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闲闲书话 >  《塞林书衣》第二季

《塞林书衣》第二季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六四、《拜伦诗选》:双虫噬春春终回




查良铮译过普希金,还译过雪莱、拜伦。

这三个都是面目俊秀、年轻浪漫的诗人,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我小时心目中的诗人,就是雪莱、拜伦、普希金。秀丽、鬈发,大翻领衬衫,手拿鹅毛笔——那时看到这副样子,就觉得是诗人。羡煞,却没有想到‘诗’。”

木心的意思其实是:这三个人,诗人的形象已然大过诗歌本身。

就像我们国家,李白杜甫苏东坡,诗人中的诗人,无可辩驳。

偏这三个,查良铮都译过,而且皆成名译。

拜伦是普希金的挚爱,也是木心的挚爱。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说:“普希金说‘我爱拜伦,爱得发狂’。”

木心对拜伦也爱得发狂。

木心说:“拜伦。我的讲义写了十六页,曹雪芹先生可能有意见了。”

曹雪芹能有什么意见呢,拜伦这样的人物,才华、颜值、威望、行动力俱佳(“为了希腊独立,拜伦倾家荡产。他奔赴希腊前线,任起义军司令,得热病死去。整个希腊为之哭泣,鸣炮志哀。尸体运回英国,伦敦人山人海迎候,引为英国的光荣。”——木心《文学回忆录》),就连跛也跛得那样有魅力,柳湘莲+北静王+切·格瓦拉,曹雪芹喜欢都来不及。

——说来也巧,老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柳湘莲和北静王,由一人饰演。

昔年小生,今成戏骨。

拜伦也是苏曼殊的挚爱。苏曼殊以旧体译拜伦诗;在其诗话作品《燕子龛随笔》中对拜伦诗作中西比较;在《讨袁宣言》中,更引拜伦其行其诗为论据。

这两个极致的诗人的这一段中西诗缘,令我生造出来一句话:

一个用情极深之人对另一个用情极深之人用情极深。

所以,不知从哪儿得出一个“执念”:题此册书衣,非瘦金体不能出之。





陈寅恪有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瘦金体就是一种极致的书体,张扬凌厉、剑拔戟指而又仪态合度、雍容胄贵。很多人说,赵佶不是一个好HD,只是一个好的艺术家。其实,一个艺术造诣非凡的HD,至少是一个懂得生活情趣的HD。这样的HD,在总的国家建构理念上,会对人性化的、诗意生活有所推动。只是文化造极一时的赵宋遇到了“上帝之鞭”,真是莫可奈何。

野蛮对文明的破坏、落后对进步的戗害、威权对民生的凌辱,是不讲理的。文明有多高傲,就有多脆弱,一鞭挥下来,多美好的物件,都会顿成齑粉。

每翻查良铮译品及其穆旦诗作,时常会想,查良铮是何其浪漫的一个人啊!心中笔下、诗内诗外、气场氛围、自己和他人之块垒……时时处处是诗,这样的人,却遭逢了最没有诗意的严冬!

春为虫噬即为蠢。

一种强横的蠢和LOW的幽灵可笑而坚硬地存在。

然而,文明有多脆弱,就有多坚韧,人的向好向善向美之心,总会摆脱蠢、破土而出。

《拜伦诗选·后记》中,查良铮夫人周一良写道:

“……他经过多年的艰辛劳动把《唐璜》和《拜伦诗选》都译完和修订完的时候,他(对小女儿)说:“你最小,希望你好好保存这些译稿。也可能要等到你老了,这些书才有出版的机会。” 在他突发心脏病逝世的前一天,他将几部译稿整整齐齐地锁进一只小皮箱中,去医院接受因“4人帮”迫害而致伤残的腿的治疗。他当时的心情极坏,没有想到春天来得这样快,在他离世(一九七七年二月)后不过三、四年,他花的心血最多、也是他感到最满意的两种英诗译稿(《唐璜》和《拜伦诗选》)都能问世了。……我和四个孩子为良铮的过早离世仍然痛心。如果他还在世,一定会很高兴地自我否定当年过于悲观的看法,并用更大的热情为祖国的四化事业做出贡献。”

雪莱(他也是拜伦的好朋友)有名诗《西风颂》,其中的名句“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正是查良铮的译品。



2021年1月9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六五、《书衣文录》中的《风云初记》及其他(存目)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六六、最早的《奇葩说》书衣。





(一)

这本书叫《说唱:乡土艺术的奇葩》。讲的是包括相声、评书、鼓曲、快板在类的民间曲艺艺术。

书名里面含有“奇葩说”三个字,故而依其义造此书衣。

这是1994年出版的书,那时,“奇葩”二字,还是一个褒义词。

后来是在哪一年,奇葩成为一个网络热词,指那种“生平仅见”的怪异人物及其怪异行状,是个贬义词,并含有对之无可奈何之义。

再后来,马东、高晓松他们拉着蔡康永等大伽策划、录制了《奇葩说》这一综艺,获得极大成功,现在已经办到了第七季。

这个成功的综艺栏目有一个大家兴许没有意识到的后坐力,就是:让奇葩这个词,大部分回到褒义,成为一个亦褒亦贬、甚至褒大于贬的词汇。

但这个褒,不是正统意义上的褒,而是稍有些偏离于正统认知价值体系的奇和怪。简言之,就是怪才、歪才、畸才etc.

这个综艺节目是一个年轻同事推荐我看的,一看之下,就深自迷恋,一直追看、补看。迷恋到什么程度呢?从前我最看不惯辩论和演讲,特别讨厌大学辩论队里那些貌似精英的家伙。这个节目把我“掰弯”,觉得辩论也并非是那么装佯的东西。

这个,无他,只是因为三个字:说人话。

后来,应该是从第四季起,又把我给看恶心了,可能是审美疲劳,也可能是看到节目中多有意欲藉此成名赚钱的家伙灌输各种哗众取宠的言论,觉得有点回到了那种面目的辩论。停了一段时间,直到第六季和现在的第七季,才又开始看,觉得还是挺好的。

这个节目最大的价值在于:让人在不同的立场说人话。

人、不同立场、说人话,这是我们这个国度最稀缺的几个“常识”。





(二)

这本《说唱:乡土艺术的奇葩》的书说的是中国民间说唱艺术,与马东有那么一点拐弯抹角的关系。试述如下。

马东是马季的公子,马季是当年中国十大笑星之首,我小时候听过马季及其搭档赵炎的好多相声代表作,比如:《吹牛》《哭的功能》《笑的功能》《宇宙牌香烟》《五官争功》《红眼病》《地名学》《人名的故事》等等。

听的是磁带,所以听了好多遍,耳熟能详到几乎是你说上句,我接下句,张嘴便来。

此外,小时候家里面有一本好像是叫《中国十大笑星》的书,属传记类纪实文学。记得是小开本的小32开本,翻过好多遍,从中了解了一些相声常识。

从新与旧来说,马季的相声是新相声,郭德纲的相声是旧相声。马季是侯宝林大师的弟子,马季及乃师的相声,是新相声的代表,偏歌颂和教化。新相声后来愈走愈狭、走到难以为继,诚如郭德纲所说(大意):相声就是哈哈一乐的事儿,您各位上班已经很累了,花钱来听相声不是来听人教训的;你指望着听段相声就把你教育好了,孙子,你来时啥样儿,出去时还啥样儿。

