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解掉所有禅宗公案

解掉所有禅宗公案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点错了,还有一句没解完,接着说。“学禅究有何益?”寂室禅师道:“勿嫌冷淡无滋味,一饱能消万劫灾。”这句我直接白话:不要嫌学禅枯燥,一旦悟道,可消各种烦恼。多说一下,“消万劫灾”是不可能滴,人的生命有限不可能练就完全操纵宇宙的能力,也就不能消掉个人的全部外业,像密宗或者现代科学一样利用工具,修习技能也能消掉一些,比如治某些病,于个人而言解烦恼是可以的(《心经》内容可印证)。这里不是说寂室禅师有错,所以看公案需要整体看。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一得一失
南泉普愿禅师问一学僧道:“夜来好风?”
学僧:“夜来好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学僧:“吹折门前一颗松。”
南泉禅师转身又问旁边站立的侍者道:“夜来好风。”
侍者:“是什么风?”
南泉:“吹折门前一颗松。”
侍者:“是什么松?”
南泉普愿禅师听后,深有感触,不禁就慨叹道:“一得一失!”
南泉禅师说后,又再重问学僧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学僧:“不做什么!”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学僧:“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又再转身问身旁的侍者道:“你将来要做什么?”
侍者:“要做像老师您这样的人物!”
南泉:“应该要为众生做马牛!”
侍者:“为什么要为众生做马牛?”
南泉禅师看看二人,放大声音仍然慨叹道:“一得一失!”

这则公案有点小难度,所以先把结构简化一下再解释。这里相当于一个老师,两个学生。老师一共问了4个问题,学生A回答了3个“是的”,一个“无”,学生B回答3个“为什么”,一个“有”。所以对于学生A来说“答案就是问题本身”,对于B来说“要寻找答案”,再进一步,对于A来说,不管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所以不失,不失自我就是得到自我,所以“得”。对于B,风吹就倒,四处寻找,眼中有物,心中就没自我,所以“失”。如此老师说“一得一失”!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缘起性空
弥兰陀王非常尊敬有过禅悟的那先比丘,那先比丘从禅修中证悟的智能,出言吐语,充满了慧思灵巧。有一天,弥兰陀王向那先比丘道:“眼睛是你吗?”
那先比丘笑笑,回答道:“不是!”
弥兰陀王再问:“耳朵是你吗?”
那先比丘再回答道:“不是!”
“鼻子是你吗?”
“不是!”
“舌头是你吗?”
“不是!”
“那么,真正的你就只有身体了?”
“不,色身只是假合的存在。”
“那么‘意’,是真正的你?”
“也不是!”
弥兰陀王经过这些问答,最后问道:“既然眼耳鼻舌身意都不是你,那么你在哪里里?”
那先比丘微微一笑,反问道:“窗子是房子吗?”
弥兰陀王一愕,勉强回答:“不是!”
“门是房子吗?”
“不是!”
“砖、瓦是房子吗?”
“不是!”
“那么,床椅、梁柱才是房子吗?”
“也不是!”
那先比丘悠然一笑道:“既然窗、门、砖、瓦、梁柱、床椅都不是房子,也不能代表这个房子,那么,房子在哪里里?”
弥兰陀王恍然大悟!//

