烈,故尾宿隐藏不见。而“天策焞焞”之天策,则是尾宿中的一个星座,又称傅说。传说殷商名相傅说死后,升天成为星宿,即此。“焞焞”亦光泽黯淡之意,是说由于日月同在尾宿,所以尾、傅说等星座都光辉黯淡.

因此这个辰星即是房星,乃是东方苍龙之一。《庄子•大宗师》“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这句话是说傅说得道而相武丁,而能成就大业,而其人最终而应天上星宿,位在尾,箕斗之间。可以看出这种传说已久。

那么辰星与马有何关系?按《史记 天官书》“东宫苍龙,房、心。心为明堂,大星天王,前後星子属。不欲直,直则天王失计。房为府,曰天驷。其阴,右骖。”房为府,曰天驷。其阴,右骖。这句张守节正义:“:“房星,君之位,亦主左骖,亦主良马,故为驷,王者恒祠之,是马祖也”原来房星即“辰星”乃是马祖也。此并非孤证,再考《诗经 小雅 吉日》“吉日维戊,既伯既祷。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 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毛传“伯马祖也”

故以辰应伯是同义相协。

又《周易》“元者善之长也”元与瑞意思相近。

故而以元伯应瑞辰。

桐城马氏学问之大不可测,仅其名字就含藏如此之多深意,实在令人钦佩不已。




下面看马其昶,马其昶与马瑞辰同宗,也是桐城马氏中的佼佼者,,字通伯,晚号抱润翁,安徽桐城人,清末民初著名作家、学者。他出身翰墨世家,其祖父马树章,任太常寺典簿。其父,讳起升,议叙同知。马其昶少时从学于吴山、姚思赞等先生。他聪明且发愤好学。稍长,受业于方东树、戴钧衡,师事桐城作家方宗诚、吴汝纶。(引自百度词条)

马其昶字通伯。按 《《说文》日长也。《博雅》通也。《嵆康•琴赋》固以和昶而足耽矣。《注》昶,通也。譬犹众目营方,则天纲自昶。——《文选•陆机•五等论》。《广雅》云:昶,通也 又《玉篇》明久也。《广韵》舒也。

因此“昶”具有“通”之意,伯字有多意。前面文章里谈到兄弟排行之“伯仲叔季”不过多用于姓名中间,如“陆伯言”“张伯苓”等等

而在名尾类似“父”或“甫“字表示为男子。第三种意思便是前面说过的,《诗经 小雅 吉日》“吉日维戊,既伯既祷。 田车既好,四牡孔阜。 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吉日庚午,既差我马。”毛传“伯马祖也”

故而马其昶字通伯,名字相协恰到好处。

类似名字还有,马相伯-复旦大学创始人。其名字除了引用毛传“伯马祖也”还将伯乐相马之意汇入名中,观其创立百年名校“复旦大学”之举,不愧“伯乐”之称号,亦不负其名“马相伯”。注复旦大学校名乃马相伯先生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中“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再看民国时代国学大师 马一浮。

其名出自—《楞严经》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如湛巨海,流一浮沤,起灭无从。了然自知,获本妙心,常住不灭。礼佛合掌,得未曾有。也就是说人的四大假合之身与真如之性比,好比是浮在大海之中的水泡而已。无常而又幻灭。马一浮这位贯通儒释道的一代大儒以此自名,足见其智其识其境界,真非凡夫可比。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名字中的易经(二十六)~水山蹇

出自此卦的人名有,李蹇臣,一名蹇臣,初名栖凤,字仪轩。清朝贵州遵义人。先世本蹇氏,远走出自李氏,又养于李家,便以李为姓,令后代复蹇姓。道光副榜,大挑二等选务川教谕,遵义湘川书院讲席。




研治宋代五子之学。工诗,与郑珍、莫友芝情谊深厚。著有《守拙斋训语》、《守拙斋杂著》、《宋拙斋诗钞》等。

除此之外,《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脩德。

以修德为名者甚多,然修德之出处,不只此一处。如《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

因为蹇毕竟有磨难,波折之意,因此以此命名者不多见。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利見大人,往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脩德。

《说文》:“蹇,跋也。”蹇意思即是,足跛。脚受伤难于行走。

再看,水山蹇卦象,好比流动之水为山所阻碍,不得不改变方向而前进,总之不是很顺利的流动,如此即是蹇。好比我们普通人,在社会中遇到困难,如果不顾一切的向前冲,那么必然是头破血流,此时就要“止”,静下来想个办法,或者绕个弯子,曲而全,这样才有“智”。

为啥说利西南,不利东北?西南乃是平地,东北是山岭之地,水就下,当然不会往高处流了。

而人生遇到困难,最好有人帮一把,这就是“利见大人”。

所以说当我们位于蹇难之时,莫妄动,每做一次决定,每走一步,都要经过仔细考虑,当然如果有长者指点就更好了。实在不行就反身修德,修养自己内在,静待时机。

初六:往蹇,来誉。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刘沅曰:处难之始,居止之初,上进则入于险,不进则见几而有誉,言其时当待而勿往也。

初六阴柔之爻,如若继续前进则进入艮体,进入蹇难之中,如此危矣。此时如若能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则会得到君子知几而动之誉。因此君子见机而动,不可盲动,乃是周易始终不变之道理。蹇卦初六再次诠释这个道理,值得深思。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王弼曰:六二处难之时,履当其位,居不失中,以应于五,不以五在难中,私身远害,乃执心不回,志匡王室者也。

六二以柔处阴位,但是上应九五,此时九五处于蹇难之中,六二不计个人得失而誓济九五于蹇难之中,如此则虽一时困顿,最终无忧。好比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则西周已经礼崩乐坏,但是孔子仍不计得失,为恢复周礼而孜孜矻矻。又如文天祥知南宋气数已尽,但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王臣蹇蹇”之明证。

有时候人需要有一种舍得的精神,为了正确的目标不必考虑太多,埋头奋斗就是了,未必不是正确的选择。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王弼曰:九三进则入险,来则得位,为下卦之主,是内之所恃。

此爻从卦象上看,九三爻以阳爻居阳位,三爻乃是处于内外卦之际,处于可进可退之时。同时九三与上六相应,所以有上进之意。但是,前进一步即是卦坎,坎为险,所以又返回来了。

而九三乃是内卦之主,初,二见九三返回,必然十分喜悦,乐于依附。

六四:往蹇来连。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刘沅曰:六四阴柔,往与上应则益柔,来则承五乘三皆刚,为上有贤君信任,下有贤士相助之象。

六四是阴爻居柔位,由于阴柔之质地的限制,自己无力渡过险阻,那么欲渡河,就要想别的办法,或者是借助他人之力,或是同舟共济,六四与九五亲比,又与九三阴阳相合,所以可以得到援助,走出危难,渡过难关。

三国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刘备,孙权都相对曹操弱小,此时要想度过危难,只能互相联合。我们人类之所以,以并不强大的身体优势,能够屹立地球,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个特点就是能够运用合作,解决困难,以群体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当然自己奋斗很重要,而与人合作,共赢在某些时候至关重要,因此要记住这一爻,懂得运用这一爻。同样还有九五这一爻,也在谈这个道理。

九五,大蹇,朋来。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刘沅曰:九五陷阴中,正当险位,为大蹇。然才德可以济险,阳刚居尊,凡卦中比应诸爻,无不仰而赖之。匪躬之二,正应而来;来反之三,又挟二以俱来;来连之四,相比而来,其所连之三,亦承四以俱来;故曰:朋来。以本爻言之,即彖传所谓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自诸爻言之,即彖传所谓利见大人,往有功也。不惟王臣蹇蹇,凡来誉、来反、来连、来硕者,皆欲出而图君。是诸爻以为往者,自五视之则为来;诸爻以为臣者,自五视之则为朋。

