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南宋初年其入其事——秦桧,岳飞,赵构,李纲……

南宋初年其入其事——秦桧,岳飞,赵构,李纲……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61 览卿六月二十二日奏;得顺昌府陈规所申。 见亲提兵前去措置,可见卿忠义许国之诚,嘉叹不已。今虏兵虽退,若不乘时措置,恐他时愈见费力。已令张俊措置亳州,韩世忠措置宿州、淮阳军,卿可乘机进取陈、蔡,就闰六月终,一切了毕。候措置就绪,卿可轻骑一来相见也。
――――
对于这个奏,我开始看到的断句是――“览卿六月二十二日奏,得顺昌府陈规所申,见亲提兵前去措置。可见卿忠义许国之诚,嘉叹不已。”如果这样断句,就是陈规见到岳飞了,而后陈规给高宗去了一封信,说明情况。后来我否定了这个说法,因为六月二十二日,岳飞还在德安府,此时他应该知道顺昌围已解,按照高宗给岳飞奏的回复都是“立即”这个原则,岳飞不可能慢悠悠到顺昌与陈规见面,而后陈规上奏,这中间差好几天单。所以这个断句是错的!我认为正确的当然是开篇的。

高宗说“见亲提兵前去措置”,是岳飞在奏里说的。而高宗提陈规所申,是想说:我给你建议的依据是“陈规所申”。

最后岳飞班师后,最后也是措置陈州与蔡州,并且从这里赴临安。这是多么的巧合啊!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61 览卿六月二十二日奏;得顺昌府陈规所申。 见亲提兵前去措置,可见卿忠义许国之诚,嘉叹不已。今虏兵虽退,若不乘时措置,恐他时愈见费力。已令张俊措置亳州,韩世忠措置宿州、淮阳军,卿可乘机进取陈、蔡,就闰六月终,一切了毕。候措置就绪,卿可轻骑一来相见也。
――――
具体分解:

第一,岳飞奏――,赵构说:见亲提兵前去措置,可见卿忠义许国之诚,嘉叹不已。
第二,陈规申――赵构说:今虏兵虽退,若不乘时措置,恐他时愈见费力。
第三,赵构决定:已令张俊措置亳州,韩世忠措置宿州、淮阳军,卿可乘机进取陈、蔡,就闰六月终,一切了毕。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评论 何处不逢 :没有看第一个,只看了第二个。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何处不逢
2020-08-23 11:33
2112楼
@水煮权力0502:举报 2020-08-22 17:50:07 评论

评论 无法获取用户 :出师诏,应该都有!;班师诏应该不存在。

--------------------------

需要出兵诏吗?

宣抚有便宜处置的权力,在六月初一,岳飞还被任命为招讨使。我没有细考招讨使的权限,但从日期看无疑是为了使宣抚的军事行动更加便利。
――――

51 金人过河,侵犯东京,复来占据已割旧疆。卿素蕴忠义,想深愤激。凡对境事宜,可以乘机取胜,结约招纳等事,可悉从便措置。若事体稍重,合禀议者,即具奏来。付卿亲札,想宜体悉。
52 金人再犯东京,贼方在境,难以召卿远来面议。今遣李若虚前去,就卿商量。凡今日可以乘机御敌之事,卿可一一筹画措置,先入急递奏来。根据情势据事势,莫须重兵持守,轻兵择利。其施设之方,则委任卿,朕不可以遥度也。盛夏我兵所宜,至秋则彼必猖獗,机会之间,尤宜审处。遣亲札,指不多及。
53 览卿来奏,欲赴行在奏事,深所嘉叹,况以戎事之重,极欲与卿相见。但虏酋在近,事机可乘,已委卿发骑兵至陈、许、光、蔡,出奇制变,因以应援刘锜,及遣舟师至江州屯泊。候卿出军在近,轻骑一来,庶不废事。卿忧国康时,谋深虑远,必有投机不可淹缓之策,可亲书密封,急置来上,朕所虚伫也。遣此亲札,想宜体悉。
――――上面这几个诏书时间,都早于六月初一,看看有没有授权出师!
非的写上“出师诏”,才是出师诏吗?更何况,进入中原,是岳飞一直夙愿,议和期间,岳飞就想进入中原,被高宗否决,为什么在金南下时,岳飞行动?是高宗授权的!这不用怀疑!有“出师诏”。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何处不逢 2020-08-23 12:22
评论 水煮权力0502:如果张宪是奉诏派遣,六月初二出发,你算一下临安是什么时间发诏?
无法获取用户 2020-08-23 12:24
评论 何处不逢:李若虚一诏,应是六月七八日。
――――
大家首先要明白:自己推算诏书的依据是什么?

