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正面抗日战场

正面抗日战场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既然“军事家”不起作用,只能靠老管家守大门了。他给以何应钦为首的北平军分会布置了任务,要他们一定要靠现有兵力“竭力抵抗”——给你们讲明了,指望再增加援军是不现实的。
北平军分会现在由两个部长当着家。军政部长何应钦以代理委员长之职主抓军事,内政部长黄绍竑以参谋长之职在协助军事的同时,主抓政治。
黄绍竑的后面还有一个从南京带来的参谋团,里面就包括郑洞国那个咋咋唬唬的老同学严武。
这个黄绍竑颇不简单,他曾经是桂系的第三号强人,李宗仁、白崇禧过来就是他了。但是后来在中原大战时,由于追究失败责任的问题,跟前二位闹翻了,结果跟着老蒋做了小弟。
民国的军人,就好象宋朝崇拜儒将一样,一说谁为“儒将”,即身价倍增。不过由于去清末不远,里面确实也有一些人的国学功底很深。老记者曹聚仁回忆他采访淞沪战役时,碰到过一位参谋长,侃起宋明理学来竟然头头是道,连一般读书人都知之不详的“鹅湖之会”也能讲出个子丑寅卯来。实际上,当时的程潜、罗卓英等人都善写旧体诗,黄绍竑不写诗,但会写词,而且据内行评判,已具有相当水准,端的是位能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将才。因此之故,老蒋对他还是很赏识的。
早在热河之战后期,他和何应钦就被老蒋双双派往北平,其中黄绍竑一去后就被点名担任北平军分会的参谋长。
一开始,他听说仅仅是去给张学良做一个参谋长,还很不情愿。
你要我一个中央的户部尚书去给地方诸侯当幕僚,也太丢份了吧。
但这东西不能明说,革命不分先后,哪里还能再论什么贵贱。
按照规矩(也算是一种潜规则吧),领导派职务给你,就是不想干,也得给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先。黄绍竑给出的理由,一是与少帅不熟,不好共事;二是自己所长在政而不在军,怕误事。
老蒋什么人,黄绍竑肚子里那几根肠子,他还会理不清楚。一句话就打消了对方的顾虑:“北平军分会仍然是(属)我的名义,你就是我的参谋长!”
那意思,你还跟着我干,而不是跟着诸侯干,一点都不丢面子。
随后,老蒋又添了一句:何应钦以后要在那里主持,你可以协助他。
何应钦是军政部长,如今也到北平“屈就”来了。听到这一节,黄绍竑终于答应北上,并在何应钦主持北平军分会后与其结成了一对军政搭档。
自从老蒋在北平军事会议上定下调子后,这对搭档就知道今后的日子难过了。不给援军,还要能“竭力抵抗”,就是要勒紧裤腰带省着用,撑得一日是一日。
两人赶紧商量,看用什么办法能“省着点花”。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缩短防线。
当时东北军第57军(何柱国军)在山海关附近的石门寨担任防守。随着界岭口和义院口的失陷,它就像退潮后落在沙滩上的贝壳那样,实际上孤悬在外面了。
何应钦和黄绍竑都认为这样比较担风险:无论是冷口还是喜峰口被日军突破,何柱国的后路都会被截断。与其如此,还不如提前把何柱国军撤到后面来。
(468)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北平军分会随即命令何柱国,除第115师(姚东藩师)和骑兵第3师(王奇峰师)留守石门寨外,其他主力全部撤至滦河西岸。
应该说,此举不失为高明。虽然防线有所收缩,但撤至滦河西岸后,一来可以破坏滦河铁桥,以此为险加以固守,二来可以与冷口方面的商震军互为倚重,增强彼此的防御力量。
然而事情非常蹊跷,军分会头天发布命令,第二天北平的日本报纸就把消息登了出来。
这样一来,北平新闻界舆论大哗。这个消息军方连我们也蒙在鼓里,日本人却先知道了,难道说是日本人让军分会这么做的?
你们是不是退让了,妥协了,投降了?
何应钦也觉得相当不可思议,只好不停地跟记者做解释,打太极,声明这次军事调动纯粹是“战略因素”,而无半点“政治上的关系”。
事后分析,泄密的原因无外乎两条:一是出了内奸,二是密码泄漏了(当然还是有内奸)。
北平有汉奸特务,其实这个事早就有人提醒他们了。
提醒他们的不是别人,正是此前秘密抵达北平的老蒋。老蒋在召集军事会议的前一天深夜,就把何应钦和黄绍竑叫到他那里,告诉两人,根据可靠情报,老牌“中国通”、原任奉天特务机关长的板垣已被日本军部任命为天津特务机关长,并正在平津四处物色内奸,以便配合日军南下。
当时两人听了都大为紧张。因为“九一八”事变的缘故,板垣早就“名声”在外,大家都知道这厮跟土肥原一样是个大祸害,现在长城外面的日军攻得正紧,如果内部再被他这么搞一下,没准就要出大乱子了。
见此情景,老蒋赶紧安慰他们,还没你们想像得那么糟。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板垣到天津先找了段祺瑞和吴佩孚,结果两人都拒绝了。段祺瑞还被老蒋接回了南方。等于竹篮打水一场空,板垣忙了半天,什么也没能捞到。
其实当初日本军部对板垣还是寄予厚望的。
他们希望板垣这个策动“九一八”事变和“满洲国”的“大功臣”,能够再玩一把漂亮的,在关东军对热河作战时,利用中国国内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来个混水摸鱼,策动华北“自治”,复制一个和“满洲国”差不多的“华北国”出来。
如此,则可在不越出裕仁天皇划定的“满洲国”圈圈的基础上,建立缓和地带,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想法是不错,关键是得找一个和溥仪一样的落毛凤凰出来。
对此,板垣起初踌躇满志。以他“中国通”的经验,觉得这样的人选并不难找。起码有两种人可以入选,一是以前有过点名气,后来过了气又想东山再起的。这样的人,天津巷子里应该一抓一大把,都是以前当过“总理”、“司令”、“督军”,如今灰溜溜地在平房里做寓公的。你说要再建个新政府,而且给官给票子,还让他们当头,他们会不干?绝不可能。
二是跟老蒋不是一块儿的,而这又可以分为好几种。板垣为此专门做了归纳,大致有三,曰:反蒋派、现状维持派、首鼠两端派。不管哪个派,只要你们跟姓蒋的不在一条船上就好办。我现在把华北交给你,帮助你把老蒋和中央的势力挤出去,你肯定求之不得啊。
还等什么。抓紧时间落实要紧。
(469)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板垣做了个计划,上交军部——做计划跟报送研究课题一样,可以解决经费问题。
军部批下来了:相信你,一定行。
有了经费,板垣就忙开了。天津卫住的那几个大腕,像老蒋提到的段祺瑞、吴佩孚这些人,能找的都去找了,邀饭局,说好话,亮票子,无所不用其极。
结果令人难以置信,任他使尽浑身解数,这些人里面没一个肯上钩的。
有的是突然身体欠佳,怎么敲他门也不肯开。有的当着板垣的面倒是客客气气,也答应可以考虑考虑,但考虑来考虑去,就无限期地这么“考”下去了。
可怜板垣要来了经费,却捧着一大堆钱和官帽送不出去,把他给急的。
不可能啊,以前我给他们当顾问的时候,比这少得多的钱,小得多的帽子,还不是看见他们两眼直放绿光,什么要求和条件都可以答应。如今这是怎么了?
