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莲蓬鬼话 >  扬州明珠——UFO.苏轼.沈括和一场跨越古今的阴谋

扬州明珠——UFO.苏轼.沈括和一场跨越古今的阴谋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夜色在一片宁静中悄然降临。柔和的月光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抚摸着大地,仿佛母亲在拍打即将入睡的孩子。
老约翰的麦田在柔美的月色下渐渐沉入了梦乡,它们正无声地从土壤中汲取着营养,等待着有一天接出成熟而丰硕的果实。
老约翰像往常一样,独自在小木屋里享受着晚餐。他的老朋友——一条健硕的白毛狼犬哈克慵懒地趴在他的脚边,正眯着双眼昏昏欲睡。
约翰的胃口显然不错,他一边大口大口地嚼着黑椒牛排,一边在心里称赞自己的手艺。手中的刀叉不停地和碗碟碰出叮叮当当的声音。然而约翰的心思却不全在眼前的美食上面,他的眼睛不时地向窗外望去。那里,一望无垠的麦田在习习晚风下泛起波浪,也在老约翰的心里泛起一波波即将收获的喜悦。
约翰端起杯子喝了最后一大口威士忌酒,抚了抚饱胀的肚子。正当他准备从餐桌旁站起身时,狼犬哈克却突然间一跃而起,受惊似地狂吠起来。它好像受到了强烈的刺激,连颈部的毛发都竖了起来。“怎么了,老伙计?”约翰蹲下身子,用手轻轻拍着哈克的头——它可从来没有这样过。哈克一甩头,挣脱了约翰的安抚,然后开始在屋子里绕着圈拼命地跑,一边跑一边声嘶力竭地狂吠。由于屋子的狭小,哈克在转弯时屡屡重重地滑倒,可它似乎丝毫感受不到疼痛,每次都是迅速爬起,继续疯狂的跑叫。正当约翰对哈克的狂乱状态手足无措时,它却突然没来由地在一瞬间安静了下来,好像一个吵闹的玩具一下子被关掉了电源。就在约翰迷惑不解之时,屋子里突然被什么东西照得雪亮雪亮,比白昼还要亮上几倍,所有的东西都亮得发白,反射出刺眼的光芒,这使得眼前的一切好像曝光过度的照片。
哈克已经趴在了地上,紧紧地闭着眼睛。没等约翰完全反应过来,这刺眼的光芒又立刻消失了。四周陷入了一片漆黑,连原来开着的灯也熄灭了。
是闪电么?老约翰走到窗前,努力让自己的眼睛尽快完成从强光到黑暗的适应过程,他抬起头望向天空,那里晴空万里,一丝云也没有,所有的星星都清晰地朝他眨着眼睛。
这样的天气根本不可能有闪电。
正当他疑惑不解时,又一道亮光出现了,它把眼前的麦田照得清晰无比。这一次,它坚持了几秒钟后才消失。
约翰的双眼被这突如其来的强光刺得生疼,他用力揉了揉眼睛。跑回桌边拾起他的双筒猎枪,拖着农场主持有的强健身躯向外奔去。
在刚才第二次强光亮起的一瞬,约翰隐约看见光源仿佛就在麦田中心的上方。他一边向麦田中心跑去,一边将子弹推上膛。
麦田里一片寂静,连平时聒噪的昆虫们也停止了无休止的歌唱。老约翰明显地感到了麦田的异常,他将猎枪端平,手指扣在扳机护圈上,猫着腰小心翼翼地朝深处走去。沙沙的脚步声在这死寂的麦田里显得格外突兀而恐怖。突然,他像被雷劈似的定住了双脚,两眼睁得浑圆,直直的盯着面前的景象。
老约翰被惊呆了:眼前的一部分麦子齐根地倒在了地上,并且异常整齐地平铺在地面上,所有麦穗都精确地指向同一个方向,这些倒伏的麦子就沿着这个方向呈带状延伸。仿佛一条通向远方的单向公路。未倒地的麦子与倒下的麦子之间的交界线十分齐整,犹如用精密的绘图仪器校正过一般。
约翰慢慢蹲下身去,仔细地查看倒在他面前的麦子,它们弯折的地方像被什么东西烧过了一样呈现出枯黄色,还隐隐发出点状的蓝色荧光,并伴有一种奇怪而陌生的气味。
“怎么回事?”老约翰与麦子打了几十年交道,从未遇到过这样令人费解的情况。他蹲在原地,脑中满是疑惑。猛然间,他脑海中闪过一个人的影子。他立刻站起身,逃也似地飞奔回木屋。他扑到电话机旁,用颤抖的手拿起了话筒,拔下了一串号码。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一架小型直升机盘旋在一片麦田的上空。机舱内坐着两个人,一个是年轻的驾驶员吉米,另一个是位五十多岁的老者。此时他正兴奋地用手中的相机不停对着地面拍照。在他们的下方,一大片麦田正欢快地在微风下舞蹈。然而其中有一部分麦子却没有加入这支舞蹈大军,它们齐整地倒在其他麦子的包围中,像是在母亲怀抱中沉睡的孩子。令人惊奇的是,倒下的麦子组成了一幅只有在高空才能看清楚的巨大图画:一大三小四个圆圈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三个小圆从东到西按由大到小的顺序外切排列,它们的圆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最大的圆则包围了这三个小圆,并与两侧的小圆呈内切状。目测上去,他们的直径之比大约为13:8:3:2。这是一个麦田怪圈。
在这里——英国,每年都有数不清的麦田怪圈被发现。在无数个怪圈被证明是人为之后,如今的大多数人都会把它们直接当作恶作剧置之不理。但飞机上的这名老者却会将每一个发现的怪圈都详细记录,并且仔细甄别。不过迄今为止,他还没有发现一个非人为的怪圈。
然而,当他第一眼看到这个怪圈时,他感到周身的血液刹那间沸腾了。这个由四个圆组成的图案在别人的眼中可能只是一个几何元素的普通图案,它的艺术性在所有的麦田怪圈中甚至要排倒数,它更像是一个麦田怪圈初级创作者的习作,但这怪圈对这位老人来说,意义太重大了,老人对它的样子再熟悉不过了。望着下方的怪圈,就像望着一位失散几十年的亲人。它曾无数次出现在他的梦中,并且一直是他精神支柱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是他多年来奋斗的动力源泉。
老者名叫杰克,是一名对远古文明和外星文明有着浓厚兴趣和资深研究的学者。他与这个四圆图案的渊源,始于很多年前的一个夜晚…
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深夜。杰克结束了和自己宝贝女的睡前对话,此刻正在梦中世界惬意地遨游,突然被一阵十分急促的门铃声惊醒。他迷迷糊糊地睁开眼,摒住呼吸呼吸听了听。敲门声又响了起来。“不是做梦。”他嘟哝着,极不情愿地离开温暖的被窝,“这么晚了会是谁?”他有些恼怒地打开了门。
“你猜不到我发现了什么!”门外站着被雨淋得湿漉漉的好友史蒂夫,虽然已经成了落汤鸡,但他的兴奋劲还是丝毫未受影响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杰克十分恼火,这个史蒂夫是有名的小题大做者,他曾经仅仅因为拾到了一百元钱而在大清早打电话给所有朋友分享“意外的收获”。鬼知道他这次又带来什么令人“吃惊”的消息。
杰克侧过身,一边打着哈欠一边把史蒂夫让进屋内。当他重新关好房门回到客厅时,史蒂夫正在从他随身带来的手提箱中取出什么东西。他走近了一些,看清楚那是一个塑料画筒。
“深更半夜的,你又搞什么鬼?”杰克递给史蒂夫一条干手巾。
史蒂夫没有回答杰克,他脱掉雨衣接过手巾,迅速地擦干手上和脸上的雨水,然后从手提箱中取出一幅橡胶手套戴在手上,又从画筒中小心翼翼地倒出一幅卷着的画,将其极为缓慢地摊开在桌子上。
杰克的睡意被他怪异的行为彻底赶走。他凑过身去,打量着桌上铺开的画。
这是一幅长宽均为一米左右的图画,画的材质极其特殊,好像一层非常结实的塑料薄膜。整幅画由油彩绘成,笔法十分细腻流畅。也许是时间太久的关系,有些地方已十分模糊。
由于经常接触古代文化,杰克在古画鉴别上也有一定的造诣。他知道绝大部分的油画都是绘在纸上或布上的。直接画在塑料膜上的倒是十分奇怪。在他的印象中,只有一种画是以塑料膜为载体的。这难道就是…杰克的脑中突然闪过这个想法,他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
他飞快地从一个抽屉里取出一副形状怪异的眼镜戴上,这个像望远镜一样有着两个长长镜筒的眼镜是杰克专门为鉴别古画设计的。杰克打开了桌子上的台灯,将它调到最亮模式。史蒂夫想要伸手帮忙调整台灯照射的角度,被杰克制止了——这种古画不能被强光直射。
透过复杂的镜片组合,杰克十分仔细地审视着画中的每一个细节。
“是真的吧!”史蒂夫焦急地等了半天,终于还是忍不住问道。
杰克仿佛没听到史蒂夫的询问,他已有定论,此时的杰克虽然在盯着画卷,但思绪已经回到几百年前。
1724年,美国人华尔纳来到中国的敦煌莫高窟,在第一眼见到窟内墙上的壁画时,便为其宏伟壮丽所倾倒。这些壁画的历史极为悠久,最早的绘于北朝时期,后陆续补充扩展。其内容多和佛教有关,加之洞内数不清的佛像彩塑,故又称千佛洞。华尔纳顿时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他敏锐地感到,这些壁画雕塑不仅有着惊人的艺术造诣,其在宗教和史学研究上也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由于觉察出当时莫高窟的戒备十分松懈,华尔纳顿起私心,于是他用特制的化学胶液,将壁画粘揭到特制的塑料布上。用这种卑鄙的手段,他一共盗走壁画26块。这26块壁画都是他精心挑选后敲定的,皆为价值极高的精品。后来,这些壁画大多收于西方各大博物馆,但仍有少数几幅至今未曾露面,它们的内容和下落都成了历史上的谜团。而面前的这幅粘在塑料布上的画从各个方面看来,无疑就是其中的一块!
“杰克!”史蒂夫的喊声打断了他的思考,“告诉我,这是不是真的敦煌壁画!”
“是的,史蒂夫。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复杂检测,但基本上已没有悬念。”杰克用颤抖的手摘下了眼镜,显然他也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你在哪弄到它的?”
“在我祖父的遗物中。发现它时我着实吃了一惊。虽然我知道祖父是个收藏家,但我做梦也没料到他居然收藏了一幅中国敦煌的壁画。他生前从未提起过······”
“你知道这幅画意味着什么吗?”杰克猛地站起身,打断了史蒂夫喋喋不休的说明。
“当然知道,这意味着我的收藏中多了一幅无价之宝…”
“它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收藏这个层面。”杰克又一次打断了史蒂夫。后者疑惑地望着激动的杰克。
杰克收好自己的眼镜,慢慢地在椅子上坐下。史蒂夫没敢出声,只是静静地等着杰克开口。只见杰克习惯性地从抽屉里取出一只雪茄,转念又放下,史蒂夫知道他是怕烟伤害到壁画,但杰克又不舍地拿起雪茄,将它举到鼻子边嗅了嗅。
“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个假说,”杰克终于把雪茄放回了抽屉。“什么?”史蒂夫忍不住催促道。
“有很多人认为,古文明的起源来自外星球。”
“人类的文明源于外星,甚至人类的基因都是由外星人改造过的,所以我们才能从所有地球生物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智慧生命。你指的是这个吗?”
“没错,史蒂夫。但这个假说从诞生以来,就没有过任何直接的证据,支持它的只是理论上的推理,说服力不是很强。我们经常在媒体上看到远古时代遗留下的证据,比如一个古墓中出土的飞机雕塑、一个古代飞碟壁画、一个疑似外星人的头骨化石之类的,这些全他妈是假的。”
史蒂夫正疑惑一副学者气质的杰克怎么说起脏话来了,后者接下来的话解释了这个疑惑。
“我在这些所谓的证据上没少浪费时间和金钱。”
史蒂夫忍住没有笑出声。
“但这次的证据,我敢保证它的绝对真实性。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杰克说完后就直勾勾地盯着那幅塑料壁画,呆呆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史蒂夫实在不能将一幅中国古代的壁画与史前文明或外星文明联系到一起。等了半天也没见杰克继续,他拍了拍杰克的肩膀。
杰克从沉浸状态被叫醒,很快就反应过来,“请仔细看这幅画的内容。”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史蒂夫的目光又落在了画上。自从发现它之后,史蒂夫一直在担心它的真假,对它的内容倒没有过多的关注,毕竟古代壁画的题材无非就是宗教和处于萌芽状态的艺术等等无趣的东西。
这幅画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每一个部分描绘一个独立的场景。画的最上部,是七个大小不一的球。只有正中间的那颗是实心的,个头也不大,所以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圆点。
“注意这七个球。”杰克用手指向画中的这个部分。“这颗实心的小球处在中央的位置,好像其他的空心球都在围绕其旋转。再看空心球的大小比例和它们与实心球的距离,你看出了什么?”杰克一边说一边找出一把尺子递给史蒂夫。
史蒂夫按照杰克的提示观察了几秒钟,然后用手中的尺子在图上比来比去。测量的同时,他还不时用桌上的笔在旁边的纸上记录着什么。然后,他打开了自己的手机,紧张地在网上搜索着什么。不时还在纸上写写画画。突然之间,他停止了忙碌,像一个瞬间没电的玩具,四肢僵在了原地,目光却紧紧盯在了纸上,“噢!上帝!”他拿起了那张纸,一个手指用力点着他的计量结果。由于激动,他的力量有些大,纸面被手指打出了啪啪的响声,“看到了么?杰克!”他的声音有些发颤,“六个空心球的半径之比大约是1:2:2:1:3:2,它们与小实心球的距离之比大约是4:7:10:15:50:95。这恰恰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六颗行星的精确比例模型!中心那颗实心小球,无疑就是太阳。这太不可思议了!”
“不错,这是一个太阳系部分行星的轨道示意图,你再往下看。”
在画面的中部,几个戴着头盔的人正从一个球状物体内走出——确切地说,应该是飞出——因为他们只有胳膊而没有腿,身体是浮在半空中的。他们的头部与身体的比例比人类要大许多。那个载着他们的球状物体上有一个清晰的符号:一个大圆巧妙的包围了三个半径不同的互为外切的小圆(与眼下麦田怪圈中的图案一模一样)。
画的最下部,描绘了一个类似送别的场景:几十个地球人跪在地上,掌心向内高举着双手,膜拜般地欢送那个刻着四圆符号的球体。它此时正悬在空中,仿佛即将离去。
“噢上帝!”史蒂夫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时他理解了杰克先前的话,几千年前的人怎么可能如此精确地了解太阳系。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接受了某些地外高级文明传授的知识。而且画里明白无误地展现了一幕星外文明光临地球的场景。史蒂夫兴奋地在脑中重现着那个神奇的场景:无数懵懂的地球人聚在从遥远星系到来的外星客人周围,听他们讲授有关自己所在星系——太阳系——的天文知识。由于这些客人乘坐飞行器从天上降临,地球人受当时的知识所限,只能将他们理解为神灵。于是,在“神灵”离去时,他们用送神的礼节来告别客人,同时祈求他们再次降临。在神灵走后,人类用当时仅有的历史记录手段——图画,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保留了下来。
这幅画足以证明外星文明的存在,更令人吃惊的是,它还做实了远古文明起源于外星这个一直被主流科学界看衰的假说!
“我们的发现会震惊世界!”史蒂夫大声叫道。
“不。”杰克此时反而平静了下来。“我们会被人当作骗子或疯子。记得一个星外文明研究学者曾经说过:‘所有看似有力的间接证据都比不上一个外星人的烟灰缸。’在公布我们的发现之前,我们还需要寻找更直接的证据。如果外星文明真的曾经造访地球并帮助地球迈向文明,那么不可避免会有直接物证留下。比如他们的随身物品、飞船零件甚至是排泄物等等。要想令人信服,我们必须要找到这种证据才行,毕竟仅靠一幅画是很难支持这样看似离奇的理论的。我可不想让我们的形象和之前那些无数的我最痛恨的造假者们一样。不过,我们的发现仍然是突破性的,它注定要被载入史册!虽然我一直坚信着外星起源说,找寻证据的工作也已经持续很久,但是我从没像现在这样确信我会成功。感谢你,我的朋友!你带来的画大大增加了我的信心!”