九五与六四,上六,九三,六二等等都是君臣关系,然而君臣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蹇难之时,只有九五这个政治中心确立了,稳固了,天下方能真正太平。

因此有时候,牺牲个人服务社会,实际上是利益自己。这个道理就是九五爻的道理。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刘沅曰:上六阴柔独往则蹇,来应内卦九三阳刚,刚柔相济,则吉。

上六好比逍遥世外的高士,但是当天下蹇难之时,如何取舍?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应当以大者为重,好比严子陵辅佐光武帝,李泌出山辅佐唐王朝。如此是匡天下,非为一人。如是则甚吉。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名字中的易经(二十六)~水山蹇

出自此卦的人名有,李蹇臣,一名蹇臣,初名栖凤,字仪轩。清朝贵州遵义人。先世本蹇氏,远走出自李氏,又养于李家,便以李为姓,令后代复蹇姓。道光副榜,大挑二等选务川教谕,遵义湘川书院讲席。




研治宋代五子之学。工诗,与郑珍、莫友芝情谊深厚。著有《守拙斋训语》、《守拙斋杂著》、《宋拙斋诗钞》等。

除此之外,《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脩德。

以修德为名者甚多,然修德之出处,不只此一处。如《左传•庄公八年》:“《夏书》曰:‘皋陶迈种德,德,乃降。’姑务修德,以待时乎!”

因为蹇毕竟有磨难,波折之意,因此以此命名者不多见。

蹇,利西南,不利東北。利見大人,貞吉。




《彖》曰:蹇,難也,險在前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東北,其道窮也。利見大人,往有功也;當位貞吉,以正邦也。蹇之時用大矣哉。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脩德。

《说文》:“蹇,跋也。”蹇意思即是,足跛。脚受伤难于行走。

再看,水山蹇卦象,好比流动之水为山所阻碍,不得不改变方向而前进,总之不是很顺利的流动,如此即是蹇。好比我们普通人,在社会中遇到困难,如果不顾一切的向前冲,那么必然是头破血流,此时就要“止”,静下来想个办法,或者绕个弯子,曲而全,这样才有“智”。

为啥说利西南,不利东北?西南乃是平地,东北是山岭之地,水就下,当然不会往高处流了。

而人生遇到困难,最好有人帮一把,这就是“利见大人”。

所以说当我们位于蹇难之时,莫妄动,每做一次决定,每走一步,都要经过仔细考虑,当然如果有长者指点就更好了。实在不行就反身修德,修养自己内在,静待时机。

初六:往蹇,来誉。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刘沅曰:处难之始,居止之初,上进则入于险,不进则见几而有誉,言其时当待而勿往也。

初六阴柔之爻,如若继续前进则进入艮体,进入蹇难之中,如此危矣。此时如若能够“見險而能止,知矣哉”则会得到君子知几而动之誉。因此君子见机而动,不可盲动,乃是周易始终不变之道理。蹇卦初六再次诠释这个道理,值得深思。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王弼曰:六二处难之时,履当其位,居不失中,以应于五,不以五在难中,私身远害,乃执心不回,志匡王室者也。

六二以柔处阴位,但是上应九五,此时九五处于蹇难之中,六二不计个人得失而誓济九五于蹇难之中,如此则虽一时困顿,最终无忧。好比孔子“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虽则西周已经礼崩乐坏,但是孔子仍不计得失,为恢复周礼而孜孜矻矻。又如文天祥知南宋气数已尽,但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都是“王臣蹇蹇”之明证。

有时候人需要有一种舍得的精神,为了正确的目标不必考虑太多,埋头奋斗就是了,未必不是正确的选择。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王弼曰:九三进则入险,来则得位,为下卦之主,是内之所恃。

此爻从卦象上看,九三爻以阳爻居阳位,三爻乃是处于内外卦之际,处于可进可退之时。同时九三与上六相应,所以有上进之意。但是,前进一步即是卦坎,坎为险,所以又返回来了。

而九三乃是内卦之主,初,二见九三返回,必然十分喜悦,乐于依附。

六四:往蹇来连。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刘沅曰:六四阴柔,往与上应则益柔,来则承五乘三皆刚,为上有贤君信任,下有贤士相助之象。

六四是阴爻居柔位,由于阴柔之质地的限制,自己无力渡过险阻,那么欲渡河,就要想别的办法,或者是借助他人之力,或是同舟共济,六四与九五亲比,又与九三阴阳相合,所以可以得到援助,走出危难,渡过难关。

三国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刘备,孙权都相对曹操弱小,此时要想度过危难,只能互相联合。我们人类之所以,以并不强大的身体优势,能够屹立地球,除了智力因素外,还有个特点就是能够运用合作,解决困难,以群体的力量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那么对于个人来说,当然自己奋斗很重要,而与人合作,共赢在某些时候至关重要,因此要记住这一爻,懂得运用这一爻。同样还有九五这一爻,也在谈这个道理。

九五,大蹇,朋来。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刘沅曰:九五陷阴中,正当险位,为大蹇。然才德可以济险,阳刚居尊,凡卦中比应诸爻,无不仰而赖之。匪躬之二,正应而来;来反之三,又挟二以俱来;来连之四,相比而来,其所连之三,亦承四以俱来;故曰:朋来。以本爻言之,即彖传所谓当位贞吉,以正邦也;自诸爻言之,即彖传所谓利见大人,往有功也。不惟王臣蹇蹇,凡来誉、来反、来连、来硕者,皆欲出而图君。是诸爻以为往者,自五视之则为来;诸爻以为臣者,自五视之则为朋。

九五与六四,上六,九三,六二等等都是君臣关系,然而君臣也是一个利益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蹇难之时,只有九五这个政治中心确立了,稳固了,天下方能真正太平。

因此有时候,牺牲个人服务社会,实际上是利益自己。这个道理就是九五爻的道理。

上六:往蹇来硕,吉,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刘沅曰:上六阴柔独往则蹇,来应内卦九三阳刚,刚柔相济,则吉。

上六好比逍遥世外的高士,但是当天下蹇难之时,如何取舍?是独善其身还是兼济天下?应当以大者为重,好比严子陵辅佐光武帝,李泌出山辅佐唐王朝。如此是匡天下,非为一人。则甚吉。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古今名字文章浅读(十五)

今天看一篇近代人,张謇为其子张怡祖,所做的字说。




张謇,字季直,号啬庵,汉族,祖籍江苏常熟,生于江苏省海门市长乐镇。

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中国棉纺织领域早期的开拓者,上海海洋大学创始人。著有《张季子九录》、《张謇涵稿》等。

(摘自百度百科等资料)

儿子怡祖字说

前儿之生十有三年,余膺乡举于顺天。故事,行卷书子姓,余未有子,先府君命书了而怡祖名,以为得孙之祥。越十年,甲午成进士,而府君弃养。又四年,戊戌而儿生,乃实府君所命之名,痛府君之不及见是孙也。于儿离襁褓后,时时举府君之言行节概语之,庶几思所以怡夫祖。

民国改朔,新历之二月,犹旧历之正月也。儿于是年十六矣,将往学于青岛。人事之交际将始,循今之宜,不可以无字,乃字之曰“孝若”。

夫孝之谊,至微而至广,《曲礼》所谓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不服暗,不登危,为凡为卿大夫士庶人之孝言之也。而致其用在顺。《记》曰:“孝者,蓄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蓄。”若之谊训顺。顺必有序,顺于学之序测学进,顺于事之序则事治;顺于人之序则人洽;顺于礼之序则身安,顺之效也。能顺者能爱身,必能知登高临深之为亲忧;能顺着能谨身,必能知苟訾近谗,苟笑近谄之为亲玷;能顺者能修身,必能知冥冥堕行、行险侥幸之为亲羞。无不顺则备矣,《记》所谓福者备也,而非世所谓福也。人亦孰不愿福其子者?勖之以孝而若,所以福余子也。儿知受此福乎哉?