要说板垣、土肥原这些所谓的“中国通”,“通”来“通”去,其实也就是“通”了几句附庸风雅的中国话和几张中国地图而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岂是他们这些一脑子门功利思想的小痞子能真正“通”的了的。
吴佩孚这些人,虽然受的教育有多有少,别人对他们的评价也有褒有贬,但在他们身上,都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挥之不去的影子。
张鸣先生在《历史的底稿》中曾用相当的篇幅,指出过包括私塾教育在内的传统教育对中国人思想行为的积极影响。对老先生的这一看法,我深以为然。事实上,国人的耻感文化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这种教育。像吴佩孚这些“老北洋”(也包括已被老蒋接回南方的段祺瑞),不管他们在国内怎么争得你死我活,脑子里都有一个思想根深蒂固,那就是如果想在社会上做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就不能做汉奸。
拿吴佩孚来说,其人向来是以关云长、岳鹏举自命的。人家在江湖上混,打的就是这招牌,这是他最起码的人生底线。试问,义薄云天的关羽可能真的投降曹操吗,还我河山的岳飞会去给金兵拎鞋提包吗,想都不用想的事。
听到这里,何应钦和黄绍竑对视一眼,彼此都松了口气。
一场虚惊嘛。
只不过——
老蒋话锋一转,就像善于在关键环节吊人胃口的说书人一样,又提到了一个人,他叫张敬尧。
说起这个张敬尧,那也是民国年间地地道道的一个名人,不过是一个做坏事做出名的人。
在青年毛泽东的早期文稿中,有一篇很有名的檄文,这就是《驱张敬尧电》。
毛泽东落笔时三十岁不到,正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文章也写得煞是漂亮。在这篇电文中,被他“粪土”了一把的“万户侯”就是正做着湖南督军的张敬尧。
张敬尧的劣迹,可与热河的汤玉麟并称,用 的话说就是“暴戾酷虐,已成惯技”,属于重磅打造的极品坏人。
(470)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这个坏人正好被已在“猎头行业”碰得鼻青脸肿,头破血流的板垣给看到了。
由于平津的“一流人物”谁都不上钩,板垣一时间骑虎难下,不知如何是好。毕竟牛皮已经吹在前面了。你说我前面计划还不成熟,暂缓执行,那军部也要让啊。
想来想去,只能退而求其次。大腕不行,那就找“二腕”、“三腕”吧。
于是他就相中了张敬尧。
一般来讲,极品坏人对名节的顾虑要少得多,甚至没有,对实际利益的考虑才是最主要的。
张敬尧当即就接受了板垣的30万,表示愿意参加伪满州国政府,并密谋在天津进行暴动,配合关东军,一举占领平津。
老蒋可真会说故事,给他这么山重水复地一讲,何黄二人脸色又变了。这怎么办,难不成我们还得专门组织一支部队去除奸?
除奸当然是必要的,不过就不劳二位了。
老蒋颇为得意地告诉他俩,这事已交给日后有“特工王”之称的戴笠去办了。
现在,军情的外泄,再一次对那晚的谈话内容进行了验证,同时也表明平津的内部局势已经更趋复杂。板垣怎么说也算个大特务,又是“中国通”,虽然可能网罗大鱼困难一点,但安插安插小内奸,刺探刺探军事情报,在他应该并不困难。
两人深感必须多留个心眼。不过眼下正是打仗的紧要关头,不可能像《风声》中那样挨个查“老鬼”,只能避和防。
避的事他们老早就做了。原来北平军分会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东北军留下来的班底。比较让大家心里没底的是参谋处的处长,因为这位仁兄的背景跟熙洽很相似,也是前清显贵的后人,而且同样去日本留过学,上过军校。
在有怀疑,但是没证据的情况下,只能选择回避。于是重新设置了一个作战处,由徐祖贻(保定军校第3期)担任处长,与参谋处一同办公和处理事务。
除了避,还要防。当时防的人物里面就有孙殿英。
孙殿英原来是跟着老冯混的。中原大战后,也跑到山西来落了单。不知道是不是沾了29军的光,在29军被张学良收编的同时,他也被收编成了41军,总算没有把作为发家本钱的枪杆子给丢掉。
孙殿英的部队人不少,比29军还多,有3万多人。长城抗战开始后,何应钦本来希望他利用多伦以东的山地地形,对日军进行牵制,以减轻长城正面的防守压力。谁知这厮人多不济事,盗墓有一手,打仗却不行,武藤只用了一个茂木骑兵旅团,就把他赶到多伦以南的沽源去了。
退就退吧,毕竟东北军也在大面积溃退。你不可能要求大家都像29军那样猛吧。问题是孙殿英军的纪律很坏,沿途不是偷就是抢,惹得民间怨声四起。渐渐地,就有人说孙殿英早就通了敌,跟日伪有勾结,日本人碰都没碰他一下就跑了。
何应钦听到传言后,马上命令扣发孙殿英的军饷和给养。
当时,板垣拉拢北洋军阀的老头子们而不得,开始与孙殿英等“二腕”、“三腕”接触的消息已时有耳闻。因此,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
何应钦的这一手,可把孙殿英给愁坏了。没钱没粮,他和手下的兵吃什么呀。
(471)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好在他在北平有一个办事处,便通过办事处处长,找到黄绍竑,说自己根本没有投敌这码子事,希望能把扣发的钱粮补给他。
黄绍竑这时候就相当于何应钦的“政委”。听“政委”这么一说,何应钦也犯起了踌躇,因为不知是真是假,如果孙殿英真的像外界说的那样,还照发他钱粮,说得难听一点,那可就是资敌了。
但如果是假的呢,逼急了,就等于把孙殿英推到日伪那边去了,而且还得用一支部队专门去对付他。
得派一个人去探探虚实。
如果不去,事情就得不到迅速的解决和处理,整个局面都会变得更加被动。去吧,你还不能派一官小的,非得能立马拍板的才行。
“政委”黄绍竑决定亲自走一趟。
说实话,能做出这一决定,还是得有点胆识的。假设孙殿英果真投敌,以他那样不择手段的人(皇上祖坟都扒了,还有什么事他不敢干),是极可能做出绑架或杀人之举的。历朝历代,这种事情多了,说不定人家还正愁没有好的投名状呢,你这样的一品大员自投罗网,岂不正好给他染红顶子。
孙殿英盼星星盼月亮,盼来了军分会的二把手,自然大喜过望。
接下来应该给我派发钱粮了吧?
