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国学明道 >  破译道德经

破译道德经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十三章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译文]
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好像受到惊恐,把荣辱这样的大患看得与自身生命一样珍贵。什么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慌失措?得宠是卑下的,得到宠爱感到格外惊喜,失去宠爱则令人惊慌不安。这就叫做得宠和受辱都感到惊恐。什么叫做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托付他;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天下就可以依靠他了。

[注释]
①宠辱:荣宠和侮辱。
②贵大患若身:贵,珍贵、重视。重视大患就像珍贵自己的身体一样。
③宠为下:受到宠爱是光荣的、下等的。
④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意为如果我没有身体,有什么大患可言呢?
⑤此句意为以贵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以爱身的态度去为天下,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笔者认为,这章里
1,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②。
这句话上面的解释是完全错误的,用佛法来讲,宠辱都不过是一种现象和自身的执着,要把这种执着看成是一种大患。
而不是按字面意思理解成什么荣辱看得和生命一样重要,这完全是南辕北辙的解释。
为什么宠辱是大患呢,
2,宠为下③,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因为对自己得失的执着太多,得也惊,失也惊,就好比是职场把名利看得过重,所以升职也惊,没升职也惊。
3,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④?
为什么要把这种名利执着看成像大病一样呢?因为“为吾有身”,就是因为我们执着于我们的自身,执着于“我”得到了,还是没得到。所以当没有这个“我”的时候,哪来的大病呢?
这句话,绝对不是字面是解释的“重视大患像重视自身生命一样?我之所以有大患,是因为我有身体;如果我没有身体,我还会有什么祸患呢?所以,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
这完全是一个普通人的曲解,老子这段话就相当于小乘佛法里讲的“人无我”的空性法门。
4,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⑤。

所以最好是放下对自己名利得失的执着,而将自己的心胸放到天下,也就是不要为自己去奋斗,要去为天下去奋斗。(以身为天下,就是把自己的身体与天下无二无别,也就是周总理讲的我为人人。)
爱以身为天下,就是佛法里讲的大体同悲,自他交换,把天下的利益当成是自己的利益,舍小我而求大我的精神,而不是上面乱讲的爱惜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
所以这种世间人的误读,非常可悲。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十四章
[原文]
视而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徼⑥,其下不昧⑦,绳绳兮⑧不可名,复归于无物⑨。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⑩。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⑾。能知古始,是谓道纪⑿。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注释]
①夷:无色。
②希:无声。
③微:无形。以上夷、希、微三个名词都是用来形容人的感官无法把握住"道"。这三个名词都是幽而不显的意思。
④致诘:诘,音ji(阳平),意为追问、究问、反问。致诘意为思议。
⑤一:本章的一指"道"。
⑥徼:音jiao(上声)。清白、清晰、光明之意。
⑦昧:阴暗。
⑧绳绳:不清楚、纷芸不绝。
⑨无物:无形状的物,即"道"。
⑩惚恍:若有若无,闪烁不定。
⑾有:指具体事物。
⑿古始:宇宙的原始,或"道"的初始。
⒀道纪:"道"的纲纪,即"道"的规律。


笔者分析:

老子这段话再次证明了他已证悟到世上一切都是空性,都是幻像,认为这就是道或者道的规律,前面那个叫孟像的认为世上高最的法就是世间法,这段文字完全打脸了。

因为这世上一切如幻亦如梦的话,世间就本质上不存在,只不过是一种幻像,但是老子说依靠这个道的空性,可知古始,但是古始是什么呢?这一点上不能说明老子完全通达一切本相,也不能说老子没有通达,但是这个古始的确整部道德经也没有讲明。