郭德纲是在新相声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将旧相声重新发掘、包装、抢救、接地气的。此举令相声回归到小剧场,重新唤回相声的初衷,极其成功,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拯救了当时濒于倒闭的相声艺术,功莫大焉。

极其成功且功莫大焉的标志之一是,郭德纲及其德云社相声成了许多人的陪睡神器。之所以这样,最大凭倚也是三个字:说人话。

但新与旧其实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视同水火。马季是支持郭德纲的,侯宝林大师的儿子侯耀文还收郭德纲为徒,为他正名、为他抬身份。但据说马季的大弟子和侯宝林的另一个儿子好像不太支持郭德纲。

——这里面复杂去了,并不一定跟相声有关。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以侯宝林大师为代表的跨越新旧的相声艺术家,是从传统相声里熏出来的,功力深湛,化旧为新只是寻常事。新的旧的都糊弄不了他,他太知道相声是怎么回事了。

否定或肯定旧,肯定或否定新,否定或肯定一样已经坚硬存在的东西,你要有否定或肯定的本钱。

(三)

马季对相声,也是“太知道”的——当年教马季的,除了侯宝林,还有刘宝瑞、郭启儒、郭全宝,马季是被老一辈相声艺人中最杰出的那些个给濡染出来的。

而马季对相声最大的知道是知道这里面的不容易,所以,他坚决反对马东学相声。

马东一开始是在湖南卫视,后来到中央电视台,他给大家留下影响较深的是主持过《挑战主持人》,处于半红不紫的捧哏状诚,没觉得有什么特别才华出众的地方。

直到他突然离开央视,越几年,在《奇葩说》中大放异彩,才知道原来他是这样的马东。

嘴是遗传的,真能说;又有海归背景,视野很宽阔;在辩论、脱口秀和演讲上有浓厚兴趣且下过苦功夫。也属奇葩本葩,并不简单。

马东虽未入行,但说相声有家传,时不常地客串一把,信手拈来。马东在正式场合好像只说过一次相声,一说就上的是春晚,作品叫《新五官争功》。

在相声的辈份里面,马季应该是“文”字辈,马东应该和姜昆一样,是“德”字辈,姜昆的洋徒弟大山,应该与岳云鹏平辈。

So,应该叫“大云山”?

回到这本《说唱:乡土艺术的奇葩》的书。说的是曲艺等说唱艺术,为什么要以相声界的姜昆和大山为封面呢?

为了写这一则书衣,我把这本买来后只是略翻一过的书看了一遍。在这本书中,作者说:近些年来(上世纪90年代),相声艺术得天独厚,有幸高踞说唱艺术之首,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提法:曲艺、相声。相声明明是曲艺中的一个曲种,却像计划单列市那样,独立称呼,足显地位之重要。……一些说唱艺术形式争先恐后地向相声靠拢,甚至迹近相声化。

当时相声的一家独大是其一。其二是因为它是一本受加拿大中华文化学院赞助出版的书,属“北京大学艺术教育与美学研究丛书”之一。

——首位名声显赫的相声洋艺人大山,是加拿大籍的北京大学校友。

那时,作者兴许没有意识到,喜闻乐见的相声艺术会走向没落和后来的重新繁荣。而小品、德云社式小剧场相声、开心麻花式小剧场喜剧、“奇葩说”式辩论、papi酱式吐槽、吐槽大会式脱口秀、真人秀、B站式鬼畜、抖音式小视频、网络直播等等,会将喜剧说唱的境界,带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天地。

这个前所未有的天地,还是凭倚三个字:说人话。

说人话、按常识来,是立于不败、永远占理的。

当说人话、说实话不占理的时候,往往是不正常的时候。说话,是天赋人权之一,所以《奇葩说》的主题曲一再强调:请让我说话说话说话……

I can I bb ,u can u bb ,too.


2021年1月18日



[奇葩说第七季 马东这件衣服,直接创意,大概可能perhaps来自《除暴》里的吴彦祖。马东撞衫吴彦祖,撞得瓜兮兮的:):)]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1.校对:捧哏状态。
2.最后一段加一句:
当说人话、说实话不占理的时候,往往是不正常的时候。说话,是天赋人权之一,所以《奇葩说》的主题曲一再强调:请让我说话说话说话……

I can I bb ,u can u bb ,too.

遂裹书衣,易其名曰:《奇葩说:唱》。添竹板一副,以示不忘源自民间之本。

2021年1月18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六七、《幽梦影》中的三个梦。





(一)


2018年度,我突然起兴绘制《画解〈幽梦影〉》(http://bbs.tianya.cn/post-books-610967-1.shtml)时,所据文本,有三个《幽梦影》。这“三影”,不是特意去挑了三个版本,而是本来就有。

但这三个版本,都不甚理想。不是并非足本,就是没有注释,抑或注释有误。

为什么买了三个版本,还不理想呢?是因为其中有两个,不是《幽梦影》单行本,而是买的其他书,附在里面的。

——足见《幽梦影》是个百搭神器,名头响亮,篇幅合宜,故常收入各类合辑里。


一般性的阅读也还罢了,做一个绘本,还是要力求准确、全面。不过,杂合三个版本,再加上网上搜罗抉剔一些,足可互相补益,完成这近五百幅图画和书法。

绘完后,《幽梦影》全文,亦手抄一过。


《画解〈幽梦影〉》历时一年,主要翻阅的,就是这个单行本。这是个节本,因经常翻检,被翻到脱胶,遂裹书衣,题上书名。

“幽梦影”三字,这一年被我写过多次,在书衣上题写完毕后,一时颇为感慨,像画了一个句号。


后来,我买了一本更为理想的中华书局《幽梦影》全译本,算是对这桩绘事的一个纪念。





(二)


《幽梦影》这本书,为今人提供了一个闲适的人生态度。人类过去、现在和将来,其实都是可以将自己经营得悠裕从容的。

但经营自己,并不容易。这个不容易,更多的,可能还不是来自自身,而是来自他人。

来自自身的,可以努力修行逐渐达到;来自他人的呢,往往令人无可奈何。有一次,我翻一本马一浮的集子,马一浮的晚境令人扼腕长叹,凄然动容。引如下:

在这场“s无前例”的灾难降临时,马一浮也难逃厄运。他被扣上“fd学术权威”的zz帽子扫地出门,眼睁睁地看着毕生收藏的古书名画被c家、烧毁,真是悲痛欲绝。幸亏当时负责花港保卫工作的同志及时报告省z府L导,才由省图书馆、博物馆人员赶到现场,从劫火中抢救出一部分珍贵的藏书、文物、字画和手稿。当时,八十四岁高龄的马一浮先生在被限期搬出蒋庄(马一浮晚年所居寓所)的那天晚上,身穿单衣,久久地倚阑仰观,对天长叹。当晚,他离开蒋庄避居安吉路的一间陋室,当有人告诉他李叔同的学生潘天寿,在美院遭受非人待遇时,他连叹“斯文扫地,斯文扫地”,从此一病不起。1967年6月2日,这位命运多蹇的国学大师,在忧病交加中溘然与世长辞,终年八十五岁。(见吴光《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马一浮卷·导言》)

这是马一浮最后的身影,不是幽梦,却是噩梦。自身修为已臻化境的老人,抵不过几个不学无术、无知无畏的流氓。这样的惨状,当年数不胜数。金庸笔下的高手,凭一本半本武林秘籍就可以保护自己、惩恶扬善,胸中的书卷气化为剑气,凌厉无匹,但终究,不过是“千古文人侠客梦”而已。