钱粮有,不过你先得把事情讲清楚。
那些对他不利的传言,不用黄绍竑开口,孙殿英自己就拎得很清楚,当然要一个个分辩。
说我不凭险据守?那里的险根本就算不上险好吧。的确是有些山,不过那可不是南方的山,又不长草,而且山势很平,日本人的飞机坦克一冲,我们就顶不住了。
至于说我没看到日本人就跑了,纯粹造谣。
为了证明自己曾经努力过,只是力不能逮,孙殿英还带着黄绍竑去参观了一下伤兵。
要是黄绍竑是个像严武那样的小年轻,也许就要被他给糊弄过去了。奈何人家黄参谋长出来混的时间不比孙殿英短,做桂系强人的时候,下面这样的情况也不知见过凡几。哪是这么容易就能被蒙住的。
我让你去多伦不是去旅游的。喜峰口、罗文峪的山未必比多伦的山更险峻,人家能打,怎么就你不能打?
伤兵?哼哼。我怎么知道你们是怎么伤的,难道抢东西的时候就不可能伤着?
见黄绍竑眉毛都不动一下,孙殿英知道遇上老江湖,真神仙了。人家也是内行,不是那么好骗的,再不把底牌亮出来,以后就等着挨饿吧你。
其实,多伦的山是险是平,伤兵是真是假,都不是黄绍竑此行所要了解的重点。说白了,他希望孙殿英澄清的无非就一件事:你到底有没有通敌。
最后的机会。
孙殿英差点要哭出来了:我冤哪。
军纪太坏我承认——不过话又说回来,也是给缺乏给养闹的。你别看地图上的多伦面积很大,好象不错。其实是个鸟不生蛋的地方,地广人稀,而且到处都是荒漠。你说我这3万人没吃没喝,一切都要自力更生,能不抢点偷点吗(军纪不好的人大抵都是这样厚着脸皮振振有词的)。
不过,投靠日伪这件事,绝对不可能有。
(47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yokiabc 回复日期:2010-03-03 17:43:19

关兄,之前说的那些回忆的文章过几日我先扫描给你吧, 希望有些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谢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为什么?
当年,我可是把溥仪的祖坟都给挖了。现在他正做着“满洲国”的“执政”,我就是有这心去投他,他会容得下我吗?我这不是把自家脑袋往刀口上送吗?
终于,这句话让黄绍竑得到了他最需要得到的答案。
对孙殿英这样的人来说,民族大义之类都不是很可靠,只有对实际利益得失的算计才能让他自觉地领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或者说,什么敢做,什么不敢做。
与溥仪结下的这个天大梁子,正是孙殿英不可能通敌的最大软肋。
有这就好办了。
黄绍竑当即同意补发孙殿英40万军饷和4万袋面粉。
后者咧开嘴乐了。
还别高兴得太早。钱粮照给,但活也少不了。
光防一个沽源就行了吗,不行。
独石口归你了,镇岭口归你了,这一带往东往北都是你的了。
给养有了,自然你也不能再去骚扰老百姓了,好好打仗,别的都不要再胡思乱想。
这要放在以前,孙殿英非得跳起来不可。守独石口那些地方可都是傅作义的活,怎么凭白无故都让我来干了。可现在他已跳不起来了。说句上不了台面的话,如今连自己下面的小把把都被对方握在手上了(你自己都承认了,走伪满的路是自掘坟墓),想撒娇也撒不了,而不好好干的话,断了你的工资和口粮,你就只有等死一途。
黄绍竑此行不仅摆平了孙殿英,更重要的是,为后来拱卫平津多出了一个重要的棋子——傅作义军(第35军,长城抗战时临时番号为59军)。
北平军分会在调整布局,关东军司令部方面也没闲着。
在第一阶段作战中,中线和东线日军均感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喜峰口大夜袭的当夜,服部旅团就向关东军司令部请求紧急增援。
当时武藤能动用的兵力,就是已驻赤峰的熊本师团。但鉴于多伦的孙殿英军在旁边晃来晃去,怕他们抄袭自己后路,武藤一直不敢把熊本师团抽出来。直到孙殿英退至沽源,赤峰周边已无卧榻之忧,武藤这才命令熊本师团(包括其配属的独立守备队一部)南下,其赤峰防务转由茂木骑兵旅团及伪军担任。
从3月23日开始,熊本师团开始陆陆续续抵达冷口以北。4天后,武藤就下达了预备作战命令。
他的目标,并不仅仅局限于攻占一个冷口,而是要以冷口为突破口,越过长城,拿下整个滦东,因此他在备战上格外有耐心。4月1日,熊本师团齐集肖营子北部,实际已具备一举而克的能力,但他们并未马上行动,而是进行了必要的攻击准备。
这一准备,就是8天。
在此期间,弘前师团和服部旅团突然分别向南天门、喜峰口发起攻击,但用的是炮,而非人。
如果你对日军战法有一定了解,很容易就会得出结论,这是他们在发动进攻之前的一个惯用手法:声东击西。
前方风声鹤唳,原本平静的战局陡然发生变化,需要对奕者拿出新的决断。
(473)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何应钦选择的是见招应招。
除命29军继续加强喜峰口防守外,将手上最后的王牌摆至南天门第一线。
所谓的王牌一共两张。
一张是炮兵。这是中央军的独立炮兵部队,共有两团一营,虽说跟日军比还有不小差距,但起码人家有的野战炮和重迫击炮,我们也有了。这就意味着,他轰你,你也可以轰他了。
另一张是第17军的3个师中唯一的德械师:刘戡师。
这个师和“一二八”淞沪会战时的那两个京都近卫师(87师和88师)差不多,士兵都装备着一色儿的德制自动步枪。
原先黄杰师的右翼是东北军王以哲的部队,毫无疑问,这是南天门防线的最大软肋所在。何应钦拿刘戡师跟他们做了调换,让后者到滦河至冷口一线布防去了。
同时调防的还有光头刘玉章所在的那一个团。不过两天后他们又被徐庭瑶要了回来。
徐庭瑶在此时显现出来了他指挥作战上的细腻和用心。
他把刘玉章所在团要回来的目的,就是安排他们到南天门后方的大小开岭去构筑预备阵地。
预备阵地前后共筑6道,就是这6道阵地,后来成了第17军在战局不利时的救命稻草。
未雨绸缪,进退有据,方能为帅!
