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水读 >  天涯 >  煮酒论史 >  正面抗日战场

正面抗日战场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离开海军宿舍,黄郛一步不敢停留,立刻找何应钦商量,究竟何去何从。
事关重大,何应钦决定在撤离前再开一次会,大家坐下来集体商讨一下。
史料记载,当时参加会议的一共六人,除政整会的黄郛、李择一,军分会的何应钦、黄绍竑,以及北上协助黄郛的张群外,还有一个军分会参谋处的王伦。
在黄郛介绍完日本人的停战条件后,各人发表意见。
黄郛和李择一都同意停战谋和。黄郛的意见是,由于没钱没粮,军队既无士气,后备又极其匮乏,溃兵与难民都已接近失控状态,北平看样子很难守住,如果平津全失,“中央政局必动摇”,溃败的部队退到河南山东后,在政府无粮饷补给的情况下,不能抵抗,只会扰民,对形势而言,无异于雪上加霜(“种种不堪设想之后患,均意中事”)。
从与日本人交涉的情况来看,他们现在只提到了一个停战线的问题,而实际上我们的部队早就退到这条停战线以外了,因此可以答应。至于正式谈判时,只要在条文上仔细一点(“加意审慎”),应该不至于受到政府和民众的过多指责。
从内心上来说,张群跟黄郛和李择一的态度是一样的,但因为他当时既非政整会,也不是军分会成员,不便太早地表态,因此一直沉默不语。
六个人中,数王伦的反应最为激烈。
这哥们原来在南京政府时担任军政部厅长,是何应钦的下属,但此人的个性脾气却跟他的上司大相径庭,属于黑旋风李逵类型的。说到意见,他只有一个字:干(或曰瞎干)。
按照王伦的意思,这时候应该赶紧把城里的炮兵集中起来,朝东交民巷的万国使馆区开炮!
什么日本人,美国人,英国人,能轰的全给它轰完,哪怕弄到一地儿的血,倍儿恐怖。
(那英美老外还不得找咱们拼命吗?)拼命?拼命又怎么着,我们北平都丢了,还不够惨吗,他们再惨,能惨得过我们吗。再说了,谁让他们不帮我们调解的呢,谁让他们又同日本人住一块儿的呢,吃了亏,让他们找日本人算帐去。
听他嚷嚷完,众人目瞪口呆:什么年代了,你又不是义和团的,再急了眼也不带这么玩的。
两个赞成和谈,一个算弃权,一个语无伦次,不过可以肯定是强烈反对和谈的。
如果放在以前,何应钦肯定倾向于停战谈和,可是经过上次与永津打交道后,日本人的无信和卑劣让他不寒而栗,怕这次又上关东军的当,因此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
到现在为止,场上的形势是二比一。最后一个人的态度至关重要。
关键时候,黄绍竑站在了黄郛一边。
他认为可以双管齐下,一面加强城防,一面派人去和关东军商量停战,万一日本人又耍花招,或者条件太苛刻,无法接受,到时候再由徐庭瑶负责组织防守,也还有边打边撤的时间。
三比一,少数服从多数,通过。
意见是统一了,不过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此事干系重大,必须请示。
(53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但此时,老蒋正在江西九江的牯岭指挥对红军的“围剿”,北平和牯岭没有长途电话,而日本人又逼得急,眼看时限就要到了,打电报去请示根本来不及。
大家都互相看着,大眼瞪小眼,伙计看老板,没人敢做这个主。
眼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黄郛咬了咬牙,拿出了当天行政院长汪精卫给他发来的电报。
汪精卫在这份电报中明确了谈判的尺度,表示只要有停战议和的希望,除不能签定承认伪满洲国和割让东北四省的条约外,其它条件都可以答应。
现在日本人只是提出了一个停战线和中方“主动要求”停战的要求,这两个条件应属“可以答应”之列。
此外,在电报中,老汪还让黄郛给何应钦和黄绍竑捎话,一方面要求部队“尽力应战,不可轻于放弃”,另一方面又说,即使在打仗的时候,也“不妨(与日方)接洽”,相机办理,一切行动中央“共负责任”。
在明确政府应该不会反对,而时间又非常紧迫,间不容发的情况下,负主责的黄郛、何应钦、黄绍竑一致决定先谈判再请准,即使事后受追究处分也认了。
随即一面将相关情况电告蒋汪,一面派李择一通知永津:中方同意接洽停战。
这是一个幸运的夜晚,又是一个不幸的夜晚。
幸运者,华北平津或可借此免于沦陷,国家亦能稍得喘息之机,不幸者,倭人贪欲并不会由此止步,而当事者都将从此踏上蒙羞之路。
按照日本人提出的停战条件,还必须派一个军事代表去“主动要求”停战。
派谁去呢?
谁都不肯,摆明了是往自己脸上抹黑的事,而且战败求和的事(说难听点,就是乞降),放到军人身上,谁愿意?