马齿渐长,世事变幻,很多想法越来越坚定: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个世界,本来安静无扰,向好向善,可是,却一天天地进入全盘的庸常和搅扰,其实不过是有几个人在争权夺利、搅屎兴风而已。

庸人自扰尤可恕,笨伯乱世自作孽。

过好自己的日子,同时,防范那些心中只有粪和蛆、不会过人的生活,只会搅扰他人的人。

这是最接地气的ZG梦。

2021年1月19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六八、《菜根谭》:味淡传四方





(一)

上则吉林文史出版社同一系列的书,我有三本,另两本,是《菜根谭》和《浮生六记》。分而述之。

三册同系列的书,有着同样的环衬。来看一下:



扁舟、芦苇、孤雁、读书人……看得出来图中这个读书人,读书不为求仕,只是需要。

《菜根谭》中有一句话就像是专门说这个的:

“衮冕行中,著一藜杖的山人,便增一段高风;渔樵路上,著一衮衣的朝士,转添许多俗气。故知浓不胜淡,俗不如雅也。”

“淡雅”二字,是《菜根谭》的精髓和立意之旨,设若把这个读书人换上官服红顶,画风必然全变。《菜根谭》中还有特别著名的一句话是: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异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易为人和物的外表之夸张所吸引,而实际上,真正的生活和真正的人,较多的呈现,是寻常的那一面。

(二)

但传播是不讲这个的。传播讲的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而是“酒香也得赚吆喝”。

《菜根谭》的传播就证明了这一点。一本真味至淡的书,著者名不见经传,内容清淡若无物,与功名利禄、风情艳遇、处世经营统统无涉,谁会关心?甚至,连个“标题党”性质的书名都没有,为清贫代言的一茎菜根,很难博人眼球,收获流量。

心不静的人,读不了书,更读不了这样的书。

所以,这本书一直寂寂无名,在国内,一直作为劝善书小范围流布,直到在日本成为大规模流传的热销书。

估计很多朋友与我一样,知道《菜根谭》这本书,源自蔡志忠及其漫画。

那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个对内不折腾、对外求发展的年代。《菜根谭》这种书注定大受欢迎,对于向内调适心境修为、向外应对竞争沉浮均大为有益。

蔡志忠漫画在大陆的广为流传,最起初靠的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古代典籍。蔡志忠说:“我自己知道受欢迎的原因不是我很有名,而是庄子、老子、孔子、孟子、孙子等至圣先贤们的思想,经曲漫画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才是受欢迎的主因。”

但有点吊诡的是,《菜根谭》这本书,在大陆一开始可能还没有蔡志忠的漫画有名,这本书的逐渐有名,是藉蔡志忠通俗性的漫画来流传的。

味浓总比味淡要更容易流传些,味淡极有可能淹没,但若未被掩没,味淡可能比味浓持续得更恒久。

平淡的流传,注定也是平淡的,世上本没有不平淡,流传得广了,便也不平淡了。



我的《菜根谭》也有三个版本,不过,是两本书而非三本书。一本就是这一本,另一本收明刻本、清刻本《菜根谭》于一册。——明刻本和清刻本有较大的不同。

上述这一系列的《浮生六记》,我仍然有三个版本,这是下一则要讲的了。

2021年1月23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上则补充略改如下:



……

蔡志忠漫画在大陆的广为流传,最起初靠的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古代典籍。蔡志忠说:“我自己知道受欢迎的原因不是我很有名,而是庄子、老子、孔子、孟子、孙子等至圣先贤们的思想,经典漫画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才是受欢迎的主因。”

但有点吊诡的是,《菜根谭》这本书,在大陆一开始可能还没有蔡志忠的漫画有名,这本书的逐渐有名,是藉蔡志忠通俗性的漫画来流传的。

味浓总比味淡要更容易流传些,味淡极有可能淹没,但若未被掩没,味淡可能比味浓持续得更恒久。

平淡事物的流传,注定也是平淡的,流传得广了,便也不平淡了。

(三)

骨子里,我有平淡求静的因子,大三的时候(1998年),写过一篇叫做《一杯淡茶》的散文诗,现在看起来都还觉得不错。录如下:

《一杯淡茶》

年少轻狂只在梦中,浪漫的故事性的爱情与传奇只在书上,那时我们尽情地夸张与想象、感动与激扬,可转眼面对这样的现实、这样平淡的岁月,一次次失望。如同一壶热茶,有过浓烈的苦涩、有过沸腾的激越,却最终被生活的浪花泡了几番,酽茶清幽地化为淡淡,因为我们普通、平凡而又实实在在。
也许这就是生活、就是现实,也许我们都崇尚轰轰烈烈,都向往英勇激越、渴望浪漫渴望爱情,渴望远离庸俗、喧嚣,都曾那么样地期待,期待成功、期待梦圆,却只喝到了淡淡岁月的淡淡生活、淡淡忧伤,如同饮到一杯淡茶,淡淡的,如同一切从未发生、一切了无痕迹。
也许这才是最解渴、才是最能回味也最值得回味的。便也学会了淡淡地对待,对待成功、对待失败,其实都只是茶盏中不泛浪花的淡淡涟漪。在如雾的氤氲中,缭绕一丝如缕的心事,碗盖边缘轻轻绦荡,那些泛黄的记忆,伴着轻轻的聒躁,嘴角轻轻吹去浮游的琐碎,茶香蒸腾、往事沉淀,您呷一口,其实也怪烫的。

这是毕业前夕写的,在就业等诸事纷呈中,寻求和调适内心的宁静。后来再看这篇文章,不免会想:一个年轻人,干嘛不浓烈一些呢?是不是在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是性格使然,本性难移。工作后,于为文、于做事,也曾浓烈、激越、追求过极致,但心里面总有一个声音对自己说,那不是你自己,不是你心里最想要的。

是以,工作二十余年后,还是回到平淡上来。归来不是少年,归来仍是淡茶。

年轻的时候,追求浓烈,固然好,但激情满溢的状态,只会占人这一生顶多四分之一的份额。大多数时候的呈现,应该还是平淡和如常。做到极致的那些,其实是一种非常状态,所以我们才说:非常之人,非常之事。

但既算是非常之人、非常之事,他一定是有寻常的状态的,不然,一直绷着,天长日久,不神经,便魔怔。所以,非常的另外说法,同时也是不寻常、不正常。

至人只是常。人生、艺术、家国,莫不如此。

我的《菜根谭》也有三个版本,不过,是两本书而非三本书。一本就是这一本,另一本收明刻本、清刻本《菜根谭》于一册。——明刻本和清刻本有较大的不同。

一个爱读书的人,买重书,是寻常事耳。首先,多个版本的比对,更有进益。另外呢,好书,你才容易买重,诸版共存以供深研。

上述这同一环衬系列还有一本《浮生六记》,《浮生六记》我仍然有三个版本,这是下一则要讲的了。

2021年1月24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六九、钱锺书“不很喜欢”的《浮生六记》





(一)

我看《浮生六记》这本书,首先想到的就是可以拍一部同名电影,而且要由李安来导,侯孝贤兴许都没有李安更合适。

拍得要有点《卧虎藏龙》,又要有点《海上花》(侯孝贤)。

编剧可以找阿城、白先勇抑或须兰;美术、服装自然是叶锦添或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那个班底,但是如果请陈丹青,想来也是可以的吧。

男主呢,梁朝伟年纪略大了些,也不是不可以;女主呢,汤唯还蛮合适的。但我力主用新人,用电视咖也可以,比如王凯和王鸥。

都是我自己在瞎想一气。瞎想得多了的时候,会想,要不,我来编剧?