南天门这里没有问题,包括冷口在内的滦东当然就有问题了。
何应钦的应对,正合武藤的心意。
他现在需要的就是对方的失误,因为所谓破绽,就是在对手的失误中才能找到的。
何应钦认为关东军在古北口至少拥有一个师团的兵力(指弘前师团),一旦真的发动进攻,南天门防线将面临巨大压力,但事实并非如此。
铃木旅团始终未到古北口,在罗文峪吃瘪后,便退回承德,就地转入防御。这是因为在承德后面,就是日军作为大后方的赤峰,而负责赤峰防御的仅为一个骑兵旅团和部分伪军,这是武藤在发动滦东攻势之前,最让他放心不下的。
也就是说,在古北口负责防守的,始终只有川原旅团和他的配属部队。
到进入滦东战役准备期时,川原旅团又被大抽血一次,其主力中的长濑联队2个大队,配属的三宅骑兵联队全部、广野炮兵联队1个大队都被调走了,实际剩下来的只有4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
古北口炮击,纯属虚张声势,和喜峰口那里一样,并无任何进攻意图。
如果我们当时对武藤的心思就能摸清摸透,在调兵遣将上是不是能够多一些选择性,而战局也不致会变得如此被动呢?
例如,我们可以抽调精兵到滦东甚至冷口一线,稳固那里的防守。
但这只是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是局面也许会变得更糟。
日军声东击西的战术并不是第一次使用,但几乎是屡用屡验,这与日军的机动化能力和配合作战效率有相当大的关系。
纵使你识破他的计策又能怎么样。
那他索性把进攻重点就直接转向南天门,而接下来的情景可能更令你大吃一惊——
(474)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熊本师团坐着汽车到古北口,很快。
已调至滦东的刘戡师(假设的话)根本是跑不过对方的,也许没等他们到南天门,那里已被日军攻陷了。
所以这对中方指挥官来说,其实是一个二难选择,选哪样都难以改变战局,只能说是相对好一些罢了。
相对而言,何应钦的决断还稳妥一些。
按照正常判断,滦东地方那么大,离平津也有一段距离,晋绥军和东北军的大部分又都在那里,应不致短时间内就会陷落,这样,他还有充裕时间部署防线。南天门则不然,这里一出纰漏,后面的平津马上就面临威胁,那是连补救都来不及了。
如果拿中日双方最高指挥官相比,何应钦就相当于一个修修补补的裁缝,长城防线上哪个地方少了颗纽扣,破了个洞,他就想方设法去补一下,注重的是“点”,而武藤的视野却要宽广得多,他重视的始终是“面”。
这倒并不完全是指挥官高明与否决定的。何应钦只能在“点”上做文章,是因为他其实掌握不了“面”。参加长城抗战的中国军队中,除了中央军以外,对29军、晋绥军、东北军这些地方部队,名义上的最高长官何应钦在指挥上都难以真正做到调度自如,得心应手(甚至中央军里也有不服他管的)。相反,他的对手却能做到指哪打哪,随心所欲,其指挥效率确非中国军队所能比肩。
在8天的准备期内,除熊本师团、服部旅团一部外,武藤又从界岭口和义院口抽调了中柯混成旅团的一部分兵力。
在武藤看来,只有把五指捏成一个拳头,打出去才有力量,也才能完成其囊括滦东的计划。
日军在做进攻准备,冷口的黄光华在干什么呢。
答曰:听天由命。
按照北平军分会对防区的划分,黄光华师正面防线达100多里,但他能用的部队一直也就那3个团以及从军分会“借”来的1个野炮连。
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这时候的黄光华在兵力配置上已经相当捉襟见肘了。除林作桢团在肖营子外,另外一个主力团717团(蒋纪珂团)被他放在冷口本阵地,而补充团则安在左翼与29军的接合部位。如此一排,3个团马上就不见了。可还得有预备队啊,最后只好从补充团再抽1个营出来,与野炮连合在一起,这才把预备队勉强凑齐。
就这么点米,真够难为人的。
当然了,这样一来,别说捏成拳头了,五个指头伸过去,还有几个位置空着呢。任谁都能看出这样的防守漏洞实在太大。
黄光华当然也知道。内心里,他也希望商震能像29军那样全力以赴,把其它2个师也都派过来,果如此,冷口防守才有把握。但看样子,老长官并不情愿这样做,自己又不敢当面提。怎么办呢?
他想到一个人——自己的参谋长石彦懋(保定军校第8期)。
石彦懋与商震是河北同乡,而且私底下两人还有过一段不错的交情,商震对他也很给面子。因此平时黄光华不敢或不愿说的话,都会让这个参谋长来捅破。
这次,“得罪上级”的活又交给了石彦懋。
(475)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石彦懋是个有心人,知道就算“放炮”也得找个机会。
机会终于来了。
某天商震到冷口前线来视察。趁着视察休息的间隙,石彦懋便有意无意地向他汇报冷口的布防情况。因为不是正式场合,商震的表现欲也上来了,开始对部下的布防指点起来:我刚才都看了,你们那个不行,全部是一线式配置,要是让小鬼子突破一点,全线即破。
应该怎么配置呢?
商震说:要有纵深,同时要多安排一些据点堡垒。
说得太好了。
石彦懋带头鼓掌。
就在领导飘飘然的时候,他开始“放炮”了。
石参谋长打了个比喻。
现在假设您交给我一个活:纺棉花,要求是把棉花织成布。
但这活我干不了。
为什么?
因为您拿给我的料就只有一条线的料,所以就算我有通天的本事,也没法完成这一任务。
中招了。
不用再说下去,商震已经明白石彦懋是什么意思了。
想不钻到部下设的套套里去,能采取的办法只有继续顺着自己的路子走。
商震不仅假装根本不懂石彦懋打的这个比喻是什么意思,还一本正经地要求他们按照自己刚才的“指示精神和要求”,对原来的部署作出变更。
似乎他还觉得冷口的守军已经绰绰有余,为了进一步体现“人性化”,让石彦懋尽快制定一个办法,安排部队进行轮休。
全天候值勤人都嫌不够,还要轮休?石彦懋真有些啼笑皆非。
话说到这里,商震的意思实际已经表达出来了。换成是黄光华,就得立刻住嘴。
毕竟领导也要面子,也得有台阶可下嘛。
石彦懋勇于“放炮”的精神还真不是虚的。他不依不饶,索性打破天窗说亮话,直截了当地问商震:军长,我们在这里是要真打,还是摆摆样子的?
当着众人的面,商震脸都涨红了,表现相当激动:谁说我们不是真打?!
好,是你自己要钻到套套里来的,不能怪我哦。
商震激动,石彦懋不激动。他还是慢条斯里:我知道是真打。可是为什么我们把2个主力师都远远地放在后面,不拿出来呢?