这是一则本身不用解释,很多人都能读懂,但公案真正作用就是表达禅悟的一个字“空”的一半含义。可以这么说体会清楚佛意的“空”基本上开始入门了。
细说标题四个字,尽管这是后人按上去的,我相信较多的人不是真正理解这个词。估计大部分会理解成类似“有生于无”的意思。
我不是考证,只是按我的方式把这个词解释得更具体和细致一些:“缘”本意是衣服的边沿,如领口,袖口,和下边沿。“边沿”这个词很重要,一会用。“缘起”就是“起于缘”,意思是“从边沿上开始的,或者从边沿上来的”。“性”就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的“性”,就是不改变的东西,就是今天说的“规律”。“空”,就是“色即是空”中“空”(绝不是“无”),这个公案表达了万“物”都是有次级别部件构成的(次级别又是由更次级别构成)也就是像产品一样,是个组合件,而不存在一个独立体,这就是佛意中“空”字空间性的这一部分。佛意中“空”字另一半是时间性的,因为万“物”不独立,而是不断相互作用,不断变化,注意是“不断”也就是无间隙连续(所谓业力流转),如此时间上没有固定物。所以佛意的空指的是“组合变化”
“缘起性空”意思:“新事物形成”是“旧事物”在组合变化的过程中走到极致(到了边沿上)时开始形成,这是个不变的规律。
说实话,我不知道我解释这些,对有些信佛的人来说我算不算做恶。当然,他们虔诚信佛,我也是不反对的,不去承担而得灵魂的抚慰也行,就像麻药的价值也是很高的。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上面这则公案的解释,我确实不希望大部分人认真看。纯属个人认知!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哭笑无常
自古以来,“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是禅门两大功臣。
一天,马祖禅师和百丈禅师在散步,忽见一群野鸭子飞过去。马祖问道:“那是什么?”
百丈禅师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是一群野鸭子!”
马祖禅师问:“飞到哪里里去了?”
百丈禅师答:“飞过去了!”
马祖用力捏了一下百丈的鼻子,百丈痛得大叫!马祖便指着百丈的鼻子问:“不是在这里吗?你怎可说飞过去了?”
百丈听后,廓然大悟!但他一句话也不说,却回到房里痛哭,禅友问他为什么要哭?他照实告诉大家说马祖老师捏痛了他的鼻子。
禅友们不解似地问道:“是你做错了什么事情吗?”
百丈禅师回答道:“你们可以去问问老师!”
禅友们问马祖大师,马祖说百丈自己知道,禅友们再回头来问百丈,百丈却哈哈大笑,禅友们不解地问他为什么以前哭,现在又笑呢?
百丈禅师回答道:“我就是以前哭,现在笑!”//

这则公案和前面大机大用,是一路的,所以不做解释。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德山禅师对《金刚经》下了很深的功夫研究,著作了一部《青龙疏抄》。听说南方提倡“顿悟成佛”之说,颇不以为然,便带着《疏抄》南下,准备破斥此一邪说。
到了南方,路上经过一所卖饼的小店,德山腹饥,欲买饼作为点心充饥。
店中仅一老婆婆,见德山买点心,当即问他:“你肩上担的是什么啊?”
“《金刚经青龙疏抄》。”
“那我考你一个《金刚经》的问题,如果答得上来,点心免费供养。”
“请说来听听!”德山满腹信心地答应。
“《金刚经》说:‘德山禅师对《金刚经》下了很深的功夫研究,著作了一部《青龙疏抄》。听说南方提倡“顿悟成佛”之说,颇不以为然,便带着《疏抄》南下,准备破斥此一邪说。
到了南方,路上经过一所卖饼的小店,德山腹饥,欲买饼作为点心充饥。
店中仅一老婆婆,见德山买点心,当即问他:“你肩上担的是什么啊?”
“《金刚经青龙疏抄》。”
“那我考你一个《金刚经》的问题,如果答得上来,点心免费供养。”
“请说来听听!”德山满腹信心地答应。
“《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请问大德要吃点心,点的是哪里个心?”
德山愕然不知所对,最初的一番气势,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他才知道南方惠能大师的顿悟之说,在老婆婆那里就有了印证。
’请问大德要吃点心,点的是哪里个心?”
德山愕然不知所对,最初的一番气势,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他才知道南方惠能大师的顿悟之说,在老婆婆那里就有了印证。//

