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泪痕春雨漫评玄武门之变

泪痕春雨漫评玄武门之变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如果李世民在玄武门政变失败了,写在历史书,估计也就是汉王朱高煦的翻版。总而言之,他有才能,也有功劳,问题是,怎么看他,他也是一个大坏蛋啊,所以看到他咄咄逼人的想夺储,谁也希望,他的阴谋不会得逞。
《明史》是这样记载的:汉王高煦,成祖第二子。性凶悍。......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恃功骄恣,多不法。 .....私选各卫健士,又募兵三千人,不隶籍兵部,纵使劫掠。兵马指挥徐野驴擒治之。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众莫敢言。遂僭用乘舆器物。成祖闻之怒。.....。
更主要的是,他之所以会死,就是因为他不作不死。话说宣宗皇帝(太子朱高炽之子)上位后,一直对他很好,但是他非要造反;造反失败,大仁大义的宣宗皇帝也想保全他的性命。问题是,他一点情也不领,还要和宣宗皇帝死磕,宣宗皇帝才杀了他全家。
《国朝献征录》是这样记载的:一日上欲往视,左右止之,不听。及至,熟视久之。庶人出不意,伸一足,勾上仆地。左右亟扶起。亟命壮士舁铜缸覆之。缸约重三百斤,庶人有力,项负之,辄动。积炭缸上如山,然炭逾时,火炽铜镕,庶人死。诸子并死。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反过来说,如果汉王朱高煦也杀兄逼父夺储成功。御用文人再写这段历史时,会怎么写呢?肯定就历史上李建成、李世民的故事一样了。
总而言之,汉王朱高煦忠义无双、功高盖世,但是一直受到无能的太子仇视迫害;而他的父亲也一直纵容太子这种邪恶的行为;最后汉王朱高煦忍无可忍,只能选择杀兄逼父了!

当然了,因为史书会加入各种微妙的细节,让我们感觉太子对汉王的仇视迫害,就是人神共愤的,但是汉王高煦拘于传说中的礼法大义,却是一再说,我宁愿死也不会做不忠不孝的事。
问题是,汉王高煦手下的忠义之士都纷纷劝说他说他夺位。总而言之,忠有大忠小忠之分,孝有大孝小孝之分,您这样任由太子迫害致死,想过太祖皇帝苦心建立的大明帝国吗?如果您这样死了,任由昏庸的父皇、邪恶的太子把帝国败亡了,您有什么脸面见大明太祖皇帝呢?
最后,汉王朱高煦终于决定造反了。于是,大明的仁宣之治,就换成汉王高煦的牌位了。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人们就是这样替李世民辩护的。
总而言之,李建成、李元吉是两个大坏蛋,而且都是标准的败家子;如果李世民不杀他们,大唐帝国肯定很快就灭亡了;如果大唐帝国因此灭亡了,李世民虽然小节上无亏,但是从大节上,他恐怕还不如秦二世、隋炀帝呢!
《唐书》是这样记载的:建成残忍,岂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迹。若非太宗逆取顺守,积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坚持小节,必亏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炀帝,亦不及矣。

待续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民族英雄常凯申 2020-06-24 03:08:52
先生的书籍在哪里可以购买呢
-----------------------------
目前还没有印出来。你可以把地址联系方式发给我。到时我给你寄过去。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第五节 历史很客观 记述有立场


总的来说,历史是客观的,但记述者永远都是有立场的。
更主要的是,不论谁记述历史,也会夹杂自己的情感色彩;更会习惯性的美化自己、丑化自己的敌人。

因为类似的原因,如果我们只能看到单方面记述的历史,那历史通常都是忠奸善恶脸谱分明,是非对错一眼就能看清的戏剧故事;总而言之,怎么看也就是一个好人与坏人、正义与邪恶大战的故事。
如果我们有机会看另一方记述的历史,它通常还是一个忠奸善恶脸谱分明,是非对错一眼就能看清的戏剧故事。但是我们会惊讶的发现,从前的反面人物突然全变成了正面人物,而从前的正面人物,突然都成了反面人物。
因为类似的原因,只要资料足够丰富,我们就会发现,历史通常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众多权威学者也争论不清的历史事件。