他这话一说,商震就明白又上当了。
没办法,摊上这样古灵精怪却又胆大包天的部下也真够受的,可商震还真不能拿他怎么样,因为石彦懋本人就是商震自己亲自请过来的。
须知,礼贤下士,从谏如流,不仅可作为美德,很多时候也是一种不能忽视的重要摆设。
对石彦懋,商震骂也骂不得,讲也讲不过,只能对天打哈哈:今天怎么没下雨?哦,我们正在晒太阳呢。
过后,商震好歹还是对黄光华吐了一句实话:人家(指参加长城抗战的其它部队)都在摆,咱们也就摆摆吧。
2个师不肯拉上来,原因就在这里,因为“大家都在摆”。
对于像商震这样的地方军头们,你要当着他们的面说“民为邦本”,几乎没人信(尽管嘴上也会念念有词),但你要告诉他们“兵为将本”,没一个敢不信。
记得张鸣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民国时期的将帅们:如果他们是孙悟空,部队就是他们手中的金箍棒,如果他们是贾宝玉,部队就是他们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一旦丢掉,就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476)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今天电脑有点问题,一直没能发上来。抱歉。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当初阎老西小里小气,还没出手就想着要保本,结果最后差点把老本都丢得一干二净。现在轮到他曾经的部下了。长城抗战一结束,有人就巴巴地送上一副对联,把商震与宋哲元齐名,不过是拿来给人家做反衬用的:大刀宋明轩(宋哲元字明轩),长腿商启予(商震字启予)。
其实商震后来的日子也没好多少去。等到抗战全面爆发时,竟然把跟自己的人都给混没了,与29军张自忠等人在军界炙手可热,如日中天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毕竟老蒋一本帐也清楚得很,你要是给他偷懒放刁,这帐迟早都得找你算。
还是萧振瀛说的好:如果守着这点本钱,不敢下注,早晚必将被淘汰。
所幸商震虽然没了军队,却在另外一个领域找到了自己的新天地——干外交,而且干得不错,在盟军里很吃香(年轻时学过英语,亏他还记得),甚至做到了中国驻美军事代表团团长,跟着老蒋风风光光地参加过开罗会议,着实羡杀个人。
时人评价商震,说他确实跳巢得当,因为他“处事圆滑,善炫善耀之术,实远在善战之上”。如此看来,这位商某人还真的是入错了行。大概外交这个行当,锱铢必较,斗小心眼,拨小算盘,更适合于他。扩大开去,阎老西要是转行去当外交官,没准也不比顾维钧他们差哩。
连石彦懋出马都失败了,黄光华知道增加兵力的想法是彻底没戏了。
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大家只能幻想,幻想熊本师团一时半会还不会打过来。
幻想很快破灭。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9日,日军准备就绪,熊本师团随即向冷口发起进攻。
林作桢团立刻在肖营子陷入苦战。
如果这时候黄光华有充足兵力——商震另外2个师里面至少有1个师可以给他做预备队,都不致于让林作桢如此作难。他可以派预备队从日军侧翼出击,虽不能说一定占有优势,但帮着工事里面的守军撑上一把总是可以的。
奈何他只有一个营的预备队(那个宝贝一样的野炮连还是“借”来的,轻易不敢使用),自己冷口主阵地也频频告急(人少补不过来,所以防线上有好些漏洞,乃至把零星日军也漏了进来),都不知敢先去帮谁好。
对林作桢来说,这一天打得太难受了,因为日军实在太多,就算工事再坚固,他再能拼命,也于事无补。
咬牙苦捱到第二天晚上(真是不容易),日军再次向前线增加了2千兵力,林作桢团终于再也支持不住了。
此前颇受称道的马道沟阵地倒了下去。
日军鱼贯而入。
他们连导游都不用找,跟着溃退的林作桢团就追过来,并一举占领蒋纪珂团防守阵地的左翼。
这回,连冷口主阵地的半边也没了。
黄光华情急之下,立刻组织反击。
先以林作桢团撤下来的1个营为主,再配上蒋纪珂团的2个连,欲收回阵地。
但此时林作桢团官兵连撑两日,已疯惫不堪,气力用尽,所以这次尝试很快失败。
再抽补充团。却不料补充团阵地前沿也都是鬼子,他们犹如泥菩萨过河,自顾尚且不暇,哪里还能再抽出人来。
至于预备队,帮你帮他,早就没人了。
四面楚歌之下,黄光华师开始陷入恐慌。到这时候,后方得知消息的商震才真正着急起来。
他舍得派部队增援了。
可是已经晚了。
(477)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4月11日,黄光华不得不命令全师放弃冷口,向滦河西岸撤退。
让黄光华和石彦懋都想不到的是,亡命之路上挡他们的不是日军——后者战略目的明确,打哪里不打哪里皆有一定之规,占领冷口后,未对黄光华师进行更深入的追击包围。
挡他们的另有其人。
两人坐着一辆卡车往后撤,到一个叫做兰若院的地方时,由于地面浮沙很深,车子陷了进去,怎么开也开不走。
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附近高地上忽然枪声大作,而且都是奔他们来的。
日军不可能跑到咱们前面去,因此可以判断是增援上来的友军。
但友军怎么可能打自己人呢。一合计,明白了,原因是石彦懋穿了一件黄呢大衣,而这是日军的标准装束(后来林彪就因为穿了这身黄皮才挨了晋绥军的枪)。快别再耍帅了,赶紧脱下来吧。
可是高地上的兄弟似乎打上了瘾,这边石彦懋把衣服都脱了,那边还照样放枪。一行人没有办法,只好把陷在沙里的汽车抛下(本来估计众人推上一把应该能动弹),改骑马走。
高地的“友军”算是没得救了,连他们骑马也照打不误(吃鸦片了?精神这么好)。为了避免误伤,黄光华随即下令,部队别走它途。
可危险还是过不去。
等撤到一条河边的时候,发现河上的桥都被烧掉了,而占领对面阵地的竟然还是“友军”。
幸亏那条河还不深,大家卷起裤腿,赤着脚也能过。
过了河才知道,这些神经过敏的“友军”原来就是商震派到冷口来增援的部队,一共2个师,一点都不少——早干什么去了你们都,这时候来瞎添乱。
得亏熊本师团没跟在屁股后面猛追,否则黄光华就得被“前后夹击”,非得全军覆没不可。
关东军近2个师团南下,何柱国放在石门寨的那2个师自然也顶不住,他后面的那些东北军部队更顶不住,所以很快,石门寨丢了,秦皇岛丢了,昌黎丢了,至4月17日,整个滦东地区被关东军完全占领。
4月9日发动进攻,至4月17日结束,只要8天。
准备战役8天,结束战役也只要8天,看似巧合,实际却是武藤指挥和关东军协同配合作战能力的反映。
与之相比,我们的部队的确是太菜了一点。
至此,作为长城防线之一翼的东线完了。
现在,以一条滦河为界,西岸集聚了从滦东地区溃退过来的晋绥军和东北军,他们扎一堆,统由商震指挥,重设防线。
这些人里面,有一个我们很熟悉的名字:翁照垣。时任东北军117师师长,如今跟王以哲等挤一块。
他不是19路军的吗,怎么跑东北军来了?