“这次的怪圈与以往的有什么不同么,先生?”飞行员吉米的声音从直升机的耳麦里听起来有些失真。吉米是杰克的老朋友了,他经常租用吉米的直升机进行航拍等工作,这些工作大部分都为甄别麦田怪圈服务。吉米的问题把杰克从记忆中拉回现实,“我看到您一直拍个不停,以前您可从没这样激动过。”吉米补充了一句。“是的,孩子,这个怪圈确实有些特别。”当然是特别的!它是真正的外星人留给地球人的信号!它把自己的LOGO用这样放肆的手法呈现在麦田里,而同样的logo也出现在敦煌壁画中描绘的外星飞船上,这当然不是巧合,这一定是远古时期就造访过我们的外星文明又一次的降临,虽然不知道它们的目的是什么,但杰克仿佛亲眼看到了外星生命在向他招手。他忍住激动的心情,收起了相机,朝吉米打了一个降落的手势。
飞机缓缓降落在麦田的边缘。老约翰早已等在哪里:“好久不见,杰克先生。”杰克握了握老约翰伸过来的有力的双手:“谢谢你第一时间通知我并封锁消息。”“不客气,我就在木屋里,有什么需要尽管叫我。”老约翰转身朝木屋走去。
杰克接过吉米从飞机上递下来的两个手提箱。吉米知道那里装着各种各样的仪器。他更知道杰克喜欢独自享用调查怪圈的乐趣,虽然调查结果往往令他倍感失望。
“我在飞机上等您。”由于螺旋桨并没有完全停止转 动,其带来的巨大声响使得吉米不得不喊着说完这句话,杰克边向前走边回头点了点头。吉米钻回到飞机驾驶舱里。
杰克则提着箱子迫不及待地投入了麦田的怀抱。
大约三个小时后,杰克从麦田中走了出来。他的步态已经略显疲惫,但脸上却散发着兴奋和激动的光芒。显然这次的结果是让他满意的。
“吉米!”杰克不见飞行员出来接他。“大概又睡着了。”
他走到飞机的一侧,先将手提箱放在地上,然后拉开了飞机的门。与此同时,一支装有消音器的P228手枪从舱门内快速伸出,准确地抵住了他的额头。杰克此时才看见,吉米已经倒在了座位上,不知从哪流出的鲜血染红了整个驾驶座椅。
金属消音器的冰冷由额头处透彻骨髓,杰克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终于还是来了!
“砰!”一颗子弹从杰克前额射入,瞬间取走了他的性命。杰克最后一眼注意到的东西,是那只握枪的手腕上纹着的一条扭曲的眼镜蛇。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黑板旁边的投影屏幕上正在呈现一幅画,由于画很长,屏幕上只能每次呈现其中的一部分。
现在屏幕上所展示的是几个孩子蹲在河边一起玩耍的场景。细腻的笔触将孩子们的调皮可爱刻画得活灵活现,隔着屏幕,你都可以切身体会到这欢乐的氛围,仿佛将人拉回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代,而且是没被电子产品污染的纯真年代。有几个同学不禁发出了声音表示赞叹和惊讶。
“《清明上河图》全长约5米,宽却仅有23.5厘米。这个比例在古代画作中是很罕见的,也比我们的宽屏电影还要宽上许多倍。”
“哈哈哈!”同学们被这个老师幽默逗笑了。
“作者张择端采用散点透视画法,将北宋时汴京的繁华描绘得呼之欲出。其场面之宏大,内容之丰富,结构之严密,笔法之生动,描绘之细致都是前无古人的,现在看来也基本是后无来者的。但后世的很多经典画作都受到了它的影响。不过,它的可贵之处可并不仅仅在于它的绘画技巧,更在于它重要的历史价值,有人说:艺术的宗旨就是记录社会和反映社会。《清明上河图》就从一个侧面真实而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它极其精确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景象。画中有行人、游人、小贩、顽童、纤夫等等各色人等。为后世的史学研究提供了宝贵而翔实的资料。对了,同学们猜猜画中一共有多少人。”
“25人!”
这个抢答引来了哄堂大笑。
“150人!”这次没人笑了,老师摇了摇头。
“300人?”又有人猜到。只见老师又摇了摇头。
“800人?”有同学小声问道,显然他自己也觉得这个数字太大了。
教室里顿时异常安静,所有人都盯着老师的表情。老师停了片刻,没有直接评价答案,而是继续自己的讲述,“有人做过统计,《清明上河图》上共有各色人物1643人。”
“哇...”
“真的假的?”
“怎么可能?”
......
老师没有阻止这些声音,而是微笑着等它们平息。