在佛法而言,世间一切有为法都是梦幻泡影,但是梦幻之中仍有一个自性,这个自性就是光明,也就是佛性,也就是通过道的规律可以最终看到的古始。

因为无始以来至今生这个佛性, 这个古始都一直存在,直到现在及未来。佛法在不同的经里有不同的描述,比如清净,光明,真如,佛性,如来藏,其实都是一个,真相只有一个。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作者:国防科技1014 时间:2018-05-12 14:04:03
向秋多吉:2018-05-12 11:41:06 评论
学佛有两种身份,一种是在家,自己赚自己吃,另一种是出家,出家僧众要依靠信众供养,这一点上,误解的有不少,凭什么僧人可以白吃白喝,一边要饭还一边耍高调。其实是因为学佛的核心是慈悲心
向秋多吉:举报 2018-05-12 11:41:40 评论
,并不是自己不劳动而是种地的时候,会伤害很多小虫子,而僧众这个身份是肩负着导人解脱的责任的和在家的居士不太一样。所以佛家僧众托钵乞食,一方面避免杀盗业,一方面方便接缘众生,
=======================================
那么,如果大家都讲"慈悲心”,为了避免杀盗业,为了不伤害很多小虫子,不劳动不种地,没有粮食,大家都活不了了,不就全解脱了吗?
======================================================
向秋多吉:2018-05-13 00:18:02 评论
那么度众生是不是空话呢?当然不是,只是佛菩萨只会尽力去度,因为众生是度不尽的,如果真有那么一天,人人都因为慈悲心不种地了,没有粮食大家都活不了了,大部分也会转生天人,也有部分可能直接解脱。
----------------------------------------------------
@国防科技101 2018-05-13 01:01:58
======这段话还是有必要列出来给大家看一看!尤其是要让那些想学佛修行的信众看看。大家用在小学学到的知识去思考就行了。。。。。。
-----------------------------
如果你认为死了就一了百了了,这才是需要拿出来认真审视一下的。死亡不过是生命循环的过程,是正常的规律,但是死了后去哪里那才是可怕的。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十五章
[原文]
古之善为道者①,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不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②;豫兮③若冬涉川④;犹兮⑤若畏四邻⑥;俨兮⑦其若客⑧;涣兮其若凌释⑨;敦兮其若朴⑩;旷兮其若谷⑾;混兮其若浊⑿;孰能浊⒀以静之徐清?孰能安⒁以静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⒂。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⒃。
[译文]
古时候善于行道的人,微妙通达,深刻玄远,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为不能认识他,所以只能勉强地形容他说:他小心谨慎啊,好像冬天踩着水过河;他警觉戒备啊,好像防备着邻国的进攻;他恭敬郑重啊,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动洒脱啊,好像冰块缓缓消融;他纯朴厚道啊,好像没有经过加工的原料;他旷远豁达啊,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浑厚宽容,好像不清的浊水。谁能使浑浊安静下来,慢慢澄清?谁能使安静变动起来,慢慢显出生机?保持这个“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从不自满,所以能够去故更新。

[注释]
①善为道者:指得"道"之人。
②容:形容、描述。
③豫:原是野兽的名称,性好疑虑。豫兮,引申为迟疑慎重的意思。
④涉川:战战兢兢、如临深渊。
⑤犹:原是野兽的名称,性警觉,此处用来形容警觉、戒备的样子。
⑥若畏四邻:形容不敢妄动。
⑦俨兮:形容端谨、庄严、恭敬的样子。
⑧客:一本作"容",当为客之误。
⑨涣兮其若凌释:形容流动的样子。
⑩敦兮其若朴:形容敦厚老实的样子。
⑾旷兮其若谷:形容心胸开阔、旷达。
⑿混兮其若浊:形容浑厚纯朴的样子。混,与浑通用。
⒀浊:动态。
⒁安:静态。
⒂不欲盈:不求自满。盈,满。
⒃蔽而新成:去故更新的意思。一本作蔽不新成。

笔者认为,老子试图用比量去让人们更容易接近道,也说明了道不是孟象这种说世间法最高的凡夫可以理解的,但十分可惜,其实道要接近其本质必须修行,通过修行去感悟,才能知道,文字的限量只会越扯越远。

