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一部正说中国史的长篇连载《二十四史新编》

一部正说中国史的长篇连载《二十四史新编》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夏帝益按照传统,为夏禹帝守丧三年后,谦让帝位给夏禹帝的儿子姒启。姒启却没有按照传统谦让,而取而代之。从此以后,家天下的政治传统被确立下来,只到1912年的辛亥革命。这是历史的进步吗?还是道德的沦丧?
对这件事情的讨论,古已有之。其中有名的讨论记录在《孟子·万章上》中。
万章说:“帝尧用天下授予帝舜,有这件事情吗?”
孟子说:“没有,天子不能够把天下授予别人。”
万章说:“然而帝舜拥有天下,是谁给的呢?”
孟子说:“上天给的。”
万章说:“上天给的。谆谆告诫然后命令他的吗?”
孟子说:“不是,天不说话,用行动和事情示范他而已。”
万章说:“用行动和事情示范他,这个怎么理解呢?”
孟子说:“天子能够向上天推荐别人,不能够让上天给他天下;诸侯能够向天子推荐别人,不能够让天子封他为诸侯;大夫能够向诸侯推荐别人,不能够让诸侯封他为大夫。从前,帝尧向上天推荐帝舜,而上天接受了他;把他显露给人民,而人民接受了他。所以说,上天不说话,用行动和事情示范他而已。”
万章说:“敢问向上天推荐,而上天接受他;把他显露给人民,而人民接受了他。这个怎么理解呢?”
孟子说:“让他主持祭祀,而百神享受它,这是上天接受他;让他主持事情,而事情得到治理,百姓安定,这是人民接受他。上天给与他,人民给与他,所以说,天子不能够把天下给与别人。帝舜让帝尧担任丞相二十八年,不是人所能做的,是上天。帝尧逝世,三年服丧期满,帝舜躲到南河的南面来回避帝尧的儿子,天下诸侯朝觐的,不到帝尧的儿子那里而到帝舜那里;诉讼的人,不到帝尧的儿子那里而到帝舜那里;沤歌的人,不沤歌帝尧的儿子而沤歌帝舜。所以说,是上天。然后到京城,继承天子的位置。假如居住在帝尧的宫殿,逼迫帝尧的儿子,那是篡位,不是上天给与的。《太誓》说:‘上天的视觉来自我们人民的视觉,上天的听觉来自我们人民的听觉。’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万章问道:“有人说:‘到了夏禹帝而道德衰弱,不传于贤人而传位于儿子。’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是,不是这样的。上天想给与贤人,就会给与贤人;上天想给与儿子,就会给与儿子。从前帝舜向上天推荐夏禹帝,十七年后,帝舜逝世。三年的服丧期完毕,夏禹帝在阳城回避帝舜的儿子。天下的人民跟从夏禹帝,如同帝尧逝世以后,人民不跟从帝尧的儿子而跟从帝舜。夏禹帝向上天推荐益,七年后,夏禹帝逝世。三年的服丧期完毕,益在箕山的北面回避夏禹帝的儿子。朝觐诉讼的人不到益那里而到夏后帝那里,说:‘他是我们国君的儿子。’讴歌的人不讴歌益而讴歌夏后帝,说:‘他是我们国君的儿子。’丹朱没有出息,帝舜的儿子也没有出息。帝舜让帝尧作丞相,夏禹帝作帝舜的丞相,经过很多年,给予恩惠于人民很久了。夏后帝贤明,能够恭敬地继承夏禹帝的道路。益作夏禹帝的丞相,经过年数不多,给予恩惠于人民不久。帝舜、夏禹帝、益互相间存在距离很大,他们的儿子是贤明还是没有出息,都是天意,不是人所能做到的。不做任何事情而成功的,是上天;不给与而到达的,是命运。”
孟子啊孟子,你为夏后帝辩解,也太过了吧。假如夏后帝贤明,可以继承父亲夏禹帝的位置,那么夏帝姒太康没有出息,又为什么不禅让给贤明之人呢。
孔子说:“我则和他们不一样,没有可以的也没有不可以的。”
大概儒家就是这样随心所欲,没有标准的吧。
大概儒家就如我们小时候的教科书所说,其宗旨就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的吧。
有人说,帝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是原始社会进化到奴隶社会的标志。难道奴隶社会一定是帝制的吗?君不见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制吗?君不见古罗马的共和制吗?再说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和禅让制到帝制有什么直接关系吗?难道禅让制的时候天下就禁止奴隶,帝制就开始奴隶制了吗?