“要知道,《水浒传》中的所有人物加在一起也不过787人。”等同学们安静了,老师又抛出一枚对比炸弹。“而《红楼梦》中共有975人,《三国演义》中有1191人。而《清明上河图》作为一幅画作,其中人物竟比长篇历史名著中的还要多!”
同学们惊叹于神作的同时,也被老师的博学所折服。这不是这个叫文少的老师第一次征服同学们了。 这个侃侃而谈的年轻人一身蓝色西装,领带一丝不苟地系在雪白的衬衣领上,翩翩风度加上风趣博学的讲解为他在学生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这也是他的选修课节节爆满的原因。
 “关于《清明上河图》,现在还存在许多争议,比如它所描绘场景的时令问题。一部分专家认为是秋天,理由如下:首先,它名字中含有“清明”二字,应为清明时节之景。其次,图中有许多秋天才有的水果蔬菜,如西瓜茄子等。另一些专家则倾向认为其描绘的为春景,持这种观点的人称,画名中的‘清明’一词,其实是画家张择端向宋徽宗进献此画时所作的颂辞,意为政治开明,而不是表明时令。另外,根据明代的《味水轩日记》中记载,这幅画的前部有宋徽宗的瘦金体题签、双龙小印和题诗,诗中有一句为:水在上河春。由此可以看出,这画卷描绘的实是春天景色。还有关于现存《清明上河图》的真伪之争,有部分学者认为真本早已被毁,现存的只是高仿的复制品。这个争议最近还被拍成了电视剧。但最有趣的还是关于现存《清明上河图》是否完整的问题。根据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清明上河图》前面还应有一段远郊山水,但现已遗失。可能的原因有二,一是此图被辗转收藏,经无数人把玩之后前部磨损,被截掉了。二是前部的宋徽宗题字较为珍贵,因此被人剪去收藏。许多学者还坚信,《清明上河图》的尾部遗失了一部分,现存的《清明上河图》是尾部被撕走后重新装裱而成的。理由是张择端既然要表现汴京的繁荣,就不该让画在刚进入开封城时便戛然而止,而是应画到金明池为止。 哦,金明池是北宋著名的皇家园林,位于东京汴梁城外。张择端另有一画作《金明池争标图》就是描绘此地的。有个别人甚至据此推断,《清明上河图》的尾部中藏有天机,如果泄漏,世人便会受到上天的惩罚,故而尾部被人毁去。当然,这些多是无凭无据的传说。《清明上河图》的尾部是否已经遗失,如果果真如此,那么它真正的尾部又是什么样的呢?答案都已无从知晓。因为从没有任何史料有过这方面的记载,更没有人亲眼见到过遗失的后半部分。因此《清明上河图》的尾本是否真的存在就成了一个不解之谜。”说到这,文少看了看手表又道,“《清明上河图》现在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大家有机会可以去那里一睹真容。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我们下次再见。”
同学们意犹未尽,但仍然骚动起来鱼贯而出,教室内很快只剩下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生和仍在讲台上收拾东西的文少。女生虽然坐在最后一排,但由于在空旷的教室内格外显眼,文少很快注意到了她。
白衣连衣裙......文少心里一颤。他不禁又想起了女友楚雪,那个从不刻意雕饰自己的清纯女孩。她除了军装之外很少有其他衣服,唯一的一件白色连衣裙还是一次生日时文少送给她的礼物。
已经好几天没和楚雪联系了,想起他们现在若即若离的关系,文少不由长长叹了口气。
“文老师。”文少抬起头,那个白衣女生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他的面前。他匆匆打量了这个女孩一眼:高挑的身材,深深的眸子,略高的鼻梁,白皙的皮肤。脸部的轮廓不像汉族人,似乎五官更加分明一些。这也不稀奇,这样的大学里,少数民族甚至留学生也屡见不鲜。文少微笑道:“有什么问题么,同学?”
“您刚刚提到的《清明上河图》尾本,您认为它真的存在么?”女生的眼睛直视着文少。那眼神里不光写着对答案的渴求,仿佛还有些别的意味。这让文少感到一丝无形的压力,他不得不加倍认真地对待这个问题。
虽然刚刚在讲解中,文少指出绝大部分关于尾本的所谓证据都是胡闹,但是面对眼前这位如此重视此问题的个体,文少还是诚实地给出了自己的看法:“我的确这样认为,可苦于没有任何证据。要知道这种事单靠理论推理是没有丝毫力度的,把历史上谁都没见过的东西说成是真实存在的,这除了需要勇气之外,还需要站得住脚的物证。”
“如果我告诉您我见过它呢?”
什么?文少触电般地愣了一下,他重新审视了对方的表情,确保这不是恶作剧,“你是说你见到过《清明上河图》的尾本?”他迎上女生严肃的目光。
“是的。”女生点了点头。
“这不可能!《清明上河图》尾本即使真的存在,经过几百年的动荡岁月,恐怕也早已被毁掉了。如果依然侥幸存于世上的话,为什么它从来没有进入公众视线呢?”这样和学生说话,文少感觉自己有点激动地失态。他赶忙低头整理了一下教案用以掩饰。
“因为它的收藏者不愿将其公之于众,这样,他就可以独享这份藏宝的乐趣。”女生回答得很认真。但是答案却有些离奇。
“你知道它的收藏者是谁?”文少一惊。
“当然知道,”女生用力点了点头,“就是我。”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由于整理的时候不小心,把清明的时令写错了。发现时候已经改不过来了。看贴的朋友们,对不起了!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约一个小时后,文少驱车尾随白衣女生的越野车到达了郊外的依山别墅群。
女生的车在一栋别墅前停了下来。
“是个富家女。”文少一边停车,一边在心里嘀咕着。
女生领文少经过了室外泳池,又穿过一条两侧有花坛的小路,最终进入了室内。文少打量着装潢考究的宽大客厅。四周的墙壁上贴着许多中国的字画和西方的油画,文少凭着专业知识判定其中有不少出自名家之手。客厅的西墙上挂着一部超薄的大屏电视,几乎将整面墙遮住。屋内充斥着许多文少从没见过的形状各异的电器。其中一个如倒扣着的碟子一般的仪器不停地围着文少的脚在地板上跑来跑去,文少手忙脚乱地左躲右闪,却怎么也摆脱不掉它。
“那是一个吸尘机器人。”她一边将几瓣橙子放进榨汁机一边解释道:“你的鞋带进来太多的灰尘。”文少不禁羡慕起这里的现代化程度。然而满屋的现代化气息与字画所散发出的古色古香在这里却结合得十分谐调,给人一种特别的美感。
“你不是我校的学生?”文少注意到茶几上相框内的照片:那是眼前这位女生的单人照,照片上的她身着毕业服,但帽子的流苏却是红色的,这说明她正在参加博士毕业典礼。虽然看不出背景是哪里,但从周围环境判断,应该是国外的一所高校,眼前的女孩居然已经博士毕业了。
“当然不是。我和你一样,是一名大学教师。”
“哪所大学?”
“英国的一所民办大学,名气不大。”
“你从英国来?”
“我七个月前从伦敦来到中国,买下了这栋别墅。”
“你打算在中国定居么?”
“有可能吧!我的妈妈和祖母都是中国人,我有四分之三的中国血统。”
文少此时才恍然大悟,难怪她的容貌看上去有些特别,刚刚还猜测她不是汉族人,原来她是混血儿。
“我叫Judy。中文名字叫朱迪,你叫我什么都可以,我在读硕士的时候我的古汉语老师喜欢叫我小迪,他是我为数不多的中国朋友之一。”她微微一笑,递给文少一杯刚榨好的橙汁。
“ 跟我来。”文少刚喝了一口,朱迪便引领着他走向西侧的另一个房间,文少只能匆忙地找个桌子放下果汁。
与客厅不同,这间屋子面积不大,没有窗户,所有采光来自天花板上的日光灯。而且室内除了中央的一个一米多高的圆柱形透明玻璃展柜外什么都没有。这里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个未布置完成的展厅。
朱迪按下手中遥控器上的一个按钮。随着“嘀”的一声,玻璃柜罩住的地板部分缓缓从中间裂开,向两旁分去,露出一个圆洞。一个银色的圆柱形小桌从洞内缓缓升起,桌子上托着摊开的一幅画。银色柱桌在快升到展柜顶部时停了下来。
“为了更好的保存《清明上河图》的尾本,玻璃展柜里被处理成几近真空的环境。”朱迪指着展柜介绍道。
文少立刻会意为什么展柜要设计成圆柱形:由于内部没有空气,外界的大气压很容易把展柜挤碎,而圆柱体的弧形部分可以有效地增加其抗压性。而没有空气的环境可以有效防止画作受潮和氧化。
“这么短?!”文少面前的《清明上河图》尾本和他设想中的完全不同。他曾在脑海中无数次想像过《清明上河图》尾本的样子,它应该是和现存《清明上河图》很相似的一长条画幅。但这幅尾本却如此之短以致于整体看上去只是一个小小的正方形画片。
虽然和想象中的不同,但这丝毫没有减弱文少的兴趣。他像个刚刚得到梦想中玩具的孩子一样,手舞足蹈地不停围着展柜转。
“太神奇了!”他刚看了几眼就不住地赞叹。“有放大镜么?”
朱迪又按了按手中的遥控器,屋内的灯光突然灭了。面前的那面墙亮了起来,墙体上现出《清明上河图》尾本的图像。
难怪墙上没有任何装饰,原来这面墙上嵌着一人多高的巨大显示器。文少又吃了不小的一惊——比自己教室的屏幕还大。
“这是用目前精细扫描仪扫出的《清明上河图》尾本图像。它的像素支持它可以继续放大至少一千倍。”朱迪说着用食指点住屏幕,斜向下拉出一个蓝色方框,松开手后,原来蓝色框内的图像便以全屏形式显现在墙上。