但人是一定要派的,最后大家都盯住了一个人——军分会作战处处长徐祖贻。
徐祖贻被众人盯得发毛,知道原来是打他的主意以后,死活不肯就范,看上去简直比拖他出去枪毙还难搞。
理由也很简单:这事不成,会被日本人羞辱(以前何成浚就这样被莫名其妙地关进了大牢);这事成了,会被自己的国人羞辱(也许连整个家族都抬不起头来)。
不肯去,那怎么行,这里就你合格——官至少将,仪表堂堂(不能有辱国格嘛),会说日语。
一帮人轮流上阵,连吓带哄,连骗带压,总算把徐祖贻给弄服贴了,坐上汽车,跟永津一起,如赴刑场一般地出了北平城。
时间:5月23日早上5点。
方向:顺义附近的弘前师团司令部驻地。
路程:50里。
50里路,汽车一个小时就能到,但这一个小时,对等待消息的人们来说,却比一年还长。
拍板决策的这几个人虽然都知道面对现实,停战谈判也许是最理智的办法,但真正由自己来敲定这一方案,心情又都是极其沉痛的,因为说穿了,这就是在签城下之盟。
(533)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从黄郛,到何应钦,到黄绍竑,都是一路读着中国古书过来的。从大宋朝开始,那些在北方蛮邦异族的刀口下签盟约的代表们,就一次次地被写在书上,人们指着他们的名字,骂出来的都是同样两个字:汉奸!
史有前鉴,人何以堪。
不等了,先散吧。
一个小时后,沈亦云看到了她的丈夫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了寓所。
那人苦笑着对她说:(我们)可以不走了。
黄郛在给他的义弟老蒋的电报中,用了这样八个字描述当时自己的心情:兄泪内流,兄胆如裂。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徐祖贻那边仍然杳无音信,何应钦的心情越来越紧张,担心他这一去真的凶多吉少,遂决定做好两手准备,召集北平附近的军事将领,再开一次紧急会议。
早上8点,何应钦一个电话打到驻顺义牛栏山的傅作义35军那里,要他到北平来开紧急军事会议。但是傅作义说日军正在发动进攻,他没有办法脱身,只能派他的参谋长代往。
此时的何应钦无论如何不会想到,在牛栏山阵地前,中日两军早已打得难分难解!
早在徐祖贻还没有随永津出发之前,趁着天还未亮,铃木旅团和川原旅团就向牛栏山阵地发起了猛攻。
从南天门战役以来,弘前师团的打法已形成其固有的一种“特色套路”:夜袭,趁对手精神意志极度涣散的时候,攻敌以不备;炮击,把你的阵地工事全部“地毯式”扫一遍,尽可能消除前进障碍;最后,坦克掩护,步兵随后,他打得着你,你打不着他。
在这种近乎完全不讲理的打法面前,连刘戡那样强悍的德械部队都垮下来了,一般部队更不在话下。
可是傅作义35军并不是一般部队。
历史上的晋绥军,素以善守著称,这个名气可不是随随便便得来的,那是一刀一枪在实战中杀出来的。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即为傅作义。
西北军的“呆子”刘汝明也能守,不过他主要靠的是中国农民式的小聪明和大刀队的勇猛,遇到过硬的仗,他还是守不住的,那时候只能比谁跑得更快了,所以有人说他打的都是“滑头仗”。傅作义则不同,他本身军事天赋就极高,又有在保定军校受过的教育打底子,加上为人还比较谦虚谨慎,肯沉下心来进行钻研,因此防守比较讲“科学”,也更经得住考验。著名的涿州之战就是例子。
那还是在二次北伐的时候,当时傅作义带了一个师万把人,单兵突进,一举占领了北京西南的涿州。这在军事学上本来是一个出奇制胜的锁喉招数,既能切断奉军的南北联系,又可以直接威胁京津。无奈其他北伐部队不能配合,竟然都被张作霖打退了,这样一来,反而把傅作义自己逼入了绝境。
张作霖调动重兵,在外面围了一重又一重,原以为城里的人一无援兵,二无供给,应该支持不了多久,谁知道傅作义特别能熬,一熬就是一百多天,奉军愣是攻不进去。最后还是阎锡山认为守无意义,授意他停战议和,涿州之战才得以结束。
从此之后,大家都知道了,不管你有多大的能耐,如果一定要进攻,最好还是离这位姓傅的远点,因为他的那张盾轻易是戳不破的。
(534)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当然傅作义并不是天生就特别能挺能熬。换言之,谁也不是一生下来就会打仗的,都是从打中学,学中打,有的人是越打越烂,有的人却是越打越能打,最后就真的登上了名将殿堂。
傅作义无疑属于后者。
长城抗战以来,虽然尚未与对手进行过面对面的直接交锋,但他对日军火炮之猛和坦克冲锋已经早有耳闻。
显然,要克敌,就必须先克敌之火炮及坦克。
傅作义来到顺义后,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带着手下的参谋和工兵,到牛栏山前线视察地形。