我的依据就是情报!诏书会体现情报,回体现重大事件。
第一,金南侵犯边
第二,金进入东京
第三,刘琦固守顺昌
……
高宗在与岳飞的交流,会第一时间告知岳飞这些信息。

之后,就是顺昌保卫战期间,从高宗的态度推断诏书时间,因为顺昌保卫战过程比较详细,有几次军情紧急,而高宗着急的诏书,就是军情紧急时发的。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无法获取用户 2020-08-23 14:41
评论 水煮权力0502:你对自己的自卑很自信。日朝之所以文明与进步,是因一时之机,而非一世之积。请你搞清楚这一点。不要拿他们比我们,我们无法是光荣的强度,还是光荣的长度,都非他们所能比拟。请你不要因一时之弱,而枉自菲薄。
――――
你们这群人,就是井底之蛙,只要理性思考下,都会发现中华民族在危局中,何来迷之自信?
我记事以来,童年是最美好的记忆,就是80年左右,那个时候,恰好是新中国国际地位最好的时代,可以说朋友遍天下,那时没有国学热,民风很质朴,盖房子都是不要工钱的,互相帮忙。倒是进入90年代后,国学热兴起,尔虞我诈了,民风堕落,进监狱的叫“深造”,出来后都是爷,很多成爆发户了。中国现代社会的民风,说实话,我就担心儿子出去玩是否安全,小学生被杀,每年都有几起,毛骨悚然啊!为什么中国社会如此暴戾?再看看几十年的孔子学院 ,国学教育,都是叫“听话”教育,从来没有公民教育,公民的权利呢?这样的社会能够长久?能够厚积薄发?你纯粹说鬼话!中国还没有到谷底,马上“弯弯问题”梅帝就摊牌,如果战争,可能战争吗?我相信:一百个打不起来!而是口诛笔伐,眼睁睁看着又一个国家诞生。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62 近据诸处探报及降虏面奏,皆云兀术与龙虎议定,欲诱致王师,相近汴都,并力一战。卿切须占稳自固,同为进止。虏或时遣轻骑来相诱引,但挫其锋,勿贪小利,堕其诡计。俟有可乘之隙,约定期日,合力并举,以保万全。
――――――
这个诏,没有日期,下一个诏是闰六月二十八日。显然,这是宋情报部门最重要的情报,高宗立即给岳飞送去。这个诏的信息很重要,希望能够查到这个诏的具体时间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岳飞第四次北伐30

大家都在讨论岳飞援刘琦顺昌时,其实,我们都被带偏了。援顺昌刘琦,最开始是五月二十五决定的,总司令是刘光世,朝廷希望由他组建西进兵团,其中包括后来援淮西的王德兵团,王德不愿意,最后王德是独立成军援顺昌的。

刘光世部单都统制李显忠首先北上,是先遣队。出发日期没有找到,但可以肯定是最早支援刘琦部的援军。史书记载:到宿泗一带军散(估计与金的部队接战了)。在顺昌保卫战捷报到达临安后,李显忠部多人受到重赏,说明朝廷肯定他们的战功。这也是史料唯一(我看到的)受赏援军。

看来,援顺昌的军队要三个:刘光世军团,王德兵团,还有岳飞军团。

从援军的轨迹看,朝廷的意图很明确:刘琦部在圆的中心,金军包围了刘琦部,而高宗希望在金军外围再构建一个大包围圈,骚扰金军。所以高宗让岳飞出兵陈蔡光州,这是西部半圆,而刘光世部的李显忠兵团直达顺昌的北面的宿泗,而王德兵团从南面推进。说实话,高宗朝廷应该有一个判断:宗弼想围点打援。所以高宗采取断其后路的策略,迫使金军退却,高宗成功了。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岳飞第四次北伐31