我这样写,难免有人会说,这是历史虚无主义。总而言之,让你这么一么说,历史就没有真相了。
其实呢,说这种话的人,肯定都不知道历史虚无主义是什么意思,更不知道唯物史观是怎么回事。因为我说的这是标准的唯物史观。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在唯物史观中,历史是上层建筑的一种。既然是上层建筑,它就注定会有立场、有倾向性。
对此,不要说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的唯物史观作品了,就是我们学的历史课本,也从不讳言这些,更会反复强调这一点。

比如,我们学生时代的课本中,经常会说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总的来说,同一段历史、同一个人、同一个事件,站在不同人的立场上,它记叙出来的样子,就是天差地别的。
最简单而言,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曾国藩就是古今第一完人;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曾国藩就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再简单而言,站在地主阶级的立场上,黄巢就是一个邪恶变态的大魔头;站在农民阶级的立场上,黄巢就是一个农民起义领袖。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就会说,一个优秀的史官,绝不会有立场的,因为他们永远会公正的、客观的秉笔直书历史。
总而言之,齐太史兄弟不畏崔杼带血的大刀;董狐不畏赵盾滔天的权势,该怎么写历史就怎么写历史。
因为史官大都有这种可敬的节操、素养,所以我们看到的历史,通常都是可信的。

其实呢,齐太史兄弟、董狐记述历史时,屁股都歪到姥姥家了;如果当时的历史,就由他们去记述,那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肯定都会大变样的。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按流传最广的史书说法,齐庄公荒淫无度,给崔杼带了绿帽子,还四处宣扬;崔杼忍无可忍才杀了他。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初,棠公妻好,棠公死,崔杼取之。庄公通之,数如崔氏,以崔杼之冠赐人。待者曰:“不可。”崔杼怒,......乙亥,公问崔杼病,遂从崔杼妻。.....公逾墙,射中公股,公反坠,遂弑之。
《左传》的记载,与此大同小异。

但是这一切到了齐太史兄弟笔下,就成了某年某月,崔杼弑君。


按流传最广的史书说法,晋灵公邪恶变态,还一心要杀忠君爱国之心可表天地赵盾,所以被赵穿弄死了。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十四年,灵公壮,侈,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观其避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灵公怒,杀宰夫....灵公患之,使鉏麑刺赵盾。盾闺门开,居处节,鉏麑退,叹曰:“杀忠臣,弃君命,罪一也。”遂触树而死。..九月,晋灵公饮赵盾酒,伏甲将攻盾。....乙丑,盾昆弟将军赵穿袭杀灵公於桃园而迎赵盾。
《左传》的记载,与此大同小异。

但是这一切到了董狐笔下,就成了某年某月,赵盾弑君。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虽然我不敢说,《左传》、《史记》中所写的内容非常可信;问题是,相关内容的存在,显然证明齐太史兄弟、董狐所写的内容都非常有倾向性。
一切显然的,在齐太史、董狐笔下,只记述了臣子弑君的事实,对于君主不利的内容,他们全部隐没了。
如果齐太史、董狐在写相关历史时,全篇就是按《史记》、《左传》中的基调,弑君的凶手肯定不会生气的。这就好像,商汤、周武弑君不假,问题是夏桀、商纣邪恶变态,他就该死啊!在这种背景下,弑君就不叫弑君了,而叫替天行道了。

