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道德经》之我见

《道德经》之我见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四 十 一 章
上 士 闻 道 , 勤 而 行 之 ﹔ 中 士 闻 道 , 若 存 若 亡 ﹔
聪明人知道了道,就勤勉践行之,普通人会怀疑有没有那回事;
下 士 闻 道 , 大 笑 之 。 不 笑 不 足 以 为 道 。
顽鄙的人听到后,会嘲笑它。这种人如果不笑,道就不是道了。
故 建 言 有 之 :
于是就存在这样的说法:
明 道 若 昧 ﹔
道理越浅显越为人忽视;
进 道 若 退 ﹔
促人上进的道理却难以让人接受;
夷 道 若 颣 ﹔
绕弯会把坡度拉小;
上 德 若 谷 ﹔
最好的德行就是包容,虚怀若谷嘛
广 德 若 不 足 ﹔
越强调道德的地方说明问题越严重。
建 德 若 偷 ﹔
立德总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质 真 若 渝 ﹔
质地真实就在于其没有变化;
大 白 若 辱 ﹔
越是白净的东西越容易脏;
大 方 无 隅 ﹔
地方大了就显不出四角。
大 器 晚 成 ﹔
器物越大做成就越靠后;
大 音 希 声 ﹔
声音一大就难以辨别其声调;
大 象 无 形 ﹔
无限大的东西是无法知道它的形状的;
道 隐 无 名 。
道看不见也无法名状。
夫 唯 道 , 善 贷 且 成 。
只有道,借贷得多事做成的就多。

这章是通过人们对待道的态度,阐述了事物都有两面性即有利有弊,也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道理。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四 十 二 章
道 生 一 , 一 生 二 , 二 生 三 , 三 生 万 物 。
道生有,有即一----太极,太极因阳动而生出阴阳二极,太极-阳极-阴极而成三,阳生-阴阳二极、阴极生阴阳二极..,以至无穷,如果把每个极都视之为一物,那么万物就出现了。
万 物 负 阴 而 抱 阳 , 冲 气 以 为 和 。
万物都以阴为载体阳附其上,阳气外向而与它物相联系。
人 之 所 恶 , 唯 孤 、 寡 、 不 谷 , 而 王 公 以 为 称 。
人害怕孤独、没人照顾、没有吃的,王公却用它来称呼。
故 物 或 损 之 而 益 , 或 益 之 而 损 。
所以,有人会因物的减损而获益,有人会因获得而受损。
人 之 所 教 , 我 亦 教 之 。
别人教我的,我也教给别人。
强 梁 者 不 得 其 死 , 吾 将 以 为 教 父 。
硬来没有好下场,我会把它作为座右铭。

这章谈了事物的演化过程及道在物上的体现即物之本体为阴而阳俯其上,阴阳合而为物,有阳必有阴,有阴必有阳。还谈到阴阳的相对性及其转化。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四 十 三 章
天 下 之 至 柔 , 驰 骋 天 下 之 至 坚 。无 有 入 无 间 ,
天下之至柔之物,可以无孔不入,就是看上去没有间隙的东西也能进入。
吾 是 以 知 无 为 之 有 益 。
如此我才知道无为的有益之处。
不 言 之 教 , 无 为 之 益 , 天 下 希 及 之 。
它用行动教育人,顺其自然而不多此一举有多好,天下别的东西很少能做到这一点。

这章从至柔之物的出路多而引入无为的优点。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四 十 四 章
名 与 身 孰 亲 。 身 与 货 孰 多 。 得 与 亡 孰 病 。
名气和生命哪个更值得珍惜,身体和财货哪个更重要,得到和失去哪个更有害?
甚 爱 必 大 费 ﹔ 多 藏 必 厚 亡 。
喜欢就需要投入,拥有的多就会失去的多。
故 知 足 不 辱 , 知 止 不 殆 , 可 以 长 久 。
所以说知足不会招致屈辱,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这样可以使之长久续存。