有人说帝制比古代的城邦民主和共和制先进,有这回事吗?我只知道古希腊雅典城邦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罗马共和国时代版图不断扩大,屋大维称帝以后,罗马帝国走向衰弱。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有扈氏不服,夏后帝讨伐它,在甘大战。夏后帝将要战斗,作《甘誓》,就召集六卿陈述它。夏后帝说:“喂!六卿们,我发誓告诉你们:有扈氏陵虐侮慢五行,怠惰荒废三正,上天要灭绝他们的生命。今天我们只有共同替天行道,惩罚他们。我军左面不攻击敌人的左面,右面不攻击敌人的右面,你就是不听我的命令。驾马的不让马精神抖擞,你就是不听我的命令。听我的命令,就在祖先灵位前赏赐;不听我的命令,就在社庙里杀了你,我就刑戮连及你们的子女。”于是灭了有扈氏。天下都来朝拜。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夏后帝违背了禅让的政治传统,篡夺了帝位。有扈氏起来反抗,虽然被镇压下去了,我为你点赞。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夏后帝逝世,儿子夏帝姒太康继位。
夏帝姒太康失去国家,五个兄弟,在洛河弯曲的地方等待他,作《五子之歌》。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刚刚传了一代,就失去国家,不也悲哀吗?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夏帝姒太康逝世,弟弟姒中康继位,这就是夏帝姒中康。
夏帝姒中康继位后,羲氏、和氏沉溺于酒,旷废记载时令之职事,搞错了日子。胤前往征讨他们,作《胤征》。
夏帝姒中康逝世,儿子夏帝姒相继位。
夏帝姒相逝世,儿子夏帝姒少康继位。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史记》的《夏本纪》记述夏帝姒太康失去国家,到夏帝姒少康继位,寥寥几笔。但是在《伍子胥列传》中,记述伍子胥向吴王姬夫差上谏,不要不顾越国而攻打齐国的时候,伍子胥讲了这么一段话:“从前有过氏杀死斟灌氏来讨伐斟寻氏,灭亡夏帝姒相。夏帝姒相的妃子后缗正好怀孕,逃到有仍氏而生下夏帝姒少康。夏帝姒少康担任有仍氏的牧正。有过氏又想杀夏帝姒少康,夏帝姒少康投奔有虞氏。有虞氏思念夏后朝的恩德,于是用两个女儿嫁给夏帝姒少康,而把纶邑封给他,夏帝姒少康有方圆十里的田地,有五百名士兵。后来夏帝姒少康就收集夏后朝的民众,用官职安抚他们。派遣人诱导他们,就灭亡有过氏,恢复夏禹帝的功绩,祭天时以夏禹帝配祭,恢复了原有的山河。”
《夏本纪》中为什么不记载《伍子胥列传》的这段历史呢?是司马迁认为伍子胥讲的不是信史呢?还是另有隐情?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夏帝姒少康逝世,儿子夏帝姒予继位。
夏帝姒予逝世,儿子夏帝姒槐继位。
夏帝姒槐逝世,儿子夏帝姒芒继位。
夏帝姒芒逝世,儿子夏帝姒泄继位。
夏帝姒泄逝世,儿子夏帝姒不降继位。
夏帝姒不降逝世,弟弟夏帝姒扃继位。
夏帝姒扃逝世,儿子夏帝姒廑继位。
夏帝姒廑逝世,立夏帝姒不降的儿子姒孔甲,这就是夏帝姒孔甲。
夏帝姒孔甲继位后,喜欢迷信鬼神,从事淫乱的事情。夏后朝道德衰败,诸侯背叛朝廷。上天降下两条龙,一雌一雄。因为夏帝姒孔甲没有得到豢龙氏,不能吃它们。陶唐氏已经衰败,他的后代有个叫刘累的,向豢龙氏学习驯养龙,以此来侍奉夏帝姒孔甲。夏帝姒孔甲赐他姓叫御龙氏,作为豕韦氏的后嗣。雌龙死了,刘累做成食物让夏帝姒孔甲吃。夏帝姒孔甲吃完了还问刘累要龙肉,刘累恐惧而搬家离去。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我们中国人一直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但是龙在二十四史中的第一次出现,并非正面形象。我们真的是龙的传人吗?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建立的国家是有熊国,商朝和秦朝的祖先都是吞食燕子蛋所生,周朝的祖先是踩了巨人的脚印所生,我们真的是龙的传人吗?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夏帝姒孔甲逝世,儿子夏帝姒皋继位。