顺昌保卫战之所以胜利,我认为:
第一,是极端天气,是天气严重制约了金军的战斗力,酷热与暴雨,酷热,不用说六月是一年中最热的月份,史书记载:绍兴十年的六月非常多雨,顺昌之战 ――大雨;张俊在毫州也是大雨原因而班师;岳飞的小商桥也是大雨;……
第二,刘琦等的英勇抵抗,宋军士气高涨,金军士气低落,这样己涨彼消,金就处在了下风,战场形势与开始比,完全改变。
第三,赵构秦桧头脑清醒,采取从战略击退金军,而非硬碰硬,在平原宋军没有优势,避免战败而导致士气低落,高宗采取“曲线解围”,是正确的策略。顺昌之战后,高宗继续进兵,打击金军。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岳飞第四次北伐32

史书记载:就王德兵团进入到顺昌城,而且是在六月二十四日,而顺昌保卫战已经结束十多天了。有人说:岳飞到达过顺昌城。这里就不具体分析立,这些人纯粹是无稽之谈。

救援顺昌,赵构没有给各军团死命令,比如什么时间到达顺昌城的什么位置而后合力攻击。赵构没有,而是把决策权留给大将 让他们根据形势自己决断。想当年,救援太原就是给各大将具体指令,什么时间到达什么地点,然后再合力,……这种玩过家家的游戏思维,怎么能够适合瞬息万变的战争呢?所以三次救援太原,葬送了宋帝国的国本,李纲之流和现在很多砖家相同,对战争的思维就如玩过家家,什么兵来将挡,什么亮剑,……赵构秦桧是真正懂兵的人物。

岳飞当然也对高宗的部署心领神会,但岳飞有点过了,虽然让你战略威慑与骚扰,你也不能够在几百里之外,而且是在光州,直到金退军,岳飞也没有发兵陈蔡,这与赵构让岳飞在西面构成C型包围圈相去甚远。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63 览卿奏,提兵已至蔡州,暑行劳勚,益见忠诚许国,嘉叹无已。朕意初欲擒取孽酋,庶几群丑自溃,两国生民有息肩之期。然贼情敌势,必已在卿目中,迟速进退,卿当审处所宜。廿八日。
――――
自六月十二日,顺昌之战结束后,诏书骤减。一个是顺昌捷诏,一个是回复岳飞二十二日奏诏,一个是情报诏,就一直到上面这个诏,这个诏时间是闰六月二十八日。
也就是说,整个闰六月都是岳飞的自由表演时刻,而那些说高宗总是干预岳飞军事行动的人,应该好好看看诏书。高宗兑现了自己的不遥度,而岳飞拥有最终的决断权,这是不争的事实。
如果按十天递送,这个奏写于十八日,此时单岳家军主力已经活动在颖昌一带了。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评论 何处不逢:刘錡奏里有自十二日子时起,干支记时没有疑义,就是十一日23时起。

御札的十九日三更,更点记时也没有疑义,是十九日约23时至二十日1时。

要了解更点记时很容易,在要求会编宋史金瓶梅水浒传里搜一下三更的用法就可以了。
――――
对于御札中“十九日三更”问题,我做最后陈述,希望您能够读懂我的依据与思路。

第一,“公文”日期,应该是要求以天干地支计时,这是我做出判断的依据之一。“十九日三更”,十九日就是天干地支计时,就是从子时开始,而三更是子时,所以翻译就是“十九日子时”。

第二,十八日捷报到达,二十四小时后给岳飞写信,而且还是半夜三更,这不符合“第一时间通报”原则。


第三,谈一个常识问题,“昨天夜里我做了一个梦”,这句话的“昨天夜里”指的那段时间,是不是跨立二十四日与二十五日?你说的那些,今天口头语还在用。

第四,举个类似例子,我写了日记,落款是“二十五日后半夜”,你说这个“二十五日”是从零点开始,还是从早晨开始?这个落款就是指二十五日零点――五点,不会是二十六日零――五店。

第五,三更是对夜计时的,正如我们说的前夜和后夜,如果配是“昨天,或前天”,你可以理解为“夜跨了两天”,这是口语与约定成俗,但公文,不会这样认为的。

不知道我说清楚了吗?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64 览卿奏,克复颖昌,已离蔡州,向北措置。大帅身先士卒,忠义许国,深所嘉叹。然须过为计虑,虏怀虿毒,恐至高秋马肥,不测豕突,当使许蔡遗民前期保聚。大军进退之宜,轻重缓急,尽以委卿,朕不从中御也。初三日。
――――
这是岳飞在向高宗反映前线战况,与自己的确切位置,书信比较好联络!
颖昌是闰六月二十日收复的,高宗回复岳飞这个奏是初三,中间有十二天时间。从颖昌――蔡州――临安,十二天时间正常时间,符合“第一时间回复”。