牛栏山其实既不高也不险,从布阵的角度来讲,绝对算不上是一个有利地形。不过高手与庸手的区别就在于,高手往往可以化腐朽化神奇,而庸手,你就是给他再好的牌,他都可能输得一塌糊涂。
傅作义虽然不会近景魔术,但他的防守要诀比魔术还神奇,叫做“七分用土,三分用枪”。
围绕这一要诀,傅作义让人把他脑子里勾画出来的掩样和战壕样式,逐一绘制成图,然后下发各连队,并发动顺义当地上万民众,军民协手,抢筑出了一个相当复杂而又极其实用的工事建筑。
在牛栏山之战还没开始前,弘前师团就曾派出飞机进行试探性轰炸,结果工事损坏极小,部队伤亡更是微乎其微。
在牛栏山之战结束后,日军专门组团对这些工事进行了参观,结果是相当令他们吃惊的。
眼前的牛栏山和长城一带的山地没有什么不同,也是石头山,而且一块块石头都非常坚硬,但傅作义一手打造的工事却愣是做到了几乎无可挑剔,具有“相当之价值”,实为“最新式之坚固阵地”。
看到这里,我们也感到奇怪,这傅作义究竟是何方神人,他是怎样用他的金钢钻,在这片石头缝里挖出如此“良好之战壕”的呢?
那万名当地劳力当然居功至伟。在南天门那一带,恐怕一下子也找不到这么多人。但已经到了北京郊区,人口密集之所在,当然是一呼百应。
而最主要的还是傅作义“七分用土”的水平。
他在阵地前面先挖了两道外壕,外壕外面埋了地雷。
地雷是干什么用的?
防坦克。
鬼子的坦克不是很厉害吗,我先让你尝一下铁家伙的味道。
如果地雷还不过瘾,扒不下你的皮来,那咱再试试外壕。
需要说明的是,这两道外壕不是普通的壕沟,里面是不放人的,为侍候鬼子坦克之专用——每道外壕宽深各4米!
就算你躲过了地雷,可是外壕你能跨得过来吗?
除非是再接两块钢板出来。
现在,我们把镜头放近一点,再来看看主阵地。
主阵地又分三道战壕,每道战壕顶部都盖着圆木,圆木上面有沙土,沙土上面还有青草,可算是伪装到了极至,别说飞机,就算是肉眼,也不一定能看出那下面就是战壕。
当然了,战斗真进行到激烈的时候,战壕就是伪装得再好,也还是会被鬼子发现的——你总得开枪打炮吧。
(535)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黄金地 回复日期:2010-04-07 17:34:53
西北军的“呆子”刘汝明也能守,不过他主要靠的是中国农民式的小聪明和大刀队的勇猛,遇到过硬的仗,他还是守不住的
==============
中国农民式的小聪明?关兄的这个名词莫名其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处只是写时偶尔想到,一时未想到其它表达法,并无它意。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不要紧。我们的战壕是两层的,炸了上层还有下层。
两层都炸掉了?
算你狠。不过告诉你,这三道战壕都是前后左右贯通相连的,中间尽为交通壕,你炸了这边,我一猫腰就可以钻那边去了。
火炮、坦克都避过了,但鬼子兵素有武士道精神,他硬爬过来怎么办?
进得来,未必出得去!
在这里,我们还得到老祖宗那里去温一下功课。
《三国演义》里面,玩阵法大概没谁玩得过诸葛孔明的。这老夫子如果拿到现代来,就是一魔方高手。
他的阵法有一个名称,叫做八卦阵,还有图纸哩,其名八阵图。人道是“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管你多少精兵强将,它都足可笑纳。
现在很多景点,真真假假都有这么一个项目,好象就叫八卦阵,是用木桩围起来的,不大的那么一块地方,跟当年的气势比肯定是差远了。
我进去过,不好意思,一时也晕了,后来还是被人家带出来的。
真是丢脸。不过我事后总结了一下,如果我当时不慌,不乱,不怕难过情,拿着笔划一下,做个记号,应该不致于这么逊。
有好多人质疑这种八卦阵在现实生活中有多少实用性。但我敢断定,真打仗的时候,吃过这东西亏的人还是大有人在的。
我们平时没有刀斧之虞,尚难以做到“不慌,不乱,不怕难过情”,如果旁边枪林弹雨,血肉横飞,试问你还能冷静得下来,拿个记号笔划来划去吗?
傅作义的工事,简直就是现代版的“八卦阵”,据说外人进去,如果不晓机关,或不明决窍,是很难辨清方向的。结果就是你在战壕里面跟个没头苍蝇一样,还在找出口呢,对方就可以随随便便地从任何一个枪眼里伸出枪管,叭地给你一枪——这枪都等于白挨,身上穿了个窟窿,你都不知道该找谁去喊冤。
敌军找不到方向,我们却是门儿清。
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掩体不大,但傅作义却能够螺丝壳里做道场,几乎每个掩体里,指挥作战的地方,放置弹药的所在,伤兵包扎的场所,哪怕是上个茅坑,都分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战事再激烈,再混乱,壕沟里的人可全不受影响,大家都该干啥还干啥,一点都不会被打扰。