夏帝姒皋逝世,儿子夏帝姒发继位。
夏帝姒发逝世,儿子夏帝姒履癸继位,这就是帝桀。
帝桀时候,从夏帝姒孔甲以来,诸侯大多背叛夏后朝,帝桀不修德行而用穷兵黩武伤害百姓,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帝桀召来子天乙,把他关在夏台,后来又释放他。
子天乙的祖先是子契。
子契死后,儿子子昭明继位。
子昭明死后,儿子子相土继位。
子相土死后,儿子子昌若继位。
子昌若死后,儿子子曹圉继位。
子曹圉死后,儿子子冥继位。
子冥死后,儿子子振继位。
子振死后,儿子子微继位。
子微死后,儿子子报丁继位。
子报丁死后,儿子子报乙继位。
子报乙死后,儿子子报丙继位。
子报丙死后,儿子子主壬继位。
子主壬死后,儿子子主癸继位。
子主癸死后,儿子子天乙继位,也就是成汤。
从子契到子天乙,八次迁徙。子天乙开始居住在亳邑,跟从先王居住的地方,作《帝诰》。
子天乙征伐诸侯。葛伯不祭祀,子天乙开始讨伐他。子天乙说:“我有话说:‘人看水里就能见到自己的形状,国君看人民就能知道自己治理得好不好。’”
伊尹阿衡说:“贤明啊!良言能够听取,大道就能实现。居君位而御其国、爱护人民,行善的人都担任王朝的官员。勉励吧,勉励吧!”
子天乙说:“你不能遵奉命令,我用巨大的惩罚杀死你,绝不宽赦。”于是作《汤征》。
当初,阿衡想见子天乙而没有门径,就担任有莘氏随嫁的臣仆,背着鼎和俎,用如何烧出有滋味的菜的学说游说子天乙,一直说到王道。有人说,阿衡是有德才而隐居不愿做官的人,子天乙派人聘请迎接他,请了五次,他才肯前往跟从子天乙,讲了有治理天下的德才而不居帝王之位的人、以及三皇五帝及夏禹帝的事情。子天乙用把国家的政事委托给他。阿衡离开子天乙去投奔夏后朝。看到夏后朝丑陋,再次回到亳邑。从北门进入,遇到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
子天乙外出,见野外有人四面张网,祷告说:“从天下四方来的禽兽,都进入我的网。”
子天乙说:“嘻,这不是一网打尽了吗!”于是就去掉网的三面,祷告说:“想走左面的,就走左面。想走右面的,就走右面。不服从命令的,就进入我的网。”
诸侯听说此事,说:“子天乙的品德到达一定的境界了,已经惠及禽兽了。”
当这时,帝桀实行暴虐的政策法令,耽于逸乐,而诸侯昆吾氏作乱。子天乙就兴师率领诸侯,阿衡跟从子天乙,子天乙亲自拿着钺来讨伐昆吾氏,于是就讨伐帝桀。
子天乙说:“你们这些老百姓,过来,你们都要听朕的话。强盗小子敢于作乱,夏后朝有很多罪行啊,我说给你们听,夏后朝有罪啊。我畏惧上帝,不敢不纠正他们。今天夏后朝有很多罪行,上天命令我消灭它。今天你们有很多人,你们说:‘我们的国君不顾及我们,抛弃我们的农事而去打仗’。你们说:‘有罪,到底有什么罪呢?’夏帝让人民承担很多徭役,耗尽了夏国的国力。大家有怠工,不合作的,说:‘这个太阳何时消失?我和你同归于尽!’夏后朝的德行已经如此,今天朕一定要前往。你们和我一起行使上天的惩罚,我会大大地奖赏你们。你们不要不信,朕不食言。你们不遵守军事法律、法令,我就刑戮连及你们的子女,没有宽赦。”子天乙为了命令军队,作《汤誓》。于是子天乙说:“我很威武”,号称武王。
帝桀在有娀的大丘战败,帝桀逃跑到鸣条,夏后朝军队在战争中大败。
在鸣条的战斗中,嬴费昌给子天乙驾车。