这则公案的重点在一个字“心”,于禅境,佛意而言,“心”和“物”同源物无分别,都是业力流转中的刹那和合,分秒不同。 所以话未完,“心”、“物”皆变,如此‘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德山自然知道这个理,也就不能对(这也验证了老婆婆同样知道这个理。),这让德山就明白了,只要机缘合适,是可以让人顿悟的。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三种人
玄沙师备禅师开示大众说道:“诸方长老大德,常以弘法利生为家业,如果说法的时候碰到盲、聋、哑这三种人,要怎么去接引他们呢?你们应想到对盲、聋、哑三种人怎么好说禅呢?假如对盲者振揵槌、竖拂尘,他又看不见;对聋者说任何妙法,他又听不见;对哑者问话,他又不会言表,如何印可?如果没有方法接引此三种残障人士,则佛法就会被认为不灵验。”
大家都不知如何回答,有一个学人,就将上面玄沙禅师的开示,特地向云门禅师请益。
云门禅师听后,即刻道:“你既请问佛法,即应礼拜!”学人依命礼拜,拜起时,云门就用拄杖向他打去,学人猛然后退。
云门说:“汝不是盲者!”
复大叫:“向我前面来!”
学人依言前行。
云门曰:“汝不是聋者!”
云门停了一会道:“会吗?”
学人答曰:“不会!”
云门曰:“你不是哑者!”
学人听后当下有省。//

这则公案还是很有价值的。人,本来就是“禅”或者说“道”的产物,人要回过去弄明白这个,人所借助的“眼耳鼻舌身意”既是途径也是障碍。如上则公案里解释的“心”其业力的来源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多一个,或者几个业力与“心”没有本质的改变,就像三个脚,四个脚或者五个脚的桌子,都差不多。业力过多反倒是个障碍。本公案,云门像学生证明了:你多具备几项功能于悟道没有任何帮助,反之,少了也未必是坏处;何况,自己的事都办不好,操别人哪门子心呢。
这有点像孔子的学生问孔子鬼神之事,孔子回答: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前面“一之门”问我写这个帖子想讲什么,开始我就是忽然心血来潮玩一下。写着写着觉得于我可以把这些认知留着。生活中,那禅、道来搞装饰的人多,实际修行的人少。就像炒股的人多,赚钱的人少一样。何况,开悟虽难,但开悟于修行只是万里长征的一小步。所以写这个帖子什么希望都没有放的,纯业余活动。有用,用之;无用,弃之,我只记之。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虔诚的心
有一个青年名叫光藏,未学佛前,一心想成为佛像雕刻家,故特别去拜访东云禅师,希望禅师能指点一些佛像的常识,使其在雕刻方面有所成就。
东云禅师见了他以后,一言不发地只叫他去井边汲水。当东云看到光藏汲水的动作以后,突然间开口大骂,并赶他离开。因为时近黄昏,其它弟子看到这种情形,颇为同情,就要求师父留光藏在寺中住一宿,让他明天再走。
到了三更半夜,他被叫醒,去见东云禅师,禅师以温和的口气对他说:“也许你不知道我昨晚骂你的原因,但我现在告诉你,佛象是被人膜拜的,所以对被参拜的佛像,雕刻的人要有虔诚的心,才能雕塑出庄严的佛像,白天我看你汲水时,水都溢出桶外,虽是少量的水,但那都是福德因缘所赐与的,而你却毫不在乎。像这样不知惜福且轻易浪费的人,怎么能够雕刻佛像?”//