这话说来就有些长了,翁照垣之所以在19路军里面呆不住(这支英雄部队其时正处于历史上声誉日隆的时期),跟他的性格有关,也有军队里派系斗争的因素。
英雄嘛,大凡都是有些特点的(落普通人身上那就叫缺点了),咱就不要在这个问题上太深根究底了。反正“一二八”抗战结束后,老翁就跑南洋去了(后来做生意有一手,不知道是不是与经常跑南洋有关)。然后听到山海关失守,马上就回了国,去见张学良。见了面就问他要兵,准备上前线打鬼子去,一点没把少帅当外人的意思。
(478)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要说老翁先前说少帅的坏话也不老少(就是背后考证少帅是否不中用的少爷那类话),只不过他自己恐怕早就忘掉了——他就是这么一个人,说了就忘,忘了再说,管天管地,管不住嘴巴,为此得罪人是家常便饭。
让他没想到的是,少帅马上一口应允,还专门派了一个师给他。
毕竟是沪战的抗日英雄嘛,又正在用人之际,请还请不到呢。至于说过一些不好听的,少帅当着面根本就没往心里去。倒不是说这人的肚量真的大得没边,而是那个时候正值少帅倒霉,估计身前身后说他坏话的人实在太多了,数也数不过来,自然也不会对某个人过于计较了。
翁照垣兴冲冲地就带着兵上了前线。
可是他很快就后悔了。因为他发现此兵非彼兵,东北军不是他带惯了的19路军。那是要军纪没军纪,要战斗力没战斗力。
日军发动滦东战役时,他正在冷口以南的迁安和卢龙驻防。冷口那里一失陷,他率部迎击,才与日军打了一仗(其实可能就是对着面放了几枪),就再也打不下去了。原因是旁边的友军都在退,想不退都不行,而且你还得动作快,稍慢一点,就会发现前后左右的友军都没影了,尽是敌军。
这仗还怎么打法。只好跟着退。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其实反过来也一样,三军无能,照样可以把那个将活活气死,哪怕你是曾经的战斗英雄。
老翁仗没打着,还坏了名声,真是窝囊透顶,于是没多久就又挂冠而去了。
商震带着这些堪称残兵败将的部队(当然他自己的晋绥军还是勉强能打一打的),守着一个称不上天险的滦河,真也是度日如年。
毫无疑问,关东军要想突破滦河防线,并没有那么难。
不过这时奇迹发生了。
关东军在未受到任何攻击,且胜券在握的情况下,竟然主动撤退了,而且哪里来的往哪里去——又撤到长城沿线去了。
此情此景,不要说商震,连何应钦也摸不着头脑。
武藤这是搞的什么名堂。
其实不是武藤爱搞名堂,如果照他的意思,他是要打到滦河这边来的。
后撤那是别人的意思。
谁?
裕仁天皇。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4月19日,裕仁接见参谋次长真崎,忽然提出一个问题:关东军的步子是不是迈得也太大了一点,好象捞过界了。
真崎闻言一惊:陛下何出此言?
裕仁笑了,嘿嘿,还瞒我呢,当我深居宫中,什么都不知道是吧。
告诉你,皇帝也是有亲戚,有朋友的。
裕仁单打直入:我让你们打下一个热河就行了,不要再进关,你们怎么不听话,有人说关东军已经进入中国河北境内了,有没有这回事?
真崎一头汗,知道这事已经穿帮,再也遮掩不住了。
不听天皇的话那就是“抗命”,这个责任他可担不起。
从宫中出来,他赶快给武藤捎话,让后者悠着点,擅自入关的事天皇已经知道了,快撤回去吧。
武藤毕竟不是那些张牙舞爪,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的少壮派军人,一听天皇都发话了,自然也不敢坚持,于是就向入关部队下达了撤军命令。
但这次主动叫停并没有能够维持太长时间。
(479)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昨天少了一次更新,按规矩今天会补上,因此晚上拟更新两次,大致在7点和10点。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两天后,也就是4月21日清晨,日军再次炮击南天门。
与上次不同的是,这次真的是川原旅团发动地面进攻的前奏。
当时包括徐庭瑶等高级将领在内,都认为此次攻击是日军对此前第17军大规模夜袭战的报复。
事情还得往回说。
正当4月11日冷口频频告急的时候,何应钦除了加紧往滦河调兵,准备在那里重建防线外,也在同一时间向徐庭瑶下达了一道命令。
这是一道作战命令,但有两个特点。
一是出击部队不要多(“酌派一旅以下”),二是不要走正面(“由古北口两侧向敌袭击”)。
用意跟武藤下令古北口炮击一样,属于战术性牵制,所以规模都不大。区别只在于武藤是为了掩护其滦东作战,而何应钦则是要想方设法减轻包括冷口在内的滦东守军压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当时关东军为进行滦东作战,几乎所有主力都扑到了长城一线,其热河后防极其空虚,赤峰仅一个骑兵旅团驻守,如能组织力量抄袭其后方,断其归路,轻者可减滦东之围,重者可以给他们来了反包围,化被动为主动。
这的确是一个转守为攻的奇着。但问题是,奇着必须有奇将来下,而何应钦并非适当人选。
一个人的性格如何,有时候也决定着他的思维和行动到底能够走多远。
人说曾国藩善于用兵。其实他打了一辈子仗,对自己的评价是很悲观也很实事求是的:行军本非余所长。
说高深点,是他有大智但缺奇谋,说实在点,就是还不够坏,脑子里圣人书读多了,有些僵化,缺乏一点必要的发散性思维(“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余太直”)。
何应钦虽然是正规军校的高材生,黄埔军校总教头,讲起理论来一套又一套,但论急智奇谋,却还远不如他教过的一些学生。
何氏用兵,敦厚有余,谋奇不足,这也是长城战后一些论者对其垢病所在。