青岛之学,德意志所设东方之大学校也。闻其校正肃,而其地阻海而负山,游其校之学子,凡数百人。有高焉,有深焉,有独处之时焉,有众处之时焉,有其校所许这事与所不许之事焉,有为合于孝而若之事焉,有不焉,儿将受此福,儿其思余字儿之意矣。儿其勉乎?

这篇文章,第一段乃是追溯其子“怡祖”之名之由来,乃是张謇之父为“得孙”之祥而当其孙未出生之时,所拟之名。追溯此名由来,不得不回忆其父,故而此名涵载意义颇深,也体现出中国深厚的家族文化。

而当时代进入民国,其子十六岁之时,欲求学青岛,此时“人事之交际将始,循今之宜,不可以无字”故为其取字。

以上是交代了,名与字的由来。

也是这篇字序的由来。

下面,作者从儿子的名字说开去,诠释名字的内涵。

其字“孝若”何谓孝?作者引用了,《礼记 曲礼》,《曲礼》所谓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不服暗,不登危,为凡为卿大夫士庶人之孝言之也。而致其用在顺。

《记》曰:“孝者,蓄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蓄。”

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不服暗,不登危,也就是说,以上种种行为,而致其用在顺。在于顺父母之意,顺于父子之道,不忤逆父母尊长,如此就可以称之为孝。

《记》曰:“孝者,蓄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蓄。”

这段引用了《礼记》

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

孝者畜也。

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

是故,孝子之事亲也,有三道焉:

生则养,没则丧,丧毕则祭。

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

尽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

因此孝之本质即是顺。若之谊训顺,意思是说,若的意思可以解释为“顺”。

若训为“顺”,古籍里可以查到类似用法,比如《書·堯典》欽若昊天。《傳》敬順也。《詩·小雅》曾孫是若。

因此,孝若,即是孝顺之意,接下来,作者对,顺,做了一番解读~

顺必有序,顺于学之序测学进,顺于事之序则事治;顺于人之序则人洽;顺于礼之序则身安,顺之效也。

能顺者能爱身,必能知登高临深之为亲忧;

能顺者能谨身,必能知苟訾近谗,苟笑近谄之为亲玷;

能顺者能修身,必能知冥冥堕行、行险侥幸之为亲羞。

能做到这些,则为人有福,完备矣。福者备也,乃是出自《礼记 祭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福”做了一番考证,也引用了祭统。

福:备也。祭统曰。贤者之祭也。必受其福。非世所谓福也。福者备也。备者百顺之名也。无所不顺者之谓备。按福备古音皆在第一部。叠韵也。铉本作祜也。非。祜正世所谓福也。从示。畐声。方六切。古音在一部。(《段注说文解字》)

不过他是从音训角度出发而已。







总的来说,做到“孝顺”自然受“福”于几于家族都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也能看出张謇对其子的殷切期盼。

最后一段,是勉励其子,于青岛之学,能够行“孝若”则即受其福,忘其常深思此字之意义,以时常警戒自己。

这篇文章,以“孝若”两字为中心,引用经典,阐述其中奥义,实际是对进入社会,渐长成人的儿子进行为人处世之教育,其说理畅透,语重心长,洋溢一片舐犊之情,十分感人。

读此文,作为人子,那是否会感受到那种浓浓的乌私之情,而及时行孝,时不我待。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名字中的易经(二十七)山泽损卦

因最近私事较多,所以文章更新的很慢。还请诸位多多包涵。文章是我一个人完成,写作过程中需要查看资料,要构思大纲,写完还要修改,所以也颇费时间,每每写完一篇文章已经到深夜了。但是既然决定完成这个系列,就必须坚持下去,也希望读者能够支持我。




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孔丘弟子,?为七十二贤之一。

闵子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任用德行,则有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闵子骞也是《二十四孝》之一,传有,单衣顺母,的故事。

元代郭居敬编的《二十四孝》和明朝编撰的《二十四孝图》,均将闵子骞《单衣顺母》/《鞭打芦花》列为第三篇。文曰:“周闵损,字子骞,早年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锦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手无法握住缰绳。父查知故,欲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有诗赞道: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车前留母在,三子免风霜。”

张损之,江苏人。《唐摭言》之“散序进士”称《独孤及撰河南府法曹参军张从师墓志》云:“从师祖损之,隋大业中进士甲科,位至侍御史诸曹员外郎……”。

其名出自山泽损之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尚可喜,字元吉,号震阳,祖籍山西洪洞,后至河北衡水,公元1576年其祖父尚继官举家迁往辽东海州。尚可喜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转战数万里,为清王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清代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康熙年间,晋封为平南亲王。康熙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平南亲王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73岁。康熙皇帝赐谥曰“敬”。

其名出自周易,山泽损之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具体内涵后文解说。

王十朋




王十朋,字龟龄,号梅溪。生于温州乐清四都左原梅溪村。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南宋名臣。

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被宋高宗亲擢为进士第一(状元)。官秘书郎。曾数次建议整顿朝政,起用抗金将领。孝宗立,累官侍御史,力陈抗金恢复之计。历知饶、夔、湖、泉诸州,救灾除弊,有治绩,时人绘像而祠之。

乾道七年(1171年),王十朋逝世,年六十。绍熙三年(1192年),追谥“忠文”。有《梅溪集》等。

其名字出自《山泽损》之“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

何谓十朋之龟?有多种解释,

一,按《尔雅》云:十朋之龟者,一曰神龟,二曰灵龟,三曰摄龟,四曰宝龟,五曰文龟,六曰筮龟,七曰山龟,八曰泽龟,九曰水龟,十曰火龟。”《艺文类聚》卷九六引 晋 郭璞 《尔雅图赞•龟》:“天生神物,十朋之龟,或游於火,或游於蓍。”亦省作“ 十朋 ”。

二“朋”是贝币的计量单位,一对尺寸相同的贝壳叫做“一朋”。十朋即“二十贝”也就是价值不菲的货币。

十朋字龟龄,乃是把“或益之十朋之龟”一句化用做名字里,龟之龄越大,则其价值越高,古人以龟为长寿之灵,因以“龟龄”比喻长寿。 南朝 宋 鲍照 《松柏篇》:“龟龄安可获, 岱宗 限已迫。” 宋 张孝祥 《鹧鸪天•为老母寿》词:“同犬子,祝龟龄。天教二老鬓长青。” 明 李东阳 《烧丹灶赋》:“若夫鹤算龟龄,龎眉骀背,不穷而瘥,不色而瘁,固有幽冥握其机衡,冲漠司其割制者也。”因此以此名字,将周易损六五卦内涵又扩大化了,赋予了更多美好的意义。

中国有个词叫做“舍得”有人解释说乃是,有舍方有得,其实这个舍即是“损”。我们看这一卦之卦象,山泽损,山泽损由地天泰所变,地天泰内卦之乾,损其乾九三益坤上六而成。也可以说损其内而益其外,然而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并不以损为凶,却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

为何如此,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国家的赋税,取自于民用之于民,这个赋税本质就是“损”,且是损于下,赋税是国家财政之重要来源,如果用的好则能够利益大众,比如欧美一些高福利国家的税收,大多都是用于民生。由于政府有信誉,老百姓亲身体验到好处,因此老百姓乐于纳税,相信政府。如此则“有孚,元吉”“利有攸往”就是主动配合政府申报财产,缴纳应缴的税收。

但是如果失去这个“孚”那么很可能是横征暴敛,或者税负过重,过滥,比如历朝末年土地的税收直接导致农民起义,最终颠覆了封建王朝。这就是真正的“损”!