嬴费昌的祖先是嬴大费。嬴大费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嬴大廉,也就是鸟俗氏;另一个是嬴若木,也就是费氏。嬴若木的玄孙就是嬴费昌。嬴若木的子孙有的在中原国家,有的在或夷狄。
嬴费昌在帝桀的时候,离开夏后朝,投奔子天乙。
言归正传,子天乙在鸣条打败帝桀后,就讨伐三嵕,缴获宝玉,义伯、仲伯作《典宝》。
帝桀对人说:“我后悔不在夏台杀死子天乙,才有今天的下场。”帝桀最后被放逐而死。
夏后朝灭亡,商朝建立。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至此,中原国家第一个王朝灭亡了。按照夏商周断代工程,夏朝灭亡于公元前1600年,历时471年。是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父死子继是夏朝传位的规则。这种规则,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帝王死去后的交接成本。但是必然会碰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碰到昏君怎么办?中国用革命来解决这个问题,英明的商武王通过革命推翻了腐败的帝桀,灭亡了夏后朝。
但是,君王到底是否腐败,是没有标准的。造反的人是否英明也没有标准,他们经常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帜。至于是否是天意,只有胜败论英雄了。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商灭夏,周灭商。中国就再也不可能像日本一样只有一个菊花王朝了。
而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又有多少狼子野心,觊觎帝位。又有多少冤魂野鬼,湮灭在茫茫史海之中呢?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夏后朝衰弱的时候,后稷姬弃的儿子姬不窋已经年老。姬不窋辞去后稷职务,来到了戎、狄之间。
姬不窋死去,儿子姬鞠继位。
姬鞠死去,儿子姬公刘继位。
姬公刘虽然在戎、狄之间,但是重新修明姬弃的伟业,务农耕种,巡行考察土地适宜种什么,从漆河、沮河渡过渭河,伐取木材使用,出行者有了资费,居住者有了积蓄,人民依赖他的治理。百姓怀念他,很多迁徙而归附他。周国事业的兴起从这开始,所以诗人唱歌作曲来思念他的恩德。
夏后朝衰弱的时候,有两条神龙停在夏帝的朝廷而说道:“我们是襃国的两个国君。”
夏帝占卜是杀了它们还是让它们离开、还是让它们留下,都不吉利。占卜说是否请求它们留下唾液而收藏它,就是吉卦。于是陈列币帛而以简策相告它们,龙留下唾液而离开,夏帝用木匣收藏它们的唾液。
夏后朝时候,以正月为一年的开头。
夏后朝时候,帝舜的后代有的失去了封国,有的没有失去。
夏后朝时候,车正奚仲的封邑在薛邑,后来迁到邳邑。
夏后朝灭亡以后,夏帝保存的龙唾液木匣传给了商朝。没有人敢于打开木匣。
夏后朝灭亡以后,子天乙想迁徙夏后朝的社神,结果没有成功,作《夏社》。阿衡向诸侯公报。于是诸侯都归服,子天乙就即天子位,平定海内。这就是商武王。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如前所诉,夏后朝前后延续了471年。也许人民已经习惯了夏禹帝的子孙作天子。作为第一个推翻前王朝的商王朝,也许会有很多道义上的压力。所以商朝不敢迁徙夏后朝的社神。后来,周朝灭亡商朝,封夏后朝的后代于杞国、商朝的后代于宋国,大概也有这个考量吧。这比起后代王朝对前代王朝的子孙大开杀戒,是否温柔了好多?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商武王回来路过泰卷陶,中垒作了诰命。已经废除夏后朝的命令,回到亳邑,作《汤诰》:“三月,大王自己到达东郊。告诉四方诸侯及九州牧伯:‘不要对人民没有功劳,劳费体力就能成就事业。如果对人民没有功劳,我就实施巨大的惩罚,杀死你们,你们不要怨恨我。’说:‘古代夏禹帝、皋陶在外面长久辛劳,他们对人民有功劳,人民就安定了。向东治理长江,向北治理济河,向西治理黄河,向南治理淮河,四条江河得到治理,广大的老百姓就有了居住的地方。姬弃教导人民播种,劝导人民种植百谷。三公都对人民有功劳,所以后嗣得到封邑。从前蚩尤和他的大夫对百姓作乱,上帝就不赐福给他,这是有根据的。先王说:不可以不勤勉啊。’说:‘不道德,就不允许去封国,你不要怨恨我。’”商武王用《汤诰》命令诸侯。阿衡作《咸有一德》,咎单作《明居》。