从这个诏,可以看出对岳飞军的担心,特别强调“进退之宜,轻重缓急,尽以委卿,朕不从中御也”,可以看出,高宗已经授权岳飞专决,进攻与撤退都由岳飞决定。而后来岳飞班师也是自己决断,根本不存在班师诏书。

“然须过为计虑,虏怀虿毒,恐至高秋马肥,不测豕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赵构依然对秋后中原决战没有多少信心,话语间流露出担心。但三天后,李若虚回到临安,高宗迅速接见 ,改变了高宗的态度,迅速做出决战中原的部署――成立淮北宣扶司。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桧死,召为大宗 正丞,迁吏部员外郎。置令式庭中,使选集者得自翻阅,与吏辨,吏无得藏其巧。 兼权秘书少监,兼权中书舍人。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 者泣下。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从幸建康, 兼直学士院。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及诏出,以 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仍论其不可。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 浚所知,此特为浚地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且曰:“再缴则累张公。”珙 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真除中书舍人、直 学士院。田师中死,其家请以没入王继先第为赐,李珂关通近习,求为督府掾,诏 从中下,珙皆论罢之。出知泉州,改衢州。

@何处不逢,您应该说的是上面这段史料吧!

这段史料记载是“江淮宣扶司”,而不是“淮北宣扶司”,您搞错了。这是两件事,时间差二十多年。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给事中兼侍讲冯楫充徽猷阁侍制提举亳州明道宫初金人背盟秦桧以其言不讎甚惧一日谓楫曰金人背盟我之去就未可卜前此大臣皆不足虑独君乡衮未测上意君其为我探之明日楫入见曰金人长驱南下势须兴师如张浚者且须以戎机付之上正色曰
宁至覆国用此人桧闻之喜曰适观天意楫必被逐即引疾求去乃有是命赵牲之遗史云金人叛盟楫见秦桧曰金人欲举兵南下公疏于用兵宜早召张浚以督诸将桧曰善公当来早上殿荐之次日楫上殿奏曰金人南来朝廷未有应之之策惟疾召张浚都督诸军尔上久知张浚败事乃曰朕虽亡国不复见张浚楫大沮乃乞宫祠遂罢去先是僧圜净者寓居王继先后圃中禅学甚高楫迳谒之谈禅移时继先欣欣然欲见之楫不交一谈继先方凭恃恩宠势焰熏灼譛天惭逐其僧而逐之按楫素附和议以其去春所上书观之恐不能然今从王明清挥麈后录
明清又云楫与桧言己必被遂愿乞泸州以为画绣至晚批出与外任遂除待制知泸州师泸南者十三年此却不然按楫奉祠遄即得郡先卭后泸明清所记不审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词条:冯辑,秦桧,高宗,王继先

王明清――
金人南侵,因为秦桧主和,现在金背盟,秦桧非常害怕,于是秦桧找到给事中冯辑(1),说:你去探探高宗的口风吧!(2)。第二天一早,冯辑向高宗推荐张浚,希望张浚督师。高宗说:就是亡国也不用张浚。秦桧很高兴说:(3)我看皇上的态度,冯辑药走人了。不久冯辑走人,并且去了他想去的泸州(4)――言外之意,秦桧利用权力照顾冯辑。

赵牲之――
金南侵,冯辑忧心忡忡,主动找到秦桧(1这里不同)说:你不懂军事,还是让张浚复出,督师淮上吧(2这里不同)。秦桧非常赞同。第二天一早,冯辑对高宗说:让张浚复出,督师淮上。高宗说:就是亡国也不用张浚。冯辑说(3这里不同):我看到皇上恼怒,我要离开了。不久真的离开朝廷。去的地方首先是A地,然后才到心怡的泸州(4这里不同)
赵牲之还谈了,冯辑与皇帝的红人王继先的恩怨。秦桧在赵牲之的记载中,没有污点,而且是极力推荐张浚复出的。

大家看下,讨论下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65 得卿奏,提兵在道,暑行劳勩,朕念之不忘。狂虏尚在近景,今已入秋,预当严备,以防豕突。蔡颖旧隶京西,今专付卿措置,当分兵将屯守防捍,并谋绝其粮道,使虏有腹背之顾。在卿方略,随宜处画。朕久欲与卿相见,事毕,轻骑一来为佳。余侯面议。遣此亲札,想宜体悉。
――――