但这种老派文艺片,如果不瞎编一气而保持原汁原味的话,可能不会有更多的票房。

而《浮生六记》的魅力,正在原汁原味上。

按原汁原味来还原,会是一个经典,票房也会随之而来吧。

《浮生六记》里面,有活色生香的故事和人间烟火,有些地方较之《红楼梦》也不逊色,而且,《浮生六记》的故事更集中,更适宜展现为电影。

不过是想想罢了。想,容易;实现,难。

(二)





《浮生六记》我也有三个版本。另外两本,一本是岳麓书社“明清小品”系列(此系列我买过好几本)中的《影梅庵忆语 浮生六记 香畹楼忆语 秋灯琐忆》合集。看得出来,这是按“合并同类项”的原则辑为一册的。

辑为一册的这种书,往往会买椟联珠,所以容易买重。

另一本是百花文艺出版社“百花散文书系”的《沈复散文选集》。“散文选集”这个说法其实大有斟酌。《浮生六记》今仅存四记,曰:《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已失传。我们现在还可以看到寄于沈复名下、补足六记之数的《中山记历》和《养生记道》,基本上已被学界认定为伪作。

但托名而生的伪作,往往会享受到一些待遇和好处。一是作为附录满足读者的求全之心。二是成为一些学人力排众议、认定伪作是真作的一家之言。不管怎样,从假里寻真而作了这许多考证,也是佩服。

假里寻真只限于学术上,学术允许且捍卫不同的视角。这不同于世事,这些年,现实生活中那些用谎言去掩盖谎言且只允许有此种谎言的,实在是屡见不鲜、令人恶心。——这种情况,我称之为“把屎舔出甜筒味还沾沾自喜”,徒增笑耳。

百花社这本《沈复散文选集》,只收四记,但称“散文选集”。其实称之为“散文全集”亦未为不可(沈复作品,散文只此残编,其余尚余几首存诗而已。想想令人唏嘘,但幸耶不幸,倒真不好说),可能是照顾整个书系的体例,故一径称这选集,且也为牵强合而为六记的 “足本”留一些探讨的空间。此册见之于打折书店,折扣很低书又不错,不买实在可惜,故不惜买重。——此类情况颇多。

岳麓社这本,将后两记特为指明系伪作而附后。吉林文史这本,力挺六记皆出沈复之手,不过还是加了一句:“退一步讲,即使五六卷真的是伪作,总还是可以聊胜于无,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并无多少坏处。”

(三)





钱锺书肯定是持《浮生六记》只存四记的,而且是勿需论证的常识,但钱锺书也坦言“不很喜欢”这本书。这些,均见于其《〈干校六记〉小引》一文中。

因着杨绛《干校六记》的书名源于《浮生六记》,钱锺书在《〈干校六记〉小引》中提了这么一笔:

“《浮生六记》——一部我不很喜欢的书——事实上只存四记,《干校六记》理论上该有七记。”

钱锺书为什么不喜欢《浮生六记》呢?我意度(纯粹只是意度哈):他只是在为陈芸及男权时代下的女性感到些许委屈。

“嫁汉嫁汉,穿衣吃饭”,一个被数次逐出家门、潦倒而朝不保夕的男人沈复沈三白,是有点靠不住的。这可能是我们为陈芸感到委屈的原因。但这是时代局限,有时不用想得过多,陈芸在她的时代,将自己过成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女子,终究是幸福的吧。

《干校六记》“理论上该有七记”又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钱锺书以为应该还有一篇在《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记之外的第七记《运动记愧》,但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杨绛终于没有写,抑或是没有写完、抑或是写完没有发表、抑或是写完后销毁了。

更大的可能,是本就没有写,这是一个巨大的留白,值得后人永远深思、永远不要遗忘。

2021年1月25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七0、《域外作家肖像》:长篇出没之地。





(一)

这本书叫《心仪——域外作家:肖像与简评》,意思就是简评自己心仪的西方作家,并配以肖像照片。书名过于繁缀,重裹书衣时,径题曰:《域外作家肖像》。

因为“肖像”之意,可以图形肖其像,亦可以文字肖其像,本就有“肖像与简评”的意思。而一本以图文肖其像的书,心仪自不待言,更何况,行文处处显现出来的心仪、敬畏甚而膜拜。

这是一本极好的书。书名虽嫌繁缀,全书却言简精要,这是张炜年轻时候所写的阅读札记,潦潦数笔就将一个作家及其作品勾勒出来,精当得体,再配之以作家的肖像,随手翻读,图文并茂。

关键是,这些作家大都长得不错,一个个气宇轩昂,气质绝佳,与其作品一样,经看耐读。可谓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斯人而有斯文,斯文而有斯人。

——腹有诗书气自华,诚不我欺。

从这本小书可以看出,张炜阅读量极大,而且极严肃。一则呢,张炜创作态度严肃,又身逢严肃文学的年代,对自己要求极严,能入其法眼的文字都是经典名著。二则呢,那个年代,消遣的东西极少,世界名著、严肃文学已是物质和精神双贫瘠年代的时尚享受了。

印象中习惯于写作大部头的张炜,在这本小书中展示了自己尺牍简章的一面。难得。





(二)

不知道为什么,提到张炜,我的脑海中总会闪现出来一个年轻人笔耕不辍的身影。

得出这样的形象,是因为张炜完成其代表作《古船》的时候,才三十岁。而他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才二十八岁。

《古船》是一部严肃厚重之作,今天来看,都令人咋舌: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怎么能够写出这样呕心沥血、披肝沥胆的文字,拥有这样成熟内敛、深邃缜密的思想?想想看,现在三十岁上下的年轻人,都是什么样子?

不是说现在的年轻人不好,但现在的年轻人,确实是成熟得晚。

某年,我在自制的《当代小说琅琊榜》中,长篇甲部十书,张炜独占其二(《古船》《九月寓言》),之所以这样,确是因为实在难舍对于当年年轻而又优异的张炜的敬意和好感。

但这份年轻而又优异,也只能是时世所造。那是一个严肃文学回归、重放的时世,也是一个严肃文学滋养严肃文学的时世。

严肃文学如何滋养严肃文学,这本书中自有答案。

而这份滋养,后坐力之强,庶几贯穿张炜所有的创作,哪怕是在如今这样一个快节奏、乏耐心、浅阅读的年代,他仍然一以贯之、一己之力地写出了史上最长的严肃小说《你在高原》。——洋洋450万言。

450万言,确系高原,然而,高原之后,仍有山峦,张炜的长篇,仍在不时出没。

其出没的基底,正源自这些阅读。看看这本书中张炜所列的书单,觉得也确是要有这样的阅读和阅读量,才能有这样的创作和创作量啊!