都是山西人,也同为心思机巧之辈,阎老西专注于拨拉算盘,而傅作义却把他的所有算计都一股脑放进工事壕沟里去了,愣把战场弄得跟他的艺术工作室一样。
民国战将,若单论防守,无人敢小觑傅氏,此为公论。
弘前师团虽然战前就知道傅作义系晋绥军主力,比商震的部队还要强上一些,但自南天门战役后,他们一路上都是所向披靡,连着打残了包括德械师在内的3个中央军主力师,气焰嚣张得不得了,那额头摸摸都烫手,一时半刻,体温根本降不下来。
我们来这里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你们见识一下“皇军之威力”。
可这回轮到他们见识傅作义的威力了。
(536)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日军共调用飞机10架、坦克10辆,山野炮共30门,步兵几千人,朝傅作义的一个团(董其武第436团)防守的主阵地发动冲锋。
第一个回合就吃了大亏。连外壕什么样都没看到,地雷就一个接一个地爆炸了,开在前面的坦克,跟在后面的步兵,被掀的掀,炸的炸,犹如炒菜一般,色香味俱全。
看着坦克残骸和同伴们惨不忍睹的尸体,鬼子兵们吓得再也不敢跟只螃蟹一样地在阵地前面横来横去了。
可总要往前面走呀。走还是要走的,挑着走,也就是拣长草或者看上去没动过的地面走。
这样就能不踩着雷啦?
撞大运而已。看个人运气,运气好的中奖,运气不好的等着下一轮挨枪子。
让端着枪冲锋的日军步兵感到痛苦的是,原先躲在坦克后面的优势掉转了个个,变成守军能打到他们,而他们不能伤着对方分毫了。
战前,关东军飞行队曾对牛栏山阵地进行过轰炸,但由于工事战壕的隐蔽性特别好,并未能对其阵地造成致命杀伤。现在守军就蹲在战壕里,趴着往外射击,那枪眼只有2寸宽,4寸长——就算你是神枪手,对付这么微小的一个枪眼也不太容易吧。
日军放弃坦克,转而改用步炮协同的方式,对主阵地发动全面进攻。
老规矩,先用重炮轰。
这回轰的时候有目标了。毕竟你要对着日军射击,那藏身的掩体和战壕就是伪装得再好,也没有办法不暴露。
轰完,放心了,往前冲。
越过外壕,进入主阵地。
对面战壕里没有人,看样子,人和工事都被炸得差不多了。
可你们倒是留神一下旁边呀,忽然呼啦啦一下,从周边其它战壕里跳出了一群端着剌刀的猛人。
这是张成义419团的防区,玩肉搏的上来了。
在中原大战前,西北军的冯玉祥对晋绥军是瞧不上眼的,自己的西北军招兵也从不肯招山西人,这倒不是完全出于偏见,道理还是有一些的。
那时候的山西很富,所谓“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大抵人日子过好了,吃穿不愁,衣食无忧,老婆孩子一大堆,总要怕死一些的,打仗自然就没有苦大仇深的西北大汉们豁得出去。晋绥军历来重守,而且战斗力不及西北军,与其兵源多少是有关系的。
傅作义的部队虽为晋绥军系列,但由于中原大战后就离开了山西,此后一直驻守绥远,因此和原来晋绥军的风格已有了显著不同。
绥远这个地方,和察哈尔一样,都是解放前的地域概念,其地理位置就在察哈尔后面,即现在内蒙的中部。不用说,也是很穷的一个地儿。不过穷有穷的好处,一来你住这里,别人不会惦记,二来此地民风亦极为彪悍,都是汉族移民,有那么一股子“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更加其乐无穷”的劲头,不比陕甘宁的那帮兄弟差,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其它地方难以企及的优势,那就是身处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天生没有多少近视的,最易出神枪手——神枪手多,给对方进攻时造成的杀伤自然就多,这也是傅作义特别能守的一个重要条件。
(537)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铁肩盗义 回复日期:2010-04-08 10:51:36
关兄,上面有两处‘难过情’应为‘难为情’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实是笔误,难得冒泡兄还帮我解释了一下,但这确实是打字打错了,实在不好意思,报歉。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wholovekaka 回复日期:2010-04-08 13:03:12
看老关的帖子很久了, 致谢一下。