这章通过谈得失的关系,得出阴阳保持相对平衡的重要性,认为只有这样才是长久之道。使之长久是道的目的。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四 十 五 章
大 成 若 缺 , 其 用 不 弊 。
太完美的东西就和没有一样,因为用它会害怕损害它的完美。
大 盈 若 冲 , 其 用 不 穷 。
太满,动则溢出,不动则不能尽其用。
大 直 若 屈 , 大 巧 若 拙 , 大 辩 若 讷 。
太直,就容易使之不直,太巧的东西做起来就费工,三言两语能说服人才称得上善辩。
静 胜 躁 , 寒 胜 热 。 清 静 为 天 下 正 。
静比动好,冷比热好,清静才是天下的常态。

这章谈做事不可过分,过了就或走向反面,从而得出保守比激进要稳当。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四 十 六 章
天 下 有 道 , 却 走 马 以 粪 。
天下有路,马就会顺着走路上会留下粪便。
天 下 无 道 , 戎 马 生 于 郊。
天下没有路,马就会在莽野乱闯。
祸 莫 大 于 不 知 足 ﹔ 咎 莫 大 于 欲 得 。
祸患没有不来自不知足,犯错往往来自贪得。
故 知 足 之 足 , 常 足 矣 。
所以知道满足,就会永远满足。

这章谈有道和无道的区别,得出安逸来自知足,阳借阴而得驻留。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四 十 七 章
不 出 户 , 知 天 下 ﹔ 不 窥 牖 , 见 天 道 。
不出家门而知道天下事,不透过窗户向外看就能发现天道。
其 出 弥 远 , 其 知 弥 少 。
跑的地方再远,其见识的也是有限的。
是 以 圣 人 不 行 而 知 , 不 见 而 明 , 不 为 而 成 。
所以说,圣人不出行、不多看也会知道外面的事是咋回事,什么不做也会有成就。

这章通过静思胜过远走,说明思想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而经验总是局部的,这也是哲学与科学的区别,其实还是说重阴的好处,静思与远走相对,前者为阴后者为阳。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四 十 八 章
为 学 日 益 , 为 道 日 损 。
学习是越学越多,探求道是越深入越简单。
损 之 又 损 , 以 至 于 无 为 。
减损又减损,以至于无。
无 为 而 无 不 为 。
道看似无为其实无所不为。
取 天 下 常 以 无 事 , 及 其 有 事 , 不 足 以 取 天 下 。
要取天下就要事不当事,如果纠缠于事务,就取不了天下。

这章指出道是减之又减的结果,可谓至阴,是无,无却无不有。以此作为无为的根据。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四 十 九 章
圣 人 常 无 心 , 以 百 姓 心 为 心 。
圣人不寻思自己,而总寻思百姓所想。
善 者 , 吾 善 之 ﹔ 不 善 者 , 吾 亦 善 之 ﹔ 德 善 。
好人我善待之,坏人我也不排斥他,以善为德。
信 者 , 吾 信 之 ﹔ 不 信 者 , 吾 亦 信 之 ﹔ 德 信 。
诚实的人我信任,不诚实的人,我也信任,以包容为德。
圣 人 在 天 下 , 歙 歙 焉 , 为 天 下 浑 其 心 ,
圣人在天下,不偏执,模糊天下人的不同而求其同,混一人心。
百 姓 皆 注 其 耳 目 , 圣 人 皆 孩 之 。
会把每个人都放在眼里,并象小孩一样对待他们。

这章进至论德,指出包容具体的内容及包容是有德的表现之一。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章
出 生 入 死 。
人在世上,有生有死。
生 之 徒 , 十 有 三 ﹔
长寿的约占三分之一;
死 之 徒 , 十 有 三 ﹔
短命的约占三分之一;
人 之 生 , 动 之 于 死 地 , 亦 十 有 三 。
能长寿,却因冒险而死的,也约占三分之一。
夫 何 故 。
为什么会这样?
以 其 生 之 厚 。
是因为人想活得更好。
盖 闻 善 摄 生 者 , 路 行 不 遇 兕 虎 , 入 军 不 被 甲 兵 ﹔
听说善养生的人,在路上走不会遇到野兽,战场上不会为兵甲所伤;
兕 无 所 投 其 角 , 虎 无 所 用 其爪 , 兵 无 所 容 其 刃 。
为什么?因为他不给兕投其角,虎用其爪 ,兵加其刃留有地方。
夫 何 故 。 以 其 无 死 地 。
这是什么原因,是他懂得避开那些地方。