这则公案面上是与参禅悟道无关,而是教人成事。反过来,参禅悟道也是一件事,这个意义上,是同理的。也许这是这件事列为公案的原因吧。这则公案里“惜福”一词值得说一下。
可能大部分人会认为“惜福”这个词谁不懂呀,事实上就是大部分不懂。天道本无善恶对错,也就是无论你怎么折腾,于天道是无损的。所以才常看到很多人眼里的“恶人当道,善人遭殃”,很多人都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善,这么节约,对人这么好,甚至常常烧香拜佛,怎么我就没有福报呢?
真实的情况就是我们真不知道什么是“福”。“福”字面上是“善果”,但天道于万物无分别,也就是天道不会偏心给谁善果。那善果怎么来?说善果前,先说果怎么来,是像佛教说滴因果自造吗?这个说法对但不全对,因为一个人从出生(本不止于这里,只是为了便于理解)就处在一个连接整个过去和连接宇宙万物的业网中,而且这个业网从不间断的相互作用,流转不息。所以万物都不可能独立存在,人也如此。所以果只是自己决定是不全对的。再说“善果”,既然是“善”那一定是“有利的业力”,而天道本无自身的概念,所以“善”得有前提,谁的善?这里就衍生出一个对象的问题,也就是说无对象,也就无善恶对错。这个认知是很重要滴! 总体上,善就有两个要素:对象和有利的业力。人们常说的“惜福”,对象一般是自己,而业力的大小,有利无利,就是第二个级别的分析,这里不展开。
有一个点也很重要,人的这个类是处在个人,家庭,民族,国家(也可以用别的分类)这样一个有小到大的业力结构中的,某个业力对小对象有利,对大对象不一定有利,对这个对象有利,对另一个对象不一定有利。这里是有业力作用与反作用。所以修善果的过程是需要明白这些的。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真正的自已
一所寺院的监院师父,参加法眼禅师的法会,法眼禅师问:“你参加我的法会有多久了?”
监院说:“我参加禅师的法会已经有三年之久。”
法眼:“为何不特别到我的丈室来问我佛法呢?”
监院:“不瞒禅师,我已从青峰禅师处领悟了佛法。”
法眼:“你是根据那些话而能领悟了佛法呢?”
监院:“我曾问青峰禅师说:学佛法的人,怎样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青峰禅师回答我说:丙丁童子来求火。”
法眼:“说得好。但是,你并不可能真正了解这句话的含意吧!”
监院:“丙丁属火,以火求火,这就是说凡事要反求诸己。”
法眼:“你果然不了解,如果佛教是这么简单的话,就不会从佛陀传承到今日了。”
监院听后,非常气愤,认为禅师藐视了自己,便离开了法眼禅师。
中途他想:“禅师是个博学多闻的人,而且目前是五百人的大导师,他对我的忠告,一定自有其道理。”
于是他又返回原处,向法眼禅师忏悔,再次问道:“学佛的人真正的自己是什么?”
法眼:“丙丁童子来求火。”
监院闻言,突然有所领悟。

这则公案里,监院问青峰,怎样才能认识真正的自己?青峰:丙丁童子来求火。”
监院问法眼,“学佛的人真正的自己是什么?”法眼:丙丁童子来求火。
对一个寻找自我的人,无论他问寻找的过程,还是直接问结果。两个禅师都给出一个答案,这个答案的意思是“头上安头”,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骑驴找驴。这不容易被理解,的确,破灯下黑的认知是不容易的。这和寻找人生的意义是一样的,如果说“人生本来无意义而去努力寻找意义”就是人生的意义,也不是容易被理解和接受的。至于问什么是这样,如果能参悟为什么佛家弟子称“释迦摩尼”为“如来”,就能理解了。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放逐天堂
一休禅师行脚在外,由于天色已晚,就借宿农庄。深夜被一连串的哭声吵醒,原来是邻家的主人因病去世,一休便说:“真是不幸,我去诵卷经超度他吧!”
由于这位亡者生前是以捕鱼捉鸟杀生为业,故卧病时,常为过去的杀业而不安,其家属就要求一休禅师能作法,让死者上升天堂吧!
一休禅师诵完经,就在一张纸上题了字,让死者握在手中,并告诉他的家人说:“好了!亡者会到天堂的,你们放心吧!”亡者家属对一休如此关照非常感动,但也很好奇,到底一休纸上写的是什么字呢?于是打开字条,只见上面写着:“这个人所犯的杀生罪业,如须弥山那么多,恐怕连阎罗王的帐簿上也找不出地方可以记了。”
死者太太看了,内心非常难过,为什么一休禅师要如此捉弄人呢?
一休:“你先生的杀业,你不承认有如须弥山那么多吗?”
“我承认,只是难过没有方法可以超度他吗?”
一休:“我本以诵经为他消罪解业,但你却那么要求,所以我才写信告诉阎罗王,像这样罪大恶极的人,实应放逐到天堂去,免得在阎罗王的帐簿上记不完而麻烦,你先生拿了信,必定可以到天堂的!”