另外 请教各位大侠,有时看到之前的老兵生活境遇不是很好, 是否有老兵的救助组织啊,帮忙提供下信息, 尽点微薄之力。。。
————————————————————————————
我的朋友 yokiabc 一直致力于关心抗日老兵工作,各位也可跟他建立联系。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29军用大刀,35军用剌刀,然而一样刚猛,一样有效。
闯进主阵地的鬼子毫无准备,顿时被挑了个稀里哗啦,剩下的只有抱着脑袋往回跑的份。
朝着屁股后面打黑枪,这个神枪们最在行。
我们前面说过了,傅作义的工事修得有如迷宫,这个特点让薄鑫420团发挥得淋漓尽致。
来试试中国的八卦阵吧。
该团有一个连在打退日军5次进攻后,只剩下了几个人,但就是这几个人,日本人死活都搞不定。
他们弄不懂为什么一个战壕会这么复杂。眼看着已经冲进了战壕,但冷枪冷弹仍然无处不在,环顾四周,却又找不到放枪投弹的人在哪里,就这样不明不白地成了活靶子。据说有个哥们,靠着在战壕里钻来钻来,竟然一个人就独自干掉了十几个鬼子!
此时傅作义指定的前敌总指挥是210旅旅长叶启杰(保定军校第7期),他带着35军的两个旅在主阵地上进行防守,令旗一挥,敌往右我往右,敌至左我至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调度得那叫一个游刃有余 。
从凌晨4点开始,将近5、6个小时过去了,牛栏山主阵地仍然纹丝不动。
不可能啊。本来不可一世的关东军顿时傻了眼。
消息传到前敌指挥部,铃木美通少将站了起来。
你们不行,还是让我亲自来指挥吧。
铃木赶到前线后,发觉对方的阵地确实很强,全面攻击不是个办法,便马上集中兵力,将打法调整为重点进攻。
重点者,左翼阵地(也就是东面阵地)的薄鑫420团和正面阵地的董其武436团。
双方尽出全力,伤亡都不小,但日军仍是寸步难行。
铃木感到这样强攻的代价实在太大,又想到了用“钢铁部队”进行“重磅敲击”。
这时候的牛栏山阵地在表面上已无秘密可言,其目标很容易就可以被日军飞机大炮捕捉得到。
开火!
飞机从前到后,从高到低,轰了又射,射了再轰。
然后炮兵接力,先覆盖再延伸,最后连牛栏山阵地的后方都没放过。
眼看35军又要悬了。我们只要沿着古北口这一线往前看,关外的张政枋师,古北口的张廷枢师,南关的关麟征师,直至南天门的刘勘师,士卒一个比一个更猛,枪械一枝比一枝更精,但经过这种疯狂的轰击,战斗力起码都要锐减三分之一,也成为这些部队败下阵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铃木胸有成竹,在他看来,下一个轮到35军,几乎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炮声方息,作为前锋的几百鬼子兵就迅速向阵地扑去。
然而让铃木沮丧的事发生了,经过那么凶狠凌厉的打击之后,阵地守军的战斗力却丝毫未见下降——他们只不过在战壕里换了个位置,继续抵抗。
这回连趴着瞄准都没耐心了,干脆直接投手榴弹,用冲锋枪扫射。
短兵相接,日军的火力竟然没干得过35军。
(538)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35军属于晋绥军,在武器使用上可比29军不知阔了多少去。他们的武器,主要来源于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老阎就跟鼓捣他的太原电务处一样,也不知从哪里延揽到那么多能工巧匠,愣把这个原本只能修修标枪的地方小厂,打造成了堪与汉阳造相媲美的武器制造基地。
正是手上有了这个宝贝,当别人捧着大把的钱朝老外买枪购炮时,晋绥军却可以做到自给自足,不仅如此,老阎还拿这个赚外快,把生产出来的枪炮卖给别人,那赚来的银子真是到了盆满钵满的地步。
35军使用的手榴弹和冲锋枪都是太原兵工厂的当家品牌。手榴弹虽然也是木柄铸铁,看上去并不希奇,但威力绝对够猛,一炸开可以分出数十片甚至上百片弹片,不比日本人的手雷差多少。更绝的是冲锋枪,那是一种仿德制的手提机关枪,又称“花眼机关”,拿在手上,扫过来扫过去,那感觉不要太好哦。当时这种武器都已实现了规模化生产,据说生产线最忙的时候,太原一天可以出10万颗手榴弹,一个月可以出900支冲锋枪,所以晋绥军,尤其是像傅作义35军这样的主力部队,在武器弹药上是很少发愁的。
那时候国内轻机枪很紧缺,连中央军都不配备,只有重机枪,像关麟征师和黄杰师,都是到了北平后才配发了进口的捷克式。如果看到35军有这样的配备,连他们都要眼红不已了。
那位说了,都是花钱,为什么咱们不支持一下“国货”呢?
问题是老阎那“国货”没法多支持。中原大战与冯玉祥结盟时,他还难得地慷慨了一次,主动送了老冯好多挺这种“花眼机关”。西北军一开始用得很爽,后来就不行了,原因是这种冲锋枪的子弹要求很高,不是一般的子弹就能用,非得是他们太原兵工厂制造的那种才行。老阎送的子弹就那么多,一会儿就“喂”完了。如果不到太原去买,“花眼机关”就真的只能扔在墙角当花瓶了。
都是自家产品,35军的弹药当然比较经用,可着劲打,小鬼子还真的吃不消。
火力不行,精神来补。
看到少将旅团长亲自在后督阵,一部分躲过枪林弹雨的日军挺着剌刀冲到了面前。
鬼子们说,手榴弹和冲锋枪打不过你,咱还是玩最拿手的剌刀吧。