当然,在当时的民国将领中,何应钦已经算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要不然老蒋不会对他如此倚重。只不过此才非彼才,那是人才的才,而不是奇才的才,属于名将的初级阶段。后面这个荣誉称号,要等若干年,薛岳这些人冒出来的时候才能真正名至实归。
何应钦指挥作战之谨慎,跟老蒋一直崇敬的曾国藩倒真的相差不多,明明有两个师可用(关麟征师整补后做预备队),真正愿意拿出来投入进攻的却只有一个旅都不到,实际上还是以守为主。
不过进攻的方式有些特别。
即使不说,我们也知道,这就是29军常用的绕攻。
自从宋哲元在喜峰口和罗文峪打出名气后,原先并不怎么让大家看重的这种打法一夜之间身价倍增,几乎要成为一切战术之神了。作为受正规战教育出来的何应钦、黄绍竑们虽然表面上还装得很不以为然,但运筹谋划时却已经不知不觉在朝那个方向走了。
在何应钦的命令中,除了没明说你们得晚上悄悄地干,基本就是29军那里搬来的完整套路。
(480)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但这种打法在南天门前线其实早就试验过了。
作为中央军中“技术流”的鼻祖,前线总指挥徐庭瑶当然是有两下子的。
利用滦东战役前的那段相对平静期,他一口气做了三件事:修公路,架电线,固工事。看似平常,实际上他的这种作战思路在当时来讲是很有些前卫的。
修公路,是要保证“物流”畅通。长城抗战始终,虽然制空权一直掌握在日军手中,但前线军需供应从未中断,大量军火弹药和粮秣物资,通过包括汽车在内的各种运输工具,源源不断地从平津运往密云,并通过这个中转站发往最前线。
架电线,是要保证“信息流”快捷。据白崇禧回忆,当时虽有无线电台,但很重,得四个人抬,往往部队到了,电台还没到。更差劲是大多属长波无线,信号很差,极易误事(连先前的川原旅团都出过故障),这当然是电话通讯无法比拟的。
固工事,那就更重要了。别的不说,杜聿明在南关前设置的防线,可不就是被川原的那800发炮弹轰垮的。
鉴于日军长管火炮的厉害,徐庭瑶亲自监督,在南天门构筑阵地工事,同时在里面还修筑了交通沟,便于己方炮兵可以自由往来。应该说,这次筑的工事要比南关好的多,基本能做到纵深有度,以确保炸了前面还有后面,炸了左边还有右边,绝不是排成一条线,一轰就完蛋的那一种。
关东军发动滦东战役前,川原为了配合作战,不是往南天门这边放过炮吗?
飞过来的炮弹成千上万,但从事后来看,仅破坏了“一连之工事”,掩体内的中方部队也未有多少人员上的损伤,这个就叫战前多流汗,战时少流血。
不过话又说回来,老是这样蒙着头被人打总是件让人憋气的事。
徐庭瑶想想不甘心,就自己效法喜峰口的29军,也组织别动队,配以短枪和手榴弹,迂回日军侧后进行绕袭。
由于规模较小,这种绕袭大多属于麻雀战性质,无非是打打伏击,放放冷枪,撂倒几个就跑。
战果不大,但给日军造成的“麻烦”却不小,弄得他们在自家院子里溜达都不得不提心吊胆,惟恐一不小心中了路边飞来的流弹。
这种事如果让29军或者晋绥军等地方部队来干,日本人也许只会捏捏鼻子,偏偏跑出来的是中央军。这让他们颇为恼火。
你们也干这个?
日本有家报纸为此还专门登了篇文章,说中国军队现在真够“阴险”的,连克鲁泡特金战术都用上了。
克鲁泡特金(一译为苦鲁巴金)是日俄战争时的俄国将军,这兄弟比较擅长于正面防守,侧翼骚扰的战术,给日本人印象很深,故以此名。
事情都登报了,自然瞒不住北平的何应钦。
当时何应钦听了直摇头,看上去对此举很不以为然,还带话给徐庭瑶,说你们这样不行,不光明正大嘛,而且容易招致古北口日军的报复。
谁也不会想到,没过多久,他自己却对“克鲁泡特金战术”感起了兴趣。
其实说到底,能够占足便宜的事谁会真不乐意干呢。
(481)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徐庭瑶在接到何应钦的电令后,把别动队由一个改成了两——新上来的刘戡师也组织一个。
出击时间就定于当晚8点。
毕竟是中央军,打绕袭夜袭战还是不太在行啊。
你别看29军玩这个顺溜,人家可都是这方面的专家,里面的花样和窍门也着实不少。
无论是赵登禹还是刘汝明,搞夜袭都得等到深更半夜,这就叫“月黑风高夜”。那时候对方正睡得迷迷糊糊,像个猪猡,你一刀剁下去才能有着有落。
从两个师别动队的组成来看,黄杰师动用的仍然是原来的那个别动队,官兵主要来自一个补充营。刘戡师的人员也差不多。反正都没有把当家的精兵拿出来。要知道,29军大刀队成员可都是个顶个挑出来的好汉。
两支队伍的区别,真不光是有没有大刀这么简单。
当然,这些都可以归结到夜袭绕袭这些“小战术”在不同特点部队心中的份量。29军武器简陋,又都处在紧要关头,不用心去做,连自己都不能保全,相反,第17军条件就要好得多,平时练的也主要是阵地战,所以就算是偶尔客串夜袭,心里也有搂一把就走的想法,效果自然就大不一样了。
老牌特工陈恭澍回忆,有一次他组织的除奸行动意外失败。戴老板(戴笠)事后给他总结教训,就指出陈恭澍的行动败在他始终想“死里求生”,而缺乏“必死之心”。别看都是“死”,但有没有给自己预留退路,那效果还真不一样。
果然,黄杰师别动队刚接近日军营盘边缘,就被他们发现了。这时候11点还不到,人家精神头好着呢。
袭击战变成了阵地战,别动队不过是一个补充营,攻击力也不是很强,所以只好早早地就撤下来,等于什么都没捞到。
倒是正面配合的一个营表现还略强一点,毕竟是主力营,与日军拉扯了整整一夜才鸣金收兵。
与黄杰师别动队相比,刘戡师别动队又要好上一点。他们甚至绕到了古北口北面,破坏了承德至古北口的公路,一度使日军古北口的接济为之断绝。
仅就战绩而言,这次所谓的大规模夜袭战实在不值一提,所以也没能真正起到牵制日军或减轻滦东压力的作用。
时隔10天,日军还要为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来进行报复,真是够小肚鸡肠的。
其实“报复说”只是中国人这么想,真正的原因是此时关东军向长城内发动进攻的禁令已经解除。
日军拿下滦东后,突然一下子又后撤到长城一线,把一个人急坏了。
谁?