卦辞:损: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

彖曰: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

曷之用?二簋可用享。意思是只要有诚信在,即便再薄的祭祀用品,也能通达神明,获得吉祥。

如《左传》里的这段,也能体现出这种思想。对曰:“臣闻之,鬼神非人实亲,惟德是依。故《周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又曰:‘黍稷非馨,明德惟馨。’又曰:‘民不易物,惟德繄物。’如是,则非德,民不和,神不享矣。神所冯依,将在德矣。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左传•僖公五年》

这里还涉及一个“时”的问题,我们看看先贤如何解释的,

吕大临曰:损之道不可以为正,当损之时则损,故曰:可贞。时损则损,时益则益,茍当其时,无往不可,故损益皆利有攸往。

孔颖达曰:二簋至约,惟在损时,应时行之,非时不可。损之所以能损下益上者,以下不敢刚亢,贵在奉上,则是损于刚亢而益于柔顺也。人之为德,须备刚柔,而刚柔之中,刚为德长,既为德长,不可恒减,故损之有时。

孔颖达又曰:凫足非短,鹤颈非长,何须损我以益人,虚此以盈彼,但有时宜之用,故应时而行。

意思是这种损,在适当的时候才能行之,比如收税,不是非收不可则不能轻易扰民。若频频收税损害老百姓利益,则必然动摇了民本。

不但国家如此,个人也是如此,比如适当的玩乐休闲对心情,身体都有好处,但是过度的玩乐则有损其他方面,人类欲望也是如此,一定欲望的存在或者满足也是正常的,但是过度了,甚至纵欲无度则贻害无穷。

所以,象曰:山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刘沅曰:忿心之起如山之高,欲心之溺如泽之深,君子观象,反躬以损之。兑悦故惩忿,艮止故窒欲。少男少女忿欲尤甚,惩之窒之,内则义理悦心,外则止于礼法,故曰:损,德之俢也。

若不节制欲望,则如这一卦之象,山为泽所侵蚀,慢慢被腐蚀,最终崩塌!

初九,已事遄往,无咎;酌损之。

象曰:已事遄往,尚合志也。

孔颖达曰:损之为道,损下益上,如人臣之欲自损以奉上。然各有所掌,若废事而往,咎莫大焉;若事已不往,则为傲慢;能竟事而往,乃得无咎。刚盛则柔危,以刚奉柔,初未见亲也,故须酌而减损之,乃得合志。

李士鉁曰:初为庶民,所以效于上者,独有事耳,耕稼之事、力役之事、军旅之事,当遄往也。然民当勤以事上,君当宽以养民,故酌损之。

马其昶曰:尚合志者,下存遄往之志,则着急公之效;上存酌损之志,则无竭泽之患。??又曰:有孚者,阴阳之志相感而孚也。故初得四应曰尚合志;二得五应曰中以为志;上得三应曰大得志。

这些都是古今易家的解说,大概是说,各行各业的老百姓在自己手头事情做的差不多的时候,可以为政府分担一些义务。比如在工作做的差不多了,可以学习一下政府最新精神,或者扫扫马路,做些公益事业。

这是就政治角度来说,对于个人,可以理解为,在忙完生计之后,何不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呢?

九二,利贞,征凶;弗损益之。

象曰:九二利贞,中以为志也。

程颐曰:弗损益之,乃不损其刚贞,则能益其上也。世有虽无邪心,惟知竭力事上为忠者,盖不知弗损益之之义。李士鉁曰:臣之益君,以道不以物,尽其道以益君,非亏其道以益君也。故弗损益之,谓非有所损而益之也。林希元曰:夫自守而不妄进,宜若无益于其上矣。然由是而启时君尊德乐道之心,止士大夫奔竞之习,其益于上也不少,是弗损乃所以益之也。

这一爻,九二阳处阴位,其实阴阳协调,但是九二应六五有损己益上之象,损的宗旨是“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也就是适当的损才能达到好的效果,而九二之时,并非应损之时,因此如果损,则损去了“阳”之道,并不利。李士鉁曰:臣之益君,以道不以物,尽其道以益君,非亏其道以益君也。李以君臣为喻解释的很到位很在理。

这不禁让笔者想到某些特殊时期的基层领导为了迎合上意,不顾底层百姓死活,硬是要完成目标,一则博得领导信任,一则作为政绩,如此害了老百姓,对自己也不利。孔子有言:"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九二即是如此,硬要损,则必然凶。

六三,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

象曰:一人行,三则疑也。




虞翻曰:泰乾三爻,为三人;震为行,故“三人行”。损初之上,故“则损一人”。虞翻又曰:一人谓泰初之上,损刚益柔,故“一人行”。兑为友,初之上,据坤应兑,故“则得其友”。言致一也。

李士鉁曰:以一求一则为两,两则有唱和之欢;以一求二则为三,三则有争夺之患。两者非他,以一配一也,故目两而一视,足两而一行,翼两而一飞,两其形,所以用者一也。一男一女,一阴一阳,所以生生于无穷也。此明阴阳致一之道也。

首先这是谈爻变,也就是原卦地天泰之乾卦九三损而益六。成为山泽损。

以卦辞哲理来看,则是说这个“孚”字,也就是诚信,就人性来看,如果三个人以谋事,则往往因意见不同而产生分歧甚至最终败事,因为不“孚”。但是如果只有一个人专注于事业,则反到容易成事。因为其专注,其“孚信”。

六四,损其疾,使遄有喜,无咎。

象曰:损其疾,亦可喜也。

刘沅曰:阴阳之偏为疾,六四重阴,承乘皆阴,有偏柔之疾,乃虚己求益于初九,是能损其柔疾而受益于人。善用其柔,深喜其能自损也。

也即老子 《道德经》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这一爻也是在说“孚”。去掉自满自大自负的毛病,虚心以待人,则必将有好处。这个道理说说容易,做起来很难,笔者也很难做到。

六五,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元吉。

象曰:六五元吉,自上佑也。

朱熹曰:六五柔顺虚中,以居尊位,当损之时,天下之受益者也。十朋之龟,大宝也,或以此益之而不能辞,其吉可知。杨时曰:六五柔得尊位,虚己而下人,则谦受益。时乃天道,天且不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宜其益之者至矣。

马其昶曰:损道上行,以损所当损为益。益道则自上下下,以益为益,损益不同,其为益者一也。夫损益百王之大法,非拹于中者不能。损益各因乎时,不可执以为常也,故皆曰或。侯果曰:内柔外刚,龟之象也。又体兑艮,互有坤震。兑为泽龟,艮为山龟,坤为地龟,震为木龟,坤数又十,故曰“十朋”。朋,类也。六五处尊,损已奉上。人谋允叶,龟墨不违。故能延上九之佑,而来十朋之益。所以大吉也。崔觐曰:或之者,疑之也。故用元龟。价值二十大贝,龟之最神贵者。以决之,不能违其益之义。故获元吉。双贝曰朋也。

古代注家多以君王为政之道解读此爻,也就是如此处理对待臣民的问题。用这一卦的哲理来看就是虚中之“孚”最终的利益,就是老天赐予大的宝贝。“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是故虚胜实,不足胜有余”就是这个道理。一个人时刻保持这种谦虚,诚信精神处事,老天最终也会赐福与他的。不会错的。