好的,35军官兵也端着枪从战壕里站出来,一副不拼死你不罢休的气势。
预备,开始。
就在双方剌刀即将对剌的一刹那,对面的鬼子兵忽然全倒了下去。
原因?
嘿嘿,咱们这边“没守得住信用”,开枪了。
后来听说老八路新四军经常用这招,其实论开山鼻祖,还得说到傅作义35军——要不怎么有人说35军是“七路半”呢,比八路就少半路,论打仗之机巧,还真有几分神似。
将近一个小时的混战,大路和高地上已经是尸横遍野。日军接连发动七次进攻,均无法冲过一线战壕。
到中午12点,徐祖贻终于返回北平。
(539)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这一趟比预料得好。接待他的弘前师团师团长西义一中将是个较纯粹的正规军人,战场上很懂战术,平时做事也一板一眼,并不像一般我们常见的日本将军那样狂傲和不可理喻。据说,他在国内也从不拉帮结派,跟什么皇道派、统制派都没有任何瓜葛。更重要的原因,则可能是因为傅作义在牛栏山把他的师团给挡住了,以致于旅团长都不得不亲自到一线进行指挥——你牛气了,日本人通常就会自觉自愿地作出让步。
西义在接待时,对徐祖贻的态度算过得去,没把他怎么样,还按照对方的军阶和身份,专门举行了一个接待仪式。
在徐祖贻签定请求停战的文件后,西义告诉他,停战谈判正式启动后,由关东军和北平军分会再派代表,于5日内商谈具体条款。
谈判代表由弘前师团变成了关东军,这就意味着己方的规格也要随之上升。
不是说只有徐祖贻才是唯一符合条件的人选吗?
诓他的,要不然这兄弟怎么肯上套呢。
徐祖贻擦着汗下去了,何应钦的眼睛盯上了熊斌。
熊斌在政府内的职务是参谋部厅长,军衔是中将,身份比徐祖贻高,其它诸如仪表好、到东瀛留过学、会日语等硬条件也一个不缺。
先前劝徐祖贻的时候,熊斌也很起劲,可发现这回要轮到自己身上时,马上杀猪一样叫起来,抗拒情绪比徐祖贻还要激烈。
军分会的这些首脑自然不能放过他。
黄绍竑给他来精神激励,告诉他当初李鸿章是怎样忍辱负重签下“马关条约”的——固然一般不了解内情的人会骂他,可有知识的人就不一样了,梁启超还专门替他写传记,说此举不容易呢,并称他是近代第一人。你现在就有机会做这样的第一人了。
何应钦则进行物质诱惑。除给他加了一个军分会总参谋的名义外,又像哄小朋友一样,许诺了一堆“好条件”。
这样,熊斌才肯硬着头皮做谈判的首席代表。
这边准备谈,那边还在打。
牛栏山,铃木的心已经慢慢地“纠结”起来。
他再次作出调整,进一步缩小重点进攻的范围,专攻薄鑫420团驻守的左翼阵地。
毫无疑问,左翼阵地正面仍然相当难打。这么给你讲吧,傅作义弄出来的工事,就从来没有豆腐渣、楼脆脆这种说法。硬啃,那是注定要崩掉你两颗大门牙的。
但是铃木意不在正面,而在侧面,没错,他又要用那个讨厌的迂回包围战术了。
左翼阵地再往左边去,是一条河。河里面自然没法筑工事,铃木派出隶属自己旅团的第31联队(早川联队)和一个骑兵联队,在长园堡实行偷渡——打枪的不要,悄悄地过河。
过了河,马上进行大范围迂回,直奔左翼阵地的大后方——口头村和茶坞村而去。那意思,我正面打不过来,从后面包抄你应该没有问题吧。
叶启杰发现日军意图后,迅速派薄鑫420团第三营(曹子谦营)进行迎击。但一个营与日军步骑两个联队相比,哪怕你的冲锋枪和手榴弹再猛,人也是不够用的。很快,营长曹子谦负伤,一名连长阵亡,口头村面临着被敌突破的危险。
叶启杰把杀手锏拿了出来。
(540)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appiero 回复日期:2010-04-09 12:22:43
据说生产线最忙的时候,太原一天可以出10万颗手榴弹,一个月可以出900支冲锋枪,所以晋绥军,尤其是像傅作义35军这样的主力部队,在武器弹药上是很少发愁的。
******************************************************
一天能生产10万颗手榴弹?
关兄,是否为笔误?
—————————————————————————————
回查资料,确有此一说。即如百度有关太原兵工厂的资料,亦言之凿凿。诚如liw200 兄所说,手榴弹因其技术难度不高,造起来可能是比较容易的。一些南方的小兵工厂也有日产万枚手榴弹的记载。我们看老八路和新四军,弹药最缺,但好像手榴弹没怎么缺过,投弹时往往几个一束地扔。
当然,吾辈读史,不疑处存疑的精神为最可贵。因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在写时也没来得及一一查考。如其他兄弟有详细资料,敬盼指正。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包抄日军忽然发现阵地上黑洞洞的炮口已经移向了他们。
鬼子们笑了。
双方的距离实在太近了,通常情况下谁都不敢开炮,因为那样做只会落得两败俱伤。
吓谁呢?
然而对方很快开出证明:我们绝不开玩笑。
真的开炮了!
以下的情节可以演绎出一段独白:
我和它接近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我对它一无所知。一声巨响之后,我认识了它,可是已经晚了。
傅作义早就说过,他的工事是“七分用土,三分用枪”,现在要用枪了,而“枪”这个概念,其中也包括炮。
叶启杰拉出来的山炮没什么稀奇,稀奇的是所用的炮弹,一般人还不太敢用,唤作:零线子母弹。