放大一千倍?文少在心里算了下,这样的拍摄设备至少要有10亿以上的像素。
文少凑上前去,将图像还原。在显示器前仔细欣赏着《清明上河图》尾本的全貌。
他突然又跑到展品前细细端详,然后又跑回屏幕前放大某处细节,就这样来来回回,一忽前一忽后的样子让朱迪看得忍俊不禁,但她不敢笑出声,她怕打扰了旁若无人地忙碌着的鉴定者。
文少注意到尾本的绘画风格与人们常见的主体部分完全一致,线条流畅,笔法灵活细致。但是单凭这些恐怕还无法确定其真伪。
“能不能把罩子打开,让我接触下尾本?”文少发出了这样的请求后,用满是渴望的眼神望着朱迪。
“当然。”朱迪打开自己的手机,发出了操作指令。
文少没想到朱迪答应得这么干脆。
他盯着面前的玻璃罩,没有任何反应。他焦急地望了望朱迪。
“装置在平衡气压,由于画本太珍贵,为防止剧烈气流扰动引起的各种负面影响,放气过程必须缓慢进行。”朱迪解释道。
只有耐心等待了,文少竖起耳朵,想捕捉到空气进入玻璃罩的声音,但是什么都没听到。
不知道过了多久,圆柱形桌子带着画本降了下去,然后地板随之合上。
“可以帮个忙吗?”朱迪示意文少帮她把玻璃罩子挪开。
玻璃罩被二人移到了旁边,朱迪又在手机上点了点,地板重新裂开,柱状小桌带着《清明上河图》的尾本从下面再次升起。
文少小心翼翼地靠上前去,朱迪适时递上不知何时准备好的手套——这是为了防止手上的汗液侵蚀到画。
文少在心里赞了一下对方的周全,然后戴上手套一头扎进了尾本的世界里。
这个房间没有窗户,所以全身心投入的文少丝毫没有感到时间的流逝。但是当他自认得到确信的结论时,他的手表已经指向了六点十分。
“是真迹。”文少一边摘下手套,一边朝着朱迪点了点头。
朱迪动了动双腿,调整了一下站姿,她觉得腿都快要麻了。
“辛苦你了,文老师。要不要在这里吃晚餐,我还有很多问题要请教。”朱迪的语气很诚恳。
“如果不打扰的话。”文少说着,主动地向客厅走去,他觉察出了朱迪的疲惫。
两人终于又坐了下来。文少端起刚才的果汁连喝了两大口,口渴终于缓解了些。
“你喝的是我的。”朱迪从身后的桌子上拿起了另一个杯子,“这杯才是你的。”
“呀!真是对不起。我太渴了,没仔细看。”文少不知所措地举着杯子。还也不是,不还也不是。
“没关系,你不介意的话就继续喝吧,我喝你的也一样。”
为了让尴尬快点过去,文少立刻把话题拉回到尾本上面,“尾本描绘的场景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
“......”朱迪被问住了,她愣了一秒钟,又拿起手机操作了一下,客厅的大电视亮了起来。
电视上呈现的画面自然还是《清明上河图》的尾本。
由于篇幅很短,所以尾本只能呈现出一个场景,而这个场景在朱迪看来是平淡无奇的,这也是它之前没有引起朱迪注意的原因,她搞不懂文少为什么这么问。

尾本里描绘的是两个仆役打扮的人在传递一个物件,其中的一人将手中的黑色物体递给另一人,后者则伸出手来接纳。
“这是什么?”朱迪知道问题肯定出在这个黑色东西上,便指着他问文少。
“放大看。”
朱迪将被传递的物体放大,它的轮廓明朗了起来。
是个信封。
虽然经过了一千年左右,但是信封的样式几乎没有什么变化。
但这个信封的颜色却与众不同,因为它是纯黑色的。

“黑绢密信?”看到图中人手上的黑色信封,文少脱口道。

“什么?”朱迪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黑绢密信。”看到图中人手上的黑色信封,文少脱口道。