从这个诏书,可以看出,岳飞继续北上,应该在去郾城的路上。

高宗依然强调“入秋”,言外之意宋军的黄金作战时间将结束。提醒岳飞注意敌人诡计,以防中了敌人诱敌深入诡计。

岳飞奏的什么内容呢?这个以后阅读中慢慢找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岳飞提到了中原占领区防守的问题。岳飞是想试探赵构是否容许自己增兵!(这个属于我个人的读史逻辑,因为岳飞渴望增加兵力)。在这个诏书中,高宗明确了岳飞在中原的势力范围――蔡州与许州(颖昌),而岳飞在中原的布局也是围绕颖昌与郾城布局的。
这个诏书的大致时间,应该十二日之前,在正式下淮北宣扶司成立诏书之前。但朝廷已经初步有了这样的战略规划。

其实,岳家军在的河南府西京,这个已经是李兴的了,朝廷把他划归刘光世地盘;岳家军的陈州,这个是划归杨存中与刘琦管辖了。

这个诏书到达岳飞手里时,岳飞应该开始班师了。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65 得卿奏,提兵在道,暑行劳勩,朕念之不忘。狂虏尚在近景,今已入秋,预当严备,以防豕突。蔡颖旧隶京西,今专付卿措置,当分兵将屯守防捍,并谋绝其粮道,使虏有腹背之顾。在卿方略,随宜处画。朕久欲与卿相见,事毕,轻骑一来为佳。余侯面议。遣此亲札,想宜体悉。

――――

从这个诏书,可以看出,岳飞继续北上,应该在去郾城的路上。

高宗依然强调“入秋”,言外之意宋军的黄金作战时间将结束。提醒岳飞注意敌人诡计,以防中了敌人诱敌深入诡计。

岳飞奏的什么内容呢?这个以后阅读中慢慢找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岳飞提到了中原占领区防守的问题。岳飞是想试探赵构是否容许自己增兵!(这个属于我个人的读史逻辑,因为岳飞渴望增加兵力)。在这个诏书中,高宗明确了岳飞在中原的势力范围――蔡州与许州(颖昌),而岳飞在中原的布局也是围绕颖昌与郾城布局的。

这个诏书的大致时间,在十二日之前,在正式下淮北宣扶司成立诏书之前。根据下一个诏书是“郑州收复诏”,所以这个诏书应该不晚于初八,结合当时的背景,这个诏书初步认定是初七写的。但朝廷已经初步有了新的战略规划。

岳家军的陈州,这个是划归杨存中与刘琦管辖了。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十二日金人既退之后德方移文来问敌势动息二十三日卯时以数骑到城下锜邀入共饭食以憩回又数日上申时出门遣人致意曰不果奉别今且复回又数日传闻申枢密院某己解顺昌围矣方敌在城下得递到御笔刘某择利班师锜以方应敌未敢轻动敌退后十日又被旨先发老小还住镇江遂津发老小辎重
并被伤之士舡载而行以统制官杜杞焦文通两军防护东下又闻德申宣抚司云某以全军里送刘太尉老小出颍河
――《建炎》
楼主:水煮权力0502  时间:2020-11-15 08:22:50
岳飞第四次北伐33

绍兴十年到战争,可以说是经历了两个阶段(东线):顺昌保卫战和岳飞的第四次北伐。当然,现在的学者很难把他分开,但,在当时通信落后,中原前线的信息反馈需要二十天左右时间,就导致了朝廷战略不断调整,当调整到以岳飞中原战场为核心,其他围绕其布局时,岳飞突然班师,导致中原丢失,其他布局就成为鸡肋,在九月初,高宗下诏:各部班师修整,军事行动结束。而岳飞部在七月二十一日班师,直到七月底,高宗才知道岳部已经班师,非常不高兴。但高宗已经布局了以配合岳飞中原战争的布局,只好硬着头皮执行,效果极不理想,高宗的亲信杨存中还差点战死,最后在九月初停止行动。而岳飞也是再九月初到临安,与高宗汇报工作,史书有记载,用了一个“训”,而且在朝堂批评岳飞驶将理念的错误。这应该是对岳飞中原撤军的批评吧!

下面探讨顺昌保卫战中到“择利班师”问题。

楼主:水煮权力0502

字数:8642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5-13 23:21:46

更新时间:2020-11-15 08:22:50

评论数:1401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