这是一种出膛后会散开的炮弹,炮弹内含270粒小铅弹,爆炸后方圆900平米的范围内均可覆盖。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不错,但其实不然。因为它还有一个要命的缺陷,那就是射距极短,飞出30米后就会爆炸。
然而正所谓天生我才必有用。这炮弹给傅作义那就派大用场了。
在那么近的距离内,日军完全料想不到中国军队会开炮,而且炮弹还爆得如此猛烈,这使日军蒙受了非常惨重的损失。
这么说吧,那一个照面冲过来的鬼子基本上全完了,不死也得落一个重伤。
当时日本人还没反应过来。日本随军记者看到这一幕,惊得半天张着嘴合不拢。过后,他只是为中国军队打仗如此不要命而感到不可思议,连声感叹“实属罕见,其勇敢令人惊叹”。
他以为中国人一定也死得很惨,此必为同归于尽之举。
真可惜啊。炮弹爆炸时,我们的人都躲在工事里面,工事被包得严严实实,只要你不傻乎乎地硬要把脑袋或身子探出去,老实说,弹片想伤到你都很难。
这一炮打完了,再也没人敢迎着炮弹朝口头村冲了——武士道精神,那也是有限度的。
日军都聚着堆往茶坞村去。
此地防守力量较为薄弱,这么多日军一窝峰地上去,还是不愁拿不下来的。
茶坞村一失,左翼阵地再次陷入了被敌包抄夹攻的危险。叶启杰赶紧向位于小汤山的35军总指挥部呼救。
别慌,傅作义手上还有棋。
前面防守用了2个旅,留了1个旅作预备队。
傅作义即刻抽出一个团,由孙兰峰率领,跑步增援。
在傅作义的部下中,孙兰峰和董其武是齐名的,素有“傅家二虎”之称。但两人性格不同,董其武是山西人,比较沉稳,喜静,相比之下,孙兰峰是地道的山东人,标准的山东大汉,遇事就急躁一些,爱动。
傅作义不仅在防守战中堪称大师,于用人方面也颇有独到之处。他把手下这两只“虎”的长处都发挥了出来:董其武耐得住性子,就让他守;孙兰峰在家里面呆不住,就让他攻。
结果两人一张一弛,倒成了一对难以拆分的绝配。
这次也是如此,傅作义让董其武扼守正面,孙兰峰就被他腾空出来,或反击,或强攻。
(541)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说到性子急,你一定以为这位孙兄是个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莽汉了。其实大谬不然,大概是经常跟在傅作义旁边混的缘故,他有时候比傅本人表现得还精明,会算计呢。
傅作义让他把茶坞村夺回来,他没有愣头愣脑地直接冲过去,而是准备跟日本人一样,也从背后来进行抄袭。
不过日军向来是搞这个玩意的行家里手。孙兰峰做足功夫,却仍然被发现了。
于是只好扭头就跑,日军骑兵联队上马猛追。后者是骑兵,跑得快,亮着马刀,凶神恶煞。前者是步兵,跑得慢,没有工事,惊慌失措。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比较糟的是步兵。
可是情况很快发生了变化,当路过苏家口的一片树林的时候。
树林里忽然枪声大作,而且都是火力极猛的重机枪。这下好了,日军骑兵猝不及防,当场死伤无算。先前跑得七零八落的步兵也忽然又聚成了堆,一个反转身杀将回来。
原来孙兰峰事先就把包括重机枪连在内的一个营留在了树林里,而自己只带了两个营前去抄袭,遂得奇效。
日军骑兵中弹落马者极多。本来想把对方步兵冲散的,没想到自己却先被打散了。
叶启杰得知情况,立刻率部与孙兰峰合兵一处,向日军发动猛攻,部队三进三出,反过来对早川联队形成了三面包围。
早川见势不好,只得仓皇退却,茶坞村失而复得。
当天下午4点以后,何应钦打来电话,告知傅作义,两军已准备停战谈判,让他不要再打了。
如果这个电话是早上或者中午打来的,傅作义也许会考虑一下,可他的阵地已经守到现在了,而且还守得好好的,没让日本人占到一点便宜。容易吗我,凭什么要撤?
不睬他。
何应钦一连4个电话打过来,无效。
我说,何部长你就在家歇歇吧,现如今连刘戡都不听你的了,傅作义那是何等样人,岂有随便听你话的道理,而且我这次一定要强调一句,人家老傅不听命令还是很有道理的。
看看下面这个数据:
全天共打了15个小时,从一个黑夜打到另一个黑夜,双方都远远超出了8小时工作制的标准,全部堪称特级劳模。
在这一整天里,傅作义35军伤亡700多人,其中,死300,伤400,而关东军弘前师团“竟”伤亡了近1000人,其中,死300多,伤600多。
自长城抗战以来,还从来未有过敌方伤亡数字超过我们的,难怕是蹲在工事里防守,所以这里一定要用一个“竟”字。
如果我再告诉你一个情况,你也许还要把眼睛瞪得更圆——
后一个数字是关东军战后自己公布的!
说到这里,我自己都抚着胸口松了口气。虽然傅作义35军公布的日军伤亡统计,远远不止此数,但我们还是采纳这个吧。
因为就这个数字,我们也都赚了好多(我这人素来心不太黑,可以此为证)。
虽然傅作义早在北伐时就以守出名,可那毕竟是内战,大家表现出来的技战术素养都不算很高,只有牛栏山这一战打的是日本人,把穷凶极恶的鬼子兵都挡住了,力保阵地不失,这才叫真功夫。
本来当天晚上傅作义还准备派孙兰峰发动一次夜袭,多少再赚点回来,但是他的参谋长这时候赶到了。
(542)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yokiabc 回复日期:2010-04-09 22:43:30