这则公案说两点,一说承担,诚如前面结果的公案所言,过去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下业力唯有直面与承担。何谓承担,不嗔不怨,不逃不离,不假不借。于中流你是砥柱,于泰山你是只手,立于天地之间而无论生死,无论得失。如此大勇方能业力提升,业力提升自由度相对才能提升,而天堂就是自由的代名词。公案中一休纸条何尝不是说,施主过往种种恶业,一死已担之。
二说方便,对于禅识道境之人,天堂地狱同归一处,各自因果本无分别。但众生执于分别而生好恶,借众生好恶而随缘安抚灵魂,以幻治幻就是佛教接轨大众的方便法门。就像牧羊人用一颗青草,引导羊群去到水草丰美的草原。顺便延伸一下,这就是读懂《金刚经》的核心法门,比如“佛说净土庄严,实非庄严,是名庄严”,因为净土只是牧羊人的那颗草。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把门关好
有个小偷晚上钻进一座寺院,想偷东西,但翻箱倒柜的都找不到值钱的东西好偷,不得已,正准备离去时,睡在床上的无相禅师开口叫道:“喂!你这位朋友,既然要走,请顺便为我把门关好!”
小偷先是一愣,随即就说:“原来你是这么懒惰,连门都要别人关,难怪你寺里一点值钱的东西都没有。”
无相禅师说:“你这位朋友太过分了,难道要我老人家每天辛辛苦苦,赚钱买东西给你偷吗?”
小偷觉得遇到这种和尚,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这则公案说明过去的修行者对于财的认知,基本都是随缘取舍,不复多有。进来开门,出去关门,也算缘起缘灭。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放下什么
佛陀住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佛。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瓶花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这则公案的要点在《德山吃点心》的公案里,已经解释过了。“心”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和合产物。如果修行到不受根尘制约(强调一下,不是拒绝和挡住根尘输入),人心就是一面月光下的湖水,恰适风雨,影印风物,都是风景。如果认真读懂前面相关公案的解释,理解这则公案就不难了。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以物看佛,佛是物;以佛看物,物是佛。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八风砍不动
宋朝苏东坡居士在江北瓜州地方任职,和江南金山寺只一江之隔,他和金山寺的住持佛印禅师,经常谈禅论道。一日,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印证,诗云: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的情绪,故形容为风。)
禅师从书僮手中接看之后,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禅师的批示,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于是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
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待苏东坡,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
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
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
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呢?”
苏东坡惭愧不已。
修行,不是口上说的,行到才是功夫。
佛印了元禅师与苏东坡,一起在郊外散步时,途中看到一座马头观音的石像,佛印立即合掌礼拜观音。
苏东坡看到这种情形不解地问:“观音本来是我们要礼拜的对象,为何他的手上与我们同样挂着念珠而合掌念佛,观音到底在念谁呢?”
佛印禅师:“这要问你自己。”
苏东坡:“我怎知观音手持念珠念谁?”
佛印:“求人不如求己。”//

这则公案的前面一段是非常有名,因为佛印的评价,苏轼也一直被后人诟病。苏轼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究竟什么水平呢,基本和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一模一样,也就是说,苏轼和神秀写诗时的水平是一个档次,这个档次的典型特征是“佛有相”。这个级别连佛的门都没摸到,更别说闻到“佛味”了。所以佛印两个评语“屁”,和“一屁过江”对苏轼的“悟”与“修”都是一语中的。
这则公案第二段,我不知道苏轼的水平怎么会这样,不应该呀。佛教系统,观音和佛是有段位差,佛是圆通无碍的,而观音所悟是局部明了还没整体无碍。聪明人往往分别心重,这里看不出佛印的水平,可以看出佛印的认知还行。忽然想起《天龙八部》里扫地僧那一段偈语:念念佛心,佛心念佛,是佛是心,是心是佛。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文殊现身
文喜禅师,朝拜五台山,到达前,晚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内容如何?”
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
文喜问:“住众多少?”
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
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
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煮饭)的工作。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便举饭铲打着,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
文殊说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
//