“什么?”朱迪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这黑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么?”朱迪继续问道。
“据传说,在宋朝时,许多达官贵人相互之间传递机密信息时,会用白灰将字写在一种黑色绸缎上,小心折起后装入黑色信封中交给信使。这样,如果遇到抢夺,送信人只要稍一挣扎,信上的白灰就会在振动的作用下脱离绸缎,字迹便模糊得辨认不得,信息也不会泄露。”
“好聪明的办法。”朱迪不禁赞叹,许多现在需要高科技手段才能解决的问题在古人那里经常被轻松化解,尤其中国古人的智慧更是不容小觑。朱迪还记得小时候父亲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把木椅。父亲告诉她整张椅子没有一颗钉子,而是利用一种叫“榫卯”的结构咬合而成,朱迪当时不以为然,因为自己的玩具模型也不需要钉子组装,直到随着岁月的流逝,家里的其他椅子和沙发一一坏掉退休,只有这把中国椅子一直结实如新。
“黑娟密信原本只存在于传说中,现在看来这传说竟是真的。”文少说着走到屏幕跟前,将黑色信封部分放大至全屏仔细观察。
“那是什么?”文少指着信封上的一个图案:一个大圆与三个小圆极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商标般的图符。刚刚自己鉴定时完全没有留意到,文少不禁再次惊叹于《清明上河图》这海量的细节。
文少没有期待得到朱迪的回答。但是朱迪的表现告诉他,她知道答案。
“我想你会对这个更感兴趣。”朱迪没有直接回答问题,却指着信封右下角的另一个图案。
那是一方印章,朱红色的印迹在信纸的黑色背景下并不十分清晰。文少点住附近屏幕,试图将图章放大。
“没有用的。由于原稿的清晰度有限,放再大反而看不清楚。”
这时朱迪的手机响起了一个提示音。
“晚餐好了。我们先用餐吧!”
文少刚刚没看到朱迪去厨房,想必又是遥控器或者手机APP操作。
朱迪没有等文少回应,自顾自向二楼走去。
文少只得暂时离开画面,跟着朱迪到了二楼的餐厅。
朱迪从烤箱里取出一个大披萨,又从冰箱里拿出一碗蔬菜沙拉,“请稍等,我给你煎牛排,牛排要趁热才好吃,你需要几成熟?”
“七分熟,谢谢。”
文少本以为自己会一直想着图中的信息,但事实却是他一直盯着面前的披萨冒出的热气,他感觉自己的舌头下方不时地涌出液体。
这时,文少的手机响了。
是女友楚雪的电话。如果楚雪问自己在干嘛,该怎么回答?在一个刚刚认识的女生家里吃饭?在一个朋友家里帮她做鉴定?在回家的路上?好像都不妥。
铃声已经响了好长,文少按了接听:“喂。”明明没做亏心事,文少还是怀疑自己的声音里夹着心虚。
“上次让你帮我做的鉴定完成了吗?”楚雪的声音还是老样子,平静而温柔。
她指的是上个星期时文少收到了一个人转交的一个青铜器皿,已经损坏得看不出是什么,楚雪需要文少帮忙鉴定下大致年代。
“鉴定完了,报告和东西又交给了那个送货的人。”文少知道转交东西的一定是专门的人士,所以鉴定刚一完成,就拨打了那个人特意留给自己的电话号码。
“很好,谢谢。”楚雪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好几天没有联系,却只打了这样一通电话?文少叹了口气,却发现嘴里依然满是口水。
我只是饿,并不是馋。文少这样安慰不争气的自己时,朱迪已经将一份牛排端到了他的面前。然后她自己坐到了对面的位子上,“不好意思,我还不太会做中国菜,不知你能不能吃的习惯。”
“当然没问题。不过...你不吃牛排吗?”文少注意到牛排只有自己面前的一份。
“我食量比较小。”
文少尽量让自己吃得不那么狼狈。还好,朱迪一直也没说话,也没有看向他。
在牛排和半个披萨都被文少消灭后,他发现盘子里还剩下几乎半个披萨。他此时感到了清晰的饱腹感,同时也感到一丝尴尬。
“你给我看尾本的目的是......”文少开始明知故问以掩饰尴尬。
“在你来之前,我基本已经能确定它的真伪了。”朱迪说着放下了手中的叉子,其实她几乎没有吃什么东西,但手里却一直握着餐具,这样不至于让文少太难为情,“请你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辨别那枚印章。”
印章?
二人又回到了尾本的旁边。
文少开始吃力辨认地辨认起图章中的文字。不管是直接观察尾本,还是从大屏幕上观看放大后的图像,印章都十分模糊。
可以分辨的是:印章由四个隶体汉字刻就。
由于《清明上河图》原本就只有23.5厘米宽。加之其中多为远景描绘,人物形象在其中的尺寸已经很小,更何况人物手中信封一角的图章了。所以这印章看上去更像是一个正方形的实心印迹。但若仔细辨认,还是可以约略看出其中的汉字形态。
文少怀疑作者张择端故意将印章画得模糊不清。因为他若想让人看清印章内容,以他的聪明和画功,肯定有很多方法可以实现。
四个字中有两个已经模糊得没有辨认出的可能。另两个位于右上角与左下角的字可以勉强辨别为繁体的“车”字和“士”字。 “车”的下半部分略显模糊,需格外仔细辨认才能看出一个模糊的竖。
“车?士?”文少不停地默念着这两个字,大脑飞快地运转着,试图从脑海里丰富的历史知识中搜索到与“车”和“士”字相关的线索。
“我曾用许多汉字识别软件对这四个字进行过反复辨认,软件只能识别出其中两个为繁体的‘车’和‘士’字。其他两个字由于信息不足,无从得出确定的结论。”朱迪小声说道,尽量不影响文少的思考,“我又将车和士字作为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同时也查阅了大量的古籍,但都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收获。”
文少围着尾本的圆桌不停地踱着步。他微闭着双眼,眉头却紧紧锁着,口中还不停地喃喃自语。朱迪静静地站在一旁。她发现文少的脚步频率越来越快,眉头也越锁越紧。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十几分钟。正当朱迪考虑要不要将文少从深深的思考中叫醒时,文少却戛然停住了脚步。
“请给我一支笔。”
朱迪赶忙找来笔和纸。
文少在上面潦草地写着什么,看起来在不停地尝试。
“我们被骗了,这个张择端简直是个奇才!”文少突然停止了书写,冒出了这样一句话。
?朱迪实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能透过去询问的目光。
“我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了。”文少笑了。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朱迪实在听不懂他在说什么,只能投过去询问的目光。
“我知道这四个字是什么了。”文少笑了。