商武王就改正朔,以十二月为一年的开始。改变服装的颜色,崇尚白色,诸侯、臣属及外国使者朝见天子在白天进行。
商武王逝世。
商武王时候,封了夏后朝的后代。
商武王时候,相仲虺居住在薛邑。
商武王时候,太子子太丁逝世。
商武王时候,用武力推翻夏后朝,用仁义、礼仪治理天下,遗留下《司马法》。
商武王时候,阿衡是商武王的丞相。
商武王逝世后,太子子太丁的弟弟商帝子外丙继位。
商帝子外丙三年,商帝子外丙逝世,弟弟商帝子中壬继位。
商帝子中壬四年,商帝子中壬逝世。阿衡就立原太子子太丁的儿子商帝子太甲。商帝子太甲是商武王的嫡长子。所以取名太甲。
商帝子太甲元年,阿衡作《伊训》、《肆命》、《徂后》。
商帝子太甲三年,商帝子太甲不贤明,暴虐,不遵守商武王的成法,破坏了道德,于是阿衡流放商帝子太甲到桐宫。阿衡代理行政、主持国事,接受诸侯的朝拜。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家天下,父死子继,遇到昏君怎么办?贤臣代为执政是一种办法。这就产生了权臣。伊尹可以流放帝王,应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权臣吧。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商帝子太甲六年,商帝子太甲悔过自责,反而变得善良,于是阿衡就迎接他,并还政于他。商帝子太甲修养德行,诸侯都归顺商朝,百姓得以安宁。阿衡称赞他,就作《太甲训》三篇,褒扬商帝子太甲,称他为太宗。这就是商太宗。
商太宗逝世,儿子商帝子沃丁继位。
商帝子沃丁继位后,阿衡死了。
阿衡时候,著《伊尹》五十一篇。
阿衡死后,商帝子沃丁就在亳邑安葬他。咎单为了用阿衡的事迹训诫后人,作《沃丁》。
商帝子沃丁逝世后,弟弟商帝子太庚继位。
商帝子太庚逝世后,儿子商帝子小甲继位。
商帝子小甲逝世后,弟弟商帝子雍已继位。
商帝子雍已继位后,商朝的道德衰败,诸侯有的不来朝拜。
商帝子雍已逝世后,弟弟商帝子太戊继位。
商帝子太戊立伊陟为丞相。亳邑有桑树、谷共同生长在朝堂上的不吉祥的现象,一个晚上变得粗大。商帝子太戊恐惧,问伊陟。伊陟说:“臣听说妖怪是战不胜道德的,陛下的政务是否有缺失呢?陛下应该修养德行。”
商帝子太戊听从他,而不吉祥的桑树枯死了。伊陟向巫咸称赞了商帝子太戊。巫咸治理王室有成就,作《咸艾》,作《太戊》。商帝子太戊在宗庙中称赞伊陟,说不以伊陟为自己的大臣,伊陟谦让,作《原命》。商朝复兴,诸侯归顺他,所以商帝子太戊为中宗。这就是商中宗。
商中宗逝世。
商中宗时候,有两个人,叫嬴孟戏、嬴中衍。他们是嬴大廉的玄孙,长着鸟的身体,讲人话。商中宗听说了他们,占卜让他们给自己驾车是否吉利,结果吉利,就让他们给自己驾车,并且给他们娶妻子。
从商中宗以后,嬴中衍的后代,每一代都有功绩,辅佐商朝,所以嬴姓多显贵,就成了诸侯。
商中宗逝世后,儿子商帝子中丁继位。
商帝子中丁迁都到隞。弟弟河亶甲做相。
商帝子中丁逝世,弟弟子外壬继位,这就是商帝子外壬。《仲丁》记载此事,但是缺失具体内容。
商帝子外壬逝世,弟弟河亶甲继位,这就是商帝河亶甲。
商帝河亶甲继位后,商朝再次衰弱。
商帝河亶甲逝世。
商帝河亶甲时候,定都于相邑。
商帝河亶甲逝世后,儿子商帝子祖乙继位。
商帝子祖乙继位后,商朝再次兴盛。巫贤担任官职。
商帝子祖乙逝世。
商帝子祖乙时候,又迁都至邢邑。
商帝子祖乙逝世后,商帝子祖辛继位。