所谓吸收和滋养、条件和土壤,其实就是这样。

(三)





现在已不是严肃文学的年代。

现在是严肃文学求新、求变、救解缚、求更自如的年代。

文学一途的走向,一直都是在往俗部走,往易于传播走,虽然,如何走,都走不脱文学最核心的底里:人性。

所以,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再到影视、音频、视频、弹幕……越来越跳脱,越来越简捷、越来越直给。

张炜的文字及其所代表的时代,似已非其时。就像他心仪的这些,拱之高阁可也,研究品读可也,偷拳窃艺可也,但要走入寻常人家、走进普通人的眼帘,已然自设门槛。

我有幸触摸到过严肃文学的小尾巴,是以张炜写作《古船》时的身影一直激励着我,说是偶像都不为过。

那时我渴望着以文学建功立业,想着凭籍手中一支笔、指下一道键盘,像巴尔扎克一样,做文学的拿破仑。

但我注定不是个早熟的作家,这里面有着各种遇合。写过沉重、苦涩、担当、有抱负的文字,也写过轻灵、俏动、讽谕、蕴寓意的文字,越写作,便越冷静,越来越知道写作一途,其实什么都不是。

只要看看那些巍立的书架,看看书架上那么多令人膜拜的神明,又或者,翻翻张炜的这本书,那么多令人心仪的家伙,就知道,写作一途,敬畏也罢,调笑也罢,无需过于严肃,也无需过于戏谑,只要耐心、冷静地去生活即可。

2021年1月29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七一、《域外摇滚群星肖像》:强组Gap成CP。







这一本叫《摇滚王族》,本来与上一本八杆子都打不着,被我强行捆绑为一个CP。

无他,因书衣故也。用来包书的这个Gap牌子的包装袋,可以包两本书。包完上一本,尚有余力,便在书架上随手抓到这一本。

说起来巧,但偶然性中有一点必然性。必然性是它们都是图文并茂的人物谱,这是强组CP的基础。——由此可见,强组CP这个事儿吧,只要想找,还是容易找到相似点的,就像挤时间、挤海绵里的水或乳沟。

遂裹书衣,依上一册体例,重命名曰:《域外摇滚群星肖像》。正好Gap商标中的“g”,像一个手持的镜子,容得下各种肖像。







这是三联书店出版的音乐类书籍, 1995年1版,首印10100册,翌年2刷,累积印数20200册,19.2万字,共介绍了42位欧美摇滚明星及相关音乐知识。

这种偏资料性的书,只可能在网络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出版。虽然三联版的这本较之当时许多同类而言,有个人听觉、观点的投入,但还是偏重于资料性,现在要出这种书,估计很难。

此书得自打折书市,本就是买来做资料用的,那时这种类型的书挺多,是我们买各种CD\VCD\DVD的参考。

现在,很多东西,一搜可得,不必纸质和纸媒。

当然,也有很多东西,翻墙才得;更有很多东西,淹没、删没于茫茫网络。

所以,搜索引擎时代的写作者,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要时时想到自己写作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就像郭德纲相声里面说的:

【郭德纲】你也会说话,我也会说话,你为什么要花那个钱来听我说话。这说明什么?

【于谦】说明什么?

【郭德纲】说明相声是高科技呀!

“高科技”当然是在开玩笑,但从事精神产出的人,如欲抢占高地、各领风骚,最起码应该具有“蝎子拉屎——独(毒)一份(粪)”的禀赋,不然很难在这个人人写作的时代讨到好去。

2021年2月1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七二、《盖普眼中的世界》:村上春树是个荐书者。





上一则说到盖璞(Gap)这个品牌,让我想起自己有这样一本书,《盖普眼中的世界》。虽则此盖璞非彼盖普。

此书封面是一只蟾蜍,虽亦贴切,但可能会令人有不适感,故裹书衣。

手边正好有一个LEE的包装袋,书衣裹就后,赫然成了一个雪白干净的白驼山少帮主,依势略加几笔,取“眼中的世界”之义。



我对LEE这个品牌很有感情。中年而后,性格越来越宅,可以少打交道的,尽量少打交道,能够少出门的,尽量少出门。疫情以来,更是如此。

但是不得不出门,因为就算将交际降到最低,也仍旧要上班。这几年,上班令人心力交瘁之处益来益多,每天下班,总有一种蒙赦之感。

往往是这样,天亮出门,天黑回家,洗完澡后,换上我的旧军装。——转业后,我有一大堆旧军装,不忍弃之,遂作为家常服。

主要是着旧军裤,这些年在家里练坐功,旧军裤渐渐地穿旧穿薄穿破,所剩亦不多矣。

出门穿的裤子,主要是牛仔裤。牛仔裤耐脏,经月不洗都没什么,我最“颓废”的时候,一条牛仔裤穿了一年。当然,也不是年年如此。

穿到膝盖、臀部等易损耗部位破了洞,就用伤湿止痛膏从内部贴起来。到药店买伤湿止痛膏,导购给我推销这推销那,我不好意思说用途,嘴里嗯嗯啊啊地应付着,取了最便宜的就走。

穿到贴无可贴、无可救药的时候,弃之再换新的。

一直穿的牛仔裤牌子,就是LEE。顺带着还可以cue到我的姓。

说了Gap和LEE这两个品牌,回到这本书。买这本书大概是因为村上春树的推荐,村上春树除了是个长跑者外,还是一个荐书者,多有人爱屋及乌地买他推荐的书。

这些年,受村上春树推荐而买的书,除了约翰•欧文,还有两个雷蒙德——雷蒙德•卡佛和雷蒙德•钱德勒。此外,在日本,他也是菲茨杰拉德和塞林格的译者、推荐者甚而代言者。

村上春树说他不看日本文学,只看欧美文学。让人联想起鲁迅说要尽量少看甚或不看中国书。

个人以为,这些都只是姑妄听之罢了。村上据说长期居住在国外,能用母语和英语写作,但其作品的题材,大抵还是日本人的生活,从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当下日本人的现状和困境了解甚深,说是一点儿也不读母语的资讯和相关作品,是不可能的。

鲁迅呢,更不可能。鲁迅是从中国古籍中濡染出来的人物,他每年的购书日记中均有不惜重金购入大量古籍的书帐,时时把玩。对于同时代的写作者,他也了解得很深,从他为年轻的作者写过的序文就可以看出。鲁迅说这样的话,是恨其不争,他太知道中国书特别是传统文化中那些糟粕的毒害了。看字里行间都写着“吃人”二字的旧糟粕,是需要抗毒能力的。

村上春树不看日本文学,可能是看不太上,就说自己不看,免惹麻烦。



再回到这本《盖普眼中的世界》。作者约翰•欧文也是一名长跑爱好者,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后记中,村上春树说到:

记忆犹新的是,一九八四年和作家约翰•欧文一道在中央公园跑步。我那时在翻译他的长篇小说《放熊归山》,到纽约去的时候要求采访他。可是他说:“实在太忙,抽不出时间,不过早晨我在中央公园健身跑,如果来跟我一起跑,可以边跑边谈。”于是我们大清早一同在公园里跑步,谈了很多话。当然无法录音,也无法记录,不过在清新的空气中,两个人并肩跑步的愉快记忆,却仍旧留在我的脑海里。

我不觉得约翰•欧文有些轻慢村上、不够礼貌,只是觉得这一段情形很是美好。

因为,我也是一个长跑和慢跑爱好者,虽然宅,虽然有时邋遢。

开始长跑,正是在看了村上春树的这本《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后,那是脱下军装之后的事儿了。在部队的时候,我不爱跑步,离开部队后,反而喜欢上了。

2021年2月3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七三、《PLA三大条令》:十年军旅一书藏。