上九,弗损益之,无咎,贞吉,利有攸往。得臣无家。

象曰:弗损益之,大得志也。

刘沅曰:九二之弗损谓损己,益之谓益人;上九之弗损谓损人,益之谓益己。上九得六三以自益,如得贤臣之自助,以益于国,非自益其私家。

项安世曰:上九得六三之臣,损其家以辅于国,此其所以安坐而大得志也。

损的最高境界就是损失自己部分利益而为自己以及他人获得更大利益。如此善莫大焉。

由此笔者不禁想到葛朗台,一个极度吝啬的守财奴,不主动“损”任何利益,其结果何其可悲。

而当今社会之人,或者极度纵容自己私欲,盲目追求金钱,权力,美貌。而结果亦是何其可悲!因此如何处理“损益”应当多读读这上九爻,损益之道是门哲学。值得我们时常反思。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李清照名字由来推测
李清照之名“清照”二字出自何处,历来无确解。因此笔者就几种说法,做一下简单梳理。
首先,有出自《水经注》之说。我们先了解一下,乃父李格非之生平。
李格非,字文叔,北宋时齐州章丘人。他刻意于经学,著《礼记说》数十万言。宋神宗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进士,初任冀州司户参军、试学官,后为郓州教授。
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迫辞官,在洛阳居住,达数十年之久。因爱洛阳山水园林,特撰写《洛阳名园记》,记载了洛阳园林的盛况。
《洛阳名园记》是有关北宋私家园林的一篇重要文献,对所记诸园的总体布局以及山池、花木、建筑所构成的园林景观描写具体而翔实,可视为北宋中原私家园林的代表。

山水文章则不得不提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曾有人评《水经注》为古人记山水“第一”。
洛阳作为当时北魏的都城,郦道元对其倾注颇多之笔墨,而对当时之园林景观尤其翔实,如《穀水》注文,提到了石崇金谷园:“(穀水)东南流历金谷,谓之金谷水。东南流迳晋卫尉卿石崇之故居。……有别庐在河南界金谷涧中。有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具备。金谷水又东南流入于穀(水)。”因此在李格非写作《洛阳名园记》时不可能不参考这样一部重要的著作,其次水经注的文学性也颇高,
唐代柳宗元的名作《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之句,就是由《水经注》的《夷水》注中“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的意境而来。
既然水经注如此重要,那么,李格非一定读过另一篇:“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
由此,笔者猜测,李清照,之名即是化用“水色清照”成句而来。

还有一种说法,李清照名字出自,唐代,王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下流”将其浓缩为“清照”二字,其实也未尝不可,只是如此一来,原诗句的诗意也锐减了。

到底哪种说法最接近事实,笔者只能做这样的推测,不过更倾向“郦道元”《水经注》。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古今名字文章浅读(十六)

王蕃字观复
黄庭坚

承问所以尊名者,辄奉字曰“观复”,维亨,嘉之会,草木亦乐其生。天地否塞,君子有失其所,故易曰: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君子所以处穷通,如寒暑者何哉?
方万物芸芸之时,已观其复矣。比来尝苦心痛,略无一日不发时。
故愿作文,字且寄奉字之意如此。
黄庭坚文章所提到的这个王蕃字
字观复,益都人。徽宗政和八年,任广西转运副使。宋代书法家,宣和二年,任夔州路运判。《山谷集》 称其“书虽未及工,无秋豪俗气。盖其人胸中块磊不随俗低昂,故能若是。”
由王蕃字观复,笔者不禁想到另一个名字类似的近代学者—徐复观,其名字由来“复观原名佛观。佛氏于宇宙万象,作空观而已。般若心经,照见五蕴皆空,是大乘无量义之总摄。此等宇宙观,其影响于人生及群化诸方者,毕竟不妥。大乘虽以大悲不舍世间救此空观,然为众生未度尽故,方兴悲愿,其教化终归趣寂。与吾圣人裁成天地,辅相万物,参赞化育,开物成务,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富有日新,诸广大义趣,究不相似。余故造新论,继大般若空经而盛演变经,此意不不容忽也。今为吾子,易佛观以今名,且字曰见心。易复之象曰,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取义在斯。复者剥之反也。今大地众生,方颠倒以趋于剥,吾夏人尤剥极,其忍不思复乎。剥极而复,非去其惨酷之忿心,而见温爱之和心,则不可以复也。”



也就是根据《易经》“复其见天地之心乎”而来,且解释为“复者剥之反也。今大地众生,方颠倒以趋于剥,吾夏人尤剥极,其忍不思复乎。剥极而复,非去其惨酷之忿心,而见温爱之和心,则不可以复也。”
而,王蕃字观复,则是一种宇宙万物,周而复始,否极泰来,生生不息的精神,“天地否塞,君子有失其所,故易曰: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
君子所以处穷通,如寒暑者何哉?方万物芸芸之时,已观其复矣。”
其实其内涵都是地雷复卦之,“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发挥而来。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巧用姓氏特点取名案例分析

中国姓名文化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即是姓名中由姓氏作增减,拆分而成名。

减笔的如:伊尹、阮元、聶耳、羅維、翁羽、

增笔的如:王匡、林森、于吁、何可

拆字的如:舒舍予、许午言、董千里,雷雨田、何人可、李木子,林双木、楊木易等。

阮元,字伯元,号芸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籍贯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嘉、道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阮元的名字,极有特点,首先其名,是对姓氏得减笔,而其字则是对姓名的重复,这种取字法属于唐宋旧法,而伯元,伯字乃是古代兄弟排行特有的字“伯仲叔季”之一。

何人可,乃是把何字拆开成为“人”与“可”两字,何人可,男,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教学名师,中国工业设计协会特邀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设计日”的三大倡议者之一,设计引擎创新联盟发起人,“2014光华龙腾奖中国设计贡献奖金质奖章”获得者。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管理,设计与商业模式。负责起草中国工业设计学科建设规划与评估体系。(百度百科)作为知名学者,这个名字为其增色不少。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刘眘虚名字试解

刘眘虚是盛唐时期,江西派诗人。

刘眘虚,字全乙,号易轩,洪州新吴人。他8岁就曾向朝廷上书,受到玄宗召见,被封为童子郎;开元二十一年进士及第;再登博学宏词科,官授崇文馆校书郎,三度调任洛阳尉,后改迁夏县令。刘眘虚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准备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天宝末病逝。有《鹡鸰集》五卷,已佚。《全唐诗》录刘眘虚诗一卷,仅15首。

刘眘虚性情高古,脱落尘俗,啸傲山林。与孟浩然、王昌龄友善,常有诗作唱酬。

唐人郑处晦的《明皇杂录》将其置于“虽有文章盛名,皆流落不偶”的一群开元、天宝诗人中;还有人将他和贺知章、包融、张旭相提并论,称为“吴中四友”。

刘眘虚的诗歌作品,大多数以抒发他醉情山水、向往隐逸的人生情怀为主,殷璠《河岳英灵集》辑录的一首《阙题》诗,可以说是他这种心境的代表: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刘眘虚虽往往以尘外之念为系,其与孟浩然的唱和之作《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寒笛对京口,故人在襄阳。咏思劳今夕,江汉遥相望。

刘眘虚诗作在盛唐诗人中独标一格。

殷璠《河岳英灵集》认为:

眘虚诗,情幽兴远,思苦语奇,忽有所得,便惊众听……惟气骨不逮诸公。自永明以还,可杰立江表。

眘虚,之“眘”如何解读?