商帝子祖辛逝世,弟弟子沃甲继位,这就是商帝子沃甲。
商帝子沃甲逝世,立商帝子沃甲的哥哥商帝子祖辛的儿子子祖丁,这就是商帝子祖丁。
商帝子祖丁逝世,立堂弟商帝子沃甲的儿子子南庚,这就是商帝子南庚。
商帝子南庚逝世,立商帝子祖丁的儿子子阳甲,这就是商帝子阳甲。
商帝子阳甲继位后,商朝衰弱。
从商帝子中丁以来,废除嫡长子继位制度而改立各弟弟、儿子,弟弟、儿子有的争先恐后继立为君,造成九世混乱,于是诸侯不来朝拜。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父死子继,不可谓家天下的一种好制度。因为理论上帝王可以永远有儿子,代代相传,只到永远。但是,从商帝子中丁以来,废除嫡长子继位制度,而实行兄终弟继的制度。这是很大的制度缺陷。再能干的父亲,不可能有无数的儿子。兄长死了,弟弟继位。那最小的弟弟死了,是谁继位呢?他的儿子,还是长子的儿子?因为规则混乱,造成混乱,不也是必然的吗?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商帝子阳甲逝世,弟弟子盘庚继位,这就是商帝子盘庚。
商帝子盘庚继位后,商朝已经在黄河北面的奄邑定都,商帝子盘庚准备渡过黄河南迁,重新居住在商武王的故居。因为首都没有固定的地方,商朝的人民怨声载道,不想迁徙。商帝子盘庚就明白告诉诸侯大臣说:“从前武王和你们的先祖一起平定天下,法律得到修备。舍弃他们的成规而不勤勉,用什么成就品德呢!”于是就渡过黄河南迁,定都亳邑,按照商武王的方法治理国政。这是商朝第五次迁都。然后百姓安宁,商朝的国道复兴。诸侯前来朝拜,通过这种方式来遵从商武王的德政。
商帝子盘庚逝世,弟弟子小辛继位,这就是商帝子小辛。
商帝子小辛继位后,商朝再次衰弱。百姓思念商帝子盘庚,就作《盘庚》三篇。
商帝子小辛逝世,弟弟子小乙继位,这就是商帝子小乙。
商帝子小乙逝世,儿子商帝子武丁继位。
商帝子武丁继位后,思考如何复兴商朝,而没有得到他的辅佐。于是三年不说话,政事由冢宰决定,来观察国家风气。商帝子武丁夜里做梦得到圣人,名字叫“说”。他用梦中所见来观察群臣百吏,都不是。于是就派遣百官到民间寻访,在傅险中得到说。这时说是服劳役的奴隶,在傅险筑路。大臣们带说见商帝子武丁,商帝子武丁说就是他。得到他而和他说话,果然是圣人,推举他为丞相,商朝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所以就以傅险做为说的姓,这就是傅说。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豹曰:野史说,商帝子武丁继位前,曾经流落民间。早就认识作为奴隶的说。知道说有才能。但是,当时中国讲的是血统,奴隶再有才能,不能做官的。所以,商帝子武丁假装天帝托梦,找到了说。权且看过。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时间:2020-09-11 18:36:53
商帝子武丁祭祀商武王,第二天,有野鸡登到鼎的两耳上而鸣叫,商帝子武丁恐惧。祖己说:“大王不要担忧,先修明政事。”祖己就训谏商帝子武丁说:“上天监察下面看重道义,上天赐予人的寿命有长有短,不是上天非要让人民夭折,中断他们的生命。人民有不道德的,不服罪的,上天就命令纠正他,让他修养道德,他才哀叹无可奈何。哎!大王继位,尊敬人民,没有不继承天意的,要常常祭祀,不要不按照礼仪办事而放弃道德。”
商帝子武丁修明政教、实行德政,天下都欢欣,商朝的国道复兴。
商帝子武丁逝世,儿子商帝子祖庚继位。

楼主:ty_云淡风轻的豹

字数:168661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20-08-27 23:45:17

更新时间:2020-09-11 18:36:53

评论数:308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