上一则书衣,为了突出那个添加为一双眼睛的LEE商标,不惜辗转经营、移动位置,多用了一些耗材。剩下来的,还够包两本64开的小书,这是其中一本。

不过,这两本小书都是内部资料,不知道适不适合发于网上。一搜,发现还真有卖这类书的,而且在网上还能查到最新的三大条令全文(2018年版),我手头这一版早已是旧文了。

出现一下封面和书衣,想来没有什么,每一个当过兵的人,都会留下类似的小纪念,偶一览之,全是满满的回忆。

对我而言,这些旧物和小纪念,还与青春、激情、戍边卫国有关,因为生命中最年轻的日子,是在部队度过的。

大学毕业,二十啷当岁,在一种感召之下,投笔从戎,到边防去书写属于自己的边塞诗……

书生报国无他物,惟有手中笔如刀。笔投了,戎从了,兵器看似换了,其实没有,最称手的兵器,还是笔。

于是,写新闻、写公文;写诗、写散文、写散文诗;写小说、写评论;手写爬格子、敲键投邮箱……凭着一支笔一张软盘,从中越边境一线写到省城来。

那是一个可以凭真本事、硬功夫改变自己命运、提升自己修为、部分把握自己境遇的时代及其环境,对此,我一直心怀感激。

这几年,我一直想写一个叫做《女兵来了》的中篇小说(拙作《明星来了》姊妹篇),想表达的就是这样一层意思。小说写了三分之一强,看看可能会写成长篇,又不太想写了。虽然写小说不是为了发表,但若是发表很难,还是缺乏动力。再捂捂,反正也不会有人在意。





离开部队后,我一直珍藏着诸如此类的一些部队的旧物,这一本《三大条令》,想说的,还有三点。

一是不仅是军旅记忆的珍藏,这本书还是写作军旅小说的资料。二十来岁的时候,写过一篇叫做《青春阅兵》的小说,述入伍大学生事,涉及阅兵的地方多参考此书。那时网络不发达,队列条令未可一搜即得,如果没有这本小册子,会较难写一些。

二是此册本就保存如新,重裹书衣后,更是雪白干净,握之洋气称手,心生欢喜。犹如十年青春军旅干净利落,说句套话叫“无怨无悔”,诚哉斯言。

三是题写书脊的时候,许是离开部队太久,将“条令”题为“条例”,只得一笑校改之。——这是一个顺其自然的误写,到地方过后,确是与条例打过一些交道。

封底以红笔题藏书,突然想到:武功、军事的要义之一,正是藏。

正是:

十年军旅不寻常,三大条令一书藏。
用舍行藏锋芒蓄,战事不启是勋章。

和平,是军人最大的勋章,佑我生民,永离战争。

另一本小册子,下回分解。

2021年2月4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七四、《战时自救互救手册》:永佑无战事





战争是残酷的。这自不待言。

正义的战争是光荣的,非正义的、盲目的战争是邪恶的、悲哀的和惨绿的, 似乎也自不待言。

但如何辨别非义和非正义、盲目和不盲目,这个可能就要思考思考了。如何辨别呢?

辨别不了,因为当战争机器开动起来的时候,任何人都无处可逃,被裹胁到残酷里。

关于这个,可能没有比雷马克小说《西线无战事》说得更好、更透彻、更感性也更理性的了。

亲身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雷马克在《西线无战事》里面描述道:

“我们看到头盖骨被炸飞的人还活着;我们看到两只脚被炸碎的士兵在跑着;他们靠着碎裂的脚部残肢踉踉跄跄地拐进了最近的一个坑洞;一个二等兵用两只手爬了两公里远,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向前;另一个二等兵朝急救所走去,他的肠子从肚子里滑到他两只捧着的手上;我们还看到一些没有嘴巴、没有下巴、没有脸庞的人;我们发现有个人用牙齿紧紧咬住他一只胳臂上的动脉两个小时,以免自己因出血过多而死去。
“那些树枝上挂着好几个死人。有一个赤裸着身子的士兵蹲在一根粗大的树杈上,头上还戴着一顶钢盔,要不他就毫无遮掩了。他只有半个肢体,即上半身,坐在那上面,两条腿已经没有了。
“它们(侦察机)出现数分钟后,榴霰弹和榴弹就发射过来了。我们有一天就这样损失了十一个人,其中有五个卫生兵。有两个被炸得稀巴烂,恰登说可以用调羹把它们从战壕墙上刮下来,埋葬在饭盒里。”
……

“埋葬在饭盒里”这一段话我以为是全书中最为惊心动魄的文字。



《西线无战事》这本书,我至少看过三遍。还在部队的时候,应邀写过《西线无战事》的书评。这篇书评改过几稿,这本书就看过几遍,是以体会颇深。

战事一启,很多时候,活生生的躯体,救无可救。



忘了在2007年,我所在的部队发生了什么事,好像是有战友在缉毒中负伤,抑或是有人在军事训练中窒息致死,也可能二者兼有,为了避免伤亡、救死扶伤,所以出了这样一本即揣型的小册子,发到部队。

我所在的部队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一支部队,除了戍边卫国,还肩负着缉毒、缉枪、反偷渡等等急难险重任务,在边境披风沥雨、出生入死。这支部队成立近70年,共有近200人牺牲于和平年代的双缉斗争、执勤执法、抢险救灾、处突工作之中。

2018年,这支部队全部退出现役,不复存在。

虽然身份已变,但任务未变,这支被取消了番号的部队,换服不换心,依然在边境一线披风沥雨、出生入死。

《战时自救互救手册》,是在战争状态中抗衡战争对军人肉身的损伤、也是以军人的肉身来维系国人肉身的健康和完整的企盼;放诸和平年代,《战时自救互救手册》是以战争状态来对和平年代军人的一种要求。

在战争状态和非战争状态之中,非战争状态的军人抑或为维系非战争状态而做出牺牲和奉献的军人,是不应该被忘怀、甚至是更值得被敬重的。

此册书衣仿毛体题签,希望永无战事,希望每一个国家和个人都有健康的躯体和健康的心理。

2021年2月7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七五、《兵器百科》:百晓生热兵器谱





继续唠叨一下战争什么的,三册大、小64开的书衣而后,已说得差不多矣。

这一本叫《兵器百科》,当时买它,是为了恶补一下自己的兵器知识。有过那么一段时间,男生喜欢看《兵器知识》哪、《航空知识》哪、《船舰知识》哪、《电脑爱好者》哪这些杂志,而我对这些都不喜欢,也不熟悉。可能是因为我是文科生,也可能不是因为这个。

那时这些杂志颇为畅销,报刊亭亦随处可见。现在纸媒全面退缩,各种公众号求着你看,除了给孩子买课外辅导读物,很少会有人花钱卖杂志了。

那会儿我在部队,虽是业余作家,但视写作军旅小说为“主创”,这种《兵器知识》的参考书有时会用到,故购之。另外,身着军装而对兵器知识知之甚少,怎么说都是一桩有点不好意思的事儿,每有想要恶补一番的紧迫感。

然而,买来后,也翻了,也看了,但完全记不住,也从不津津乐道。

成为不了一个军迷,这是性格使然,改变不了的。但其实,我只是不熟悉热兵器而已,而对冷兵器,则熟悉得像脚丫子。

这得益于小时候看过太多的演义公案类小说、听过太多的评书、摹画过太多的连环画,这些故事里面的英雄人物,诨名、绰号是什么,持什么样的兵器、兵器重多少斤、叫什么复杂而美艳的名字(比如岳飞用的沥泉枪、秦琼从尚师徒手里抢的吸水提卢枪),还有穿什么盔甲骑什么战马等等,通通如数家珍。