这则公案,从文喜“惑乱我不得了”基本上就是一则编撰的公案。但用意是好滴,参悟的过程是离不了破“像”,这就是像科学上伟大的成就是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反之就是“打到权威”的过程。不是真打到,而是破除盲从,融汇贯通前人的成果上,继续前进!从佛的角度讲,文殊、文喜分别无二,同在佛境生灭。看到所谓各种“文殊”都是自我执念。
最后的偈:“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无论是否文殊语,总结这则公案的真实用意,而且是透彻的。苦瓜甜瓜两句意思就是两字“如来”,见如来常人往往要经过三个过程-随大流(公案中晚宿一节)、迷权威(公案第二天见“文殊”)、真自我(公案中打“文殊”)三劫。所以这个偈的意思是,要修到“如来”境,往往会经过“随大流,迷权威,真自我”这个过程。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无情说法
洞山良价禅师,当他初次见云岩禅师的时候,问道:“有情说法,说给谁听?”
云岩:“有情听!”
洞山:“无情说法时,谁能听到?”
云岩:“无情能听到。”
洞山:“你能听到吗?”
云岩:“假如我能听到的话,那就是法身。你反而就听不到我说法了。”
洞山:“为什么呢?”
这时云岩举起拂尘,对洞山道:“你听到了吗?”
洞山:“听不到。”
云岩:“我说的法你都听不到,何况是无情的说法呢?”
洞山仍不明白,再问道:“无情说法出自何典?”
云岩回答说:“《弥陀经》不是记载说,八功德水、七重行树,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吗?”
洞山听后,不禁失声叫道:“是啊!是啊!”
洞山终于心有所得,便作偈曰:
“也大奇!也大奇!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眼处闻声方得知。”

这则公案比较特别,之前的公案都在人的圈子,启发人开悟,修行。而这则公案用“无情说法”启人智慧。《弥陀经》记得是净土宗的教科书,‘’八功德水、七重行树”是极乐世界的景物(前面说过佛教“以幻治幻”方法接引大众,净土一说也是如此,但道理不虚,此处不多说)。“八功德水、七重行树,一切皆悉念佛念法念僧”,这句的意思是净土极乐世界里,除了念佛有成的人,还有水、树以及其它等等也是有其自身修行因果而成的,如水要有八功德,树要有七重行。其实这都表面的,佛门真实想表达的是,无论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事物,都遵循同样的法则规律,没有例外。只是各自因果不同,本质没有差异。
洞山于此有所得,也就很正常。他可以体会到,有情无情并无差别,各自因果。而这个体会是在说净土的“水、树”也是凡尘的“水、树”修行而成时产生,这就是用无情之物说法。这个类比产生的启示是形象化的,不是听觉产生的。如此洞山的偈不难理解。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从心流出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岩头整天不是闲散,便是睡觉。雪峰总是坐禅,他责备岩头不该只管睡觉,岩头责备他不该每天只管坐禅。雪峰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这里还不够稳定,怎敢自欺欺人呢?”
岩头很是惊奇,两眼一直注视着雪峰。
雪峰道:“实在说,参禅以来,我一直心有未安啊!”
岩头禅师觉得机缘成熟,就慈悲地指导道:“果真如此,你把所见的一一告诉我。对的,我为你印证;不对的,我替你破除!”
雪峰就把自己修行的经过说了一遍。岩头听了雪峰的话后,便喝道:“你没有听说过吗?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便说:“我以后该怎么办呢?”
岩头禅师又再放低声音道:“假如你宣扬大教的话,一切言行,必须都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
雪峰闻言,当即彻悟。