但其中有一点提到很重要,就是道永远不自满,虽然这也是一种世俗的观念去解释道,但是却也达到了世俗观念极限了,因为真正的道就没有满或不满的区别,只是凡夫有这种区别而已,而有了满的概念时,往往离道更远一些,而保持不满的概念时,能更容易近于道。
世间无论哪家哪门的修行,都是以此为标准,成为一种共法。
至于那些总把自己的认知看成是王者的,都是可怜人,福报太差或者福报消耗过快的表现。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十六章
[原文]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译文]
尽力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生活清静坚守不变。万物都一齐蓬勃生长,我从而考察其往复的道理。那万物纷纷芸芸,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叫做清静,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不认识自然规律的轻妄举止,往往会出乱子和灾凶。认识自然规律的人是无所不包的,无所不包就会坦然公正,公正就能周全,周全才能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遭到危险。

[注释]
①致虚极,守静笃: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极、笃,意为极度、顶点。
②作:生长、发展、活动。
③复:循环往复。
④芸芸:茂盛、纷杂、繁多。
⑤归根:根指道,归根即复归于道。
⑥静曰:一本作"是谓"。
⑦复命:复归本性,重新孕育新的生命。
⑧常:指万物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即守常不变的规则。
⑨明:明白、了解。
⑩容:宽容、包容。
⑾全:周到、周遍。
⑿天:指自然的天,或为自然界的代称。

笔者认为:
致虚极,守静笃①;万物并作②,吾以观复③。夫物芸芸④,各复归其根。
这段话如果修禅宗的修行者一看就非常熟悉,通过静坐中开始观修万物的根源。

归根⑤曰静,静曰⑥复命⑦。复命曰常⑧,知常曰明⑨。
这段话就很高深了,不是什么凡夫就可以理解的“清静就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就叫自然,认识了自然规律就叫做聪明”。
老子通过定中感悟到一切的根源都是静,但是并非是一直处在静的状态,而又会循环往复,这就和佛家所讲,“成住坏空”是一个道理。这里面的空,就是老子讲的归根的静。
知常并不是世间人认为的聪明,而是内在的一种通达,了知了万物都是在成住坏空的过程往复,就不会执迷不悟了,这就叫明,或者叫觉悟。
道乃久,没身不殆。
看到所谓的终生不会遇危险,真是笑喷了,道乃久,讲的是道从来不会停止,也不会断掉,所以处在生命的循环中,身体没有了,人并没有死,而是进入到这个生命循环中,这就是轮回。很多人说轮回中国人没有这种概念的可以打脸了。

无论是最早的印度教婆罗门教,还是后面的佛教,包括我国的本土的老子的道家,都把轮回的现象解析得非常直接到位。
今天这个无知的国防科技2014还在惊叹死了后转生的问题。

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⑩,容乃公,公乃全⑾,全乃天⑿,
回头再来看这一句,由于不知道轮回,所以就妄念,这个妄念就总认为世间是真实的,灭了后就什么都没有了,总认为世间所看见所听见的都是无误的,却不知道实际我们眼睛看不到的,耳朵听不到的世界大了去了。这就叫妄作凶,就是因为产生了这种妄念,就会想人生只有一次,那就要尽情享受,还要不择手段,这就是凶,因为不明真相而生妄念,因为生妄念而作凶。

知常容就是知到这个规律是常在常性,就不会计较分别,就不会去产生各种烦恼,比如这个好,那个不好,等,这就是容纳一切。
当容纳一切时就是容乃公,这个公就是指平等心,也就是佛法里讲的众生平等,公乃全就是当对一切都公平公正没有分别心时,就俱足了,就全了,俱足了了知道的条件。
全乃天,这里的天不是指天空,也不是指天下,而是指空间一样的虚无,广大无边。天乃道,反过来看就是先有知,才有公,有了公就有了全,有了全就能像天一样的广大便成了道。
这个观念在佛家来讲,没有分别心的时候,就已经解脱了,因此老子讲的得道和佛所讲的解脱是一回事,但是得了道并不等同于成佛,解脱只是脱离了凡夫,还离成佛还有很远的距离。
由此,可以说老子虽是成就者,这一点佛教界也是承认的,因为老子写明了当人通过禅修了知成住坏空的真相时,就有了平等心,然后心胸广大无边,最后没身不殆,为什么能身体都没有却还没死呢?因为生命本身就没有死,而是重新复命,进入轮回,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解脱,只是境界上离佛的确还有很长的距离。不过也比世间其他宗教学说高出很多倍了,可以说是外道里唯一与佛法能相应的。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十七章
[原文]
太上①,不知有之②;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③,其贵言④。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⑤。
[译文]
最好的统治者,人民并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