后来迷上武侠小说,折草木为剑、以气驭剑什么的,倒是令我对兵器的执念有所缓解,兵什么器、器什么兵,遇到高手中的高手,凭一双肉掌、一口丹田内气,全都给你掰弯掰折。

但其实,这不过是YY而已,而且讨论的只在冷兵器领域。

YY是武侠小说脱不掉的底色,虽然,“人是战争中的关键因素”亦不无道理,但更多的时候,小至打架群殴,大至战争战斗,特别至关重要的,有时候真的只是兵器而已。特别是在热兵器时代,兵器的重要性愈来愈凸显。

作为武侠文学变革者的古龙,反而在作品屡屡中出现冷兵器时代的“唯武器论”。

比如最为著名的百晓生的《兵器谱》,看看这些兵器的名字和排名:天机棒、子母龙凤环、小李飞刀、嵩阳铁剑、温侯银戟……

再比如《七种武器》系列,看看这些如花似玉的武器:长生剑、孔雀翎、碧玉刀、多情环、离别钩、霸王枪、拳头。——实际上,古龙的七种武器只写了六种,第七种武器拳头,是他的另一系列作品中的一篇,拉来凑数的。

有一段时间,我想写一本品析古龙小说的书,贪多求全地看过他太多往往开头精彩、后面注水的小说,有一些小体会和小心得。古龙小说中唯武器论的极端表现,甚至会出现一个天下无敌的大煞器。这个大煞器在天下无敌的同时也可以毁灭天下。好像是在《白玉老虎》里吧,江湖上一直都流传着一个大煞器的传说,这个大煞器一直都在,但一直未曾展示出来。

看得出来,大煞器其实就是核武器及其核按钮的隐喻,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事件,对古龙这一代人关于战争的思考影响深远。

古龙对于武力和战争的终极思考,也和金庸的《鸳鸯刀》一样,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仁者无敌。虽然如此,古龙还是会站在YY色彩浓郁的“仁者无敌”之外,展示其唯武器论的一面。

因为,兵器发展史和战争史告诉我们,更多的、更冲击人心理的其实还是:不仁者无敌。握戈者无敌。

翻览这本《兵器百科》的小书,往往会得出这个结论。

而很多对兵器知识津津乐道的朋友,津津乐道的,不就是这样冷硬、坚挺、残酷、霸悍的武力值吗?



这本书略提了一下冷兵器,主要讲的还是热兵器,偶尔翻阅,可以看得出来,人类几千年来的兵器发展,到了热兵器时代,是一个加速发展、同时也加速损耗的时代。

遂裹书衣,易名曰:《兵器谱》by百晓生。

以上三册,都是小书,用一册大书《画说世界战争史》来衬托展示,一看即知。

2021年2月9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七六、《中国京剧小史》:汪曾祺及《邹忌讽齐王纳谏》什么的





(一)

徐城北这本小书,说是“京剧小史”,其实只是围绕京剧这一主题的个人琐忆而已,冠以“随笔”“随想”“谈往录”等等之名均可,强说是史——勿论大史小史,似嫌不够严谨,也不太够格。

作者好像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是以在《自序》中有点“防卫过当”地自圆其说了一把。大意是:正史不可信,基于艺术实践来写作京剧行当和流派的历史等小的单项史,以期以小见大地去显现正史,其实更符合作者自身的写作理路。

徐先生亲历的一桩事件,可能是其得出这个结论的理由,他写道:

“……我有一些师友参加《中国京剧史》四大卷的编撰,前后消磨了有十年光阴,一层层地撰写,一层层地审定。原本有些创新性的观点,最后也被磨平了才定稿。师友殚精竭虑搞了这么久,有人临终还没有看见校样。”

道理是不错的。官修的正史确乎拘囿过多,消囿个性化。但这个理由并不足以令这本书最终呈现出来的这个样子与这个书名相宜。

因为历史是很严谨的。

历史应有严谨的体例、严谨的考证、严谨的判断、严谨的发挥、严谨的学术性。哪怕是“小史”,哪怕是“个人史”。

这本书从打折书市买来后略翻一过,大呼“上当”,即搁置一角。封面“惨白”乏味,我用以毒攻毒的法子,为其裹了一个更加惨白的书衣。漫不经心地题了书名——我这样爱重命名的,竟然没有重命名,只是去掉了“中国”二字。足见很不上心。

书衣做得也不太满意。

近来,因着写作第二季《塞林书衣》的缘故,偶然翻阅这本书,发现一个很好玩的地方,这个好玩的地方跟汪曾祺有点拐弯抹角的关系。





(二)

徐先生的这册小书,若非牵强称史的话,其实颇有不少心得、掌故和个人视角,信手翻完,如看折子戏,有独到而片断的精彩。再加上,这本书还配得有高马得的插图,虽然只是他的速写而非水墨戏曲人物画作品,但极简而灵动的用笔,与全书内容颇为相称。

想起来,很巧,汪曾祺为徐城北的《中国京剧》(初名《京剧文化初探》)和高马得的《马得戏曲人物画集》都作过序,时间分别在1994年和1996年。

作为横跨戏曲与诗文书画小说界的“最后一个士大夫”,由汪曾祺来为京剧研究者徐城北和戏曲水墨画家高马得作序,实在合适不过。更巧的是,汪先生似是于无意之中,早就预言了徐城北和高马得会有这样一次合作。——虽然这是我牵强附会的理解,但想想挺有意思。

在《中国京剧小史》中,有一篇《我写了城北徐公》的夫子自道,说起来自己的名字。

“徐城北”这个名字,容易令人想到我们都熟悉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的美男子“城北徐公”,徐城北因此也得到了“徐公”的称号。

而且,这个名字还是徐城北父亲当年用过的一个笔名,因而他们家有老少两个徐公。因着这样的缘份,徐城北曾据《邹忌讽齐王纳谏》编过一个三场小京剧,名唤《孔雀裘》。

这个剧写好后一直没有上演,后来卖给台湾一个私人剧团,排演并在电视台分三集播映。此剧的主角是邹忌,架子花脸;配角中,徐公是小生,邹妻是青衣,妾是花旦,邹家门客是丑角。——看看这个角色配置,一个花脸要与小生比帅,想想都挺好玩的。

徐城北大概跟汪曾祺说起过这部被冷遇的京剧剧本,1983年,汪曾祺在给徐城北的信中提到:“《孔雀裘》极愿一读。”

还提到:“在京剧中想要试验一点新东西,真是如同一拳打在城墙上!你年轻,有力气,来日方长,想能跟它摔一阵跤。”

1994年,在《中国京剧•序》中,汪曾祺说徐城北从事京剧工作是宿命般的“自投罗网”,但是却很“投入”。1996年,在《马得戏曲人物画集•序》中,汪曾祺刚开篇就为高马得“开脸”,谁都想不到用来比拟的人物,竟会是邹忌。

“马得到北京来,承蒙枉顾敝庐,我才得识庐山面目。马得修长如邹忌,肩宽平(欧洲人称这样的肩为“方肩”),腰直,不驼背。眼色清明,面微含笑意。留了一抹短髭,有点花白,修剪得很整齐,衣履精洁,通身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很有艺术家的风度,照北京人的说法,是很‘帅’。”