这则公案简单,但于很多初期修行者却是通病。“从门入者不是家珍”,意思是,别人的言行,如果自己没有体证,就不是自己的,是不能用的。按现在的话说,只是一个复读机。就算是各种前辈大德留在各种经典上的文字,道理,也不能只是复制的表达,必须自己亲生经历体证之后(就像各种公式定理,要对其产生的原因,所需条件,适用边界等体会明白,并证明清楚)才能说明白了。
“ 一切言行,必须都要从自己胸中流出,要能顶天立地而行。”这句中“顶天立地”就是承担的意思。自己证悟的东西如果不勇敢的坚守,那就是退转,这是其一。其二是,一个人不敢承担,自己证悟的东西是不能逐渐完善和提升的,因为中途就放弃了,一个中途放弃的人自然不会证悟“究竟”圆满。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肯定自已
沩山灵佑禅师正在打坐,弟子仰山禅师走了进来,沩山对仰山道:“喂!你快点说啊,不要等死了以后,想说也无法说了。”
仰山回答道:“我连信仰都不要,还有什么说不说?”
沩山加重语气问道:“你是相信了之后不要呢?还是因为不相信才不要呢?”
仰山:“除了我自己以外,还能信个什么?”
沩山:“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只是一个讲究禅定的小乘人罢了。”
仰山:“小乘就小乘,我连佛也不要见。”
沩山:“四十卷《涅槃经》中,有多少是佛说的?有多少是魔说的?现在你所说,是如佛说?还是如魔说?”
仰山:“都是魔说的!”
沩山老师听了弟子这番话,满意地点头道:
“今后,没人能奈何你了。”

这则公案说到一个禅悟一个标志性的阶段:无分别境。公案里仰山随缘表达了“要”与“不要”无分别,“小乘”与“大乘”无分别,“佛”与“魔”无分别。也就是仰山已经参悟明白,万物同生"一处"(一个规律衍生而来),本无分别这个境界。要强调一点:这不是嘴上说说“无分别”,而是彻底明白了为什么无分别。
佛门说的肯定自我与大多数人说的“相信自己”有很大的不同,原因是各自的基础不同,对于一个有悟的修行者肯定自己的前提是自己和其他一切是无分别而平等,因为平等尊重一切,进而尊重自己肯定自己。
基于上述原因,沩山老师才对仰山的回答满意。
楼主:质言乱说001  时间:2020-08-14 10:40:48
寸丝不挂
净居寺的比丘尼玄机,常在大日山的石窟中打坐参禅,有一天忽然兴起一个念头,心想:“法性湛然深妙,原本没有来去之相,我这样厌恶喧哗而趋于定寂,算不得是通达法性的人。”
于是他立刻动身往访雪峰禅师。
雪峰初见时问道:“从什么地方来?”
玄机回答道:“大日山。”
雪峰用机锋语问道:“太阳出来了没有?”
玄机不甘示弱道:“假如太阳出来的话,会把雪峰给融化了。”
雪峰见其出语不凡,再问:“你叫什么名字?”
“玄机。”
“一天能织多少?”
“寸丝不挂!”
当玄机礼拜而退时,才走了三五步,雪峰道:“你的袈裟拖在地下!”
玄机听后,赶快回头看一下袈裟的衣角。雪峰哈哈笑道:“好一个寸丝不挂!”

这则公案依然说“悟”与“修行”。玄机忽然兴起的念头这一段,先说形式,在佛门开悟修习的过程中,常用一种“扫尘”的办法,就是不断质疑和不断否定念头,如此向更大更远的方向前进。其实这种方法是非常科学滴,现在科学研究过程依然采用这种方式来突破成见和打破权威。再说内容,玄机悟到的这一条是非常重要的,对前期修行来说,清净是一种很好选择,那是因为自身能量小,容易被改变;但修习到一定的水平,则必须要接受各种能量的挑战,否则修习的东西是不扎实的,这就是检验,承担和勇气,这就像学生的各种考试,通过考试让自己的知识得以巩固,才能更上一层楼。也很像实验室研究成果必须经过市场的检验才能更完善。其实反对口头禅,和苦修,律宗等都和这个方向有关系。

最后“寸丝不挂”这一段,只是说明“悟”与“行”,也就是现在说的“知道”与“做到”之间是有距离的,佛门说“觉行”圆满,就是觉、行这两方面都要一致的圆满高度。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就是来自这些,算不得创见,改了个说法而已。

从很多的佛门公案,我们可以发现,其实佛门是一个引领人自我提高完善(终极是自己离苦得乐而普度众生),它和儒家“修齐治平”虽最初的需求点不同,但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楼主:质言乱说001

字数:27873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6-23 06:43:44

更新时间:2020-08-14 10:40:48

评论数:124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