[注释]
1、太上:至上、最好,指最好的统治者。
2、不知有之:人民不知有统治者的存在。
3、悠兮:悠闲自在的样子。
4、贵言:指不轻易发号施令。
5、自然:自己本来就如此。

笔者认为:

太上并不是什么最高最好,太上是指传说中的太皞,也就是天帝的原型,在后来的神话体系里叫玉皇昊天上帝,在西游里叫玉皇大帝。
不知有之,是指普通人是不知道其实我们一直都有一个太上曾引导管理过我们,为什么管天下的叫天子,天子就是代表太上来管理下界的。
虽是老子在教天子如何做人,实际上是对社会构架的一种理想,认为天子如果都俱足那样的德性,百姓都有那样的认识,这就一直都太平了,实际上人类的根基都是呈金字塔的。老子是站在金字塔顶端发表感叹。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①,有仁义;智慧出②,有大伪;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注释]
1、大道:指社会政治制度和秩序。
2、智慧:聪明、智巧。
3、六亲:父子、兄弟、夫妇。
4、孝慈:一本作孝子。

笔者认为:
大道废①,有仁义
指的是什么是大道?就是对道的一系列感悟,按照道的规律去修行,这叫大道,这个大道修好了,就是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以大道废弃了,没有人去修持了,行为上就失了道,形成了很多的祸乱,这个时候对立面的仁义就体现出来了。

同样有了仁义的出现,代表道已失,人们推崇什么就代表缺失什么。

智慧出②,有大伪;

这里讲的智慧并不是前面讲的知常曰明,而是指的世间人的创造,那种无度的创造,好或不好的都不能叫智慧,有大伪,就是因为世间的智慧都是由欲望引发,用于算计他人,虚伪不实。
六亲不和③,有孝慈④;国家昏乱,有忠臣。
所以这一切乱象,都是因为大家私欲过重,没有节制,对大道完全不理解。
举个例子就是说,大家都知道人死了,再哭也不会复活,但是就是只知道哭,比如说大家 都知道东西掉了再急也不起作用,但是就是急。

那是因为人不知道人死了后去哪里,会怎样才这样,那是因为大家 不知道掉东西的因缘所以才着急,这些都是因为大道废的原因。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直心待人 2018-05-15 15:09:03
向秋多吉 时间:2018-05-15 09:46:46 同样有了仁义的出现,代表道已失,人们推崇什么就代表缺失什么。
===================================================
说的有理。比如你现在在推崇道德经。就代表你没有道德!
-----------------------------

是社会大多当你这样的人需要,所以我才破译,破译给你看的,我一个能去破译的人需要吗?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向秋多吉:
因为生命本身就没有死,而是重新复命,进入轮回,能够达到这个境界就是解脱,
--------------------------------------------
@认识自己2016 2018-05-15 16:24:03
向秋多吉:2018-05-14 12:44:10
评论 光光_2017:解脱仅仅是不在受轮回的影响,本身仍然有烦恼,只是能控制烦恼不成长,不受烦恼影响,而成佛就是完全再不会有一丝烦恼。
=====================================================
你个狗屁,一会说进入轮回是解脱,一会说解脱仅仅是不在受轮回的影响。什么乱七八糟的玩意嘛!
-----------------------------
什么时候说过进入轮回是解脱 ?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十九章
[原文]
绝圣弃智①,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②以为文③不足,故令有所属④;见素抱朴⑤,少私寡欲;绝学无忧⑥。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注释]
1、绝圣弃智:抛弃聪明智巧。此处“圣”不作“圣人”,即最高的修养境界解,而是自作聪明之意。
2、此三者:指圣智、仁义、巧利。
3、文:条文、法则。
4、属:归属、适从。
5、见素抱朴:意思是保持原有的自然本色。“素”是没有染色的丝;“朴”是没有雕琢的木;素、朴是同义词。
6、绝学无忧:指弃绝仁义圣智之学。