四处拉人又四处碰壁的板垣征四郎。
老蒋说得没错,这哥们真称得上是“史上最差劲猎头”。当初忽悠军部,从陆军省拿到了300万日元的经费后,他就跑到天津去主持所谓“板垣工作”,即在平津进行策反,以便使华北“准满洲国化”。
可是这项工作进行得十分不顺,忙乎了半天,只网住了一个张敬尧。钱倒是没花多少,一共才25万(按老蒋的情报是30万,不知道是不是姓张的自抬身价),可一分钱一分货,你拿到军部或者关东军那里去问问,张敬尧谓谁,根本就没几个人认识,没准还以为是天津哪个旮旯里掏出来的小流氓呢,所以在张敬尧没正式“起事”之前,他自己也不好意思把这事给抖搂出来。
(48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板垣在外面干得一塌糊涂,家里面的人可并不知道。由于板垣先前是靠“九一八”扬名立万的“民族英雄”,连身为关东军司令官的武藤都对他分外看重。板垣提了一个“谋略为主,作战为辅”的计策,老头子就连连点头,视之为克敌制胜的灵丹妙药。
说穿了,此时关东军在长城一线的作战,都是在跟着板垣的指挥棒走。武藤不惜违背天皇“旨意”,偷偷越过长城来发动滦东战役,其动机也是为了配合“板垣工作”。因为板垣说了,只要关东军把滦东拿下,就可以为他在华北策动的“叛乱分子们”创造一块可靠的“根据地”。
就在4月18日那天,当板垣听到关东军果真举兵突破冷口,占领滦东的消息时,高兴得拍手大叫,马上就给武藤发了个电报。在电报中他毫不犹豫地扯了个弥天大谎,说“宋哲元预定4月21日在平发难”,要求关东军高歌猛进,助其一举成功。
我说板垣,你攀谁,也不能去攀人家老宋呀,宋哲元现在是中国国内当仁不让的民族英雄,有“南蔡北宋”的名号,怎么可能再跟着你跑路做汉奸?
也不知道这个板垣脑子里究竟是怎么想的。许是他哪天做梦做到形似宋哲元的人士收了他钱了吧。
要说这人吧,就是不能出名,一出名别人就以为你无所不能。板垣不是说完全没有才,还是有点歪才的,不过主要是打仗方面的才,而且他本人确实也对打仗更感兴趣,听到关东军打到滦东来就激动得晚上连觉都睡不好,表现狂兴奋,恨不得自己能亲身参与,而在别人认为他应该干好的份内工作——特务工作方面,那是连他的同事土肥原都大大不如的。
这位可能要说了,板垣不是搞过“九一八”、“满洲国”,还因此出名了吗?那得看跟谁搭档。“九一八”靠的是石原,“满洲国”则是土肥原在前面给他把路铺好了。真正算他挑起来的也就一个“一二八”,但真正在那边煽风点火的,又不是他,而是田中和川岛芳子这些人。
板垣自己的份内活干不好,对别人的要求却很高。关东军出乎意料地从滦东撤退后,他为此大光其火,即刻给关东军司令部发了个急电,质问军队为什么后撤:说好“宋哲元”3天后就要起事了,你们是不相信还是怎么着,你们这么一撤不要紧,我的整个华北策反计划就要泡汤了,到时候,别怪兄弟我无能,实在是你们自己不上劲啊。
接到板垣的电报,武藤坐不住了。
是啊,宋哲元“4月21日”就要“发难”了,在这节骨眼上,关东军怎么能不配合呢,要那样的话,岂不是让板垣君做出的全部“努力”都付之东流了吗。
配合,一定要配合。
但是这次不比以往,天皇对参谋本部已经告诫过了,再想再瞒着他偷偷摸摸地进关作战,显然是做不到的。
现在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派人去做天皇的思想工作。
被他委以重任的,是小矶参谋长。
小矶当天就赶往东京去托关系找人。
当然不是一般人,那得是实实在在有些分量的。
(483)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参谋本部的真崎次长算一个。可是自从被天皇“突袭”一把后,再让他贸然帮着说话就太为难人家了。
所幸还有敢帮着关东军出头的,此人就是皇道派的总舵手——陆相荒木。
荒木建议小矶改改思路:
你得研究天皇陛下的心理,愿意派关东军去占领热河的,根本就不在乎让你们再占领关内。天皇所担心的是,这样过猛过快的话,容易引起英美鬼畜们的干涉,反不利于“满洲国”的长治久安,所以你们一定要围绕着满洲国做文章。我们打动天皇的口号就是,不求最准确但求最有效!
天皇说不扩大就不扩大啦?扩大与不扩大,是相对而言的嘛。你得从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给他分析,天时也就是打仗的时间拖得越长,长城各关隘越难巩固,而要想速战速决,就必须在地利以及人和上放开手脚,即不限制关东军活动区域,不压制关东军作战的积极性和热情。
如此,“满洲国”的长治久安才能真正做到一劳永逸。
真不愧是陆军大佬,一席话说得小矶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
领导就是比咱高明啊。
一个在长城沿线“弹性用兵”的关内作战方案就这样出台了,并随即奏报天皇裕仁。
看到这一方案,裕仁频频点头。
既然如此,早说嘛,你们的良苦用心,朕这算明白了。那你们就去“弹”一下吧。
从天皇那里拿到允许入关作战的圣旨后,武藤大喜过望。
鉴于天皇曾经要求停止滦东战事,为了顾及皇帝金口玉言的面子,这次武藤决定先从中央军驻守的南天门入手,一方面消除古北口的威胁,彻底击溃驻守南天门的第17军,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宋哲元举事”——进攻南天门的时间(4月21日),就是这么给定出来的
在接到关东军司令部的正式攻击命令时,川原所拥有的兵力除了那4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外,另有1个临时重炮中队和工兵第8大队(小泉大队),虽然仍然不满员,但他打仗的积极性很高。
早就看对面的支那军不顺眼了,还三天两头变着法来偷袭我,这回看好吧你们。
古北口一役的成功,使川原自信心大增,表现在外面就是狂得不得了。
古北口算难打了吧,只不过用了三天。南天门还不如古北口险呢,我相信,连三天都不需要!
在他眼里,双方似乎已经调了个个,自己手里掌握着2个师,而对手倒只有4个团(日军大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团)。
当然了,具体到作战指挥上,川原并非是个无头脑的莽夫。
要进攻南天门阵地,必须知道重点在哪里。
对此,他是深有体会的。古北口一战,首先拿下了一个将军楼高地,便足以控制全局。这次也要选类似的点。
这个点叫做八道楼子。
为什么叫八道楼子呢?
因为上面有八个碉楼。一个高地上弄八个碉堡,一听就知道是个险地。
的确,此处位于南天门左翼,不仅远远高出中间和右翼,而且还可以俯瞰北面的古北口镇。它的地位大致相当于喜峰口那里的老婆山,得之能占便宜,失之就要吃亏。
八道楼子,必夺之地。
(484)

楼主:关河五十州

字数:192271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9-09-06 22:56:00

更新时间:2020-10-01 11:00:29

评论数:1052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