关兄 我给你发个好东西, 你抽空瞧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收到,多谢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生铁罗汉 回复日期:2010-04-10 11:06:49
难怕是蹲在工事里防守
-------------------------------
哪怕是蹲在工事里防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码字的时候,有时码着码着,自己也察觉不到这样的bug了,呵呵,多谢罗汉兄。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听参谋长把前前后后的经过讲完之后,傅作义取消了夜袭计划,按照何应钦的手令,率部向高丽营撤退集结。
与此同时,日军一线部队也收到了关东军司令部发出的停战命令,不再对中国军队发动攻击。于是,牛栏山之战,就为长城抗战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
高潮过去了。有人可能认为很不爽,我们不是打得好好的嘛,干吗非要听那姓何的话后撤呢。
事实上,何应钦的手令并没有这么神,不是宋高宗颁出来的十二道金牌,傅作义就是不听也可以——前面四个电话也是命令,傅作义不是也没鸟吗。关键还在于,傅作义从他的参谋长那里得到了一个重要信息:这次停战谈判是真的,而且已经基本达成,事关重大,牵涉全局,35军如果再继续打下去,有可能就会把整个停战都破坏掉。随之就带来了一个问题,战局至此,靠一个傅作义的力量能够力挽狂澜吗?
很难。
傅作义之所以能在牛栏山取得这么好的战绩,一方面是他确实打仗有一套,尤善于防守,而他的对手一路打着胜仗过来,很自然地就出现了骄怠轻敌的情绪,以致临时准备不足。特别是牛栏山一战日军的主力是铃木旅团,这个旅团的战斗力和技战术水平,跟服部旅团相差不多,因此吃的亏也一样,先前被29军的大刀修理过的就是这两个旅团——服部旅团是在喜峰口,铃木旅团则是在罗文峪。
就实战效果而言,他们跟川原旅团还不是一个档次,而徐庭瑶的中央军第17军也实际是败在了川原旅团手上。
另一方面,35军也跟宋哲元29军起初到喜峰口、罗文峪一样,其时士气正盛,尽为精兵强将,比较容易打出状态来。
据说,日本人战后在参观工事时,发现了傅作义部队掩埋的将士遗体,其中最小的看上去还不满十八岁,完全是一副青年学生的模样,然而亦奋身许国,决不含糊,这让他们自己也不由地连声感慨,说“(中国)青年之狂热可见一斑”。
然而假以时日,随着战斗更趋深入和艰苦,部队是不是还能做到以一挡十,一直保持这种打到底的斗志和激情呢?
论勇猛,所有这些部队,都没有超得过29军的,但他们在坚持两月之久后,也从“如虎”的状态一直滑落到了“如狗”,甚至于如“绵羊”的地步(当然,也不排除宋哲元从那时起就有了保存实力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商震并非个案,大哥不说二哥,都一样)。
打仗,最终靠的还是实力。
倘若要把牛栏山保卫战继续坚持下去,那就决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此时后援早已不继,参加长城抗战的各军中,实际上也只有傅作义自己的部队尚能,或者说肯于一战,对方除了川原旅团外,却还有一个同样很能打的熊本师团没真正上阵呢。
从当时的整体战局来看,北平已三面被围,就算傅作义一面能长久顶住,又能如何?
见好就收,亦不失为聪明之举。
不管怎么说,我们总算激动了一下,准备谈判的那些人也应该好受一点吧?
恰恰相反,对于他们来说,炼狱已经开始,心灵的煎熬早就提前启动。
(543)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最受煎熬者,黄郛是也。
谈判代表再觉得委屈,也只是害怕正式谈判的那一天到来,黄郛不一样,他是中日谈判中国一方的实际幕后操持者,他必须要为一切承担后果和责任。
不过,请黄郛出山,也证明老蒋眼光不俗,他的这位义兄确非一般之人,在乱局之中,其操作手法之老到,纵横捭阖之能力,进退得失之把握,当此之世,几无人能及。
一年后,进入外交部并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获得晋升的高宗武来到华北。这时候的小高虽然年轻,却被中日朝野一致看重,连外长都对他青睐有加。黄郛自然也很欣赏他,不过在黄郛眼里,高宗武充其量不过是个“小孩子”,他离成熟还远得很呢。
只有经历那么多年的江湖阅历、升沉荣辱和不间断的观察思考,才能成就一个真正的高手。
事实上,在“六人合议”时,黄郛没有把一个很重要的细节说出来,那就是跟永津会面时,中山书记官也发了话。
中山摆出一副胜利者的姿态,问黄郛:你知道为什么华北的情况会弄到现在这个样子,或者说,为什么你们会被我们关东军教训吗?
不等黄郛开口,他来了个自问自答:因为你们排日。
这可是根子上的问题,因为你们排日,所以无法获得我们政府和关东军的信任,因为无法获得信任,所以关东军要打你们。
一听下来,全是日本人固有的那种混帐逻辑,狗屁不通。
不过中山下面导出来的那个要求,就不简单了。
中山说,中国如果想重获日本的信任,很简单,就是要满足三个条件,即:废止排日教科书,解散“排日团体”和国民党党部,以及中央军完全退出华北。
黄郛一边应付,一边脑子里却在紧张地分析着其中的利害关系。三个要求几乎都是对中国利益具有杀伤性的狠招,一个比一个猛,其中又以中央军退出华北为最。驻军一走,华北必然空虚,日本人不就可以混水摸鱼了吗?
黄郛于是试探性地对中山说,其它或可考虑,但中央军是不能撤的,因为华北地方部队和派系很多,为维持平衡,中央军多多少少有驻留一些的必要。
中山马上反驳,强调中央军决不能留,最多是把现有地方部队加以整编而已。
经过一番旁敲侧击,黄郛总算弄清楚了,原来中山所说的这些,并不是关东军的意思,也没有被放进正式谈判的内容中去,甚至还没有向上级汇报过,只是他老兄的自说自话罢了。
黄郛暗暗松了口气,但他仍然感到十分担心:万一这三个要求被加入正式谈判的条件,华北等于羊入虎口,纵无承认伪满和割让东北的条款,中方也面临着利益的极大损害。
正式谈判前,必须防止这一切的发生。
黄郛的办法是说服对方。
这个对方是很有讲究的。虽然未来的谈判代表都是军人,但按照外交惯例,真正在幕后决定大政方针的,应该是政府才对,比如中方就是如此。然而,黄郛第一个找的却不是日本政府,而是直奔目标——关东军。
(544)
楼主:关河五十州  时间:2020-10-01 11:00:29
作者:liw200 回复日期:2010-04-10 14:51:29
老关,此时傅作义所部的番号是59军
——————————————————————————
这个我在前面提到过了,如下:

“黄绍竑此行不仅摆平了孙殿英,更重要的是,为后来拱卫平津多出了一个重要的棋子——傅作义军(第35军,长城抗战时临时番号为59军)。”
可能liw200 兄看过后没注意,或者忘了,呵呵。
另外顺便提一下,上次有位朋友说我没有在长城抗战时提张自忠和他的师。其实喜峰口的佟泽光和罗文峪战死的王合春都是属张自忠部队的,只是他本人并未亲自上阵督阵而已。

楼主:关河五十州

字数:1922718

帖子分类:煮酒论史

发表时间:2009-09-06 22:56:00

更新时间:2020-10-01 11:00:29

评论数:105201条评论

帖子来源:天涯  访问原帖

下载地址:TXT下载

 

推荐帖子

热门帖子

随机帖子