笔者认为:
这是老子思想的一个局限性,因为人们根基不同,老子提到的是精神上的最高端,希望每一个一下就能按圣人的标准去思考,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佛法来讲,承认世间的情况,根据根基不同,先从仁义出发进行训练,再世界观进入教育,当世界观的认知得到一定的改变时,这才讲少念头,少欲望,绝学无优。

所以老子的苦心,在凡夫人眼里就是老子是简单朴实,只不过老子提到的境界离凡夫的确太远。世人都想聪明变成人上之人,但对老子所讲的绝学无忧,就不敢认同。

所以老子提到的实际上是出世间法的比较高端的境界,世间人当然是无法理解,甚至是乱理解的。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二十章
[原文]
唯之与阿①,相去几何?美之与恶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③,不可不畏。荒兮④,其未央哉⑤!众人熙熙⑥,如享太牢⑦,如春登台⑧。我⑨独泊兮⑩,其未兆⑾;沌沌兮⑿,如婴儿之未孩⒀;傫傫兮⒁,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⒂,而我独若遗⒃。我愚人之心也哉⒄!俗人昭昭⒅,我独昏昏⒆。俗人察察⒇,我独闷闷[21]。澹兮[22],其若海;飂兮[23],若无止。众人皆有以[24],而我独顽且鄙[25]。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26]。

[译文]
应诺和呵斥,相距有多远?美好和丑恶,又相差多少?人们所畏惧的,不能不畏惧。这风气从远古以来就是如此,好像没有尽头的样子。众人都熙熙攘攘、兴高采烈,如同去参加盛大的宴席,如同春天里登台眺望美景。而我却独自淡泊宁静,无动于衷。混混沌沌啊,如同婴儿还不会发出嘻笑声。疲倦闲散啊,好像浪子还没有归宿。众人都有所剩余,而我却像什么也不足。我真是只有一颗愚人的心啊!众人光辉自炫,唯独我迷迷糊糊;众人都那么严厉苛刻,唯独我这样淳厚宽宏。恍惚啊,像大海汹涌;恍惚啊,像飘泊无处停留。世人都精明灵巧有本领,唯独我愚昧而笨拙。我唯独与人不同的,关键在于得到了“道”。

[注释]
1、唯之与阿:唯,恭敬地答应,这是晚辈回答长辈的声音;阿,怠慢地答应,这是长辈回答晚辈的声音。唯的声音低,阿的声音高,这是区别尊贵与卑贱的用语。
2、美之与恶:美,一本作善,恶作丑解。即美丑、善恶。
3、畏:惧怕、畏惧。
4、荒兮:广漠、遥远的样子。
5、未央:未尽、未完。
6、熙熙:熙,和乐,用以形容纵情奔欲、兴高采烈的情状。
7、享太牢:太牢是古代人把准备宴席用的牛、羊、猪事先放在牢里养着。此句为参加丰盛的宴席。
8、如春登台:好似在春天里登台眺望。
9、我:可以将此“我”理解为老子自称,也可理解为所谓“体道之士”。
10、泊:淡泊、恬静。
11、未兆:没有征兆、没有预感和迹象,形容无动于衷、不炫耀自己。
12、沌沌兮:混沌,不清楚。
13、孩:同“咳”,形容婴儿的笑声。
14、傫傫兮:疲倦闲散的样子。
15、有余:有丰盛的财货。
16、遗:不足的意思。
17、愚人:纯朴、直率的状态。
18、昭昭:智巧光耀的样子。
19、昏昏:愚钝暗昧的样子。
20、察察:严厉苛刻的样子。
21、闷闷:纯朴诚实的样子。
22、澹兮:辽远广阔的样子。
23、飓兮:急风。
24、有以:有用、有为,有本领。
25、顽且鄙:形容愚陋、笨拙。
26、贵食母:母用以比喻“道”,道是生育天地万物之母。此名意为以守道为贵。

笔者认为:

我⑨独泊兮⑩,其未兆⑾;沌沌兮⑿,如婴儿之未孩⒀;傫傫兮⒁,若无所归。

只需要讲一句就明白,圣者如婴,圣者的神色就像婴儿一样,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木头也不是傻子呢,因为得了道就应该是这样。
这是老子对得道和没得道之间的对比,也就是凡夫与圣者之间的对比,就佛学看来凡夫根基较低,迷惑现实,圣者根基较高,得到了清静,这个清静也就是沌沌兮,没有任何的多余的杂念,有一个专业术语叫安住。