按《康熙字典》

谨慎,慎重。《诗经~小雅~巷伯》:“慎尔言也。”

《玉篇》古文愼字。註詳心部十一畫。

《史記·虞卿傳》趙王割縣媾秦。卿曰:王眘勿予。《南史·王融傳》州閭鄉黨見許愚眘。

又國名。《前漢·武帝紀》海外肅眘。

又人名。《宋史》孝宗諱眘。

虚何解?《庄子·知北游》:“是以不过乎 崐仑 ,不游乎太虚。”



又在《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这即是对“虚”之解读。

又《道德经》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段是说道的状态,“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眘虚是否可以理解为偏义复合词,其重点落在“虚”字,而眘乃是修饰“虚”。表示虚之状态~微小,细微,细小,微弱等等。

而其字“全乙”何解?个人以为,是“太乙”的另一种说法,又称太一、泰一。即道家所称的“道”,

乃是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即古代指天地未分前的混沌之气。也就是《道德经》里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因此,眘虚,字全乙,乃是名字互训。查看,其“调洛阳尉,迁夏县令。性高逸,不慕荣利,交游多山僧道侣。曾拟在庐山卜宅隐居,未成。早年逝世。”可见刘本人即仰慕佛道,并有修行之经历,故以道家意味的词汇为名字,再正常不过了。

以上是笔者个人推测,有不周之处,还请多多指教。文章写作参考了“百度百科”等网络资料。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名字中的易经—风雷益 (二十八)

刘过,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人,长于庐陵??。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龙洲道人诗集》。

刘过以词闻名。他的词中写“平生豪气,消磨酒里”处甚多,如《沁园春》“柳思花情”、《水调歌头》“春事能几许”等。不过,更能代表刘过词特色的是那些感慨国事、大声疾呼的作品。如《沁园春》“拂拭腰间,吹毛剑在,不斩楼兰心不平……威撼边城,气吞胡虏,惨淡尘沙吹北风”,《念奴娇》“知音者少”,《贺新郎》“弹铗西来路”等。这些作品都写得慷慨激昂、气势豪壮。




其名出自《风雷益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里的杨过,字改之,便识借鉴于此而命名的。

下面就来看看此卦。




《益》: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利有攸往”,中正有庆。“利涉大川”,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天施地生,其益无方。凡益之道,与时偕行。

我们看此卦之卦象,乃是风在雷上,按照卦变之说,是从天地否卦所变而来。那么如何变动的?天地否的上九,转移到初爻的位置,相应的天地否的初六就变成六二了。这种动态的过程即是“天施地生”阴爻向上不断提升,而外卦乾之阳爻向下转移,这就是所谓的“施与”或者“给予”。




益为否所变而来,也可以理解为,当否卦之天地隔阂,阴阳不交之时,必然“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而“天施地生”即是“变通”。而上九阳爻之“施与”初爻也就是“利有攸往”必然是“自利利人”获得共赢,即“利涉大川”。

举个例子,很多古典小说,戏剧都有青天大老爷开仓放粮,赈济百姓,最终歌颂皇恩浩荡,百姓安居乐业的情节,这种故事中,百姓所处的境遇即是“天地否”而赈济百姓则是“施与”最终百姓感恩戴德,安居乐业,则是“风雷益”之结果。正好诠释了这一卦的卦变由来。

同时也解释了风雷益之“《彖》曰:益,损上益下,民说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对于损上益下,近人马振彪的说法,笔者认为颇为可取,现录入,马振彪曰:鹿台之财,巨桥之粟,为损下益上者所得,散之发之,是能损上而益下。一转移间,损下者亡,益下者兴,得民说而益道大光,故亦云与时偕行也。

这段释义,乃是就殷纣王与周文武王之所行作对比,而否与益,损与益之道,一目了然。

木道乃行。益动而巽,日进无疆。所谓木道,是指外卦之巽为风,巽为风为木为舟,而震为雷动,为行,所以综合来看即是木舟行动之象。

“利涉大川”,虞翻曰:谓三失正。动成坎,体涣;坎为大川,故“利涉大川”。涣,舟楫象。木道乃行也。虞翻又曰:木,上巽为木,有舟楫象。木道乃舟道,谓能渉大川而不溺者也。木道乃行,谓损上益下之道,如乘木舟而行,渉难如常。

虞翻的意思是六三动而成阳爻,互卦为水,则为木行水上之象。也备为一说。

也即解释“利涉大川”之意。

象曰: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这句大象传,乃是用辩证的思维谈损益的关系,见善则迁,有过赜盖则是对“损”之扬弃,其结果必然是“益”。

君子修身即是不断否定自己,提高自己的过程。

刘沅曰:善者天理,性所固有,日迁则日益;过者人欲,性所本无,日改则日无。损彼益此,慎于其几。雷以动阳,风以散阴,速迁速改,象风雷之勇矣。

刘的解释通过卦象:内在之雷乃阳动,将私欲恶念破除,又为风扫除荡尽,如此,善念自然露出,这也是儒家修行法门。对待恶念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去除之,如果优柔寡断,则难以根除,甚或使其滋生,以至于不可收拾。

初九,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

象曰:元吉无咎,下不厚事也。

此爻乃是风雷益初爻,也就是有天地否所变之初九,此爻因为天地否所变,所以不需厚事(上)也。努力做好自己本分即可,如此“元吉”“无咎”。 李士鉁曰: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初为民位,耕稼益人之本,民之所当事也。天下大利必归于农,明农教穑,勿夺其时,使尽利于畎亩,百姓受益,国亦益矣。

笔者认为,汉初行黄老道,与民生息之政策即是此爻之例证,打乱之后必然需要一定之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即是此理。此爻也是此卦之卦主。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

象曰:或益之,自外来也。

此爻,与损卦九五类似。

对于六二来说,这个“十朋之龟”乃是从乾卦变来之“初九” 虞翻曰:乾上称外,来益初也。如此则甚为吉祥。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

象曰:益用凶事,固有之也。

干宝曰:固有如桓文之徒,罪近篡弑,功实济世。六三失位,而体奸邪。处震之动,怀巽之权,是矫命之士。争夺之臣,桓文之爻也。故曰“益之用凶事”。在益之家,而居坤中,能保社稷,爱抚人民,故曰“无咎”。既乃中行,近仁,故曰“有孚中行”。然后俯列盟会,仰致锡命,故曰“告公用圭”。

干宝用五霸之事来例证此爻,十分恰当。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周天子征伐大权旁落,而代替以诸侯之“霸”,比如五霸中的,晋文公,齐桓公。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故其位皆不正,类似于三多凶之位。

而此时若无齐桓晋文出,则如孔子所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然虽于乱世也需“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以信来感恩君王之信任。方能无咎。总的来说,此爻乃是于特定之时,受益于上,而行非常之事,因此尤其要以“有孚中行”为务。若失去此之节制,就可能成为篡位之逆臣贼子比如“曹丕”“司马氏”。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象曰:告公从,以益志也。

朱熹曰:六四以益下之心,而合于中行,则告公而见从矣。传曰:「周之东迁,晋郑焉依」,盖古者迁国以益下,必有所依,然后能立。

崔觐曰:益其勤王之志也。居益之时,履当其位,与五近比,而四上公,得藩屏之寄,为依从之国,若周平王之东迁晋郑,是从也。五为天子,益其忠志以敕之。故言“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矣。

朱,崔二人以历史的角度解释此爻十分得当,故不需多做解释。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象曰:「有孚惠心」,勿问之矣;「惠我德」,大得志也。

郑维岳曰:损之六五,受下之益者也;益之九五,益下者也。损之六五受益而获元吉,益之九五但知民之当益而已,勿问元吉也。

以一个公司来比喻,则是老板应提高员工待遇,充分尊重员工,以期达到共赢。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象曰:「莫益之」,偏辞也;「或击之」,自外来也。

马其昶曰:损益两卦反复相循,损极必益,益极必损。淮南子云:孔子读易至损益,未尝不愤然而叹曰:损益者,其王者之事与?事或欲以益之,适足以害之;或欲以害之,乃反以利之。利害之反,祸福之门也,不可不察也。又说苑云:孔子读易至损与益,喟然而叹,子夏避席而问,答曰:夫自损者益,自益者损,吾以是叹也。

马其昶曰:上下皆益谓之全,一益一损谓之偏,偏于求益,不顾人之损,非可恒之道也。暂时得益,及其终也,人莫之益,或且击之。是故两利为利,两益为益。

马其昶解读的颇为精当,于益之极,偏求其益,则不可避免“厚将崩”天下没有这种之盈不亏的大好事。所以一味求益,其结果则是“损”。

笔者不禁想到那些贪财之人,一毛不拔,想尽办法敛财,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似乎老天对其开了玩笑,如欧也妮葛朗台之辈,最终得到了什么呢?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今年几个月来,对《名字中的易经》的整理写作,虽然耗费很大精力,时间,但是感觉对自己提高很大,特别是对周易哲学方面。

越写,越感觉自己太浅薄,因此不断鼓励自己努力奋进,弥补不足。

在此也向关注我的天涯,知乎读者,致以谢意。希望你们仍能一如既往的支持我,我将继续推送新的文章,以回馈大家!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取名要懂点文字学知识(二)(姓名文化与古汉语系列)

取名是一门综合学问,涉及到民俗文化,姓名知识以及国学知识。

国学包括小学(音韵 文字 训诂)古典文学等等

笔者取名多年来,接触到的取名师往往是从“江湖大师”转行而来,除了懂点命理知识,而对其余知识的了解十分有限。所以各种奇葩名字层出不穷。例子很多,举不胜举了。究其原因就是国学基础太薄弱了。

笔者鉴于此也是经常在论坛与公众号里撰文试图能够扭转局面,但是收效甚微。今天笔者再就一个家长的问题做个解答以此来说明国学基础的重要性。

其问题是:

给孩子起名字用到「羲」这个字,不知其笔画算16还是17 ?