齐太史、董狐之所以被称作史学界的良心,无非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有利于神话君权罢了。
这就好像,伯夷叔齐被人称赞,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多值得人们称颂。而是因为他们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一个真理,那就是就是君主再不是东西,大家也不能反对;君主再欺负你,你也不能反抗;你敢反抗,你就是大逆不道!
总而言之,纣王再坏,他也是天子;你周武王再好,也是乱臣贼子啊。所以,我们这种代表忠义的人士,宁死也不吃你们周家的小米饭!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於首阳山,采薇而食之。
作为臣子,思想觉悟高到了这种境界,虽然不是圣人,在许多人眼中,也和圣人相差无几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是不是说得有点远了,我们再书归正传,从齐太史、董狐说起。
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齐太史、董狐为什么敢那样“秉笔直书”历史呢?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崔杼、赵盾有很多政敌,而且势力非常大;关键是,齐太史、董狐碰巧和崔杼、赵盾的政敌是一伙的。
崔杼弑君后,仅仅过了两年,就在穷途末路中自杀了;赵盾弑君后若干年,赵氏一族差点被灭了门,而此时距三家分晋还有近二百年。
以他们的实力,敢和他们公然作对的人多的去了,并不是只有齐太史、董狐。

如果唐太宗李世民也有众多强大的、敢和他公然作对的政敌存在。说到玄武门之变时,难免也会有史官,公开谴责李世民大逆不道的行为。
换而言之,这些史官在说到玄武门之变时,难免也会说,某年某月,李世民杀兄逼父。然后呢,然后就什么话也没有!
面对这种史官,你说李世民会怎么对他?我估计肯定会赏他们一刀的;而且还会把他喷得狗血喷头。因为,你们作为史官的节操何在?!
面对一件事,你们不说起因,也不说经过,就说结果,而且以耸人听闻的形式写出来;你们是史官?还是小报记者?
记叙文的六要素是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你们老师没有教过你们?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是的,是我杀了太子李建成!问题是,我为什么要杀他,你们怎么不说?他们此前是怎么对我的,你们怎么不说?
是的,我提前接班了!问题是,我为什么会提前接班,你们怎么也不说?我如果不提前接班,以国家百姓会有多大的危害,你们怎么也不说?
你们把起因、过程、结果都摆出来,让大家看一看、评一评,如果大家都认为我有错,我也认了!问题是,你们隐去起因、过程,就说结果,而且以耸人听闻的形式写出来,你们是说话不负责的小报记者?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史官?


从某种意义上,任何一个历史事件,通常只最基本的历史事实,是无可置疑的。
最简单而言,李建成是太子、李世民是秦王。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李世民在玄武门杀了李建成。
再简单而言,齐庄公是君主、崔柕是臣子;某年某月,崔杼把齐庄公杀了。
再简单而言,晋灵公是君主,赵盾是臣子;某年某月,赵穿把晋灵公杀了;赵盾回来主持国政,赵穿啥事也没有。

这些最基本的历史事实,相信谁去记述它,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中间发生了多少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不同的历史当事人去说,那就天差地别了。

最简单而言,说起李建成、李世民兄弟明争暗斗的起因、经过,谁是谁谁非,谁对谁错时。你让李世民去说,肯定都是他的理;让李建成去说,肯定都是他的理。
他们谁说的可信?我们只能根据最基本的事实,搜集更多无可置疑的客观事实,然后用自己的逻辑、经验去判断了。
楼主:泪痕春雨  时间:2020-12-07 12:41:09
从这层意义上,读史者如果不能明白历史的这种特殊属性,通常只会产生两种结果。
第一个结果:那就是他所有的历史知识,其实都是一个个的故事段子。在这些故事段子里,忠奸善恶脸谱分明的如同戏台的角色,是非对错分明的,就是幼儿园的小朋友也能一眼就能看清的。
第二个结果:那就是他渐渐成了历史虚无主义者,因为翻开历史书,那就是由一个个的罗生门构成,最后他就会觉得历史无谓什么真相了。


待续

楼主:泪痕春雨

字数:1625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5-28 03:59:11

更新时间:2020-12-07 12:41:09

评论数:191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