这章是说谨慎,掂量轻重,会使人避开危险,得以生存。谨慎与冒险,对人的寿命会有不同的结果,而谨慎相对冒险为阴,所以阴的好处自判。在这里还形象的给出如何反用阴阳互补,就是我不留间隙,阳物就不会得隙而入。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一 章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 物 形 之 , 势 成 之 。
万物合道而生,蓄德而久,因形而得名,因势而成物。
是 以 万 物 莫 不 尊 道 而 贵 德 。
所以万物都尊重道而且珍惜德。
道 之 尊 , 德 之 贵 , 夫 莫 之 命 而 常 自 然 。
守道惜德的,没有不寿命自然长久的。
故 道 生 之 , 德 畜 之 ﹔长 之 育 之 ﹔ 成 之 熟 之 ﹔ 养 之 覆 之 。
所以说物都是道使之生,德保有它,道德还哺育其成长,使它成熟,供养它、保护它。
生 而 不 有 , 为 而 不 恃 ,
(道)生物却不据为己有,做事却不自恃其功,
长 而 不 宰 。 是 谓 玄 德 。
使其成长却不宰制它,这才是一种奇妙的德行呢。

这章谈道和德的关系,指出二者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认为不自私、不居功都是德的表现。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二 章
天 下 有 始 , 以 为 天 下 母 。
天下从有开始,有可为天下万物之母。
既 得 其 母 , 以 知 其 子 ,
有母亲,就会有孩子。
复 守 其 母 , 没 身 不 殆 。
孩子守护着母亲,这样都不会有危险。
塞 其 兑 , 闭 其 门 , 终 身 不 勤 。
不去与外界交流,关闭门户,一辈子都会无所费心。
开 其 兑 , 济 其 事 , 终 身 不 救 。
有了与外界交流,去做事情,一辈子都会脱不出身来。
见 小 曰 明 , 守 柔 曰 强 。
能察见几微叫明白事理,能坚守柔弱才会至强。
用 其 光 , 复 归 其 明 , 无 遗 身 殃 ﹔ 是 为 袭 常 。
借用光才看得清楚东西,才不会留下与自身不利的东西,这些都是常识。

这章说常识的重要,指出常识都是从常见处、从细微处得来的,还是在强调重阴的合理性。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三 章
使 我 介 然 有 知 , 行 于 大 道 , 唯 施 是 畏 。
这些平平常常的事使我有所感悟,走在大道上,就不要想着作为。
大 道 甚 夷 , 而 人 好 径 。
大道很平坦,而人却好走捷径。
朝 甚 除 , 田 甚 芜 , 仓 甚 虚 ﹔
天天去除草,田里却很荒凉,收获不下东西;
服 文 采 , 带 利 剑 , 厌 饮 食 ,
出门穿着华丽,带着利剑,在家却省吃俭用,
财 货 有 余 ﹔ 是 为 盗 夸 。
貌似家底殷实,其实是虚夸。
非 道 也 哉 。
这么做不能说得道了。