当安住于一定的状态中时就是成佛。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当今社会道德几何?由于失了德,更失了道,人的痛苦和执着比前几千年都要更大,所以称为末法时代。

但是末法时代,更能涌现出追求完全摆脱痛苦的需求,这种需求下,真正求法者又比前人更精进。

不过大家可以思考一下,诋毁别人就真的能抬高自己?别人处在没烦恼的状态中分享,就已经是如如不动了,有其于想着这些,不如好好读读道德经,你得到什么才是重点,至少代表在进步。你什么都没得到,就永远在固步自封,甚至在退步。

痛不痛苦,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完全解决痛苦和烦恼不是通过骂人去实现的。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二十一章
[原文]
孔①德②之容③,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④。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自今及古⑩,其名不去,以阅众甫⑾。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⑿。



笔者认为:

老子这一章是第一次详细描述了道的实质,但是上述解释是一种误读,因为老子在前面对道已经有了定义,所以,道之为物,是指如果你把道当成是一种实有的东西时,是恍惚的,是时而存在时而又不存在的。

后面两句是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⑤;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恍惚之间,时而只是象,时而又是物,都存在于恍惚之中,以普通人的思想去理解就理解不清楚,但是用佛法的观念一下就讲明白了,一切都在生灭之中。一生一灭就是恍兮惚兮。

这句话并不是讲道有实质,而是讲你要去理解道,你就要首先了解恍惚之间,也就是生灭这个状态。

窈兮冥兮⑥,其中有精⑦,其精甚真⑧,其中有信⑨,

而生灭的更深层次,其中还有“精”,如果这个“精”真是细微微粒,那么老子也就不过是小乘的境界,而这个“精”具体是什么,老子这里并没有讲明白,只是说这个“精”是真实存在的。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二十二章
[原文]
曲则全,枉①则直,洼则盈,敝②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③为天下式④。不自见⑤,故明⑥;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⑦,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注释]
1、枉:屈、弯曲。
2、敝:凋敝。
3、抱一:抱,守。一,即道。此意为守道。
4、式:法式,范式。
5、见:音xian,同现。
6、明:彰明。
7、伐:夸。

笔者认为:

老子试图以道的特点去对现实进行纠正,但却忽略了世人不看本质,只看现象,用本质的特点去解决现象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

其实老子的意思是,如果大家都看到了本质就不必去争了,不争,自然也不会有争斗,战争,祸害。这一点上佛道都是共通的。

但是首要去了解这个本质才能达到,不了解本质则不可能达到,老子总认为,他能观到道的本质,所有人都可以,这是不可能的,不要说当时,就算是老子过后两千余年,真正达到老子境界的又有几人呢?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二十三章
[原文]

希言自然①。故飘风②不终朝,骤雨③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④;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⑤。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译文]

不言政令不扰民是合乎于自然的。狂风刮不了一个早晨,暴雨下不了一整天。谁使它这样的呢?天地。天地的狂暴尚且不能长久,更何况是人呢?所以,从事于道的就同于道,从事于德的就同于德,从事于失的人就同于失。同于道的人,道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德的人,德也乐于得到他;同于失的人,失也乐于得到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就会有人不信任。



[注释]

1、希言:字面意思是少说话。此处指统治者少施加政令、不扰民的意思。

2、飘风:大风、强风。

3、骤雨:大雨、暴雨。

4、从事于道者:按道办事的人。此处指统治者按道施政。


5、失:指失道或失德。


笔者认为:

这章没什么好解释的,老子总希望统治者有德,但可惜的是有德的统治者往往都成不了事,在春秋时代还好说,越到后来越是无德。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二十四章
[原文]

企①者不立,跨②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③。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译文]

踮起脚跟想要站得高,反而站立不住;迈起大步想要前进得快,反而不能远行。自逞已见的反而得不到彰明;自以为是的反而得不到显昭;自我夸耀的建立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不能做众人之长。从道的角度看,以上这些急躁炫耀的行为,只能说是剩饭赘瘤。因为它们是令人厌恶的东西,所以有道的人决不这样做。