一只巨大的蜥蜴正趴在一块桌子般大小的鹅卵石上。它接近两米长的体长让它看上去更像是一只鳄鱼。不过除了这个特点以外你觉察不出它有任何凶猛的地方,胖胖的身材反而让它看上去很萌。
这只蜥蜴通体呈现出一种特殊的蓝色,而且从头到尾没有一丝杂色——这是一只纯种的有着“蓝牛”绰号的蓝岩鬣蜥。这种生物曾经一度濒临灭绝,也因此被写入华盛顿公约而成为保护动物。但因其憨憨的体态、远超其它蜥蜴甚至可以与狗媲美的智商、当然还有巨大的身形,使得蓝岩鬣蜥成为爬宠界的抢手货。因而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开始大量养殖繁育这种蜥蜴,使得这个种群在短短几十年里数量暴增。但由于杂交手段的滥用,目前已经很难找到纯种的蓝岩鬣蜥了,许多爬宠爱好者买到的都是体色混杂的亚种。
而像这只的品相和大小,恐怕在市面上是见不到的。这是怀特从一个贵族宠物育种基地花大价钱买来的。
此刻的怀特正用他略显干枯的手抚摸着蜥蜴的头,后者则眯起眼睛享受着。怀特不时地把另一只手中的香蕉送到它的嘴边,蓝岩鬣蜥则像个孩子般一口一口地啃食着水果。
一个强壮的青年站在怀特的身后,静静地看着椅子上的怀特。从后脑勺上的花白头发看不出他的表情,这让青年有些忐忑,但他可不敢打扰了这只蜥蜴的早饭。
他曾经问过怀特先生为什么要花费一万美金在一只这样的宠物身上,怀特告诉他,蜥蜴是最地球上古老的动物之一,它们出现的年代甚至比恐龙还要久远——这也是很多生物学家坚信恐龙是由蜥蜴进化而来的原因之一。而远古的生物,总是能给人一种的莫名的力量。
青年没有看到过这种力量,他只是看到怀特先生把蜥蜴养在了他宽敞的办公室内,还耗资不菲为其配备了流水和几块硕大的鹅卵石。这里面随便一样都是普通人几个月的工资。
怀特先生终于站了起来,但他没有回头,而是径直向前走去,身后跟着亦步亦趋的大腹便便的蓝岩鬣蜥,青年一度怀疑它得了肥胖症。
怀特一直走到了落地窗边,他出神地望着窗外,仿佛在欣赏这座国际大都市清晨的景色。但是青年知道,他什么也看不见——窗外的大雾挡住了一切视线。
“老狐狸。”怀特终于说话了,虽然声音不大,但青年听得一清二楚,他立刻走上前去以便进一步交流。他在怀特先生的旁边站定,身后的蜥蜴朝他看了看,又朝他摇了摇大尾巴。显然这是它熟悉的面孔。
“下手早了些,你觉得呢?”怀特还是没有看他一眼。
“是的,对不起。我以为东西在他那里。”
“以后做事要沉得住气,做好调查再行事。凡事不怕慢,怕慌。”怀特的语气想给一个小学生上课。
“是,怀特先生。”
“东西的去处确定了?”
“是的,目前在中国。”
“那要辛苦你一趟了。”
“是的,怀特先生。”
“你打算怎么做?”
“我......”还能怎么做?青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奇怪的问题。
“不要杀人了,几年前刚开始为我做事时,你对我说,杀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它需要你克服许多东西。当时我就告诉你,杀人是最简单的事,解决问题才是最难的。”
“是,怀特先生。”
“先小心地跟踪,顺便看能不能找到其他的信息。”
“明白,怀特先生。”
怀特没有再说话,又回到了欣赏“风景”的状态中。
青年点了点头,——虽然他知道怀特看不到——然后静静地走出了办公室。
进了电梯,青年长出了一口气——本以为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这一次,他搞砸了,在没有确认东西在老头那之前,他就动手了。搞得现在不但东西没有到手,自己还要跑到中国去。
青年从透明电梯里向外望去,除了雾还是雾。近些年这样的大雾越来越罕见了。
这里,伦敦,是举世闻名的雾都,无数个清晨,青年都要从这样的雾气中醒来,然后穿过厚厚的迷雾,来到这座大厦的顶层向怀特先生汇报工作。
“这雾的成分对人可不是什么好东西。”青年心里嘀咕。
他突然想到了几年前有人在楼前的广场上表演“通天绳”。那个人把一根细绳向半空中抛去,人们仰着头,眼睁睁看着绳子的尽头消失在雾气中,然后拉扯开地面上的一大捆绳子,直到地面上也只剩一个绳头悬浮在离地约一米高的半空。
人们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根长绳笔直地插入空中,两头都没有着落。但更让人吃惊的还在后面,表演者先是向下拉了拉绳子,确保稳固后,他抓住了绳子,然后顺着绳子爬到了空中,与刚刚的绳头一样消失在了茫茫的雾气里。没多久,一整根绳子自己落了下来,凌乱地砸在了原地,却不见表演者的踪影。人群中沸腾了。
大家拼命地鼓掌欢呼,然后人群中挤出了那个表演者......
青年当时刚好在乘坐电梯下行,在不是特别浓的雾气中,他隐约地看见一个人顺着一根绳子向上爬,绳子的顶端系在了从一扇窗子伸出去的钢梁上面,旁边还有几架无人机在盘旋。
巧的是,电梯在某一层停住后,那个表演者匆忙地跑了进来,与他一起下到了底层,然后趁乱跑进了人群里。
“世界上的一切都是魔法,除了魔术。”青年向怀特汇报这件事时,怀特这样说。
那个表演者好像是印度人,要不就是中国人?青年本来就分不清东方这几个国家的面孔。
一想到中国,他就为接下来的行动担心。自己的形象在那里恐怕太惹眼了,需要准备一件帽衫和一个墨镜。哦,对了!还需要遮住自己的纹身,想到这,他下意识地把手腕向袖子里缩了缩,正好藏住了纹在腕部的那条眼镜蛇。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有朋友说有时点开会显示帖子不存在,我试了一下果真如此,退出再点一次就好了,不知道是为什么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听到文少说已经解出印章上的四个字,朱迪感觉到了自己“砰砰”的心跳:谜底终于要揭开了。
“张择端不只是个画家,还是个玩弄骗术的高手!”文少没有直接说出谜底,而是先发起了感慨,“他故意把印章画得这么小,要不是你的提示,我险些错过这个细节。他又故意把印章中的字写得这么模糊,却又留出了足够的线索给懂的人。小迪,你觉不觉得这样的做法和你们西方的一位画家很像。”
朱迪好久没听到别人这么叫她了,所以她反应了一下才开始思考文少的问题,不过很快就有了答案。
“达芬奇?”
“没错!这个神奇的大胡子被很多人推测为人类史上智商最高的人,他不仅仅是个画家,还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当然,也是个恶作剧专家。关于达芬奇和他作品的阴谋论非常之多,以至于很多人看他的画时,首先不是欣赏画本身,而是去寻找里面是否藏有‘达芬奇密码’。”
“你就不能快点公布谜底吗?”朱迪在心里催促,但她表面上还在配合文少的教师本能,不住地点着头。

“刚刚在你的引导下,我一直从‘车’和‘士’这两个字出发来推测剩余的两个字,但实在找不到合适的组合。在走投无路的时候,我突然开始怀疑我们自以为确定的两个字是不是有误判。”文少终于步入正题。
“你是说‘车’字?”朱迪看着清晰的‘士’和略微模糊的‘车’,得出这样的推断。
“没错!也许这不是繁体的‘车’字!只是特别像而已。”文少指着图章中右上角的字大声说道。“我们仅从上半部分和下半部分的模糊的‘竖’就断章取义地得出了那个结论。可如果抛去这个先入为主的想法你就会发现,字的下半部分还有很多种可能,比如说是一个竖和分居两侧的两个点......”说到这里,文少故意停顿下来,期待着朱迪能说出剩下的部分,但朱迪很显然对繁体的汉字没有那么敏感。她张大了眼睛看着文少,嘴巴却紧闭着。
“好吧!”文少只得拿起笔慢慢在纸上把这个字写出来给朱迪看。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朱迪在文少结束了最后一个笔划后认出了这个大大的字。
“是繁体的‘东’字,对吗?”
文少点了点头,目光里露出教师特有的鼓励眼神。
“东? 士?什么样的图章中有可能包含这两个字呢?”朱迪皱起了眉头。
这还不明显吗?这是名章啊!名字中有这两个字的人也太容易猜到了。答案简直呼之欲出!文少感觉自己要急死了。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朗声提示道,但话一出口,文少又觉得有些多余,一个从小在英国长大的混血儿,普通话说得流畅已然十分难得,难道还奢望她读过苏轼的词,同时还了解苏轼的号?
没想到朱迪的眼睛顿时一亮:“是东坡居士!”