按照《康熙字典》来计算笔画,在《康熙字典》中直接查询羲是17画,但是「曦」与「爔」二字在日字部与火字部中16画可查到,就是说将「羲」算16画,同一本字典为什么矛盾?是哪个错了,还是有什么说法?

问过两个起名师傅,都肯定的说算16画,有一个起名40多年了。

在《姓名学解释大全》中可查「羲」16画属金:温和贤能,义利分明,官运旺,多才忠厚,贤明昌隆。

猜测是不是跟「戴」相似,「戴」在康熙字典中不是17画,而是算18画(这个笔画大家都有共识,起名师傅,姓名学解释都是18画),「戴」将「土」与「戈」那一横算2画,而「羲」将「禾」与「戈」算2画?

只看到新魏有将「禾」与「戈」分开写,其他篆体、隶书、楷书都没发现!

这位家长提的问题十分好,能看出他十分用心,并且很是认真负责的求证。

这种精神笔者为之赞叹。

笔者就此问题查阅了很多资料来说明。

首先是看《说文解字》,以及《说文解字注》。




《说文解字》中说,这个羲字,義声,就是说这个羲字的声旁是義,而形旁是兮。故此其小篆字体上部分为義---表声,下部分为兮--表形。

既然如此小篆的羲字,在篆书隶变之前,上面仍然是義字,那么中间一横自然没有断开。

再看张迁碑




按,汉张迁碑是公认的隶书代表作,我们看里面有个--義字,已经发生变化了,可以看出此时義字,中间已经断开。那么相同字符的羲字,中间那一横自然也可以断开了。

笔者查找资料,偶然间看到这么一张墓碑图片。




黄宗羲墓的碑石,可以看出这种写法确实存在。这个碑石图片也是对提问者,5 只看到新魏有将「禾」与「戈」分开写,其他篆体、隶书、楷书都没发现!一问的最好回复。也就是说图片证明了,这种写法在行楷(接近楷书的一种字体)中是存在的。也证明了,康熙字典中,将羲列为十七划,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确凿证据的。

那么这个羲字在古代更多的是多少划呢?根据隶变规律,再以存世的拓本来证明,可以看出,十六划为多。




这是两个古拓本,可以看出中间一横都没有断开。笔者根据汉字规律和搜索图片佐证,古代十六划为多。




然而,汉语文字经过国家历次汉字规范之后,这种不合乎规范的写法渐渐消失。

规范之后,羲字的笔画就是十六画。

但是文字,书法历史上确实存在过。这必须承认。

取名,必须有一定的汉语言文字基础,才能厘清某些有争议的问题。可以说是取名者的基本功。

当我看到很多取名师对这个问题无法作答时,不由得感慨,是该补课了!不然就误人子弟了!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起名须知

1 八字方面,以八字格局,命主原局喜忌为基础,适当补益喜用五行,避免带入忌神五行属性的汉字。

2 数理格局方面,即姓名数理~天数 人数 地数 和数 应避免一些不吉的数理组合 。 (并非简单的三才五格数理)

根据八字情况,于数理格局趋避之。

3 名字之音律方面,运用汉语音韵规律,协调名字音律,以期达到,音意皆美,琅琅上口的效果。

4 名字之形义方面:

字形避免头重脚轻,字形结构不协调。避免伤残字,女孩避免伤官字,孤独字等不利婚姻的字入名。

字义,注重名字内涵意蕴 避免不吉之谐音及联想。避免滥大街的俗字,丑字入名。

5 名字风格: 本人曾接受古汉语,古代文学专业学习,且坚持阅读经典,故有一定古典文史之积淀。 因此,在考虑八字五行的前提下, 所给出的名字多少会含有古韵古风。

6 取名者需提供之信息~~避讳家族长辈(父母直系亲属)的某些字眼. 姓氏,性别,父母或配偶属相(避免名字与父母,配偶相冲)

注~~取名者须提供名主的出生年月日时及出生地(北京时间)。

(需注明公历或农历 孩子的出生地点。需精确到地级市一级。国外出生的孩子,请注明详细出生地)

7 本人会遴选15个左右的名字供其选择。

8 凡有取名需求者,务必注意与楼主有效联系。如果只提供出生信息,而不再联系确认者,楼主无法为其取名。

再重申一次,不少涯友留言求楼主取名,但是并不进行有效联系。楼主几次私信回复均未见回音。

楼主猜测可能没有诚意,或者抱着可有可无的心态试探一下。

对于这种情况,楼主爱莫能助。

此外,本人接受打赏,有取名咨询者可于本贴主页页面打赏,因取名涉及名主众多隐私,不便透露,故而本贴主页不做取名推荐。有需要者务必站内短信,或其它方式与楼主进行有限之沟通。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起名应懂点文字学(三)(姓名文化与古汉语系列)

不久前遇到一位宝宝家长,说某某师父说要在名字里补火,因此取名—何冕。说冕上面的日属“火”。

笔者笑着说,估计您不太了解古文字学,特别是汉字部首。令郎名字“何冕”上面的“日”其实并不是日月的“日”。

那么“冕”字上面的部首是什么?就听笔者慢慢说来,这个部首应是“冃”,这个字,读作“mao”《说文解字》里有收录,“小兒蠻夷頭衣也。从冂;二,其飾也。凡冃之屬皆从冃。莫報切”

小儿蛮夷头衣,也就是说,小孩子和少数民族的帽子。





但是为啥不能称为“冠”?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小兒未冠。夷狄未能言冠。故不冠而冃。”翻译成白话就是,小孩子还没到行“冠礼”的年龄,而“夷狄”之人,头戴之物,不能称为“冠”因此只能称为是“帽”。

这些都从“冂”(jiong),“ 冃之屬皆从冃”比如“帽”“冒”“冕”其形旁都是“冃”。

而冕字,按说文解字“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紞纊。从冃免聲。古者黃帝初作冕。絻,冕或从糸。亡辡切”

意思是古代大夫以上所戴的“冠”是为“冕”,相传是黄帝所做,其形制由“邃延、垂瑬、紞纊”组成。





按说文徐注,“冕,上加之也。長六寸,前狹圓,上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纊紞,黃色也,以黃綿綴冕兩旁,下繫玉瑱,又謂之珥,細長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虛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後仰前俯,主於恭也。”

《禮器》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爲貴也。

这些都是古代“冕”的形制。

古之王者,冕而前旒。《淮南子·主术训》

服冕乘轩。《左传·哀公十五年》

因此冕无疑是古代代表一定地位的服饰,其本意与“日”无关。形旁为“免”读音也与“日”无关。故而,与“日”无甚关联。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书法作品中的“冕”与日字头的“暑”字,字形的不同。