这章指出要持常而不可求奇,要重实而避虚,还是重阴的表现。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四 章
善 建 者 不 拔 ,
会建房的人建的房子,一般都坚固不易拆除,
善 抱 者 不 脱 ,
善于抱的人抱住啥就不会轻易脱开。
子 孙 以 祭 祀 不 辍 。
子孙要常祭祀祖先不间断。
修 之 于 身 , 其 德 乃 真 ﹔
常修道悟道的,就会感悟到德的真切;
修 之 于 家 , 其 德 乃 余 ﹔
全家修道,有道德的人就多出来了;
修 之 于 乡 , 其 德 乃 长 ﹔
全乡修道,好德行就会延续;
修 之 于 邦 , 其 德 乃 丰 ﹔
这个邦国的人都去修道,有道德的人就会多起来;
修 之 于 天 下 , 其 德 乃 普 。
天下的人都修道,道德就会得到普及。
故 以 身 观 身 ,
通过自身来体会保养身体的道理,
以 家 观 家 , 以 乡 观 乡 ,
通过家庭来体会家庭治家的道理,通过乡村来观察乡村发展的路子,
以 邦 观 邦 , 以 天 下 观 天 下 。
通过邦国来考察国家治理的路子,通过天下来考察治理天下的道理。
吾 何 以 知 天 下 然 哉 。 以 此 。
我怎么知道天下的这些事,就是做了上面的考察。

这章谈如何悟道修德。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五 章
含 「 德 」 之 厚 , 比 于 赤 子 。
有厚“德”的人,就像婴儿,
毒 虫 不 螫 ,猛 兽 不 据 , 攫 鸟 不 搏 。
毒虫不螫,猛兽不侵,攫人的鸟也不伤害他。
骨 弱 筋 柔 而 握 固 。
股弱筋柔手却可以攥紧。
未 知 牝 牡 之 合 而 峻 作 , 精 之 至 也 。
不知男女之道小鸡鸡却能硬起来,这是阳精之至之故。
终 日 号 而 不 嗄 , 和 之 至 也 。
整天啼哭嗓子却不沙哑,这是阴阳和合至极的缘故。
知 和 曰 「 常 」 ,
知道阴阳调和称作“常”
知 常 曰 「 明 」 。
知道”常”态的称作“明”。
益 生 曰 祥 。 心 使 气 曰 强 。
对生活有好处称祥,欲念支使运气的叫强。
物 壮 则 老 , 谓 之 不 道 , 不 道 早 已 。
物强壮了就该变老了,使强称作不合道,不合道就会早亡。

这章谈德的作用,指出德能使至阴做到至阳,之所以认为婴儿有厚德,是指他没有成人的虚心杂念,完全顺其自在的身体感觉。还指出阴阳和合的重要性,阴阳和合就是阳顾及阴,阴顺从阳,二者能协调一致,如刚出生的婴儿,由于身体(柔软)能与欲念相适应,就能至柔做到至刚。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六 章
知 者 不 言 , 言 者 不 知 。
懂得多的人不爱说,爱说话的多无知。
挫 其 锐 , 解 其 纷 , 和 其 光 ,同 其 尘 , 是 谓 「 玄 同 」 。
销蚀锐气,和解纷争,与阳光合为一体,和尘埃混同,这些都称作“玄同”-----冥冥之中与道合一。
故 不 可 得 而 亲 , 不 可 得 而 疏 ﹔
所以不可因得而亲近,不可因得而疏远;
不 可 得 而 利 , 不 可 得 而 害 ﹔
不可因得为利,不可因得为害;
不 可 得 而 贵 , 不 可 得 而 贱 。 故 为 天 下 贵 。
不可因得就觉得高贵,不可因得觉得低贱,如此才为天下人所尊重。

这章指出做到能混一或得一、“玄同”是再好不过了,可谓得道。这里特别谈到得,即获得、取得,认为对得要看到它的两面性,要辨证的对待之。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七 章
以 正 治 国 , 以 奇 用 兵 , 以 无 事 取 天 下 。
治国讲究正,用兵讲究用奇,要顺势而非强争来取得天下。
吾 何 以 知 其 然 哉 。 以 此 :
我怎么知道这些?是因为:
天 下 多 忌 讳 , 而 民 弥 贫 ﹔
天下禁忌的事越多,老百姓就越贫苦;
人 多 利 器 , 国 家 滋 昏 ﹔
人多有兵器,国家就容易滋生混乱;
人 多 伎 巧 , 奇 物 滋 起 ﹔
人多有奇技异巧,引人追逐之物就会蔓延;
法 令 滋 彰 , 盗 贼 多 有 。
法令越多,盗贼的越多。
故 圣 人 云 :
所以圣人说:
我 无 为 , 而 民 自 化 ﹔
我不用做什么,百姓会自己照顾约束自己的;
我 好 静 , 而 民 自 正 ﹔
我清静自重,百姓自然会行为端正;
我 无 事 , 而 民 自 富 ﹔
我不生事起事,百姓自然会富足;
我 无 欲 , 而 民 自 朴 。
我不穷奢极欲,民风就会质朴淳正。