她兴奋地说出这四个字,文少更兴奋接口道:“不错,东坡居士苏轼与《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同为北宋人。从这点上看,我们的推断很有可能是正确的。而且......”文少停止了解释,转而又在纸上慢慢地按图章中的排布写出这四个繁体字,然后他将这张纸贴到了屏幕上。
“帮我按住。”文少示意朱迪按住纸的最上端,防止它从屏幕上掉下去,然后自己用两个手指调试着屏幕上图章的大小和位置,很快,朱迪就看到了魔术一般的景象:屏幕上的四个字透过薄薄的A4纸,与文少写出的四个字完全吻合,包括那两个残缺不全的字呈现出的有限部分,也和文少写出的字划完全重合!
“如何?”文少兴奋地一拍手。
朱迪笑了,她把纸张收好,平静地问文少:“张择端画苏轼的密信做什么呢?他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
“我也不太确定,但这让我想到了另一个传说。”
“怎么老是传说?”
“我们学历史的都相信这样一句话:历史是胜利者写就的。所以史学家们在做研究考证的时候,不能将眼光只局限在正史上面,还要广泛涉猎野史甚至是民间传说,然后再小心地考证其中的信息,若有确定真实的事实,便可补充到正史当中。当然,我刚刚说的这个传说,并没有被证实,实际上也没有几个人对其感兴趣,所以它只是传说而已。”
“真够复杂的。”朱迪摇了摇头。
“不知你记不记得今天的课上我说过,有人认为《清明上河图》的尾本之中包含着一个秘密,所以《清明上河图》才被分割开来。”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朱迪点了点头,今天的课她可是听得十分认真。
“我刚刚提到的传说刚好与这个猜测相呼应,在一些野史中记载,苏轼与一个朋友掌握着一个惊天秘密。但秘密的内容并无记载。不过根据传说,这个秘密已经涉及天机,一旦泄露出去,世人将会面临灭顶之灾,就是所谓的:窥探天机,必遭天谴。”
“苏轼的朋友指的是谁?”
“不知道。”文少无力地摇了摇头。“也无从推测。苏轼为官为人都深得人心,生平交友无数。如果没有更明朗的线索,根本不可能知道这朋友具体指谁。”
文少继续摇着头,用自言自语的音量说道:“没想到《清明上河图》的尾本中竟隐含了这样一个信息,不知张择端想表达什么。难道《清明上河图》的全本就是为了传递这个信息给后人吗?也就是说图中的前大半部分都是掩饰?只有尾本的一小幅才是真正意义所在?”
“这个可能性很大,也许真的是因为包含这个信息,它才被人撕掉的。”朱迪喃喃道,忽又抬起头小声发问:“你刚刚说的那个传说,就没有人对它进行过调查研究么?”
“大部分学者只是把它当作纯粹的传说来对待。据我所知,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进行过调查,而且好像也没有什么结果。”
“为数不多就是有喽!你能联系到这几人么?我对这个传说很感兴趣。何况,这个印章之谜已经困扰我很长时间了。”
文少望着朱迪渴望的眼神,轻轻点了点头。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午后的阳光异常毒烈,两名荷枪实弹的战士却纹丝不动地站立在大门的两侧,任由汗水蛇一样地在脸上爬过。
这两个战士守卫的大门两边没有任何标明单位名称的牌子,只是简单地写着三个大字“军管区”。门内是一个面积庞大的建筑群。里面明岗暗哨无处不在。数不清的摄像头在每一个角落里不间断地工作。无数个隐蔽起来的遥控机枪将射程覆盖到了每一寸土地。即使一只苍蝇闯进来,也未必会全身而退。实际上,并不会有人冲击这样的单位,即使有,也不需要如此猛烈的重火力支持,因而这样的设计,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凸显此处的科技属性。
这是一个秘密指挥基地,许多和前沿科技有关的军事决议都是在这里做出的。
在这个戒备异常森严的区域内,有一栋标有“00号”的蓝色高楼。楚雪现在正坐在这栋楼的三层的一个房间内,这是她的专用办公室。
此刻的楚雪正盯着面前的电脑屏幕,上面播放着这几天她看了无数次的视频:画面中一个模糊的飞行物被一个准星状的光标套中,很像是战斗机在为打击目标做准备。这确实是战斗机的机载摄像头记录的影像资料,但视频中的飞行员并没有被授权开火,只是在不住地和对讲机彼侧的人调侃。这是几天之前美国官方首次承认的UFO视频,也是人类历史上首部得到官方认可的UFO影像。美国军方这样的表态立刻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各地的民间及官方组织纷纷对图像进行研究。楚雪所在的机构当然也不能放过这个机会,而楚雪则是这次视频分析的负责人。
关掉了视频,楚雪将手中的笔扔在了厚厚的视频分析笔记上,她闭上眼睛揉起了自己的太阳穴。“希望这是自己作为军人的最后一项任务。”她在心里这样祈祷。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楚雪的退役申请已经交上去好多天了,却犹如石城大海一样杳无音信。越是没有消息,她就越是着急,能快速转业的欲念也就越是强烈。当初如果不是自己的任性,现在的她和文少也不会走到这个地步:由于楚雪工作的保密性质,她经常好多天都不能使用电话,即使偶尔通话也只能草草结束,和文少的交流越来越少,导致两个人的关系慢慢冷却,但是在楚雪的心里,她早已把文少当成此生伴侣的唯一选择。随着年龄的增大,对家庭的渴望像泡了水的种子,不可阻挡地在她心里发芽膨胀。
楚雪发现自己不知不觉又拿起了那张照片,照片中的她扎着马尾,穿着文少送她的那件连衣裙,满面春光地依靠在文少的肩膀上。这是他们刚在一起不久时的照片,那时他们还生活在无忧无虑的大学时代。文少学的是历史专业,楚雪则攻读应用物理学。本来毫无关系的两个专业却在某学期的圣诞节突然搞起了联谊晚会。就是在那个晚会上,楚雪第一次见到文少。那天的他是整场晚会的焦点,他温柔而有磁性的歌声引得台下一阵阵尖叫。
后来经朋友介绍,他们相识了。“第一次见面,我就被你与众不同的朴实气质完全吸引住了。”这是两人确立恋爱关系以后文少对楚雪讲起的。楚雪和文少不同,她是一个生活单调的人,她不会唱歌跳舞,也不会穿衣打扮,连同学们的聚餐也很少参加。也许正是这些让文少爱上了她。两人性格上的不同并没有给他们的交往带来任何障碍,相反,也许正是这种互补,才使得他们如胶似漆地度过了甜蜜的本科和硕士生活。
硕士毕业以后,楚雪因为优异的成绩而被军方看中,成功参军并在一个名为“繁星”的高科技秘密军事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而文少则留校当了教师。从此两人天各一方。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真的决定参军了?”楚雪的耳边又响起了那晚文少略带哀伤的声音,那次离别前的谈话在以后的日子里曾无数次地出现在她的梦中。
“决定了。我觉得军队很适合我这样的人。”其实楚雪更是想证明下自己,近二十年寒窗苦读,江东父老和依然务农的父母急需她拿出一份体面高薪的工作来交卷。
“那我们的事呢?你想过么?”
“我们......我们虽然要暂时分开,不过......”
“别说了,我懂了。”
楚雪的眼泪啪啪地落在了手中的相片上。每次回忆起这些,她都抑制不住溃堤的泪水。她伸出手抹去了照片上的泪痕,却任由眼中的泪水将视野模糊成一团奇怪的光影。
如果当初你挽留我,如果我再多考虑一些,如果当初没那么天真......楚雪又陷入了深深的懊悔之中。
“楚少校!”办公室门外想起了一个男中音。
“请进。”楚雪连忙擦了擦眼睛。
一位年过半百但身姿挺拔的威严军官走了进来。
“首长!”楚雪站起身,行了一个军礼。
“楚少校,快请坐。”首长说着自行在楚雪的对面坐下。“你的申请我看过了。很遗憾,我暂时不能批准你的退役请求。一是因为你服役的最低年限远远未到,二是“繁星”计划需要你这样的科技人才。”
“可按照规定,如果军官本人坚持退役,可以在服役年限未到之前转业。而且,我离开了军队系统也一样可以在需要时为“繁星”计划效力。”楚雪的语速极快,显然非常焦急。
“小楚,我理解你的心情。”首长瞥了一眼桌上的照片,“我也明白你的目的,”说着他递过来一沓文件,“你已经不只一次申请转业,我也不是没认真斟酌过。不过......”他用手用力拍了拍文件:“这是繁星计划的最新任务,只有你才能胜任。你先研读一下细则。如果这次任务能够出色完成,我向你承诺,郑重承诺,届时一定满足你的退役请求。”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真的?”楚雪黯淡的目光一瞬间变得有神起来,在看到首长又郑重地点了头之后,她才把视线移到了文件上。
这是一个代号为“猎犬行动”的秘密任务。从文件里标明的保密级别看来,它的重要性和机密性都远远超出了楚雪以往的任务。
随着阅读的深入,汗水从楚雪的额头上慢慢渗出。文件中的每个字符仿佛都化作一只只有力的手,紧紧地扼住她的咽喉,让她喘不过气来。
眼前的情形显然在首长的预料之中,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惊讶。不过他在心里暗暗为楚雪捏了把汗。
在阅读接近尾声时,楚雪的手甚至已经颤抖得不能握住纸张。
“小楚,我知道,这个任务对你来说有一些......”
“我保证完成任务!”楚雪站了起来,语气十分平静,但却有如斩钉截铁一般有力。
首长愣了一下,旋即笑了:他果然没有看错,面前的这个女孩有着与生俱来的军人风骨。如果她不退役,定会成长为一名少有的出色军官。
“那你准备一下。”首长带着有些复杂的心情离开了。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我的硕士导师有两个十分要好的朋友:杨唯成和陈庆意。两人都曾是我们系里的优秀教授,如今早已退休。他们曾经就苏轼与朋友发现秘密的传说进行过专门的调查研究。文少边说边翻着手机的通讯录。
“找到了。”文少拨通了这个号码。
“您好,请问陈老师在么?我是他以前的学生。”
“他三年前就已经去世了。”
啊?!这消息犹有如晴天霹雳一般袭向毫无准备的文少,他的大脑一时间空白一片。
“您······您是师母吧!”文少好不容易挤出这几个字。
“我们去拜访她!”朱迪附在文少耳边小声授意。
“师母,您什么时间方便,我想去您家里看看您。”
“可以啊,随时欢迎。”师母的语气听上去很轻松,显然三年的岁月早已经磨平了她老年丧偶的痛楚,如今她已经能平静地对待和亡夫有关的一切了。
文少和朱迪在附近的超市里选好礼物,于次日早晨驱车赶往陈师母的住处。
陈老师的家位于离学校不远的一个教师住宅区里。这里居住着许多与陈老师年龄相仿的退休教师,楼下的小公园里因此每天热闹非常。老人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下棋、唱歌、聊天、做运动、跳广场舞,气氛十分融洽。但就在这融洽的气氛中,夹杂着一个不太和谐的音符:一名身材高大的男子手拿着一张报纸坐到了一个长椅上。他的年龄和壮硕的身躯使他在人群中显得有些突兀。他的脑袋被帽衫的帽子盖得严严实实,也彻底遮住了脸部的轮廓,此刻他墨镜后的眼睛正紧紧盯着即将进入二号单元门的一男一女:文少和朱迪。
和许多老年知识分子一样,师母是一个十分慈祥的老人。她热情得接待了文少二人。
“从老陈去世以后,就不停有同学来看望我。真是让你们费心了。”
“师母言重了。”
一阵寒暄过后,文少问道:“陈老师得的什么病?”
“哪里是什么病,那是一场意外。”师母的眼镜望向窗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刻骨铭心的清晨。
“早啊!陈老师!”
“您也早!”陈意庆老师穿着厚厚的羽绒服,提着菜篮向市场走去。一路上晨练的朋友们热情地向他打着招呼。
陈老师加快了脚步,他不想在路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他和杨唯成正在调查一个传说。这几天刚刚有些眉目。早饭过后还要同杨唯成一起去图书馆查阅古籍。这样想着,不断加快双脚移动的频率,最后竟小跑了起来。刚跑几步便气喘吁吁,只好重新改为慢行。“到底是老了!”他叹了口气,抬起头朝前方望去,离市场还有一半的路程。想想每次都是老伴出来买菜,就连今天早上,患了重感冒的老伴还同他争抢菜篮子,陈老师心里涌上一丝愧疚。
陈意庆又抬头望了望前方,市场就在马路对面不远处了。他在斑马线边停了下来。等到对面的指示灯显示可以通行时,他又谨慎地朝左右看了看,在确定没有汽车闯红灯之后,他的双脚才一步步地踏上斑马线。
突然间,不知从哪里冒出一辆摩托,在冬季干燥粗糙的地面上风驰电掣般驶过,几乎一眨眼的瞬间,就消失了踪影。在人们反应过来以后,陈老师已经一动不动地躺在了血泊之中。菜篮子飞出好远才落向地面,滚了几滚便不动了。
“内脏大出血,已经没有希望了。趁他还有意识,家属和他告个别吧!”一个刚从抢救室里走出的医生满脸遗憾地对师母说。
陈老师远在国外的一双儿女还没有赶来。只有师母被闻讯赶来的邻居们驾着向病床挪去。陈老师静静地躺在那里,像一尊石像般没有一丝生气。
师母扑到在丈夫的床边,已经哽咽得说不出话,只好用力地握紧丈夫的手,好像握紧了他的手,便握紧了他的灵魂,便可以阻止灵魂从丈夫的身体内溜走。当她感到陈老师的手难以觉察地摇了摇时,多年来的默契告诉她这是老伴有话要说。师母于是将耳朵贴在了陈老师的嘴唇上。
“四月十三!”陈意庆十分微弱但又非常清晰地吐出了四个字。师母顿时疑惑了:四月十三是什么日子?待她要进一步询问丈夫时,陈老师已经停止了呼吸。
“四月十三指的是什么?”朱迪听到这里,不禁问道。
文少看了朱迪一眼,显然在责怪她这个问题问得不合时宜。
师母并没有因为回忆被打断而显出丝毫不快。“我后来也想过很多次,仍然想不出任何事情与这个日期有关。不过医生说,他那时已经神志模糊,所以这个日期很可能只是他的胡言乱语,没有任何含义。哦,对了。你昨天打电话找陈老师,怕是有什么事吧,说来听听,也许我可以帮得上忙。”
文少与朱迪交换了一下眼神。还是文少开了口:“我们想知道陈老师生前调查的有关苏轼发现惊天秘密的事。”
师母的脸色刹那间变了一变。“孩子,听师母一句劝,收起这个好奇心吧。你陈老师当年和杨唯成老师调查这件事时,有许多人就劝告他们罢手,苏轼发现的秘密是天机,不该为世人所知,所以苏轼才隐瞒至死。任何试图窥探或泄露天机的人都不会有好的下场的。也许你们年轻人不相信有天谴,可是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教训啊!文老师,你也是学历史的,该知道清朝的北京大爆炸吧。有很多人试图揭开它的谜底,但对它了解越多的人,死得就越快。你陈老师大学时的同学就曾经参与调查北京打爆炸的成因,结果年纪轻轻就死于煤气中毒。”师母说完摇了摇头,起身去了厨房。
“北京大爆炸是什么?”朱迪一脸困惑。
“历史上有过很多次不明原因的爆炸,最为神秘的有两次:一次是1908年6月30日发生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通古斯大爆炸。另一次便是发生在明朝年间的北京王恭厂大爆炸。这两次爆炸都有完整而确凿的史料记载,均非人为所致,并且威力爆炸半径极大,但是其成因却一直未有定论。北京大爆炸发生在公元1626年的5月30日,也就是熹宗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日。这一天上午九时许,位于北京城西南隅的工部王恭厂火药库突然发生大爆炸,而爆炸的起因不是火药,因为爆炸的威力远远超出了火药所能达到的极限:爆炸半径大约750米,波及面积达到2.25平方公里。一时间天崩地塌,死伤无数,房屋纷纷被震倒,石驸马大街上有一5000斤重的大石狮竟被掷出顺成门(今宣武门)外。据史料记载,当时的工部尚书董可威在爆炸中双臂折断,御史何廷枢、潘云翼在家中被震死,宣府杨总兵失踪。皇帝受到惊吓,其内侍被塌落的石块砸得脑浆迸裂。由于爆炸影响极大,许多权威资料都对其有详细记载,像《明实录·熹宗实录》、《国榷》、《酌中志》、《帝京景物略》、《宸垣识略》、《天变邸抄》等都翔实地记录了当时的情况。这些记载中都提到了一个奇怪的景象,就是‘所伤男妇俱赤体,寸丝不挂,不知何故’。后人分析可能由于当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极为强烈,以致于将许多人的衣服都吹一干二净。关于这次爆炸的成因,几百年来一直众说纷纭,至今未有定论,说是地震者有之,说是陨石者有之,说是核爆者有之,还有人说是可燃气体静电爆炸、UFO降临等等。但这些说法都缺乏有力的证据,因此,北京大爆炸也就成了千古之谜。”
“文老师”,这时,师母从厨房取回一盘水果,放在茶几上,又从中挑出两个苹果递给两位客人:“不调查苏轼秘密这件事,对你们来说也没有什么损失,可万一… 别怪我说话不中听,万一你们像陈老师或者杨老师一样,”
“杨老师怎么了?”文少一惊。
“哦,对了。你们连老陈去世的消息都不知道,当然更不知道杨老师的情况了。老陈的死对他的打击很大,他曾一度消沉,加上不久后他爱人患癌症去世,终于忍受不住打击,疯掉了。有空去看看他吧!现在他由女儿照顾。唉!杨帆这孩子,才二十几岁,花儿一样的年纪,命苦啊······”