[注释]

1、企:一本作“支”,意为举起脚跟,脚尖着地。

2、跨:跃、越过,阔步而行。

3、赘形:多余的形体,因饱食而使身上长出多余的肉。

笔者认为:

无论佛道两家,都认为人之傲慢是修行的最大障碍,而傲慢是由固有认知而形成的,而这将使人无法进步,更别说是接受感观以外的事实真相。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二十五章
[原文]

有物混成①,先天地生。寂兮寥兮②,独立而不改③,周行而不殆④,可以为天地母⑤。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⑥,强为之名曰:大⑦。大曰逝⑧,逝曰远,远曰反⑨。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⑩。域中⑾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⑿。

[译文]

有一个东西混然而成,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已经存在。听不到它的声音也看不见它的形体,寂静而空虚,不依靠任何外力而独立长存永不停息,循环运行而永不衰竭,可以作为万物的根本。我不知道它的名字,所以勉强把它叫做“道”,再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它广大无边而运行不息,运行不息而伸展遥远,伸展遥远而又返回本原。所以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间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注释]

1、物:指“道”。混成:混然而成,指浑朴的状态。

2、寂兮寥兮:没有声音,没有形体。

3、独立而不改:形容“道”的独立性和永恒性,它不靠任何外力而具有绝对性。

4、周行:循环运行。不殆:不息之意。

5、天地母:一本作“天下母”。母,指“道”,天地万物由“道”而产生,故称“母”。

6、强字之曰道:勉强命名它叫“道”。

7、大:形容“道”是无边无际的、力量无穷的。

8、逝:指“道”的运行周流不息,永不停止的状态。

9、反:另一本作“返”。意为返回到原点,返回到原状。

10、人亦大:一本作“王亦大”,意为人乃万物之灵,与天地并立而为三才,即天大、地大、人亦大。

11、域中:即空间之中,宇宙之间。

12、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本来如此。


笔者认为:


老子悟到的是,天地久远,都是一直往复,并没有改变什么,这个运转的规律叫作道,而其中人是重要的一环。

这一点上十分类似于心经中所讲,不生不灭不诟不净不增不减,不少人也在这几句话里犯糊涂。

笔者怀疑老子认为,人的出现是道运行中产生的一个精华,因为只有通过人才能悟到道,而佛家认为,包括道在内的一切都是幻化出来的现象,这一点上看,老子接近于真相,但是仍然徘徊在人与外物的关系上没有进步 。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二十六章
[原文]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①。是以君子②终日行不离辎重③,虽有荣观④,燕处⑤超然。奈何万乘之主⑥,而以身轻天下⑦?轻则失根⑧,躁则失君。

[译文]

厚重是轻率的根本,静定是躁动的主宰。因此君子终日行走,不离开载装行李的车辆,虽然有美食胜景吸引着他,却能安然处之。为什么大国的君主,还要轻率躁动以治天下呢?轻率就会失去根本;急躁就会丧失主导。



[注释]

①躁:动。君:主宰。

②君子:一本作“圣人”。指理想之主。

③辎重:军中载运器械、粮食的车辆。

④荣观:贵族游玩的地方。指华丽的生活。

⑤燕处:安居之地;安然处之。

⑥万乘之主:乘指车子的数量。“万乘”指拥有兵车万辆的大国。

⑦以身轻天下:治天下而轻视自己的生命。

⑧轻则失根:轻浮纵欲,则失治身之根。

[引语]

这一章里,老子又举出两对矛盾的现象:轻与重、动与静,而且进一步认为,矛盾中一方是根本的。在重轻关系中,重是根本,轻是其次,只注重轻而忽略重,则会失去根本;在动与静的关系中,静是根本,动是其次,只重视动则会失去根本。在本章里,老子所讲的辩证法是为其政治观点服务的,他的矛头指向是“万乘之主”,即大国的国王,认为他们奢侈轻淫,纵欲自残,即用轻率的举动来治理天下。在老子看来,一国的统治者,应当静、重,而不应轻、躁,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治理自己的国家。