《邹忌讽齐王纳谏》中,只说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看汪曾祺借高马得的这一通发挥,似乎在写自己心中的邹忌——看起来,不应是花脸,倒像是老生。

邹忌和徐公,不知道纯粹是凑巧呢,还是早就有了为徐城北和高马得二人的合作牵线搭桥的念头。

2010年,徐城北写了这册融徐公与邹忌于一册的小书,在《后记》中提到与高马得的合作:

“……文章中使用了前辈画家马得的作品,他与我是忘年交,年纪相差20多岁。如今他已经去世,我一直遗憾没在书中与他合作过,如今这叫‘生死合作’了。”





(三)

既便没有事关邹忌的牵强联系,汪曾祺与徐高二人的这段文字缘份,都算得上是一桩佳话。

而这本“实不符名”的《中国京剧小史》,也因之蓦地温暖了许多。

于是摹书中一幅插图绘于先前还很惨白的书衣之上,竟也蓦地生动了起来,成为一册效果不错的令人满意的书衣。

再唠叨一句:我喜欢京剧,是受家父影响,“发蒙”作品是样板戏,最熟悉的是《红灯记》《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几乎可以唱完全本。那时候不知道,后来会那么喜欢《沙家浜》的主要编剧汪曾祺先生的所有作品。

2021年2月19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之一七七:《人物志》:购书进化论。





(一)

我的购书原则是:精装与普装、硬装与软装,只要内容一样,辄取便宜的。

一则自小节俭,省些用于包装上的钱,尚可攒攒再购一册新的。二则,软的普的拿回来,自己包裹包裹,不就是硬的精的了吗?

购这本《人物志》,就是遵循的这一原则,并让我想起一桩事体。

此册系中华书局“中华经典藏书”系列之一。这套书选目精当,注译权威。因系简装,价位较低,是古籍普及读本的首选。

因普及故,这套书中篇幅不长的那些,取全本,比如《老子》《论语》《金刚经》、“三百千”、唐诗宋词元曲三百首,还有这一册《人物志》等等;而篇幅较长的那些呢,辄取节本,若《史记》《资治通鉴》《庄子》《管子》等等。

中华书局还有一套“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三全”)丛书”,与这套“中华经典藏书”的选目多有交集。因篇幅故,“经典”收全本的那些,与“三全”内容一样,只是包装不同——“经典”为简装,“三全”为精装;而篇幅长的那些,辄节选精华。

欲购精华者,可选“经典”的全本或节本;欲购全本者,可选“三全”;欲价廉而求全者,可优先选前者,再酌选后者。——后者的性价比亦高,只是因精装故,价较前者略昂。

有些书友分不太清这两套丛书的特征,于是,问题来了。

去年,我在微博上看到有书友抱怨这套“中华经典藏书”,而且抱怨得特别委屈的样子:

“买古籍书一定要注意一点,就是分清节选本与全本的区别,所有节选本的书都不会在封面或者在序言中注明自己是节选本,节选本与节选本也不一样,有的节选一半,有的节选七成,稍不留神就上当,买回来要看某篇文章,结果发现没有选入,真是失望。特别说明下,中华书局这套书都是节本,非全本。”

这就说得不太中肯了。

一是“所有节选本的书都不会在封面或者在序言中注明自己是节选本”,这话只说中了一半。不会在封面注明自己是节选本是对的,因为在封面出现一个“括号‘节选’括号完”的话,不好看。而且,出书当然希望买的人多多益善,明标出来是节选本,真的是会影响销路——虽然很多人买了节本和全本,其实都是束之高阁。

我经常逛书店,可以保证:中华书局的这套书,在序言中是标明了自己是选本还是全本的。只是要有将前言看完、看对的耐心。

二是,节本节到五花八门,这是有的。虽然很多人都只想以较廉的价格买较全的版本,觉得节选本是断章取义,但其实节选本自有其存在的价值。这是为普通读者考虑,比如《墨子》,其价值主要体现在墨家思想,而书中有相当的篇幅谈到战阵攻守等等,太过专业和枯燥,是以一般的普及本,不太选这些。







但有的节本,节得过于随意,要么整篇节,要么一篇中节出几段,确实过于凌乱。这种情况是有的,但严肃的出版社会很严肃地规避和处理这些问题,好的出版社出版的节本,至少注释和剪裁,都节得有道理。

三是,“中华书局这套书都是节本,非全本”,肯定不对,这个前文已述,兹不赘。

那天看到这条微博,想着不要让中华书局这么好的出版社受委屈,我便回了一条:

“过于以偏概全了,中华书局这套书“全是节本”,这样说不严谨。应该说,这套书中原著原文较少的那些,都是全本,如老子、论语、“三百千”、金刚经等等,都是。中华书局这套书,很好的,特别是普及之功,功不可没。要区分是否节本,只要翻一下前言即知。纵令买节本,也多属精华,不是全无好处。各取所需吧。这套书还有一个特点是价位较低,性价比高。买古籍的话,首选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一般品质皆有保障。个人经验。”

翌日,我突然想到,那位书友为什么会如此委屈甚而愤怒,可能是因为他的购买方式。他大概是网购。只在网上浏览图片,不太看得出一本书的厚薄轻重,更看不到前言、序言或引言。网购的时候,冲着名著的名头,选择价廉物美的,鼠标轻点,买买买,到货后一看,很多都是节本,自然很是委屈,就说了些过激的话。

这桩事体告诉我们:还是要多逛逛实体书店。那种“一册在手、诱你入手、取回一览、品质保有”的感觉,只有实体书店方能提供。

由此,我想起小时候。那时书店的书不兴开架,顾客与书被柜台隔着,要看书或买书,得先告诉售货员,请他取下来,才能略翻翻。如果翻阅时间过长或最终没有买,都难免遭到售货员鄙夷的白眼。

后来,实行开架售书,对读者来说,真是一桩幸福之事。

再后来,读书边缘化,网购盛行,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又大大挤压了实体书店的空间。

现在,我为实体书店找到了上述的这一个小小的、坚硬的理由:

有些进化,是极大的进化;而有些进化,未必都好。买书还是亲验、亲测最好。

就像交网友,还是要看一看本人为好。





(二)

中华书局的这两套书,我按自己的购书兴趣,购置过不少。如果有什么缺陷的话,只有一点:封面过于统一和普通,勿论硬封还是软封。比如此册《人物志》的封面,还不如其扉页看来雅致。





但是呢,我也理解,这套书就是要呈现出这种统一而普通的面目,方是大多数人的首选,因为普及和拔尖,毕竟是两种要求和呈现。

而且,看得多了,觉得这两套书的封面,不啻为一种品牌。特别是“三全”硬封的这一套,庄重大方,朴素稳重。

但软封的书衣,还是要做的,一是保护,二是拿起来更称手。

此册裹就,又被一贯爱在书衣中找寻意义的我找到了自圆其说处:

此册书衣,材质取自本埠一家面包店的包装袋,包装袋的设计有港氏老招牌的风范,“够味又劲”字样显于书衣上,可不就是品鉴人物会用到的臧否性用语吗?

遂以怀素体题签,手钤“塞林书衣”于其畔。

2021年2月22日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青鸟123456ABC 《六韬》也是一样: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时间:2021-04-01 07:02:54
三全精装是这样的:



楼主:塞林格格剑苇

字数:70759

帖子分类:闲闲书话

发表时间:2020-09-02 01:20:11

更新时间:2021-04-01 07:02:54

评论数:455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