天色渐渐晚了,那个穿帽衫的大个子仍然坐在长椅上,举着那张报纸。周围的老人换了一批又一批,现在绝大部分已经回到家中准备晚饭去了。
此时他墨镜后的眼睛仍然聚精会神地盯着二号单元门。终于,他等的两个人出来了。他抬手看了看那块超大表盘的军用手表。一条纹在腕上的眼镜蛇在他的袖口处若隐若现。
文少和朱迪钻进朱迪的那辆SUV向来时的方向驶去。大块头急忙站起身。他飞快地跑向自己的车,这是一辆租来的电动路虎车,之所以选择电动车,是因为它发动起来完全没有声音,非常适合跟踪。他快速打开车门跳进驾驶室,刚一坐定,那长期杀手生涯培养出的第六感便告诉他有危险逼近。在他做出反应的前一秒钟,一阵刺痛从他的脖子处传来,紧接着他便失去了知觉。一个身穿黑色西装的人把一根推空了的麻醉针管从大块头的脖子上拔下,小心地放回随身携带的一个盒子里。他从大块头手中拿过车钥匙,发动车子绝尘而去。
楼主:ty_141987727  时间:2020-07-23 19:52:06

一幢不起眼的大房子坐落在郊外的某处,房前屋后都是花草树木。这里地广人稀,但有几条高速公路交错在周围,交通十分便利。
这栋大房子最靠北的一间是主人的书房。古典的乌木家具和玲琅满目的古董瓷器将这里装饰得古朴典雅。墙上的书画不多,其中最大最显眼的是一幅书法作品: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濛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这是苏轼的名诗《海棠》。书法由行书写就,字体大小悬殊、用墨丰腴,虽是行书,却处处可见颜真卿的楷书影子,看来作者深受颜筋影响。文末没有印章—书法尾处留印自元后方始盛行—,落款也十分简单,只有一个“轼”字—这竟是苏轼的真迹!

赵晗坐在书房正中茶几旁的太师椅上,手边放着一壶刚沏好的龙井。这是他唯一喜欢的茶,不只因为它的味道,更因为它的历史。此时他正用右手的手指不停地转动着左手拇指上的那颗硕大的黑玉扳指。每当他情绪起伏时,他就会做出这个习惯性动作。每次抚摸扳指时,他仿佛能感到一种无名的力量和心灵深处涌出的自豪感。
“嗡······”赵晗的手机由于振动在桌上跳起舞来。
“乌云,事情办好了么?”赵晗的声音十分得冷。
“办好了,马上到。”对面传来了这个代号“乌云”的男人的声音。
赵晗挂断了手机。他很满意乌云的办事效率,但他的满意从不表现在脸上。他的脸色和眼神永远都是冰冷的——刺骨得冷。但从这冰冷里能读出一种与他三十多岁年龄很不相宜的老练和沉稳,这是运筹帷幄的将相之才所独有的老练和沉稳。
“回来了!回来了!”一个清脆的声音打破了安静。这是养在书房门口笼子中的一只八哥。这种鸟的智商虽然不高,但经过训练,也可以用语言向人传达简单的信息。此时它的发声是看到了院子里有车驶入而产生的条件反射。
赵晗心念一动,又转了转手上的扳指。这一转,正好将扳指刻有小字的一面转到了上面。如果这时赵晗低下头,便会正迎上深深刻在扳指上的四字小楷,这也是赵晗再熟悉不过的四个字:四月十三。

楼主:ty_141987727

字数:42215

帖子分类:莲蓬鬼话

发表时间:2020-06-03 07:44:21

更新时间:2020-07-23 19:52:06

评论数: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