我们看小篆的“冕”字。可以看出,与“日”毫无关系。





下面是各种字体的冕字,可以看出其上面的部首,与“日”有较为明显的差别。




再看柳公权某碑文中的“冕”字,也直接承汉隶而来,冃字的写法也是很清楚的,可以简单的看做,一个“秃宝盖”下面两横,而不是“日”字。





对比一下“日”字头的暑字,上面明显是“日”的象形。按照《说文解字》“熱也。从日者聲。舒呂切”。





可以看出,“冃”与“日”毫无关系。

因此,汉字的五行不能望文生义,简单判断,这样往往容易产生错误,因此为了避免错误,应该多补充一些文字学知识的学习。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出自庄子的名字号

(齐物论篇)一

《庄子》是一部道家经典,除了独特的道家哲学思想之外,其文辞也颇为后世学人赞赏,其文汪洋恣肆,瑰丽诡谲,意出尘外,乃先秦诸子文章的典范之作。而后人也习惯引用化用《庄子》文句为名字号,故笔者就出自庄子的名字号做一个汇总。同时也解读其文字内涵。




万籁声,当代武林泰斗,南北大侠杜心五先生的掌门大弟子,自然门武学第三代掌门。

万籁鸣 号籁翁,艺名马痴。画家,动画大师,动画电影创始人,曾创作大型彩色动画片《大闹天宫》。




其名出自,“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万窍怒号,即是万籁怒号,也即是万籁之声,或万籁鸣。这里是说“地籁”之种种情形。地籁也就是自然的声音,其声之所以千差万别,全是由于各孔窍的自然状态所致,表现出自然事物之奇妙性。

室名“天籁阁”,号“天籁阁主人” 项墨林(1525—1590),原名项元汴,字子京,号墨林,别号墨林山人、墨林居士、香严居士、退密庵主人、退密斋主人、惠泉山樵、墨林嫩叟、鸳鸯湖长、漆园傲吏等,浙江嘉兴人。明国子生,为项忠后裔,为明代著名收藏家、鉴赏家。

少即英敏,博雅好古,绝意仕进。当时风雅之士来嘉兴必访项元汴,名画家文彭、文嘉等与项元汴交往尤密。明万历年间神宗朱翊钧闻其名,特赐玺书征他出来做官,不赴。项元汴所藏书法、名画以及鼎彝玉石,甲于海内。项元汴精于鉴赏,辨别真膺,析及毫发,当时无人可比。与项同时代的人记载:“项氏所藏如顾恺之《女史箴图》等,不知其数,观者累月不能尽也。其他墨迹及古彝器尤多。其家累世富厚,不惜重赀以购,故江南故家宝藏皆入其手。”他遴选能工巧匠制作的各种器具,凡几榻架柜奁盒等,镌以铭识,都极精巧,如同秦汉之物。清顺治二年闰六月,清兵攻破嘉兴府城,其藏品被千夫长汪六水所劫掠,散失殆尽,存世的藏品多归于皇宫,现仍藏于故宫博物院和其他博物馆。

项元汴曾获一古琴,上刻“天籁”两字,故将其储藏之所取名“天籁阁”,并镌有天籁阁、项墨林等印,凡藏品都钤有印记,往往满纸满幅。项氏以天籁阁名传后世,阁早已毁,今城内建设街道天籁里即以天籁阁命名。(引自百度百科)

天籁之名,出自“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那么天籁是什么?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即是能吹者,也就是吹这个动作的发起者,自然的本体,即是天籁,天就是“道”,也即《道德经》“大音希声”。当然天籁一词,流传到后来,意思有所变化。

如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五:“而近体之妙,须不着一字,自得风流;天籁不来,人力亦无如何。”这里的天籁意思是指,诗文境界自然浑成,似乎是不假外力,自然而然。。。

项元汴得到的古琴以此命名,意即其音声乃得之天然,与道相通,也是音乐里的极高境界了。而由古琴,名其藏物之楼,意味不单单其琴得天籁之美,至于所藏书画,也是世间极品,艺近于道了。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子游曰:“敢问其方。”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而独不闻之翏翏乎?山陵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 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楼主:夏煜棠  时间:2020-01-27 17:46:00
出自庄子的名字号

(齐物论篇)二




非马(1936-),本名马为义,美籍华人科技工作者,诗人,艺术家。原籍中国广东,生于台湾。威斯康辛大学核工博士,曾任职美国阿冈国家研究所,从事核能发电安全的研究与发展工作。业余写诗,著有诗集《在风城》、《非马诗选》、《白马集》、《笃笃有声的马蹄》、《非马短诗精选》、《非马的诗》、《非马集》、等在美国,他的双语诗创作也赢得了众多的读者与高度的赞誉,一位美国评论家曾把他列为包括美国著名诗人桑德堡在内的芝加哥诗史上十位值得收藏的诗人之一。

其名出自《齐物论》“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所谓,马非马,乃是取公孙龙子之《白马篇》之“白马非马”之说,意思即是,所谓马之大概念,非白马所能据,马非马即以偏概全之错误。

王师心(1079—1169),字与道,金华城区人。父登,字廷锡,北宋政和二年进士,南宋名臣,谥庄敏。著有《易说》

其名“师心”化用自《齐物论》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

因是子,蒋维乔(1873—1958),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哲学家、佛学家、养生家。字竹庄,因是子,江苏武进(今常州)人。

青少年时,因主张“不主故常,而唯其是从之”而自号因是子。其号“因是子”

而“因是”出自,《齐物论》 “ 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说,圣人不从是非对待的角度来看待事物,处理矛盾,而由道之角度出发,泯灭了是非对待,种种差别。

这种思想,也颇具佛教意味,佛教认为法的本质是空,而以此观万物,是非,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裴枢字环中。季父耀卿,唐玄宗朝,位至丞相。

其名字均出自庄子《齐物论》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意思是说,世俗中的观念对于事物的看法,都是相对立的,只有符合“道枢”,才能取消对立,好比处于变化的圆环之中,以应无穷的变化。

是亦为一无穷变化,非亦为一无穷变化,处于圆环中,就不会随这些变化而变化,就不会有这些对待了。

也就是泯灭了是非,取消了对待,于是就没有矛盾对立。

平一指,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的人物。居住于开封府,人称“杀人名医”,即认为生老病死自有老天的道理,所以“医一人,杀一人;杀一人,医一人”。最后由于无法医治令狐冲的怪症,口吐鲜血,死于五霸冈上。

此名出自《齐物论》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所谓“指非指”也是“公孙龙子”之哲学概念“物莫非指,而指非指”,大概意思是,物皆人之所指,而指物之指,并非所指之物,不能同于物也。

扩展一下可以理解成,事物概念与事物本质之区别。

而天地一指,万物一马,意为天地万物,无非是一指所之名实关系,一马所揭示之偏全之关系而已!

刘道一,湖南湘潭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烈士。其兄也是辛亥革命志士,“刘揆一”。

其名出自,《齐物论》 “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意为,以齐物论观点来看万事万物,“莛与楹,厉与西施”这些客观存在差别较大的事物,从道的高度来看,其本质都是想通的,之所以有差别乃是人类有美丑善恶概念的区别。

鷇音子,为霹雳布袋戏中的虚拟人物。身背天榜,手持时计,居于罗浮山的神秘奇人,擅炼玄丹,偏向道家色彩。

其名出自《齐物论》“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

意思是,各种声音,人世间种种声音,言论,辩论等等,真的有差别吗?真的不同于刚出壳之鸟的声音吗?

这好比是,西方所说“聋子与聋子的对话”?有多大差别呢?

妙的是其别名,丹华抱一,抱一出自《道德经》第十章原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附 相关原文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夫言非吹也,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亦有辩乎?其无辩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有自也而可,有自也而不可;有自也而然,有自也而不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楼主:夏煜棠

字数:201307

帖子分类:未知学院

发表时间:2018-05-27 23:24:06

更新时间:2020-01-27 17:46:00

评论数:18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