笔者认为:重经为二元对立,最重要那句,静为躁之君,静代表意识归零,没有意识的时候才是主宰有意识的时候,再次证明老子已经证悟了空性,了知了寂止和意识的关系,也就是修禅定来控制意识的修法,这个修法已经非常高深。

轻则失根,简单的讲就是现代人整日想的都是吃喝嫖赌,觉得这才是人生意义,为了欲望和享受去拼命,这就是失了根本,而躁则失君就是人一直处于杀盗淫妄的状态中,就是躁,心念都是这些状态时就是失去了对自己的意识的控制,结果是很可怕的。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二十七章
[原文]

善行,无辙迹①;善言②,无瑕谪③;善数④,不用筹策⑤;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⑥;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⑦。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⑧。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⑨。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⑩。

[译文]

善于行走的,不会留下辙迹;善于言谈的,不会发生病疵;善于计数的,用不着竹码子;善于关闭的,不用栓梢而使人不能打开;善于捆缚的,不用绳索而使人不能解开。因此,圣人经常挽救人,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品。这就叫做内藏着的聪明智慧。所以善人可以做为恶人们的老师,不善人可以作为善人的借鉴。不尊重自己的老师,不爱惜他的借鉴作用,虽然自以为聪明,其实是大大的糊涂。这就是精深微妙的道理。



[注释]

1、撤迹:轨迹,行车时车轮留下的痕迹。

2、善言:指善于采用不言之教。

3、瑕谪:过失、缺点、疵病。

4、数:计算。

5、筹策:古时人们用作计算的器具。

6、关楗:栓梢。古代家户里的门有关,即栓;有楗,即梢,是木制的。

7、绳约:绳索。约,指用绳捆物。

8、袭明:内藏智慧聪明。袭,覆盖之意。

9、资:取资、借鉴的意思

10、要妙:精要玄妙,深远奥秘。

笔者认为:这句话道明了圣人的一切,道德经的圣人是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这与佛的发愿是无二无别的,只是众生听不听教的问题,而对于师的理解更是上师瑜伽的层面,道家的深远和层次,远不是什么成仙,飞升等表面的东西,远不是现代的道教可以相比的。
楼主:向秋多吉  时间:2020-09-01 18:43:05
第二十八章
[原文]

知其雄①,守其雌②,为天下溪③。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④。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⑤,为天下式,常德不忒⑥,复归于无极⑦。知其荣⑧,守其辱⑨,为天下谷⑩。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⑾。朴散则为器⑿,圣人用之,则为官长⒀,故大制不割⒁。

[译文]

深知什么是雄强,却安守雌柔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溪涧。甘愿作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于暗昧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不相差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真理。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辱的地位,甘愿做天下的川谷。甘愿做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得以充足,回复到自然本初的素朴纯真状态。朴素本初的东西经制作而成器物,有道的人沿用真朴,则为百官之长,所以完善的政治是不可分割的。



[注释]

1、雄:比喻刚劲、躁进、强大。

2、雌:比喻柔静、软弱、谦下。

3、溪:沟溪。

4、婴儿:象征纯真、稚气。

5、式:楷模、范式。

6、忒:过失、差错。

7、无极:意为最终的真理。

8、荣:荣誉,宠幸。

9、辱:侮辱、羞辱。

10、谷:深谷、峡谷,喻胸怀广阔。

11、朴:朴素。指纯朴的原始状态。

12、器:器物。指万事万物。

13、官长:百官的首长,领导者、管理者。

14、大制不割:制,制作器物,引申为政治;割,割裂。此句意为:完整的政治是不割裂的。


笔者以为:还复于婴,这就是大多修道者所求的一种精神境界,也就是返朴归真,因为腹中的婴儿是一种先天的禅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会感悟到世界的真相,但并不是变得像婴儿的想法样子就是禅定,所以修禅定是佛道两家,甚至整个东方修行体系的共法,目的只有一个感悟真相。

楼主:向秋多吉

字数:27717

帖子分类:国学明道

发表时间:2018-05-04 19:47:58

更新时间:2020-09-01 18:43:05

评论数:327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