这章谈无为对国家治理的表现及其作用。认为作为带来贫穷、混乱,不如无为顺势,顺势即合道。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八 章
其 政 闷 闷 , 其 民 淳 淳 ﹔
为政宽厚务实,百姓就淳朴诚信;
其 政 察 察 , 其 民 缺 缺 。
为政苛察严究,百姓就浮躁刁钻。
是 以 圣 人 方 而 不 割 , 廉 而 不 刿 ,直 而 不 肆 , 光 而 不 耀 。
所以圣人会方正而不孤傲,明察而合众,率直而不放肆,磊落而柔和。
祸 兮 福 之 所 倚 , 福 兮 祸 之 所 伏 。
祸往往孕育着福,福中往往蛰伏着祸。
孰 知 其 极 。 其 无 正 也 。
不知道事情的边界在哪,就没法做到正。
正 复 为 奇 , 善 复 为 妖 。
正至极即为奇,过分的善给人的感觉就是妖,
人 之 迷 , 其 日 固 久 。
对此人已经迷茫很久了。

这章谈人世间阴阳是怎么相互作用的,也是道的作用过程。用文中的例子,强势方主动用强,弱势方被动接受带来的必然是弱势方的反弹,即一方强另一方也强,其公式是阳、阳、阳,阴、阴、阳,带来的是对抗,如果强势方主动用弱,弱势方反而会欣然接受,公式是阳、阳、阴,阴、阴、阳,二者平衡而势消。这就是老子强调圣人不求强势的道理。老子在这里把重阴已作为道的构成之一了。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五 十 九 章
治 人 事 天 , 莫 若 啬 。
治理社会祭祀天地,还是节俭些好。
夫 唯 啬 , 是 谓 早 服 ﹔
节俭是顾及长远,顾及今后,谓之早服;
早 服 谓 之 重 积 德 ﹔ 重 积 德 则 无 不 克 ﹔
早服就是重视积德,重积德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无 不 克 则 莫 知 其 极 ﹔ 莫 知 其 极 , 可 以 有 国 ﹔
什么阻挡都能拿掉就不知道扩展的边界在哪,不知边界,意味边界或许有一个国家那么大;
有 国 之 母 , 可 以 长 久 ﹔
如此节俭就生出个国家,这样的国家可以长久;
是 谓 深 根 固 柢 , 长 生 久 视 之 道 。
这么做可以说是深根固柢,是长治久安之道。

这章说节俭的重要性,节俭属阴的范畴,所以还是在谈重阴的好处。
楼主:rclzf2013  时间:2020-06-28 17:05:09
第 六 十 章
治 大 国 , 若 烹 小 鲜 。
治大国,就像烹饪美食。
以 道 莅 天 下 , 其 鬼 不 神 ﹔
用道治理天下,鬼也没了神通;
非 其 鬼 不 神 , 其 神 不 伤 人 ﹔
不是鬼没了神通了,而是其即使有神通也咋不了人;
非 其 神 不 伤 人 , 圣 人 亦 不 伤 人 。
不仅鬼的神通伤不了人,圣人也伤不了人,
夫 两 不 相 伤 , 故 德 交 归 焉 。
两不相伤,道德就就回归其应有位置了。

这章谈道德对治国的作用

楼主:rclzf2013

字数:27065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6-07 20:58:58

更新时间:2020-06-28 17:05:09

评论数:133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